一、儒家孝文化及其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马欢[1](2021)在《父职中的情感表达 ——情感社会学视角》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变迁,男性父职建构发生变化。但在现实社会中,大家提到父亲角色时总会使用严肃、内敛、沉默等词汇。而父子互动中男性的父职情感表达正是父子双方建构父亲形象的重要途径。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父职中的情感表达展开研究。本研究属于质性研究,以情感社会学为理论分析视角,将父亲情感置于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下,通过3对祖、父的叙事故事和父子互动中父职身份建构的形成路径对父职情感表达展开分析。本研究主要使用叙事研究方法,自2020年7月到2021年1月,先后进入三组祖、父、子三代完整的家庭,从生活故事开启叙事收集。针对在研究现场收集的现场文本,研究者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将其转化为研究文本,其一,将6位叙事对象的叙事故事整理成叙事文本,并从关系性、时间性、地理位置变化三个角度对每位叙事对象的故事进行分析,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及其对这种生活经验的理解与其父职情感表达的逻辑。其二,将进入每组家庭开启共同生活后观察到的父子互动故事转化为父子互动案例。并借助情感社会学对情感发生机制的界定,从父职身份建构、情感唤醒条件、情感体验、情感表达四个维度对这些父子互动案例进行分析,了解当前父代父职情感表达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因素。最后,对比祖、父两代人父职情感表达的联系,并从情感社会学视角对这种联系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本研究有以下发现:(1)祖代的父职身份建构围绕“责任”、“父亲主体”展开,其父职积极情感的表达具有“克制”、“转移”、“物质化”的特点,其父职消极情感的表达具有“直接”、“权威”的特点。(2)父代父职身份建构围绕“养家人”、“全方位”展开,其父职积极情感的表达呈现“矛盾”的特点,体现为父职积极情感的表达中“克制”与“逐渐直接”的交替。其父职消极情感的表达呈现“压抑”和“协商”的特点。(3)两代人父职情感表达呈现“传递”和“适变”的特点。(4)文化和社会结构限制父子关系性质和男性父职身份建构,父子关系中父亲的权力和地位变化、儿童权利和地位的崛起对父职情感表达的“传递”和“适变”形成具有重要影响。(5)本研究结合儿童视角,选取15位儿童为访谈对象,分析儿童理想中的父职情感表达。通过分析发现,儿童理想中的父职积极情感表达为“陪伴”、“直接”、“减少条件性”,儿童理想中的父职消极情感表达为“克制”、“理解”、“包容”。结合儿童对父职情感表达的期望,本研究对我国建构理想父职情感表达提出以下建议:(1)以代际平等为父职建构的核心,男性在父职建构中要减少权利,增加责任和义务;(2)通过提高父职履行积极性、主动性和完善育儿能力来协调母职,从而完善父职建构;(3)需要在父子互动中关注儿童的情感体验、情感表达及相应的需求,从儿童视角审视自己父职建构的状况;(4)担任“竞争性”育儿环境与儿童之间的“缓冲者”。综上,本研究属于质性研究,主要采用叙事研究方法,从情感社会学视角对父职情感表达进行分析,在分析父职情感表达的现状时缺乏不同家庭类型的大数据参考,使得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受到一定限制。
杨志刚,徐东升[2](2021)在《克绍箕裘:沂蒙精神形成的孝文化渊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沂蒙精神的形成,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 ,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孝文化的卓越继承;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进群体意识的结晶,也是沂蒙人民对民族精神的系统总结。在新时代如何传承革命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沂蒙精神,需要对沂蒙精神的形成与地域文化尤其是沂蒙地区孝文化的关系进行梳理与解析。以"天人感应"、"至德要道"、"扬名显亲"为主体的孝文化理论对沂蒙精神的涵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祭祀祖先——孝文化实践的最突出表现形式、身体力行——孝文化实践形成的社会风尚、树立榜样——孝文化中孝子孝女的孝道实践夯实了孝文化实践根基,为沂蒙精神的形成提供孝文化鲜活且系统的实践总结与实践支撑;沂蒙精神的形成实现了对传统孝文化的继承、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完成对传统孝文化的重塑并在新时代引领传统孝文化的发展,体现了开拓创新的新时代沂蒙精神实质。
林孝斌[3](2021)在《理性与感通:《天主实义》里中西士间的思想交锋》文中研究指明《天主实义》作者在文本中设置了“中士”和“西士”作为对话双方,就本原观、灵魂观、为善论和伦理观等论域展开对话。在这场对话中,我们发现西士的宣教立场虽然十分鲜明,但却诉诸于推理-论证;中士,似乎是被设计而生,但在与西士的对话中始终保持着一种质疑-自卫。从这个角度上看,如若简单的将中士界定为被着者设计而生的话,显然有失偏颇。但中士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代表时人的立场则是一个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问题,这需要进一步的史实考证和文本辨析。这并非本文的主要旨向。本文仍将此对话双方视为源始于中西不同生存处境、经验和思维方式的主体,并在文本分析中呈现各自的思想视角和生存秩序,即中士的感通视角及其天命-性-理的生存秩序,以及西士的理性视角及其天主-理性的生存秩序。由于《天主实义》文本内容所涉及的天主、灵魂等论域归属于宗教问题,而对该论域的呈现方式又是在哲学意义上给出的,故对该文本的理解和分析既需要宗教的观察视角也不能忽视哲学的思维方法。从方法上看,宗教更多的是关注生存中的信仰-情感问题,哲学则多注重理性-观念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关注人生存中理性与信仰这两种面向之间的交织与张力,并着力分析生存中涌现出的各种情感和观念在生存中的意义。在内容上,本研究围绕“中西士间思想出发点与生存秩序之争”的问题展开。为此,本文从双方在本原论,及其他目前研究者鲜有系统进入文本的灵魂论、为善论和伦理观这四方面,基于详实的文本研究,呈现中西士双方在这些问题上的思想交锋。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在呈现文本主体内容的时候,更侧重于呈现中西双方在相关问题中“认识论”上的根本差异,以试图推进探索中西间思想性对话如何能进深到更具有实质性的程度。文章将认识论问题贯穿文本分析的始终,在分析的基础上,逐渐呈现出中西士间认识论路径的差异和所呈现对象在不同意义上的实在性问题。在强调认识论的同时,也突显了中西士间的思想性对话在生存论上的意义和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说,本文并不是在简单意义上勾勒中西思维方式的迥异,而是借助文本的梳理,呈现双方在思想起点上的差异,并以此贯穿全文。致力于呈现双方对话的关键不是观念之争,乃是生存出发点之争。只有回到这个原始争论的起点,才能更好廓清中西士双方的对话究竟是在怎样的层面上以及所可能进入的深度和广度。在努力跳出以往从“调适论”、“策略说”和“矛盾论”等研究视角的同时,努力补益以往研究中对中士认识论问题探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士“感通认识论”的认识论维度。同时亦对当下世界频发关于“主体间”对话中存在的生存张力和困境予以关注,在反思中西士间这一原始性对话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当下观照,试图给出这样的答案:对话不能仅停留在观念性的对决或辩争上,更需要有意识的去觉察和推进双方在情感维度上所呈现对象的认识论问题和生存论关注,如此或许能有助于中西间的对话进入到“实质性”层面。
柴毓民[4](2021)在《孝道与养老 ——基于天祝县T镇的养老实践调查》文中研究说明孝道观念直接关系和影响着家庭内部的代际关系和养老实践。在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孝道的基本内容、思想内涵和践行标准也随着社会客观环境、认知观念和价值取向的转变而发生变迁。传统孝道“养亲、侍亲、悦亲、顺亲”的思想观念依然在现代社会的养老实践中发挥着积极影响,但是经由政治经济制度、文化发展模式、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变革,导致现代社会的养老观念和养老模式与传统社会迥然相异。与城镇地区相比,由于打工经济盛行、青壮年人口大规模外流以及村庄的空巢化,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养老前景并不明朗。由此,本文拟以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T镇农村地区的养老实践调查为出发点,重点关注和探讨在多民族聚居地区孝道观念的影响因素和传承延续、孝道变迁中农村养老模式与养老实践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通过T镇农村地区养老实践的调查发现,虽然农村家庭中反哺式的代际关系被弱化,重小轻老正成为“新格局”,但天祝县T镇孝道文化相对于其他地区仍有一定优势,传统孝道的思想观念依然在现代社会养老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传承和发展符合时代趋势的孝文化和养老模式,对农村地区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石文祥[5](2020)在《儒家孝道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文中指出论文的写作意图主要是通过对儒家孝道文化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进行研究与梳理,系统的阐明了儒家孝道文化内在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精髓,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古代历史专着与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性的认识出新时代背景下儒家孝道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系列“卡脖子”难题,从而寻找出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佳路径。论文以孝道文化为支撑,通过对经典古籍与文献资料的梳理,厘清了儒家孝道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容,以儒家孝道文化的合理内涵积极推进当今社会和谐发展,充分发挥儒家孝道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从而为新时期儒家孝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分为五章,论文最后一部分是对读研期间科研情况等方面的简要介绍,首先,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是对儒家孝道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国内外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进行探索,其中也对本篇学位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进行梳理,从而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了一定的准备基础工作,另外也对本文研究的创新点进行介绍,同时也提到论文写作的不足之处。第二章主要是对儒家孝道文化的相关概念与理论来源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儒家孝道文化的内涵、儒家孝道文化的源起与发展、儒家孝道文化的理论来源以及儒家孝道文化的时代内涵四个层面来把握,从而更好的理解儒家孝道文化的精髓与灵魂。第三章是对儒家孝道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契合进行了全面的把握,最终对儒家孝道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意义进行弘扬,第四章,主要分析了儒家孝道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与原因分析,找出了新时代背景下儒家孝道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最终为问题与难题的解决寻找出最佳方案。第五章从推动儒家孝道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路径方面进行探索,就学术界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于这一领域研究也是全新的,可供参考的资料较为有限。总的来说,文章通过五个章节的介绍,对儒家孝道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得出了新时代背景下儒家孝道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十分丰富,要想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进行科学性的挖掘与理解,不能忽略从孝道文化角度入手。与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复杂性相比,研究儒家孝道文化范围明确具体,研究的可操作性强,本文研究视角特别,以小见大,从而能够更好的发挥儒家孝道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这对推动社会发展、促进受教育者主体成人成才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与功效。
李杨[6](2020)在《山西榆次祈雨祭祀及神亲关系研究》文中认为传统中国社会是小农经济,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在生产力低下的传统社会,天象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当出现气候灾害时,巫术成为一种重要的解决手段,由此衍生出众多民间雨神信仰。在山西榆次,民间多信仰雨神,并由此村落间衍生出一种特别的村落交往网路——神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不断挤压乡愁生存空间,对“神亲”关系的记录,可以保留一点乡村原生态的东西。本文以山西榆次区为调查对象,利用地方志及神庙、碑刻、民间传说等丰富资料,探讨区域内的村际关系、村庙文化,充分利用田野调查法、参与法、文献学方法等方法,最终论证文章结论,使论文内容更详实。山西地区因气候因素,频发干旱,在自然与人文生态场域下,祈雨历史悠久。榆次雨神众多,主要分为人神与自然神,正统性与灵验性是神灵区域内主体选择的内在动力。榆次地区跨村落祈雨仪式形式多样,郝村、西河堡村、榆城坪村、后沟村、要村、大常村祈雨各有特色,体现了民间信仰的不同方面。人神互动中体现出家族主义、人本思想、集体无意识、谢恩思维与互惠原则等鲜明的民族性格与特色。山西榆次民间雨神信仰网络主要以神亲关系来建构,信仰网络主要有拟血缘、拟姻亲、感应天神三种路径来建构,其中又以拟血缘、拟姻亲为主要路径。与太谷地区神亲构建相比,榆次地区神亲关系更符合《榆次县志》所述雨神结盟、两两结盟、仪式周期不固定等特点。在神亲关系网络下,村落之间达成跨村落祈雨信仰联盟。祭祀仪式中充满多层次、多角度的对峙,其本质是对于信仰资源的博弈。在信仰文化笼罩下,榆次地方社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际交往规则。神亲搭建了地方社会的信仰氛围,处于同一信仰范围内的成员获得心理认同与身份认同,构建了一条坚固的交往通道。同时,信仰作为一种资源也造成了集团内部的冲突与斗争。民间仪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国家导向不断变化的。1949年后,民间仪式与国家力量的关系从冲突到共谋,民间仪式也做出了相应的自我调适,但是在现代化发展的冲击下,依旧面临传承困境,不断挣扎。在信息快速传播的新时代,对民间信仰活动的忠实记录,有助于丰富村落文化的研究。探讨传统民俗转变与适应,在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的局面下求存,尽力维持传统民俗的核心内涵,这都是本文的思考点与意义所在。
万丹[7](2020)在《孝道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都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教学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孝道文化在千百年的传承变迁中对社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课堂中,教师创造性地对孝道文化内容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阶段弘扬孝道文化可以提升初中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培育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滋养初中学生的爱国热情,帮助初中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基于此,教师在进行孝道文化容课堂教学时,应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优化教学方法手段,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性调整。因此本文从课堂实际教学前的准备阶段,课中导入阶段、拓展阶段、评价总结阶段,以及课后的巩固提升阶段这三个维度进行了研究探讨,力求在探究中提高孝道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帮助初中学生知晓孝道内涵、明确尽孝方式、培育孝道精神,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之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孝道文化。
路璐[8](2020)在《《礼记》中的孝道礼仪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礼记》作为儒学杂编的文集,里面包含的儒家思想史料相当丰富。“孝”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深植中国人内心的伦理道德规范和内在行为准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孝道思想是《礼记》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具体礼仪都以儒家孝道思想为其内在规定性,二者相辅相成。《礼记》中所体现的以孝道为价值支撑的礼仪,伴随着历史不断发展变化,在不同社会时期都发挥了其独特作用,历久弥新,对今天社会同样值得借鉴。本文从《礼记》文本与相关文献出发,通过对《礼记》中孝道礼仪具体内容的梳理,挖掘出礼仪背后孝道的本质以及孝礼这一文化传统的历史作用和当代社会价值。孝道与礼仪各自的理论渊源为《礼记》孝道礼仪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由祖先崇拜和血缘亲情影响产生的孝观念以及起源于原始交往并由于家庭制形成而得到发展的礼文化,通过西周宗庙祭祀产生交互关系,并伴随社会发展扩展到奉养等各个方面。家庭礼仪、社会礼仪、君臣礼仪三个不同层面的礼仪背后均有孝道思想作为价值内核。而这种孝道礼仪由家庭到社会化政治化的场景应用,也使得孝的内在本质由一种报本返祖精神上升为一种伦理概念和实践原则。通过对《礼记》中孝道礼仪历史价值的梳理,孝道礼仪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以及重建当代孝礼文化的实现途径从现实角度得以体现。
汪斌,周骥腾[9](2020)在《中国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支持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基于转型社会视角,利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探讨中国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关系的现实状况,并从微观机制和宏观结构两方面进一步分析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支持模式仍以供养型为主,但随着现代化进程,互惠型将逐渐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在微观层面,老年人个体禀赋越低、文化观念越传统、健在子女数越多,则更可能身处传统的供养型的代际经济关系之中;家庭网络得分越高,代际关系越紧密,互惠型的可能性更大,游离型的可能性更小;同时,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对子女的向下经济支持,呈现出抚养型或互惠型的关系。在宏观层面,社会保障的获得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代际经济资源的双向互惠流动。研究结果对于在转型社会背景下前瞻性应对中国家庭养老风险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袁娜[10](2020)在《家庭养老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 ——基于Z村老年人的养老实践调查》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养老成为当今社会一大难题。但由于我国应对老龄化的准备不足,现代意义上的养老模式也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家庭仍将承担主要的养老功能。然而,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近半个世纪以来,家庭少子化、空心化已成为基本的社会事实,家庭养老似乎越来越难以满足养老需求。那么,传统家庭养老模式是否还有能力承担起迅速老龄化后的养老功能,家庭养老需要什么样的社会支持和制度支撑,就成为解决当前养老问题的要点。基于上述思考,本文采取质性研究方法,运用访谈法、参与观察法和文献法收集资料,通过对甘肃省张家川县Z村10个家庭的父母与子女进行访谈,了解老年人的养老现状及家庭养老面临的实际问题。研究发现,当今社会家庭养老的内涵早已发生改变,从外部表现来看,家庭养老功能呈现出日渐弱化的趋势,养老的经济支持力不足,日常生活照料严重缺失,精神交流与慰藉弱化;从内部机制来看,家庭面临前所未有的养老困境:一是计划生育作用下子女数量急速减少,家庭养老资源匮乏;二是代际居住的分离带来子代与父代关系的疏离和空间距离的拉大,削弱了家庭赡养条件;三是孝文化的核心价值回归到亲情和爱,减弱了对子代赡养行为的约束力;四是公共舆论环境日渐沉默,以及家庭的个人化、私密化使得家庭养老失去了舆论支持。然而,面对养老困境,普通家庭主动进行自我调适,通过“自我养老”“子女共担”的赡养责任分配方式及亲属网络的“养老资源互惠”方式等积极的家庭策略来干预和缓解家庭养老危机;此外,家庭养老功能的弥合,也得以依靠国家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但是,多元养老服务体系的成熟和完善将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家庭养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取代,即使养老功能“失灵”,内涵发生改变,但老人们的情感交流、精神寄托与心理慰藉仍需在家庭内部实现,家庭养老依然是大多数老人理想的养老方式。
二、儒家孝文化及其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儒家孝文化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父职中的情感表达 ——情感社会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理论层面——权威与情感对立 |
1.1.2 实践层面——完善父职建构的需要 |
1.1.3 个体层面——自身在父子相处中的疑惑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父职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关于情感社会学的研究综述 |
1.3.3 关于情感社会学外情感表达的研究综述 |
1.4 相关概念说明 |
1.4.1 父职 |
1.4.2 情感表达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对象选择 |
2 祖、父故事呈现与分析 |
2.1 第一对祖、父故事——权威与安全感 |
2.1.1 父亲故事呈现与分析 |
2.1.2 祖父故事呈现与分析 |
2.2 第二对祖、父故事——父职缺失与矛盾突起 |
2.2.1 父亲故事呈现与分析 |
2.2.2 祖父故事呈现与分析 |
2.3 第三对祖、父故事——“逃避与自证”的无声对抗 |
2.3.1 父亲故事呈现与分析 |
2.3.2 祖父故事呈现与分析 |
3 祖代的父职情感表达 |
3.1 祖代的父职情感表达特点 |
3.1.1 积极情感的表达——“克制”、“转移”、“物质化” |
3.1.2 消极情感的表达——“直接”、“权威” |
3.2 祖代父职情感表达的影响因素 |
3.2.1 “责任”、“父亲主体”的父职身份建构 |
3.2.2 祖、父两代经验链接的两种情况 |
4 父代的父职情感表达 |
4.1 父代父职情感表达的特点 |
4.1.1 情感唤醒——“一边倒”现象 |
4.1.2 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差异性” |
4.1.3 积极情感的表达——“矛盾” |
4.1.4 消极情感的表达——“压抑”、“协商” |
4.2 父代父职情感表达的影响因素 |
4.2.1 “养家人”的父职身份建构 |
4.2.2 “全方位”父职建构需要 |
4.2.3 女性家长对男性父职身份建构的监督 |
4.2.4 儿童需求下的父职“主动性觉醒” |
5 父职情感表达——“传递”与“适变” |
5.1 祖、父两代父职情感表达的“传递”和“适变”分析 |
5.1.1 祖、父两代“传递”与“适变”的父职建构 |
5.1.2 祖、父两代“传递”和“适变”的父职情感表达 |
5.1.3 祖、父两代父职情感表达“传递”和“适变”的形成因素分析 |
5.2 父职情感表达的“传递”和“适变”溯源 |
5.2.1 男性家长的权力和地位变迁与父职情感表达 |
5.2.2 从“祖先崇拜”到“子孙崇拜”中的父职情感表达 |
6 建构理想父职情感表达 |
6.1 儿童对理想父职情感表达的期待 |
6.1.1 积极情感的表达——“陪伴”、“直接”、“减少条件性” |
6.1.2 消极情感的表达——“压抑”、“包容”、“理解” |
6.2 对完善当前父职情感表达的建议 |
6.2.1 以代际平等为父职建构核心 |
6.2.2 在协调母职的基础上完善父职建构 |
6.2.3 从儿童视角审视和完善父职建构 |
6.2.4 担任竞争环境与儿童之间的“缓冲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克绍箕裘:沂蒙精神形成的孝文化渊薮(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论探源———孝文化理论对沂蒙精神的涵养 |
1. 孝感动天———“天人感应”理论 |
2. 孝为德本———“至德要道”理论 |
3. 修齐治平———“扬名显亲”理论 |
二、实践支撑———沂蒙精神形成是对孝文化实践的总结 |
1. 祭祀祖先———孝文化实践的最突出表现形式 |
2. 身体力行———孝文化实践形成的社会风尚 |
3. 树立榜样———孝文化中孝子孝女的孝道实践 |
三、开拓创新———沂蒙精神形成是对孝文化的继承与重塑 |
1. 孝之本质———沂蒙精神的形成实现了对传统孝文化的继承 |
2. 沂蒙精神的形成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完成对传统孝文化的重塑 |
3. 沂蒙精神的形成在新时代引领传统孝文化的发展 |
(3)理性与感通:《天主实义》里中西士间的思想交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的由来 |
二、为何以《天主实义》作为分析文本? |
三、宗教哲学的观察视角 |
四、文献综述:国内外对《天主实义》文本的研究及分析 |
(一) 国内学者的研究及分析 |
(1) 晚明时期儒、佛学者对《天主实义》的认同和批判 |
(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天主实义》的研究进路:比较、历史、分析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
五、主旨论证的思路和篇章布局 |
第一章 《天主实义》中的三重语境 |
第一节 西士所存在的双重语境 |
一、西士的天主教思想背景 |
二、西士对儒学的研究与应用 |
三、西士恩典神学视角的缺失 |
第二节 中士的时代性思想背景及其思想论域 |
一、阳明后学的思想主流 |
二、晚明中士的思想论域 |
三、东林儒学与实学暗兴 |
四、中士言辞背后的“感通”思维 |
第二章 《天主实义》中的本原论争 |
第一节 “位格”性天主:西士对“太极/理”本原论的批判 |
一、理性与“位格”性之天主 |
二、理性对“太极/理”不能为本原的批评 |
第二节 “生成”论之太极/理:中士对西士批判的回应 |
一、“生成论”之太极 |
二、中士的“敬”意识 |
三、感通中的太极/理 |
四、生存秩序中的太极/理 |
第三节 西士式“本原”观对中士生存秩序完善性辨析 |
一、西士式“本原”观中的超越性维度的挑战 |
二、超越性维度对中士“生成”论修身的益处辨析 |
三、超越性维度对补益儒家社会秩序的理论性意义 |
第三章 “独立灵魂”与“万物能否一体”的辩争 |
第一节 独立灵魂论:西士的两世说与万物一体观 |
一、自由意志与“两世”说 |
二、独立灵魂和后世维度的展开 |
三、独立灵魂观对万物一体论的批评 |
第二节 中士对独立灵魂和万物一体观的驳正 |
一、中士道德性的生死观传统 |
二、现世维度中的修身与成德 |
三、中士的“魂魄论”与万物一体观 |
第三节 驳灵魂轮回:中西士间的思想交织 |
一、西士对灵魂轮回论的理性批驳 |
二、中士在人伦秩序观中驳灵魂轮回论 |
第四章 善之论争:为善是否有意? |
第一节 西士的“为善有意”观 |
一、理性界定中的“善”、“意”概念 |
二、善的缺失:西士论“恶”的问题 |
三、天主:“正意”之源 |
四、为善有意与善之困境 |
第二节 中士对“为善无意”思想的辩护 |
一、“为善无意”问题的由来 |
二、中士以“性”解为善无意 |
三、敬天诚性与为善无意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生存意识 |
一、后世的抽象性与现实性问题 |
二、“利”的现实性与完善性问题 |
三、“有意”与“无意”间的张力:“小人—君子”的视角 |
第五章 伦理交锋:修身、治学、行孝 |
第一节 忏悔与自省:天主拯拔与自我完善 |
一、呈现伦理背后认识论问题的必要性 |
二、忏悔与天主旨意 |
三、自省与参赞化育 |
第二节 内外有别:学之为己抑或为天主? |
一、什么是“真学问”? |
二、如何达到真正的学问? |
第三节 内外学问的功夫论 |
一、理性与灵修 |
二、“诚-性”与检慎 |
第四节 不同起点上的行孝观 |
一、有必要专门谈论孝道问题 |
二、西士论孝:以天主之道为目标 |
三、中士尽孝:以造就天命为中心 |
结语 理性与感通:呈现方式与生存秩序 |
一、理性与感通的切磋:一种宗教哲学观察视角 |
二、两种认识论、两种认识对象和两种实在性 |
三、思想交锋中的感通与对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孝道与养老 ——基于天祝县T镇的养老实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相关研究述评 |
一、传统文化中“孝”文化内涵 |
二、孝道和家庭养老 |
三、孝道与代际关系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田野点概况 |
第一节 村庄的坐落和周边环境 |
第二节 村庄的经济构成 |
第三节 村庄对于老年的认知 |
第二章 传承与断裂:C村的孝道实践 |
第一节 传统孝道的村落呈现 |
一、多元文化互动下的孝道 |
二、孝道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敬和养 |
第二节 不同人群对于孝道的理解 |
一、老人眼中的孝子 |
二、中青年人对于孝的理解与标准 |
第三节 当前老年人的需求与满足 |
一、物质供养 |
二、精神慰藉 |
三、医疗保障 |
四、生活照料 |
第三章 孝道变迁的原因 |
第一节 反哺式的代际关系 |
第二节 反哺式代际关系的弱化 |
第三节 打工经济强化了代际关系的失衡性 |
第四节 家庭资源倾向于小辈 |
一、农村家庭结构的小型化 |
二、重小轻老的新格局 |
第四章 重塑乡村孝道的渠道 |
第一节 农村社区中孝道的规范与实践 |
一、孤立与谴责 |
二、集体记忆 |
三、社区精英的表率作用 |
第二节 乡村礼俗秩序下的孝道 |
一、社会规范对于孝道的形塑 |
二、人情、关系、面子与养老 |
结论与讨论 |
一、乡村社会孝道观念和养老实践的变迁与挑战 |
二、T镇孝道文化相对于传统孝道文化的优势 |
三、积极促进孝道实践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儒家孝道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二、儒家孝道文化的相关概念与理论来源 |
(一)孝文化与儒家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
1.重要性程度分析 |
2.逻辑性关系分析 |
(二)儒家孝道文化的基本内涵 |
1.“事亲孝悌 以孝齐家” |
2.“家国同构以孝治国” |
(三)儒家孝道文化的源起与发展 |
1.先秦时期儒家孝道理论的形成 |
2.秦汉时期孝道文化体系的构建 |
3.唐宋时期“移孝作忠”思想的发展 |
4.明清时期“二十四孝”旌孝风尚的繁荣 |
(四)儒家孝道文化的理论来源 |
1.《论语》“事于亲” |
2.《孝经》“忠人事” |
3.《二十四孝》“树楷模” |
4.《新孝道》“蕴新意” |
(五)儒家孝道文化的时代内涵 |
1.“孝敬” |
2.“平等” |
3.“共享” |
4.“和谐” |
三、儒家孝道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逻辑契合 |
(一)儒家孝道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 |
1.联系 |
2.区别 |
(二)儒家孝道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客体研究 |
1.价值主体研究 |
2.价值客体研究 |
(三)儒家孝道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主要分类 |
1.政治教育价值 |
2.心理教育价值 |
3.道德教育价值 |
(四)弘扬儒家孝道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意义 |
1.弘扬儒家孝道文化是坚持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 |
2.弘扬儒家孝道文化是应对道德滑坡的重要手段 |
3.弘扬儒家孝道文化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研究的重要方面 |
四、儒家孝道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困境与原因分析 |
(一)儒家孝道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面临的困境 |
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孝道文化路向迷失 |
2.家庭道德教育薄弱 |
3.学校教育的缺失 |
(二)儒家孝道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
1.文化多元化的挑战 |
2.社会转型的影响推动 |
3.大众传媒的宣传偏位 |
五、儒家孝道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转化与发展的路径研究 |
(一)内容角度分析 |
1.批判继承 |
2.中西互补 |
3.开拓创新 |
(二)具体途径构建 |
1.大力发展孝道文化产业塑造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
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 |
3.提倡“以义为先”的文化观念发挥孝道文化育人价值 |
(三)教化形式设立 |
1.学校——建立专业的孝道文化课程活动 |
2.社会——鼓励孝道文化实践活动的开展 |
3.家庭——营造孝道文化环境浓厚的氛围 |
4.自身——追求“顿悟”、“间悟”的修德讲孝的人格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山西榆次祈雨祭祀及神亲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与和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山西区域社会祈雨的研究 |
1.2.2 关于神亲的研究 |
1.2.3 关于村际关系的研究 |
1.3 论文研究方法 |
2 信仰联盟:跨村落祈雨祭祀 |
2.1 生态场域:祈雨发生的时空条件 |
2.1.1 晋地自然生态场域 |
2.1.2 晋地人文生态场域 |
2.2 祭祀对象:雨神考辨 |
2.2.1 自然神崇拜 |
2.2.2 人神崇拜 |
2.2.3 正统与灵验:主体选择的动力 |
2.3 仪式实践:村落间的合作联盟 |
2.3.1 郝村偷小大王 |
2.3.2 西河堡村抬麻衣仙姑 |
2.3.3 榆城坪村三神共祈 |
2.3.4 后沟四龙王游神巡境与走亲 |
2.3.5 张胡村狐爷爷牺牲祭祀 |
2.3.6 大常空王佛取水 |
2.4 思维认知:仪式映射的意识形态 |
2.4.1 家族主义与男权社会 |
2.4.2 人本思想 |
2.4.3 集体无意识 |
2.4.4 谢恩思维与互惠原则 |
2.5 过渡礼仪:仪式结构解读 |
2.5.1 分离阶段 |
2.5.2 阈限阶段 |
2.5.3 交融阶段 |
小结 |
3 神亲:榆次区域雨神信仰网络构建路径 |
3.1 拟血缘缔结神亲 |
3.2 拟姻亲缔结神亲 |
3.3 感应神灵缔结神亲 |
小结 |
4 权利博弈:祭祀活动中多方对峙 |
4.1 祭祀圈内、外部冲突 |
4.1.1 祭祀圈内部冲突 |
4.1.2 祭祀圈外部冲突 |
4.2 现代化语境旅游开发中的对峙 |
4.2.1 各利益主体间对峙 |
4.2.2 村落内部对峙 |
小结 |
5 村际关系:信仰背景下区域交往与演变 |
5.1 信仰背景下村际关系 |
5.1.1 信仰与村际合作 |
5.1.2 信仰与村际冲突 |
5.2 信仰背景下民间与官方的交往 |
5.2.1 从冲突到共谋 |
5.2.2 调适与演进 |
5.2.3 挣扎与困境 |
5.3 信仰与村民日常生活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孝道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选题的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1. 关于孝道文化内涵的研究 |
2. 关于孝道文化教学意义研究 |
3.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施孝道文化教学策略研究 |
(四) 研究方法 |
1. 文献研究法 |
2. 行动研究法 |
一、孝道文化的内涵及其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意义 |
(一) 孝道文化的涵义分析 |
1. 始于事亲 |
2. 中于敬亲 |
3. 终于孝继 |
(二) 孝道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融入意义 |
1. 孝道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利于完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 |
2. 孝道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孝道品质 |
3. 孝道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二、孝道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前准备策略 |
(一) 确立教学培养目标 |
1. 确立孝道文化知识目标 |
2. 培养学生尽孝观念 |
3. 促使学生孝道文化的实践运用 |
(二) 资料搜集筛选丰富教学内容 |
1. 搜集筛选孝道文化相关的历史典故资料 |
2. 搜集筛选孝道文化相关的现实典型事例资料 |
3. 调查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现状 |
(三) 完善课程教学规划 |
1. 明确课程教学组织方式 |
2. 把握课程教学时间 |
3. 预设教学突发情况及对策 |
三、孝道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讲授策略 |
(一) 导入策略 |
1. 典故导入法 |
2. 问题导入法 |
3. 情境导入法 |
(二) 拓展策略 |
1. 知识竞赛法,激发学生兴趣 |
2. 思考辩论法,丰富课堂形式 |
3. 角色扮演法,引起学生共鸣 |
(三) 评价总结策略 |
1. 精炼内涵,掌握要义 |
2. 重点突出,深化理解 |
3. 结合时代,创新方式 |
四、孝道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课后巩固策略 |
(一) 践行知行合一,在情感体验中促发展 |
1. 以家书感恩父母养育之恩 |
2. 做小事反哺父母关切之情 |
(二) 注重实践体验,在探究体验中育孝道品质 |
1. 组织参观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促社会和谐 |
2. 运用现代技术,创建传播微视频弘扬孝道正能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礼记》中的孝道礼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综述 |
0.1.1 对《礼记》孝道思想内涵方面的研究 |
0.1.2 对《礼记》孝道思想实践方面的研究 |
0.2 研究意义 |
0.2.1 理论意义 |
0.2.2 现实意义 |
0.3 研究方法与创新处 |
0.3.1 研究方法 |
0.3.2 创新之处 |
1 《礼记》中孝道礼仪的渊源 |
1.1 “孝”的起源与含义 |
1.1.1 祭祀祖先是“孝”最初的表现形式 |
1.1.2 血缘亲情是“孝”产生的个体基础 |
1.1.3 个体家庭经济是“孝”形成的经济基础 |
1.2 “礼”的起源 |
1.2.1 “礼”本于人性 |
1.2.2 “礼”源于原始交往 |
1.2.3 “礼”产生于祭祀活动 |
1.3 “孝”与“礼”的共通性 |
2 《礼记》中孝道礼仪的基本内容 |
2.1 家庭礼仪中的孝道思想 |
2.1.1 家庭礼仪与孝道的关系 |
2.1.2 冠婚之礼中的孝道思想 |
2.1.3 奉养之礼中的孝道思想 |
2.1.4 丧祭之礼中的孝道思想 |
2.2 社会礼仪中的孝道思想 |
2.2.1 社会礼仪与孝道的关系 |
2.2.2 立身之礼中的孝道思想 |
2.3 君臣礼仪中的孝道思想 |
2.3.1 君臣礼仪与孝道的关系 |
2.3.2 为君之礼中的孝道思想 |
2.3.3 事君之礼中的孝道思想 |
3 从《礼记》中的孝道礼仪看“孝”的真谛 |
3.1 “孝”是儒家安身立命之道 |
3.1.1 “孝”乃人之为人、报本反始的意识体现 |
3.1.2 “孝”是尊尊与亲亲合一的宗法观念 |
3.1.3 “孝”是具有多重功能的普遍道德 |
3.2 儒家孝道思想的本土性特征 |
3.2.1 “孝”的根源方面 |
3.2.2 “孝”的功能方面 |
4 《礼记》中孝道礼仪的历史价值与现代思考 |
4.1 《礼记》中孝道礼仪的社会历史价值 |
4.1.1 孝道礼仪对传统社会风气的影响 |
4.1.2 孝道礼仪对政治统治的影响 |
4.2 建构当代孝礼文化的思考 |
4.2.1 推动孝礼文化与当代社会相契合 |
4.2.2 结合儒家经典,宣扬孝礼文化 |
4.2.3 家庭教育是发展孝礼文化的重要途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支持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一)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支持研究的述评 |
(二)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支持模式的影响机制研究 |
(三)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支持模式的研究框架 |
三、数据、变量与方法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操作 |
1.因变量: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支持模式 |
2.自变量:个体禀赋、文化观念、家庭结构、社会保障和市场化进程 |
3.控制变量 |
(三)分析方法 |
四、主要研究结果 |
(一)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支持模式描述性分析 |
(二)中国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支持模式的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 |
五、结论与讨论 |
(10)家庭养老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 ——基于Z村老年人的养老实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田野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三、关于家庭养老的研究 |
四、关于国家与家庭的研究 |
第三章 家庭养老及其产生 |
一、家庭养老的传统内涵:“家人”与“在家”相结合 |
二、家庭养老实现的基本条件 |
(一)子女的数量、养老意愿和养老能力 |
(二)代际共居的居住方式 |
三、家庭养老产生的社会基础 |
(一)经济基础:“小农经济” |
(二)政治基础:“家国同构” |
(三)文化基础:“孝道文化” |
(四)舆论基础:“熟人社会” |
第四章 家庭养老的现实困境 |
一、外在表现: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
(一)“不够花”:经济支持不足 |
(二)“没人管”:生活照料缺失 |
(三)“没意思”:精神慰藉弱化 |
二、内在机制:家庭养老面临的结构困境 |
(一)“少子化”:养老资源匮乏 |
(二)“流动”与“分离”:代际分开居住 |
(三)“新孝道”:养老文化转变 |
(四)“私密”与“疏离”:公众舆论式微 |
三、家庭养老困境之因(一):基于家庭变迁的角度 |
(一)家庭结构小型化与家庭养老困境 |
(二)家庭功能收缩化与家庭养老困境 |
(三)家庭关系情感化与家庭养老困境 |
(四)家庭观念个体化与家庭养老困境 |
四、家庭养老困境之因(二):基于国家行为的角度 |
(一)国家与家庭养老基础的瓦解 |
(二)国家与家庭养老功能的削弱 |
第五章 走出家庭养老困境 |
一、老年人的应对策略 |
(一)老人的养老逻辑:“情感大于责任” |
(二)老人的养老选择:“去子女化”趋势 |
二、子女与亲属的应对策略 |
(一)“子女共担”的赡养责任分配策略 |
(二)亲属网络的“养老资源互惠”策略 |
三、家庭养老的弥合:制度支撑与社会支持 |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
(二)制定养老制度和政策 |
(三)养老主体多元化发展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一、结论:家庭养老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
二、讨论:家庭养老模式不可取代 |
(一)家庭养老特质与老人养老意愿的耦合 |
(二)家庭养老优势与社会发展需求的耦合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儒家孝文化及其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父职中的情感表达 ——情感社会学视角[D]. 马欢.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克绍箕裘:沂蒙精神形成的孝文化渊薮[J]. 杨志刚,徐东升. 地方文化研究, 2021(03)
- [3]理性与感通:《天主实义》里中西士间的思想交锋[D]. 林孝斌. 山东大学, 2021(11)
- [4]孝道与养老 ——基于天祝县T镇的养老实践调查[D]. 柴毓民. 兰州大学, 2021(02)
- [5]儒家孝道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D]. 石文祥.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6]山西榆次祈雨祭祀及神亲关系研究[D]. 李杨.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孝道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教学策略研究[D]. 万丹.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礼记》中的孝道礼仪研究[D]. 路璐. 辽宁大学, 2020(01)
- [9]中国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支持模式研究[J]. 汪斌,周骥腾.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0]家庭养老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 ——基于Z村老年人的养老实践调查[D]. 袁娜. 兰州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