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县油路建设热火朝天(论文文献综述)
王娟[1](2017)在《媒体人类学视野下迪庆藏区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1月,习近平到云南做了为期三天的考察,在考察中他强调,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各级工作人员要致力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维护我国边疆稳定。迪庆藏族自治州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从地图上看,迪庆就像一只飞舞的蝴蝶落在云南省的西北部,即滇、藏、川三省区交界处,而澜沧江和金沙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蕴含了多种自然资源,同时境内有16个不同的少数民族。迪庆藏区多样的民族、重要的地理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注定成为我国民族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区域。基于此,本文以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切入点,采用文献法、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对迪庆报纸、广播、电视等主要媒体的发展历史展开调查,并将之置于迪庆州成立至今的社会发展背景中,从媒体人类学的理论框架,探讨迪庆州新闻事业发展与其社会发展的关系。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首先,笔者提出研究问题:迪庆媒体与迪庆藏区发展的关系,并将研究问题置于媒体人类学的理论框架,探讨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与媒体事业发展的互动关系。接着,笔者梳理了媒体人类学的国内外研究情况,挖掘出媒体人类学在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媒体实践活动的研究中,聚焦的主要问题和学术概念:民族政策、政治参与、文化资本、文化认同,从而在此基础上建构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一章,笔者将“迪庆媒体相关社会实践”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和口述史的研究方法,从档案资料和媒体从业者的新闻实践活动中,描述了迪庆州报纸、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三个主要媒体的阶段性历史发展特征,从而为本文的研究建构分析基础。第二章,笔者从国家政策区域实践的视角,考察迪庆媒体与藏区政治发展的关系。藏区政策作为国家行政力量的延伸,直接影响民众的国家认知和国家认同。迪庆藏区媒体一方面动员并保障了民众参与到国家发展进程中;另一方面,迪庆藏区媒体在社会动员过程中,扩宽了政治认同的文化历史空间,拉近了国家与迪庆藏区的心理距离,从而推动着藏区民众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从而建构起藏区与国家和谐的政治关系。第三章,笔者从藏区经济发展的视角,以“香格里拉文化品牌”的塑造为个案,考察迪庆媒体与藏区经济发展的关系。迪庆媒体在打造香格里拉品牌的过程中,培养和创造了新的文化资本——“香格里拉文化”,同时扩宽了文化资本范围,加快了文化资本的流动性、长远性。第四章,笔者从媒体从业者的文化认同视角,考察迪庆媒体与藏区文化认同的关系。一方面,本土的藏族媒体从业者的藏族文化认同,通过藏族传统价值观、藏族民族文化心理等方面,强化他们的文化认同;另一方面,迪庆州以外的藏族媒体从业者,带来的其它藏区的文化视野,推动、强化和提升迪庆本土藏族文化的反思,从而在更大范围内激发迪庆州的藏族文化认同。结语,媒体与地区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多维的视角,就迪庆藏区而言,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团结稳定示范藏区,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维度是相对重要的维度,也是笔者在田野调查和理论梳理中发现的相关性较大的维度。通过研究,笔者发现迪庆政治和迪庆媒体有着密切的桥梁关系,国家政策需要迪庆媒体进行传播,迪庆媒体通过促进迪庆民众对国家政治的认识、理解和参与,强化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从而拉近了迪庆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迪庆经济和迪庆媒体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迪庆媒体的发展是建立在迪庆经济之上的,而迪庆媒体能够帮助迪庆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力量。迪庆文化和迪庆媒体是共生的关系,通过迪庆媒体能够描绘出迪庆文化的景观,并且推动迪庆文化的现代转型,而迪庆文化中的文化认同是推动迪庆媒体发展的内生力。
何杨波,刘瑜澍,路平,柴峻峰,张彤[2](2017)在《从末梢到前沿 昭通跨越发展按下快进键》文中研究说明"昭通变化太大了!"这是久未回乡的昭通人和曾去过昭通的外乡人,如今再踏上这片土地时不约而同的感叹。四通八达的高速路和入村路、规划有序的城市建筑和乡村民居、对生产建设满怀希望的昭通人……变化已遽然而至,今天的昭通不再容许我们以刻板印象,对她的飞速发展产生任何质疑。城乡新貌展风采
尹传政[3](2013)在《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研究》文中指出纵览建国以来优抚制度的发展历史,主要经历了这样几个发展阶段:确立时期、发展时期、停滞时期、完善时期。抗美援朝时期是当代中国优抚制度的确立时期。在总结革命战争实施的优抚制度基础上,1950年12月,内务部制定了《革命烈士家属革命军人家属优待暂行条例》、《革命残废军人优待抚恤暂行条例》等。自此,确立了国家的优抚法律体系,奠定了国家优抚制度的基础。当时,根据保家卫国的需要和实际的经济状况,国家对伤残军人、烈军属等采取了诸多优抚措施。在优待政策方面,国家在农村主要推行了以社会负担为主体的代耕制度,在城市主要实施了优待就业政策,同时还对烈军属在医疗费用、子女上学费用等方面予以优待。在抚恤方面,针对伤残军人的抚恤要求,国家提高了抚恤标准,完善了评残办法。在褒扬方面,国家给烈士追功授予,并举行各种悼念扫祭活动及修建烈士纪念建筑物等。此间的拥军优属活动丰富多样,包括节日间下发通知慰问、召开会议、座谈会及文艺汇演等;平日则经常动员有关人员给烈军属做家务、给志愿军写慰问信等。从抗美援朝到文革发生是优抚制度的发展时期。和平的建设环境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优抚制度进行了一些改变。在优待制度方面,代耕制度逐渐为优待劳动日所替代,而且实物补助作为一种优待辅助手段被推行。抚恤制度方面,国家再一次提高了伤残抚恤标准,同时为解决以前战争遗留的伤残问题,国家再次对伤残军人实施医疗费用的减免。褒扬政策方面,除了继续推行原来的做法之外,国家加强了烈士纪念建筑修建的监督管理,严禁乱建。文革时期,阶级斗争的声浪冲击了整个优抚工作,其主要表现为:优抚机构被撤销;优抚政策被废止;抚恤标准难以提高;优抚对象受到迫害等。但是一些做法仍被坚持了下来,比如,优待劳动日、定量补助等;拥军优属活动也一直开展,形式还比较多样。改革开放以后,优抚制度逐渐恢复,并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一系列新的优抚法规诞生。比如,国家先后颁布了《革命烈士褒扬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由此,原来的优抚政策更加制度化、法规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又先后颁布了《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保护办法》、《伤残抚恤管理暂行办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和《烈士褒扬条例》等。由此,优抚制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优待制度方面,农村的优待劳动日被优待金所取代;定期定量补助最终以定期抚恤的形式确定下来。抚恤制度方面,国家先后十三次提高伤残抚恤标准,进一步完善了评残条件。褒扬制度方面,国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完善了烈士评定条件,扩大了参评范围;其指导思想是既注重精神奖励又重视物质奖励。拥军优属方面,积极开展双拥活动,特别是设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奖励制度。综上所述,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到抗美援朝时期发展到一个高峰。从某个角度看,它成为促使军人形象改变的一种背后的重要支撑,传统的观念是“好男不当兵”,而在中共的领导下则变为社会中“最可爱的人”,人人争而为之。显然,它使中共在赢得人民支持和战争胜利方面起了无比重要的作用。和平时期,优抚制度则担当着支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它逐渐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郭水平[4](2011)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问题研究 ——以吉安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建设标准较低、抗灾能力较差、总体质量不高、使用寿命不长、村民爱路护路意识不强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重建轻养”意识、养护资金短缺、管理水平缺乏、现行管理体制不畅等因素造成的。结合吉安市实际,要解决这些问题建议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一是进行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以县为主的新型管理养护体制;二是开辟养护管理市场化道路,可采取分段承包养护、道班集体养护、专业公司养护、群众有偿养护、多种形式并存养护的形式;三是畅通融资渠道和筹资领域,鼓励县级财政安排一点、向上多争取一点、联村单位筹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各类企业帮一点、沿线群众挤一点,实行公积金制度、专项管理制度、严格资金审计力度加强资金管理;四是积极组建养护机构,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管理水平;五是采取村民理事会的监管方式,建立健全养护长效管理机制。吉安市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实践中探索和积累了许多有益的做法,被称为“吉安经验”,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意义。
赵怀斌,郭得侠[5](2010)在《路,在大山里延伸》文中研究指明【编者按】今年是东乡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的喜庆之年。在县庆筹备工作中,东乡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按照“重发展、小庆祝”的原则,齐心协力谋发展,关注民生解难题。广大干部群众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昂扬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县庆筹备活动中,?
王卫红,罗冬泉[6](2009)在《四川阿坝:雪山草地生长出“梦幻天堂”》文中指出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的雪山草地,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停留时间最长、条件最为艰苦、牺牲最大的地区,曾留下过中国革命史上最悲壮的记忆,红军在这里翻雪山、过草地,战胜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实现
本报记者 白明云[7](2008)在《交通先行兴凉山》文中研究指明大地为琴路作弦,纵横捭阖总是歌。 1978年与2008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两个耀眼的时间点。这30年是思想解放的30年,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30年。 翻开凉山交通地图,横贯大小凉山的三纵一横加航空加水运的交通网如条条巨龙,舞动在高山峡谷,?
执行 许世蓉 本报记者 胡正清 吉史尼古 阿克鸠射[8](2008)在《铺就致富路》文中认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要致富先修路”的观念在彝乡昭觉深入人心。近1.8个亿的通县油路工程的建设,1046公里公路通达全县47个乡镇。而今,昭觉农民走上的不仅是一条条平直舒坦的通行道路,更是他们通往广阔市场前沿、奋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条条大道。 为营造秀
郁俊,火勋燕,姚荣,满自文[9](2005)在《柏油路铺到了家门口》文中研究说明金秋10月,正值收获的季节,永登县农村公路建设捷报频传: 通七(通远至七山)油路的铺成,解决了七山乡没有一条柏油路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兰州市乡乡通上油路的历史; 中坪(中堡至坪城)公路的建成通车,从而实现该县国道312线与乡级公路的相连,为乡村
樊传庚[10](2005)在《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文中认为人类从远古蛮荒时代一步步走来,途径不同的历史时期,留下一个个辉煌的文明脚印。在整个人类发展的漫漫长河中,自觉不自觉地创造出绚烂多彩、各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现代社会称其为我们人类的文化遗产,即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研究的空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占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地处中国的西北、欧亚大陆的腹地,是距离海洋最远的地区,又是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汇之地。其地理特征是由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三山夹着准噶尔、塔里木两大盆地,即众人皆知的“三山夹两盆”地形。按照民族学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新疆主要分为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组的以维吾尔族为代表的绿洲耕牧型(主要分布在两大盆地边缘)及畜牧经济文化类型组的以哈萨克族为代表的盆地草原游牧型,新疆的文化遗产明显带有这方面的类型差别。着名的横跨欧亚的经济文化大通道--丝绸之路主要地段就在新疆境内。本文跨越的时间--活跃在新疆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过去、现在、未来。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南来北往、东进西出或西进东出的人在这里相遇相知,相互交流,互通有无。这里像一个巨型的大巴扎,几大古代文明的人们在此穿梭踏路,或逗留,或定居,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所以,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大熔炉。人如风,文化如影,风影随行。数千年来,随着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的交替和演变,生产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一代一代地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灿烂的西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明引以为荣的光彩篇章。 本文研究的对象—新疆大地上流传至今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先人的创造,是历史的馈赠。新疆的文化遗产是这块辽阔的土地上结出的人类文明成果,除具有一般文化遗产价值之外,还蕴藏着几大文明交融的特殊价值。保护好它们,并使之完整地传于后世,是今人的责任,别无选择。 本文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运用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新疆的文化遗产进行价值分析,对其保护意义、利用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0多年来对文化遗产不断发展、日渐完善的认识和有效合理的保护措施、可持续的利用方式的总结,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遗产保护的经验与教训,对新疆的文化遗产事业进行一次从总体到细节的全面把握。 基本思路是: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法将新疆的文化遗产划分为两大类,对新疆的文化遗产进行摸底、分类、分级,也即常说的摸排。然后,对其意义、价值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其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等。再后,对新疆的文化遗产的功能进行分析,从立法性保护、技术性保护、项目保护、全民保护等方面,结合国内外的有关经验与措施,对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进行可操作性分析,以及对新疆文化遗产的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和振兴等方面给予可行性的建议。 第一章,绪论。提出总体设想,包括论文的缘起、理念、研究视角、所运用的理论与方法、框架结构等。第二章为新疆地理、历史的简单介绍,以及新疆文化遗产的总体分类概述。第三章为新疆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价值分析,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第四章,探讨新疆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以及保护现状和未来规划设想。第五章,新疆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方式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利用,利用与保护的关系。第六章,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历史、艺术、文化、民俗等方面的价值分析。第七章,探讨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及保护现状和发展方向。第八章,分析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及其保护与利用的良性互动关系。最后为结语,对整篇论文进行了回顾总结,提出新疆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统筹保护与利用的思路,指出尚未解决的难题,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和几点希望。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二、通县油路建设热火朝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县油路建设热火朝天(论文提纲范文)
(1)媒体人类学视野下迪庆藏区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思路 |
第二节 媒体人类学的研究述评 |
一、何谓媒体人类学 |
二、媒体人类学的历史脉络 |
三、国外媒体人类学研究 |
四、国内媒体人类学研究 |
第三节 课题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口述史 |
三、深度访谈 |
第四节 课题研究经过 |
第一章 迪庆新闻事业的发展历史 |
第一节 迪庆新闻事业发展的社会背景 |
一、20世纪30年代至建州前 |
二、建州后到改革开放前 |
三、改革开放至今 |
第二节 从档案文献看迪庆新闻事业的发展 |
一、迪庆报纸的发展 |
二、迪庆广播的发展 |
三、迪庆电视的发展 |
第三节 从口述史看迪庆新闻事业的发展 |
一、迪庆报纸:《迪庆日报》、《藏文报》到全媒体 |
二、迪庆广播:FM104.7汉语频率、藏语频率到数字化广播 |
三、迪庆电视:转播为主、汉语栏目到藏语栏目 |
第二章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政治 |
第一节 迪庆藏区新闻事业与藏区政策 |
一、迪庆藏区政策下的媒体发展 |
二、迪庆媒体对藏区政策的实践 |
第二节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政治发展 |
一、迪庆藏区媒体推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 |
二、媒体报道推动藏区民众的国家认知 |
第三节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政治参与 |
一、迪庆的新闻媒体:社会动员的实现途径 |
二、社会动员实践中的主客体关系调整 |
第三章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经济 |
第一节 迪庆藏区新闻事业发展中的经济基础 |
一、迪庆藏区经济发展模式与媒体发展 |
二、媒体报道推动经济转型 |
第二节 迪庆藏区新闻事业与香格里拉品牌的建构 |
一、香格里拉品牌的媒介建构 |
二、香格里拉品牌的媒介强化 |
三、香格里拉品牌的媒介守护 |
第三节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经济发展 |
一、迪庆媒体推动藏区旅游经济和媒体经济的发展 |
二、迪庆媒体推动藏区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
第四章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文化 |
第一节 迪庆新闻报道中的藏区文化 |
一、媒体呈现丰富的藏文化资源 |
二、多媒体平台推动藏文化的现代转型 |
第二节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区文化发展 |
一、媒体报道描绘藏区文化景观 |
二、媒体报道推动藏区文化的现代转型 |
第三节 迪庆新闻事业与藏文化认同 |
一、迪庆媒体报道中的藏文化认同 |
二、文化认同促进媒体发展 |
三、迪庆新闻事业整合不同藏区的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从末梢到前沿 昭通跨越发展按下快进键(论文提纲范文)
城乡新貌展风采 |
交通先行破困局 |
上下联动聚合力 |
(3)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关于选题的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的难点、重点和创新点 |
四 研究的范围和思路 |
五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优抚制度的确立(1950—1953 年) |
第一节 国家和社会的优待 |
一 农村代耕与城市就业 |
二 “提高烈、军属社会地位” |
三 全方位的物质优待 |
第二节 助伤抚亡 |
一 抚恤体系建立 |
二 救助伤残 |
三 安抚亡灵 |
第三节 褒扬英烈 |
一 条例与政策 |
二 各种活动 |
第四节 拥军优属运动 |
一 全民参与 |
二 “帮助军属解决困难” |
三 赴朝前线慰问 |
四 保障与实施 |
第二章 优抚制度的巩固与发展(1954 年—1966 年) |
第一节 社会优待的变化 |
一 政策和机构的调整 |
二 优待劳动日和就业 |
三 国家补助办法 |
第二节 关爱伤亡 |
一 抚恤政策 |
二 伤残待遇 |
三 抚恤金的不同标准 |
第三节 铭记先烈 |
一 纪念活动 |
二 纪念建筑物的修建与保护 |
三 追认授誉 |
第四节 社会动员 |
一 节日慰问 |
二 评选模范 |
三 组建机构和团体 |
第三章 优抚制度的破坏与维持(1966 年—1976 年) |
第一节 动荡中的停滞 |
一 优抚机构受到全面冲击 |
二 优待、抚恤和褒扬的倒退 |
第二节 困境中的坚持 |
一 优待的实施 |
二 抚恤、褒恤的做法 |
第三节 “向解放军学习” |
一 节日动员 |
二 日常宣传 |
第四章 优抚制度的恢复与革新(1977 年—1995 年) |
第一节 重建优待体系 |
一 优待工作的规范 |
二 优待金发放 |
三 定期定量补助 |
四 优待形式的多样化 |
第二节 尊重生命 |
一 伤残评定及相关待遇 |
二 牺牲和病故的全面褒恤 |
第三节 褒扬立法 |
一 永久纪念 |
二 法规条例 |
三 烈士评定工作的发展 |
第四节 给军与属送温暖 |
一 节日与日常 |
二 保障与规范 |
第五章 优抚制度完善与发展 |
第一节 优待工作的大幅改善 |
一 优待金的筹集与变化 |
二 定期定量补助的提高 |
三 物质优待的丰富 |
第二节 抚恤的全面提高 |
一 伤残人的生活 |
二 死亡者的补偿 |
第三节 褒扬的新趋向 |
一 内容与形式 |
二 褒扬金制度 |
第四节 双拥活动 |
一 与时俱进 |
二 双拥建设 |
结语 |
一 社会影响 |
二 基本经验 |
三 问题与解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问题研究 ——以吉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与吉安市农村公路概述 |
2.1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概述 |
2.1.1 农村公路的基本概念 |
2.1.2 公路养护管理的基本内涵 |
2.1.3 养护管理与农村公路的关系 |
2.2 吉安市农村公路概述 |
2.2.1 吉安市市情及交通状况 |
2.2.2 吉安市农村公路基本情况 |
2.2.3 吉安市农村公路发展概况 |
2.3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
2.3.1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社会效应 |
2.3.2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对"三农"的积极贡献 |
2.3.3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
第3章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3.1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1 建设标准较低,质量总体不高 |
3.1.2 病害多,抗灾能力较差,使用寿命不长 |
3.1.3 村民爱路护路意识不强 |
3.2 吉安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3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
3.3.1 "重建轻养"思想上的主观意识误区 |
3.3.2 受养护管理资金短缺客观因素的制约 |
3.3.3 管理人员和管理水平的缺乏 |
3.3.4 现行养护管理体制的弊端 |
第4章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对策 |
4.1 从体制入手,进一步理顺关系和明确各方责任 |
4.1.1 必须进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 |
4.1.2 建立以县为主的新型管理养护体制 |
4.2 顺应发展趋势,走利路利民的养护管理市场化之路 |
4.2.1 走市场化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改革的必由之路 |
4.2.2 养护管理走市场化之路形式的探讨 |
4.3 多条腿走路,不拘一格积极筹集养护管理资金 |
4.3.1 建立稳定的养护管理资金融资渠道 |
4.3.2 切实加强养护管理资金的使用管理 |
4.4 重视机构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管理水平 |
4.4.1 组建养护机构的必要性 |
4.4.2 不断提高养护管理业务水平 |
4.5 发挥机制作用,强化全方位的长效监管 |
4.5.1 采取村民理事会的监管方式 |
4.5.2 建立健全养护管理长效机制 |
4.6 吉安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做法和成效 |
4.6.1 吉安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具体做法 |
4.6.2 吉安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主要成效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缘起及目的 |
1.2 研究的理念及意义 |
1.3 本文研究的视角 |
1.4 理论方法及框架 |
第二章 新疆文化遗产概述 |
2.1 新疆概述 |
2.1.1 地理特征 |
2.1.2 历史沿革 |
2.2 新疆文化遗产概述 |
2.2.1 物质文化遗产 |
2.2.2 非物质文化遗产 |
2.2.3 丝绸之路 |
第三章 新疆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分析 |
3.1 政治价值 |
3.2 经济价值 |
3.3 文化价值 |
3.4 历史价值 |
3.5 艺术价值 |
3.6 科学价值 |
第四章 新疆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4.1 保护现状 |
4.2 保护措施及规划 |
第五章 新疆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 |
5.1 功能分析 |
5.2 利用方式探析 |
5.3 可持续性发展 |
第六章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分析 |
6.1 历史价值 |
6.2 艺术价值 |
6.3 休闲价值 |
6.4 社会价值 |
第七章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7.1 保护措施探讨 |
7.2 保护现状与发展方向 |
第八章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 |
8.1 利用方式探讨 |
8.2 保护与利用的互动 |
结束语 |
参考书目 |
后记 |
四、通县油路建设热火朝天(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体人类学视野下迪庆藏区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影响研究[D]. 王娟. 云南师范大学, 2017(12)
- [2]从末梢到前沿 昭通跨越发展按下快进键[J]. 何杨波,刘瑜澍,路平,柴峻峰,张彤. 今日民族, 2017(05)
- [3]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研究[D]. 尹传政.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4]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问题研究 ——以吉安市为例[D]. 郭水平. 南昌大学, 2011(06)
- [5]路,在大山里延伸[N]. 赵怀斌,郭得侠. 甘肃经济日报, 2010
- [6]四川阿坝:雪山草地生长出“梦幻天堂”[J]. 王卫红,罗冬泉. 西南民兵, 2009(10)
- [7]交通先行兴凉山[N]. 本报记者 白明云. 凉山日报(汉), 2008
- [8]铺就致富路[N]. 执行 许世蓉 本报记者 胡正清 吉史尼古 阿克鸠射. 凉山日报(汉), 2008
- [9]柏油路铺到了家门口[N]. 郁俊,火勋燕,姚荣,满自文. 兰州日报, 2005
- [10]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D]. 樊传庚. 中央民族大学, 2005(04)
标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新疆生活论文; 社会优抚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