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攀西地区早春作物光温资源及生理和产量效应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珍[1](2021)在《玉溪烤烟气象灾害风险及作物模型适用性研究》文中认为玉溪是云南烤烟主产区之一,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复杂多样,气象灾害呈现出种类多、频率高、分布广、程度重等特点。另外玉溪烤烟种植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准确、定量地利用作物生长模型预测烤烟的生物量、产量可为烤烟生产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为了探究玉溪复杂地形下烤烟种植的气象灾害风险,规避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和损失,利用玉溪7县2区13个烤烟气象观测站2009-2019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社会经济数据等,结合危险性、敏感性、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四个评价因子,构建了玉溪烤烟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借助GIS平台进行玉溪烤烟低温冷害、干旱、冰雹风险评价和区划。在此基础上,利用2019、2020年玉溪烤烟田间观测资料和气象数据驱动WOFOST作物生长模型,校准优化作物参数,实现WOFOST烤烟生长模型本地化应用,并开展模型对玉溪烤烟低温、干旱胁迫的敏感性分析,结果:(1)玉溪市烤烟低温冷害、干旱、冰雹灾害均存在时空差异性。中高海拔烟区在成熟采烤期易遭受低温冷害,危险性总体呈西高东低的分布趋势;玉溪干湿季分明,初夏旱频次高、范围大,总体呈中等危险性等级,从5-10月干旱程度呈减弱趋势;雹灾区域性较强,总体为山区总体多于盆地、平原地带,迎风坡多于背风坡。(2)综合气象灾害风险呈东低西高的分布趋势,总体风险等级属中等偏低,其中较高-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元江、华宁中部、新平南部、红塔区北部,较低-低风险区主要为玉溪市中部各县区。(3)WOFOST作物模型可以较好模拟玉溪各观测点烤烟生育期、叶干重、茎干重及叶面积指数,其中生育期及叶干重的模拟效果最优,检验参数均在可信区间内,表明经参数校正的WOFOST模型对玉溪烤烟具有一定适用性。(4)经初步验证的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干旱胁迫对烤烟叶干重的影响,叶干重损失率变化范围为4.67%~23.08%,干旱程度越严重,干旱周期越长,叶干重的降幅越大;模型对低温胁迫敏感性较差,仅成熟期存在较弱的低温响应,各站点叶干重损失率均不超10%,但模拟结果符合烤烟低温减产的机理。
王天雪[2](2021)在《近30年来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种植区春-夏玉米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已经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研究玉米对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反馈机制,对玉米种植区域规划和增产稳产具有重要实际意义。同时,玉米光温生产潜力是确定玉米产量差和量化气候资源对玉米生产影响的关键指标。探究气候资源对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及产量差的关系,将为合理制定农业发展区域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实践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为了定量研究气候变化引起的玉米产量和生产潜力变化,寻求减小玉米产量差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采用一阶差分、共线性检测、皮尔逊相关、多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和构建了 1988~2017年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玉米主产区内121个站的春-夏玉米产量的统计回归模型;其次,采用一阶差分、共线性检测、皮尔逊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极端降水和温度变化对春、夏玉米的影响;最后,基于光温逐级订正模型,探索了光温驱动下气候资源对春、夏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及产量差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论文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在解释玉米产量变化方面的表现优于线性回归模型,尤其是立方项和气象要素之间的相互交叉项。根据气象要素与玉米产量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r),春玉米产量对降水(Pre)、日照时数(Sun)和相对空气湿度(Hum)更敏感,夏玉米产量对Pre和温度更敏感。气象要素对春-夏玉米单产变化的影响程度为:Pre>Hum>Sun>Tmin>Tmax>Tave。湿冷气候和湿热气候对玉米产量都有积极影响,尤其是湿冷气候。但是,干冷气候和干热气候都对玉米产量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干热气候。气候变化分别解释了春玉米单产变化的5.8~87.6%和夏玉米单产变化的6.6~78.5%,这也是因不同站点而不同的。(2)与其它极端气候类型相比,极端干热气候和极端湿冷气候分别对春玉米和夏玉米产量产生的消极影响最大。iID、iHD和CDD对春玉米产量发生变化的解释能力更强,分别为6.9%、6.5%和6.5%。夏玉米和CDD、iHD和R10对夏玉米产量发生变化的解释能力更强,分别为13.6%、10.5%和8.3%。极端气候事件可以定量解释春玉米(或夏玉米)产量变化的能力为37.6%(或43.8%),这也是因站点而不同的。门限指数和相对指数解释春玉米(或夏玉米)产量变化的能力更强。春玉米产量与极端温度事件的相关性更大(为负相关),尤其是极端高温事件;而夏玉米产量与极端降水事件的相关性更大(为负相关),尤其是极端洪涝事件。(3)1988~2017年玉米生育期内气候资源、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春玉米的辐射(Rs)、日照百分率(α)、高温度日(HDD)、昼夜温差(Dtr)呈减少趋势,而生长度日(GDD)和光度日(PDD)呈增加的趋势。夏玉米的Rs、α、PDD和Dtr呈减少趋势,而GDD和HDD呈增加的趋势。春-夏玉米的光合生产潜力Y(Q)呈减少趋势,光温生产潜力Y(T)呈增加的趋势。春玉米的光合与光温生产潜力之间产量差(YGQT)呈增加趋势,而夏玉米的YGQT呈减少趋势;春玉米和夏玉米的总产量差(YGTA)呈减少趋势。春玉米和夏玉米YGQT占YGTA的比重均上升,波动幅度分别为0.55~0.84和0.48~0.96。温度和热量资源对YGQT的影响程度分别为35%和31%。因此,温度和热量资源对春玉米YGQT的影响更大。光温资源对春-夏玉米YGTA的影响程度大约为61%,因此未来玉米还有很大的增产空间。(4)气候资源直接影响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的变化。根据气候资源与玉米光温生产潜力(或产量差)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春-夏玉米光温生产潜力与各气候资源均呈正相关,尤其是与光照资源的相关程度更大。热量资源对春-夏玉米YGQT的负作用大于与光照资源的积极作用,GDD对春玉米和夏玉米YGQT的负作用最强,r分别为-0.65和-0.81。春玉米和夏玉米总产量差与气候资源均为正相关,且与光照资源的相关性更强。气候资源斜率变化趋势会间接影响玉米Y(T)和产量差的变化趋势。光照资源对春玉米Y(T)、YGQT和YGTA的间接影响更大,尤其是Rs和α。这种间接影响表现在增长步调保持一致,当光照资源变化趋势增快时春玉米Y(T)、YGQT和总产量差趋势也会增快。同理,热量资源对夏玉米Y(T)、YGQT和YGTA的间接影响更大,尤其是GDD和Dtr,影响原理同上。
张顺风[3](2020)在《冀中平原作物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种植模式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冀中平原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光热资源“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年均降雨量不能满足小麦-玉米的需求。长期超采地下水引发地下水位连续下降,传统种植模式与当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严重,亟需进行传统种植制度改革,建立与当前生态条件相适应的新型种植制度。本试验于2018-2019年分别在河北农业大学清苑试验站和河北农业大学辛集马庄试验站进行。采用4个小麦品种,8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春玉米一熟制、青贮-粒用玉米、双季甜玉米3种种植模式与传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的周年产量、资源利用率、经济效益,以期筛选出与冀中平原农业资源相适宜的种植模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作物高产高效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4种种植模式以冬小麦-夏玉米传统模式生物产量最高,平均为37.3t·hm-2,显着高于其他种植模式;其次是青贮-粒用玉米模式和双季甜玉米模式,平均分别为28.7t·hm-2,23.0t·hm-2;春玉米一熟种植生物产量最低,仅为18.8t·hm-2。不同种植模式周年能量生产率变化趋势与生物产量相同,较传统模式依次降低47.8%、22.0%、38.5%。(2)不同种植模式年光能利用率以传统模式的最高,为1.1%,其次为青贮-粒用玉米模式和双季甜玉米,分别为0.85%和0.67%,春玉米一熟模式最低,仅为0.57%。不同种植模式的水分生产效率以青贮-粒用玉米和传统模式最高,分别为45.5kg·hm-2·mm-1和42.3 kg·hm-2·mm-1,显着高于其他模式,春玉米一熟和双季甜玉米模式分别比传统模式降低7.6%和9.0%。(3)在周年光能和水分生产效益中,3种种植模式均高于传统模式,分别依次高出14.5%、10.9%、42.5%和11.0%、7.5%、39.0%,双季甜玉米的温度生产效益比传统种植模式高30.2%,而春玉米一熟和青贮-粒用玉米模式的积温生产效益分别比传统2熟模式降低13.5%和10.8%。3种种植模式的周年耗水量分别低于传统模式45.4%、28.6%、32.1%,且土壤水消耗量均远低于150mm,均能维持冀中平原地下水平衡。(4)4种种植模式中以双季甜玉米种植模式收益最高,为2.3万元·hm-2,显着高于其他模式,其次是传统模式和青贮-粒用玉米模式,分别为2.1万元·hm-2和1.6万元·hm-2,春玉米一熟模式的收益最低,仅为1.3万元·hm-2。(5)不同小麦和玉米品种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具有一定差异性。春玉米可选择中晚熟的高产品种,青贮玉米应选择早熟品种。夏玉米宜采用中早熟品种,利于降低收获期玉米籽粒含水率,并推动玉米籽粒机械收获技术的推广,提高种植收益。综上所述,符合冀中平原农业资源现状的种植模式为:传统模式与春玉米一熟相结合的种植模式,降低农业水资源的过度消耗,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利于冀中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
赵丽娜[4](2020)在《耐盐水稻海稻86的光温反应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盐碱地面积日益增多,培育耐盐水稻是克服土壤盐碱化的有效途径。海稻86是湛江特有的耐盐碱特异种质资源,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和利用价值,但对其光温反应特性研究甚少。为了探明海稻86的光温生态型及农艺特性等,本研究以海稻86及感光对照种铁秆矮、感温对照种粤禾丝苗为材料,通过每隔10天播种一期共36期,研究海稻86的光温反应特性,并分析其农艺性状与相关生理生化指标,为海稻86的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各播种期海稻86与典型感光品种铁秆矮的播种至始穗天数曲线非常接近,生育期变化趋势始终保持一致。在36期播期中3月15日播种的海稻86播种至始穗天数最长达200天,9月5日播种的海稻86播种至始穗天数最短只有56天,本研究证实海稻86属于感光型品种。明确了海稻86只适合在华南地区作晚稻种植,最适播种期为7月10日前后。2.通过分期播种生育期数据,结合幼穗分化镜检结果和气象资料分析,初步确定在早季(早春)的环境下海稻86完成光周诱导的日长为≤12时48分,铁秆矮完成光周诱导的日长为≤12时27分;在晚季的环境下海稻86完成光周诱导的日长为≤12时52分,铁秆矮种植完成光周诱导日长也为≤12时52分。3.研究数据表明,晚季7月5日播种海稻86全生育期有效积温为2362.8℃,全生育期日照时数为802.4小时;早季3月15日播种海稻86全生育期有效积温为4189.9℃,全生育期日照时数为1330.1小时。4.试验对海稻86早季与晚季的产量性状进行对比得出:海稻86平均每片剑叶叶面积早季与晚季分别为68.4 cm2、72.9 cm2;海稻86千粒重在早季与晚季平均值分别为21.1g、25.1g;海稻86结实率在早季与晚季的平均值分别为66.5%、85.2%。根据上述早晚季产量性状的比较得知海稻86晚季播种产量>早季播种产量,并通过晚季分期播种数据得知海稻86的千粒重与结实率在7月15日播种时最高。5.通过分析海稻86在早季与晚季与产量性状和生育期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含量的差异,进一步证明海稻86在晚季播种更佳。内源激素含量的高低影响海稻86生长发育的进程,IAA、GA、CTK含量晚季>早季,ABA含量晚季<早季;叶绿素含量是水稻光合作用能力与植株健康状况的判断标准之一,海稻86叶绿素含量在早季随着播期推迟而增加,晚季随着播期推迟而减少,故叶绿素含量在晚季早播时最高;海稻86可溶性糖含量晚季播种>早季播种;游离脯氨酸在海稻86受到逆境时含量升高,海稻86游离脯氨酸含量晚季播种<早季播种。
左玲慧[5](2020)在《晚冬早春阶段性升温对冬小麦植株形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华北平原冬小麦在生育后期容易受到干热风的危害,造成冬小麦提前结束灌浆进入成熟期,导致小麦减产。因此,本试验通过在晚冬早春期间为冬小麦创造不同的升温条件,旨在探索本地区小麦生长期间合理有效的充分利用光热资源的管理新方法,以求小麦高产优产。本试验为两年试验,在晚冬早春期间(1月25日至3月25日)通过覆膜时间的长短及覆膜层数的不同来改变增温强度,2016-2017年度以石麦18和衡观35为供试材料,各个升温处理分别为1月25日覆膜三层(处理一)、1月25日覆膜两层(处理二)、2月1日覆膜两层(处理三)、2月8日覆膜两层(处理四)和2月15日覆膜一层(处理五);2017-2018年度以石麦18和衡4399为供试材料,各个升温处理分别为1月25日覆膜一层(处理一)、2月1日覆膜一层(处理二)、2月8日覆膜一层(处理三)和2月15日覆膜一层(处理四),均以正常生长条件(CK)作为对照。结果表明:1、2016-2017年度小麦各处理在晚冬早春期间的积温分别比CK提高了27.37-662.61℃,2017-2018年度各处理积温分别较CK高66.04-101.05℃。积温的升高加快了小麦的生育进程,使得各主要物候期出现的时间提前,2016-2017年度各处理比CK提前2-11天进入开花期,升温各个处理的灌浆天数比CK分别增加了 6天、5天、5天、4天和1天;2017-2018年度各处理比CK提前2-9天进入开花期,升温各个处理的灌浆天数比CK分别增加了 4天、2天、2天和1天。小麦灌浆期延长,保证了充分的灌浆时间,为小麦产量的增加奠定了基础。2、晚冬早春阶段性升温改变了冬小麦的植株形态。2016-2017年度石麦18各升温处理的旗叶面积分别比CK增加了 2.3%-43.8%,衡观35各升温处理的旗叶面积分别比CK增加了 14.5%-65.8%;2017-2018年度石麦18旗叶面积分别比CK增加了0.1%-37.9%,衡4399旗叶面积分别比CK增加了 9.6%-34.3%。旗叶是冬小麦在灌浆期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旗叶面积的增大,利于冬小麦植株光合作用的进行。2016-2017年度石麦18和衡观35的倒5节节间长度均以处理一最短,处理二次之;2017-2018年度石麦18和衡4399各升温处理的倒5节节间长度均短于CK。基部节间的缩短,对冬小麦植株的抗倒伏十分有利。3、冬小麦的有效穗数、结实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均随升温强度的增大而增加。2016-2017年度石麦18各个升温处理的有效穗数、结实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分别比 CK 提高了 2.9%-16.5%、6.1%-18.2%、0.3%-6.3%和 2.4%-16.2%;衡观 35 各个升温处理的有效穗数、结实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分别比CK提高了 2.9%-16.5%、2.6%-13.2%、0%-10.4%和5.4%-24.0%。2017-2018年度石麦18各个升温处理的有效穗数、结实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分别比CK提高了 4.2%-12.7%、6.1%-15.2%、1.3%-5.1%和6.7%-14.5%;衡4399各个升温处理的有效穗数、结实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分别比 CK 提高了 5.0%-23.0%、6.3%-15.6%、1.3%-9.0%和 6.7%-18.2%。4、晚冬早春阶段性升温提高了小麦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促进了营养器官内干物质的转移,降低了花后同化物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内对籽粒的贡献率,提高了营养元素向籽粒运输的转移率,促进了小麦产量的提高。
张志鹏[6](2019)在《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的地理-季节分化与耐荫相关性状的遗传解析》文中认为大豆(Glycine max(L.)Merrill)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食用油和蛋白质,而且还为世界上牲畜和水产养殖提供了大量的饲料。在中国的东北,黄淮和南方三大大豆产区中,中国南方包括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该区拥有的大豆种质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中国南方地貌复杂多样,其东部为丘陵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福建及广东、广西的部分地区),西部为高原地区(云南、贵州及四川、广西、湖南和湖北的山地),其还有四川盆地和江汉平原等。大豆是典型的短日照作物,对日照长度和温度的变化敏感是其原始性状,不同地理纬度和海拔造成的光温差异会引起大豆的分化,因此,地理因素在南方大豆的分化中起着关键作用。历史上的种植制度全年仅一季,所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劳动人民为了充分利用季节,开始了一年多熟的种植方式。中国南方大豆也随着种植制度的变化从一年一季进化成春、夏、秋和冬季四种播季类型,这是有别于世界其它地区的重要特征。不同季节下日照长度和温度不同,可见,播种季节也是造成大豆分化的重要因素。中国南方作为栽培大豆可能的起源中心,其种质资源对世界大豆研究又非常重要,而对其遗传研究却很少,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进行生态分化和遗传关系的深入研究。中国南方幅员辽阔,光温水资源丰富,间套种是中国南方大豆的重要种植模式。而大豆耐荫性是决定其与玉米、甘蔗、木薯和果树等高秆植物间套作模式推广的重要因素。目前需要高效、通用、稳定和简单的耐荫性鉴定体系对大豆耐荫性进行评价,发掘耐荫性种质,研究其遗传机制,明确育种材料的耐荫变异情况,用于指导大豆耐荫性育种,从而促进大豆间套作模式的推广和大豆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从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中选取394份组建成代表性样本(SCSGP),按照4个地理生态区(Ⅲ、Ⅳ、Ⅴ和Ⅵ)和2种播季类型(夏秋豆,SA;春豆,SP)分成八个地理-季节亚群:SA-Ⅲ、SA-Ⅳ、SA-Ⅴ、SA-Ⅵ、SP-Ⅲ、SP-Ⅳ、SP-Ⅴ 和 SP-Ⅵ。利用重测序技术获得的全基因组123,065个SNP连锁不平衡区段(SNPLDB)标记分析不同地理-播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群体分化和亲缘关系,并以全国代表性的127份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群体作参考物种,对栽培大豆的起源问题进行探讨。同时,对3个遮光度、3个鉴定时期和26个性状依据遗传率、误差变异系数、遗传变异系数及与耐荫级别的相关性等进行耐荫指标的筛选,然后对南方915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三个环境的耐荫性鉴定,最后利用新开发的“RTM-GWA S”关联分析方法结合SNPLDB对大豆耐荫性及相关性状进行遗传解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的地理-季节群体分化和遗传演化关系中国南方大豆群体存在明显分化,结合始花期来看,地理生态区从短到长依次是Ⅲ,Ⅳ,Ⅵ和Ⅴ;南方夏秋豆的平均数、变幅、遗传变异系数均高于春豆,且春豆平均数最高的SP-V也小于夏秋豆开花期最短的SA-Ⅲ;在各生态内部,SP-Ⅲ与SA-Ⅲ分化最大,达到15.9d,Ⅳ生态区内达13.0d,Ⅵ生态区播季分化相对较小为12.2d,V生态区分化最小,仅为7.0 d。依据遗传距离发现第V生态区相对另外三个生态区较远,Ⅲ和Ⅳ最近,Ⅲ生态区内春豆和夏豆遗传分化最大。Neighbor-Joining聚类与生态分组的卡方检验(χ2=446.47,p<0.001)以及遗传距离与生态性状差异的矩阵Mantel分析(r=0.623,p<0.001)均表明生态分化和遗传分化基本一致,说明地理-季节亚群划分具有相应遗传基础。夏秋豆群体相对于春豆群体,遗传多样性高(π平均值0.213 vs.0.212),继承等位变异较多(374,872 vs.361,357),特有新生等位变异较少(1675 vs.2054),连锁不平衡水平较小(r2,0.304 vs 0.366),距离野生群体遗传距离较小(0.4322 vs 0.4340),因此夏秋豆是原始类型,春豆是进化类型。各栽培群体距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野生豆的遗传距离相对另外三个区野生群体最近,推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原始野生大豆是南方栽培大豆的共同祖先。SA-Ⅲ距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野生豆群体最近(0.4155),继承等位变异最多(319,995),连锁不平衡水平最小(0.316),因此是中国南方栽培大豆群体中最原始的类型。进一步利用多生态群体特有等位变异(MPSPA)分析发现,SA-Ⅳ和SA-Ⅲ共享的MPSPA(101675/0.63)最多,因此SA-Ⅳ可能是从原始的SA-Ⅲ进化而来的;SA-Ⅵ与SA-Ⅳ共享的MPSPA(54206/0.39)最多,表明原始的SA-Ⅳ通过适应逐渐分化成 SA-Ⅵ。SA-Ⅴ 与 SA-Ⅳ 共享的 MPSPA(87550/0.57)最多的,且 SA-Ⅴ 与 SA-Ⅲ共享的MPSPA也较多,这表明SA-Ⅴ可能从原始的SA-Ⅲ和SA-Ⅳ进化而来。另外,每个生态区域的SP生态亚群(SP-Ⅵ除外)与本地区SA共享的MPSPA最多,推测各生态区的春豆来自当地原始的夏秋豆。此外,Mantel检验显示,地理-季节遗传距离矩阵与MPSPA 比率矩阵(两群体之间共享的MPSPA与这两个群体MPSPA总数之间的比率)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R=-0.601,P<0.001)。总之,MPSPA在相邻生态区的同种播季类型之间以及同一生态区内不同播季类型亚群之间优先分布的规律,从等位变异水平揭示了 SCSGP中的遗传进化关系。由以上遗传关系提出中国南方栽培大豆进化路线:首先从长江中下游的野生豆驯化出原始的SA-Ⅲ群体,之后进化出SA-Ⅳ,SA-Ⅴ和SP-Ⅲ,然后从原始的SA-Ⅳ群体,进化出SA-Ⅵ和SP-Ⅳ;SA-Ⅴ分化出本地区的SP-V;而SP-Ⅵ主要有三个来源(SA-Ⅲ、SA-Ⅳ 和 SP-Ⅳ)。2栽培大豆耐荫性鉴定体系的建立及中国南方大豆耐荫性的遗传变异对15%、30%和60%三个遮光度进行筛选后,30%遮光度相对其他遮光梯度较适宜,表现为倒伏品种有而不太多(22%)、表型变异系数较高(25%)、品种间区分度较好。对株高、茎粗、平均节间长、第五节间长、倒三节间长、主茎节数、第五节间粗、倒三节间粗、叶长、叶宽、叶形指数、叶柄长、茎叶鲜重、茎叶干重、根鲜重、根干重、冠层反射光谱、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完粒数、完粒重、百粒重、分枝数和有效分枝数等26个性状进行筛选,发现株高和平均节间长构成的耐荫指标相对其他指标具有以下优点:①较准确,误差变异系数低(9.36%)、遗传率高(95.43%);②较稳定,环境间相关系数高(0.92);③品种间区分度较好,表型变异系数(31.25%)和遗传变异系数(30.52%)较大;④与田间目测耐荫级别相关性较高(0.73),较能反映田间实际情况。对播种后30%遮光40、50和60d的耐荫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播种后50 d时相对其他时期耐荫指标各参数均最优,如环境间相关系数最大(0.87),误差变异系数最小(7.75%)。据此将30%遮光度下,播种后50 d株高和平均节间长相对值的平均数定为耐荫指数,指数越小则越耐荫。中国南方915份大豆耐荫指数的变幅为1.14-2.60,平均1.63,材料个体间差异极显着,且遗传率较高(90.07%),说明表型选择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也存在显着的环境互作。各生态区的材料都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耐荫指数变幅分别为1.15-2.56、1.14-2.60、1.17-2.49和1.22-2.46,为各生态群体改良该性状提供材料基础。经三个环境鉴定,挖掘出出一批优异耐荫种质资源,如贡豆7号(四川),矮脚早(湖北),横县黑豆-2(广西)和启东关青豆甲(江苏)等。3大豆耐荫性QTL-allele构成及生态亚群分化三个环境表型数据联合方差分析表明,耐荫性存在显着的环境互作,因此利用RTM-GWAS软件的G×E模型对其进行遗传解析。在SCSGP中检测到52个QTL与耐荫性相关,分别位于19条染色体上(除了 Gm 12),4号染色体上最多(有7个)。其中QTL主效效应表型变异解释率(R2)之和为72.70%,单个最大为15.25%,QTL与环境互作表型变异解释率总共是9.46%。其中9个R2>2%位点主效效应解释了56.85%的表型变异,其余的43个位点解释了 15.85%表型变异,因此耐荫性符合数量性状的主-多基因遗传系统。共有320个等位变异(150个负效应,170正效应),构建了 52×394的QTL-allele矩阵。各品种既存在正效应等位变异,也存在负效应等位变异,说明SCSGP可通过优化组合设计改良其耐荫性。320个等位变异有211个(65.9%)是多生态亚群特有等位变异(MPSPA)和2个亚群特有等位变异(SP-Ⅳ和SA-Ⅴ)。春豆群体的6个特有等位变异均为负效应,夏秋豆群体有11个特有等位变异,Ⅳ生态区有一个特有等位变异,Ⅴ生态区有2个特有等位变异。春豆和夏秋豆的17个等位变异,在前6个表型变异解释率较大的位点上出现13个,如Shade.06.3的3号等位变异(效应0.036)共涉及41份材料,是夏秋豆群体特有等位变异,在四个生态区均有分布,而在SA-Ⅵ分布频率最高(0.60),可见该等位变异不仅在春夏群体具有有和无的分化,在生态地理区域也具有频率上的差异;该位点的5号等位变异(效应-0.060)共涉及18份,只分布在在SP-Ⅲ和SP-Ⅳ中,且前者频率较高,可能在SP-Ⅲ生成;该位点的7号等位变异(效应-0.325)仅存在SP-Ⅲ,SP-Ⅳ和SP-V三个春豆群体内,涉及8份材料;该位点7个等位变异中,有5个是MPSPA,3个是春夏群体的特有等位变异,且在8个亚群频率分布差异极显着(χ2=49.44,p<0.001),另外该位点表型变异解释率最大,说明该位点是导致耐荫性生态群体分化的主要位点。分化较显着且表型变异解释率较大的位点是功能验证的重点。Shade.06.3(R2=15.25%)位点的候选基因Glyma.06g213100(6个SNP)调节DELLA蛋白的合成,而DELLA蛋白是赤霉素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调节因子;该基因在拟南芥内的同源基因已被证明参与荫蔽过程的调节,主要响应赤霉素和光敏色素相互作用因子。Shade.05.3(R2=14.78%)注释到的基因是Glyma.05g231100(4个SNP),编码的蛋白是吲哚-3-丙酮酸单加氧酶,该酶参与生长素的合成;该基因的同源基因AT4G13260编码YUC2,也已经证明响应荫蔽胁迫。位点Shade.16.2(R2=7.75%)的候选基因Glyma.16g050500(17 个 SNP)合成生长素信号 F-box3。Shade.17.2(R2=6.63%)位点的候选基因Glyma.17g205300(6个SNP)编码的是赤霉素3β-双加氧酶,该酶参与赤霉素的合成;该基因的同源基因AT1G15550功能是感知红光和远红光的变化;Shade.07.1(R2=3.49%)注释到的基因Glyma.07g0 77100(37 个 SNP)编码 COP9,而COP9参与光敏色素信号转导。4耐荫性与其成分性状及生态性状既有协作关系又有其独特性株高、主茎节数和平均节间长三个耐荫组成性状及两个生态性状始花期和光温敏感性的表型分别与耐荫指数达到显着相关水平。五个性状分别定位到69、55、50、63和73个QTL,主效效应表型变异解释率之和分别是71.71%、75.53%、72.58%、69.43%和 74.54%,互作效应解释了 15.11%、12.30%、10.66%、19.94%和 13.83%的表型变异。与耐荫性相同或相近的位点分别有17,11、11、10和10个,分别解释了各自表型变异的16.13%、11.26%、12.08%、8.68%和11.79%。共涉及耐荫位点35个,表型解释率之和为41.42%,且有5位点完全重合,如其中18LDB5564470055646203在耐荫性、平均节间长和光温敏感性三个性状中均出现,其注释基因是Dt2,说明大豆耐荫性与植株的生长习性密切相关。另外,耐荫性注释中的21个基因的蛋白与株高(5个)、主茎节数(5个)、平均节间长(3个)、始花期(4个)和光温敏感性(12)注释基因的蛋白存在5、5、6、4和14次互作。可知,耐荫反应与茎形态和光形态建成共用一些代谢调控途径,在荫蔽条件下,受光信号诱导促进或阻遏。而其余的17个QTLs为耐荫性所特有,如Shade.16.2(R2=7.75%)仅出现在耐荫反应中;部分耐荫基因间只和本性状的基因存在蛋白-蛋白互作。综上所述,从表型,遗传位点和蛋白互作三个水平说明,耐荫性与其成分性状和生态性状既有协作关系又有其特异途径和网络。5中国南方大豆地理-季节生态性状的遗传分化及其对拓展大豆种植范围的启示始花期和光温敏感性分别检测到643和479等位变异,新生等位变异为223和110个,继承等位变异为420和367个;其中495和323个等位变异只出现一个或某几个地理-播季亚群。这种有和无的差异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原因,其次是频率分布差异较大的等位变异,这些具有定性或定量显着差异的位点是生态适应性的结果,也蕴含大量进化过程中选择的信息。这两个性状新生等位变异比例(36.8%和23.0%)远高于全基因组水平(8.2%),且在地理-播季亚群间存在显着分化,主要表现为春豆群体新生和继承的负效等位变异较多(SP-Ⅲ最多),夏秋豆群体新生和继承的正效等位变异较多(SA-Ⅵ最多),说明SP-Ⅲ的负效等位变异受到的环境压力和人工选择最强,以适应长江中下游春播环境,进化程度较高,同理SA-Ⅵ的正效等位变异,是适应华南热带夏播环境的结果。这支持了春豆是进化类型,夏秋豆是原始类型,长江中下游的夏秋豆分别向光温钝感和低纬光温敏感传播的推论。南方大豆群体始花期和光温敏感性育种潜势分别是4.9-92.4d和-0.06-0.67。光温敏感材料不仅具有光温敏感等位变异,且优异材料间光温敏感遗传结构互补;光温钝感材料不仅具有钝感等位变异,而且还与其他材料的钝感遗传结构能很好的互补,同时发现优异光温钝感亲本Z-599和Z-571还是优异耐荫材料。其中仅存在夏秋豆群体的5个正效应较大的和主要分布在春豆群体的4个绝对值较大的负效应等位变异,分别是大豆向低纬短日高温地区和高纬(或春播)长日低温环境拓展的优异等位变异。6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对荫性与生态性状的育种潜势预测及优化组合设计同为耐荫材料,如Z-599和Z-671,它们具有不同的耐荫等位变异,尤其在前5个表型变异解释率较大位点上的负效(耐荫)等位变异完全不同,这说明不同耐荫材料的遗传结构存在差异,耐荫位点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为亲本选择及杂交组配预测提供了遗传基础。394份材料共有77,421个组合,Ⅲ、Ⅳ、Ⅴ和Ⅵ生态区内部分别获得11、9、5和5个预期优异组合。Ⅲ区又获得3个相邻区(Ⅳ)优异组合,1个不相邻生态区(V)间的优良组合;Ⅳ区获得2个相邻区(V)优异组合;Ⅵ区与Ⅳ区获得4个优异组合,与V区获得6个优异组合。共获得46个优异组合,最优的组合是Z-597与Z-671,亲本Z-671(横县黑豆-2)反复出现在其中11个组合中,是耐荫遗传结构与其他材料互补较好的耐荫材料。结合已获得耐荫性和生态性状的遗传信息,根据间套种实际生产情况,进行综合预测。得到21个满足条件的组合,耐荫性强,主茎节数多,平均节间长短,光温反应钝感,始花期在35-40 d,株高在55-80 cm。涉及亲本20个,春豆12个,来自Ⅲ生态区5个,Ⅳ生态区2个,Ⅴ生态区2个和Ⅵ生态区3个;夏秋豆8个,来自Ⅳ和Ⅳ生态区各4个。优良亲本多来自Ⅲ和Ⅳ生态区,说明Ⅴ和Ⅵ生态区应考虑Ⅲ和Ⅳ生态区引入优异的材料用作选育间套作大豆品种的亲本。
段剑钊[7](2018)在《黄淮南部冬小麦缩差增效技术途径及生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当前冬小麦生产中持续增产难度大和资源利用率低的突出问题,于2012-2016连续4个年度在豫南、豫中和豫北三个生态区进行大田定位试验,本研究设置单因子氮肥水平(N0、1、2、3)、双因子水氮耦合(三个灌水水平W0W1W2、四个氮肥水平)、综合因子栽培管理模式(传统栽培模式FP;节本增效栽培模式JH;超高产栽培模式SH;高产高效栽培模式HH)3类试验,系统研究不同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对冬小麦群体结构、干物质生产与转运、养分吸收与运移、光能和水分利用以及产量等影响,探讨冬小麦生产中缩小产量差距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的技术途径及生理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冬小麦群体生长与干物质生产的影响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影响不同,成熟期干物质和籽粒产量均以N240处理最高。随灌水和施氮协同施用,成熟期总干物质量、单位面积粒数、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均呈增加趋势,但过量施氮则会降低穗粒数和产量,对干物质促进效应明显弱化,商水点以W1N240、温县点以W2N240的干物质和产量最高。冬小麦群体动态在拔节期达峰值,不同栽培模式下,FP在孕穗期之前群体数最高,两极分化慢,而SH和HH处理大分蘖多、前期群体适中、两极分化快,进而获得较多成穗数。四种栽培模式叶面积系数均为单峰动态变化,于孕穗期达到峰值;FP处理叶面积系数在孕穗期前最高,之后下降最早、降幅大;而SH和HH处理的叶面积系数中期增加速度快,后期衰老缓慢,高值持续期长。考察干物质生长动态,其符合Logistic动态曲线,成熟期SH、HH和JH处理干物质显着高于FP,但SH和HH差异不显着;拔节至开花阶段干物质增加最为迅速,FP处理在孕穗前干物质积累最多,花前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最高;而SH和HH处理在拔节至开花期增长速率最高,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增产更重要。不同地区间收获指数以温县>开封>商水,而栽培模式处理间则是HH最高,SH和JH差异不显着,FP最低。不同区域光辐射总量、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均表现为商水>开封>温县,三地区光合生产当量与光温生产当量均低于30%,但温县点光合与光温生产当量高于商水和开封;三地区生物量光能利用率以商水点最高,温县和开封点较低,处理间以SH和HH显着高于JH和FP,但SH和HH间差异不显着。2.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冬小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处理下,茎叶器官中氮磷钾含量随生育时期均呈“慢-快-慢”趋势,相比于FP处理,SH、HH和JH处理均能提高茎叶中N、P、K含量。冬小麦养分积累动态因元素而异,氮磷呈“S”型,而钾素呈单峰曲线;三种营养元素均在拔节至开花阶段迅速积累,氮磷在灌浆期缓慢增加,而钾素外排。拔节前SH和HH处理的氮磷钾积累量低于FP处理,而拔节后显着高于FP处理。SH和HH处理的花前N、P、K素转运量显着高于FP,但花前N、P对籽粒贡献率却显着低于FP。养分效率指标如吸收效率、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因养分类型、表征意义存在较大差异,总体而言,HH和JH处理能有效提高对N、P、K肥的吸收利用。三地区生产100 kg籽粒产量需要的N、P、K营养元素以商水和开封两地高于温县地区,处理间以HH最低。试验进行四年后,四种栽培模式均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且SH和HH显着高于FP处理;SH和HH处理均能提高土壤速效氮、磷、钾,且HH残留量较少,提升幅度较低;FP和JH处理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增长均为负值,且JH利用土壤养分较多,降低幅度较高。三地区0-40 cm土层土壤肥力相比,商水点全氮最高,速效氮和速效磷最低,速效钾较高;开封点速效氮最高,速效磷较低,速效钾最低;温县点氮磷钾比较均衡,其中速效磷和速效钾最高。小麦田间耗水量地点间表现为温县>商水>开封,模式间为SH最高,JH最低;产量水分利用率地点间表现为商水>开封>温县,模式间为SH>HH>JH>FP,且均低于20%;另外,SH和HH的降水利用率和灌水利用率均显着高于FP。3.黄淮南部冬小麦增产的制约因子及生理机制从产量构成因子方面分析,单一或协同增加构成因子均能够有效增产。黄淮南部麦区不同地区间穗粒数变异性和可塑性最大,与农民习惯模式相比,超高产和高产高效模式的穗粒数增幅达25.01%-27.04%,进而产量增加14.80%-22.15%。根据生产实践将7500 kg ha-1作为高产与低产划分标准,低于7500 kg ha-1产量水平下,增加穗数和穗粒数均可增产,其中穗数效应更强;高于7500 kg ha-1产量水平下,增产主要依赖于增加穗粒数。提高拔节至开花期干物质净积累量及该阶段干物质增长速率有利于获得高的穗粒数。穗重和氮以及非穗器官重和氮均与穗粒数呈显着正相关;器官间比较,穗重及其比重对穗粒数的影响高于非穗器官,但穗氮所占比重与穗粒数呈显着负相关,增加非穗器官氮所占比重能有效促进增加穗粒数。从生物量和收获指数方面分析,单一或协同两因子均能有效增产。低产水平下增加总生物量和收获指数均能增产,而高产水平下增产主要依赖于提高收获指数。在高产水平下,通过提高花后叶面积势和光截获势能促进花后干物质净积累,有利于提高收获指数。花后的上下层光截获比率与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在开花期干物质水平高于13000 kg ha-1前提下,降低上下层光截获比率,增加下层叶面积以截获更多的光辐射,使开花期、灌浆前期和中期的适宜比例为2-6、3-8和6-13,促进花后干物质净积累量达到4000-6000 kg ha-1,成熟期总生物量超过18000 kg ha-1,收获指数超过0.42,有利于实现高产目标。4.黄淮南部冬小麦高产与氮高效的生理机制植株氮素积累是小麦产量形成的营养基础,施氮量与产量和氮素积累量均呈二次曲线关系。随施氮量增加,产量和氮素积累量均为先增加而后降低,氮素积累量相对于产量的降低具有延迟性,表现出氮素的奢侈吸收,充分发挥该奢侈阶段氮素吸收的生理功能并促进产量构成因子的再优化,这对小麦高产高效具有重要意义。植株氮素积累与产量显着正相关,但与氮效率呈负相关,高氮素积累对增产有益但对提高氮素利用率不利。拔节至开花阶段氮素积累量与产量和氮效率均呈显着正相关,提高该阶段氮素吸收总量及比重,有利于实现小麦高产与氮高效。分析不同的单个生育期植株氮生产力与产量和氮效率间关系发现,相关性较差,但植株的阶段氮生产力与产量和氮效率关系均较好,尤其是拔节至开花阶段的氮生产力,同时与产量和氮效率呈显着正相关,提高该阶段氮素生产力能够协调高产与氮高效,通过模型拟合确立了本地区适宜的拔节至开花阶段的氮素生产力临界值。旗叶光合氮效率指标可以指示旗叶氮生产力,中、高氮素积累条件下,旗叶氮素光合效率在孕穗期以后与产量和氮效率均呈显着正相关,提高孕穗至灌浆期旗叶氮素生产力能够很好协调高产与氮高效。植株氮素积累量与土壤硝态氮积累量和有效氮含量呈二次曲线关系,为满足土壤氮供应与植株氮需求,土壤硝态氮积累量和有效氮含量存在适宜范围,确保土壤养分在适宜范围有利于减少氮肥滥用、提高施肥的针对性、实现小麦高产与氮高效的目标。5.黄淮南部冬小麦缩差增效的技术途径结合不同生态区的气候、土壤肥力特点以及专题试验结果分析,不同区域的小麦增产增效策略及技术有所不同。从区域大面积增产角度来看,不同区域的小麦生产条件存在差异。从干物质生产方面考察,豫南雨养区生物量大、光能利用率高,增产更多依靠收获指数的提高;豫北灌区光合有效辐射低,收获指数高,增产更多依靠生物量的提高;豫中补灌区生物量及收获指数均不高,增产需要二者协同提高。从营养管理方面考察,豫南雨养区需增氮磷、稳钾;豫中补灌区需减氮、增磷、补钾;豫北灌区需均衡施用氮磷钾。从小麦高产更高产及资源高效利用角度来看,增加穗粒数扩大库容,增强春季养分吸收强度,提高花后干物质生产量及比重,维持中后期植株高氮素生产力,有利于高生物量下获得较高的收获指数,进而实现高产高效。为此,确立了黄淮南部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技术模式,主要包括缩距精匀播、测土配方减量施肥、肥水定量春管后移、化控调节等关键技术,该模式可操作性强、实用简便、效果显着,有利于冬小麦高产与资源高效利用。
张钰玉[8](2018)在《沟垄覆盖栽培模式下糜子农田光、温、水效应及群体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糜子抗旱、耐瘠,生育期与雨季同步,在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和生产优势。但目前旱地糜子栽培技术较为落后,产量较低且不稳定,相关研究也较少。因此,探索高效的黄土高原旱地糜子栽培技术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于20142016年在陕西榆林现代农业示范园进行,以“榆糜2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了垄、沟均不覆盖(NM)、垄上覆盖地膜+沟内覆盖生物降解膜(JM)、垄上覆盖地膜+沟内覆盖液态地膜(YM)、垄上覆盖地膜+沟内覆盖地膜(DM)、垄上覆盖地膜+沟内不覆盖(BU)及垄上覆盖地膜+沟内覆盖玉米秸秆(JG),共6种不同的沟垄覆盖处理,以传统平作无覆盖为对照(CK),探讨不同沟垄覆盖栽培模式下糜子农田光、温、水效应及糜子群体特征,并从土壤水温效应、小气候特征、群体结构、叶片生理代谢及物质生产的角度阐明沟垄覆盖栽培模式下糜子产量形成的机理,进一步确定适宜黄土高原旱地糜子生产的栽培模式。主要结果如下:(1)沟垄覆盖栽培模式可有效改善糜子农田土壤水分状况。2014和2015年(干旱年)沟垄覆盖栽培模式下0200 cm土层全生育期平均土壤含水量较CK分别提高3.2%13.3%和4.0%18.4%;其蓄水保墒效应呈现随覆盖面积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其中JG、DM及JM处理下蓄水保墒效应较好,NM处理下蓄水保墒效应较差。DM和JM处理可有效提升糜子农田土壤温度,JG处理下呈降温效应,而NM、YM和BU处理下土壤温度无明显变化。0200 cm土层糜子拔节期、灌浆期及全生育期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与拔节期、灌浆期地上部分干物质量及产量间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01);糜子灌浆期025 cm土层平均土壤温度与灌浆期地上部分干物质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01)。改善糜子农田土壤水分状况、提升灌浆期土壤温度对促进糜子产量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在2014和2015年(干旱年),DM处理对糜子农田土壤增温保墒的效果更好,JM处理次之。(2)沟垄覆盖栽培模式有效降低了糜子冠层温度和株间温度,提升了株间湿度,为糜子提供相对“冷、湿”的小环境。糜子开花对农田水温环境较为敏感,2015和2016年沟垄覆盖栽培模式下糜子花后平均冠层温度较CK分别降低0.7℃2.0℃和0.6℃1.7℃,开花期各冠层高度处糜子株间温度较CK分别降低0.4℃2.4℃和0℃1.9℃,平均株间相对湿度较CK分别提升0.1%6.5%和03.4%,DM处理下效果更为明显。同时,沟垄覆盖栽培模式有效改善了糜子冠层内光分布状况,提升了群体光能转化效率。与2014和2015年(干旱年)有所不同,2016年(丰水年)DM处理下花后冠层光照拦截率及拦截辐射量并非最高。20142016年沟垄覆盖栽培模式下抽穗后糜子冠层光能转化效率较CK分别增加1.7%41.5%、15.1%64.6%和0.6%27.1%。从整体上看,沟垄覆盖栽培模式可有效改善糜子农田小气候环境,在干旱年,DM处理下效果最佳,而在丰水年其优势有所减弱。(3)沟垄覆盖栽培模式可有效提高糜子株高及叶面积指数(LAI),且在干旱年生育后期具有较低的K值,使糜子具有较好的群体特征;同时,沟垄覆盖栽培模式可有效降低花后叶片丙二醛(MDA)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积累,减缓糜子花后LAI及叶片SPAD值衰减的速度。20142016年沟垄覆盖栽培模式下全生育期平均LAI较CK分别增加14.4%39.8%、19.9%65.2%和14.9%35.1%,花后LAI较CK分别增加21.8%59.2%、22.1%77.9%和21.0%44.5%,全生育期平均叶片SPAD值较CK分别增加3.3%16.8%、2.2%13.4%和2.4%9.4%,花后叶片SPAD值较CK分别增加2.7%20.9%、2.0%17.4%和2.6%9.9%。花后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与LAI间呈显着(P<0.05)正相关,与叶片SPAD值间呈极显着(P<0.01)正相关关系。维持花后较高的LAI及叶片SPAD值,可促进糜子花后干物质积累。在干旱年,沟垄覆盖栽培模式可有效改善糜子群体特征,相较而言,DM处理下效果最为明显;而从整体上看,在丰水年沟垄覆盖栽培模式的优势有所减弱。(4)沟垄覆盖栽培处理下,糜子具有合理的群体及健壮的个体,进而获得更高的糜子单株地上部分干物质量、花前及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千粒重、穗粒数及穗长,最终获得更高的产量(2014年JG处理除外),但其增产效果受降雨量影响较大,丰水年(2016年)的增产幅度低于干旱年(2014和2015年)。20142016年沟垄覆盖栽培模式下糜子单株干物质量较CK分别增加1.4%73.7%、19.5%94.3%和14.8%58.9%,花前干物质积累量较CK分别增加2.2%72.8%、13.4%88.0%和25.2%70.5%,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较CK分别增加4.8%99.6%、80.4%142.5%和3.7%83%,产量较CK分别增加3.7%31.3%(2014年JG处理除外)、6.8%35.3%和6.8%16.4%。提升糜子花前、花后干物质积累量、粒重及穗粒数可促进糜子产量增收;沟垄覆盖栽培模式下较高的LAI及较低的LAI和SPAD衰减速度,较低的MDA和O2-·积累是沟垄覆盖栽培模式下糜子产量增收的重要生理因素。相较CK及其余处理而言,DM处理下糜子单株地上部分干物质量、花前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连续3年均为最高,但2016年(丰水年)DM处理下糜子单株地上部分干物质量、花前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的增幅相对2014和2015年(干旱年)均有所降低;而DM处理下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仅在2014和2015年(干旱年)为最高。主要归因于在干旱年DM处理相较CK及其余处理而言具有更好的水、温、光环境及群体特征,从而获得更高的干物质量、粒重及穗粒数,进而收获更高的产量,但其优势在丰水年有所降低。垄、沟均覆地膜的DM模式更适宜在黄土高原旱作农区干旱年糜子生产中应用和推广。(5)基于沟垄覆盖栽培模式下糜子LAI、TPARm及IPAR与光谱变量的相关性,初步构建并验证了沟垄覆盖栽培模式下糜子LAI、TPARm及IPAR的高光谱遥感监测模型。其中,y=0.387 x0.869(x=R750/R470)较适合用于不同沟垄覆盖模式下抽穗至成熟期糜子叶面积指数的统一监测;y=-0.711x+1.259(x=R1065/R1200)、y=1.318 x-0.749(x=R1275/R1065)、y=-1.987 x+0.591[x=(R1065-R1200)/(R1065+R1200)]和y=-2.110 x+0.543[x=(R1065-R1275)/(R1065+R1275)]较适合用于不同沟垄覆盖模式下抽穗至成熟期糜子TPARm的统一监测;y=-0.0985 x2-0.2693 x+0.9914(x=R675/R550)和y=-0.5092 x2-0.7638 x+0.6346[x=(R675-R550)/(R675+R550)]较适合用于沟垄覆盖模式下抽穗至成熟期糜子IPAR的统一监测。利用构建的LAI、TPARm及IPAR的高光谱遥感监测模型,可为实时监控沟垄覆盖栽培模式下旱地糜子长势及产量预测提供重要参考。相较而言,构建的LAI的高光谱遥感监测模型更适合辅助黄土高原地区沟垄覆盖栽培模式下旱地糜子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的预测及辅助生育期间糜子农田土壤含水量的实时监控,构建的TPARm的高光谱遥感监测模型更适合辅助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沟垄覆盖栽培模式下开花期至成熟期糜子干物质积累量及糜子产量的预测。
郑传刚[9](2015)在《攀西烟区烤烟质量分区及其提质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烤烟是我国重要的特种经济作物之一,攀西烟区是我国优质烤烟的最适宜产区。本文采用大田试验、室内分析和专家评鉴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四川攀西烟区(包括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共17县市区)烤烟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致香物质含量等及其质量分区,并探讨了烤烟质量与主要气象要素(温度、光照、降雨量等)的相关性,分析了攀西烟区各植烟区的质量特征和影响烤烟质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围绕彰显攀西烟区风格特色,研究了彰显烤烟质量风格特色的关键栽培技术及其原理,优化集成了提升攀西烟区烟叶质量的关键栽培技术体系。结果如下:1.攀西烟区烟叶的质量风格特征是:烤烟烟叶外观金黄,光泽鲜明、纯净,组织稍松,油份适中,化学成分协调,下部叶吸食品质“中等”,中上部叶吸食品质“中偏上”,清香风格明显,甜香较为明显,略带焦香,浓度较高,细腻度中等,烟气冲击力较强。根据攀西烟区烟叶质量特征,分为典型区、类型区和次类型区。其典型区在德昌县、宁南县、布拖县、美姑县、仁和区;其类型区在会东县、米易县、普格县、昭觉县、喜德县、越西县;其次类型区在会理县、盐边县、盐源县、西昌市、冕宁县、甘洛县。攀西烟区气候类型可分为3类:I类区为会理县植烟区。烤烟大田生长期平均温度20.4℃,降雨量824.5mm,日照时数1345.3h,与津巴布韦烟区生态条件极为接近,具有生产优质烤烟的气候特征。II类区包括昭觉县、宁南县、西昌市、盐源县、盐边县、仁和区、布拖县、会东县、德昌县、米易县、普格县等11个植烟区。相比津巴布韦烟区,降雨量偏少,只有745.84mm。III类区包括冕宁县、越西县、甘洛县、喜德县、美姑县等5个植烟区。相比津巴布韦烟区,降雨量偏少(726.6mm),温度偏低(平均温度19.5℃),但均处于生产优质烟叶的范围内。攀西烟区烟叶质量风格特征明显且较为稳定,影响烟叶质量的关键气象因子是温度和光照。攀西烟区高温对烤烟生长的影响不显着,低温的影响显着。低温影响烤烟生长的时期和区域是:团棵期(昭觉县、美姑县、盐源县、越西县、冕宁县、布拖县),旺长期(昭觉县、布拖县、盐源县),成熟期(冕宁县、越西县、喜德县、美姑县、昭觉县、盐源县、布拖县)。和优质烤烟产区相比,在移栽期至旺长期,攀西烟区日照时数普遍偏高,在10.4%~65.7%至87.9%~181.9%范围内,在成熟期,大部分烟区日照时数在适宜范围内。导致烟区气候适宜性与烟叶质量分布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除气候因子外,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等也是影响其烟叶质量的重要因素。且传统烟叶质量评价体系偏重于外观质量,造成原烟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的不协调、不一致。2.通过清香型烤烟品种适应性筛选,结果表明:K326、NC71、云烟105、云烟203、云烟317、NC102、09011、红花大金元等8个品种均能适应攀西烟区生态环境要求;烤烟新品种云烟105、NC102和09011,可以在攀西烟区示范推广。3.移栽期和采收期对烤烟生理生化特性及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表现为:(1)提前移栽(提前14 d)、推迟采收(中上部烟叶推迟5 d)可促进烟株生长,降低烟碱含量,促进烟叶总糖、还原糖、钾含量以及致香物质等成分的协调。(2)结合攀西烟区的生态以及农业生产条件,烟苗移栽应在4月15日至4月30日。下部烟叶适期采收,中上部烟叶推迟5 d采收为宜。(3)攀西烟区高海拔区域选用耐寒品种并配套小苗膜下移栽、干旱区域选择抗旱品种配套相应抗旱栽培技术,能充分利用攀西烟区的生态优势,同时有利于品种的“清甜香”风格特性的形成。4.钾肥是影响烤烟质量的关键因素,钾肥调控对烤烟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是:在攀西烟区“前干后湿”的气候条件下,采用180 kg/hm2供K水平、施钾比例以基肥:追肥为3:7处理有利于改善叶片性状、提高光合能力,使烟叶化学成分更为协调,增加上、中等烟比例,优化烟叶结构,兼顾烟叶产量和质量。5.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量和品质有显着影响,施氮量和留叶数的交互效应对烤烟产量、产值以及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均达显着水平,攀西烟区烤烟适宜施氮量为75 kg/hm2,留叶数为18~20片。6.集成了彰显攀西烟区“清甜香”风格特色,以“品种选择为基础、以钾氮运筹为核心,以早栽迟收为重点”的“提升攀西烟区烟叶质量关键栽培技术体系”。
周宝元[10](2015)在《黄淮海两熟制资源季节间优化配置及季节内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受气候变化影响,黄淮海区两熟制周年资源配置不合理,种植模式单一(冬小麦-夏玉米),且周年水氮投入量大等问题突出,限制了周年产量及资源效率提升。本研究基于黄淮海区多年多点两熟制周年高产数据分析,建立了以热量资源为主的季节间资源优化配置分析体系,进而,探索以充分发挥玉米高光效优势为核心的季节内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途径,研究了播期、土壤耕作和水肥运筹等栽培措施对玉米产量形成及氮肥效率的调控机理,并通过栽培技术集成,完善与创新两熟制周年高产高效技术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冬小麦-夏玉米及双季玉米高产模式季节间资源分配特征,建立了以热量资源为主的季节间资源优化配置定量分析体系,并提出季节间资源分配率和分配比值等定量评价指标,确定了充分发挥玉米高光效优势的资源高效利用途径。冬小麦-夏玉米高产模式季节间积温分配率(TDR)分别为43%(冬小麦)和57%(夏玉米),两季积温比值(TR,冬小麦/夏玉米)为0.7;双季玉米模式两季积温均等分配,比值为1:1。依据以上指标,可通过播期等栽培措施调配两季间光温资源分配,并根据品种熟期特性,合理制定两季生育期最佳分配方案。另外,与小麦比,玉米具有较高的资源效率和物质生产能力,充分发挥玉米资源利用优势是进一步提升黄淮海周年产量及资源效率的重要途径。(2)为最大限度挖掘玉米的高产潜力,研究了玉米产量形成与生态因子的关系。花后干物质积累和粒重是决定玉米产量随生态条件变化的主要因素。温度和辐射(尤其是花后)是影响花后干物质积累持续期和积累速率及籽粒灌浆过程的主要生态因子。当播种至成熟期有效积温达到1939℃,日均温为25.9℃,日均高温为30.6℃,日均低温为21.6℃,吐丝至成熟阶段有效积温达到980℃,总辐射量达到1005MJ m-2时,即黄淮海地区播种时间在5月22日至6月10日之间,玉米产量最高。(3)研究深松与缓释肥互作、滴灌分期施氮等栽培措施对玉米生长发育和氮素吸收的影响发现,滴灌分期施氮处理玉米花前较高的植株氮素浓度和氮素积累量驱动了低密度条件下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的增加,及高密度条件下花前、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的增加,从而促进玉米产量显着高于传统施肥处理15%以上,且水氮利用效率显着提高。深松与缓释肥互作通过促进花后干物质及氮素积累量的增加,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较常规耕作施肥分别提高10%,28%和15%以上。(4)通过周年资源优化配置及栽培技术集成,建立了冬小麦-夏玉米和双季玉米周年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实现了周年产量与效率同步提高。与当地传统冬小麦-夏玉米模式比,应用该技术体系,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产量提高10.8%,效益增加12113.2Yuan hm-2,双季玉米模式周年产量提高3.4%,效益增加2313.6Yuan hm-2。
二、攀西地区早春作物光温资源及生理和产量效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攀西地区早春作物光温资源及生理和产量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玉溪烤烟气象灾害风险及作物模型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气象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 |
1.2.2 作物生长模型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玉溪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3 烤烟气象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方法 |
2.3.1 风险相关计算方法 |
2.3.2 风险评价指标 |
2.3.3 风险评价模型 |
2.4 WOFOST模型描述 |
2.4.1 模型结构 |
2.4.2 模型数据库的建立 |
2.4.3 模型作物参数优化方法 |
2.4.4 模型模拟精度评价方法 |
第三章 玉溪市烤烟气象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 |
3.1 烤烟致灾因子危险性 |
3.1.1 玉溪市烤烟低温冷害危险性 |
3.1.2 玉溪市烤烟干旱危险性 |
3.1.3 玉溪市烤烟冰雹危险性 |
3.2 烤烟孕灾环境敏感性 |
3.2.1 地形起伏度和海拔 |
3.2.2 高程标准差 |
3.2.3 坡向 |
3.2.4 坡度 |
3.2.5 孕灾环境敏感性 |
3.3 烤烟承灾体易损性 |
3.4 烤烟防灾减灾能力 |
3.5 烤烟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OFOST模型对玉溪市烤烟的适用性研究 |
4.1 WOFOST模型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
4.2 WOFOST模型的参数校准 |
4.3 WOFOST模型对玉溪市烤烟的模拟与检验 |
4.3.1 烤烟生育期的模拟与检验 |
4.3.2 烤烟生物量的模拟与检验 |
4.4 基于WOFOST模型的烤烟灾害胁迫敏感性分析 |
4.4.1 烤烟受灾过程确定 |
4.4.2 模型对烤烟低温胁迫的敏感性分析 |
4.4.3 模型对烤烟干旱胁迫的敏感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讨论 |
5.3 创新点 |
5.4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近30年来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种植区春-夏玉米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变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1.2.2 极端气候事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1.2.3 气候变化背景下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 |
1.2.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气候变化对春玉米和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区概况 |
2.1.2 数据来源 |
2.1.3 气象要素和产量的森斜率和变异系数 |
2.1.4 玉米产量与相关气象要素之间的回归模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气象要素和产量时间变化特征 |
2.2.2 气象要素和产量的空间变化特征 |
2.2.3 产量和相关气象要素的最佳回归模型 |
2.3 讨论 |
2.3.1 比较春玉米和夏玉米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2.3.2 评估最佳回归模型的适用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极端气候事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趋势检验 |
3.1.3 玉米产量与极端气候指数之间的定量关系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极端气候指数时间分布特征 |
3.2.2 极端气候指数空间分布特征 |
3.2.3 玉米产量与极端气候指数之间的关系 |
3.3 讨论 |
3.3.1 极端温度事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3.2 极端降水事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气候资源对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气候资源统计量的估算 |
4.1.2 计算光温生产潜力统计量 |
4.1.3 计算产量差与增产空间统计量 |
4.1.4 计算气候资源、光温生产潜力及产量差的森斜率 |
4.1.5 气候资源与光温生产潜力及产量差的线性关系 |
4.1.6 气候资源与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的相关关系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气候资源、生产潜力、产量差趋势分析 |
4.2.2 气候资源对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和产量差的影响 |
4.2.3 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资源相关关系 |
4.2.4 光合与光温生产潜力之间产量差和气候资源相关关系 |
4.2.5 总产量差和气候资源相关关系 |
4.2.6 春玉米和夏玉米温度限制率和增产空间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应对策略 |
5.4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玉米生育期内地理信息和平均气象要素统计 |
附录B 玉米生育期内极端气候指数共线性检测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冀中平原作物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种植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立题背景 |
1.2 冀中平原种植制度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
1.3 冀中平原生态资源与种植制度的关系 |
1.3.1 冀中平原气候变化与种植制度的影响 |
1.3.2 冀中平原水资源变化与种植制度的影响 |
1.3.3 青贮、甜糯玉米的现状及趋势 |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条件概况 |
2.2 试验采用的品种 |
2.3 试验设计 |
2.4 田间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生育时期 |
2.4.2 小麦茎蘖数测定 |
2.4.3 叶片SPAD值测定 |
2.4.4 叶面积指数测定 |
2.4.5 玉米株高、穗位高和空秆率的测定 |
2.4.6 干物质积累量与产能 |
2.4.7 玉米籽粒灌浆特性测定 |
2.4.8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测定 |
2.4.9 土壤含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计算 |
2.4.10 气象数据 |
2.4.11 光、温、水生产效率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作物的生育进程及农艺性状 |
3.1.1 生育进程 |
3.2 春玉米一熟模式生长发育及产量情况 |
3.2.1 不同品种穗位叶SPAD含量 |
3.2.2 不同品种群体LAI变化情况 |
3.2.3 不同品种干物质增长动态 |
3.2.4 不同品种收获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3.2.5 不同品种籽粒灌浆期粒重增加动态 |
3.2.6 不同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参数 |
3.2.7 不同品种收获期穗部性状 |
3.2.8 不同品种产量及其构成 |
3.3 青贮-粒用玉米模式生长发育及产量情况 |
3.3.1 不同青贮品种群体LAI变化 |
3.3.2 不同青贮品种灌浆期鲜重变化 |
3.3.3 不同青贮品种干物质增长动态 |
3.3.4 不同青贮品种收获期产量 |
3.3.5 不同粒用品种叶片SPAD值 |
3.3.6 不同粒用品种群体LAI变化 |
3.3.7 不同粒用品种干物质增长动态 |
3.3.8 不同粒用品种收获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3.3.9 不同品种籽粒灌浆期粒重增加动态 |
3.3.10 不同粒用品种籽粒灌浆参数 |
3.3.11 不同粒用品种收获期穗部性状 |
3.3.12 不同粒用品种收获期产量及其构成 |
3.4 双季甜玉米模式生长发育及产量情况 |
3.4.1 不同播期玉米植株性状 |
3.4.2 不同播期玉米收获期穗部性状 |
3.4.3 不同播期玉米收获期产量 |
3.5 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生长发育及产量情况 |
3.5.1 不同冬小麦品种群体LAI变化 |
3.5.2 不同冬小麦品种群体总茎(穗)数动态变化 |
3.5.3 不同冬小麦品种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变化 |
3.5.4 不同冬小麦品种收获期产量及其构成 |
3.5.5 不同夏玉米品种叶片SPAD含量 |
3.5.6 不同夏玉米品种群体LAI变化情况 |
3.5.7 不同夏玉米品种干物质增长动态 |
3.5.8 不同夏玉米品种收获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3.5.9 不同夏玉米品种籽粒灌浆期粒重增加动态 |
3.5.10 不同夏玉米品种籽粒灌浆参数 |
3.5.11 不同夏玉米品种收获期穗部性状 |
3.5.12 不同夏玉米品种产量及其构成 |
3.6 不同种植模式的综合效益比较 |
3.6.1 不同种植模式周年干物质产量与季节分配 |
3.6.2 不同种植模式周年能量生产 |
3.6.3 不同种植模式光能分配与其生产效率 |
3.6.4 不同种植模式积温量与其生产效率 |
3.6.5 不同种植模式田间耗水量及其构成 |
3.6.6 不同种植模式周年水分水分生产效率 |
3.6.7 不同种植模式光、温、水生产效益分析 |
3.6.8 不同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熟性品种的生态适应性 |
4.1.2 不同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生物量 |
4.1.3 不同种植模式光温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 |
4.1.4 不同种植模式水分资源利用 |
4.1.5 不同种植模式生产与经济效益分析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4)耐盐水稻海稻86的光温反应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水稻的光温特性研究 |
1.2 不同光温条件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
1.2.1 生育期 |
1.2.2 株高 |
1.2.3 分蘖数 |
1.2.4 叶面积 |
1.2.5 千粒重 |
1.2.6 结实率 |
1.3 不同光温条件对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1.3.1 渗透调节物含量 |
1.3.2 内源激素含量 |
1.3.3 叶绿素含量 |
1.4 耐盐水稻的研究与利用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地点 |
2.2 试验设计 |
2.3 观测指标及方法 |
2.3.1 生育期记载及幼穗分化检查 |
2.3.2 农艺性状调查 |
2.3.3 温度及光照气象资料 |
2.3.4 有效积温 |
2.3.5 生理生化指标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播期对海稻86生育进程的影响 |
3.2 海稻86的感光性分析 |
3.3 播期对海稻86抽穗期的影响 |
3.4 不同播期对水稻生育期有效积温和光照时数的影响 |
3.5 不同播期对海稻86农艺性状的影响 |
3.6 不同播期海稻86的生理生化特征 |
3.6.1 可溶性糖 |
3.6.2 游离脯氨酸 |
3.6.3 最长生育期与最短生育期下水稻赤霉素(GA)含量的差异 |
3.6.4 最长生育期与最短下水稻生长素(IAA)含量的差异 |
3.6.5 最长生育期与最短生育期下水稻脱落酸(ABA)含量的差异 |
3.6.6 最长生育期与最短生育期水稻细胞分裂素(CTK)含量的差异 |
3.6.7 播期对海稻86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播期对海稻86生育期的影响 |
4.2 海稻86的感光性 |
4.3 不同播期对海稻86产量性状的影响 |
4.4 不同播期对海稻86内源激素的影响 |
4.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5)晚冬早春阶段性升温对冬小麦植株形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提高冬小麦生育期积温的栽培方法 |
1.2.2 高温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
1.2.3 高温对小麦光合性能的影响 |
1.2.4 高温对小麦养分吸收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2.1 温度变化 |
2.2.2 植株形态及干重测量 |
2.2.3 光合速率 |
2.2.4 叶绿素 |
2.2.5 测产考种 |
2.2.6 干物质和营养元素的积累及转运 |
2.3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晚冬早春阶段性升温对小麦日均温和积温的影响 |
3.1.1 晚冬早春阶段性升温对小麦日均温的影响 |
3.1.2 晚冬早春阶段性升温对小麦积温的影响 |
3.1.3 温度对冬小麦物候期的影响 |
3.2 晚冬早春阶段性升温对小麦植株形态的影响 |
3.2.1 晚冬早春阶段性升温对小麦旗叶面积的影响 |
3.2.2 晚冬早春阶段性升温对小麦株高的影响 |
3.2.3 晚冬早春阶段性升温对小麦各节间长度的影响 |
3.2.4 晚冬早春阶段性升温对小麦各节间直径的影响 |
3.2.5 晚冬早春阶段性升温对小麦各节间茎壁厚的影响 |
3.3 晚冬早春阶段性升温对小麦穗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
3.3.1 晚冬早春阶段性升温对小麦穗长的影响 |
3.3.2 晚冬早春阶段性升温对小麦每穗总小穗数的影响 |
3.3.3 晚冬早春阶段性升温对小麦不孕小穗数的影响 |
3.3.4 晚冬早春阶段性升温对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
3.3.5 晚冬早春阶段性升温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3.4 晚冬早春阶段性升温对小麦光合性能的影响 |
3.4.1 晚冬早春阶段性升温对小麦光合速率的影响 |
3.4.2 晚冬早春阶段性升温对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5 晚冬早春阶段性升温对冬小麦干物质及营养元素转移及分配的影响 |
3.5.1 晚冬早春阶段性升温对冬小麦干物质分配与转移的影响 |
3.5.2 晚冬早春阶段性升温对营养元素的分配及转移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温度对冬小麦生育进程的影响 |
4.2 温度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
4.3 晚冬早春阶段性升温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6)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的地理-季节分化与耐荫相关性状的遗传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及英汉对照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大豆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1.1 大豆种质资源的构成与收集现状 |
1.2 大豆种质资源的生态类型和生态区划分 |
1.3 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关系研究进展 |
1.4 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收集和利用现状 |
2 大豆种植模式及间套种研究进展 |
2.1 大豆种植模式 |
2.2 我国南方大豆间套作模式研究进展 |
3 植物耐荫性研究进展 |
3.1 植物的荫蔽胁迫 |
3.2 植物响应荫蔽胁迫的信号通路 |
3.3 植物响应荫蔽胁迫过程中的相关激素 |
3.4 大豆耐荫性研究进展 |
4 关联分析对植物复杂性状的遗传解析 |
4.1 关联分析的条件 |
4.2 关联分析方法进展 |
4.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作物中的应用 |
5 本研究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1 供试材料来源及分布 |
2 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群体(SCSGP)基因型鉴定 |
2.1 测序PCP-free文库构建和质检 |
2.2 上机测序与下机数据处理 |
2.3 SNP连锁不平衡区段(SNPLDB)的划分 |
3 SCSGP地理-季节生态亚群遗传分化的分析方法 |
3.1 遗传多样性指标 |
3.2 群体分化系数 |
3.3 特异等位变异分析 |
3.4 连锁不平衡度的分析 |
3.5 系统进化树分析 |
4 栽培大豆耐荫性鉴定体系的建立及对中国南方种质资源的鉴定 |
4.1 性状测定标准 |
4.2 表型数据分析 |
4.3 预试验材料及设计 |
4.4 遮光度筛选试验材料及设计 |
4.5 耐荫性指标筛选试验材料及设计 |
4.6 耐荫性鉴定时期筛选试验材料及设计 |
4.7 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耐荫性鉴定试验材料及设计 |
5 中国南方大豆耐荫性遗传解析 |
5.1 RTM-GWAS分析步骤 |
5.2 QTL-allele矩阵的构建和生态亚群间的分化 |
5.3 候选基因预测 |
5.4 蛋白互作网络分析 |
5.5 优化组合设计 |
第三章 中国南方大豆地理-季节类型群体间的分化 |
1 测序下机数据过滤与比对结果 |
2 全基因组SNPLDB标记特征 |
3 中国南方大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4 中国南方栽培大豆生态群体间的分化系数 |
4.1 中国南方栽培大豆地理群体的分化系数 |
4.2 中国南方栽培大豆播季亚群的分化系数 |
5 中国南方栽培大豆始花期和光温敏感性的生态分化 |
5.1 中国南方栽培大豆的始花期分化 |
5.2 中国南方栽培大豆的光温敏感性分化 |
5.3 地理和播季因子在中国南方栽培大豆群体中的互作 |
6 中国南方大豆的遗传关系 |
6.1 基于遗传距离聚类的分析 |
6.2 基于连锁不平衡度的分析 |
6.3 等位变异水平上证实中国南方栽培大豆的传播途径 |
7 讨论 |
7.1 中国南方栽培大豆的地理及季节分化 |
7.2 中国南方大豆遗传进化关系 |
第四章 栽培大豆耐荫性鉴定体系的建立及中国南方大豆耐荫性的变异 |
1 大豆对荫蔽胁迫的响应 |
2 遮光度筛选试验 |
3 耐荫鉴定指标的筛选 |
4 耐荫鉴定时期的筛选 |
5 耐荫性鉴定及变异 |
6 讨论 |
6.1 耐荫鉴定体系的建立 |
6.2 中国南方大豆耐荫性的特点 |
第五章 中国南方大豆耐荫性的遗传基础及其生态群体分化 |
1 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群体的耐荫性 |
2 关联分析群体的遗传相似矩阵及连锁不平衡度 |
3 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群体GWAS解析 |
3.1 耐荫性状的关联位点 |
3.2 关联结果的结构组成 |
4 耐荫性QTL-allele矩阵的建立及生态亚群间的分化 |
4.1 不同生态亚群耐荫性QTL-allele的分化 |
4.2 特异材料间耐荫遗传结构差异 |
5 耐荫性遗传位点的基因注释 |
6 讨论 |
6.1 RTM-GWAS对耐荫性检测的功效 |
6.2 大豆耐荫性遗传基础 |
6.3 候选基因涉及的耐荫调控网络 |
第六章 大豆耐荫性相关性状的遗传解析与地理-季节亚群分化 |
1 耐荫性相关性状的分化 |
1.1 耐荫性相关性状在各亚群的分化 |
1.2 耐荫性相关性状的方差分析 |
2 耐荫性相关性状的遗传解析 |
2.1 耐荫性相关性状的关联位点 |
2.2 耐荫性相关性状的QTL-allele矩阵的建立 |
3 耐荫性相关性状QTL-allele矩阵在不同生态亚群的分化 |
3.1 株高QTL-allele矩阵在不同生态亚群的分化 |
3.2 主茎节数QTL-allele矩阵在不同生态亚群的分化 |
3.3 平均节间长QTL-allele矩阵在不同生态亚群的分化 |
4 讨论 |
4.1 耐荫性相关性状遗传位点与己报道位点的比较 |
4.2 耐荫性相关性状的候选基因体系 |
第七章 中国南方大豆地理-季节生态性状的遗传分化及对拓展大豆种植范围的启示 |
1 始花期和光温敏感性的方差分析 |
2 始花期全基因组遗传解析 |
2.1 始花期的关联位点及QTL-aele矩阵的建立 |
2.2 不同生态亚群始花期遗传基础的分化 |
2.3 大豆始花期的特异等位变异分布及其基因功能分析 |
3 光温敏感性全基因组遗传解析 |
3.1 光温敏感性的关联位点及QTL-allele矩阵的建立 |
3.2 不同生态群体光温敏感性遗传基础的分化及对拓宽大豆种植范围的启示 |
3.3 大豆光温敏感性特异等位变异的分布及其基因功能分析 |
4 讨论 |
4.1 中国南方大豆的生态适应性遗传基础 |
4.2 长童期品种的遗传机制及利用前景 |
第八章 耐荫性与各性状关系及间套种优化组合设计 |
1. 耐荫性与其组成性状及生态性状的关系 |
1.1 耐荫性和其它性状表型的相关性 |
1.2 耐荫性和其它性状的遗传关系 |
1.3 耐荫性与其它性状候选基因的蛋白-蛋白互作关系 |
2. 大豆间套种育种潜势预测及优化组合设计 |
2.1 耐荫性及其组成性状的育种潜势预测及优化组合设计 |
2.2 主要生态性状的育种潜势预测 |
2.3 适用于间套种大豆品种的综合预测 |
3 讨论 |
3.1 耐荫性与其它性状相互协作的同时又具有其特异性 |
3.2 QTL-allele矩阵优化组合设计与全基因组选择(GS)的优缺点 |
3.3 南方大豆种质资源的优化组合设计 |
第九章 综合讨论、结论和创新点 |
1 综合讨论 |
1.1 中国南方是大豆种质资源的宝库 |
1.2 认识和解析耐荫性可助推大豆振兴计划 |
1.3 栽培大豆地理-季节分化及遗传演化的探讨 |
2 全文主要结论 |
2.1 相对株高和节间长构成的耐荫指标具有准确、稳定、简单、通用和高效的特点 |
2.2 耐荫性是典型的的主-多基因遗传系统控制的数量性状 |
2.3 耐荫性与其成分性状及生态性状既有协作关系又有其独特性 |
2.4 南方大豆在传播过程中具有向光温敏感和钝感两个方向进化的遗传基础 |
2.5 长江中下游的夏豆群体是南方栽培大豆中最原始的类型 |
3 全文主要创新点 |
3.1 重测序数据结果支持和发展了中国南方是栽培大豆起源中心的观点 |
3.2 建立了准确的大豆耐荫性鉴定体系并获得耐荫优异等位变异及耐荫遗传结构互补的种质资源 |
3.3 挖掘出大豆光温敏感和钝感的优异等位变异并分别获得遗传结构互补的种质资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黄淮南部冬小麦缩差增效技术途径及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中英文缩写对照 |
第一章 绪论 |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小麦生产现状、产量潜力及生产策略 |
1.2 小麦产量差形成原因 |
1.2.1 耕作技术对小麦产量差的影响 |
1.2.2 播种技术对小麦产量差的影响 |
1.2.3 肥水利用对小麦产量差的影响 |
1.3 小麦资源效益差形成的原因 |
1.3.1 氮肥效益差 |
1.3.2 磷肥效益差 |
1.3.3 钾肥效益差 |
1.3.4 灌水效益差 |
1.3.5 光能资源效益差 |
1.4 小麦缩差增效的研究进展 |
1.4.1 有机肥对小麦缩差增效的影响 |
1.4.2 微量元素对小麦缩差增效的影响 |
1.4.3 综合栽培管理技术对小麦缩差增效的影响 |
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栽培管理模式试验 |
2.2.2 氮素水平试验 |
2.2.3 水氮耦合试验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群体动态测定 |
2.3.2 叶面积系数及光辐射测定 |
2.3.3 干物质测定 |
2.3.4 氮含量测定 |
2.3.5 磷含量测定 |
2.3.6 钾含量测定 |
2.3.7 土壤水分测定 |
2.3.8 土壤有效氮与硝态氮测定 |
2.3.9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三章 不同栽培管理系统对小麦群体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指标测定 |
1.3.1 群体动态测定 |
1.3.2 叶面积系数测定 |
1.3.3 干物质测定 |
1.3.4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测定 |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不同栽培管理系统对冬小麦群体发展的影响 |
2.2 不同栽培管理系统下冬小麦叶面积变化特征 |
2.3 不同栽培管理系统下冬小麦干物质生产特征 |
2.3.1 不同栽培管理系统下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 |
2.3.2 不同栽培管理系统下冬小麦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特征 |
2.4 不同栽培管理系统下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差异 |
2.4.1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下冬小麦产量差异 |
2.4.2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下冬小麦产量增幅差异 |
2.4.3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下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变异性 |
2.4.4 优化栽培管理模式下冬小麦产量构成因子增幅效应分析 |
2.4.5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冬小麦收获指数的影响 |
2.4.6 不同氮素水平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2.4.7 不同水氮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2.5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下光能资源利用特征 |
2.5.1 不同地点间光温生产潜力差异 |
2.5.2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处理光合光温生产潜力当量差异 |
2.5.3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冬小麦光能利用的影响 |
2.5.4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冬小麦冠层光辐射截获率的影响 |
2.5.5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下冬小麦冠层光辐射截获率与产量的关系 |
3 讨论 |
3.1 不同栽培管理系统对冬小麦群体动态的影响 |
3.2 不同栽培管理系统对冬小麦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
3.3 不同栽培管理系统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冬小麦光能利用的影响 |
第四章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冬小麦养分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3.1 氮含量测定 |
1.3.2 磷含量测定 |
1.3.3 钾含量测定 |
1.3.4 光辐射测定及数据收集 |
1.3.5 土壤水分测定 |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下冬小麦植株氮磷钾吸收利用特征 |
2.1.1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冬小麦植株器官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
2.1.2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下冬小麦植株氮磷钾积累动态 |
2.1.3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冬小麦植株氮磷钾阶段积累量的影响 |
2.1.4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冬小麦植株氮磷钾阶段积累比重的影响 |
2.1.5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冬小麦植株氮磷钾花后转运的影响 |
2.1.6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冬小麦植株氮磷钾利用率的影响 |
2.1.7 不同试验区冬小麦生产100公斤籽粒产量所需营养元素的差异 |
2.2 不同试验区土壤养分差异及管理技术策略 |
2.2.1 不同试验区土壤养分的差异 |
2.2.2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下冬小麦土壤养分变化特征 |
2.3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冬小麦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 |
2.3.1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冬小麦田间耗水量的影响 |
2.3.2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
2.3.3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冬小麦降水和灌水利用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2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冬小麦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3.3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冬小麦钾素的影响 |
3.4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冬小麦土壤水分的影响 |
第五章 黄淮平原冬小麦穗粒数增产途径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指标测定 |
1.2.1 干物质测定 |
1.2.2 植株氮素测定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冬小麦籽粒产量与其构成因素间的关系 |
2.2 穗粒数与花前干物质积累量及速率间的关系 |
2.3 穗粒数与花前穗和非穗器官干重的关系 |
2.4 穗粒数与花前穗和非穗器官氮的关系 |
3 讨论 |
3.1 小麦增产的主要因子及区域特征 |
3.2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分配与穗粒数间关系 |
3.3 穗和非穗器官氮含量与穗粒数关系 |
第六章 黄淮平原冬小麦收获指数增产途径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指标测定 |
1.2.1 植株干物质测定 |
1.2.2 叶面积测定 |
1.2.3 光截获测定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产量、干物质和收获指数之间关系 |
2.2 生物量和干物质净积累量对收获指数和产量的影响 |
2.3 叶面积和光截获对花后干物质净积累量的影响 |
2.4 产量与光截获和叶面积系数间关系 |
2.5 花前干物质生产与转运对产量的影响 |
2.6 高产条件下生长指标的适宜数量特征 |
3 讨论 |
3.1 栽培策略对冬小麦干物质生产、收获指数和产量的影响 |
3.2 干物质和收获指数对产量的贡献 |
3.3 灌浆期干物质生产对收获指数的影响 |
3.4 灌浆期光截获与冠层叶面积特征 |
3.5 高产条件下干物质生产与转运特征 |
第七章 黄淮平原冬小麦高产与氮高效途径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指标测定 |
1.2.1 植株干物质测定 |
1.2.2 植株氮素测定 |
1.2.3 旗叶光合速率测定 |
1.2.4 土壤有效氮和硝态氮测定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施氮量对产量、氮积累量和氮效率的影响 |
2.2 氮积累量与产量和氮效率间关系 |
2.3 氮生产力与产量和氮效率间关系 |
2.4 植株氮素积累和阶段氮生产力模型确立 |
2.5 氮积累量与土壤硝态氮和有效氮间关系 |
3 讨论 |
3.1 施氮量对产量和氮效率的影响 |
3.2 高产与高效生理机制分析 |
3.3 优化氮肥管理实现高产与氮高效分析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不同栽培管理系统下不同生态区冬小麦干物质生产特征 |
1.2 不同栽培管理系统下不同生态区冬小麦养分利用特征 |
1.3 黄淮南部冬小麦高产实现途径 |
1.4 黄淮南部冬小麦高产与氮高效实现途径 |
2 讨论 |
2.1 优化栽培管理系统增产的可行性分析 |
2.2 黄淮平原冬小麦缩小产量差距途径分析 |
2.3 黄淮平原冬小麦高产与氮高效途径分析 |
3 本文创新点 |
主要参考文献 |
ABSTRACTS |
硕博连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项目资助 |
(8)沟垄覆盖栽培模式下糜子农田光、温、水效应及群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沟垄覆盖栽培技术 |
1.1.1 沟垄覆盖集雨系统的设计 |
1.1.2 沟垄覆盖系统下土壤水分的变化 |
1.1.3 沟垄覆盖系统下土壤特性效应 |
1.1.4 沟垄覆盖系统下作物生理的特性及产量效应 |
1.2 农田小气候 |
1.2.1 冠层温度 |
1.2.2 空气温度 |
1.2.3 相对湿度 |
1.2.4 冠层内光分布 |
1.2.5 光谱成分 |
1.3 高光谱遥感技术 |
1.4 本研究主要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土壤水温效应 |
2.3.2 农田小气候特征 |
2.3.3 群体特征 |
2.3.4 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形成 |
2.4 数据处理 |
2.4.1 冠层光谱数据处理 |
2.4.2 高光谱数据特征参量选择 |
2.4.3 高光谱遥感监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2.4.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沟垄覆盖栽培模式下糜子农田土壤水温效应 |
3.1 沟垄覆盖栽培模式下糜子生育期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规律 |
3.1.1 糜子农田0~200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
3.1.2 糜子农田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
3.1.3 土壤贮水量的变化 |
3.2 沟垄覆盖栽培模式下糜子生育期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沟垄覆盖栽培模式下糜子农田小气候特征 |
4.1 冠层温度的变化 |
4.2 株间气温的变化 |
4.3 株间相对湿度的变化 |
4.4 冠层内PAR的垂直分布特征 |
4.5 沟垄覆盖栽培模式对糜子冠层光照辐射拦截和利用的影响 |
4.5.1 糜子冠层光照辐射拦截率的变化动态 |
4.5.2 糜子冠层光照辐射拦截量的变化动态 |
4.5.3 糜子冠层光能转化效率的变化特征 |
4.6 相关性分析 |
4.7 讨论 |
4.8 小结 |
第五章 沟垄覆盖栽培模式对糜子群体特征的影响 |
5.1 株高动态 |
5.2 叶绿素含量变化特征 |
5.3 叶面积指数变化特征 |
5.4 消光系数变化特征 |
5.5 叶片生理特征 |
5.5.1 花后旗叶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
5.5.2 花后旗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的变化 |
5.6 讨论 |
5.7 小结 |
第六章 沟垄覆盖栽培模式对糜子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6.1 地上部分干物质量的变化 |
6.2 花前干物质积累的特性 |
6.3 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光能利用 |
6.4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6.5 相关性分析 |
6.6 讨论 |
6.7 小结 |
第七章 糜子冠层光谱特征及LAI、TPAR与IPAR监测模型的初步构建 |
7.1 糜子冠层光谱特征 |
7.1.1 沟垄覆盖栽培模式下糜子冠层光谱特征 |
7.1.2 不同生育期糜子冠层可见光区光谱特征 |
7.1.3 糜子冠层光谱的红边参数 |
7.2 叶面积指数监测模型的初步构建 |
7.2.1 LAI与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 |
7.2.2 沟垄覆盖模式下糜子LAI统一监测模型的初步构建与验证 |
7.3 糜子冠层平均PAR透光率监测模型的初步构建 |
7.3.1 平均PAR透光率与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 |
7.3.2 沟垄覆盖模式下糜子冠层平均TPAR统一监测模型的初步构建与验证 |
7.4 冠层PAR截获率监测模型的初步构建 |
7.4.1 IPAR与光谱反射率的相关性 |
7.4.2 沟垄覆盖模式下糜子冠层IPAR统一监测模型的初步构建与验证 |
7.4.3 沟垄覆盖模式下糜子冠层平均IPAR统一监测模型的初步构建与验证 |
7.5 讨论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1.1 沟垄覆盖栽培模式下糜子农田土壤水温效应 |
8.1.2 沟垄覆盖栽培模式下糜子农田小气候特征 |
8.1.3 沟垄覆盖栽培模式下糜子的群体特征 |
8.1.4 沟垄覆盖栽培模式下糜子的产量效应 |
8.1.5 沟垄覆盖栽培模式下糜子LAI、PAR透光率及截获率的监测模型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攀西烟区烤烟质量分区及其提质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烤烟在攀西地区的发展及生产优势 |
1.1.1 自然资源丰富 |
1.1.2 市场优势明显 |
1.2 攀西地区干旱气候发生规律研究 |
1.3 烤烟育苗方式的发展及应用 |
1.4 烤烟抗旱生理研究 |
1.5 清香型烤烟新品种研究 |
1.6 烤烟栽培技术研究 |
1.7 烤烟施肥技术研究 |
1.8 清香型烟叶特色品种的风格特色研究 |
2 研究切入点 |
3 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攀西烟区烟叶风格特色及其质量分区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1.2.1 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测定 |
1.2.2 致香物质含量的测定 |
1.3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烤烟外观质量分析 |
2.1.1 上部叶外观质量分析 |
2.1.2 中部叶外观质量分析 |
2.1.3 下部叶外观质量分析 |
2.2 烟叶化学成分分析 |
2.2.1 上部叶化学成分分析 |
2.2.2 中部叶化学成分分析 |
2.2.3 下部叶化学成分分析 |
2.3 烟叶感官质量评价 |
2.3.1 上部叶感官质量评价 |
2.3.2 中部叶感官质量评价 |
2.3.3 下部叶感官质量评价 |
2.4 攀西烟叶致香物质含量分析 |
2.5 攀西烟叶质量分区 |
2.6 攀西烟区主要气象因子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
2.6.1 攀西烟区气候类型划分 |
2.6.2 影响烤烟质量的关键气象因子分析 |
2.6.3 光照和温度对攀西烤烟大田生长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3.1 攀西烟叶的外观质量 |
3.2 攀西烟叶的化学成分 |
3.3 攀西烟叶的感官质量 |
3.4 攀西烟叶的主要致香物质含量变化 |
3.5 攀西烟区烟叶综合质量分区 |
3.6 攀西烟区主要气象因子与烟叶质量的关系 |
4 小结 |
第三章 攀西烟区烤烟提质栽培技术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基本情况 |
1.2 试验设计及测定指标与方法 |
1.2.1 品种鉴选及生态适应性试验 |
1.2.2 移栽期和采收期对烤烟生理生化特性及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
1.2.3 钾肥调控对烤烟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2.4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3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品种鉴选与生态适应性研究 |
2.1.1 植物学性状 |
2.1.2 生育期和农艺性状 |
2.1.3 田间自然发病情况 |
2.1.4 经济性状 |
2.1.5 原烟外观质量差异 |
2.1.6 原烟主要化学成分 |
2.2 不同移栽期和采收期对烤烟生理生化特性及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
2.2.1 生育期 |
2.2.2 农艺性状 |
2.2.3 光合特性 |
2.2.4 经济性状 |
2.2.5 外观质量评价 |
2.2.6 中部烟叶化学成分分析 |
2.2.7 不同移栽期对烟叶降解产物的影响 |
2.2.8 不同采收时间对烤烟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
2.2.9 不同采收时间对烤烟香气质量的影响 |
2.3 钾肥调控对烤烟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3.1 钾肥调控对叶片性状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
2.3.2 钾肥调控对产量、质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
2.3.3 钾肥调控对初烤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
2.4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4.1 施氮量及留叶数对烤烟产量、产值的影响 |
2.4.2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后烟叶含氮量的影响 |
2.4.3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后烟叶含钾量的影响 |
2.4.4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后烟叶糖类物质与烟碱含量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3.1 不同移栽期和采收期对烤烟生理生化特性及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
3.2 钾肥调控对烤烟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2.1 钾肥调控对烤烟烟叶光合作用的影响 |
3.2.2 钾肥调控对烤烟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
3.2.3 钾肥调控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
3.2.4 钾肥调控方式的优化选择 |
3.3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 小结 |
4.1 品种鉴选及生态适应性研究 |
4.2 不同移栽期和采收期对烤烟生理生化特性及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
4.3 钾肥调控对烤烟光合作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4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四章 提升攀西烟区烟叶质量的关键栽培技术集成 |
1 植烟区域选择 |
1.1 种植海拔 |
1.2 优化种烟地(田)块 |
2 品种选择与种植布局 |
3 育苗技术关键 |
3.1 总体要求 |
3.2 壮苗标准 |
3.3 技术关键 |
4 烤烟移栽技术 |
4.1 移栽期 |
4.2 移栽方法 |
5 N、K 肥施用技术 |
5.1 施肥原则 |
5.2 因土施肥 |
5.3 肥料运筹 |
5.4 土壤酸碱度调整 |
6 田间管理技术 |
6.1 查苗补缺 |
6.2 揭膜 |
6.3 培土施肥 |
6.4 适时打顶,合理留叶 |
6.5 化学抑芽 |
6.6 调控水肥,提高大田整齐度 |
7 烟叶采收技术 |
7.1 总体原则 |
7.2 采收标准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创新及展望 |
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附件2.在读期间出版专着 |
附件3.在读期间获得国家专利 |
附件4.在读期间获奖情况 |
(10)黄淮海两熟制资源季节间优化配置及季节内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气候因子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发育及种植制度的影响 |
1.2.3 黄淮海两熟区主要种植制度研究 |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冬小麦-夏玉米高产模式周年资源分配、利用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数据来源 |
2.1.2 气象数据 |
2.1.3 季节间资源分配率与资源分配比值计算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冬小麦-夏玉米高产模式产量 |
2.2.2 冬小麦-夏玉米高产模式季节间光、温、水资源分配 |
2.2.3 冬小麦-夏玉米高产形成与光、温、水资源的关系 |
2.2.4 小麦、玉米资源生产效率比较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冬小麦-夏玉米及双季玉米种植模式资源配置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种植模式中作物生育进程 |
3.2.2 不同种植模式周年光、温、水资源分配 |
3.2.3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比较 |
3.2.4 不同模式平均叶面积指数(MLAI)及生物量比较 |
3.2.5 不同种植模式光、温、水资源生产效率 |
3.2.6 不同模式光能利用效率比较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播期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点概述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播期间生态因子差异分析 |
4.2.2 不同播期玉米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生物量 |
4.2.3 不同播期玉米花前、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4.2.4 不同播期玉米籽粒灌浆动态 |
4.2.5 产量及粒重与生态因子的相关分析 |
4.2.6 玉米产量与生态因子的定量关系 |
4.2.7 粒重与生态因子的定量关系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滴灌分期施氮对玉米生长发育及氮素效率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4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滴灌分期施氮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
5.2.2 滴灌分期施氮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5.2.3 滴灌分期施氮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影响 |
5.2.4 滴灌分期施氮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动态的影响 |
5.2.5 滴灌分期施氮对夏玉米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5.2.6 滴灌分期施氮对夏玉米植株氮浓度的影响 |
5.2.7 滴灌分期施氮对夏玉米氮肥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耕作方式与缓释肥互作对玉米生长发育及氮素效率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地概况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6.1.4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耕作方式下缓释肥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
6.2.2 不同耕作方式下缓释肥对夏玉米花前、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6.2.3 不同耕作方式下缓释肥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
6.2.4 不同耕作方式下缓释肥对夏玉米花前、花后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6.2.5 不同耕作方式下缓释肥对夏玉米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冬小麦-夏玉米和双季玉米周年高产高效技术体系集成 |
7.1 技术规范 |
7.1.1 冬小麦-夏玉米周年高产高效技术体系 |
7.1.2 双季玉米周年高产高效技术体系 |
7.2 冬小麦-夏玉米和双季玉米高产高效技术体系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
7.3 冬小麦-夏玉米周年高产高效技术体系示范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攀西地区早春作物光温资源及生理和产量效应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玉溪烤烟气象灾害风险及作物模型适用性研究[D]. 王秀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近30年来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种植区春-夏玉米产量的影响[D]. 王天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冀中平原作物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种植模式优化研究[D]. 张顺风.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4]耐盐水稻海稻86的光温反应特性研究[D]. 赵丽娜.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5]晚冬早春阶段性升温对冬小麦植株形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 左玲慧.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6]中国南方大豆种质资源的地理-季节分化与耐荫相关性状的遗传解析[D]. 张志鹏.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黄淮南部冬小麦缩差增效技术途径及生理机制研究[D]. 段剑钊. 河南农业大学, 2018(05)
- [8]沟垄覆盖栽培模式下糜子农田光、温、水效应及群体特征研究[D]. 张钰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2)
- [9]攀西烟区烤烟质量分区及其提质栽培技术研究[D]. 郑传刚. 四川农业大学, 2015(05)
- [10]黄淮海两熟制资源季节间优化配置及季节内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研究[D]. 周宝元.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