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主要建筑院校网址(论文文献综述)
刘奕[1](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王博[2](2020)在《甲骨文字诂林再补》文中研究指明于省吾先生、姚孝遂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字诂林》在李孝定先生《甲骨文字集释》基础上搜集了自甲骨文发现以来直至1989年底九十年间有关甲骨文字考释的成果。何景成先生所编《甲骨文字诂林补编》集录了1990年至2013年间的甲骨文字考释成果并对《甲骨文字诂林》所漏收的成果进行补充。而自2014年以来至2019年期间亦有200余篇有关甲骨文字考释的文章发表,本文将对这些文章进行搜集整理,并依照甲骨文字诂林的体例进行编撰。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通论:近年甲骨文研究综述,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近年甲骨文字形字义考释研究所展现的几种特点。二是阐述近年甲骨文字集释研究的跟进与其必要性。三是近年甲骨文研究事迹整理。第二部分为近年甲骨文字考释成果汇集,将对2014年至2019年五年间大陆与港澳台地区范围内新出的甲骨文考释成果进行搜集与整理,并依照《甲骨文字诂林》的体例进行编排。另附有字形总表与检索表以供检索使用。
金纬[3](2019)在《高校学生宿舍建筑设计的发展、演变与反思 ——以深港两地高校为例》文中提出大学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办学机制的不断完善,使得高校建筑逐渐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教育职责。然而大学教育实践的场所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教学楼、图书馆等传统的教学区内,以高校学生宿舍为中心的的学生生活区也是体现高校教育理念的重要阵地。反思高校宿舍建筑设计的目的和方法,让学生在宿舍生活中全面综合的成长和发展,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论文选题的背景原因和实际意义,界定并阐释了研究的相关概念和范围,同时提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高校学生的需求类型特点和建设标准概况,回顾了国内外高校宿舍发展的历程,总结当前我国高校宿舍面临的问题。第三部分主要从实地案例调研和居住个案调查两个方面出发,对深港两地的部分高校宿舍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分析,对比两地的居住状况和特点,通过自己观察发现和学生使用反馈得出宿舍建筑的设计不足之处,为设计要点思考提供论据。第四部分以前面的调研分析成果为基础,从基本生活、环境育人和注重隐私三个角度分点论述,并总结相应的关于功能布局、教育理念和空间划分等方面设计策略和建议。通过对高校宿舍的研究,不仅是对行为、空间、心理等传统建筑学方面的问题进行梳理,也是对影响高校校园建筑设计的内在动力和其他更广义影响因素的发掘尝试,更是对直接影响建筑设计结果的“任务书制定”等标准问题的探讨。
邓悦[4](2019)在《跨国移民的文化认同 ——缅甸密支那侨生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后期从缅甸前往我国台湾地区升学,并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期返回缅甸寻求发展的密支那侨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历史文献、深度访谈、参与观察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密支那侨生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背景,了解他们前往我国台湾地区留学及返回缅甸的动因、途径和过程,呈现他们回到缅甸以后的生存现状,分析其跨国移动行为背后的动机和脉络,最后回归于密支那侨生基于其社会化经验,形成的多元性和场景性文化认同进行讨论和总结。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历史因素、族缘因素、血缘因素、政策因素和业缘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他们形成了与祖籍地云南、留学地台湾地区、居住地缅甸三地复杂的多元关系。密支那侨生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缅甸社会、密支那华人社会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社会的三重作用力的影响。密支那侨生前往我国台湾地区留学后返回缅甸的跨国移动,从文化层面来看这是一个“由熟到生、由生变熟再由熟到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文化认同基于其社会化经验不断被形塑,最终呈现出多元性和场景性的文化认同——在国民身份上认同缅甸,同时承认自己的密支那华人身份、密支那侨生身份;在文化上接纳缅甸文化,同时认同密支那华人社会文化和我国台湾地区社会文化。因其多元性与场景性的文化认同,同时通过训练自身的缅语能力、推动子女接受多元文化教育、在其他族群中拓展交际圈等实际行动,他们更积极地适应和融入缅甸社会之中。他们既保留了密支那华人社会文化的小圈子又能够走出去融入缅甸社会文化的大圈子,从而获得比父辈与同辈未赴台留学者更好、更广阔的生存与发展前景。
周雨城[5](2019)在《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研究》文中指出人才是生产的第一资源。对于以创意为特征的文化产业而言,人才尤为重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人才已成为深化文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和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同国际上文化产业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在创新规模、效果、动力和资源供给特别是人力资源素质提升方面,仍是短板。因此,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变革显得尤为迫切。一系列的国家政策推动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促使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成为“热门”乃至“显学”。文章阐述了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与转型趋势,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与问题检视,对国外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最后构建了政府、高校、企业联动耦合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全文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培养的现状如何”以及“如何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三个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文章从培养院校、院系归属、学位授予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三种模式:工作室制、项目引导式和协议式,并对其进行了反思。随着文化新业态层出不穷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改革迫在眉睫,文章从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与人才供给侧改革、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向高端价值链跃升三方面分析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改革的动力源。其次,为了深入了解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文章从政策保障、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人才培训及激励等方面,运用问卷调查,并对高校学生和教师、文化企业和政府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了访谈,详细分析了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厘清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制度性因素、观念性障碍和产业发展水平限制三方面对其深层次原因进行了阐述。再次,文章从培养理念、课程体系、政策保障及资金支持、校企合作等方面,对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和特征进行了梳理,得出了相应的启示。高等教育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孵化器”,从一开始就成为从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研究的相关学者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由于不同国家在教育政策、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最后,在剖析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现状和困境、吸取国外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文章构建了“C-GUE”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模型,从政府、高校、企业等人才培养的主体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政府应在制度、观念、政策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高校应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内涵建设,企业(用人单位)应从激励、投资、培训、评价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成长机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一)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数量分析与质性分析并重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其涉及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制度体系、产学研合作等要素,只有通过实证调查分析,才能“摸清病痛,对症下药”。本文针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设计了调查问卷,对问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了检验,对问卷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通过走访高校学生和教师、文化企业和政府部门相关人员,深入了解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和表达情况,为本文的对策研究奠定了基础。(二)构建了政府、高校、企业联动耦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政府、高校、企业虽然是三类不同性质的组织,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同维度的影响。通过高校、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相关主体协同合作,优势互补、共享资源、共担风险,形成创新合力,促进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在协同合作的过程中,各要素发挥作用,提升自身效率,通过机制性互动资源共享进行价值创造。高校、政府、企业协同创新打破人、财、物、信息、组织之间的各种壁垒和边界,更强调合作主体间的协作、共享及目标关系。文章通过构建政府、高校、企业联动耦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模型,分析人才培养机制的主要特征和保障措施,促使人才链与政策链、产业链的三链融合。(三)提出了基于多元主体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新路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不仅仅是高校的责任,更需要政府、企业、文化产业协会及不同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以往的研究大多数基于单一视角,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和公共治理视角,从政府、高校、企业等三大人才培养主体入手,分析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现状和困境,借鉴国外文化产业管理培养经验,采取现实视野与历史视野交叉分析,探索出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路径,这也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刘琪[6](2019)在《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中俄行业合作、中俄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发展需要通晓俄语、熟悉俄罗斯国情的专业人才作为支撑,中俄合作办学自身的发展也需要突破瓶颈,中俄合作办学需进一步优化其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国家发展及其自身发展的要求。国家发展和中俄行业合作对人才的需求决定了中俄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围绕这一目标和规格,在区域竞争力理论、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中外合作办学基本规律和原则三个理论的指导下,以文献法、比较法、数据分析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对俄罗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设置,规模层次布局现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剖析数据表象背后的本质,继而总结出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困境和优势,再结合对典型案例的剖析,论证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原则及策略。依据政府需求、市场需求,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中俄行业合作,据此,其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于培养“俄语+专业”的国际型人才。通过对俄罗斯优质教育资源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俄罗斯高校是我国一般地方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较为理想的合作对象。就其总体发展和典型案例的发展现状来看,当前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如下问题:其一,培养层次布局不合理,专业设置较为集中。办学层次以本科为主,高职、硕博层次占比很小;本科及以上层次办学以理工自然科学领域专业为主,高职层次办学高度集中于轨道交通类;其二,师资队伍建设尚需完善。中方高校教师职称、学历水平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引进俄方高校师资不足,且对俄方教师利用率较低,高龄教师占有较大比例;其三,俄语课程占用课时过高,引进外方专业课程比例较低,对共同开发课程和关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课程重视不够;其四,“985工程”、“211工程”类别高校参与度非常低,举办高校地域主要集中于东北地区,部分高校存在举办项目“一哄而上”的现象;其五,学费标准总体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办学经费筹措困难。从其后续发展来看,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还将面临来自俄方高层次师资短缺、合作办学内部竞争激烈,联合学位在俄罗斯发展受限等困境。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迎来多方政策红利,中俄经贸、文化交流将大力推动中俄合作办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国际高等教育服务市场的变动也有利于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发展。未来,优化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需秉持服务中俄合作原则、优先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急需人才原则、突出“俄语+专业”特色原则。在办学实践中,需按照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方面的党建工作,尤其注重保障项目中赴俄留学学生的思想纯洁性;解决当前在生源、师资建设、课程教学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政府部门加强引导规模布局,鼓励黑龙江省以外的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参与中俄合作办学,以扩展研究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基于中俄合作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地方政府对俄经济战略对人才的需求、中方高校的优势特征调整办学层次和学科专业布局;充分利用当前俄罗斯力推高等教育国际贸易的契机,加大引进俄方优质教育资源的力度;构建中俄学分互换体系,尝试在大学联盟、教育集团等教育集群内发展中俄合作办学,以促进学生国际流动。
夏华[7](2019)在《枫叶教育轻资产运营的绩效研究 ——基于EVA评价指标》文中提出根据财务管理理论,企业目标的定位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这意味着企业一切的战略实施都以企业财务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为中心展开,评价一个企业盈利模式优劣的最终标准就是企业价值的大小。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轻资产运营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推崇。基于价值链理论和微笑理论,该模式的目标在于,企业通过将资本聚焦于高附加值环节,凭借长期积攒的轻资产产生杆杆效应,撬动企业价值最大化。也即,轻资产的运营在经历经营过程后,最终表现为价值增长,因此,评价轻资产运营中企业的绩效即评价公司的价值。EVA作为当前备受推崇的价值评估指标,考虑了轻资产运营占比最大的权益资本成本,在对相关会计项目进行调整后,是衡量轻资产运营中企业价值的最佳选择,而EVA的价值驱动因素则为价值增长的来源和途径指明了方向。随着民办国际教育市场的急剧扩张,近5年来,教育集团上市蓄势待发,轻资产运营高温不减,但高速扩张有可能掩盖扩张质量的真相。本文以案例分析为研究方法,选取了其中轻资产扩张速度快、效果明显的龙头企业枫叶教育进行研究,对该企业的轻资产运营情况、EVA综合结果及EVA价值驱动因素实施效果进行描述和分析,以期发现轻资产运营中的企业是否实现了价值的增长,并就如何优化企业的轻资产运营提供建议。首先,本文通过研读企业的财务报表、研究报告及新闻报道,对该公司的基本情况和轻资产扩张情况进行描述和总结。其次,本文基于枫叶教育品牌型轻资产运营的特征,选取了适当的EVA调整项目,计算其轻资产运营的EVA综合绩效,分析轻资产运营中的企业价值是否得到了提高。然后,在综合绩效的基础上,本文从结果倒推原因,分解并挖掘在枫叶教育EVA增长中,哪些价值驱动因素起着影响和推动作用,并通过对各因素进行同行业对比具体分析。在分解EVA过程中,本文不但考虑了反映关键绩效指标的财务性驱动因素,而且考虑了体现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非财务性驱动因素。在对枫叶教育的整体价值分析与挖掘中,本文本着以下思路:从结果到原因,从价值最终表现结果到价值来源,从综合性指标到分解性指标,从滞后性指标到前瞻性、可控性指标,从而发现轻资产运营中的枫叶教育在实现EVA增长处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并从枫叶教育的轻资产运营出发,针对价值驱动因素就企业如何优化绩效提出了建议。
崔美娇[8](2017)在《台湾高校品格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静宜大学为例》文中指出面对着当前民众道德滑坡、青少年价值观混乱等社会问题,人们急迫地呼唤学校教育对学生道德和品格的关注,因此品格教育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当前教育改革的新追求。品格教育的思想和理念自古有之,主张在学校教育中以育人为根本,培养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台湾地区的品格教育具有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重视,对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由于两岸具有相同的传统文化背景,因此,探析台湾高校品格教育的理念和实施对大陆高校德育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和内容;第二章为台湾地区品格教育的概况,探究台湾地区开展品格教育的动因,并对品格教育主要的计划和方案进行梳理;第三章选取静宜大学为案例,介绍该校品格教育的推动理念及组织机构;第四章通过访谈研究详细分析该校品格教育具体的推动模式与实践;第五章概括出静宜大学推动品格教育的四点经验,即办学理念强调学生品格的养成、鼓励教师的实际参与、重视校外场域的配合、设计品格教育专项计划支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大陆高校的启示,分别是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及学生管理;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加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完善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生态,强化环境育人的作用等,以期为大陆高校的德育改革提供借鉴。
谭鹏[9](2016)在《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研究 ——基于生态学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社会人类政治、经济、科技、文明的快速发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知识传承和创新的功能更加彰显,而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则是作为高校知识传播和创新载体的专业教育。高校的教育本质上是专业教育,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专业教育而展开的,高校的专业结构发展状况体现了其办学实力、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生存空间。为此,高校专业结构的发展与优化历来都受到政府、高校的重视。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整体上对我国高校专业结构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以W大学为案例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引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尝试跨学科研究法对我国高校专业结构的优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对于探讨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的策略,提高专业的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全面论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其次,基于生态学的视角,介绍了适用于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研究的适应性理论、平衡与失衡理论、竞争与共生理论等相关生态学理论;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高校专业结构是具有遗传与环境的产物生态演替的结构、是具有竞争与共生的耦合的自我调节功能的结构、是具有多样与集群渗透复杂多样的结构等生态化的特性;以及运用生态学视角研究高校专业结构的生态关联性、生态可控性、生态适应性、生态平衡性等适切性分析,为论文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再次,从整体上分析了我国高校专业结构发展变化中的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分别从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原则、加强高校在专业建设中生态意识的提升是基础、合理的利用高校生态可控权是保障、促进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及资源供求结构平衡是根本等方面,系统的探讨了对我国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的建议及优化策略。然后,又选择了以W大学为个案的实证研究,分别从W大学从合并建校开始专业结构的形成与演变、W大学专业结构发展现状及取得的成效、目前存在的不足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分析,坚持从整体与个体、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增强研究的实效性和实践性。最后,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及不足。
苏蓝[10](2014)在《拥有共同名字——具有“群体”特征的大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本科篇四:有这么一些院校,因为地域分布上的接近、学科特色方面的相似和历史发展中曾有同出一源的渊源……当提及某一所时,人们会自然想到其他几所。对于这几所院校组成的群体,大多还有一个较为人熟知的"名称",比如包涵建筑特色的建筑老八校,比如曾均在同一条街道办学的"学院路老八校"等。这些称谓,既是人们对他们曾经办学的深深记忆,也是突显其特色的标志之一。本部分就选取一些大学群体的惯用称谓,采看看包含于其中的大学曾经和现在的"模样"。
二、部分主要建筑院校网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部分主要建筑院校网址(论文提纲范文)
(1)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2)甲骨文字诂林再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通论:近年甲骨文研究综述 |
第一节 、近年甲骨文研究综述 |
一、运用新甲骨资料 |
二、利用其它古文字资料考释甲骨文 |
三、对甲骨卜辞分期分类法的运用 |
四、其他学科内容与考释相结合,多方面论证甲骨文字形体 |
五、技术革新为甲骨文考释工作提供便利 |
小结 |
第二节 、甲骨文字集释研究的跟进 |
第三节 、近年甲骨文研究事迹整理 |
一、研究机构与研究者介绍 |
二、学术会议汇总(2014—2019) |
三、甲骨文研究各类项目立项汇总(2014—2019) |
四、甲骨文释读成果的赛事活动与奖励 |
小结 |
甲骨文字形字义考释成果汇集(2014-2019) |
论文所收字形总表 |
拼音检索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高校学生宿舍建筑设计的发展、演变与反思 ——以深港两地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范围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
1.4.1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
1.4.2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与流程 |
第二章 高校学生宿舍需求的认知和思考 |
2.1 高校学生宿舍相关基本要素的概述 |
2.1.1 高校学生对生活区的需求类型 |
2.1.2 学生生活区及宿舍的功能关系 |
2.1.3 学生宿舍建设标准的变化 |
2.2 社会意识形态发展对高校学生宿舍的影响 |
2.2.1 西方高校学生宿舍发展历程及特点 |
2.2.2 我国高校学生宿舍发展历程及特点 |
2.2.3 我国高校学生宿舍现状及问题 |
2.3 相关建筑理论应用对高校学生宿舍设计的影响 |
2.3.1 建筑心理学与高校学生宿舍 |
2.3.2 行为建筑学与高校学生宿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港两地高校学生宿舍的实地案例调研 |
3.1 调研的概况和说明 |
3.1.1 调研的对象 |
3.1.2 调研的内容 |
3.2 调研对象所在城市的地域背景和发展特点 |
3.2.1 地理环境 |
3.2.2 经济条件 |
3.2.3 教育背景 |
3.2.4 政策规范 |
3.3 深圳大学后海校区学生宿舍的调研分析 |
3.3.1 深圳大学风槐斋学生宿舍 |
3.3.2 深圳大学乔相阁学生宿舍 |
3.3.3 深圳大学南区秋瑟、冬筑学生宿舍 |
3.4 深圳大学西丽校区学生宿舍的调研分析 |
3.5 南方科技大学湖畔书院学生宿舍的调研分析 |
3.6 深圳大学城学生宿舍的调研分析 |
3.6.1 深圳大学城北京大学燕园学生宿舍 |
3.6.2 深圳大学城哈尔滨工业大学荔园学生宿舍 |
3.7 香港中文大学学生宿舍的调研分析 |
3.7.1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学生宿舍 |
3.7.2 香港中文大学伍宜孙书院学生宿舍 |
3.8 香港理工大学何文田学生宿舍的调研分析 |
3.9 两地高校宿舍案例调研的综合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校学生宿舍居住状况的个案调查与分析 |
4.1 调查的概况和说明 |
4.1.1 调查的背景和目的 |
4.1.2 调查的内容 |
4.1.3 调查的方法 |
4.2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4.2.1 前期搜集的居住条件基础信息 |
4.2.2 根据问卷整理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4.3 调查的总结与思考 |
4.3.1 使用功能的布置问题 |
4.3.2 居住环境的认同问题 |
4.3.3 空间边界的划分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校学生宿舍设计因素的总结 |
5.1 满足学生基本生活条件的设计因素总结 |
5.1.1 校园选址对于宿舍生活的影响 |
5.1.2 校园总体规划对于宿舍生活的影响 |
5.1.3 学生生活区规划对于宿舍生活的影响 |
5.1.4 宿舍单体建筑布局方式对于宿舍生活的影响 |
5.1.5 宿舍单体使用功能类型对于宿舍生活的影响 |
5.2 承担高校课外育人职责的设计因素总结 |
5.2.1 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环境教育作用 |
5.2.2 建筑空间与个体之间的环境教育作用 |
5.2.3 教育理念与个体之间的环境教育作用 |
5.3 重视学生个人隐私的设计因素总结 |
5.3.1 降低接触面的设计改善措施 |
5.3.2 增强领域感的设计改善措施 |
5.3.3 利用消极空间的设计改善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 |
附录 |
致谢 |
(4)跨国移民的文化认同 ——缅甸密支那侨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际移民理论研究 |
(二) 认同理论研究 |
(三) 缅甸华人华侨研究 |
(四) 前人研究成果的总体评价 |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
四、概念界定 |
(一) 缅甸密支那滇籍华人 |
(二) 缅甸密支那侨生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历史文献 |
(二) 田野调查法 |
(三) 比较研究 |
六、“夷方”——田野点介绍 |
(一) 密支那侨生生存的自然环境 |
(二) 密支那侨生生存的社会环境 |
第一章 想象与现实交织的“缅甸密支那滇籍华人”文化认同 |
第一节 密支那滇籍华人迁徙的历史叙事 |
一、“走夷方”:古代滇西汉人赴缅北经商 |
二、缅甸独立(1948年)以前的密支那滇侨 |
三、1950-70年代滇西边境“有家底人”的“跑缅甸” |
四、中国改革开放后迁往缅北的滇西“淘宝”汉人 |
第二节 密支那滇籍华人社会的文化展演 |
一、密支那滇籍华人的精神生活与信仰空间 |
(一) 彰显族群身份与文化认同的对联与家堂 |
(二) 儒释道与民间信仰并存:观音寺与财神庙 |
二、密支那滇籍华人的社会生活 |
(一) 同乡会的建立与发展 |
(二) 节日里的同乡聚会 |
(三) 婚丧嫁娶中的社会关系网络 |
第三节 非中非缅——矛盾的公民身份 |
一、公民身份与日常生活困境 |
二、公民身份对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限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缅甸密支那侨生赴台留学 |
第一节 密支那华文教育发展历程与台湾地区文化认同的建构 |
一、萌芽时期(1926年—1949年):中国远征军将士建立华夏学校 |
二、独立草创时期(1950年—1963年):扩大招生以校养校,兴办初中部 |
三、补习班时期(1963年—1983年):缅甸国有化政策下化整为零艰难教学 |
四、茁壮发展时期(1983年—至今):赴台升学人数增加、学校制度得以完善 |
五、特点:与我国台湾地区的亲密联系 |
第二节 密支那侨生赴台留学的兴起、发展与路径 |
一、留学台湾的兴起与过程回溯 |
二、留学台湾的路径与方式 |
(一) 通过海外联合招生考试 |
(二) 辗转第三方国家泰国赴台留学 |
第三节 赴台留学的行动逻辑 |
一、密支那华文教育传统与汉文化认同 |
二、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对缅甸侨生的优惠政策 |
三、个人发展期许及对台湾现代性的想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缅甸密支那侨生离台返缅 |
第一节 密支那侨生在台留学期间的困境与去留抉择 |
一、求学路上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
二、就业问题与求职困境 |
三、在台期间价值观念的改变和个人能力的训练 |
四、离台返缅寻求新出路 |
(一) 坚定返缅 |
(二) 在两地之间徘徊往复 |
第二节 密支那侨生离台返缅的行动逻辑 |
一、台湾地区身份的获取:机遇和能力 |
二、非台身份及身份认同困境 |
三、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台湾地区劳动力市场需求缩减 |
四、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压力 |
五、缅甸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的吸引力 |
六、祖源地与第二故乡密支那社会关系网络牵引 |
第三节 密支那侨生返缅后的生计方式 |
一、继承家族生意 |
二、留台返缅后反哺母校 |
三、利用留台经验自主创业 |
四、特点:延续传统生计方式同时紧抓新机遇 |
第四节 密支那侨生返缅后对密支那华人社会的影响 |
一、弱化传统汉人家庭成员角色 |
二、直面育成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三、成立组织、搭建发展平台、共享资讯 |
四、影响和改变传统社会组织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缅甸密支那侨生的跨国移动与文化认同 |
第一节 密支那侨生返缅后的文化认同与个体生活实践 |
一、“在地化”——自我身份的思考与变化 |
二、个人缅语能力的训练 |
三、推动子女接受多元文化教育 |
四、在其他族群中拓宽交际圈 |
五、借地生存,融入当地 |
六、生产生活中的台湾文化烙印 |
第二节 密支那侨生的文化认同分析 |
一、社会化与密支那侨生文化认同 |
二、密支那侨生文化认同的多元性与场景性 |
第三节 密支那侨生跨国移动的思考 |
一、工具理性取向 |
二、资源获取与劳动力市场需求 |
三、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
四、跨国移动的主体性和延续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释 |
第一节 相关概念释义 |
一、文化产业 |
二、文化产业管理 |
三、人才培养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
二、公共治理理论 |
三、人力资源相关理论 |
第三章 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及转型趋势 |
第一节 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发展演进 |
一、文化产业管理与其他人文社会领域的关系 |
二、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归属:从多学科介入到最终确立 |
三、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现状 |
第二节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反思 |
一、三种模式:工作室制、项目引导式与协议式 |
二、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反思 |
第三节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改革的动力源 |
一、促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二、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与人才供给侧改革 |
三、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
第四章 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调查及问题检视 |
第一节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调查分析 |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
二、调查对象与内容 |
三、问卷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问题检视 |
一、政府人才政策和服务保障机制不完善 |
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需求不匹配 |
三、企业人才培训与激励的相关措施匮乏 |
第三节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
一、制度性局限 |
二、观念性障碍 |
三、发展水平限制 |
第五章 国外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特色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理念 |
一、美国:人文与科学并重 |
二、德国:双元制与能力本位 |
三、英国:聚焦应用能力培养 |
四、日本:产官学一体化模式 |
五、澳大利亚:创意产业驱动人才培养 |
第二节 国外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特征 |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 |
二、全面丰富的文化产业创新课程体系 |
三、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与产学研一体化 |
四、人才培养投资方案与财政政策保障 |
第三节 国外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经验借鉴 |
一、贯穿“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理念 |
二、注重文化产业管理创新创业实践 |
三、加大人才培养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力度 |
四、加强高校文化建设,优化创新育人环境 |
五、构建政府—高校—产业三螺旋协同机制 |
第六章 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
第一节 创新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机制 |
一、C-GUE人才培养机制模型构建 |
二、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的主要特征 |
三、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的运行保障 |
第二节 政府层面:加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
一、建章立制: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体系 |
二、观念引导:树立科学人才观念导向 |
三、统筹规划:合理优化文化产业布局 |
四、综合协调:多种手段加强协调监管 |
第三节 高校层面:推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 |
一、模式更新: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
二、师资建设: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
三、教材建设:健全教材质量评价体系 |
四、文化建设:大力培育创新创业文化 |
第四节 企业层面:完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成长与评价机制 |
一、激励管理:建立全方位人才激励机制 |
二、利益共享:构建风险共担的投资机制 |
三、人才考核:健全人力资源的考核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6)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高等教育国际合作 |
二、中外合作办学 |
三、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三节 文献述评 |
一、研究综述 |
二、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四、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本研究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区域竞争力理论 |
一、区域竞争力理论概述 |
二、中俄合作办学与中俄区域竞争力 |
第二节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
一、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
二、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与中外合作办学 |
第三节 中外合作办学基本规律及其原则 |
一、中外合作办学基本规律 |
二、中外合作办学基本原则 |
第三章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 |
第一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目标 |
一、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总体指导意见 |
二、中俄行业合作对人才的需求 |
三、中俄两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客观实际 |
第二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规格 |
一、各省市(自治区)对“一带一路”建设人才规格的要求 |
二、各大类行业对“一带一路”建设人才规格的要求 |
第四章 俄罗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析 |
第一节 俄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概况 |
一、2018QS综合排行榜俄罗斯上榜高校 |
二、2018QS学科排行榜俄罗斯上榜高校情况 |
三、2018QS区域排行榜俄罗斯上榜高校情况 |
四、2018QS就业排行榜俄罗斯上榜高校情况 |
第二节 俄罗斯国立大学集团的相关分析 |
一、俄罗斯国立大学集团具备众多优势学科资源 |
二、俄罗斯国立大学集团具备高性价比学费优势 |
第三节 俄方知名高校的个体分析——以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为例 |
一、学校师资、学术、国际化水平等概况 |
二、参与国际合作的学科、课程资源 |
第五章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规模 |
一、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规模现状 |
二、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规模发展变化情况 |
第二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结构分析 |
一、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层次结构 |
二、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学科类别与专业结构 |
三、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师资结构 |
四、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教学与课程设置 |
第三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中方高校与俄方高校 |
一、中方高校 |
二、俄方高校 |
第四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招生与学生毕业 |
一、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招生 |
二、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学生的毕业与就业 |
第五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经费 |
一、本科层次中俄合作办学学费标准 |
二、研究生、高职层次中俄合作办学学费标准 |
三、对中俄合作办学经费来源的思考 |
第六章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优化面临的困境和具备的优势 |
第一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优化面临的困境 |
一、来自俄罗斯高等教育方面的困境 |
二、中俄合作办学面临激烈的生源竞争 |
三、来自中俄合作办学自身发展的困境 |
第二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具备的优势 |
一、当前我国政策环境有利于中俄合作办学的发展 |
二、中俄合作办学的发展现状存在若干优势 |
三、中俄经贸、文化合作为教育合作带来了契机 |
四、欧美国际留学市场的变动为中俄教育合作带来了契机 |
第七章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个案研究 |
第一节 中俄合作办学项目个案研究 |
一、D项目基本信息 |
二、D项目招生、毕业与学费 |
三、D项目培养方案 |
四、D项目师资情况 |
第二节 中俄合作办学非法人设置机构人才培养个案研究 |
一、江苏圣理工学院基本信息 |
二、江苏圣理工学院的沿革与管理机制 |
三、江苏圣理工学院的招生与学费 |
四、江苏圣理工学院本科层次专业的培养方案 |
五、江苏圣理工学院硕士层次专业的培养方案 |
六、江苏圣理工学院的师资情况 |
第三节 中俄合作办学法人设置机构人才培养个案研究 |
一、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基本信息 |
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沿革与管理机制 |
三、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招生与学费 |
四、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本科层次专业的培养方案 |
五、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硕士层次专业的培养方案 |
六、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的师资情况 |
第八章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原则与策略 |
第一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原则 |
一、服务中俄合作原则 |
二、优先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急需人才原则 |
三、突出“俄语+专业”特色原则 |
第二节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策略 |
一、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方面的党建工作 |
二、解决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加大研究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模 |
四、基于中俄合作对人才的需求和高校实际调整学科专业布局 |
五、利用俄当前力推教育国际贸易的契机,大力引进俄方优质教育资源 |
六、构建中俄学分互换体系,促进学生国际流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枫叶教育轻资产运营的绩效研究 ——基于EVA评价指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轻资产运营相关研究 |
1.2.2 EVA绩效评价相关研究 |
1.2.3 文献评述 |
1.3 论文内容及研究方法 |
2 基于EVA的轻资产运营绩效理论分析 |
2.1 轻资产运营的概念与特征 |
2.1.1 轻资产运营的概念 |
2.1.2 轻资产运营的特征 |
2.2 轻资产运营的绩效评价方法 |
2.2.1 绩效评价方法的类型 |
2.2.2 绩效评价方法的比较 |
2.3 基于EVA的轻资产运营绩效评价 |
2.3.1 轻资产运营的EVA计量模型 |
2.3.2 轻资产运营的EVA价值驱动因素 |
3 基于EVA的枫叶轻资产运营绩效评价 |
3.1 案例背景 |
3.2 枫叶轻资产运营的基本情况 |
3.3 枫叶轻资产运营的EVA绩效计量 |
3.3.1 EVA的调整项目 |
3.3.2 EVA的计量 |
3.4 枫叶轻资产运营的EVA绩效分析 |
3.4.1 EVA价值驱动因素的选取 |
3.4.2 EVA价值驱动因素的分析 |
4 基于EVA的枫叶轻资产运营优化建议 |
4.1 强化轻资产核心竞争力 |
4.1.1 推进教师培养战略合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
4.1.2 专注于核心业务 |
4.2 强化金字塔结构,保持学费合理增长 |
4.3 进行与轻资产运营匹配的融资方式创新,注重资本运作 |
4.4 引入房地产商合作建校,推进新型轻资产战略合作 |
5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创新 |
5.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8)台湾高校品格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静宜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品格及品格教育概念辨析 |
二、大陆学者有关台湾地区品格教育的研究 |
三、境外学者有关台湾地区品格教育的研究 |
四、对台湾品格教育研究的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一、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二、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台湾地区品格教育的概况 |
第一节 台湾地区实施品格教育的动因 |
一、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忽视人的德性发展 |
二、学校教育变成“缺德”的教育 |
三、企业伦理对人才的要求更为全面 |
四、各国教育改革的趋势对台湾产生的影响 |
第二节 台湾地区推动品格教育的主要方案和计划 |
一、“教育部”品德教育促进方案 |
二、品德本位校园文化营造计划 |
三、品格教育推展行动联盟 第三章 静宜大学品格教育的理念及组织机构 |
第一节 静宜大学品格教育的理念 |
一、静宜大学的教育理念 |
二、静宜大学的办学宗旨 |
第二节 推动品格教育的组织机构 |
一、爱德教育推动委员会的工作职责 |
二、爱德教育推动委员会的组成部分 |
三、小结 第四章 静宜大学品格教育的实践 |
第一节 正式课程 |
一、通识教育课程 |
二、服务学习课程 |
三、心灵教育课程 |
第二节 非正式课程 |
一、公民素养陶塑计划 |
二、“打造品格开拓人生”特色主题示范计划 |
三、工读生的培养及住宿教育 |
四、组成志工团队 |
五、友善的校园文化 |
六、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五章 静宜大学品格教育的经验及对大陆高校的启示 |
第一节 静宜大学推动品格教育的经验 |
一、办学理念强调学生品格的养成 |
二、鼓励教师的实际参与 |
三、重视校外场域的配合 |
四、设置品格教育专项计划支持 |
第二节 静宜大学品格教育对大陆高校的启示 |
一、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及学生管理 |
二、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 |
三、加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完善师德师风建设 |
四、营造良好的育人生态,强化环境育人的作用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
(9)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研究 ——基于生态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概念的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2章 高校专业结构的生态学解读 |
2.1 生态学相关理论及对专业结构优化的阐释 |
2.1.1 适应性理论 |
2.1.2 平衡与失衡理论 |
2.1.3 竞争与共生理论 |
2.2 高校专业结构的生态特性 |
2.2.1 专业结构具有生态演替的过程:遗传与环境的产物 |
2.2.2 专业结构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竞争与共生的耦合 |
2.2.3 专业结构具有复杂多样的属性:多样与集群的渗透 |
2.3 生态学视角对研究高校专业结构的适切性 |
2.3.1 专业结构的生态关联性 |
2.3.2 专业结构的生态可控性 |
2.3.3 专业结构的生态适应性 |
2.3.4 专业结构的生态平衡性 |
第3章 高校专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高校专业结构演变中的特点 |
3.1.1 高校的专业结构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 |
3.1.2 高校对专业结构生态可控权不断增强 |
3.1.3 专业调整的中心从学科转向环境需求 |
3.1.4 不同的年代专业发展的侧重略有差异 |
3.1.5 拓展专业口径增强专业的社会适应性 |
3.2 当前高校专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专业结构过于追求数量上的多样化 |
3.2.2 热门专业发展过度超越环境容纳量 |
3.2.3 不同高校之间的专业结构差异性小 |
3.2.4 不同的专业间关联性及协同性不足 |
3.2.5 专业知识社会适应性及承载力低下 |
第4章 高校专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分析 |
4.1 高校专业建设中生态意识的淡薄 |
4.1.1 缺乏面向适应环境规划专业布局的生态意识 |
4.1.2 缺乏将多样性与异质性结合定位的生态意识 |
4.1.3 缺乏适度应用非均衡式发展专业的生态意识 |
4.2 高校自我生态调控能力的匮乏 |
4.2.1 高校专业实体化的建制导致可弹控性迟缓 |
4.2.2 等级制度下高校自主调控性及自律性不足 |
4.2.3 优化机制的不完善导致高校调控功能弱化 |
4.3 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及资源供求结构失衡 |
4.3.1 培养的专业人才结构与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失衡 |
4.3.2 设置的专业结构与社会产业之间需求结构失衡 |
4.3.3 专业发展与高校物质资源承载力供求结构失衡 |
4.3.4 专业发展与高校人力资源承载力供求结构失衡 |
第5章 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的途径及方法 |
5.1 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原则 |
5.1.1 适应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 |
5.1.2 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
5.1.3 方向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 |
5.2 加强高校专业建设中生态意识的提升是基础 |
5.2.1 建构更适应社会多样化发展需求的专业布局 |
5.2.2 寻求高校多样性与异质性相结合的办学定位 |
5.2.3 专业实施非均衡式与共生相结合的发展策略 |
5.3 合理的利用高校生态可控权是保障 |
5.3.1 深化课程内容建设提升专业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
5.3.2 强化高校的法人实体地位提升自主调控权及自律性 |
5.3.3 建立完善的优化机制推动专业结构对社会的适应性 |
5.4 促进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及资源供求结构平衡是根本 |
5.4.1 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
5.4.2 依托产业结构的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增强社会适应性 |
5.4.3 拓展经费来源提升高校物质教育资源的生态承载力 |
5.4.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高校人力资源的生态承载力 |
第6章 专业结构优化的个案研究——以W大学为例 |
6.1 W大学专业结构的形成与演变 |
6.1.1 专业合并与重组促使专业结构更均衡 |
6.1.2 新增专业促使专业结构多样化的进程 |
6.1.3 撤销部分不适应环境发展需求的专业 |
6.1.4 改造专业促使专业方向更具有适应性 |
6.2 W大学专业结构的现状及取得的成效 |
6.2.1 专业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促使结构的平衡发展 |
6.2.2 专业结构日趋合理并实现有效的竞争与共生 |
6.2.3 非均衡式发展专业质量提升对环境的适应性 |
6.3 W大学专业结构优化中存在的不足 |
6.3.1 过于追求专业的多样化导致部分专业基础薄弱 |
6.3.2 资源的生态承载力不能满足大量专业发展需求 |
6.3.3 部分专业设置缺乏必要的论证社会适应性不足 |
6.3.4 基础性专业与应用性专业没能有效平衡的发展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
四、部分主要建筑院校网址(论文参考文献)
- [1]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2]甲骨文字诂林再补[D]. 王博.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3]高校学生宿舍建筑设计的发展、演变与反思 ——以深港两地高校为例[D]. 金纬. 深圳大学, 2019(01)
- [4]跨国移民的文化认同 ——缅甸密支那侨生研究[D]. 邓悦. 云南大学, 2019(03)
- [5]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研究[D]. 周雨城.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7)
- [6]中俄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刘琪. 厦门大学, 2019(08)
- [7]枫叶教育轻资产运营的绩效研究 ——基于EVA评价指标[D]. 夏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8]台湾高校品格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静宜大学为例[D]. 崔美娇. 厦门大学, 2017(05)
- [9]高校专业结构优化研究 ——基于生态学的视角[D]. 谭鹏.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 [10]拥有共同名字——具有“群体”特征的大学[J]. 苏蓝. 高校招生,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