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测试音的AQM补偿方法

基于测试音的AQM补偿方法

一、一种基于测试音的AQM补偿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陶特权[1](2020)在《ADC动态参数多音测试方法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集成电路测试贯穿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和应用的全过程。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以及集成电路集成度的不断提升,测试成本占集成电路产品总成本的比重越来越高,如何缩减测试成本已经成为集成电路行业关注的焦点。模数转换器(ADC)作为一种重要的混合集成电路,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测量与控制领域。动态特性参数测试是ADC产品至关重要的测试环节,在生产测试中采用的主要测试方法是正弦波测试法。这种测试方法一次只能测试一个频点,因此需要针对不同测试频点进行多次测试。多音测试方法旨在采用由多个频率正弦波信号叠加生成的多音信号作为激励信号测试ADC动态参数来减少测试次数,提高测试效率,因此研究和实现多音测试方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课题基于标准正弦波测试法研究ADC多音测试方法的测试特性,研究多音测试方法面对的问题以及改进方法,通过仿真实验以及ADC产品的实测来验证改进方法。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ADC多音测试方法的研究。围绕多音测试方法的测试特性展开研究,推导多音测试方法下动态特性参数的运算表达式,指出多音测试方法的实现面临的困难和其局限性。(2)测试信号选取和生成方法的研究与设计。针对多音测试方法下对测试信号提出的新要求和测试信号的选取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研究设计了多音测试信号的组成成分选取配置的方法。基于多音信号的数字合成方法设计了算法用于测试信号的生成。(3)基于频谱的补偿校正算法的研究与设计。针对多音测试方法与传统正弦波测试方法的频谱特性差异,研究设计了多音测试方法下对各组正弦波成分的ADC动态特性响应的补偿校正方法。(4)基于多音信号波峰因子的补偿校正算法研究设计。基于多音测试信号的波形特性对ADC有效位数的影响,研究设计了测试补偿校正算法。本课题通过对一款型号为AD9652的ADC产品进行动态特性参数测试验证了课题研究内容,采用多音测试方法实现了对ADC动态特性参数的测试,其测试结果与标准正弦波测试法基本一致,多音测试方法的应用不影响对SNR、SINAD、THD等参数指标的判别,而测试效率得到较大的提高。

黄光灿[2](2020)在《辊筒模具直线度与圆度在位测量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应用辊筒模压技术加工的微结构功能表面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太阳能电池等产品中。辊筒模具是辊筒模压机床的关键零部件,它的表面微结构精度决定着辊筒模压机床加工的微结构功能表面的精度和品质。高精度辊筒模具加工离不开高精度的测量。由于辊筒模具一般质量大,不便于离线测量,而在位测量时,机床导轨的直线度误差和主轴回转误差又会影响到测量精度,所以需要采用误差分离方法进行在位测量,辊筒模具形状在位测量技术是辊筒模具实现高精度加工的关键技术。为了更好的提高测量效率、测量精度以及降低测量成本。本文基于逐次两点法、多测头误差分离法和平行三点法误差分离方法开发新的测量系统对辊筒模具直线度和圆度进行高精度在位测量。该测量系统利用柔性铰链的极高分辨率和重复性以及音圈电机的高频率响应特性以实现多测头扫描测量功能。通过所研究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系统开展了辊筒模具直线度和圆度在位测量实验,验证了所研究方法的有效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首先,分析现有辊筒模具在位测量技术的误差分离方法。对逐次两点法和多测头误差分离方法测量辊筒模具直线度的原理进行分析,提出了单测头剪切扫描测量方法。分析研究平行三点法测量辊筒模具圆度的原理,进而提出了单测头平行三点法。其次,设计并搭建了在位测量平台。设计了以柔性铰链和音圈电机组成的剪切平台。同时,设计了测量平台控制系统,实现对测量平台的整体控制。针对所研究的在位测量方法和设计的测量平台,分析测量误差来源。应用MATLAB编程仿真分析各类误差对直线度和圆度测量造成的影响,验证了整个测量系统的可行性。最后,通过调试优化测量系统,开展辊筒模具在位测量实验,测量了直线度和圆度的误差及重复性误差。通过直接扫描测量方法测量辊筒模具直线度和圆度实验以及通过测量自由曲面工件实验,验证了本文研究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系统能实现高精度在位测量。

掌帆[3](2019)在《背景噪声下中文语音质量的客观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通信设备可能暴露在各种噪声环境中,有效量化终端的噪声抑制效果尤为重要。针对这一问题,ITU-T P.835建议书提出一种主观测试方法,从语音质量S-MOS、残留噪声质量N-MOS、整体抑噪性能G-MOS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在客观评价方面,国际上存在ETSI EG 202 396-3、ETSI TS 103 106及ETSI TS 103 281三种评价方法,但其对于中文语音的适用性有待考量。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分析背景噪声环境下各客观评价方法对于中文语音的性能表现。本文从以下四方面展开研究:第一,分为样本数据库和客观评价模型两部分对三种客观评价方法进行梳理,分析各模型的应用场景,并重点分析其算法差异。第二,搭建实验环境,解决实验室场景下的背景噪声模拟和通信网络模拟问题,为背景噪声下中文语音质量的评价提供采样基础。第三,构建基于中文语音的样本数据库。首先,选用合适的中文音源,在多样化的测试条件下录制终端传输的中文语音样本,得到差异化的客观测试结果。其次,设计合理的主观实验方案,确保主观评测的结果有效可靠。最终,32名大众听众参与主观实验,共收集13824个分项投票,其中涵盖48种测试条件,每种测试条件下分三个维度各获取96个MOS投票结果。第四,通过曲线拟合的映射函数对客观测试结果做差异补偿,通过计算各测试条件下主观测试结果的置信区间考量其不确定性,并应用统计指标评估各客观模型的性能表现。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背景噪声下中文语音质量的客观评价,ETSI TS103 281模型A具有最优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施慧[4](2019)在《基于音叉探针的原子力显微镜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作为一种重要的测量手段,可以实现器件表面纳米级分辨力的尺寸表征,在纳米加工、试样形貌检测和纳米计量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景。本文以基于音叉探针的原子力显微镜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理论研究了音叉探针的振动特性。基于简化的三弹簧两质点力学模型,通过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确定探针的音叉振荡形式;采用原子力模型及Derjaguin-Muler-Toporov(DMT)模型,计算探针针尖与样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通过动力学方程模拟针尖接近样品过程中探针振幅响应特性。设计了小型自感应音叉测头。测头的探针由石英音叉和钨丝组成,共振频率达到25kHz以上,品质因数达到1000以上;研制测头电路模块,实现探针的振动激励及探针输出信号108级别的放大和寄生电容的补偿。搭建了基于音叉探针的原子力显微镜系统实验装置,装置主要包括信号提取模块、多运动平台控制系统和显微观测模块。信号提取模块采集探针信号的振动幅值信息;多运动平台控制系统用于实现探针和样品的移动;显微观测模块用于采集探针针尖和样品接近过程的图像;编写了基于C++的装置控制软件,实现对多个设备的控制和测试结果的输出。实验测试了音叉测头在幅值调制模式下的噪声特性和探针针尖接近样品表面的力-位移曲线,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的垂直分辨力达到0.1nm;通过该装置,对台阶和栅格试样进行扫描测量,获得了样品的表面形貌图,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装置能有效应用于纳米级样品表面测量。

闫万江[5](2019)在《R公司OIS项目技术风险评价与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高速CPU技术、MEMS传感器技术、大容量存储技术等的兴起带动了智能手机行业的进入高速发展期。智能手机的市场需求也导致了相机成像技术的发展。R公司作为着名的半导体企业中的一员,在现实工作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技术方面的风险问题。论文对R公司的中国光学部门的OIS(光学防抖系统)项目的技术风险进行分析研究,能为类似的高科技项目的技术风险管理的研究思路和风险控制策略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论文通过对研究背景和现状的介绍,进一步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接着阐述了风险控制理论和风险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分析法等为后续的案例研究内容的展开提供了理论支撑。通过对R公司OIS项目研发流程的介绍,显示现有的OIS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的存在较大技术风险问题,分别从项目的研发、测试、应用等指标进行逐层建模,最终形成三级技术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技术风险体系的权重,并对专家评分表进行模糊分析处理得到评分结果,对评分结果进行逐个指标的分析并研究相关的风险控制策略,对于达不到要求的指标进行重点研究,并通过四轴OIS芯片解决方案实施风险控制策略前后的对比,检验技术风险控制策略实施的成效。最终得出技术风险评价和控制策略研究是OIS项目减少风险损失的重要环节。论文的创新和特色之处在于:以R公司OIS项目技术风险作为研究对象,贯穿了OIS项目的研发、测试、应用等一系列活动,从更加专业化的角度研究项目的全过程。在OIS项目的风险控制研究理论方面,目前还没有公开的相应理论研究,本论文的出现填补了OIS风险制研究的空白,为类似的IT项目的风险控制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参考价值。

罗东云[6](2019)在《冷原子重力仪超低频主动隔振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重力加速度g的准确测量具有特别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高精度原子重力仪可用于矿产资源勘探、地质构造研究、油气普查、科学领域普识性常量确定、物质间引力等精密工程测量领域。高精度冷原子重力仪的特点为可以长时间的连续高精度测量,但是要提高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精度,需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在实际测量中原子重力测量的精度受到如地面振动噪声、拉曼光相位噪声和探测噪声等影响。其中地面振动噪声是影响原子重力仪最重要的因素。冷原子重力仪利用在重力场中自由下落的冷原子团作为检测的质量,通过测量冷原子相对于拉曼光反射镜的加速度来获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但是由于外界的影响反射镜本身存在竖直方向上的振动加速度,反射镜是惯性加速度为a的非惯性系,在实际的操作中无法区分反射镜的振动加速度和测量信号中的重力加速度。在冷原子重力仪的工作过程中,因地面振动引起拉曼反射镜的振动会影响激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的相位大小,因而地面振动噪声极大限制了原子重力仪精度的进一步提高。原子重力仪的一个关键技术和难点是对地面振动噪声的有效隔离。本论文以降低地面振动对原子重力仪测量影响为目标,设计了主动隔振的机械装置,并设计了相关电路,采用频率响应等实验方法验证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超前滞后算法、滑模控制算法、线性自抗扰控制算法,实现超低频主动隔振实验系统的性能,并且通过测量振动噪声功率谱检验隔振效果。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为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并实现原子重力仪的主动隔振系统,详细阐述了主动隔振的原理和设计方法,包括主动隔振系统的数学模型、机械结构设计、电路设计和音圈电机线圈磁场对地震仪影响测试等。系统包括被动隔振平台、控制器平台和振动数据处理平台等。对主动隔振平台进行了仿真和实验测试,将其运用到原子重力仪测量中,改善了测量精度。(2)将超前滞后控制算法应用到原子重力仪超低频隔振系统,目的是降低地面振动对拉曼光反射镜的影响。超前滞后控制算法设计的难点在于设计的控制器可以让隔振系统在一定的相位裕度的前提下,让系统的增益或带宽达到最大。在该算法中先设计反馈滤波器参数,然后输入到FPGA的反馈执行程序,主动隔振控制系统闭环后,分析残余振动噪声功率谱密度,这样可以直观看到主动反馈的效果。与单纯被动隔振平台相比,在0.8 Hz频段的振动噪声抑制100倍以上,1-2 Hz频段的振动噪声抑制3倍以上,0.3-0.6 Hz频段的振动噪声抑制大约6倍。与被动隔振效果相比,超前滞后补偿主动隔振性能更加优越。(3)设计与实现基于滑模鲁棒控制的原子重力仪超低频主动隔振系统。控制结构由保证系统在有限时间内到达滑模面的指数趋近律和保证系统状态在滑模面上的等效控制项构成,为了减少系统的抖振,用饱和函数代替符号函数。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振动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与被动隔振平台相比,系统在共振频率点0.8 Hz能达到1000倍的振动抑制水平,在0.4-0.6 Hz范围内能达到50倍的振动抑制水平,在2-3 Hz范围内能达到10倍的振动抑制水平,与在本文的隔振平台上实施的超前滞后补偿控制方法相比振动噪声功率谱密度最大降低了6倍。滑模鲁棒控制算法还具有整定参数少,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4)设计与实现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原子重力仪超低频主动隔振系统。基于对线性自抗扰技术的研究,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对地面随机扰动进行估计,并且在控制器设计中通过线性化的方法,有效降低控制器的复杂程度,方便工程实现。当反馈闭合后,竖直方向的等效共振周期为66 s。与平台上实施的超前滞后补偿控制方法相比,在0.1-0.3 Hz频段内振动噪声功率谱最大下降了7倍,与在平台上实施的滑模鲁棒控制方法相比,在4-6 Hz频段内振动噪声功率谱最大下降了2倍。最后对原子重力仪主动隔振技术作了总结,指出目前隔振系统不完善之处,并对未来若干改进的方向作了展望。

白海康[7](2019)在《快速反射镜控制器设计及性能限制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快速反射镜因为其响应快,频带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比如航空航天、望远镜和光电跟踪等。目前其性能需要进一步提高,是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以实际工程项目的快速反射镜系统为研究对象,目标有三个:第一,首先设计控制系统满足期望的性能指标;第二,研究系统的极限性能,同时分析限制系统性能的因素及它们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第三,为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给出改进建议。首先建立系统带有噪声的本质非线性模型,即线性模型+非线性模型+噪声模型。用理论分析、频域工具辨识以及人工辨识三种方法得到了系统的线性部分模型;将非线性模型简化为物理上下限的形式,通过实验测试、理论计算得到上下限非线性参数的数值;对于噪声模型,将实际的测试噪声序列打包做成了信号源加入到系统模型中。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针对系统的一次谐振必须包在闭环带宽内且相角裕度很小,设计了积分陷波超前控制器,达到了期望的性能指标,得出了控制不是限制系统性能的因素。并对系统跟踪500Hz正弦信号存在的相角滞后问题设计了前馈控制器,前馈控制器的加入使系统很容易进入非线性饱和限,得到了非线性才是限制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接着研究系统的极限性能,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得出:系统运动范围一定的情况下,带宽与加速度饱和限之间成二次函数的关系。非线性饱和限一定的情况下,带宽与运动范围之间成双曲线的关系。同时分析了在不同运动范围下,系统在极限状态下的稳态精度、动态指标和跟踪精度,得出了电压饱和限才是限制系统性能提高的最主要因素。最后分析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为进一步分析限制系统性能的因素,对耦合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三种解耦控制方法;对前馈补偿解耦控制器和反馈补偿解耦控制器的形式进行了简化;对扰动观测器解耦控制器进行了极限能力分析以及时域鲁棒性分析;并三种解耦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对几种解耦控制器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对设计的积分陷波超前控制器进行了模拟、数字实现,通过闭环实验,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最后总结了限制系统性能的因素以及系统在极限状态下的精度指标,为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给出了改进建议。

杨尚臻[8](2019)在《宽带零中频接收机I/Q不平衡校正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文中认为零中频接收机集成度高、功耗低,在近年来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零中频接收机需要分别处理I/Q两路信号,其射频通道中的放大器、混频器、滤波器等模拟器件会导致两条支路的幅度与相位特性不一致,即I/Q不平衡现象。受到I/Q不平衡影响,有用信号会产生镜像,直接导致接收机性能下降。目前的I/Q不平衡校正技术通常用于窄带信号,即假设I/Q不平衡是频率无关的。而宽带接收机射频通道呈现频率选择特性,其I/Q不平衡也是频率相关的,采用传统技术难以有效校正。因此,论文针对宽带I/Q不平衡校正算法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第一,分析了宽带零中频接收机I/Q不平衡校正的校正需求。设计了非理想的零中频接收机模型,并仿真分析了频率相关I/Q不平衡对接收信号性能的恶化。搭建了基于AD9361芯片的测试平台,分析了AD9361芯片内部IQ校正性能;验证了平台I/Q不平衡的频率相关性,并据此提出了校正算法的需求。第二,研究了宽带零中频接收机I/Q不平衡频域校正算法。I/Q不平衡会改变信号频域的自相关性,论文利用该性质分别对频率相关和频率无关的I/Q不平衡分量进行估计与校正。仿真结果表明,14MHz带宽的16-QAM信号校正后误差向量幅度(EVM)从-18dB降低至-51dB。第三,研究了基于递归最小二乘(RLS)的时域I/Q不平衡校正算法。I/Q不平衡会改变信号的循环性,本文利用该性质设计了基于RLS的自适应盲估计算法。根据仿真结果,15MHz带宽的16-QAM信号校正后EVM从-19dB降低至-47dB。第四,研究了基于牛顿迭代的I/Q不平衡时域校正算法。论文通过追踪信号的循环性,设计了基于牛顿迭代法的自适应盲校正算法。在软件无线电平台完成验证,该算法性能优于AD9361自带校正功能,且20MHz带宽的实测LTE信号校正后EVM可以达到-36dB以下。论文为宽带零中频接收机设计了频率相关的I/Q不平衡校正算法,并通过测试验证了方案的性能。论文对宽带零中频接收机的I/Q不平衡校正算法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徐琨[9](2017)在《芯片量产测试进化监控算法的设计及验证》文中研究指明半导体芯片在流片与封装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误差及参数漂移,同时芯片自动化量产测试环境也会引入一定的不确定因素。这些干扰会影响测试结果,甚至是测试质量,而这种影响在芯片直流参数测试中显得尤为突出。为了侦测出这些干扰并提升测试质量,需要一种能应用于量产测试的实时监控方法。本文首先基于实际的量产测试环境,将芯片直流参数测试从系统级层面进行分析,罗列并深入分析影响测试精度的各种因素。然后,通过对测试结果波动的分析,引入进化策略理论和质量控制理论,以此作为监控算法的实现手段。接着,本文结合芯片量产测试的特点,对标准的进化策略流程进行了相应的优化设计和算法实现,包括初始种群的建立、重组和评估,以制程能力指数为参数的适应度函数的建立,动态测试上下限的产生机制等。最终,本文形成了一套进化监控算法。该算法可在自动化测试设备上运行,以实现芯片量产测试的实时监控。通过软件测试和量产验证,本进化监控算法的稳定性和灵敏性均可得到保证。与传统的监控方法相比,本文介绍的进化监控算法,创新性地引入了进化策略框架,并以制程能力指数作为约束条件,使得动态测试上下限的制定过程具有由约束条件控制的自适应性特征。通过实际量产中异常批次测试数据的仿真运行,本算法对异常数据的筛查比例达到97.4%,从而降低出货芯片百万产品失效数至少一个数量级。

章勤杰[10](2017)在《基于移动终端的听力测试及补偿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听力损失和听力障碍越来越成为人们正常生活的一大困难。引发听觉功能问题的原因多样、听力障碍人群不断增加、普遍的听力保护意识缺乏以及年龄增长等等因素使得听力障碍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听觉功能损伤直接导致正常语言交流障碍,由此引发的社会活动能力降低、自闭、心理障碍甚至老年痴呆等严重影响听力障碍人群的生活质量。因此,听力障碍是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佩戴助听器是解决听力障碍问题的有效方法。然而,由于技术垄断、验配问题、专业听力测试仪器缺乏等因素,国内助听器选配比例仅有5%左右,而且助听器使用者满意度也不高(71%左右)。因此提高人们听力保护意识、增加听力测试的便利性、普及助听器以及提高助听器本身补偿效果对提高听力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目前社会面临的听力障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已有的听力测试以及助听补偿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助听补偿相关算法,设计并初步实现基于移动终端的听力测试和助听补偿系统,旨在提高普通听力测试的便利性以及人们的听力保护意识,提高助听系统的补偿效果。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助听器听力测试理论基础,包括人类听觉系统、主要听力测试项内容和方法、昕力损伤定级和分类以及听力损失治疗方案等内容。2.研究了助听器响度补偿算法原理,并提出一种有助于提高补偿后语音可懂度及抗噪声能力的响度补偿算法。算法通过增强语音共振峰以及频谱整体对比增强处理,得到较好的补偿效果,同时频谱的对比增强处理亦有助于噪声环境下语音信噪比提升。3.研究了助听器移频助听算法原理,针对此类算法的单一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频谱伸缩处理的频率补偿类算法。该频率补偿方案适应面更广,可针对多种类型听力损失患者给出相应的补偿方案,并能够与现有频谱压缩算法契合,为需要移频助听的患者提供一种新的频率补偿方法。4.本文设计实现了基于移动终端的听力测试及助听补偿系统。设计实现了基于移动终端的听力测试系统,包括听阈测试、频率分辨力测试以及言语测听等,研究了每项测试基本原理和详细的流程,并结合移动终端的特性编程实现测试操作流程和界面。设计助听补偿功能界面及相关参数传递格式,并验证各项听力测试及助听补偿系统功能。

二、一种基于测试音的AQM补偿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基于测试音的AQM补偿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ADC动态参数多音测试方法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态势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主要任务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ADC多音测试方法的研究
    2.1 标准ADC动态特性参数测试方法
        2.1.1 正弦波测试法原理分析
        2.1.2 正弦波测试法存在的问题
    2.2 ADC多音测试方法
        2.2.1 多音测试方法原理分析
        2.2.2 动态特性指标计算推导
        2.2.3 多音测试方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测试信号选取和生成方法的研究与设计
    3.1 测试信号影响分析
        3.1.1 对ADC测试信号选取的影响
        3.1.2 对ADC测试输出的影响
    3.2 测试信号选取方法
        3.2.1 相干采样定理应用
        3.2.2 选取测试频点的其他考虑因素
    3.3 测试信号生成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补偿校正算法的研究、设计与实现
    4.1 多音测试方法下的频谱特征分析
    4.2 基于频谱特征的补偿校正算法
    4.3 基于多音信号波峰因数的补偿校正算法
    4.4 测试程序设计
        4.4.1 测试信号生成程序设计
        4.4.2 测试数据分析及补偿算法程序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验证测试方案设计与测试数据分析
    5.1 针对AD9652 的验证测试方案设计
    5.2 测试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2)辊筒模具直线度与圆度在位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及背景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测量直线度与圆度误差分离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测量辊筒模具直线度和圆度方法原理分析
    2.1 单测头剪切扫描测量方法
        2.1.1 逐次两点法
        2.1.2 多测头扫描测量方法
        2.1.3 单测头剪切扫描测量方法
    2.2 单测头平行三点法
        2.2.1 平行三测头扫描辊筒圆度测量方法
        2.2.2 单测头平行三点法扫描圆度测量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测量平台的设计与搭建
    3.1 剪切平台的设计与搭建
        3.1.1 柔性铰链的结构设计及优化
        3.1.2 柔性铰链结构仿真分析
        3.1.3 音圈电机的选择与搭建
        3.1.4 光谱共焦传感器
    3.2 测量平台控制系统的设计
        3.2.1 剪切平台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3.2.2 测量平台控制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
    3.3 测量系统的整体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辊筒模具直线度与圆度测量系统误差分析
    4.1 误差噪声对测量辊筒模具直线度的影响
        4.1.1 辊筒机床导轨定位精度误差影响
        4.1.2 剪切平台定位精度误差的影响
        4.1.3 剪切平台偏摆角的影响
        4.1.4 环境噪声的影响
        4.1.5 整体误差噪声的叠加影响
    4.2 误差噪声对测量辊筒模具圆度的影响
        4.2.1 C轴角度摆动误差的影响
        4.2.2 剪切平台定位精度误差的影响
        4.2.3 调零误差的影响
        4.2.4 环境噪声的影响
        4.2.5 整体误差噪声的叠加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辊筒模具直线度和圆度在位测量实验
    5.1 实验设备的验证与调试优化
        5.1.1 柔性铰链加工结果验证分析
        5.1.2 测量平台控制系统的调试优化
        5.1.3 剪切平台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补偿
        5.1.4 剪切平台直线度和重复性测试
        5.1.5 光谱共焦传感器的调试优化
    5.2 辊筒模具直线度在位测量实验
        5.2.1 实验准备
        5.2.2 单测头剪切扫描测量直线度轮廓
    5.3 辊筒模具圆度在位测量实验
        5.3.1 实验准备
        5.3.2 单测头平行三点法扫描测量圆度轮廓
    5.4 实验的验证与分析
        5.4.1 单测头直接扫描测量辊筒模具直线度轮廓
        5.4.2 单测头直接扫描测量辊筒模具圆度轮廓
        5.4.3 单测头剪切扫描测量自由曲面轮廓
    5.5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背景噪声下中文语音质量的客观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语音通信质量的评价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客观评价方法
    2.1 ETSI EG202 396-3 模型
        2.1.1 主观样本数据库
        2.1.2 客观评价模型
    2.2 ETSI TS 103 106 模型
        2.2.1 主观样本数据库
        2.2.2 客观评价模型
    2.3 ETSI TS 103 281 模型A
        2.3.1 主观样本数据库
        2.3.2 客观评价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环境搭建
    3.1 声学环境搭建
        3.1.1 基础声学环境
        3.1.2 背景噪声模拟环境
    3.2 测试系统搭建
        3.2.1 网络传输系统
        3.2.2 背景噪声系统
    3.3 测试系统校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中文语音的数据库构建
    4.1 中文语音样本录制
        4.1.1 中文音源的选取
        4.1.2 语音样本的采集
    4.2 主观实验设计
        4.2.1 语音样本预处理
        4.2.2 实验分组设计
        4.2.3 主观测试准备
    4.3 主客观数据采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中文语音的客观模型分析
    5.1 性能评估方案
        5.1.1 客观结果差异补偿
        5.1.2 主观结果不确定性考量
        5.1.3 统计指标评估
    5.2 POLQA模型分析
    5.3 模型映射及统计分析
        5.3.1 语音质量S-MOS
        5.3.2 残留噪声质量N-MOS
        5.3.3 整体抑噪性能G-MOS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观测试调查问卷
附录B 主客观测试数据
附录C 缩略语对照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4)基于音叉探针的原子力显微镜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纳米测量技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原子力显微镜的发展与应用
    1.3 原子力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及工作模式
        1.3.1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1.3.2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模式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 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特性研究
    2.1 基于音叉探针的原子力显微镜系统的工作原理
        2.1.1 近场力检测方式
        2.1.2 基本工作原理
    2.2 探针与样品表面接近力-距离曲线分析与建模
    2.3 探针针尖与表面接近特性建模与分析
        2.3.1 音叉模态分析
        2.3.2 探针接近样品表面的力-位移曲线特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音叉探针的原子力显微镜系统测头研制及装置设计
    3.1 音叉测头探针的研制
        3.1.1 钨针尖的制备
        3.1.2 粘接剂特性分析
        3.1.3 石英音叉的选用
    3.2 音叉测头的电路模块设计
        3.2.1 测头电路设计需求
        3.2.2 测头电路的实现
    3.3 基于音叉探针的原子力显微镜系统装置设计
        3.3.1 显微观测模块
        3.3.2 多运动平台控制系统
        3.3.3 信号提取模块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音叉探针的原子力显微镜系统的程序设计
    4.1 系统软件的编程技术
    4.2 系统控制程序设计
        4.2.1 显微观测模块程序
        4.2.2 纳米位移台的上位机控制程
        4.2.3 信号采集模块的上位机控制程序
    4.3 系统功能程序设计
        4.3.1 探针接近样品表面的测量功能实现
        4.3.2 探针扫描样品表面的测量程序实现
    4.4 系统的软件界面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音叉探针的原子力显微镜系统的性能测试及应用实验
    5.1 音叉探针的性能测试
    5.2 系统的噪声测试及分析
        5.2.1 纳米位移台的定位噪声测试
        5.2.2 音叉测头的噪声测试
    5.3 测头的进退针测试与分析
    5.4 样品表面测量实验及分析
        5.4.1 标准台阶样品的测量及分析
        5.4.2 一维栅格样品的测量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R公司OIS项目技术风险评价与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小结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图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方法综述
    2.1 技术风险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1.1 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构建原则
        2.1.2 风险识别的方法
    2.2 层次分析法
        2.2.1 层次分析法的概念
        2.2.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2.3 模糊综合评价法
        2.3.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概念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步骤
第3章 R公司OIS项目研发现状
    3.1 公司背景以及行业介绍
        3.1.1 产业背景的介绍
        3.1.2 R公司的介绍
        3.1.3 OIS团队介绍
    3.2 OIS项目介绍
        3.2.1 OIS项目研发流程概述
        3.2.2 OIS项目研发风险概述
    3.3 R公司OIS研发项目的风险指标构建
        3.3.1 技术风险指标体系构建
        3.3.2 技术风险指标体系说明
第4章 R公司OIS研发项目的风险评估
    4.1 R公司OIS研发项目的风险评估
        4.1.1 权重的确定
        4.1.2 OIS项目的综合评价
        4.1.3 对OIS计算最终评估分数
    4.2 R公司OIS项目技术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4.2.1 一级技术风险评价结果
        4.2.2 二级技术风险评价结果
        4.2.3 三级技术风险评价结果
        4.2.4 总体技术风险评价结果
        4.2.5 OIS项目技术风险评价指标的不足
第5章 R公司OIS项目技术风险的控制策略研究
    5.1 一级指标的控制策略
    5.2 二级指标的控制策略
        5.2.1 OIS模组质量风险程度应对策略
        5.2.2 校准平台研发风险程度应对策略
        5.2.3 软件测试环节风险应对策略
    5.3 三级指标的控制策略
        5.3.1 待强化改进三级指标应对策略
        5.3.2 有待改进三级指标应对策略
        5.3.3 可选择改进的三级指标应对策略
第6章 OIS项目实施技术风险管理前后的对比
    6.1 半导体项目实施风险控制策略过程
    6.2 半导体项目实施风险管理前状况
    6.3 实施改进的对比结果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层次分析法MATLAB代码(方根方法)
附录 B:层次分析法MATLAB代码(和积方法)
附录 C:模糊分析法MATLAB代码

(6)冷原子重力仪超低频主动隔振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和意义
        1.1.1 原子重力仪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1.2 隔振技术研究现状
        1.1.3 主动隔振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1.1.4 冷原子重力仪隔振控制研究现状
        1.1.5 原子重力仪对振动隔离的要求
    1.2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2.1 主要内容
        1.2.2 创新点
第二章 高精度原子重力仪主动隔振系统数学模型
    2.1 振动测量与分析
        2.1.1 物体受迫振动
        2.1.2 地面振动的特点及描述
    2.2 主动隔振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主动隔振系统实验装置硬件设计与制作
    3.1 实验装置硬件设计
    3.2 系统机械结构设计
        3.2.1 被动隔振平台
        3.2.2 地震仪
    3.3 系统电路设计
        3.3.1 放大电路和VCCS电路设计
        3.3.2 DDS电路设计
    3.4 系统响应特性测试
        3.4.1 系统频率响应
        3.4.2 音圈电机动子线圈磁场对地震仪影响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超前滞后控制算法主动隔振研究
    4.1 超前滞后控制算法
    4.2 超前滞后算法实验结果
        4.2.1 主动反馈滤波参数及频率响应测试
        4.2.2 超前滞后控制算法隔振效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鲁棒滑模控制算法主动隔振系统研究
    5.1 滑模控制算法
        5.1.1 切换函数的方程表达式及设计方法
        5.1.2 趋近律设计
        5.1.3 滑动模态的稳定条件
    5.2 滑模变结构对干扰的不变性条件
    5.3 仿真及结果分析
    5.4 实验及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主动隔振研究
    6.1 线性自抗扰控制算法研究
        6.1.1 自抗扰技术分析
        6.1.2 线性自抗扰控制器
        6.1.3 稳定性分析
    6.2 主动隔振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设计与仿真研究
        6.2.1 主动隔振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设计
        6.2.2 LADRC主动隔振仿真
        6.2.3 LADRC控制器离散方程与实现主动隔振仿真
    6.3 LADRC控制主动隔振实验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4 发明专利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快速反射镜控制器设计及性能限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快速反射镜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3.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难点分析
        1.3.2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快速反射镜系统多方法建模与参数灵敏度分析
    2.1 系统结构及元器件介绍
    2.2 线性模型
        2.2.1 理论线性部分建模
        2.2.2 理论线性部分模型的校正
        2.2.3 工具箱辨识建模
        2.2.4 人工辨识建模
        2.2.5 本节小结
    2.3 非线性模型
        2.3.1 系统饱和限模型
        2.3.2 噪声模型
        2.3.3 死区限实验测试
        2.3.4 线性度实验测试
        2.3.5 本节小结
    2.4 参数灵敏度分析
        2.4.1 参数选择以及灵敏度分析方案
        2.4.2 仿真结果分析
    2.5 本章总结
第三章 系统控制器设计
    3.1 指标及难点分析
    3.2 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换算
    3.3 噪声、死区以及线性度对系统精度的影响
    3.4 系统控制器的设计
        3.4.1 陷波控制器的设计
        3.4.2 积分+超前+陷波控制器设计
        3.4.3 本节小结
    3.5 期望精度指标验证
    3.6 前馈控制器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极限性能分析与控制系统鲁棒性分析
    4.1 系统极限性能仿真分析
        4.1.1 不同输入幅值下系统的极限性能分析
        4.1.2 不同输入幅值下系统的极限性能对比
        4.1.3 本节小结
    4.2 系统极限关系理论推导
        4.2.1 系统带宽与加速度饱和限之间的公式推导
        4.2.2 系统带宽与速度饱和限之间关系的公式推导
        4.2.3 系统带宽与额定输入电压之间的公式推导
        4.2.4 系统带宽与三个物理饱和限之间关系的公式推导
        4.2.5 系统的运动范围与系统带宽之间的关系
        4.2.6 系统运动范围与带宽的乘积关系推导
        4.2.7 本节小结
    4.3 公式验证
    4.4 控制系统时域鲁棒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控制器实现及闭环验证
    5.1 控制器的模拟电路实现
    5.2 控制器的数字实现
    5.3 闭环系统的实验验证
        5.3.1 闭环频域验证
        5.3.2 闭环时域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解耦控制
    6.1 耦合模型的建立
        6.1.1 测试建模的实验设计
        6.1.2 耦合频率数据处理
    6.2 耦合对系统的影响
    6.3 反馈补偿解耦
        6.3.1 理论反馈补偿解耦
        6.3.2 反馈补偿解耦控制器引入点后移
        6.3.3 本节小结
    6.4 前馈补偿解耦
        6.4.1 理论前馈补偿解耦
        6.4.2 前馈补偿解耦控制器的简化
        6.4.3 本节小结
    6.5 扰动观测器解耦
        6.5.1 扰动观测器的设计
        6.5.2 扰动观测器的极限分析
        6.5.3 扰动观测器解耦仿真分析
        6.5.4 扰动观测器的鲁棒性仿真检验
        6.5.5 本节小结
    6.6 解耦方法比较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性能限制因素及极限精度总结
    7.2 系统改进建议
    7.3 全文总结
    7.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宽带零中频接收机I/Q不平衡校正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贡献
    1.3 论文结构与安排
第二章 宽带零中频接收机I/Q不平衡校正技术研究现状
    2.1 引言
    2.2 射频接收机结构
        2.2.1 超外差式接收机
        2.2.2 零中频接收机
    2.3 零中频接收机非理想特性
        2.3.1 直流偏置
        2.3.2 I/Q不平衡
    2.4 I/Q不平衡校正技术研究现状
        2.4.1 辅助序列校正技术
        2.4.2 盲估计校正
    2.5 小结
第三章 宽带零中频接收机I/Q不平衡校正需求分析
    3.1 引言
    3.2 I/Q不平衡理论模型设计与分析
    3.3 零中频接收机I/Q不平衡测试与分析
        3.3.1 测试平台
        3.3.2 测试方法
        3.3.3 测试结果与分析
    3.4 校正需求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零中频接收机I/Q不平衡频域校正算法
    4.1 引言
    4.2 参数估计与校正
    4.3 算法仿真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零中频接收机I/Q不平衡时域校正算法
    5.1 引言
    5.2 递归最速二乘算法
        5.2.1 参数估计与校正
        5.2.2 算法仿真分析
    5.3 牛顿迭代算法
        5.3.1 参数估计与校正
        5.3.2 算法仿真分析
        5.3.3 算法性能分析
        5.3.4 算法验证
    5.4 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本文总结及主要贡献
    6.2 下一步工作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芯片量产测试进化监控算法的设计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半导体芯片测试概述
    1.1 芯片测试重要性
    1.2 芯片测试基本原理
    1.3 量产测试系统的组成
        1.3.1 量产测试系统的组成
        1.3.2 量产测试系统中的ATE
    1.4 测试数据健壮性判定
    1.5 研究现状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精度直流测试分析
    2.1 高精度直流测试的实现
        2.1.1 信号通路上的阻抗
        2.1.2 直流通路的反馈补偿
        2.1.3 反馈结构的缺陷
    2.2 量产测试环境分析
        2.2.1 LDO测试方法
        2.2.2 量产测试分析
    2.3 测试结果的波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进化监控算法的设计
    3.1 平均化测试方法
    3.2 MEAT算法的设计
        3.2.1 进化算法的引入
        3.2.2 MEAT算法架构
    3.3 初始种群的建立、重组和评估
        3.3.1 初始种群的建立
        3.3.2 初始种群的重组
        3.3.3 初始种群的评估
        3.3.4 新测试Limits的产生
    3.4 适应度函数与测试Limits进化
        3.4.1 健壮度与适用度函数
        3.4.2 种群变异与测试Limits进化
    3.5 MEAT算法结构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进化监控算法的实现
    4.1 算法实现概述
    4.2 MEAT算法库函数
        4.2.1 STDF_READ接口函数
        4.2.2 COM_MEAT接口函数
    4.3 MEAT算法的调用
        4.3.1 初始化调用
        4.3.2 测试项调用
    4.4 MEAT算法的运行环境
    4.5 MEAT算法的运行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进化监控算法的测试与验证
    5.1 软件测试概述
    5.2 MEAT算法的功能性测试
        5.2.1 MEAT算法的参数分析
        5.2.2 MEAT算法的随机值测试
    5.3 MEAT算法的量产验证
        5.3.1 异常量产数据验证
        5.3.2 正常量产数据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与创新点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始种群数据样例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10)基于移动终端的听力测试及补偿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1.2 课题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听力测试
        1.3.2 助听补偿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结构
第二章 听力测试及助听补偿理论基础
    2.1 听觉系统
        2.1.1 外周围听觉系统
        2.1.2 听觉神经中枢
    2.2 听力测试简述
        2.2.1 纯音听阈测试
        2.2.2 言语测听
        2.2.3 频率分辨力测试
    2.3 听力损失定级和类型
    2.4 听力损失治疗方案简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结合谱对比增强的响度补偿算法
    3.1 语音信号基本特性和数字模型
        3.1.1 语音信号特性
        3.1.2 语音发音数字模型
    3.2 响度补偿基础
        3.2.1 等响曲线
        3.2.2 宽动态范围压缩(WDRC)
        3.2.3 多通道响度补偿算法
    3.3 结合共振峰和谱对比增强的响度补偿算法
        3.3.1 共振峰
        3.3.2 谱对比增强
        3.3.3 处方公式及I/O曲线
        3.3.4 谱增强响度补偿算法
    3.4 补偿算法结果仿真
        3.4.1 TIMIT语料库
        3.4.2 谱对比增强SNR分析
        3.4.3 I/O曲线
        3.4.4 响度补偿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频谱伸缩助听算法
    4.1 移频助听算法
        4.1.1 频谱压缩
        4.1.2 频谱搬移
        4.1.3 移频助听小结
    4.2 频率伸缩助听算法
        4.2.1 频率伸缩策略
        4.2.2 频谱伸缩算法参数选择
        4.2.3 频谱伸缩算法小结
    4.3 频率补偿实验
        4.3.1 频谱伸缩实验
        4.3.2 言语识别率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听力测试及助听补偿系统设计
    5.1 听力测试系统设计
        5.1.1 系统功能需求
        5.1.2 听力测试系统总体架构
        5.1.3 纯音听阈测试流程设计
        5.1.4 频率分别力测试流程设计
        5.1.5 言语测听流程设计
        5.1.6 声强标定
    5.2 助听补偿系统设计
    5.3 系统综合架构设计
    5.4 系统功能测试
        5.2.1 纯音听阈测试
        5.2.2 频率分辨力测试
        5.2.3 言语识别率测试
        5.2.4 言语识别阈测试
        5.2.5 助听补偿功能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一种基于测试音的AQM补偿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ADC动态参数多音测试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 陶特权.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2]辊筒模具直线度与圆度在位测量技术研究[D]. 黄光灿. 广东工业大学, 2020
  • [3]背景噪声下中文语音质量的客观评价研究[D]. 掌帆.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1)
  • [4]基于音叉探针的原子力显微镜系统的研究[D]. 施慧. 中国计量大学, 2019
  • [5]R公司OIS项目技术风险评价与控制策略研究[D]. 闫万江. 南昌大学, 2019(02)
  • [6]冷原子重力仪超低频主动隔振控制技术研究[D]. 罗东云. 浙江工业大学, 2019
  • [7]快速反射镜控制器设计及性能限制因素研究[D]. 白海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8]宽带零中频接收机I/Q不平衡校正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D]. 杨尚臻.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9]芯片量产测试进化监控算法的设计及验证[D]. 徐琨.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6)
  • [10]基于移动终端的听力测试及补偿系统设计与实现[D]. 章勤杰. 东南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基于测试音的AQM补偿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