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颅脑外伤患者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邹志斌,邹国荣,胡友珠,罗庆勇[1](2020)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影响因素分析及综合康复训练对神经功能影响》文中指出目的重型颅脑损伤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本研究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影响因素并观察综合康复训练对神经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6-01-31-2019-01-31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各43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训练研究对象,均行外科手术治疗,按照就诊顺序编号依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随访86例患者死亡情况并据此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患者死亡影响因素,观察综合康复训练对神经功能影响。结果多因素分析提示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raggs Coma Scale Score,GCS)(OR=1.571,95%CI为1.058~2.335,P=0.025)、脑疝(OR=1.702,95%CI为1.185~2.446,P=0.004)和脑损伤至救治时间(OR=1.692,95%CI为1.306~2.192,P<0.001)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随访结果显示,共有21例患者死亡,其中观察组6例,对照组15例。干预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为(10.03±1.36)分,低于对照组的(17.88±2.01)分,t=18.768,P<0.001。结论入院时GCS评分、脑疝和脑损伤至救治时间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密切相关,综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李群,姚国权,徐礼林,石碑田,鲁成,侯仕强,林宁[2](2019)在《综合康复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方案在颅脑外伤患者并发症预防和功能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5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急诊手术治疗的104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康复方案,观察组术后予以综合康复方案,采用χ2检验比较分析2组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并用t检验统计分析2组患者半年后运动功能(Fugl-Meyer,FMA)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 Index,BI)评分,从而对综合康复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予以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45%,对照组为54.72%,功能康复半年后,观察组的FMA和BI评分分别为83.18±2.24和72.71±2.99,对照组分别为76.15±2.33和63.60±3.31,χ2检验显示观察组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9),而t检验显示观察组FMA和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2、0.044)。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降低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促进其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爱萍,余芳,周先珊,吴立红,董晓敏,谢漫[3](2014)在《颅脑外伤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时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不同时机、不同频度介入综合康复训练对颅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中、重度颅脑损伤308例,随机分为康复1组94例(TBI病程<15 d)和康复2组87例(TBI病程≥15 d),康复3组62例(康复训练1次/d),康复4组65例(康复训练2次/d)。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FMA)、功能独立性测评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简明精神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对TBI患者进行认知及运动功能评估。结果四组康复治疗后1、2、3个月的MMSE、FIM、FMA的各项评分均有显着提高(P<0.01),且改善程度康复1组优于康复2组(P<0.05或0.01);康复4组优于康复3组(P<0.05或0.01)。结论早期系统正规的康复治疗有利于TBI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且早期介入适量频度的康复治疗更能促进功能的全面恢复。
董晓敏,李爱萍,吴立红,周先珊,陈铮立,李景琦,蒋功达,滕进忠,程晋城[4](2013)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颅脑外伤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客观评价早期综合康复治疗颅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分组、分层、对照研究方法,进行临床试验。2010年1月-2012年12月对321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按康复介入时间(TBI病程<15天或≥15天康复介入)、治疗频度(1/d或2/d康复治疗)及高压氧治疗(有或无高压氧治疗)分为康复1组39例,康复2组42例,康复3组39例,康复4组38例,康复5组43例,康复6组40例,康复7组39例和康复8组41例。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FMA)、功能独立性测评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简明精神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对TBI患者进行认知及运动功能评估。结果:八组康复治疗后1月、2月和3月的MMSE、FIM、FMA的各项评分均有显着提高(P<0.01),且改善程度TBI病程<15天介入康复组(康复1、2、3、4组)优于TBI病程≥15天康复介入组(康复5、6、7、8组)(P<0.05或0.01);康复治疗频度2/d组(康复3、4、7、8组)优于治疗频度1/d组(康复1、2、5、6组)(P<0.05或0.01);进行高压氧治疗组(康复1、3、5、7组)优于无高压氧治疗组(康复2、4、6、8组)(P<0.05或0.01)。结论:早期系统正规的康复治疗有利于TBI患者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且早期介入适量频度的康复治疗及配合高压氧治疗更能促进功能的全面恢复。
刘瑞莲[5](2012)在《运动性颅脑损伤及其康复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竞技体育运动训练和比赛中,格斗类项群以其一对一竞技和绝对胜利或得分胜利为基本特点。像散打运动通过踢、摔、打等手段为主要技击内容,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斗智较技而取得胜利的一项对抗性竞技运动,在我国开展广泛〔1〕。作为格斗项群项目在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不断借鉴外来格斗术的优
陈杨葭,陈建敏[6](2021)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与分析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2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洼田饮水试验评级、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ideofluoroscopyswallowingstudy,VFSS)结果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低,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级与治疗前相比降低,观察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级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口腔期通过时间、咽期延迟时间及咽期通过时间与治疗前相比均缩短,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中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有效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吴豪杰[7](2021)在《阶段式康复训练对老年颅脑外伤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阶段式康复训练对老年颅脑外伤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新安国际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老年颅脑外伤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康复组,每组38例。两组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常规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康复组采取阶段式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康复训练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分析预后情况。结果康复训练后,康复组NIHSS评分(9.83±2.15)分]低于常规组[(13.25±2.64)分],而BI评分[(64.83±5.46)分]高于常规组[(50.92±3.64)分](t=6.192、13.067,均P<0.05);康复组平衡功能评分[(10.74±2.15)分]、感觉功能评分[(16.74±2.38)分]和运动功能评分[(67.42±4.26)分]均高于常规组[(7.56±1.80)分、(12.01±2.17)分和(53.21±5.10)分](t=6.991、9.053、13.182,均P<0.05);康复组心理健康[(67.28±4.35)分]、社会功能[(58.94±3.25)分]、躯体功能[(53.42±2.83)分]和总体健康[(56.74±4.19)分]评分均高于常规组[(52.83±3.89)分、(44.26±2.89)分、(40.28±3.15)分和(43.64±3.67)分](t=15.264、20.808、19.219、14.498,均P<0.05)。康复组预后良好率[76.32%(29/38)]高于常规组[52.63%(20/38)](χ2=4.653,P<0.05)。结论阶段式康复训练对老年颅脑外伤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良好,且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
王卫华,李文霞[8](2020)在《经络抚触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究经络抚触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的肢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期间治疗的92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经络抚触结合核心肌群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实施干预3月后,观察组平衡能力(BBS)、步行功能(Holden)、Barthel指数(MBI)以及功能独立性(FIM)评分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情绪功能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实施经络抚触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肢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
母晓明,唐艳华,魏月,罗莎,蒋正方[9](2020)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重度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重度脑外伤(TBI)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度TBI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n=33)与对照组(n=32),分别接受早期及晚期综合康复治疗,即分别在患者病情稳定后24 h和1个月后进行康复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电生理指标和实验室指标,治疗结束后相关量表评分及随访结果。结果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N20及P300波幅、N20及P300潜伏期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N20及P300波幅均高于治疗前、N20及P300潜伏期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研究组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N20及P300波幅差值、N20及P300潜伏期差值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及降钙素原(PCT)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两组上述指标均显着低于治疗前(均P<0.05)。研究组血清CRP、NSE及PCT治疗前后的差值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3个月研究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6个月,研究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TBI接受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以促进患者尽早苏醒,改善认知功能障碍,有利于患者康复。
二、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颅脑外伤患者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颅脑外伤患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影响因素分析及综合康复训练对神经功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及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临床资料收集 |
1.2.2 分组方法和干预方法 |
1.2.3 预后随访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影响因素分析 |
2.2 康复训练前后神经功能变化 |
3 讨论 |
(2)综合康复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康复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2组患者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
2.2 2组患者运动功能比较 |
2.3 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
3 讨 论 |
(3)颅脑外伤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时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5)运动性颅脑损伤及其康复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运动性颅脑损伤的病理学分析 |
1.1 运动性颅脑损伤的部位分析 |
1.2 运动性颅脑损伤的基本特点 |
1.3 临床表现 |
1.4 功能障碍 |
2 运动性颅脑损伤的康复 |
2.1 颅脑损伤的被动训练功能康复 |
2.2 颅脑损伤的主动性活动功能康复 |
2.3 颅脑损伤的认知功能康复 |
2.4 颅脑损伤的高压氧治疗 |
(6)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量表评分对比 |
2.2 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对比 |
2.3 两组治疗前后VFSS检查对比 |
3 讨论 |
四、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颅脑外伤患者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影响因素分析及综合康复训练对神经功能影响[J]. 邹志斌,邹国荣,胡友珠,罗庆勇. 社区医学杂志, 2020(01)
- [2]综合康复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 李群,姚国权,徐礼林,石碑田,鲁成,侯仕强,林宁. 中华全科医学, 2019(09)
- [3]颅脑外伤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时效性研究[J]. 李爱萍,余芳,周先珊,吴立红,董晓敏,谢漫. 东南国防医药, 2014(02)
- [4]早期综合康复治疗颅脑外伤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A]. 董晓敏,李爱萍,吴立红,周先珊,陈铮立,李景琦,蒋功达,滕进忠,程晋城. 2013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浙江省康复医学发展论坛论文集, 2013
- [5]运动性颅脑损伤及其康复治疗[J]. 刘瑞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16)
- [6]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分析[J]. 陈杨葭,陈建敏.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22)
- [7]阶段式康复训练对老年颅脑外伤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 吴豪杰. 中国基层医药, 2021(08)
- [8]经络抚触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J]. 王卫华,李文霞.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17)
- [9]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重度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 母晓明,唐艳华,魏月,罗莎,蒋正方.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