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搞好反避税防范“零利润”(论文文献综述)
叶旭廷[1](2016)在《国内企业并购重组对产业安全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安全是国民经济稳定与发展的核心与关键,特别是伴随着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国际间经济联系的增强,产业安全的受关注度日益提高。任何一个国家为保证自身经济发展的自主性与经济主权的完整性,其实现的基础就是产业安全。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内企业并购重组业已成为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领域进行整合,乃至国民经济进行微观调整的重要手段,企业并购重组的方式、内容、动机、关联性日趋多样,对产业经济与产业安全的影响日趋加深。基于这样复杂的经济环境与企业并购重组的多元性需求,系统地研究了在产业安全视角下国内企业并购重组的实践价值与深刻的理论研究意义。本文是以产业安全为基本研究视角与基础,以国内企业并购重组这一现象为主线进行的结合研究。赋予了产业安全问题以新的内涵,指出研究产业安全问题不仅由外延式研究,单纯由外资对投资国的经济性行为,还包含内涵式研究,投资国内部经济行为的作用同样也对产业安全产生影响。文章还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分别从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五个方面论述国内企业并购重组对其安全程度的影响,并运用福利经济学的观点,指出在内涵式产业安全条件下,社会福利最大化应是产业安全追求的最高形式。基于上述研究视角与逻辑主线,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梳理了产业安全理论的产生、延伸、发展理论,综述了产业经济的各子系统理论与产业经济研究的五个基本方面并与国民经济安全理论相契合,为接下来进行的机理研究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二)以相对理论完备的产业经济理论范式为基础研究框架,分别从产业经济的五个分支方面安全论这几个视角研究国内企业并购重组对产业安全的影响机理。根据影响机理研究内容,引入产业安全评价与预警方法,构建了加入“企业并购重组”因素的产业安全指标体系,以点带面进行拓展分析。通过对产业安全态势的定量性分析,旨在以数量化研究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构建一套既与客观实际相结合又有发展的前瞻性与科学性的评价体系,从而有利于准确、完备、科学地评价在国内企业并购重组下的产业安全状态并进行科学地预警研究。(三)以河北省钢铁行业为例,分析研究了河北钢铁集团并购重组过程对河北省及全国钢铁行业的产业安全影响。并且针对国内企业并购重组对产业安全影响提出的政策建议,旨在科学地为解决文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思路。根据上述研究内容,本文得出以下基本结论:(一)企业并购重组对产业安全影响程度整体加深。从产业组织、结构、布局、政策、发展五个层面进行分析,我国企业并购重组目前还处于外延式扩张阶段,对生产力内涵式提升不足。个别行业甚至形成垄断,导致对产业安全整体影响影响加深,产业安全维度下降。(二)企业并购重组对社会整体福利效应尚未带来整体提升。当前,我国企业对消费者剩余关注度普遍不够,国内企业并购重组大都没有实现社会整体福利效应的上升。个别产业由于并购时机选择失误,导致并购成本过高,甚至没有实现生产者剩余的提高,利润出现了巨额下滑,社会总福利更是比并购前大幅减少(三)企业并购重组市场化导向偏弱。我国企业并购重组动机与行为中,市场化行为选择偏弱,并购重组大都具有浓重的行政推动色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得到完全发挥。(四)产业安全防范预警意识尚未得到建立。我国企业在并购重组过程中,普遍追求规模的扩大,经济效益的提升,对产业安全的防范预警意识不强,甚至为了本企业的利益牺牲国家产业安全权益。各级政府在推动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也往往关注规模增长,GDP与财政收入的增收,对本地区乃至国家整体产业安全状况普遍关注不足,产业安全防范预警意识缺少。本文创新点在于,创新性地提出“国内企业并购重组对产业安全的影响研究”这一选题,在当今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本文结合产业经济理论的思想,运用合项思维理论创新法,分别从产业组织安全理论、产业布局安全理论、产业政策安全理论与产业结构安全理论、产业发展安全理论角度,五位一体创新地论述国内企业并购重组对产业安全的影响研究,提出了另一种全新的解读和维护产业安全的思路,具有创新的理论价值。
许利民[2](2012)在《无形资产转让定价与税制优化研究 ——以跨境税源管理为视角》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无形资产逐渐取代有形资产,成为全球经济活动中重要的活跃因素,为跨国公司的产品与服务提供主要的附加价值。研发活动成为跨国公司形成知识产权,赢得无形资产收益的重要基础;各类营销、授权和服务也成为无形资产取得收益的手段。跨国公司在利用无形资产的资本属性进行一般牟利活动的同时,将转让定价与无形资产运营结合起来,对于各国财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财政资源的掠夺达到了惊人的程度。由于涉及巨额利益,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成为一个多方参与的博弈,对国际财政资源的争夺是其核心的内容之一。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税务部门来讲,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涉及的并不仅仅限于国际税制部分,也不仅仅限于财政资源的争夺,这其中还涉及到一国经济长远发展的基础,而且国内税制也涉及其中。在全球经济活动中,除了跨国公司之外,世界各国政府尤其是发达国家政府也日益注意到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因而采取一系列政策对其开发、利用和积累进行扶持,发达国家纷纷调整和优化国内国际税制,为本国无形资产的开发和积累提供税收优惠,相互之间并展开新一轮的为本国企业吸引和积累无形资产的税收优惠政策竞赛,以适应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竞争带来的挑战。这样的结果使得国际间无形资产积累的平衡进一步向发达国家倾斜,使得发展中国家在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博弈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更进一步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开始出现筹组无形资产跨国联盟的趋势,并意图通过对无形资产转让定价规则制定和解释权的垄断,借助其本身长期积聚的无形资产优势,逐步形成通过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在全球攫取利益的财政霸权机制。这一企图对中国以及类似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在全球经济危机与财政赤字泛滥的情况下,相关各方对于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争夺进一步加剧。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财政危机,直接推动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纷纷出台新的法规和举措,强化对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监管,以求在国际财政资源当中取得更大的份额。日本是中国重要的转让定价对象国,在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方面中日之间的争夺近来也日趋激烈。由于“3.11”地震与核泄漏的双重打击,日本经济与财政面临着严峻的压力,为了应对国内电力短缺和制造环境恶化的问题,日本的制造业大批向海外转移已经不可避免;与此同时,日本跨国公司将在更大规模上开展无形资产转让定价。迫于恢复重建与巨额财政赤字的压力,日本政府在转让定价监管上将更为积极,在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方面与中国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全球合作研发的兴起为中国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中国一方面需要积极融入全球合作研发的大潮,另一方面需要构建良好的成本分摊机制,以分享合作研发产生的无形资产带来的收益。OECD与美国在此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避税港成为跨国公司开展无形资产转让定价重要的中转站。利用在避税港的无形资产控股公司集中无形资产的收益,同时避开高税负国家对无形资产的征税,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税务筹划的重要内容。针对这一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共同利益。当前,国际社会主要是利用受控外国公司规则、东道国对无形资产运营的实质性要求、风险和关键人员功能测试等手段进行处理,一些国家还开始实施自愿遵循策略的推广,以弥补因避税港引发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管理漏洞。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国已经全面融入世界经济,成为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重要利益相关方,中国研发能力的快速提升进一步使得其在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方面的利益进一步加大,目前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在无形资产转让定价中处于弱势地位。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中国需要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完善自身的税收政策与税制结构,在建立良好的成本分摊机制以打开中国公司参与全球研发的大门同时,在成本节约、市场溢价、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削弱西方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话语霸权,同时逐渐提升本国对于无形资产转让定价规则的论述能力和监管能力,加强与处境类似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和巴西的经验分享,使得本国的税务管理能新的形势相适应。与此同时,中国需要确立促进无形资产研发积累的国内税制,为本国经济参与全球化竞争和融入知识经济时代奠定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国内税制基础。全篇论文共分七个部分。其中导论部分介绍研究主旨、研究思路与论文创新点;第一章为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二章介绍全球的无形资产崛起、公共债务危机,突显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三章介绍世界合作研发的兴起,对中国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影响以及成本分摊机制的建立;第四章主要考察避税港与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关系;第五章讨论中国在全球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当中面临的形势以及对中国政府的相关建议。结论部分主要是对全篇进行总结与归纳,对于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提出建议。
唐家强[3](2012)在《海关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研究》文中提出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显着特点是跨国公司不断涌现并逐渐发展壮大,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显着。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跨国公司无论是在经营策略还是在行为上均受到各个国家的广泛关注。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其转移定价行为逐渐成为科研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加入了WTO,中国内部市场逐渐对外开发,经济实力稳步提升,许多知名的跨国公司纷纷打入中国市场,不论是以独资形式,还是以合资或者合作的形式,都在中国积极谋求发展。对于这些跨国公司来说,通过定价转移来实现自身贸易利润转移,这种行为不管是否与降低税负的目的有关,其直接后果是降低了我国的税收,并对国内的财政收入和经济秩序有一定的影响。仅此而言,我国需要制定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措施,以约束跨国公司的转移定价行为,可以广泛的借鉴国外相关法律或经验,必要时对其进行改进,从而对我国那些存在转移定价行为的跨国公司进行制约和监管。本文从海关对于跨国企业转移定价进行监管的角度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分别阐述了转移定价的理论基础;对转移定价进行剖析;分析转移定价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阐述国内外对于跨公司转移定价的法规制度;海关和税务机关对于转移定价监管差异的比较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在海关环节通过转移定价避税的主要形式,针对目前海关监管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王建花[4](2009)在《新《企业所得税法》下避税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随着一些企业运用各种避税手段规避所得税的现象日趋严重,国内外避税与反避税的斗争也日益激烈。为了保护国家税收收入不受侵蚀,针对一些企业可能采取的避税措施,借鉴国内外反避税经验教训,《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六章特别纳税调整专门规定了反避税措施。中国企业所得税法有关反避税规定的制定及实施,对于防止企业避税行为,加强税收征管,堵塞收入流失,维护国家利益,促进企业公平竞争,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但同时,新企业所得税法颁布之后,也使我们国家反避税面临新的发展趋势,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下完成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提出研究问题及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阐述了本论题的文献综述,并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方法。第二部分分析了避税的一般理论,引出关于避税概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避税的构成要件及其法律性质,认为避税脱溢了税法的规定,是一种应该加以规制的行为。第三部分通过对美国、英国、德国和韩国四个国家反避税制度的介绍,总结了国外反避税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四章是对我国反避税法律制度的现状透视,回顾了我国反避税制度的立法进程,进而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63号)及《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国税发[2009]2号文),中新增的反避税条款。第五章综合全篇,对我国反避税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谭楚玲[5](2007)在《关注外资企业的转让定价避税活动》文中提出转让定价是指跨国公司内部或关联企业之间相互约定出口和采购商品、劳务、财产与技术时所采用的内部交易价格及其定价行为。转让定价是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进行国际避税采用最多的方
陈银燕[6](2006)在《外商投资企业利润操纵行为浅析》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企业在我国热火朝天地发展起来,外资引进毫无疑问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外资企业在数量和项目上看似红火,可盈利的并不多。目前竟有50%左右的在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自称是亏损的。真的有那么多企业亏损吗?根据笔者观察,事实并非如此,很多企业是虚亏实盈,为了逃避税款、骗取国家优惠政策等目的,采用“转让定价”、“做假账”等手段操纵利润。但是各界对外企操纵利润的行为认识不足,本文旨在分析外资企业在华操纵利润的主要手段,提出为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和引进外资更好发展,必须治理外企利润操纵行为,同时寻求治理的路径。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外资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以数据说明外资企业在我国亏损面居高不下的情况,并指出外企“亏损越来越大,投资热情却越来越高”的奇怪现象,通过考察1998-2004年连续7个年度各类工业企业的销售毛利率,揭示出外资企业的销售毛利率年年低于内资企业的不正常现象,提出外资企业操纵利润的判断。第二章分析外资企业操纵利润的动机:逃避税收、独占税前盈利、加快资金回收、规避汇率风险等。第三章详细论述外商投资企业利润操纵的主要手段之一—转让定价。首先分析外资企业业务往来,包括商品和设备进出口、贷款业务、劳务活动、无形资产转让等各个方面中的转让定价行为,然后着重以一个案例具体说明外资企业转让定价操纵利润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及影响利润的结果,并阐述转让定价调整的一般方法。第四章论述外商投资企业利润操纵的另一主要手段—会计造假,对主营业务收入、成本费用等十一个方面的会计造假手段进行了详细分析列举。第五章首先分析了外商投资企业利润操纵行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说明治理利润操纵行为是打击不法行为、净化投资环境的举措。然后分别在转让定价和会计造假的治理方面,提出了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社会审计等若干建议。
杨雷东[7](2006)在《试论我国涉外税收的流失及治理》文中研究表明偷逃税和避税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我国表现更为突出。近几年我国税收流失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尽管现在征管手段不断得到加强,制度不断得到完善,但偷税、避税的情况仍然层出不穷。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加入WTO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大量涌入,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国之一。而在其起到投资拉动、技术提升等正面作用的同时,投资者由于受“利益最大化”和“税收最小化”的目的驱使,利用各种方式进行逃、避税带来的税收流失现象日趋严重,涉外税收正在大量流失,让人触目惊心。特别是其中涉外企业国际避税现象非常突出,虽然严格来讲,它并不违法,但这无疑违背了立法目的和税法精神,损害了国家利益。笔者认为,采取相应措施,积极防范涉外税收流失已成为当务之急。 我国涉外税收的流失既具备内资企业的税收流失的一般性质又有其国际偷、逃、避税的特性,我国的有关经济学专家更多的是借鉴国外研究经验有针对性的对国际避税和反避税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国家税务总局也相继出台文件对反避税工作作了一系列具备法律、法规效力的规定。但是面对加入WTO后日益复杂的涉外经济活动,在涉外税收管理部门如何切合税收征管实际,切中要害的做好反避税工作,防治涉外税收的流失方面,并无实质性的进展。 本文在研究税收流失普遍性问题基础上对涉外税收流失这一特殊性问题予以专门研究。本文共分四章十三节,主要思路是: 第一步先从现实的角度提出研究并解决涉外税收流失问题的急迫性和重要性,然后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对涉外税收流失的概念和表现形式予以概括,弄清问题的内涵是什么。 第二步结合我国涉外税收流失的现状特别是涉外企业避税的状况分析其成因,进而从财政性效应、市场性效应、宏观调控效应三个角度分析其经济效应。
卢鹏[8](2005)在《转让定价避税行为研究》文中认为根据心理学和行为科学揭示的规律,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又是由内驱力和诱因相互作用形成的。因此,纳税人的转让定价行为也是由动机等因素支配的,本文将运用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等学科理论分析影响纳税人转让定价行为的动机、内驱力和诱因等因素,并运用博弈理论分析纳税人的转让定价决策过程。 本文首先运用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等学科理论分析了纳税人的转让定价行为,按照转让定价的目的不同,纳税人的转让定价动机可分为税收动机和非税收动机,文章进而分析了形成这些动机的内驱力和诱因。然后根据不同制度下,纳税人转让定价行为的行动空间不同,分别建立了转让定价避税博弈模型和预约定价博弈模型,研究转让定价行为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最后,为了完善模型分析结果,给政府转让定价管理提供更具实际操作意义的建议,通过问卷的形式对纳税人的转让定价情况进行了调查。 本文最具意义的研究成果是:(1)系统、深入地分析了纳税人转让定价行为的形成过程;(2)针对不同制度下,纳税人转让定价行为的空间不同,分别构建了博弈模型进行分析,揭示各个因素对纳税人转让定价活动的影响情况;(3)根据理论分析及问卷调查分析的结果,为加强政府转让定价税收管理提出政策建议。
全永杰[9](2005)在《抵制有害税收竞争实践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毫无疑问,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最突出的特征之一。资本的跨国自由流动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更有效配置与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使得一国的税收政策比之过去更可能对别国产生影响。一国政府对外国投资者提供更优惠的税收政策,别国政府往往会迫于发展本国经济的沉重压力而纷纷跟进。各国在提供税收优惠上相互攀比,形成了过度的税收竞争,即有害税收竞争。有害税收竞争导致的种种严重后果使得国际社会有必要对其进行规制,而目前最为现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对有害税收竞争实践所引发的国际避税行为进行法律规制。 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 正文部分分为四章: 第一章首先对有害税收竞争的含义进行界定,接着详细论述有害税收竞争所产生的严重危害后果,最后分别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对抵制有害税收竞争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第二章是对有害税收竞争实践的法律剖析。有害税收竞争实践主要包括避税港和有害优惠税制两种形式,而这两种形式的判定标准以及跨国公司如何利用它们进行国际避税将是重点阐述的内容。 第三章论述抵制有害税收竞争实践的各种法律措施,单边法律措施主要是转
张万成[10](2004)在《我国转轨时期企业资本结构选择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自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的MM理论诞生以来,企业资本结构理论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资本结构的研究一直是热点话题之一,形成了比较清晰的理论演进路径,出现了多个理论假说:如信号传递、融资优序等等。这一理论的前提是:成熟的资本市场使得企业可以相对自由地选择融资方式;有效的市场监督与治理机制又使得企业必须谨慎地选择融资方式。但是我国企业融资方式与这一定理,尤其是融资顺序偏好理论存在很大的差别甚至相左,融资制度的成本与不确定性都很高。国有企业在“拨改贷”之后,资本金来源由财政直接投入转向主要依靠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的方式,形成了国有企业对国有银行的高负债。这种高负债的实质在于软预算约束和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由于预算软约束,经营状况不佳的国有企业不是在竞争中被淘汰,而是继续获得来自银行的支持,因此,从表面上看,国有企业的经营困难是由于国有企业债务负担过重,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盈利能力下降导致还贷能力下降以及软预算约束造成的“投资饥渴症”。高额负债累积的本息提高了国有企业的固定成本,削弱了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上市公司的情况却正好相反,负债率要低于非上市的国有企业,其偏好于股权融资、增发配股等方式。以非国有经济为主的中小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受到很多限制:一方面由于所有制不同,客观存在所有制上的歧视、加上信息的不对称,使其难以从国有商业银行获得所需要的贷款,而适合中小企业贷款的中小银行等民间金融机构还不发达和完善,难以进行债权融资;另一方面,上市的资格和条件的门槛比较高,使得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也很困难,少数能够海外上市的也需要花费较多的成本,所以中小企业的资本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和民间借贷等形式。由于上述原因,我国企业资本结构选择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在本文中笔者从一个新的视角进行研究: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把资<WP=199>本结构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与中国企业改革实践相结合,把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以及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等宏观问题与资本结构的选择相联系。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国资本结构选择的历史变迁和制度创新。全文的写作思路是首先综述了西方国家资本结构的理论演进,然后对我国转轨时期的资本结构选择的制度变迁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选择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资本结构优化调整的思路。总体来说,是沿着理论综述——制度变迁——现状分析——优化调整的思路展开论述的。第一部分是理论准备部分,主要是第一章。这是研究资本结构的理论综述部分。对资本结构理论在西方国家演进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其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即现代公司资本结构研究出现了和产业组织理论、行为金融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相互交叉融合的特征,衍生出战略公司财务、行为公司财务和财务治理结构理论,呈现了新的繁荣局面。第二部分是资本结构的比较部分,主要是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是国际比较部分,分别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结构进行了国际的横向比较,认为不同的国家出现资本结构差异的根源在于宏观制度背景的差异。第三章是我国资本结构选择制度变迁的纵向比较。通过国际和国内比较,笔者认为: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由于宏观制度环境比较确定,资本结构主要由微观的因素来决定;而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资本结构的选择受外部宏观因素的影响巨大,是我国资本结构的现实与发达国家资本结构理论出现差异甚至相左的根本原因。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制度变迁,从根本上来说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内生交易费用逐渐缩小,市场经济条件下外生交易费用逐渐增加,总的交易费用在收益一定的前提下逐渐下降的过程。第三部分探讨企业资本结构多元化的现状与公司治理,主要是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四章对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国有企业、非国有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第五章则主要针对国有企业中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对股权结构、债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和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第四部分对策分析部分,主要是第六章。把资本结构优化与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相联系,把资本结构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与我国企业改革实践<WP=200>相结合,从“目标——行为——绩效”的角度对我国企业资本结构选择的优化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也可以看作是资本结构的调整过程,在这一转轨过程中,债转股问题、国有股减持等问题都应该纳入到资本结构的研究范围,特别是要把人力资本纳入到资本结构当中,承认人力资本产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二、搞好反避税防范“零利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搞好反避税防范“零利润”(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企业并购重组对产业安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并购 |
1.2.2 产业安全 |
1.3 文献综述 |
1.3.1 企业并购重组的国际研究综述 |
1.3.2 企业并购重组的国内研究综述 |
1.3.3 产业安全的国际研究综述 |
1.3.4 产业安全的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和论文组织架构 |
1.5 创新点 |
2 研究理论基础 |
2.1 产业安全理论 |
2.1.1 产业组织安全 |
2.1.2 产业结构安全 |
2.1.3 产业布局安全 |
2.1.4 产业政策安全 |
2.1.5 产业发展安全 |
2.2 国家经济安全理论 |
2.2.1 国家经济安全观的形成及历史地位 |
2.2.2 国家经济安全理论的综述 |
2.2.3 国家经济安全理论对产业安全理论的形成作用 |
2.3 并购重组理论 |
2.3.1 并购的驱动因素 |
2.3.2 并购的过程 |
2.3.3 并购的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3 国内企业并购重组对产业安全影响机理研究 |
3.1 对产业组织安全的影响机制 |
3.1.1 产业组织安全的影响因素 |
3.1.2 对产业集中度的影响 |
3.1.3 对行业规模经济性影响 |
3.1.4 对行政化壁垒的影响 |
3.1.5 对跨国公司策略性行为的影响 |
3.2 对产业结构安全影响机制 |
3.2.1 产业结构安全的影响因素 |
3.2.2 对资源供给结构和需求的影响 |
3.2.3 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 |
3.2.4 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3.2.5 对国际投资结构的影响 |
3.3 对产业布局安全影响机制 |
3.3.1 产业布局安全的影响因素 |
3.3.2 对区位市场维度的影响 |
3.3.3 对政策导向维度的影响 |
3.3.4 对技术扩散维度的影响 |
3.3.5 对人力资源维度影响 |
3.4 对产业政策安全影响机制 |
3.4.1 产业政策安全的影响因素 |
3.4.2 对决策信息获取充分性的影响 |
3.4.3 对产业决策机制有效性的影响 |
3.4.4 对预警体系完善性的影响 |
3.5 对产业发展安全影响机制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企业并购重组的产业安全影响评价和预警研究 |
4.1 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 |
4.2 产业的国内环境指标 |
4.2.1 产业的金融环境评价指标 |
4.2.2 产业的生产要素环境评价指标 |
4.2.3 产业的市场需求环境评价 |
4.2.4 产业的政策环境评价 |
4.3 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指标 |
4.3.1 市场竞争力指标 |
4.3.2 绩效竞争力指标 |
4.3.3 结构竞争力指标 |
4.3.4 技术竞争力指标 |
4.4 产业的对外依存度和发展能力指标 |
4.4.1 产业对外依存度指标 |
4.4.2 产业的发展能力指标 |
4.5 产业的福利效应指标 |
4.5.1 横向兼并与产业的福利效应 |
4.5.2 纵向兼并与产业的福利效应 |
4.6 评价和预警的指标体系 |
4.7 产业安全的预警与输出 |
4.8 本章小结 |
5 案例实证研究——以河北钢铁行业为例 |
5.1 河北钢铁集团并购重组进程 |
5.1.1 我国钢铁行业的整体环境 |
5.1.2 河北钢铁集团并购重组的目的和历程 |
5.1.3 河北钢铁集团的现状 |
5.2 并购重组后集团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
5.2.1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设计 |
5.2.2 综合评价方法及数据采集 |
5.2.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评价 |
5.2.4 基于熵权法的评价 |
5.2.5 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 |
5.3 河北钢铁集团并购重组对本省和国家的钢铁产业安全的影响 |
5.3.1 对产业组织安全的影响 |
5.3.2 对产业结构安全的影响 |
5.3.3 对产业布局安全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国内企业并购重组对产业安全影响的政策建议 |
6.1 思想观念的改变 |
6.1.1 树立全面的产业安全观 |
6.1.2 建立科学的产业安全方法论 |
6.2 战略规划与法律建设 |
6.2.1 重视编制产业的战略规划 |
6.2.2 加强法制建设 |
6.3 完善制定相关产业政策 |
6.3.1 促进产业内市场充分竞争 |
6.3.2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6.3.3 促进产业布局逐步优化 |
6.3.4 促进产业链条延伸优化 |
6.3.5 企业并购要与发展阶段相适应 |
6.4 建立并购重组对产业安全评价体系 |
6.4.1 建立企业并购重组对产业安全影响估算分析体系 |
6.4.2 建立产业安全预警发布制度 |
6.5 加强专利技术成果保护 |
6.6 建立企业并购对产业安全社会责任制度 |
7 结论及未来展望 |
7.1 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7.3 未来展望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无形资产转让定价与税制优化研究 ——以跨境税源管理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1.2.1 研究思路 |
1.2.2 论文结构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创新点 |
2 理论综述 |
2.1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经济学基础理论 |
2.1.1 熊彼特理论突出无形资产税制的重要性 |
2.1.2 德鲁克的无形资产统治世界理论 |
2.1.3 新古典主义的无形资产税收观与趋势 |
2.1.4 新制度经济学与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制优化 |
2.1.5 博弈论与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博弈 |
2.1.6 对上述经济理论与思想的总体评述 |
2.2 关于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基本原理 |
2.2.1 传统的无形资产理论与评述 |
2.2.2 现代会计学界对于无形资产估值的研究与评述 |
2.2.3 OECD关于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特殊考虑 |
2.3 近期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研究文献 |
2.3.1 国外文献 |
2.3.2 国内文献 |
2.3.3 对近期国内外研究文献的评述 |
3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国际形势分析 |
3.1 无形资产全球扩张及其特征 |
3.1.1 无形资产全球扩张法治基础的建立 |
3.1.2 无形资产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
3.1.3 无形资产控制权的集中与产品制造的国际化 |
3.1.4 海外制造成为跨国公司无形资产对外扩张的工具 |
3.2 发达国家对无形资产管理的强化 |
3.2.1 发达国家无形资产同盟雏形的建立 |
3.2.2 发达国家对无形资产税制的优化 |
3.2.3 无形资产同盟与转让定价利益机制 |
3.3 全球赤字潮加剧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博弈 |
3.3.1 金融危机形势下的全球赤字泛滥 |
3.3.2 巨额赤字促使各国加强转让定价监管 |
3.3.3 各国政府日益重视无形资产转让定价 |
3.4 跨国公司无形资产转让定价重要性上升 |
3.4.1 跨国公司积极利用无形资产转让定价 |
3.4.2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案件涉及金额巨大 |
3.5 “3.11”事件加剧中日间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博弈 |
3.5.1 日本是中国重要的转让定价博弈对象 |
3.5.2 “3.11事件”进一步恶化日本经济环境 |
3.5.3 日本扩大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规模 |
3.5.4 对中日间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博弈的展望 |
4 合作研发与无形资产转让定价 |
4.1 全球合作研发兴起对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影响 |
4.1.1 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推动跨国合作研发的兴起 |
4.1.2 合作研发的发展改变全球无形资产分布现状 |
4.1.3 合作研发国际化的趋势与无形资产转让定价 |
4.2 关于合作研发与建立成本分摊机制必要性的认识 |
4.2.1 合作研发对中国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提出的挑战 |
4.2.2 中国需要积极参与跨国公司的合作研发 |
4.2.3 分享合作研发利益需要建立成本分摊机制 |
4.3 成本分摊时代的到来 |
4.3.1 成本分摊协议国际发展概况 |
4.3.2 OECD成本分摊协议的立场及指南 |
4.3.3 美国成本分摊协议的沿革 |
附件 |
4.4 成本分摊案例介绍 |
4.4.1 GMA无形资产研发成本分摊协议 |
4.4.2 XILINX成本分摊协议 |
4.4.3 NH Global集团营销服务劳务成本分摊协议 |
4.4.4 上述案例的借鉴意义 |
5 避税港与无形资产转让定价 |
5.1 避税港是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博弈的重要参与方 |
5.1.1 无形资产向低税负国家转移 |
5.1.2 避税港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基本模式 |
5.1.3 重要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避税港列表 |
5.2 国际社会对避税港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反制一 |
5.2.1 受控外国公司立法与实践 |
5.2.2 美国的CFC立法和实践 |
5.3 国际社会对避税港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反制二 |
5.3.1 避税港无形资产控股公司的转让定价测试 |
5.3.2 无形资产东道国的实质性要求 |
5.3.3 自愿遵从策略的推广 |
6 中国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困境与税制优化 |
6.1 中国面临的无形资产市场环境变迁 |
6.1.1 国际无形资产市场环境的变迁 |
6.1.2 国内跨国公司无形资产市场策略的演变 |
6.2 中国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困境 |
6.2.1 本土企业对于无形资产的漠视 |
6.2.2 中国成为全球制造基地与无形资产对外依赖 |
6.2.3 避税港对华巨额投资与转让定价 |
6.2.4 在华投资虚亏的重要原因是无形资产转让定价 |
6.3 中国应对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斗争加剧的策略 |
6.3.1 以先进理念引导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制的优化 |
6.3.2 建立有利于无形资产增长的财税体制 |
6.3.3 优化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制需要遵循三原则 |
6.4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管理的一个新视角 |
6.4.1 熊彼特创新理论对利润的理解 |
6.4.2 创新利润与无形资产转让定价 |
6.4.3 熊彼特理论为无形资产税制优化提供新视角 |
6.5 中国关于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特殊考虑 |
6.5.1 环境补偿问题 |
6.5.2 成本节约与市场溢价 |
6.5.3 单一功能企业与有限盈利 |
6.6 与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相关的国内税制优化问题 |
6.6.1 App store平台上无形资产的惊人增长与启示 |
6.6.2 移动互联网为中国无形资产赶超战略提供机遇 |
6.6.3 移动互联与服务于无形资产增长的国内税制设计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是全球转让定价博弈的主战场之一 |
7.1.2 中国是当前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博弈的重要利益受损方 |
7.1.3 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涉及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7.2 对中国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制优化的建议 |
7.2.1 必须建立适应全球竞争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制 |
7.2.2 必须建立适应合作研发需要的成本分摊机制 |
7.2.3 必须以开放的赶超战略指导国内无形资产税制的优化 |
7.3 发展中国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监管能力的建议 |
7.3.1 将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确定为转让定价的监管重点 |
7.3.2 推动与避税港的情报交换 |
7.3.3 有限度的接受对无形资产的收益法定价 |
7.3.4 打造适应全球竞争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监管队伍 |
7.3.5 在经济特区开展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务管理试点 |
7.3.6 与巴西等国分享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收经验 |
7.4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3)海关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转移定价理论 |
1.3.2 转移定价监管理论 |
1.3.3 中国转移定价的法律制定理论 |
1.4 转移定价在中国应用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1.4.1 转移定价在中国的应用现状 |
1.4.2 转移定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1.5 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创新点 |
1.5.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有关概念的定义与认定 |
2.1.1 转移定价的定义 |
2.1.2 关联企业的认定 |
2.2 内部化理论 |
2.3 合理转移定价价格理论 |
2.3.1 OECD 对合理转移定价的认定 |
2.3.2 中国税务机关对合理转移定价的认定 |
2.3.3 中国海关对于存在特殊关系的企业之间进口商品价格的认定 |
第三章 中外关于跨国公司转移定价法律规定剖析 |
3.1 美国以及 OECD 关于转移定价的制度及分析 |
3.1.1 美国以及 OECD 转移定价准则概述 |
3.1.2 美国和 OECD 关于转移定价调整的基本原则 |
3.2 其它国家对于转移定价的法律制度及分析 |
3.3 发达国家反避税主要制度分析 |
3.3.1 纳税人举证制度 |
3.3.2 有关资本金弱化问题的专门条款 |
3.3.3 对转移定价的处罚措施 |
第四章 海关监管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机理与案例分析 |
4.1 税务机关与海关对于转移定价监管的联系与区别 |
4.1.1 税务机关与海关对于转移定价监管所依据的法律制度比较 |
4.1.2 税务机关与海关对于转移定价监管目的的比较 |
4.1.3 税务机关与海关对于转移定价监管在审查程序上的比较 |
4.1.4 转移定价与海关估价对成交价格测试方法的比较 |
4.1.5 税务机关与海关对于转移定价监管其他方面的比较 |
4.1.6 税务机关与海关对于转移定价监管的新动态 |
4.2 跨国公司进行转移定价的动因 |
4.2.1 降低跨国公司的税负总额 |
4.2.2 利润的调节 |
4.2.3 降低经营风险 |
4.2.4 获得竞争优势 |
4.3 跨国公司实现转移定价的主要方式 |
4.3.1 通过有形商品转让的转移定价 |
4.3.2 无形资产转让和使用 |
4.3.3 劳务购销中的价格转移 |
4.3.4 母公司的管理费 |
4.3.5 避税港的运用 |
4.4 海关对转移定价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4.4.1 尚没有针对产品在进口环节转移定价的法规 |
4.4.2 申报渠道不完善,监管机关之间沟通不够 |
4.4.3 海关现有的审核成交价格的手段单一 |
4.4.4 对非税源商品的监控力度不够 |
4.5 案例分析 |
4.5.1 利用转移定价低报价格偷逃进口关税的案例 |
4.5.2 通过漏报特许权使用费转移定价避税的案例 |
第五章 海关有效应对不合理转移定价避税的对策与建议 |
5.1 健全法律法规,提高人员素质 |
5.1.1 积极实施预约定价安排规则 |
5.1.2 建立涉外审计制度 |
5.1.3 提高海关税收征管人员的综合素质 |
5.2 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征收体系 |
5.2.1 加大跨国公司避税成本 |
5.2.2 监管部门协作形成合力 |
5.2.3 建立关税征收管理体系 |
5.2.4 转变观念,淡化税收考核 |
5.3 注重管理机制,实现综合治理 |
5.3.1 引入预约估价机制 |
5.3.2 引入对企业进行分类管理的风险管理机制 |
5.3.3 引入多边合作综合治理手段 |
5.4 加强国际海关合作,提高违法处罚成本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新《企业所得税法》下避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
2 避税的基本理论研究 |
2.1 避税概念的法律界定 |
2.2 避税行为的构成要件 |
2.2.1 主观要件——税收规避的意图 |
2.2.2 行为要件——交易形式选择可能性的滥用 |
2.2.3 效果要件——规避税负的经济效果 |
2.3 避税行为的法律性质 |
2.3.1 合法说 |
2.3.2 违法说 |
2.3.3 脱法说 |
2.4 避税行为的主要方式 |
3 国外反避税的经验借鉴 |
3.1 国外反避税的立法 |
3.1.1 美国的反避税制度 |
3.1.2 英国反避税制度简述 |
3.1.3 德国的反避税制度 |
3.1.4 韩国的反避税制度 |
3.2 国外反避税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4 我国反避税法律制度的现状透视 |
4.1 我国反避税法律制度的历史进程回顾 |
4.2 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办法》中反避税规定 |
5 我国反避税制度的完善 |
5.1 我国反避税制度的立法完善 |
5.2 我国反避税执法体系的健全 |
5.3 我国纳税人权利的保护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详细摘要 |
(5)关注外资企业的转让定价避税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转让定价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
政府如何接招 |
1、建立反避税机构体系。 |
2、加强反避税的信息化建设。 |
3、统一内外所得税法, 完善我国的转让定价税制。 |
4、预防为主, 借鉴国外预约定价制度的经验。 |
5、政府应保持外资政策及其他各项经济政策的透明度和连续性。 |
6、加强反转让定价工作的国际合作。 |
(6)外商投资企业利润操纵行为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外商投资企业的蓬勃发展与大面积亏损的矛盾 |
第一节 外资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大面积亏损的状况 |
第三节 外商投资企业操纵利润的逻辑推断 |
第二章 外商投资企业操纵利润的主要动机探寻 |
第三章 外商投资企业利润操纵的主要手段之一—转让定价 |
第一节 外商投资企业业务往来各个方面的转让定价 |
第二节 外商投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操纵利润的案例分析 |
第三节 外商投资企业转让定价的新手法 |
第四章 外商投资企业利润操纵的主要手段之二—会计造假 |
第五章 外商投资企业利润操纵行为的治理对策 |
第一节 对外资企业利润操纵行为进行治理的原因 |
第二节 转让定价的治理建议 |
第三节 会计造假的治理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试论我国涉外税收的流失及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税收流失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
(二) 我国涉外税收亟待治理 |
二、国内外涉外税收流失的研究状况 |
(一) 国外涉外税收流失研究情况 |
(二) 国内涉外税收流失研究状况 |
三、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税收流失的概念及要素界定 |
(一) 税收流失的概念判定 |
(二) 税收流失要素界定 |
五、涉外税收流失的主要表现形式 |
(一) 纳税人行为导致的税收流失 |
(二) 征税人行为导致的税收流失 |
第二章 我国涉外税收流失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
一、涉外税收流失状况及渠道 |
(一) 涉外税收流失现状 |
(二) 涉外税收流失的主要渠道 |
二、我国涉外企业避税活动的主要内容 |
(一) 避税与偷逃税的法律判定及异同 |
(二)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的具体方式 |
三、涉外税收流失的成因 |
(一) 内在原因及经济学分析 |
(二) 外在原因及相关分析 |
(三) 引申分析——税收流失的博弈分析 |
第三章 涉外税收流失的经济效应 |
一、财政性效应 |
(一) 税收流失造成财政收入减少 |
(二) 税收流失影响我国政府收入规模及财政秩序 |
二、市场性效应 |
(一) 税收流失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
(二) 税收流失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
(三) 税收流失对就业的影响 |
三、宏观调控效应 |
(一) 税收流失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
(二) 税收流失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
第四章 我国涉外税收的监管与涉外税收流失治理对策 |
一、我国的涉外税收流失的监管状况 |
(一) 内外税收政策差异使涉外税收流失复杂化 |
(二) 涉外税收征管工作亟待提高和完善 |
(三) 反避税管理工作方兴未艾 |
二、涉外税收流失的治理对策 |
(一) 宏观治理对策 |
(二) 健全涉外税收管理的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转让定价避税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1章 转让定价避税行为研究现状 |
1.1 关于转让定价的研究 |
1.2 关于纳税人行为的研究 |
1.3 关于纳税人避税行为的研究 |
1.4 对转让定价的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研究 |
第2章 我国转让定价进税与反避税现状 |
2.1 我国企业转让定价避税现状 |
2.2 我国反转让定价避税现状 |
第3章 转让定价动机形成过程分析 |
3.1 转让定价动机分析 |
3.2 转让定价内驱力分析 |
3.3 转让定价诱因分析 |
3.4 转让定价动机与内驱力和诱因的关系 |
第4章 转让定价避税决策过程分析 |
4.1 转让定价避税博弈分析 |
4.2 预约定价博弈分析 |
第5章 转让定价行为实证分析 |
5.1 调查背景与调查说明 |
5.2 分析结果 |
第6章 政策建议 |
6.1 制度建设方面 |
6.2 征收管理方面 |
6.3 配套措施方面 |
结束语 |
注释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9)抵制有害税收竞争实践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有害税收竞争概述 |
第一节 有害税收竞争含义的界定 |
第二节 抵制有害税收竞争的必要性 |
一、有害税收竞争的危害后果 |
二、抵制有害税收竞争的紧迫性 |
第二章 有害税收竞争实践的法律剖析 |
第一节 关于避税港的法律剖析 |
一、避税港的定义及分类 |
二、有关国家(地区)关于避税港的判定标准 |
三、OECD关于避税港的判定标准 |
四、跨国公司利用避税港避税的主要方式 |
第二节 关于有害优惠税制的法律剖析 |
一、优惠税收制度的概念及利用方式 |
二、有害优惠税制的判定标准 |
三、避税港与有害优惠税制的联系与区别 |
第三章 抵制有害税收竞争实践的法律措施 |
第一节 抵制有害税收竞争实践的单边法律措施 |
一、转让定价税制 |
二、受控外国公司立法 |
第二节 抵制有害税收竞争实践的双边法律措施 |
一、税收情报交换 |
二、防范税收协定的滥用 |
第三节 抵制有害税收竞争实践的多边国际合作 |
一、抵制有害税收竞争实践的多边国际合作现状 |
二、抵制有害税收竞争实践的多边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
三、OECD关于抵制有害税收竞争实践的多边合作建议及评价 |
第四章 我国抵制有害税收竞争实践法律措施的完善 |
第一节 我国应对有害税收竞争实践的法律措施 |
一、有害税收竞争实践对我国造成的负面影响 |
二、我国抵制有害税收竞争实践的立法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 |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抵制有害税收竞争实践法律措施的若干设想 |
第二节 我国现行涉外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完善 |
一、我国现行涉外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 |
二、我国现行涉外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不利影响 |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涉外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若干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10)我国转轨时期企业资本结构选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 言 |
第1章 资本结构理论的演进和发展趋势 |
1.1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
1.1.1 净利理论 |
1.1.2 净营业收益理论 |
1.1.3 传统理论 |
1.2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
1.2.1 MM定理 |
1.2.2 MM定理的修正 |
1.2.3 平衡理论 |
1.2.4 不对称信息与资本结构 |
1.3 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新趋势 |
1.3.1 产业组织与资本结构决策 |
1.3.2 非理性行为与资本结构决策 |
1.3.3 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决策 |
第2章 企业资本结构的国际比较 |
2.1 发达国家企业资本结构的比较 |
2.1.1 发达国家企业资本结构的比较 |
2.1.2 美、日两种典型企业资本结构模式的比较 |
2.2 发展中国家企业资本结构的比较 |
2.2.1 发展中国家杠杆率的比较 |
2.2.2 发展中国家宏观环境的比较 |
第3章 我国企业资本结构在转轨时期的变迁 |
3.1 财政供给型单一资本结构的形成 |
3.1.1 我国国有经济的产生和财政供给型资本结构的形成 |
3.1.2 财政供给型资本结构的“非市场化”特征 |
3.1.3 财政供给型资本结构的评价 |
3.2 我国银行主导型资本结构的形成 |
3.2.1 银行主导型资本结构产生的背景 |
3.2.2 银行主导型资本结构的特征 |
3.2.3 银行主导型资本结构的评价 |
3.3 我国市场型多元化资本结构选择的形成 |
3.3.1 证券市场融资方式的出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
3.3.2 证券市场融资方式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 |
3.3.3 证券市场的发展使资本结构选择呈现多元化特征 |
3.3.4 市场型多元化资本结构选择制度的评价 |
第4章 我国企业资本结构选择的多元化分析 |
4.1 我国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选择 |
4.1.1 我国不同类型的企业资本结构分析 |
4.1.2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分析 |
4.1.3 国有企业高负债率的形成机制分析 |
4.1.4 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与破产障碍 |
4.2 非国有企业--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选择 |
4.2.1 中小企业资本结构选择上的融资困境 |
4.2.2 从分工演化角度理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 |
4.2.3 转轨时期中小企业资本结构选择制度的创新 |
第5章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 |
5.1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分析 |
5.1.1 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总体水平偏低 |
5.1.2 上市公司负债结构不合理 |
5.1.3 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 |
5.2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
5.2.1 股权结构与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 |
5.2.2 股权结构与激励机制的实证研究 |
5.2.3 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
5.3 负债结构与治理结构和企业绩效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
5.3.1 负债结构与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 |
5.3.2 负债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
5.3.3 负债的特征和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
第6章 我国企业资本结构选择的优化 |
6.1 我国企业资本结构选择的优化 |
6.1.1 我国企业资本结构选择的目标优化 |
6.1.2 我国企业资本结构选择的行为优化 |
6.1.3 我国企业资本结构选择的绩效优化 |
6.2 “债转股”与企业资本结构优化 |
6.2.1 我国实行债转股措施的具体分析 |
6.2.2 债转股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
6.3 国有股减持与企业资本结构优化 |
6.3.1 国有股减持问题的由来和范畴的界定 |
6.3.2 国有股减持的意义和作用 |
6.3.3 国有股减持面临的难题和思考 |
6.4 人力资本与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 |
6.4.1 人力资本应该纳入资本结构范畴之内 |
6.4.2 人力资本不同于债权资本和股权资本 |
6.4.3 人力资本与企业资本结构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致谢 |
四、搞好反避税防范“零利润”(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企业并购重组对产业安全的影响研究[D]. 叶旭廷. 北京交通大学, 2016(10)
- [2]无形资产转让定价与税制优化研究 ——以跨境税源管理为视角[D]. 许利民. 武汉大学, 2012(12)
- [3]海关对跨国公司转移定价的研究[D]. 唐家强. 吉林大学, 2012(10)
- [4]新《企业所得税法》下避税问题研究[D]. 王建花.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9(07)
- [5]关注外资企业的转让定价避税活动[J]. 谭楚玲.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 2007(06)
- [6]外商投资企业利润操纵行为浅析[D]. 陈银燕. 厦门大学, 2006(01)
- [7]试论我国涉外税收的流失及治理[D]. 杨雷东. 华东师范大学, 2006(04)
- [8]转让定价避税行为研究[D]. 卢鹏. 暨南大学, 2005(01)
- [9]抵制有害税收竞争实践法律问题研究[D]. 全永杰. 华东政法学院, 2005(02)
- [10]我国转轨时期企业资本结构选择问题研究[D]. 张万成. 吉林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