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网络人口分布情况(论文文献综述)
秦甜甜[1](2021)在《基于改进队列要素法预测辽宁省未来人口结构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针对未来人口的不确定性问题,对队列要素预测模型进行改进,结合Lee-Carter模型来预测特定年龄的生育率,并将其纳入队列要素法预测机制,基于改进的队列要素法预测“全面二孩”政策下的辽宁省人口未来发展趋势,更好的预测分析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未来辽宁省人口数目,人口结构发展变化趋势。了解“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辽宁省未来至2070年人口老龄化、人口抚养比、劳动力供给等方面产生的影响,针对未来人口结构特性,为政府相关部门根据人口发展趋势而采取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历年辽宁省人口生育率构建Lee-Carter模型,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运用混沌时间序列实现时间参数(?)的预测,进而得出辽宁省未来生育率预测值,将Lee-Carter模型纳入传统队列要素法预测机制,对原模型生育率参数估计部分进行改进,构建改进队列要素法预测模型。分别采用传统队列要素法模型和改进队列要素法模型对2011年-2019年辽宁省人口总量进行预测,采用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评价改进模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采用预测精度较好的改进队列要素模型预测“全面二孩”政策下辽宁省未来至2070年的人口总量、劳动人口总量、老龄化程度、育龄妇女及少儿人口数量、社会抚养比的发展趋势。结果:改进模型验证结果显示误差呈波动性变化,相对误差最大为0.05%,平均相对误差为0.03%。未来50年,辽宁省总人口数呈持续减少趋势,至2035年总人口数自2015年的4832万人跌破4000万人,2050年之后下降趋势小幅度放缓,至2070年下降到2448万。辽宁省劳动年龄人口逐年下降,2025年之后劳动人口规模均在3000万以下。2030年至2055年期间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缩小速度较快,2055年出现拐点,缩减速度放缓。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动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2015-2035年期间的增长速度最快,2055年是比重趋势变化的重要拐点,后逐年下降至2070年达到37.89%。少儿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年下降,大约在2040年达到谷底,为8.82%,此后持续稳步上升,到2070年辽宁省少儿人口比重达到的12.26%。育龄妇女人口占女性总人口比重自2015年起逐年下降,大约在2045年达到谷底,为26.61%,此后持续稳步攀升至2070年达到31.19%。总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变动趋势基本同步,整体上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2060年达到峰值,至2070年总抚养比逐渐回落到100%。结论:与传统队列要素法模型相比,改进后的队列要素法预测模型能更好拟合辽宁省未来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辽宁省未来人口总量呈负增长趋势;人口结构表现为老年人口增多、劳动力人口占比下降、育龄妇女人数下降、总抚养比攀升等特征。可见,当前全面二胎政策不能及时缓解辽宁省人口结构问题,但从长期效果来看,存在一定调控作用。
祝长华,谢俊贵[2](2020)在《中国网络人口发展的特征、进程与趋势》文中认为为了解中国网络人口的发展规律,促进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和网络社会的建设.根据CNNIC发布的报告,从规模、地域分布、自然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几个角度分析了我国网络人口的特点及发展规律.研究发现,我国网络人口表现出:规模已越过迅速增长期,进入缓慢增长期;省际和城乡发展差异显着;性别比接近平衡等特征.而且可将中国网络人口的发展历程分为4个阶段.
陈银锋[3](2020)在《TM购物中心经营战略研究》文中指出TM购物中心(简称“项目”)系广东TM(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旗舰项目,2018年为公司贡献净利润5.171亿元,约占整个公司净利润的65%。无论财务贡献,还是未来公司战略发展,项目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19年的高速发展后,项目所创净利润处于停滞状态,所以未来环境波动或经营稍微不慎,将导致项目净利润大概率出现拐点并下跌;另外,受硬件老化和竞争影响,项目经营逐渐脱离“中国最独具特色的商业地产综合运营商”的企业愿景。因此,项目经营能否尽快走出低迷状态,实现良性增长,继续确保核心作用,是公司目前遇到地最为迫切的问题,所以研究项目经营战略是否应该转型以及如何成功转型迫在眉睫。鉴此,本文对项目经营战略进行了研究,过程中运用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PEST、五力模型分析了项目所在宏观因素和购物中心行业的相关变量,包括所在市场竞争对手研究,也包括消费者需求的研究,从而明确了购物中心行业未来一些变化趋势可能带来的机会和存在的威胁;同时对公司的历史以及23年发展积累下来的各种资源,经营管理过程的各种能力采用价值链、核心竞争力等模型、思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总结,得出了项目目前的优势和劣势。然后运用SWOT模型进行综合分析、匹配,并结合公司目标和发展态势,提出了未来战略方向,确定项目在未来5年至10年发展的战略思路,包括目标市场选择、战略定位和价值系统重构,最后提出保障体系。经过分析,本文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和人均收入水平攀升、城市轨道交通优化给项目客流以及客单价进一步提升带来可能。通过对公司历史、23年经营管理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各种资源以及能力分析发现,项目拥有选址、招商、整合和网络效应等四大核心竞争力。同时研究也显示项目虽然利用优质的地理位置和有效的市场营销活动维持可观的客流量,但因项目老化、内容同质、数字化建设不足等导致项目影响范围缩小、客户黏性不足等问题则影响了项目客流转化率、客单价和复购率。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SWOT矩阵进行综合分析、匹配,提出战略策略,并根据战略目标和发展态势,提出了差异化战略;然后,针对项目战略定位,从关键优势重组、管理模式调整和价值系统重构等进行适配。最后,提出保障体系。因此,研究不仅给项目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规划,同时也给类似项目的同行提供借鉴。
谢俊贵,祝长华[4](2019)在《网络人口统计学的学科构建与实践要务》文中研究表明网络人口统计对于数字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建立了网络人口统计学,并从现实需要、学科构建和实践要务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网络人口统计学是将网络人口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互联网统计、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揭示网络空间的网络人口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网络人口统计学的学科构建由网络人口统计规律的揭示、网络人口统计理论的构建等四大部分组成。它的实践要务在于,做好网络人口总量统计、网络人口结构统计等六个方面。
郑德高[5](2019)在《等级化与网络化:长三角经济地理变迁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新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长三角地区正在经历经济地理的变迁。借鉴全球城市理论与网络城市理论,基于工商总局的企业大数据以及人口统计资料,运用价值区段、关联网络、人口流动的分层城镇化等分析方法,从等级化与网络化两个维度,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地理变迁的发展趋势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其功能等级与关联网络、人口规模与流动网络的演变特征,进而探索长三角巨型城市地区多中心、网络化的主要特征与城市体系再集聚与再分散的未来趋势。并提出有的城市随着新经济的发展而崛起,有的城市在被边缘化,城市的起落关键是要融入区域关联网络。
丁元龙[6](2019)在《以贸易便利化促进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发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电子商务的普及发展,近十年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跨境电商也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中国与东盟贸易的新业态和重要新增力量。贸易便利化水平是促进包括跨境电商在内的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营商环境指标体系。但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区域内,各成员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和跨境电商的发展极不平衡,既有世界上领先的成员,也有欠发达的成员。通过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促进跨境电商和经贸合作发展,是域内各国重视和关注的领域。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企业问卷等方法,以国际组织数据、各国官方数据、问卷调查数据、社会公开数据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当前中国与东盟各国跨境电商发展及贸易便利化水平的现状进行评估,并提出促进发展的意见建议。本论文共分六大部分,一是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内容和方法。二是简要介绍研究领域国内外基础理论和最新研究现状和成果。三是分析中国和东盟国家政府在跨境电商方面的合作和区域内跨境电商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障碍。四是分析评估中国和东盟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在贸易便利化五个主要方面对跨境电商发展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五是分析单一窗口建设为核心的贸易便利化对跨境电商的促进作用。六是从域内不同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和跨境电商存在问题出发,提出改进的意见建议。
王文荟[7](2019)在《基于点轴理论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最佳发展轴线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显,如何形成合理有序的空间结构成为国土规划中需要重点考量的问题。“点-轴系统”理论作为指导我国国土规划的纲领性思想,是我国空间结构理论体系中的核心理论。目前“点-轴系统”理论主要侧重于多时序的轴线演进过程研究,对于定量评估轴线效率的研究较少,而如何科学合理的评估轴线效率、划定区域发展最佳轴线将为国土规划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本文从“点-轴系统”理论的核心定义出发,提出一种评估发展轴线效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实现其定量研究方法。除此之外,本文还从全国尺度和区域尺度分别进行实证分析,比较不同发展轴线的效率,探究其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Postgre SQL+Post GIS技术平台实现了“点-轴理论”定量分析方法,详细介绍了基础数据预处理、任意经纬度点最短路径求解方法、线要素聚合方法、轴线生成方法以及轴线效率计算方法。其中线要素聚合方法是本文的特色方法,通过将线要素逐一分解,保留空间位置信息的同时累加计算其属性值,细化至每一条路段数据,从而更精准地表达区域间或区域内事物的特征关系和拓扑网络关系,为发展轴线的生成提供先验知识,同时也为后续二、三级轴线提取提供科学参考。(2)基于全国尺度,首先从GDP、人口规模和公路分布三个方面分析我国地级市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然后计算我国几何中心、平面经济重心、平面人口重心、网络空间重心、网络经济重心和网络人口重心,分析其偏离情况,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其原因。根据“T”字型空间结构战略和“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的定义,确定轴线大致方位,通过“点-轴理论”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两种空间结构的定量化效率比较。结果表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下,“T”字型空间结构发展效率更高,为了缓解区域不均衡状况,应大力推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3)基于区域尺度,本文选择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研究区域,通过人均GDP和人口密度衡量该区域各地级市的发展状况。通过公路交通网络计算各城市的等时可达范围,采用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区域各城市的程度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利用线要素聚合方法分区域要素流动在公路上的聚集情况。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呈现由武汉、长沙、南昌构成的“三中心”发展模型,但武汉城市圈组团明显更具优势,而环鄱阳湖城市群整体水平较弱,区域要素流动主要依托于“三横四纵”的交通公路网络。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选取了四组发展轴线,分别从单中心城市模式和多中心城市模式两种模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单中心城市模式下“十”字型轴线发展效率最高,多中心城市模式下“Λ”字型轴线发展效率最高,“井”字型轴线发展潜力最高。最终,根据研究结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建设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翁福龙[8](2019)在《游戏产品出海营销策略研究 ——以LT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游戏业是伴随着数字计算技术和计算机的诞生而产生的行业,发展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时间虽不长,却风云变幻,异彩纷呈。2016年全球游戏产业营收为101 1亿美元,而中国也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的“游戏之都。预计到2020年,全球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1 290亿美元。目前,游戏产业中的传统游戏已经进入成熟或衰退期,增速最快的手机游戏也正在进入成熟期:高度的竞争,内容以精品为王,小厂商逐步消失,大的巨头逐渐垄断市场,游戏本身则逐步进入到精品化、类型化的阶段。从2016年起风靡至今的阴阳师,再到当下火热的王者荣耀,让大家对这一快速发展的行业重新审视。这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行业,可以预测其在未来仍会蓬勃发展,但如何保持竞争优势是一个值得深入探寻的问题。由于国内流量垄断,再加上中国多变的游戏政策以及限制,导致越来越多的游戏厂家纷纷出海。2017年,中国游戏企业出海有以下新特点:第一,海外市场中的“中国同行”竞争趋向激烈,东南亚地区移动游戏趋向同质化;第二,自研二次元类移动游戏在日韩地区表现出色;第三,实力雄厚的游戏企业积极收购海外研发和发行公司,布局全球市场。中国的大厂如腾讯对全球各个不同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并购,如Supercell、Ubisoft等,腾讯都持有大量的股份。其中不乏有些公司通过快速地抢占全球市场以及不同层面的细分领域,抢先在海外的各个市场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本文结合竞品《Clash Of Kings》、《Game Of War》的分析,通过对全球化推广的游戏《Rise Of The Kings》的详细研究,分析了产品策略、定价、推广到促销,对游戏产业在市场营销策略中提出建设性建议,明确在营销策略中,产品研发、市场定位、价格渠道起着重要做用。一是分析细分市场,通过研发力量在细分领域深究、积累、沉淀来形成竞争优势。二是针对特定人群开发产品,明确受众目标,增加成果概率。三是梳理研发流程,应用规模化原理针对某部门的效益产能提升提出一些见解,减少边际成本。通过结合营销方法论来研究行业全球目前比较大的游戏整体营销趋势以及《Rise Of The Kings》的运营策略,分析游戏行业的目前趋势、未来的走势以及全球化手游或者游戏营销的产品链选择推广和长期的发展,为需要出海的游戏厂商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朱颖[9](2018)在《城市群网络的多维特征及其相关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群是我国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是提升我国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载体。随着城市群的发展演进,群内城市间的经济、社会、文化、科技、交通、信息等方面的相互作用日益加强,群内城市联系网络化的特征也愈趋明显。本文旨在探究城市群内城市网络的多维特征及不同维度城市网络的贡献差异与相关关系,以期丰富并深化城市群网络理论。本文基于城市群演化及城市网络理论提出了城市群网络多维特征的概念,并对经济维度、交通维度、信息维度和人口维度城市群网络的特征与内涵进行剖析。本文利用企业办公点区位信息、汽车与火车班次信息、百度指数以及市际人口迁移数据构建了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以及京津冀城市群的多维度城市网络。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ERGM模型等方法,对多维网络进行结构特征分析和相关关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网络视角下的城市等级体系与城市属性视角下的城市等级体系相似;网络视角下中心城市在经济、交通和信息网络中扩散水平更高,在人口网络中集聚水平更高;经济、交通和信息网络的结构特征较为相似,而人口网络结构特征具有特殊性;经济和交通维度网络对综合城市网络贡献度最高。
何晓跃[10](2018)在《冷战后美国少数族裔人口政治与外交政策构建》文中认为人口结构变化是当前美国政界和学界高度关注的议题,其核心原因在于美国少数族裔人口规模扩大、族群结构调整的不可逆性及其对美国国家治理发展方向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探索少数族裔人口政治与美国外交政策构建的互动关系及其内在规律,既是美国少数族裔人口政治学和美国外交学的交叉前沿课题,也可以借此研判美国外交的中长期走向,因而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美国少数族裔作为影响外交政策构建的重要次国家行为体,其通过国内政治与国际关系两个路径,依托少数族裔人口权力与美国国家实力构建之间的互动、少数族裔与美国国际移民合作治理之间的互动、少数族裔的外交介入行为与外交政策之间的互动这三大领域,在美国外交政策及其特色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美国少数族裔作为推动美国人口结构变化的主导性力量,其对于美国外交政策现状和中长期发展的历史性、全方位、变革性影响是可见的、可证明的。第一,从人口系统变化的角度讲,少数族裔是美国维系国家实力的稳定器,少数族裔的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是影响美国在国际体系中实力地位的关键变量。第二,美国少数族裔外交介入行为受到来自国际体系层次、国家单元层次、次国家单元层次的因素制约。这其中,美国少数族裔能否形成有效的选举政治威胁是少数族裔是否能够影响美国外交决策的极度重要变量。第三,从中长期看,少数族裔正在以量变到质变的方式影响着美国国家安全、外交决策和对外关系。同时,少数族裔与白人将围绕美国外交政策构建的主导权形成张力关系,在此过程中,少数族裔支配关键外交资源的权力相对扩大,白人支配关键外交资源的权力相对缩小,少数族裔与白人的博弈是无限次重复博弈过程。第四,美国移民改革和移民政策制定的外交属性成为美国少数族裔移民国际治理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五,少数族裔作为影响美国外交政策构建的重要次国家行为体,其在美国外交政策构建中发挥的正向作用多于负向作用。就美国外交战略的中长期转向而言,少数族裔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从整体看,少数族裔的外交介入行为有利于美国国家利益的实现与拓展,美国可运用更多的族群资源来间接实现外交政策目标。第二,少数族裔影响外交决策的前提条件不断获得优化,随着族群结构的持续性深刻改变,相关内政议题与外交议题的交叉化趋势将更加明显。第三,美国的长期外交战略将更加侧重“软实力或巧实力”模式,这一方面源于与少数族裔相关的福利制度建设的资源投入会一定程度限制美国在军事和安全方面的资源投入,另一方面源于美国外交系统中少数族裔人员的增多、话语权的提升使多元文化外交的实践空间持续得到拓展。第四,移民议题的外交属性将更加明显,非法移民治理将成为美国和拉美国家之间重要的国际关系议题。第五,美国的战略文化将受到少数族裔人口政治的影响发生缓慢但深刻的改变,少数族裔与白人在价值体系上存在质的区别,在实现战略目标所应用的手段上不会遵循“黩武主义”的路线,更加重视多边主义、多边制度、谈判沟通的作用,美国的战略文化会逐步得到改变。美国少数族裔人口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对于美国国家治理体系产生的影响是全面和深远的。对于中国而言,认识到这些根本的、长期的变化有利于我们趋利避害、适应可能的政策和战略转变,同时也为我们抓住机遇、推动中美关系良性健康发展提供了条件。就目前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尤其值得关注。一是美国少数族裔的人口增长使美国保持了科学的人口结构,这使其在中长期内不会面临劳动力短缺问题,对于中国来讲,目前的一个紧要议题是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确保人口安全。二是美国少数族裔的人口增加、社会经济地位提高无疑使西裔、亚裔和非裔在选举政治、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发言权增大,如何运用好华裔的政治经济资源来推动中美共同利益的增加以及服务于中美战略互信的构建是一个认真值得研究的议题。三是要认真思考美国是否会进入一个漫长的战略收缩期?美国少数族裔人口增加和族群结构变化带来的“拉丁美洲化”和“亚洲化”,使美国面对一系列中长期的改革挑战,增加了美国未来发展及内外战略的不确定性,这也为中美之间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提供了机会窗口。四是要把美国人口结构变化作为影响未来中美关系走向的重要内生性变量来考量,在全球化时代,国家人口的利益诉求最终会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在国家利益和国家行为当中,中国应当在次国家单元层面与美国少数族裔群体展开积极交流。
二、全球网络人口分布情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球网络人口分布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改进队列要素法预测辽宁省未来人口结构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不足之处及改进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统计分析方法 |
2.2.1 队列要素法模型 |
2.2.2 队列要素法的改进模型 |
3 结果 |
3.1 辽宁省人口现状 |
3.2 两种方法参数估计与预测结果的比较 |
3.2.1 传统队列要素法预测 |
3.2.2 改进队列要素法预测 |
3.2.3 预测结果评价 |
3.3 基于改进的队列要素法模型的人口实证预测 |
3.3.1 模型参数估计 |
3.3.2 其他参数设定 |
3.4 预测结果 |
3.4.1 模型预测准确性评估 |
3.4.2 总人口数 |
3.4.3 劳动年龄人口结构变化趋势 |
3.4.4 老年人口结构变化趋势 |
3.4.5 少儿人口结构及发展趋势 |
3.4.6 育龄妇女人口结构及变化趋势 |
3.4.7 社会抚养比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人口趋势预测方法研究 |
参考文献 |
社会实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中国网络人口发展的特征、进程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
2 中国网络人口发展的特征及趋势 |
2.1 中国网络人口总量发展趋势 |
2.2 中国网络人口地域分布发展趋势 |
2.2.1 网络人口省际分布鸿沟巨大,逐渐朝均衡方向发展 |
2.2.2 网络人口城乡分布差异显着,农村人口网民化空间巨大 |
2.3 中国网络人口群体结构发展趋势 |
2.3.1 网络人口性别分布越来越平衡,男性稍占优势 |
2.3.2 网络人口年龄分布以青少年为主,人口增长类型由扩展型向静止型过渡 |
2.3.3 网络人口教育程度由高学历向低学历转化 |
2.3.4 网络人口职业分布于各个职业,学生相对居多 |
3 中国网络人口发展进程的描述 |
4 讨论与结论 |
(3)TM购物中心经营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3 文献综述 |
1.3.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历程 |
1.3.2 战略管理分析工具与方法 |
1.3.3 我国购物中心核心竞争力构建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外部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分析 |
2.1.1 政治法律分析 |
2.1.2 经济分析 |
2.1.3 社会文化分析 |
2.1.4 技术分析 |
2.1.5 人口分析 |
2.2 行业环境分析 |
2.2.1 行业发展现状 |
2.2.2 市场需求分析 |
2.3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
2.3.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2.3.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2.3.3 潜在进入者威胁 |
2.3.4 替代产品的威胁 |
2.3.5 行业竞争对手 |
2.4 机会与威胁 |
2.4.1 机会 |
2.4.2 威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部环境分析 |
3.1 公司简介 |
3.2 公司资源分析 |
3.2.1 有形资产 |
3.2.2 无形资产 |
3.3 公司能力分析 |
3.3.1 选址能力 |
3.3.2 招商能力 |
3.3.3 运营能力 |
3.3.4 物管能力 |
3.3.5 营销能力 |
3.3.6 研发能力 |
3.3.7 整合能力 |
3.3.8 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
3.4 公司核心能力分析 |
3.4.1 选址能力 |
3.4.2 招商能力 |
3.4.3 网络效应 |
3.4.4 整合能力 |
3.5 优劣与劣势 |
3.5.1 优势 |
3.5.2 劣势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M购物中心经营战略制定 |
4.1 SWOT分析及可能战略选择 |
4.1.1 WT策略 |
4.1.2 ST策略 |
4.1.3 SO策略 |
4.1.4 WO策略 |
4.2 TM购物中心愿景和使命 |
4.3 TM购物中心经营战略定位 |
4.3.1 目标市场选择 |
4.3.2 模式差异化 |
4.3.3 产品差异化 |
4.3.4 价值系统重构 |
4.4 TM购物中心战略目标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战略实施与保障措施 |
5.1 近期行动计划 |
5.1.1 盘活低效区域 |
5.1.2 启动数字化建设 |
5.2 战略保障措施 |
5.2.1 调整组织架构 |
5.2.2 提升公司文化 |
5.2.3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网络人口统计学的学科构建与实践要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网络人口统计学的现实需要 |
1.1 网络人口统计学是统计学理论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需要 |
1.2 网络人口统计学是人口统计学转向网络社会空间的需要 |
1.3 网络人口统计学是促进网络经济或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 |
1.4 网络人口统计学是贯彻和落实建设网络强国战略的需要 |
2 网络人口统计学的学科构建 |
2.1 网络人口统计规律的揭示 |
2.2 网络人口统计理论的构建 |
2.3 网络人口统计方法的创新 |
2.4 网络人口统计技术的开发 |
3 网络人口统计学的实践要务 |
3.1 不断优化网络人口总量统计 |
3.2 悉心开展网络人口结构统计 |
3.3 认真搞好网络人口变动统计 |
3.4 科学建构网络人口预测模型 |
3.5 密切关注网络人口上网时间 |
3.6 深度分析网络人口网络利用 |
4 总结与展望 |
(5)等级化与网络化:长三角经济地理变迁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等级化:长三角价值区段与分层城镇化分析 |
1.1 基于价值区段的功能等级研究 |
1.2 基于位序与分层的规模等级研究 |
1.2.1 长三角的位序——规模结构 |
1.2.2 长三角分层城镇化的总体特征 |
1.2.3 长三角分省城镇化特征及其演变 |
(1)江苏省:U型格局转向W型格局 |
(2)浙江省:强化的W型格局 |
(3)安徽省:相对均衡的发展格局 |
2 网络化: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关联网络分析 |
2.1 长三角全产业链关联网络特征 |
2.2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与新经济关联网络 |
2.2.1 生产性服务业关联网络分析 |
2.2.2 制造业关联网络分析 |
2.2.3 新经济关联网络分析 |
2.3 长三角人口流动网络的分析 |
3小结 |
(6)以贸易便利化促进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及研究现状 |
2.1 相关理论概述 |
2.1.1 贸易便利化的内涵及特点 |
2.1.2 跨境电商的内涵及特点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三章 中国与东盟跨境电商现状及问题 |
3.1 跨境电商定义 |
3.2 中国-东盟跨境电商现状 |
3.2.1 中国与东盟政府之间合作不断推进 |
3.2.2 中国与东盟跨境电商产品互补性强 |
3.2.3 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在东盟并购活跃 |
3.3 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存在主要问题 |
3.3.1 中国和东盟各国跨境电商发展差异较大 |
3.3.2 受访企业满意度不高 |
3.3.3 金融基础和电子支付落后限制了跨境电商发展 |
(1)金融基础薄弱的制约 |
(2) 电子支付发展滞后 |
3.3.4 物流不畅 |
第四章 贸易便利化对跨境电商影响的分析 |
4.1 本文贸易便利化的定义 |
4.2 中国与东盟贸易便利化对跨境电商影响分析 |
4.2.1 海关通关效率与跨境电商 |
4.2.2 物流基础设施与跨境电商 |
4.2.3 物流服务能力与跨境电商 |
4.2.4 网路基础设施与跨境电商 |
4.2.5 政策法规环境与跨境电商 |
第五章 以“单一窗口”为核心+针对各国便利化的措施 |
5.1 “单一窗口”概念 |
5.2 中国-东盟“单一窗口”建设 |
5.2.1 东盟各国的“单一窗口”服务平台 |
5.2.2 东盟国家间“单一窗口”服务平台 |
5.2.3 中国的“单一窗口”建设 |
5.2.4 中国与东盟“单一窗口”的对接 |
5.3 基于单一窗口的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便利化分析 |
5.3.1 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便利化整体评估 |
5.3.2 中国和东盟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分项评估 |
(1)新加坡贸易便利化水平最髙 |
(2)泰国、越南、中国、马来西亚贸易便利化处于中偏上水平 |
(3)印尼、文莱、菲律宾贸易便利化处于中等水平 |
(4) 柬埔寨、老挝、缅甸贸易便利化水平较低 |
第六章 中国与东盟不同国别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及改进建议 |
6.1 贸易便利化和跨境电商存在主要问题 |
6.1.1 存在的共性问题 |
6.1.2 存在的差异化问题 |
6.2 贸易便利化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改进建议 |
6.2.1 夯实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发展基础 |
6.2.2 提升中国-东盟贸易便利化水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点轴理论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最佳发展轴线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相关理论、概念和方法 |
2.1.1 点-轴系统渐进扩散理论 |
2.1.2 发展网络结构模型 |
2.1.3 轴线效率评估方法 |
2.2 技术平台 |
2.2.1 Postgre SQL数据库 |
2.2.2 Postgre SQL扩展模块Post GIS |
2.2.3 环境搭建与配置 |
2.3 小结 |
第3章 点-轴理论定量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数据预处理 |
3.2.1 交通路网数据的拓扑构建 |
3.2.2 任意经纬度点最短路径求解 |
3.3 线要素聚合方法 |
3.4 发展轴线效率求解 |
3.4.1 轴线生成 |
3.4.2 轴线重心求解 |
3.4.3 效率求解 |
第4章 “T字型”和“两横三纵”型国土开发结构效率比较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发展轴线概况 |
4.1.2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4.2 空间重心计算结果 |
4.3 轴线生成过程 |
4.4 效率对比 |
第5章 最佳发展轴线探索——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研究区域范围 |
5.1.2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5.2 网络结构分析 |
5.2.1 网络中心性分析 |
5.2.2 凝聚子群分析 |
5.2.3 分析总结 |
5.3 空间重心计算结果 |
5.4 线要素聚合研究 |
5.5 最佳轴线探索 |
5.5.1 发展轴线的选取及生成 |
5.5.2 效率对比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游戏产品出海营销策略研究 ——以LT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游戏行业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游戏行业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三节 本文主要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游戏行业的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全球游戏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
第二节 国内游戏行业现状 |
一、产业生命周期 |
二、行业成长驱动力 |
三、竞争格局 |
四、产业链梳理 |
五、游戏发行的核心竞争力 |
第三章 游戏产品营销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游戏战略营销管理理论 |
一、外部环境分析 |
二、内部环境分析 |
第二节 游戏市场营销理论 |
一、市场营销概念 |
二、目标市场营销理论 |
第四章 游戏行业产品线分析 |
第一节 各国产品线分析 |
一、基于畅销表的美国游戏产品线分析 |
二、基于畅销表的韩国游戏产品线分析 |
三、基于畅销表的德国游戏产品线分析 |
四、基于畅销表的土耳其游戏产品线分析 |
五、基于畅销表的沙特游戏产品线分析 |
第二节 二次元用户产品线选择分析 |
第三节 其他维度产品线选择分析 |
一、女性向游戏 |
二、H5游戏 |
三、区块链游戏 |
第五章 LT公司产品营销策略分析 |
第一节 市场的选择与定位分析 |
一、市场整体分析 |
二、市场细分 |
三、市场选择与定位 |
第二节 市场营销策略制定 |
一、产品策略 |
二、产品策略面临的问题 |
三、产品策略建议 |
第三节 价格策略和渠道策略 |
一、价格策略 |
二、渠道策略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城市群网络的多维特征及其相关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研究创新 |
2.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理论基础 |
2.2 文献回顾 |
3.城市群网络的多维特征 |
3.1 流动空间视角下的城市网络多维性 |
3.2 经济维度的城市网络 |
3.3 交通维度的城市网络 |
3.4 信息维度的城市网络 |
3.5 人口维度的城市网络 |
3.6 本章小结 |
4.多维城市网络的构建模型与分析方法 |
4.1 多维城市网络构建模型 |
4.2 城市网络构建数据来源 |
4.3 城市网络结构分析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5.城市群网络的多维特征实证分析 |
5.1 节点特征分析 |
5.2 整体网结构特征分析 |
5.3 网络微结构特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城市群网络的多维城市网络关系分析 |
6.1 各维度网络贡献度分析 |
6.2 各维度网络相关关系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结论及相关建议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冷战后美国少数族裔人口政治与外交政策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关于研究范式 |
(二) 关于世界人口系统变化与当代国际政治 |
(三) 关于美国少数族裔人口变迁与美国国家治理 |
(四) 关于美国少数族裔人口政治与外交政策构建 |
(五) 总体评价 |
三、研究对象与核心范畴的界定 |
(一) 美国的种族和族群 |
(二) 美国少数族裔 |
(三) 少数族裔人口政治与少数族裔人口权力 |
(四) 少数族裔人口政治影响外交政策的两大路径 |
(五) 少数族裔人口政治与外交政策之间互动的三大领域 |
四、基本假设、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一) 基本假设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的结构安排 |
五、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内政治视角下的美国少数族裔人口政治 |
第一节 冷战后少数族裔的人口变迁和社会经济地位演变 |
一、少数族裔的人口变迁情况 |
二、少数族裔的社会生存与发展状况 |
第二节 少数族裔人口变化对美国政治系统发展的影响 |
一、少数族裔人口变化与政治系统调整的逻辑关联 |
二、少数族裔影响政治系统发展变化的主要维度 |
第三节 少数族裔人口变化对美国族群分层体系的影响 |
一、美国族群分层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
二、少数族裔对现有族群分层体系的挑战 |
第四节 少数族裔人口政治受美国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回潮的影响 |
一、当前美国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回潮的主要特征 |
二、美国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回潮的现实动因 |
三、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回潮影响少数族裔人口政治的维度 |
第三章 国际关系视角下的美国少数族裔人口政治 |
第一节 少数族裔与当代跨国关系 |
一、少数族裔的跨国关系网络 |
二、少数族裔与国际关系的互动逻辑 |
第二节 少数族裔人口政治与美国国家安全构建 |
一、少数族裔与美国非传统安全 |
二、少数族裔影响美国国家安全的维度 |
第三节 少数族裔人口政治与美国外交决策及对外关系 |
一、少数族裔政治游说与美国外交决策 |
二、少数族裔人口政治与“美国—母国”关系 |
三、少数族裔影响外交决策及对外关系的关键变量 |
第四章 美国少数族裔人口权力与国家实力构建 |
第一节 人口作为权力变量的内生性和外生性范式 |
一、人口作为权力变量的内生性范式 |
二、人口作为权力变量的外生性范式 |
第二节 少数族裔的内生性人口权力与美国硬实力构建 |
一、国际比较视野下少数族裔对美国人口安全的影响 |
二、少数族裔影响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三节 少数族裔的外生性人口权力与美国软实力构建 |
一、移民安全化与美国的移民流入 |
二、美国对高技能人才的吸引力与软实力构建 |
第五章 美国少数族裔与国际移民合作治理 |
第一节 美国国际移民合作治理的核心对象:墨西哥裔移民 |
一、墨西哥裔移民在自然属性方面的变化 |
二、墨西哥裔移民在社会属性方面的变化 |
第二节 美国墨西哥裔移民的国际合作治理 |
一、小布什政府与墨西哥政府的移民合作治理 |
二、奥巴马政府与墨西哥政府的移民合作治理 |
三、特朗普政府与美墨移民合作治理的发展及前景 |
第六章 少数族裔的外交介入行为与美国外交政策 |
第一节 古巴裔美国人与美国对古巴政策的演变 |
一、古巴裔美国人与《古巴民主法》 |
二、古巴裔美国人与《古巴自由与民主团结法》 |
三、古巴裔保守派的衰落与美国对古巴政策的历史性转变 |
第二节 韩国裔美国人与“东海并记法案”之争 |
一、弗吉尼亚州“东海并记法案”的出台 |
二、纽约州、新泽西州和佐治亚州“东海并记法案”的跟进 |
第三节 印度裔美国人与美印核协议 |
一、美印核合作的提出 |
二、《海德法案》的出台 |
第四节 华裔美国人与中美关系发展 |
一、美国华裔政治参与的新发展 |
二、美国华裔在中美关系发展中的作用 |
三、美国华裔推动中美关系正向发展的制约因素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四、全球网络人口分布情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改进队列要素法预测辽宁省未来人口结构发展趋势[D]. 秦甜甜.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2]中国网络人口发展的特征、进程与趋势[J]. 祝长华,谢俊贵. 韶关学院学报, 2020(09)
- [3]TM购物中心经营战略研究[D]. 陈银锋.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8)
- [4]网络人口统计学的学科构建与实践要务[J]. 谢俊贵,祝长华. 统计与决策, 2019(18)
- [5]等级化与网络化:长三角经济地理变迁趋势研究[J]. 郑德高. 城市规划学刊, 2019(04)
- [6]以贸易便利化促进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发展的研究[D]. 丁元龙. 广西大学, 2019(01)
- [7]基于点轴理论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最佳发展轴线探索[D]. 王文荟. 湖北大学, 2019(05)
- [8]游戏产品出海营销策略研究 ——以LT公司为例[D]. 翁福龙. 厦门大学, 2019(08)
- [9]城市群网络的多维特征及其相关关系研究[D]. 朱颖. 暨南大学, 2018(06)
- [10]冷战后美国少数族裔人口政治与外交政策构建[D]. 何晓跃. 南京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