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宅生活给水管网水力计算程序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肖天[1](2021)在《基于概率法的建筑给水设计秒流量计算研究》文中认为给水设计秒流量直接决定着室内给水管网管径的大小及水泵的流量、扬程。若给水设计秒流量大于实际所需流量,则会造成整体管径过大、水泵流量过大,能耗因此而增加;若给水设计秒流量过小,则会造成供水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居民正常用水需求,造成供水安全事故。因此,探寻更接近实际用水规律的给水设计秒流量值在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结合实际情况可知,在何时使用何种卫生器具具有不确定性,属于概率事件。因此,以概率理论切入给水设计秒流量的研究更加科学合理。结合卫生器具的使用特点,本研究以二项分布理论为基础建立给水设计秒流量公式计算模型。同时,对建立的计算模型采用Python语言编写求解程序,最终将计算结果以Qg~Ng曲线的形式输出。(2)分析我国居民用水特点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最终确定住宅建筑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出流概率p的计算公式。结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中对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的相关规定对住宅建筑p值进行计算,其结果主要集中于1.0~4.0%。根据工程实际,选取p=1.0%、1.5%、2.0%、2.5%、3.0%、3.5%、4.0%分别带入计算程序进行计算,得到与p相对应的Qg~Ng曲线。为方便使用,综合标准中关于给水分区的规定、Qg~Ng曲线的变化趋势及曲线拟合原理,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段拟合得到形式统一、结构简单的、使用方便的计算公式。(3)将本文方法计算结果与《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中规定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在两条曲线的交点之前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中规定方法计算所得秒流量偏大,会造成管网管径过大,导致工程造价升高,同时也会造成所选供水设备的流量大于实际所需要的流量;在两条曲线的交点之后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中规定方法计算所得秒流量偏小,会导致供水能力不足,供水安全性低,不能满足居民的用水需求。(4)分别选取我国南部、中部、北方的居住小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监测其用水量变化情况获得长期用水量资料。根据人数、实测用水定额、实测时变化系数、卫生器具配置数量资料计算出p值,并分别代入本文研究所得计算公式及《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中所规定的计算公式中进行计算,经对比得知本文方法所得计算结果更加接近于实测秒流量。
董富文[2](2015)在《某住宅小区室外给排水管网设计及关键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住宅建筑日益扩大的需求,伴随着“房产热”的持续升温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各大城市快速涌现出成批的新建小区。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批旧有住宅小区需要改建或扩建。这些新建、改建或扩建的住宅小区,既有高层住宅,也有小高层住宅和多层住宅。由于类型多样,导致这些住宅小区的给排水具有自身特点,难以完全运用传统的室内建筑给排水设计和城市给排水设计的思路和规范进行设计。良好的住宅小区室外给排水设计,不但有利于形成良性的物业管理系统,达到可靠给排水的设计目的,而且有助于降低设备的初投资以及管网的运行费用。本文结合所承担的某住宅小区室外给排水管网设计工程实例,通过对大量的设计院设计实例进行总结分析,在常见的住宅小区室外生活给排水系统形式基础上,对所承担工程的室外给水、排水系统进行优化选择,进而对相关系统可能出现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了相应对策。借鉴于国内外小区相关设计资料及有关标准、规范,以及设计院的相关图纸,针对住宅小区室外给排水管网的具体特点,本文总结和归纳了针对这类住宅小区室外给排水管网的设计形式。对于目前广泛建设的、规模巨大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小区来说,供水方式宜采用“市政直接供水+分楼层加压供水”,消防给水普遍采用区域消防给水系统,即可直接取水的消防水池作为住宅小区区域共享资源,供保护半径内多幢建筑的室外消防给水需要。排水采用室内污、废分流,室外雨、污分流,雨、废合流。对小区给排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包括设置消防水池、增设基于区域消防给水系统的消防给水设施。最后,本文结合某住宅小区的工程实例,针对该小区的特点,对该小区室外给排水管道进行了设计。为融入更多设计特色和先进施工经验,施工图设计中侧重于深入分析和探讨给排水管网的布置要点及设计关键问题。
孙媛媛[3](2014)在《再生水管网供水的水力水质模拟与经济性分析》文中指出污水再生回用是解决水源匮乏和水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其配套管网是再生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管网水力水质情况,分析管网运营的经济性,是再生水供水系统现代化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天津市某地区的再生水管网为例,根据再生水管网动态模拟的理论、方法以及再生水总线基本信息建立模型,预测水力、水质在时空动态变化规律,检验管网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效率,指导泵站的设计和运行,为科学管理再生水总线系统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为:(1)建立再生水管网水力模型,计算了管网的水力运行参数。结果显示,现阶段管网建设能力较大,再生水用水规模小,导致管段流速和压降很小,管网运行不够合理。因此,一方面应减小再生水的出厂压力,达到节能的目的;另一方面应扩大用水规模,使管段流速尽可能接近经济流速。并建议下一步规划管网建设应以实际需求出发,合理建设管网规模。(2)采用拉格朗日时间驱动模拟方法建立动态水质模型,计算了余氯,水龄,COD和浊度4个水质指标的运行情况。为了保证水质安全,应合理布局用户用水,尽量减少水力停留时间。结果表明,水龄超过60h的用户的水质比较差,最好停止用水,进而减少水厂的投氯量和近端用户的用水余氯浓度。(3)采用成本价格模型研究再生水总线运营的经济性,结合《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分析投资和运营成本,建立再生水水总线的盈亏模型。分析了现状管网和规划管网的经济盈亏情况,发现对于分部投资建设的再生水工程,应分阶段计算运营盈亏和经济平衡用水量,评价不同投资运营阶段市场经济的可行性,从而在经济上指导污水的回用和分配。
孙杰[4](2013)在《建筑热水系统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居民生活区有无热水供应已经成为居住环境舒适度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然而,在我国热水系统相比较于给水、排水系统的研究和发展都比较落后。从设计角度出发,我国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基本上是由前苏联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改编引进,其中给水排水部分的规范已经经过多次修订,热水部分由于我国发展的相对滞后,规范中热水部分相对于给水、排水部分存在很大的争议。设计人员被争议所困扰设计出的热水系统往往在安全性和稳定性上存在问题,因此加强给水排水工程中热水供应系统优化设计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系统性阐述了建筑热水供应的系统类型,指出各种类型供应系统的优势、不足以及适用范围。对热水系统中系统设计,热水系统节能、节水以及热水管网的安全控制这些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同时也对目前热水研究所用的模型以及解模型所用的算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文从建筑给排水设计角度出发,针对规范中热水管网设计的同程定义提出新的见解,即只要使热水通过热水管网中不同路径回到回水汇合点的水头损失相等,我们就认为该热水系统是同程热水系统。规范中同程定义只是新定义下的一个特例。本文研究模型采取不等高、不“同程”的热水管网,针对热水计算采取了上机计算极大的简化了计算的过程,提高了计算的精确程度。通过计算知道各管段管径、流速、流量、温降、热损失以及节点温度。根据流速和管径确定单位长度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各段水头损失。对管网各个路径的起点和终点(回水干管汇合点)联立伯努利方程,代入数据,通过计算找出整个热水系统的控制点(配水管网中压力最小点)。计算各路径的水头损失,通过调整各路径的水头损失使之与通过控制点路径的水头损失相等,从而满足新定义的同程使热水管网系统安全运行。最后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对新定义同程进行了实际应用,证明其正确性和实用性。对规范中有争议部分进行了探讨和建议。
韩杨杨[5](2012)在《叠压供水优化设计软件及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管网叠压供水又称无负压供水,该供水系统由水泵机组、控制单元、限压保护装置及管路系统等组成,其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剩余压力、降低能耗、减少供水二次污染。叠压供水技术在我国发展的时间比较短,目前国内市场比较混乱,叠压供水系统(设备)也是鱼龙混杂,虽然有一些行业规程和地方性规定,但并没有统一的产品标准和规范,市场并没有达到优胜劣汰。因此,优化设计的实质是找出一个合理的产品标准即优化方案。为改变这一现状,对叠压供水优化设计软件和控制系统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已有项目的基础上,从现有的技术手段和理论、实践研究成果入手,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有效的分析,对现有的算法进行对比、优化,确立优化设计方案,对该方案进行模块化处理和系统封装,用VB6.0、SQL2000使之成为自动优化设计软件。该软件包括基本设计参数计算、水泵选型、工况校核、设计说明书编写、水泵产品数据库、帮助六大模块;以此提高设计的工作效率及精确度,以期达到预期的推广和产品化目标。此软件专门为管网叠压供水的设计而研发,它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设计操作,使操作人员可以顺利、高效地完成叠压供水系统的设计工作。本文从管网叠压供水控制系统的特点出发,以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为依据,着重研究叠压供水控制的原理,即实时跟踪管网压力与设定压力的偏差变化,通过PLC控制变频和工频的切换、水泵电机的转速及投入台数,从而实现闭环自动调节恒定压力供水,以达到控制流量的目的,确立优化控制方案,对硬件设备进行合理选型,确定通讯方式,对控制系统的组成进行分析并对系统进行程序设计。最后将优化设计软件及控制系统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检验其性能,以便对优化结果的准确性、功能性及适用范围等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估。
李锐[6](2012)在《集中供热水系统的热水管网计算建模》文中认为集中供热对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有明显效果。建设供热网已成为先进国家建设普遍关心的城市建设任务。以集中热水供应系统模式的热水管网为例,对供热网的建设进行了计算建模和分析。
冯巧玲[7](2011)在《叠压供水技术在二次供水系统改造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管网叠压供水技术在二次供水系统改造中的应用为题,对传统二次供水系统水质状况开展调查,分析发现地下水池与屋面水箱是导致水质二次污染的主要原因,明确了传统二次供水系统改造的必要性。除水质二次污染之外,地下水池的存在还使得市政管网剩余压力无法利用,造成了巨大的能量浪费。管网叠压供水技术取消了地下水池和屋面水箱,具有卫生、节能的技术优势,应当在二次供水系统改造中优先采用。通过对叠压供水技术进行详细分析,指出该技术存在水泵运行效率不高等有待优化的问题。根据水泵的性能,分析管网叠压供水系统中水泵工况点的分布情况和规律,针对实际工程中常碰到的双泵并联供水方式与单泵供水方式,探析水泵的优化选型方法,最后给出水泵高效运行的技术参数范围及其计算方法。针对工程应用中采用手工进行水泵选型存在计算繁琐,难以进行水泵选型优化的实际问题,利用Excel软件所具备的通用性强的特点,编写了Excel VBA水泵选型应用程序,可实现管网叠压供水系统水泵选型的优化,提高水泵的运行效率,对管网叠压供水技术更好地用于二次供水系统改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曹杨[8](2010)在《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节能及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高层建筑给水存在加压系统,具有巨大的节能前景,具有代表性,无论是在技术的广度还是设计深度上都远远超过一般的建筑给水,其中不少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随着高层建筑中各种设备的日益完善,给水、热水、排水、消防、暖通、电器等使得建筑内各种管道增多,运行的费用也不断增加。面对全球越来越严重的能源危机,节水节能工作势在必行,这就迫使人们去寻求最经济的优化设计,包括选择合理的供水方式、竖向最优分区、管网优化设计等以节省投资、节约资源。在这些方面所作的研究工作不多,本文对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节水节能及优化设计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分别对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淋系统等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计算得到了比较理想的优化结果。文中分析了高层住宅生活给水系统的特点,基于高层住宅给水方式合理的选择之上,进一步对高层住宅小区给水方式的选择进行了优化研究,并通过工程实例,重点分析了屋顶水箱给水方式和变频泵给水方式下给水系统的投资和能耗情况,获得了适合高层住宅小区相对较优的给水方式。长期以来,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环状管网管径都习惯按枝状管网计算,计算结果管径偏大,造成浪费。借鉴城市管网优化设计的经验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高层建筑消火栓管网的特点,通过建立非线性数学规划模型,通过使用MATLAB遗传算法与应用MATLAB遗传工具箱,对消火栓环状管网进行优化设计,求得管网年费用最小情况下管段管径,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可节省投资,提高设计效率。针对工程设计中复杂的自喷系统水力计算,基于EXCEL电子表格,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计算方法,并以实例进行了计算论证,可以节省设计工作时间,提高设计工作效率。
黄小玲[9](2009)在《基于FLOWMASTER的叠压供水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建筑对供水系统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叠压供水是传统二次供水方式的改进,它在充分利用了市政供水管网余压的基础上,根据用户对供水指标的要求,进行变频调速恒压供水,降低了二次供水系统的能耗,提高了效率。叠压供水可分为用户端恒压变流量调速和水泵出水口处恒压变流量调速两种供水方式,本文对这两种方式进行了分析与对比。FLOWMASTER是当今全球最为着名的热流体系统仿真分析平台,以其高效的计算效率,精确的求解能力、便捷快速的建模方式而被许多全球着名的研究院所采用。本文选用此一维流体仿真软件对叠压供水系统建模。对于系统中各组件用FLOWMASTER软件系统自带的元件以及简化模型代替,此系统模型具有良好的可视化效果。在它的数据库系统和数据输入界面里,输入系统的元件数据、节点数据,并对系统仿真。对实际工程应用FLOWMASTER软件实现当市政管网压力不同,水泵选型不同,用户端用水量不同等外部工况条件下进行仿真,模拟叠压供水系统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系统元件的过程曲线,为系统设计提供依据,使叠压供水系统运行更加科学合理。
杨玉兰[10](2009)在《居住建筑节能评价与建筑能效标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能源消耗不但加剧能源危机,而且造成环境污染。当前,我国建筑用能中十分突出的问题是能源利用效率低,而且建筑室内舒适性较差。建筑节能评价和能效标识是提高我国建筑能效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然而当前我国建筑节能评价及能效标识研究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当前建筑节能评价研究尚未构建出一个获得普遍认同的建筑节能评价体系及权重分配;其次,当前建筑节能评价及能效标识方法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运行阶段的计算机建筑能耗模拟,尚缺乏具有说服力的建筑节能综合评价模型及方法;第三,建筑节能评价是比较复杂的课题,评价中存在主观判断与客观判断,主观判断中必然存在不确定信息和不完全信息,然而,就作者当前的知识水平而言,未发现如何处理建筑节能评价中的不确定信息和不完全信息的文献资料。针对目前建筑节能评价及能效标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文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对建筑节能评价及能效标识进行研究。第一章对能源短缺和能源使用造成的环境影响背景作简要说明。对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三大类建筑节能相关的评价方法:清单列表法、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和基于建筑运行能耗计算和模拟的建筑节能评价方法作简要的对比分析,并指出以上方法存在的主要不足。此外,本章还简要概述了我国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现状。第二章提出了一套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方法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获得评价指标的输入:1)学术论文中的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2)国外建筑节能及环境评价方法;3)我国现行建筑节能技术标准规范。在以上三个指标来源的基础上,按照数据可得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和多准则决策规则进行指标的筛选,形成我国居住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初稿。并通过在建筑节能评价体系初稿基础上的专家问卷调查及访谈,对指标初稿进行修正和完善,最后得到一套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第三章在比较目前常见的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方法的基础上,选择群体层次分析权重模型作为建筑节能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根据问卷调查的方法和原理,组织专家问卷调查。根据专家问卷调查结果,计算出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评价指标权重。后验数据一致性结果分析表明本次调研数据一致性达到非常满意的程度,而且调查专家人数合适并且权重结果稳定可信。第四章以证据理论和国家及地方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到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评价,形成了一套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与能效标识方法。方法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满足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标准条款;第二个层次是对已经满足了强制性条款的居住建筑进行建筑能效标识。能效标识采用在证据理论和证据推理算法基础上构建的建筑能效标识模型进行。建筑能效标识主要有两个步骤:首先,从各建筑节能评价指标出发,依据本文已经建立的一套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评价指标建筑节能等级信度分配原则,对被评建筑进行建筑节能等级信度分配;然后,应用证据推理算法将分项指标信度综合成为最后的建筑节能等级信度分配。本章所建立的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模型既结合了当前建筑节能技术标准又能处理评价中的不确定和不完全信息。不但具有完整的数学理论基础,而且还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第五章开发了一套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评价及能效标识方法的计算机软件工具。采用Delphi作为开发工具,应用软件工程理论和方法指导,以第四章建立的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方法为基础,开发出了一套基于windows的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评价和能效标识软件工具1.0版本。第六章为了演示和验证本文提出的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评价及能效标识方法和软件工具。应用本文开发的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方法和软件工具对重庆一实例建筑进行节能评价及能效标识。同时,应用我国即将正式发布的《节能建筑评价标准》对该实例建筑做节能评价。两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趋于一致。演示和验证结果说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切实可行,评价结果稳定可靠。第七章对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做简要总结,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提出展望。
二、住宅生活给水管网水力计算程序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住宅生活给水管网水力计算程序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概率法的建筑给水设计秒流量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给水设计秒流量计算方法 |
1.2.1 经验法 |
1.2.2 平方根法 |
1.2.3 概率法 |
1.3 国内外给水设计秒流量计算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给水设计秒流量计算方法 |
1.3.2 我国给水设计秒流量计算方法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建筑给水设计秒流量计算理论 |
2.1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
2.1.1 给水系统分类 |
2.1.2 给水方式及管网布置形式 |
2.1.3 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
2.2 居民生活用水量及影响因素 |
2.2.1 居民生活用水量 |
2.2.2 居民生活用水量影响因素 |
2.3 概率法理论基础 |
2.3.1 随机变量 |
2.3.2 离散性随机变量 |
2.3.3 二项分布 |
2.4 曲线拟合原理 |
2.4.1 最小二乘法 |
2.4.2 常见非线性函数拟合模型 |
2.5 本章小节 |
3 给水设计秒流量公式模型及计算 |
3.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1.1 理论模型 |
3.1.2 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出流概率p的分析研究 |
3.2 秒流量计算程序编写 |
3.2.1 计算框图 |
3.2.2 计算界面 |
3.3 计算结果及公式拟合 |
3.3.1 计算结果 |
3.3.2 秒流量公式的拟合 |
3.4 与现行标准对比分析 |
3.5 对管径及成本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工程实例与验证 |
4.1 中部地区工程实例验证 |
4.1.1 小区资料 |
4.1.2 对比计算 |
4.1.3 对比分析 |
4.2 北方某家属区现场监测与验证 |
4.2.1 监测对象 |
4.2.2 供水设备及参数 |
4.2.3 监测方法及原理 |
4.2.4 每月日用水量数据 |
4.2.5 对比计算 |
4.2.6 对比分析 |
4.3 南方地区工程实例验证 |
4.3.1 小区资料 |
4.3.2 对比计算 |
4.3.3 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2)某住宅小区室外给排水管网设计及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室外给排水管网设计的研究现状 |
1.2.1 给水管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排水管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2.住宅小区室外给水管网方案对比与系统选择 |
2.1 住宅小区生活给水系统选择 |
2.2 住宅小区消防给水系统选择 |
2.2.1 常高压、临时高压及低压消防给水系统 |
2.2.2 单体、区域消防给水系统 |
2.3 住宅小区消防给水系统水源 |
2.4 住宅小区室外消防给水设施的设置 |
2.5 住宅小区室外给水管网布置及管材选择 |
2.6 本章小结 |
3.住宅小区室外排水管网方案的对比分析 |
3.1 住宅小区排水体制的选择 |
3.2 污水管网设计计算 |
3.2.1 污水管网的组成 |
3.2.2 污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
3.2.3 污水管道系统设计参数 |
3.3 雨水管网规划 |
3.3.1 雨水管网的组成 |
3.3.2 雨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
3.3.3 雨水管道系统设计参数 |
3.4 本章小结 |
4.关键问题及对策分析 |
4.1 消防水池的设置 |
4.2 基于区域消防给水系统的住宅小区消防给水设施的设置 |
4.2.1 室外消防水池取水井的设置 |
4.2.2 室外加压消火栓的设置 |
4.2.3 室外消防给水设施对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某住宅小区室外给排水管网工程设计 |
5.1 工程概况 |
5.2 设计依据 |
5.3 瑞祥小区生活给水系统选择 |
5.4 瑞祥小区生活给水管网设计 |
5.4.1 各供水压力区设计流量计算 |
5.4.2 管网定线及管材选择 |
5.4.3 各供水压力分区室外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
5.5 瑞祥小区消防给水管网设计 |
5.5.1 消防给水管网系统选择 |
5.5.2 室外消防给水设施的设置 |
5.5.3 室内、外消防给水管网定线及水力计算 |
5.6 住宅小区室外排水管网设计 |
5.6.1 排水体制 |
5.6.2 污水管网设计 |
5.6.3 雨水管网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6.总结及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再生水管网供水的水力水质模拟与经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水力模型 |
1.2.2 水质模型 |
1.2.3 再生水利用和经济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再生水供水管网的水力模拟理论 |
2.1 管网模型 |
2.1.1 宏观模型 |
2.1.2 微观模型 |
2.1.3 简化模型 |
2.2 水力模型基本理论 |
2.2.1 稳态水力模型 |
2.2.2 延时水力模型 |
2.3 供水管网建模软件 |
2.4 水力模拟 |
2.5 管网运行的动态特性 |
2.5.1 节点流量和压力的随机性 |
2.5.2 管段流量的随机性 |
2.5.3 管道阻力系数的动态变化 |
2.5.4 管网实际工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再生水供水管网的水质模拟理论 |
3.1 水质模型 |
3.1.1 稳态水质模型 |
3.1.2 准动态水质模型 |
3.1.3 动态水质模型 |
3.2 动态水质模拟方法 |
3.2.1 欧拉法 |
3.2.2 拉格朗日法 |
3.2.3 其它水质模型解法简介 |
3.2.4 动态水质模拟方法的选择 |
3.3 EPANET 水质模型 |
3.4 水质主要指标和参数选取 |
3.4.1 水龄 |
3.4.2 余氯 |
3.4.3 COD |
3.4.4 浊度 |
3.4.5 水质参数选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再生水利用的经济分析理论 |
4.1 再生水价格构成 |
4.2 再生水定价模型 |
4.2.1 影子价格模型 |
4.2.2 边际机会成本模型 |
4.2.3 模糊数学价格模型 |
4.2.4 成本价格模型 |
4.3 管网运行的经济分析 |
4.3.1 再生水厂建设费用函数 |
4.3.2 年运营成本函数 |
4.3.3 再生水定价模型 |
4.4 再生水盈亏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再生管网运行模拟 |
5.1 再生水总线概况 |
5.1.1 管网模型 |
5.1.2 用水模式 |
5.1.3 用户用水情况 |
5.2 水力预测结果 |
5.2.1 近期管网预测结果 |
5.2.2 规划管网预测结果 |
5.2.3 结果分析和建议 |
5.3 水质模型参数确定 |
5.4 水质预测结果 |
5.4.1 水质预测点的选定 |
5.4.2 近期管网预测结果 |
5.4.3 规划管网预测结果 |
5.4.4 结果和建议 |
5.5 危险性分析 |
5.5.1 近期管网 |
5.5.2 规划管网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再生管网运行的经济性分析 |
6.1 水厂投资与运行概况 |
6.2 盈亏模型 |
6.3 不同贷款比例和混合比下的盈亏分析 |
6.3.1 混配比例为 1:1 |
6.3.2 混配比例为 1:1.5 |
6.3.3 混配比例为 1:2 |
6.3.4 盈亏分析结论 |
6.4 固定盈亏额下的经济平衡送水量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建筑热水系统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概述 |
1.2.1 引言 |
1.2.2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和热水管网的分类 |
1.2.3 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综述 |
1.2.4 供热水管网与冷水管网的差异及相应的对策 |
第二章 设计建筑热水系统的研究现状 |
2.1 建筑热水系统的设计 |
2.2 热水管网循环流量、回水管径和各节点水温 |
2.3 热水管网的节能、节水 |
2.4 热水管网的安全控制 |
第三章 管网优化方面的研究现状 |
3.1 管网优化设计的方法 |
3.2 管网优化设计的算法 |
3.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3.3.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3.3.2 课题研究的关键点及难点 |
3.3.3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四章 建筑内部热水设计优化及方法 |
4.1 建筑热水系统理论优化 |
4.2 求解优化模型 |
4.2.1 建筑内部热水管网优化模型的建立 |
4.2.2 模型的水力计算 |
4.2.3 水力计算程序 |
4.2.4 管网优化程序的电算框图 |
4.2.5 管网优化模型的求解 |
第五章 工程验证 |
5.1 工程实例 |
5.2 工程实例优化过程 |
5.3 按本文优化方法优化后的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叠压供水优化设计软件及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叠压供水系统的相关理论与工作原理 |
2.1 叠压供水系统的相关理论知识 |
2.1.1 水的物理参数和水力学公式 |
2.1.2 离心泵的基本性能参数和特性曲线 |
2.1.3 离心水泵的相似定律与比转数 |
2.1.4 水泵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 |
2.1.5 管路系统特性曲线 |
2.2 叠压供水系统的组成形式和工作原理 |
2.2.1 叠压供水系统的组成形式 |
2.2.2 叠压供水系统的工作原理 |
2.3 叠压供水系统的相关规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叠压供水系统优化设计方案的确立 |
3.1 基本设计参数的计算 |
3.1.1 设计秒流量的计算 |
3.1.2 设计扬程及水头损失的确定 |
3.2 水泵机组的优化选型 |
3.2.1 水泵选型的依据 |
3.2.2 水泵特性曲线的拟合 |
3.3 系统的工况校核 |
3.3.1 管路水头损失的复核 |
3.3.2 水泵高效率运行区域的确定 |
3.3.3 水泵运行工况分析 |
3.3.4 水泵的工况校核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叠压供水系统优化设计软件的开发 |
4.1 开发思想与实现技术 |
4.1.1 软件的开发思想 |
4.1.2 软件的实现技术 |
4.2 各模块功能介绍和设计流程 |
4.2.1 软件各模块功能介绍 |
4.2.2 软件的设计流程 |
4.3 优化设计软件各模块功能的实现 |
4.3.1 软件的主界面 |
4.3.2 软件的标准模块 |
4.3.3 存储数据库 |
4.3.4 基本设计参数计算模块 |
4.3.4.1 设计秒流量的计算 |
4.3.4.2 设计扬程和水头损失的确定 |
4.3.5 水泵机组选型模块 |
4.3.5.1 水泵的初选方案 |
4.3.5.2 水泵特性曲线的拟合 |
4.3.6 系统工况校核模块 |
4.3.6.1 管路水头损失的复核 |
4.3.6.2 工作点确定和工况校核 |
4.3.7 水泵产品数据库模块 |
4.3.7.1 水泵产品信息的查询 |
4.3.7.2 水泵产品信息的添加 |
4.3.7.3 水泵产品信息的修改 |
4.3.7.4 水泵产品信息的删除 |
4.3.8 设计说明书模块 |
4.3.8.1 生成设计说明书 |
4.3.8.2 打印设计说明书 |
4.3.9 帮助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叠压供水系统控制方案的确立 |
5.1 设计原则 |
5.2 叠压供水系统控制原理的分析 |
5.2.1 PID控制 |
5.2.2 变频恒压控制 |
5.3 控制方案的选择 |
5.4 硬件设备的选型 |
5.4.1 PLC的选型 |
5.4.2 变频器的选型 |
5.4.3 上位机的选型 |
5.4.4 压力传感器的选择 |
5.5 控制系统的组成 |
5.6 通讯方式的确定 |
5.7 控制系统的程序结构与设计 |
5.7.1 控制系统的程序结构 |
5.7.2 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程项目设计实例 |
6.1 项目概况 |
6.2 优化设计 |
6.2.1 项目基本参数的计算 |
6.2.2 项目水泵机组的选型 |
6.2.3 项目系统工况校核 |
6.2.4 项目设计说明书 |
6.3 控制部分 |
6.4 项目总结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控制部分主程序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集中供热水系统的热水管网计算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给水当量出流概率建模 |
2 给水管段设计流量建模 |
3 沿程、单位、局部水头损失、水力摩阻建模 |
4 热水管网管段最不利计算点及热损失 |
5 管网循环流量、温度、总水头损失建模 |
6 结论 |
(7)叠压供水技术在二次供水系统改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概述 |
1.2.1 对管网叠压供水技术的认识现状 |
1.2.2 管网叠压供水技术应用现状 |
1.2.3 管网叠压供水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二次供水现状与系统改造的必要性 |
2.1 现存的传统二次加压给水方式 |
2.2 传统二次供水方式水质状况调查 |
2.2.1 荔湾区二次供水卫生调查情况 |
2.2.2 东山区二次供水卫生调查情况 |
2.2.3 黄埔区二次供水卫生调查情况 |
2.2.4 花都区二次供水卫生调查情况 |
2.2.5 海珠区二次供水卫生调查情况 |
2.3 传统二次供水方式改造的必要性 |
2.3.1 传统供水方式存在二次污染环节 |
2.3.2 传统供水方式能量浪费问题突出 |
2.4 解决二次污染问题的新型供水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叠压供水技术在二次供水改造中的应用探讨 |
3.1 二次供水系统改造的主要对象 |
3.2 叠压供水技术用于二次供水系统改造 |
3.2.1 原有的供水方式 |
3.2.2 叠压供水设备概述 |
3.3 叠压供水设备的设计步骤 |
3.3.1 搜集市政管网相关数据 |
3.3.2 确定设备进水管径 |
3.3.3 重新确定改造项目中的用水量情况 |
3.3.4 设备的设计扬程 |
3.3.5 对原有的市政引入管管径进行核算 |
3.4 改造实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叠压供水技术应用中有待优化的问题 |
4.1 水泵运行效率不高 |
4.1.1 水泵选型不恰当 |
4.1.2 小流量时缺乏设置辅助供水设备的考虑 |
4.1.3 主泵难以切换至副泵与气压罐 |
4.2 供水量不足 |
4.3 稳流罐设置高程过低影响附近用户 |
4.4 旁通管无法利用市政管网余压供水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管网叠压供水系统的设计优化 |
5.1 水泵的节能选型 |
5.1.1 叠压变频泵的工况点分布 |
5.1.2 单泵供水水泵的优化选型 |
5.1.3 同型号双泵并联水泵的优化选型 |
5.1.4 同型号双泵并联的节能运行方式 |
5.2 稳流罐的选型与设置 |
5.2.1 稳流罐的选型 |
5.2.2 稳流罐的设置 |
5.3 辅助供水设备的选型 |
5.3.1 辅助供水方式的选择 |
5.3.2 辅助供水设备的选型 |
5.4 改造实例 |
5.4.1 系统的合理分区 |
5.4.2 设计秒流量与水泵所需扬程 |
5.4.3 Excel VBA优化叠压供水设备选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Excel VBA优化叠压供水设备选型程序开发 |
6.1 Excel VBA简介与程序开发原因 |
6.1.1 Excel VBA语言简介 |
6.1.2 选择Excel VBA进行水泵选型程序开发的原因 |
6.2 同型号双泵并联供水水泵选型校核的Excel VBA程序实现 |
6.2.1 最小二乘法拟合水泵特性曲线方程 |
6.2.2 不同工况下的等效率曲线方程 |
6.2.3 变频泵转速与额定转速之比 |
6.2.4 判断工频泵与变频泵是否合理 |
6.3 单泵供水水泵优化选型的Excel VBA程序实现 |
6.3.1 最小二乘法拟合水泵特性曲线方程 |
6.3.2 水泵适用的流量和扬程的范围 |
6.3.3 流量的调节空间与富余水头 |
6.3.4 Excel VBA实现不同方案拟合曲线的绘制 |
6.3.5 水泵选型方案比选 |
6.4 水泵选型程序主要功能与运行示例 |
6.4.1 同型号双泵并联水泵选型校核程序 |
6.4.2 单泵供水水泵优化选型程序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设想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8)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节能及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2.1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水量能量损失现状 |
1.2.2 国内外优化研究现状 |
1.2.3 高层建筑给水工程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节能与优化 |
2.1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分区 |
2.1.1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分区的必要性 |
2.1.2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分区的方法 |
2.2 高层建筑给水方式 |
2.2.1 高层建筑给水的四种基本方式 |
2.2.2 我国高层建筑给水方式现状 |
2.2.3 高层建筑给水方式实例分析 |
2.3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水力计算 |
2.3.1 设计流量 |
2.3.2 管网水力计算 |
2.4 对高层建筑高区管网进行建模求解 |
2.4.1 建立模型及求解 |
2.4.2 工程实例优化研究 |
2.5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优化建议 |
2.5.1 生活、消防水池(箱)应分建 |
2.5.2 在小高层建筑中合理利用无负压给水方式 |
2.5.3 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
2.6 小结 |
3 高层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的优化 |
3.1 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系统概况 |
3.1.1 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系统供水方式的选择 |
3.1.2 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系统的分区 |
3.1.3 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系统水力计算 |
3.2 遗传算法的应用 |
3.2.1 遗传算法的概念 |
3.2.2 遗传算法在管网优化设计方面的应用 |
3.3 高层建筑消火栓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3.3.1 基本公式的推导 |
3.3.2 工程实例的应用 |
3.4 高层建筑消火栓系统优化问题的探讨 |
3.4.1 变频或者气压给水是否可替代屋顶水箱 |
3.4.2 消火栓给水系统用水量 |
3.5 小结 |
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优化 |
4.1 自动喷淋系统管径的优化 |
4.1.1 经济流速的探讨 |
4.1.2 管径优化的探讨 |
4.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工程算例 |
4.3 自动喷淋系统优化的探讨 |
4.3.1 适当增大喷头布置间距 |
4.3.2 管网的布置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图 |
(9)基于FLOWMASTER的叠压供水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3 叠压供水的发展与现状 |
1.4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二次加压供水系统简介 |
2.1 变频调速恒压供水 |
2.2 管网叠压供水 |
2.2.1 叠压供水相关理论 |
2.2.2 管网叠压供水一般规定 |
2.3 供水系统的基本特性 |
2.4 变频调速基本原理 |
2.5 叠压供水系统组成图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叠压供水的相关理论分析和方案设计 |
3.1 水的物性参数和水力学公式 |
3.1.1 水的物理参数 |
3.1.2 水力学公式 |
3.2 水泵概念以及分类 |
3.2.1 水泵特性 |
3.2.2 水泵管路系统示意图分析 |
3.3 变频泵的调速特性 |
3.3.1 水泵出水口处恒压变流量的变频调速泵的调速特性 |
3.3.2 变频调速泵Q-H特性曲线的拟合及分析 |
3.3.3 管阻特性分析 |
3.3.4 恒压变频调速与变压变频调速节能分析 |
3.4 用户端恒压变流量供水方式工况点的分析 |
3.5 单台水泵最不利供水点恒压变频调速时流量与水泵转速的关系 |
3.6 市政供水管网压力变化时叠压供水用户端恒压变流量工况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叠压供水系统建模 |
4.1 系统建模 |
4.2 建模平台的选择与介绍 |
4.3 建立叠压供水系统模型 |
4.3.1 FLOWMASTER建立叠压供水系统模型 |
4.3.2 系统模型简化原则 |
4.4 叠压供水系统仿真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项目仿真 |
5.1 项目简介 |
5.2 技术改造前供水状况 |
5.2.1 供水状况 |
5.3 改造后供水系统模型 |
5.3.1 系统流量和扬程的计算 |
5.3.2 设备选型 |
5.4 高层用户仿真 |
5.4.1 高层用户最大流量水泵台数的仿真 |
5.4.2 高层用户一天时间不同时间段的叠压供水系统仿真 |
5.5 低层用户供水仿真 |
5.6 整个供水系统能耗分析 |
5.7 本工程中所选水泵叠压供水系统运行状况表 |
5.8 本章小结 |
5.9 叠压供水设备电气系统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居住建筑节能评价与建筑能效标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外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文献综述 |
1.2.1 清单列表法 |
1.2.2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
1.2.3 基于建筑运行能耗计算或模拟的评价方法 |
1.3 我国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文献综述 |
1.3.1 我国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概况 |
1.3.2 我国建筑节能评价及能效标识研究文献综述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4.1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4.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2 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1 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2.2 建筑节能评价指标来源汇总 |
2.3 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理论模型研究 |
3.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概述 |
3.1.1 简单排序编码法 |
3.1.2 倍数环比法 |
3.1.3 优序对比法 |
3.1.4 德尔菲法 |
3.2 层次分析法AHP |
3.3 群体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理论模型 |
3.3.1 群体决策 |
3.3.2 群体层次权重模型 |
3.4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4.1 问卷调查设计 |
3.4.2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评价指标权重 |
3.4.3 数据一致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理论模型研究 |
4.1 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模型 |
4.2 强制性条款检查 |
4.3 证据理论(DS 理论)与证据推理方法(ER 方法) |
4.4 基于证据理论与证据推理方法的建筑能效标识模型 |
4.5 基于各指标的建筑节能等级信度分配 |
4.5.1 建筑朝向 |
4.5.2 建筑体形系数 |
4.5.3 建筑室外环境 |
4.5.4 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 |
4.5.5 围护结构气密性能 |
4.5.6 内外遮阳 |
4.5.7 空调设备能效 |
4.5.8 照明设施 |
4.5.9 给水排水系统设备能效 |
4.5.10 电梯设备效率 |
4.5.11 建筑节能管理 |
4.5.12 物业管理企业资质 |
4.5.13 建筑节能知识培训与宣传 |
4.5.14 能耗统计与公示 |
4.5.15 室内热湿环境 |
4.5.16 室内声光环境 |
4.5.17 室内空气品质 |
4.6 本章小结 |
5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评价及能效标识软件开发 |
5.1 开发工具选择 |
5.2 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
5.3 程序编写 |
5.3.1 软件主界面 |
5.3.2 被评建筑基本信息输入模块 |
5.3.3 强制性条款检查模块 |
5.3.4 建筑能效等级信度分配 |
5.3.5 评价结果显示 |
5.4 本章小结 |
6 建筑节能评价与能效标识方法应用及验证 |
6.1 实例建筑概况 |
6.2 强制性条款检验 |
6.2.1 屋面传热系数及热惰性检查 |
6.2.2 外墙传热系数及热惰性检查 |
6.2.3 分户墙和楼板传热系数检查 |
6.2.4 户门传热系数检查 |
6.2.5 外窗传热系数检查 |
6.2.6 外窗气密性检查 |
6.3 基于各指标对实例建筑进行建筑能效等级信度分配 |
6.3.1 建筑朝向 |
6.3.2 建筑体形系数 |
6.3.3 建筑室外环境 |
6.3.4 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 |
6.3.5 围护结构气密性能 |
6.3.6 内外遮阳 |
6.3.7 空调设备能效 |
6.3.8 照明设施能效 |
6.3.9 给水排水系统设备能效 |
6.3.10 电梯设备效率 |
6.3.11 建筑节能管理 |
6.3.12 物业管理企业资质 |
6.3.13 建筑节能知识培训与宣传 |
6.3.14 能耗统计与公示 |
6.3.15 室内热湿环境 |
6.3.16 室内声光环境 |
6.3.17 室内空气品质 |
6.4 实例建筑节能评价及标识结果 |
6.5 评价结果验证 |
6.5.1 控制项检查 |
6.5.2 一般项和优选项检查 |
6.5.3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住宅生活给水管网水力计算程序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概率法的建筑给水设计秒流量计算研究[D]. 肖天. 西安工业大学, 2021(02)
- [2]某住宅小区室外给排水管网设计及关键问题研究[D]. 董富文. 中原工学院, 2015(06)
- [3]再生水管网供水的水力水质模拟与经济性分析[D]. 孙媛媛. 天津大学, 2014(05)
- [4]建筑热水系统优化设计研究[D]. 孙杰. 长安大学, 2013(05)
- [5]叠压供水优化设计软件及控制系统的研究[D]. 韩杨杨. 南昌大学, 2012(03)
- [6]集中供热水系统的热水管网计算建模[J]. 李锐. 建筑节能, 2012(01)
- [7]叠压供水技术在二次供水系统改造中的应用[D]. 冯巧玲. 广州大学, 2011(05)
- [8]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节能及优化设计研究[D]. 曹杨. 西华大学, 2010(04)
- [9]基于FLOWMASTER的叠压供水仿真研究[D]. 黄小玲. 南昌大学, 2009(S1)
- [10]居住建筑节能评价与建筑能效标识研究[D]. 杨玉兰. 重庆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