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淇县石佛寺北魏造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景荃[1](2021)在《论豫北地区北魏石刻造像的地域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北魏迁都洛阳后,以洛阳为中心的嵩洛地区大兴开窟造像之风,而黄河以北的豫北地区则出现了众多的民间石刻造像,这些造像形式基本一致,均为背屏式一佛二菩萨三尊造像,自北魏景明年间延至北魏末年,其独特的造像形式和表现手法,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风格,是研究佛教传播和佛教艺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资料。
李爽[2](2020)在《北魏造像记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石刻文献研究的日益深入,造像记作为石刻文献的一部分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而北魏时期的造像记以其自身的独特风格在各时期的造像记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学界对於北魏造像记的研究还比较分散,基本上处於初始阶段,尤其是在基础史料整理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空间。本文为目前可见的北魏造像记史料编纂了简明目录,以填充北魏造像记目录的空白,同时也便於日後对北魏造像记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拟以北魏造像记为研究对象,主要从目录、图录、文本、研究、地理位置等五个方向,对其在各类着作中的着录情况进行了详尽的总结。以时间为序,标明年号,无纪年的造像记附载文末,以供考订。所涉及到的书籍和期刊一律使用简称,以便检索。截止二〇二〇年,本文共收录北魏造像记1488篇,其中有纪年造像记为1242篇,无纪年造像记为246篇。
黄志明[3](2020)在《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造像记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造像记是集史学价值、文学价值、艺术价值与宗教价值等多重价值於一体的一类石刻文献。“像”即造像者所信仰的对象,造像记就是记录造像活动的文字,一般包括题记和题名。中国古代造像记可以追溯到两汉之际,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国内佛教造像活动随之产生,後又与本土宗教结合,出现道教造像。纵观造像记发展历史,北朝时期最为兴盛,上至天潢贵胄,下至黎民众生,造像之风,长盛不衰。然而,造像记的整理长期不被重视。在清代乾嘉时期之前,金石学家对造像记的关注集中在书法艺术价值。与儒家经义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不同的是佛教注重修行与轮回,且造像多为民间信仰活动,因此,为儒生所不齿。即便乾嘉之後,造像记的整理与研究热度也不及金文、墓志等金石材料,至今依然如此。诸家对北朝尤其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时期的造像记整理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收录的造像记数量不全面,未能全部收录;二是所着录的书目不系统,未能全部标注造像记研究的相关信息。有鉴於此,本文系统搜集整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的造像记,着力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的绪论部分介绍研究范畴和选题意义,着重分析目前造像记整理存在的问题。论文主体则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阐述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造像记着录源流述略。分别从目录着录、图版着录、释文着录及题跋着录四个角度展开论述。下编则是前人的基础上,对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献所见的造像记进行全面整理,并编撰成造像记目录索引,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及北朝无纪年造像记五个部分。
潘丰娇[4](2019)在《山西北朝隋唐时期小型石窟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的时代范围为北朝隋唐时期。而小型石窟,主要是指石窟数量在5座以下(包括5座)的石窟。山西的石窟不仅在数量、规模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在精美度、影响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北魏时期平城(今山西大同)作为都城,佛教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因此建造石窟之风盛行。直到北魏迁都以前,平城始终是中原北方地区石窟寺开凿的中心。山西建造石窟由此而辐射,所以研究山西石窟寺对中国石窟寺研究也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从石窟的基本情况出发,运用类型学、对比研究等方法,制作相关表格以及比例图,图文并茂地展示出山西中古时期小型石窟的分布,然后基于收集到的资料行相关研究。通过对山西省所有石窟的统计,分析出中古时期小型石窟的时代分布主要以北朝居多,地区以晋中、长治、临汾居多。这种分布规律与其政治地位和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关系。中古时期的小型石窟洞窟形制差别较小,但不同时期造像特点具有一定差别,其造像特点受平城、洛阳、邺城地区石窟的共同影响。这些地区对其共同影响,构成了山西中古时期小型石窟的独特性格局。本文第一部分分阶段对山西石窟的学术史和研究史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然后概述了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目的。第二部分介绍了山西小型石窟的概况,通过第二、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以及相关简报和报告等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市县来进行统计,并做出相关的图来说明。第三部分对山西中古时期的小型石窟分时期、地区来进行研究,并分析出小型石窟之间的联系。第四部分对小型石窟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
管厚任[5](2018)在《青州北朝背屏式石刻佛教造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青州作为九州之一,区域基本为今天的山东省,在南北朝时期为南北交汇地带,是重要文化和战略地区。随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陆续出土了数量众多、制作精美的佛教造像,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其典型特征为背屏式石造像和薄衣贴体的单体式造像。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文化和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青州造像的发达固然有大时代环境的影响,但其造像又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时代价值。以往论者多着眼于对其单体式造像论述,强调其样式的新颖及其与印度秣菟罗造像样式关系。但背屏式造像一方面可以说是南北朝时期造像的集大成者,另一方面又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其背屏造像中的龙与嘉莲的元素并非仅仅为地方样式特色,而是其图像创新的体现。但是,对于此图像论述者多言南朝或北朝对其影响及关系,对于其样式源头的印度北部犍陀罗和中部秣菟罗造像的关联却涉及较少,因此大背景不够全面。从造像表现来说,魏晋南北朝正是中国人物画的成型期,有对后世影响重大的顾恺之、戴逵父子、陆探微、张僧繇、曹仲达等,且受佛教和佛教美术影响都长于佛画,无论是“瘦骨清像”还是“曹衣出水”,都是对绘画风格的形容,这些特征也都反映到了雕塑造像上。因此本时期佛教造像亦深受到绘画风格的影响,在青州造像上亦可以领略到这些具体特征。从图像比较的角度看,传世的南北朝时期的金铜造像形式本身与青州背屏式造像的形式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其样式与石造像可以互证。而南北朝造像铭文的不同也反映出不同的世俗关系,这在青州造像中都有具体的反映。制作技巧和材料特性也是影响佛教造像的部分,这一方面也作出了科学分析。另外,青州的人口流动应为青州造像的石雕技术的突然成熟提供了可能。但是,与造像关系最密切的还是相关佛经,僧人传教的方式即“设像行道”。因此,佛教造像必然直接反映相关佛教经意。考查本期流行的弥勒经和法华经等经意也可以更准确地揭示造像形式的涵义。而且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建设,青州造像的研究和再利用更具有现实意义,借助于3D技术成型,可以更加方便研究和学习,必然可以为这一进程发挥重要意义。
段彬[6](2017)在《东魏北齐时代的并邺道 ——基于文献、地理、佛教遗迹的综合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并邺道”指的是中古时期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与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20公里处)之间三条交通路线的总称。早在东汉末年,曹操与高干的战争便围绕此道展开。此后的西晋十六国北魏时代,并邺道是重要的用兵、移民线路,永嘉丧乱之际的人口流动、前秦与前燕的潞川之战、后燕与西燕的台壁之战、北魏征服中原、尔朱荣东讨葛荣、高欢与尔朱兆的攻伐等诸多史事皆发生在并邺道上。东魏、北齐时代施行以邺城为上都、晋阳为下都的两都制,并邺道成为两都“御路”。在将近半个世纪之间,高氏家族与百官、军士、僧侣等随行人员常年往来于并邺道中,对巡幸活动及道路本身高度重视。为适应巡幸的需要,高氏选取了更为便捷的交通路线,此后沟通并、邺,最短仅需三日即可抵达。高氏在沿途的滏口、辽阳(今山西省左权县)以及晋阳西山等地区营造了一批皇家石窟与佛寺。承光元年(577),北周军队经由并邺道攻入邺都,北齐覆亡。三年后,邺城被彻底毁弃,此后作为整体的并邺道不复存在。通过爬梳文献所载巡行地点、排查沿途地理信息,并结合石窟造像等佛教遗迹的分布,可以确定并邺道共分两道,以滏口道为主,井陉道为辅。滏口道在太行西侧又分为东、西两线。其具体路线如下:滏口道:自邺城西北行,由紫陌桥渡漳,经临水县故城后西北出滏口,经南、北响堂山石窟及木井寺附近,至涉城分为东西两线。西线入壶口关,经台壁附近、刈陵县,沿潞川入天井谷,经大王山、武王坞一带,穿鹿台山,北行至襄垣县故城、襄垣县,经石勒城至乡郡治所乡县。北行经魏城、武乡城、榆社城,沿蒋谷大道入阳邑县境,自大嵰山下西北行一百一十里至晋阳城。东线经中皇山(娲皇宫)下,沿清漳水至松门岭、武军驿,西北经“高欢云洞”石窟及“高欢避暑亭”附近,北行至辽阳城、平都城,越八赋岭,沿蒲谷至中都县故城,西行经中都县、前亭、晋阳县治、大慈照寺至晋阳城。其中西线为汉末至高欢时代并邺道之交通主线,东线则最迟至高澄时代,成为东魏北齐两都巡幸之主线。井陉道:自邺城沿太行山东麓大道北行,经临水县故城、邯郸县故城、易阳县故城、襄垣郡治襄垣县、中丘县、房子县故城、元氏县故城,至井陉县,西北入土门口,进入太行山区。西行经苇泽关、盘石关、井陉关、平潭城,至寿阳城,附近为朔、夏、燕三州诸郡县侨置之地。西南经塼井、鲤鱼栅附近,至晋阳城。除交通复原工作外,并邺道沿途的一百多处佛教石刻同样值得关注。附近各区域的石刻造像风气,自北魏中后期至唐中期持续了约300年。所涉时间跨度之长、地域范围之广,为我们观察地域社会的面貌,提供了难得的一手资料与充足的分析样本。既往的石窟寺调查常常将并邺道附近的东魏北齐石窟寺选址与交通线及两都往来联系起来。若以佛教石刻的时代、规模及造像者身份等方面为切入点,据统计数据显示,东魏北齐高氏的佞佛态度与巡幸活动,确实为两都附近及并邺道上大型佛教石刻的开凿提供了契机,但对于沿途大多的民众造像活动却影响甚微。在民间造像行为中,存在着相对独立于政治秩序之外的宗教秩序。虽然帝王常年经行附近,但他们仍然延续着北魏以来的造像习惯与程式化的愿文内容。在同一条并邺道上,皇家与普通官员、民众的礼佛行为,其实是各有其场所。不过,国家权力对并邺道附近造像活动影响力的强弱,在不同区域中又存在差异。除了交通区位因素之外,地域差异背后的民众身份差异是其重要原因。作为高氏巡幸主线所经的区域,政治地位较低的上党地区鲜有造像者与权力集团之互动;而地处东魏北齐核心区一带的造像者,即使不在御道之旁,仍展现出对时事的相对敏感,甚至直接表达了对北齐皇室之政治拥护。
侯平[7](2017)在《北齐造像记书法研究》文中指出北齐造像记蕴含了北齐丰富的社会、宗教文化等信息,同时还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本文以《北齐造像记书法研究》为题,深入挖掘北齐造像记的书法价值,对造像记产生的背景,造像记书法的本体,即书体与书法风格,以及造像记的书丹刊刻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北齐造像发展的社会环境,重点对北齐的佛教发展与佛教造像兴盛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介绍了北齐的社会文化环境及北齐的书法家。第二章与第三章从北齐造像记书法的本体出发,分析造像记的书体特征与书法风格以及北齐造像记的地域书风特征;从北齐上层社会与低层社会使用的不同书体入手,进而讨论了北齐朝廷书法与民间书法的面貌;在论述北齐造像记的地域书风特征时,通过对邺城地区、河洛地区以及青齐地区三个典型的地域具体分析,研究地域的社会文化对造像记书法风格的影响以及地域书风的特征。第四章,讨论了北齐造像记的书丹、刻手以及刊刻对书法风格的影响。本文以北齐造像记为研究课题,从北齐的社会文化大背景出发,对造像记书体、书法风格进行整体讨论,并试图从朝廷对书法的统一规范、民间书法的状况以及地域书风等角度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希望能以造像记书法为基础,还原北齐社会书法的真实面目。
邓新航,汪小洋[8](2017)在《20062015年中国佛教石窟研究综述》文中指出20062015年十年间,中国佛教石窟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这样一些特点:其一,石窟考察的范围有所扩大,不少中小型石窟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其二,石窟调查报告的内容更为详实规范,而且多附有精确可靠的线描图,特别是三维激光扫描等高新技术也逐渐应用于石窟寺测绘当中;其三,题材考察和图像辨识仍是近年研究的重点,但在某些区域性石窟的综合研究上也取得较为明显的成绩;其四,研究方法上多学科交叉研究成为趋势,艺术学的相关研究也很突出。
郭洪义[9](2016)在《晋唐间佛教石刻文字词语研究》文中提出所谓佛教石刻是指与佛教有关的造像、造塔、造寺、造经,做其他各种功德、举办斋会、法事等各种宗教活动所留下的题记、功德铭、经幢、摩崖,以及僧侣亡化後记载其生平事迹的塔铭、碑志等所有石刻铭文的总称。佛教石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我们取狭义,特指刻有铭文的佛教石刻部分。本研究暂以佛教造像记、佛教造像碑、僧侣塔铭、僧侣碑志爲主对佛教石刻进行考察,兼顾使用部分寺院碑、“刻经”材料,佛教经幢、石经等暂不在研究范围之列,留待日後继续考察研究。晋唐之间,是中国佛教传播发展最爲迅猛、最爲兴盛乃至发展至顶峰的时期,佛教石刻的诸类别在该时期全部出现并日趋完善。佛教造像记、佛教造像碑、僧侣塔铭、碑志在该时期大量出现,且最爲繁盛。本研究选择晋唐间佛教石刻作爲考察研究的对象,在对其进行全面调查、系统搜集和科学整理的基础上,进而展开文字、词语的专题研究。目前学界对该时期佛教石刻文字、词语的研究尚不多见,值得对其进行全面系统清理和深入研究。本研究主要把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结合起来,旨在对该时期佛教石刻中出现的文字、词语进行系统清理和较爲深入的考证,重点关注该时期佛教石刻中出现的部分特色词语和较爲特殊的文字使用现象,并尝试揭示该时期佛教石刻文字、词语使用的一些主要特征和使用面貌,从而为该时期汉字发展史、汉语词汇史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全文共分“绪论”、“晋唐间佛教石刻文献整理研究”、“晋唐间佛教石刻文字研究”、“晋唐间佛教石刻词语研究”和“晋唐间佛教石刻文字词语的研究价值”五章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是对该时期佛教石刻材料进行概述,重点介绍该时期佛教造像记、佛教造像碑、塔铭各自产生发展的历史,指出佛教造像记与佛教造像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试图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之後介绍了学界对该时期佛教石刻文字词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对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主要材料来源、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进行了简要说明。第二章晋唐间佛教石刻文献整理研究。主要对该时期佛教石刻文献进行全面调查、系统搜集和科学整理。重点考察了以下内容:佛教石刻拓本缀合、佛教石刻拓本辨僞、佛教石刻拓本断代、佛教石刻拓本去重以及佛教石刻释文校补例释。第三章晋唐间佛教石刻文字研究。主要对该时期佛教石刻文字的使用状况进行专题研究,对该时期佛教石刻中出现的古文字、异体字、同形字、假借字进行了重点考察,并对40个疑难字进行了较爲深入的考辨。“佛教石刻古文字研究”部分,主要对该时期佛教石刻中遗存的部分小篆和隶古定字形进行了文字形体结构分析和形体来源考察;“佛教石刻异体字研究”部分,主要对该时期佛教石刻异体字进行了系统研究,按照简省、增繁、)混、变异、类化、改换、位移、记号化、造字思路和方法不同而成异体、符号转写而成异体、合文等十一种类型对其进行了较爲细致地描写分析和规律总结;“佛教石刻同形字个案研究”部分,主要对该时期佛教石刻中出现的部分同形字进行了个案研究,其先以“惚”和“楞”的同形字爲例进行例释,对二字诸异体的)变过程及造成同形字的原因进行了较爲详细的描写分析和深入探讨,接着对佛教石刻中出现的其他同形字进行了描写分析和类型归纳:共分爲“因简省而同形”、“因增繁而同形”、“因)变而同形”、“因)混而同形”、“因类化而同形”、“因位移而同形”六种情况,对其进行了举例分析及相关探讨;“佛教石刻假借字研究”部分,根据语料自身及文字使用的实际情况,主要对该时期佛教石刻中的“音同假借”和“音近假借”现象进行了重点考察,并指出了碑刻文献假借字研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纠正前人研究相关误识;“佛教石刻疑难字考辨”部分,主要对该时期佛教石刻中出现的40疑难字进行专门考辨,其多爲前人未识或误释之字,以例释的形式对佛教石刻疑难字进行较爲深入的考证,为疑难字考释及文字学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第四章晋唐间佛教石刻词语研究。主要对该时期佛教石刻中出现的部分特色词语进行了专题研究。按照主题义类的方式,重点对该时期佛教石刻中出现的“称谓词语”、“社团词语”、“僧官词语”、“宗教词语”、“造像发愿词语”、“疑难词语”进行了详细考察,每个义类下又主要对以下几类词语进行了重点研究:大型辞书未收的词语、大型辞书释义不够准确的词语、大型辞书漏收义项的词语、前人研究存在一定误识或争议的词语、前人考证不够全面值得深入考证的词语。通过对上述几类词语的专题研究,从而为今後大型辞书编纂及该时期佛教石刻词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研究资料。第五章晋唐间佛教石刻文字词语的研究价值。主要对该时期佛教石刻语料自身文字、词语的研究价值进行总结归纳及相关探讨。对该时期佛教石刻的文字学、词汇学和辞书学研究价值进行了重点讨论,并对该时期佛教石刻文字、词语的主要特征和使用面貌进行了初步总结和规律揭示。
王亮,王银田[10](2015)在《试论晋冀豫地区北朝石窟寺的地理分布》文中研究表明佛教石窟寺起源于古印度,于两汉之际传入西域,尔后逐渐东传,至北朝时期,广布中国北方大部,且多开凿于佛教中心周边。晋冀豫地区作为北朝不同阶段佛教中心的主要聚集地,石窟密布。运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结合大量的古籍文献和考古材料,通过分析此地区50余处大中小型石窟寺遗存的分布状况,总结出它们的分布规律:石窟寺多分布在以佛教中心为依托,以连接各佛教中心的交通线为脉络的僻静山林中。这种分布格局是受当地自然环境、交通条件、佛教基础、经济人口状况,以及北朝统治者的佛教政策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二、淇县石佛寺北魏造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淇县石佛寺北魏造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论豫北地区北魏石刻造像的地域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豫北地区北魏石刻造像的分布及现状 |
二豫北地区北魏背屏式三尊造像 |
三豫北地区北魏石刻造像表现的地域特征 |
1.背屏式三尊像是豫北地区造像的主流 |
2.豫北地区北魏造像的时代特征 |
3.表现手法的地域性 |
四豫北地区造像风格的形成 |
(2)北魏造像记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编 北魏造像记着录源流述略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范围和材料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的难点 |
第二章 北魏造像记着录源流述略 |
下编 北魏造像记目录 |
第三章 北魏纪年造像记目录 |
第四章 北魏无纪年造像记目录 |
北魏造像记着录对照 |
後记 |
(3)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造像记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范畴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造像记基本概况 |
二、选题意义 |
(一)研究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造像记的迫切性 |
(二)研究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造像记的重要性 |
(三)索引的价值 |
上编 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造像记着录源流述略 |
第一章 目录着录 |
第一节 宋代目录着录 |
第二节 元明两代目录着录 |
第三节 清代目录着录 |
第四节 民国目录着录 |
第五节 建国後目录着录 |
第六节 海外目录着录 |
第二章 图版着录 |
第一节 建国前图版着录 |
第二节 建国後图版着录 |
第三章 释文着录 |
第一节 乾嘉以前释文着录 |
第二节 乾嘉至建国前释文着录 |
第三节 建国後释文着录 |
第四章 题跋着录 |
第一节 宋代题跋着录 |
(一)欧阳修《集古录跋尾》 |
(二)曾巩《元丰题跋》 |
(三)赵明诚《金石录》 |
第二节 元至清初题跋着录 |
第三节 清末至民国题跋着录 |
(一)清末至民国初年题跋着录概况 |
(二)关於《鲁迅辑校石刻手稿》 |
第四节 建国後题跋着录 |
下编 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造像记目录索引 |
凡例 |
第一章 东魏造像记目录索引 |
第一节 东魏有纪年造像记 |
第二节 东魏无纪年造像记 |
第二章 西魏造像记目录索引 |
第一节 西魏有纪年造像记 |
第二节 西魏无纪年造像记 |
第三章 北齐造像记目录索引 |
第一节 北齐有纪年造像记 |
第二节 北齐无纪年造像记 |
第四章 北周造像记目录索引 |
第一节 北周有纪年造像记 |
第二节 北周无纪年造像记 |
第五章 北朝无纪年造像记目录索引 |
参考文献 |
後记 |
(4)山西北朝隋唐时期小型石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范围 |
1.2 国内外研究史 |
1.2.1 20 世纪初-40 年代末 |
1.2.2 20 世纪 50-80 年代 |
1.2.3 20 世纪90年代 |
1.2.4 21 世纪-至今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山西小型石窟概况 |
2.1 太原市 |
2.2 阳泉市 |
2.3 长治市 |
2.4 晋城市 |
2.5 忻州市 |
2.6 晋中市 |
2.7 大同市 |
2.8 临汾市 |
2.9 吕梁市 |
2.10 朔州市 |
2.11 运城市 |
第三章 山西中古时期小型石窟研究 |
3.1 石窟的时空分布规律 |
3.1.1 时代分布规律 |
3.1.2 空间分布规律 |
3.2 石窟的内涵及特点 |
3.2.1 不同时代的石窟 |
3.2.2 不同地区的石窟 |
3.3 石窟间的关联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青州北朝背屏式石刻佛教造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节 课题研究概况 |
一 选题说明 |
二 先期研究概况 |
三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青州石刻背屏造像背景综述 |
第一节 何谓背屏式造像 |
第二节 北朝晚期的青州政治、社会情况与宗教信仰和佛教造像之关系 |
第二章 青州地区的石刻背屏式造像 |
第一节 青州地区现存的北朝背屏式石造像的分布情况 |
一 中心:青州龙兴寺和其他 |
二 北部:博兴广饶 |
三 西部:临淄 |
四 南部:临朐 |
五 东南部:诸城 |
第二节 青州背屏造像历史分期及特点 |
一 北魏晚期 |
二 东魏时期 |
三 北齐早期 |
小结 |
第三章 背屏式造像的来源与传播 |
第一节 背屏式造像在印度地区的兴起与发展 |
一 贵霜健陀罗地区 |
二 贵霜秣菟罗地区 |
三 笈多王朝时期 |
第二节 背屏式石刻造像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传播与发展概况 |
一 北朝地区 |
(一) 背屏式造像早期(十六国)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
(二) 北魏迁洛前北朝的(西部、北部)地区 |
(三) 北魏迁洛后至魏分裂河南、河北为主的中原地区背屏造像 |
二 南朝地区 |
小结 |
第三节 青州与中原及南朝(成都)背屏式造像的比较 |
一、与北朝中原地区像制关系 |
二 与南朝像制的比较 |
三 由发愿文比较 |
小结 |
第四章 青州背屏式石刻造像的内容、表现方式及影响 |
第一节 造像组合内容分析 |
一 主尊与胁侍菩萨 |
二 翔龙 |
三 飞天 |
四 宝塔 |
五 佛光与火焰纹 |
六 莲座 |
第二节 背屏与底座关系的演进(与金铜造像关系) |
第三节 青州背屏式造像的影响 |
第五章 影响青州造像形式的因素 |
第一节 佛教义理与造像的形式关系 |
一 法华经信仰与造像的关系 |
二 弥勒经信仰与造像的关系 |
第二节 造像石质特点与雕刻表现关系 |
第三节 艺匠来源与造像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东魏北齐时代的并邺道 ——基于文献、地理、佛教遗迹的综合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并邺道问题的提出 |
二、学术回顾与研究构想 |
第一章、并邺道的历史进程 |
一、并邺道整体的兴衰历程 |
二、滏口两线地位的升降 |
(一) 西线概况 |
(二) 东线概况 |
三、井陉道概况及两道三线之命运 |
第二章、并邺道的具体路线 |
一、滏口道 |
(一) 太行山东之路段 |
(二) 太行山西之路段 |
1、西线 |
2、东线 |
二、井陉道 |
第三章、造像所见并邺道周边的地域社会 |
一、并邺道附近佛教造像概况 |
二、造像活动中的国家权力与宗教秩序 |
三、地域乎?身份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北齐造像记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其意义 |
二、本课题的思路与结构 |
三、研究成果及其方法 |
第一章 北齐造像发展的社会环境 |
第一节 北齐的佛教信仰与造像的发展 |
一、北魏后期及东魏的佛教信仰与造像的发展 |
二、北齐朝廷的佛教信仰 |
三、佛教的民间信仰与造像的发展 |
第二节 北齐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北齐的社会、文化环境 |
二、北齐的书家 |
第二章 北齐造像记书体研究 |
第一节 造像记相关状况 |
一、造像记的载体、造像形制及文辞内容 |
二、造像者的身份特征 |
第二节 朝廷贵族造像记的书体探讨 |
一、北齐“铭石书”的转变与北齐造像记书体的发展 |
二、朝廷贵族的造像记书法与墓志书法的比较 |
第三节 民间造像记的书体探讨 |
一、书体的渊源及整体风格样式 |
二、造像记书体与石刻写经体之间的比较 |
第三章 北齐造像记地域性书法风格的研究 |
第一节 造像记的主要地域分布 |
第二节 以邺城近畿地区的造像记书法风格 |
第三节 以河洛地区的造像记书法风格 |
第四节 以青齐地区的造像记书法风格 |
第四章 北齐造像记书法的书丹与刊刻 |
第一节 造像记书丹问题讨论 |
第二节 造像记的刻工及刊刻技艺对书法的影响 |
一、造像记的刻工问题 |
二、刊刻技艺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晋唐间佛教石刻文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佛教石刻概述 |
一、佛教造像记产生发展的历史概述 |
二、佛教造像碑产生发展的历史概述 |
三、僧侣塔铭产生发展的历史概述 |
第二节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三节 选题的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的材料、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材料及相关说明 |
二、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晋唐间佛教石刻文献整理研究 |
第一节 晋唐间佛教石刻拓本整理研究 |
一 晋唐间佛教石刻拓本缀合 |
(一)晋唐间佛教造像记拓本缀合 |
(二)晋唐间僧侣塔铭拓本缀合 |
二 晋唐间佛教石刻拓本辨僞 |
(一)佛教造像记拓本辨僞 |
(二)佛教僧侣塔铭拓本辨僞 |
三 晋唐间佛教石刻拓本断代 |
四 晋唐间佛教石刻拓本去重 |
第二节 晋唐间佛教石刻释文校补例释 |
一、文字正误 |
二、缺文补释 |
三、未识字考辨 |
四、文字脱漏 |
五、标点正误 |
第三章 晋唐间佛教石刻文字研究 |
第一节 佛教石刻古文字研究 |
一、佛教石刻古文字形体结构分析 |
二、佛教石刻隶古字形体来源分析 |
第二节 佛教石刻异体字研究 |
一、简省 |
二、增繁 |
三、讹混 |
四、变异 |
五、类化 |
六、改换 |
七、位移 |
八、记号化 |
九、造字思路和方法不同而成异体 |
十、符号转写而成异体 |
十一、合文 |
第三节 佛教石刻同形字个案研究 |
一、“惚”的同形字及各异体关系的历时考察 |
二、“楞”的同形字及异体关系的)变考察 |
三、其他同形字散释 |
第四节 佛教石刻假借字研究 |
一、佛教石刻假借字研究 |
二、碑刻假借字研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五节 佛教石刻疑难字考辨 |
第四章 晋唐间佛教石刻词语研究 |
第一节 佛教石刻称谓词语研究 |
一、佛教僧侣称谓词语 |
二、亲属称谓词语 |
三、世俗社会称谓词语 |
第二节 佛教石刻社团词语研究 |
第三节 佛教石刻僧官词语研究 |
一、高层僧官 |
二、基层僧官 |
第四节 佛教石刻宗教词语研究 |
一、描述佛教的词语 |
二、佛教描绘世俗社会的词语 |
三、佛教描绘世俗衆生的词语 |
四、佛教描绘佛界的词语 |
第五节 佛教石刻造像发愿词语研究 |
一、与施舍相关的词语 |
二、与施舍物相关的词语 |
三、与佛像相关的词语 |
四、与发愿相关的词语 |
五、与现实处境相关的词语 |
第六节 佛教石刻疑难词语考辨 |
第五章 晋唐间佛教石刻文字词语的研究价值 |
第一节 晋唐间佛教石刻的文字学研究价值 |
第二节 晋唐间佛教石刻的词汇学研究价值 |
第三节 晋唐间佛教石刻的辞书学研究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録 |
1.附録一《西晋至南北朝佛教石刻目録》(部分,前50页) |
2.附録二《西晋至南北朝佛教石刻异体字表》(部分,前116页) |
後记 |
四、淇县石佛寺北魏造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豫北地区北魏石刻造像的地域特征[J]. 王景荃. 中原文物, 2021(06)
- [2]北魏造像记整理与研究[D]. 李爽. 吉林大学, 2020(08)
- [3]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造像记整理与研究[D]. 黄志明. 吉林大学, 2020(08)
- [4]山西北朝隋唐时期小型石窟的研究[D]. 潘丰娇. 山西大学, 2019(02)
- [5]青州北朝背屏式石刻佛教造像研究[D]. 管厚任. 中国美术学院, 2018(01)
- [6]东魏北齐时代的并邺道 ——基于文献、地理、佛教遗迹的综合考察[D]. 段彬. 南京大学, 2017(01)
- [7]北齐造像记书法研究[D]. 侯平. 吉林大学, 2017(11)
- [8]20062015年中国佛教石窟研究综述[J]. 邓新航,汪小洋. 艺术探索, 2017(01)
- [9]晋唐间佛教石刻文字词语研究[D]. 郭洪义. 西南大学, 2016(07)
- [10]试论晋冀豫地区北朝石窟寺的地理分布[J]. 王亮,王银田. 石窟寺研究, 2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