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黑龙江省工程学院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心理因素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候铭达[1](2021)在《雪地手球运动在黑龙江省高校开展的可行性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雪地手球是一种以传统七人制和沙滩手球为基础形成的一种新形式的手球运动,据资料显示该运动最早起源于阿根廷乌斯怀亚市,经过不断完善发展现已成为国际手球联合会(International Handball Federation)正式管理的四类手球项目之一。雪地手球作为手球运动创新发展的新运动形式,不仅有较好的运动功能和价值,同时也极大的利用了冰雪运动资源,使其成为冬季冰雪运动的又一种创新运动形式。这一方面说明,雪地手球运动能满足社会不同阶层对冰雪运动的新需求;另一方面也说明,雪地手球运动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能有利于我国冬季冰雪运动的发展和体育强国的建设。因此,对雪地手球运动融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和教育课程展开探索,不仅有利于丰富北方冬季校园体育活动,同时也为我国高校冬季体育课程建设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个案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以雪地手球运动在黑龙江省高校开展的可行性为研究对象,对黑龙江省高校开展雪地手球运动所具备的条件、存在的问题、开展的可行性等展开研究。认为:(1)雪地手球源于室内手球和沙滩手球,它起源于阿根廷乌斯怀亚市,在我国雪地手球开展于2016年冬季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手球课,同年11月30日手球队成功举办了“雪地手球”体验赛,完成了雪地手球竞赛在我国第一次探索。手球运动器械及场地要求不高,规则类似于沙滩手球,易于上手能够满足高校学生的运动需要。(2)雪地手球运动在黑龙江省高校开展的可行性要素有:黑龙江省丰富的冰雪气候条件及冰雪文化、良好的手球运动环境、黑龙江省良好的高校手球课程开展基础以及雪地手球运动富含的娱乐功能、健身功能、交互功能、教育功能等运动功能还有易于满足的雪地手球运动场地与器械,同时雪地手球运动与国家体育发展改革方向相契合,与国家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政策相适应。(3)雪地手球运动在黑龙江省高校开展的案例表明,社团之间的交流比赛、专业运动队表演赛、雪地手球趣味小游戏等形式,得到了参与师生的一致认可,符合新时期高等院校体育发展的需求。由此,认为雪地手球运动在黑龙江省高校开展是可行的。(4)影响黑龙江省高校雪地手球开展因素主要有,比赛规则不完善,缺少统一正式的雪地手球竞赛规则和器械标准、对参与雪地手球运动的学生保护力度不强使学生对参与雪地手球运动有担忧的心绪、雪地手球运动较为冷门学生了解较少受众程度不高,影响力小、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可持续发展水平不足。(5)为了雪地手球更好的发展,特提出完善竞赛规则、提高判罚准确性、提升运动保护、减少运动伤害、提高雪地手球受众人群及运动影响力、加强管理并优化政策,保障其可持续发展的雪地手球开展对策。
马依阳[2](2020)在《黑龙江省东南部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育保健课是专门为不能参与学校正常设置的体育课程及体育锻炼的高校特殊学生所开设的一门体育课程。体育保健课的开设有利于改善此类学生的身心健康,弥补他们不能参与正常体育锻炼的缺憾与不足。为改善黑龙江省东南部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开展情况,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东南部九所高校进行实地调研,从当前这些高校体育保健课的开展现状入手,找到差距,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如下:(1)各高校体育保健课开课率有待提高,仅有1/3的高校开设该门课程。(2)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保健课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现有参加保健课学生由于残疾伤病等原因导致的“体弱型体质”占比最大为71.22%;他们有强烈的身体健康改善需求(56.12%),对体育保健课开设都表示“非常喜欢”(42.45%)或“喜欢”(46.76%),对体育保健课表现出强烈的需求意愿(69.78%)。(3)体育保健课程师资配备较弱。在已开课学校保健课师资配备上“助教”“讲师”比例为66.7%,职称相对较低;超过83.33%的教师任教后未获得专业的保健相关知识培训。(4)主客观条件共同影响下保健课程质量有较大提高空间。有79.86%的保健课教师以“健康第一,促进身心发展”教学指导思想;有过半(59.69%)教师认为理论课教学不重要,而主要安排小球类、健身气功等实践教学内容;在大纲、教材、学时等方面也有待规范;客观条件受限(场地设施不足)成为限制体育保健课程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5)提出以下建议:(1)积极正确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加入保健课程,合理使用课程资源;(2)解放教师思想,保障教师权益,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科学考核监督,提高其积极性;(3)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在学生、师资、教学、保障等方面全盘统筹,综合提高教学质量;(4)优化资源配置,保障教学顺利实施,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课程开设单位层面协调促进,共同为弱势群体体育权利保障保驾护航。
杨文嘉[3](2020)在《影响黑龙江省高校田径运动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田径运动一直以来都是所有体育运动的基础。在高校经常从事田径运动,能够使学生强身健体,在运动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体质健康水平和竞技能力;培养学生面对困难不服输,攻坚克难的意志品质;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竞争精神;让学生在运动中不断磨练自己,使各方面的素质能力得以提升。田径运动不仅体现在体育教学的课程中,还表现在全民健身、业余训练、体质健康测试和体育运动竞赛中。涉及的内容宽、范围广、影响大。调查中发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田径运动在高校的开展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受欢迎,一方面,大多数学生认为田径运动过于枯燥单一缺乏娱乐性、训练过程难以承受、害怕田径运动项目因专业性强而考试不通过等原因,不选择田径运动作为普及技能和强身健体的主要手段。另一方面,因为黑龙江省地处东北地区,春秋凉,冬季天气寒冷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田径运动备受冷落的现状。在黑龙江省高校中,田径运动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制约和挑战,发展前景令人担忧。本文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调查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高校田径运动发展的现状,通过对黑龙江省6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田径运动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罗列分析了影响黑龙江省田径运动发展的因素,并对黑龙江省高校田径运动发展提出了有建设性和针对性的意见及建议,得出以下结论:一、目前,黑龙江省高校田径运动发展前景不容乐观。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田径运动又作为基础性项目,其发展本应受到普及和重视。调查结果表明,现黑龙江省田径运动发展呈下降趋势,发展前景令人堪忧。二、男女生选择项目的出发点不同,选择田径运动的男生多,女生少。而且田径运动本身缺少互娱性、较为枯燥,不容易使学生接受。加之,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模式手段单一,长期以来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教学及训练模式过于传统化,缺乏新意。三、高校田径运动的开展会受到场地器材及天气因素的影响。在调查的6所高校中,其中5所拥有标准室外田径场地,但均没有室内田径场地。12.8%的学生因为场地设施建设不足、器材破损严重、陈旧等问题而不选择接触田径运动。黑龙江省冬季周期短、天气寒冷,导致授课困难,无法满足多数田径运动项目的学习和训练的需要。四、高校田径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缺乏新鲜血液。受选课制度改革和东北天气原因的影响,大多数高校在师资力量建设方面都不愿引进田径方向专业的教师,造成了各综合类院校没有田径专业的教师或有极少数田径专业方向的教师。五、高校对于田径运动的宣传力度不够高,缺少田径类运动项目的社团性活动,以至于有些学生根本不懂“田径”一词的概念,不了解田径运动,对田径运动健身价值认识不足,接触不到田径运动项目,因而不能参与到田径运动中来,感受不到校园中的体育文化。六、对田径训练队队员的培养不够重视,高校训练队普遍训练时间不足,训练量及训练强度都达不到提高的标准。没有重视队员成绩的提高与培养,对田径队员的培养缺乏全局意识,影响了田径训练队人才队伍的建设。
戴雯[4](2019)在《全民健身视角下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全民健身运动,就是指全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少,以各种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参与各种体育活动,达到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运动过程。其宗旨与目的是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促使全民达到每天参加一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学会两种以上健身方法,真正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健身,人人快乐,人人健康,人人幸福的美好愿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和实施,对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全民健身计划的有效实施,使我国从“东亚病夫”跻身为东方体育强国,全民健身运动成效显着。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网球运动作为集健身、娱乐、时尚于一体的现代体育运动方式,逐步实现了由贵族运动向平民化的转变,从而为网球运动的普及与推广创造了条件。网球运动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参与全民健身运动,养成运动健身习惯,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网球运动进入高校作为一门体育健康课程,具有全面育人的功效。论文以全面育人理论为理论基础,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重新审视,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以全民健身为视角提出了以下发展对策:1、以社会资本商业化运作为助推剂,加快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场地设施建设2、以社会与校园网球人才交流为基础,全面提升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教学水平3、以社区网球和高校网球运动交流为枢纽,多方位开展黑龙江省普通高校课外网球活动4、以区域体育与校园体育共同发展为杠杆,促进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5、以校园课余网球开放式竞赛制度的建设为纽带,全面营造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运动氛围6、以现代传媒为载体,创建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文化宣传的新模式
郜梦龙[5](2019)在《“全民健身”背景下的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气排球课程建设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我国诞生了一项土生土长的体育项目——气排球运动。作为竞技排球的变形体,与排球相比,规则上、打法上有相似之处,但是在实际比赛过程中又凸显出气排球独特的优点,这样就减少了在推广过程中的障碍,备受中老年人的青睐。但是,当前形势下,气排球运动的推广不仅要针对中老年群体,更要年轻化推广,将提升项目活力,利于气排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高等院校作为青年群体的集合地,在气排球发展的新阶段,开展气排球课程将会助力发展。本文以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气排球课程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展开,通过走访实地考察,以获得研究数据。对普通高校气排球课程以及教师参与情况进行研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制定解决方案。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在“全民健身”的社会背景之下,为推广气排球项目,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开展气排球课程建设迫在眉睫。2.从课程开展现状、师资队伍情况、场地调查和学生对于气排球项目的运动认知等方面发现,普通高校气排球课程设置的内部条件不甚成熟但是开拓空间很大。3.普通高校气排球课程开展过程中存在对课程认知的误区、其他体育项目对气排球项目的冲击以及由于自身规则、天气等方面原因形成的发展障碍。4.在普通高校设置气排球课程价值性方面,既能够满足大环境下全民健身的目标,又能够在丰富高校大学生体育项目选择上的多样性,以达到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的目标。5.在普通高校气排球课程目标建设和内容建设中,需要吃透两者之间灵魂与肉体的关系。通过学生的运动参与动机去理解课程目标建设,通过学生学习内容倾向理解课程内容建设,以便于在课程更新升级过程中有指导性、针对性。6.在普通高校气排球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中,需要了解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和课程创生取向,不同的内容教学选择不同的课程实施方法。在课程评价中注重评价的范围,评价的对象元素以及评价体系所体现出的价值。
倪婧娇[6](2019)在《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游泳课程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文中认为在国外一些教育发达的国家,游泳运动已广泛普及开展。在我国,游泳课程在南方高校得到普及优化开展。而就黑龙江省普通高校而言,高校游泳课程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和国内其他省市普通高校开展游泳教学的现有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为此,课题通过对当前游泳课程的开设状况、学生在学习当中的感受等方面的调研,得出黑龙江省高校游泳课程现状发展情况,得出以下结果:采用选修课的形式进行游泳课程开设的情况在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的教学过程当中占据主流;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学生在游泳课程上往往能够学到的是各种主要泳姿和与游泳相关的基本技能;目前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的游泳课程考试主要采用技术考核、出勤和平时表现等形式。首先,前人已经在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的游泳课程开设、师资力量、学生的学习态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当前黑龙江省高校游泳课程教学中,课程教学内容以基本游泳技能为主。中年教师凭借其丰富的教学经验与精彩的人生阅历在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整个游泳课程教学中占据优势地位。教师的整体受教育程度已经明显提升,师资队伍质量有一定保证。由于各个地区的学习氛围、生活环境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学生的游泳运动经历、对游泳的认识等也不尽相同。黑龙江省的普通高校应当借鉴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升场馆等基础设施的办学条件,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游泳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监测并完善冬季室内泳池水温、水质等因素,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外在条件。其次,高校在开展游泳教学过程中,要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树立终生体育意识为核心,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思考能力。更为关键的是,要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游泳教师队伍,以科学合理的手段提高教师的游泳技能,掌握先进的游泳教学技巧,这是游泳教学质量得以提升的先决条件。同时,学校也要以多种方式了解学生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多种类型的游泳课,在现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水中自救互救、蝶泳、仰泳等方面的内容,使更多学生能从游泳课程中受益,让他们掌握更多的实用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选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游泳基础、运动素质等,实施分层教学。建立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综合评价体系。然而,高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是这些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
王伟[7](2016)在《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馆现状分析》文中指出体育馆是提高运动员运动水平、大众健身、增强体质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同时也是我国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载体,在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体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在保证学校教师和在校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教师工作、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体育馆的主要功能是保障学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活动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体育馆数量的多少、规模的大小、质量的好坏、运营管理和对外开放是否科学、有效,会严重影响着学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活动和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黑龙江省高校体育馆是黑龙江省高校体育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和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体育馆对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及人民群众尤为重要,由于黑龙江省靠近冷空气的发源地,位于东亚季风区的北端深受东亚冬季风的影响,气候寒冷、气温年际变化大,冬季时间占全年的1/2,室外温度极低,雪量较大,无法长时间在户外进行体育活动,严重影响着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及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导致学生体质下降,更无法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布的与学校体育及大众健身等有关的重要政策和文件精神。本文充分利用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黑龙江省高校)普查资料,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黑龙江省30所高校体育馆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学生课外活动使用情况、管理现状、对外开放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黑龙江省高校体育馆资源与国家规定相比,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篮球馆较为缺乏,不能充分满足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工作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随着学校招生人数的扩招,学生人均占有场地面积会逐渐减少,导致学生健身空间更加匮乏。学生在教学无课时间以及节假日利用体育馆的频率较低,场馆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未能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部分高校体育馆对外开放时针对大学生的价格定位过高,学生对于学校体育馆服务质量的满意程度不是很高,由此可见黑龙江省高校体育馆的管理和服务有待进一步提升。2、目前,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馆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学校自主管理模式、学校与企业合作管理模式、委托个人管理模式三种组成。所有的体育馆管理模式、管理办法都由是由各高校按照自己学校实际状况制定的,没有统一的标准,缺乏统一、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调查结果还显示,黑龙江省72%的高校场馆负责人主要由学校体育教师担任。剩余28%高校体育馆管理人员由专业化的管理者担任,主要以学校行政人员为主,虽然他们具备管理方面能力,但由于缺乏相关体育专业领域的知识,难以准确把握各个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规律。3、通过调查发现,对外不开放和部分开放的高校数量比例占本次被调查高校总数量的71%,由此可见,黑龙江省高校体育馆对外开放程度不高。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馆在实行对外开放服务的过程中,对外开放的对象主要为本校学生和教职工,其次是社会团体和社会个人。对外开放的方式主要是有偿开放,其次是无偿开放。高校体育馆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各类人员的介入,导致高校体育馆健身环境变得更为复杂,体育馆的服务质量下降。
马嘉幸[8](2016)在《黑龙江省大学生冬季运动发展趋势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才的发展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质量。黑龙江省的独特气候和环境让冬季运动项目逐渐走进人们视野,丰富大众生活,同时也造就了很多冬季运动项目的人才。目前我国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奥运会已经申办成功,冬季运动项目正迅速发展。掌握大学生冬季运动的发展趋势,能进一步促进高校冬季运动的教学设计,进而促进我国冬季运动项目不断发展。东北地区,冬季相对较长,气温较低,为室外特色冬季课创造了天然活动场地。北方的冰雪运动历史悠久,发展显着,滑冰滑雪不仅是大众冬季户外运动的首选,而且已经作为课程进入学校,成为冬季主要教学内容,黑龙江省教育局为此特展开“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促进冰雪运动不断发展。大学生冬季运动项目融合基本知识、技能和精神品质于一体,相对来说较专业化和系统化,将冰雪运动作为专修和选修进行针对性教学,在促进冰雪运动发展的同时,也极大激发了学生冬季的运动兴趣,身心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丰富了学生的冬季体育课。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黑龙江省高等院校专家领导的访问、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黑龙江省大学生冬季运动发展现状,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国家教育部门及学校的支持行动滞后;各院校相比专业院校冬季运动项目教师缺乏,专业能力比较弱;相对来说,速度滑冰课开展较频繁,但是大学生对冬季运动的认知度不高;教学场地、设施设备滞后等。针对这些研究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1、各院校领导要加强对开展冬季运动的重视,加大经费投入,合理利用经费,提高高等院校冬季运动项目的教学条件;2、利用地理优势,共享社会公共资源,充分合理开展冬季雪上教学,促进大学生冬季运动发展;3、在冬季运动项目教学中,不断增设大众性、趣味性冰雪运动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优势,满足高校冬季体育课教学的需要;4、高校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能力,树立科学健康的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实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冰雪运动技能,使学生整体素质不断发展;5、加强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学校与俱乐部等社会组织之间的交流学习,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冬季运动项目,开展校与校之间的竞赛活动,学生与社会大众间互通有无,通过多种途径,正确引导学生,培养高水平的冬季运动项目后备人才。
张粟一[9](2013)在《黑龙江省独立学院参与校外体育竞赛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黑龙江省8所独立学院学生参加校外体育竞赛的开展现状、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体育场馆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基本了解了黑龙江省独立院校参加校外体育竞赛的基本情况,并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归类、总结。最后对所调查出来的结果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解决对策。笔者在对本文研究的过程中,主要以体育教师和学生这两个积极相关的群体为研究对象,按照本文的研究需要,根据黑龙江省独立学院校外体育竞赛现状,提出具体的研究问题,并且从黑龙江省独立院校参赛的现状和致因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和论证。从我国的研究层面分析,校外体育竞赛已经是实现学校体育全民健身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学校体育在校外的有效延伸,是学校体育完美开展的合理补充。校外竞赛对增强学生体质,丰富学校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和提升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于我们现在的独立院校而言,他还可以强化学生整体的素质教育。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都在研究新形势下如何策划新的课外体育竞赛,尤其是独立院校更要利用好这个机会,来丰富自身的教学模式。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发现,我国有很多省份的学者都对本身的独立院校的教学现状和体育教学现状等进行了分析,而对于黑龙江省课外体育竞赛的研究尚属空白,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黑龙江省校外体育竞赛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了解我省独立院校校外体育竞赛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继而找出致因,并寻求解决措施。在本论文的研究过程中,笔者主要是以黑龙江省独立学院校外体育竞赛开展的现状为研究中心,通过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省独立院校参加校外体育竞赛的现状进行调查,调查显示我省独立院校参加校外体育竞赛的情况不容乐观,存在着很多不利于因素,如很多学校的教练员对校外体育竞赛的功能不甚了解,没有了解校外体育竞赛对学校体育的促进功能;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也没有得到体育工作者和主管领导的足够重视。独立学院的体育师资在教学、科研、训练能力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黑龙江省独立院校参加校外竞赛主要是以篮球、足球和健美操、田径为主,追求成绩为目的的现象较为突出;校外体育竞赛开展所需经费不足,体育场地建设和体育器材配备达不到学校教学和训练的要求,同时校外体育竞赛工作也得不到领导的足够重视。因此造成多数学生对校外体育竞赛失去兴趣和信心,造成一大部分学生放弃了锻炼身体的良好机会。本文主要以提高黑龙江省独立学院参加校外体育竞赛现状为研究重心,独立学院的体育教学与公办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有相关的共同规律,同时独立学院的体育教学又有其独特的制约因素,校外体育竞赛是体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外体育竞赛开展能够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所以本文是以黑龙江省独立学院校外体育竞赛开展这个角度来审视体育教学质量,找出黑龙江省独立学院影响校外体育竞赛开展的制约因素。提出独立学院学生参加校外体育竞赛的相关发展对策,对黑龙江省独立学院体育教学及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苏丽娟[10](2011)在《黑龙江省本科院校开设瑜伽选修课的可行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下对人才的评定标准越来越高。我国高校的教育体制已经从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型和过渡,同时对人才的培养也需要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为高校体育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机遇和新的挑战。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是:首先,选修课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将项目增多,把新的元素吸入到高校体育课程之中;其次,让每个大学生都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逐步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因此,开发新的体育课程资源是现在高校体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在高校开展瑜伽运动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助于推动全民健身体育意识、拓展现行的体育课程内容、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与社会的适应能力。本文是在阅读和参考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研究黑龙江省地区20所高校中选取10所院校的体育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教师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诸多研究方法相结合。通过对调查黑龙江省高校目前瑜伽现在开展的状况,其中包括师资力量、场馆设施、校领导的态度和学习瑜伽的动机和热情程度等,同时对瑜伽作为选修课引入黑龙江省高校课堂的可行性、面临的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对策等进行全面调查、深入研究,并对高校瑜伽选修课程做了初步的教学设计方案,同时也对开设瑜伽选修课提出了一些建议,为瑜伽作为选修课在黑龙江省高校顺利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黑龙江省高校开展瑜伽选修课的调查得出以下结果:(一)黑龙江省大部分高校在师资安排、场馆设施等多方面已经初步具备了开展瑜伽课程的基本条件。少数部分高校已经成功开设瑜伽选修课,效果甚好,这为其它高校开设瑜伽选修课提供了宝贵经验。(二)黑龙江省高校开设瑜伽选修课的可行性依据有:1、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终生体育观为开设瑜伽选修课程提供理论依据。2、本科院校开设瑜伽选修课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结果。3、浓厚的校园文化为高校开设瑜伽选修课提供了环境。4、黑龙江省本科院校开设瑜伽选修课是学校体育过渡到社会体育的途径。5、瑜伽锻炼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价值。6、部分领导、体育教师和专家给与极大的支持与肯定。7、黑龙江省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高校开始瑜伽选修课奠定了物质基础。(三)根据整篇文章的调查,针对现在瑜伽在黑龙江省本科院校的发展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体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技术;第二,在可能的条件下改善瑜伽课程的教学环境、完善场馆器材设施;第三,丰富瑜伽教学内容,借鉴其它体育课程发展的经验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终身体育理念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多方向、多角度的创新教学,使黑龙江省高校体育选修课向更高、更新的一个台阶迈进。
二、对黑龙江省工程学院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心理因素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黑龙江省工程学院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心理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雪地手球运动在黑龙江省高校开展的可行性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雪地手球运动概念界定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文献综述 |
2.1.1 手球运动项目的发展研究 |
2.1.2 关于手球教学发展现状及对策方面的研究 |
2.1.3 关于手球运动开展的相关研究 |
2.1.4 关于手球运动攻防方式的相关研究 |
2.1.5 关于手球运动训练方式相关的研究 |
2.2 国外文献综述 |
2.3 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研究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个案分析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雪地手球运动概述 |
4.1.1 雪地手球运动起源 |
4.1.2 雪地手球运动的发展与演变 |
4.2 雪地手球运动在黑龙江省高校开展的可行性要素 |
4.2.1 气候环境要素 |
4.2.2 手球运动环境要素 |
4.2.3 学生掌握手球运动技能要素 |
4.2.4 雪地手球运动功能要素 |
4.2.5 雪地手球运动场地、器材要素 |
4.2.6 高校体育改革契合要素 |
4.3 雪地手球运动在黑龙江省高校开展的个案分析 |
4.3.1 校园雪地手球活动开展 |
4.3.2 校园雪地手球赛事开展 |
4.4 影响雪地手球运动在黑龙江省高校开展的因素 |
4.4.1 竞赛规则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
4.4.2 运动保护需要不断加强 |
4.4.3 受众较小、影响不足 |
4.4.4 管理缺失、可持续发展水平不足 |
4.5 雪地手球运动在黑龙江省高校开展的可行性对策 |
4.5.1 完善竞赛规则、提高判罚准确性 |
4.5.2 提升运动保护、减少运动伤害 |
4.5.3 提高受众人群、提升影响力 |
4.5.4 加强管理、优化政策,保障其可持续发展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黑龙江省东南部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体育课程的概念 |
2.1.2 体育保健课的概念 |
2.1.3 体质弱势群体的概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有关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现状研究 |
2.2.2 有关高校体育保健课开展必要性研究 |
2.2.3 有关高校体育保健课改革的研究 |
2.2.4 有关体育保健课存在问题的研究 |
2.2.5 有关高校体育保健课开展建议的研究 |
2.2.6 国内研究小结 |
2.3 国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外研究小结 |
第3章 研究方案 |
3.1 研究目标与研究对象 |
3.1.1 研究目标 |
3.1.2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黑龙江省东南部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开展现状 |
4.1.1 黑龙江省东南部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选课学生情况分析 |
4.1.2 黑龙江省东南部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师资队伍现状 |
4.1.3 黑龙江省东南部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主观因素分析 |
4.1.4 黑龙江省东南部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客观因素分析 |
4.2 黑龙江省东南部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1 学生方面 |
4.2.2 师资方面 |
4.2.3 教学方面 |
4.2.4 教学条件等方面 |
4.3 黑龙江省东南部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开展对策分析 |
4.3.1 积极引导,严格把关选课学生,促进教学规范运行 |
4.3.2 解放教师思想,保障教师权益,深化培训 |
4.3.3 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促进提高 |
4.3.4 优化资源配置,保障教学顺利实施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影响黑龙江省高校田径运动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3 研究的实践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日本(亚洲)高校田径运动发展现状 |
2.1.2 德国(欧洲)高校田径运动发展现状 |
2.1.3 美国(北美洲)高校田径运动发展现状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田径运动价值的相关研究 |
2.2.2 田径运动教学的相关研究 |
2.2.3 田径运动竞技的相关研究 |
2.2.4 田径运动发展的相关研究 |
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黑龙江省高校田径运动开展的现状 |
4.1.1 黑龙江省高校田径课程的开展现状 |
4.1.2 黑龙江省高校场地器材现状 |
4.1.3 黑龙江省高校田径师资现状 |
4.1.4 体质健康测试 |
4.1.5 体育运动竞赛 |
4.1.6 全民健身 |
4.1.7 业余训练 |
4.2 影响黑龙江省高校田径运动发展的因素 |
4.2.1 田径运动本身枯燥无味 |
4.2.2 田径运动开展受器材场地、气候等因素影响 |
4.2.3 教师团队师资力量不足 |
4.2.4 教学模式手段单一,技术动作单调 |
4.2.5 对田径运动健身价值认识不足 |
4.2.6 粗放式训练,缺乏对田径训练队队员的培养 |
4.3 黑龙江省高校田径运动发展的对策 |
4.3.1 加大校园宣传力度,开展田径社团性活动 |
4.3.2 加大对体育场馆的投资与建设 |
4.3.3 完善师资力量,加强教师培训与思想道德建设 |
4.3.4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丰富田径课程内容 |
4.3.5 肯定田径运动健身价值 |
4.3.6 科学训练,重视田径训练队队员的培养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黑龙江省高校田径运动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
5.1.2 男女生选择项目的出发点不同,田径运动不容易被多数学生接受 |
5.1.3 高校田径运动受场地器材及天气因素的影响 |
5.1.4 现有田径专业教师团队师资力量不足,缺乏新鲜血液 |
5.1.5 高校对于田径运动的校园宣传力度不够高 |
5.1.6 高校学生对田径运动健身价值认识不足 |
5.1.7 对田径训练队员的培养不够重视 |
5.2 建议 |
5.2.1 尊重高校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中心 |
5.2.2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 |
5.2.3 尽快完善高校体育场馆基础设施 |
5.2.4 适应高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 |
5.2.5 尽快改变高校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现有印象 |
5.2.6 使学生充分了解田径运动,肯定田径运动健身价值 |
5.2.7 科学选材,充实田径训练队人才力量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4)全民健身视角下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概念界定 |
1.1 全面育人 |
1.2 全民健身 |
1.3 网球运动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人的全面发展 |
2.2 生理学基础 |
2.3 社会心理学基础 |
2.4 德育基础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第四章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现状及成因分析 |
4.1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现状 |
4.1.1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场地现状 |
4.1.2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师资队伍现状 |
4.1.3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教学现状 |
4.1.4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课外活动现状 |
4.1.5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赛事举办情况 |
4.1.6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文化建设现状 |
4.2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
4.2.1 黑龙江普通高校网球场地资源缺乏 |
4.2.2 黑龙江普通高校网球教师年龄结构欠合理,网球专项素质需加强 |
4.2.3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实际课时较少、教学内容趋于单一 |
4.2.4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学生课外网球活动参与度低 |
4.2.5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赛事举办频次低 |
4.2.6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校园网球文化建设不足 |
4.3 黑龙江省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现状成因分析 |
4.3.1 资金不足是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场地资源缺乏的主要原因 |
4.3.2 师资管理制度限制是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 |
4.3.3 严寒气候和教师专业化水平待提高是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课时少和教学内容单一的主要原因 |
4.3.4 课外活动组织欠缺是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学生网球课外活动参与度低的主要原因 |
4.3.5 竞赛结构不严密是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竞赛开展频次低的主要原因 |
4.3.6 校园网球文化宣传力度是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运动文化氛围不浓厚的主要原因 |
第五章 全民健身运动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运动的影响分析 |
5.1 全民健身的内涵 |
5.1.1 全民健身的基本含义 |
5.1.2 全民健身的基本特征 |
5.1.3 全民健身的主要目的 |
5.1.4 全民健身的价值趋向 |
5.2 全民健身运动理念的发展 |
5.2.1 建设体育大国 |
5.2.2 建设体育强国 |
5.2.3 建设健康中国 |
5.3 全民健身运动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运动的影响 |
5.3.1 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促进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发展观念转变 |
5.3.2 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为黑龙江省高校网球运动提供了可借鉴的商业化运作经验 |
5.3.3 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为社会和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运动融合发展提供可能 |
5.3.4 全民健身运动加快了网球文化在黑龙江省高校的普及与传播 |
5.3.5 全民健身中的网球竞赛活动为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竞赛的组织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 |
6.1 结论 |
6.2 对策 |
6.2.1 以社会资本商业化运作为助推剂,加快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场地设施的建设力度 |
6.2.2 以社会与校园网球人才交流建设为基础,全面提升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教学课水平 |
6.2.3 以区域体育与校园体育共同发展为杠杆,促进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
6.2.4 以社会网球和高校网球运动交流为枢纽,多方位开展黑龙江省普通高校课外网球活动 |
6.2.5 以校园课余网球开放式竞赛制度的建设为纽带,全面营造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运动的氛围 |
6.2.6 以现代传媒为载体,创造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文化宣传的新模式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5)“全民健身”背景下的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气排球课程建设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气排球运动的发展历程 |
1.2 气排球运动竞赛规则制定 |
1.3 气排球运动功能及特点的研究 |
1.4 气排球课程在高校中推广的研究 |
1.5 普通高校气排球课程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调查对象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资料法 |
2.3.2 问卷调查法 |
2.3.3 访谈法 |
2.3.4 数理统计法 |
2.3.5 实地考察 |
第三章 前期研究 |
3.1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3.2 硬式排球与气排球运动的比较 |
3.2.1 规则层面上的比较 |
3.2.2 技术层面上的比较 |
3.2.3 气排球运动在硬排球运动基础上的进步体现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课程开展的全民健身社会背景相关调查 |
4.1.1 参与度的社会基础调查 |
4.1.2 动机和兴趣的社会基础调查 |
4.1.3 参与方式的社会基础调查 |
4.2 普通高校开设气排球课程的内部条件基础调查 |
4.2.1 普通高校气排球课程开设现状与分析 |
4.2.2 师资队伍现状与分析 |
4.2.3 适宜开展气排球场地情况调查 |
4.2.4 普通高校学生对气排球运动认知的情况分析 |
4.3 普通高校气排球课程模式的调查 |
4.3.1 参与动机是课程目标建设的基础 |
4.3.2 学习内容倾向是内容建设的方向 |
4.3.3 教师的认知水平是课程实施的保障 |
4.3.4 考核方式是决定气排球课程走向的重要指标 |
4.4 普通高校开设气排球课程的价值性 |
4.4.1 气排球对全民健身发展的作用 |
4.4.2 气排球运动在高校中的价值 |
4.4.3 气排球运动丰富大学生课外体育运动生活 |
4.4.4 气排球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
4.4.5 气排球对塑造大学生终身体育的优势 |
4.5 气排球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障碍 |
4.5.1 对气排球课程教学方面的认知误区 |
4.4.2 其他选项课对气排球的影响 |
4.4.3 自身的局限性 |
4.6 普通高校建设气排球课程的对策 |
4.6.1 激发学生参与气排球运动的兴趣 |
4.6.2 恰当的课程内容有利于气排球的课程建设 |
4.6.3 明确教学理念及教师能力培养 |
4.6.4 加强教学管理者对气排球运动的了解 |
4.6.5 开展气排球课程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
4.6.6 加大气排球运动的宣传与推广 |
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6)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游泳课程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评析 |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问卷研究设计及有效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问卷的架构和设计原则 |
2.2.1 问卷的总体架构 |
2.2.2 问卷的设计原则 |
2.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2.4 问卷合理性分析 |
2.4.1 问卷的专家打分评价 |
2.4.2 问卷的重测法评价 |
2.4.3 问卷的信度检验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结果分析 |
3.1 引言 |
3.2 统计方法选取 |
3.3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游泳课程开设情况分析 |
3.3.1 游泳课程开设形式分析 |
3.3.2 游泳课程内容与方式方法 |
3.3.3 游泳课程教学的考核方法 |
3.4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游泳课程师资力量分析 |
3.4.1 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占主体 |
3.4.2 教师队伍整体具有丰富教学经验 |
3.4.3 教师队伍具有较好的受教育程度 |
3.5 学生对本校游泳课程的态度 |
3.5.1 学习动机 |
3.5.2 锻炼效果的主观感受 |
3.5.3 影响学习积极性的消极因素 |
3.5.4 学生对本校基础设施的主观感受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促进黑龙江省游泳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对策 |
4.1 引言 |
4.2 加强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
4.3 提升从事游泳教学人员的专业素质 |
4.4 完善游泳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
4.4.1 促进游泳课程教学的全面化 |
4.4.2 注重应用分层次教学方法 |
4.4.3 建立合理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
4.5 进一步改善游泳课程基础设施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7)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馆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现状研究 |
2.1.2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方面的研究 |
2.1.3 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情况研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体育场馆投资建设方面的研究 |
2.2.2 体育场馆管理实践的研究 |
2.2.3 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情况研究 |
2.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观察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馆的基本情况 |
4.1.1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馆数量情况 |
4.1.2 黑龙江省高校体育馆满足教学、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 |
4.1.3 黑龙江省高校体育馆使用情况 |
4.2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馆管理现状 |
4.2.1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馆管理模式 |
4.2.2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馆管理人员情况 |
4.2.3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馆管理制度建设状况 |
4.3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馆对外开放现状 |
4.3.1 体育馆对外开放情况 |
4.3.2 体育馆对外开放服务对象 |
4.3.3 体育馆对外开时针对大学生的价格定位 |
4.3.4 体育馆对外开放期间的服务质量 |
4.3.5 未对外开放原因 |
4.4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馆发展对策 |
4.4.1 积极拓宽体育馆建设渠道,合理安排体育馆布局 |
4.4.2 完善体育馆管理模式和制度,加强管理人才培养 |
4.4.3 积极争取建设资金支持,多元化提高利用率 |
5.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
(8)黑龙江省大学生冬季运动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冬季运动的概念 |
1.4.2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的概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法 |
2.2.3 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冬季运动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3.1.1 冬季运动发展的历史 |
3.1.2 冬季运动发展的现状 |
3.2 黑龙江省高等院校开展冬季运动项目的现状 |
3.2.1 普通高等院校冬季运动发展现状 |
3.2.2 专业院校冬季运动发展现状 |
3.2.3 黑龙江省大学生冬季运动赛事发展现状 |
3.2.4 黑龙江省大学生冬季运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
3.3 黑龙江省大学生冬季运动发展的趋势 |
3.3.1 政府部门对冬季运动重视度提高,高水平运动队逐渐增加 |
3.3.2 商业化融入带动冬季运动的发展 |
3.3.3 冬季运动在校园逐步普及,冰上雪上发展比例平衡,教学方法不断更新 |
3.3.4 竞技体育发展的背景下,冬季运动专业运动队逐渐壮大 |
3.3.5 发展潜力大,普及程度高,发展空间大 |
3.3.6 竞技人才培训逐步专业化、系统化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黑龙江省大学生冬季运动发展趋势研究调查问卷(教师调查问卷) |
(9)黑龙江省独立学院参与校外体育竞赛现状及对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概念界定 |
1.3.1 独立学院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第3章 黑龙江省独立学院学生参加校外体育竞赛的现状 |
3.1 黑龙江省独立学院体育教学现状 |
3.1.1 黑龙江省独立院校体育教师师资现状 |
3.1.2 体育课教学文件及使用教材情况 |
3.1.3 体育课教学形式 |
3.1.4 学校运动队教练员及学生的奖励情况 |
3.2 黑龙江省独立学院学生参加校外体育竞赛形式的现状 |
3.2.1 学生参加校外体育竞赛的形式 |
3.2.2 学生对校外体育竞赛的了解程度 |
3.3 黑龙江省独立学院场地器材和体育竞赛经费现状 |
3.3.1 独立院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基本情况 |
3.3.2 独立学院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配备情况 |
3.3.3 黑龙江省独立学院校外体育竞赛开展的经费情况 |
3.4 黑龙江省独立学院校外体育竞赛状况及项目现状 |
3.4.1 黑龙江省独立院校参加课外体育竞赛调查现状 |
3.4.2 黑龙江省开展的校外体育竞赛项目现状 |
第4章 黑龙江省独立学院校外体育竞赛的开展对策 |
4.1 加强独立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
4.2 优化体育课教学,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和校外体育竞赛相结合 |
4.2.1 优化授课形式 |
4.2.2 体育课教学内容与校外体育竞赛相适应 |
4.2.3 根据社会发展情况更新体育教学内容 |
4.3 完善独立院校师资结构、提高师资水平 |
4.3.1 完善教师梯队建设 |
4.3.2 逐步提高体育教师的质量 |
4.3.3 独立学院要建设一个稳定的师资队伍 |
4.4 加大投入和加快体育场馆建设 |
4.5 优化校外体育竞赛项目 |
4.6 拓宽校外体育竞赛资金来源、试验性引入商业化运作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黑龙江省本科院校开设瑜伽选修课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瑜伽在国外发展现状及研究现状 |
1.2.2 瑜伽在国内发展现状及研究现状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教师访问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问卷效度与信度检验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黑龙江省本科院校开设瑜伽选修课的理论基础 |
3.1.1 瑜伽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
3.1.2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开设瑜伽选修课提供理论依据 |
3.1.3 本科院校开设瑜伽选修课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必然结果 |
3.1.4 浓厚的校园文化为高校开设瑜伽选修课提供了环境 |
3.1.5 开设瑜伽选修课是学校体育过渡到社会体育的途径 |
3.1.6 瑜伽锻炼对锻炼者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价值 |
3.2 黑龙江省本科院开设瑜伽选修课的物质基础 |
3.2.1 黑龙江省地理环境、经济为开设瑜伽选修课提供了前提条件 |
3.2.2 瑜伽在健身俱乐部的普及为瑜伽课程打下了扎实基础 |
3.2.3 本科院校开设瑜伽选修课的现状分析 |
3.3 黑龙江省本科院校开设瑜伽选修课势在必行 |
3.3.1 校领导的重视和肯定 |
3.3.2 体育教师对开设瑜伽选修课的态度及动机分析 |
3.3.3 学生对瑜伽课程的要求 |
3.3.4 具备的场馆设施 |
3.4 黑龙江省本科院校开设瑜伽选修课程的重要性 |
3.4.1 对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缓解心理压力 |
3.4.2 利于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 |
3.4.3 练习瑜伽可以使本科院校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3.5 对黑龙江省本科院校开设瑜伽选修课的若干设想 |
3.5.1 必须与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相结合 |
3.5.2 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3.5.3 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认识瑜伽 |
3.5.4 瑜伽运动的教学设计 |
第4章 结论 |
4.1 瑜伽运动是一项良好的健身项目 |
4.2 瑜伽运动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 |
4.3 瑜伽运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4.4 开设瑜伽运动顺应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
4.5 开设瑜伽选修课势在必行 |
第5章 建议 |
5.1 加大重视力度 |
5.2 提高师资水平 |
5.3 规范教学及教材 |
5.4 增加设施投入 |
5.5 拓宽领域整合资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
附录 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对黑龙江省工程学院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心理因素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雪地手球运动在黑龙江省高校开展的可行性与对策研究[D]. 候铭达.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2]黑龙江省东南部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马依阳.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3]影响黑龙江省高校田径运动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D]. 杨文嘉.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0(11)
- [4]全民健身视角下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发展对策研究[D]. 戴雯.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5]“全民健身”背景下的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气排球课程建设的调查研究[D]. 郜梦龙.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6]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游泳课程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D]. 倪婧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7]黑龙江省普通高等院校体育馆现状分析[D]. 王伟.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16(03)
- [8]黑龙江省大学生冬季运动发展趋势研究[D]. 马嘉幸.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16(03)
- [9]黑龙江省独立学院参与校外体育竞赛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 张粟一.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03)
- [10]黑龙江省本科院校开设瑜伽选修课的可行性研究[D]. 苏丽娟.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