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药性杂草及其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冯曦茹[1](2020)在《黑龙江省大豆田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的抗药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长期、大面积的使用化学除草剂,农田杂草的抗药性问题越发严峻。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是大豆田常见的一年生阔叶杂草,在我国分布广泛,严重地减少了大豆的产量,世界上许多地方将其列为恶性杂草。咪唑乙烟酸是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曾经在大豆田阔叶杂草防除中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长期、过量的使用咪唑乙烟酸,黑龙江省一些地区的反枝苋种群对咪唑乙烟酸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田间推荐剂量3倍仍难以有效防除,且随着用药年限的增加,反枝苋的抗药性也不断增强。为了进一步阐明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的抗药性机制,为抗性杂草研究和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大豆田的反枝苋R种群和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县非耕地反枝苋S种群为研究对象,从反枝苋R种群对咪唑乙烟酸抗性的生理机制、代谢机制、靶标酶活性的变化及靶标基因的突变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抗性的生理机制1)咪唑乙烟酸处理后,反枝苋R种群和S种群的叶绿素含量均先下降,7天后开始上升,施药后14天,叶绿素含量恢复到最高水平,随后开始持续下降。施药后28天,反枝苋R种群的叶绿素含量比未进行喷药处理的反枝苋R种群减少了11.2%,反枝苋S种群的叶绿素含量比未处理的反枝苋S种群减少了63.1%。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反枝苋R种群的叶绿素含量始终比反枝苋S种群高。2)咪唑乙烟酸处理后,反枝苋R种群和S种群的光合速率均先下降,7天后开始上升,施药后14天,光合速率恢复到最高水平,随后开始持续下降。施药后28天,反枝苋R种群的光合速率比未进行喷药处理的反枝苋R种群减少了13.9%,反枝苋S种群的光合速率比未进行喷药处理的反枝苋S种群减少了56.6%。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反枝苋R种群的光合速率始终比反枝苋S种群高。3)咪唑乙烟酸处理后,反枝苋R种群和S种群的气孔导度均先下降,7天后开始上升,施药后14天,气孔导度恢复到最高水平,随后开始持续下降。施药后28天,反枝苋R种群的气孔导度比未进行喷药处理的反枝苋R种群减少了10.8%,反枝苋S种群的气孔导度比未进行喷药处理的反枝苋S种群减少了78.4%。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反枝苋R种群的气孔导度始终比反枝苋S种群高。4)咪唑乙烟酸处理后,反枝苋R种群和S种群的SOD活性均先下降,7天后开始上升,施药后14天,SOD活性恢复到最高水平,随后开始持续下降。施药后21天,反枝苋R种群和反枝苋S种群SOD活性分别比未施用咪唑乙烟酸的对照组减少了8.0%和23.0%。整个试验阶段反枝苋R种群SOD活性始终比反枝苋S种群高。5)咪唑乙烟酸处理后,反枝苋R种群和S种群的POD活性均先下降,7天后开始上升,施药后14天,POD活性恢复到最高水平,随后开始持续下降。施药后21天,反枝苋R种群和反枝苋S种群POD活性分别比未施用咪唑乙烟酸的对照组增加了30.0%和15.0%。整个试验阶段反枝苋R种群POD活性始终比反枝苋S种群高。6)咪唑乙烟酸处理后,反枝苋R种群和S种群的CAT活性均先下降,7天后开始上升,施药后14天,CAT活性恢复到最高水平,随后开始持续下降。施药后21天,反枝苋R种群和反枝苋S种群CAT活性分别比未施用咪唑乙烟酸的对照组增加了17%和5%。整个试验阶段反枝苋R种群CAT活性始终比反枝苋S种群高。(2)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的代谢抗性机制1)三种P450s抑制剂马拉硫磷、咪鲜胺和增效醚与咪唑乙烟酸共同处理均会使反枝苋R种群对咪唑乙烟酸的抗性减弱,其中马拉硫磷的效果最好,与单独施用咪唑乙烟酸相比,反枝苋R种群的鲜重抑制率增加了27.7%。2)施用咪唑乙烟酸后,反枝苋R种群和S种群的GSTs活性均先下降,7天后开始上升,施药后14天,GSTs活性恢复到最高水平,随后开始持续下降。反枝苋R种群的GSTs活性比未进行喷药处理的反枝苋R种群增加了1.05倍,反枝苋S种群的GSTs活性比未进行喷药处理的反枝苋S种群增加了0.55倍。整个试验过程中,反枝苋R种群GSTs活性始终比反枝苋S种群高,反枝苋R种群GSTs活性受抑制程度小且能够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3)靶标酶ALS活性的变化施用咪唑乙烟酸后,反枝苋R种群和S种群的ALS活性均先下降,7天后开始上升,施药后14天,ALS活性恢复到最高水平,反枝苋R种群比未施药组增加了4.91%,而反枝苋S种群比未施药组减少了0.3%。随后开始持续下降。整个试验过程中,反枝苋R种群ALS活性始终比反枝苋S种群高,反枝苋R种群ALS活性受抑制程度小且能够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自我修复能力更强。(4)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和氟磺胺草醚的抗性机制反枝苋R种群在ALS基因序列的保守区域发生了不同位点的突变,三个突变位点均在同一采集地的反枝苋R种群中发现,分别为205位GCT突变为GTT,即缬氨酸取代了丙氨酸;574位TGG突变为TTG,即亮氨酸取代了色氨酸;653位AGC突变为ACC,即苏氨酸取代了色氨酸。反枝苋R种群PPO基因上的PPX2L基因发生了突变,分别为128位AGG突变为GGG,导致精氨酸被甘氨酸取代;476位GAT突变为AAT,导致天冬氨酸被天冬酰胺取代。
赵铂锤[2](2019)在《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对苄嘧磺隆代谢抗药性研究》文中指出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在我国东北三省地区分布普遍,是水稻作物的主要杂草之一。苄嘧磺隆(Bensufulron-methyl)是我国水稻田防治阔叶杂草的常用磺酰脲类除草剂,已有超过30年的使用历史,前期对野慈姑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近10年以来,防治效果明显下降,日渐危害水稻正常生长,导致水稻减产严重。为进一步明确我国东北地区水稻田野慈姑对苄嘧磺隆的抗药性水平及抗药性机理,为有效防治抗药性野慈姑提供初步理论参考。本研究以采集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的38个野慈姑种群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其对苄嘧磺隆的抗药性水平,以P450抑制剂(马拉硫磷,胡椒基丁醚(PBO))筛选出了疑似具有代谢抗药性的野慈姑种群,对该种群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得到确切的代谢抗药性野慈姑种群,对其进行了交互抗药性水平测定,通过HPLC-MS/MS分析技术,测定了代谢抗药性和敏感性野慈姑种群中苄嘧磺隆的代谢速率及代谢产物,采用转录组测序(RNA-seq)分析代谢抗药性和敏感野慈姑种群基因的表达差异并对其进行了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整株测定法,选用苄嘧磺隆最大田间推荐剂量(45 g a.i./hm2)作为甄别剂量对所有野慈姑种群进行了抗药性筛选,发现采自田间的36个野慈姑种群对苄嘧磺隆全部产生抗药性,采自沈阳浑河和龙潭湖的S1和S2为敏感种群。测定所有野慈姑种群对苄嘧磺隆的抗药性水平,结果表明,36个田间野慈姑种群均对苄嘧磺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水平,抗性指数为14.8891.90,其中采自吉林榆树的种群(J-3)抗药性水平最高。马拉硫磷和胡椒基丁醚(P450抑制剂)对苄嘧磺隆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对辽宁辽阳的种群(L-9)和吉林省舒兰的种群(J-1)表现出的为显着性增效,使苄嘧磺隆对种群L-9的抑制率由35.9%上升到了75.4%;对种群J-1的抑制率由54.1%上升到了63.4%。2.通过对L-9种群进行单株分离纯化培养,得到没有ALS基因突变的二代野慈姑种群BC1,测定其对5种ALS抑制剂(苄嘧磺隆、吡嘧磺隆、乙氧磺隆、五氟磺草胺、双草醚)的抗药性水平,结果表明BC1对5种ALS除草剂产生了交互抗药性,抗性指数为2.1451.53。体外ALS离体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抗药性种群BC1和敏感种群S1总酶活及对苄嘧磺隆的敏感性无显着性差异,表明BC1抗药性与其ALS活性没有相关性。考察马拉硫磷对种群BC1和敏感种群S1抗药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拉硫磷可以显着降低BC1的抗药性(降低1.86.9倍),说明种群BC1的P450活性高于敏感S1种群。综上所述,野慈姑种群BC1对苄嘧磺隆形成了经P450介导的代谢抗药性。3.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三重串联四级杆液质联用仪(HPLC-MS/MS)测定苄嘧磺隆在敏感性S1种群和抗药性BC1种群中的吸收和代谢差异。结果表明:苄嘧磺隆处理0.5、1、3、5、7和9 d后,BC1和S1对苄嘧磺隆的吸收水平并无显着性差异;但苄嘧磺隆处理0.5 d后,抗药性种群BC1对苄嘧磺隆的代谢速率显着高于敏感种群S1。马拉硫磷够显着抑制抗性种群BC1对苄嘧磺隆的代谢作用,但对敏感种群S1却作用不明显。由此表明,二者对苄嘧磺隆的抗性与对其的吸收能力无关,但与对苄嘧磺隆代谢能力差异密切相关。4.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鉴定出在与代谢相关的15条上调表达基因,其中包括4条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基因、5条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P450s)基因、1条ABC转运蛋白(ABC transporters)基因、5条过氧化物酶体(Peroxidase)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进一步验证,结果表明在抗药性种群BC1中,显着表达的为1个GSTs基因、2个P450s基因、1个Peroxidase基因和1个ABC transporters基因。由此推断与代谢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导致了野慈姑对苄嘧磺隆产生了代谢抗药性。
张佩[3](2018)在《小麦田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orum)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抗药性及其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orum)是一年或越年生草本,在我国适生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在江西,湖南,江苏、浙江等省区均有人工栽培,作为主要牧草。近年在中国河南、江苏及山东等区域逐渐蔓延到小麦田,成为小麦田一种恶性、抗性杂草。精恶唑禾草灵(fenoxaprop-P-ethyl)属于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中的一类除草剂,是作用位点比较单一的一类除草剂,该类药剂一直是防除小麦田包括多花黑麦草在内多种禾本科杂草的重要药剂。但是,随着该类药剂的长期高频率的使用,抗药性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农业生态系统的除草剂处理对杂草施加强烈的选择压力,导致杂草对这些除草剂的抗性的演变。多花黑麦草群体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抗药性在我国小麦田的发生日益普遍,造成了经济损失和有效的管理手段的丧失。为了深入了解我国河南、江苏、陕西、山东等小麦田多花黑麦草对精恶唑禾草灵抗药性的水平及进展,我们调查了 50个多花黑麦草种群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抗药性水平,分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13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明确了不同多花黑麦草种群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抗药性水平,且分析了不同多花黑麦草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和基因流的传播。对抗性种群的靶标酶基因序列分析发现了靶标位点的突变,靶标酶活性的降低,且对靶标位点的突变建立了快速检测方法。最后对不同抗性水平和机理的多花黑麦草种群做出合理的化学防除方案。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采用整株生物测定的方法对50个多花黑麦草种群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敏感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抗性水平最高的为河南驻马店HZYC-6种群,其ED50值为2218.41 g a.i.·ha-1,相对与敏感对照种群JNXW-2,抗性倍数为99.39。而江苏省的四个种群JLGY-2、JLGY-6、JLGY-7、JLGY-14 及河南省的五个种群 HZGX-1、HZGX-2、HZGX-3、HZYC-4、HZYC-5也对精恶唑禾草灵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较高水平的抗性(RI>20),相对抗性倍数分别为:27.92、27.96、27.47、24.57、40.13、24.06、54.59、24.36、27.40;相对敏感的种群为:JNXW-1,JNXW-2,JHHY-2,JCJT-1,JYGY-1,JLGY-8,JLGY-9,JCWJ-4等八个种群;其他地区的种群对精恶唑禾草灵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相对低水平的抗性。总计50个种群中有42个种群对精恶唑禾草灵产生了抗药性,表明所研究地区的多花黑麦草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抗药性已经发生较为普遍。采用染色体计数法和流式细胞术法对多花黑麦草50个种群材料进行倍性分析,结果表明只有4个种群是四倍体材料(JNXW-1,JYGY-1,JCWJ-1,JCWJ-2),其他种群材料均为二倍体材料,四倍出现的频率为8%。且四倍体材料多为敏感材料,对精恶唑禾草灵还未产生抗性。二倍体和四倍体材料进行适应性比较研究得出,四倍体大部分情况和二倍体适应能力相同,但是在极端条件,如低温,高盐,水势低等情况下,四倍体多花黑麦草显着比二倍体多花黑麦草适应能力强,更加抗寒,抗旱,耐盐。使用微卫星标记对中性遗传变异进行分析表明,无论抗性水平如何,所有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都非常高。遗传变异主要分布在种群内的个体之间,而不是在种群或样本县之间。贝叶斯聚类分析提供了两个遗传聚类或基因库之间广泛混合的群体构建的证据。高度遗传多样性和混合,以及种群之间的低分化,强烈表明通过基因流动传播抗性的潜力,以及限制种子和花粉分散在多花黑麦草中的管理需要。对不同抗性水平的种群克隆靶标序列基因分析研究后,在河南驻马店抗性种群中发现四种靶标位点的突变:Ile-1781-Leu,Ile-2041-Asn,Asp-2078-Gly,Cys-2088-Arg。这四种靶标酶突变在抗性多花黑麦草中出现的组合和频率分别是:HZGX-2种群含Ile-1781-Leu(13%),Ile-2041-Asn(7%),Asp-2078-Gly(7%);HZYC-4 种群含Ile-1781-Leu(93%),Ile-2041-Asn(7%);HZYC-5 种群含 Ile-1781-Leu(72%),Ile-2041-Asn(6%),Cys-2088-Arg(12%);HZYC-6 种群含 Ile-1781-Leu(88%),Asp-2078-Gly(42%)。靶标突变是河南驻马店抗性种群对精恶唑禾草灵产生抗性的重要机理。针对在抗性种群中发现的ACCase氨基酸抗性D2078G,C2088R,I1781L和12041N 突变建立了衍生酶切扩增多态性(dCAPS,derived 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的分子检测方法,该技术能够对这些突变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利用所建立的CAPS及dCAPS技术,对抗精恶唑禾草灵多花黑麦草HZGX-1,HZGX-2,HZYC-4,HZYC-5和HZYC-6种群中的抗性突变进行了检测。在检测的100株抗精恶唑禾草灵多花黑麦草种群HZGX-1杂草中,有80株为发生Ile-1781-Leu突变,6株发生Asp-2078-Gly突变。抗性HZYC-6种群所检测结果中88株多花黑麦草靶标出现了的I1781L突变,42株多花黑麦草检测到2078位突变(D2078G)。抗性HZGX-2种群所检测的多花黑麦草中也有13株出现了的1781位突变(11781L),7株含有2078位突变(D2078G),还发现了 7株含有2041位异亮氨酸均突变为天冬酰胺(12041N)。抗性HZYC-4种群有93株发现有I1781L突变,密码子ATA突变为CTA导致;7株含有2041位异亮氨酸均突变为天冬酰胺(12041N)。HZYC-5种群100个样本中有72株多花黑麦草有I1781L突变,16株有2041位异亮氨酸均突变为天冬酰胺(I2041N);还有12株多花黑麦草含有C2088R突变,这些结果和基因序列测序结果相一致。江苏省抗性种群JLGY-6酶活性研究发现其敏感性降低是敏感种群的9.58倍。精恶唑禾草灵抑制抗性种群酶活性50%的药剂浓度,即IC50值为24.33±4.30μM,而敏感种群的IC50值为2.47±0.61 μM,相对抗性倍数为9.85。抗性种群和野生型多花黑麦草ACCase在精恶唑禾草灵处理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活性比表明:ACCase对精恶唑禾草灵敏感性的改变是JLGY-6种群多花黑麦草对精恶唑禾草灵产生抗药性的重要机理之一。在分析江苏省多花黑麦草的抗性种群的靶标序列中,并没有发现靶标位点的变化,在敏感和抗性靶标基因表达量的研究中,抗性和敏感种群的表达量也没有显着性的差异。并且江苏省抗性种群对除了精恶唑禾草灵外的其他类药剂如其他ACCase类抑制剂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炔草酯、烯草酮、烯禾啶和唑啉草酯这些药剂敏感;对ALS类、光合抑制剂类等除草剂都没有产生抗性。这说明江苏省多花黑麦草抗性种群JLGY-6对精恶唑禾草灵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是靶标酶活性的降低引起的。江苏省多花黑麦草种群JLGY-6种群只对精恶唑禾草灵产生了抗药性,对其他药剂仍然敏感,还较好防除,但是以河南驻马店地区为代表的抗药性种群抗性程度很高,且对其他相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也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交互抗性。本研究主要采用河南省驻马店抗性种群来研究抗性多花黑麦草的防除问题。首先,我们发现抗性多花黑麦草种群HZYC-6对AOPP类除草剂高效氟吡甲禾灵和精喹禾灵产生了高抗性,其相对抗性倍数分别为13.85和25.96倍;该种群对炔草酯、烯禾啶这些药剂产生了中等抗性,其相对抗性倍数分别为8.84和8.77倍;对烯草酮和唑啉草酯产生了低抗,抗性倍数分别为3.25和3.65倍。这表明抗精恶唑禾草灵的HZYC-6高抗种群已经对ACCase类抑制剂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这种ACCase抑制剂类的除草剂已经不适合用于防除多花黑麦草。HZYC-6种群对ALS抑制剂甲基二磺隆、啶磺草胺、氟唑磺隆、咪唑乙烟酸和甲咪唑烟酸的的ED50值分别为8.06 g a.i.ha-1、1.66 g a.i.ha-1、5.81 g a.i.ha-1、3.71 g a.i.ha-1和2.67 g a.i.ha-1,且其ED90均小于各自药剂的田间推荐剂量,因此这几种除草剂对于防除多花黑麦草仍有很好的效果。对有机磷类除草剂草甘膦异丙胺盐、取代脲类绿麦隆、胺唑草酮和氟噻草胺的ED50值分别597.26 g a.i.ha-1、282.94 g a.i.ha-1、21.77 g a.i.ha-1 与 41.15 g a.i.ha-1,相对抗性倍数为 1.82、1.55、1.26 与 0.91倍,且ED90均小于各自药剂的田间推荐剂量,对于防除多花黑麦草还是有比较好的效果。另外,我们采用本实验室筛选出的防除抗药性菵草较好的两个复配剂在室内对抗药性多花黑麦草毒力进行了初筛,氟噻草胺·吡氟酰草胺复配剂(1:2),氟噻草胺·丙草胺复配剂(1:1.7)对小麦田多花黑麦草鲜重防除效果较好,在剂量设置范围内,对多花黑麦草防效均在90%以上且对小麦安全,对于防除抗性多花黑麦草提供了很好的药剂配方的选择。
李敏[4](2017)在《黑龙江省稻稗对丁草胺的抗药性研究》文中指出黑龙江省是我国水稻主产区,稻谷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近年来,黑龙江稻稗的危害指数和危害面积都快速上涨,已然成为仅次于稗草的稻田恶性杂草,对水稻产量造成严重威胁。丁草胺在黑龙江省使用年限已超过30年,防治效果逐渐不佳,部分地区稻稗已对其产生了抗药性。本文以采自黑龙江省14个地区53个田块的稻稗生物型为研究对象,测定了黑龙江省稻稗对丁草胺的抗性水平以及对细胞分裂抑制剂的交互抗性,探明了简单方便打破稻稗种子休眠的方法,比较了抗感稻稗生物型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明确了不同密度下抗感稻稗对水稻的危害水平,测定了非细胞分裂抑制剂对抗丁草胺稻稗的生物活性,并且评价了氰氟草酯和五氟磺草胺混用对抗丁草胺稻稗的防除效果,明确了混用的最佳配比。论文的主要结果如下:1.稻稗对丁草胺的抗药性及交互抗性测定(1)黑龙江省稻稗对丁草胺已产生了不同水平的抗性。采用琼脂法测定结果表明供试53个稻稗生物型中,庆安03、东京城镇02等4个稻稗生物型对丁草胺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占供试稻稗生物型的7.55%;兴隆镇04等4个生物型表现低抗,占比7.55%;庆安01等5个生物型处于敏感性下降阶段,占比9.43%;其余阿城02等40个生物型对丁草胺表现敏感,占比75.47%。采用滤纸法测定结果表明供试53个稻稗生物型中,庆安03、东京城镇02等3个稻稗生物型对丁草胺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占供试稻稗生物型的5.67%;五常01等5个生物型表现低抗,占比9.43%;庆安01等6个生物型处于敏感性下降阶段,占比11.32%;其余阿城02等39个生物型对丁草胺表现敏感,占比73.58%。对琼脂法和滤纸法中检测出的抗性生物型庆安03和东京城镇02以及敏感生物型阿城02用整株盆栽法进行抗性水平验证,结果与琼脂法和滤纸法测定的抗性等级一致,表明庆安03(R1)和东京城镇02(R2)生物型确实对丁草胺产生中等水平抗性,阿城02(S)生物型对丁草胺表现敏感。(2)供试R1和R2稻稗生物型对部分细胞分裂抑制剂产生了交互抗性。R1稻稗生物型对丁草胺和丙草胺产生了交互抗性,R2稻稗生物型对丁草胺、丙草胺和莎稗磷产生了交互抗性。2.稻稗的生物学特性研究(1)浓硫酸、NaOH、KNO3及赤霉酸浸种等化学方法及人工剥去颖壳、变温处理均能有效打破稻稗种子休眠。其中,80℃变温处理最为简便易行,推荐用来解除稻稗种子休眠。浓硫酸浸种40-50 min、2000 mg/L赤霉酸溶液浸种48 h对打破稻稗种子休眠效果最好,种子发芽率在83%以上;0.0625%Na OH溶液浸种24 h、1%KNO3溶液浸种24 h、80℃变温处理、人工剥去颖壳亦能较有效地打破稻稗种子休眠,种子发芽率在64.67%-72.67%之间。(2)抗性稻稗生物型与敏感稻稗生物型在生物学上有差异。抗丁草胺稻稗生物型和敏感稻稗生物型的出苗规律基本一致,3个稻稗生物型均于播后第四天开始出苗,播后第6天均为出苗最高峰期,而且在出苗最高峰期时抗性生物型比敏感生物型出苗数多;抗性稻稗生物型的总出苗率比敏感稻稗生物型的出苗率高,并且在1%水平上差异显着。敏感稻稗生物型在出苗后75天(即稻稗成熟时)的植株株高、地上部鲜重、单株分蘖数、单穗籽粒数以及千粒重均高于抗性稻稗生物型,并且在5%水平上差异显着,表明抗性稻稗生物型的适合度低于敏感稻稗生物型。(3)敏感稻稗生物型对水稻的竞争作用强于抗性稻稗生物型。随着稻稗密度的增加,水稻株高、分蘖、有效穗数、单穗实粒数、千粒重以及产量均降低。当稻稗密度相同时,敏感稻稗生物型对水稻株高、分蘖、有效穗数、单穗实粒数、千粒重以及产量的抑制率基本均比其他两种抗性稻稗生物型对水稻的抑制率大,说明敏感生物型稻稗对水稻的竞争能力比抗性生物型强。当各稻稗密度为5株/m2时,抗感稻稗对水稻产量的抑制率均在5%以上,与无草对照相比差异即显着,当各稻稗密度为40株/m2时,对水稻产量即可造成一半以上的损失,当各稻稗密度达到50株/m2时,可使水稻减产60%以上。虽然敏感稻稗对水稻的竞争作用更强,但抗感稻稗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并没有差很多,抗性稻稗对水稻的危害依然很大,需要引起足够重视。3.抗丁草胺稻稗化学防除药剂筛选(1)防除抗丁草胺的稻稗的理想方法是用五氟磺草胺等非细胞分裂抑制剂交替轮换使用。对S生物型稻稗来说,二氯喹啉酸对其防治效果较差,不推荐进行轮换使用;其他8种防治效果比较好的除草剂单剂品种防效从高到低依次为双草醚、禾草丹、五氟磺草胺、嘧啶肟草醚、氰氟草酯、恶草酮、丙炔恶草酮和恶唑酰草胺,可以按不同作用类型的除草剂进行交替轮换使用。对R1生物型稻稗来说,防治效果比较好的除草剂单剂品种防效从高到低依次为禾草丹、丙炔恶草酮、恶唑酰草胺、氰氟草酯、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和恶草酮,可以按不同作用类型的除草剂进行交替轮换使用;嘧啶肟草醚、双草醚的防除效果不高,不建议轮换使用。对R2生物型稻稗来说,防治效果比较好的除草剂单剂品种防效从高到低依次为禾草丹、五氟磺草胺、二氯喹啉酸、丙炔恶草酮、氰氟草酯和双草醚,可以按不同作用类型的除草剂进行交替轮换使用;恶草酮、嘧啶肟草醚和恶唑酰草胺防除效果不高,不建议轮换使用。(2)氰氟草酯和五氟磺草胺混用可防除抗丁草胺稻稗。利用等效线法评价混用效应,得出氰氟草酯与五氟磺草胺混用的的最佳配比为4.5:1。
贾金蓉[5](2017)在《野黍休眠性及对除草剂烟嘧磺隆抗药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黑龙江省农田种植结构改变,从大面积种植大豆改成现在的大面积种植玉米。烟嘧磺隆的作用靶标酶是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是一种广谱性的除草剂,是磺酰脲类除草剂中唯一对禾本科杂草有特效的除草剂。烟嘧磺隆具有用量低、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因此黑龙江省的玉米田防除禾本科杂草主要应用烟嘧磺隆。近年来发现局部地区烟嘧磺隆对玉米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野黍的防效下降,导致野黍在局部地块成为主要杂草,且危害逐年加重。本研究利用室内生测方法,对野黍的休眠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以黑龙江省玉米田采集的野黍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地区野黍对烟嘧磺隆的敏感性,进而利用盆栽试验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等方法,探讨不同抗性水平野黍施用烟嘧磺隆后叶片光合作用、靶标酶、代谢解毒酶等的变化,以便明确野黍对烟嘧磺隆的抗性机制。为野黍防治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野黍种子具有休眠性。2.室温5cm土层下湿润、室温5cm土层下干燥和-20℃干燥储存条件都能解除野黍种子休眠性。3.物理方法温水浸泡能够打破野黍种子休眠。4.化学药剂硫酸(H2SO4)、氢氧化钠(NaOH)、硝酸钾(KNO3)和赤霉素(GA3)都能不同程度的促进野黍种子的萌发,但只有碱液能达到70%以上,其他药剂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较低,不是较理想的打破野黍种子休眠的试剂。5.黑龙江省8个地区采集的野黍对烟嘧磺隆的抗药性水平存在差异。201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M-3)、2014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建国乡(M-9)和2014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M-5)的野黍抗性指数分别是1.00、1.19和1.57,为敏感型;2014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M-6)、2015年黑龙江省香坊农场(X-1)和2014年黑龙江省五常市拉林镇牛家(M-2)的野黍抗性指数分别是2.05、2.08和2.11,为中抗型;2014年黑龙江省香坊农场(M-16)、2014年黑龙江省绥滨县绥滨镇合春村(M-1)、2015年黑龙江省绥滨县绥滨镇合春村(X-3)和2015年黑龙江省海南林场(X-2)的野黍抗性指数分别是3.23、4.51、6.48和8.30,为高抗型。6.以2015年采自黑龙江省海南林场玉米田(X-2)的野黍种群作为高抗型、2015年采自黑龙江省香坊农场玉米田(X-1)的野黍种群作为中抗型和2014年采自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荒地(M-3)的野黍种群作为敏感型为材料,探讨野黍对烟嘧磺隆的抗药性机制。结果显示,喷施烟嘧磺隆前后,不同抗性水平野黍光合指标、靶标酶及代谢解毒酶等含量及活性的变化存在差异。施药前,高抗型野黍(X-2)叶片光合指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含量)、靶标酶(ALS),保护酶(SOD、POD)、代谢解毒酶(GST、GSH)的含量及活性明显高于中抗型野黍(X-1)和敏感型野黍(M-3)。喷施烟嘧磺隆后,高抗型野黍(X-2)叶片光合指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含量)、靶标酶(ALS),保护酶(SOD、POD)、代谢解毒酶(GST、GSH)的含量及活性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中抗型野黍(X-1)和敏感型野黍(M-3)。即表明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恢复较快,代谢及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烟嘧磺隆等物质的能力较强,使高抗型野黍(X-2)快速恢复正常的新陈代谢。这些差异是高抗型野黍(X-2)抗性水平较高的重要原因。
郑贵平[6](2017)在《外来入侵长叶水苋菜对水稻的竞争作用及其抗药性研究》文中指出长叶水宽菜(Ammanniacoccinea Rottb.)是我国大陆地区新发现的稻田危险性外来入侵杂草,本论文测定了长叶水苋菜对常用除草剂的敏感性,研究了该草不同密度对水稻的竞争作用,初步筛选了防治长叶水苋菜等杂草的除草剂,为长叶水苋菜的风险评估和综合治理提供依据。长叶水苋菜对除草剂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生物型JX092、JX093、JX094、SH037对苄嘧磺隆敏感,鲜重有效中量(ED50)分别为0.20、0.20、0.22和0.25 gai/ha,SX148和HZ050对该药的抗性指数(RI)分别为56.62和56.00;JX096、JX097、JX099、JX100、JX101 和 SX040 对该药 RI 分别为 19.90、26.90、26.19、17.48、14.62和26.86;五氟磺草胺、双草醚、嘧啶肟草醚对生物型SH037的ED50分别为0.29、0.27和2.49 g ai/ha,SX040对这三种除草剂的RI分别为12.29、17.32、4.29。异嗯草松、扑草净、二甲戊灵、嗯草酮、丙炔恶草酮对SH037的ED50分别为 33.06、67.62、132.42、38.64、3.16gai/ha,SX040 对该 5 个药剂的 RI 均小于1.3。这表明长叶水苋菜对苄嘧磺隆产生了中高水平抗性,同时对五氟磺草胺、双草醚、嘧啶肟草醚产生了交互抗性。这是我国关于长叶水苋菜对ALS抑制剂产生抗性的首次报道。长叶水苋菜不同密度与水稻竞争试验结果表明,长叶水苋菜32、64株/m2两个处理,该草株高分别比4株/m2处理(79.33 cm)减少21.7%和38.8%。16、32、64株/m2处理该草分枝数分别比4株/m2处理(25.0个/株)减少11.6%、21.6%、38.8%,植株干重分别比后者(20.5 g/株)减少 20.5%、46.8%、79.5%。8、16、32和64株/m2处理,该草种子量分别比4株/m2处理(15.3 g/株)减少7.2%、18.3%、45.0%、81.4%。长叶水苋菜32、64株/m2两个处理水稻株高分别比CK(57.8 cm)减少了 10.0%和15.0%。16、32和64株/m2处理水稻分蘖数分别比CK(3.0个/株)减少14.3%、26.7%和43%,稻穗数分别比CK(3.1个/株)减少15.8%、29.8%、35.6%和44.1%。4、8、16、32、64株/m2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比CK(467.88g/m2)减少22.77%、31.69%、53.70%、72.28%和79.68%。这表明,随着长叶水苋菜密度增加,该草植株矮化,分枝数、生物量和结实也相应减少;也导致水稻植株矮化,分蘖数、穗数和结实显着减少,4株/m2即可导致水稻减产22.77%,危害性极大。采用水稻直播前7d进行药剂土壤封闭处理,丁草胺、异恶草松、扑草净和ZJU3推荐剂量处理对水稻有药害。丙草胺526gai/ha、ZJU1557 gai/ha、ZJU2 360 gai/ha、ZJU3 225gai/ha对水稻株高和分蘖抑制率均低于8.0%,对长叶水苋菜、耳叶水苋、丁香蓼、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的总草鲜重抑制率均为94.93%以上。这表明ZJU1、ZJU2与ZJU3对水稻较安全,可望作为水稻播前处理的药剂进行开发。
张迪[7](2016)在《小麦田主要杂草抗药性监测及治理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猪殃殃和大巢菜等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田主要杂草。长期连续使用单一类型的除草剂使杂草对除草剂的抗药性频发,看麦娘、日本看麦娘和菵草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抗药性以及猪殃殃对苯磺隆的抗药性比较严重。为了明确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田主要杂草对常用药剂的抗药性动态变化,本研究自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进行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对精恶唑禾草灵,以及猪殃殃、大巢菜对苯磺隆的抗药性监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抗药性杂草的化学治理技术和农艺治理技术研究,初步提出以化学防控为主的麦田抗药性杂草综合治理措施。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抗药性检测采用生测方法分别检测了江苏、安徽等地区小麦田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对精恶唑禾草灵以及猪殃殃、大巢菜对苯磺隆的敏感性水平。禾本科杂草抗药性检测结果表明:在2013年所检测的85个禾本科杂草种群中,39个种群对精恶唑禾草灵表现为抗药性,抗性比例达45.88%,主要分布在江苏省扬州市、常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等地区。其中,23个看麦娘种群中,有12个种群表现出抗药性,抗性比例达53.17%;主要分布在江苏连云港和扬州;其中抗药性水平最高的是采自江苏扬州的13JYGY-4种群,抑制中剂量为1835.21 ga.i./ha,相对抗性倍数达125.53倍。23个日本看麦娘种群中,9个为抗性种群,抗性比例为39.13%;主要分布在江苏常州和扬州;其中抗性水平最高的是采自江苏扬州的13JYJD-3种群,抑制中剂量为1470.55ga.i./ha,相对抗性倍数达179.99倍。39个菵草种群中,18个为抗性种群,抗性比例达46.15%;主要分布在江苏淮安、常州和扬州;18个抗性种群中,有15个种群为高抗种群(30倍<相对抗性倍数≤150倍),其中抗性水平最高的是13JCWJ-5种群,抑制中剂量为1570.38ga.i./ha,相对抗性水平达83.31倍。在抗药性杂草的分布地中,江苏扬州和常州两地,抗性看麦娘、日本看麦娘和菵草均有分布,且抗性比例均较高,扬州达77.27%,常州达66.67%;这两个地区,抗药性问题已经相当严重。江苏淮安地区,6个菵草种群表现为抗药性,抗性比例达46.15%,且均为高抗种群,该地区菵草抗药性问题严重,抗性比例和抗性水平均较高。阔叶杂草的抗药性检测结果表明:2013年检测的12个猪殃殃种群中,有7个种群对苯磺隆产生不同水平的抗药性,抗性比例为58.33%,分布在江苏省盐城市、连云港市、扬州市及安徽省滁州市。其中抗性水平最高的是13JYGY-3种群,抑制中剂量为1364.70ga.i./ha,相对抗性倍数达401.38倍。2013年检测的8个大巢菜种群中,只有1个种群对苯磺隆产生抗药性,抑制中剂量为45.96ga.i./ha,抗性倍数为10.42倍。2.抗药性监测使用整株生物测定法连续3年监测同一采样点抗性杂草抗药性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抗精恶唑禾草灵看麦娘、日本看麦娘和菵草的分布区域并没有缩小,抗性水平整体未出现明显的下降。抗苯磺隆的猪殃殃种群中,高抗和极高抗种群的抗性水平仍较高,而中抗及以下种群抗性水平明显降低。同时发现继续使用精恶唑禾草灵或苯磺隆会使杂草对除草剂的抗药性维持在原有水平或者提高到更高水平;而进行除草剂轮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抗药性水平,尤其是阔叶杂草,抗性水平降低明显。3.用于抗性治理的化学除草剂筛选。根据农业部农药登记的田间推荐剂量,筛选能够防除抗性杂草的除草剂单剂。结果表明:吡氟酰草胺、氟噻草胺、乙草胺、氟乐灵、异丙隆、绿麦隆6种土壤处理剂对抗药性禾本科杂草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70%以上;推荐使用吡氟酰草胺、氟噻草胺和异丙隆进行苗前土壤处理来防除抗精恶唑禾草灵的禾本科杂草。甲基二磺隆、异丙隆、唑啉草酯、氟唑磺隆、啶磺草胺和炔草酯6种茎叶处理剂中,仅啶磺草胺、甲基二磺隆、唑啉草酯和炔草酯对抗性看麦娘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大于70%;但不能防除抗性的日本看麦娘和菵草。土壤处理剂吡氟酰草胺和乙羧氟草醚对抗性猪殃殃的抑制作用较好,抑制率达80%以上;而异丙隆对猪殃殃的抑制作用一般。茎叶处理剂双氟磺草胺和唑草酮对抗性猪殃殃抑制作用较好,抑制率大于80%;2甲4氯钠、乙羧氟草醚和噻吩磺隆3种药剂对抗性猪殃殃的抑制作用一般。在此基础上进行防除抗性杂草的复配剂配方配比研究,通过等效线法进行评价,发现氟噻草胺与吡氟酰草胺最佳配比为1:3时,对敏感和抗性的看麦娘、日本看麦娘和菵草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抗药性杂草的治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播后苗前施用氟噻草胺·吡氟酰草胺200ga.i./ha,90天后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高于75%,推荐该药剂的田间用药量为150 g a.i./ha-200 g a.i./ha。通过等效线法进行评价,发现甲基二磺隆与唑啉草酯复配最佳配比为1:2时,对敏感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及抗性看麦娘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高抗菵草和日本看麦娘抑制作用不理想,可用于治理抗性的看麦娘,或防除敏感的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以延缓抗药性杂草的产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小麦2叶期至拔节期施用甲基二磺隆·唑啉草酯60ga.i./ha,60天后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除效果和鲜重防除效果均大于80%,推荐该药剂的田间用药剂量为50 g a.i./ha~80 g a.i./ha。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不同精恶唑禾草灵选择对抗性菵草生物型抗性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停止使用精恶唑禾草灵,杂草对其抗药性不会提高;继续使用精恶唑禾草灵,杂草对其抗药性会显着提高;轮用异丙隆可降低杂草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抗药性。4.用于抗性治理的农艺措施通过萌发试验研究了温度、光照对不同菵草生物型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播种深度和储藏时间对不同菵草生物型出苗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2h光照/12黑暗,20/15℃的最适条件下,各菵草生物型的萌发率均较高,且不同突变菵草生物型萌发率与敏感生物型间无显着性差异。其他条件下则存在差异:1781突变生物型在25/20℃的较高温度下,萌发率显着低于敏感生物型;2041突变生物型在25/20℃的较高温度下以及24h黑暗条件下,萌发率均显着低于敏感生物型;2096突变生物型在15/10℃的较低温度下,萌发率显着低于敏感生物型;而2027突变生物型则在25/20℃、15/10℃及24h黑暗3个条件下萌发率均显着低于敏感生物型。播种深度为0cm时,各生物型出苗率均达90%以上;随着播种深度的提高,各生物型出苗率均降低。同一埋土深度下各突变菵草生物型出苗率与敏感生物型均无显着性差异,但除2096突变外均略低于敏感生物型。室温条件下存储2年,各突变生物型出苗率均下降,除2041突变生物型显着低于敏感种群外,其他突变生物型与敏感生物型无显着性差异。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抗性杂草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收获后水稻播种前或水稻收获后小麦播种前进行至少一次的深耕处理,小麦田杂草的发生量及抗性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两次深耕与两次浅耕相比,杂草发生量下降一半以上,推荐剂量下的抑制率提高20%左右。
刘蓝坤[8](2016)在《黑龙江省玉米田稗草对四种除草剂的抗药性初步研究》文中指出黑龙江省是我国玉米主产区之一,2014年玉米播种面积是664.2万公顷,约占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的47%。黑龙江也是我国使用除草剂最早的省份之一,莠去津和2,4-D丁酯等除草剂在80年代玉米田大面积使用。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是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在玉米田大量发生,每平方米有20株稗草时就可使玉米产量损失约15%。本文以采自黑龙江省12个地区23个玉米田稗草生物型为研究对象,采用琼脂法和整株盆栽法测定黑龙江省稗草对烟嘧磺隆、莠去津、硝磺草酮、和乙草胺四种常用除草剂产生的抗药性水平;通过对比这2种不同的测定方法,分析了琼脂法与整株盆栽法的符合度;同时对稗草体内ALS酶、GSTs酶、SOD酶、POD酶和CAT酶进行了测定,初步确定了酶与稗草抗药性的关系。结果如下:(1)采用琼脂法和整株盆栽法测定稗草对四种除草剂的抗性,得出以下结论:1)整株盆栽法测定稗草对烟嘧磺隆和莠去津产生了一定的抗药性。采用整株盆栽法测定23个稗草生物型对烟嘧磺隆抗性结果为:宾县02稗草生物型属于中等水平的抗药性,抗性指数为14.00;宾县01、鸡西02、阿城02和肇东01的稗草生物型处于低等水平抗性,抗药性水平分别是9.77、5.80、5.47和5.03;青岗01、齐齐哈尔01、青岗02三地的稗草生物型处于敏感性下降阶段,抗性指数分别为4.00、3.95和3.45;以上产生抗性的稗草生物型占35%;其他15个供试稗草生物型对烟嘧磺隆敏感,未产生抗性的稗草生物型的比例占65%。采用整株盆栽法测定23个稗草生物型对莠去津抗性结果为:宾县02的稗草生物型对莠去津产生了低等水平抗药性,抗性指数为5.01;鸡西02和五常02生物型处于敏感性下降阶段,抗药性水平分别是3.40和3.23,以上产生抗性的稗草生物型占13%;其他20个供试稗草生物型对莠去津敏感,未产生抗性的稗草生物型的比例占87%。2)整株盆栽法测定稗草对硝磺草酮和乙草胺未产生抗药性。采用整株盆栽法测定23个稗草生物型对硝磺草酮和乙草胺抗性结果为:稗草对硝磺草酮和乙草胺均处于敏感阶段,抗性指数都小于3,对硝磺草酮和乙草胺均未产生抗药性。3)琼脂法测定稗草对烟嘧磺隆和莠去津的抗药性与整株盆栽法测定结果符合度高。两种方法测定稗草对烟嘧磺隆抗药性水平的符合度为82.61%,被测的23个生物型中有19个生物型抗性分级一致,其余4个生物型琼脂法测定结果抗性分级虽然不同但抗性指数大于整株盆栽法测定结果,因此琼脂法不会漏筛对烟嘧磺隆产生抗性的稗草,可以代替整株盆栽法进行玉米田稗草对烟嘧磺隆的抗药性测定。采用琼脂法与整株盆栽法测定稗草对莠去津抗药性水平的符合度为82.61%,被测的23个生物型中有19个生物型抗性分级一致,其余4个生物型中有3个生物型琼脂法测定抗性指数大于整株盆栽法测定结果,因此琼脂法不会漏筛对莠去津产生抗性的稗草,因此可以代替整株盆栽法进行玉米田稗草对莠去津的抗药性测定。(2)测定了三种不同抗性生物型施用烟嘧磺隆和莠去津后体内酶活性变化情况,结论如下:1)不同抗性水平稗草体内酶活性与烟嘧磺隆的关系不同,结论如下:POD酶和CAT酶活性与对烟嘧磺隆的抗性程度关系不密切。以宾县02为高抗生物型(R)、肇东01为中抗生物型(M)、学校为敏感生物型(S),在烟嘧磺隆处理后,三种生物型POD酶和CAT酶活性平均变化率和峰值大小均无规律,稗草体内POD酶和CAT酶活性与其对烟嘧磺隆产生抗药性无关。SOD酶活性与对烟嘧磺隆的抗性水平关系不大。以宾县02为高抗生物型(R)、肇东01为中抗生物型(M)、学校为敏感生物型(S),在烟嘧磺隆处理后,三种生物型SOD酶活性平均变化率无规律,但是峰值变化率R>M>S,稗草体内SOD酶活性与其对烟嘧磺隆产生抗药性关系不大。ALS酶活性与其对烟嘧磺隆的抗性水平正相关。以宾县02为高抗生物型(R)、肇东01为中抗生物型(M)、学校为敏感生物型(S),在烟嘧磺隆处理后,三种生物型ALS酶活性变化趋势均先降低再恢复,被抑制程度为:S>M>R,趋于正常水平速度:R>M>S,ALS活性是导致稗草对烟嘧磺隆产生抗药性的原因之一。2)不同抗性水平稗草体内酶活性与莠去津的关系不同,结论如下:SOD酶和CAT酶活性与对莠去津的抗性程度关系不密切。以宾县02为高抗生物型(R)、肇东01为中抗生物型(M)、学校为敏感生物型(S),在莠去津处理后,三种生物型SOD酶和CAT酶活性平均变化率和峰值大小均无规律,稗草体内SOD酶和CAT酶活性与其对莠去津产生抗药性无关。POD酶和GSTs酶活性与对莠去津的抗性水平正相关。以宾县02为高抗生物型(R)、肇东01为中抗生物型(M)、学校为敏感生物型(S),在莠去津处理后,三种生物型POD酶活性均先升高再降低,平均变化率R>M>S,峰值变化率R>M>S,稗草体内POD酶活性与其对莠去津产生抗药性有关。
袁雪[9](2016)在《反枝苋对噻吩磺隆的抗药性机制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是苋科苋属一年生的阔叶杂草,在我国分布广泛。反枝苋化感作用强,而且是多种病虫害的田间寄主,对大豆、玉米、棉花等作物田危害严重。噻吩磺隆属于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抑制类除草剂,能有效地控制大豆、玉米、小麦等作物田内反枝苋、藜、荠菜、播娘蒿等阔叶杂草。由于长期、重复使用噻吩磺隆,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农民反映其对反枝苋的防效明显下降,反枝苋的危害日趋严重。然而,国内外关于反枝苋对噻吩磺隆的抗药性水平及其抗药性机制的相关报道较少。在以上研究背景下,本研究以采自黑龙江省的7个反枝苋种群为试验材料,通过培养皿种子检测法和整株植物测定法确定了其中4个反枝苋种群对噻吩磺隆产生了抗药性,通过ALS离体活性测定和ALS保守区域位点检测阐明了其抗药性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抗药性水平测定培养皿种子检测法与整株植物测定法的结果趋势一致。黑龙江省部分反枝苋种群对噻吩磺隆产生了不同水平的抗药性。与未施过药剂的敏感性反枝苋种群HLJ13-1相比,反枝苋种群HLJ13-2、HLJ14-1对噻吩磺隆敏感,而反枝苋种群HLJ13-3、HLJ13-4、HLJ13-5、HLJ14-2则对噻吩磺隆产生了不同水平的抗药性。培养皿种子检测法测得反枝苋种群HLJ13-3、HLJ13-4、HLJ13-5、HLJ14-2的抗药性指数分别为5.11、63.92、26.25、8.12,整株植物测定法测得以上各反枝苋种群对应的抗药性指数分别为8.91、69.86、27.20、9.46。反枝苋种群HLJ13-4、HLJ13-5属于高抗药性水平,反枝苋种群HLJ14-2、HLJ13-3属于中度抗药性水平。(2)ALS离体活性测定抗药性和敏感性反枝苋种群的ALS离体活性测定结果表明,4个抗药性种群的ALS对噻吩磺隆的敏感性显着下降。抗药性反枝苋种群HLJ13-3、HLJ13-4、HLJ13-5、HLJ14-2的抑制中浓度(I50)分别为0.40、4.99、1.44、0.51μM,分别是敏感性反枝苋种群HLJ13-1(0.06μM)的6.99、83.74、24.96、8.94倍。抗药性反枝苋种群体内ALS对噻吩磺隆的敏感性降低是其产生抗药性的原因之一。(3)ALS保守区域位点检测抗药性和敏感性反枝苋种群的ALS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四个抗药性种群ALS基因的不同位点发生了氨基酸突变。与敏感性反枝苋种群HLJ13-1相比,抗药性反枝苋种群HLJ13-3的ALS基因上编码205位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CT突变为GTT,导致Ala突变为Val;抗药性反枝苋种群HLJ13-4的ALS基因上编码574位氨基酸的密码子由TGG突变为TTG,导致Trp突变为Leu;抗药性反枝苋种群HLJ13-5的ALS基因上编码376位氨基酸的密码子由GAT突变GAA,导致Asp突变为Glu;抗药性反枝苋种群HLJ14-2的ALS基因上编码653位氨基酸的密码子由AGC突变为ATC,导致Ser突变为Ile。综上所述,ALS的敏感性降低是部分反枝苋种群对噻吩磺隆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而这些种群ALS基因位点的突变是其ALS对噻吩磺隆敏感性降低的原因。ALS遗传基因的突变及其突变位点的不同是不同反枝苋种群产生抗药性及抗药性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邱芳心[10](2016)在《华中地区棉田牛筋草对草甘膦的抗药性水平及生物防治》文中认为明确了华中地区采集的4个省份14个乡镇棉花田牛筋草种群对草甘膦的抗药性水平,整株植物测定法检测,并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了1个相对敏感种群和4个相对抗性水平较高的种群在施用草甘膦后莽草酸积累量的变化情况。整株法检测结果表明各采集点牛筋草对草甘膦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相对抗性倍数范围在1.70~11.35,可知其中江西彭泽芙蓉村的抗性程度最高,与澧县张公庙牛筋草为抗性水平差异最大的2个生物型,相对抗性倍数高达11.35。莽草酸测定结果表明,测定的5个牛筋草种群在喷施草甘膦后的0~9天内,植株地上部分的莽草酸含量会随时间的延长呈现积累上升的趋势。相对敏感种群澧县张公庙的牛筋草体内莽草酸积累量明显高于其他4个相对抗性大于5的种群,种群的莽草酸积累量的高低与抗药性水平成负相关。从湖南省棉花田采集自然发病的杂草病叶分离得到菌株MT-3,具有进一步开发成为棉花田抗性牛筋草生物除草剂的潜力。菌丝悬浮液接种抗性牛筋草,10天后调查不同生育期的牛筋草鲜重防效,分别达到了82.43%、71.33%、53.60%。菌株发酵滤液处理抗性牛筋草,植株叶片枯萎甚至死亡。寄主范围测定结果表明,菌株对供试作物棉花不致病,对供试杂草虎尾草、千金子和牛筋草有较强致病性,对鳢肠和马齿苋有轻微致病性;经形态学鉴定和rDNA ITS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间型弯孢Curvularia intermedia Baedijn。为明确该菌的生理特性,更好的利用该菌开展生物防治,作者对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菌株MT-3的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中生长速度最快,6天后菌落直径最大,达到5.75cm;菌落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8℃;在pH值为6.0时菌落生长最旺;全光照(24L)有利于菌丝生长。结果表明该菌株对环境适应性好,菌丝体易繁殖,对于开发成微生物源除草剂显示良好的生防前景。
二、抗药性杂草及其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药性杂草及其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大豆田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的抗药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黑龙江省大豆的种植与发展现状 |
1.2 杂草的发生与危害 |
1.2.1 大豆田杂草的发生与危害 |
1.2.2 反枝苋的生物学特征 |
1.3 杂草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 |
1.3.1 杂草抗药性的产生 |
1.3.2 杂草抗药性现状 |
1.3.3 杂草的交互抗性和多抗性 |
1.3.4 杂草抗性的机制 |
1.4 杂草对ALS抑制剂抗药性机理研究进展 |
1.4.1 ALS及 ALS抑制剂类除草剂 |
1.4.2 ALS抑制剂的应用及抗药性现状 |
1.4.3 杂草对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抗药性机制 |
1.4.4 咪唑乙烟酸 |
1.5 杂草的抗性治理措施 |
1.5.1 化学除草剂的合理使用 |
1.5.2 P450s抑制剂对杂草种群对除草剂抗药性的影响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植物 |
2.1.2 供试药剂 |
2.1.3 供试试剂 |
2.1.4 供试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非靶标抗性机制的研究 |
2.2.2 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靶标抗性机制的研究 |
2.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非靶标抗性机制的研究 |
3.1.1 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抗性的生理机制 |
3.1.2 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的代谢抗性机制 |
3.2 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靶标抗性机制的研究 |
3.2.1 咪唑乙烟酸对不同抗性反枝苋种群ALS活性的影响 |
3.2.2 反枝苋R种群ALS和 PPO基因的突变 |
4 讨论 |
4.1 反枝苋非靶标抗性机制的研究 |
4.2 反枝苋靶标抗性机制的研究 |
4.3 关于杂草多抗性的思考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对苄嘧磺隆代谢抗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杂草抗药性发生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
1.1 全球抗药性杂草发生概述 |
1.2 杂草对ALS抑制剂抗药性研究进展 |
1.2.1 植物ALS与 ALS抑制剂 |
1.2.2 杂草对ALS抑制剂抗药性发生现状 |
1.2.3 杂草对ALS抑制剂抗药性机理 |
1.3 除草剂抗药性研究方法 |
1.3.1 常规抗药性检测方法 |
1.3.2 代谢抗药性研究方法 |
1.4 苄嘧磺隆 |
1.5 田间野慈姑危害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不同野慈姑种群对苄嘧磺隆的敏感性测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植物采集 |
2.1.2 试验农药与试验仪器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1 单剂量测定抗性和P450 抑制剂的增效作用 |
2.2.2 田间野慈姑种群整株敏感性测定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野慈姑对苄嘧磺隆的代谢抗药性鉴定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药剂与主要仪器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野慈姑种群对ALS抑制剂交互抗性及马拉硫磷增效作用测定 |
3.2.2 可溶性蛋白及乙偶姻标准曲线的建立 |
3.2.3 离体条件下苄嘧磺隆对野慈姑种群ALS活性的影响 |
3.2.4 野慈姑ALS基因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野慈姑对苄嘧磺隆的吸收、代谢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药剂 |
4.1.2 试验仪器 |
4.1.3 样品处理 |
4.1.4 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
4.1.5 检测条件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样品提取溶剂的优化 |
4.2.2 检测条件的优化 |
4.2.3 检测方法的确证 |
4.2.4 不同野慈姑种群对苄嘧磺隆吸收水平研究 |
4.2.5 不同野慈姑种群对苄嘧磺隆代谢水平研究 |
4.2.6 马拉硫磷对不同野慈姑种群苄嘧磺隆吸收水平的影响研究 |
4.2.7 马拉硫磷对不同野慈姑种群苄嘧磺隆代谢水平的影响研究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转录组测序挖掘野慈姑代谢抗药性相关基因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RNA的提取与质量检测 |
5.2.2 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 |
5.2.3 野慈姑非靶标抗药性基因筛选与qRT-PCR验证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3)小麦田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orum)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抗药性及其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小麦田杂草发生现状 |
1 小麦生产及杂草危害概况 |
2 我国麦田主要的抗性杂草 |
第二节 多花黑麦草研究现状 |
1 多花黑麦草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 |
2 多花黑麦草的发生及危害 |
3 多花黑麦草的抗药性现状 |
第三节 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的抗药性研究现状 |
1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及其抑制剂 |
2 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的抗药性发生及蔓延 |
3 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的抗性机制研究 |
3.1 靶标抗性机理 |
3.2 非靶标抗性机理 |
4 乙酰辅酶A羧化酶抗性的检测方法 |
第四节 杂草遗传多样性及基因流的传播 |
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 |
2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
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4 遗传多样性在抗性杂草基因传播研究中的应用 |
第二章 多花黑麦草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敏感性及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多花黑麦草倍性分析 |
2.2 不同多花黑麦草种群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敏感性 |
2.3 遗传多样性和结构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3.1 多花黑麦草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敏感性及倍性分析 |
3.2 多花黑麦草的遗传多样性 |
3.3 群体的空间和遗传结构 |
3.4 抗性的演变与潜力(抗性等位基因的传播) |
第三章 多花黑麦草对精恶唑禾草灵靶标酶抗性机理研究 |
第一节 抗性多花黑麦草ACCase酶的活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二节 抗性多花黑麦草种群ACCase的基因序列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节 抗性多花黑麦草ACCase的基因表达量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0 供试材料 |
1.1 植株培养 |
1.2 植物总RNA的提取 |
1.3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1.4 引物设计 |
1.5 荧光定量PCR反应 |
1.6 扩增效率分析及ACCase的基因表达量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CR产物熔解曲线和扩增效率分析 |
2.2 多花黑麦草ACCase基因表达量 |
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抗精恶唑禾草灵多花黑麦草二倍体与四倍体群体种子萌发适应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 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2.3 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2.4 水势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2.5 酸碱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抗精恶唑禾草灵多花黑麦草的化学防除研究 |
第一节 多花黑麦草乙酰辅酶A羧化酶抗性突变分子检测方法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二节 快速检测小麦田抗精恶唑禾草灵种群突变的应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节 抗性多花黑麦草的化学防除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与药剂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抗精恶唑禾草灵多花黑麦草种群的交互抗性 |
2.2 抗精恶唑禾草灵多花黑麦草种群的多抗性 |
2.3 筛选出的无交互抗性多抗性的除草剂对多花黑麦草的毒力研究 |
2.4 复配剂配方对多花黑麦草的毒力研究 |
3 讨论与结论 |
全文讨论 |
1 多花黑麦草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抗药性 |
2 多花黑麦草种群倍性分析及适应性差异 |
3 多花黑麦草种群遗传多样性及结构分析 |
4 多花黑麦草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抗性机理 |
5 抗性突变的分子检测及抗性多花黑麦草的防除 |
全文结论 |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4)黑龙江省稻稗对丁草胺的抗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发展现状 |
1.2 水稻田杂草发生与危害 |
1.2.1 水稻田杂草的种类及危害 |
1.2.2 稻稗的发生和危害 |
1.3 杂草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
1.3.1 杂草休眠特性 |
1.3.2 杂草种子萌发与出苗特性 |
1.3.3 杂草结实特性 |
1.3.4 杂草与作物的竞争作用 |
1.4 杂草化学防除 |
1.4.1 我国化学除草现状 |
1.4.2 黑龙江省水稻田化学防除现状 |
1.4.3 稻稗的化学防除现状 |
1.4.4 稻田化学防除引发的问题 |
1.5 杂草抗药性 |
1.5.1 杂草抗药性研究进展 |
1.5.2 杂草交互抗性与多抗性研究进展 |
1.5.3 杂草抗药性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
1.5.4 抗性杂草治理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药剂和仪器 |
2.1.2 供试植物 |
2.2 试验方法 |
2.2.1 稻稗对丁草胺的抗药性测定 |
2.2.2 稻稗的生物学特性试验 |
2.2.3 抗丁草胺稻稗的化学防除药剂筛选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稻稗对丁草胺的抗药性测定 |
3.1.1 琼脂法测定稻稗对丁草胺的抗药性 |
3.1.2 滤纸法测定稻稗对丁草胺的抗药性 |
3.1.3 整株盆栽法测定稻稗对丁草胺的抗药性 |
3.1.4 抗丁草胺稻稗对细胞分裂抑制剂的交互抗性测定 |
3.2 稻稗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3.2.1 稻稗种子解除休眠的研究 |
3.2.2 抗感稻稗生物学特性的差异 |
3.2.3 抗感稻稗生物型对水稻的影响 |
3.3 抗丁草胺稻稗的化学防除药剂筛选 |
3.3.1 高效防除抗感丁草胺稻稗的除草剂单剂品种筛选 |
3.3.2 除草剂单剂对抗感丁草胺稻稗的生物活性测定 |
3.3.3 防除抗丁草胺稻稗的复配剂配方筛选 |
4 讨论 |
4.1 稻稗对丁草胺的抗药性 |
4.2 稻稗种子的解除休眠 |
4.3 抗感稻稗生物学特性的差异 |
4.4 抗丁草胺稻稗的化学防除药剂筛选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野黍休眠性及对除草剂烟嘧磺隆抗药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野黍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危害 |
1.2 种子的休眠性及解除方法 |
1.2.1 种子的休眠性 |
1.2.2 解除种子休眠性的方法 |
1.3 杂草的危害 |
1.4 除草剂应用现状与问题 |
1.4.1 除草剂应用现状 |
1.4.2 除草剂应用中存在问题 |
1.5 杂草抗药性概述 |
1.5.1 抗药性杂草的发生与发展 |
1.5.2 杂草抗药性机理 |
1.5.3 杂草抗药性检测方法 |
1.6 除草剂烟嘧磺隆简介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杂草 |
2.1.2 供试除草剂 |
2.1.3 施药器械 |
2.1.4 供试试剂 |
2.1.5 供试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野黍种子休眠性 |
2.2.2 打破野黍种子休眠的试验方法 |
2.2.3 野黍对烟嘧磺隆敏感性反应 |
2.2.4 野黍对烟嘧磺隆抗药性机制 |
2.2.5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野黍种子的休眠特性 |
3.1.1 野黍种子的吸水性 |
3.1.2 野黍种子的休眠性 |
3.2 破眠方法对野黍种子休眠的影响 |
3.2.1 储存条件对野黍种子休眠的影响 |
3.2.2 水温对野黍种子休眠的影响 |
3.2.3 化学药剂处理对野黍种子休眠的影响 |
3.3 野黍对烟嘧磺隆敏感性 |
3.4 野黍对烟嘧磺隆抗药性机制 |
3.4.1 烟嘧磺隆对不同抗性水平野黍光合速率的影响 |
3.4.2 烟嘧磺隆对不同抗性水平野黍气孔导度的影响 |
3.4.3 烟嘧磺隆对不同抗性水平野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4.4 烟嘧磺隆对不同抗性水平野黍ALS活性的影响 |
3.4.5 烟嘧磺隆对不同抗性水平野黍SOD活性的影响 |
3.4.6 烟嘧磺隆对不同抗性水平野黍POD活性的影响 |
3.4.7 烟嘧磺隆对不同抗性水平野黍GSH含量的影响 |
3.4.8 烟嘧磺隆对不同抗性水平野黍GST活性的影响 |
3.4.9 烟嘧磺隆对不同抗性水平野黍MDA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野黍的生物学特性 |
4.2 黑龙江省不同地区野黍对烟嘧磺隆产生抗药性的原因 |
4.3 野黍对烟嘧磺隆的抗药性机制 |
4.4 下一步研究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外来入侵长叶水苋菜对水稻的竞争作用及其抗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术语及缩略语列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稻田杂草的种类及其发生危害概况 |
1.1.1 稻田杂草的种类及其危害 |
1.1.2 稻田外来入侵长叶水苋菜的发生危害 |
1.1.3 杂草对水稻的竞争作用 |
1.2 稻田除草剂与杂草抗药性研究进展 |
1.2.1 稻田除草剂概况 |
1.2.2 杂草抗药性及其机理 |
1.3 抗药性杂草综合治理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长叶水苋菜对除草剂的敏感性测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植物 |
2.1.2 供试除草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4 长叶水苋菜对苄嘧磺隆的敏感性测定 |
2.1.5 长叶水苋菜对其它ALS抑制剂的交互抗性测定 |
2.1.6 长叶水苋菜对其他作用方式除草剂的多抗性测定 |
2.1.7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长叶水苋菜不同生物型对苄嘧磺隆的敏感性 |
2.2.2 长叶水苋菜对其它ALS抑制剂的交互抗性测定结果 |
2.2.3 长叶水苋菜对其他作用方式除草剂多抗性测定结果 |
2.3 讨论 |
3 长叶水苋菜对水稻的竞争作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植物 |
3.1.2 试验设计 |
3.1.3 调查方法与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密度长叶水苋菜对水稻的竞争作用 |
3.2.2 水稻竞争下长叶水苋菜的生长特性 |
3.3 讨论 |
4 长叶水苋菜防治药剂筛选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供试除草剂 |
4.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4.1.4 试验处理设计 |
4.1.5 调查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盆栽条件下7种药剂对水稻安全性 |
4.2.2 盆栽条件下对杂草抑制效果 |
4.3 讨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7)小麦田主要杂草抗药性监测及治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小麦生产及麦田杂草发生概况 |
1 我国小麦生产概况 |
2 我国小麦田杂草发生及防除现状 |
第二节 杂草抗药性现状 |
1 影响杂草抗药性形成的因素 |
2 我国小麦田杂草抗药性发生现状 |
第三节 杂草抗药性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1 生物测定方法 |
2 生理生化测定方法 |
3 分子生物学测定方法 |
第四节 小麦田杂草抗药性治理技术 |
1 除草剂抗药性风险分级 |
2 科学合理施用除草剂 |
3 农业防除技术 |
4 抗性杂草的生物防除及天然除草剂的应用 |
5 抗除草剂作物的选育 |
第五节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小麦田主要杂草抗药性监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抗药性监测 |
2.2 猪殃殃、大巢菜对苯磺隆的抗药性监测 |
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抗药性杂草化学治理技术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防除抗性杂草的药剂筛选 |
2.2 防除抗性杂草的配方配比筛及田间药效 |
2.3 不同精恶唑禾草灵选择压对抗性菵草生物型抗性水平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抗药性杂草的农艺治理措施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温度、光照和播种深度、存储时间对不同生物型菵草种子萌发或出苗特性的影响 |
2.2 土壤耕作制度对抗性杂草发生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全文讨论 |
全文结论 |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8)黑龙江省玉米田稗草对四种除草剂的抗药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与发展现状 |
1.2 杂草的发生与危害 |
1.2.1 玉米田杂草的发生情况 |
1.2.2 玉米田杂草的危害 |
1.3 杂草化学防除概况 |
1.3.1 我国玉米田除草剂应用现状 |
1.3.2 黑龙江省玉米田杂草化学防除现状 |
1.3.3 玉米田化学防除杂草所引发的问题 |
1.4 杂草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 |
1.4.1 杂草抗药性的研究进展 |
1.4.2 杂草抗药性的鉴定检测方法概述 |
1.4.3 杂草抗药性形成机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药剂和仪器 |
2.1.2 供试种子 |
2.2 试验方法 |
2.2.1 琼脂法测定稗草对四种除草剂的抗药性 |
2.2.2 整株盆栽法测定稗草对四种除草剂的抗药性 |
2.2.3 烟嘧磺隆和莠去津对不同抗药性水平稗草酶活性的影响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稗草对四种除草剂的抗药性 |
3.1.1 琼脂法测定稗草对四种除草剂的抗药性结果 |
3.1.2 整株盆栽法测定稗草对四种除草剂的抗药性结果 |
3.1.3 琼脂法与整株盆栽法测定稗草抗药性水平的符合度分析 |
3.2 烟嘧磺隆和莠去津对稗草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
3.2.1 烟嘧磺隆对稗草酶活性的影响 |
3.2.2 莠去津对稗草酶活性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分析各地区稗草对烟嘧磺隆和莠去津的抗性水平差异原因 |
4.2 比较分析琼脂法与整株盆栽法测定稗草对除草剂的抗药性 |
4.3 分析稗草体内酶活性与抗性的关系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反枝苋对噻吩磺隆的抗药性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杂草的发生与危害特点 |
1.2 杂草的主要防治技术 |
1.2.1 农业防治 |
1.2.2 生物防治 |
1.2.3 化学防治 |
1.3 抗药性杂草的发生与发展 |
1.4 杂草对ALS抑制剂抗药性的研究概述 |
1.4.1 ALS的结构功能特征及杂草抗药性 |
1.4.2 ALS抑制剂的应用及抗药性现状 |
1.4.3 杂草对ALS抑制剂的抗药性机制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杂草 |
2.1.2 施药器械 |
2.1.3 供试除草剂 |
2.1.4 供试化学试剂 |
2.1.5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反枝苋对噻吩磺隆的抗性测定方法 |
2.2.2 不同反枝苋种群ALS离体活性测定 |
2.2.3 反枝苋ALS保守区域位点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反枝苋对噻吩磺隆的抗性测定结果 |
3.1.1 培养皿种子检测法 |
3.1.2 整株植物测定法 |
3.2 不同反枝苋种群ALS离体活性测定 |
3.2.1 蛋白质标准曲线 |
3.2.2 3-羟基丁酮标准曲线 |
3.2.3 反枝苋ALS离体活性测定结果 |
3.3 反枝苋ALS保守区域位点检测 |
3.3.1 DNA提取及PCR扩增情况检测 |
3.3.2 反枝苋ALS的序列分析 |
4 讨论 |
4.1 反枝苋对噻吩磺隆的抗药性水平测定 |
4.2 反枝苋对噻吩磺隆的抗药性机制 |
4.3 关于抗药性杂草治理的思考 |
4.4 本论文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华中地区棉田牛筋草对草甘膦的抗药性水平及生物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杂草抗药性的产生及机制 |
1.1.1 杂草抗药性的产生 |
1.1.2 抗药性产生机制 |
1.2 杂草抗药性演化程度 |
1.3 杂草抗药性治理策略 |
1.3.1 农艺措施防治方法 |
1.3.2 除草剂合理使用 |
1.3.3 新型除草剂的开发 |
1.4 微生物除草剂研究进展 |
1.4.1 生物除草剂类型 |
1.4.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3 微生物除草剂的作用机制 |
1.4.4 微生物除草剂开发的限制 |
1.5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华中地区棉田牛筋草对草甘膦的抗药性水平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供试试剂与仪器 |
2.1.3 试验方法 |
2.1.3.1 打破种子休眠 |
2.1.3.2 整株检测法 |
2.1.3.3 抗性和敏感种群牛筋草体内莽草酸含量的测定 |
2.1.4 结果与分析 |
2.1.4.1 不同种群牛筋草对草甘膦的抗药性水平 |
2.1.4.2 莽草酸含量的变化 |
2.1.5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生防菌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菌株的来源、分离 |
3.1.2 菌株的致病性 |
3.1.3 寄主范围与安全性试验 |
3.1.3.1 菌丝悬浮液对植株致病力试验 |
3.1.4 菌株的鉴定 |
3.1.4.1 形态学鉴定 |
3.1.4.2 分子鉴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菌株的致病性 |
3.2.2 寄主范围与安全性试验 |
3.2.3 菌株的鉴定 |
3.2.3.1 形态特征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培养基对MT-3菌丝生长的影响 |
4.1.2 pH对MT-3菌丝生长的影响 |
4.1.3 温度对MT-3菌丝生长的影响 |
4.1.4 光照对MT-3菌丝生长的影响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培养基对MT-3菌丝生长的影响 |
4.2.2 温度对MT-3菌丝生长的影响 |
4.2.3 pH对MT-3菌丝生长的影响 |
4.2.4 光照对MT-3菌丝生长的影响 |
4.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抗药性杂草及其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大豆田反枝苋对咪唑乙烟酸的抗药性机制研究[D]. 冯曦茹.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2]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L.)对苄嘧磺隆代谢抗药性研究[D]. 赵铂锤.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3]小麦田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orum)对精恶唑禾草灵的抗药性及其治理研究[D]. 张佩.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4]黑龙江省稻稗对丁草胺的抗药性研究[D]. 李敏. 东北农业大学, 2017(04)
- [5]野黍休眠性及对除草剂烟嘧磺隆抗药性的研究[D]. 贾金蓉. 东北农业大学, 2017(04)
- [6]外来入侵长叶水苋菜对水稻的竞争作用及其抗药性研究[D]. 郑贵平. 浙江大学, 2017(01)
- [7]小麦田主要杂草抗药性监测及治理技术研究[D]. 张迪.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8]黑龙江省玉米田稗草对四种除草剂的抗药性初步研究[D]. 刘蓝坤. 东北农业大学, 2016(02)
- [9]反枝苋对噻吩磺隆的抗药性机制初探[D]. 袁雪. 东北农业大学, 2016(02)
- [10]华中地区棉田牛筋草对草甘膦的抗药性水平及生物防治[D]. 邱芳心.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