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正加紧建成微电子生产基地(论文文献综述)
吴玉萍[1](2009)在《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光电子产业是21世纪最大的朝阳产业之一,在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的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需求。我国把发展光电子产业作为“十五”规划的重中之重。目前长春光机所已经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光电子企业群,产品技术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涉及精密机械加工、LED显示、微电子、医疗仪器、激光器等多个领域。本文在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查找、总结和分析了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在对长春光机所企业群外部发展环境、内部发展环境、SWOT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对长春光电子企业群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合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发展的战略方案,即: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产业链发展战略、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创新战略、长春光机所所光电子企业群人力资源战略、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市场营销战略。通过本文研究,可以使长春光机所企业群管理者正确认清发展形势,做到资源整合、扬长避短,更好地赢得企业间的竞争;明确了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未来发展方向,使企业群在未来发展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减少管理者由于对发展方向理解的不一致带来的风险等。
杨洁[2](2006)在《21世纪长江经济带前景展望》文中研究说明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干流全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6强。长江流域幅员辽阔,江湖密布,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这里既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增长潜力巨大的地区。
徐毅松[3](2006)在《迈向全球城市的规划思考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毋庸置疑,当前,全球化浪潮席卷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而上海也正以中国城市“领头羊”的姿态卷入这一浪潮中。上海未来的发展定位如何?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是被动承受,在全球化浪潮中任由沉浮?还是主动出击,把握时机,确定自身在全球城市体系中不可取代的地位?答案不言而喻。 时至今日,全球化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课题。“跨国公司”,“全球金融体系”等等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关于全球化的名词。越来越多的专家与学者参与这场关于全球化的大讨论。其研究关乎全球城市的定义,全球城市成因,全球城市发展规律,全球城市发展方向,全球城市规划与管理,全球城市个案研究等诸多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为今后城市的全球化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警示。 然而,没有一个城市的发展经验能够成为放诸四海皆准的标准。对上海而言,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与改革开放历程决定了上海必将面临一条世界独一无二的全球化道路,发达国家全球城市的发展经验可以借鉴,却难以抄袭。回顾上海过去几十年起起落落的发展历程,综观上海当前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审视上海自身的发展条件,可以认为,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设全球城市,核心目标是提升国际竞争力,也就是说,上海面临同步实现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跨越式发展。 全球城市的内涵极为丰富,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所架构的上海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产业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生态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战略以及空间发展战略等五个子系统。简言之,当前,上海应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成产业集群的发育和壮大以有效参与国际竞争;建设上海为核心的全球城市区域,促进区域内的良性竞争与合作关系;建设生态城市,构筑上海城市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网络,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及资源化利用水平,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建设布局以及与自然共生的城市形态;构建具有“亲和力”的城市与和谐社会,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提高对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吸引力。而当所有这些落实到物质形态层面上时,就需要一个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形态与发展规划。这也正是本研究的重中之重。 根据以上理论与实证研究,结合十年来上海建设的基本经验,可以认为,上海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应该从长江三角洲、上海市域、上海中心城等三个层次;从产业布局、人口规模、历史保护、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多个角度统筹考虑,协调发展。尤其要发挥浦东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抓住2010年承办世博会的契机,迈入国际化大都市行列,顺利完成建设全球城市的第一步。 世界格局瞬息万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发展规划是个动态的过程,同时,全球化课题包含众多内容,无法一一阐述。本研究意在从其中一个侧面为上海的城市发展提供一些建议,不足之处,还望指正。论文结束时,作者也提出了一些继续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熊国平[4](2005)在《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90年代以来我国有着新的经济社会背景,城市形态演变呈现新的特征,有着新的动力和机制,及时总结,对城市理论是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城市形态演变研究的实践性强,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功能组织、城市交通组织、城市绿地系统等方方面面,在目前我国城市扩展迅速、规划实践空前发展的情况下,开展此项研究对规划管理和编制实践均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形态研究的综述,指出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是本研究观察问题的基本途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循环反复,逐步提高是本研究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以人为本是本研究判断问题的基本标准。首先从城市内部结构的急剧变化和外部轮廓的迅速扩展两个方面归纳了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形态演变的总体特征,指出两者互相关联、互为因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次从90年代以来新的社会经济背景出发,建立了信息化、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快速城市化与城市形态演变的基本联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中考察城市形态的动态演变。分析了推动城市形态演变的内在动力,分别为经济增长、功能调整、新的消费需求等,外在动力分别为快速交通、行政区划的调整等,指出城市形态演变是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出了城市形态演变的复杂性。揭示了推动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分别为市场机制、产业进化机制、投资机制和调控机制,认为无形的机制的综合作用引起了城市形态有形的变化。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并不是一个线性的具有明显因果关系的过程,而是一个非线性的多因素多层面的交织耦合过程。同时,各机制之间存在着相互反馈,机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体现出了城市形态演变的综合性。基本总结了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形态的演变,指出外延跳跃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形式,以产业空间为中心的新空间主导城市形态的演变,人文关怀和人地和谐将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方向,认为这既是中国转型期的特色,也适应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还从形态的协调性,形态的成长性,形态的生态性,形态的经济性等方面初步提出合理形态的评价标准,为规划编制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戴元峰[5](2005)在《南通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行业选择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来源于南通市科技局委托的“南通市电子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研究”(2004.6-2005.6)的子课题。项目已经通过验收。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任何地区要想取得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必须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展适合自己区域的产业。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国经济已经开始了由劳动密集型经济向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经济,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的过程。产业升级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各种开发区也处在一个由传统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向高新技术开发区转变的过程。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之一。处于其中的南通市,必然要求在信息化的浪潮中有所作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怎样建立一个适合自己区域实际状况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应该把政府扶持的重心放在哪些行业上?怎么鉴定与选择重点行业?这些都是一些值得研究、探讨,以及在政府决策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在宏观上,本文以产业集聚、产业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为主要指导思想,以数理统计、计算机信息检索等为主要研究方法,在实证的基础上,先分析了国内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并对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竞争力等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在分析了国内外、长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历史与趋势的状况下,分析了南通市在地理区位、人力资源、劳动力价格、政府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微观上,本文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南通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几个主要行业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重点行业选择的标准、应该注意的问题,并由此标准得出了从而得出了集成电路及新型元器件等行业为南通市电子信息产业的重点行业,南通富士通、永兴多媒体等企业可以列为重点扶持的企业。并提出了怎样运用产业集聚理论来进行引资等。本文吸取、运用了前人的理论,在前述综合分析基础上,运用产业集聚、
石崧[6](2005)在《从劳动空间分工到大都市区空间组织》文中提出大都市区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21世纪世界城市化的主导趋势。本文以此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学的原点——分工切入,用赋予空间内涵的劳动空间分工理论来探究大都市区空间组织所隐藏的秩序。从而推动以大都市区为研究对象的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为大都市区规划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全文分上下两篇,共七章。上篇由前三章构成,主要从经济学的“分工”讨论中挖掘出空间的意义,在经济学平台上搭建起新的劳动空间分工的理论框架。下篇由后四章构成,利用劳动空间分工理论研究大都市区空间组织,并以此研究上海大都市区的空间组织,验证理论的正误。 第一章 绪论。首先阐述了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强调劳动空间分工作为一种中观层次的理论分析工具可有效衔接微观的城市经济学和宏观的政治经济学,能够更好地解析大都市区空间组织。进而对国内外关于劳动空间分工理论做了系统的文献综述工作,将西方劳动空间分工理论归纳为国际和国内两条轨迹和区域不平衡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世界经济学四个发展取向。提出劳动空间分工理论是区位论响应人文地理学范式转型的产物,并指出国内外研究的不足及重新架构理论框架的迫切性。最后建构了本研究框架和方法。 第二章 劳动分工的理论谱系沿革。围绕着分工这一核心,将斯密开端的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等流派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中加以思考,讨论分工理论的沿革。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合的评述,勾勒出清晰的分工理论的演变轨迹。 第三章 劳动空间分工:经济学到人文地理学的跨越。在上一章分工讨论的基础上,重新梳理和表述分工概念,提出分工是专业化和交易矛盾统一的观点。从而建立起关于分工经济的基本框架。然后将视角转移到对生产方式和企业组织的对立统一的关注上。通过对分工发育过程的历史流变的观察,发现分工始终是在不断平衡专业化和交易两者的矛盾中螺旋式演进。这不仅验证了前面的理论判断,而且从中挖掘出“空间”的意义,即随着分工的细化,空间的重要性逐渐凸现出来。由此从分工过渡到劳动空间分工,根据劳动过程的空间分离与否,将劳动空间分工划分为部门空间分工和产品内空间分工两个发展阶段。而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为追逐最大化分工经济的好处,不同的劳动过程在全球尺度中不断进行空间集聚和扩散,从而产生各种劳动空间分工现象。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内生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的存在,空间逐渐成为一种生产资料。因此,劳动空间分工就是分工演进的产物,体现了分工发育的较高阶段。本章的最后,将劳动过程和空间因素整合,
陈晓南[7](2005)在《创业投资与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化》文中认为长三角经济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带和沿长江产业密集带组成的“T”字型产业布局的结合部,是全国经济、科技和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东部最有可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地区之一。目前,长三角大多数城市已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产业结构正向高新技术产业化方向演进。 作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动机和加速器”,创业投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今世界,创业投资是现代财富神话的缔造者,其独特的制度功能、要素功能和嬗变功能,促进创业成为文化,逼迫产业前移至实验室,催化创意嬗变成财富;其出色的经济绩效已被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实。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长三角必然借重创业投资建立起拥有自主创新机制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实现社会生产力质的提升和量的倍增,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以强有力的经济发展带动全国经济布局的改善。 本文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视角,运用创业投资的基本原理,对创业投资促进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机制和条件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论文在综合分析长三角的区域构成要素和经济发展要素的基础上,对长三角产业整合演化趋势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探讨了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模式;论文从创业投资功能、区位选择、要素效率、投资绩效等方面解析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现机制;同时,就长三角中小企业发展、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进行了专题研究。最后,提出了构建长三角创业投资体系的设想。 本文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是长三角并行不悖的产业发展方向,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化必然借重创业投资才能进一步加快新兴产业的形成和传统产业的提升。据此,根据自身的区域经济累积因果效应,长三角北翼苏南地区应以创业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内生化”为主,增强自主技术创新型产业发展;而南翼浙东北地区应侧重以民间资本驱动产业升级为主,用先进的适用技术改造和
张方[8](2003)在《上海投融资的产业调控与区域整合研究》文中指出二十世纪头一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推进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的关键时期。全球经济结构大调整、产业大转移,为新型国际经济中心的崛起创造了契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也凸现北美、欧洲、亚洲发展的板块化趋势,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欧盟经济共同体的形成是国家竞争、区域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国际中心城市之间博弈的必然结果;亚洲东盟自由贸易区在未来几年可能加速形成,上海最有可能成为我国融入东盟的关键节点;全球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既使国际经济中心呈现新的特征,也使后起国际中心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上海成功取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必将推动上海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向世界级城市迈进。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加大投资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区域融合成为必然的选择。探讨和研究如何以投资建设为载体,以投融资体制改革为手段,加强产业调控,推进区域整合,提升上海综合竞争力,增强上海核心城市的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论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篇,由5章组成,重点对投资宏观调控的机理、效率、体制等投资本原问题进行理论归纳和探究,对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理论和项目融资模式进行探渊和拓展;下篇为实证篇,由4章组成,以上海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评析与预测上海投融资运行的基础上,重点对新型产业构建下的投资重点选择、交通行业投融资思路、投资布局与投资外溢等投资宏观调控系统模块进行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 第一章在分析国民经济运行的流程和资金的运行过程投资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探讨投资过程中所包含的各要素相互连结的方式和相互作用的机制。同时,把投资作为一个宏观经济变量,研究它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特别是与国民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等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马克思和凯恩斯两大关于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进行异同比较和整合分析,判断投资供给和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不同作用。在分析经济周期的形态及成因的基础上,阐述投资周期波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进一步判定投资在整体经济增长和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第二章主要研究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的涵义、分类,投资规模变动规律,投资规模合理界定与投资结构调整优化的规律性问题,同时以我国投资运行为样本,进行了影响投资拉动作用之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总结和归纳投资融通量的调节与控制原理,力求探讨投资运行数量和质量的优位整合模式。研究通过宏观调控,提高投资效率的原本机理。 第三章从界定投资体制的内涵和外延开始,回顾和总结了我国投资体制的历史沿革和改革进展,分析当前投资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由其导致投资领域运行中的不良后果。从市场经济程度、干预程度、政策措施、国有企业的作用和管理等方面,比较了世界主要国家投资体制的不同特点,并从投资激励与约束机制、投资管理模式及投资主体行为等特征出发,着重进行中西投资调控体系的比较分析,进而探讨我国新的投资体制的运作方式和投资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提出我国投资的宏观调控模式要由集权型向市场型转变的方向。 第四章从公共物品的特性和判定等角度出发,评述传统的公共物品理论,分析政府主体体制下的三大矛盾,即与外部性的矛盾、与自然垄断性的矛盾、与社会公平性的矛盾,从而提出基础设施投资理论的深化和创新,对产权理论、俱乐部理论、新自然垄断理论、有效竞争理论、政府失灵理论进行理论总结和应用价值判断。在分析各国基础设施运作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基础设施领域投资的商业化和市场化等命题,探讨我国基础设施的国有资本运作模式,进而指明基础设施部门改革的方向和未来的走势。 第五章在分析融资渠道的分类和归集标准的前提下,引入了项目融资的概念,阐述项目融资的基本功能。在构建项目融资的理论框架基础上,重点分析BOT、TOT、ABS等融资模式的运作方式和基本特点,并结合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实际,提出了新型融资模式应用的对策。 第六章运用大量历史资料,通过诸多图表,对上海50多年的投资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析,得出投资总量不断加大,推动上海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投资结构不断调整,拉动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投资成果明显,现代化上海迈上新台阶等结论。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阶段特征、融资渠道变化等视角,对上海近十年的投融资体制改革进行分析和判断,总结了上海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对上海今后十年投资规模进行了预测,勾勒了上海深化投融资改革的思路框架。 第七章在总结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上海产业体系演变的历程及特点。基于新型产业体系理论背景的研究,提出上海以内容产业为龙头、 b以位置产业为支撑、以物质产业为基础的产业结构调整原则,构建了竞争优势产业、支柱产业、战略产业、辅助产业等四大产业群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对上海制造业?
黄金平[9](2002)在《调整优化工业布局 实现可持续发展——90年代上海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连载之二)》文中研究指明
童桦[10](2001)在《上海正加紧建成微电子生产基地》文中指出本报实习记者童桦上海正务实地加紧建设它的微电子生产基地。日前上海宣布投资1300亿元建成上海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集成电路是其中第一号工程;对于北京投资15亿美元启动北方微电子产业基地,早跨出半步的上海作出了积极的反应。 对于北京可能迎头赶上,上海浦东新区副区
二、上海正加紧建成微电子生产基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正加紧建成微电子生产基地(论文提纲范文)
(1)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战略管理相关理论简述 |
2.1 战略管理相关概念 |
2.2 企业发展战略的内容 |
2.3 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
第三章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3 竞争对手分析 |
第四章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内部环境分析 |
4.1 长春光机所概况 |
4.2 长春光机所创办企业情况 |
4.3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发展现状 |
4.4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资源情况 |
4.5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管理情况 |
4.6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人力资源情况 |
4.7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财务情况 |
第五章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SWOT 分析 |
5.1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优势分析 |
5.2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劣势分析 |
5.3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机会分析 |
5.4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威胁分析 |
第六章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发展战略实施 |
6.1 战略定位与目标 |
6.2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产业链发展战略 |
6.3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创新战略 |
6.4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人力资源战略 |
6.5 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市场营销战略 |
参考文献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3)迈向全球城市的规划思考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和背景 |
1.1.1 全球化的挑战——全球城市的发展趋势 |
1.1.1.1 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的发展 |
1.1.1.2 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环境问题 |
1.1.1.3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趋势发展 |
1.1.2 全球化背景下上海城市发展状况 |
1.1.2.1 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
1.1.2.1.1 上海的经济发展 |
1.1.2.1.2 上海的产业结构 |
1.1.2.1.3 上海近年来的发展形势 |
1.1.2.2 转型期的社会矛盾与人口压力 |
1.1.2.2.1 社会矛盾 |
1.1.2.2.2 人口压力 |
1.1.2.3 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困境 |
1.1.2.3.1 资源与能源方面 |
1.1.2.3.2 环境污染方面 |
1.1.2.4 快速发展下的区域与城市空间结构 |
1.1.2.5 全球化压力下全球城市的竞争 |
1.2 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主要框架与内容 |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城市理论综述 |
2.1 理论研究 |
2.1.1 国际大都市 |
2.1.2 世界城市 |
2.1.3 全球城市 |
2.1.4 全球化理论 |
2.1.5 其它相关理论研究 |
2.2 全球城市经济发展的理论解释 |
2.2.1 经济发展理论 |
2.2.2 产业发展理论 |
2.2.3 区域发展理论 |
2.3 全球城市社会发展的理论解释 |
2.4 全球城市文化发展的理论解释 |
2.5 全球城市空间发展的理论解释 |
2.5.1 经济地理理论和城市发展理论 |
2.5.2 全球城市的空间等级体系 |
2.5.2.1 城市间空间相互作用 |
2.5.2.2 城市间的空间扩散 |
2.5.2.3 中心地理论与城市等级体系 |
2.5.3 全球城市空间发展 |
2.5.3.1 基本认识 |
2.5.3.2 全球化时代城市空间的变化仍有某种不确定性 |
2.5.3.3 大都市全球化理论的解释 |
2.6 小结 |
第三章 全球城市发展和规划的实践经验 |
3.1 伦敦城市发展和规划经验 |
3.1.1 城市地域范围的界定 |
3.1.2 城市职能的演变 |
3.1.3 人口和就业的变化 |
3.1.4 城市空间发展 |
3.1.5 伦敦空间发展战略的结构框架 |
3.1.5.1 伦敦空间发展战略的主要议题 |
3.1.5.2 主题策略 |
3.1.5.3 横贯策略 |
3.1.5.4 次区域策略 |
3.1.5.5 伦敦空间发展战略的专题研究 |
3.2 东京城市发展和规划经验 |
3.2.1 城市地域范围的界定 |
3.2.2 城市职能的演变 |
3.2.3 战后经济发展及其产业结构演变 |
3.2.4 人口和就业的变化 |
3.2.5 城市空间发展 |
3.3 纽约城市发展和规划经验 |
3.3.1 城市地域范围的界定 |
3.3.2 城市职能的演变 |
3.3.3 人口与就业 |
3.3.4 城市空间发展 |
3.4 全球城市形成与基本特征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上海城市发展战略目标与核心目标 |
4.1 对城市发展战略的基本认识 |
4.1.1 城市发展战略的指向 |
4.1.2 城市发展战略的特征 |
4.1.3 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 |
4.1.4 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 |
4.2 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全球城市 |
4.2.1 全球城市的层次与分类 |
4.2.1.1 全球城市的层次 |
4.2.1.2 全球城市的分类 |
4.2.2 全球城市的发展阶段 |
4.2.2.1 工业化阶段 |
4.2.2.2 现代化阶段 |
4.2.2.3 国际化阶段 |
4.2.2.4 信息化时代的全球城市特点 |
4.2.3 全球化背景下的全球城市发展与演变 |
4.2.4 上海城市发展与目标城市的比较 |
4.2.5 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发展定位 |
4.3 上海城市发展的核心目标——提升国际竞争力 |
4.3.1 上海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战略环境 |
4.3.1.1 世界经济: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 |
4.3.1.2 国内经济:日益加大的竞争压力 |
4.3.1.3 上海经济:内在日益迫切的要求 |
4.3.2 上海从综合竞争力到国际竞争力的转变 |
4.3.3 上海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内涵特征 |
4.3.4 上海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总体思路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目标选择 |
5.1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目标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影响因素一:产业发展 |
5.1.1.1 全球城市产业结构特征与主要功能 |
5.1.1.2 上海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分析 |
5.1.1.3 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 |
5.1.1.4 上海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
5.1.2 影响因素二:区域发展 |
5.1.2.1 全球城市区域—城市竞争的空间要素 |
5.1.2.2 区域竞合与空间协调——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
5.1.2.3 中国城市——区域发展的新趋势 |
5.1.2.4 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区域发展状况 |
5.1.2.5 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发展目标和空间协调策略 |
5.1.3 影响因素三:生态发展 |
5.1.4 影响因素四:社会发展 |
5.2 城市空间理论与全球城市空间发展特征 |
5.2.1 城市空间结构与发展模式 |
5.2.1.1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
5.2.1.2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与发展 |
5.2.1.3 城市空间发展基本理论 |
5.2.1.4 新经济时代产业与信息化发展对城市空间影响 |
5.2.2 全球城市空间结构与布局特征 |
5.2.2.1 全球城市空间结构 |
5.2.2.2 全球城市布局形态 |
5.3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目标分析 |
5.3.1 十年上海城市空间发展回顾 |
5.3.2 上海城市空间布局的内在特征 |
5.3.2.1 城市人口规模分析 |
5.3.3.2 城市人口密度分析 |
5.3.2.3 产业结构发展阶段分析 |
5.3.2.4 城市建设用地与GDP比较分析 |
5.3.2.5 土地利用结构比较分析 |
5.3.3 上海城市空间布局的外在特征 |
5.3.3.1 功能结构 |
5.3.3.2 布局形态 |
5.4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目标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实施策略 |
6.1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实施策略的原则 |
6.2 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发展策略 |
6.2.1 长三角城市群规划编制 |
6.2.2 区域城镇空间的一体化 |
6.2.3 区域产业结构的空间协调 |
6.2.4 基础设施的空间协调 |
6.2.5 生态环境的空间协调 |
6.2.6 信息要素的空间共享与机制保障 |
6.3 上海市域城镇空间发展策略 |
6.3.1 主要问题 |
6.3.2 思路与原则 |
6.3.3 市域城镇空间发展策略 |
6.3.3.1 城镇建设土地利用策略 |
6.3.3.2 市域空间布局发展模式选择 |
6.3.3.3 城镇整体空间结构 |
6.3.3.4 城镇产业空间布局 |
6.3.3.5 市域综合交通走廊 |
6.4 上海中心城空间发展策略 |
6.4.1 主要问题 |
6.4.2 原则 |
6.4.3 中心城空间发展策略 |
6.4.3.1 功能结构 |
6.4.3.2 空间形态 |
6.4.3.3 用地布局 |
6.4.3.4 中心城建设规模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作者简介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范畴 |
一、城市形态的概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主旨、方法及框架 |
一、研究主旨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一、经济学的理论 |
二、政治和社会学的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
四、小结 |
第三章 90 年代以来城市形态演变的特征 |
第一节 内部结构的急剧变化 |
一、结构趋势明显,专业中心逐步形成 |
二、商业块状集聚,新的商务区逐步形成 |
三、居住由同质到分异,由分散到集聚 |
四、工业优先增长,向开发区集聚 |
五、城市空间快速垂直增长,天际线的日益丰富 |
第二节 外部轮廓的快速扩展 |
一、用地持续快速扩展,城市形态多变 |
二、向交通设施靠近,沿交通轴线扩展 |
三、区域群体空间发展,城市空间区域化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90 年代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新背景对城市形态演变的影响 |
第一节 迅速融入全球化进程 |
一、城市体系的水平结构向垂直结构转化 |
二、城市商务区形成 |
三、新的外向型产业空间兴起 |
第二节 信息化不断渗透到各个领域 |
一、促进城市用地的相互兼容 |
二、新的信息产业空间兴起 |
三、虚拟空间成为新的城市空间形式 |
四、促进管理机构的集聚和城市空间的扩散 |
第三节 知识经济的影响开始显现 |
一、促进城市用地构成的变化 |
二、新的知识型的城市空间兴起 |
第四节 进入和经历快速城市化阶段 |
一、大城市及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区(圈)优先增长 |
二、促进新城的建设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城市形态演变的动力变化 |
第一节 经济快速粗放增长 |
一、经济快速增长促进城市快速扩展 |
二、经济粗放增长引起城市外延低效扩展 |
第二节 功能迅速调整 |
一、引起用地结构变化 |
二、区域功能增强促进商业或商务区形成 |
三、导致新空间出现 |
第三节 新的消费需求不断涌现 |
一、小汽车迅速增加 |
二、住宅建设不断增长 |
三、旅游休闲快速发展 |
第四节 快速交通方式兴起 |
一、高速铁路初现端倪 |
二、城市轨道交通逐步发展 |
三、高速公路快速增加 |
四、城市快速路不断发展 |
第五节 行政区划调整明显增多 |
一、优化中心城市的结构 |
二、促进多中心城市、组合城市的形成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六章 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市场机制逐步完善 |
一、土地市场日渐成熟 |
二、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 |
第二节 产业进化机制主导 |
一、产业结构调整迅速 |
二、产业不断升级 |
三、产业组织方式向集聚集群发展 |
第三节 投资机制多元 |
一、国际资本外在促进 |
二、民间资本内在推动 |
三、政府资本示范引导 |
第四节 调控机制多样 |
一、规划引导 |
二、政策指导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城市形态演变的基本总结 |
第一节 外延跳跃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形式 |
一、内涵外延复合,以外延增长为主 |
二、渐进跳跃共存,以跳跃扩展为主 |
三、开发区是跳跃扩展的主要载体 |
第二节 以产业空间为中心的新空间主导城市形态的演变 |
一、多种新空间并起 |
二、开发区为主体的新产业空间主导 |
第三节 人文关怀和人地和谐将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方向 |
一、人文关怀是城市形态演变的新理想 |
二、人地和谐是城市形态演变的新追求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八章 城市合理形态的讨论 |
第一节 形态的协调性 |
一、与规模的协调 |
二、与功能的协调 |
第二节 形态的成长性 |
一、适应空间生长 |
二、适应结构生长 |
第三节 形态的生态性 |
一、尊重和利用自然 |
二、完善的绿地系统 |
三、多中心的城市结构 |
第四节 形态的经济性 |
一、符合城市发展方向 |
二、节地、节水、节能,集中、集聚、集约发展 |
三、高效使用设施 |
第五节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主要创新与特色 |
三、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图目录 |
表目录 |
(5)南通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行业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信息产业的定义与研究的重要意义 |
1.3 信息产业的分类与构成 |
1.4 其他的相关理论 |
1.5 信息产业的特征 |
1.6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 |
第二章 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分析 |
2.1 国内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
2.2 存在的问题 |
2.3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第一支柱产业 |
2.4 南通市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 |
第三章 南通市电子信息产业内部行业的分析 |
3.1 南通市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分析 |
3.2 南通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发展现状 |
3.3 南通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
3.4 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 |
3.5 南通市电子信息产业重点行业定量选择及优化调整研究 |
3.6 主导产业的研究方法 |
3.7 产业资源环境重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3.8 南通市电子信息产业重点行业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 |
第四章 南通市电子信息产业重点行业的确定 |
4.1 重点行业的选择标准 |
4.2 南通市电子信息重点行业的分析 |
4.3 南通市电子信息产业重点行业的选择 |
4.4 南通市电子信息产业重点行业的确定 |
第五章 南通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建议 |
5.1 产业支撑层面 |
5.2 南通市电子信息产业的科技成就 |
5.3 南通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
5.4 其他国家的一些经验意义 |
5.5 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思考 |
5.6 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意义 |
5.7 产业集聚理论对南通市电子信息产业的意义 |
5.8 南通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6.3 不足之处和有待改进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从劳动空间分工到大都市区空间组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上篇:劳动空间分工——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和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依据 |
二、选题的重要性和意义 |
第二节 理论文献综述 |
一、国外的研究动态 |
二、国内的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和框架 |
二、研究方法和手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 |
一、研究内容 |
二、特色与创新 |
第二章 劳动分工的理论谱系沿革 |
第一节 基本演进框架和分工理论的缘起 |
一、分工理论演进框架 |
二、经济增长的源泉:斯密的分工论 |
第二节 对劳动分工社会意义的理论思考 |
一、资本—劳动冲突:马克思的思考和社会学讨论 |
二、独树一帜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
第三节 分工引发贸易: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
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 |
二、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基础: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 |
三、规模经济取代要素禀赋:国际贸易新理论 |
第四节 新古典经济学—脉分工理论的式微 |
一、消失的分工:马歇尔开辟的新古典经济学传统 |
二、分工由分工决定:杨格定理 |
三、斯密困境:施蒂格勒对纵向一体化的思考 |
第五节 分工与交易: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路径 |
一、交易成本的提出:科斯对企业性质的讨论 |
二、交易维度论: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经济学 |
第六节 分工的复兴: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崛起 |
第三章 从分工到劳动空间分工:人文地理学的诠释 |
第一节 分工:专业化与交易的矛盾统一 |
一、分工、专业化与交易的关系 |
二、专业化和交易的经济性考察 |
三、分工经济的数学表述 |
四、作为概念属存在的分工体系 |
第二节 劳动分工的流变:新经济史学的讨论 |
一、工业革命以前的劳动分工及其组织形式 |
二、工业革命时代的劳动分工及其组织形式 |
三、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从福特制到丰田制 |
四、全球化与信息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发展 |
五、新福特制:新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 |
第三节 劳动空间分工:一个分析框架 |
一、劳动过程的属性:认识劳动空间分工的基础 |
二、当空间成为一种生产资料 |
三、叠加空间因素的分工经济分析 |
下篇:大都市区空间组织——劳动空间分工的视角 |
第四章 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的概念化 |
第一节 传统的空间组织概念与相互依赖性 |
一、功能区域:空间组织的发端 |
二、空间组织:观察世界的地理学视角 |
三、评述与思考 |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空间”概念的演化 |
一、人文地理学传统的空间概念 |
二、1970年代以来人文地理学的新“空间”观 |
三、空间: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统一 |
第三节 系统哲学的组织理论与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的界定 |
一、系统哲学中的自组织理论 |
二、社会系统的组织过程与城市自组织研究 |
三、空间组织与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的界定 |
第五章 劳动空间分工主导下的大都市区空间组织 |
第一节 分工与城市:循环因果累积机制 |
一、城市有利于提高交易效率 |
二、城市化与分工经济的互动关系 |
第二节 大都市区:多尺度劳动空间分工的叠加 |
一、从本地到全球:多尺度的劳动空间分工 |
二、由全球生产系统调动的世界城市体系 |
第三节 大都市区的空间组织过程 |
一、空间成本曲线:劳动空间分工理论对地租概念的再解读 |
二、从单中心城市到大都市区:城市空间结构演进 |
三、生产与消费:新产业空间的浮现 |
四、城市政策与规划的框架 |
五、基本命题的提出与理论辨析 |
第六章 上海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理论与实证的对话 |
第一节 城市经济的分工演进:上海大都市区的分析 |
一、上海城市职能的演变历程 |
二、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变迁 |
三、上海市投资结构的调整与变迁 |
四、新的发展背景 |
五、上海经济分工演进的脉搏 |
第二节 1990年代以前上海市劳动空间分工格局 |
一、上海大都市区圈层划分 |
二、1990年代以前上海城市工业空间布局 |
第三节 1990年代以来上海大都市区劳动空间分工 |
一、上海二、三产业劳动空间分工格局初步成形 |
二、1990年代以来工业的劳动空间分工 |
三、199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的劳动空间分工 |
四、小结 |
第四节 上海大都市区的空间重组与结构优化 |
一、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 |
二、空间拓展:上海大都市区的郊区工业发展与城镇联动 |
三、内部重组:上海大都市区的市区空间层级化 |
四、从浦江时代到海洋时代:解读上海的时空框架 |
五、从上海到长江三角洲:浮现中的全球城市—区域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理论总结 |
一、基本命题的讨论 |
二、理论总结 |
第二节 后续研究的注记 |
后记 |
(7)创业投资与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结构与内容 |
三、若干创新观点 |
第一章 基本范畴界定及相关理论回顾 |
第一节 创业投资的界定 |
一、创业 |
二、创业投资 |
三、创业与创新的阐释 |
第二节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界定 |
一、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内涵和特征 |
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 |
第三节 相关理论回顾及文献述评 |
一、经济增长的动力 |
二、创业投资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进展 |
三、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调整 |
第四节 中国创业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述评 |
一、创业投资在中国 |
二、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最新进展 |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时期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 |
第二章 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机制和条件 |
第一节 长三角区情概述 |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界说 |
二、长三角自然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分析 |
三、长三角社会经济条件与历史演进 |
第二节 长三角产业结构及其演化趋势分析 |
一、产业结构与生产力布局 |
二、长三角工业化阶段的判断 |
三、产业整合及其演化趋势分析 |
第三节 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化历史与现状分析 |
一、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历史演进 |
二、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宏观背景与国际条件 |
三、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制度条件 |
第四节 创业投资促进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化机制探析 |
一、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特征 |
二、创业投资的功能 |
三、创业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促进机制 |
四、创业投资与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化 |
第三章 硅谷模式与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化模式选择 |
第一节 硅谷模式评析 |
一、硅谷模式概述 |
二、硅谷模式的示范效应 |
三、简要评价 |
第二节 长三角经济发展模式述评 |
一、温州模式 |
二、苏南模式 |
三、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的比较 |
第三节 长三角模式与硅谷模式的比较及其走向 |
一、硅谷的文化内涵与制度分析 |
二、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化模式选择 |
第四章 创业投资区位与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 |
第一节 创业投资的区位选择 |
一、创业资本的要素区位寻优原理 |
二、创业投资的区位成本 |
三、区位选择的标准与方法 |
第二节 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分布 |
一、分省区截面数据及空间分布 |
二、长三角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 |
三、产业集聚的区域效应 |
第三节 创业投资区位与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 |
一、投资区位与产业空间配置效率分析 |
二、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与创业投资空间布局优化 |
第五章 创业投资与苏浙沪中小企业发展 |
第一节 苏浙沪中小企业的创业与融资 |
一、创业的宏观条件和微观动机 |
二、中小企业生命周期与融资工具 |
三、民间融资与创业投资本地化 |
第二节 长三角中小企业群落 |
一、中小企业群落的形成与发展 |
二、中小企业群落的经济学分析 |
三、中小企业群落的区域经济效应 |
第三节 创业投资与苏浙沪中小企业发展 |
一、长三角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借鉴 |
二、创业投资、资本市场与中小企业的互动发展 |
第六章 创业投资与长三角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 |
第一节 传统产业的再创业与创新 |
一、传统产业再创业及其动因 |
二、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理论解释 |
第二节 技术进步、研发投资与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
一、技术进步在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
二、区域传统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与路径 |
三、技术溢出、研发投资与厂商行为分析 |
第三节 创业投资与传统产业技术进步 |
一、研发投资与预算软约束:技术创新的效率分析 |
二、区域政策性创业投资模式的最优激励 |
三、新增长方式、技术进步与广义创业投资的互动 |
第七章 长三角创业投资体系构建 |
一、创业投资的制度化过程 |
二、创业投资的制度创新意义 |
三、长三角创业投资本土化 |
四、长三角一体化与区域创新 |
五、构建长三角创业投资体系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声明 |
致谢 |
(8)上海投融资的产业调控与区域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理论篇 |
第一章 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投资机理分析 |
第一节 国民经济运行流程与投资机理模式 |
一、 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流程 |
二、 资金的运行过程 |
第二节 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一、 两种理论体系的阐述 |
二、 两种理论的异同比较 |
三、 两种理论体系的整合分析 |
第三节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
一、 投资供给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
二、 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
第四节 投资周期与经济周期 |
一、 经济周期的形态及成因 |
二、 投资周期波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 |
第二章 投资运行效率的提升与调控 |
第一节 投资规模的涵义与分类 |
一、 投资规模的涵义 |
二、 投资规模的分类 |
第二节 投资规模的合理界定 |
一、 投资规模的变动规律 |
二、 投资规模的合理界定 |
第三节 投资结构及其优化 |
一、 投资结构的含义及分类 |
二、 投资结构合理化的评价标准 |
三、 优化投资结构应遵循的原则 |
四、 影响投资拉动作用之结构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投资融通量的调节和控制 |
一、 投资融通量与投资融通率 |
二、 投资融通量的扩张 |
三、 投资融通量的调节与控制 |
第三章 投资体制的演进与国际比较 |
第一节 投资体制的类型与构成要素 |
一、 两种类型的投资体制 |
二、 投资体制的细分 |
三、 投资体制的构成要素 |
第二节 我国现行投资体制的演进与评价 |
一、 计划体制下的投资管理体制 |
二、 改革开放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探索 |
三、 新阶段的投融资体制改革 |
第三节 现行投资体制下存在的问题 |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 现行投资体制的不良后果 |
第四节 国外投资宏观调控的比较 |
一、 宏观调控的基础和干预程度 |
二、 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 |
第五节 中西方投资体制比较分析 |
一、 投资激励与约束机制 |
二、 投资管理模式 |
三、 投资主体结构及行为方式 |
四、 国际比较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
第四章 基础设施投资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传统的公共物品理论 |
一、 公共物品的特性 |
二、 公共物品的判定 |
第二节 政府主体体制下的矛盾 |
一、 与外部性的矛盾 |
二、 与自然垄断性的矛盾 |
三、 与社会公平性的矛盾 |
第三节 理论的发展和深化 |
一、 俱乐部理论 |
二、 产权理论 |
三、 有效竞争理论 |
四、 新的自然垄断理论 |
五、 政府失灵理论 |
第四节 基础设施投资体制调控的方向 |
一、 主要发达国家基础设施的运作方式 |
二、 公共基础设施部门改革的方向 |
三、 基础设施改革体制的选择 |
第五节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市场化运作 |
一、 基础设施投资的商业化和市场化 |
二、 基础设施的国有资本运作 |
第五章 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的拓展 |
第一节 项目融资的理论框架 |
一、 融资渠道的分析和归集 |
二、 项目融资概念的引入 |
三、 项目融资的基本功能 |
四、 项目融资的框架结构 |
五、 项目融资的参与主体 |
第二节 BOT融资方式及其应用 |
一、 BOT是传统融资方式的创新 |
二、 BOT模式的操作程序 |
三、 BOT的优势 |
四、 BOT在我国应用的政策支持 |
第三节 TOT及其应用 |
一、 TOT方式的内涵 |
二、 发展TOT的现实意义 |
三、 改善TOT运行环境的建议 |
第四节 ABS及其应用 |
一、 ABS融资的操作流程 |
二、 ABS的应用前景 |
实证篇 |
第六章 上海固定资产投资综合评析与预测 |
第一节 投资总量增大:推动经济全面发展 |
一、 改革开放前30年 |
二、 改革开放后 |
第二节 投资结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优化 |
一、 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形成 |
二、 投资有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
三、 投资加快了企业更新改造步伐 |
四、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得到加强 |
五、 住宅建设规模逐步扩大 |
六、 建设资金来源的多渠道化 |
第三节 投资成果明显:铸造现代化新上海 |
一、 工业建设成就显着 |
二、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
三、 人民生活质量显着提高 |
第四节 转变调控模式: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
一、 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阶段特征 |
二、 主要融资渠道拓展和变化 |
三、 上海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 |
第五节 上海投资规模预测和投融资体制改革趋势 |
一、 2003-2010年投资规模预测 |
二、 上海投融资的基本思路 |
三、 上海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方向 |
第七章 上海投资重点选择与新型产业体系构建 |
第一节 国际产业发展趋势和特点 |
一、 国际产业发展趋势 |
二、 国际产业发展的特点 |
第二节 上海产业体系演变的历程 |
一、 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 |
二、 产业组织的创新轨迹 |
三、 政府主导型产业调整的利与弊 |
第三节 新型产业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
一、 产业结构调整原则 |
二、 从产业分离向产业融合演进 |
三、 新型产业体系的构建 |
四、 新型产业体系的结构 |
五、 推进新兴产业体系的建议 |
第四节 上海制造业的投资重点分析 |
一、 上海制造业结构内部结构的波士顿矩阵分析 |
二、 上海制造业投资的战略定位 |
第八章 上海交通行业投融资改革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上海高速公路网建设投融资改革及配套政策 |
一、 高速公路网融资效益评估 |
二、 高速公路网配套政策设计的总体原则 |
三、 高速公路网建设的配套政策设计 |
第二节 上海市轨道交通投融资实证研究 |
一、 上海轨道交通投融资需求的基本测算 |
二、 轨道交通融资的基本思路 |
三、 主要资金措施方案 |
四、 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
第九章 上海投资的布局调整与区域整合 |
第一节 上海投资布局的区域分析 |
一、 投资强度及其区域差异 |
二、 工业投资的区域集聚 |
三、 集聚投资的优化模式 |
四、 四大产业基地发展前景的探讨 |
第二节 上海投资外溢与区域整合 |
一、 投资外溢与整合的理论思考 |
二、 投资外溢与渗透的本底条件--以制造业为主体 |
三、 重点产业的讨论 |
四、 结论和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9)调整优化工业布局 实现可持续发展——90年代上海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连载之二)(论文提纲范文)
80年代末上海工业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 |
1、严重污染了城市环境 |
2、增加了市区交通运输压力 |
3、影响了企业的自身发展 |
4、阻碍了中心城区第三产业的发展 |
工业布局的合理调整 |
1、中心城区工业布局调整 |
2、“1+3+9”①工业区建设 |
3、防治工业污染, 实现可持续发展 |
4、基本经验和存在问题: |
进一步优化“三环” (2) 工业布局 |
1、《上海工业布局“十五”战略发展计划》的制定 |
2、工业布局“三环”发展战略 |
3、进一步完善“东南西北中, 三环五条龙”的工业布局 |
四、上海正加紧建成微电子生产基地(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春光机所光电子企业群发展战略研究[D]. 吴玉萍. 吉林大学, 2009(08)
- [2]21世纪长江经济带前景展望[A]. 杨洁. 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 2006
- [3]迈向全球城市的规划思考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D]. 徐毅松. 同济大学, 2006(02)
- [4]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D]. 熊国平. 南京大学, 2005(04)
- [5]南通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行业选择研究[D]. 戴元峰. 南京工业大学, 2005(05)
- [6]从劳动空间分工到大都市区空间组织[D]. 石崧.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7]创业投资与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化[D]. 陈晓南. 四川大学, 2005(03)
- [8]上海投融资的产业调控与区域整合研究[D]. 张方.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3)
- [9]调整优化工业布局 实现可持续发展——90年代上海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连载之二)[J]. 黄金平.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02(05)
- [10]上海正加紧建成微电子生产基地[N]. 童桦. 中国经营报, 2001
标签:城市经济论文;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论文; 上海规划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