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届全国中学百校“学校杯”田径比赛(论文文献综述)
陈家明[1](2021)在《清季民国岷江上游地区体育的民族志考察》文中认为
赵方霞[2](2019)在《N中学美感教育实施现状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随着社会进入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我们对美的需求越来越高,培养每一个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生活的综合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学校作为实施美感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培育学生美感素养的重要任务。中学美感教育实施的现状如何,有哪些好的经验可以借鉴,又存在着哪些问题,如何发挥美育的作用更好地对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些问题的追问探索和研究在新时代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和实践价值。“美感教育实施现状”是现实中的真问题,适合采用个案研究策略。N中学是一所老牌的以美育为特色的重点高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美育文化。为了了解N中学美感教育实施的现状,研究选取了N中学学校行政管理者、不同科目任课教师作为访谈对象,对N中学16位老师进行了半开放型访谈和一次焦点访谈;通过扎根理论与类属分析的方法,借助质性研究工具Nvivo11分析第一手资料,探索N中学“美感教育实施”的观照维度、特点、实施路径和影响因素。根据学校领导及教师的“本土化”概念初步构建N中学美感教育实施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N中学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美的教育”模式。具体内容包括:主要从“学生与自我、学生与他人、学生与社会”三个维度观照美感教育的设计与实施;明确提出了“美的学生”的11项特质;以“文明守纪,全面发展,艺术见长”为培养目标,形成了“美的德育构建”,“美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美的课堂教学”,“美的学校文化构建”,“美的评价体系”等“五位一体”的育美体系;美感教育的实施样态为“感受美,发现美,鉴赏美,传递美,创造美”的育美五部曲。美感教育的实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受到了来自社会文化、学校文化、教师素养和家庭信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这样一种合力中形成了N中独有的美的办学样式。N中学的实践启示我们:超越小美育,走向大美育;超越学科化的美育,将美育统整融入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之中;超越作为专门的活动,以核心的素养为美育旨归;超越为美而美,回归全人化的美育实施。
区少铨(Au Siu chuan)[3](2019)在《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建于1870年的东华医院,是香港历史最久远及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设立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及社会服务。至2017年,东华三院在全香港设有超过300个服务单位,雇员人数逾一万名。自1880年开始在香港提供教育服务,在香港共设有52所学校,包括专上院校、中学、小学、幼儿园,以及特殊学校的完整教育体系,为香港最具规模的办学团体之一。东华医院成立初期至二十世纪初一段长时间内,曾一度是华人社会的权力中心。东华医院的董事集中了香港社会上举足轻重,及具有名望的华人绅商,属于士绅阶层的东院董事,经常负起排解纷争、维持地方秩序的责任。英政府亦乐意透过东华医院来维持华人的社会秩序。东华医院故此一直有特殊的社会地位,直至二次大战之后,方才日渐减退。本文以东华三院(The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兴办教育的过程及其教育服务的变迁为例子,探讨民间非牟利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在香港社会经营教育服务的态度及实况。本文通过研究香港政府对东华教育服务的扶助及干涉的情况下,东华如何扩大其服务范围,改变课程和教学,由塾馆演变为现代化的多元教育机构。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简介东华三院的历史发展,概括说明从广福义祠至建立东华医院,以及三所医院联合组织成“东华三院”的历史背景。东华三院除赠医施药外,更同时兼及社会福利服务,东华总理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的社会服务皆有不同特色,救济范围广及国内外同胞,也反映了东华三院和港英政府、中国政府、海外华人的互动情况;第二章是说明东华兴办教育的第一阶段,东华自1880年利用文武庙捐款收益从事教育服务,创办第一所义学,从私塾形式扩展至现代化的小学,为贫苦学生提供免费教育的发展过程,其间义学在课程及管理上皆改了重大的改革,进而与另一历史悠久机构香港乐善堂义学作横向比较,以分析东华教育在当时发展的水平;第三章是叙述东华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战后东华三院全面恢复教育服务,及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东华三院配合政府的发展步伐,着手开办中、小学、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发展正规和系统化的教育服务。到了 1997年,东华三院的教育进入了第三阶段,在配合政府的教育政策的前提下,学校课程及活动上皆有不同的调适,而且发展了东华三院的德育课程,以建立“东华人”对国家及办学机构的归属感。东华三院亦与时并进,配合社会的转变和市民的需求不断改善及扩展包括大专等各项教育服务;影响东华三院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政治的影响及“东华人”精神尤其是突出的方面,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特区政府、香港社会的互动上,皆有超越其他办学团体的优势;东华学校重视价值教育,品德培养,因此栽培了众多出色的毕业生,这些“东华人”反映了“东华精神”,在香港各行各业均发光发亮。研究显示,东华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民办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从办理学校的经过观之,东华在经费取得、学校的管理、发展策略与政府的交涉,均有其成功之处,总结东华成功从传统民间慈善机构转型为现代化的多元办学机构的成功经验,能为中港未来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模式。
朱昱衡[4](2018)在《京津冀四所体育院校田径运动会赛事组织管理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寻找和分析四所体育院校举办田径运动会的组织管理情况差异及优劣,积累总结经验,并解决在赛事组织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对田径运动会的组织管理提供建议参考,进而为适应新时代体育竞赛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核心概念是田径运动会的组织与管理,其内涵包括校田径运动会的组织机构、赛事规程设置、运作方式等。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京津冀四所体育院校田径运动会的组织管理现状进行了优劣对比,分析了体育专业院校田径运动会组织管理的过程和特点,调查了京津冀体育院校田径运动会赛事组织管理的现状情况等。本研究中,以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河北体育学院,四所体育院校组织举办的校级田径运动会为研究对象,通过结合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对运动会实际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得出以下结论:1、目前四所院校都对田径运动会的举办都落实到了每年一度的教学工作当中,并给予了高度重视,为田径运动会的举办提供了有效保障。2、四所院校在校田径运动会组织结构上都是采用“直线—职能式”结构的组织形式,虽然这样相对完善切分工明确,便于整体管理,但仍存在着各部门之间不能进行良好的协调配合、管理松散等问题。3、在田径运动会的报名要求上四所院校都作出了报名人数的限制,同时分组的形式不够公平。4、四所院校在项目的设置上不够多元化;在运作方式上,四所院校所采取的方式都是封闭式,学生参与程度低,得到实践的机会较少;在计分方面不够具体、科学,奖励的设置相对单一,缺乏吸引力;在裁判员的选派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5、虽然四所院校的师生都很期待并且赞同四所院校间可以进行合作交流,但是在四所院校间交流学习活动相对较少。
王荷英[5](2017)在《北洋政府时期不同教育宗旨下的学校体育研究》文中认为体育是教育现代化乃至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现代化的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学校体育属于教育范畴,是狭义层面体育的代名词。教育宗旨是国家利益的核心反映,是教育的指挥棒,更直接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北洋政府时期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存在两个具有实际效力的教育宗旨,第一个是1912年9月2日由教育部颁布的军国民教育宗旨,第二个教育宗旨是1919年由教育调查会提出的健全人格教育宗旨。不同教育宗旨对学校体育的目标定位不同,教育宗旨中渗透着制定者对于学校体育的希冀,学校体育围绕教育宗旨展开活动。本文以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为研究方法,收集了来自历史档案、数字图书馆、人物专辑、教育论着、资料汇编、报刊杂志、工具书等方面的大量资料,选取与本研究相关的资料进行了梳理与归纳。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消化与吸收,确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即以北洋政府时期不同教育宗旨下的学校体育为研究对象。针对两个具有实际效力教育宗旨产生的社会背景、思想背景、教育背景进行探讨,归纳教育宗旨的核心理念及其对学校体育的目标指向。再就教育宗旨对学校体育的制度层面、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影响进行具体研究,最后通过学校体育课、课外诸运动、学校卫生开展的具体案例来进行验证。本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以下五点:1、北洋政府时期学校体育是近代学校体育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阶段,是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对于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来说,北洋时期16年的积累为其后的国民政府时期提供了基础,包括制度、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学校体育基础。2、北洋政府时期学校体育的发展与该时期教育宗旨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宗旨是政府在某一历史阶段为实现国家发展任务而对教育事业提出的指导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育宗旨必然形成紧密的联系。从尚武精神的培养到健全人格的养成,学校体育由关注群体向关注个人发展转变,向现代学校体育所追求的目标靠拢。3、军国民教育宗旨是北洋政府时期具有实际效力的第一个教育宗旨,它指导着一段时间内学校体育的开展,具有局限性。它的形成有着较为特殊的时代背景,外侮内患的时局将尚武推向历史舞台。它的颁布同军国民教育思想占据社会发展的主流有关。4、健全人格教育宗旨是北洋政府时期具有实际效力的第二个教育宗旨,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它的颁布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盛行有关。它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时至今日,依然是学校体育所遵循的重要理念之一。5、北洋政府时期教育宗旨变化影响下的学校体育发展道路,为我们今天学校体育的发展留下了重要的历史启示。北洋政府时期颁布的教育宗旨,它只是强调了一个总的学校体育发展方向,在具体的实践推动层面,它则留给各地区、甚至各学校较大的选择空间和发展自主权,以便使教育宗旨能更好地符合各地发展的实际需要。北洋政府时期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既是中国学校体育发展史上重要的历史阶段,也有着明显的时代印记。从早期单一枯燥的兵操教育内容,到后来课堂内保留兵操教育的内容,课余活动则增加了丰富多彩的西方球类和田径运动,从而实行学校体育的双轨制;再到后来全面模仿美国的学校体育形式,同时增加了学校卫生的内容。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终于完成了历史的蜕变,进入了现代行列。北洋政府时期教育宗旨与学校体育发展的关系给我们带来的历史启示,它对于指导我国当下学校体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张龙,侯冰,张改英[6](2014)在《山西省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发展现状的调研》文中指出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培养、管理等方面都有较为先进的理念,其成功的经验对于广大体育传统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山西省现有八所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学校办学理念和体育工作目标明确,学校体育普及活动与技能水平提高共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高,比赛成绩突出,输送人才多。山西省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成功发展经验为:学校有科学的办学理念引导,体育管理机制合理有效,体育工作者敬业进取。
张丹丹[7](2013)在《对北京体育大学四名业余少年铅球运动员训练特征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四名北京体育大学业余少年铅球运动员的基础训练阶段和初级专项训练阶段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研究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对优秀少年铅球运动员的基础训练阶段和初级专项阶段5年的年度训练进行分析研究。四名少年铅球运动员均在世界中学生铅球比赛中获得过冠军,其中曹全超获得2005年和2007年的世界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冠军,李月在2005年获得泛太平洋中学生运动会冠军,李洋获得2011年世界中学生田径锦标赛冠军,石雪薇获得2008年亚洲青少年田径锦标赛冠军、2009年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冠军。通过对四名优秀少年铅球运动员的两个训练阶段的年度训练任务安排、年度训练周期划分和运动成绩、年度训练负荷安排、训练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北京体育大学四名优秀少年铅球运动员的年度训练周期以双周期为主,准备期时间较长,比赛期比较短,负荷强度大。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运动员训练中运用比赛训练法能有效得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2.北京体育大学四名优秀少年铅球运动员的基础训练阶段和初级专项训练阶段的负荷量波浪式上升趋势,负荷强度呈跳跃式上升趋势。负荷强度在中高程度。通过与大纲的对比,少年铅球运动员多年训练的负荷在年训练比例方面与大纲基本持平。但是一次训练课时间、训练课次、比赛次数以及全年所投球次数均比大纲值大。3.力量训练作为铅球训练的主要方面,尤其是专项力量的训练,速度素质次之,柔韧素质再次,耐力和灵敏素质的训练相对较少。柔韧训练课时占到年度训练课时的1/6左右。力量素质多以训练专项力量为主要方向,主要采用杠铃片和壶铃进行专项力量的训练,很少采用传统的发展绝对力量的方法进行训练。4.在训练中,采用专项技术训练手段提高技术水平。在训练初期多采用分解训练法,随着运动员能力的提高采用完整训练法和分解训练法、循环训练法、多次课训练法、组合训练法,将训练的内容重新安排,提高训练效果。
高顺德[8](2012)在《青少年体校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以温州市青少年体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少年体校是我国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基础力量,其人才培养质量对我国建设体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对体育竞技的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但在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中仍旧存在着不足之处。本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田野研究法,以温州青少年体校为例进行研究发现,目前温州市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存在重专业轻文化、培养目标重竞技轻发展、培养过程重效果轻基础、培养结果重数字轻素质等问题,而重器轻道的体育观念、生源基础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投资结构重心偏差、社会影响因素等正是以上问题的产生之因。针对这种情况,应突出运动员的理论学习和价值观、以学校为中心扩大后备队伍规模、建立学生评价的综合评定体系、加大对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力度、保证人才培养专项经费、拓宽学生发展渠道,以提高青少年体校人才培养质量。
梁茹[9](2012)在《对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部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校有较好的体育氛围,有长久且固定的体育传统。基地校的运动队在项目分布上较合理,和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的比赛项目相接轨,基本能满足其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的需要。2、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教练员有专职教练员、本校教师兼职教练员和外请兼职教练员三种类别,整体水平一般,但有一部分专职教练员的水平很高,弥补了教练员整体水平的不足。基地校教练员定期参加培训,培训形式多样。基地校的教练员课时量多、工作压力比较大,训练工作的满意度一般,训练工作的补助(津贴)不高,不同类型的教练员问没有显着性差异。3、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每年学生运动员的统招计划是359人左右(不包括保送)。训练项目以田径、足球、排球为主;大多数学生运动员通过统一文化考试和体育特长生加试进入基地校学习和训练。学生运动员的授课方式绝大多数是随普通班就读,所上课程和普通学生一样;一般每周训练6天,每年训练245次以上;整体的运动水平在北京市的中学中处于较高的水平。基地校的学生运动员输出以进入高校为主,进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和专业队的占少数;学生运动员的职业规划和体育没有关系的占少数。个别不同运动等级的学生运动员参加运动训练的原因有差异。4、北京市奥林匹克教育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管理部门的职能划分不够清晰明确,管理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加强。基地校的运动队训练模式有学校办运动队、社会办运动队和学校与体育部门相联合办运动队三种模式,取得了一部分成就,要进一步完善“体教结合”的各种模式。5、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生源少、水平低,经费缺乏,相关政策支持不够和学训矛盾大。学训矛盾问题依然突出,但基本上可以通过制定专门的学生运动员学习计划和提高学习效率、减少娱乐休闲的时间来缓解学训矛盾问题。合理地引入激励学生运动员学习和训练的机制,来缓解基地校运动队训练发展中学生运动员的学训矛盾问题。
陆理辉[10](2010)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共建模式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提高,我国的竞技体育也得到了飞速地发展,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我国取得了金牌第一的好成绩,但是我国的群众体育还不是很普及,特别是我国青少年的体质令人担忧,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如何能继续保持在世界竞技体育的舞台上的地位,同时推动我国的群众体育和青少年体育的发展与竞技体育发展相协调。要达到这个目标最重要的是促进我国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因为青少年体育是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的结合部,既能为竞技体育源源不断地提供后备人才,也能为全民健身和培养体育人口发挥重要作用。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共建模式在这里面担任了重要的角色,所以本研究通过访谈和调查分析,了解共建模式在师资、资金、场地器材、开展活动等方面的情况,分析共建模式的效果以及它在发展青少年体育事业中的作用、意义和发展对策,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共建模式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并为各级管理部门在管理以及制定方针政策时提供参考。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为:1、共建模式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少年体育组织,有利于整合体育资源,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发现体育人才,发挥传统项目的影响力,具有社会的公益性和较强的生命力,但目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各种政策法规还不完善,管理体制和资金来源是目前其发展中的主要问题。2、共建模式目前服务的青少年范围广、数量大,经费主要来自于国家的资助以及会员费和培训费等,未来的筹资的方式还很多,筹资空间还很大。3、共建模式具有比较好的生源优势、相对稳定和优秀的师资资源以及比较好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器材,这些对于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和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具有积极的影响。4、共建模式具有培养和输送了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优势,在当地具有很好的口碑效应,对周围群众体育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有利于群众体育的发展,同时有利于吸纳更多周边学校和社区居民参加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体育活动,可以增加体育人口,俱乐部的社会化市场运作,对体育社会化发展具有推动作用。5、共建模式的主管部门多,相关的各种法制法规体系还不是很健全,缺少监督管理机制和评估体系,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利共建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二、第一届全国中学百校“学校杯”田径比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一届全国中学百校“学校杯”田径比赛(论文提纲范文)
(2)N中学美感教育实施现状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政策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关键概念 |
1.4 研究问题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美育实施过程中的三种取向 |
2.1.1 美育德育化 |
2.1.2 知识—技能中心 |
2.1.3 功利主义取向 |
2.2 关于美育实施路径研究 |
2.2.1 美育课程为载体 |
2.2.2 构建现代化的美育体系 |
2.2.3 融入非艺术学科 |
2.2.4 新美育路径探索 |
2.3 关于美育实施策略的研究 |
2.4 关于美育教学模式的研究 |
2.5 关于美育评价的研究 |
2.6 关于美育实施影响因素的分析 |
2.7 小结与启示 |
2.7.1 本土化的美育理论并未建立 |
2.7.2 教师美育素养需要提升 |
2.7.3 美育路径需要拓展和完善 |
2.7.4 美育教学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 |
2.7.5 各学段美育缺乏关联 |
2.7.6 美育评价体系亟待建立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取向与策略 |
3.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3 研究方法 |
3.3.1 访谈对象的选取 |
3.3.2 研究资料的收集 |
3.3.3 研究资料的分析 |
3.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3.5 研究伦理 |
4 美感教育的现实样态:N中学“美的教育” |
4.1 N中学美感教育的办学愿景 |
4.1.1 办学思路:双轮驱动,两翼齐飞 |
4.1.2 办学理念: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
4.1.3 学校文化内核:美在实验,和而不同 |
4.1.4 培养目标:文明守纪,全面发展,艺术见长 |
4.2 N中学美感素养的三个维度 |
4.2.1 美的自我:全面发展的人 |
4.2.2 美的人际: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素养 |
4.2.3 我与社会:遵规守纪,礼貌待人 |
4.3 育美五部曲:N中学美感教育的实施样态 |
4.3.1 感受美 |
4.3.2 发现美 |
4.3.3 鉴赏美 |
4.3.4 传递美 |
4.3.5 创造美 |
4.4 N中学美感教育的实施路径 |
4.4.1 “美的德育”的构建 |
4.4.2 “美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4.4.3 “美的学校文化”的构建 |
4.4.4 “美的评价体系”的构建 |
5 美感教育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社会文化影响着学校的美感教育愿景 |
5.1.1 娱乐性社会文化损害了学生的审美追求 |
5.1.2 升学取向降低了美感教育的层次定位 |
5.2 学校文化影响美感教育的实施质量 |
5.2.1 学校愿景:美感教育的方向 |
5.2.2 美感课程:美感教育的核心载体 |
5.2.3 美感课程实施:美感教育的关键路径 |
5.2.4 美感素养评价:美感教育的源动力 |
5.3 教师:美感教育的关键人物 |
5.4 家庭文化:美感教育的背景与延续 |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N中学“美的教育”总体框架 |
6.2 启示与建议 |
6.2.1 超越小美育,走向大美育:从美的知识、技能培育到必备素养的关注 |
6.2.2 超越艺术学科育美的定位:构建多层次、多方面、全方位的大中小学一体化的美育格局 |
6.2.3 超越美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活动:将“美”作为融入所有教育活动的目标 |
6.2.4 超越特长本位的美育课程定位:回归“全人化取向”的美育课程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研究邀请同意书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访谈记录节选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作)及科研情况 |
(3)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题目说明 |
二、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的意义 |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限制 |
三、研究现状 |
(一) 关於香港史相关的研究 |
(二) 关於东华三院历史的相关研究 |
(三) 关於东华三院档案的说明 |
第一章 东华三院概况 |
第一节 从广福义祠到东华医院、东华三院 |
一、东华医院成立的背景 |
二、从广福义祠到成立东华医院 |
三、东华医院中医理念与港英政府磨合 |
四、东华医院至东华三院 |
第二节 东华医院非医疗功能的拓展及与港英当局的磨合 |
一、东华医院救助与善业 |
二、海内外社团与东华医院的关系 |
三、华人社会仲裁与港英政府价值观磨合 |
第三节 东华领袖与香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
一、买办绅商:面向祖国的年代(1880-1930) |
二、官商巨贾:立足香港寻求发展(1931-1980) |
三、商界精英:植根香港,回归祖国时期(1981-1997前後) |
小结 |
第二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上1880-1945) |
第一节 东华医院文武庙义学 |
一、设立文武庙义学社会背景 |
二、文武庙义学招生动机与扩展策略 |
三、文武庙义学办学形式及课程 |
四、文武庙义学师资及教学概况 |
五、文武庙义学收费及学校管理 |
第二节 东华医院义学的早期发展及改革 |
一、小学的办学策略、学生入学 |
二、小学的学制与课程 |
三、义学师资及学与教情况 |
第三节 东华医院义学与乐善堂义学的横向比较 |
一、校舍规模及办学动机 |
二、师资待遇及学历 |
三、行政管理 |
四、课程与教学法 |
五、学生表现 |
六、财政收入来源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护士学校的办学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课程设置 |
三、入学的选拔及就业出路 |
小结: 东华医院义学教育之评价 |
第三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下1946-1997) |
第一节 东华三院小学发展概况 |
一、战後小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招生动机及学校扩展的策略 |
三、小学的收生程序及课程 |
四、小学的课外活动 |
五、教师的遴选、待遇及专业发展 |
六、升学衔接及评量考核 |
第二节 东华中等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
一、东华三院中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教育目的与扩展的策略 |
三、课程设置及师资 |
四、学生培育及学生支援 |
五、学校管理与组织 |
第三节 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前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法 |
三、东华特殊学校的办学概况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小结 回归前东华教育之发展 |
一、重视教育管理的透明度 |
二、重视弱势学生的职业教育问题 |
三、灵活有效募款及服务模式 |
四、办学团体主导学校的发展方向 |
五、东华三院与内地交流之恢复与加强 |
第四章 香港回归以来东华三院教育发展(1997-2017) |
第一节 回归以来的东华三院中小学教育 |
一、中小学的学校管理架构 |
二、中学的学制及课程改革 |
三、小学的学制及课程转变 |
四、东华中小学课外活动的新趋势 |
五、学生培育 |
六、东华三院中小学教师发展 |
第二节 回归後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教育的转变 |
第三节 东华大专教育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院的发展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的结束及中东书院的创办 |
三、东华学院发展新里程 |
小结-东华三院在特区政府管治下的办学特色 |
一、发展东华三院院本德育课程-塑造东华故事 |
二、鼓励本地、国内、海外考察交流 |
三、办学团体资本强大,对教育发展的强势支持 |
四、重视平等机会教育及支援 |
第五章 东华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的互动 |
第二节 过渡期至回归以後的东华三院教育 |
第三节 “东华人”“东华精神”与香港社会 |
小结 |
结语: 东华教育服务对民办教育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目录(附表及附图)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后记 |
(4)京津冀四所体育院校田径运动会赛事组织管理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目的 |
1.3 选题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任务 |
1.5 文献综述 |
1.5.1 本文相关概念的释义 |
1.5.1.1 “京津冀”概念的释义 |
1.5.1.2 “体育院校”概念的释义 |
1.5.1.3 “田径运动会”概念的释义 |
1.5.1.4 “赛事组织管理”概念的释义 |
1.5.1.4.1“组织”概念的释义 |
1.5.1.4.2“管理”概念的释义 |
1.5.1.4.3“赛事组织管理”概念的释义 |
1.5.1.5 小结 |
1.5.2 关于“京津冀”研究方面的现状 |
1.5.2.1 “京津冀一体化”方面的研究 |
1.5.2.2 “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方面的研究 |
1.5.2.3 小结 |
1.5.3 关于“学校田径运动会”研究方面的现状 |
1.5.3.1 国内对“学校田径运动会”方面的研究 |
1.5.3.2 国外对“学校田径运动会”方面的研究 |
1.5.3.3 小结 |
1.5.4 关于“赛事组织管理”的研究 |
1.5.4.1 “赛事组织形态”方面的研究 |
1.5.4.2 “赛事组织模式”方面的研究 |
1.5.4.3 “赛事管理形态”方面的研究 |
1.5.4.4 “赛事管理模式”方面的研究 |
1.5.4.5 小结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京津冀四所体育院校田径运动会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
3.1.1 四所院校田径运动会举办宗旨对比分析 |
3.1.2 体育教师和学生对学校运动会满意度的调查 |
3.1.3 校田径运动会的举办时间及次数 |
3.1.4 四所体育院校田径运动会开、闭幕式 |
3.1.5 校田径运动会存在现象的调查 |
3.2 四所体育院校田径运动会赛事组织管理情况 |
3.2.1 四所体育院校校田径运动会组织机构与职责比较分析 |
3.2.2 四所体育院校校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
3.2.3 四所体育院校田径运动会运作方式对比分析 |
3.2.4 四所体育院校田径运动会赛事人员管理情况分析 |
3.3 四所体育院校田径运动会竞赛主体方面的调查及分析 |
3.3.1 教师对运动会的态度调查 |
3.3.2 学生对运动会的态度调查 |
3.3.3 影响校田径运动会开展因素调查 |
3.3.4 各校师生对四所院校间交流态度调查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5)北洋政府时期不同教育宗旨下的学校体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 |
1.3.2 国外研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北洋政府时期 |
1.4.2 教育宗旨 |
1.4.3 学校体育 |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创新 |
第2章 北洋政府前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
2.1 中国古代学校体育述略 |
2.1.1 学在官府:具有现代学校体育意义的先秦六艺教育 |
2.1.2 私人办学:中国古代不同教育家的学校体育认识与行为 |
2.2 鸦片战争后西方学校体育的东来 |
2.3 清末新政与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的初建 |
2.3.1 《奏定学堂章程》与体育规定 |
2.3.2 早期学校体育人才的培养 |
2.3.3 清末学校体育的实践开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洋时期军国民教育宗旨下的学校体育 |
3.1 军国民教育宗旨的解读 |
3.1.1 军国民教育宗旨产生的时代背景 |
3.1.2 教育宗旨的核心理念与目标指向 |
3.2 教育宗旨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 |
3.2.1 对学校体育制度层面的影响 |
3.2.2 对学校体育理论层面的影响 |
3.2.3 对学校体育实践操作层面的影响 |
3.3 对教会学校体育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洋时期健全人格教育宗旨下的学校体育 |
4.1 健全人格教育宗旨的解读 |
4.1.1 教育宗旨产生的时代背景 |
4.1.2 教育宗旨的核心理念与目标指向 |
4.2 教育宗旨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 |
4.2.1 对学校体育制度层面的影响 |
4.2.2 对学校体育理论层面的影响 |
4.2.3 对学校体育实践操作层面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洋政府时期学校体育的特征与启示 |
5.1 北洋政府时期学校体育的特征 |
5.1.1 从“体操”课向“体育”课转变 |
5.1.2 从“一元”向“多元”体育课转变 |
5.1.3 从注重课内体育向课内课外体育兼重转变 |
5.1.4 从影响官办学校体育向影响所有学校体育转变 |
5.1.5 从对学校体育的政府集权向权力下移转变 |
5.2 北洋政府时期学校体育的启示 |
5.2.1 教育宗旨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 |
5.2.2 学校体育本质功能与其他功能的关系处理上应先本质后其他功能 |
5.2.3 地方多留伸缩余地的必要性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书籍类 |
(二)博/硕士论文类 |
(三)外文资料 |
(四)参考文章类 |
附录 |
(一)京内外中等以上学校体育情形调查一览表(1924年) |
(二)北洋政府时期主要历史事件汇总表(1912-1928年) |
(三)北洋政府时期颁布学制汇总表(1912-1922年) |
(四)全国教育会联合历届议决案汇总表(1915-1922年)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山西省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发展现状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1 山西省国家级体育传统学校现状 |
1.1 八所学校群体活动与参加体育竞赛的成绩(见表1、表2) |
1.2 输送体育人才情况 |
2 山西省国家级体育传统校的办学理念 |
3 山西省国家级体育传统校体育管理机制 |
3.1 校级管理有力度 |
3.2 教研组管理有方向 |
3.3 教师自我管理有追求 |
4 结论 |
(7)对北京体育大学四名业余少年铅球运动员训练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多年训练的相关研究 |
2.2 青少年运动员训练 |
2.3 铅球训练的相关研究 |
2.3.1 铅球技术训练的相关研究 |
2.3.2 铅球身体素质训练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个案研究法 |
3.2.2 文献资料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不同训练阶段年度训练周期的安排以及运动成绩的分析 |
4.1.1 基础训练阶段的年度训练周期特点分析 |
4.1.2 初级专项训练阶段的年度训练周期特点分析 |
4.1.3 不同训练阶段年度训练周期年度运动成绩对比分析 |
4.2 不同训练阶段训练负荷安排的分析 |
4.2.1 基础训练阶段训练负荷分析 |
4.2.2 少年铅球运动员初级专项训练阶段训练负荷分析 |
4.2.3 不同训练阶段训练负荷、年度训练比例与大纲的对比分析 |
4.3 训练方法和手段特征的分析 |
4.3.1 训练方法的分析 |
4.3.2 训练手段安排的分析 |
4.4 少年铅球运动员系统训练的启示 |
4.4.1 训练周期的安排 |
4.4.2 训练负荷的安排 |
4.4.3 训练的方法的安排 |
4.4.4 身体素质训练安排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青少年体校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以温州市青少年体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和依据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温州市青少年体校发展概况 |
第一节 温州市青少年体校发展历史 |
第二节 温州市青少年体校发展现状 |
第三章 青少年体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培养理念重专业轻文化 |
第二节 培养目标重竞技轻发展 |
第三节 培养过程重效果轻基础 |
第四节 培养结果重数字轻素质 |
第四章 影响青少年体校人才培养的原因 |
第一节 重器轻道的体育观念 |
第二节 生源基础差 |
第三节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
第四节 投资结构重心偏差 |
第五节 社会影响因素 |
第五章 优化青少年体校人才培养的对策 |
第一节 突出运动员的理论学习和价值观 |
第二节 以学校为中心扩大后备队伍规模 |
第三节 建立学生评价的综合评定体系 |
第四节 加大对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力度 |
第五节 保证人才培养专项经费 |
第六节 拓宽学生发展渠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对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体教结合”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
1.1.2 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是落实“体教结合”理念的重要举措 |
1.1.3 对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研究是进一步深化“体教结合”的需要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和试点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关系 |
2.2 关于“体教结合”含义的研究 |
2.3 关于体育传统项日学校情况的相关研究 |
2.4 关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中运动队训练情况的相关研究 |
2.5 关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队伍情况的相关研究 |
2.6 关于体育项目学校学生运动员的招生、培养与输送情况的相关研究 |
2.7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竞赛活动情况 |
2.8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情况 |
2.9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经费来源及使用情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总体概况 |
4.1.1 基地校的基本情况 |
4.1.2 基地校的项目布局与规模 |
4.1.3 基地校的运动场地情况 |
4.1.4 基地校的体育经费情况 |
4.2 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学校体育后备才培养基地的教练员情况 |
4.2.1 基地校的教练员基本概况 |
4.2.2 基地校的教练员水平 |
4.2.3 基地校教练员的培训进修情况 |
4.2.4 基地校教练员的训练工作情况 |
4.3 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学生运动员情况 |
4.3.1 基地校的学生运动员总体概况 |
4.3.2 基地校学生运动员的招生情况 |
4.3.3 基地校学生运动员的培养情况 |
4.3.4 基地校学生运动员的输出情况 |
4.3.5 基地校学生运动员的竞赛情况 |
4.3.6 基地校的学生运动员参加运动训练的原因 |
4.3.7 基地校的学生运动员奖惩措施 |
4.4 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运动队管理情况 |
4.4.1 基地校运动队的管理体制 |
4.4.2 基地校运动队的管理模式 |
4.5 影响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
4.5.1 影响基地校发展的主要因素 |
4.5.2 “生源少、水平低”,影响基地校运动队的竞赛水平 |
4.5.3 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不够,制约基地校运动队的发展 |
4.5.4 学训矛盾——制约基地校运动队的发展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1 附件一:《对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调查研究》的管理者问卷 |
8.2 附件二:《对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调查研究》的教练员问卷 |
8.3 附件三:《对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调查研究》的学生运动员问卷 |
8.4 附件四:《对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调查研究》问卷的专家效度检验表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共建模式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
1.3.2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
1.3.3 非营利组织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 |
1.3.4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共建模式 |
2 文献综述 |
2.1 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研究 |
2.1.1 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由来与发展 |
2.1.2 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管理机制 |
2.1.3 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训练情况 |
2.1.4 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人才输送和竞赛机制 |
2.1.5 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 |
2.2 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研究 |
2.2.1 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性质的研究 |
2.2.2 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与对策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 |
2.2.3 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资金筹集与管理运营的研究 |
2.3 共同建设模式方面的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3 研究对像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像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调查研究法 |
3.2.4 数据统计法 |
3.2.5 个案研究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共建模式概述 |
4.1.1 共建模式的现状 |
4.1.2 共建模式的性质与特点 |
4.1.3 共建模式的意义 |
4.2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共建模式初步分析 |
4.2.1 对共建模式发展的态度 |
4.2.2 共建模式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 |
4.2.3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共建模式最重要的因素 |
4.2.4 共建模式的经费 |
4.2.4.1 国家投入 |
4.2.4.2 传统校和俱乐部的收入 |
4.2.5 共建模式的会员以及参加体育训练活动的人数 |
4.2.6 共建模式师资情况 |
4.2.7 共建模式场地器材 |
4.2.8 共建模式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
4.2.9 共建模式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 |
4.3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共建模式发展对策 |
4.3.1 打造共建模式的品牌,开发利用社会资源实现“共赢” |
4.3.2 共建模式的资金筹集与管理 |
4.3.3 共建模式的人力资源管理 |
4.3.4 共建模式场地设施资源的管理 |
4.3.5 共建模式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
5 小结与建议 |
5.1 小结 |
5.2 建议 |
5.2.1 对政府(非体育行政部门)的建议 |
5.2.1.1 完善各种公益性非营利组织政策法规 |
5.2.1.2 构建适合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社会大环境 |
5.2.2 对体育行政部门的建议 |
5.2.2.1 加强沟通协调,完善俱乐部法制法规体系 |
5.2.2.2 建立行业协会,推行社会化管理模式 |
5.2.2.3 加强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监督管理和评估资助 |
5.2.2.4 加强宣传,促进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 |
5.2.2.5 定期举办各类师资、管理人员培训班,经验交流和体育活动展示 |
5.2.3 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建议 |
5.2.4 对社会的建议 |
5.2.4.1 媒体应重视对青少年体育以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宣传报道 |
5.2.4.2 有实力的企业可以参与支持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 |
5.2.5 对共建模式的建议 |
5.2.5.1 加强与社区体育的结合 |
5.2.5.2 开展活动方面可以增强其趣味性和创新性 |
5.2.5.3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重视管理,促进共建模式的发展 |
6 致谢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四、第一届全国中学百校“学校杯”田径比赛(论文参考文献)
- [1]清季民国岷江上游地区体育的民族志考察[D]. 陈家明.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2]N中学美感教育实施现状个案研究[D]. 赵方霞.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3]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D]. 区少铨(Au Siu chuan).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4]京津冀四所体育院校田径运动会赛事组织管理的对比研究[D]. 朱昱衡. 首都体育学院, 2018(09)
- [5]北洋政府时期不同教育宗旨下的学校体育研究[D]. 王荷英. 苏州大学, 2017(05)
- [6]山西省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发展现状的调研[J]. 张龙,侯冰,张改英.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4(03)
- [7]对北京体育大学四名业余少年铅球运动员训练特征的研究[D]. 张丹丹. 北京体育大学, 2013(01)
- [8]青少年体校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以温州市青少年体校为例[D]. 高顺德.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7)
- [9]对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调查研究[D]. 梁茹. 北京体育大学, 2012(10)
- [10]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共建模式初步研究[D]. 陆理辉.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