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全球化中的金融业发展及其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张舒慧[1](2020)在《《欧盟外资审查条例》及其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互动中,经贸关系的重要性日益显着。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都是彼此关系密切的重要贸易伙伴。无论是历史上的古丝绸之路,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时非正式的外交往来,又或者是新世纪以来不断升级的双边或多边关系发展,这都反应了中欧经贸关系的合作与互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欧经贸关系一定程度上存在竞争性,且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摩擦,对此双方都有相应的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019年3月21日欧盟发布的《欧盟外资审查条例》。鉴于《欧盟外资审查条例》刚发布不久,目前为止国内外的研究大多是从法律层面分析欧盟外资审查制度的发展、内容、特点以及趋势,从在欧投资者角度分析风险和提供建议,从欧盟与其他国家的外资审查制度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很少从该条例对中欧经贸关系影响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基于《欧盟外资审查条例》的文本,运用历史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并结合相关数据,以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历程为面,以欧盟外资审查制度的演变为线,探究条例出台的背景以及内容特征,并结合相关数据基于观点创新来总结《欧盟外资审查条例》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影响,希望能深化相关研究、贡献绵薄之力。本文研究发现欧盟出台的外资审查条例不是临时提议,而是深受欧盟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既有应对国际经济危机、欧盟经济发展困境的考量,也有外国直接投资引发欧盟安全威胁的担忧,还有其他发达经济体、欧盟成员国的推动。《欧盟外资审查条例》交代了制定和发布该条例的法律、政策依据,写清了制定该条例的原因、目的,说明了该条例所涉及的对象及相关审查范围,列出了该条例具体实施的要求、注意事项。同时,该条例为欧盟与其成员国之间或者成员国相互之间建立了一个双重审查、信息互换、合作协调机制,旨在为欧盟各成员国和欧盟委员会提供法律依据以及解决安全或公共秩序风险的手段。经数据分析后发现《欧盟外资审查条例》目前为止对中欧贸易往来、中欧投资产生的影响甚微。首先,中欧贸易规模增速下降且有下滑趋势,贸易差额整体而言中国对欧盟顺差趋势不变,但无论是中国对欧盟出口还是进口的主要商品所受影响甚微,中欧双方进出口贸易额整体仍是上升趋势。其次,虽然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的增速不断放缓,但是欧盟在中国对外投资中的地位总体而言还是有所提高。中国在欧盟设立直接投资企业总数增幅明显,且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的主要行业如制造业、金融业、采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无论从流量分析还是存量分析,整体来看波动不明显。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态势整体良好,短期可能受阻但是长期仍具有上升趋势。从短期来看,中欧经贸关系发展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就是《欧盟外资审查条例》,一是外资审查范围扩大,二是审查条例泛政治化。从长期来看,中国和欧盟的经济需求和优势互补,且无论是双方政府还是企业都在积极推动合作。条例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欧盟技术外流的速度,但只要欧盟在技术方面有领先优势,商业驱动型的投资者就会有兴趣继续在欧盟内进行收购。中欧双方经济优势互补,欧盟希望保护其工业和技术的竞争力以及领先地位,最大的挑战不是阻止技术向国外转移,而是确保其仍是吸引投资、研究和创新的开放之地。总之,中欧之间的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大于分歧。
National Institute of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2](2018)在《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2017)》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推动对重大现实经济问题的研究,更好地为中国的改革与发展服务,从2010年起,我们开始发布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报告主要以专题形式汇集和反映该年度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进展,并探讨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报告并不追求面面俱到,而是力求突出主线和重点,希望能够刻画出报告期内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轨迹,从而为我国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2017年的年度报告设立了以下主题:1.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研究2.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政治经济学研究3.关于生态环境问题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政治经济学研究4.关于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政治经济学研究5.关于空间、城市和住房问题的政治经济学研究6.关于经济全球化和推进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政治经济学研究7.关于新技术革命的政治经济学研究8.关于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9.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10.关于中国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总体情况及其文献计量研究
王君[3](2018)在《金融产业集聚效应与区域经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以昆明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进入经济全球化之后,金融产业成为全球的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中国的北京、上海也在不断向着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发展,沿海的杭州等城市也紧随其后,其金融产业也在加速发展,位于西南地区云南省省会的昆明在金融产业的发展过程之中出现了金融集聚的现象,金融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相对于金融产业发达的城市来说其金融发展水平依旧处于较为落后的状况。本文从金融集聚效应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这一研究视角出发,结合我国现有金融业发展情况,将金融产业较为落后的昆明市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对金融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金融集聚效应等研究的有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从其内涵、动因等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从理论上分析了适用于衡量金融产业集聚的指标,并论述金融产业集聚所产生的的正负两种效应。在对昆明市经济及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定性分析之后,通过测算昆明市金融三大行业的区位熵值,即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区位熵值及昆明市金融相关率,得出了昆明市这三大行业存在集聚状况,验证了昆明市存在金融产业集聚的事实以及大致衡量了昆明市金融发展情况,并且就昆明市经济与金融的发展做出了分析和评述。实证部分测算了昆明市金融业的区位熵值,并通过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昆明市金融集聚促进了昆明市自身经济和曲靖市经济的增长,并没有促进玉溪市和楚雄市的经济增长。最后对于本文所得出的结论做了一个总体上的梳理,并就昆明市发展金融产业、提升金融集聚水平做出了相关建议。本文通过对于昆明市金融产业集聚情况的实证和分析为昆明市发展金融产业、提高金融集聚程度提供了理论方面的支持。
蓝寿荣[4](2017)在《论金融法的市场适应性》文中研究说明现代金融法的突出特征是适应市场的政府干预之法,即为了授权政府依法干预市场,以限制金融风险、协调金融运行、促进经济发展。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了金融业的繁荣和创新,既有的金融法律制度显得不适应和缺位是正常的。从现象上看,体现为政府干预过度、干预不足和干预不恰当,一是金融业发展中由于金融行政机构设置及其职能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二是传统固有的行政主导运行惯性抑制金融发展,三是市场经济金融自主创新致使法律制度和行政监管滞后。因而,要确立金融法的适应性原则,即金融法必须适应所在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现实及其趋势这一基本要求,体现金融法安全、效率和公平的价值取向,以维护金融运行机制和市场经济秩序,并且这个适应性原则是金融法的首要原则。
宁红燕[5](2017)在《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分业监管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业也逐渐国际化发展,我国自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与金融不断受到来自世界其他国家的冲击和影响。纵观当今世界,混业经营成为一股潮流,各国为提高金融国际竞争力,金融控股公司、全能银行等能够交叉经营的金融机构甚嚣尘上。金融混业经营的国家为能够更好适应和促进金融控股公司发展,一般也是采用诸如伞形监管、统一监管的混业监管模式。自2003年银监会从人民银行分离“自立门户”后,我国一直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各金融机构只能在法律规定业务范围内从事金融业务,不得跨行业交叉经营。分业监管模式的确有助于维护金融安全与稳定、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但是在国外金融控股公司等混业经营机构不断冲击国内金融市场之时,该模式不利于金融创新和我国金融机构参与国际竞争。因此笔者认为研究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分业监管法律制度面临的挑战和如何完善相应制度具有一定价值。本文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我国当下金融混业经营的现状,侧重于三个方面:各类金融机构跨业合作;互联网金融盛行;金融控股公司大量存在。笔者对于各类金融机构跨业合作主要是从银证合作、银保合作、保证合作这三个角度进行讨论;从当下较为流行的P2P、众筹平台、第三方支付着手对我国互联网金融混业经营现状进行研究;对金融控股公司则主要从国内四类较为典型的银行为主、投资集团为主、实业集团参股和地方政府投资组建的金融控股公司出发分析混业经营的现状。本文第二部分旨在探讨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分业监管法律制度面临的具体挑战。笔者从三个角度进行阐述:首先,《金融控股公司法》缺失,存在监管空白,可能会导致财务杠杆风险、内部交易风险、不透明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产生;其次,现有监管法律体系不协调易滋生监管套利,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实效性不强;再次,现有分业监管法律制度不利于我国金融创新和金融机构参与国际竞争。本文第三部分主要是通过论述美国、英国和我国台湾地区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变革的历史以及内容,进而总结出对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变革的借鉴之处:调整金融监管结构,强调宏观审慎监管;促进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加大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建立全面的针对金融市场的法律监管体系。本文第四部分主要是对如何完善我国现行分业监管法律制度提出几点建议,主要从三个角度论及:首先,我国应构建伞形金融监管体系,强调人民银行监管和协调地位,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其次,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金融监管协调合作和外资金融机构的立法缺失或空白进行完善,出台相应监管法律;最后,完善我国金融监管配套法律制度,其中包括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市场退出法律制度、防火墙法律制度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宋毅成[6](2015)在《我国特大城市金融差异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特大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越来越重要。当前,我国特大城市经济转型时期,特大城市之间的金融业规模、金融结构和城市金融功能定位的差异越来越大,这个现象背后的理论解释是什么?本文通过界定特大城市金融差异不同方面的差异内涵,试图回答以下几个主要的问题。第一,特大城市的金融发展差异的现状是什么?金融机构经营同质化条件下,特大城市金融差异化发展作用机制是什么?我国特大城市金融发展的阶段是否存在,其阶段特征是什么?第二,特大城市GDP增长和金融发展影响如何作用,和实体经济发展是什么关系?金融结构和特大城市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在哪里?第三,特大城市间金融功能定位差异,是否有规律可循?其微观承载的基础在哪里?地域承载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可借鉴的国际经验?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侧重于对理论和我国特大城市金融差异化发展基础的梳理,通过相关理论回顾,建立分析框架,给出我国特大城市金融发展四个阶段三个路径的结论;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侧重于对特大城市GDP增长和金融发展的实证计量。通过动态面板数据,分析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等变量对特大城市GDP增长的影响。但与传统市场主导或金融机构主导的金融结构研究结论略有不同的是,本文认为当前我国行政性垄断和干预存在使得一定程度上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发展受限,即我国特大城市金融不断深化,还需破除阻碍金融发展的某些行政性引导的“惯性”。当前金融改革应根据不同城市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为出发点,以提升金融支撑实体经济转型为重点,促进特大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将金融发展同特大城市经济增长维持在一定的合理区间;第三个问题的回答是基于以上两个问题的研究结论,从金融功能观的理论指导下,研究特大城市金融功能发展趋势和定位方向,并为我国特大城市“十三五”时期能够按照多层金融市场分工的原则,在实现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基础上支持特大城市金融差异化发展,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全文共七章,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是理论回顾和综述,第三章是我国特大城市金融差异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必然性和机制分析,并对特大城市金融发展阶段及特征进行总结;第四章是我国特大城市金融发展和城市经济增长的实证计量;第五章讨论特大城市金融差异化演进趋势。重点是从微观功能演进趋势,印证前四章的某些分析结论;第六章是城市金融功能差异化发展的国际经验对比;第七章是相关结论和政策建议。相关分析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第二章对特大城市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理论做了系统回顾,对我国特大城市金融差异化发展相关研究进行总结,特别是对相关理论热点进行梳理。重点是对金融发展、金融结构、金融功能等方面的现存文献中,梳理总结一些对促进我国特大城市经济发展的可借鉴理论。第三章对我国特大城市金融差异化的现状、问题和机制分析为主。对我国特大城市金融发展差异的必然性进行说明。通过数据对比,进行统计性分析。总结出我国特大城市金融发展四个阶段和金融差异化发展的三个路径。得出当前我国特大城市金融差异化发展的一大瓶颈是:部分行政许可和金融准入的行政垄断存在阻碍市场有效配置的可能。第四章对特大城市金融发展和GDP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并运用含有工具变量的动态面板模型,定量的分析我国11个特大城市的金融结构、金融规模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并通过分期动态估计等方法进行计量解释。考虑了单个变量的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第五章对特大城市金融功能的微观基础进行划分,并对我国特大城市金融功能演进的趋势进行分析。指出特大城市金融基础功能、主导功能和衍生功能的演进趋势。此外,通过对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原则的分析,试图梳理特大城市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总结其未来趋势。第六章则通过国际经验对比,对特大城市金融功能培育的国际经验进行分类和总结。第七章为本文的相关结论,并对促进我国特大城市金融发展提出政策性的建议。提出地方政府加强金融风险管控的同时,抓住当前金融改革的机遇期,促进金融业与实体经济的效率配置,通过完善金融服务水平,提升和实现特大城市自身的城市功能。
解凤敏[7](2011)在《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金融危机压力预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不断推进,金融危机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的梦魇。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金融活动不断暴露于全球风险之下,长期积累的深层结构性矛盾逐渐显现,金融危机是悬在我国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为了防范金融危机,维护经济金融稳定,本文尝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危机早期预警系统。本文首先厘清金融危机成因与我国金融危机发生路径,为构建金融危机早期预警系统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理论分析表明,金融危机不仅决定于一国经济金融运行规律与特征,还会因投机攻击和外部危机传染而诱发。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在国际分工体系、全球金融体系与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决定其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与路径。从我国现实看,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体制与“投资拉动+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导致我国金融领域道德风险严重、国际收支长期失衡、储蓄率居高不下以及货币供应失控。随着我国不断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外部风险对经济运行冲击日趋显着。当前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积聚、资产市场泡沫严重、金融体系脆弱性加剧,而经济基础恶化与外部危机传染可能引发我国金融危机。基于金融危机理论与我国现实,本文从经济全球化视角构建我国金融危机早期预警系统,并以1999年1月至2011年5月为样本期进行“三维度-两时域”预警实证研究。为此,本文首先设计逐层递进反映我国货币危机、货币-股市危机、货币-股市-银行危机压力指数,并在广泛考察汇率与国际收支、金融部门、实体经济、财政收支以及全球经济等多类指标基础上,综合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单变量线性回归方法筛选危机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指标筛选结果显示,货币危机压力与全球经济指标关系密切,货币-股市危机压力更易受到外围市场波动影响,而货币-股市-银行危机压力则对国内实体经济运行和短期资本流动变化较为敏感。进而以三类危机压力指数为因变量,以因子分析处理后的预警指标为自变量,运用二元Logit模型和Markov区制转换模型,分别从离散状态和连续状态两个层面进行6个月和12个月危机预警,并且全面评价与比较两种模型的“三维度-两时域”预警效果。样本期内预警结果显示,两类模型均表现出一定预警能力,其中离散状态的预警效果较好,连续状态的预警更适于风险状态刻画,短期预警效果优于长期预警效果,货币-股市-银行危机更适于长期预警。样本期外预警结果显示,三类危机发生概率在2011年初均明显升高,其中货币-股市-银行危机概率持续居高并发出预警信号,当前我国处于金融危机压力高企、金融危机易发时期。进一步分析发现,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之前我国均经历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其间信贷膨胀、投资猛增所孕育与积聚的风险在外部危机诱发下逐步显现,从而导致两次危机之后我国金融危机压力显着升高。近期我国危机压力再度升高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与前期实施过度扩张性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当前我国应该加强金融监管,实施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严控民间借贷风险蔓延,预防地方政府债务恶化、确保外资有序流出流入、防范金融风险升级。我国防范金融危机的长效之策是通过深化经济、金融及行政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与调整经济结构、完善金融监管体制与监管模式、改善宏观调效果、促进国际金融与货币合作,从而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降低金融体系脆弱性、增强金融体系抗冲击能力。论文有图55幅,表38个,参考文献175篇。
李力锋[8](2011)在《西藏农牧区现代金融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一国将农业作为压倒性产业,表明其农村问题非常严重,且解决起来十分棘手。发刃于农村的中国经济改革已走过30余年风雨历程,尽管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城乡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彰显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农牧业税费的取消和惠农强农政策的陆续出台与落实,“三农”问题有所缓解。然而,破解“三农”难题依然任重道远,许多深层次矛盾尚未得到有效化解,其中农村融资难问题已成为阻碍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持续增收的一个关键瓶颈。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其核心功能在于优化配置资金资源。若资金配置效率得到改善,则有助于提升实体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反之,若资金配置效率低下,则国民经济运行势必出现“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问题,甚至诱发“滞胀”。可见,努力提升资金配置效率,对于改善宏观经济运行质量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形成了由商业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名义合作性金融机构三足鼎立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但农村各类经济主体多元化、多层次金融服务需求(特别是信贷需求)仍远未得到有效满足。农业发展银行资金实力薄弱、机构网点缺乏,决定了政策性金融难以成为缓解中国广大农村金融难题的现实依托;农业银行已改造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安全性和盈利性动机不断增强,注定了商业性金融不可能担负起金融支农的政策性责任;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制性质早已丧失殆尽,其走商业化、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内在冲动很难遏制,2003-2007年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耗资巨大而实效不彰就是明证。2006年底,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意见”,启动了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工作。4年来,全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试点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诸多难题有待进一步破解。西藏自治区脱胎于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社会,经济发展基础十分薄弱,农牧业历来是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农牧区人口一直是西藏人口的主体性成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藏城镇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农牧区经济呈现出边缘化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着力抓好西藏“三农”发展工作,推动农牧业增产增效、农牧民收入增长和农牧区经济发展,对于实现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目标,确保西藏2020年与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然而,西藏农牧区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传统农牧业比较效益低下,而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又受到融资困难、生态脆弱、远离市场等诸多不利因素的严厉制约。因此,找准农牧区经济发展的切入点,集中力量实施重点突破,就成为破解西藏农牧区发展难题的战略选择。长期以来,金融业发育滞缓、资金要素短缺一直是制约西藏农牧业及农牧区非农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西藏农牧区地广人稀、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这些给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在农牧区拓展业务带来了巨大障碍。在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关于“全国援藏”战略布置的推动下,中国农业银行西藏分行通过合并西藏农村信用社系统成为农牧区唯一的贷款类金融机构。尽管农业银行在金融支援西藏农牧区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与农牧区跨越式发展对金融服务的迫切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目前,80%的西藏人口仍居住在广大农牧区,能否成功实施金融先导型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将直接影响到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两件大事解决得实际效果。本文综合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金融发展理论、现代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以西藏农牧区现代金融业体系构建为主线,从理论与实证、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等多维视角,梳理了农村金融发展相关基础理论,回顾了国际国内农村金融发展历程,运用前沿计量经济方法对民主改革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藏自治区及其农牧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展开实证分析,设计了金融业支持西藏农牧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建构了未来5-10年西藏自治区及其农牧区现代金融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导论。本章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交待了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说明了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及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第二章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研究述评。本章在界定若干核心概念的基础上,简要述评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相关文献,然后对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前沿问题进行了选择性综述。第三章农村金融发展相关基础理论。本章系统梳理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信息经济学中的非对称信息理论、信贷配给理论,垄断与反垄断理论,金融发展理论,以及农村金融市场理论流派等与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观点。第四章国际国内农村金融业发展经验考察。本章首先分别考察了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印度等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演进历程以及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模式,并提炼出国际农村金融业发展对于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启示;然后系统回顾了1920年以来中国农村金融业发展各阶段的基本情况;最后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西藏自治区及其农牧区金融业发展进程。第五章西藏农牧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首先,对西藏自治区及其农牧区民主改革以来相关经济金融时间序列变量进行最小LM结构变化单位根检验;其次,对西藏自治区及其农牧区两组经济金融变量进行了边界检验;再次,对这两组经济金融变量做出广义因果关系检验。同时,分别对各类计量分析结果给出了合理性解释。第六章金融业支持西藏农牧业及民族手工业发展模式探讨。本章分别设计了金融业支持西藏农牧业和民族手工业发展的具体模式,为金融业支持西藏农牧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初步方案。第七章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农牧区现代金融业体系架构设计。本章具体构建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西藏特点的西藏自治区现代金融业发展体系和西藏农牧区现代金融业发展体系,为未来西藏及其农牧区现代金融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性方案。第八章全文总结与前景展望。本章简要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基本政策建议,并对未来5-10年西藏及其农牧区现代金融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合理展望。
姜英梅[9](2011)在《中东金融体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尽管自身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相比农业和工业部门,中东金融部门发展相对较好。近年来,中东金融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与政治、宗教和经济的联系日渐紧密。与此同时,国内外对中东金融领域也日益关注。本论文是关于中东金融体系发展问题的尝试之作。论文以中东金融体系演变及演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起点,以新制度金融理论为基础,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概况和总结了地缘政治、石油美元、宗教、商业文化环境和金融全球化,这五大因素对中东金融体系发展的影响,并就如何建立完善的金融制度环境、确立中东金融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论文包括引言和八章内容。引言部分提出了“中东金融体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理由及意义;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对中东金融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评述;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基本逻辑、框架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的创新之处等。第一章,中东金融体系发展概述。本章主要介绍了中东金融体系发展的脉络和变迁轨迹,按照时间顺序分成四个时段阐述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1973年前是现代银行的兴起阶段,1973-1980s是中东金融体系雏形建立时期,1990s是中东金融体系逐步深化时期,2000年以来中东金融飞速发展时期。重点分析了中东金融体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对这些问题的提出以及对新制度经济(金融)学的解释,引伸到中东金融体系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也就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影响中东金融体系发展的若干因素。因此,对中东金融发展脉络的梳理是探讨影响中东金融发展因素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中东金融体系的地缘政治背景。该部分首先分析了石油与地缘政治关系,指出世界强国尤其是美国对中东石油财富的争夺是中东地区局势动荡的根本原因。论文接着分析了中东阿拉伯民族主义与泛伊斯兰主义的较量对伊斯兰银行的推动,以及西方“伊斯兰威胁论”对中东伊斯兰金融的诟病。“9·11”事件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金融反恐战对中东金融,尤其是对伊斯兰银行、慈善机构造成影响。最后,本文通过对中东地区主要战争及其经济影响的分析,得出只有在和平稳定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论断。第三章,石油美元对中东金融体系的推动作用。该部分首先分析了石油与中东经济的关系,指出中东国家经济对石油的依赖性是中东经济易于波动的主要原因,而石油价格的波动也与国际石油市场的金融化态势有很大关系。论文阐述了20世纪70-80年代和21世纪初的石油美元回流机制。通过分析,指出第一次石油美元回流促进了国际资本大流动和国际债务激增;新石油美元回流有助于全球金融体系稳定,但也可能助长资产泡沫。最后着重阐述了石油美元对中东金融发展的作用,指出石油美元促进阿拉伯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增加银行流动性导致信贷膨胀、催生了金融中心梦想,并实现了从石油资本到金融资本的转变。第四章,中东金融体系的伊斯兰特色。本章首先分析了伊斯兰经济和金融思想,指出伊斯兰金融是伊斯兰教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其次论文分析了伊斯兰金融的兴起与发展,介绍了伊斯兰国家尤其是中东伊斯兰金融发展概况,指出伊斯兰金融的兴起和发展与伊斯兰复兴运动和石油美元息息相关。本章还对伊斯兰金融和传统金融进行比较,指出伊斯兰金融是对传统金融的补充形式。最后,论文阐述了伊斯兰金融与国内政治的关系,指出伊斯兰金融的发展程度与政府有很大关系,政府越支持,发展越顺利。第五章,中东地区特殊的商业文化环境。该部分分析了中东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社会文化和商业文化习俗、科技信息、市场竞争环境等因素对中东金融发展的影响。指出尽管中东国家公布并实施了许多改革计划,但是改革的结果还是有限的、分散的和没有成效的。中东国家商业环境中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缺乏活力与竞争力。从而导致经济相对封闭、外国投资进入困难、国际融资环境差、普通中小企业不容易获得信贷融资。因此,未来中东国家应着重加强对政治、法律、市场等制度环境的建设。第六章,金融全球化对中东金融体系的影响。该部分主要分析了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实质、中东国家的金融自由化进程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对中东金融的影响。指出金融全球化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实际上是金融资本的全球化,其核心依然是垄断。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进行的,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持,加大了金融风险并导致金融危机频发。中东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包括货币政策改革、银行业改革和资本市场改革。由于采取了渐进式改革方式,因此金融风险相对较小。然而,金融全球化不存在任何经济绝缘体。国际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中东国家金融体系造成破坏性影响,但也带来一定的冲击。第七章,新兴金融资产——主权财富基金。选择主权财富基金作为论文的案例,与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社会对主权财富基金的高关注度有很大关系。本章首先分析了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概况和金融危机后的变化,指出主权财富基金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新兴力量,其主权特性、跨境投资特点以及不透明的运作方式,使西方国家质疑其政治动机。实际上主权财富基金争论的实质在于国际金融主导权。这也是西方国家实施金融保护主义的根源所在。本章还分析了中东海合会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变化,指出主权财富基金实质上是从石油财富演变而成的金融资产。第八章,关于中东金融体系发展的若干思考。基于前述各章的分析,本文认为:中东国家的金融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制度变迁以提高金融绩效的过程;中东金融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其表现有所不同,不能笼统地说哪一种因素是主要因素,那一种是次要因素。中东金融中介并没有很好的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一种结构性分离的特点。中东金融的发展方向可以概括为:金融变迁应以政府主导为主、市场需求为辅;金融部门应主动开放、适度自由、加强监管和保护;以地区整合应对全球化挑战和冲击,逐渐从边缘向中心靠拢,在国际新秩序中获得一席之地。
曾文革[10](2003)在《外资银行风险控制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金融也在进一步深化。我国为了发展经济,逐步开放金融市场。引进外资银行后,外资银行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金融风险。外资银行的风险对于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外资银行的数量会大量增加,经营限制进一步减少,外资银行的风险控制成为我国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从我国的情况看,自我国改革开放恢复引进外资银行以来,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也进行了相关立法,但由于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金融法制的健全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各种原因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立法还不尽完善。本文试图通过对外资银行风险控制基本问题的分析,探讨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理论基础和各国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法律制度及立法实践,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现状对我国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立法完善进行思考,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立法,提出完善我国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政策法律措施和构建我国外资银行风险控制法律机制的思考和建议。外资银行风险控制及其法律问题具有丰富的内容,它包括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基本问题、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经济学基础和政治学基础,各国外资银行风险控制法律制度及立法实践。从完善法制的角度上讲,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法律制度的完善包括了立法、执法和守法的完善等多方面的内容。鉴于本文主要探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东道国外资银行风险控制法制的的完善,本文主要从东道国的角度对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法律问题及相关国际合作进行论述。在论述中,笔者根据外资银行风险控制法律问题分析的需要采用了历史分析、经济学分析、政治学分析、法理分析、比较分析、规范分析、实证分析、系统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力图对于外资银行风险控制法律问题进行多角度的论述和跨学科研究,对于该问题提出理论思考和立法执法建议,为外资银行风险控制法制建设提供参考。本文共170000字,分为5个部分: 第一章 外资银行风险控制概述 该章首先通过外资银行的各种定义界定外资银行概念的内涵,论述外资银行从早期该跨国银行业到近代跨国银行业、现代跨国银行业、当代跨国银行业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以及外资银行对作为东道国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论述外资银行的风险及其控制措施,包括外资银行经营风险的内涵和形成机理、外资银行经营风险和其他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其发展趋势以及外资银行的内部控制、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市场约束、政府管制等风险控制措施。该部分论述的目的是论述我国外资银行风险控制涉及的的基本问题,为外资银行风险控制法律问题的分析奠定基础。 其主要观点为:从外资银行活动的实践看,外资银行是相对于本国银行而言,凡是由外国资本建立的或有外国资本参股的银行都属外资银行: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目的在于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并避免引进外资银行对东道国的消极影响,外资银行监管的重点应当是对外资银行风险的防范;外资银行的风险控制不应是一项单一的金融监管措施,而应当是各种风险控制政策和措施的综合体和系统工程;外资银行风险的复杂性和要求我们对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理论、宏观环境、控制手段进行不断的发展和创新。第二章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理论基础 该章从经济学和政治学两个层面分析了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理论基础。首先,从金融监管理论的演变引申出与监管理论具有相关性的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理论。在此基础上逐一论述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理论、社会利益理论、追逐论、管制新论、金融深化和金融约束理论、国际金融体系失缺理论,并对上述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经济学理论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评述。其次,在评述20世纪金融危机后提出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政治学理论问题。在论证国家安全、国家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相互关系的的基础上,分析银行业对外开放对于东道国金融安全的影响,论述加强外资银行风险控制对保证国家金融安全的意义。该章论述的目的在于从经济学和政治学理论的不同角度对于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原因、必要性紧迫性作出充分论证,为外资银行的风险控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主要观点为: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经济学原因不仅涉及一般银行监管的理论原因如金融体系脆弱理论,也涉及外资银行在跨国经营需要风险控制的理论原因,如金融深化和金融约束理论、国际金融体系缺失理论等,这些理论共同对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经济学原因作出说明;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经济学理论说明外资银行风险控制具有必然性,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措施还有为金融体系的安全网建设提供制度基础的作用;由于外资银行风险的产生和扩散和传递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外资银行风险控制不能照搬任何一种金融监管理论和风险控制措施,而应当随着外资银行发展的国内国际状况的变化不断推进风险控制理论的进步并?
二、经济全球化中的金融业发展及其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全球化中的金融业发展及其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欧盟外资审查条例》及其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和难点 |
第一章 中欧经贸关系和欧盟外资审查制度 |
第一节 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历程 |
一、1949-1978:起步发展阶段 |
二、1979-2001:快速发展阶段 |
三、2002-2019:深化发展阶段 |
第二节 欧盟外资审查制度的演变 |
一、遵循资本自由流动原则 |
二、进行外资审查的立法探索 |
第二章 《欧盟外资审查条例》的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出台背景 |
一、外部背景 |
二、内部背景 |
第二节 制度内容 |
一、实体规则 |
二、程序机制 |
三、核心关切 |
第三章 《欧盟外资审查条例》对中欧经贸的影响 |
第一节 中欧贸易来往情况 |
一、贸易规模增速下降 |
二、贸易差额失衡加剧 |
三、贸易结构整体浮动小 |
第二节 中欧投资情况 |
一、投资规模扩大但增速下降 |
二、企业状况总体上影响甚微 |
三、行业结构整体波动不明显 |
第四章 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趋势 |
第一节 短期可能受阻 |
一、外资审查范围扩大 |
二、审查条例泛政治化 |
第二节 长期仍呈上升态势 |
一、中欧经济互补性强 |
二、双方合作期望值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金融产业集聚效应与区域经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以昆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及数据来源 |
1.5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2.文献综述 |
2.1 关于金融发展理论的文献综述 |
2.2 关于金融集聚理论发展的文献综述 |
2.3 关于金融集聚的内涵的文献综述 |
2.4 关于金融集聚的动因的文献综述 |
2.5 关于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
3.金融集聚指标及效应研究 |
3.1 金融集聚指标体系 |
3.1.1 金融资源 |
3.1.2 金融集聚的指标与方法 |
3.2 金融产业集聚理论的正效应 |
3.2.1 增长效应 |
3.2.2 溢出效应 |
3.2.3 自我强化机制 |
3.3 金融集聚理论的负效应 |
3.3.1 对周边金融资源的吸纳效应 |
3.3.3 金融风险增大 |
4.昆明市经济及金融发展分析 |
4.1 经济发展现状 |
4.1.1 基础设施建设 |
4.1.2 经济发展的多重优势 |
4.1.3 昆明市经济体量及增速分析 |
4.2 金融产业发展分析 |
4.2.1 金融三大产业区位熵测算 |
4.2.2 昆明市金融相关率分析 |
4.2.3 昆明市发展金融的制约 |
5.实证分析 |
5.1 昆明市金融业区位熵测度 |
5.2 VAR模型实证分析 |
5.2.1 单位根检验 |
5.2.2 Johansen检验 |
5.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5.2.4 脉冲效应函数 |
5.3 回归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回归结果 |
5.3.3 拟合分析 |
5.4 结论 |
6.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 昆明市金融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
6.1.2 昆明市存在金融集聚 |
6.1.3 昆明市金融集聚能够促进滇中经济增长 |
6.2 对策与建议 |
6.2.1 继续提供政策支持 |
6.2.2 提高金融资源集聚程度 |
6.2.3 引进和培养高端金融人才 |
6.2.4 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论金融法的市场适应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金融法是适应市场的政府干预之法 |
二、当前金融法的不适应市场问题 |
(一) 政府干预不当 |
(二) 政府干预过度 |
1、金融监管权力过大。 |
2、行政性的金融市场风险。 |
3、金融监管“父爱主义”倾向。 |
4、金融监管人员的服务意识。 |
(三) 政府干预不足 |
三、适应市场是金融法的基本原则 |
(一) 不适应市场现象是一种常态 |
(二) 金融法要适应市场决定作用 |
(三) 金融法要适应市场运行机制 |
(四) 金融法要适应市场发展趋势 |
(5)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分业监管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来源及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创新之处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 |
一、我国金融混业经营发展的现状 |
(一)各类金融机构跨业合作 |
(二)互联网金融盛行 |
(三)金融控股公司大量存在 |
二、混业经营下我国金融分业监管法律制度面临的挑战 |
(一)《金融控股公司法》缺失,存在监管空白 |
(二)现有监管法律体系冲突不协调 |
(三)分业监管法律制度不利于金融创新和参与国际竞争 |
三、域外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变革与借鉴 |
(一)美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变革 |
(二)英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变革 |
(三)我国台湾地区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变革 |
(四)域外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借鉴 |
四、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具体完善建议 |
(一)构建我国伞形金融监管体系 |
(二)出台相关金融监管法律 |
(三)完善金融监管配套法律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我国特大城市金融差异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0 研究目的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基本概念 |
1.3.1 特大城市研究对象的选取 |
1.3.2 金融差异发展内涵的界定 |
1.3.3 特大城市金融功能的划分与说明 |
1.4 本文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我国特大城市金融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总结 |
2.1.1 经济改革对我国特大城市金融发展的三次重大转变 |
2.1.2 历次宏观经济调控对特大城市金融发展的影响简述 |
2.2 我国特大城市金融差异化发展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特大城市金融差异化发展本质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
2.2.2 经济转轨时期金融结构的演变可能与制度缺失相关 |
2.2.3 市场主导的金融差异化发展对地区发展有促进作用 |
2.2.4 优化金融生态成为我国特大城市金融发展的着力点 |
2.2.5 城市的规模和行政等级对金融功能的发挥影响巨大 |
2.2.6 特大城市金融差异化的研究不应忽视企业自生能力 |
2.3 相关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
2.3.1 特大城市金融差异化发展防止出现锁定效应 |
2.3.2 特大城市金融结构性调整已有很多前车之鉴 |
2.3.3 因势利导框架(GIFF)对特大城市同样适用 |
2.3.4 资本市场发达的地区抵御经济危机能力较强 |
3 金融差异化发展的必然性及发展阶段总结 |
3.1 我国特大城市金融差异化发展的必然性 |
3.1.1 特大城市经济发展阶段不同造成金融发展速度不同 |
3.1.2 特大城市经济规模不同造成金融发展基础条件不同 |
3.1.3 特大城产业结构差异造成金融发展服务主体的不同 |
3.1.4 特大城市金融发展定位不同造成金融发展方向不同 |
3.1.5 特大城市类型的差异造成金融发展分工格局的不同 |
3.2 我国特大城市金融发展差异现状总结 |
3.2.1 我国特大城市金融发展差异特征对比 |
3.2.2 我国特大城市金融行业空间分布差异 |
3.2.3 我国特大城市金融市场的差异 |
3.2.4 我国特大城市金融机构的差异 |
3.2.5 我国特大城市行政管理对金融差异的影响 |
3.3 我国特大城市金融差异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3.3.1 特大城市金融机构经营同质化问题普遍 |
3.3.2 特大城市中小企业众多但融资渠道单一 |
3.3.3 特大城市政府对金融发展考核重规模扩张轻结构升级 |
3.3.4 金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和融资困难同时存在 |
3.3.5 金融定位追求高端化但却忽视区域协同的顶层设计 |
3.4 我国特大城市金融发展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的总结 |
3.5 我国特大城市金融发展阶段的总结 |
3.5.1 发展阶段的总结 |
3.5.2 发展路径的总结 |
4 我国特大城市金融差异化发展的实证研究 |
4.1 影响因素的分类梳理 |
4.2 实证分析 |
4.2.1 模型构建 |
4.2.2 估计方法 |
4.2.3 数据来源 |
4.2.4 指标解释 |
4.3 实证结果 |
4.3.1 基本估计的结果说明 |
4.3.2 分期动态估计的结果说明 |
4.3.3 加入工具变量估计的结果和说明 |
4.4 实证分析的结论和政策解释 |
4.4.1 实证结论 |
4.4.2 政策解释 |
5 我国特大城市金融功能差异化演进的趋势 |
5.1 特大城市微观功能差异研究的必要性 |
5.2 我国特大城市金融基础功能演进趋势 |
5.3 我国特大城市金融主导功能演进趋势 |
5.4 我国特大城市金融衍生功能演进趋势 |
5.4.1 金融风险分散功能演进趋势 |
5.4.2 金融技术标准制定演进趋势 |
5.4.3 金融数据处理演进趋势 |
5.5 我国特大城市金融功能定位的趋势展望 |
6 特大城市金融差异化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
6.1 金融发展基础差异的国际借鉴 |
6.1.1 国家基础 |
6.1.2 文化基础 |
6.1.3 产业基础 |
6.1.4 社会基础 |
6.2 金融市场引导方式差异的国际借鉴 |
6.2.1 “业界自治”模式 |
6.2.2 “市场自发”模式 |
6.2.3 “跨越发展”模式 |
6.3 金融功能空间载体建设差异的国际借鉴 |
6.3.1 单中心地域载体 |
6.3.2 多中心地域载体 |
6.3.3 点轴带动地域载体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特大城市金融业规模逐年拉大但金融结构差距在缩小 |
7.1.2 特大城市金融差异化发展路径需依托于服务实体经济 |
7.1.3 特大城市金融结构变迁存在由高向低渐次发展的特征 |
7.1.4 金融功能的实现还需相应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 |
7.1.5 特大城市金融功能定位的协同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 |
7.2 政策建议 |
7.2.1 明确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目标和条件 |
7.2.2 区别对待两类金融差异化发展的问题 |
7.2.3 差异化发展实现条件是实现专业化的金融分工 |
7.2.4 金融差异化发展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导向 |
7.2.5 满足多元化需求应为特大城市金融差异化目标 |
7.2.6 特大城市金融差异化发展需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
7.2.7 特大城市金融差异化发展需放松部分行政限制 |
7.2.8 金融差异化还需研究特大城市的文化积淀差异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相关研究成果 |
(7)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金融危机压力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2 金融危机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 封闭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成因分析 |
2.3 开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成因分析 |
2.4 经济全球化视角下金融危机成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金融风险来源与危机生成路径 |
3.1 中国经济全球化概述 |
3.2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金融风险评价 |
3.3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金融风险来源 |
3.4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金融危机生成路径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金融危机压力预警内容设定 |
4.1 中国金融危机压力指数设计 |
4.2 中国金融危机压力预警指标选择依据 |
4.3 中国金融危机压力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金融危机压力的离散状态预警 |
5.1 方法说明 |
5.2 中国金融危机压力离散状态预警的变量设置 |
5.3 中国金融危机压力离散状态预警的估计 |
5.4 中国金融危机压力离散状态预警的效果评价与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金融危机压力的连续状态预警 |
6.1 方法说明 |
6.2 中国金融危机压力连续状态预警的外生变量设置 |
6.3 中国金融危机压力连续状态预警的估计 |
6.4 中国金融危机压力连续状态预警的效果评价与预测 |
6.5 中国金融危机压力预警结果原因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金融危机防范对策 |
7.1 短期对策 |
7.2 长期对策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论文创新与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西藏农牧区现代金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主要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可能的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3.1 可能的创新点 |
1.3.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研究述评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金融业与现代金融业 |
2.1.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
2.1.3 城镇金融与农牧区金融 |
2.1.4 合作金融与农牧区合作金融 |
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述评 |
2.2.1 国际研究述评 |
2.2.2 国内研究述评 |
2.3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研究前沿问题综述 |
2.3.1 国际学术界有关农村金融发展问题文献综述 |
2.3.2 国内学术界关于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
3. 农村金融发展相关基础理论 |
3.1 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
3.1.1 马克思产权观点 |
3.1.2 西方产权经济理论 |
3.1.3 交易成本理论 |
3.1.4 新制度变迁理论 |
3.2 信息经济学相关理论 |
3.2.1 非对称信息理论 |
3.2.2 信贷配给理论 |
3.3 垄断与反垄断管制 |
3.3.1 垄断的含义与资源配置效应分析 |
3.3.2 反垄断管制 |
3.4 金融发展理论 |
3.4.1 金融抑制理论 |
3.4.2 金融深化理论 |
3.4.3 金融约束理论 |
3.4.4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理论 |
3.5 国际农村金融市场理论流派 |
3.5.1 农村信贷补贴论 |
3.5.2 农村金融市场论 |
3.5.3 农村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
4. 国际国内农村金融业发展经验考察 |
4.1 国际农村金融业发展经验考察 |
4.1.1 美国农村金融体系演进历程 |
4.1.2 日本农村金融体系演进历程 |
4.1.3 德国农村金融体系演进历程 |
4.1.4 法国农村金融体系演进历程 |
4.1.5 印度农村金融体系演进历程 |
4.1.6 孟加拉的乡村银行模式(GB) |
4.1.7 国际农村金融发展经验启示 |
4.2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进程演进 |
4.2.1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概况 |
4.2.2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农村金融体制(1949~1978年) |
4.2.3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1979~1992年) |
4.2.4 中国农村金融商业化改革模式探索(1993~1996年) |
4.2.5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1997~2002) |
4.2.6 新一轮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试点(2003~2007年) |
4.2.7 中国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积极尝试(2007~今) |
4.3 西藏自治区农牧区金融业发展历程 |
4.3.1 西藏自治区金融业发展进程 |
4.3.2 西藏农牧区金融业发展历程 |
5. 西藏农牧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思路、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5.1.1 研究思路 |
5.1.2 指标选取 |
5.1.3 数据来源 |
5.2 计量研究方法综述及模型推导过程 |
5.2.1 相关计量研究方法综述 |
5.2.2 最小拉格朗日乘子结构变化单位根检验模型推导过程 |
5.2.3 边界检验模型推导过程 |
5.2.4 非参数广义因果关系检验模型推导过程 |
5.3 民主改革以来西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5.3.1 民主改革以来西藏经济金融发展情况 |
5.3.2 西藏经济金融发展最小拉格朗日乘子结构变化单位根检验 |
5.3.3 西藏自治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边界检验 |
5.3.4 西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广义因果关系的非参数检验 |
5.4 西藏农牧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5.4.1 西藏农牧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边界检验 |
5.4.2 西藏农牧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广义因果关系的非参数检验 |
5.4.3 西藏农牧区同自治区经济金融关系对比分析及其政策启示 |
6. 金融业支持西藏农牧业及民族手工业发展模式探讨 |
6.1 西藏"十一五"金融业支农支牧绩效、问题及改进措施 |
6.1.1 西藏"十一五"金融业支持农牧区发展取得的主要绩效 |
6.1.2 西藏"十一五"金融业支持农牧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6.1.3 西藏"十二五"金融业支持农牧区发展的基本措施 |
6.2 金融业支持西藏农牧业发展的模式设计 |
6.2.1 金融业支持西藏农牧民生产生活模式设计 |
6.2.2 农牧区农畜产品加工业金融服务模式设计 |
6.3 金融业支持西藏民族手工业发展的模式设计 |
6.3.1 西藏民族手工业的特点 |
6.3.2 西藏民族手工业企业的金融服务模式设计 |
6.3.3 西藏民族手工业家庭的金融服务模式设计 |
7. 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农牧区现代金融业体系架构设计 |
7.1 西藏农牧区金融业发展与全区金融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
7.1.1 西藏金融业发展与全区经济增长之间的辩证关系 |
7.1.2 西藏农牧区金融业发展与全区金融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
7.2 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现代金融体系构建方略与政策措施 |
7.2.1 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架构 |
7.2.2 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架构 |
7.2.3 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现代金融体系构建方略 |
7.2.4 构建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现代金融体系的配套措施 |
7.3 中国特色西藏特点适应性农牧区现代金融体系框架设计 |
7.3.1 中国特色西藏特点适应性农牧区现代金融体系构建的思路、要求和目标 |
7.3.2 西藏农牧区现代金融业组织体系基本构成 |
7.3.3 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农牧区现代金融业体系总体架构设计 |
7.3.4 构建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农牧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政策措施 |
8. 全文总结与前景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前景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9)中东金融体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学者对中东金融体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内容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东金融体系概述——新制度金融理论的视角 |
第一节 中东现代银行的兴起 |
一、金融活动产生的原因 |
二、现代银行的兴起 |
三、商业银行国有化 |
第二节 中东金融体系雏形(1973-1980s) |
一、中东金融体系雏形的建立 |
二、金融中心的转移 |
三、中东银行国际化 |
第三节 中东金融体系逐步深化(1990s) |
一、经济改革与结构调整 |
二、金融部门效率 |
第四节 中东金融体系现状(2010s) |
一、中东国家金融机构类型 |
二、银行信贷膨胀 |
三、资本市场发展迅速 |
第五节 新制度金融理论 |
一、新制度经济学诠释 |
二、新制度金融理论阐释 |
第二章 中东金融体系的地缘政治背景 |
第一节 石油地缘政治 |
一、石油与地缘政治危机 |
二、石油争夺战背后的金融货币战 |
第二节 中东民族主义和伊斯兰复兴主义 |
一、中东阿拉伯民族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 |
二、伊斯兰教与西方 |
第三节 “9·11”事件与金融反恐 |
一、“9·11”事件对国际金融格局的影响 |
二、金融反恐对中东伊斯兰金融机构的影响 |
第四节 战争与冲突 |
一、黎巴嫩内战与贝鲁特金融中心的衰退 |
二、两伊战争对两国及海湾金融市场的影响 |
三、第四次中东战争对中东银行业的影响 |
四、海湾战争结束后的金融自由化进程 |
五、伊拉克战争——金融危机祸首? |
第三章 石油美元对中东金融体系的推动作用 |
第一节 石油与中东经济 |
一、石油与中东经济的关系 |
二、国际石油市场金融化 |
第二节 石油美元 |
一、1970s 和 1980s 石油美元回流 |
二、石油美元回流与国际资本流动、国际债务的关系 |
三、新石油美元回流与全球不平衡 |
第三节 石油美元与中东金融发展 |
一、石油美元促进银行机构迅速发展 |
二、中东图谋金融权力中心 |
三、石油美元、银行流动性与信贷膨胀 |
四、石油美元加速中东资本市场发展 |
五、从石油资本到金融资本 |
第四章 中东金融体系的伊斯兰特色 |
第一节 伊斯兰金融思想 |
一、伊斯兰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伊斯兰金融思想的主要原则 |
三、伊斯兰经济和金融思想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伊斯兰金融的兴起与发展 |
一、伊斯兰金融发展概述 |
二、中东国家伊斯兰金融概况 |
三、伊斯兰金融规模及发展特点 |
四、伊斯兰金融兴起与发展的原因 |
五、金融全球化与伊斯兰金融发展的二律背反 |
第三节 伊斯兰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比较 |
一、主要伊斯兰金融工具 |
二、伊斯兰银行与传统银行的比较 |
第四节 伊斯兰金融与国内政治的关系 |
一、金融与政治 |
二、伊斯兰金融与国内政权合法性 |
第五章 中东地区特殊的商业文化环境 |
第一节 政治文化环境 |
一、政治制度与政治发展 |
二、政府治理的低排名 |
三、司法体系世俗化 |
四、经济发展状况 |
第二节 商业文化 |
一、传统社会结构 |
二、传统商业文化 |
三、过度城市化 |
四、科技信息 |
第三节 市场竞争环境 |
一、做生意不容易 |
二、竞争环境差 |
三、利益集团与低透明度 |
第六章 金融全球化对中东金融体系的影响 |
第一节 金融全球化 |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回顾 |
二、金融全球化的含义、实质与影响 |
三、金融全球化的理论基础 |
四、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安全 |
第二节 中东国家金融自由化 |
一、金融自由化含义 |
二、中东国家金融自由化进程 |
三、金融体系改革任重道远 |
四、海合会国家的国际金融合作 |
第三节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东金融体系的影响 |
一、银行业流动性紧张、信贷紧缩 |
二、股市下挫,市值缩水 |
三、主权财富基金投资受损 |
四、国际资本流入缓慢回升 |
五、迪拜世界债务危机 |
第七章 新兴金融资产:主权财富基金 |
第一节 主权财富基金的崛起及其特点 |
一、主权财富基金发展概况 |
二、主权财富基金蓬勃发展的原因 |
三、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特点 |
四、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主权财富基金 |
第二节 主权财富基金之争 |
一、主权财富基金的国际影响力 |
二、主权财富基金争论的实质 |
三、主权财富基金的国际监管 |
第三节 海湾国家 SWFs——从石油财富到金融资产 |
一、石油储备的“地下”财富和“地上”财富 |
二、海合会国家主权财富基金概况 |
三、海合会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多元化投资策略 |
第八章 关于中东金融体系发展的若干思考 |
第一节 影响中东金融体系发展诸因素 |
一、石油美元对中东金融体系发展功不可没 |
二、伊斯兰教对中东金融体系发展具有两面性 |
三、商业文化环境总体不利于中东金融发展 |
四、金融全球化对中东金融深化的显着作用 |
五、地缘政治危机对中东金融体系的破坏性 |
第二节 金融与经济增长 |
一、有关中东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二、影响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主要原因 |
第三节 中东金融体系发展的未来态势 |
一、政府主导与市场需求 |
二、开放自由与监管保护 |
三、地区主义与全球主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外资银行风险控制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外资银行风险控制概述 |
一、 外资银行的历史发展及其对东道国的作用和影响 |
(一) 外资银行概念的界定及其组织形式 |
(二) 外资银行的历史演进 |
(三) 外资银行对东道国的作用和影响 |
1 、 外资银行对发达国家的作用和影响 |
2 、 外资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的作用和影响 |
二、 外资银行的风险 |
(一) 外资银行风险的内涵及形成机理 |
(二) 外资银行风险的表现形式 |
1 、 信用风险 |
2 、 国家风险 |
3 、 市场风险 |
4 、 利率风险 |
5 、 流动性风险 |
6 、 操作风险 |
7 、 法律风险 |
8 、 声誉风险 |
(三) 外资银行风险发展的新趋势 |
1 、 国际银行业的并购使银行业系统风险增大 |
2 、 放松管制和跨国银行的业务国际化、全能化使金融风险控制难度加大 |
3 、 国际金融风险和危机频繁出现及其传递使跨国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具有全球性 |
三、 外资银行的风险控制及其主要措施 |
(一) 外资银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
1 、 外资银行风险管理的概念和历史发展 |
2 、 外资银行风险管理的内容 |
3 、 外资银行风险管理的实施手段--内部控制 |
(二) 外资银行的行业自律 |
1 、 外资银行的行业自律的概念及其作用 |
2 、 外资银行的行业自律组织的组织机构和具体任务 |
3 、 外资银行行业自律组织对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特殊作用 |
(三) 外资银行的社会监督 |
1 、 外资银行社会监督的内涵及其作用 |
2 、 外资银行的社会监督的主要形式 |
3 、 外资银行的社会监督对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特殊作用 |
(四) 市场约束 |
1 、 市场约束的内涵及其作用 |
2 、 市场约束对于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作用 |
(五) 外资银行的政府监管 |
1 、 政府监管概念、监管目的及监管原则 |
2 、 政府监管体制和监管内容 |
3 、 外资银行政府监管的特殊性及对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作用 |
第二章 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理论基础 |
一、 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经济学分析 |
1 、 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理论 |
2 、 社会利益理论 |
3 、 追逐论或捕获论 |
4 、 管制新论 |
5 、 金融深化和金融约束理论 |
6 、 国际金融体系失缺理论 |
二、 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政治学分析 |
(一) 国家安全、国家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 |
(二) 银行业对外开放与金融安全 |
1 、 金融业的对银行业对外开放增加了东道国维护金融安全的责任 |
2 、 银行业对外开放对东道国维护金融安全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
3 、 银行业对外开放可能引发国家金融安全问题的跨国传递 |
(三) 加强外资银行风险控制对保证国家金融安全的意义 |
1 、 加强外资银行风险控制有利于维护东道国金融体系的安全 |
2 、 加强外资银行风险控制有利于提高东道国维护金融安全的能力 |
3 、 加强外资银行风险控制有利于防止国际金融安全问题向东道国发展和传递 |
第三章 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法律制度 |
一、 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法制化 |
(一) 外资银行风险控制法制化的必然性 |
(二) 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立法的价值追求、功能和作用 |
1 、 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立法的法律价值追求 |
2 、 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立法的功能和作用 |
二、 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法律渊源 |
(一) 国内立法和判例 |
(二) 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带约束性的建议 |
三、 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国内立法 |
(一) 东道国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国内立法 |
1 、 东道国的外资银行国内政策 |
2 、 东道国外资银行风险监管的主要法律措施 |
(二) 母国对海外银行风险控制的国内立法 |
1 、 母国对海外银行风险控制的目的 |
2 、 母国对海外银行的设立监管法律制度 |
3 、 母国对海外银行的业务经营监管法律制度 |
三、 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国际立法 |
(一) 巴塞尔体制 |
1 、 《对银行国外机构的监管原则》 |
2 、 《巴塞尔协定修订本:对银行设立国外机构的监管原则》 |
3 、 《关于统一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 |
4 、 《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 |
5 、 巴塞尔资本新协议 |
(二) 世界贸易组织体制 |
1 、 《服务贸易总协定》 |
2 、 《服务贸易总协定》金融服务附录 |
3 、 《有关金融服务承诺的谅解书协议》 |
4 、 《全球金融服务协议》 |
5 、 世界贸易组织金融服务领域的最新发展 |
(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体制 |
1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和资金援助功能 |
2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机构、资金来源和法律地位 |
3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
第四章 我国外资银行的风险控制 |
一、 我国外资银行引进及对经济的影响 |
(一) 我国外资银行引进概况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到改革开放前对外资银行的排斥阶段 |
2 、 改革开放初期外资银行引进的初步发展阶段 |
3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资银行引进的加速发展阶段 |
(二) 引进外资银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
1 、 外资银行引进的正面影响 |
2 、 引进外资银行的负面影响 |
二、 我国外资银行引进所带来的风险 |
(一) 货币政策效果弱化导致的外汇风险 |
(二)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金融风险 |
(三) 外债风险 |
(四) 资本充足性和资产质量风险 |
(五) 外资银行违规操作带来的风险 |
(六) 外资银行参股带来的国内银行风险 |
(七) 外资银行总行或设在其他国家分支机构发生问题导致的风险 |
(八) 外资银行破产带来的风险 |
(九) 国际政治事件及国际金融风险、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风险 |
三、 我国外资银行的风险控制立法 |
(一) 我国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现行政策 |
(二) 我国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国内法律规范 |
第五章 我国外资银行风险控制法制的完善 |
一、 入世后我国外资银行风险控制法制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一) 我国银行业开放的承诺 |
(二) 入世后我国对外资银行风险控制法制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
1 、 根据WTO的要求建立较为完备的金融法律体系 |
2 、 根据WTO的要求增强法律透明度 |
3 、 根据WTO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 |
4 、 根据WTO的要求完善司法体制 |
二、 我国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法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外资银行立法政策的配套措施存在问题 |
(二) 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相关的金融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
(三) 外资银行监管机构的设置和监管协调存在问题 |
(四) 监管机构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对于监管机构缺乏有效约束 |
(五) 外资银行风险监管需要进一步加强 |
(六) 外资银行缺乏行业自律制度 |
二、 我国外资银行风险控制法制的完善 |
(一) 我国外资银行风险控制法制建设的发展方向 |
1 、 坚持金融体制改革的市场化 |
2 、 贯彻国民待遇与坚持逐步开放相结合的原则 |
3 、 提高我国中资金融机构的竞争力,明晰产权、服务创新、参与国际竞争 |
4 、 加强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
5 、 实现金融法制建设的专业化、系统化和透明化 |
(二) 完善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立法的主要政策和法律措施 |
1 、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外资银行政策 |
2 、 完善我国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相关的金融法律体系 |
3 、 完善外资银行监督管理机构和监管合作机制 |
4 、 实行外资银行的分级制度 |
5 、 调整最低资本要求 |
6 、 完善外资银行经营活动的具体立法 |
7 、 加强外资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 |
(三) 建立我国外资银行风险控制的法律机制 |
1 、 金融宏观调控法律机制 |
2 、 外资银行风险监管的法律机制 |
3 、 外资银行风险监管国际合作法律机制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 中文资料 |
二、 英文资料 |
后记 |
四、经济全球化中的金融业发展及其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欧盟外资审查条例》及其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影响[D]. 张舒慧.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2]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2017)[J]. National Institute of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03)
- [3]金融产业集聚效应与区域经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以昆明市为例[D]. 王君. 云南大学, 2018(01)
- [4]论金融法的市场适应性[J]. 蓝寿荣. 政法论丛, 2017(05)
- [5]混业经营趋势下我国分业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 宁红燕. 西南政法大学, 2017(08)
- [6]我国特大城市金融差异化发展研究[D]. 宋毅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09)
- [7]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金融危机压力预警研究[D]. 解凤敏. 中国矿业大学, 2011(05)
- [8]西藏农牧区现代金融业发展研究[D]. 李力锋.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5)
- [9]中东金融体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D]. 姜英梅.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10]外资银行风险控制法律问题研究[D]. 曾文革. 西南政法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