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轮南地区原油类型多样性的主控因素

论轮南地区原油类型多样性的主控因素

一、试论轮南地区原油类型多样性的主控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周肖肖[1](2020)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含油气丰富,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和油气充注及调整改造,油气成藏较为复杂。本文利用最新的地震、测井、地质和地化等资料分析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不同相态烃类分布特征、地化特征、成因及来源、油气藏遭受的次生化学作用。在分析油气藏主控因素及成藏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前面的分析,总结了塔中和古城地区奥陶系不同相态烃类成藏模式。(1)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油气可划分为古城地区的干气和塔中地区的凝析油、挥发油、正常油。塔中地区平面上“西部富油,东部富气”:西部为“断裂带富气,斜坡区距通源走滑断裂近处富气,远处富油”;东部为“断裂处富气,靠近内带处富油”。纵向上,塔中地区不同层系“深部富气,浅部富油”;同一层系“高部位富气,低部位富油”;沿不整合面分布的特征。古城地区天然气分布于构造斜坡或高部位的断裂发育区,纵向上分布于云化滩储层内。(2)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天然气为成熟-过熟干气,由深部储层寒武系成因的古油藏裂解形成。塔中东部天然气干燥系数、成熟度和气油比明显大于西部;南北向上断裂带处干燥系数较大,北部斜坡区较小。这主要由天然气成因差异和次生作用造成:古城地区过熟干气沿着塔中Ⅰ号断裂向西充注到塔中东部发生混合作用,使得塔中东部天然气干燥系数和成熟度明显高于西部;北部斜坡区的西部分布有相对低熟源岩,生成的干酪根裂解气与深部原油裂解气共存,断裂带以深部原油裂解气为主。H2S为CIP离子驱动的TSR作用启动阶段的产物。西部地区地层水Mg2+和矿化度较东部高,TSR反应更易发生,H2S含量较东部偏高。塔中-古城地区CO2和N2均为源岩有机质热降解成因。(3)基于黄金管热模拟实验重新厘定了油源对比指标:芳基类化合物、碳和硫同位素。对比分析认为寒武系烃源岩为主力源岩。塔中东部地区原油密度、粘度、含蜡量等明显大于西部,全油碳同位素以及成熟度则小于西部。断裂带处原油密度、粘度较低,斜坡区稍大。原油性质差异主要由寒武系源岩在塔中东西部成熟度差异造成,西部源岩埋深超东部近千米,造成西部原油成熟度偏高,密度和粘度偏低。断裂带处原油物性除了与高熟源岩有关外,气侵等作用也会造成原油密度、粘度等减小。(4)塔中地区奥陶系烃类相态受源岩成熟度、次生作用和多期油气充注的影响:源岩成熟度和多期充注对斜坡区油气相态影响大;奥陶系顶部构造高部位生物降解相对强烈;TSR作用能降低油裂解门限温度且加速热裂解作用的进行;奥陶系储层温度相对较低,原油热裂解程度有限,寒武系原油裂解程度明显大于奥陶系原油。气侵作用在塔中地区较为重要,断裂区强度较大。塔中西部以深部原油裂解气垂向气侵为主,东部以古城地区过熟天然气侧向气侵为主。(5)晚加里东期,来自寒武系的原油运移至塔中-古城等成藏。海西早期,构造运动导致塔中地区古油藏遭受破坏;位于斜坡部位的古城地区油气藏遭受较低程度破坏。海西晚期,塔中地区源岩再次深埋生油,油气经断裂垂向运移至目的层,通过不整合等输导体系侧向运移至优质储层内,在致密盖层和隔夹层的封盖作用下,多层系成藏;古城地区源岩处于过熟阶段,聚集少量的油气。喜山期,塔中地区寒武系油裂解气沿断层向上充注到目的层形成凝析气等,古城地区原油裂解气也沿着Ⅰ号断裂运移至塔中东部形成凝析气藏;古城地区深部裂解气或保存至寒武系或运移至目的层形成干气藏。塔中地区分为油藏(正常油和挥发油)与气侵改造型凝析气藏2类成藏模式。油藏分布于西部斜坡区、中部远离通源断裂处、东部内带区;凝析气藏分布于通源断裂处,根据气侵方式差异分为西部垂向气侵改造和东部侧向气侵改造2种成藏模式。古城地区为原油裂解气在走滑断裂和盖层作用下聚集成藏模式。

李东昊[2](2018)在《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潜山油藏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文中指出束鹿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南部,是燕山晚期-古近纪构造运动中形成的北东向单断箕状凹陷。区域内油气资源丰富,已发现新近系馆陶组、古近系东营组、沙河街组以及基底潜山等多套含油层系。其中潜山油藏探明储量仅占全区已探明储量的18.3%,勘探程度较低。该区域潜山出露地层变化较大,构造复杂,油气聚集规律认识不清,需要加强成藏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研究,为今后的勘探开发工作提供有利支持。此次研究以石油地质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地震、测井、录井、岩芯、试油及生产资料,运用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开展束鹿凹陷潜山油藏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通过对有机质含量、类型、流体包裹体分析,对潜山油藏油源及成藏期次进行分析;根据已发现油藏平面位置、油藏规模、试油试采状况及原油性质,总结潜山油藏成藏特征;分析潜山油藏类型,研究生油条件、运移通道、圈闭条件对成藏的影响,总结束鹿凹陷潜山油藏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束鹿凹陷潜山油藏烃源岩成藏条件良好,共发育两套烃源岩,分别对应沙一段底、沙三段下两套地层,其中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含量高,大部分进入了成熟阶段,是主力生烃层,是已发现潜山油藏的主要油气供给来源。近东西向及北东向的二级断层、斜坡区潜山顶部不整合面及沙河街组发育稳定且连通性能好的渗透性岩层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潜山奥陶系、蓟县系雾迷山组是良好的碳酸盐岩储层,其上覆的古近系、新近系泥岩,石炭系-二叠系泥岩以及潜山内幕泥页岩为优质盖层,起到了阻隔油气运移的作用。成藏主控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发育在洼槽区及斜坡区下部的成熟烃源岩控制了潜山油藏油气充满程度及原油品质;二、断层运移体系及不整合面运移体系控制了潜山油气藏的油气供给通道,渗透性岩层运移体系是以上两种运移体系的过渡阶段;三、圈闭条件控制了潜山油气藏的聚集。总结束鹿凹陷潜山油藏四种成藏模式:断背斜潜山油藏、断块山潜山油藏、内幕遮挡潜山地层油藏以及残丘式潜山油藏,并指出洼槽区古隆起周边是断背斜潜山油藏富集区域,斜坡区北部及南端是断块潜山油藏及内幕遮挡潜山地层油藏的富集区域,宁晋凸起带是残丘式潜山油藏的富集区域。

纪红[3](2018)在《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是我国最典型的盐湖相生烃凹陷之一,原油具有早期生成特征,NSO化合物对于揭示油气成因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受常规技术的限制,利用NSO杂原子化合物信息解剖油气成因的研究薄弱。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具有超高的分辨率和精度,分析杂原子化合物有独特的优势。本论文以东濮凹陷为研究对象,首次在该区应用FT-ICR MS技术及单体烃硫同位素技术,结合常规GC/MS技术,揭示盐湖相原油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分布特征,解析其主控因素及其地球化学意义,探索其成因及演化机制。结果表明,基于负离子ESI FT-ICR MS检测到东濮凹陷原油中主要有五类杂原子化合物:N1、N1O1、O1、O2和O3,以N1、O1和O2类占绝对优势;N1类化合物以DBE=9、12和15系列占绝对优势;O1类以酚类(DBE=4)为主;原油中O2类一般以DBE=1的脂肪酸占优势,并在低熟样品中检测到一定丰度的含特殊生物骨架的甾烷酸和藿烷酸类化合物,指示其低温成因。基于正离子的ESI FT-ICR MS检测到东濮凹陷原油(油砂)杂原子化合物共9类:N1、N1O1、N1S1、O1、O1S1、O2、O2S1、S1、S2类型,以S1占绝对优势,其次为O1S1。S1类中检测到丰富的DBE=1,3,6和9类化合物。观察到不同沉积环境、不同成熟度的原油中NSO化合物有显着的差异。盐湖相沉积环境中O2类丰度相对较高,含氮类相对较低;成熟度较低的原油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范围较宽,随成熟度增加,分子量范围变窄,原油中单质类杂原子化合物如N1、S1类丰度增加,含复合杂原子化合物的种类丰度降低,如O1S1类,化合物缩合度DBE值增加,碳数范围减小。部分成熟高成熟原油中发现大量低热稳定性S1类化合物,O1类丰度较低,但硫同位素相对较重,普遍大于20‰,反映部分原油受TSR作用的影响;受运移分馏的影响,成熟度较低的原油/油砂中富集更多的DBE9-N1类(主要是咔唑类)。总的来说成熟度是影响NSO杂原子化合物组成和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提出5项评价原油的成熟度辅助指标,包括DBE9–12/DBE15–18-N1、DBE9–12/DBE4–20-O1、C20–30/C31–50-DBE8-O1、C20–28/C29–40-DBE12-N1和C20–30/C31–50-DBE15-N1;其中DBE9–12/DBE15–18-N1效果最佳。较低的O1类和大量的低热稳定性S1类化合物及较重的单体烃硫同位素特征,进一步揭示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TSR较为普遍。原油中检测出了大量热稳定性较低的脂肪酸与带有生物骨架结构的环烷酸及低等价双键数(DBE<9)的有机硫,其与非烃、沥青质关系密切,对低熟油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提出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主要有两种成因机制:类脂类大分子早期成烃和富硫大分子/干酪根低温降解机制;低熟原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形成途径以分子内的硫化作用为主,并存分子间的硫化作用;提出O2/N1(>0.7)、C20–30/C15–45–DBE1–O2(>0.4)、DBE5–6/∑DBE0–26–O2(>6.0)可用于识别低熟油,该发现对类似盐湖相低熟油的勘探具有参考意义。

王阳洋[4](2018)在《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组分对比与成藏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海相盆地深部碳酸盐岩地层中寻找油气是中国未来油气勘探的趋势之一。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深层碳酸盐岩广泛发育,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其中塔中地区是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目前的勘探实践表明该区下古生界油气资源丰富,油气相态分布复杂,不同相态烃类成因来源、相态控制因素不明,成藏过程存在争议、成藏模式有待总结。本论文基于塔中地区最新勘探成果和资料,综合利用地质剖析、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方法,以不同相态烃类组分对比及成藏特征分析为主线,探讨了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的分布特征、控制因素、成因来源、成藏过程并建立成藏模式,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塔中地区下古生界烃类具有多相态分布的特征,主要可划分为凝析气、挥发性油和正常油三种。平面上,不同相态烃类呈现出自南向北“断裂带富气、平台区富油”、自东向西“东部富气、西部富油”的分布特征;纵向上,不同相态烃类表现为不同层系“深部富气,浅部富油”、同一层系“高部位富气,低部位富油”的分布特征。(2)相较塔中西部,塔中东部奥陶系天然气干燥系数高、甲烷碳同位素重;相较于北部平台区,塔中10号断裂带和塔中Ⅰ号断裂带奥陶系天然气干燥系数高、甲烷碳同位素偏重。烃类气体地化特征的差异分布与混源成因有关:塔中10号断裂带和塔中Ⅰ号断裂带东部主要以成熟度较高的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原油裂解气为主,混有少量相对低成熟度的中上奥陶统成因原油伴生气;塔中Ⅰ号断裂带西部及北部平台区,相对低成熟度的中上奥陶统成因原油伴生气和高成熟度的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原油裂解气均有分布。研究区下古生界CO2的含量普遍较低且主要为无机成因;N2含量较高且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类烃源岩热演化作用;H2S主要为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初期的产物,其中塔中西部地层水活性硫酸盐结构浓度高于塔中东部,更易于促进TSR作用,生成高含量H2S。(3)相较于北部平台区,塔中10号断裂带、塔中Ⅰ号断裂带原油密度小、原油含蜡量高、原油碳同位素重;相较于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下奥陶统鹰山组原油密度小、原油碳同位素偏重、成熟度高。原油性质的差异分布与混源成因有关:整体上,塔中地区下古生界油气藏主要为中上奥陶统与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原油的混合成藏,其中中上奥陶统成因原油的贡献量相对较大。具体的,下奥陶统鹰山组较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的原油含量相对偏高,且随着埋深增加,寒武系-下奥陶统成因原油贡献量不断增大。(4)塔中地区下古生界烃类多相态的控制因素多样:构造相对稳定区油气相态主要受烃源岩类型及热演化程度、多期充注作用控制,具体表现为北部平台区经历烃源岩多期生排烃,主要为加里东期和晚海西期原油混合充注形成挥发性油藏、正常油藏;构造相对活跃区油气相态主要受晚期气侵作用控制,具体表现为塔中Ⅰ号、塔中10号断裂带加里东期、晚海西期形成的油藏被喜山期高成熟度天然气强烈气侵改造,形成大面积凝析气藏;深部油气相态主要受高温热裂解作用控制,具体表现为寒武系古油藏原油裂解,生成大量原油裂解气,其中TSR作用使原油的热稳定性和裂解气生成的门限温度降低、进一步促进烃类裂解生成天然气。(5)塔中地区下古生界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的混源油气,在加里东期、晚海西期通过断裂垂向运移进入目的层后,经不整合面、渗透性输导层、断裂的侧向输导分配,于构造高点圈闭的优质储层中优先汇聚,进而在盖层的遮挡下多层位富集成藏,喜山期生成的大量天然气对前期油藏发生大规模气侵作用,最终形成烃类多相态分布,成藏模式可划分为气侵改造型凝析气藏与充注混合型油藏两种,前者主要分布于构造相对活跃的断裂带,后者主要分布于构造相对稳定的平台区。气侵改造型凝析气藏按气态组分特征可进一步分为高含硫化氢型凝析气藏与低含硫化氢型凝析气藏。

耿辰东[5](2018)在《塔里木盆地轮南断垒带三叠系断层特征及其控藏作用》文中研究指明轮南断垒带断裂发育,形成以断块油气藏为主的多种构造圈闭,断裂对油气藏的形成与保存有着显着的控制作用,深化断裂形成和演化过程是认识轮南断垒带油气藏地质条件和探讨断裂对油气分布规律控制作用所必需的。在三维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对断层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根据断层的走向、规模与发育性质等因素将断层平面上划分为4组断裂系统;应用地层沉降量法和断层活动速率法系统分析边界断裂和不同级次断裂的活动规律,阐明断层活动期与油气运聚期的配置关系。断层现今封闭性评价中,主要针对轮南断垒带控油断层,结合地震资料和测井、岩性等资料应用岩性对置法和泥岩涂抹法(SGR)分析了断层的侧向封堵性,应用断面压力法和紧闭指数法分析了断层的垂向封闭性,最后在侧向与垂向封闭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轮南断垒带断层封闭性受走向控制明显,总体呈现北东东向>北东向>北北东向>近南北向;断层下盘封闭性略好于断层上盘。在总结研究区油气成藏条件的基础上,采用流体包裹体法,结合烃源岩生排烃史和地层埋藏热演化史,划分出喜山晚期油气成藏期。探讨了断裂与烃源岩、储层、盖层、圈闭以及保存条件的关系,明确了断裂的控盆与输导作用和封堵作用。最后总结了研究区断裂控藏作用:边界一级与二级断层长期继承性活动,控制了盆地生油洼陷的发育与大型圈闭的成带分布,三级断裂沟通了油源与圈闭,起到了输导和分配油气的作用,部分三级及四级断层封堵了油气,形成了复杂的断块油气藏。

韩浩东[6](2018)在《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储层成因及白云石化机理》文中认为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发育巨厚的白云岩,油气勘探潜力巨大。长期以来,受控于寒武系白云岩形成时代老、埋藏深度大、储层改造和破坏严重、保存条件复杂、储集层类型多样以及非均质性强等因素,导致其勘探程度较低,未见突破性进展。2012年在塔中隆起中深1井寒武系盐下白云岩获得油气发现,开启了寒武系白云岩油气勘探的新阶段。针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储层成因及白云石化机理等问题,论文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沉积学、岩石学、储层地质学及行业标准为理论研究依据,根据地质、钻井、测井等资料,利用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压汞分析、流体包裹体、电子探针、X衍射、主微量元素分析、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镁同位素、高温高压溶蚀实验等测试分析手段,分析储层岩石学、储集空间、物性、孔隙结构特征,综合研究储层成岩作用并重点分析了白云石化机理、储层溶蚀机理、储层发育主控因素,结合沉积相、断裂系统、烃源岩、盖层及有利溶蚀区分布等因素综合预测了有利勘探区。研究表明:(1)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储层岩石类型主要包括晶粒白云岩、(残余)颗粒白云岩、泥微晶白云岩、藻纹层白云岩、角砾状白云岩、过渡型白云岩及泥微晶灰岩、白云质灰岩等;非储层岩石类型包括膏岩、盐岩等蒸发岩以及泥岩等。孔隙及缝洞均普遍充填白云石、方解石、有机质及粘土矿物、石英、黄铁矿等,并在局部发育硬石膏、天青石、重晶石、石英、萤石、胶磷矿、伊利石、海绿石等热液矿物及其组合。(2)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变化范围较大,孔隙度介于0.1%~23.9%之间,渗透率介于0.003×10-3μm2~11200× 10-3μm2之间。寒武系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洞)和晶间溶孔为主,其次为裂缝、晶间孔、晶间溶孔、粒内溶孔、粒间溶孔等。寒武系地层共发育5期裂缝,裂缝在地层和区域上分布非均质性强,裂缝参数受断裂控制明显。依据压汞曲线和铸体薄片图像分析,孔隙结构可划分为4种类型:粗喉-大孔型,细喉-中孔型,细喉-小孔型、微喉-微孔型。CT扫描孔隙结构三维重构结果表明残余颗粒细晶白云岩的物性和孔隙结构较好,是研究区较有利的储集岩类。基于铸体薄片图像处理的多重分形-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为白云岩储层孔隙结构定量分类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新途径。(3)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碳酸盐岩经历的主要成岩作用包括泥晶化作用、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重结晶作用、过白云石化作用、硅化作用、充填作用、去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破裂作用,其中对储层具有建设意义的主要有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依据岩石学特征和包裹体温度,寒武系白云岩所经历的成岩阶段可划分为同生成岩阶段、早成岩阶段、中成岩阶段、晚成岩阶段。结合构造、地层埋藏史分别建立了晶粒白云岩和(残余)颗粒白云岩的成岩序列及孔隙演化模式。(4)根据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确定了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白云石化作用主要有蒸发泵白云石化作用、回流渗透白云石化作用、中-深埋藏白云化作用以及构造-热液白云石化作用。根据Mg同位素、Sr同位素及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确定了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白云石化流体主要为海源流体;而热液的来源包括高温地层卤水和幔源流体。在白云石化作用类型空间分布上,巴楚地区肖尔布拉克组以埋藏白云石化作用为主并受一定热液作用改造;吾松格尔组、阿瓦塔格组以蒸发泵白云石化作用为主;沙依里克组以蒸发泵白云石化和埋藏白云石化作用为主,且白云石化作用不彻底;下丘里塔格组以埋藏白云石化作用为主并受一定程度的热液作用改造。塔北地区下丘里塔格组白云岩主要以回流渗透白云石化及中-深埋藏白云石化成因为主,受构造-热液改造明显。热液白云石化作用在塔北及古城地区普遍发育,并且热液作用对这些地区储层改造有积极意义。受岩浆类型的控制,塔北和古城地区热液作用强于巴楚地区。(5)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储层溶蚀作用具有多样性,包括(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埋藏溶蚀作用、表生岩溶作用以及与深大断裂有关的溶蚀作用,溶蚀作用控制了储层储集空间的发育。埋藏溶蚀高温高压溶蚀实验结果表明,任何温压条件下方解石都比白云石更易溶;理论计算与模拟实验均表明碳酸盐岩溶蚀作用存在最佳溶蚀深度段,对应于浅-中埋藏阶段;溶蚀作用能够大幅度提高岩石的渗透率;碳酸盐岩溶蚀作用受岩石孔隙结构、矿物成分影响明显,裂缝为溶蚀作用提供了优势通道。(6)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储层的形成、演化、发育分布以及储集体质量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共同控制。结合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及构造作用特征,明确了研究区储层主要控制因素及其空间分布,建立了塔北、巴楚地区颗粒白云岩、晶粒白云岩储层成因模式。台内丘滩、台缘滩及膏云坪等有利的沉积相带控制了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储层的宏观分布;高频层序控制了早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对高能相带储集空间的改造;构造作用形成的断裂带及裂缝密集带为后期有机酸、CO2、H2S、热液等溶蚀流体对储层的溶蚀改造提供了通道。早期大气淡水溶蚀形成的溶孔发育的颗粒白云岩及膏质白云岩类储集体是孔隙发育的基础,后期有机酸、CO2、热液流体及TSR相关的流体等对碳酸盐岩的埋藏溶蚀作用对储集空间起到重要的保持和改造作用。(7)依据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沉积相、断裂系统、烃源岩、盖层、有利溶蚀区分布等因素,综合预测了塔里木盆地寒武系油气有利勘探区。下寒武统Ⅰ级有利区分布在巴楚地区和田河气田东缘、塔中1号断裂带南缘及塔北隆起区;Ⅱ级有利勘探区主要分布在玛扎塔格断裂带南缘和塔北隆起东缘;Ⅲ级有利区主要为台内滩及蒸发云坪,主要有和田河气田北缘、吐木休克-阿恰-柯坪-沙井子断裂带、塔中北缘、塔北南缘。中寒武统Ⅰ级有利区分布于塔北牙哈地区、塔中地区;Ⅱ级有利勘探区主要分布于古城地区和巴楚地区西南部;Ⅲ级有利勘探区主要分布于塔北隆起东缘、塔中隆起南缘地区及巴楚地区西部。上寒武统Ⅰ类有利勘探区分布于塔北英买-牙哈地区台缘丘滩储集体;Ⅱ类有利勘探区分布于塔中2号断裂带、轮古-古城台缘带及英东地区;Ⅲ类有利勘探区主要分布在巴楚和田河气田东北缘及塔中地区台内滩、潮坪沉积区。

伍建军[7](2018)在《塔中Ⅰ区碳酸盐岩储层油气产能主要控制因素分析》文中认为自塔中地区进入勘探以来,塔中Ⅰ号气田碳酸盐岩已经成为塔里木碳酸盐岩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但该研究区从开发前期产量稳步上升,到逐渐产能快速下降,后期稳产压力较大。本文基于塔中Ⅰ区油气特征、烃源岩生排烃特征、储层特征为基础,深入分析塔中Ⅰ区油气产能的主要控制因素,提出塔中地区碳酸盐岩油气开发技术对策。结果表明,塔中地区奥陶系原油总体处于高-过熟阶段,原油成熟度总体具有从西往东逐渐降低的趋势。鹰山组天然气甲烷含量相对较富集,天然气干燥系数分布范围变化较大,其地球化学特征非均质性表现明显。平面上塔中Ⅰ号断裂带中东部地区天然气干燥系数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及内带,纵向上,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天然气比奥陶统鹰山组(O1y)天然气偏湿。塔中Ⅰ区的奥陶系主要发育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礁滩复合体和下奥陶统鹰山组层间岩溶两套碳酸盐岩储层。储层储集空间主要包括孔隙、裂缝和裂缝-孔隙三类。裂缝-孔隙为I类储层,裂缝型为II类储层,孔隙型为Ⅲ类储层。储层平均孔隙度1.51%,平均渗透率1.1902×10-3μm2。白云岩化作用及其伴随的储层物性的大幅度改善。静态物性分析、测井解释、地震预测及完井测试结果等均证实了储层非均质性,进一步研究表明,该非均质性主要是由储层微观孔喉结构造成。塔中Ⅰ区奥陶系油气分布受构造特征的控制,其中高效井集中分布于沿台缘展布的背斜带局部构造高部位。此外,储层是油气产能的重要控制因素。具体而言,I类储层(裂缝-孔隙型储层)中气井日产气量较高,井底供给能力比较强;II类储层(裂缝型储层)气井油压初期下降较快,表现为地层能量不足。注入介质、注入时机、注入量以及关井焖井时间等参数对凝析气藏油气采收率影响较大。通过提高高效井和有效井的数量比例、控制相变提高油气采收率和采用合理的注水注气方案,补充地层能量,可以提高油气藏产量。

杨一珉[8](2018)在《渤中坳陷石臼坨凸起倾末端427/428构造潜山成藏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臼坨凸起潜山具有极好的勘探前景,其油气成藏条件复杂、成藏机理不明确,成藏主控因素不清楚。本文以石臼坨凸起潜山构造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储层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三大岩类岩石储层特征、流体化学性质、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储层包裹体均一温度等基础资料分析总结,对427、428构造潜山油气藏解剖基础上,总结了潜山成藏机理,提出了潜山成藏主控因素,并取得了以下认识:(1)石臼坨凸起潜山烃源岩条件良好,主力烃源岩为渤中凹陷沙三段,部分地区由渤中凹陷与秦南凹陷沙三段烃源岩共同供烃,沙一段烃源岩也有少量贡献。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较好,主要为Ⅱ1和Ⅱ2型,烃源岩成熟度高。(2)石臼坨凸起发育428东区和427区块部分井上古生界碎屑岩储层、428东区和427区块部分井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和428西区块中生界火山岩储层。储层储集空间总体可分为裂缝和孔隙两类,其中裂缝以构造裂缝和溶蚀裂缝为主。(3)石臼坨凸起潜山主要发育古近系东营组及沙一段两套区域性盖层。由于凸起主体与倾末端构造幅度的差异,使得倾末端的盖层条件要优于石臼坨凸起主体。东营组下段和沙河街组泥岩组成的区域盖层,是潜山油气得以富集和保存的重要因素。428E/W油田储层保存条件好,石臼坨凸起及倾末段(427)保存条件较好。(4)潜山原油整体以正常原油为主,伴有少量的重质油和稠油。天然气为油层伴生气。油田水矿化度较低,普遍低于海水矿化度,平均值为12.05g/L,主要水型为氯化钙镁型和碳酸氢钠型,表明为半封闭-封闭水型。427构造潜山原油主要来至于渤中凹陷沙三段与沙一段混合输入,以沙一段为主;428构造为秦南凹陷与渤中凹陷沙三段与沙一段成熟烃源岩混合输入,以沙三段烃源岩输入为主。油气包裹体均一温度表明成藏充注时间较晚,为3Ma以后。(5)建立了两种成藏模式:427潜山为单凹混源复式输导晚期成藏型、428潜山为双凹混源复式输导晚期成藏型。优质储层,优势输导体系与近油源强充注为潜山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

陈君青[9](2016)在《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奥陶系低丰度烃源岩排烃特征及有效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截止2013年,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取得了许多有目共睹的勘探成效,然而,针对台盆区海相油气的来源厘定还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目前已经识别出两套高丰度(TOC>0.5%)海相烃源岩,包括寒武系-下奥陶统和中-上奥陶统,但何者为主长期以来存在争议;同时,以高丰度烃源岩贡献为基础的资源评价结果与最新勘探实践不匹配,存在预测资源量偏小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是未将低丰度烃源岩的贡献列入考虑范围。低丰度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古高今低,生排烃作用导致现今丰度很低,这类低丰度烃源岩是有利于油气成藏的;另一种是古时候丰度就极低,发生排烃作用微弱或无法发生排烃作用,这一类低丰度烃源岩对油气成藏贡献不大。如何区分这两种类型低丰度烃源岩,判识有效低丰度烃源岩并评价对油气成藏贡献,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次研究选取塔里木盆地奥陶系低丰度烃源岩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排烃门限理论,计算了典型低丰度中上奥陶统岩石的实际含烃量与烃源岩排烃门限残留烃量的关系,区分了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奥陶系低丰度“已排烃/未排烃”两类烃源岩,对比了“已排烃/未排烃”两类低丰度源岩地化特征,并结合测井、地质等综合分析,从生烃母质类型与分布、有机质富集与保存等多方面入手,揭示了已排烃低丰度烃源岩的成因机制是,在稳定的生态系统内,富氢的浮游藻类或疑源类作为生烃母质,有机质在良好的还原环境下保存。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已排低丰度碳酸盐岩烃源岩的主控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地化综合判别指标Ig定量预测和评价有效低丰度烃源岩模型,模型与源岩的生烃潜力、TOC、成熟度、S2/S1、S2五个因素相关;根据已排低丰度碳酸盐岩烃源岩的测井响应,采用多元非线性拟合方法,建立了测井综合判别指标Iw定量预测和评价有效低丰度烃源岩的模型,模型与GR、RD、U/TH相关。将上述判别标准和定量预测方法在塔中地区应用,计算了有效低丰度源岩的排烃量,并评价了有效低丰度源岩相对贡献,预测了台盆区最有利层位和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有效低丰度源岩排烃量为40.9×108t,相对贡献为18%;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最有利层位是一间房组,有效低丰度源岩体积占地层体积的23.46%,其次是良里塔格组和吐木休克组;最有利区域位于塔北隆起及南部斜坡,排烃量为163.6×108t。

许婷[10](2014)在《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油气成藏系统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西湖凹陷位于东海陆架盆地的浙东坳陷中部,是该盆地油气勘探潜力最大的凹陷之一。前人已经对该区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对该区主要烃源岩对油藏的贡献认识不清,原油的特征差异及油气成藏系统研究还有待总结和再认识,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利用了新的地球化学技术手段,在综合研究油气地质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油气的地球化学特征、油气来源及油气的运移特征,并建立了成藏体系的划分依据,对重点成藏体系进行了成藏过程剖析,总结了西湖凹陷成藏主控因素,建立了成藏模式,主要取得认识如下:西湖凹陷原油主要来自煤系烃源岩,原油中饱和烃含量占绝对优势,对原油的生标化合物分析表明,原油的母质类型为腐殖型(Ⅲ型)干酪根,成油环境为氧化环境,原油均已达到成熟到高熟。原油饱和烃中富含二萜类化合物,高分子量的甾烷含量较低,不同构造带原油成因存在一定差别,平湖斜坡带原油生源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黄岩构造带原油生源虽以陆源高等植物贡献为主,但水生生物有机质对其成烃母质也有一定比例的贡献。西湖凹陷原油可分为三类,即a、b、c三类。实际上,c类仅一口井,主要分为两大类,即a类和b类。凹陷边缘的西部斜坡带的平北地区主要为a类原油;平湖地区既有a类原油,又有b类原油,为两类原油的混合分布区;凹陷中间中央反转构造带的黄岩地区只有b类原油分布。a类原油埋深较大,原油成熟度较高,可能主要为深部来源,且这类原油具有明显的异海松烷优势。b类原油分布深度较a类原油浅,成熟度相对较低,且扁枝烷含量相对较高。西湖凹陷煤和泥岩对油气贡献,平面上,靠近凹陷边缘西部斜坡带的平北地区主要为煤贡献,平湖地区煤和泥岩均有贡献;中央反转构造带的黄岩地区主要为泥岩贡献。将西湖凹陷划分出五大成藏体系,即西部斜坡带成藏体系、西次凹成藏体系、中央反转构造带成藏体系、东次凹成藏体系和东部断隆带成藏体系,剖析了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建立了“源-断-盖”共控成藏理论,烃源岩是基础,断裂是枢纽,保存是关键,这三大因素制约着油气的富集和分布,并建立了典型成藏模式。

二、试论轮南地区原油类型多样性的主控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轮南地区原油类型多样性的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的来源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油气相态研究及控制因素
        1.2.2 油气源对比
        1.2.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资料收集与整理
        1.4.2 取样及实验
        1.4.3 图件编制与文章发表
        1.4.4 主要成果及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分布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地层特征
        2.1.3 构造演化特征
        2.1.4 断裂特征
    2.2 油气地质特征
        2.2.1 烃源岩特征
        2.2.2 储盖组合特征
        2.2.3 油气藏分布
第3章 烃类相态分类及特征
    3.1 烃类相态分类
    3.2 不同相态烃类分布特征
        3.2.1 平面分布特征
        3.2.2 纵向分布特征
    3.3 原油物性特征
        3.3.1 原油族组分及物性分布特征
        3.3.2 原油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3.3.3 原油轻烃及气相色谱特征
        3.3.4 原油饱和烃色谱-质谱特征
        3.3.5 原油芳烃色谱-质谱特征
    3.4 天然气物性特征
        3.4.1 不同区域天然气组分特征
        3.4.2 不同层位天然气组分特征
        3.4.3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3.5 地层水物性特征
        3.5.1 地层水组成特征
        3.5.2 地层水分布特征
第4章 油气成因及来源
    4.1 古城地区天然气成因及来源
        4.1.1 天然气组分特征
        4.1.2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4.1.3 基于地化分析天然气成因与来源
        4.1.4 基于地质特征分析天然气成因与来源
    4.2 塔中地区原油来源
        4.2.1 模拟实验
        4.2.2 重新厘定油源对比指标
    4.3 塔中地区天然气成因及来源
        4.3.1 烃类气体来源
        4.3.2 非烃气体来源
第5章 油气相态影响因素
    5.1 烃源岩类型及热演化
    5.2 气侵作用
        5.2.1 气侵作用的识别及定量
        5.2.2 油气性质对气侵作用的响应
        5.2.3 东西部气侵作用差异
        5.2.4 气侵来源
    5.3 生物降解作用
    5.4 原油裂解和TSR作用
    5.5 油气充注期次
        5.5.1 塔中地区油气充注期次
        5.5.2 古城地区油气充注期次
第6章 油气分布主控因素
    6.1 油气垂向运移影响因素
        6.1.1 塔中地区断裂
        6.1.2 古城地区断裂
        6.1.3 盖层
    6.2 油气侧向运移影响因素
        6.2.1 塔中地区油气侧向运移
        6.2.2 古城地区油气侧向运移
    6.3 储层对油气分布影响
        6.3.1 塔中地区储层
        6.3.2 古城地区储层
    6.4 油气成藏过程
    6.5 油气成藏模式
        6.5.1 塔中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6.5.2 古城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潜山油藏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油气成藏理论研究
        1.2.2 潜山油藏研究
    1.3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1.4.2 油气藏类型及油藏特征研究
        1.4.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1.4.4 有利区域优选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7 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构造条件
        2.2.1 构造演化史
        2.2.2 潜山构造特征
        2.2.3 潜山断裂分布特征
    2.3 地层发育特征
        2.3.1 潜山上覆地层发育序列
        2.3.2 潜山基底地层发育序列
第3章 潜山油藏成藏条件分析
    3.1 生油条件
        3.1.1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1.2 油源分析
    3.2 运移条件
        3.2.1 初次运移
        3.2.2 二次运移
    3.3 储盖条件
        3.3.1 区域储层条件
        3.3.2 区域盖层条件
    3.4 成藏期次分析
        3.4.1 流体包裹体特征
        3.4.2 包裹体均一温度与成藏期次
第4章 油藏类型及特征
    4.1 油藏类型
        4.1.1 按岩石类型分类
        4.1.2 按含油产状特征分类
        4.1.3 按构造成因分类
        4.1.4 按构造形态分类
    4.2 油藏特征
        4.2.1 平面分布特征
        4.2.2 含油规模特征
        4.2.3 油藏原油性质特征
第5章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5.1 烃源岩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5.1.1 烃源岩分布范围
        5.1.2 烃源岩分布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5.2 运移体系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5.2.1 油气运移体系类型
        5.2.2 运移体系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5.3 圈闭条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5.3.1 盖层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5.3.2 断层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5.3.3 内幕隔层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5.4 成藏模式
        5.4.1 断背斜潜山油藏
        5.4.2 断块山潜山油藏
        5.4.3 内幕遮挡潜山地层油藏
        5.4.4 残丘潜山油藏
    5.5 有利区域优选
        5.5.1 潜山构造圈闭评价
        5.5.2 有利目标区域优选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3)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3.1 盐湖相原油烃类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现状
        1.3.2 原油中常规杂原子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3.3 基于FT-ICR MS的杂原子化合物研究现状
        1.3.4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工作量
    1.7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石油地质背景
    2.1 地理与构造位置
    2.2 构造单元与构造演化史
    2.3 地层及沉积特征
    2.4 生、储、盖组合特征
第3章 样品与实验
    3.1 样品分布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前处理
        3.2.2 色谱—质谱(GC/MS)分析
        3.2.3 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分析
第4章 盐湖相原油、烃源岩常规地球化学特征
    4.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4.1.1 物性及族组成
        4.1.2 原油中链烷烃分布特征
        4.1.3 甾、萜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4.1.4 原油芳烃馏分组成
        4.1.5 原油成因类型划分
    4.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4.2.1 烃源岩的分布
        4.2.2 有机质丰度及类型
        4.2.3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族组成特征
        4.2.4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链烷烃组成与分布特征
        4.2.5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4.2.6 烃源岩芳烃组成分布特征
        4.2.7 油源分析
第5章 基于负离子的原油、烃源岩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5.1 NO杂原子化合物总体面貌特征及分子量
    5.2 原油中主要NO杂原子化合的组成及分布
        5.2.1 原油中NO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类型
        5.2.2 原油中N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2.3 原油中O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2.4 原油中O_2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2.5 原油N_1O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3 烃源岩中主要NO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及分布
        5.3.1 烃源岩中NO杂原子化合物组成类型
        5.3.2 烃源岩中N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3.3 烃源岩中O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3.4 烃源岩中O_2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3.5 烃源岩中N_1O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第6章 基于正离子的原油、烃源岩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6.1 正离子ESI杂原子化合物类型
    6.2 主要类型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
        6.2.1 油砂中S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6.2.2 烃源岩中S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6.2.3 油砂中S_2 类、O_1S_1 类和N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6.2.4 烃源岩中S_2 类、O_1S_1 类和N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第7章 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组成/分布主控因素及地球化学意义
    7.1 盐湖相原油/烃源岩中NSO化合物的主控因素及地球化学意义
        7.1.1 生源/沉积环境对NSO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7.1.2 成熟度对NSO化合物的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7.1.3 TSR对 NSO化合物的控制其地化意义
        7.1.4 油气运移对NSO化合物的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7.2 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成因机制—基于FT-ICR MS的证据
        7.2.1 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基于GC/MS的低熟特征
        7.2.2 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基于ESI FT-ICR MS的低熟特征
        7.2.3 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的成因机制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正离子检测到的S_2,O_1S_1和N_1类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组分对比与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3.1 油气多相态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现状
        1.3.2 不同相态油气源精细对比研究现状
        1.3.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过程研究现状
        1.3.4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以及主要结论与认识
        1.6.1 资料收集与整理
        1.6.2 取样与实验
        1.6.3 图件编制与文章发表
        1.6.4 取得的主要结论与认识
第2章 塔中地区区域地质概况与地质背景
    2.1 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构造演化
        2.1.3 沉积地层分布
    2.2 石油地质特征
        2.2.1 烃源岩特征
        2.2.2 储-盖特征
        2.2.3 油气勘探现状
第3章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划分及其分布
    3.1 烃类相态类型划分标准
    3.2 不同相态烃类分布特征
        3.2.1 平面分布特征
        3.2.2 纵向分布特征
    3.3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3.3.1 烃类气体组分特征
        3.3.2 非烃气体组分特征
        3.3.3 烃类组分碳同位素特征
        3.3.4 天然气成熟度特征
    3.4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3.4.1 原油物性特征与族组分特征
        3.4.2 原油碳同位素特征
        3.4.3 原油气相色谱特征
        3.4.4 原油色谱-质谱特征
第4章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成因与来源
    4.1 天然气烃类组分成因与来源
        4.1.1 成因类型判别
        4.1.2 成因来源分析
    4.2 天然气非烃气体成因来源
        4.2.1 H_2S成因及来源
        4.2.2 CO_2 成因及来源
        4.2.3 N_2 成因及来源
    4.3 原油的成因与来源
        4.3.1 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
        4.3.2 全油碳同位素对比
        4.3.3 单体烃碳同位素对比
        4.3.4 地质条件分析
第5章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烃类多相态的控制因素及形成机制
    5.1 烃源岩母质类型与成熟度
    5.2 生物降解作用
    5.3 原油热裂解和TSR作用
    5.4 油气多期充注
    5.5 气侵作用
        5.5.1 气侵作用的地质条件
        5.5.2 气侵作用识别与证据
第6章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成藏特征
    6.1 油气垂向运移控制因素
        6.1.1 断裂控制油气的长距离运移
        6.1.2 源储接触关系控制油气的短距离运移
        6.1.3 盖层控制油气垂向运移的层位
        6.1.4 油气垂向运移的综合控制作用
    6.2 油气侧向运移控制因素
        6.2.1 构造背景控制油气的侧向运移方向
        6.2.2 不整合面、渗透性输导层与断裂构成油气侧向运移通道
        6.2.3 油气侧向运移的综合控制作用
    6.3 油气分布控制因素
        6.3.1 海平面升降旋回控制油气的垂向聚集层位
        6.3.2 优质储层展布控制油气的平面分布
    6.4 油气藏调整改造
    6.5 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成藏模式
        6.5.1 凝析气藏
        6.5.2 油藏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塔里木盆地轮南断垒带三叠系断层特征及其控藏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意义及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断裂带的研究现状
        1.2.2 断层封闭性研究现状
        1.2.3 断层活动性研究现状
        1.2.4 断层控藏研究现状
    1.3 主要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特征概况
        2.1.1 区域构造背景
        2.1.2 构造演化特征
    2.2 地层发育特征
        2.2.1 地层特征
        2.2.2 沉积特征
第三章 断裂基本特征及活动性分析
    3.1 基本构造格局
        3.1.1 构造单元特征
        3.1.2 断裂系统划分
    3.2 断裂级次及级别
        3.2.1 断层分级
        3.2.2 断层类别
    3.3 断层组合样式
        3.3.1 断层平面组合样式
        3.3.2 断层剖面组合样式
    3.4 断裂活动性分析
        3.4.1 一级断裂活动性分析
        3.4.2 断裂系统活动规律
第四章 断层封闭性评价
    4.1 断层封闭性评价方法
    4.2 研究区断层封闭性评价
        4.2.1 北东东向断层
        4.2.2 北东向断层
        4.2.3 南北向断层
    4.3 断层封闭性综合评价
        4.3.1 断层封闭性综合评价方法
        4.3.2 断层封闭性综合评价
第五章 断裂与油气成藏关系
    5.1 油气藏特征
        5.1.1 成藏条件
        5.1.2 成藏过程
    5.2 断层控藏作用
        5.2.1 输导作用
        5.2.2 封堵作用
        5.2.3 断层控藏模式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储层成因及白云石化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白云石及白云石化机理研究现状
        1.2.2 碳酸盐岩储层溶蚀机理研究现状
        1.2.3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白云岩储层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6.1 主要成果
        1.6.2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区域构造特征
        2.2.1 构造单元特征
        2.2.2 区域构造演化
        2.2.3 构造断裂特征
    2.3 地层特征
        2.3.1 巴麦-塔中-塔北台地相区
        2.3.2 塔东盆地相区
        2.3.3 地层分布
    2.4 沉积特征
第3章 储层特征
    3.1 岩石学特征
        3.1.1 晶粒白云岩
        3.1.2 (残余)颗粒白云岩
        3.1.3 泥微晶白云岩
        3.1.4 藻纹层白云岩
        3.1.5 角砾状白云岩
        3.1.6 其他岩类特征
    3.2 储集空间特征
        3.2.1 孔隙类型及特征
        3.2.2 溶蚀孔洞特征
        3.2.3 裂缝特征及分布
    3.3 物性特征
        3.3.1 孔隙度
        3.3.2 渗透率
        3.3.3 孔渗关系
        3.3.4 物性分布规律
    3.4 孔隙结构特征
        3.4.1 孔隙结构压汞分析
        3.4.2 孔隙结构多重分形表征
        3.4.3 基于CT扫描的孔隙结构分析
    3.5 储层类型及分类评价
        3.5.1 储层类型
        3.5.2 储层分类评价及分布规律
第4章 储层成岩作用
    4.1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4.1.1 泥晶化作用
        4.1.2 压实、压溶作用
        4.1.3 胶结作用
        4.1.4 白云石化作用
        4.1.5 过度白云石化作用
        4.1.6 去白云石化作用
        4.1.7 溶蚀作用
        4.1.8 硅化作用
        4.1.9 破裂作用
        4.1.10 充填作用
        4.1.11 重结晶作用
        4.1.12 硬石膏化、重晶石化、天青石化作用
    4.2 成岩序列与孔隙演化
        4.2.1 成岩作用阶段划分
        4.2.2 成岩序列
        4.2.3 孔隙演化
第5章 白云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5.1 白云石特征
        5.1.1 基质白云石
        5.1.2 充填白云石
    5.2 流体包裹体
        5.2.1 流体包裹体的基本特征
        5.2.2 流体包裹体成分
        5.2.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
        5.2.4 流体包裹体冰点与盐度
        5.2.5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盐度的关系
    5.3 地球化学特征
        5.3.1 X衍射特征
        5.3.2 碳氧同位素
        5.3.3 常量与微量元素特征
        5.3.4 稀土元素
        5.3.5 Sr同位素
        5.3.6 Mg同位素
    5.4 白云石化机理
        5.4.1 蒸发泵白云石化作用
        5.4.2 回流渗透白云石化作用
        5.4.3 中-深埋藏白云石化作用
        5.4.4 热液白云石化作用
        5.4.5 不同成因的白云岩分布规律
第6章 储层溶蚀机理
    6.1 (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
        6.1.1 (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现象及分布
        6.1.2 地球化学证据
        6.1.3 影响因素分析
    6.2 埋藏溶蚀作用
        6.2.1 与有机质演化有关的埋藏溶蚀作用
        6.2.2 与TSR作用有关的溶蚀作用
        6.2.3 构造-热液溶蚀作用
        6.2.4 碳酸盐岩埋藏溶蚀作用的热力学分析
        6.2.5 碳酸盐岩溶蚀机理实验分析
    6.3 表生岩溶作用
    6.4 与深大断裂有关的大气淡水溶蚀作用
第7章 储层成因及有利勘探区预测
    7.1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7.1.1 沉积作用是储层发育的基础
        7.1.2 成岩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因素
        7.1.3 构造作用是储层改造和优化的重要条件
        7.1.4 寒武系储层发育主控因素空间分布规律
    7.2 储层成因机理及形成模式
        7.2.1 颗粒白云岩储层成因模式
        7.2.2 晶粒白云岩储层成因模式
    7.3 储层有利勘探区预测
        7.3.1 烃源岩条件
        7.3.2 有利储集体分布特征
        7.3.3 盖层条件
        7.3.4 有利勘探区预测
第8章 结论及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塔中Ⅰ区碳酸盐岩储层油气产能主要控制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1.5 论文工作量
        1.5.1 文献调研、资料收集与整理
        1.5.2 取样和实验
        1.5.3 图件编制与文章发表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塔中I区构造特征
    2.2 塔中I区地层发育特征
    2.3 塔中Ⅰ区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和开发现状
        2.3.1 勘探开发概况
        2.3.2 勘探开发历程
        2.3.3 开发现状与形势
第3章 塔中I区油气分布特征
    3.1 油气显示与分布特征
    3.2 原油特征与分布
    3.3 天然气特征与分布
    3.4 地层水特征与分布
第4章 塔中I区碳酸盐岩油气藏特征
    4.1 烃源岩生排烃特征
        4.1.1 烃源岩地化特征
    4.2 储层特征
        4.2.1 储层物性特征
        4.2.2 储层成岩作用
        4.2.3 储层非均质性
第5章 油气产能主控因素分析
    5.1 油气产能描述
        5.1.1 产能建设概要
        5.1.2 产能方案实施
        5.1.3 油气产能评价
    5.2 生产动态特征
        5.2.1 生产动态变化
        5.2.2 气油比特征和相态变化
        5.2.3 含水变化特征
    5.3 产能主控因素分析
        5.3.1 构造特征
        5.3.2 储层特征
        5.3.3 采油工艺
    5.4 开发技术对策
        5.4.1 存在的问题
        5.4.2 技术对策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8)渤中坳陷石臼坨凸起倾末端427/428构造潜山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1.2.1 潜山油藏的研究现状
        1.2.2 存在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认识及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概况
    2.2 区域地层特征及划分
        2.2.1 潜山地层特征
        2.2.2 古近系地层特征
        2.2.3 新近系地层特征
        2.2.4 研究区地层划分
    2.3 构造演化
        2.3.1 潜山构造特征及演化
        2.3.2 新生代构造特征
第3章 潜山成藏条件研究
    3.1 烃源岩条件
        3.1.1 烃源岩发育特征
        3.1.2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3.2 潜山储集条件
        3.2.1 储层岩性特征
        3.2.2 储集空间类型
        3.2.3 储层划分评价
        3.2.4 储层发育控制因素
    3.3 潜山盖层条件
        3.3.1 盖层分布和特征
        3.3.2 盖层分析
    3.4 潜山圈闭条件
    3.5 潜山运移条件
    3.6 保存条件
第4章 潜山油气藏成藏机理及主控因素
    4.1 潜山油气藏流体性质
        4.1.1 原油物性分析
        4.1.2 天然气性质分析
        4.1.3 油田水性质分析
    4.2 潜山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来源
        4.2.1 族组成及碳同位素特征
        4.2.2 饱和烃色谱特征
        4.2.3 成熟度对比
        4.2.4 甾萜烷特征对比
    4.3 典型潜山油气藏解剖
        4.3.1 427 潜山油气藏解剖
        4.3.2 428 西潜山油气藏解剖
    4.4 成藏模式分析
        4.4.1 单凹混源复式输导晚期成藏型
        4.4.2 双凹混源复式输导晚期成藏型
    4.5 成藏主控因素
        4.5.1 优质储层
        4.5.2 优势输导体系
        4.5.3 近油源、强充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9)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奥陶系低丰度烃源岩排烃特征及有效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1 碳酸盐岩烃源岩的有机碳下限
        1.3.2 塔里木台盆区高丰度海相源岩研究进展
        1.3.3 塔里木台盆区低丰度海相源岩研究进展
        1.3.4 存在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与主要成果
        1.5.1 资料收集与整理
        1.5.2 样品观察与实验
        1.5.3 图件编制与文章发表
第2章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低丰度已排/未排烃源岩区分
    2.1 取样设计与实验
        2.1.1 取样设计
        2.1.2 实验方法
    2.2 原理与方法
        2.2.1 已排/未排烃源岩判别方法
        2.2.2 排烃门限残留烃量计算模型
        2.2.3 实际残留烃量计算模型
        2.2.4 判别方法验证
    2.3 结果
        2.3.1 研究区参数选取
        2.3.2 排烃门限残留烃量计算结果
        2.3.3 实际残留烃量计算结果
        2.3.4 已排/未排烃源岩区分结果
第3章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已排低丰度烃源岩特征及成因机制
    3.1 烃源岩特征
        3.1.1 地化特征
        3.1.2 地质特征
        3.1.3 测井特征
    3.2 已排低丰度烃源岩成因机制
        3.2.1 生烃母质类型与分布
        3.2.2 有机质富集及保存
        3.2.3 成因机制
第4章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有效低丰度源岩定量判别与评价标准
    4.1 基于地化指标建立综合定量判别与评价标准
        4.1.1 已排烃低丰度源岩主控因素分析
        4.1.2 地化综合判别指标
        4.1.3 地化综合定量判别与评价标准
        4.1.4 应用效果验证
    4.2 基于测井响应建立综合定量判别与评价标准
        4.2.1 测井综合判别指标
        4.2.2 已排烃低丰度源岩测井响应
        4.2.3 测井综合定量判别与评价标准
        4.2.4 应用效果验证
第5章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有效低丰度烃源岩相对贡献评价及有利区预测
    5.1 有效低丰度烃源岩相对贡献评价
        5.1.1 原理与方法
        5.1.2 塔中地区应用
    5.2 有效低丰度烃源岩有利层位预测
        5.2.1 塔中有效低丰度源岩分布特征
        5.2.2 塔北有效低丰度源岩分布特征
        5.2.3 台盆区有效源岩分布有利层位预测
    5.3 有效低丰度烃源岩有利区域预测
        5.3.1 一间房组
        5.3.2 吐木休克组
        5.3.3 良里塔格组
        5.3.4 最有利区域
    5.4 可靠性验证
        5.4.1 油源对比结果
        5.4.2 资源评价结果
        5.4.3 勘探结果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油气成藏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油气成藏研究进展
        1.2.2 西湖凹陷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构造特征
        2.2.1 构造单元划分
        2.2.2 构造运动
        2.2.3 构造演化
    2.3 地层特征
        2.3.1 古近系
        2.3.2 新近系
        2.3.3 第四系
第3章 原油特征分析及族群划分
    3.1 原油特征分析
        3.1.1 原油同位素特征
        3.1.2 原油族组成特征
        3.1.3 原油沉积环境分析
        3.1.4 原油成熟度评价
        3.1.5 原油母质来源分析
    3.2 原油族群划分
        3.2.1 原油族群划分参数选取
        3.2.2 原油族群划分结果
        3.2.3 原油类型的分布
    3.3 煤和泥岩对油气的贡献研究
第4章 油气运移路径示踪
    4.1 油气运移的输导体系
        4.1.1 砂岩型输导体系
        4.1.2 不整合输导体系
        4.1.3 断层型输导体系
    4.2 油气运移路径
        4.2.1 原油物性判断油气运移
        4.2.2 原油甾烷参数判断油气运移
        4.2.3 原油芳烃参数判断油气运移
        4.2.4 含氮化合物油气运移示踪
第5章 西湖凹陷成藏体系划分
    5.1 概述
    5.2 西湖凹陷成藏体系划分依据
        5.2.1 盆地构造格局
        5.2.2 油气分布差异性
        5.2.3 油气物理性质的差异性
        5.2.4 原油类别差异
        5.2.5 煤和泥岩贡献差异
        5.2.6 油气藏分布及运移指向
    5.3 成藏体系划分结果
第6章 重点地区成藏过程分析
    6.1 平北地区成藏过程
        6.1.1 流体包裹体法确定平北地区原油成藏时期
        6.1.2 岩芯逐次洗提技术确定平北地区原油成藏期次
    6.2 平湖地区成藏过程
    6.3 黄岩地区成藏过程
第7章 西湖凹陷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7.1 西湖凹陷成藏主控因素
        7.1.1 良好的油源条件是油气藏形成的物质基础
        7.1.2 断裂作用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
        7.1.3 盖层条件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
    7.2 西湖凹陷典型成藏模式
        7.2.1 西部斜坡带平北地区成藏模式
        7.2.2 西部斜坡带平湖地区成藏模式
        7.2.3 黄岩构造带成藏模式
第8章 结论和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试论轮南地区原油类型多样性的主控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D]. 周肖肖.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2]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潜山油藏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D]. 李东昊.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3]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D]. 纪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4]塔中地区下古生界不同相态烃类组分对比与成藏特征研究[D]. 王阳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5]塔里木盆地轮南断垒带三叠系断层特征及其控藏作用[D]. 耿辰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6]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储层成因及白云石化机理[D]. 韩浩东.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1)
  • [7]塔中Ⅰ区碳酸盐岩储层油气产能主要控制因素分析[D]. 伍建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4)
  • [8]渤中坳陷石臼坨凸起倾末端427/428构造潜山成藏特征研究[D]. 杨一珉.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7)
  • [9]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奥陶系低丰度烃源岩排烃特征及有效性评价[D]. 陈君青.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2)
  • [10]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油气成藏系统分析[D]. 许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4)

标签:;  ;  ;  ;  ;  

论轮南地区原油类型多样性的主控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