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少年归因风格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高冲[1](2021)在《高中生认知风格、归因方式与心理应激水平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应激是医学和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称压力。当外界的刺激使个体身心状态失去平衡时,人会本能地做出适应性应对过程。超过一定限度的压力,对青少年乃至成年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现有的研究表明,差异的认知风格影响着个体应激反应水平和应对行为。归因作为认知评价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具体可从知觉、思维等行为入手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对结果所对应的原因进行推理和分析的行为。由此可知,归因方式将对认知风格与应激水平的关系存在一定的影响。为了探究高中生认知风格、归因方式和应激水平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用认知方式图形测验(EFT)、归因方式问卷(MMCS)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量表为测量工具,在江苏徐州两所高中生,基于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研究样本进行选择。问卷发放数、有效问卷回收数分别为700份和645份,在此基础上以SPSS软件为工具对问卷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到以下分析结果:(1)在校高中生应激水平总分的均值为12.54分,处于中等水平15分以下。归因方式方面,外控维度减去内控维度所得归因总分为负值-0.92。(2)不同年级高中生在典型场依存上得分存在显着差异,事后检验发现高二年级学生得分最高,高一年级得分最低;高中生是否为独生子女在认知风格总分上的得分存在显着差异;文科和理科的高中生在场独立和场依存上的得分存在显着差异。(3)不同年级高中生在归因方式的人际能力因子上得分存在显着差异;高中生是否为独生子女在归因方式的人际努力和学业能力因子上得分存在显着差异;文科和理科高中生在人际能力、学业能力、学业情境和学业运气因子得分上存在显着差异。(4)高中生应激水平整体不存在显着差异。(5)场独立认知风格与应激水平存在显着负相关,场依存认知风格与应激水平存在显着正相关;高中生归因方式与应激水平存在显着正相关;(6)归因方式调节着认知风格与应激水平的关系。归因方式得分降低,即趋向内控归因时,加强了场独立认知风格与应激的负向相关关系;归因方式得分增高,即趋向外控归因时,加强了场依存认识风格与应激的正向相关关系。
郭俊圻[2](2021)在《初中生能力信念对解释风格的影响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文中研究说明解释风格是人们对生活事件发生的原因做出的解释方式。以往研究表明,信念可能是解释风格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能力信念来源于内隐理论,是个体对于能力是否具有可塑性的一种内在的思维模式,包括成长型信念和固定型信念,成长型信念可能对于乐观解释风格的形成有促进作用。但目前缺乏能力信念如何影响解释风格以及可能存在的个体差异的研究。鉴于初中阶段是能力品质获得的关键期,也是能力信念培养和解释风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本研究基于以往的理论与模型,通过问卷法探讨了初中生能力信念对解释风格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选取888名初中生作为被试,探讨能力信念对解释风格的影响和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解释风格、核心自我评价、社会比较倾向存在显着的年级差异。能力信念、核心自我评价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2)能力信念与解释风格呈显着正相关,能力信念与核心自我评价显着正相关,核心自我评价与解释风格显着正相关。(3)核心自我评价在能力信念与解释风格之间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4)能力信念经由核心自我评价影响解释风格的前半段中介路径受到社会比较倾向的调节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初中生能力信念对解释风格的影响机制,强调核心自我评价和社会比较倾向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丰富了解释风格的研究成果,在原有的理论模型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整合模型,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为青少年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策略和建议。
向琳琳[3](2020)在《高中生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归因风格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个体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过渡期。这一时期的高中生既面临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承担着繁重的学业压力,容易导致高中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弹性反映了个体遇到挫折、面临压力时的一种良好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护因子。高心理弹性的个体在危机状况下能够做出积极的心理反应,从而有效处理一些负性生活事件。深入考察高中生的心理弹性将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虽然已有一些初步的研究发现,心理弹性可能与社会支持、主观效能感和归因风格存在紧密的联系,但是尚缺乏系统论证。因此,本研究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拟深入探讨高中生心理弹性的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水平、自我效能感以及归因风格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RSC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CSES)、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对四川地区的735名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高中生的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年级和学校类型上存在显着差异。在性别上,男生的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水平显着高于女生;在学校类型上,普高生的心理弹性显着高于职高生,而职高生的自我效能感显着高于普高生;在年级上,高一的自我效能感水平显着高于高二和高三的,高三的心理弹性水平显着高于高二的,高三年级心理弹性水平显着高于高二年级。(2)高中生的社会支持在是否独生的变量上差异显着,非独生子女的社会支持显着强于独生子女。(3)高中生总体倾向于稳定的内归因。高二和高三比高一更倾向于内归因,普高生比职高生更倾向内归因。(4)高中生的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呈显着的正相关,与自我效能感呈显着正相关、与归因风格显着负相关。(5)高中生的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归因风格均可显着预测心理弹性,且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的预测作用最大。综合来看,社会支持、归因风格和自我效能可以联合预测心理弹性43.2%的变异量,均是心理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唐雪[4](2020)在《初中生心理资本与负性事件、攻击性的关系及干预研究》文中认为根据资源保存理论(COR),长期处于环境压力中的个体会产生消极结果,而心理资本作为有价值的个人资源,可以缓和压力所产生的影响。在对学生群体的研究中发现:心理资本对结果变量具有间接影响,可作为中介变量在变量间起到桥梁作用。根据挫折攻击理论,挫折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随着生活环境的快速变化,处于“疾风骤雨”期的初中生在生活中也面对诸多的挫折事件。但事实上,当面对相同的挫折事件时,并不都会引发攻击性,有的学生反而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决心;有的学生变得紧张、倒退、无动于衷等,表现差异很大。因此,心理资本是否对初中生面对的负性事件与攻击性之间起到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攻击性?在以往的研究中初中生心理资本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性关系间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明确。如果心理资本在以上两者间存在作用,可以从心理资本的角度为降低初中生攻击性提供新思路和理论基础,并且心理资本作为一种积极心理能量,可以促进心理品质的形成,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提升心理资本水平是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成长有积极作用的。而在以往的研究中通过正常的教学课程,非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提升心理资本水平的实证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针对初中生群体,探究心理资本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性中是否存在中介效应以及提升心理资本水平的方法。本研究共有2个子研究,研究一以北京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初中生负性生活事件、心理资本、攻击性的现状及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研究二是以初一学生为研究对象,开设心理资本干预课程,通过前后测实验设计,评估干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负性生活事件与自信(r=-0.23)、乐观(r=-0.30)、自我控制(r=-0.27)、人际交往(r=-0.25)、韧性(r=-0.25)和心理资本(r=-0.29)均显着负相关;负性生活事件对心理资本的自信、乐观、自我控制、人际交往、韧性、希望六维度均有显着负向预测。(2)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性行为(r=0.40)、攻击性认知(r=0.47)、攻击性情绪(r=0.31)、青少年攻击性(r=0.44)均显着正相关,并且负性生活事件可以显着正向预测青少年攻击性。(3)心理资本各维度与青少年攻击性、攻击性认知、攻击性情绪、攻击性行为均成显着负相关;心理资本的自我控制对青少年攻击性有显着负向预测;心理资本的自我控制、韧性对攻击性情绪有显着负向预测;心理资本的自我控制对攻击性行为有显着负向预测。(4)心理资本在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性之间起到中介作用(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实施了心理资本干预课程后心理资本水平显着提升。本研究为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及提升方法提供理论依据,为降低初中生的攻击性从心理资本的角度提供新的方法以及提升心理资本水平提供新的思路。
刘阳,谢姗珊,闻素霞[5](2020)在《父亲在位与初中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考察父亲在位与初中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指导父亲参与家庭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整班抽样的方法,用父亲在位问卷(FPQ-R-B)抽取乌鲁木齐市高、低父亲在位组共577名初中生,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CAMHQI)进行调查。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高父亲在位组初中生应对风格(2. 84±0. 52)、自我(2. 87±0. 56)、归因风格(2. 85±0. 56)、适应(2. 92±0. 56)得分均高于低父亲在位组(2. 80±0. 60,2. 79±0. 59,2. 78±0. 55,2. 85±0. 59)(F值分别为4. 32,5. 27,7. 13,8. 62,P值均<0. 05)。简单效应分析显示,高(2. 87±0. 45)/低(2. 86±0. 48)父亲在位组女生个性素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高父亲在位组男生个性素质得分(2. 93±0. 34)高于低父亲在位组(2. 85±0. 40)(F=5. 93,P<0. 05)。结论高质量的父亲在位与初中生更健康的应对风格、自我、归因风格、适应和个性素质相关,且对个性素质的影响表现出性别差异。
李乐[6](2020)在《高中生自我分化、解释风格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我分化是Bowen家庭系统理论的核心概念,指个体维持独立自主与情感连接平衡的能力,是影响个体成熟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对个体的应对方式产生影响。高中生处于自我整合的关键阶段,能否形成良好的自我分化对其身心发展至关重要。不同自我分化水平的个体应对方式有所差异,可能是因为在应激事件发生时,个体对其产生的认知评价也各不相同,从这个角度考虑,研究者认为解释风格能够在自我分化与应对方式中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为进一步了解高中生自我分化、解释风格与应对方式的现状,本研究以《自我分化问卷》、《中学生解释风格问卷》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为研究工具,对900名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了解其现状的基础上,考察高中生自我分化、解释风格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并探讨高中生的解释风格在自我分化与应对方式之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研究结论如下:(1)在自我分化上,高中生的自我分化总体高于平均水平,但仍有相当部分高中生自我分化水平偏低。男生的自我分化水平显着高于女生;父母文化程度高的高中生自我分化水平更高;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的高中生自我分化水平更高;亲子关系融洽的高中生自我分化水平更高。自我分化水平高的高中生,解释风格更乐观,对消极事件的解释更积极。(2)在解释风格上,大多数高中生的解释风格都倾向于乐观型。独生子女高中生的解释风格更乐观;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的高中生解释风格更乐观;亲子关系融洽的高中生解释风格更乐观。具有乐观型解释风格的高中生积极应对使用频率更高,消极应对使用频率更低。(3)在应对方式上,高中生的应对方式主要以积极应对为主。高三学生比高一、高二学生更多采用积极应对,更少采用消极应对;担任学生干部的高中生更多采用积极应对,更少采用消极应对;父母文化程度高的高中生应对方式更积极;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的高中生更多采用积极应对,更少采用消极应对;亲子关系越融洽的高中生应对方式更积极。(4)高中生自我分化、解释风格与应对方式呈显着相关,自我分化、解释风格对高中生的应对方式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解释风格在高中生自我分化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周婷[7](2020)在《父母心理控制与高职生习得性无助的关系 ——链式中介模型及团体干预》文中研究表明父母心理控制作为父母教养行为的一个重要维度,往往通过引发自责、内疚、撤回关爱的方式对青少年内心世界进行侵扰,严重阻碍了其自主性的发展。青少年自主需求长期受到阻碍可能会引发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高职生群体中常见的心理现象,不利于高职生的良好发展。而父母心理控制作为个体之外的因素,我们很难左右,探索父母心理控制在个体内部起作用的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心理资本的直接效应和缓冲效应理论认为,心理资本可以通过自身和一些中介变量对个体产生影响。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对中介变量进行干预来降低高职生习得性无助水平。研究一对心理资本和挫折承受力的链式中介作用进行分析,研究二基于链式中介模型设计团体辅导方案,并对干预组进行团体辅导干预,最终达到提升心理资本和挫折承受力进而降低习得性无助的目的。研究一使用《父母心理控制量表》、《大学生习得性无助感问卷》、《积极心理资本量表》、《大学生挫折承受力问卷》作为研究工具,选取甘肃及陕西4所高职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星总共收集到问卷984份,有效问卷734份,有效率为75%,其中男生343人,女生391人。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研究发现:高职生的心理资本和挫折承受力在父母心理控制与习得性无助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以积极心理学、心理资本干预模型、挫折“ABC理论”、电影治疗理论为基础,设计了提升高职生心理资本和挫折承受力的团体辅导方案。选取两个平行班,分别作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人,对干预组进行8次团体辅导,每周1次,共8次。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仅在后测结束后对其进行4次电影治疗作为补偿。通过对两组前后测数据及带领者的观察记录和成员的反馈评价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生的心理资本和挫折承受力有显着的提升作用,且可以降低高职生的习得性无助水平。本研究旨在探索父母心理控制对高职生习得性无助产生影响的个体内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高职生的心理资本和挫折承受力在父母心理控制与其习得性无助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并且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提升高职生的心理资本和挫折承受力,进而使其习得性无助水平有所降低。这有助于明确父母心理控制在个体内部的影响机制,同时也丰富了心理资本和挫折承受力的干预研究,最终为降低高职生习得性无助水平找到了切实可行的办法。
申屠珍[8](2020)在《初中生归因方式、人格特质与情绪弹性的关系及干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的普及,初中生的情绪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初中生的情绪弹性在其应对消极情绪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会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情绪弹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人格特质作为相对稳定的心理因素,对情绪弹性的影响较为明显。目前,针对情绪弹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但将归因方式、人格特质与情绪弹性三者相结合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将分析三者间的关系,探索人格特质、归因方式与情绪弹性之间的作用方式,并通过设计归因、情绪调节能力提升的团体辅导干预实验来帮助初中生逐步完善自身的合理行为方式。研究一运用问卷法,对浙江省杭州市某中学七年级初中生的人格特质、归因方式与情绪弹性进行调查,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1)人格特质的掩饰性与外倾性显着正相关,与神经质、精神质显着负相关。(2)能力归因方式与努力显着正相关,运气归因方式与神经质、精神质显着负相关。(3)人格特质的精神质在能力归因方式与情绪弹性之间存在调节作用;人格特质的神经质在能力归因方式与情绪弹性之间存在调节作用。根据研究一数据分析结果选取部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六周的情绪、归因方式的团体辅导干预实验。研究二团体辅导的干预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人格特质行为引导、归因方式和情绪调控的团体训练来提高初中生的情绪弹性。具体结果如下:(1)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精神质、神经质、积极情绪能力、情绪恢复能力能力归因方式各个维度上均无显着性差异。(2)通过整合学校、家庭、团辅干预等多种教育资源去影响实验干预对象,历时一个多月后,发现在精神质、神经质、积极情绪能力、情绪恢复能力、能力归因方式等方面,实验组前、后测数据均存在显着差异;而对照组的前测和后测数据均无显着差异。(3)综合上述研究与数据分析结果说明,针对人格特质行为引导、归因方式和情绪调控的个体教育和团体训练对初中生正确合理归因,矫正人格特质偏离行为以及提高情绪弹性有一定的效果。
张齐家卉[9](2020)在《团体辅导对初中生归因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文中认为归因方式,即初中生在面对成功与失败时所涉及的独特的归因认知方式及由此产生特有的归因倾向。心理健康指的是自然人个体在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所能获得的更优发展,但并未达到最佳的水平。通过以往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归因方式属于人格特征的一部分,并且能够侧面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而初中生人格是否健全对其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所以本文以人格相关理论为基础,制定了团体辅导的方案,目的是改善初中生的归因方式并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希望能够为以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本研究选取144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探讨中学生归因方式和心理健康的现状。从中挑选32名进行测试,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对照组学生不接受任何干预。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初中生的归因方式水平在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处于中等偏低。(2)初中生的归因方式水平在本研究设计并实施的团体辅导干预下得到了显着的提高,同时,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也得到了显着的提高。在干预实施一个月后,实验组学生的归因方式和心理健康总分显着高于前测分数。说明在干预行为结束后,其效应依然持续,即使在经月以后仍可令作用对象的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处于较高水平。研究结果:(1)初中生的归因方式水平在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2)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处于中等偏下,其中偏执、焦虑、适应不良和强迫四个因子水平较低。(3)初中生的归因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在本研究设计并实施的团体辅导干预下均得到了显着的提高。
王自梅[10](2020)在《初中生归因方式对学业压力的影响: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及其干预》文中认为学业压力一直是教育领域和心理健康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而初中阶段是面临挑战的重要时期。初中生会遇到心理、生理上的双重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中关于初中生学业压力过大的声音一直存在。而影响初中生学业压力的相关因素很多,本文尝试从归因方式与心理弹性两个影响因素入手,来探寻初中生归因方式、心理弹性与学业压力的状况,并从中探寻三者之间的关系,帮助青少年更加轻松的学习和生活。本文主要包括两个研究,研究一采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中学生学业压力问卷》对鞍山市某中学34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发放调查,探讨初中生初中生归因方式、心理弹性与学业压力的关系。研究二是在研究一的基础上随机抽取初二年级的三个班级共62名学生,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与中间组以团体辅导的方式进行心理弹性方面的干预,验证团体辅导方案的有效性,研究结论如下:1、初中生面对事件,大多采用内部的归因方式,归因方式在年级上存在显着差异,具体来讲,初一年级比初二初三年级更倾向于努力这个内部归因方式,三者之间逐级递减。2、初中生的心理弹性总体状况较好,处于中上水平。特别是在情景控制维度上表现良好。3、在整体上、初中生的学业压力存在轻度的问题。学业压力水平在性别和年级上不存在显着的差异。4、初中生的归因方式、心理弹性与学业压力两两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其中,其中,归因方式中外控归因(情景、运气)与心理弹性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内控归因(能力、努力)与心理弹性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外控归因与学业压力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内控归因与学业压力之间则不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5、心理弹性在外控归因方式与学业压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弹性能够显着预测初中生的归因方式与学业压力水平。6、本团体辅导方案合理有效。针对心理弹性的五个维度的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显着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弹性,进而降低初中生的学业压力水平。
二、青少年归因风格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少年归因风格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生认知风格、归因方式与心理应激水平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第2章 研究现状与问题提出 |
2.1 应激研究 |
2.2 认知风格研究 |
2.3 归因方式研究 |
2.4 认知风格、归因方式与心理应激水平的关系研究 |
2.5 问题提出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方法 |
3.4 概念界定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高中生认知风格、归因方式和应激水平的描述统计分析 |
4.2 高中生认知风格、归因方式和应激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4.3 高中生认知风格、归因方式和应激水平的相关研究 |
4.4 高中生认知风格、归因方式和应激水平的回归分析 |
4.5 高中生归因方式在认知风格和应激水平关系之间的调节检验 |
第5章 讨论与分析 |
5.1 高中生认知风格分析 |
5.2 高中生归因方式分析 |
5.3 高中生应激水平分析 |
5.4 高中生认知风格、归因方式与应激水平的相关和调节效应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第7章 研究反思与展望 |
7.1 研究反思 |
7.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初中生能力信念对解释风格的影响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综述 |
1.1 解释风格 |
1.1.1 解释风格的概念 |
1.1.2 解释风格的理论 |
1.1.3 解释风格的测量 |
1.2 能力信念 |
1.2.1 能力信念的概念 |
1.2.2 能力信念的测量 |
1.2.3 能力信念与解释风格的关系 |
1.3 核心自我评价 |
1.3.1 核心自我评价的概念 |
1.3.2 核心自我评价的测量 |
1.4 社会比较倾向 |
1.4.1 社会比较倾向的概念 |
1.4.2 社会比较倾向的测量 |
1.5 影响解释风格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
1.5.1 解释风格与能力信念、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 |
1.5.2 解释风格与能力信念、核心自我评价、社会比较倾向的关系 |
2 问题提出 |
2.1 以往研究的不足 |
2.2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
2.3 研究意义 |
2.3.1 理论意义 |
2.3.2 现实意义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3 实验程序 |
3.4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 研究结果 |
4.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
4.2 各变量得性别和年龄差异检验 |
4.3 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效应检验 |
4.4 社会比较倾向的调节效应检验 |
5 讨论 |
5.1 各变量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
5.2 能力信念、解释风格、核心自我评价和社会比较倾向的关系 |
5.2.1 能力信念与解释风格的关系 |
5.2.2 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 |
5.2.3 社会比较倾向的调节作用 |
5.3 能力信念对解释风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
5.4 研究的价值与局限 |
5.4.1 研究价值与启示 |
5.4.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能力信念量表 |
2、核心自我评价量表(样题) |
3、社会比较倾向问卷(样题) |
4、解释风格问卷(样题) |
后记 |
(3)高中生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归因风格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缘由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心理弹性及其相关研究 |
2.2 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 |
2.3 自我效能感及其相关研究 |
2.4 归因风格及其相关研究 |
2.5 心理弹性、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和归因风格间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材料 |
4 研究一高中生的心理弹性、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和归因风格特点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结果 |
4.4 小结 |
5 研究二高中生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和归因风格的关系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3 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
5.4 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
5.5 心理弹性与归因风格的关系 |
5.6 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和归因风格对心理弹性的回归分析 |
5.7 小结 |
6 总讨论 |
6.1 高中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归因风格的特点 |
6.2 高中生心理弹性的相关因素 |
7 研究总结论 |
8 教育建议 |
8.1 营造良好人际氛围,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 |
8.2 加强归因训练,促进高中生内归因 |
8.3 针对自我效能感进行训练,积极发挥个体自身水平 |
8.4 多渠道联合,共同为提高心理弹性水平努力 |
9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初中生心理资本与负性事件、攻击性的关系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2.初中生负性生活事件、心理资本、攻击性的综述分析与问题提出 |
2.1 负性生活事件 |
2.1.1 负性生活事件的概念 |
2.1.2 负性生活事件的测量 |
2.1.3 负性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 |
2.2 心理资本 |
2.2.1 心理资本的概念 |
2.2.2 心理资本的结构 |
2.2.3 青少年心理资本的特点 |
2.2.4 心理资本的测量 |
2.2.5 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 |
2.2.6 心理资本的提升方法 |
2.3 攻击性 |
2.3.1 攻击性的概念 |
2.3.2 攻击性的理论 |
2.3.3 攻击性的结构 |
2.3.4 青少年攻击性的特点 |
2.3.5 攻击性的测量 |
2.3.6 攻击性的相关研究 |
2.4 负性生活事件、心理资本、攻击性的关系 |
2.4.1 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 |
2.4.2 心理资本与攻击性的相关研究 |
2.4.3 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性的相关研究 |
2.4.4 初中生心理资本与负性生活事件、攻击性的关系研究 |
2.5 问题提出 |
2.5.1 研究问题 |
2.5.2 研究假设 |
2.5.3 研究意义 |
2.5.4 创新价值 |
3.研究一初中生心理资本与负性生活事件、攻击性的关系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对象 |
3.2.2 研究工具 |
3.2.3 研究程序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初中生负性生活事件、心理资本、攻击性的现状调查分析 |
3.3.2 初中生负性生活事件、心理资本、攻击性之间的关系分析 |
3.3.3 心理资本各维度在负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攻击性之间的中介作用 |
3.4 讨论 |
3.4.1 初中生负性生活事件、心理资本、攻击性的特征分析 |
3.4.2 初中生负性生活事件、心理资本、攻击性的关系讨论 |
4.研究二初中生心理资本的课程干预研究 |
4.1 研究思考与研究问题 |
4.2 研究目的 |
4.3 研究假设 |
4.4 研究被试 |
4.5 实验设计与实验程序 |
4.5.1 实验设计 |
4.5.2 实验程序 |
4.6 干预课程的主题设计理论与课程安排 |
4.7 心理健康课的特点与注意事项 |
4.8 研究结果 |
4.8.1 实验组、对照组干预前的差异比较 |
4.8.2 实验组前测与后测的差异比较 |
4.8.3 对照组前测与后测的差异比较 |
4.8.4 实验组、对照组干预后的差异比较 |
4.9 讨论 |
4.9.1 对心理健康课效果的分析 |
4.9.2 研究二的设计及实施心理资本课程的不足 |
4.10 教育的建议 |
5.展望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测评量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父亲在位与初中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研究工具 |
1.2.2 研究过程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3.1 父亲在位对初中生应对风格的影响 |
3.2 父亲在位对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影响 |
3.3 父亲在位对初中生归因风格的影响 |
3.4 父亲在位对初中生适应性的影响 |
3.5 父亲在位对初中生个性素质的影响 |
(6)高中生自我分化、解释风格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自我分化 |
1.1.1 自我分化的概念 |
1.1.2 自我分化的结构与测量 |
1.1.3 自我分化的相关研究 |
1.2 解释风格 |
1.2.1 解释风格的概念 |
1.2.2 解释风格的测量 |
1.2.3 解释风格的相关研究 |
1.3 应对方式 |
1.3.1 应对方式的概念 |
1.3.2 应对方式的分类 |
1.3.3 应对方式的测量 |
1.3.4 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
1.4 自我分化、解释风格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意义 |
2.3 研究目的 |
2.4 研究假设 |
2.5 研究思路 |
2.6 研究方法 |
2.6.1 研究被试 |
2.6.2 研究工具 |
2.6.3 数据的施测过程与处理分析 |
2.6.4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高中生自我分化的特点 |
3.1.1 高中生自我分化的总体情况 |
3.1.2 高中生自我分化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
3.1.3 高中生自我分化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
3.1.4 高中生自我分化在生源地上的差异分析 |
3.1.5 高中生自我分化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的差异分析 |
3.1.6 高中生自我分化在专业类型上的差异分析 |
3.1.7 高中生自我分化在父母学历上的差异分析 |
3.1.8 高中生自我分化在家庭教养方式上的差异分析 |
3.1.9 高中生自我分化在亲子关系上的差异分析 |
3.1.10 不同自我分化水平的高中生在解释风格和应对方式上的差异分析 |
3.2 高中生解释风格的特点 |
3.2.1 高中生解释风格的总体情况 |
3.2.2 高中生解释风格在生源地上的差异分析 |
3.2.3 高中生解释风格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
3.2.4 高中生解释风格在父母学历上的差异分析 |
3.2.5 高中生解释风格在家庭教养方式上的差异分析 |
3.2.6 高中生解释风格在亲子关系上的差异分析 |
3.2.7 不同解释风格类型高中生在应对方式上的差异分析 |
3.3 高中生应对方式的特点 |
3.3.1 高中生应对方式的总体情况 |
3.3.2 高中生应对方式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
3.3.3 高中生应对方式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的差异分析 |
3.3.4 高中生应对方式在父母学历上的差异分析 |
3.3.5 高中生应对方式在家庭教养方式上的差异分析 |
3.3.6 高中生应对方式在亲子关系上的差异分析 |
3.4 高中生自我分化、解释风格与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分析 |
3.5 高中生自我分化、解释风格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回归分析 |
3.5.1 高中生自我分化各维度对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
3.5.2 高中生自我分化各维度对解释风格各维度的回归分析 |
3.5.3 高中生自我分化、解释风格各维度对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
3.6 高中生自我分化与应对方式的关系:解释风格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4章 研究讨论 |
4.1 高中生自我分化的特点分析 |
4.1.1 高中生自我分化的总体情况 |
4.1.2 高中生自我分化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情况 |
4.1.3 不同自我分化水平高中生在解释风格和应对方式上的差异情况 |
4.2 高中生解释风格的特点分析 |
4.2.1 高中生解释风格的总体情况 |
4.2.2 高中生解释风格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情况 |
4.2.3 不同解释风格类型的高中生在应对方式上的差异情况 |
4.3 高中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分析 |
4.3.1 高中生应对方式的总体情况 |
4.3.2 高中生应对方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情况 |
4.4 高中生自我分化、解释风格、应对方式的关系分析 |
4.5 高中生解释风格在自我分化与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5章 总结论、建议及反思 |
5.1 研究总结论 |
5.2 研究创新之处 |
5.3 相关建议 |
5.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基础信息 |
附录 B 解释风格问卷(部分条目举例) |
附录 C 自我分化问卷(部分条目举例) |
附录 D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部分条目举例) |
致谢 |
(7)父母心理控制与高职生习得性无助的关系 ——链式中介模型及团体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父母心理控制 |
2.1.1 父母心理控制的概念 |
2.1.2 父母心理控制对青少年的影响 |
2.2 习得性无助 |
2.2.1 习得性无助的概念 |
2.2.2 习得性无助的成因 |
2.2.3 习得性无助的研究现状 |
2.3 心理资本 |
2.3.1 心理资本的概念 |
2.3.2 心理资本的结构 |
2.3.3 心理资本的研究现状 |
2.4 挫折承受力 |
2.4.1 挫折承受力的概念 |
2.4.2 挫折承受力的研究现状 |
2.5 父母心理控制、心理资本、挫折承受力、习得性无助的关系 |
2.5.1 父母心理控制与习得性无助的关系 |
2.5.2 心理资本与习得性无助的关系 |
2.5.3 挫折承受力与习得性无助的关系 |
2.5.4 父母心理控制、心理资本、挫折承受力、习得性无助的关系研究 |
3 研究目的与方法 |
3.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3.2 研究设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意义 |
4 研究一:心理资本和挫折承受力的链式中介作用分析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工具 |
4.3 数据分析 |
4.4 研究结果 |
4.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4.2 高职生感受到的父母心理控制现状分析 |
4.4.3 高职生习得性无助现状分析 |
4.4.4 高职生心理资本现状分析 |
4.4.5 高职生挫折承受力现状分析 |
4.4.6 父母心理控制、心理资本、挫折承受力、习得性无助相关分析 |
4.4.7 心理资本和挫折承受力的中介效应分析 |
4.4.8 结构模型结果 |
4.5 讨论 |
4.5.1 高职生习得性无助总体情况分析 |
4.5.2 父母心理控制、心理资本、挫折承受力与高职生习得性无助的相关情况分析 |
4.5.3 心理资本和挫折承受力的链式中介作用分析 |
4.6 结论 |
5 研究二:心理资本和挫折承受力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 |
5.1 研究对象 |
5.2 研究工具 |
5.3 研究程序 |
5.4 团体辅导方案 |
5.4.1 团体辅导方案的理论依据 |
5.4.2 团体辅导方案设计 |
5.5 研究结果 |
5.5.1 对照组和干预组前测的同质性检验 |
5.5.2 对照组和干预组前后测的差异性检验 |
5.5.3 对照组和干预组后测的差异性检验 |
5.5.4 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前后变化的效应量 |
5.5.5 团体成员反馈评估 |
5.5.6 团体带领者观察记录 |
5.6 讨论 |
5.6.1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辅导方案分析 |
5.6.2 干预组和对照组前后测结果分析 |
5.6.3 团体成员主观反馈和带领者观察结果分析 |
5.7 结论 |
6 总讨论 |
6.1 心理资本和挫折承受力的链式中介模型分析 |
6.2 团体干预产生成效的原因分析 |
6.3 本研究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
7 研究结论 |
8 建议与启示 |
8.1 建议 |
8.1.1 改善父母教养方式 |
8.1.2 预防习得性无助 |
8.1.3 培养积极心理资本 |
8.1.4 提升挫折承受力 |
8.1.5 学校开展相关团体辅导 |
8.1.6 及时进行个体心理咨询 |
8.2 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父母心理控制量表 |
附录 B 大学生挫折承受力问卷 |
附录 C 大学生习得性无助感问卷 |
附录 D 积极心理资本量表 |
附录 E 团体成员反馈表 |
附录 F 带领者观察记录表 |
附录 G 高职生心理资本和挫折承受力团体辅导方案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初中生归因方式、人格特质与情绪弹性的关系及干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情绪弹性研究概述 |
一、情绪弹性的概念及其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
二、情绪弹性的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归因方式的研究概述 |
一、归因方式的定义 |
二、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人格特质的研究概述 |
一、人格特质的定义 |
二、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
第四节 人格特质与归因方式、情绪弹性的相关研究 |
一、人格特质与情绪弹性的关系研究 |
二、归因方式与情绪弹性的关系研究 |
三、归因方式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 |
第五节 团体辅导的干预研究概述 |
一、团体辅导概念的界定 |
二、情绪弹性的团体辅导相关研究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章 研究一初中生归因方式、人格特质与情绪弹性的关系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工具 |
一、《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 |
二、《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 |
三、《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
第三节 施测过程 |
第四节 研究结果 |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二、各研究变量的因素分析 |
三、各研究变量的数据分析结果 |
第五节 讨论 |
一、初中生归因方式、人格特质与情绪弹性的现状 |
二、初中生归因方式、人格特质与情绪弹性的关系 |
第五章 研究二:初中生归因方式、人格特质的团体辅导干预实验 |
第一节 研究程序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团辅设计 |
一、团辅干预计划 |
二、团辅阶段安排 |
三、团辅单元设计 |
四、团辅方案的效度检验 |
五、团体领导者受训背景 |
第四节 研究结果 |
一、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数据对比 |
二、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数据对比 |
三、实验组前测与后测数据对比 |
四、对照组前测与后测数据对比 |
五、成员主观评价 |
六、追踪评价 |
第五节 讨论 |
一、团体辅导方案的有效性 |
二、团体辅导对归因方式、人格特质的干预效果 |
三、归因方式、人格特质的干预对情绪弹性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研究所用问卷材料 |
附录二 :团体辅导干预详案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团体辅导对初中生归因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假设 |
1.5 概念界定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韦纳归因理论 |
2.2 人格大五理论(The Big Five) |
2.3 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
2.4 完全人格教育理论 |
第三章 研究一 初中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现状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工具 |
3.5 研究结果 |
3.6 分析与讨论 |
3.7 研究结论 |
第四章 研究二 初中生归因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对象 |
4.4 研究工具 |
4.5 研究设计 |
4.6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7 研究结论 |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
5.1 归因现状讨论 |
5.2 心理健康现状讨论 |
5.3 干预结果讨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 |
附录C: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
附录D: 访谈提纲 |
附录E: 健全人格团体活动方案 |
附录F: 团体辅导资料 |
(10)初中生归因方式对学业压力的影响: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及其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关于归因风格的研究 |
1.1.1 归因风格的定义 |
1.1.2 归因风格的相关研究 |
1.1.3 归因风格的测量 |
1.2 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 |
1.2.1 心理弹性的定义 |
1.2.2 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
1.2.3 心理弹性的测量 |
1.3 关于学业压力的研究 |
1.3.1 学业压力的概念 |
1.3.2 学业压力的相关研究 |
1.3.3 学业压力的测量 |
1.4 归因风格、心理弹性与学业压力的关系 |
1.4.1 归因风格与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
1.4.2 归因风格与学业压力的相关研究 |
1.4.3 心理弹性与学业压力的相关研究 |
1.5 团体辅导 |
1.5.1 团体辅导的概念 |
1.5.2 团体辅导的作用 |
1.5.3 团体辅导的理论 |
1.5.4 团体辅导对于心理弹性的干预作用 |
第二章 问题提出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意义 |
2.2.1 理论意义 |
2.2.2 现实意义 |
2.3 研究的问题 |
2.3.1 研究目标 |
2.3.2 拟解决的问题 |
2.4 研究假设 |
2.4.1 量化研究假设 |
2.4.2 干预研究假设 |
2.5 研究思路 |
第三章 研究一初中生归因风格、学业压力及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被试 |
3.2.2 研究工具 |
3.2.3 施测过程 |
3.3 数据处理 |
3.4 研究结果 |
3.4.1 初中生归因方式的基本现状 |
3.4.2 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基本状况 |
3.4.3 初中生学业压力的基本状况 |
3.4.4 初中生归因方式、心理弹性、学业压力的关系研究 |
3.4.5 中学生归因方式、心理弹性与学业压力的回归分析 |
3.4.6 归因方式、心理弹性与学业压力的关系模型 |
第四章 研究二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干预研究 |
4.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4.1.1 研究目的 |
4.1.2 研究假设 |
4.2 研究依据 |
4.3 研究方法 |
4.3.1 被试选取 |
4.3.2 研究流程 |
4.3.3 研究工具 |
4.4 团体辅导方案 |
4.5 辅导过程 |
4.6 数据分析 |
4.7 研究结果 |
4.7.1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差异比较 |
4.7.2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后测减前测差值的差异比较 |
第五章 总讨论 |
5.1 讨论 |
5.1.1 研究变量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
5.1.2 初中生归因方式、心理弹性与学业压力的关系讨论 |
5.1.3 外部归因方式、心理弹性对学业压力的中介作用 |
5.1.4 干预研究的讨论 |
5.2 建议 |
5.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4 研究局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青少年归因风格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生认知风格、归因方式与心理应激水平的关系研究[D]. 高冲. 扬州大学, 2021(09)
- [2]初中生能力信念对解释风格的影响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D]. 郭俊圻.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高中生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归因风格的关系研究[D]. 向琳琳. 西南大学, 2020(05)
- [4]初中生心理资本与负性事件、攻击性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 唐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父亲在位与初中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J]. 刘阳,谢姗珊,闻素霞. 中国学校卫生, 2020(06)
- [6]高中生自我分化、解释风格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 李乐.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父母心理控制与高职生习得性无助的关系 ——链式中介模型及团体干预[D]. 周婷.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初中生归因方式、人格特质与情绪弹性的关系及干预实验研究[D]. 申屠珍.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9]团体辅导对初中生归因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D]. 张齐家卉. 延边大学, 2020(05)
- [10]初中生归因方式对学业压力的影响: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及其干预[D]. 王自梅. 河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