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他激”和“自激”——培养学生自信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周澄[1](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的导波钢轨裂纹损伤识别研究》文中指出
廖献[2](2021)在《长沙市公办小学教师工作负担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开福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念兴昌[3](2020)在《教育救国:追寻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文中研究说明西南联大与全面抗战相始终,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在战火纷飞、亡国灭种的极端苦难中,西南联大不仅弦歌不辍、弦诵不绝,还为抗日战争直接输送了大批军事、科技、翻译等专业人才,为新中国的建设发展培育了一大批栋梁之才。西南联大师生继承和发展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坚守刚毅坚卓、团结合作、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把大学当作扞卫国家荣誉与民族精神的第二战场,教书不忘救国,读书为了报国,为民族发展和国家建设保存了文化血脉,坚持科学救国、科学报国,是传承和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的光辉典范。西南联大教育救国的故事为我们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历史素材,是云南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学习和研究。
向荣慧[4](2020)在《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 ——以光合作用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大力倡导一线教师等研究者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同时,国家各类文件和政策都十分强调真实情境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多地使用基于真实情境的资源,培养学生将教材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能力、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科学思维,理性客观地认识外部世界;此外,近几年高考理科综合的试卷中真实情境的试题数量逐年增多。因此,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真实情境的素材并将其开发成可以用于日常教学的课程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使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行动研究法,将真实情境分为日常生活情境、实验探究情境、科学史料情境、学术探索情境和工农业生产技术情境五类,并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光与光合作用”部分为载体,针对不同的真实情境分别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总结出不同真实情境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分析概括出基于真实情境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一般方法;将开发的课程资源与教材紧密联系,用于教学实践,试图给一线教师如何使用相关的课程资源提供一定的帮助。本研究的研究结论为:1、不同的真实情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基于真实情境的课程资源开发。(1)针对日常生活情境,可以从“树立深入思考生活现象的意识;留心身边的一草一木,建立素材资源库;加强交流,拓宽个人接触面”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2)针对工农业生产技术情境,可以从“了解光合作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参观大棚等作物生长基地;搜集教材呈现图片以及习题的背景资料;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进行对话”四个方面进行课程资源开发。(3)针对科学史料情境,可以从“阅读科学史资料;‘重走’科学教探究之路;细品科学家的经典实验”三个方面入手。(4)针对实验探究情境,可以从“进行预实验,深入思考预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将教材文字资料转变为实验;分小组‘头脑风暴’”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5)针对学术探索情境,可以从“关注科技前沿;建立现有研究成果与教材之间的联系;理性分析新闻报道,找出科学依据”三个方面入手。2、基于真实情境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可以从建立资料库,积累真实情境的素材;依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要筛选真实情境的素材;分析素材内容,将其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开发成可以在教学中使用的基于真实情境的课程资源;在教学实践中,使用所开发的课程资源,根据使用效果,进行再次开发四个环节进行。3、教师使用基于真实情境的课程资源时,需要分析不同课程资源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建立与教材的联系;同时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课型和学生的需要,选取合适的课程资源用于教学实践。本研究的创新点有:(1)跳出目前课程资源的分类角度,从真实情境与非真实情境的角度,将课程资源分为真实情境的课程资源和非真实情境的课程资源。(2)根据真实情境的来源,将真实情境的素材分为“日常生活情境”、“工农业生产技术情境”、“实验探究情境”、“科学史料情境”和“学术探索情境”五类;并针对每一类真实情境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总结基于真实情境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一般方法,并将所开发的课程资源用于日常教学,归纳教师使用基于真实情境的课程资源的一般方法。
卢猛[5](2020)在《地域文化与刘禹锡诗歌创作研究》文中指出刘禹锡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一生经历了许多地方,且深受地域文化影响,尤其以江南文化、楚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最具有代表性。刘禹锡诗歌中有大量描写江南、荆楚、岭南、巴蜀地域特色的内容。同时,这些区域的地域文化也深深影响着刘禹锡的诗歌创作及思想心态。本文把刘禹锡放置于中唐特定的大时代背景之下,以地域文化与文学为切入点,全面、动态地了解地域文化与刘禹锡诗歌之间的关系。本文一共分为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是对刘禹锡社会生活背景及生平思想的分析。时代影响了文人所处的生存环境,更影响了文人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思想。在宦官专权、藩镇割据问题十分突出的中唐时代,刘禹锡立志要匡扶社稷,救国安民。即使混乱复杂的政治环境,使他陷入政治困境,遭受磨难,他依旧执着于自己的政治追求,表现出顽强不屈的乐观精神。第二章是对江南文化对刘禹锡所产生的影响的介绍。刘禹锡少年时期在江南度过了十八个春秋。江南优美的自然环境、浓郁的文化氛围、繁荣的经济实力,为刘禹锡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并对其思想、才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吴越民歌对刘禹锡诗歌创作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三章是对楚文化与刘禹锡诗歌创作的介绍。刘禹锡被贬朗州,在此生活九年有余。楚地崇巫信神、竞渡、踏歌的民风民俗;人文意象的古迹风物;自然意象的山川河流等为其诗歌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素材。屈原忠君爱国的精神和骚怨情怀更是对其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面对困难时,刘禹锡不仅流露出了忧伤孤独的囚拘心态和悲愤情怀,更是表达出了自己对理想追求的执着意识和砥砺前行的乐观精神。第四章是对岭南文化与刘禹锡诗歌创作的介绍。刘禹锡再次被贬连州,在此生活三年有余。岭南别样的自然风光,异域的民风民俗给予刘禹锡带来了些许安慰,使其创作了许多反映岭南山川风俗的诗歌。重罹不幸,虽然也使得刘禹锡心生忧怨,但他依旧关心民生,志在报效国家,通过政治诗歌创作坚守着自己的政治理想,通过友人之间的唱和表达自己的思乡情怀,并且对岭南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第五章是对巴蜀文化与刘禹锡诗歌创作的介绍。刘禹锡经历多次贬谪,再次被贬夔州时,内心波澜相对已有所缩小,承受压力打击的心理也已增强,他的心态逐渐平和、淡定。他感受着巴蜀别样的自然风光、体验着巴蜀别样的生活氛围,创作了许多关于巴蜀地区的诗歌,展现出了巴蜀独特的地域风光,尤其以“竹枝词”创作最为突出。
曹英才[6](2020)在《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文化整体视角对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进行了个案研究,从服饰发生的生态环境、历史发展、社会背景、生产方式等方面作了综合研究,其目的在于探析对特定地域环境的服饰风格与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因素之间的密切关联,它们之间具有紧密相连的层次关系。由于舟曲藏族生活在特定地域空间内,在长期社会历史、生产方式、生活习俗中,创造出与舟曲地域相适应的服饰着装。在特定地域空间内,受众多文化因素和影响是服饰产生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服饰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环境和传承场域。而这些基础为服饰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生产环境。由此特定地域空间和人群及环境共同构成了一套本土地域特色的服饰文化生态系统。在这种文化空间视阈下,舟曲藏族服饰文化作为藏族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遗产。其类型丰富,风格独特,总体构成了自成体系的艺术格局。由于居住环境和生产方式相对封闭落后,居于这种环境氛围下,总体服饰文化保留相对完整。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各种文化不断被涌入,潜移默化地对服饰生产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过去传统服饰逐渐都已失传,而现代大众化服饰占领主导趋势,基于这种社会语境下,研究本地域服饰文化具有迫切而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民族的传统服饰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即体现该民族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和精神文化的外显展示。同样它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经过社会历史的不同发展中,形成了舟曲藏族特有的文化形态。而这种文化形态不仅包涵了舟曲藏族的语言形态和居住形式及民俗习俗,保留了传统的服饰文化基因。服饰文化内涵在装束质料、工艺、构造、色泽、审美、纹样等方面得到了体现,从而使舟曲藏族历史渊源、着装习俗、装束风格、制作工艺、色彩配置及审美理念均方面得以表达,使服饰文化在各自的生产生活和地域空间里,形成为地域性传承延续的活态文化。它在发展过程中,过去在封闭的生活环境、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下,将舟曲藏族传统服饰原汁原味地生存和保留下来。舟曲藏族文化的形成、发展、传承等各方面受到所在地域历史社会和自然环境及生产生活等的影响。而特定地域历史、社会文化、自然条件、宗教习俗等多种因素,是舟曲藏族着装产生的基本条件,也是服饰文化形成的重要环境和传承场域。这些基础因素为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生产环境。在服饰穿戴习俗上体现其深刻的地域特性,舟曲着装生根于传统的自然村落和民间生产生活,同样在舟曲藏族同一地域文化圈内,不同的服饰风格和艺术审美自成体系,从中透视出不同的艺术内涵和色彩审美及文化象征。这些文化内涵完整地表达其所蕴涵的文化内核和艺术理念。服饰在重要的人生礼仪中扮演其至关重要的角色。基于这种文化语境,服饰不仅仅是满足物质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求,更是人类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在舟曲藏族社会生产和民间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象征。本文选择舟曲藏族传统自然村落为田野点,通过舟曲藏族民间考察和实地调研及访谈相结合基础上,对舟曲藏族服饰发生的社会历史、生态环境、传统技艺、民间习俗、装束惯习、文化变迁等方面做了全面深入的总结阐述。其一,从舟曲藏族源流和地域分布格局方面进行了详细总结;其二,从舟曲藏族服饰的传统纺织(纺织、制作、染色)、制作技艺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其三,对舟曲藏族服饰依存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变迁方面做了分析论述;其四,对舟曲藏族传统服饰风格类型、形制要素、构造特质方面做了详细总结;其五,从舟曲藏族传统服饰蕴涵的民俗特性、禁忌事项、文化载体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其六,从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的形态美学、艺术特质、审美意蕴方面做了详细分析;其七,对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符号、文化寓意、语义特性方面做了详细阐述;其八,对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社会角色、文化认同方面进行了探讨;其九,对舟曲传统服饰的生存现状、社会语境、保护空间等方面做了全面论述。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而言,舟曲藏族服饰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均与舟曲藏族所生存的环境、生活、宗教、思维方式及价值等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服饰生产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时代环境均不断在发生变迁,促使传统服饰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传统服饰文化面临消失或失传的尴尬境地。当下如何传承和保护服饰成为目前面临的严峻问题。随时代不断发生变迁,与此服饰文化同样发生了变化,基于这种社会文化语境下,探讨传统藏族服饰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生存空间的解决路径。在传统服饰文化在现代发展中求生存,营造让服饰文化永续生存的文化空间。而本文研究能够对舟曲藏族文化保护有所借鉴或启发意义,让舟曲藏族民众意识到传统藏族服饰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更让本土民众意识到传统藏族服饰在当下社会语境中的生存境遇,更多地为传统藏族服饰生存、发展及延续。本文研究和探讨,为整个藏族传统服饰文化及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保护、传承等方面提供相应的参考思路。
海依尔古丽·叶明[7](2020)在《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华罗庚—小杂货铺里走出的大数学家;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父爱、通往天际的路》文中提出
王富山[8](2020)在《激励教育法在农村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在长期的农村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有许多农村孩子的学习成绩差并不是因为智力问题,也不是不用功,而是不自信,被自卑、胆怯、焦虑、恐惧等过重的心理负担压垮了。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们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在成功面前总是选择放弃,从而无法体验成功的喜悦。更有些老师不能正确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不去积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而是一味的训斥、指责,甚至讽刺挖苦,这样做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还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使他们
张健旺[9](2019)在《方孝孺与有明一代的“读书种子”》文中指出“读书种子”就是士之典范,志于道,据于仁,依于德,立于礼。要在行己有耻、立身见道、通经致用,是真男子,大丈夫,是没有文王也兴的豪杰之士。简约说“读书种子”就是相续圣贤血脉的思想家。我取样的我国有明一代的“读书种子”有:宋濂、方孝孺、王阳明、方以智、顾炎武、王夫之。宋濂是从“文章种子”转到有道君子的典型。他守道之笃,独立不迁;不“枉道以徇人”,不“诎道以徇物”;用“敬”立心;安于道;尊崇气节,激扬豪杰。他的《龙门凝道记》是见志入道的着作。方孝孺是“雄才劲节”的典范。他善学六艺、自立其志、尊圣亲贤、勇于自治、自性庄严、刚健中正,是礼乐君子,是经典的意志人。王阳明是“狂圣”的典范。其人遭遇患难而刊落习气,道明德立,创立“良知”学说,自由担当,成为“刚狷振砺”、“独行违俗”的圣贤豪杰。可谓具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精神哲学的大师。方以智是“宏览博物”的典范。他是经典的世家子弟,有豪华的才性,遭遇世变而心性大明,随缘放旷,至诚至性,外和内刚,是博通深邃的大思想家,特立独行,自创体系,成一家之言。可谓“穷理而博学,闻道而为善”的博学君子。顾炎武是有明一代标举“行己有耻”最惹人注目的大思想家。他贬斥“无耻之士”,激扬“有耻之士”。无“耻心”即不“进德修业”,亦不“尊圣亲贤”。他遭遇世变,恪守“行己有耻”的圣训,不改形换骨,独来独往地治学,可谓磊落奇伟君子。王夫之是“醇儒”的典范。他是晚明遗老中最惹人注目的贬斥“狂流”的思想家。他“不随众狂”而标举君子之学与君子之道,立誓为“六经开生面”。他可谓经典的圣贤豪杰儒。他遭遇世变隐居着书,为往圣继绝学。我国文化是我国人民立人立国的“元气”,而“读书种子”是文化的“元气”和立国的“元气”。我国传统社会的“读书种子”的性情与人格、谈吐与风致、精神与风骨,具有绝对性的重要性。他们皆是我们民族出类拔萃的楷模,是我国传统社会读书人的“人师”。他们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人,人应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是我们为人为学的典范。
卫恒先[10](2019)在《民国上海雕塑家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以民国时期活跃在上海地区的雕塑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一手资料的挖掘整理,系统的考察民国上海雕塑家的社会活动、艺术实践和创作观念,以点带面的反映中国早期现代雕塑的发展历程。阐述特定的城市商业环境、文化语境和时代背景对于雕塑家的深刻影响。救亡和启蒙是20世纪早期中国的时代主题,五四运动以来,从“科技救国”到“文化救国”意识转型催生了中国学子对于西方艺术领域的关注,他们对于西方雕塑的学习也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考察了上海的文化背景和城市建设背景对于现代雕塑产生的有利条件,以及西学东渐浪潮下早期上海雕塑家的出现及学习情况。第二部分以社会学的视角还原历史的现场,微观考察雕塑家们留洋归国后,如何在上海的都市背景和文化语境下进行自我经营、从事雕塑展览活动和教学活动的,以及这些艺术活动的公众评价和社会效应。第三部分考察上海雕塑家多重艺术实践的以及他们对于艺术语言、风格的自觉追求。民国上海文化中既具有最时尚和最具活力的元素,也有最传统和最经典的元素,这两种元素在艺术家的实践中是并存的,他们多数都接受过“新”“旧”之学,在面对“中”和“西”两种语汇时往往能应对自如,这不仅体现在艺术形式上的“分”,也体现在雕塑观念上的“合”。同时,他们将雕塑作为自我表达的媒介,在雕塑创作中强调个人风格,通过不同艺术语言和形式来诠释个人化的、特定的艺术观念。第四部分考察在民国社会和时代巨变下,雕塑家们对于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诠释与解读,他们在公共空间中的建造的领袖和英雄形象,借鉴西方雕塑的形式和构图,塑造出符合中国时代特征的大写的“人”,将民族意志融入到公共空间中,从而促进民族公共意识的觉醒,激励全民族的爱国热情。第五部分考察民国雕塑家的历史贡献与当代意义。在民国的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下,雕塑家们都有着浓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的艺术活动与“美育救国”的思潮是相联系的,在他们的作品中也有深刻的人文主义关怀。可以说民国上海雕塑家们是中国现代雕塑的拓荒者、美育的传播者、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的雕塑作品成为城市独特的公共记忆和历史记忆,它们提升了城市的精神内涵,为城市注入了灵魂。文章的最后探讨民国时期雕塑家的艺术创作对于当今雕塑创作的启示,笔者认为雕塑民族化是一个变化的概念,不同的历程有着特定的历史语境,民族化应与时代内涵相联系。同时认为雕塑应该表现人文精神,对于人性的表现、对于情感的表现是雕塑创作恒常的主题,当代雕塑在面对不同时代和不同经历的对象时,依然会迸发出新的活力。
二、“他激”和“自激”——培养学生自信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他激”和“自激”——培养学生自信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3)教育救国:追寻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南联大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
(一)“绝缴移栽桢干质”,西南联大造就了中国教育史上的“文化长征” |
(二)三校合作无间、相得益彰、团结互助、共克时艰、共赴国难 |
(三)“中兴业,须人杰”,西南联大大师云集、人才辈出,为抗战建国培育了大批人杰 |
二、教书不忘救国,读书为了报国 |
(一)在艰难困苦中保持弦歌不辍、弦诵不绝 |
(二)投笔从戎,直接参军抗战,积极参与抗日救国活动 |
(三)把学校作为支持抗战的第二战场,誓死扞卫国家荣誉与民族精神 |
(四)积极参与民主革命,支持民主建国 |
三、保存知识文明火种,赓续民族文化血脉 |
(一)延续民族文化生命,为民族发展和国家建设积蓄文化力量 |
(二)转移社会风气,为地方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四、科学救国,科学报国 |
(一)坚持科学研究,服务抗战救国,为新中国建设打下坚实科学发展基础 |
(二)参与边疆治理,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 |
结语 |
(4)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 ——以光合作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新时代人才培养新诉求 |
2.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新导向 |
3.教师成长的内在需求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意义、创新之处 |
(四)研究思路 |
二、基于真实情境的课程资源开发概述 |
(一)概念界定 |
(二)选题的理论依据 |
(三)基于真实情境的课程资源的价值 |
1.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
2.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
3.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
4.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
6.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
(四)基于真实情境的课程资源的筛选原则 |
三、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行动 |
(一)“光合作用”的概述 |
(二)行动研究方案设计 |
(三)开发行动初尝试 |
(四)开发行动再尝试 |
四、开发行动的效果分析 |
(一)试题测试结果 |
(二)学生的学习状态 |
(三)教师进行基于真实情境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态度 |
(四)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的转变 |
五、研究结论与反思 |
(一)基于真实情境的课程资源开发的一般方法 |
(二)基于真实情境的课程资源的使用 |
(三)研究反思 |
六、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5)地域文化与刘禹锡诗歌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刘禹锡生平思想及社会生活背景 |
第一节 刘禹锡所处的时代 |
第二节 刘禹锡生平经历及主要思想 |
第二章 江南文化与刘禹锡诗歌创作 |
第一节 江南文化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少年江南生活对刘禹锡思想影响 |
第三节 江南文化对刘禹锡诗歌创作的影响 |
第三章 楚文化与刘禹锡诗歌创作 |
第一节 楚文化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楚文化在刘禹锡诗歌中的体现 |
第三节 楚地生活对刘禹锡诗歌思想与情感的影响 |
第四章 岭南文化与刘禹锡诗歌创作 |
第一节 岭南文化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刘禹锡诗歌中的岭南山川、风俗 |
第三节 岭南文化对刘禹锡思想影响 |
第四节 刘禹锡对岭南的贡献 |
第五章 巴蜀文化与刘禹锡诗歌创作 |
第一节 巴蜀文化的主要特征 |
第二节 刘禹锡诗歌中的巴蜀人文风俗 |
第三节 巴渝“竹枝歌”与刘禹锡《竹枝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回顾 |
三、整体研究设计 |
四、相关概念及界定 |
五、研究视角 |
六、研究的重难点 |
七、研究尝试点 |
八、相关运用材料 |
第一章 舟曲藏族源流及区域分布格局 |
第一节 舟曲藏族县域情况及相关概述 |
一、区域概况 |
二、行政区划 |
三、人口分布 |
四、气候类型 |
五、自然资源 |
第二节 舟曲藏族社会历史及部落分布情况 |
一、建制沿革 |
二、地方部落 |
第三节 舟曲藏族地域民俗及文化形态 |
一、人文景观 |
二、民俗风情 |
三、宗教文化 |
小结 |
第二章 舟曲藏族服饰制作要素及传统技艺 |
第一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纺织技艺 |
一、传统纺织原料 |
二、传统纺织工具 |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织作技艺 |
一、纺线 |
二、缠线 |
三、煮线 |
四、洗捶 |
五、理线 |
六、织作 |
七、银饰加工 |
八、传统手工制鞋 |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染色技艺 |
一、传统服饰的基本颜料 |
二、传统服饰的染色工艺 |
小结 |
第三章 舟曲藏族服饰生态及文化变迁 |
第一节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生态 |
一、服饰艺术生态 |
二、服饰艺术阐释 |
三、服饰文化生态 |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特征 |
一、地域性 |
二、历史性 |
三、变异性 |
第三节 舟曲藏族服饰生态及文化变迁 |
一、服饰生态环境 |
二、服饰文化变迁 |
小结 |
第四章 舟曲藏族服饰形制要素及造型风格 |
第一节 舟曲藏族服饰形制要素 |
一、坪定型服饰着装要素 |
二、江盘型服饰着装要素 |
三、插岗型服饰着装要素 |
四、八楞型服饰着装要素 |
五、大年型服饰着装要素 |
六、博峪型服饰着装要素 |
七、共同佩戴的着装衣(饰)物 |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风格类型 |
一、坪定型传统服饰形制 |
二、江盘型传统服饰形制 |
三、插岗型传统服饰形制 |
四、八楞型传统服饰形制 |
五、大年型传统服饰形制 |
六、博峪型传统服饰形制 |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构造特质 |
一、上衣下裤式构造类型 |
二、上袍下裤式构造类型 |
三、衣裙下裤式构造类型 |
小结 |
第五章 舟曲藏族服饰民俗惯制及礼仪蕴涵 |
第一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民俗特性 |
一、服饰民俗历史性 |
二、服饰民俗地域性 |
三、服饰民俗自觉性 |
四、服饰民俗变异性 |
五、服饰民俗传承性 |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禁忌事项 |
一、服饰日常禁忌 |
二、服饰节日禁忌 |
三、服饰礼仪禁忌 |
四、服饰色彩禁忌 |
五、服饰身份禁忌 |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仪礼蕴涵 |
一、诞生礼时期的服饰 |
二、成年礼时期的服饰 |
三、嫁娶礼时期的服饰 |
四、丧葬礼时期的服饰 |
小结 |
第六章 舟曲藏族服饰审美形态及美学探析 |
第一节 舟曲藏族服饰造型呈现的形态美学 |
一、服饰形式美特质 |
二、服饰自然美特质 |
三、服饰艺术美特质 |
第二节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的艺术蕴含 |
一、服饰形态蕴含的特色美 |
二、服饰构图折射的和谐美 |
三、服饰生态显现的自然美 |
第三节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折射的审美意蕴 |
一、式样独具的实用美感与造型美感 |
二、多彩丰富的意境情趣与图纹美蕴 |
三、视觉多样的审美意境与色彩情趣 |
小结 |
第七章 舟曲藏族服饰着装符号表现及象征意义 |
第一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的符号表现 |
一、服饰图像性符号表现 |
二、服饰指示性符号表现 |
三、服饰象征性符号表现 |
第二节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符号寓意 |
一、服饰符号语义形成的基本要素 |
二、服饰符号的象征表达 |
三、服饰符号的文化意义 |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审美符号及语义特性 |
一、传统服饰的审美符号表达 |
二、传统服饰的形态符号表达 |
三、传统服饰的情感符号表达 |
小结 |
第八章 舟曲藏族服饰文化意蕴及深层透视 |
第一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文化蕴涵透视 |
一、传统服饰的族徽文化特质 |
二、传统服饰的身份文化特质 |
三、传统服饰的礼俗文化特质 |
四、传统服饰的祈福文化特质 |
第二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社会功能阐释 |
一、传统服饰的社会角色涵义 |
二、传统服饰的社会角色功能及表现意义 |
三、传统服饰的社会角色特质 |
第三节 舟曲藏族服饰认同及文化表达 |
一、传统服饰与地域内部认同 |
二、不同服饰与地域之间的互动认同 |
三、人类学视阈下服饰符号及地域文化表达 |
小结 |
第九章 舟曲藏族服饰承接空间及延续路径 |
第一节 舟曲藏族服饰生存现状及社会境遇 |
一、传统服饰当下面临的窘境 |
二、服饰文化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
三、服饰文化受地域环境的因素 |
第二节 舟曲藏族服饰保护路径及传承措施 |
一、服饰保护与传承现状 |
二、服饰保护与传承路径 |
第三节 舟曲藏族传统服饰传承及保护空间 |
一、传统服饰文化空间及生存现状 |
二、传统服饰文化空间的保护形式 |
三、传统服饰文化的空间再生 |
小结 |
结论与探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7)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华罗庚—小杂货铺里走出的大数学家;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父爱、通往天际的路(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语料介绍 |
(一)汉译维 |
1.《华罗庚——小杂货铺里走出的大数学家》介绍 |
(二)维译汉 |
1.《通往天际的路》介绍 |
2.《父爱》介绍 |
二、译文 |
(一)汉译维 |
1.《华罗庚——小杂货铺里走出的大数学家》 |
(二)维译汉 |
1.《通往天际的路》 |
2.《父爱》 |
三、原文 |
(一)汉译维 |
1.《华罗庚——小杂货铺里走出的大数学家》 |
(二)维译汉 |
1.《通往天际的路》 |
2.《父爱》 |
结语 |
(9)方孝孺与有明一代的“读书种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推证“读书种子”名义 |
第一节 “廉耻之道”与“有耻之士” |
第二节 “躬行君子”与“读书君子” |
第三节 “六艺之学”与“读书种子” |
第四节 “士之典范”与“读书种子” |
第五节 “古今仁圣”与“读书种子” |
第六节 “习气种子”与“读书种子” |
第七节 “知识种子”与“读书种子” |
第一章 “劲节不同群”的“读书种子”方孝孺 |
第一节 “优美门风”与“自立其志” |
第二节 “善学君子”与“六艺之学” |
第三节 “不寻俗好”与“独契前贤” |
第四节 “勇于自治”与“修身为本” |
第五节 “纷纭野鸟”与“圣学真凤” |
第二章 “狷介独行”的“读书种子”宋濂 |
第一节 “文章知己”与“文章种子” |
第二节 “逢缘遇境”与“一变至道” |
第三节 “素狷之士”与“狷者一狂” |
第三章 “独行违俗”的“读书种子”王阳明 |
第一节 “遭遇患难”与“返之六经” |
第二节 “媚世乡愿”与“乡愿意思” |
第三节 “素狂之士”与“素刚之士” |
第四节 “有道学问”与“圣贤血脉” |
第五节 “忠信之道”与“良知之学” |
第四章 “宏览博物”的“读书种子”方以智 |
第一节 “世家子弟”与“故家旧味” |
第二节 “读书之士”与“博学君子” |
第三节 “娟而狂者”与“旷达之士” |
第四节 “破家之子”与“异类中行” |
第五节 “孝悌之道”与“天地孝子” |
第五章 “行己有耻”的“读书种子”顾炎武 |
第一节 “读书世家”与“奇质嘉种” |
第二节 “诗文种子”与“学问种子” |
第三节 “立人大节”与“行己有耻” |
第四节 “博学于文”与“临文主敬” |
第五节 “典型未往”与“树式后辈” |
第六章 “不随众狂”的“读书种子”王夫之 |
第一节 “弘道之人”与“豪杰之士” |
第二节 “正学醇儒”与“读书种子” |
第三节 “君子之学”与“君子之道” |
第四节 “观其所恒”与“依然故旧” |
第五节 “天地元气”与“圣贤学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10)民国上海雕塑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前期相关文献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上海雕塑家的出现背景 |
1.1 上海都市背景 |
1.1.1 大上海的商业背景 |
1.1.2 作为文化和艺术中心的上海 |
1.1.3 上海的都市建设与公共雕塑 |
1.2 “西学东渐”与早期雕塑的开展 |
1.2.1 传教活动及对于早期雕塑的影响 |
1.2.2 救亡图存与留学运动 |
1.3 上海雕塑家的国外求学背景 |
1.3.1 在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求学 |
1.3.2 法国自由画室的雕塑学习 |
1.3.3 张充仁在比利的雕塑学习 |
1.3.4 日本雕塑背景及留日雕塑家的学习 |
第二章 现实境遇——雕塑家在上海的活动 |
2.1 商业活动 |
2.1.1 艰难生存与谋求业务 |
2.1.2 商业经营 |
2.2 人际活动 |
2.2.1 江小鹣的朋友圈 |
2.2.2 其他雕塑家的人际交往 |
2.3 展览活动 |
2.3.1 雕塑展览的开创(1925-1929 年) |
2.3.2 雕塑展览的发展(1930-1936 年) |
2.3.3 雕塑展览的衰落(1937 以后) |
2.4 教学活动 |
2.4.1 在美术学校的雕塑教学 |
2.4.2 在社团和画室的雕塑教学 |
第三章 上海雕塑家的个人创作与自我追求 |
3.1 李金发雕塑中的“诗歌意象” |
3.2 江小鹣“通变中西”的多种艺术实践 |
3.2.1 江小鹣作品的现代艺术形态 |
3.2.2 传统文化对于江小鹣艺术的影响 |
3.2.3 江小鹣雕塑的“西体中魂” |
3.3 滕白也艺术中的“东方表现主义” |
3.4 岳仑、张澄江雕塑的折衷风格 |
3.5 张充仁雕塑的“罗丹风格” |
3.6 其他雕塑家关于“民族风格”的探索 |
3.6.1 张辰伯 |
3.6.2 万籁鸣 |
3.6.3 严德晖 |
3.6.4 滑田友 |
3.7 女性雕塑家的自我关照 |
第四章 塑造时代形象 |
4.1 “国父”形象的塑造 |
4.1.1 民国早期公共空间的孙中山像 |
4.1.2 上海市府总理铜像及影响 |
4.1.3 南京新街口总理铜像 |
4.2 革命英烈的塑造 |
4.2.1 骑马像 |
4.2.2 立像 |
4.3 抗战形象的塑造 |
4.4 民众肖像的塑造 |
第五章 民国上海雕塑家的价值 |
5.1 社会价值 |
5.1.1 促进美育的传播,凸显社会责任 |
5.1.2 作品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
5.2 历史价值 |
5.2.1 雕塑事业的拓荒者 |
5.2.2 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
5.2.3 公共雕塑提升了城市的精神内涵和时代内涵 |
5.2.4 上海雕塑家的艺术活动丰富了“海派”文化的内涵 |
5.3 当代启示 |
5.3.1 雕塑创作要有人文关怀 |
5.3.2 雕塑创作要体现民族个性 |
5.3.3 雕塑创作要反映时代精神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民国上海雕塑家活动年表 |
二、民国时期三次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参展作品名录 |
三、民国上海雕塑家着述、译介文献名录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他激”和“自激”——培养学生自信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机器学习的导波钢轨裂纹损伤识别研究[D]. 周澄.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1
- [2]长沙市公办小学教师工作负担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开福区为例[D]. 廖献.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3]教育救国:追寻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J]. 念兴昌.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3)
- [4]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 ——以光合作用为例[D]. 向荣慧.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5]地域文化与刘禹锡诗歌创作研究[D]. 卢猛. 湖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舟曲藏族服饰文化研究[D]. 曹英才.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7]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华罗庚—小杂货铺里走出的大数学家;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父爱、通往天际的路[D]. 海依尔古丽·叶明. 新疆大学, 2020(07)
- [8]激励教育法在农村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应用[J]. 王富山. 甘肃教育, 2020(02)
- [9]方孝孺与有明一代的“读书种子”[D]. 张健旺.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1)
- [10]民国上海雕塑家研究[D]. 卫恒先. 上海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