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MPLS网络的流量工程扩展(论文文献综述)
史明松[1](2015)在《光网络中基于GMPLS流量工程的算法改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IP业务流量的剧增,局部光网络链路出现拥塞的同时,网络中的其余链路却有可能存在空闲状态。随着技术的进步,运营商可以大量增加硬件资源,并且提高硬件的工作效率。不过仅仅如此似乎还远远不够,网络中出现某些突发性数据的时候仍然会感到非常大的压力。在这种形势下,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 Automatic Switching Optical Network)应运而生,为网络管理提供了更为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技术。通用多标签交换协议(GMPLS, General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技术是ASON网络的核心技术。它是多标签交换技术(MPLS,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在光网络中的扩展。它继承MPLS协议几乎所有的优点和特性,能够支持分组交换节点和非分组交换节点。并且能够动态地提供网络资源,实现网络的自动保护和恢复等功能。GMPLS的流量工程技术对网络流量的良好控制能够提高链路资源利用率,提高网络运行的效率,有效的减少网络拥塞的出现,保护信息的有效传送。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论文首先对GMPLS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然后针对其中的流量工程的路由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思路。利用链路带宽将一个复杂光网络进行简化,最终得到一个等效的简单网络。这种算法就是基于带宽的流量分配算法(TDBB, Traffic Distribution Based on Bandwidth)。这是一种改进的路由算法。传统的路由算法根据网络链路的代价,使用的是最短路径算法(SPF, Shortest Path First)进行的路由选择。传统路由算法的思路是寻找网络中的一条最短路径。所有到达网络源端的流量都通过这条最短路径进行传输。当网络中的流量达到这条最短路径的传输上限时,由于网络流量不能分流给别的链路,网络中必然会出现拥塞。同时,在一些最短路径算法没有计算的链路中,会存在链路空闲的状况。这不仅造成了网络资源的浪费,也加重了某些路径的负担,降低了网络的利用效率。不同于传统算法,改进算法TDBB能够将网络流量进行分流,并且依据链路上的带宽分配不同大小的流量。这样,新型改进算法在保持算法核心原理不变的前提下改进了传统SPF算法的弊端。实现了流量更均衡的分配。(2)提出了一种将链路代价函数设置为分段线性递减凹函数的新型路由实现思路;(3)通过C语言实现了TDBB算法在静态链路中的编程实现;在动态链路且单源单宿情形下,通过使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比较了新型算法和传统SPF算法在传输效率和阻塞率上的性能差异;在动态链路且多源多宿的情形下,实现了新型算法和SPF算法传输效率,阻塞率,以及流量均衡性的比较。最后文章尝试使用OPNET仿真软件对GMPLS协议进行系统级的仿真。
王孝莲[2](2013)在《GMPLS/OBS混合网络QoS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光突发交换技术OBS结合了OCS和OPS两种交换技术的优点,有效缓解了传统光网络中的电子瓶颈问题,是构建下一代光互联网最有前途的光交换方式。将基于GMPLS的控制平面技术引入OBS网络,可以利用GMPLS提供的完善的流量工程,有效的提高OBS网络性能,同时也可以合理分配流量在网络的有效传输,减少网络拥塞引起的丢包率。论文针对基于GMPLS的光突发交换网络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采用理论分析和仿真方法进行了研究。论文首先简述了GMPLS/OBS混合网络采用的模型,边缘节点以及核心节点的结构形式以及协议在混合网络的交互过程,重点研究了流量工程在混合网络的实现机制以及基于突发数据包到达时间的丢弃策略。针对传统的流量工程实现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状态广播消息拓展的改进流量工程实现机制,通过提前获取下一节点的资源占用率并通过约束路由算法建立路径,降低因无法获得足够资源而导致的数据丢弃,从而实现资源在各个节点的合理运用,仿真分析表明改进的流量工程实现机制可以明显的改善网络的丢包率。在对OBS网络突发解决机制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突发数据包BDP到达时间的丢弃策略,采用波长调度与丢弃算法相结合的方式,可在BDP与BCP到达时间不一致时解决尾部丢弃机制的虚假竞争问题,及时更新BCP包。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包损失率,较好地支持了网络的服务质量。
吕梅利[3](2012)在《基于GMPLS的光标记交换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多媒体信息时代的到来,更多种类的业务信息,如话音、数据和图像信息等需进行传输、交换和处理,更高(Tbit/s)的传输速率、交换速率和信息储存能力也需要得到满足,光交换技术在此方面表现出电交换无法比拟的优势,它成为下一代全光网络重要的支撑技术之一。现代传输网中,单纯利用WDM技术不能从根本上克服网络节点的电子速率“瓶颈”。从整个网络结构上看,高速传输速率与低速交换速率不能匹配,所以克服电子“瓶颈”的办法是避免在ATM和SDH层而直接在DWDM上进行IP数据的传输,即建立全光以太网(IP over DWDM).在此背景下,作为建设全光以太网的基础,光标记交换(OLS)技术是近几年国内外光交换技术研究的热点。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是为了实现智能光网络的动态控制及满足传送信令的要求而在传统的MPLS基础上做的扩展和更新。GMPLS的产生使IP网和传送网的管理不再是相互独立的,进而使IP和光网络的无缝结合成为可能,所以以GMPLS为基础的光标记交换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着眼于以GMPLS为基础的光标记交换技术,进行了两方面的研究:(1)对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几种调制格式进行分析,从抗色散和抗非线性两方面比较了它们在40Gbit/s系统中的传输性能。然后根据得到的结论提出OLS系统中的两种光分组包的产生方案,即Manchester-SCM/CSRZ-DPSK联合调制光标记方案和Manchester-SCM/CSRZ-DPSK专用波长光标记方案,验证了它们的可行性并分析各自的性能。(2)在第一部分中提出光分组的产生方案后,这部分主要研究对分组在网络中转发和交换的控制,即流量工程TE。分析了GMPLS流量工程机制,包括其对路由协议和信令协议进行的扩展,并通过仿真分析网络吞吐量和链路利用率两方面的性能指标验证了GMPLS流量工程在网络中的应用。
崔丹奇[4](2012)在《自动交换光网络时延对称业务的路径保护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数据业务需求的日益增大,传统的采用人工配置的传送网已不能满足连接智能化的需求,ASON成为网络智能化的关键技术。ASON引入智能的网络控制及GMPLS技术,因此实现了光网络资源的自动配置和动态连接。ASON控制平面的核心功能之一是路由功能,特别是基于约束的路由,可满足流量工程的技术要求。电力自动控制业务对单向时延及双向时延差都有要求,是一种对可靠性要求更高的时延敏感业务。本文研究有时延需求且可靠性高的业务,计算相应的工作及保护路径。论文首先论述了ASON网络的体系结构及网络生存性;其次分析并研究基于GMPLS约束的路由技术和双向时延对称业务的分配;最后,根据对电力自动控制业务中时延需求的分析,提出一种应用于时延对称业务的保护方法。该算法能够提高时延对称业务的可靠性,实现对链路代价的动态调整、以迭代的方式计算双向工作路径及各自的保护路径,并使各路径之间满足SRLG分离。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GLASS仿真平台上进行了仿真实验。将算法应用于由16节点组成的NSFNET网络,对带宽、SRLG和链路代价进行配置,对仿真后成功和未成功计算出路径的案例分别进行了说明。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能够针对业务的时延需求,正确寻找到能够承载业务的工作路径及保护路径。此外,将算法应用于不同SRLG配置的网络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SRLG分离及路径分离的解决能力。
杨帆[5](2012)在《基于GMPLS的光突发交换光网络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光突发交换(OBS)技术融合了光路交换和光分组交换的优点,克服了传统光网络中节点电子交换的瓶颈,满足了下一代以IP为核心的业务及应用的需求。将基于GMPLS的控制平面引入OBS网络,可以提高OBS网络的资源利用率,减小网络拥塞,论文针对基于GMPLS的光突发交换网络及其关键技术,采取理论分析、系统建模、算法仿真等多种手段进行了研究。论文首先概述了OBS/GMPLS融合网络的网络模型、节点结构及协议架构,对OBS控制协议和OBS/GMPLS统一控制平面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重点研究了融合网络的通路建立机制和QoS保障方案。针对传统的基于RSVP-TE信令机制的光通道建立过程,论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Resv消息提前回送机制,在目的节点的前一跳节点提前回送Resv消息,源节点可以提前发送突发数据包,从而缩短资源成功预留的时间,仿真分析表明提前回送机制的建路时延明显减小。在对融合网络已有的QoS保障策略——抢占和波长分离机制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QoS的LSP共享机制,通过针对不同等级引入波长资源预留的上下限,实现了波长资源的统计复用。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高优先级业务的性能同时,QLS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少BE业务的丢包率和提高业务的平均丢包率性能。
谢久雨[6](2011)在《基于PCE的多层多域智能光网络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数据业务的不断增长,光通信网络经历了从基于SDH的点到点传输系统向网状网的发展,并且网络规模日益增大,节点更多,拓扑更加复杂。支持多粒度业务传送和可大规模扩展的多层多域体系结构,已成为光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大规模多层多域光网络中,针对数量庞大的路径计算及复杂的约束条件,需要大量的CPU资源来运行复杂的算法,这对网络设备构成了一定的挑战,为此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提出了路径计算单元(PCE)的概念,它是将路由计算功能独立了出来,由专门的资源来承担。如何充分利用PCE的技术优势,使其与其它网络技术有效结合,为网络提供高速、准确、可靠的选路功能,已成为业界的研究热点之一。论文主要围绕作者所参加的国家863计划目标导向课题“可大规模扩展的多层多域智能光网络关键技术与实验系统”而展开。结合PCE以及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和广义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技术,论文对多层多域智能光网络的网络体系结构、跨域路由、资源预留和流量疏导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若干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论文主要的创新工作如下:第一,针对PCE故障可能对网络造成的风险,提出了一种PCE冗余备份方案,在此方案中,通过相邻PCE间的相互合作,使得当单个PCE发生故障时,系统能够立即将其工作转交给合适的PCE接管,从而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第二,针对多层多域光网络的跨域路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化PCE的跨域路由方案,该方案利用多PCE的并行计算能力,同时考虑各域的流量工程信息,从而能够保证路径的最优性及较短的建路时延。理论分析与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明显减小建路时延并降低网络阻塞率。第三,针对光网络中分布式后向资源预留情况下产生的波长预留冲突问题,提出了以PCE协助选择和备份预留为特征的解决方案,具体包括三种方法:前两种方法通过主要通过PCE的协助进行波长预留冲突的避免;第三种方法主要通过在网络资源比较充裕的情况下加入备用波长预留的方式降低冲突的概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三种方法均对分布式后向资源预留冲突引起的阻塞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和传统方案相比,全网阻塞率得到了明显的降低。第四,在多层光网络的流量疏导方面,提出了一种结合PCE技术的跨层路由方案,该方案通过对新建路径的跳数进行约束,并采取拓扑融合机制,使得网络能够根据资源占用情况、负载均衡需求实现进行跨层路径的选择。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并降低标签交换路径(LSP)的请求阻塞率。第五,对课题组提出的多层多域多约束GMPLS/ASON光网络的新型路由体系结构—DREAMSCAPE进行了研究分析,参与了DREAMSCAPE的协议与机制的研究设计,组织开发了网络实验平台的网管系统,参与提出并共同实现了网络实验平台上双路由前向路径计算方案(DRE-FPC)和层次化双路由反向回溯方案(HDRE-BRPC),并对分层跨域的路由方案的性能进行了实际测试与比较分析。
胡朝平[7](2011)在《自动交换光网络的对称时延约束路由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光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光网络已经成为下一代光网络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ASON技术正是光传送网向智能化发展的产物,它通过在网络中引入控制平面实现了光网络的自动资源配置和动态连接。路由技术是ASON的核心技术之一,现有的用于GMPLS的约束路由算法中没有一种能够应用于电力控制业务。因此,设计能够满足电力控制业务需求的路由算法,是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本文首先分析ASON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生存性技术,研究约束路由机制和CSPF算法。其次研究仿真平台GLASS的应用与扩展。最后,在分析电力控制业务对业务通道延时和双向通道延时差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向时延对称路径算法。该算法通过动态调整链路代价、迭代计算双向路径的方法达到SRLG分离的目的,提高了业务的可靠性。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充分考虑了时间复杂度及SRLG的影响。为了验证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本文在GLASS仿真平台上进行了仿真实验,将算法分别应用于NSFNET网络和南京某区电力ASON网络,结果显示算法能够针对业务需求正确寻找到能够承载电力控制业务的双向路径。此外,本文还将该算法与传统算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能够解决可避免SRLG陷阱问题。
赵永利[8](2010)在《多层多域智能光网络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光传送网的规模不断扩大、业务种类不断增多,未来的传送网面临着规模化和动态化需求,分层分域成为未来光网络的发展趋势。多层多域光网络在解决传送网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的同时,也面临着优质化需求。在未来传送网规模化、动态化和优质化需求的驱动下,多层多域光网络仍存在着体系扩展性、业务复杂性、路由协同性和网络高效性等技术问题。以这些问题为出发点,本文在国家863目标导向类课题“可大规模扩展的多层多域智能光网络关键技术与实验系统”的支撑下,主要研究多层多域智能光网络的关键技术,特别是研究多层多域光网络中路由与资源优化问题,并取得了若干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可以总结为:提出了一种多层多域光网络新型路由体系结构,围绕此体系结构,在理论数学模型、路由优化算法和资源使用策略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并在多层多域光网络仿真平台上分别进行了性能验证。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针对多层多域光网络存在的体系扩展性、业务复杂性、路由协同性以及网络高效性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层多域多约束GMPLS/ASON光网络的新型体系结构—DREAMSCAPE,并对DREAMSCAPE的协议与机制进行了研究设计,利用OMNET++仿真工具对基于DREAMSCAPE的双路由方案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分级路由方案和基于PCE的后向回溯路由方案,双路由方案在阻塞率和建路时延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第二,在理论数学模型方面,从局部的节点交换结构和全网的拓扑复杂性角度进行研究。建立了多粒度光网络的阻塞率分析模型,首次考虑了多粒度节点不具备波长变换能力和具备稀疏波长变换能力两种情况;然后研究了光网络的复杂性问题,发现并总结了光网络中涌现出的各种复杂性规律,在上述复杂性规律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时空复杂性的光网络业务模型,较好地解决了在什么时候建立连接和与谁建立连接的问题。第三,在路由优化算法方面,针对BRPC算法在大规模网络中收敛时间过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向回溯的域问路径计算方法,在降低路径计算收敛时间的同时,还能够提高网络的可靠性;针对WSON光网络中路由与波长分配算法的复杂性需求,提出了基于PCE的解决方案,分解为三个子问题进行解决,即路由问题、资源预留问题和波长分配问题,具体包括一种基于PCE的路由架构、两种基于PCE的路由模式、两种基于PCE的资源预留方案和8种基于PCE的波长分配方案,并利用离散事件仿真工具OMNeT++进行了性能验证。第四,在资源使用策略方面,首次提出了一种资源预置的思想,并设计了相应的预置拓扑生成算法和基于预置拓扑的动态选路算法。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资源预置策略,平均跳数和连接建立时间得到了显着降低;然后针对多层光网络中的能耗问题,基于不同的业务连接类型建立了动态多层光网络中的能耗分析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设计了几种基于PCE的流量疏导算法和考虑生存性的流量疏导算法,并进行了仿真验证。
朱玮[9](2010)在《GMPLS流量工程的实现和约束路由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IP业务的急剧增长,传统的光网络难以适应现代网络业务和拓展新业务的需要,而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Automatic Switching Optical Network)作为当今社会最有发展前景的智能光网络,能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它除了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快的服务响应速度、更加灵活的网络组网方式之外,还能够提供更加智能化的网络管理。GMPLS[1](General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是实现ASON控制面的核心技术,它是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多协议标签交换)向光网络的扩展,是MPLS的一次升华和提高,专门应用于ASON控制平面的具体实现。GMPLS继承了MPLS几乎所有的特性和协议;它不仅支持分组交换能力节点,还支持非分组交换能力节点。GMPLS能够为用户动态地提供网络资源,能够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实现网络的保护和恢复。本文根据MPLS的相关知识,在分析和研究GMPLS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对GMPLS流量工程和约束路由的实现作了如下的研究,首先,本文中把GMPLS流量工程的网络结构设计成两大部分:转发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转发单元的功能就是标签转发路由器对具体数据作出的转发操作,把转发单元设计为一个独立的模块,专门实现携带标签的数据包和IP分组的转发功能;而控制单元是GMPLS流量工程结构中最为关键的部分,该模块包括信令和约束路由两部分,其中后者又分为信息发布模块和路径选择模块,它们同其他对等体协同工作,从而建立和维护控制信息。可以预见,随着GMPLS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未来的骨干网必将逐步发展成为更有效、更强大的全光网络。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和探讨GMPLS的流量工程的实现显得至关重要。其次,GMPLS网络中基于约束的路由目的是在满足其各种服务质量要求的同时实现网络资源的优化使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本文阐述了光网络中基于约束路由的最短路径优先算法CSPF的设计与实现,提出了裁剪算法的实现过程,同时给出了CSPF同OSPF模块和流量工程模块的交互关系;最后在综合考虑链路物理状态、代价和带宽等多种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在仿真平台GLASS上对该裁剪算法进行了模拟仿真。仿真结果显示此约束算法能使网络系统间更加迅速有效地交互网络中的链路和拓扑信息,能有效地减少重路由时间、提高通信效率、实现网络的保护和恢复功能。最后,在VTP的操作平台之上,文章对GMPLS的流量工程和约束路由机制进行了系统测试,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案能有效地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优化网络的流量分布,很好地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
王晓霞[10](2010)在《LOBS/GMPLS网络互联控制平面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下一代光网络的特点是能够满足各种传输、交换需求,支持各种级别的QoS区分服务及提供安全性,可靠性的保证。本论文基于面向下一代光网络应用的LOBS/GMPLS互联网络平台,对该网络的控制平面做了深入研究。针对互联网络对实际业务的支持等问题提出了控制平面的优化方案,延伸了网络的应用范围并且在时延、阻塞率、传输可靠性等方面获得更好的网络性能。具体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针对LOBS/GMPLS实验平台中已实现的签交换路径的光路设计方案-SLP机制,评估分析了SLP机制应用于重叠模型网络实验平台的性能指标,提出了SLP机制在对于某些时延敏感的业务时会表现出自身的某些缺陷从而引出了本论文的提出的改进方案—MLP机制。论文详细介绍了MLP的工作原理及实现步骤。设计搭建实际的LOBS/GMPLS网络实验平台,并在实验平台上进行一系列的相关实验,本论文验证了所提出MLP机制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它能够避免SLP机制中大时延的产生从而能够提高网络对时延敏感型业务的支持能力;同时实验评估了MLP机制中TCP业务吞吐量,结果说明TCP的吞吐量相对SLP机制得到很大的提高并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2)针对LOBS/GMPLS互联光网络的生存性问题,本论文关注LOBS/GMPLS网络中保护恢复机制,一方面提出了针对LOBS网络的生存性策略,具体阐述了在控制平面上实现LOBS域内1+1保护路径的选路和建路过程,当前工作链路出现故障时,网络系统会自动切换到保护路径以保证业务安全可靠的传输;另一方面在现有的GMPLS网络保护恢复策略的基础上加入了LOBS域内的BFD动态故障检测机制,增加了网络中故障检测的灵敏性。通过在实际网络实验床上的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生存性机制的可行性。
二、GMPLS网络的流量工程扩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MPLS网络的流量工程扩展(论文提纲范文)
(1)光网络中基于GMPLS流量工程的算法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网络概况 |
1.1.1 光网络的发展概述 |
1.1.2 国内外光网络项目研究状况 |
1.1.3 下一代光网络的特征 |
1.2 GMPLS技术概况 |
1.2.1 GMPLS出现的背景 |
1.2.2 GMPLS的优点 |
1.3 GMPLS中的流量工程机制概述 |
1.3.1 流量工程和流量的关系 |
1.3.2 GMPLS中的流量工程 |
1.3.3 GMPLS光网络以及流量工程研究状况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GMPLS协议流量工程研究 |
2.1 GMPLS网络的框架结构和核心技术 |
2.1.1 GMPLS的框架结构 |
2.1.2 GMPLS标签交换路径 |
2.1.3 GMPLS的路由和寻址 |
2.2 GMPLS信令协议分析 |
2.2.1 GMPLS信令功能 |
2.2.2 RSVP-TE信令的扩展机制 |
2.3 GMPLS路由研究 |
2.3.1 GMPLS路由结构 |
2.3.2 GMPLS的路由扩展研究 |
2.4 GMPLS流量工程技术研究 |
2.4.1 流量工程和网络工程 |
2.4.2 TE模块关键技术 |
2.4.3 GMPLS流量工程的系统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GMPLS流量工程机制的新型路由算法 |
3.1 基于GMPLS流量工程机制的改进算法创意来源 |
3.2 改进算法介绍 |
3.3 新型改进算法与传统SPF算法的比较 |
3.4 新型改进算法在一个简单的网络实例模型中的表现 |
3.5 一种将链路的代价函数设置为分段线性递减凹函数的新型路由实现思路 |
3.5.1 概述 |
3.5.2 有益效果举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流量研究与算法仿真 |
4.1 网络流量分析研究 |
4.2 静态链路下改进路由算法编程设计仿真 |
4.2.1 最短路径编程实现 |
4.2.2 改进路由算法编程实现 |
4.3 改进路由算法在动态链路中的单源单宿仿真 |
4.3.1 流量请求分布 |
4.3.2 仿真过程 |
4.3.3 仿真结果和分析 |
4.4 动态链路多源多宿情形下的仿真 |
4.4.1 多源多宿网络的简化 |
4.4.2 传输效率及阻塞率仿真 |
4.4.3 流量均衡性仿真 |
4.5 使用OPNET进行仿真的尝试 |
4.5.1 软件介绍 |
4.5.2 边缘节点建模 |
4.5.3 交换节点建模 |
4.5.4 汇聚节点建模 |
4.5.5 交换网络仿真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C语言编程部分关键代码 |
附录2 Matlab仿真部分关键代码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2)GMPLS/OBS混合网络QoS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光交换技术 |
1.2.1 光路交换 OCS |
1.2.2 光分组交换 OPS |
1.2.3 光突发交换 OBS |
1.3 GMPLS/OBS 混合网络 |
1.4 论文组织安排 |
第二章 光突发交换技术 |
2.1 光突发交换技术 OBS |
2.1.1 光突发交换原理 |
2.1.2 光突发交换网络结构 |
2.2 OBS 网络关键技术 |
2.2.1 数据突发组装策略 |
2.2.2 路由选择与波长分配策略 |
2.2.3 信令控制协议 |
2.3 GMPLS/OBS 控制平面技术 |
2.3.1 GMPLS/OBS 混合网络模型 |
2.3.2 GMPLS/OBS 混合网络节点结构 |
2.3.3 GMPLS/OBS 混合网络协议架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支持流量工程的 GMPLS/OBS 网络研究 |
3.1 GMPLS 流量工程 |
3.1.1 GMPLS 流量工程机制 |
3.1.2 GMPLS 流量工程结构 |
3.2 改进的流量工程实现机制 |
3.2.1 流量工程设计算法 |
3.2.2 基于链路状态广播消息拓展的改进流量工程实现机制 |
3.2.3 改进后 LSA 的格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进的 GMPLS/OBS 网络 QoS 冲突解决策略 |
4.1 OBS 网络 QoS 机制 |
4.1.1 光缓存方法 |
4.1.2 偏射路由方法 |
4.1.3 波长转换方法 |
4.1.4 突发数据包分段丢弃方法 |
4.2 改进的突发数据丢弃策略 |
4.2.1 改进的单波长信道丢弃策略 |
4.2.2 改进的多波长信道丢弃策略 |
4.3 GMPLS/OBS 网络 QoS 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及性能分析 |
5.1 仿真工具及仿真环境介绍 |
5.1.1 仿真工具介绍 |
5.1.2 仿真环境搭建 |
5.2 改进的流量工程实现机制仿真结果与分析 |
5.3 改进的突发数据丢弃策略性能仿真 |
5.3.1 改进的单波长信道丢弃策略性能仿真 |
5.3.2 改进的多波长信道丢弃策略性能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 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基于GMPLS的光标记交换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一览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标记交换技术 |
1.1.1 光交换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
1.1.2 光标记交换技术 |
1.1.3 几种典型的光标记技术方案 |
1.2 GMPLS技术概述 |
1.2.1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 |
1.2.2 下一代网络(NGN)中的MPLλS |
1.2.3 GMPLS技术的产生及发展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组织结构 |
1.3.1 主要研究工作 |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1.4 小结 |
第二章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调制格式的研究 |
2.1 影响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传输性能的主要因素 |
2.1.1 光纤的损耗 |
2.1.2 光纤的色散 |
2.1.3 光纤的偏振模色散 |
2.1.4 光纤的非线性效应 |
2.2 各种调制格式的特点和产生 |
2.2.1 调制器的选择 |
2.2.2 各种调制格式的产生方法 |
2.3 各种调制码型在光纤传输系统中的仿真模型及系统参数 |
2.4 各调制格式在40Gb/s系统中的传输仿真与结果分析 |
2.4.1 色散容限的比较 |
2.4.2 非线性容限的比较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GMPLS的光标记交换系统中光分组包产生方案 |
3.1 典型的光标记交换系统 |
3.1.1 2.5Gbit/s SCM光标记交换系统 |
3.1.2 DPSK/ASK联合调制光标记交换系统 |
3.2 Manchester-SCM/CSRZ-DPSK联合调制光标记系统设计及分析 |
3.2.1 Manchester-SCM/CSRZ-DPSK联合调制光标记系统结构 |
3.2.2 Manchester-SCM/CSRZ-DPSK联合调制光标记系统仿真及分析 |
3.3 Manchester-SCM/CSRZ-DPSK专用波长光标记系统设计及分析 |
3.3.1 Manchester-SCM/CSRZ-DPSK专用波长光标记系统结构 |
3.3.2 Manchester-SCM/CSRZ-DPSK专用波长光标记系统仿真及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GMPLS流量工程的研究 |
4.1 GMPLS中的流量工程 |
4.1.1 GMPLS流量工程机制 |
4.1.2 GMPLS流量工程结构 |
4.1.3 GMPLS对路由协议的流量工程扩展 |
4.1.4 GMPLS对信令协议的流量工程扩展 |
4.2 GMPLS流量工程在网络中的应用 |
4.2.1 网络拓扑结构 |
4.2.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自动交换光网络时延对称业务的路径保护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来源与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ASON 技术及网络生存性 |
2.1 ASON 体系结构 |
2.1.1 ASON 网络的平面 |
2.1.2 ASON 网络的三种连接 |
2.2 ASON 网络的路由技术 |
2.2.1 ASON 路由体系结构及模式 |
2.2.2 ASON 网络与IP 网络路由技术的比较 |
2.3 ASON 控制平面协议GMPLS |
2.3.1 GMPLS 介绍 |
2.3.2 GMPLS 主要协议 |
2.3.3 GMPLS 与ASON 的关系 |
2.4 光网络的生存性介绍 |
2.5 ASON 网络的生存性分析 |
2.6 SRLG 介绍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约束路由技术和时延对称业务的约束 |
3.1 约束路由技术 |
3.1.1 约束路由概念 |
3.1.2 约束条件的分类 |
3.1.3 约束路由技术的组成 |
3.2 基于GMPLS 的约束路由选择 |
3.2.1 基于GMPLS 的ASON 路由约束模型 |
3.2.2 GMPLS 网络的约束路由条件 |
3.3 基于GMPLS 的约束路由计算 |
3.4 面向电力自动控制业务的介绍 |
3.4.1 电力通信业务 |
3.4.2 线路纵差保护 |
3.5 端到端时延与双向对称性 |
3.5.1 单向通道时延 |
3.5.2 双向通道时延需求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时延对称业务的路径保护算法 |
4.1 算法设计 |
4.1.1 问题描述 |
4.1.2 具体设计 |
4.1.3 路径分离与SRLG 分离 |
4.2 算法详细描述 |
4.2.1 路径时延及链路代价计算 |
4.2.2 算法描述 |
4.2.3 算法复杂度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算法仿真及验证 |
5.1 仿真软件介绍 |
5.2 算法计算模块的实现 |
5.3 算法验证 |
5.3.1 算法有效性验证 |
5.3.2 SRLG 分离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 |
(5)基于GMPLS的光突发交换光网络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缩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OBS/GMPLS 融合网络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组织安排 |
第二章 光突发交换技术 |
2.1 光交换技术概述 |
2.2 光突发交换(OBS)技术 |
2.2.1 光突发交换原理 |
2.2.2 光突发交换网络结构 |
2.3 OBS 网络关键技术 |
2.3.1 突发包的组装 |
2.3.2 OBS 控制协议 |
2.3.2.1 TAG 协议 |
2.3.2.2 IBT 协议 |
2.3.2.3 RFD 协议 |
2.4 OBS 统一控制平面技术 |
2.4.1 统一的光网络控制平面 |
2.4.2 基于 GMPLS 的控制平面 |
2.4.3 OBS 网络统一控制平面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OBS/GMPLS 融合网络体系结构 |
3.1 基于重叠模型的 OBS/GMPLS 融合网络 |
3.2 基于对等模型的 OBS/GMPLS 融合网络 |
3.2.1 OBS/GMPLS 融合网络对等模型 |
3.2.2 OBS/GMPLS 融合网络节点结构 |
3.3 OBS/GMPLS 融合网络协议架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OBS/GMPLS 融合网络信令协议拓展及 QoS 机制 |
4.1 OBS/GMPLS 融合网络信令协议 |
4.1.1 基本的信令控制协议 |
4.1.2 扩展的 GMPLS 信令协议 |
4.2 OBS/GMPLS 融合网络 QoS 机制 |
4.2.1 抢占(Preemption)机制 |
4.2.2 波长分离(WP)机制及其改进 |
4.2.2.1 WP 机制模型 |
4.2.2.2 改进的 WP 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进的 OBS/GMPLS 通道建立和 QoS 保障机制 |
5.1 Resv 消息提前回送机制 |
5.2 改进的 OBS/GMPLS 网络 QoS 机制 |
5.2.1 单链路的 QLS 机制 |
5.2.1.1 QLS 机制中链路 Bi 的计算 |
5.2.1.2 支持 LSP 共享的 QLS 策略 |
5.2.2 OBS/GMPLS 融合网络 QLS 机制的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仿真及性能分析 |
6.1 仿真工具及环境介绍 |
6.2 Resv 消息提前回送机制的仿真数据分析 |
6.3 QLS 机制仿真及性能分析 |
6.3.1 单链路的性能仿真 |
6.3.2 OBS/GMPLS 融合网络的性能仿真 |
6.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基于PCE的多层多域智能光网络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光传送网络发展现状 |
1.1.2 未来光传送网发展趋势 |
1.1.3 基于PCE的多层多域智能光网络的关键技术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际标准化进展 |
1.2.3 国内相关研究介绍 |
1.3 本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工作 |
1.3.1 论文结构 |
1.3.2 主要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2章 PCE在多层多域光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
2.1 PCE技术应用概述 |
2.1.1 PCE的应用场景 |
2.1.2 PCE的结构模型 |
2.1.3 PCE的通信协议 |
2.2 基于层次化PCE的多域路由策略研究 |
2.2.1 基于PCE的跨域路由策略概述 |
2.2.2 基于PCE的域序列的确定方案 |
2.2.3 基于层次化PCE的跨域路由方案 |
2.3 多层多域光网络PCE冗余备份模型 |
2.3.1 PCE冗余备份模型架构 |
2.3.2 PCE联盟 |
2.3.3 DDL冗余备份机制 |
2.3.4 PCE主备倒换和负载均衡模式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波长交换光网络中基于PCE的波长分配策略研究 |
3.1 概述 |
3.2 WSON网络中的分布式波长分配方案及阻塞率分析 |
3.2.1 WSON网络中的分布式波长分配方案概述 |
3.2.2 WSON网络分布式波长分配模式下的阻塞率分析 |
3.2.3 DIR模式下的资源预留冲突问题描述 |
3.3 基于冲突避免的波长分配机制 |
3.3.1 基于链路标记的冲突感知方案 |
3.3.2 基于算路结果的冲突感知方案 |
3.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4 基于备份预留的波长分配机制 |
3.4.1 备份预留机制的基本原理 |
3.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基于PCE的WDM网状网络动态流量疏导策略研究 |
4.1 概述 |
4.1.1 流量疏导问题分析 |
4.1.2 相关研究工作 |
4.2 启发式流量疏导算法及策略研究 |
4.2.1 问题及定义 |
4.2.2 启发式流量疏导策略 |
4.3 基于GMPLS/PCE的光网络中的动态流量疏导算法 |
4.3.1 基于GMPLS/PCE的动态流量疏导问题描述 |
4.3.2 基于跳数约束的动态流量疏导算法 |
4.3.3 基于负载均衡及拓扑融合的动态流量疏导算法 |
4.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多层多域光网络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5.1 路由引擎驱动的多层多域光网络体系结构 |
5.1.1 大规模光网络的层域划分 |
5.1.2 多层多域光网络的路由问题描述 |
5.1.3 多层多域光网络试验平台的搭建 |
5.2 多层多域网络实验平台中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2.1 网管前台功能及结构 |
5.2.2 网管后台功能及结构 |
5.3 多层多域网络实验平台中路由方案的研究与实现 |
5.3.1 分级路由方案HR |
5.3.2 双路由前向路径计算方案DRE-FPC |
5.3.3 层次化双路由反向回溯方案HDRE-BRPC |
5.4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4.1 三种路由方案的性能测试 |
5.4.2 ROADM设备性能测试 |
5.4.3 MSTP设备测试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缩略语 |
(7)自动交换光网络的对称时延约束路由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课题来源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ASON 体系结构及生存性技术 |
2.1 ASON 的体系结构 |
2.2 ASON 的传送平面 |
2.3 ASON 的控制平面 |
2.3.1 控制平面网络接口 |
2.3.2 控制平面控制节点功能 |
2.3.3 控制平面的控制协议 |
2.4 ASON 的管理平面 |
2.5 ASON 生存性技术 |
2.5.1 ASON 生存性特点 |
2.5.2 多层结构的生存性 |
第三章 约束路由及CSPF 算法分析 |
3.1 GMPLS |
3.1.1 通用标签交换路径 (LSP) |
3.1.2 GMPLS 对信令协议的扩展 |
3.2 链路管理 |
3.2.1 链路绑定 |
3.2.2 无编号链路 |
3.2.3 链路管理协议 (LMP) |
3.3 基于约束的路由概念 |
3.4 GMPLS 的约束路由选择 |
3.4.1 基于GMPLS 的ASON 路由模型 |
3.4.2 GMPLS 网络的约束条件 |
3.4.3 单混合约束参数路由算法 |
3.4.4 多约束参数路由算法 |
3.5 GMPLS 的约束路由计算 |
3.5.1 约束路由的离线计算 |
3.5.2 约束路由的在线计算 |
第四章 双向时延对称路径算法设计 |
4.1 电力控制业务 |
4.1.1 业务的技术特点 |
4.1.2 线路纵联差动保护业务 |
4.2 电力控制业务需求分析 |
4.3 双向时延对称路径算法设计 |
4.3.1 问题描述 |
4.3.2 时延约束最短路径算法设计 |
4.3.3 路径分离方法 |
4.3.4 SRLG 分离方法 |
4.4 双向时延对称路径算法描述 |
4.4.1 符号定义 |
4.4.2 链路代价计算 |
4.4.3 路径时延计算 |
4.4.4 算法描述及流程图 |
4.4.5 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五章 算法应用的仿真验证 |
5.1 仿真软件介绍 |
5.2 双向时延对称路径路由算法实现机制 |
5.3 双向时延对称路径算法仿真结果和分析 |
5.3.1 参数设定 |
5.3.2 结果分析 |
5.4 双向时延对称路径算法与传统算法比较 |
5.5 双向时延对称路径算法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缩略语 |
(8)多层多域智能光网络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未来传送网的发展需求 |
1.1.1 规模化需求 |
1.1.2 动态化需求 |
1.1.3 优质化需求 |
1.2 多层多域智能光网络的关键技术问题 |
1.2.1 体系扩展性问题 |
1.2.2 业务复杂性问题 |
1.2.3 路由协同性问题 |
1.2.4 网络高效性问题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相关研究介绍 |
1.3.2 国际标准化进展 |
1.3.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组成和主要工作 |
1.4.1 论文组成 |
1.4.2 主要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2章 高可扩展的多层多域光网络新型路由体系与机制 |
2.1 多层多域光网络双路由体系结构 |
2.1.1 DREAMSCAPE功能结构 |
2.1.2 群引擎与单元引擎的协作关系 |
2.2 双路由引擎系统中的协议与机制 |
2.2.1 路由引擎系统中群引擎信息同步的实现方法 |
2.2.2 支持策略解析的多约束条件路由选择方法 |
2.2.3 支持群引擎协作路径计算的信令实现方法 |
2.2.4 路由引擎中GE序列的确定方法 |
2.3 路由引擎实验系统及其仿真性能 |
2.3.1 路由引擎系统实验平台设计 |
2.3.2 多层多域智能光网络路由选择方案 |
2.3.3 双路由系统性能仿真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多粒度光网络阻塞率分析模型与光网络复杂性研究 |
3.1 多粒度光网络的阻塞率分析模型 |
3.1.1 概述 |
3.1.2 研究假设 |
3.1.3 引用公式 |
3.1.4 不具备波长变换能力的多粒度光网络阻塞率分析模型 |
3.1.5 具有稀疏波长变换能力的多粒度光网络阻塞率分析模型 |
3.2 大规模多层多域光网络复杂性研究 |
3.2.1 光网络中复杂性的由来 |
3.2.2 光网络中涌现的复杂性规律 |
3.2.3 复杂网络理论在光网络中的应用 |
3.3 基于时空复杂性的新型光网络业务模型 |
3.3.1 光网络业务时空复杂性分析 |
3.3.2 基于时空复杂性的光网络业务模型 |
3.3.3 考虑流量疏导能力的光网络业务发生器 |
3.3.4 仿真结果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多层多域光网络中基于PCE的路由优化算法 |
4.1 基于PCE向回溯的域间受限最短路径计算方法 |
4.1.1 概述与研究假设 |
4.1.2 DRPC流程 |
4.1.3 协议扩展 |
4.2 基于PCE的波长交换光网络中的RWA问题研究 |
4.2.1 基于PCE的WSON光网络中的RWA问题概述 |
4.2.2 WSON光网络中基于PCE的路由体系结构与建模 |
4.2.3 WSON光网络中的分布式资源预留方案 |
4.2.4 WSON光网络中基于PCE的波长分配算法 |
4.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多层异构光网络的资源与能效优化策略研究 |
5.1 动态智能光网络中的资源预置策略研究 |
5.1.1 问题描述 |
5.1.2 资源预置的原理与应用 |
5.1.3 预置规划问题分析 |
5.1.4 预置模型的数学描述 |
5.1.5 资源预置方法 |
5.1.6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5.2 多层光网络中能效优先的流量疏导策略 |
5.2.1 多层光网络中的能耗问题 |
5.2.2 多层光网络中基于PCE的统一控制平面设计 |
5.2.3 多层光网络中的能耗模型 |
5.2.4 基于PCE的能效优先的流量疏导算法 |
5.2.5 能效敏感的多层光网络生存性流量疏导算法 |
5.3 小结 |
参考文献 |
论文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9)GMPLS流量工程的实现和约束路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光网络的发展 |
1.1.1 光网络的发展概述 |
1.1.2 光网络的发展历程 |
1.2 下一代光网络的特征 |
1.3 国内外光网络项目研究状况 |
1.4 GMPLS 的产生背景和课题研究意义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1.5.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论文研究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协议 |
2.1 MPLS 概述 |
2.1.1 MPLS 的提出 |
2.1.2 MPLS 的网络结构和基本概念 |
2.1.3 MPLS 与其他宽带网络交换技术的比较 |
2.2 MPLS 关键技术 |
2.2.1 标签(Label)和标签映射 |
2.2.2 MPLS 中的路由方式 |
2.2.3 MPLS 标签结构 |
2.2.4 标签交换路径 |
2.3 标签分发协议 |
2.3.1 LDP 概述 |
2.3.2 LDP 的消息类型 |
2.3.3 LDP 标签分发过程 |
2.4 RSVP-TE 扩展协议和CR-LDP 信令协议 |
2.5 MPLS 的流量工程 |
2.6 MPLS VPN |
2.6.1 MPLS VPN 的基本介绍 |
2.6.2 MPLS VPN 的体系结构 |
2.7 GMPLS 的产生背景以及关键技术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GMPLS 数据光网络技术研究 |
3.1 GMPLS 产生的现实和经济因素 |
3.2 GMPLS 关键技术的初探 |
3.2.1 GMPLS 的网络结构 |
3.2.2 GMPLS 的标签交换路径 |
3.2.3 GMPLS 的路由与寻址 |
3.3 GMPLS 信令协议的分析 |
3.3.1 GMPLS 的信令功能 |
3.3.2 RSVP-TE 信令的扩展机制 |
3.4 GMPLS 路由协议的分析 |
3.4.1 GMPLS 的路由概述 |
3.4.2 GMPLS 的路由扩展 |
3.5 GMPLS 的链路管理协议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GMPLS 的流量工程的系统实现 |
4.1 GMPLS 的流量工程的发展 |
4.2 GMPLS 的流量工程机制 |
4.3 GMPLS 流量工程的系统设计 |
4.4 主要数据结构设计 |
4.5 主要函数接口的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GMPLS 约束路由的研究 |
5.1 CSPF 约束路由机制 |
5.2 CSPF 路由中的约束参数 |
5.3 CSPF 的模块交互图 |
5.4 CSPF 裁剪算法的实现 |
5.4.1 裁剪算法的伪码实现 |
5.4.2 裁剪算法的优化应用 |
5.5 CSPF 仿真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GMPLS 流量工程与约束路由的组网测试 |
6.1 构建测试环境 |
6.2 系统测试配置步骤 |
6.2.1 配置各接口的IP 地址 |
6.2.2 配置OSPF 协议并发布相关路由 |
6.2.3 配置GMPLS TE 并使能CSPF |
6.2.4 配置GMPLS 链路的TE 属性 |
6.2.5 配置LDP 信令 |
6.2.6 配置GMPLS 的TE 隧道 |
6.3 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
6.3.1 TEDB 信息的验证 |
6.3.2 LDP 会话的验证 |
6.3.3 GMPLS TE 路由的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LOBS/GMPLS网络互联控制平面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LOBS网络概述 |
1.1.1 OBS技术的特点 |
1.1.2 LOBS网络控制平面 |
1.2 GMPLS网络 |
1.3 LOBS/GMPLS网络互联意义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LOBS/GMPLS网络端到端LSP的优化设计 |
2.1 LOBS/GMPLS互联模型描述 |
2.2 基于SLP机制的端到端光路设计 |
2.2.1 SLP实现方法描述 |
2.2.2 SLP分析与评估 |
2.3 基于MLP机制的端到端光路优化设计 |
2.3.1 MLP设计需求描述 |
2.3.2 MLP工作原理概述 |
2.3.3 基于RSVP-TE扩展的MLP实现 |
2.4 网络实验床和实验验证 |
2.4.1 LOBS/GMPLS网络实验平台 |
2.4.2 基于SLP机制和MLP机制的实验验证 |
2.4.3 SLP与MLP实验结果分析 |
第三章 LOBS/GMPLS网络中LSP的建立与维护 |
3.1 LOBS/GMPLS网络保护恢复机制 |
3.2 1+1保护路径的建立 |
3.2.1 保护路径的选路过程 |
3.2.2 保护路径的建路过程 |
3.3 LSP的动态检测维护机制 |
3.3.1 BFD技术 |
3.3.2 BFD技术在实验平台中的应用 |
第四章 总结及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发表情况 |
四、GMPLS网络的流量工程扩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光网络中基于GMPLS流量工程的算法改进研究[D]. 史明松. 北京邮电大学, 2015(08)
- [2]GMPLS/OBS混合网络QoS机制的研究[D]. 王孝莲. 南京邮电大学, 2013(06)
- [3]基于GMPLS的光标记交换技术的研究[D]. 吕梅利. 山东大学, 2012(02)
- [4]自动交换光网络时延对称业务的路径保护算法研究[D]. 崔丹奇. 南京邮电大学, 2012(06)
- [5]基于GMPLS的光突发交换光网络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D]. 杨帆. 南京邮电大学, 2012(06)
- [6]基于PCE的多层多域智能光网络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谢久雨.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7)
- [7]自动交换光网络的对称时延约束路由技术研究[D]. 胡朝平. 南京邮电大学, 2011(04)
- [8]多层多域智能光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 赵永利. 北京邮电大学, 2010(11)
- [9]GMPLS流量工程的实现和约束路由的研究[D]. 朱玮.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0(06)
- [10]LOBS/GMPLS网络互联控制平面的研究[D]. 王晓霞.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