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远贫困灌区水费计收浅议(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1](2009)在《农村安全饮用水水价及饮水工程后评价》文中提出在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高度的重视,广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该问题的解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五年内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要求,到2013年以前,全面解决3.2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初步建立起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农村饮水安全。而水价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合理的水价政策不仅有利于加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促进农村供水工程的良性运行,同时也是让农民群众及时、方便地获得足量、安全的饮用水的保障,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量大面广,单个工程规模较小,与各类大型建设项目比较,更难控制和管理。而工程后评价对供水工程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资金使用、工程效益和群众满意度等多方面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估和分析,并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对于避免项目建设中的缺陷和失误,使之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和最好的建设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和工程后评价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水价、工程后评价以及语言化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1)分析现有的水价模型,同时综合考虑水价制定的原则以及影响因素,如工程良性运行、支付意愿、支付能力等,提出了适合农村安全饮水的水价制定方法,并结合宿豫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及重庆狮子滩供水工程两个工程实例进行验证计算。(2)由专家讨论确定工程后评价的评价指标及权重,采用语言化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工程后评价,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综合评判。(3)运用Visual FoxPro编程语言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价以及后评价的计算进行系统开发。
胡雯[2](2008)在《转型期中国农业灌溉系统可持续治理研究 ——一个嵌套分层的多中心治理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以农立国的大国。由于独特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以及巨大人口压力引致的粮食安全问题,使中国的农业生产对于灌溉具有一种特殊依存性,由此形成的灌溉农业可谓国之根基。灌溉离不开水资源,而治水则离不开大规模的水利灌溉系统。作为一种回应,中国自古以来即将治水作为极其重要的公共事务,灌溉系统治理的演进则是内生于中国治水模式的演进之中。古代中国因治水而形成的权力单中心的高度中央集权体制,以及内生于其中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形态,具有自我实施和自我强化的惯性,被学者谓之为“治水社会”,及至当代,仍带有这一制度的深刻印痕。但当前中国正在经历从经济体制到社会以及政治体制的全面转型,灌溉系统治理的目标和命题、技术条件、制度环境、意识形态等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适用于农业社会的传统单中心治理模式已越发显得无力和失效,新的有效治理模式尚在孕育成长之中,中国的灌溉系统治理结构正处于一个新旧模式更替的转型期。转型背景下的中国农业灌溉面临着“两难困境”,一方面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危机,而另一方面则存在灌溉水资源浪费严重和用水效率低下的难题。这种“两难困境”看似是水资源供给短缺和灌溉工程建设与维护投入不足的危机,其实质是一种治理危机,即灌溉系统治理机制长期落后于灌溉系统的治理需求,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日益复杂的治理环境的累积结果,从而灌溉系统与环境(包括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灌溉系统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不相协调。笔者认为,陷于治理“困境”的中国灌溉系统面临严重的“不可持续性”。要解决当前中国灌溉系统不可持续性的问题,关键在于制度性因素,其核心在于激励,其根本性出路在于寻求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条件下的新型灌溉治理模式,改变灌溉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不良激励,从而提高灌溉绩效和实现灌溉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正是循着这样的思路展开研究,着重运用现代制度分析的工具和方法,通过构建一个基于灌溉系统属性和利益相关者行为激励分析的制度“需求—供给”理论解释框架,剖析转型期中国农业灌溉系统不可持续治理的深层次制度根源,探寻现行治理结构中涉及灌溉系统供给和生产各环节的不良激励因素及其相关性,为理解转型期中国灌溉系统治理转型中的大量经济现象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同时,在此基础上设计改善激励的更优替代制度,并从中折射出公共领域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制度分析方法和应用价值,以期对中国转型经济理论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实践做出有益贡献。本文贯彻了“提出理论假说—经验性应用和检验—导出政策含义”的思路。全文共分为7章。第1章是导论。第2—4章是理论研究部分。第2章从灌溉系统的资源属性入手,对转型期中国灌溉系统的属性进行尝试性的重新审视。总体上看,灌溉系统具有典型的公共池塘资源特征,但在转型期中国的特殊背景下,各种外部约束条件的改变已经使灌溉系统的内部属性发生了裂变。通过重新审视,笔者发现灌溉系统的经济属性具有谱系特征,从类公共物品到类私人物品,介于两者之间又具有多个层次,形成一种渐变的谱系。相应的,灌溉系统的产权具有了嵌套分层的特征。这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治理结构也要分层分类,发生不同性质的治理裂变,并不是单纯的集权或单纯的市场能一以概之。第3章对转型期中国灌溉系统治理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识别和界定,并区分了灌溉系统供给和生产的各环节,以及与之相关的利益相关者面临的主要激励和互动博弈。治理结构的变迁实质上是对责任和权利的重新分配,这必然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的重新博弈及其均衡。灌溉系统的治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诸多处于不同层次的利益相关决策主体,只有尽可能减少其“摩擦”、和谐其相互关系,才可能在最节约交易成本的情况下实现较好的制度绩效。转型期中国灌溉系统的治理决策体系中,用水农户和中央政府作为体系的两极,中间涉及农民用水者组织、供水机构、灌溉专业管理组织、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私营企业、国际援助机构等多个层次的决策主体,每个主体对灌溉系统拥有不同的控制权和影响力,在长期而复杂的相互依赖和博弈中追求不同目标、获取不同利益。灌溉系统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博弈主要涉及:用水农户之间在自然状态下的合作困境与自主谈判的可能;农户—农民用水户协会(WUA)—政府及其代理机构之间对WUA的一种双重委托—代理关系;政府及其代理机构之间在科层治理结构中的“剩余控制权”之争;政府与企业之间在产权软约束条件下的“寻租”关系;政府与国际援助组织之间相似激励的相互强化。不同利益相关者介入灌溉系统治理具有丰富和多样化的选择可能,参与供给的主体不一定参与生产,相应的,供给和生产的各个环节可能适宜于不同的制度安排,以最大限度地遏制利益相关者的不良激励。第4章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和主要创新部分。从灌溉系统的供给和生产两个方面着手,建立了一个基于交易成本的制度绩效评价概念性框架,并利用这一评价框架对集权治理、市场治理与社群自主治理三种基本的治理结构绩效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采用任何一种制度安排以解决灌溉系统的可持续治理难题都必须支付显着的成本,没有任何一种制度安排是万灵的、唯一的解,不同的制度之间存在分工合作、相互互补和相互竞争的关系,是紧密互动的有机整体。因此,基于前面全部章节的构想和推导,本文提出了转型期中国灌溉系统可持续治理的更优替代制度设计——嵌套分层的多中心治理结构。这种治理结构实质上是一种公民社会和市场成长为与国家力量相互制衡的治理模式,其行动规则与经济组织具有嵌套分层的特性。在这个体系中,具有一个事实上的成文宪法,为不同的利益相关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提供了一个最高约束力的法律框架,在这一框架下,又分层分类地具有具体的集体选择规则或操作规则,下一层的规则受制于上一层的规则,即规则相互嵌套形成完整的规则体系,规范和约束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维持治理结构的有序性。在这一规则体系的约束下,各利益相关主体间实现制度化的集权和分权,根据在多大的边界范围内能将灌溉系统的外部效应成功地“内部化”的标准,为灌溉系统的供给和生产选择不同规模的主体或划定不同规模的“管区”。这其中,灌溉系统的供给主体不一定必然是生产主体,供给主体可能选择自己生产,也可能以市场契约的形式选择其他主体提供生产,或与其他主体共同生产。这些供给和生产的主体或“管区”也是嵌套分层的,但这种组织的嵌套分层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行政式隶属关系,而是基于不同的规模经济的范围。不同的“管区”之间是权力相对分立的即权力是多中心的,相互之间的关系主要基于法律和规范提供的行动规则与契约关系,从而使灌溉系统的供给和生产具有了灌溉服务产业的特征,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主体之间形成互补、竞争和制约的关系,最大程度地遏制不良激励,实现灌溉系统的可持续。第5—6章是实证研究部分。第5章对中国灌溉系统治理结构的变迁进行了历史回顾和梳理,并利用本文所提供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对中国灌溉系统治理结构的演进逻辑进行了理论解释。中国灌溉系统治理结构的演进是对环境约束条件变化的响应,从古至今均是在权力单中心的科层体系框架下演进,相关事务的决策权通过等级制的命令链条组织起来,中央政府是终极权力中心;其演变的核心是灌溉系统产权制度的演进,即灌溉工程和灌溉水资源的产权不断界定的过程,其中,灌溉水资源的产权制度演进又是导致灌溉工程产权制度演进最重要的诱因;这一演进过程中,国家有逐渐放弃微观层面治理转而向宏观层面收缩的倾向,科层结构中逐渐引入市场,出现由权力单中心向权力多中心转变的趋势;重视制度激励对灌溉系统“良治”自我实施能力的强化作用成为当前乃至今后很长时期内灌溉系统治理改革的重心。中国灌溉系统治理结构的演进具有典型的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征。在当前急速转型的社会中,民间团体发育不足、公共参与能力不强,纯粹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并不容易发生,政府行政力量并不适宜过早过快地退出,强制性的制度变迁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第6章通过对转型期中国灌溉系统的典型案例:位于经济发达地区、水资源较为丰沛的全国特大型灌区——都江堰灌区和位于边远贫困山区、水资源匮乏、以中小型灌溉系统为主的巴中市的灌溉系统治理进行制度比较分析,进一步对我国当前灌溉系统治理改革中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对不同区域的不同变革路径选择进行了理论解释,更加明晰了转型期中国灌溉系统可持续治理的未来改革取向。第7章是结语及政策意蕴。在归纳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展望转型期中国农业灌溉系统可持续治理结构改革的未来取向,认为更加扁平化的嵌套分层的多中心治理结构将是变革的必然趋势,并导出具有一般借鉴意义的政策意蕴,以期为转型期中国灌溉系统可持续治理改革实践提供有益参考。中国灌溉系统的可持续治理转型是一项复杂、艰苦而长期的事业。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将现在自上而下的以国家力量为单一权力中心的相关利益主体的科层治理关系,转变为公民社会和市场力量与国家力量相互制衡的新型网络合作伙伴关系,这可能需要一两代人甚至几代人与制度和文明惯性的博弈。新的文明模式和治理模式能否顺利成长或能在多长时间内成长起来还未有定论,但对改革的最终成功我们拭目以待。
李雪松[3](2005)在《中国水资源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水是人类和地球上其它生物的生命源泉,是生命性资源、基础性资源、战略性资源,是资源的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全球的核心资源。人类的发展与进步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四大问题。这四大问题均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质量恶化和水土流失常常干扰或制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水多”、“水少”、“水脏”和“水混”四大水问题。中国的水资源危机不仅十分突出,而且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性限制因素。由于水资源观念落后,涉水行为失当,水资源管理效率低下,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更加重了我国的水资源危机。制度因素是造成水资源危机的根本性原因,政府缺位造成水资源产权模糊,市场缺失造成水资源滥用,计划失效造成水资源配置混乱。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源并不是缺少工程技术措施,而是没有建立起促进节水和治污等先进、高效、优良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制度框架。 中国水问题的解决单纯依靠计划或者单纯依靠市场调节都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清晰界定水权的基础上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水资源产权制度,通过严格的制度约束,规范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达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环境的目的。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为人们在水资源利用与合作方面提供一个基本框架,以此规范人们的经济关系并对人们的用水行为进行监督,引导经济主体的外部利益内在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环境。因此,保障水资源安全必须依靠复杂、复合的制度安排。 设计水资源安全性制度的基本思路是如何将水资源的正、负外部性“内部化”,避免“公水悲剧”。这就要组成一个以水资源产权制度为核心,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为前提,水权交易与水资源市场制度为基础,水资源价格制度为手段,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为保障、水资源文化制度为条件的完整的水资源制度体系。 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博弈论的相关理论,以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为基础,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力求站在水资源理论和实践的前沿,从水资源基本特征出发,用经济学方法研究和探讨水资源问题和水资源制度,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本文共由六部分构成:
周义[4](2001)在《边远贫困灌区水费计收浅议》文中研究指明 笔者所在的新疆兵团农十师北屯灌区地处新疆阿勒泰地区额尔齐斯河流域,现有灌溉面积2.86万hm2,灌溉耕地2.06万hm2。该灌区由于自然条件差,土壤保水率低,亩灌水量高达1000~2000m3,灌水次数达9次。1999年水费终端价每立方米0.028元。水成本占到物化成本的6%,即每亩40元左右,亩产小麦320kg,仅能保平,导致农工思想不稳定,种地积极性不高。目前,灌区采用水票制供水,按方收费。如何稳定边远贫困灌区农业生产,稳定现有农工队伍,保证灌区效益不衰减并逐步提高?笔者就水费计收谈点初浅的认识。
二、边远贫困灌区水费计收浅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边远贫困灌区水费计收浅议(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安全饮用水水价及饮水工程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
1.2.1 水价 |
1.2.2 工程后评价 |
1.2.3 主要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农村安全饮用水水价的制定 |
2.1 水价的基本构成 |
2.2 农村安全饮用水水价的制定原则 |
2.3 水价制定的基本方法综述 |
2.3.1 影子价格模型 |
2.3.2 供求定价模型 |
2.3.3 边际机会成本模型 |
2.3.4 承载力水价 |
2.3.5 全成本定价 |
2.3.6 基本水价模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2.4 农村安全饮用水水价制定的影响因素 |
2.4.1 供水工程所在地 |
2.4.2 用水户的支付能力 |
2.4.3 用水户的支付意愿 |
2.5 农村安全饮用水水价的确定及工程实例 |
2.5.1 农村安全饮用水水价的确定方法 |
2.5.2 工程实例 |
2.6 本章小结 |
3 饮水工程后评价 |
3.1 工程后评价的定义 |
3.2 工程后评价的主要内容 |
3.2.1 项目实施工程评价 |
3.2.2 项目效益评价 |
3.2.3 项目影响评价 |
3.2.4 项目持续性评价 |
3.3 工程后评价的主要方法 |
3.4 饮水工程后评价 |
3.4.1 评价的方法 |
3.4.2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概述 |
3.4.3 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的确定 |
3.4.4 工程实例 |
3.5 本章小结 |
4 系统开发 |
4.1 功能分析 |
4.2 开发工具 |
4.3 系统的实现 |
4.3.1 基本资料的输入 |
4.3.2 工程后评价 |
4.3.3 水价计算 |
4.3.4 报表打印 |
4.3.5 系统帮助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2)转型期中国农业灌溉系统可持续治理研究 ——一个嵌套分层的多中心治理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灌溉在中国的特殊地位 |
1.1.2 新时期中国农业灌溉的两难困境 |
1.1.3 响应农业灌溉问题的治道变革 |
1.2 问题提出 |
1.3 国内外学者对农业灌溉系统研究的简要综述 |
1.3.1 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
1.3.2 国内学者研究综述 |
1.3.3 简要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与论文整体架构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2. 灌溉系统的属性:尝试新的审视 |
2.1 灌溉系统的概念界定 |
2.1.1 基本概念界定 |
2.1.2 灌溉系统的自然属性分析 |
2.2 灌溉系统的经济属性 |
2.2.1 灌溉系统的一般经济属性 |
2.2.2 灌溉系统的公共池塘资源属性 |
2.3 灌溉系统产权的嵌套分层结构 |
2.3.1 产权与产权的嵌套分层 |
2.3.2 灌溉系统产权的嵌套分层结构 |
2.4 灌溉系统治理结构需求的嵌套分层 |
3. 灌溉系统利益相关者行为与激励 |
3.1 灌溉系统利益相关者识别 |
3.1.1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 |
3.1.2 灌溉系统的利益相关者:基本假设与构成 |
3.2 转型期中国农业灌溉系统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基于不确定条件 |
3.2.1 农户间的合作困境:自然状态的博弈与谈判的可能 |
3.2.2 农户—农民用水户协会(WUA)—政府及其代理机构:一种双重委托—代理关系 |
3.2.3 政府及其代理机构:科层治理结构中的“剩余控制权”之争 |
3.2.4 政府与企业:产权软约束条件下的“寻租”关系 |
3.2.5 政府与国际援助组织:相似激励的相互强化 |
3.3 利益相关者对灌溉系统治理的参与:供给与生产 |
3.3.1 区分灌溉系统的供给与生产 |
3.3.2 灌溉系统供给与生产的可选组合集 |
4. 灌溉系统可持续治理结构的选择:嵌套分层的多中心治理结构 |
4.1 灌溉系统治理结构的选择:基于交易效率的制度绩效评价 |
4.1.1 交易效率的表征 |
4.1.2 一个制度绩效评价的概念性框架 |
4.2 政府、市场与自治:三种制度安排的绩效比较 |
4.2.1 “利维坦”与政府失范 |
4.2.2 私有化与市场失范 |
4.2.3 自治的可能与困境 |
4.3 政府、市场与自治:三种制度的作用边界与互补 |
4.4 灌溉系统可持续治理结构的选择:嵌套分层的多中心治理结构 |
5. 中国灌溉系统治理结构的变迁及经济解释 |
5.1 古代中国的灌溉系统治理 |
5.2 计划经济时期的灌溉系统治理(1949-1977) |
5.2.1 概况 |
5.2.2 计划经济时期灌溉系统治理的特征 |
5.3 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灌溉系统治理(1978-今) |
5.3.1 概况 |
5.3.2 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灌溉系统治理的特征 |
5.4 中国灌溉系统治理结构变迁的经济解释 |
5.4.1 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 |
5.4.2 中国灌溉系统治理结构的演变逻辑 |
5.4.3 中国灌溉系统治理结构变迁的启示 |
6. 转型期中国灌溉系统治理结构的绩效评价:基于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 |
6.1 案例1:都江堰灌区的实践 |
6.1.1 灌区概况 |
6.1.2 治理结构概述 |
6.1.3 治理激励结构与绩效分析 |
6.2 案例2:四川省巴中市的灌溉实践 |
6.2.1 灌区概况 |
6.2.2 治理结构概述 |
6.2.3 治理激励结构与绩效分析 |
6.3 案例的比较制度分析 |
6.3.1 治理取向的外部约束条件比较 |
6.3.2 治理取向的内生影响因素比较 |
6.3.3 案例比较结论 |
7. 结语及政策意蕴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3)中国水资源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水资源危机与制度创新 |
第一节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
一、水是生命性资源 |
二、水是资源性资源 |
三、水是基础性资源 |
四、水是战略性资源 |
五、水是核心资源 |
第二节 中国面临水资源危机 |
一、中国面临的水资源问题 |
二、水资源危机产生的人为因素 |
第三节 水利工程技术的作用与局限 |
一、跨流域调水工程 |
二、海水淡化技术 |
三、节水技术 |
第四节 缓解水资源危机的根本出路是制度创新 |
一、制度障碍是造成水资源危机的根本原因 |
二、制度创新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 |
三、理想的水资源制度的社会特征 |
第五节 水资源制度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六节 水资源制度研究的总体思路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指导思想 |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
四、研究的技术路线 |
五、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
第一章 水资源供需分析与面临的挑战 |
第一节 水资源概念与特征 |
一、水资源概念 |
二、水资源特征 |
三、水资源特征的制度分析 |
第二节 中国水资源现状评价 |
一、水资源总量 |
二、水资源基本特点 |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四、水资源现状总体评价 |
第三节 中国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 |
一、2010年及2020年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 |
二、2030年及2050年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 |
三、未来水资源供需展望 |
第四节 21世纪中国水资源面对的主要挑战 |
一、洪涝与干旱仍然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
二、水资源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 |
三、水资源利用的低效率与用水浪费问题日益突出 |
四、水资源生态环境更加恶化 |
五、水资源条件与产业结构及布局不相适应 |
六、水资源管理缺乏科学的制度体系 |
第二章 水资源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
二、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四、马克思主义的可持续发展观 |
五、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第二节 循环经济理论 |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
二、循环经济的特征 |
三、循环经济的原则 |
四、循环经济的意义 |
五、水资源循环经济 |
第三节 制度经济理论 |
一、制度的涵义 |
二、制度的构成 |
三、制度的功能 |
四、制度创新 |
第四节 现代产权理论 |
一、产权和产权制度 |
二、外部性的经济学意义 |
三、公共资源的产权与外部性 |
四、公共资源的外部性内部化策略 |
第五节 价值理论 |
一、水资源价值的理论基础 |
二、水资源价值的内涵 |
三、水资源价值的表现 |
第三章 水资源管理与国际经验借鉴 |
第一节 水资源管理概述 |
一、水资源管理的内涵 |
二、水资源管理的原则 |
三、水资源管理的目标 |
四、水资源管理的内容 |
第二节 中国水资源管理的制度现状 |
一、水资源管理的制度保障 |
二、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变迁 |
三、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安排 |
四、水资源管理的制度缺陷 |
第三节 水资源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 |
一、美国的水资源管理 |
二、日本的水资源管理 |
三、英国的水资源管理 |
四、法国的水资源管理 |
五、以色列的水资源管理 |
六、国外水资源管理的经验与发展态势 |
第四章 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安排 |
第一节 水资源统一管理的经济学涵义 |
一、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必要性 |
二、水资源统一管理的经济学分析 |
三、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内涵 |
四、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原则 |
五、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架构 |
六、水资源统一管理与流域管理 |
第二节 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体制创新 |
一、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二、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设想 |
三、新型水资源管理体制下的机构设置及其职能 |
四、水资源管理机构的能力建设 |
五、新体制下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的关系 |
第三节 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政府制度、企业制度与中介制度 |
一、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政府制度 |
二、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企业制度 |
三、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中介制度 |
四、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法律保证 |
第四节 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机制建设 |
一、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决策机制 |
二、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协调机制 |
三、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激励机制 |
四、水资源统一管理的监督机制 |
第五章 水资源产权制度安排 |
第一节 水资源产权——水权概述 |
一、水权的由来 |
二、水权的经济学涵义 |
三、水权的特征 |
四、水权体系的构成 |
第二节 初始水权的界定 |
一、初始水权的概念 |
二、初始水权的界定 |
第三节 水权的分配 |
一、水权分配的原则 |
二、水权分配的关键参数 |
三、水权分配的模式 |
四、水权分配的程序 |
五、特殊水权的分配 |
第四节 水权制度及其变迁 |
一、水权制度概述 |
二、国外水权制度变迁 |
三、国内水权制度变迁 |
四、结论与启示 |
第五节 水权制度创新 |
一、中国现行水权制度安排 |
二、中国现行水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三、水权制度创新的成本效益分析 |
第六章 水资源交易与市场制度安排 |
第一节 水权交易的经济学意义 |
一、水权交易的概念 |
二、水权交易的动因 |
三、水权交易的成本分析 |
四、水权交易的外部性 |
五、水权交易中的政府作用 |
六、水权交易的形式 |
第二节 水权市场的制度安排 |
一、水权市场概述 |
二、水权市场的构建 |
三、水权市场的管理 |
第三节 水权交易的构成体系 |
一、水权交易的组织结构 |
二、水权交易主体的管理 |
三、水权交易的规则体系 |
四、水权交易的信息体系 |
五、水权交易的监管体系 |
六、水权交易的调控体系 |
七、水权交易的法规体系 |
第四节 水权交易的案例分析 |
一、墨累——达令河流域的水权交易案例分析 |
二、东阳——义乌的水权交易案例分析 |
第七章 水资源价格制度安排 |
第一节 水价制度概述 |
一、中国水价制度的沿革 |
二、国外水价制度的实施 |
第二节 中国水价制度的现状分析 |
一、水价理论不完善 |
二、水资源认识观念存在偏差 |
三、水资源价格偏低 |
四、水价结构不合理 |
五、水价的公共监督机制不健全 |
六、水价制度创新的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水价的形成机制 |
一、水价的构成 |
二、水价形成的影响因素 |
三、水价形成的供求机制 |
四、水价制定的原则 |
五、水价制定的程序 |
六、水价制定的机制 |
七、水价体系的构成 |
第八章 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安排 |
第一节 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概述 |
一、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的沿革 |
二、中国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的现状 |
第二节 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体系的创新 |
一、水资源立法的原则 |
二、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体系的构成 |
三、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体系的重建 |
四、水资源行政执法监督体系的健全 |
第九章 水资源文化制度安排 |
第一节 水文化概述 |
一、宇宙生成的“水原说” |
二、水文化的形成 |
三、水文化的社会影响 |
四、水文化的朴素可持续发展观 |
五、水文化的现实价值 |
第二节 水资源文化制度 |
一、文化制度及其分类 |
二、水资源文化制度的构成 |
三、节水型社会的水文化制度 |
四、水资源文化制度的构建 |
结语:水资源制度创新的对策建议 |
一、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 |
二、加强水量、水质和生态环境用水的管理 |
三、健全水资源产权制度 |
四、完善水资源水权市场制度体系 |
五、创建新型的水资源价格管理机制 |
六、建立和完善水资源法律制度 |
七、重视水资源管理的社会资本投入 |
八、加强水资源科学技术建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边远贫困灌区水费计收浅议(论文提纲范文)
以粮价定水价,保护供用水双方利益 |
定量与超定量水价 |
分解压力法 |
四、边远贫困灌区水费计收浅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安全饮用水水价及饮水工程后评价[D]. 张艳. 扬州大学, 2009(01)
- [2]转型期中国农业灌溉系统可持续治理研究 ——一个嵌套分层的多中心治理视角[D]. 胡雯.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
- [3]中国水资源制度研究[D]. 李雪松. 武汉大学, 2005(05)
- [4]边远贫困灌区水费计收浅议[J]. 周义. 中国水利,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