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cknowledgements(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敏,吴乐艳,李鹏程,熊资,陆伟,杜佳[1](2021)在《学术文献致谢功能数据集构建与识别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意义】本文构建了一个大规模学术文献致谢功能数据集,并提出一种基于SciBERT的致谢功能识别模型,为致谢文本的挖掘和分析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持和有效的识别方法。【方法/过程】采用人工的方式扩展和完善致谢功能分类规则,生成学术文献致谢功能自动标引规则模板,对1,750,275条致谢文本进行功能标引。在此基础上,采用SciBERT模型对致谢文本句进行向量表达,引入Softmax回归模型实现致谢功能自动分类,采用warmup策略进行模型调优,并与基准实验进行对比。【结果/结论】得到一个大规模、高质量的学术文献致谢功能数据集,经人工检验准确率达到93%;基于SciBERT的识别模型比基准模型表现更好,在扩展数据集上的F1值高于98%,在各个类别上的预测结果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创新/局限】致谢功能识别模型缺少对致谢文本独有特征的考虑和融合。
潘秋月[2](2021)在《“致谢”新形式,班级好风貌》文中指出活动目的"致谢"是正面教育的工具,运用这个工具可以教会学生关注哪里做得好,而不是哪里做得差。"致谢"和接受"致谢"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关系更亲密,运用到班级建设中,能给班级带来良好的氛围。因此,找到合适的方式教给学生"致谢"和接受"致谢",会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方法。我将口头的"致谢"和接受"致谢"的活动,发展成书面的"致谢"和接受"致谢",这种方式会更灵活,
徐欣烨[3](2021)在《基于体裁对比理论的中英两国硕士学位论文致谢体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致谢在硕士论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也帮助作者在特定的社群中树立起了自己独特的身份。但由于文化差异,致谢体裁的撰写也会受到文化的影响,因此本文旨在探究英国高校及中国高校硕士学位论文中致谢部分体裁的相似及不同,以提高硕士研究生致谢写作中的体裁意识。
夏远力,董振邦[4](2021)在《致谢言语行为在吉剧中的作用浅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致谢言语行为作为言语行为中的一种,其在《吉剧》中的作用有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人物关系、缓和气氛等作用。《吉剧》中的致谢言语形式可以分为两类,每一类都具有独特的交际作用。
龙飞宇[5](2021)在《大规模信息网络融合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得人们很容易建立关系,因此全球范围内存在高度分散的在线社交网络。如此大量的在线数据可以用于刻画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使得社会网络分析成为研究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网络分析已经从早期的单一结构特征分析,发展到多种网络结构的联合挖掘以及多源信息的融合分析。社交网络融合分析是将多来源、多关系类型和异构的信息融合在一起,并以统一的分析框架对这些信息进行融合分析,实现协同挖掘任务。基于此背景,本课题针对面向大规模信息网络的融合分析系统进行了研究,解决单一数据来源刻画不够准确的问题。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如下三点:1.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类型数据的学术社交网络融合建模方法。本研究首次利用致谢文本数据,构建了一个基于文本信息的学术社交网络,然后基于论文合着半结构化数据进行相同实体建模,达到采用多网络对同一实体不同社交关系进行建模。研究并解决了多类型数据构成多层网络的网络优化与对齐问题,最终获得学术社交多层网络。2.提出了基于半监督学习的网络结构融合算法SFMN。融合算法分为两部分,特征提取和预测模型:首先,对多路网络进行结构级的网络特征提取,去除网络中的亢余信息,识别网络中的互补信息;然后,训练梯度增强决策树提升识别保留互补信息的能力。最终将多层网络构建一个富含信息的单层网络,达到降低网络层数,节省计算开销的目的;SFMN模型在链路预测和社团发现两个任务中展现了比其他模型更优秀的性能。研究还针对大规模网络计算分析难点提出了基于Spark的分布式融合算法实现PSFMN。3.设计并实现了大规模信息网络融合分析原型系统。系统以分布式计算框架为架构,提供将多来源数据导入到系统中构建网络结构,并完成多种网络分析任务的功能。结合了主流的前后端框架和新型非关系型数据库等技术,为用户提供了友好的交互方式和界面,实现大规模网络融合分析挖掘。
鲁修红,方照[6](2020)在《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致谢语中的作者身份研究》文中提出选取40篇英语专业硕士论文致谢语,基于Miguel Mantero的身份分类以及Ken Hyland的学位论文致谢模式,探讨学位论文致谢语中的身份差异。研究发现,学位论文致谢语同时具备反思语步、感谢语步和宣告语步,体现了作者的协商身份;反思语步或宣告语步的缺失,体现作者强加身份;仅含有感谢语步,体现了作者的假定身份。此外,研究发现80%的学生以假定身份定位自己,17.5%的学生自我身份定位为强加身份,极少有学生的身份定位为协商身份,仅占2.5%。主要原因是英语专业硕士生对论文致谢语功能认识不足,在研究与学术写作中缺乏身份意识,未能进行适当的身份定位。通过此研究,希望能有助于硕士生全面认识学位论文致谢语,同时在学术研究以及写作中能够进行正确的身份定位,以此提高语言学习和论文写作的质量。
魏巍[7](2020)在《基于城市历史景观恢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南苑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湿地资源巨大的自然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渐被国内以及世界广泛公认,人们越来越认识和看到了湿地的重要作用及其生态意义和价值,我国为科学的管理和保护城市湿地并且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开始建设城市湿地公园。但当前我国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存在设计模式固化、设计手法单一、景观异质性较低等问题。城市历史景观作为人与自然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蕴藏着前人超前的与自然的相处之道,记录着城市发展的点点滴滴,但随着城市建设速度加快,许多有价值的城市历史景观被现代发展建设吞噬、代替,因此本文旨在从风景园林专业视角探索历史景观的恢复与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以期能够从研究城市历史景观中借鉴和学习前人对自然的保护与利用的方法和方式,为现代城市发展建设提供参考,另一方面通过对历史上具有美学和历史价值的景观进行有效恢复,使之与现代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相结合,从而既可以解决当前城市湿地公园地域特色缺失的问题,又能协调历史景观延续与现代城市建设断层的矛盾。该文采用文献综述法研究了城市历史景观和城市湿地公园相关理论以及两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以期能在前人的研究中得到启发,从风景园林专业视角对城市历史景观恢复与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相关性进行探讨,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国内外5个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案例,分析案例中城市历史景观恢复与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相关的设计原则、设计策略等内容,借鉴前人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总结的实践经验,探讨其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最终通过归纳演绎法得出在保护与恢复历史景观的基础上建设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理论,包括设计原则、规划布局、设计方法、表达载体4个方面,提出点、线、面的总体规划布局模式,直接表达、隐喻表达、抽象凝练、概括象征、运用信息数字化技术、策划主题活动6种设计方法,最后,通过现场调研法对南苑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将研究所得到的理论体系应用到北京市南苑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中,希望能对我国今后的湿地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赵宁[8](2020)在《面向母语为英语留学生的汉语感谢语研究》文中指出感谢语常用于对他人表达谢意和认可,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言语行为。由于文化差异,汉文化和英文化中人们对感谢语的选择倾向、使用习惯各有不同,表达形式和语言使用场景等方面不可一一对应。因此我们的研究从汉语感谢语教学的有效性出发,分析汉英感谢语在表达和使用过程中的特点,通过比较研究两种语言中感谢语在表达形式、功能及使用场景等方面异同,希望能在此基础上为后续提高留学生表达得体性、准确性,教学者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等项目的研究提出建议。论文的第一、二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汉英感谢语在表达及使用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梳理,结合实际语料从表达方式、使用对象的社会关系及交际场合等角度出发比较研究汉英感谢语的异同。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汉英感谢语在表达方式和使用的场景上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异。我们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在第二章中站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尝试分析这些差异可能给教材、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带来的压力或影响,后文主要围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展开。因此论文的第三、四章主要借助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大纲、教材中感谢语的教学安排情况、留学生感谢语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在第五章中以调查为基础围绕前文提出的问题提出建议、加以解决。留学生汉语感谢语选用方面的问题同两种语言中感谢语的差异、教材处理、学习者掌握、教学内容及方法存在较大对应关系,所以我们在最后一章中结合专业知识从教材、教育者、学习者几个角度就留学生如何地道得体地使用感谢语、提高课堂效率提出建议,希望为以英语为母语留学生的汉语感谢语教学提供一定思路。
王珍萍[9](2020)在《汉语致谢语篇中的人物指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言语交际中的指称表达是一种顺应交际需求而适时调节的互动行为。本文尝试关注人物指称在致谢这种特殊语境中是如何构建的。首先,关注致谢语篇中人物指称的表述形式与句法分布。研究表明:第一,自称首现的表述形式有代词指称、代词指称+名词指称,倾向于选择代词指称“我/吾/我们”,且多出现在主语位置。第二,他称首现的表述形式为复合式指称,倾向于选择同位式指称“我的导师XX教授”,且多出现在宾语位置。第三,自称再现的表述形式有代词指称、名词指称、代词指称+名词指称,倾向于选择代词指称“我/吾/我们”,且多出现在宾语位置。第四,他称再现的表述形式为单一式指称,复合式指称,倾向于选择同位式指称“XX老师”,且多出现在主语位置。其次,采用对比法分析人物指称中自称与他称表述形式与句法分布的异同。考察发现:在表述形式方面,自称再现与他称再现均可以选择代词指称、名词指称。不同点有:第一,自称首现能力最强的为“我”,而他称首现能力最强的为“我的导师XX教授”,且自称首现表述形式选择上的倾向性强于他称首现。第二,自称再现能力最强的为“我”,而他称再现能力最强的为“XX老师/先生”,且自称再现表述形式选择上的倾向性强于他称再现。在句法分布方面,不论人物首现还是再现,二者均可以分布在主语、宾语、定语位置。不同点有:其一,自称首现多出现在主语位置,他称首现多出现在宾语位置,且自称首现句法位置分布上的倾向性弱于他称首现。其二,自称再现多出现在宾语位置,他称再现多出现在主语位置,且自称再现句法位置分布上的倾向性强于他称再现。最后,探究人物指称选择的策略。研究发现:影响人物首现与再现选择的策略有:(一)凸显彼此身份。通过“[一(量)+人物描写]+名词”等不定指形式刻意模糊自我身份,通过“职衔称谓”、“关系称谓”凸显他者身份以示尊敬。(二)强化致谢立场。通过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吾”,表示对所述致谢事件的高度认可,强化情感立场;通过复数形式“我们”借他人为自己个人的立场评价提供支持,强化认识立场。(三)遵循礼貌原则。通过同位式短语如“我的导师XX教授”最大程度满足致谢对象的积极面子,同时使用“学生”等谦逊自称表示对导师的尊重。(四)遵循经济原则。人物再现通常倾向于承前省略或者选择简单的局部同形或异形表达式,且较少添加修饰语。
柳淑芬[10](2020)在《历时视角下学位论文致谢辞中的修辞人格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中国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哲学与人文科学"领域1991-1995年和2011-2015年期间学位论文致谢辞为语料自建语料库,对致谢辞利用人际元话语手段进行修辞人格构建的差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致谢辞的语言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使用的人际元话语手段更加丰富,明确标记语,态度标记语和自我提及标记语的使用呈增加态势,使致谢辞具有更强的人际意义,表明致谢辞作者越来越倾向于塑造自信、权威、能干的修辞人格形象,从而增加对读者的说服力。时代的发展、师生权力距离关系的变化以及国际学术写作规范的影响是产生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
二、Acknowledgement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cknowledgements(论文提纲范文)
(1)学术文献致谢功能数据集构建与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相关研究 |
2.1致谢文本相关研究 |
2.2学术文本自动分类方法 |
3 研究方法 |
3..1致谢功能数据集构建方法 |
3.1.1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
3.1.2数据集构建方法 |
3.1.3标注结果检验 |
3.2致谢功能识别方法 |
3.2.1基于Sci BERT的致谢功能识别模型 |
3.2.2识别结果评价 |
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1数据集构建结果 |
4.2致谢功能识别结果 |
5 结语 |
(2)“致谢”新形式,班级好风貌(论文提纲范文)
活动目的 |
活动准备 |
活动操作 |
活动延伸 |
活动效果 |
(3)基于体裁对比理论的中英两国硕士学位论文致谢体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框架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语步分布 |
3.2 致谢语步的步骤分布 |
4 结语 |
(4)致谢言语行为在吉剧中的作用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吉剧中的致谢言语形式类别 |
(一)直接致谢言语行为 |
(二)间接致谢言语行为 |
二、致谢言语行为的在吉剧中所发挥的作用 |
(一)展示人物关系 |
(二)刻画人物性格 |
(三)展示剧情发展 |
(四)缓和气氛 |
(五)塑造形象 |
(5)大规模信息网络融合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多源数据网络构建研究 |
1.2.2 多关系网络融合分析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3.1 多类型数据网络的融合建模方法 |
1.3.2 网络结构融合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
1.3.3 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融合分析系统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技术 |
2.1 网络融合相关概念 |
2.1.1 复杂网络特性 |
2.1.2 多层网络定义 |
2.2 网络分析算法 |
2.2.1 链路预测 |
2.2.2 社区发现 |
2.2.3 网络表示学习 |
2.3 系统关键技术 |
2.3.1 Spark |
2.3.2 Neo4j |
2.3.3 Livy |
2.4 分布式图计算平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多类型数据的学术社交融合网络构建 |
3.1 引言 |
3.2 网络数据准备 |
3.2.1 科研致谢网络构建 |
3.2.2 科研合作网络构建 |
3.3 网络优化与对齐 |
3.3.1 网络优化 |
3.3.2 网络对齐 |
3.3.3 结果及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半监督学习的网络结构融合算法 |
4.1 相关概念和定义 |
4.2 网络融合模型 |
4.2.1 网络特征提取 |
4.2.2 模型构建 |
4.2.3 并行化策略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实验设计 |
4.3.2 链路预测实验 |
4.3.3 社团发现实验 |
4.3.4 并行化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规模网络融合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需求分析 |
5.1.1 功能需求 |
5.1.2 非功能需求 |
5.1.3 用例图和用例说明 |
5.2 系统概要设计 |
5.2.1 系统框架设计 |
5.2.2 系统整体流程设计 |
5.3 系统详细设计 |
5.3.1 系统功能设计 |
5.3.2 数据库设计 |
5.4 系统实现 |
5.4.1 实现环境 |
5.4.2 功能实现 |
5.4.3 系统运行展示 |
5.5 系统测试 |
5.5.1 功能测试 |
5.5.2 性能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致谢语中的作者身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依据与理论框架 |
2 研究设计 |
2.1 样本选取 |
2.2 样本分析 |
3 结果及讨论 |
3.1 学位论文致谢语语步写作情况 |
3.2 论文致谢语中体现的作者身份 |
4 结束语 |
(7)基于城市历史景观恢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南苑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湿地资源数量不断减少 |
1.1.2. 现有城市湿地公园缺乏特色 |
1.1.3. 传统历史景观被现代城市建设盲目代替 |
1.1.4. 相关政策要求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框架 |
1.4.2. 技术路线 |
2. 城市湿地公园与城市历史景观相关理论研究 |
2.1. 城市湿地公园 |
2.1.1. 相关概念 |
2.1.2. 城市湿地公园特点 |
2.1.3. 城市湿地公园分类 |
2.1.4. 城市湿地公园功能 |
2.2. 城市历史景观 |
2.2.1. 城市历史景观概念的发展历程 |
2.2.2. 城市历史景观的相关概念 |
2.2.3. 城市历史景观构成要素 |
2.2.4. 城市历史景观的价值 |
2.2.5. 城市历史景观与文化景观的关系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2.3.1. 城市湿地公园研究现状 |
2.3.2. 历史景观研究现状 |
2.4.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4.1. 场所精神理论 |
2.4.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4.3. 文脉延续理论 |
2.4.4.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4.5. 合理开发理论 |
3. 城市历史景观与城市湿地公园相关性研究 |
3.1. 城市历史景观与城市湿地公园的关系 |
3.2.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的主要问题 |
3.2.1. 人工干扰胜过自然演替 |
3.2.2. 场地记忆消失,历史文脉断裂 |
3.2.3. 设计手法单一,缺乏场地特色 |
3.3. 城市历史景观融入湿地公园建设的意义 |
3.3.1. 提升城市湿地公园的身份认同 |
3.3.2. 提高城市湿地公园的吸引力 |
3.3.3. 丰富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内容 |
3.3.4. 提高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内涵 |
3.3.5. 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
3.3.6.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
3.3.7. 传承合理开发和利用的生态理念 |
4.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 |
4.1.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
4.1.1. 项目概况 |
4.1.2. 场地资源 |
4.1.3. 设计策略 |
4.1.4. 经验借鉴 |
4.2. 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
4.2.1. 项目概况 |
4.2.2. 场地资源 |
4.2.3. 设计策略 |
4.2.4. 经验借鉴 |
4.3.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 |
4.3.1. 项目概况 |
4.3.2. 场地资源 |
4.3.3. 设计策略 |
4.3.4. 经验借鉴 |
4.4. 新加坡双溪布洛湿地 |
4.4.1. 项目概况 |
4.4.2. 规划目标 |
4.4.3. 设计策略 |
4.4.4. 经验借鉴 |
4.5. 伦敦湿地公园 |
4.5.1. 项目概况 |
4.5.2. 设计策略 |
4.5.3. 经验借鉴 |
4.6. 案例研究总结 |
5. 基于城市历史景观恢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理论 |
5.1. 设计原则 |
5.1.1. 生态性原则 |
5.1.2. 文脉传承原则 |
5.1.3. 整体性原则 |
5.2. 规划布局 |
5.2.1. 宏观尺度 |
5.2.2. 微观尺度 |
5.3. 历史景观在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中的表达载体 |
5.3.1. 地形地貌 |
5.3.2. 植物配置 |
5.3.3. 景观小品 |
5.3.4. 园林建筑 |
5.3.5. 水体景观 |
5.4. 历史景观在城市湿地公园中的表达手法 |
5.4.1. 直接表达 |
5.4.2. 隐喻表达 |
5.4.3. 抽象凝练 |
5.4.4. 概括象征 |
5.4.5. 运用信息数字化技术 |
5.4.6. 策划主题活动 |
6. 设计案例——北京市南苑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
6.1. 项目背景 |
6.1.1. 政策解读 |
6.1.2. 区位背景 |
6.1.3. 上位规划 |
6.2. 现状分析 |
6.2.1. 用地分析 |
6.2.2. 交通分析 |
6.2.3. 植被分析 |
6.2.4. 水系分析 |
6.2.5. 竖向分析 |
6.2.6. 服务对象分析 |
6.2.7. 现状综述 |
6.3. 历史景观资源分析 |
6.3.1. 历史沿革——五朝苑囿 |
6.3.2. 历史定位——多功能皇家苑囿 |
6.3.3. 历史文化——三大文化交汇点 |
6.3.4. 历史风貌——南囿秋风 |
6.3.5. 历史特色景观 |
6.3.6. 历史水系变迁 |
6.3.7. 动植物资源 |
6.3.8. 历史活动——四时行乐 |
6.3.9. 历史景观分类 |
6.4. 历史景观要素提取 |
6.4.1. 物质层面 |
6.4.2. 精神层面 |
6.5. 设计原则与定位 |
6.5.1. 设计依据 |
6.5.2. 设计原则 |
6.5.3. 设计定位 |
6.5.4. 设计愿景 |
6.6. 设计策略 |
6.6.1. 规划理念 |
6.6.2. 规划策略 |
6.7. 总体规划 |
6.7.1. 景观结构 |
6.7.2. 规划布局 |
6.7.3. 总平面图 |
6.7.4. 鸟瞰图 |
6.7.5. 功能分区 |
6.7.6. 景观分区 |
6.8. 分区详述 |
6.8.1. 揽胜园 |
6.8.2. 寻芳园 |
6.8.3. 养生园 |
6.8.4. 御谷园 |
6.8.5. 思忆园 |
6.8.6. 乐游园 |
6.8.7. 欢渔园 |
6.9. 专项设计 |
6.9.1. 历史景观恢复专项设计 |
6.9.2. 交通专项设计 |
6.9.3. 水系专项设计 |
6.9.4. 种植专项设计 |
6.9.5. 建筑专项设计 |
6.9.6. 标识系统专项设计 |
6.9.7. 生物多样性专项设计 |
6.9.8. 用地面积及用地平衡表 |
7.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件 |
(8)面向母语为英语留学生的汉语感谢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汉英感谢语概述 |
第一节 汉语感谢语概述 |
一、汉语感谢语的定义 |
二、汉语感谢语的分类 |
三、影响使用汉语感谢语的因素 |
四、汉语感谢语的语用功能 |
第二节 英语感谢语概述 |
一、英语感谢语的定义 |
二、英语感谢语的分类 |
三、影响使用英语感谢语的因素 |
四、英语感谢语的语用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汉英感谢语对比及其差异对汉语教学的影响 |
第一节 汉英感谢语表达方式的对比 |
一、汉英感谢语表达方式的相似之处 |
二、汉英感谢语表达方式的差异 |
第二节 汉英感谢语语用功能的对比 |
一、汉英感谢语语用功能的相似之处 |
二、汉英感谢语语用功能的差异 |
第三节 汉英感谢语使用对象及场合的对比 |
一、汉英感谢语使用对象及场合的相似之处 |
二、汉英感谢语使用对象及场合的差异 |
第四节 汉英对比下的汉语感谢语特点归纳 |
一、汉英对比下汉语感谢语表达方式的特点 |
二、汉英对比下汉语感谢语语用功能的特点 |
三、汉英对比下汉语感谢语使用对象及场合的特点 |
第五节 汉英感谢语使用差异形成的原因 |
一、形成汉英感谢语差异的思维方式因素 |
二、形成汉英感谢语差异的价值观念因素 |
三、形成汉英感谢语差异的社会关系因素 |
第五节 汉英感谢语的差异及其对汉语感谢语教学的影响 |
一、汉英感谢语表达方式差异对感谢语教学的影响 |
二、汉英感谢语功能差异对感谢语教学的影响 |
三、汉英感谢语使用对象及场合差异对感谢语教学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及教材中感谢语的考察与分析 |
第一节 大纲中的感谢语考察与分析 |
一、《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中感谢语考察与分析 |
二、《新汉语水平考试HSK大纲》中感谢语考察与分析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材中感谢语考察与分析 |
一、对外汉语教材的选择及原因 |
二、《新目标汉语口语课本》中的感谢语考察与分析 |
三、《汉语会话301句》中的感谢语考察与分析 |
第三节 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汉语感谢语的考察总结 |
一、《新目标汉语口语课本》中对汉语感谢语编排的优点 |
二、《汉语会话301句》中对汉语感谢语编排的优点 |
三、教材中对汉语感谢语编排存在的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感谢语的使用情况考察 |
第一节 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感谢语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
一、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感谢语使用情况调查问卷的基本说明 |
二、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感谢语使用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二节 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感谢语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感谢语使用存在的问题 |
二、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汉语感谢语使用存在问题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以英语为母语留学生的感谢语教学建议 |
第一节 对对外汉语教材中感谢语的编写建议 |
一、结合学生实际需求,适当增加无标记感谢语表达形式 |
二、增加对其他功能类型无标记感谢语的课下注释 |
第二节 对教学者汉语感谢语教学的建议 |
一、教学者应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敏感,进行对比归纳教学 |
二、教学者可以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实施显性教学 |
三、教学者要善于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 |
四、教学者要关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及汉语使用情况 |
第三节 对母语为英语留学生的汉语感谢语学习建议 |
一、留学生要及时理解教学内容,制定学习计划 |
二、留学生要关注间接学习方式,善于观察生活中的语言事实 |
三、学生要培养移情能力,了解汉语感谢语的特殊之处 |
四、留学生要增加实践机会,利用好身边资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英语国家留学生感谢语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感谢语语料 |
附录三 |
致谢 |
(9)汉语致谢语篇中的人物指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内容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学位论文致谢语的研究 |
1.2.2 关于人物指称的研究 |
1.2.3 关于自称的研究 |
1.2.4 关于他称的研究 |
1.3 语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1.3.1 语料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2. 致谢语篇中人物指称的首现 |
2.1 自称首现的形式与分布 |
2.1.1 自称首现表述形式的多样性与倾向性 |
2.1.2 自称首现句法位置的多样性与倾向性 |
2.2 他称首现的形式与分布 |
2.2.1 他称首现表述形式的多样性与倾向性 |
2.2.2 他称首现句法位置的多样性与倾向性 |
2.3 自称首现与他称首现形式和分布的差异 |
2.3.1 形式差异及相关解释 |
2.3.2 分布差异及相关解释 |
3. 致谢语篇中人物指称的再现 |
3.1 自称再现的形式与分布 |
3.1.1 自称再现表述形式的多样性与倾向性 |
3.1.2 自称再现句法位置的多样性与倾向性 |
3.2 他称再现的形式与分布 |
3.2.1 他称再现表述形式的多样性与倾向性 |
3.2.2 他称再现句法位置的多样性与倾向性 |
3.3 自称再现与他称再现形式和分布的差异 |
3.3.1 形式差异及相关解释 |
3.3.2 分布差异及相关解释 |
4. 致谢语篇中人物指称的语用策略 |
4.1 凸显彼此身份 |
4.2 强化致谢立场 |
4.3 遵循礼貌原则 |
4.4 顺应经济原则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历时视角下学位论文致谢辞中的修辞人格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料与研究方法 |
(一)人际元话语的分类 |
(二)研究问题 |
(三)语料及数据统计 |
二、研究结果 |
三、讨论 |
(一)人际元话语总量变化趋势 |
(二)模糊标记语变化趋势 |
(三)明确标记语变化趋势 |
(四)自我提及标记语变化趋势 |
(五)态度标记语变化趋势 |
四、Acknowledgements(论文参考文献)
- [1]学术文献致谢功能数据集构建与识别方法研究[J]. 王佳敏,吴乐艳,李鹏程,熊资,陆伟,杜佳. 情报科学, 2021(11)
- [2]“致谢”新形式,班级好风貌[J]. 潘秋月. 班主任之友(中学版), 2021(09)
- [3]基于体裁对比理论的中英两国硕士学位论文致谢体裁分析[J]. 徐欣烨. 英语广场, 2021(18)
- [4]致谢言语行为在吉剧中的作用浅析[J]. 夏远力,董振邦.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1(04)
- [5]大规模信息网络融合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龙飞宇.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6]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致谢语中的作者身份研究[J]. 鲁修红,方照.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0(06)
- [7]基于城市历史景观恢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市南苑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为例[D]. 魏巍.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面向母语为英语留学生的汉语感谢语研究[D]. 赵宁.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9]汉语致谢语篇中的人物指称研究[D]. 王珍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10]历时视角下学位论文致谢辞中的修辞人格构建[J]. 柳淑芬.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02)
标签:教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