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楚雄市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陈珂[1](2019)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的思考——楚雄市马龙河发展规划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及范围广、操作性强,综合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地缘地貌及生活水平等各种因素,应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五项任务入手。本文结合民族地区的楚雄市马龙河流域示范带建设规划的个案,对乡村振兴战略作一点思考。
陈正发[2](2019)在《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南区是我国坡耕地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坡耕地是当地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耕地利用存在质量下降、空间破碎化、生态问题频发等问题,为此国家提出了实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战略,并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作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战略支点。云南坡耕地具有分布面积广、坡度大、土壤侵蚀严重、季节性干旱频发、土壤质量偏低等特点。科学评价云南坡耕地质量状况,分析土壤侵蚀/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是实现坡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通过数据采集、GIS空间建模与分析、模型计算等研究方法,在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分析基础上,建立省级尺度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对云南坡耕地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坡耕地质量的空间格局,从区域空间尺度探讨土壤侵蚀、农业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及空间耦合特征;并对区域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进行诊断,建立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体系及集成模式,研究可为云南坡耕地质量建设和水土生态环境整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云南坡耕地面积为472.55万hm2,占耕地比例69.79%。近35年来坡耕地与林地、草地、水田等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显着的动态转移过程,但转出与转入总体均衡,坡耕地分布重心轨迹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方向移动趋势。坡耕地平均坡度为15.62°,78.96%的坡耕地坡度大于8°,>15°坡耕地比例达48.54%。在坡度级演变过程中,不同坡度分级的坡耕地动态度存在“减小→增大→减小”或“减小→增大→减小→增大”变化过程,<15°坡耕地面积呈增加趋势,而坡度>15°坡耕地面积呈减小趋势,>25°坡耕地动态度波动幅度最大。云南坡耕地分布集聚区呈现为4个显着的分布带,近35年坡耕地核密度分布变化较小,大部分区域坡耕地分布处于低密度区(核密度<12),高密度区(核密度>24)面积占比最小。坡耕地时空演变的主导性驱动力是人口和经济增长需求、玉米和小麦为主体的粮食增产需求、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需求,以及农业干旱导致的作物损失,其中人为因素在坡耕地时空演变中处于主导地位。(2)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基于“要素-需求-调控”理论框架,云南坡耕地评价指标体系由有效土层厚度、耕层厚度、土壤容重、土壤质地、土壤pH值、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10℃积温、田块规整度、连片度、降雨量、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14个指标构成,以30m×30m栅格(像元)为评价单元,采用综合权重作为指标权重,以加权和法计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对坡耕地质量变化特征进行评价。验证结果表明,坡耕地质量评价结果具有合理性。云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分布在0.360.81之间,均值为0.59,大部分评价单元SIFI<0.6,不同评价单元SIFI差异显着。坡耕地5种主要土壤类型SIFI大小关系为:赤红壤>红壤>紫色土>黄壤>黄棕壤;SIFI变化与高程有关,在01000m高程内SIFI随高程增加呈增长趋势,在>1000m高程内SIFI随高程增加而减小。分别采用等距5等级划分法和10等级划分法对坡耕地质量等级进行划分。基于5等级划分法,云南坡耕地质量以“中等”、“较高”等级为主;基于10等级划分法,坡耕地质量等级以6等地、5等地、7等地、4等地为主,不同分区坡耕地质量等级的洛伦兹曲线均呈“S”型分布格局。两种质量等级划分结果均表明,云南坡耕地质量等级偏低。高斯模型可较好拟合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的变异函数,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处于中等自相关,气候条件、土壤属性、水分条件、空间形态等结构性因素对坡耕地空间异质性起主要作用。坡耕地质量等级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为0.8489,其空间分布存在显着的聚合特性,LISA集群类型以HH聚集和LL聚集为主。坡耕地质量等级冷热点分布差异显着,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滇中区、南部边缘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区、滇东北区和滇西南区的部分区域。水分条件、光热条件、土壤侵蚀、土壤属性特征是影响云南坡耕地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土壤侵蚀、干旱缺水是制约云南坡耕地质量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3)土壤侵蚀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云南坡耕地土壤侵蚀量为376.57×106 t.a-1,平均侵蚀模数为7986.31 t/(km2.a),侵蚀面积比例为89.37%,多年平均流失土层厚度为7.31 mm/a;坡耕地土壤侵蚀主要来源于1525°、>25°、815°坡度级坡耕地上。随着坡度增加,对应坡度级坡耕地侵蚀面积比例、侵蚀强度、侵蚀量均呈现增加趋势,坡耕地土壤侵蚀、养分流失是区域侵蚀产沙和养分流失的主要来源。坡耕地质量指数与土壤侵蚀模数、流失土层厚度、养分流失模数呈显着负相关,二者可用指数函数较好拟合,流失土层厚度、有机质流失模数、土壤侵蚀模数对坡耕地质量指数的影响作用较大。流失土层厚度、土壤侵蚀模数主要通过影响坡耕地有效土层厚度、土壤容重等参数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土壤养分流失则通过影响坡耕地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等养分含量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9条路径完成,其影响总效应为-0.525。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均值为0.821±0.219,总体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对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呈出显着的空间耦合响应特征;水土保持与坡耕地质量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771±0.141,总体上处于良好的耦合协调状态,坡耕地土壤侵蚀治理与坡耕地质量提升之间存在较强的协调发展关系。(4)农业干旱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云南多年平均年有效降雨量为941.04mm,主要集中在夏季,有效降雨量分布呈现自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减趋势。夏季作物生育期除4、5月外,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大于0,而冬季作物生育期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小于0。年尺度农业干旱主要处于“中旱”、“轻旱”和“正常”三个干旱等级,以“轻旱”区所占面积最大,中旱区所占面积最小;季节性干旱以春旱、冬旱为主,其干旱等级主要为“重旱”,夏季以水分盈余为主,秋季则以“中旱”、“轻旱”为主。坡耕地质量指数与年尺度、季节性干旱指数(水分盈亏指数)均呈显着正相关,二者可用线性函数较好拟合,干旱等级越高坡耕地质量越低;不同季节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农业干旱过程主要通过影响坡耕地的水分供给能力和土壤容重、pH值等土壤物理性状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高低。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3条路径完成,其总效应值为-0.608。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均值为0.955±0.091,大部分评价单元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对农业干旱空间分布呈现出显着的空间耦合响应特征;不同区域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存在较大差异性,南部边缘区、滇西南区、滇东北区耦合度较高,而滇中区、滇西区耦合度相对较低。(5)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诊断及调控模式云南坡耕地质量障碍类型以侵蚀退化型、干旱缺水型、有机质缺乏型、养分贫乏型为主,不同分区障碍因素组合及其表现存在差异性。依据特征响应时间(CRT)和因子障碍度(OD)对因子的可调控性和调控优先度进行划分。坡耕地质量可调控因子由耕层厚度、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构成,其中,田面坡度、土壤有机质、灌溉保证率、有效磷、速效钾、pH值为优先调控因子。坡耕地质量调控的目标是使可调控因子处于适宜范围,包括理想状态和实际状态两种情景模式。理想状态下云南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为0.347,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的“中等”提升到“高”等级;实际状态下坡耕地质量调控的潜力为0.198,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中等”提升到“较高”等级,实际状态调控潜力可作为坡耕地质量调控的参考依据。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由耕作措施、土壤培肥措施、工程措施、种植模式措施、林草措施构成,不同调控措施的保水、保土、保肥、改善耕层结构、增产效应存在差异,保水效应值在0.1570.521之间,保土效应值在0.1990.984之间,保肥效应值在0.1480.659之间,增产效应值在0.0310.655之间。根据不同分区坡耕地利用特征及障碍类型差异,集成了四种调控模式:“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土壤培肥”型模式(适用于滇中区、滇东南区)、“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生态退耕”型模式(适用于滇西南区、滇西区)、“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型模式(适用于南部边缘区),以及“生态退耕+坡改梯+土壤培肥”型模式(适用于滇东北区、滇西北区)。
杨汝兰[3](2019)在《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云南省县域生态补偿研究》文中认为云南省地处青藏高原至东南半岛的过渡地带,是典型的高原山区省份,地处长江、澜沧江、怒江和珠江等重要江河的上游,在全国乃至东南亚都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虽然云南省的物种丰富度高,但生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云南省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城市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对云南省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如何协调云南省各区县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利益冲突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生态补偿机制就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区域生态补偿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与生态补偿研究是生态学与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恢复和加强生态建设。因此,本文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县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方法,对云南省129个区县进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核算,并对各区县的产品提供价值、调节服务价值、文化服务价值及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进行空间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受益与服务范围,以此来确定云南省各区县的理论生态补偿标准,同时通过差异化生态补偿标准的计算方法估算了云南省各区县实际的生态补偿标准。同时,引入生态补偿优先级(ECPS)比较了云南省129个区县对生态补偿的迫切程度,以此来表征云南省各区县接受或支付生态补偿后的影响程度。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云南省2015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为76297.37亿元,是云南省当年GDP的5.51倍,GEP三大服务价值中调节服务价值最大,是最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占GEP的91%。其次是文化服务,最后是产品提供服务。从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指标来看,服务价值大小依次为气候调节>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固碳释氧>空气净化>洪水调蓄>水质净化,其中气候调节占GEP的37.22%,是云南省最主要的调解服务功能。(2)云南省各区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之间差距较大。从16个州市来看,普洱市提供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最大,为11342.83亿元,占全省GEP的14.87%,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最低的是怒江州,为2553亿元。从单位面积GEP来看,景洪市单位面积GEP最大,为3173.42万元/平方千米,最低的是曲靖市,单位面积GEP为1346.65万元/平方千米。从云南省129个区县的GEP来看,景洪市、勐腊县、澜沧县的GEP较大,都在2000亿元以上。GEP较低的区县为呈贡区、五华区、水富县、盘龙区、富民县、通海县、江川区、鲁甸县、红塔区、马龙县、嵩明县、华宁县,这些县份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都低于200亿元,其中呈贡区和五华区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最低,低于100亿元。(3)从GEP的空间分布来看,总体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格局。西南地区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保护较好;而滇中地区及滇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且多为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态价值量偏低。通过各区县GEP与社会经济数据对比分析揭示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聚集地区的人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极低,人口、经济、生态在空间上呈现出极其不协调关系,同时也说明了区域生态补偿的必要性。(4)云南省2015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为76297.37亿元,其中纳入生态补偿的非市场价值为51654.81亿元,占总价值的67.7%。通过计算云南省经济调节系数得出云南省实际生态补偿值为4560.68亿元,占云南省GDP的32.95%。从各地级市来看,普洱市的生态补偿标准最高,为820.6亿元,生态补偿值最低的是昆明市,生态补偿标准为109.9亿元。从各区县来看,勐腊县的补偿标准最大,为177.54亿元,其次为澜沧县154.72亿元。经核算盘龙区和五华区的生态补偿额度为0,不需要生态补偿。各地区间的生态补偿额度产生了明显的两极分化。(5)对云南省129个区县生态补偿优先级进行计算,解决了云南省各区县之间“谁应该补偿谁”的问题。通过对云南省非市场价值GEP进行核算,云南省平均生态补偿优先级为3.73,云南省的生态补偿优先级总体偏高。各区县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及GDP差异明显,导致生态补偿优先级在各区县中存在较大差异。根据生态补偿优先级计算结果,贡山县、江城县、福贡县、德钦县生态补偿优先级最大,应优先进行生态补偿。而滇中及滇东北地区生态补偿优先级小,在省域生态补偿中,应该优先支付生态补偿。
邱力哲[4](2018)在《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樟树市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污染是全球性问题,历来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类环境问题频频爆出,环境污染治理短板亟待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三大攻坚任务,污染防治位列其中。如何推动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共生发展,切实解决严峻的生态环保问题,是必须攻克的前置条件、必须完成的重大使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自改革开放起就在不断跨越提升,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生活质量日新月异,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经济的飞速发展裹挟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显。当前,农村地区环境问题多发频发,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村地区的稳定发展,而在治理方面,无论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或农民自身,对污染治理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都远远不够,生态环境问题愈发严峻,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亟待跟上,应当引起广泛而深入地关注。樟树市是着名的药都、酒乡、盐化城,既是农业大市,也是工业重市。近年来,在樟树市农村地区,许多环境问题凸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滞后,长久以来形成的传统思维、落后的行为陋习仍然没有得到纠正,随意丢弃堆放的垃圾、蚊虫围绕的粪便池、臭气熏天的污水塘等,严重影响着农村环境建设形象;二是农村居民不科学、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以致其过量流入、渗入土壤及周边水体,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板结、重金属沉积、水体富营养化、变质等,留下长久的隐患危害;三是畜禽、水体养殖不规范,多数养殖户未安装污染防治设施,畜禽粪便未经处理随意排放,严重污染着周边水体,有时刺鼻气味还会挥发传播至居民生活区,异味难忍;四是部分企业仍然违规违法排污,污染面广、量大,影响着大气、土壤及水体污染等方面;五是其他污染,如秸秆焚烧、流域水质恶化,等等。本文以多中心理论作为切入口,对比樟树市政府、企业、农户等各自参与治理现状,列出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性构建樟树市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多中心治理模式,目的在于将多中心理论中阐述的政府、企业、农户及公众等多元主体共治运用在樟树市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当中,发挥各自积极作用,全面提升环境污染治理效果。全文共分为六大章节。第一章节:引言。分别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节: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首先解释了农村环境污染的相关概念、特征及危害,随后重点概述了本文研究运用到的多中心理论。第三章节:樟树市农村环境污染及治理现状。本文是以樟树市为例,所以介绍了樟树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政府、企业、农户、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情况。第四章节:阐述樟树市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政府治理遇到瓶颈、一定比例企业违规违法排污、农民参与环保的主体意识淡薄、系统治理格局尚未形成等四个方面。第五章节:完善樟树市农村环境污染多中心治理模式的建议。分别从厘清政府在多中心治理中的职责、发挥企业自身的功能优势、引导发掘农民群体的行动力量、鼓励环保组织积极参与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相关要求。第六章节:总结。
李亚红,傅杨,李永川,山丽华,刘萍,桂富荣[5](2016)在《以农民田间学校为载体的农技推广的实践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2003年以来,云南省组织实施了中国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开展的蔬菜病虫害综合治理(IPM)培训项目和降低农药风险农民田间学校(FFS)培训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把FFS为载体的模式应用于病虫害监测治理类项目、农业科技增粮等农业推广项目中,成效显着。
许凤冉,刘德杰,白音包力皋[6](2016)在《山区城市河流综合治理模式及案例探讨》文中指出山区城市河流面临洪水急涨急落、水量丰枯变化明显和亲水空间有限等问题,已成为城市河流治理中普遍面对的难点。本文提出山区城市河流近自然综合治理的可行模式。按照安全、自然、亲水和文明的理念,从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和水文化等方面实施综合治理。强化洪水风险和应急管理能力,维持河道自然形态和枯水期基流量,加强点源和面源污染的拦截净化,保护河道生态多样性,塑造自然型水流和亲水景观,保留河道深潭浅滩结构,河道子槽以蜿蜒型水流和跌水为主,利用滩地为市民提供安全、舒适的滨水空间,保护少数民族水文化和历史文化。以云南楚雄龙川江和重庆酉阳龙潭河为案例,分别探讨了现有城市拓展地区和新建城区的河流治理方案,对我国类似流域城市河流治理具有参考意义。
周瑞刚[7](2016)在《边疆城市经济圈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以滇中城市经济圈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圈由于其能在区域内依托中心城市发挥聚集效应,产生巨大的区域聚集经济效益,使得城市经济圈成为我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为促进地方经济快速高效发展,我国各省区也纷纷启动城市经济圈的建设,而边疆地区由于区位、政策、资源等的限制,无法形成如东部沿海地区般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态势,对城市经济圈的依赖和重视程度更甚于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经济圈不可避免地承担了支撑边疆地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功能和地位。在城市经济圈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重大诉求,城市经济圈的扩张效率至关重要,但城市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同样不容忽视。为实现城市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影响城市经济圈协调发展的核心指标,即人口、资源、环境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因此,边疆地区城市经济圈能否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成为了边疆欠发达地区能否实现快速发展、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模型(RPREE模型),该理论模型由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模型(RPRE),区域人口经济、资源经济与环境经济关联性模型,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预测模型和经济结构优化模型综合集成。RPRE模型作为RPREE模型的先决条件,进一步从人口聚集力、资源支撑力和环境承载力三个维度进行了RPRE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的构建,作为实证分析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以滇中城市经济圈为例,从人口聚集力、资源支撑力、环境承载力三个方面,对滇中城市经济圈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边疆城市经济圈形成可持续的人口聚集力、资源支撑力和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论述。同时,在遵循全面性、系统性、层级性和可量化性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前述研究分析,建立了包括人口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相关评价指标的边疆城市经济圈人口、资源及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边疆城市经济圈样本——滇中城市经济圈为评价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判断了其人口、资源、环境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人口—资源—环境系统内子系统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和协调性进行了分析。案例分析结果显示,地处西南边疆的滇中城市经济圈的人口自然密度大而经济密度小,人口聚集力强于周边州市。而滇中城市经济圈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承载力则相对较弱,需要外部干预如实施调水工程、调整用地规划等措施来增强滇中的资源支撑力。通过对大气、声、水环境的评估,滇中城市经济圈的环境承载力还相对强。综合而言,虽然滇中城市经济圈地处边疆,经济发展程度远低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经济圈,但以人口聚集力、资源支撑力、环境承载力评价反映出滇中城市经济圈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发展存在不协调的情况,人口聚集力强而资源支撑力弱、环境承载力脆弱。可以看到,边疆地区的城市经济圈不能简单模仿东部地区城市经济圈的发展模式,必须探索符合自身资源与环境条件的发展模式。
吴曦[8](2016)在《楚雄市前马房农庄景观规划设计》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每年也呈现出严重化的趋势,甚至超出了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使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现代生态农庄理念的形成,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措施。目前,我国生态农庄的建设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我们地域辽阔、文化风俗差异大,从开始借鉴,到照搬照抄,导致了生态农庄的建设与当地的地域空间分离。我国在生态农庄建设过程中,片面追求建设速度和经济利益,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农庄的生态性。本文以前马房现代生态农庄规划设计为研究对象,希望对生态农庄构建理论展开详细深入的探讨,对现代生态农庄建设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针对目前国内生态农庄规划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现代生态农庄的规划设计。基于国内外现有文献资料的研究基础上,以楚雄市前马房农庄为工程背景,结合生态规划理论,分析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情况,强调水源保护的重要性,深化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解决存在的生态问题,同时考虑我国政策、经济、生态等多方面因素,完成空间组织、功能配置、形式风格等相关内容。通过分析总结我国已有的现代生态农庄实例,提出了现代生态农庄的创新性规划设计模式。
陈婧,刘桂青,翟正丽,杨肖娥[9](2015)在《南方饮用水塘库富营养化防治技术综述》文中研究说明南方的许多饮用水水库和水塘有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为有效保障饮用水安全,需为这些水库和山塘制定长期的系统性防治方案。分析南方饮用水塘库藻类生长的限制性营养物,对来水营养物控制浓度的确定办法提出建议,对主要污染源的判定方法进行汇总。重点对内源(底泥污染释放)、农业面源污染和藻类治理的各项技术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对其主要技术参数进行总结。
曹荻[10](2013)在《浅议楚雄市农村环境保护》文中认为文章概述了楚雄市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了楚雄市农村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及成因,探索农村环境治理的新途径:广泛宣传,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环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落实目标责任,完善环保法律体系;建立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从源头开始处理好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保护饮用水水源;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污染监管机制。
二、楚雄市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楚雄市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的思考——楚雄市马龙河发展规划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乡村振兴,规划先行 |
二、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 |
(一)基本判断 |
(二)规划理念:“一体、和谐、共生” |
(三)发展战略 |
(四)重点任务:实施绿色引领、融合发展的乡村产业提升行动 |
1. 与全市乃至全州、全省产业发展的具体需求相适应,推进农业生态发展。 |
2. 根据马龙河乡村特色,推进主导产业优化。 |
3. 在深入农户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推进主体培优育强的战略。 |
4. 推进三次产业融合。 |
三、文明语境下的乡村振兴 |
四、乡村振兴,在于“新” |
(2)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坡耕地质量涵义及分析 |
1.1.1 坡耕地的概念 |
1.1.2 坡耕地质量的涵义 |
1.1.3 耕地质量研究热点分析 |
1.2 坡耕地质量评价 |
1.2.1 坡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1.2.2 坡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
1.3 坡耕地质量影响因素 |
1.3.1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1.3.2 水分条件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1.3.3 种植制度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1.3.4 耕作利用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1.4 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 |
1.4.1 水分调控措施 |
1.4.2 土壤管理措施 |
1.4.3 农业措施 |
1.5 结语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2.1.1 研究背景 |
2.1.2 选题意义 |
2.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2.3.1 研究方案 |
2.3.2 技术路线 |
2.4 研究区概况 |
2.4.1 气候及地质地貌 |
2.4.2 土壤类型及植被 |
2.4.3 研究分区及坡耕地利用特征 |
第3章 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2 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
3.2 坡耕地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
3.2.1 坡耕地空间分布特征 |
3.2.2 坡耕地空间转移特征 |
3.2.3 坡耕地分布重心轨迹变化 |
3.3 坡耕地坡度级演变特征 |
3.4 坡耕地核密度时空演变特征 |
3.5 坡耕地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
3.6 小结与讨论 |
3.6.1 小结 |
3.6.2 讨论 |
第4章 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数据来源及评价单元 |
4.1.2 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 |
4.1.3 坡耕地质量空间结构分析 |
4.2 坡耕地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 |
4.2.1 坡耕地质量评价 |
4.2.2 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 |
4.2.3 坡耕地质量等级空间分布 |
4.3 坡耕地质量空间变异特征 |
4.3.1 半方差函数拟合 |
4.3.2 空间变异性特征分析 |
4.4 坡耕地质量空间聚集特征 |
4.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4.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4.4.3 空间冷热点分析 |
4.5 坡耕地质量影响因素辨识 |
4.6 小结与讨论 |
4.6.1 小结 |
4.6.2 讨论 |
第5章 土壤侵蚀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RUSLE模型及参数因子分析 |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 |
5.2.1 降雨侵蚀力季节分布 |
5.2.2 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
5.3 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
5.3.1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
5.3.2 不同坡度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
5.3.3 流失土层厚度特征 |
5.3.4 养分流失特征 |
5.4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 |
5.4.1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相关性 |
5.4.2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因子排序 |
5.4.3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路径 |
5.5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空间耦合协调特征 |
5.5.1 空间耦合度分析 |
5.5.2 空间协调度分析 |
5.6 小结与讨论 |
5.6.1 小结 |
5.6.2 讨论 |
第6章 农业干旱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数据来源 |
6.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2 降雨量-盈亏量时空分布特征 |
6.2.1 有效降雨量时空分布 |
6.2.2 水分盈亏量时空分布 |
6.3 农业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
6.3.1 年尺度干旱空间分布 |
6.3.2 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 |
6.4 农业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 |
6.4.1 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相关性 |
6.4.2 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因子排序 |
6.4.3 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路径 |
6.5 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空间耦合特征 |
6.6 小结与讨论 |
6.6.1 小结 |
6.6.2 讨论 |
第7章 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诊断及调控模式 |
7.1 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 |
7.2 坡耕地质量调控优先度及潜力 |
7.2.1 坡耕地质量调控优先度 |
7.2.2 坡耕地质量调控目标 |
7.2.3 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 |
7.3 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及效应 |
7.3.1 调控措施体系及作用机理 |
7.3.2 调控措施效应分析 |
7.4 坡耕地质量调控集成模式 |
7.4.1 “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土壤培肥”型模式 |
7.4.2 “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生态退耕”型模式 |
7.4.3 “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型模式 |
7.4.4 “生态退耕+坡改梯+土壤培肥”型模式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8.2.1 研究特色 |
8.2.2 研究创新 |
8.3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文章、获奖与参与课题情况 |
(3)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云南省县域生态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
1.2.2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研究进展 |
1.2.3 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3 研究内容 |
1.3.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来源 |
2.2.2 云南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评估方法 |
2.2.3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方法 |
2.2.4 生态补偿优先级计算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云南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
3.1.1 产品提供价值 |
3.1.2 调节服务价值 |
3.1.3 文化服务价值 |
3.1.4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
3.1.5 县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相关分析 |
3.2 云南省生态补偿标准 |
3.2.1 云南省理论生态补偿 |
3.2.2 云南省实际生态补偿值 |
3.3 云南省生态补偿优先级 |
3.3.1 各地级市生态补偿优先级 |
3.3.2 县域生态补偿优先级 |
4 讨论 |
4.1 云南省GEP核算结果分析 |
4.2 云南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空间特征分析 |
4.3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与生态补偿的关系分析 |
4.4 云南省生态补偿优先级分析 |
4.5 生态补偿差距 |
5 结论 |
5.1 云南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
5.2 云南省生态补偿额度概算 |
5.3 云南省生态补偿优先级 |
6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7.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表 |
(4)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樟树市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2.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2.1 农村环境污染定义、特点及危害 |
2.2 多中心理论 |
3.樟树市农村环境污染情况 |
3.1 樟树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
3.1.1 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无序排放和处理 |
3.1.2 畜禽、水体养殖污染严重 |
3.1.3 农化产品不科学地过量使用 |
3.1.4 工业企业“三废”肆意排放及非法企业偷排 |
3.1.5 秸秆燃烧及流域水质恶化 |
3.2 樟树市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现状 |
3.2.1 政府参与治理的现状 |
3.2.2 企业参与治理的现状 |
3.2.3 农民群体参与治理的现状 |
3.2.4 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现状 |
4.樟树市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存在问题 |
4.1 政府治理遇到瓶颈 |
4.1.1 基层对农村环保重视不够 |
4.1.2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资金投入少、来源单一 |
4.1.3 污染防治设施配备不足、运维脱节 |
4.1.4 治理机制有待健全完善 |
4.2 仍有一定比例企业违规违法排污 |
4.3 农民参与环保的主体意识淡薄 |
4.4 系统治理格局未形成 |
5.完善樟树市农村环境污染多中心治理模式的建议 |
5.1 厘清政府在环境污染多中心治理中的职责 |
5.1.1 发挥治理主体作用 |
5.1.2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宣传力度 |
5.1.3 持续推进源头治理 |
5.1.4 健全完善相关机制 |
5.2 发挥企业自身的功能优势 |
5.2.1 发挥市场主力作用 |
5.2.2 完善内部防控体系建设 |
5.2.3 探索建立企业污染相关评价体系 |
5.3 引导发掘农民群众的行动力量 |
5.3.1 发挥“主人翁”作用 |
5.3.2 动员农民群体广泛参与 |
5.3.3 成立农民环保组织 |
5.4 鼓励环保组织积极参与 |
5.4.1 发挥宣传监督协调的纽带作用 |
5.4.2 制定环保组织的构建或参与原则 |
5.4.3 帮助解决环保组织实际问题 |
6.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山区城市河流综合治理模式及案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山区城市河流治理思路与模式 |
2.1 水安全 |
2.2 水资源 |
2.3 水环境 |
2.4 水生态 |
2.5 水景观 |
2.6 水文化 |
3 案例分析 |
3.1 云南楚雄龙川江 |
3.1.1 概况与问题 |
3.1.2 治理措施 |
3.1.3 治理效果 |
3.2 重庆酉阳龙潭河 |
3.2.1 概况与问题 |
3.2.2 治理措施 |
4 结论 |
(7)边疆城市经济圈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以滇中城市经济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文献综述 |
1.2.2 城市经济圈人口分布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1.2.3 城市经济圈资源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1.2.4 城市经济圈环境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模型 |
2.1 RPREE模型 |
2.1.1 总体设计 |
2.1.2 模型构建 |
2.1.3 目标规划模型确立 |
2.2 RPRE模型 |
2.2.1 人口聚集力 |
2.2.2 资源支撑力 |
2.2.3 环境承载力 |
2.3 RPRE模型与RPREE模型的逻辑关系 |
3 边疆城市经济圈人口聚集力分析 |
3.1 聚集效应与城市经济圈人口聚集 |
3.1.1 聚集效应的基本内涵 |
3.1.2 城市经济圈人口聚集效应 |
3.2 滇中城市经济圈及其人口聚集的必要性 |
3.2.1 滇中城市经济圈概况 |
3.2.2 滇中城市经济圈中人口聚集的必要性 |
3.3 滇中城市经济圈人口聚集特征分析 |
3.3.1 滇中城市经济圈人口分布概况 |
3.3.2 滇中城市经济圈人口自然密度 |
3.3.3 滇中城市经济圈人口经济密度 |
3.3.4 滇中城市经济圈的人口聚集力总体评价 |
3.4 边疆城市经济圈形成可持续人口聚集力的思考 |
4 边疆城市经济圈资源支撑力分析 |
4.1 城市经济圈资源支撑力的内涵 |
4.1.1 城市经济圈资源支撑力定义 |
4.1.2 城市经济圈资源支撑力的特性 |
4.2 滇中城市经济圈资源状况及困境 |
4.2.1 土地资源现状及问题 |
4.2.2 水资源现状及问题 |
4.2.3 能源资源现状及问题 |
4.2.4 矿产资源现状及问题 |
4.2.5 生物资源现状及问题 |
4.2.6 滇中城市经济圈资源状况总体评价 |
4.3 滇中城市经济圈资源支撑力分析 |
4.3.1 滇中城市经济圈资源发展特征 |
4.3.2 滇中城市经济圈资源支撑能力综合测算 |
4.4 边疆城市经济圈构建可持续资源支撑力的思考 |
5 边疆城市经济圈环境承载力分析 |
5.1 城市经济圈环境承载力的内涵 |
5.1.1 城市经济圈环境承载力的定义 |
5.1.2 城市经济圈环境承载力的功能 |
5.1.3 城市经济圈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
5.2 城市经济圈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方法 |
5.2.1 功效系数评价法的基本步骤 |
5.2.2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
5.2.3 环境承载力的评判原则 |
5.3 滇中城市经济圈环境承载力评价 |
5.3.1 滇中城市经济圈大气环境承载力评价 |
5.3.2 滇中城市经济圈声环境承载力评价 |
5.3.3 滇中城市经济圈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
5.3.4 滇中城市经济圈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 |
5.4 边疆城市经济圈构建可持续环境支撑力的思考 |
5.4.1 滇中城市经济圈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结论 |
5.4.2 边疆城市经济圈构建可持续环境支撑力的思考 |
6 边疆城市经济圈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 |
6.1 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构建意义 |
6.2 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1 主成分分析法 |
6.2.2 耦合协调度模型 |
6.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滇中城市经济圈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水平 |
6.3.1 人口系统发展水平 |
6.3.2 资源系统发展水平 |
6.3.3 环境系统发展水平 |
6.4 滇中城市经济圈人口、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度评价 |
6.4.1 滇中城市经济圈人口、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度计算 |
6.4.2 滇中城市经济圈人口、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度评价 |
6.5 滇中城市间人口、资源、环境的发展水平、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对比分析 |
6.5.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滇中城市间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水平分析 |
6.5.2 滇中城市间人口、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度对比分析 |
6.6 结果分析评价 |
7 结论与启示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启示 |
7.3 研究贡献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楚雄市前马房农庄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创建“美丽乡村” |
1.1.2 资源优势 |
1.1.3 政策优势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外发展动态 |
1.3.2 国内发展动态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设计框架和计划流程 |
1.5.1 设计框架 |
1.5.2 计划流程 |
2 相关理论及概念解读 |
2.1 “美丽乡村”景观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
2.1.1 “美丽乡村”概念的提出 |
2.1.2 “美丽乡村”的定义 |
2.1.3 “美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及其内涵 |
2.2 乡村景观分类及评价 |
2.2.1 乡村景观的分类 |
2.2.2 乡村景观的评价 |
2.3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
2.3.1 农村人居环境的基本概念 |
2.3.2 美丽乡村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关系 |
2.4 生态农庄的概念 |
2.4.1 生态农庄的特点 |
2.4.2 生态农庄的类型 |
2.4.3 生态农庄的功能 |
2.5 生态农庄的规划理论研究 |
2.5.1 景观美学原理 |
2.5.2 可持续发展原理 |
2.5.3 旅游心理学 |
2.5.4 旅游经济学 |
2.5.5 循环经济理论 |
2.5.6 生态农业的相关理论 |
2.6 优秀生态农庄设计案例 |
2.6.1 观光综合型——肇庆广新生态农业园 |
2.6.2 科普教育型——福清天生林艺教育园 |
2.6.3 休闲体验型——闽侯白沙湾生态农庄 |
3 现状条件分析 |
3.1 基础现状分析 |
3.1.1 区位分析 |
3.1.2 交通分析 |
3.1.3 旅游资源 |
3.1.4 客源分析 |
3.1.5 污染分析 |
3.1.6 水域现状 |
3.1.7 农作物现状 |
3.1.8 场地地形 |
3.1.9 水系分析 |
3.2 自然条件分析 |
3.2.1 土壤分析 |
3.2.2 气候分析 |
3.2.3 日照分析 |
3.2.4 风向分析 |
3.3 场地SWOT分析 |
3.3.1 Strength优势 |
3.3.2 Weakness劣势 |
3.3.3 Opportunity机遇 |
3.3.4 Treat威胁 |
4 景观规划设计 |
4.1 规划总则 |
4.1.1 规划期限 |
4.1.2 规划依据 |
4.1.3 指导思想 |
4.1.4 规划原则 |
4.1.5 规划目标 |
4.2 主题理念 |
4.3 功能分区 |
4.3.1 规划构思:设计草图 |
4.3.2 规划结构 |
4.3.3 功能分区 |
4.4 总平面图 |
4.5 水系分布 |
4.6 视线分析 |
4.7 竖向设计 |
4.8 规划路网说明 |
4.9 消防通道 |
4.10 综合防灾规划 |
4.11 经济技术指标 |
4.12 产业调整 |
4.12.1 产业生态群结构 |
4.12.2 产业链总体设计 |
4.12.3 种植结构调整 |
4.13 技术设计 |
4.13.1 设计技术构架 |
4.13.2 净化流程 |
4.13.3 岸线处理 |
4.13.4 湿地设计 |
5 方案深化 |
5.1 种植设计 |
5.1.1 植物配置 |
5.1.2 区域种植 |
5.2 道路设计 |
5.3 入口设计 |
5.4 广场设计 |
5.5 设施意向 |
5.5.1 环卫设施 |
5.5.2 景观小品 |
5.6 效果图 |
6 总结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设计作品获奖成果 |
(9)南方饮用水塘库富营养化防治技术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富营养化管理目标和主要污染源的确定 |
2.1 管理目标的确定 |
2.1.1 藻类生长限制性营养物 |
2.1.2 藻类生长限制性营养物控制目标 |
2.2 主要污染源的确定 |
3 营养盐污染防治 |
3.1 内源防治 |
3.1.1 底泥疏浚 |
3.1.2 以植物生态系统为中心的水体生态修复工程技术 |
3.1.3 底泥原位处理 |
3.2 外源防治 |
3.2.1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
3.2.1. 1 合理利用农地 |
3.2.1. 2 截留净化径流 |
3.2.2 其他外源污染治理 |
4 藻类防治 |
4.1 长期防治 |
4.1.1 生物操纵 |
4.1.2 底层水排放 |
4.1.3 遮光法 |
4.2 应急防治 |
4.2.1 除藻剂法 |
4.2.2 调水稀释 |
4.2.3 曝气法 |
4.2.4 沙土除藻法 |
4.2.5 秸秆控藻法 |
4.2.6 其他技术 |
4.3 水华预警和管理 |
5 结语 |
(10)浅议楚雄市农村环境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一、楚雄市农村环境保护现状 |
1、楚雄市基本概况 |
2、楚雄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现状 |
3、大力开展农村生态示范创建活动 |
二、楚雄市农村环境保护形势严峻 |
1、村民饮水安全存在隐患 |
2、生活污染加剧, 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排放和堆放 |
3、畜禽养殖及农业生产废弃物污染严重 |
4、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较低, 废物资源未得到较好的循环利用 |
5、化肥、农药污染问题突出 |
三、楚雄市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 |
1、广泛宣传, 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环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2、落实目标责任, 完善环保法律体系 |
3、建立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从源头开始处理好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 保护饮用水水源 |
4、依靠科技进步,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
5、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污染监管机制 |
四、楚雄市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的思考——楚雄市马龙河发展规划个案研究[J]. 陈珂.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9(06)
- [2]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D]. 陈正发. 西南大学, 2019(05)
- [3]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云南省县域生态补偿研究[D]. 杨汝兰. 云南大学, 2019(03)
- [4]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樟树市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研究[D]. 邱力哲. 江西财经大学, 2018(06)
- [5]以农民田间学校为载体的农技推广的实践与思考[J]. 李亚红,傅杨,李永川,山丽华,刘萍,桂富荣. 长江蔬菜, 2016(18)
- [6]山区城市河流综合治理模式及案例探讨[J]. 许凤冉,刘德杰,白音包力皋.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6(04)
- [7]边疆城市经济圈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以滇中城市经济圈为例[D]. 周瑞刚. 云南大学, 2016(12)
- [8]楚雄市前马房农庄景观规划设计[D]. 吴曦.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2)
- [9]南方饮用水塘库富营养化防治技术综述[J]. 陈婧,刘桂青,翟正丽,杨肖娥. 浙江水利科技, 2015(03)
- [10]浅议楚雄市农村环境保护[J]. 曹荻. 新西部(理论版),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