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的判别分析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的判别分析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辨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婷[1](2016)在《会计处理中非逆向业务种类》文中指出在活跃的资本市场中,各大公司不断获得最大利润,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操纵利润从而成为日益突显的问题,为了防止企业操纵利润,对部分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了特殊要求,同时要求企业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真实、公允、可靠的财务报表。

米晓霞[2](2010)在《煤炭上市公司资产减值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煤炭一直是第一大能源。据权威论证,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依然是我们经济发展所依靠的基础能源,煤炭工业将越来越显现出无以替代的战略地位。煤炭上市公司作为煤炭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对整个煤炭工业产生巨大的影响。2007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惯例,其中对于资产减值的新规定,对煤炭上市公司必将产生大的影响。由于煤炭上市公司采掘进度的移动性、地下作业性,造成了煤炭上市公司的资产种类多、流动性大、更换频繁、价值高低不一、消耗时间长短不同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资产减值的计提对于煤炭上市公司来讲,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在新准则下,煤炭上市公司如何执行资产减值的计提,如何更好地协调内部控制、规范资产减值处理标准并有效避免重大错报,成为一个待解决的崭新课题。因此,关于煤炭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在新会计准则下的处理对利润影响的研究是非常必要且可行的。为了研究煤炭上市公司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标准和执行情况,本文运用调查问卷、深度访谈、模拟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通过对17家煤炭上市公司2007和2008年总体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执行的数据分析,对新准则执行前后资产减值准备对煤炭上市公司的影响分析,对新准则执行后,煤炭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变化分析,剖析了煤炭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根源与动机,得出了煤炭上市公司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方面存在计提无形资产、在建工程资产减值准备的煤炭上市公司数量少、利用计提坏账准备调节利润可能性较大、煤炭上市公司在存货管理上存在问题、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规范性差、资产组的引进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难度、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差、审计未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这七个问题。基于此,笔者提出不断修订和完善会计制度体系、健全和发展外部市场、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针对煤炭类特殊行业制定相关政策、加大煤炭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处罚力度六点建议。旨在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提高煤炭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促进国家对新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完善。

何锋[3](2009)在《新准则固定资产减值变化及税法差异处理》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拟对新准则下固定资产减值的变化及与税法的处理差异进行探讨,以期在新准则及新税法环境下对固定资产减值及相关纳税处理进行更加准确的操作。

党玉芳[4](2009)在《固定资产减值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通过固定资产减值,使固定资产能够真实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然而,固定资产减值的判断标准较为复杂,在减值金额和时间上存在较大的主观性。目前专门研究固定资产减值方面的文章较少,且利用固定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空间比较大,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固定资产减值及其应用相关问题的探讨,能够使固定资产减值会计规范更加全面和完善。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在固定资产减值涵义和实质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固定资产减值的基本理论基础。第三章从固定资产减值确认、计量、披露等方面对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原企业会计制度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了比较分析。第四章是固定资产减值应用的相关问题研究,主要分析了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转回问题,固定资产减值和累计折旧关系问题以及有关总部资产减值的相关问题。第五章分析了近几年我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执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政策的实施效果。第六章是研究结论,并提出了完善固定资产减值准则的相关规定及指南的操作性和信息的披露,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强化固定资产减值核算的内外部环境等相关的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建议允许企业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即前一次确认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以后,在计算资产的可收回价值中所使用的估计发生改变时,可以转回以前年度已确认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2)实证分析证明了执行固定资产减值政策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同时要注意短期资产减值准备及其他新的盈余管理方式等对利润的操纵。

李建成[5](2009)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分析》文中指出我国很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针对这种情况,我国于2007年1月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在原来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了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政策。新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以后会计期间不允许转回,但是其真正的目的,也即有效遏制上市公司,尤其是资本密集型企业利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还有待在理论上和实际中进行验证。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是否还在利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以及如何利用,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政策的颁布是否成功的遏制了上市公司利用其进行盈余管理?我国颁布新资产减值准备的种种原因,这些构成了本文的一个研究动因。本文主要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比例的变动情况和对净利润影响的两个方面,将筛选的沪深A股92家固定资产占总资产40%以上比重的上市公司分为三个样本,对其2005年至2007年三年的年报进行分析。通过统计对比分析,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比例的变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对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影响两方面,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分析,揭示三个样本公司在新准则前后利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目的、内容和变化规律。本文有两个创新点:第一,细化了研究。我国对资产减值研究问题较多,大部分研究都将八项减值准备作为一个整体。截止到2009年2月20日,在中国期刊网上检索到文献中只有两篇针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多数文献是针对资产减值整体进行研究,本文以固定资产减值作为研究内容,细化了对象,从而丰富了我国会计固定资产减值方面的相关资料。第二,尝试将规范定性研究转为规范和实证研究相结合。截止到2009年2月20日,在中国期刊网上检索到的两篇针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研究的论文,均采用规范研究方法,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规律。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亏损第一年大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扭亏年度大额转回;连续三年盈利的公司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的比例都非常小;上市公司在亏损第一年大额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对净利润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2005、2006年连续亏损使上市公司会在连续亏损的第二年加大计提力度,从而使总减值对净利润产生巨大的正面影响:连续三年盈利的公司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对当期净利润影响较小。

宫树强[6](2009)在《新会计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编制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是研究如何编制财务合并报表使单个企业个别财务报表得到科学合并,从而真实、全面的反应企业集团在整体上的全貌问题,提高合并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自合并财务报表作为会计分支产生的两个世纪以来,其在会计理论与实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国际会计界深入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38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与合并财务报表相关的会计准则主要有《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新颁布的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有益经验,在全面考察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在企业合并与合并会计报表会计处理规定方面的得失,顺应国际化趋同的大趋势,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此次准则变化较大,对于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问题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经典理论,其次对新准则下新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变化和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第三为了更好的指导实践,提供了有关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几类特殊业务的抵消处理,其次最后介绍了我国合并财务报表新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为我国新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准则的实施提供建议。

单明[7](2009)在《对企业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差异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都是社会经济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企业会计准则以会计基本假设为前提,确定会计核算对象,选择会计方法,收集会计数据,计算企业税前利润。税法及其条例不以会计上任何的假设为前提,通过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行甄别,确定涉税与否,以税前利润为基础计算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企业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何应对两者的差异及其影响是企业和税务机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一)企业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影响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税务机关的监管。企业作为社会经济领域的一个单元,反映了准则与税法及其条例对其经济行为的具体规范。企业既要按照准则的要求,计算税前利润。又要不折不扣执行税法及其条例的规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企业不能根据差异对税前利润做出正确的纳税调整,造成无意识地违反税法及其条例,增加了纳税成本。税务机关不能正确理解差异的存在环节,增加了征税成本,造成税收监管职责的缺失。(二)分析企业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产生的差异,探讨对企业和税务机关的影响。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分属会计和税收领域,但两者同属规范经济行为的专业领域。由于二者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规范不同的对象,差异的存在是一种必然。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即企业根据准则核算的税前利润必须经过纳税调整后,才能确定为应纳税所得额,据以缴纳企业所得税。(三)对企业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产生的差异进行协调,提出建议。准则的制定参照了国际会计准则,主要是满足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忽视了与税法及其条例的衔接。税法及其条例虽然与准则有所结合,但不能完全解决差异及其影响。二、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本文分别站在企业会计核算以及税务机关征税的角度,通过准则与税法及其条例对同一经济事项处理的对比,详细解释了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各主要要素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表现,分析了差异对税务机关及企业的影响,提出建议进行协调。本文框架和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言。本章通过对企业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核算依据分析,指出在企业经济事项的处理上,准则与税法及其条例很难长期并行不悖、和谐一致,二者之间必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探讨企业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第二章,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差异的原因。本章阐述了两者的核算目的,指出两者目的不同、利益计量不同,产生差异在所难免。其次,阐述了核算前提,指出在假设企业正常会计核算和正常纳税申报前提下两者的差异。最后,阐述了核算原则的差异。从宏观的角度,对两者差异的根源进行探讨。第三章,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差异的表现。本章从计算公式、收入、成本、费用、损失、支出、资产、其他方面差异的表现出发,阐述了企业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核算上的不同,总结了差异表现的特点。第四章,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差异的影响。通过差异的表现,本章阐述了差异对税务机关监管及企业会计核算带来的影响,进而对准则与税法及其条例的影响。第五章,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差异的协调。本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根据差异的影响,提出了差异协调的建议。综上,本文完成了对企业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差异的研究。三、论文的主要贡献(一)差异的研究与企业的实务相结合。本文从会计核算和税收监管的角度对企业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进行研究,与企业的实务结合紧密。(二)差异的研究注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通过差异的研究,企业可以更好的调整税前利润,税务机关可以更好的履行监管职责。(三)差异的研究从各方面提出应对差异的建议。通过差异的影响分析,对税务机关、企业如何应对差异提出建议,进而从准则与税法及其条例的层面提出意见。

赵国丽[8](2008)在《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探讨了以下问题: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有关规定及规定中不确定因素的分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的联系、区别及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不应考虑清理费用的原因;解决固定资产减值的方法即加速折旧法。

刘为娟[9](2008)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会计政策是企业会计信息生成的基础,是会计发挥其功能作用的重要实现形式,并且会产生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后果。上市公司作为典型的现代企业,其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将比一般企业更为普遍和深远,因而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成为资本市场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按照财政部的要求,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这标志着与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相适应的、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会计政策选择贯穿于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整个会计过程,会计政策选择将成为新会计准则实施的重要内容甚至主要手段与工具。新会计准则实施,必然会引起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一系列变化,上市公司作为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在新会计准则准则执行后上市公司如何进行会计政策选择,会计政策选择情况如何将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因此研究新旧会计准则下的会计政策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新旧会计准则下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情况。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进行描述性统计,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在新旧准则下会计政策选择的不同,分析新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推出新旧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得出新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影响一些结论,最后对规范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提出一定的对策和建议。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论文的框架、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并对论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回顾。第二章阐述了会计政策选择相关概念的界定,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会计政策选择原因、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以及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准则的关系,为论文的写作提供理论依据。第三章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第四章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中存在问题与原因。第五章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对策建议。第六章为研究结论,从论文研究中得出一些重要结论。

李攀[10](2008)在《长期资产折旧、摊销与减值研究》文中指出长期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文中的长期资产仅指其中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作为非现实成本的资产原值,其对应的减项有两个类别:一类是对固定资产的折旧与对无形资产的摊销,只要在资产的使用年限内,这是每期都会发生的,它是一种经常性的项目;而另一类就是对上述长期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这需要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长期资产是否有减值的迹象发生,进而决定是否计提,是一种非经常项目,即偶然事项。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允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方法,在无形资产的摊销中,也不反对加速计提摊销。因此,有人认为,在计提长期资产折旧与摊销的时候,就已经含有对长期资产不确定因素的考虑,就不应该再计提减值准备。对长期资产计提折旧与摊销就是为了应对资产减值的发生。无论是长期资产的折旧、摊销,还是减值,都是为了使长期资产符合会计中的谨慎性原则。文章从研究的意义、目的出发,通过文献综述,归纳、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并运用国际比较,得出一些阶段性成果。再通过研究有关长期资产确认和计量的理论,固定资产折旧理论、无形资产摊销理论和资产减值理论,得出影响长期资产折旧、摊销与减值的因素和相关的经济结果,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并进行辨证的研究,最后引入实证分析,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讨了长期资产折旧、摊销与减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我国有关会计准则的建议和加强相关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建议。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辨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1)会计处理中非逆向业务种类(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一)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处理
     (二)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会计处理
     (三) 以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会计处理
     (四) 生物资产的减值准备会计处理
     (五) 商誉
二、固定资产盘亏、盘盈的会计处理
     (一) 固定资产盘亏会计处理
     (二) 固定资产盘盈会计处理
三、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
四、金融资产转换

(2)煤炭上市公司资产减值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相关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1 资产
        2.2.2 资产减值
        2.2.3 资产减值准备
        2.2.4 资产减值会计
    2.3 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
        2.3.1 会计目标理论
        2.3.2 会计计量理论
        2.3.3 资产评估理论
3 煤炭上市公司基本情况及特点
    3.1 煤炭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
    3.2 煤炭上市公司的特点
4 煤炭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分析
    4.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4.2 煤炭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的总体分析
    4.3 资产减值准备对煤炭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的影响
    4.4 资产减值准备对煤炭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
        4.4.1 新准则下煤炭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数据分析
        4.4.2 新旧准则对煤炭上市公司利润的模拟分析
        4.4.3 新旧准则对煤炭上市公司所得税的模拟分析
    4.5 煤炭上市公司主要资产减值准备的分析
        4.5.1 坏账准备
        4.5.2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4.5.3 存货跌价准备
        4.5.4 长期资产方面减值准备
5 煤炭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
    5.1 计提无形资产、在建工程资产减值准备的煤炭上市公司数量少
    5.2 利用计提坏账准备调节利润可能性较大
    5.3 煤炭上市公司在存货管理上存在问题
    5.4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规范性差
    5.5 资产组的引进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难度
    5.6 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差
    5.7 审计未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6 对煤炭上市公司资产减值问题的几点建议
    6.1 不断修订和完善会计制度体系
    6.2 健全和发展外部市场
    6.3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6.4 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6.5 针对煤炭类特殊行业制定相关政策
    6.6 加大煤炭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处罚力度
7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4)固定资产减值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固定资产减值的涵义与实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思路与方法
2 固定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
    2.1 资本保全理论
    2.2 全面收益观
    2.3 未来经济利益观
    2.4 现代资产计量理论
    2.5 会计目标理论
    2.6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6.1 固定资产减值会计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2.6.2 固定资产减值会计对可靠性有所削弱
        2.6.3 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
        2.6.4 固定资产减值会计是谨慎性的体现
3 固定资产减值确认、计量和披露的比较研究
    3.1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原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比较
        3.1.1 减值测试的时间
        3.1.2 减值的转回
        3.1.3 减值的计量
        3.1.4 减值的披露
    3.2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规定的比较
        3.2.1 减值测试的时间
        3.2.2 减值的确认
        3.2.3 减值的计量
        3.2.4 减值的披露
4 固定资产减值相关问题的应用研究
    4.1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转回问题
        4.1.1 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
        4.1.2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不允许转回的原因分析
        4.1.3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允许转回的分析
    4.2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关系问题
        4.2.1 两者的区别
        4.2.2 两者的联系
    4.3 总部资产减值确认与计量问题
5 我国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减值实施效果研究
    5.1 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减值政策的执行情况
    5.2 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减值实施效果的实证分析
        5.2.1 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实施效果
        5.2.2 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对利润的影响
6 研究结论
    6.1 研究结论及主要建议
        6.1.1 完善固定资产减值相关会计准则和规定
        6.1.2 强化固定资产减值核算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6.2 本文创新点
        6.2.1 建议允许企业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
        6.2.2 实证分析证明固定资产减值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同时要 注意短期资产减值准备及其他新的盈余管理方式等对利润的操纵
    6.3 研究局限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5)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2 国内文献综述
    2.3 简要评述
3 我国固定资产减值思想和会计制度的演变
    3.1 固定资产减值的概念和会计处理
    3.2 我国固定资产减值的会计制度演变
4 固定资产减值的理论分析
    4.1 固定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
    4.2 固定资产减值与折旧的关系
    4.3 资产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后的转回
        4.3.1 固定资产减值计提中的资产组
        4.3.2 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后的转回
5 盈余管理理论分析
    5.1 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
    5.2 盈余管理的方式
6 我国上市公司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分析
    6.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6.2 数据分析
7 研究结论、局限和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7.3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详细摘要

(6)新会计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编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1.4 创新性
第2章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理论基础
    2.1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理论
        2.1.1 合并理论概述
        2.1.2 母公司理论与实体理论的比较
        2.1.3 母公司理论与实体理论的融合与区别
        2.1.4 我国新合并财务报告准则中合并理论的选择
    2.2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技术发展的环境基础
        2.2.1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技术划分
        2.2.2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技术发展阶段划分
        2.2.3 影响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技术发展的环境因素
第3章 我国新会计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变化及影响
    3.1 我国新会计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变化
        3.1.1 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合并理论的变化
        3.1.2 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合并范围的变化
        3.1.3 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内容的变化
        3.1.4 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方法的变化
    3.2 我国同美国合并报表准则的比较
    3.3 新准则实施对集团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影响
第4章 新合并报表编制中几类特殊业务的抵消处理
    4.1 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与抵消处理
        4.1.1 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处理
        4.1.2 长期股权投资的抵消处理
    4.2 融资租赁业务的抵消处理
    4.3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的抵消处理
    4.4 债务重组业务的抵消处理
    4.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抵消与所得税处理
        4.5.1 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大于抵消前账面价值和抵消后账面价值
        4.5.2 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小于抵消前账面价值和大于抵消后账面价值
        4.5.3 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小于抵消前账面价值和账面价值
        4.5.4 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回升
        4.5.5 固定资产使用期满清理的抵消
第5章 改进和完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进一步探讨
    5.1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合并范围分析
        5.1.1 明确复杂持股合并下确定合并范围的数量标准计算方法
        5.1.2 清晰判别承包经营、委托经营、租赁经营企业合并与否
        5.1.3 进一步修订特殊目的实体的合并规定
        5.1.4 进一步明确亏损子公司的合并规定
    5.2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方法分析
        5.2.1 改进企业合并会计方法
        5.2.2 明确在购买法下少数股权所拥有的可辨认资产或负债的计量
        5.2.3 合理处理内部债券交易抵消差额
    5.3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有效机制分析
        5.3.1 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
        5.3.2 尽快开发出符合新准则的软件
        5.3.3 及时出台相关的审计实务公告
        5.3.4 完善证券监督相关法规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对企业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差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差异研究的意义
    1.2 差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1.3 差异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1.4 差异研究的其它问题
    1.5 差异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2. 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差异的原因
    2.1 核算目的的差异
    2.2 核算前提的差异
        2.2.1 会计主体与纳税主体
        2.2.2 持续经营与终止经营
        2.2.3 会计分期与纳税期限
    2.3 核算原则的差异
        2.3.1 权责发生制
        2.3.2 相关性
        2.3.3 实质重于形式
        2.3.4 重要性
        2.3.5 谨慎性
3. 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差异的表现
    3.1 计算公式差异的表现
    3.2 收入差异的表现
        3.2.1 收入的定义
        3.2.2 收入的确认
        3.2.3 视同销售收入
    3.3 扣除项目差异的表现
        3.3.1 成本
        3.3.2 费用
        3.3.3 损失
        3.3.4 支出
    3.4 资产差异的表现
        3.4.1 资产的计量
        3.4.2 存货
        3.4.3 固定资产
        3.4.4 生物资产
        3.4.5 无形资产
        3.4.6 投资资产
    3.5 其他方面差异的表现
    3.6 产生差异的表现小结
4. 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差异的影响
    4.1 差异对税务机关的影响
    4.2 差异对企业的影响
    4.3 差异对准则与税法及其条例的影响
5. 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差异的协调
    5.1 税务机关的应对措施
        5.1.1 加强对纳税人的指导和管理,夯实税收征管的基础
        5.1.2 适应差异变化,做好所得税征管各项工作
    5.2 企业的应对措施
    5.3 准则与税法及其条例的协调
        5.3.1 同时完善准则与税法及其条例
        5.3.2 加强管理层之间的协作和配合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9)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内容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2 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及动因分析
    2.1 基本概念界定
    2.2 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
    2.3 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主要原因分析
    2.4 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利润操纵
    2.5 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准则的关系
3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分析
    3.1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3.2 会计计量属性的会计政策选择
    3.3 存货会计政策选择
    3.4 固定资产的会计政策选择
    3.5 无形资产的会计政策选择
    3.6 所得税的会计政策选择
    3.7 资产减值的会计政策选择
    3.8 其他属于会计政策范畴的项目
4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4.1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存在的问题
    4.2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 规范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建议
    5.1 建立全面完整的会计准则框架的内容
    5.2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5.3 优化制约机制
    5.4 加强监督机构的监管
    5.5 进一步完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5.6 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的独立性
6 研究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长期资产折旧、摊销与减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比较研究法
        1.3.2 归纳演绎法
        1.3.3 研究思路
    1.4 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长期资产折旧、摊销与减值的文献综述
    2.1 固定资产折旧会计的研究
        2.1.1 固定资产折旧的历史演变
        2.1.2 固定资产折旧的相关文献
    2.2 无形资产摊销会计的研究
        2.2.1 无形资产摊销的历史演变
        2.2.2 无形资产摊销的相关文献
    2.3 资产减值会计的研究
        2.3.1 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历程
        2.3.2 资产减值会计的相关文献
第3章 长期资产折旧、摊销与减值的国际比较
    3.1 固定资产折旧的国际会计准则比较
        3.1.1 固定资产折旧定义
        3.1.2 固定资产折旧主体
        3.1.3 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3.1.4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3.2 无形资产摊销的国际会计准则比较
        3.2.1 无形资产的定义
        3.2.2 无形资产摊销的范围
        3.2.3 无形资产的摊销基数
        3.2.4 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
        3.2.5 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
        3.2.6 摊销额的会计处理及残值规定
    3.3 资产减值的国际会计准则比较
        3.3.1 资产减值的认定
        3.3.2 资产减值转回的规定
        3.3.3 资产减值的确定
        3.3.4 资产减值的披露
        3.3.5 资产减值的其他规定
第4章 长期资产折旧、摊销与减值的基础理论
    4.1 长期资产折旧、摊销与减值的基础问题
        4.1.1 资产的确认
        4.1.2 资产的计量
        4.1.3 折旧、摊销与减值的性质
    4.2 固定资产折旧
        4.2.1 固定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4.2.2 固定资产折旧的要素与方法
    4.3 无形资产摊销
        4.3.1 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4.3.2 无形资产摊销的要素与方法
    4.4 资产减值
        4.4.1 资产减值的内涵
        4.4.2 资产减值会计的概念
        4.4.3 资产减值会计的基础问题
    4.5 折旧、摊销与减值的关系
        4.5.1 折旧、摊销与减值的联系
        4.5.2 折旧、摊销与减值的不同点
        4.5.3 折旧、摊销与减值的相同点
        4.5.4 折旧、摊销能否替代资产减值
        4.5.5 资产减值能否代替折旧、摊销
第5章 长期资产折旧、摊销与减值的分析
    5.1 影响折旧、摊销与减值的因素
        5.1.1 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
        5.1.2 物价变动的影响
        5.1.3 其他的影响因素
    5.2 折旧、摊销与减值的经济结果
        5.2.1 折旧、摊销与减值的正面结果
        5.2.2 折旧、摊销与减值的负面结果
    5.3 固定资产折旧与减值的实证分析
        5.3.1 研究假设
        5.3.2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及样本数据
        5.3.3 原因分析
第6章 我国长期资产折旧、摊销与减值的改进
    6.1 长期资产会计准则的改进
        6.1.1 固定资产准则的改进
        6.1.2 无形资产准则的改进
        6.1.3 长期资产减值准则的改进
    6.2 加强有关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辨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会计处理中非逆向业务种类[J]. 李婷. 智富时代, 2016(05)
  • [2]煤炭上市公司资产减值问题的研究[D]. 米晓霞. 太原理工大学, 2010(10)
  • [3]新准则固定资产减值变化及税法差异处理[J]. 何锋. 煤炭经济管理新论, 2009(00)
  • [4]固定资产减值及其应用研究[D]. 党玉芳. 重庆理工大学, 2009(S2)
  • [5]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分析[D]. 李建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9(07)
  • [6]新会计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编制问题研究[D]. 宫树强. 中国石油大学, 2009(03)
  • [7]对企业税前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差异的研究[D]. 单明. 西南财经大学, 2009(S2)
  • [8]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思考[J]. 赵国丽. 煤炭经济管理新论, 2008(00)
  • [9]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研究[D]. 刘为娟.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2)
  • [10]长期资产折旧、摊销与减值研究[D]. 李攀. 天津财经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的判别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