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系列石油化学特征

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系列石油化学特征

一、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系的岩石化学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忠,袁桂林,宋生春,谢海林,宋维刚,巩志远,马永胜,安生婷[1](2019)在《青海下柳沟铜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硫化物电子探针分析》文中认为青海祁连下柳沟铜铅锌矿床位于北祁连走廊南山南坡一带,是北祁连地区较为重要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矿体赋存于中寒武统黑茨沟组酸性火山岩中,受NW向断裂构造和地层控制,产状随地层变化而变化。本次研究从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入手,再对区内不同阶段的硫化物进行电子探针分析,探讨金属硫化物的地球化学特征、矿床成矿环境,从而对本区下步找矿工作提供依据。通过研究可知,下柳沟地区矿体形态复杂,矿体沿走向、倾向品位及厚度变化均较大,主要呈似层状、条带状、网脉状、透镜状等产出,矿石组合以铜铅锌矿石和铅锌矿石为主。通过对闪锌矿中Zn、S、Cd、Fe、S、Co、Ni等元素含量的分析,表明本区矿床为火山喷气沉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通过黝铜矿电子探针分析可知,本区目前揭露的仅为矿体的中上部,深部可能还存在隐伏矿体。

左青龙[2](2018)在《长江中下游九瑞地区奥陶纪古海相火山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相火山岩是海底火山作用形成的岩石建造,常见的岩石类型为溢流相的淬碎熔岩和爆发相的火山碎屑岩。相比于陆相火山岩,玻质碎屑结构是海相火山岩的特殊结构构造。九瑞地区处于位于江西省西北部,是长江中下游铁铜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矿集区之一。长期以来,对该地区是否发生过海底火山活动,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通过对九瑞地区前人认为组成构造破碎带的硅化角砾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确定其为一套古海相火山岩,确认了该套古海相火山岩的形成时代,探讨了其岩石成因及形成的构造环境。该海相火山岩对于探讨扬子板块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通过本区海相火山岩研究,对探讨区域地壳的构造-岩浆演化和地质找矿、资源勘查都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经过详细的岩相学研究,确定九瑞地区的古海相火山岩是一种侵出-爆发相,且普遍具有(集块)角砾状构造的玻质淬碎角砾熔岩,角砾与胶结物为同成分,具有相近的熔岩结构,为自碎火成角砾,与陆相火山角砾具有明显不同的角砾化机制。该套玻质角砾熔岩整合于潮坪相瘤状灰岩、泥质灰岩层之上,浅海陆棚相页岩、泥质粉砂岩之下,根据上覆和下伏地层的沉积相判断其沉积于陆缘拉张浅海台盆环境,是海底火山活动产物。该套古海相玻质角砾熔岩野外宏观特征表现为,岩石呈灰色-深灰色,风化为浅黄褐色,具似流动构造,厚层-块状。普遍具有同生角砾构造。角砾大小比较均匀,砾径多<5cm,一般在3cm以下,个别达集块;形状不规则,等轴状为主,尖棱角状-棱角状-次棱角状,没有被搬运和磨圆现象,大小混杂,无定向排列性,具有明显的重力堆积特征,局部存在角砾间空穴。其岩石学特征表现为角砾熔岩结构,显微镜下角砾呈棱角-次棱角状,角砾内部组构均匀,具流纹质熔岩的霏细结构,矿物成分几乎全是微晶-隐晶质石英,角砾边界较为清晰,其内部裂隙发育,角砾之间具有良好的拼贴性,角砾与砾间填隙物具有相似的组构特征,几乎全由微晶石英组成;部分可见残余微斑状结构,在角砾内有星点状分布的石英斑晶、硅化了的长石假斑晶;在基质中有较多的石英和硅化的长石斑晶。由于其普遍发生了强烈而均匀的同沉积成岩期水热蚀变石英岩化,使得原岩中的Al2O3、Fe2O3、MgO、CaO、K2O、Na2O等组分被带出,SiO2相对富集以及微量、轻稀土元素(Sr、Ba、LREE等)发生不同程度地迁移活化。其SiO2含量都在90%以上,多介于91.18%97.26%,远高于任何一种陆相火山岩的硅质组分。其稀土总量(ΣREE)主要集中于33.95×10-671.56×10-6,明显富集LREE,贫HREE,LREE/HREE比值为7.3824.28,平均值为13.13,(La/Yb)N比值为11.0182.33,平均值为38.63。δEu值为0.570.79,平均值为0.63,呈明显的负异常;δCe值为0.521.09,平均值为0.83,具较弱的负异常。玻质角砾熔岩中的锆石具有典型岩浆锆石韵律震荡环带,锆石具有亏损轻稀土元素逐步富集重稀土元素,即从Sm到Lu逐渐增高,同时显示Ce的正异常和Eu的负异常特征,其LA-ICP-MS U-Pb年龄为447.2±4.4Ma,形成时代为晚奥陶世。这与扬子地块周缘广泛分布的斑脱岩(441-453Ma)年龄十分吻合,是扬子地块对奥陶纪桑比期-赫南特期全球性构造运动-火山活动事件的响应记录。通过详细的岩石学、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并运用不活动性组分HFSE(Nb、Ta、Zr、Hf、Ti)和HREE(Yb、Y)等判断其原岩特征。该套火山岩具有港湾状熔蚀石英、高温长石及岩浆锆石等斑晶矿物,表现出比较典型的中酸性火山岩的特征,其锆石微量元素特征,锆石U/Yb比值为0.561.68,表现出与大陆岩石锆石特征相似特征,表明本区锆石主要源自陆壳岩浆结晶;综合Zr/TiO2-Nb/Y、(Y+Nb)-Rb、Hf-Rb/30-3Ta图解及其锆石微量元素U/Yb-Nb/Yb和lg(U/Yb)-lg(Nb/Yb)判别图解,表明原岩应为中酸性火山岩类,具有流纹质和碱性成分岩性,其岩浆源区可能具有弧火山岩的特征,其形成环境为陆缘拉张性台盆环境。发现于长江中下游九瑞地区的这套晚奥陶世玻质淬碎角砾熔岩,是火山口和近火山口相岩石建造,由此识别出了长江中下游一个晚奥陶世火山活动中心。使得前人在扬子地块周缘发现的奥陶纪斑脱岩有了比较可靠的、近距离的物源归属地,为研究区域上的晚奥陶世构造-岩浆活动积累了新的资料,为研究早古生代扬子地块区域构造演化及岩浆活动时限提供了新的证据。

苏慷慷[3](2018)在《北祁连玉石沟和大岔大坂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北祁连造山带蛇绿岩南带的玉石沟蛇绿岩和蛇绿岩北带的大岔大坂蛇绿岩,均为完整的蛇绿混杂岩。作为大洋洋壳的“残片”,尤其是对蛇绿岩中火山岩开展研究,对于认识古大洋的形成与消亡过程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北祁连山火山岩形成于早古生代,大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蚀变。本文通过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的方法,对玉石沟玄武岩和大岔大坂玄武岩、玄武岩安山岩进行了分析。SHRIMP U-Pb年代学结果表明,玉石沟和大岔大坂蛇绿岩中辉长岩的岩浆锆石的年龄分别为522±5 Ma和503±10 Ma,代表了蛇绿岩的形成年龄。根据不相容元素蛛网图和稀土元素配分图解,玉石沟玄武岩表现出MORB的特征,可能形成于洋脊扩张环境;大岔大坂玄武岩表现出弧后扩张环境的特征,应形成于类似现代西太平洋Izu地区的弧后盆地(BAB)构造环境;大岔大坂玄武安山岩具有玻安岩的特征,可能是北祁连洋俯冲的早期岛弧岩浆作用到弧后盆地发展过程中的产物。550-440 Ma期间,北祁连山造山带主要经历三个构造演化阶段:(1)550-520 Ma,北祁连洋处于洋脊扩张阶段,形成包括玉石沟蛇绿岩在内的南带蛇绿岩;(2)520-490 Ma,形成走廊南山岛弧,地幔楔部分熔融,产生了大岔大坂地区玻安质火山岩;(3)490-440 Ma,弧后扩张阶段,形成包括大岔大坂蛇绿岩在内的北带蛇绿岩。

李向民,余吉远,王国强,黄博涛,武鹏[4](2018)在《祁连山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火山作用与铁-铜多金属成矿》文中提出祁连山造山带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是板块构造演化与成矿的最重要时段,铁、铜多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成矿作用与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火山作用密切相关。根据矿床产出构造位置,将祁连山铁、铜多金属矿床分为4类:大陆裂谷型铁(铜)矿床、岛弧-岛弧裂谷型铜多金属矿床、陆缘裂谷型铜多金属矿床、扩张脊型铜矿床。镜铁山铁(铜)型矿床是新元古代大陆裂谷火山作用过程中热水沉积作用的产物;东沟铜矿为晚寒武世大洋扩张脊火山作用的产物;白银矿田铜多属矿床是奥陶纪与岛弧-岛弧裂谷火山作用的产物;石居里铜矿是晚奥陶纪弧后扩张脊有关火山作用的产物;红沟铜矿则是晚奥陶世陆缘裂谷火山作用的产物。

李三忠,李涛,赵淑娟,李玺瑶,刘鑫,郭玲莉,于胜尧,李少俊[5](2017)在《东亚原特提斯洋(Ⅴ):北界西段陆缘属性及微陆块拼合》文中认为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在祁连造山带的分支本文称为古祁连洋。其洋内及邻区存在中祁连、阿拉善、柴达木、华北、扬子、塔里木等多个陆块、微陆块,处在一个复杂的多岛洋的环境中。祁连地区早古生代经历了较为复杂的俯冲拼合、碰撞造山过程。本文探讨了祁连造山带的几个构造单元构造属性,认为早古生代阿拉善微陆块南缘为被动大陆边缘,中祁连北缘为活动大陆边缘。阿拉善南部与之平行的龙首山构造单元为俯冲造山形成的增生楔体;北祁连构造带为一套俯冲增生杂岩,包含高压变质岩带、蛇绿岩带、岛弧岩浆和部分洋壳残片等,记录了古祁连洋壳从大陆裂解,洋壳形成,俯冲拼合,碰撞造山的造山过程。495Ma左右南祁连南部柴达木微陆块向北俯冲的影响,古祁连洋壳俯冲受阻,俯冲带向北后退,形成大岔大坂岛弧。弧前地区发生洋-洋俯冲事件,堆积增生大岔大坂、白泉门、九个泉等SSZ型北祁连蛇绿岩北带,并伴随第二期清水沟、牛心山、野牛滩等地岩浆事件。460Ma左右阿拉善微陆块和中祁连微陆块开始碰撞拼合,古祁连洋开始闭合。值得注意的是拼合过程不是均一的,存在自西向东斜向"剪刀式"的拼合方式,产生了由西向东年代变新的"S"型同碰撞岩浆岩。约440Ma古祁连洋闭合,进入陆内造山阶段。440Ma之后,拼合陆块处在一种拉伸的构造环境之下,金佛寺、牛心山、老虎山等地产生碰撞后岩浆岩。422406Ma发生俯冲折返、高压榴辉岩和高压低温蓝片岩退变质作用,形成以紧闭不对褶皱为特征的第二幕变形。根据各陆块、微陆块碎屑锆石年龄谱分析对比,中祁连基底应与华北不同,而可能与扬子有关。Rodinia超大陆聚合之前,中祁连微陆块作为一个独立的微陆块与华北、扬子保持一定距离。1.00.8Ga Rodinia超大陆聚合过程中祁连微陆块与冈瓦纳北缘拼贴在一起,而距华北较远。随着Rodinia超大陆裂解,中祁连微陆块远离冈瓦纳,逐渐向华北靠近,500400Ma原特提斯洋闭合,华北、阿拉善与中祁连拼合,并整体拼合到冈瓦纳大陆北缘。

夏林圻,李向民,余吉远,王国强[6](2016)在《祁连山新元古代中—晚期至早古生代火山作用与构造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祁连山地区的新元古代中—晚期至早古生代火山作用显示系统地时、空变化,其乃是祁连山构造演化的火山响应。随着祁连山构造演化从Rodinia超大陆裂谷化—裂解,经早古生代大洋打开、扩张、洋壳俯冲和弧后伸展,直至洋盆闭合、弧-陆碰撞和陆-陆碰撞,火山作用也逐渐从裂谷和大陆溢流玄武质喷发,经大洋中脊型、岛弧和弧后盆地火山活动,转变为碰撞后裂谷式喷发。850604 Ma的大陆裂谷和大陆溢流熔岩主要分布于祁连和柴达木陆块。从大约550 Ma至446 Ma,在北祁连和南祁连洋-沟-弧-盆系中广泛发育大洋中脊型、岛弧和弧后盆地型熔岩。与此同时,在祁连陆块中部,发育约522442 Ma的陆内裂谷火山作用。早古生代洋盆于奥陶纪末(约446 Ma)闭合。随后,从约445 Ma至约428 Ma,于祁连陆块北缘发育碰撞后火山活动。此种时-空变异对形成祁连山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提供了重要约束。该过程包括:(1)地幔柱或超级地幔柱上涌,导致Rodinia超大陆发生裂谷化、裂解、早古生代大洋打开、扩张、俯冲,并伴随岛弧形成;(2)俯冲的大洋板片回转,致使弧后伸展,进而形成弧后盆地;(3)洋盆闭合、板片断离,继而发生软流圈上涌,诱发碰撞后火山活动。晚志留世至早泥盆世(420400 Ma),先期俯冲的地壳物质折返,发生强烈的造山活动。400 Ma后,山体垮塌、岩石圈伸展,相应发生碰撞后花岗质侵入活动。

侯克选[7](2016)在《北祁连西段熬油沟组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卡瓦钾质碱性玄武岩位于北祁连西段长城系朱龙关群熬油沟组地层中,对重塑北祁连西段在元古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的系统研究,获得了以下的主要认识:(1)卡瓦钾质碱性玄武质岩石分布在长城系朱龙关群熬油沟组地层中,为致密块状安山-玄武岩,与熬油沟组地层呈整合接触关系,属于中元古代早期(长城系)。(2)朱龙关群熬油沟组火山岩SiO2为44.56~48.07 wt.%,Al2O3含量介于15.16~16.15 wt.%,铝饱和指数(A/CAK)为0.64~0.75。TFe2O3的含量为10.49~13.01 wt.%,MgO的含量5.37~6.71 wt.%,平均为5.95 wt.%,Mg#值为48~51,平均值49,表明岩浆经历了低程度的结晶分异作用,δNb(0.31~0.51)小于于1,说明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在TAS全碱图中,样品投于碱玄岩、碧玄岩域中,在Zr/Ti-Nb/Y图解和SiO2-K2O图解中,所有样品均投于碱性玄武岩和钾玄岩系列。ΣREE含量(191~240ppm)较高,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6.92~9.44),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图上呈右倾型,表现为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弱的Eu正异常;在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岩石显示大离子亲石元素(除Sr)相对富集,Ba相对Rb、K强烈富集,没有明显的Nb、Ta负异常,但具有高的Zr/Yb比值,上述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OIB。(3)玄武岩质火山岩均为同源产物,源自与洋岛玄武岩相似的富集地幔(OIB,源岩为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是地幔热柱岩浆作用的产物。表明北祁连地区在中元古代早期处于伸展的构造环境,可能是对Columbia超大陆全球性的裂解事件的响应。(4)在长城纪早期,卡瓦及其邻区岩石圈处于伸展的构造背景,深部地幔物质上涌减压发生部分熔融,为卡瓦铁矿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质背景,同时岩浆演化作用为卡瓦铁矿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

贾健,杨合群,赵国斌,谢燮,任华宁,姜寒冰,谭文娟[8](2015)在《北祁连大岔-大坂一带海相火山岩化学成分图解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北祁连地区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十分发育。笔者对大岔—大坂一带奥陶纪海相火山岩中细碧角斑岩化过程Na元素的来源与地质意义进行了研究。认为细碧-角斑岩比正常火山岩富Na2O,是海水参与的结果;判别角斑质岩石的原始岩浆系列及构造环境类型时不宜采用涉及Na的图解作为判别依据,应选取惰性元素作为判别依据;同时提出采用Na2O-SiO2图解展示岩石细碧角斑岩化。细碧-角斑岩类与正常海相火山岩界线为一条微上凸的曲线,该界线Na2O含量为3.5%4%;大岔—大坂一带海相火山岩的成分点多落在该界线之上的细碧-角斑岩类分布区,可反映该区奥陶纪弧后和岛弧扩张脊火山喷发间歇期,海底热卤水对流循环活动强烈,成矿条件非常有利。

梁明宏,曾俊杰,贾志磊,刘建宏,张新虎[9](2015)在《甘肃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文中提出张新虎等人在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过程中,根据近年区域地质调查新成果,对甘肃省火山岩的时空分布进行梳理,认为甘肃是中国大陆造山带发育的地区之一,火山岩浆活动频繁、强烈,持续时间长。根据火山岩特征,结合同一地域、同一地质时代的侵入岩分布进行甘肃省构造岩浆岩带划分,建立构造岩浆岩省3个,论述了北山、祁连、秦岭构造岩浆带特征。本文重点将甘肃省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类型划分为2大类,即与稳定陆块有关岩石构造组合和与大陆伸展及后造山有关岩石构造组合,并厘定出7个亚类,建立了与大洋环境有关的岩石构造组合和与洋俯冲有关的岩石构造组合类型。分析了火山作用特征和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对深化认识甘肃区域成矿背景具有指导意义。

白赟[10](2015)在《北祁连银灿—浪力克地区铜多金属矿田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文中研究说明青海省门源县银灿-浪力克矿田位于北祁连冷龙岭火山岩带,区内主要发育银灿及浪力克两个铜多金属矿床,本文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该矿田两个矿床区的矿物学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锆石U-Pb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调查研究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类型、成矿机制机理,成矿地区的构造背景、成矿规律、控矿因素、成矿系列、成矿模式等问题,并与同类型典型矿床对比研究,总结该矿田铜多金属矿床找矿模型及找矿方向等。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银灿铜多金属矿床发育一套玄武岩-流纹岩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玄武岩具有高Na低K、Ti的特征,与岛弧拉斑玄武岩相似,富Mg、高Cr、Ni,具幔源原始岩浆的属性,其微量元素明显表现为Nb亏损和Sr正异常,较富集重稀土元素;流纹岩K2O含量很低,其微量元素明显亏损Nb-Ta、Th、Sr和Ti,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矿化主要赋存在酸性火山岩(流纹岩)中。2.浪力克铜多金属矿床主要喷出岩相为安山岩,次火山岩相为石英闪长玢岩,安山岩和石英闪长玢岩均具富镁的特征,高Cr和Ni,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富集,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二者均略微富集轻稀土元素;矿化发育在石英闪长玢岩中及其外接触带的安山岩中。3.通过典型矿床的矿床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判断银灿铜多金属矿床属洋内俯冲岛弧裂谷环境形成的海相火山岩型矿床,浪力克铜多金属矿床属岛弧环境形成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为斑岩型铜矿床在北祁连地区发现的首例。4.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银灿铜多金属矿区的玄武岩和流纹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57.0±9.1 Ma和467.8±6.7 Ma;浪力克铜多金属矿区的安山岩和石英闪长玢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79.2±9.9 Ma和461.5±7.3 Ma,矿石中的辉钼矿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469.3±2.9Ma,表明本区成矿主要集中在中奥陶世。5.典型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银灿铜多金属矿床的硫以幔源岩浆硫为主,且有海水中硫酸盐还原硫的加入(δ34S平均6.42‰);浪力克铜多金属矿床的硫为幔源硫(δ34S平均2.67‰),明显不同于银灿海相火山岩型铜矿。6.通过对该矿田内典型矿床的研究,确定了矿田内各典型矿床类型的预测要素,分别建立了海相火山岩型、斑岩型铜多金属矿预测要素及找矿模型;明确该矿田海相火山岩型、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进一步找矿方向。

二、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系的岩石化学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系的岩石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下柳沟铜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硫化物电子探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概况
2 矿区地质
3 硫化物电子探针分析结果及成因讨论
    3.1 黄铜矿
    3.2 闪锌矿
    3.3 黄铁矿
    3.4 黝铜矿
4 结论

(2)长江中下游九瑞地区奥陶纪古海相火山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海相火山岩及其研究现状
        1.2.2 九瑞地区调查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构造
        2.2.1 区域褶皱
        2.2.2 区域断裂
    2.3 区域岩浆岩
        2.3.1 区域侵入岩
        2.3.2 区域火山岩
第3章 晚奥陶世古火山岩分布及典型剖面
    3.1 斑脱岩分布与对比
    3.2 古火山岩
        3.2.1 晚奥陶世古火山岩的发现
        3.2.2 实测地层剖面及岩性组合
        3.2.3 古火山岩层序特征
第4章 古火山岩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
    4.1 地质产状
    4.2 岩石学特征
    4.3 水热蚀变与同生石英岩化
    4.4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4.1 分析方法
        4.4.2 主量元素
        4.4.3 微量元素
        4.4.4 稀土元素
第5章 年代学研究
    5.1 样品制备及分析
    5.2 LA-ICP-MS锆石年龄
第6章 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6.1 岩石成因
    6.2 构造环境
    6.3 构造意义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3)北祁连玉石沟和大岔大坂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2.3 项目依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层
        2.1.1 寒武系(?)
        2.1.2 奥陶世(O)
    2.2 大地构造背景
    2.3 侵入岩
    2.4 区域矿产
3 岩石矿物学特征
    3.1 玉石沟玄武岩和辉长岩
        3.1.1 玉石沟玄武岩
        3.1.2 玉石沟辉长岩
    3.2 大岔大坂玄武岩和辉长岩
        3.2.1 大岔大坂玄武岩
        3.2.2 大岔大坂辉长岩
    3.3 大岔大坂玄武安山岩
4 年代学研究
    4.1 分析方法
    4.2 锆石CL图像特征
        4.2.1 玉石沟辉长岩锆石
        4.2.2 大岔大坂辉长岩锆石
    4.3 锆石测年结果
        4.3.1 玉石沟地区辉长岩年龄
        4.3.2 大岔大坂地区辉长岩年龄
    4.4 SHRIMPU-Pb年代学总结
        4.4.1 玉石沟U-Pb年代学
        4.4.2 大岔大坂U-Pb年代学
5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5.1 分析方法
    5.2 玉石沟玄武岩
        5.2.1 全岩主量元素
        5.2.2 全岩微量元素
        5.2.3 稀土元素
    5.3 大岔大坂玄武岩
        5.3.1 全岩主量元素
        5.3.2 全岩微量元素
        5.3.3 稀土元素
    5.4 大岔大坂玄武安山岩
        5.4.1 全岩主量元素
        5.4.2 全岩微量元素
        5.4.3 稀土元素
6 讨论
    6.1 岩石成岩年代学
    6.2 岩石成因特征分析
        6.2.1 玉石沟玄武岩岩石成因
        6.2.2 大岔大坂玄武岩岩石成因
        6.2.3 大岔大坂玄武安山岩岩石成因
    6.3 北祁连山造山带在550~440Ma时期的构造演化
        6.3.1 洋脊扩张阶段(~550-520Ma)
        6.3.2 洋壳俯冲、岛弧形成阶段(~520-490Ma)
        6.3.3 弧后盆地发育阶段(~490-440Ma)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祁连山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火山作用与铁-铜多金属成矿(论文提纲范文)

1火山作用与构造演化
    1.1新元古代—早寒武世大陆裂解与成矿作用
    1.2寒武纪—中奥陶世弧-盆演化与成矿作用
    1.3晚奥陶世裂谷伸展与成矿作用
    1.4志留纪造山与成矿作用
2大陆裂谷型铁 (铜) 矿床
    2.1含矿岩系特征
    2.2含矿岩系时代
3岛弧型铜多金属矿床
    3.1含矿岩系特征
    3.2含矿岩系时代
4扩张脊型铜矿床
    4.1弧后扩张脊型铜矿床
        4.1.1含矿岩系特征
        4.1.2含矿岩系时代
    4.2大洋扩张脊型铜矿床
        4.2.1含矿岩系特征
        4.2.2含矿岩系时代
5陆缘裂谷型铜多金属矿
    5.1含矿岩系特征
    5.2含矿岩系时代
6结论

(5)东亚原特提斯洋(Ⅴ):北界西段陆缘属性及微陆块拼合(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龙首山增生楔
    2.2 北祁连构造带
    2.3 中祁连微陆块
    2.4 南祁连构造带
3 岩浆岩、蛇绿混杂岩的分布
    3.1 北祁连蛇绿岩分布
         (1) 南带蛇绿岩形成时间及构造属性
         (2) 北带蛇绿岩形成时间及构造属性
    3.2 北祁连岩浆岩时空分布特征
         (1) 洋壳南缘俯冲型中酸性岩浆岩带
         (2) 俯冲后退-岛弧型岩浆岩带
         (3) 弧-陆、陆-陆碰撞型岩浆岩带
         (4) 碰撞后岩浆岩带
4 微陆块的亲缘性
5 原特提斯北部边界西段微陆块构造演化
6 结论

(6)祁连山新元古代中—晚期至早古生代火山作用与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地质背景
    2.1 阿拉善陆块
    2.2 祁连陆块
    2.3 柴达木陆块
    2.4 塔里木克拉通
    2.5 华南陆块
3 祁连山地区的新元古代中—晚期至早古生代火山作用
    3.1 祁连陆块及邻区新元古代中—晚期(848~604 Ma)裂谷火山岩
    3.2 新元古代晚期至寒武纪(550~497 Ma)洋中脊玄武岩(MORB)
    3.3 寒武纪—奥陶纪弧和弧后盆地火山岩
        3.3.1 北祁连中寒武世—奥陶纪(503~446 Ma)岛弧火山岩
        3.3.2北祁连寒武纪至奥陶纪(517~449 Ma)弧后盆地火山岩
        3.3.3 南祁连寒武纪至奥陶纪(542~486 Ma)岛弧和弧后盆地火山岩
    3.4 祁连陆块中部拉脊山寒武纪至奥陶纪裂谷火山岩
    3.5 祁连陆块北缘的晚奥陶世至早志留世(445~428 Ma)碰撞后裂谷火山岩
        3.5.1 北祁连洋和南祁连洋最终闭合的时间
        3.5.2 祁连陆块北缘的晚奥陶世至早志留世(445~428 Ma)碰撞后裂谷火山岩
4 祁连山新元古代中—晚期至早古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历史的重建
    4.1 880~500 Ma:Rodinia超大陆裂谷化和裂解及北祁连洋和南祁连洋的开启和扩张
    4.2 630~446 Ma:大洋俯冲和岛弧-弧后盆地对的发育
        4.2.1 大洋俯冲和弧岩浆作用
        4.2.2 岛弧和弧后盆地对的产生
        4.2.3 拉脊山火山岩系形成于陆内裂谷拉伸环境
    4.3 445~420 Ma:洋盆闭合、大陆深俯冲和志留纪初始磨拉石建造
    4.4 420~400 Ma:俯冲岩片折返和造山作用
5 结语

(7)北祁连西段熬油沟组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及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思路及工作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拟解决的问题
    1.6 主要实物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
        2.2.1 太古宇-新元古界地层(Ar-Pt)
        2.2.2 古生界(Pz)
        2.2.3 中-新生界(Cz-Kz)
    2.3 区域岩浆岩
        2.3.1 侵入岩
        2.3.2 区域火山岩
    2.4 研究区构造概况
        2.4.1 断裂构造
        2.4.2 褶皱构造
        2.4.3 节理构造
        2.4.4 劈理构造
第三章 熬油沟组玄武岩岩石学特征
    3.1 玄武岩的形成时代
    3.2 岩石学、岩相学特征
第四章 熬油沟组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
    4.1 岩石样品采集及分析测试
    4.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3 稀土元素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第五章 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
    5.1 岩石成因
    5.2 形成构造背景
第六章 地质意义
    6.1 构造意义
    6.2 成矿意义
第七章 结论、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7.1 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北祁连大岔-大坂一带海相火山岩化学成分图解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岩石的构造背景
2 岩石的细碧角斑岩化
    2.1 细碧角斑岩一般特征
    2.2 细碧角斑岩成因认识
3 岩石化学成分图解
    3.1 原生岩浆系列信息解析
    3.2 细碧角斑岩化信息解析
4 地质意义
5 结论

(9)甘肃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火山岩时空分布
2构造岩浆岩带划分及火山作用、岩相特征
    2.1天山—兴蒙构造岩浆岩省(Ⅰ)
    2.2华北构造岩浆省(Ⅱ)和塔里木构造岩浆省(Ⅲ)
    2.3秦祁昆构造岩浆岩省(Ⅳ)
        2.3.1北祁连构造岩浆带(Ⅳ-1)和中南祁连构造岩浆带(Ⅳ-2)
        2.3.2秦岭构造岩浆带(Ⅳ-10)
    2.4西藏—三江构造岩浆岩省(Ⅶ)
3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类型及其特征
    3.1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类型定义
    3.2甘肃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类型划分
    3.3甘肃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特征
        3.3.1与稳定陆块有关的岩石构造组合
        3.3.2与大陆伸展及后造山有关的岩石构造组合
        3.3.3与大洋环境有关的岩石构造组合
        3.3.4与洋俯冲有关的岩石构造组合
        3.3.5碰撞(同碰撞—后碰撞)有关的岩石构造组合
4结论

(10)北祁连银灿—浪力克地区铜多金属矿田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1.3 前人地质矿产工作和研究程度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论文主要实物工作量
    1.6 主要研究进展及新认识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3.1 褶皱
        2.3.2 断裂
        2.3.3 火山机构
    2.4 区域岩浆作用
    2.5 区域变质作用
    2.6 区域构造演化
第三章 矿田和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田概念和矿田地质
    3.2 银灿铜多金属矿床
        3.2.1 地质背景
        3.2.2 矿体特征
        3.2.3 矿石特征
        3.2.4 围岩蚀变
        3.2.5 矿区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3 浪力克铜多金属矿床
        3.3.1 地质背景
        3.3.2 矿体特征
        3.3.3 矿石特征
        3.3.4 围岩蚀变
        3.3.5 矿区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第四章 成矿作用特征研究
    4.1 银灿铜多金属矿床
        4.1.1 成矿物质来源
        4.1.2 成岩成矿时代
        4.1.3 成矿环境
        4.1.4 典型矿床对比
        4.1.5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
    4.2 浪力克铜多金属矿床
        4.2.1 成矿物质来源
        4.2.2 成矿时代
        4.2.3 成矿环境
        4.2.4 典型矿床对比
        4.2.5 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型
第五章 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5.1 成矿规律研究
        5.1.1 构造背景和成矿规律
        5.1.2 火山岩控矿规律
        5.1.3 构造控矿规律
        5.1.4 岩浆岩控矿规律
    5.2 找矿模型及找矿方向
        5.2.1 找矿模型研究
        5.2.2 找矿方向
第六章结论及存在问题
    6.1 结论
    6.2 存在问题及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系的岩石化学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下柳沟铜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与硫化物电子探针分析[J]. 李文忠,袁桂林,宋生春,谢海林,宋维刚,巩志远,马永胜,安生婷. 地质与勘探, 2019(02)
  • [2]长江中下游九瑞地区奥陶纪古海相火山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D]. 左青龙. 成都理工大学, 2018
  • [3]北祁连玉石沟和大岔大坂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地质意义[D]. 苏慷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4]祁连山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火山作用与铁-铜多金属成矿[J]. 李向民,余吉远,王国强,黄博涛,武鹏. 地质通报, 2018(04)
  • [5]东亚原特提斯洋(Ⅴ):北界西段陆缘属性及微陆块拼合[J]. 李三忠,李涛,赵淑娟,李玺瑶,刘鑫,郭玲莉,于胜尧,李少俊. 岩石学报, 2017(06)
  • [6]祁连山新元古代中—晚期至早古生代火山作用与构造演化[J]. 夏林圻,李向民,余吉远,王国强. 中国地质, 2016(04)
  • [7]北祁连西段熬油沟组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 侯克选. 兰州大学, 2016
  • [8]北祁连大岔-大坂一带海相火山岩化学成分图解及地质意义[J]. 贾健,杨合群,赵国斌,谢燮,任华宁,姜寒冰,谭文娟. 西北地质, 2015(04)
  • [9]甘肃火山岩岩石构造组合[J]. 梁明宏,曾俊杰,贾志磊,刘建宏,张新虎. 甘肃地质, 2015(03)
  • [10]北祁连银灿—浪力克地区铜多金属矿田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D]. 白赟. 长安大学, 2015(02)

标签:;  ;  ;  

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系列石油化学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