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索引 作者索引(第 1 卷 2 ,2 0 0 1 )

作者索引 作者索引(第 1 卷 2 ,2 0 0 1 )

一、AUTHOR INDEX AUTHOR INDEX( Volume 1 2 ,2 0 0 1 )(论文文献综述)

周来智[1](2021)在《基于案例推理和贝叶斯网络的建设工程围标串标致因分析》文中提出自实施招投标制度以来,招投标就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筑业中也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受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建设工程招投标仍然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腐败现象依然严重。因而,有必要对建设工程围标串标防范治理进行研究,这对于确保建筑工程招投标过程的公平竞争以及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大意义,有效解决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围标串标行为已成为促进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鉴于围标串标行为具有复杂性及不确定性等特点,本研究采用案例推理与贝叶斯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建设工程围标串标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首先,在整理、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大量串通投标文书为基础,提取相关历史案例的关键属性特征,并分别将这些案例信息、数据存储于案例库中。然后分析目标案例的属性特征,运用熵值法确定属性权重,再通过计算案例间相似度,匹配得到一个或多个相似案例。在案例库基础上,通过案例匹配得到与目标案例相似的历史案例,获取相关案例数据,运用GeNIe2.1软件构建建设工程围标串标贝叶斯网络模型。将案例推理技术作为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的辅助手段,其目的在于将过去发生的建设工程围标串标案例相关知识应用到当前建设工程围标串标分析,提高当前贝叶斯网络建模效率,分析得到相似案例所存在的共性特征,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治理措施。最后通过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学习推理,分析得出涉案主体、职务级别、权力级别、项目规模、城市等级五个因素为关键影响因素,在进行建设工程围标串标行为治理的过程中需重点关注;职务级别、组织串通投标、城市所在区域、年龄段、性别、借用投标资质六个因素为建设工程围标串标的最大致因源头,针对模型分析结果提出了四项针对性建议,以此来遏制建设工程围标串标及腐败行为的发生。本研究在大量数据基础上从多维度探讨了建设工程围标串标影响因素的复杂关系,较为真实的还原了建设工程围标串标运作的原貌,拓宽了现有的工程建设项目围标串标行为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为建设工程围标串标行为分析及治理等指明了方向。

周晨[2](2020)在《社区级活力中心的类型与空间分布逻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区级活力中心”是社区中服务于较小尺度范围内的商业活动、公共服务及社会交往的聚集地。本研究基于网络街景地图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获取了2013年和2017年北京市宣武门、白塔寺、新街口、方庄、万柳街区、回龙观及天通苑7个案例区域业态元素和店铺位置数据,运用空间句法相关理论及分析方法,对全部收集到的49种店铺与72种业态的类型进行社区型和城市型的归属判断。继而以业态元素强度和店铺数量作为主要筛选因素,共选出了43个500m半径的社区级活力中心组团和308个100m半径的社区级活力中心。进而引入“纯粹性”、“闪烁性”、“密集性”、和“多样性”四种评价指标对案例区域内的社区级活力中心进行归类和特征描述,试探究其类型的业态特点和空间分布逻辑。研究结果表明:在业态的数量统计上,社区餐饮、服饰箱包、烟酒专卖、理疗按摩、教育培训、美容护理这6项业态始终是活力中心当中数量最多的业态类型;在业态的“共现性”分析当中,烟酒、理发、熟食等业态在活力中心之中总是和其他业态共同出现,稳定地充当了不同种类业态间“胶水”的作用,并且该结论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案例区域和中心类型。在空间分布逻辑方面,沿街底商类型的高质量活力中心、一般质量的低等社区活力中心、近似城市类型活力中心多与各尺度的穿行度NACH参数存在依赖性,而在整合度参数上对于中小尺度的NAIN参数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且其依赖强度并不如穿行度数值。体现着活力中心之中的社区店铺对各类交通流量的较高依赖,而这些空间往往具有一定的在案例模型中作为短途运动目的地的交通潜力。通过对社区级中心判定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可知,店铺数、业态元素数在胡同街区类型的案例当中与手机信令数据当中的工作人数存在显着相关性,在城区内居住区类型案例当中与居住人数更加相关。在郊区案例当中,业态元素数与空间的可达量产生了很强的相关性。进一步经过多元回归拟合分析,店铺数、业态元素数、社区店铺比例等关键指标可通过空间句法参数、城市统计数据以及手机信令数据的组合回归中得到具有预测力的拟合方程。该研究为规划设计应用提供了较高精度的定位方法的分类依据。

高腾[3](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情感分类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用户评论数据直接地表达了用户态度和行为偏好,对用户评论文本进行挖掘可以创造新的社会价值。目前粗粒度的用户评论挖掘方法已经获得优异的成果,然而实际的用户评论包含了复杂的观点信息,并且杂糅了众多的评价对象以及评价对象的属性。本研究针对细粒度情感分析问题设计了性能更好的模型,有助于管理人员与研究者获得更准确的用户观点信息。本研究将情感分析问题视为普通分类任务进行化解。首先分析了情感分类任务中常用到的循环神经网络及其变体存在的缺陷。一方面普通的循环网络及其变体是注意力分散模型;另一方面随着时间步的增长,隐藏状态向量会被多次更新,从而导致较长距离上的信息难以保存。为了克服缺陷,本文提出了多头注意力记忆网络模型。其次分析了多头注意力记忆网络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限制和弱点。一方多头注意力记忆网络只能处理显式的评论对象,无法处理隐式表达的评论对象;另一方面多头注意力记忆网络属于单任务学习模型,在训练时割裂评论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因此本文重新确定了情感分析粒度,将多分类任务模型转化为一个多任务学习模型。最后将多任务学习分类模型用于实例分析,收集大众点评网的用户评论,通过词云分析发现用户表达趋势和主要关注要素。利用粗粒情感分析方法发现用户消极情绪集中的时间域。利用细粒度情感分析方法发现用户消费过程中存在的痛点和不满,并据此提出改进意见。研究结果表明:多头注意力记忆网络中记忆组件可以反复读取,有助于模型捕获长距离上的信息;多头注意力机制可以在多个低维特征空间中计算注意力权重,捕获更丰富的语义信息;词语的位置信息和数据样本的分布会影响模型性能。另外,本文对比了六个不同结构的多任务学习模型,以正确率和Macro-F1值作为衡量指标,认为Transformer-Capsule网络性能最优。Transformer作为本文特征提取器性能优于常用的Bi-LSTM和Bi-GRU,分类器方面Capsule模型优于常用的CNN+Softmax组合。实例分析说明粗粒度的情感分析方法可为管理者提供预警,细粒度情感分析方法可帮助管理者发现消费痛点。

杨其利[4](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外弱小目标检测与跟踪是红外导引领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在红外隐身空间飞行器探测、小天体探测、导弹制导和战场侦察等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围绕远距离探测红外弱小目标的技术需求,重点研究了复杂背景下红外图像的弱小目标检测和轨迹跟踪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包括:首先,描述了红外图像的模型构建方法,针对红外图像的目标辐射特性、背景特性和噪声特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介绍了弱小目标检测的性能评价指标,总结了红外弱小目标的检测难点。此外,介绍了三种基于人类视觉特性的弱小目标检测算法,作为本文研究工作的对比方法,验证所提算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于复杂环境下单帧红外图像中信杂比低于3的弱目标,使用手工特征提取的算法容易出现虚警,而拥有强大特征提取能力的深度学习算法无法对微小且缺乏轮廓信息的目标训练。因此,本文采用滑动窗口取样训练,它源自基于人类视觉特性传统算法中嵌套结构的思想,设计了使用递归卷积层的全卷积网络。在不增加训练参数条件下,该网络不仅扩展了网络深度,并且其并行卷积结构的多个分支结构还能模拟传统算法的多尺度操作。此外,本文还设计了多种损失函数来对抗正负样本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取得比传统算法更好的检测效果。对于单帧图像中不足12个像素的小目标,链式结构在网络加深时会出现目标信息丢失的问题,而拥有信息融合和监督机制的编码器-解码器则能够改善这一缺陷。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全卷积递归网络。通过借鉴编码器-解码器特征融合的特点,该算法采用了全卷积网络中的滑窗取样训练,并且使用了密集连接操作、递归卷积操作和并行卷积操作。实验表明,在同一虚警率情况下,该方法的目标检测率总是最高的,证明本文提出的全卷积网络相较于传统方法具有更优的检测效果。最后,对于图像序列中不足6个像素的运动目标,本文提出了一种由3D卷积核和卷积长短时记忆层构建的模型,其中长短时记忆层门控单元中的全连接操作被改为卷积操作。针对该模型噪声残留较多的问题,该算法创造性地引入了注意力机制。3D卷积核提取连续15帧图像的短期时空信息;卷积长短时记忆层提取序列的长期时空信息;注意力机制则舍弃背景信息并关注目标信息。实验表明,基于输出门注意力卷积长短时记忆网络在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上相对于其他方法分别平均降低了31.0%、39.5%,在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度指标上则分别平均提高了18.7%、3.1%,表明该方法背景杂波残留最少,检测效果最优。

何丽瑶[5](2020)在《基于Apriori及XGBoost算法的道路交通事故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道路交通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我国机动化程度也日益提高。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在2019年达到了 3.4亿,位居世界第一。但人们在享受出行快捷和便利的同时,也承担着道路交通事故带来的巨大损失。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也在近年来得到了国家安全战略层面上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充分挖掘海量事故数据并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以及诸多学者的高度关注。同时这也面临着两大重点和难点:一方面,历史事故数据多用于对“事故起数”、“受伤人数”、“死亡人数”和“财产损失”四项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其潜在信息未得到充分挖掘;另一方面,历史事故数据的离散性、多维度和模糊性等特征,导致各种应用局限的存在,进而直接影响传统数据分析理论与方、法的应用效果。本论文基于某地区2014年至2018年5年间的1,048,599条事故数据,针对道路交通事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从事故致因分析、事故严重程度预测两个方面,运用关联规则、XGBoost等数据挖掘相关理论与方法,构建道路交通事故分析体系,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首先本文基于SQL Sever,依据涉事人员数,以及人员伤亡程度将事故分为特大、重大、一般、轻微4个等级。从环境、道路、车辆、人员4个维度,运用可视化手段具体阐述各个维度下各因素对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2)本文从整个道路交通系统分析着手,基于优化后的关联规则算法揭示各因素间的相关关系,以把握深层次原因和内部机理。在算法实现上,创新性添加下置信度,以避免遗漏具有实际意义,解释性强的规则集。同时通过添加新的约束条件,对计算逻辑进行优化。(3)本文基于XGBoost算法进行事故严重程度的预测,通过科学调参达到较高准确性的预测结果,并且输出各个变量重要程度排序。依据预测结果,文中提出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建议和措施,为预防事故发生以及降低事故严重程度提供数据支持。

雷斌[6](2020)在《基于货物混合装箱的双载具跨层穿梭车仓储系统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仓储是现代物流中的重要环节,对物流服务的质量、成本和效率都有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智能制造、航空运输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客户需求个性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多品种、小批量的仓储需求逐渐成为仓储服务的主流需求。穿梭车仓储系统就是为了适应上述仓储需求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自动化仓储系统。在多品种、小批量为特征的仓储需求下,采用货物混合装箱存储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自动化仓储系统的出库效率,但这将使货位分配和作业调度比较复杂。本文基于多品种、小批量的仓储需求和作者多年来在自动化仓储领域的技术开发实践,面向双载具跨层穿梭车仓储系统,运用整数规划等运筹学方法和遗传算法、布谷鸟搜索算法、禁忌搜索等智能优化算法,以及集成优化思想,在货物混合装箱、货位分配、作业调度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具体工作包括:针对多品种、小批量的仓储需求特点,分析了自动化仓储系统中货物混合装箱问题,将该问题划分为两种情况进行研究。一种情况是同种货物(数量较少,未存满一箱)只存储在一个货箱,另一种情况是同种货物存储在多个货箱。对于以上两种情况,以使用货箱数量最小化为优化目标,以货箱的最大存储体积和最大存储重量为约束,建立了货物混合装箱优化模型。基于左下(Bottom-Left,BL)装箱布局,采用分层装箱策略和递归思想,分别设计了货物同构装箱优化和异构装箱优化的启发式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至少95%被测试货箱的底面积利用率在90%以上。在对作业类型、作业调度和设备运动特性等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推导了不同出库货位分布下的系统作业时间计算公式,以作业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双载具跨层穿梭车仓储系统的作业调度优化模型,并设计了遗传-布谷鸟搜索混合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法中运用了动态步长控制因子,并将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的选择和交叉思想引入布谷鸟搜索(Cuckoo Search,CS)过程。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比较了GACS混合算法与CS算法和GA算法的性能,以及不同作业规模、不同货架层列比、不同穿梭车配置数量下仿真实例的优化效果。针对货物混合装箱存储模式下,货物混合装箱和货位分配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运用集成优化思想,以某一历史时段出库作业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双载具跨层穿梭车仓储系统的货物混合装箱和入库货位分配集成优化模型,并设计了基于群体编码方式的改进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选择某航空配餐企业2018年的出库数据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以该库较高频次出库的100种货物作为货物混合装箱和货位分配的测试对象。对比了订单体积指数(Cube-Per-Order Index,COI)规则优化、分别优化和集成优化三种优化方法的优化效果;分析了某一时段单个出库单作业时间的优化情况,以及订单变化对优化结果的影响;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集成优化方法能够得到较优的货物混合装箱和入库货位分配方案。在同种货物存放在多个巷道的多个货位情况下,针对多品种、小批量拣选出库作业特点,运用集成优化思想,以多巷道出库作业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双载具跨层穿梭车仓储系统的出库货位选择和作业调度集成优化模型,并设计了禁忌-遗传-布谷鸟搜索混合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以某航空配餐企业2019年8月出库数据为测试用例,分别采用小规模、不同出库货物规模、不同待选货位规模下的测试用例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出库货位选择和作业调度集成优化策略比分别优化策略可提高作业效率10%20%。基于货物混合装箱的双载具跨层穿梭车仓储系统优化问题的研究结果,可为自动化仓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王霞[7](2020)在《面向开放式场景的RFID数据传输协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物联网引发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物联网的关键支撑技术之一,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2019年中国RFID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显示中国RFID产业正步入大规模推广布局成熟期,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500亿元。随着终端设备持续增加、行业应用不断深入,大型开放式RFID系统日渐普及。不同于封闭式系统,开放RFID系统面临大规模性、不确定性、及隐私敏感性等特征制约,为RFID高效数据传输研究带来严峻挑战。本文根据RFID数据流方向不同,从阅读器数据分发与标签数据收集两方面展开研究,以期实现大规模、不确定、隐私敏感场景下的高效、可靠RFID数据传输。具体研究包括:(1)针对开放式RFID系统的大规模特征,研究基于冲突调解与数据压缩的高效RFID分组协议。传统阅读器数据分发采用一对一单播通信,这种串行通信方式数据传输效率低,难以满足大规模RFID系统的实时性要求。论文提出高效的标签分组协议,利用冲突调解与数据压缩的方法进行快速分组,为高效的批量数据分发提供保障。(2)针对开放式RFID系统的不确定特征,研究基于布谷过滤器的未知标签识别机制。不确定性是指开放式RFID系统中存在无法提前预知的未知标签,这些未知标签会干扰监测标签,造成假阳性问题。论文提出联合使用布谷过滤器与标签指纹的方法对未知标签进行快速过滤、分离与识别,为上层应用的可靠性提供支撑。(3)针对开放式RFID系统的隐私敏感性特征,研究面向不可调和标签冲突的丢失标签识别协议。为保障RFID系统隐私,通常使用阻塞标签对目标标签进行保护,避免其被非法阅读器查询。然而,阻塞标签会导致不可调和的标签冲突问题,干扰标签识别过程。论文基于分组思想,首次提出阻塞环境下的丢失标签检测协议,为实现隐私敏感环境下的协议设计提供思路。

王伟[8](2019)在《《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文中指出《科学》杂志的创刊发行在近代中国的科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1915年1月到1949年5月,35年间《科学》杂志共出版31卷,合计350期,留下了约3000万字的宝贵思想财富。从20世纪90年代起,对《科学》杂志的相关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时至今日,关于它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均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从传播学的视角剖析其科学传播理念形成、内容变迁和特色效果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本研究基于1915-1949年的《科学》杂志的传播活动和发刊内容,将其置于中国近代科学发展与时代变动及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之下,运用科学传播最新理论,从传播主体自身行为和社会行为的角度,在梳理杂志自身科学传播活动的基础上,分析多元化的传播主体社会角色的形成和变迁,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和演化路径,科学传播内容与实践的互动变迁关系,以及科学传播采用的方式和策略,最后对科学传播的效果进行考察。本研究主旨是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过程、传播主体、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策略以及传播效果的全方位考察,力图展示中国近代科学传播活动从知识价值传播到科学文化建构演变的一个缩影,为当代科学传播活动提供思想指导和历史借鉴,既具一定的历史意义,又具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研究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理论概念、思路方法和观点内容,进而指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第2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以《科学》杂志基于中国社会现实的传播目标入手,通过对杂志不同时期传播发展过程背后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因素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活动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经历了一个传播观念表达、传播范式形成、传播优先解谜、传播危机反应和传播理念转型的发展过程。第3章,《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通过选取《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编辑部长群体和撰稿科学家群体中的代表人物,对其在科学传播实践过程中的教育背景、发刊情况、发刊内容和传播特点进行量化分析,指出《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是一场由留美学生为主体的自然科学家群体发起,由政治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共同参与并推动的一场致力于科学启蒙的传播实践活动。多元化的传播主体在推进中国近代科学传播发展的同时,在共同具有的“精神特质”的指引下,自身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得以确立,并普遍经历了一个从科学传播、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到科学管理的多重社会角色变迁历程。第4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通过对《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及发展过程分析,指出“求真致用”的科学传播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特征与科学文化价值特征的融合统一。《科学》杂志在推进科学传播理念的实现过程中,通过栏目体裁和内容编排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客观展示了科学名词本质观念和科学社会兴趣的变迁过程;通过传播思想和传播内容等具体的实践,“求真”理念推进了科学本质观念在社会的变迁,“致用”理念推进了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具体实践。第5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以1915-1949年《科学》杂志的发刊内容为基础,按照科学传播实践与社会互动的不同阶段,将其分为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四个不同的时期,在对发刊概况、出刊内容等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在发刊内容变迁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思想、“抗战救国”下的传播思想和“科学建国”下的传播思想等不同特征。第6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和策略选择。通过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探讨、“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传播和科学的“科学”的思想传播,推进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通过积极回应社会热点、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创设科学传播机构,推进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通过推进科学在共同体内部传播、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和科学与国际传播交流的实践,实现科学传播在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第7章,《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从当代科学与传播实践中面临的“危机”入手,通过对《科学》杂志在传播实践中产生的“科学主义”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科学主义”忽视了传播作为人的社会活动现实,从而使科学自身与传播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冲突的必然。这种内在的冲突启示当代科学传播既要遵循科学原则,更要遵循传播原则,应该走一条科学与人文发展的实践道路。最后,在对第2-7章研究结论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对本研究做出整体的评价,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许文祥[9](2019)在《基于产品基因的建材装备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制造业全球化的不断加速,制造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质量产品在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等方面的作用愈加明显,质量成为提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手段来提升产品质量竞争力。产品基因作为生物领域与机械领域融合的产物,在产品信息的描述、管理和应用方面具有优良的特性,因此,它被应用于设计、制造、质量等多个领域,也为制造企业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建材装备产品及其制造过程特点,提出了基于产品基因的建材装备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面向建材装备制造过程质量控制的产品基因建模方法。首先,分析了建材装备企业产品与制造过程的特点,阐述了建材装备产品基因的内容,提出了以加工面为遗传信息承载单元的产品基因模型,定义了产品基因的信息模型结构、编码方法和获取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品基因知识库,并对其内容和形成进行了阐述,定义了产品基因知识的存储与检索方法以及属性相似度计算规则,为其应用提供了基础。(2)提出了基于产品基因的建材装备质量缺陷诊断模型。首先,提出了基于直接相似度与合成相似度结合的产品基因知识过滤方法,以保证所获取知识的可用性,同时,应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对相关产品基因的各元素权重进行优化;然后,针对质量缺陷与成因之间多对多关系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的质量缺陷多因素诊断方法;最后,以某建材装备企业实际案例为对象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与分析。(3)提出了基于产品基因的建材装备质量综合评价模型。首先,以目标基因与非缺陷基因的相似程度及其与缺陷基因的差异程度为依据,提出了基于产品基因知识库的产品质量状态评价方法;然后,提出了基于产品基因状态评价的产品质量综合评价方法,为了获得更加准确的评价结果,提出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的关联产品基因权值评估方法,并针对亚健康产品存在的质量风险,提出了基于鱼骨图的分析方法;最后,以某建材装备企业一磨辊轴为案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4)提出了基于产品质量评价的建材装备制造执行过程优化方法。在分析建材装备产品基因重组过程的基础上,结合产品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提出了考虑质量评价的制造任务优化调度模型,通过合理的制造资源选择来保证产品质量,为实现该目标,设计了一种改进的混合遗传离散粒子群算法(Hybrid Genetic Algorithm and Discret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H-GA-DPSO)用于求解该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性能优势。(5)针对所提出模型与方法的实际应用,在分析建材装备企业产品、制造过程和管理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了面向建材装备企业制造过程的质量信息采集、共享与决策支持系统,并对系统开发背景、架构、性能优化设计、功能实现进行了详细论述。

黎达绅[10](2019)在《清代广州府进士群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层级的功名,在传统社会中有着非常之高的知名度和公信力。进士阶层不仅构成了国家官员队伍中的主体部分,是士大夫阶层中文化素养最高的群体,也是一个区域中难能可贵的高端人才,对地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力。研究一个区域进士群体的具体概况和演变轨迹,不仅有助于理解王朝国家的政治局势变革与区域社会历史演变轨迹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践行“文化强国”和“人才兴国”战略,为区域社会的人才培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提供一点历史启示。本文主要以清代广州府进士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具体人数、名次与仕进情况,及其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显着特征和原因,以及他们与地方社会互动中的主要贡献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全文除摘要、绪论及结论之外共四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是对清代广州府进士群体的统计依据进行了界定,就所使用的研究成果和文献史料进行说明,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清代广州府进士群体的科次情况和籍贯分布进行了统计,得出清代广州府共产生了进士579名;然后就各甲人数及整体名次作了归纳说明;最后则是对这一群体的仕进情况进行了考证和分析。第二章重点阐述了清代广州府进士群体在时间分布上所呈现出的显着特征及成因。总体上看,清代广州府进士无论是在平均各科数量上,还是在全国进士总数的比例中,都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但在不同阶段也有着不同的特征,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顺治、康熙两朝的低谷期,雍正、乾隆两朝的平稳上升期,嘉庆、道光和咸丰三朝的快速增长时期,同治和光绪两朝的鼎盛时期。这既与王朝国家的发展大背景息息相关,也与广州地方社会的发展状况紧密相连。第三章着重讨论了清代广州府进士群体在空间分布上所呈现出的显着差别及成因。相比其他县区,进士高度集中分布在处于第一等级的南海、顺德、番禺三个县,其总数几乎占据了广州府进士总数的三分之二;而第二等级的四个县占总数的四分之一,第三等级的七个县仅占总数的百分之六强,与第一等级之间差异十分悬殊。此外,第一等级内部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特征,如顺德作为普通县区,进士数量比省城附郭番禺还多;番禺县二甲进士人数大大超过南海、顺德;一甲进士也多出现在南海、顺德、番禺三县等。究其成因,这既与各地地理位置的差异、交通状况的好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官学等级和学额数量的不平等以及书院和社学教育的不均衡等基础性因素有密切关系,也是不同层级县区之间内部的重要因素影响所至。第四章主要从清代广州进士群体与地方社会的互动来着眼。清代广州进士群体作为地方绅士中的上层,在与地方的互动上是比较积极的,这主要体现在下列两个层面:一是在地方公共事务的管理上,诸如参与赌博的治理,规范社会风气;协助地方官治理社会,协调官民关系;致力于水利的修建,交通的完善等公益事业;地方秩序的维护,参与基层社会的治理等;二是对地方文教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诸如参与贡院、学宫的建设,兴学重教、聚众讲学以及参与地方志的编纂、着书立说、创作诗文等。总之,清代广州的进士群体为清代广州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不少历史贡献。

二、AUTHOR INDEX AUTHOR INDEX( Volume 1 2 ,2 0 0 1 )(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UTHOR INDEX AUTHOR INDEX( Volume 1 2 ,2 0 0 1 )(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案例推理和贝叶斯网络的建设工程围标串标致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现状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围标串标基本理论
        2.1.1 招投标
        2.1.2 招标方式
        2.1.3 围标串标行为的定义
        2.1.4 围标串标行为表现形式
        2.1.5 围标串标行为的危害
    2.2 案例推理技术
        2.2.1 CBR的发展及推理过程
        2.2.2 案例表示
        2.2.3 案例检索
        2.2.4 案例重用
        2.2.5 案例修正
    2.3 贝叶斯网络
        2.3.1 贝叶斯网络理论基础
        2.3.2 贝叶斯网络的构成
        2.3.3 贝叶斯网络学习
        2.3.4 贝叶斯网络概率推理
    2.4 基于案例推理的贝叶斯网络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CBR的贝叶斯网络构建方法
    3.1 建设工程围标串标案例的案例库结构
        3.1.1 建设工程分类
        3.1.2 案例库构成
    3.2 建设工程围标串标案例库的案例表示
    3.3 建设工程围标串标的案例检索与匹配
        3.3.1 建设工程围标串标案例索引
        3.3.2 建设工程围标串标的案例检索
    3.4 基于CBR的建设工程围标串标贝叶斯网络构建
        3.4.1 贝叶斯网络的组合
        3.4.2 贝叶斯网络的剪枝
        3.4.3 贝叶斯网络的提炼与细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设工程围标串标贝叶斯网络模型实例分析
    4.1 建设工程围标串标案例的推理验证
        4.1.1 案例介绍
        4.1.2 案例表示及描述性统计
        4.1.3 案例聚类及相似匹配
        4.1.4 确定网络节点
    4.2 贝叶斯网络模型构建
        4.2.1 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
        4.2.2 贝叶斯网络参数学习
    4.3 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推理分析
        4.3.1 逆向推理分析
        4.3.2 敏感性分析
        4.3.3 致因分析
        4.3.4 贝叶斯网络模型推理
    4.4 关于建设工程围标串标行为的管理建议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局限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社区级活力中心的类型与空间分布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居民需要社区型业态
        1.1.2 社区型业态总是组团出现
        1.1.3 城市整改造成影响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
2 文献综述
    2.1 基础理论研究:商业与空间结构的关系
    2.2 基于传统的统计学和社会地理学方法的商业分析
    2.3 空间句法领域的社区商业分析
    2.4 文献综述小结
    2.5 研究问题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数据的收集
        3.1.1 案例区域的选择
        3.1.2 案例区域内店铺和业态功能元素数据的获取方法
        3.1.3 数据收集成果
    3.2 空间句法软件建模法
        3.2.1 分析所使用的空间句法模型
        3.2.2 线段模型空间参数选择
    3.3 数据的处理方法与研究框架
4 七个案例区域业态数量与分组统计分析
    4.1 案例数据采样整体统计分析
    4.2 各案例细分业态分组统计分析
        4.2.1 食品组业态的各案例统计分析
        4.2.2 零售组业态的各案例统计分析
        4.2.3 社区基础需求组业态的各案例统计分析
        4.2.4 社区服务组业态的各案例统计分析
        4.2.5 其他社区组业态的各案例统计分析
        4.2.6 城市功能组业态的各案例统计分析
    4.3 各案例区域的相似程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社区型业态的属性判定
    5.1 业态的出现率与共现性描述
        5.1.1 业态的在案例中的出现率统计
        5.1.2 业态“共现性”分析
    5.2“摇摆型”业态的判定和分类
    5.3 各个案例区域“摇摆型”业态的归属分析
        5.3.1 以白塔寺为例的“摇摆型”业态的归属分析
        5.3.2 其他各案例“摇摆型”业态的归属分析
        5.3.3“摇摆型”业态的归属汇总
    5.4 本章小结
6 社区级活力中心的类型研究与统计分析
    6.1 500M半径社区级活力中心组团的选取及业态特征
        6.1.1 500m半径社区级活力中心组团的选取
        6.1.2 500m半径社区级中心组团的业态数量规律
        6.1.3 500m半径社区级中心组团不同业态的共现规律
        6.1.4 社区级活力中心组团的结构模式
    6.2 社区级活力中心组团的评价体系与分析结果
        6.2.1 中心评价体系维度
        6.2.2 500m半径社区级活力中心组团的评价分级结果
    6.3 500M半径社区级活力中心组团归类
        6.3.1 不同类别社区级活力中心组团的划分方式
        6.3.2 不同类别社区级活力中心组团的分析结果
    6.4 500M半径社区级活力中心组团研究小结与反思
    6.5 100M半径社区级活力中心的选取及业态特征
        6.5.1 100m半径社区型中心的选取
        6.5.2 100m半径社区型中心的业态数量规律及共现规律
    6.6 100M半径社区级活力中心归类
        6.6.1 大型高质量 100m社区级活力中心
        6.6.2 中小型高质量 100m社区级活力中心
        6.6.3 一般质量的 100m社区级活力中心
        6.6.4 大型近似城市类型的 100m社区级活力中心
        6.6.5 中小型近似城市类型的 100m社区级活力中心
        6.6.6 社区级活力中心划分方式的补充
    6.7 不同类别 100M半径社区级活力中心的分析结果
        6.7.1 第一组:大型高质量 100m半径社区型中心的统计分析
        6.7.2 第二组:中小型高质量 100m半径社区型中心的统计分析
        6.7.3 第三组:一般质量的 100m半径社区型中心的统计分析
        6.7.4 第四组:近似城市类型的 100m半径活力中心的统计分析
        6.7.5 其他社区级活力中心划分方式的统计分析
    6.8 本章小结
7 各类型社区级活力中心空间规律的分析
    7.1 各类型社区级活力中心的距离分布规律
    7.2 各案例社区级活力中心的空间拓扑规律统计
        7.2.1 各案例中社区级活力中心所在区域的空间句法参数统计
        7.2.2 社区级活力中心的各级尺度空间拓扑参数箱型图分析
        7.2.3 各类型社区级活力中心的空间句法参数活跃区间规律分析
    7.3 社区级活力中心的评价指标的回归分析
        7.3.1 胡同街区案例中心判断与评价指标的回归分析
        7.3.2 城区居住区案例中心判断与评价指标的回归分析
        7.3.3 郊区类型案例中心判断与评价指标的回归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结语与展望
    8.1 结论:解码社区级商业功能分布的空间逻辑
    8.2 展望:走向精准化的城市更新与住区空间设计
    8.3 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深度学习的情感分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基于情感知识的分析方法
        1.3.2 基于特征与机器学习的方法
        1.3.3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
    1.4 本文研究内容
        1.4.1 多头注意力记忆网络情感分类模型
        1.4.2 用于情感分类的多任务学习模型
        1.4.3 细粒度情感分析实例应用
        1.4.4 技术路线图
    1.5 本文章节安排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2.1 循环神经网络
    2.2 记忆网络
    2.3 基线模型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多头注意力记忆网络的对象级情感分类方法
    3.1 常用模型的缺陷
    3.2 基于多头注意力记忆网络的情感分类方法
        3.2.1 多头注意力记忆网络总体结构
        3.2.2 注意力层与位置信息编码
        3.2.3 前馈层网络与损失函数
    3.3 实验设计与实验分析
        3.3.1 实验数据集与实验配置
        3.3.2 实验设计与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多任务学习模型的情感分类方法
    4.1 记忆网络模型的应用限制
    4.2 多任务学习模型
        4.2.1 Transformer
        4.2.2 Capsule
        4.2.3 损失函数
    4.3 实验设计与分析
        4.3.1 实验配置与实验数据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例分析
    5.1 数据收集和预处理
    5.2 情感分类模型训练
    5.3 用户评论挖掘
        5.3.1 用户评论总体描述
        5.3.2 用户口碑的时间序列可视化分析
        5.3.3 细粒度的用户情感倾向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附录A 细粒度情感分类结果
    A.1 二月份负面评论细粒度情感分类结果表
    A.2 四月份负面评论细粒度情感分类结果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4)基于深度学习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本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红外运动弱小目标检测的研究内容
        1.2.1 运动弱小目标的概念
        1.2.2 地基平台红外运动弱小目标检测的研究内容
        1.2.3 天基平台红外运动弱小目标检测的研究内容
        1.2.4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指标
    1.3 红外运动弱小目标检测的研究现状分析运动弱小目标的概念
        1.3.1 国内外相关实验室研究工作
        1.3.2 基于单帧图像的跟踪前检测算法
        1.3.3 基于序列图像的检测前跟踪算法
    1.4 创新点汇总和章节安排
        1.4.1 本文创新点汇总
        1.4.2 章节安排
第2章 红外图像特性分析
    2.1 红外图像的模型构建
    2.2 红外图像弱小目标检测的影响因素分析
        2.2.1 目标特性分析
        2.2.2 背景特性分析
        2.2.3 噪声特性分析
    2.3 主要技术指标
    2.4 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的难点
    2.5 人类视觉系统特性在红外弱小目标检测中的应用
        2.5.1 人类视觉系统概述
        2.5.2 人类视觉系统特性及其应用
        2.5.3 人类视觉系统特性在红外弱小目标检测领域的不足之处
    2.6 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特性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
        2.6.1 基于HVS单尺度的拉普拉斯-高斯(Lo G)算法
        2.6.2 基于多尺度块的局部对比度测量(MPCM)算法
        2.6.3 多尺度平均绝对灰度差(MS-AAGD)算法
        2.6.4 不同HVS算法的优缺点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全卷积网络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
    3.1 研究动机
    3.2 卷积神经网络理论基础
        3.2.1 神经元与卷积神经网络结构
        3.2.2 卷积神经网络前向传播
        3.2.3 卷积神经网络反向传播
    3.3 全卷积网络与卷积神经网络的不同点
    3.4 基于全卷积网络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
        3.4.1 残差单元
        3.4.2 递归模块
        3.4.3 检测方案
        3.4.4 模型设计
        3.4.5 损失函数
        3.4.6 实验设置
    3.5 实验结果和分析
        3.5.1 数据集描述
        3.5.2 实验结果与性能对比
    3.6 本章结论
第4章 基于全卷积递归网络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
    4.1 研究动机
    4.2 基于全卷积递归网络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
        4.2.1 基于全卷积递归网络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
        4.2.2 全卷积递归网络体系结构
        4.2.3 损失函数
        4.2.4 实验设置
    4.3 实验结果和分析
        4.3.1 数据集描述
        4.3.2 实验结果与性能对比
    4.4 本章结论
第5章 基于卷积长短时记忆网络的红外弱小目标轨迹提取
    5.1 研究动机
    5.2 模型
        5.2.1 递归神经网络
        5.2.2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5.2.3 卷积长短时记忆网络
        5.2.4 3D卷积神经网络
    5.3 基于卷积长短时记忆网络的目标轨迹提取算法
        5.3.1 模型设计
        5.3.2 实验设置
        5.3.3 与基准模型的比较
    5.4 基于注意力机制卷积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目标轨迹提取
        5.4.1 注意力机制作用原理
        5.4.2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onv LSTM
        5.4.3 模型设计
        5.4.4 实验设置
        5.4.5 实验结果分析与对比
    5.5 本章结论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基于Apriori及XGBoost算法的道路交通事故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1.3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及方法选择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道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影响因素可视化分析
    2.1 道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2.2 事故数据说明与预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清洗
        2.2.3 数据集成
        2.2.4 数据变换
    2.3 致因可视化分析
        2.3.1 环境因素对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
        2.3.2 道路因素对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
        2.3.3 车辆因素对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
        2.3.4 人员因素对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
第3章 基于改进的Apriori算法事故致因分析
    3.1 关联规则相关理论
        3.1.1 关联规则的提出背景
        3.1.2 关联规则的基本概念
        3.1.3 关联规则的算法选择
    3.2 事故致因分析建模
        3.2.1 基于Apriori算法的建模
        3.2.2 改进传统Apriori算法的必要性
        3.2.3 基于改进的Apriori算法建模
    3.3 模型规则集推理应用
第4章 基于XGBoost算法的事故严重程度预测
    4.1 XGBoost相关理论
        4.1.1 集成学习基本概念
        4.1.2 XGBoost基本原理
        4.1.3 XGBoost的优点
    4.2 事故严重程度预测建模
        4.2.1 XGBoost参数设定
        4.2.2 数据集的划分
        4.2.3 最优参数组合的搜索
        4.2.4 预测结果的输出
    4.3 模型解读与应用
        4.3.1 加强驾驶者专项安全教育
        4.3.2 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4.3.3 建立事故应急响应体系
第5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货物混合装箱的双载具跨层穿梭车仓储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2 研究对象
        1.2.1 双载具跨层穿梭车仓储系统概述
        1.2.2 货物装箱问题概述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穿梭车仓储系统
        1.4.2 货物装箱
        1.4.3 货位分配
        1.4.4 作业调度
        1.4.5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5.1 研究内容
        1.5.2 论文结构
2 自动化仓储系统货物混合装箱优化
    2.1 问题分析
    2.2 同种货物只存放在一个货箱的货物混合装箱优化
        2.2.1 问题描述
        2.2.2 优化模型
        2.2.3 算法设计
        2.2.4 算例分析
    2.3 同种货物存放在多个货箱的货物混合装箱优化
        2.3.1 问题描述
        2.3.2 优化模型
        2.3.3 算法设计
        2.3.4 算例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双载具跨层穿梭车仓储系统作业调度优化
    3.1 问题描述
    3.2 作业流程分析
    3.3 设备作业分析
        3.3.1 设备调度分析
        3.3.2 运动特性分析
    3.4 模型建立
        3.4.1 系统假设
        3.4.2 符号定义
        3.4.3 模型建立
    3.5 算法设计
        3.5.1 算法概述
        3.5.2 编码设计
        3.5.3 自适应步长设计
        3.5.4 算法流程
    3.6 算例验证
    3.7 本章小结
4 货物混合装箱和入库货位分配集成优化
    4.1 问题分析与描述
    4.2 模型建立
        4.2.1 系统假设
        4.2.2 符号定义
        4.2.3 模型建立
    4.3 算法设计
        4.3.1 相似系数计算
        4.3.2 改进遗传算法设计
        4.3.3 出库货位选择算法设计
    4.4 算例验证
        4.4.1 数据来源
        4.4.2 算例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出库货位选择和作业调度集成优化
    5.1 问题分析与描述
    5.2 模型建立
        5.2.1 系统假设
        5.2.2 符号定义
        5.2.3 模型建立
    5.3 算法设计
        5.3.1 出库货位选择阶段算法
        5.3.2 作业调度阶段算法
    5.4 算例验证
        5.4.1 算例数据
        5.4.2 计算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下一步研究工作计划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面向开放式场景的RFID数据传输协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1.3 创新性与贡献
    1.4 文章组织结构
第二章 研究进展
    2.1 RFID系统模型
        2.1.1 RFID系统结构
        2.1.2 RFID特点与分类
    2.2 RFID发展与应用
    2.3 RFID研究现状
        2.3.1 大规模环境下数据传输协议的研究
        2.3.2 不确定场景下未知标签识别协议研究
        2.3.3 隐私敏感场景下丢失标签识别协议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效RFID分组协议
    3.1 引言
    3.2 问题陈述
        3.2.1 系统模型
        3.2.2 问题定义
    3.3 基于冲突调解和数据压缩的分组协议
        3.3.1 研究动机
        3.3.2 协议描述
        3.3.3 性能分析
    3.4 多分组扩展
    3.5 协议性能评估
        3.5.1 仿真设置
        3.5.2 时间效率
        3.5.3 单分组协议性能对比
        3.5.4 多分组协议性能对比
        3.5.5 与 FSA 和 DFSA 性能对比
        3.5.6 通信误差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未知标签识别协议
    4.1 引言
    4.2 问题定义
    4.3 基于布谷过滤器的未知标签识别协议
        4.3.1 CUI协议概述
        4.3.2 CUI协议详细设计
    4.4 协议性能评估
        4.4.1 仿真设置
        4.4.2 负载因子和假正率
        4.4.3 执行轮数和识别精度
        4.4.4 执行时间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阻塞RFID系统丢失标签识别协议
    5.1 引言
    5.2 问题描述
        5.2.1 问题定义
        5.2.2 通信背景
    5.3 直观解决方案
    5.4 基于分组的丢失标签识别协议
        5.4.1 GMTI协议概述
        5.4.2 分组阶段
        5.4.3 识别阶段
        5.4.4 GMTI协议性能分析
    5.5 基于冲突调解的丢失标签识别协议
        5.5.1 RMTI协议概述
        5.5.2 调解识别阶段
        5.5.3 RMTI协议性能分析
    5.6 同步丢失标签识别协议
        5.6.1 CMTI协议概述
        5.6.2 CMTI协议详细设计
        5.6.3 CMTI协议性能分析
    5.7 协议性能评估
        5.7.1 仿真设置
        5.7.2 协议性能对比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A 主要符号对照表
附录 B 主要中英文术语对照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项目
致谢

(8)《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课题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1.3 研究评述与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思路和方法
        1.2.1 理论概念
        1.2.2 基本思路
        1.2.3 研究方法
    1.3 本课题研究主要观点及内容
        1.3.1 主要观点
        1.3.2 主要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1.4.1 重点难点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实践历程
    2.1 以“科学救国”为价值信念的缘起
    2.2 以“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为解谜的实践
        2.2.1 传播观念表达阶段(1915-1918):首倡“科学”和“民权”
        2.2.2 传播范式形成阶段(1919-1927):“科学家”与“革命家”联姻
        2.2.3 传播优先解谜阶段(1928-1937):中国科学化运动的实践
        2.2.4 传播危机反应阶段(1938-1945):为“抗战救国”服务
        2.2.5 传播理念转型阶段(1946-1949):“科学建国”的观念表达
    2.3 小结: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未预料到的结果
第3章 《科学》杂志的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社会角色变迁
    3.1 《科学》杂志的组织管理者群体评析
        3.1.1 理事会会长(社长)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3.1.2 董事会会长群体代表评析
    3.2 《科学》杂志的编辑部长(主编)群体社会角色评析
        3.2.1 首任编辑部长杨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2 任职最长编辑部长王琎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3 首个专职编辑部长刘咸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4 代理编辑部长卢于道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2.5 “最后一任”编辑部长张孟闻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 《科学》杂志的撰稿科学家(编辑)群体代表评析
        3.3.1 胡明复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2 秉志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3.3 李俨在传播实践中的角色评析
    3.4 小结:多元化传播主体的形成与“精神特质”
        3.4.1 作为职业的自然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角色的形成
        3.4.2 多元化传播主体的“精神特征”
第4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理念的形成与演进
    4.1 理念与科学传播理念
        4.1.1 理念
        4.1.2 科学传播理念
    4.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和演进
        4.2.1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传统价值源泉
        4.2.2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科学价值源泉
    4.3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表现形式
        4.3.1 内容的编排:科学名词本质观念的变迁
        4.3.2 栏目的体裁:科学名词社会兴趣的变迁
    4.4 “求真致用”科学传播理念的演变与实现路径
        4.4.1 “求真”理念下推进科学本质观念的演变
        4.4.2 “致用”理念下推进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演变
    4.5 小结:科学传播理念与科学主义
第5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内容变迁
    5.1 《科学》杂志的传播内容概述
    5.2 传播观念表达到范式形成转变的《科学》杂志(1-6 卷)
        5.2.1 出刊概况
        5.2.2 出刊内容
        5.2.3 传播特点:全面的科学普及思想
    5.3 传播范式形成到优先解谜转变的《科学》杂志(7-18 卷)
        5.3.1 出刊概况
        5.3.2 出刊内容
        5.3.3 传播特点:中国科学化和科学中国化的传播实践思想
    5.4 传播优先解谜到危机反应转变的《科学》杂志(19-25 卷)
        5.4.1 出刊概况
        5.4.2 出刊内容
        5.4.3 传播特点:“抗战救国”下的传播实践思想
    5.5 传播危机反应到理念转换的《科学》杂志(26-31卷)
        5.5.1 出刊概况
        5.5.2 出刊内容
        5.5.3 传播特点:“科学建国”思想的全面表达
    5.6 小结:“全方位”的科学普及与启蒙
第6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方式与策略选择
    6.1 科学传播社会行为的合法性建构
        6.1.1 对“中国有无科学”问题的多维度解答
        6.1.2 对“整个科学”本质观念的全面传播
        6.1.3 对科学的“科学”思想的传播
    6.2 科学传播社会地位的权威性确立
        6.2.1 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建构话语权威
        6.2.2 推进科学信息交流,建构知识权威
        6.2.3 创设科学传播机构,建构体制权威
    6.3 科学传播社会实践的渐进性拓展
        6.3.1 推进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传播交流
        6.3.2 推进科学向共同体外部传播交流
        6.3.3 推进科学向国际社会的传播交流
    6.4 小结:科学传播的方法学派特征评介
第7章 《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效果评析
    7.1 当代科学传播实践的双重危机
        7.1.1 “科学”的危机
        7.1.2 “传播”的危机
    7.2 科学传播实践中对科学的重构
        7.2.1 从传统传播理论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7.2.2 从现代传播媒介视角审视《科学》杂志传播下的“科学”
    7.3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与融合
        7.3.1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冲突
        7.3.2 科学理念与传播理念的融合
    7.4 小结:科学传播实践,回归“科学”与“人文”
结语及下一步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科学》杂志第1卷索引详目(示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产品基因的建材装备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质量管理思想与技术的发展
        1.1.2 我国建材装备企业面临的挑战
    1.2 课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产品基因及其在机械领域的应用
        1.4.2 产品质量缺陷诊断
        1.4.3 产品质量评价
        1.4.4 考虑质量的制造任务优化调度
    1.5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6 课题支撑
    1.7 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面向建材装备制造过程质量控制的产品基因研究
    2.1 引言
    2.2 建材装备产品基因
        2.2.1 建材装备产品特点分析
        2.2.2 建材装备产品基因内容
        2.2.3 建材装备产品基因模型
        2.2.4 建材装备产品基因编码方法
        2.2.5 建材装备产品基因获取方法
        2.2.6 建材装备产品基因实例
    2.3 建材装备产品基因知识库
        2.3.1 建材装备产品基因知识库内容
        2.3.2 建材装备产品基因知识存储与检索
        2.3.3 建材装备产品基因属性相似度计算规则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产品基因的建材装备制造过程质量缺陷诊断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建材装备制造过程质量缺陷诊断模型
        3.2.1 建材装备制造过程质量缺陷成因分析
        3.2.2 基于产品基因的建材装备制造过程质量缺陷诊断框架
    3.3 建材装备产品质量缺陷诊断方法
        3.3.1 基于直接相似度的诊断知识过滤方法
        3.3.2 基于合成相似度的可用诊断知识获取方法
        3.3.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质量缺陷多因素诊断方法
    3.4 质量缺陷诊断实例分析
        3.4.1 数据准备
        3.4.2 诊断知识过滤
        3.4.3 产品质量缺陷诊断
        3.4.4 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产品基因的建材装备制造过程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建材装备制造过程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4.3 建材装备产品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4.3.1 基于直接相似度的可用产品基因评价知识过滤
        4.3.2 基于可用评价知识的关联产品基因评价
        4.3.3 产品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4.3.4 基于鱼骨图法的亚健康产品潜在质量问题分析
    4.4 质量综合评价实例分析
        4.4.1 目标产品基因提取与评价知识过滤
        4.4.2 产品质量综合评价
        4.4.3 潜在质量问题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产品质量评价的建材装备制造执行过程优化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面向建材装备制造执行过程优化的产品基因重组分析
        5.2.1 基因工程的启示
        5.2.2 建材装备产品基因重组模型
    5.3 基于产品质量评价的建材装备制造任务调度模型
        5.3.1 问题描述
        5.3.2 数学模型
    5.4 多层编码的混合遗传离散粒子群算法设计
        5.4.1 产品基因信息提取和评价知识过滤方法
        5.4.2 遗传算法设计
        5.4.3 离散粒子群算法设计
    5.5 实验对比与分析
        5.5.1 初始化案例数据
        5.5.2 参数设置
        5.5.3 对比实验与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产品基因的建材装备企业质量跟踪与决策支持系统
    6.1 引言
    6.2 系统开发背景及架构
        6.2.1 系统开发背景
        6.2.2 系统架构分析
        6.2.3 基于中间对象模型的多源信息集成框架
    6.3 系统设计
        6.3.1 系统结构设计
        6.3.2 系统安全与可配置性设计
    6.4 系统主要功能设计实例
        6.4.1 基于OPC技术的质量数据采集
        6.4.2 质量缺陷诊断
        6.4.3 质量评价与分析
        6.4.4 基于产品质量评价的制造执行过程优化
        6.4.5 质量跟踪与预警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B: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附录 C: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奖励
附录 D: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附录 E:项目验收报告
附录 F:软件版权

(10)清代广州府进士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科举制度研究
        (二)区域性的清代进士群体研究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思路及主要方法
第一章 清代广州府进士人数、名次与仕进
    一、清代广州府的建置沿革
    二、清代广州府进士的统计依据
    三、清代广州府进士的人数统计
    四、清代广州进士各甲人数及名次
    五、清代广州府进士仕进概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清代广州府进士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一、清代广州府进士不同时间段的分布概况
    二、清代广州府进士群体的时间分布特征
        (一)顺治、康熙两朝,广州进士人数的低谷期
        (二)雍正、乾隆两朝,广州进士人数平稳上升
        (三)嘉庆、道光和咸丰三朝,为广州进士人数的快速增长阶段
        (四)同治和光绪两朝是广州进士的鼎盛阶段
    三、清代广州府进士时间分布特征之成因分析
        (一)顺康时期进士处于低谷期之成因
        (二)雍乾两朝进士人数缓慢上升但升中有降的原因
        (三)嘉庆、道光和咸丰三朝,广州府进士人数总体大幅上升
        (四)同治、光绪时期,广州府举业的鼎盛阶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清代广州府进士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一、清代广州进士的空间分布概况
    二、清代广州进士的空间分布特征
    三、清代广州府进士空间分布特征之成因分析
        (一)影响各县区进士分布的基础性因素
        (二)不同层级县区进士分布出现较大差异的重要因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清代广州府进士与地方的互动
    一、广州府进士与地方公共事务的管理
        (一)参与禁赌
        (二)协助地方官治理社会
        (三)致力于公益事业
        (四)维护地方秩序
    二、清代广州府进士与地方文教的发展
        (一)参与贡院、学宫的建设
        (二)兴学重教、倡导新学
        (三)参与地方志的编纂
        (四)着书立说、创作诗文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1 广州府进士官职表
    附表2 清代广州府进士着作一览表
致谢

四、AUTHOR INDEX AUTHOR INDEX( Volume 1 2 ,2 0 0 1 )(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案例推理和贝叶斯网络的建设工程围标串标致因分析[D]. 周来智. 扬州大学, 2021(08)
  • [2]社区级活力中心的类型与空间分布逻辑研究[D]. 周晨.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基于深度学习的情感分类方法研究[D]. 高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基于深度学习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研究[D]. 杨其利.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0(02)
  • [5]基于Apriori及XGBoost算法的道路交通事故分析研究[D]. 何丽瑶. 苏州大学, 2020(03)
  • [6]基于货物混合装箱的双载具跨层穿梭车仓储系统优化研究[D]. 雷斌.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7]面向开放式场景的RFID数据传输协议研究[D]. 王霞. 南京大学, 2020(02)
  • [8]《科学》杂志的科学传播研究 ——基于1915-1949年发刊的文本分析[D]. 王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2)
  • [9]基于产品基因的建材装备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 许文祥. 武汉理工大学, 2019
  • [10]清代广州府进士群体研究[D]. 黎达绅.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作者索引 作者索引(第 1 卷 2 ,2 0 0 1 )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