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Builder中通用动态模糊查询的设计与实现

PowerBuilder中通用动态模糊查询的设计与实现

一、PowerBuilder中通用动态模糊查询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吴佳伟[1](2021)在《基于VRay引擎的云渲染研究和实现》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享受到技术革新带给我们在生活上的各种便利。在互联网家装设计行业中,渲染出的室内装修效果图的质量好坏和效果图的交付速度对设计师和客户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先对当前互联网家装设计行业在渲染器和渲染技术的使用进行介绍并分析他们的优缺点,然后引出本论文的基于VRay引擎的云渲染系统。在上述背景和研究现状下,本系统的主要工作如下。1.渲染数据研究。用户从虚幻4客户端导出的模型数据后,能转化为正确的VRay渲染数据,并合并其他场景数据以及图片文件形成全场景参数Vrscene文件并在场景中能渲染出正确的效果,同时可以单独实现渲染数据的渲染。在接收有场景文件数据加载请求时,能加载场景文件并对数据解析出对应材质列表中的各种贴图文件或者IES图片文件等。2.渲染服务器研究。系统能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验证,以及更新版本数据的下载,除此之外用户可以在渲染过程中的状态进行查询,以及对渲染过程进行管理包括各个模块之间的消息传递等功能,提高系统的交互性。3.分布式渲染研究。系统能对分布式渲染服务器进行管理和制定对应的策略。在获取到渲染请求之后,能调用空闲的渲染服务器进行渲染,若没有空闲服务器则采取合适的策略进行等待,然后云渲染服务器按照区域对图像进行划分,将任务传给对应的渲染服务器,然后再将所有渲染服务器的渲染结果合并成完整的渲染图。并且能在渲染服务器任务出现故障时也能有备选节点替补。搭建基于VRay引擎的云渲染系统,实现高质量的全景图渲染的功能。利用云渲染技术,解决了单机离线渲染普遍存在的渲染效率低,渲染过程中交互性差、资源使用率不合理等问题,在同等时间下渲染质量一般等问题,同时也为家居装修设计、游戏电影等行业的图像渲染质量发展和建设给与了新的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郑淇[2](2019)在《基于精细化部件的行人重识别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中的不断普及与其带来的侦破效率提高都为公共安全的刑事侦查破案方式带来了新的解决方式,与此同时,视频侦查技术得到了不断地发展与广泛地应用。然而在实际的侦查工作中,为了查寻嫌疑目标,公安人员往往需要调看安全事件发生时间前后及发生现场的附近区域的海量监控视频,以锁定追踪嫌疑目标。目前主要视频侦查手段往往通过人工肉眼查寻及分析视频中人员的画面及轨迹,最后做出嫌疑目标的确定。因此,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支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更新及公安工作对侦查时效性需求的持续增加,行人重识别技术受到了公安行业的重视。行人重识别,即给一个监控摄像头视频中的行人对象,在其他任何时段任何位置的监控摄像头查寻同一行人对象的技术,可以有效地为公安人员在侦查工作中快速地锁定、排查和追踪嫌疑对象,为黄金破案时间提供有力支持,具有重要意义。一个有判别力的行人特征可以为行人重识别后续的距离度量以及重排序带来更为可靠的依据,所以专注于行人对象外观表达,研究如何提取更加鲁棒的外观特征来表示行人对象一直以来是相关学者在行人重识别上的研究基础与重点,近年深度特征的流行更是吸引了大量的学者关注行人重识别中的特征表达。与此同时,一个有效的目标分割区域可以排除非目标杂质的干扰,对目标检索起着重要的正面作用,而深度特征作为目前最具表达力的特征已经被广泛地认可,因此本文依赖深度学习,着重研究具有辨识力的精细化的行人部件区域对行人重识别技术的改进。然而,伴随着深度学习的高效表达,模型对训练数据规模的需求也逐渐增大,加之实际视频侦查环境下的监控数据更复杂,基于精细化的分割部件区域外观表达的行人重识别仍然面临着以下三个瓶颈:(1)标注不足。为获取行人重识别特定区域内的外观特征,首先须通过行人解析数据集获得可信的行人解析部件区域。然而实际情况通常面临缺少针对特定环境下的像素级标注训练样本的问题。若直接利用特定公开数据集训练行人解析模型学习到统一的解析模型,则又会产生特征表达的偏移。(2)解析不准。现有的深度学习解析模型受到网络结构的限制,在网络中存在池化、卷积等类下采样操作,导致目标边缘无法精确解析,造成行人部件提取存在偏差,进而降低特征表达的鲁棒性。(3)特征判别力低。传统行人重识别方法难以有效利用部件信息,容易引入杂质干扰,此外多摄像头间存在视角变化等复杂因素,导致实际环境下的行人外貌特征表达能力不稳定。为此,本文重点在解析模型迁移、解析优化和特征联合表达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并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1)跨域行人部件解析的迁移方法。针对特定监控环境下的训练数据匮乏的问题,提出基于实例学习的跨域行人部件解析迁移方法,实现从单域数据训练向跨域数据训练的转变。主要利用高清时尚图里的丰富的信息,建立高清时尚图集与监控图集之间的特征关联,通过对监控图集内目标表观特征的提取及利用与高清时尚图集的特征映射关系,将高清时尚图中的行人解析模型迁移至监控环境中。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迁移模型可以较为精确地解析监控环境下的行人部件,较直接利用高清时尚图集训练的模型有明显的提高,并大幅优于现有最好的迁移模型,解决了监控图域数据集匮乏的问题。(2)基于视频序列的行人解析优化方法。针对深度模型难以精准刻画低质图像边缘的问题,提出基于视频序列的行人解析优化方法,利用底层动态特征实现静态行人解析的增强。主要通过深度学习获取相邻的多帧序列各部件的置信度,然后利用光流建立同一部件不同帧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利用行人动态变化特性对各部件进行约束,设计了基于视频序列底层特征的条件随机场(CRF)进行解析补偿推断。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行人序列中的模糊片段,此外将这些序列对应的解析结果重新优化解析模型进而在单张静态图片的行人解析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提升,尤其对于行人对象边缘部分得到更为精细的刻画。(3)多任务深度模型部件特征联合表达方法。针对行人特征表达存在干扰杂质的问题,提出基于多任务深度模型的部件特征联合表达方法,实现从混合区域到可信区域特征提取的转变。通过寻找最有辨识力的部件进行组合来代替传统的行人整体特征,将拉近同一目标的组合特征,增加不同目标之间的组合特征区分度,优化行人重识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算法较传统的基于整体特征或局部点、块特征的行人重识别算法有较高的提升,所提取的部件组合特征更具辨识力。综上所述,本文面向视频监控侦查技术瓶颈,完成行人重识别特征提取技术中的跨域迁移表达、动态特征反馈、部件特征组合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方面可为行人重识别在实际视频快速侦查应用中提供新的支撑。

郑尧文,文辉,程凯,宋站威,朱红松,孙利民[3](2019)在《物联网设备漏洞挖掘技术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物联网设备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物联网设备的安全也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安全漏洞大量存在于物联网设备中,而通用漏洞挖掘技术不再完全适用于物联网设备。近几年,针对物联网设备漏洞的挖掘技术逐渐成为热点。本文将分析物联网设备漏洞挖掘技术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然后从静态分析,动态模糊测试,以及同源性分析三个方面来介绍物联网设备漏洞挖掘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本文将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方向进行讨论和展望。

饶锦蒙[4](2019)在《移动增强现实中的建筑物智能检测与注册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能够将计算机模拟出的虚拟场景与现实世界相融合的技术,在数据可视化和人机交互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随着移动计算设备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增强现实技术逐渐受到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关注,尤其在户外大尺度场景应用方面有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而针对建筑物的图像识别和虚实注册研究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能够为城市导览、导航寻路等提供有益的途径。虚实注册是移动增强现实技术的核心。在户外场景中,早期单纯基于卫星定位和传感器的方法易受系统误差和定位精度影响而导致注册效果较差,而基于视觉标记点的方法在户外场景中难以普及。如今较多方法借助视觉自然特征提取实现户外场景中的目标识别和跟踪注册,而这类方法易受光照变化、动态遮挡等户外条件的影响,且需要针对特定目标构建图像特征匹配库,并通常在服务器端完成计算任务,因而在通用性、灵活性和实时性上往往受到一定限制。基于这些问题,本文首先设计了一种轻量级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模型SqueezeNet SSD,结合深度迁移学习实现对建筑物的智能化通用检测,有效避免了传统图像特征匹配方法的局限,提高了通用性。此外,该轻量级模型面向移动端,能够充分利用移动计算资源,避免网络延迟和依赖,保障了实时性。之后,本文基于该模型设计了一种面向户外场景的移动增强现实混合注册方法,即通过方位关系判断实现建筑物信息匹配,通过核相关滤波算法实现对建筑物的多目标并行跟踪以及错误恢复机制,并基于视觉检测结果结合卫星定位和传感器实现屏幕坐标系和摄像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等。对应用实例的开发和测试表明,本文设计的建筑物智能检测与注册方法能够实现较为精准的建筑物智能化检测,并得到视觉上较为准确的虚实融合效果,从而能够较好地实现户外场景下对建筑物的增强现实导览与交互效果。本文在保障和提高移动增强现实灵活性、通用性和实时性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为移动增强现实未来在户外场景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许进超[5](2018)在《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污水处理过程跟踪控制研究》文中指出污水处理过程是一个包含众多复杂生化反应的高度非线性的工业控制过程,该过程涉及到的变量繁多,具有一定的时变性、时滞性以及耦合性的特点。同时由于污水处理过程自身的特点,使得其精确的数学模型难以建立,污水处理过程控制面对多重困难,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而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兴起较晚,污水处理过程控制技术还比较落后,这使得污水处理控制精度较低,难以达到较高的出水水质。因此,针对污水处理过程的特点,研究适用于水处理过程的控制方法,实现对污水处理过程的有效控制,对水处理行业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本文认真总结分析了现有的研究成果,针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精确模型难以建立及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RBF神经网络的污水处理过程控制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污水处理过程BSM1模型中,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论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1、论文对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过程工艺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由欧盟科学技术合作组织(COST)和国际水协(IWA)合作共同提出的BSM1(Benchmark Simulation Model No.1)基准仿真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重点详细分析了BSM1模型的内部构造,生化反应池和二沉池的结构特点。最后在Matlab环境下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数据验证,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为控制策略及优化方法提供了仿真验证平台。2、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溶解氧浓度是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传统的控制策略对溶解氧浓度的控制存在控制精度较低且难度大的问题。基于此,文中采用了一种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法。通过仿真实验表明这种控制方法能够较好的对溶解氧浓度进行跟踪控制,具有较好的控制精度及控制性能。3、针对污水处理过程变量繁多、干扰严重的特点,提出并设计了一种自组织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该自组织方法考虑到实际生物神经网络中的特性及神经元对网络输出的贡献程度,采用了一种基于神经元重要性的删减方法和基于神经元激活强度的增加方法。在删减阶段,采用基于重要性衰减的方法,这种策略虽然未能及时将“冗余”神经元进行删除,但是能够保证神经网络的稳定性,降低误删重要神经元的可能性。同时采用梯度下降算法对网络进行调整和学习,优化了网络参数,提高了网络性能。通过仿真实验表明在不同环境状况下,该自组织控制器能够灵活地根据环境变化自组织地对控制器结构进行学习调整,保证了溶解氧浓度及硝态氮浓度良好的跟踪控制效果。4、针对污水处理过程中所采集的数据量较多,数据之间的关系复杂,而组态软件对于数据的存储及应用能力较为薄弱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数据库的污水处理过程检测系统。重点工作是建立了数据库与组态间的数据通信,为今后的数据传输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石岱[6](2016)在《我国政府开放数据政策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府开放数据政策评价作为我国政府开放数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我国政府开放数据政策评价的研究有助于我国政府开放数据的建设工作,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结合公共政策评价的一般方法,在对我国政府开放数据政策评价内涵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政府开放数据政策方案和实施效果评价方面做出了评价,在对我国政府开放数据政策方案评价中,建立四项二级指标和二十二项三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最后,构建出关于我国政府开放数据政策方案评价的模型。又对我国政府开放数据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建立四项二级指标,十五项三级指标,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中的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的计算及确定,构建出关于我国政府开放数据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的模型,并对以上两个模型都进行了模拟实验。政策评价模型的建立为我国政府开放数据政策的方案选择提供依据,也为评价政策执行的优劣以及为政策继续实施、改进或终止提供参考。

李逸舟[7](2016)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船舶海上运输风险管理》文中研究表明船舶海上运输面临多种风险因素,必须采取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保障船舶海上运输安全。针对目前船舶海上运输风险管理中方法适用性不强等问题,本文从不完全信息条件出发,以形成信息链闭合回路为原则,提出了多情景下船舶海上风险管理的方法,以提升船舶海上航行风险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风险管理系统建立初期,面临信息匮乏的条件时,应用德尔菲法对风险事故进行了分类,随后通过相关性分析和成因分析,得到了船舶硬件等六种主要的风险因素,并据此编制了海上运输的风险清单,确定了风险因素的权重,奠定了系统数据收集的数据结构基础。通过对某油轮的案例应用研究,详细阐述了风险评估的过程,论证了该方法的普遍适用性。在风险管理系统建立中期,面临信息不完备的条件时,应用模糊理论对未知部分的信息进行模糊化处理,根据已有的信息基础,选取经验法、量级法和数值法对风险进行逻辑推理,得到更直观、更精准的评估结果。随后建立了动态模糊逻辑风险评估模型,通过三种反馈方式优化了模糊理论中最核心的隶属度函数和IF-THEN规则。通过对某船不同情景下的评估结果对比,论证了该模型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在风险管理系统建立后期,面临信息过载的条件时,应用数据融合技术解决因巨量数据信息导致的风险评估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处理数据中的冗余信息和冲突信息,且使系统具有可持续性和可扩展性,选择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融合规则,制定了规范化的数据识别框架。通过两个海上事故数据库的融合,评估了海盗登船行为对船上人员伤亡的影响,计算得到了带不确定性区间的概率分布函数。在风险管理系统建立全过程中,可能面临信息隐藏的条件时,应用意向调查法对海上事故瞒报行为进行了还原分析。在调查得到若干主客体属性确定目标效用函数后,用正交试验设计构造了十二种事故情景。经多媒介采集意向数据后,用Logit二项选择模型解出了造成事故瞒报行为的显着因素,为修正了数据记录与实际情况的偏差,强化海上关键区域的风险管理提供了依据。本文的研究工作在构建可靠的风险管理系统解决不完全信息问题,改善船舶海上运输安全现状等的实践应用中具有参考价值。

孙宇[8](2016)在《企业公共数据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油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日益完善,数据应用由原始的数据采集、数据使用阶段向系统间数据共享、精细化数据应用阶段发展。在数据应用建设过程中,需要通过数据支撑平台形成企业数据应用共享平台,为上层业务系统的数据应用提供统一的数据标准体系、数据分析主题以及数据访问接口。因此,提出了建设企业信息集成平台方案,目的是整合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为搭建数据支撑平台建立重要基础,同时实现集中式的数据存储和整合,减少数据冗余,提升数据利用价值。公共数据管理平台是实现企业信息集成平台方案中的关键一环。本文中所建立的信息系统所属的业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但系统的应用却是彼此孤立的,系统之间涉及到大量的公共数据,这些公共数据在系统之间重复建设,重复存储。除了中石油统建的系统外,其它任何一个系统的数据都不具有权威性。因此,必须对系统间用到的公共数据统一管理,为所有系统建立公共数据的“公约机制”,满足所有系统对公共数据的需求。只有对公共数据统一、规范管理,才能实现对数据进行整合的目标,即让数据在各业务之间、各部门之间融会贯通。本文简要介绍了集成平台建设的整体架构设计,重点介绍了此架构上的关键环节——公共数据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重点解决了如下问题:第一,从数据元层面解决了数据名、型、值的冲突问题;第二,解决了基于公共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各系统的统一认证和单点登录问题;第三,针对统建系统的应用情况和管理的实际,建立了从统建系统同步数据的方案和实现算法;第四,建立了属性规范值代码表通用管理模型和管理工具;第五,提出了与公共数据管理平台相配套的数据标准;第六,建立了公共数据管理平台的数据质量监督方案及其支持工具,从而保证数据质量。

张友兵,樊龙,陈劲松[9](2010)在《实验室设备及教学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文中研究表明为了适应实验室现代化管理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任务和管理的效率,并且面向学生开放实验室,提出开发实验教学及设备信息管理系统。本文重点介绍了系统的功能、数据库的设计以及软件的开发设计要点和主要代码。本系统已经通过测试,已经投入使用,并且快速、合理、高效地完成了开放实验辅助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提高了实验教学教师的辅助教学质量和设备利用率。

王子林[10](2009)在《面向需求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组件开发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社会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信息化,信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因此,如何利用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快速、准确、高效的整合整个企业的信息资源,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关键。可以说,在当今社会,看一个企业的事业是否兴旺、发达,很重要的标志就是企业管理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信息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需要能够对企业的全部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对企业的运行状态进行及时的反应和有效的调整。然而,企业作为一个经营实体,其生产经营活动随时随地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具有深刻的不确定性。本文的目的是针对企业需求,深入、全面的挖掘企业对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和功能需求,以软件工程理论为基础,结合当前企业对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状况及国内外有关软件复用、组件技术、软件产品线的理论原理,以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实施流程为主线,为企业构建管理信息系统提出较为系统的开发思路和解决方案。本文深入分析了企业的需求,建立了基于组件技术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模型,并定义和分析系统组件的功能和数据结构。本文遵循软件开发的一般流程,基于软件复用和组件开发技术,选择合适的组件开发模式,在仔细分析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的基础上,研究和探讨了基于需求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组件的开发技术。详细研究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通用组件开发过程、组件的领域分析以及组件的设计,复用库的组建、配置管理等,并且开发了应用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通用组件。

二、PowerBuilder中通用动态模糊查询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owerBuilder中通用动态模糊查询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VRay引擎的云渲染研究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渲染引擎研究现状
        1.2.2 渲染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技术与研究
    2.1 VRay渲染
        2.1.1 渲染技术
        2.1.2 VRay渲染引擎
        2.1.3 相机属性
        2.1.4 光照属性
        2.1.5 材质纹理
    2.2 基于服务器端的渲染方法
        2.2.1 渲染农场
        2.2.2 云渲染技术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部署环境
    3.2 系统需求概述
    3.3 可行性分析
        3.3.1 市场可行性分析
        3.3.2 技术可行性分析
    3.4 系统功能性需求
        3.4.1 客户端数据处理模块分析
        3.4.2 文件服务器数据处理模块分析
        3.4.3 分布式渲染模块分析
        3.4.4 云渲染服务器模块分析
    3.5 非功能需求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4.2 客户端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4.2.1 渲染数据上传设计
        4.2.2 渲染数据解析设计
    4.3 文件服务器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4.3.1 场景文件数据解析设计
        4.3.2 图片文件数据加载设计
        4.3.3 场景文件数据上传设计
    4.4 云渲染服务器模块设计
        4.4.1 场景管理用例设计
        4.4.2 日志管理用例设计
        4.4.3 用户管理用例设计
        4.4.4 版本管理用例设计
    4.5 分布式渲染模块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5.1 开发环境
        5.1.1 硬件环境
        5.1.2 软件环境
    5.2 系统功能实现
        5.2.1 客户端数据处理模块实现
        5.2.2 文件服务器数据处理模块实现
        5.2.3 云渲染服务器模块实现
        5.2.4 分布式渲染模块实现
    5.3 系统功能测试
        5.3.1 测试重要性和意义
        5.3.2 客户端数据处理模块测试
        5.3.3 文件服务器数据处理模块测试
        5.3.4 云渲染服务器模块测试
        5.3.5 分布式渲染模块测试
    5.4 系统非功能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2)基于精细化部件的行人重识别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应用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数据强化
        1.2.2 行人解析
        1.2.3 行人重识别外观表达
    1.3 面临的关键问题
    1.4 主要工作和论文的组织结构
        1.4.1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1.1 基于实例学习的跨域行人部件解析迁移方法
        1.4.1.2 基于视频序列的行人解析优化方法
        1.4.1.3 基于多任务深度模型的部件特征联合表达方法
        1.4.2 本文的技术路线
        1.4.3 本文的组织结构
2 基于实例学习的跨域行人部件解析迁移方法
    2.1 介绍
        2.1.1 引言
        2.1.2 相关工作
    2.2 方法设计
        2.2.1 方法整体框架
        2.2.1.1 行人解析方法概述
        2.2.1.2 行人解析主干模型
        2.2.1.3 条带约束
        2.2.2 面向监控的迁移学习
        2.2.2.1 面向监控的迁移过程概述
        2.2.2.2 置信度评估
        2.2.2.3 样本选择
    2.3 实验与分析
        2.3.1 数据集
        2.3.2 置信度阈值
        2.3.3 解析实验结果
        2.3.4 质量评估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视频序列的行人解析优化方法
    3.1 介绍
        3.1.1 引言
        3.1.2 相关工作
    3.2 方法设计
        3.2.1 边缘优化方法概述
        3.2.2 数据项
        3.2.3 平滑项
        3.2.4 约束项
        3.2.5 模型更新
    3.3 实验与分析
        3.3.1 数据集
        3.3.2 定量评估
        3.3.3 定性评估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多任务深度模型的部件特征联合表达方法
    4.1 介绍
        4.1.1 引言
        4.1.2 相关工作
    4.2 方法设计
        4.2.1 全局特征训练模块
        4.2.1.1 热化学习率
        4.2.1.2 损失函数
        4.2.2 局部特征训练模块
        4.2.2.1 行人解析训练
        4.2.2.2 局部特征训练
        4.2.3 特征融合及度量
    4.3 实验与分析
        4.3.1 数据集
        4.3.2 评价标准
        4.3.3 网络训练
        4.3.4 实验结果
        4.3.5 演示系统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本文工作贡献和创新之处
    5.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4)移动增强现实中的建筑物智能检测与注册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问题分析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本文章节安排
2 移动增强现实与目标检测
    2.1 移动增强现实技术
        2.1.1 相关概念
        2.1.2 关键技术
    2.2 目标检测
        2.2.1 相关概念
        2.2.2 传统目标检测方法
        2.2.3 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方法
3 面向移动端的建筑物目标检测
    3.1 建筑物的视觉特点
    3.2 基于SSD的轻量级目标检测模型
        3.2.1 SSD模型介绍
        3.2.2 SqueezeNet SSD模型设计
        3.2.3 模型性能
    3.3 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模型训练
        3.3.1 迁移学习策略与深度迁移学习
        3.3.2 迁移训练数据集制作
        3.3.3 迁移训练过程
        3.3.4 结果验证
4 移动增强现实混合注册
    4.1 多目标并行跟踪
        4.1.1 基于KCF算法的目标跟踪
        4.1.2 并行化与错误恢复机制
    4.2 基于方位关系的目标匹配
        4.2.1 建筑物信息初步筛选
        4.2.2 旋转角匹配算法
    4.3 混合虚实注册
        4.3.1 屏幕坐标系与摄像机坐标系的转换
        4.3.2 建筑物信息与现实场景的虚实融合
5 应用实例开发
    5.1 应用实例设计
        5.1.1 总体设计
        5.1.2 运行流程
    5.2 应用实例实现
        5.2.1 开发环境
        5.2.2 视觉检测与跟踪模块实现
        5.2.3 姿态定位与几何计算模块实现
        5.2.4 建筑物信息数据库实现
        5.2.5 增强现实显示与交互模块实现
    5.3 实际测试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污水处理过程跟踪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活性污泥法工艺概述
    1.3 污水处理过程控制的现状分析
        1.3.1 污水处理过程控制的影响因素
        1.3.2 污水处理过程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1.4 课题来源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2章 污水处理过程特性分析及BSM1基准仿真平台
    2.1 活性污泥法1号模型ASM1
        2.1.1 ASM1机理模型中污水组分
        2.1.2 ASM1机理模型参数
        2.1.3 ASM1机理模型反应过程
        2.1.4 ASM1各组分的表观反应速率
    2.2 BSM1基准仿真模型
        2.2.1 生化反应池模型描述及分析
        2.2.2 二沉池模型描述及分析
        2.2.3 BSM1性能评价指标
    2.3 BSM1基准仿真平台搭建与测试
    2.4 小结
第3章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污水处理过程溶解氧跟踪控制
    3.1 模糊控制原理
    3.2 模糊神经网络简介
        3.2.1 Mamdani型模糊神经网络
        3.2.2 T-S型模糊神经网络
        3.2.3 模糊RBF神经网络
    3.3 基于模糊RBF神经网络的控制系统设计
    3.4 实验仿真及结果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基于SOFNN的污水处理过程多变量跟踪控制
    4.1 自组织算法思想
    4.2 自组织模糊RBF神经网络
        4.2.1 自组织模糊RBF神经网络结构
        4.2.2 自组织算法
    4.3 仿真实验
        4.3.1 Mackey-Glass时间序列预测
        4.3.2 基于自组织RBF神经网络污水处理过程多变量控制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数据库的污水处理过程监测系统
    5.1 系统开发需求分析与计划
        5.1.1 开发需求
        5.1.2 系统开发目标
        5.1.3 系统适用范围
    5.2 系统开发方案及关键技术
        5.2.1 开发方案
        5.2.2 关键技术
    5.3 系统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5.3.1 数据存储模块
        5.3.2 组态模块
        5.3.3 数据通信模块
    5.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我国政府开放数据政策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文章创新点
第2章 政府开放数据政策评价相关理论研究
    2.1 政府开放数据理论基础
        2.1.1 知情权理论
        2.1.2 人民主权理论
    2.2 政府开放数据理论研究
        2.2.1 政府开放数据概念
        2.2.2 政府开放数据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关系
    2.3 政策评价研究
        2.3.1 评价规划设计
        2.3.2 评价规划实施
        2.3.3 评价终结
第3章 我国政府开放数据政策评价模型构建与分析
    3.1 我国政府开放数据政策评价过程
        3.1.1 我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评价规划设计
        3.1.2 我国政府开放数据政策评价实施
    3.2 我国政府开放数据政策方案评价
        3.2.1 我国政府开放数据政策方案评价内涵
        3.2.2 确定政府开放数据政策方案评价指标及权重
        3.2.3 我国政府开放数据政策方案评价模型构建
        3.2.4 我国政府开放数据政策方案评价模拟实验
    3.3 我国政府开放数据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3.3.1 我国政府开放数据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内涵
        3.3.2 确定我国政府开放数据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权重
        3.3.3 我国政府开放数据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模型构建
        3.3.4 设计问卷并进行模拟实验
第4章 关于我国政府开放数据政策的相关建议
    4.1 加强对我国政府开放数据政策的学术研究
    4.2 制定完整的政府开放数据政策
    4.3 完善政府开放数据的平台建设
    4.4 建立健全政府开放数据监督和政策评价机制
第5章 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我国政府开放数据政策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相对重要性调查问卷
附录2 我国政府开放数据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相对重要性调查问卷
附录3 我国政府开放数据政策实施效果评价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

(7)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船舶海上运输风险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船舶海上运输安全控制
        1.3.2 船舶海上运输风险的模糊评估
        1.3.3 船舶海上运输数据获取和开发利用
        1.3.4 船舶海上运输事故数据融合和应用
        1.3.5 总结和评述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4.4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2 不完全信息下的风险管理框架构建
    2.1 船舶海上运输的风险和现状
    2.2 船舶海上运输的风险管理
    2.3 不完全信息的定义和分类
    2.4 船舶海上运输风险管理系统的框架
    2.5 本章小结
3 信息匮乏条件下的定性风险评估
    3.1 船舶海上运输的风险事件
    3.2 风险事件的成因分析
    3.3 船舶海上运输的风险清单
    3.4 船舶海上运输的风险评估
    3.5 本章小结
4 信息不完备条件下的动态模糊逻辑风险评估
    4.1 模糊集合理论
    4.2 模糊逻辑评估方法
        4.2.1 语义变量
        4.2.2 IF-THEN规则
        4.2.3 推理过程
    4.3 基于模糊逻辑的船舶海运风险评估模型
    4.4 动态模糊逻辑风险评估模型
    4.5 模糊逻辑风险评估的案例分析
        4.5.1 情景一:2008年
        4.5.2 情景二:2011年
        4.5.3 评估结果的对比
    4.6 本章小结
5 信息过载条件下基于数据融合的风险评估
    5.1 DS证据理论
    5.2 基于DS证据理论的数据融合
    5.3 船舶海上运输风险管理中的数据融合
        5.3.1 主观评估的决策融合
        5.3.2 客观数据的信息融合
    5.4 基于数据融合的风险评估案例
    5.5 本章小结
6 信息隐藏条件下的瞒报行为风险评估
    6.1 意向调查法
    6.2 海上事故瞒报行为
    6.3 海上事故瞒报行为的意向调查
    6.4 海上事故瞒报意向调查的案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与结论
        7.1.1 主要工作
        7.1.2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BHZW号油轮海上运输风险值计算表
附录2 神经网络时间序列NAR模型预测代码
附录3 模糊逻辑风险评估的IF-THEN规则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8)企业公共数据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公共数据管理平台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公共数据管理平台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公共数据管理平台的研究现状
        1.2.3 石油领域公共数据管理平台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公共数据管理平台的相关技术研究
    2.1 数据标准化
        2.1.1 油田企业数据标准化面对的问题
        2.1.2 数据元的概念
        2.1.3 业务调研与需求分析规范
    2.2 统一认证
    2.3 统一建模语言UML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一体化数据架构的设计
    3.1 油田企业信息系统应用现状
    3.2 油田企业数据平台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3 新疆数字油田的建设经验
    3.4 公共数据与数据平台、集成平台的整体数据架构设计
    3.5 公共数据平台支撑工具
        3.5.1 查询定制工具
        3.5.2 数据采集工具
        3.5.3 数据字典与模型维护工具
        3.5.4 数据字典对比工具
        3.5.5 数据质量管理工具
        3.5.6 人事数据管理工具
    3.6 数据接口
        3.6.1 内部数据接口的分析方法
        3.6.2 外部数据接口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共数据管理平台数据同步算法
    4.1 与ERP数据同步算法
        4.1.1 组织机构主要需求描述
        4.1.2 组织机构关键属性
        4.1.3 算法实现过程
        4.1.4 组织机构的路径以及层级的生成算法
        4.1.5 组织机构内部代码自动生成算法
        4.1.6 创建组织机构的递归算法
        4.1.7 组织机构的excel与数据库数据的对比算法
        4.1.8 数据同步效果
    4.2 A2oracle数据库数据同步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共数据管理平台支撑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5.1 查询定制工具
        5.1.1 功能设计
        5.1.2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5.1.3 用户接口
    5.2 数据采集工具
        5.2.1 功能设计
        5.2.2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5.2.3 用户接口
    5.3 数据字典与模型维护工具
        5.3.1 对功能的规定
        5.3.2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5.4 数据质量管理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5.4.1 数据质量的评估体系
        5.4.2 数据集约束规则和数据约束规则
        5.4.3 sql表达式的构造
    5.5 数据字典对比工具
        5.5.1 对功能的规定
        5.5.2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5.5.3 用户接口
        5.5.4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5.6 人事管理工具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9)实验室设备及教学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2. 系统功能分析
    2.1 仪器设备管理模块
    2.2 实验项目管理模块
    2.3 学生实验预约管理
    2.4 实验教学成绩管理
    2.5 系统管理模块
3. 数据库设计
4. 系统软件设计
    4.1 用户登陆设计
    4.2 窗口继承设计
    4.3 通用动态模糊查询设计
5. 小结

(10)面向需求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组件开发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软件复用理论与组件技术研究
    2.1 软件复用技术
        2.1.1 软件复用的对象
        2.1.2 软件复用的方法
        2.1.3 面向对象技术中的软件复用
    2.2 组件基础理论
        2.2.1 组件的定义与优势
        2.2.2 主流组件技术平台介绍
        2.2.3 三种组件技术比较
    2.3 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
    2.4 .NET 平台下的组件开发
        2.4.1 .NET 平台
        2.4.2 .NET 组件服务概述
        2.4.3 基于.NET 平台的组件开发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需求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通用组件设计开发
    3.1 企业需求和系统普遍可复用性分析
    3.2 领域分析
        3.2.1 领域工程
        3.2.2 分析方法
        3.2.3 领域开发模型
    3.3 建立复用库
        3.3.1 概述
        3.3.2 模糊表示模式
        3.3.3 模糊查询方法
        3.3.4 动态模式的调整策略
    3.4 复用库的配置管理
        3.4.1 什么是配置管理
        3.4.2 开发可复用组件时的配置管理
    3.5 建立可复用组件
        3.5.1 通用登录组件
        3.5.2 通用查询组件设计
        3.5.3 数据库管理组件
        3.5.4 通用报表组件
        3.5.5 通用信息发布模块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MIS 设计与实现
    4.1 MIS 基础理论知识
        4.1.1 MIS 的概念
        4.1.2 MIS 的本质
        4.1.3 MIS 的组成
    4.2 企业MIS 总体设计
        4.2.1 企业MIS 功能模块划分
        4.2.2 MIS 功能及业务流程分析
    4.3 企业MIS 数据库设计
        4.3.1 数据库设计理论
        4.3.2 数据库设计
        4.3.3 人机界面及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PowerBuilder中通用动态模糊查询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VRay引擎的云渲染研究和实现[D]. 吴佳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精细化部件的行人重识别关键技术研究[D]. 郑淇. 武汉大学, 2019
  • [3]物联网设备漏洞挖掘技术研究综述[J]. 郑尧文,文辉,程凯,宋站威,朱红松,孙利民. 信息安全学报, 2019(05)
  • [4]移动增强现实中的建筑物智能检测与注册方法[D]. 饶锦蒙. 武汉大学, 2019(06)
  • [5]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污水处理过程跟踪控制研究[D]. 许进超. 北京工业大学, 2018(04)
  • [6]我国政府开放数据政策评价研究[D]. 石岱. 黑龙江大学, 2016(02)
  • [7]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船舶海上运输风险管理[D]. 李逸舟.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8]企业公共数据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孙宇.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
  • [9]实验室设备及教学综合信息管理系统[J]. 张友兵,樊龙,陈劲松. 科技信息, 2010(12)
  • [10]面向需求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组件开发设计与实现[D]. 王子林. 电子科技大学, 2009(11)

标签:;  ;  ;  ;  

PowerBuilder中通用动态模糊查询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