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透过国际保理业务看中外资银行的差距(论文文献综述)
张熳[1](2010)在《农行天津分行国际保理业务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商品市场全球化的日益扩张,出口竞争日趋激烈,国际贸易逐步向买方市场形式转变,作为国际贸易结算和贸易融资有效手段的国际保理业务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和大规模应用。而伴随中国经济国际依存度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天津市的国际贸易量同样不断增长,但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如何借助国际保理这种在国际上已成熟有效的结算融资方式来增强自己国际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尚处在探索阶段,传统的结算产品难以满足进出口企业的业务需求和自身发展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从介绍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特征、相关理论等基本方面开始,通过较为详细的阐述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状况,对其现状进行了定性分析,并从对各种数据资料的比较分析中找出制约农行天津分行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主要因素,及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论文的重点部分是有针对性的提出农行天津分行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实施方案,包括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发展原则、发展方案、营销战略策划、严格控制风险等。最后,从商业银行管理的一般原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角度来对农行天津分行实施国际保理业务的方案进行评价,并提出保障方案顺利实施的基本面。
张天姝[2](2009)在《金融危机环境下我国国际保理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应对》文中认为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给我国的进出口企业带来了很大困难,并已不同程度的影响到了相关行业的实体经济,但与外贸息息相关的国际保理业务却并未受此影响,反而大受追捧,这既与周遭复杂多变敏感的现实环境有关,也与国际保理自身业务特点的强大功能密不可分,可以说我国国际保理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的突出表现并不出乎意料,而更都在情理之中,但面对难得的历史发展契机,我们也应保持足够的清醒,要充分认识我国大力发展国际保理业务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认真思考,借鉴国际上的先进成熟的立法和实务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措施和对策,争取找到稳妥高效的发展路径。
穆静芳[3](2008)在《浅谈保理业务在H银行的应用》文中提出保理作为一项以应收帐款债权转让为基础,集融资、销售分户帐管理、催收、信用风险控制和坏帐担保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在赊销方式盛行的今天,逐渐成为主要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保理被引入我国。但是我国的保理业务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慢,对它的操作模式和风险控制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首先介绍了保理业务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保理业务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适用性,一方面保理业务可以改善中小企业的现金缺口;另一方面可以有助于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同时,笔者介绍了H银行将保理业务作为重点产品进行推广的原因及必要性。接着,笔者介绍了H银行在推广保理业务时遇到问题,并结合实际操作,列举了一个案例,来试图具体说明H银行是如何应用保理产品并做到风险控制、以解决在推广保理业务时遇到的银行方面的问题。最后,笔者尝试着对于在推广保理业务时遇到的宏观方面和企业自身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及对策。本文得出的结论是,保理业务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一条新途径。保理业务的风险是可以识别和防范的。商业银行在实务操作中,需要充分认识并有效地进行风险的控制,加上宏观环境及企业自身的改善,保理业务就能在我国健康、快速地发展起来。
马福燕[4](2008)在《防范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的法律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保理是一项集结算、融资、账务管理及风险担保等功能于一体的金融创新业务。在欧美国家的贸易结算中,国际保理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收付货款的方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在我国这个贸易大国保理业务却发展缓慢。因此研究防范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的法律对策是成功开展此业务的首要条件之一。本文将法律理论与银行业务实践结合起来,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风险防范的法律对策。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包括以下五章内容:第1章:国际保理概述。本章简要叙述了国际保理的含义、起源和发展的历程,分类以及运行机制等基本问题,并分析了国际保理的法律特征。第2章,国际保理各当事人的法律关系。以国际双保理模式为例,主要论述了进、出口保理商和进、出口商四者之间的法律关系。第3章,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的现状。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从国际贸易业务量的角度陈述了我国保理业务与欧美等国家的差距,并阐述了我国目前的法律综合环境及开展保理业务的深远意义。第4章,国际保理业务的风险及法律对策。结合业务实践,主要从法律的角度详细地分析了商业银行作为保理商在办理保理业务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因素及法律防范对策,并对我国保理立法工作的完善提出建议。通过认真研究保理业务中的防范风险的法律对策,有利于大力推进保理这一国际成长性的新金融品种在我国的发展,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
楚保军[5](2008)在《工行XC分行国内保理业务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WTO的加入,我国金融市场日趋完善。同时,国外金融机构逐渐进入,日益激烈的竞争将不仅仅局限于国内银行间的传统业务,更多地将体现在以金融信息和资本运营为核心的金融市场的营销创意和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保理业务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融资结算方式,不仅可以加速企业资本流通、解决一些赊销企业的融资问题,还能给商业银行带来可观的经营利润。其独特的应用优势顺应了当今贸易发展的趋势,大力发展保理业务是国内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论文以工行XC分行为研究对象,首先系统的阐述了保理业务的概念、特点、功能、法律关系及法律基础;然后对工行XC分行国内保理业务的状况和运作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利用问卷对工行XC分行的保理业务进行了调查,运用风险工程学理论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数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和调查结果发现了工行XC分行在客户定位、授信审批、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不足;随后在此基础上对XC地区的国内保理业务的开展进行了必要性及优势分析,指明保理业务的开展能提高工行XC分行在同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是银行多元化经营的需要,同时,XC地区四大商业银行的保理业务现状和应收账款调查也为工行XC分行开展国内保理业务提供现实支持;论文重点针对调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从客户定位、人员培训、激励管理、风险管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等六个方面对工行XC分行国内保理业务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本论文对工行XC分行保理业务问题的研究注重理论结合实际,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并且具有针对性,提出的对策及建议实施性较强。希望论文的研究成果对工行XC分行及国内相关银行保理业务的开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曾南[6](2008)在《中小企业的保理融资及其风险控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在融资问题上一直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关注,关注的焦点主要在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所占有的贷款资源不超过20%,且其它融资方式几乎与他们无缘。融资困难正成为限制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从宏观层面上看,近些年来国家政策制定部门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优惠政策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改进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引导各金融机构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前提下,逐步增加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不断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如《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但只有政策支持还是不够的,不仅要加强外部环境的改善,也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自身问题,如法律法规对其经营的规范、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构建等。只有这样才能起到治标又治本的作用。从微观层面上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很大程度上依赖银行贷款,而其获得的信贷支持却十分有限,商业银行出于风险和收益的考虑,更为重视信用良好的大型企业,即使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也通常是短期性的,一般不会提供长期贷款。直接融资的道路也是困难重重,如证券市场门槛高,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公司债发行的准入障碍,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从中小企业自身看,自有资金缺乏。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内源融资,从而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据国际金融公司研究资料,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分别占这些企业资金来源的30﹪和26﹪,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不足1﹪。同时,因为中小企业中大多为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不规范、信用缺失较为严重,是制约其外部融资的主要瓶颈。中小企业在各种发展阶段(特别是成长阶段)都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约占流动资产的三分之一左右,且近年来有大幅增长的趋势,这些应收账款是一项很好的融资资产。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平均周转率在6.5次左右,即通常情况下,应收账款的收账期限不超过一个半月。根据我国银行的要求,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至少达到6次,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是比较优质的。分析中小企业的这一特点进行融资创新,标本兼治的办法就是通过保理——国际上通用的一种解决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的有效途径。对应收账款进行保理融资是由应收账款的性质和作用等所决定的。首先,应收账款融资的实质是未来现金流的实现,应收账款的产生是建立在企业的真实交易的基础上,即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项未来收款的权利,由应收账款最终付款企业的现金流量为保证。其次是应收账款的作用,即采用应收账款融资可以解决企业经济循环不畅的现象,并且可以满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波动性与流动性需求。根据对保理的定义,保理协议意指供应商与保理商间存在的一种契约关系,根据契约约定,供应商可能或将要把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其目的可能是为获取融资,或为获得保理商提供的下述服务中的至少一种:销售账户管理;账款催收;坏账担保。提供融资服务是保理业务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功能。保理的本质是一种债权融资,其最大特点在于通过保理商对融入资金企业的资产负债管理来实现债权保全,再结合债权让与和债权担保等制度,确保保理商收回融资。保理业务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是一项比较成熟的业务,但从整体上看,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开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根据保理在国外的演变过程,在我国现阶段,政府应将其视为金融业中的新兴且独立于商业银行的子行业加以大力发展。经验表明,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保理业的发展都对加强中小企业融资发挥着重要作用。保理融资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保理业务中存在的风险也应引起银行及保理商的重视。应借鉴国外成熟保理业务管理经验及法律规范,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制定保理业务的法律规范,加强保理业务的监管和风险防范。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导论介绍保理业务及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性。保理业务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主要有两大分支,一支是美国代理商的商业代理业务,另一支是欧洲大陆贴现商的贴现业务。第二部分是相关的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总结对中小企业融资及保理业务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本文研究以金融中介论为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提出保理融资是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分析目前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难表现的几个方面,并通过有关数据的显示,中小企业在财务经营方面存在大量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正是针对应收账款融资的一种有效的新途径。第四部分是保理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保理融资具有很多优势,但是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在我国初步使用,还存在很多不足。各主体在保理业务中的现状都存在一些问题。第五部分是中小企业保理融资的风险控制。根据国内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国外相关业务方面的经验,提出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的风险控制。第六部分是结语。目前保理业务尚处于发展初期,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研究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的保理业务提出一些建议。文章通过对保理融资在我国中小企业中的可行性分析。得出结论,即保理融资是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现实情况的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当然,保理融资方式在我国中小企业的顺利展开仍需要企业、银行和政府的共同努力。首先,银行要建立合理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以便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获得中小企业的各类财务信息,尤其是要对保理融资的财务指标做出评价标准;就企业而言,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为融资创造优质的融资资产;就政府而言,要完善各类法律和法规,给与中小企业采用保理融资方式法律上的扶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高洁[7](2007)在《保理融资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企业体制的改革和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已逐步走向国民经济舞台的前沿,它们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服务、解决就业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突出作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几年来,尽管我国的中小企业获得了蓬勃发展,但与其发展中旺盛的资金需求相比,还是难以满足现实的需求,由于自身缺陷以及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使得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的一大难题。而国外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目前兴起的一种新型国际贸易融资方式——保理融资,作为一种集应收账款融资、销售账户管理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贸易融资方式,能够很好地降低中小企业的管理成本,缓解企业融资难这一巨大矛盾,有效地为中小企业服务,满足它们的资金需求,从而为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对于那些规模较小、年纪尚轻且快速成长的企业来说,保理是他们最理想的融资选择。目前,在我国,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保理融资方式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并不是十分广泛,本文首先从保理融资的优点出发,在理论上对我国中小企业应用保理融资的优势及可行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接着便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当前保理融资在我国企业中的客观应用现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个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在我国保理融资方式的使用主要集中于生产制造与产品分销行业中成立时间较长有着贸易融资需求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而中小型企业使用该融资方式的少之又少。这种现象恰恰是与我国引进保理融资方式的初衷相违背的,究其原因,不仅在于广大中小企业自身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存在着很多缺陷,同时,我国特殊的金融体制、社会信用体系也严重阻碍了该种融资方式的健康发展。因此,只有从企业自身建设、政府政策法规建设、社会信用金融体系建设等多方面着手,共同努力,才能为保理融资方式在我国的应用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大难题,真正为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谭昊丽[8](2006)在《新型贸易结算方式——国际保理业务》文中研究指明国际保理业务是继汇付、托收、信用证之后出现的集结算、融资、风险保障于一体的新型国际结算方式。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买方市场的最终形成,国际保理业务得到迅猛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国际保理业务的运作方式及其与传统的贸易结算方式对比所具有的优势,并说明了我国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新趋势。
张力[9](2006)在《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际保理又称为保付代理,是一种重要的国际结算方法。在我国加入WTO双边谈判所达成的协议中,保理业务已被明确地列为开放项目。它是指在国际贸易承兑交单和赊销方式下,保理商买进出口商的应收账款,并向其提供资金融通、进口商资信评估、销售账户管理、信用风险担保、账款催收等一系列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方式。近20多年来,国际保理业务在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且在今后呈现出继续发展壮大的趋势。但是在我国,国际保理业务起步晚、发展缓慢。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经营保理业务的保理公司,只有几家商业银行开办了国际保理业务,而且这些商业银行在开展国际保理业务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为了适应当前我国加入WTO的大环境,我国必须加大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力度,并首先从商业银行开始,开办好国际保理业务。 全文共分为五部分,文章通过结合国际保理业务的内涵和当前世界及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现状,指出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可行性和可能遇到的风险后,认为我国开展国际保理业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并提出应从外部和内部环境两方面去开展国际保理业务。 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了研究国际保理业务的背景和意义,以及相关的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是国际保理业务总论,主要介绍了有关国际保理的基本原理,当前国际保理的运作程序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意义所在; 第三部分主要指出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现状。通过与世界保理业务现状的对比,最终找出了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存在的问题,即交易
刘婧[10](2006)在《浅论我国外贸信用风险的管理与防范》文中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成功加入 WTO,我国国际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宏观上国有资产自我保护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微观上缺乏国际贸易信用风险防范措施,我国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薄弱,造成国际拖欠日益增加。如何防范和管理信用风险已成为我国国际贸易活动中一项亟待解决的紧迫任务。本文结合现有文献和相关数据,指出外贸信用风险是我国外贸发展中面临的最大的风险,从国际、国内和企业三个角度深入分析了我国外贸信用风险存在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防范信用风险,其中对出口信用保险、国际保理、福费廷等风险防范手段的特点、现状以及对国际经验的借鉴和运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针对外贸企业信用管理水平落后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建立和完善其信用管理体制的具体措施。希望能为我国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二、透过国际保理业务看中外资银行的差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透过国际保理业务看中外资银行的差距(论文提纲范文)
(1)农行天津分行国际保理业务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意义 |
二、国际保理业务概述 |
(一) 国际保理业务简介 |
(二) 国际保理业务的相关理论研究 |
(三)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状况 |
三、农行天津分行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一) 农行天津分行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现状 |
(二) 制约农行天津分行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主要因素 |
(三) 农行天津分行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四、农行天津分行国际保理业务发展对策及实施方案 |
(一) 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目标 |
(二) 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原则 |
(三) 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方案 |
(四) 国际保理业务的营销策略 |
(五) 国际保理业务的风险控制 |
五、农行天津分行国际保理业务实施方案评价及保障 |
(一) 农行天津分行国际保理业务实施方案评价 |
(二) 农行天津分行国际保理业务实施方案保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金融危机环境下我国国际保理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 国际保理概述 |
一、保理的起源与发展 |
二、国际保理的种类和主要运作模式 |
三、国际保理的功能 |
四、国际保理的法律性质 |
五、国际保理的国际法律环境和适用评析 |
第二部分 全球金融危机环境下我国国际保理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全球金融危机环境下我国国际保理发展面临的机遇 |
二、全球金融危机环境下我国国际保理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三部分 全球金融危机环境下我国发展国际保理的完善建议 |
一、我国保理法律规范的完善建议 |
二、政府必要的政策扶持指导下保理行业建设的完善建议 |
三、发展社会信用体系和征信立法的完善建议 |
四、提高保理国际规则制定修改的国际话语权的完善建议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后记 |
(3)浅谈保理业务在H银行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背景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研究框架 |
1 保理业务概述 |
1.1 保理业务的定义及分类 |
1.2 保理业务的关系人及流程 |
1.3 保理业务的功能 |
1.4 保理业务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1.5 保理业务的对象 |
2 保理与中小企业融资 |
2.1 中小企业现金流与赊销贸易 |
2.2 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 |
2.3 H银行选择保理业务作为重点发展产品的原因 |
2.4 H银行推广保理业务的必要性 |
3 保理业务在 H银行发展的现状及遇到的问题 |
3.1 保理业务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
3.2 H银行保理业务发展的现状及遇到的问题 |
3.2.1 H银行保理业务发展的现状 |
3.2.2 H银行在发展保理业务时遇到的问题 |
4 保理业务在 H银行的应用及风险的防范 |
4.1 保理业务在 H银行的具体应用 |
4.2 H银行对于保理业务操作中的风险控制 |
4.2.1 事前控制 |
4.2.2 事中控制 |
4.2.3 事后控制 |
5 保理业务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
5.1 宏观环境方面 |
5.1.1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 |
5.1.2 营造有利于国际保理业务开展的法制环境 |
5.1.3 逐渐放开政策,加强对于保理业的监管 |
5.1.4 通过第三方合作降低风险 |
5.2 中小企业方面 |
5.2.1 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提高信用水平 |
5.2.2 企业应转变观念,积极运用保理业务来解决自身的融资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防范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的法律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国际保理概述 |
1.1 国际保理的概念 |
1.2 国际保理业务的演进 |
1.2.1 国际保理的起源 |
1.2.2 现代保理业务的兴起 |
1.2.3 现代保理业务的发展 |
1.3 国际保理业务的法律特征 |
1.3.1 以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为前提条件 |
1.3.2 以保理协议为基础 |
1.3.3 法律关系的实质是债权转让关系 |
1.3.4 一定条件下保理商对出口商具有追索权 |
1.4 国际保理的种类 |
1.4.1 融资保理和非融资保理 |
1.4.2 有追索权保理和无追索权保理 |
1.4.3 单一保理和背对背保理 |
1.4.4 公开型保理和隐蔽型保理 |
1.5 国际保理的业务程序 |
1.5.1 出口保理业务洽商和信用额度申请 |
1.5.2 签订保理协议 |
1.5.3 有追索权融资与无追索权融资 |
1.5.4 信用额度担保下进口保理商的责任 |
1.5.5 出口保理项下的托收 |
1.5.6 货款的管理和追收 |
1.5.7 争议处理及其责任问题 |
第2章 国际保理各当事人的法律关系 |
2.1 供应商与进口商的法律关系 |
2.1.1 无禁止债权让与的约定 |
2.1.2 债权转让通知债务人的义务 |
2.2 供应商与出口保理商的法律关系 |
2.2.1 供应商的主要权利和义务 |
2.2.2 出口保理商的主要权利和义务 |
2.3 出口保理商与进口保理商的法律关系 |
2.3.1 出口保理商的权利义务 |
2.3.2 进口保理商的权利义务 |
2.4 进口保理商与进口商的法律关系 |
2.4.1 进口保理商的权利义务 |
2.4.2 进口商的权利义务 |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的现状 |
3.1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现状 |
3.2 我国国际保理立法现状 |
3.3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意义 |
3.3.1 促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加 |
3.3.2 进一步促进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
第4章 国际保理业务的风险及法律对策 |
4.1 出口保理商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
4.1.1 承购债权合法性风险及防范对策 |
4.1.2 关于国际保理商联合会规则的适用 |
4.1.3 出口商履约瑕疵存在与否的风险及对策 |
4.1.4 强制追偿方面的风险及对策 |
4.1.5 转让形式的问题 |
4.1.6 适用法律与纠纷解决机制 |
4.2 进口保理商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
4.2.1 债务人信用风险 |
4.2.2 相关争议的处理 |
4.3 我国国际保理立法完善建议 |
4.3.1 制定专门的《保理法》 |
4.3.2 对保理业务纳入金融监管 |
4.3.3 建立信用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5)工行XC分行国内保理业务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中外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的比较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2 保理业务相关理论综述 |
2.1 保理业务的概念及分类 |
2.2 保理业务的特点、范围及其一般程序 |
2.3 保理业务的功能及局限性 |
2.4 国内保理业务的种类、流程 |
2.5 国内保理业务的法律关系及法律基础 |
3 工行XC分行国内保理业务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
3.1 工行XC分行国内保理业务现状 |
3.1.1 工行XC分行开展国内保理业务总体状况 |
3.1.2 工行XC分行国内保理业务运作模式 |
3.2 工行XC分行保理业务的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3.2.1 工行XC分行保理业务问卷设计与分析 |
3.2.2 问卷反映出的工行XC分行国内保理业务存在的问题 |
3.2.3 调查反映出的工行XC分行国内保理业务存在的问题 |
4 工行XC分行加强国内保理业务的必要性及优势分析 |
4.1 工行XC分行国内保理业务的必要性分析 |
4.1.1 盘活沉淀资金的需要 |
4.1.2 缓解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 |
4.1.3 为工行XC分行提供了新的业务发展空间 |
4.1.4 工行XC分行多元化经营的需要 |
4.1.5 增强工行XC分行综合竞争能力 |
4.2 工行XC分行开展国内保理业务的内部优势分析 |
4.2.1 工行XC分行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 |
4.2.2 工行XC分行具备一定的保理业务经验 |
4.2.3 工行XC分行具有开展保理业务的机构优势 |
4.2.4 XC地区开展国内保理业务具有现实的基础 |
5 完善工行XC分行国内保理业务对策及建议 |
5.1 工行XC分行国内保理业务的客户定位研究 |
5.2 工行XC分行国内保理业务人员培训 |
5.2.1 保理业务从业人员的培训方式 |
5.2.2 保理业务从业人员的培训体系 |
5.2.3 保理业务从业人员的考核 |
5.3 工行XC分行国内保理业务的激励管理 |
5.3.1 工行XC分行国内保理业务的考评指标 |
5.3.2 保理业务工作人员年度考评流程图 |
5.3.3 保理业务工作人员绩效考评激励措施 |
5.4 工行XC分行国内保理业务的风险管理 |
5.4.1 国内商业银行保理业务风险分析 |
5.4.2 保理业务的风险防范对策研究 |
5.5 工行XC分行国内保理业务的服务质量评价 |
5.5.1 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 |
5.5.2 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 |
5.5.3 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定量评价模型 |
5.6 对于工行XC分行国内保理业务存在的其它问题的建议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保理业务研究问卷调查 |
附录2 工行XC分行国内保理业务发展和风险评估调查表 |
(6)中小企业的保理融资及其风险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保理业务的发展历史、内容及特点 |
1.2 选题的意义及背景 |
1.3 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及论文贡献 |
2. 相关的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的文献回顾 |
2.2 本文的理论基础 |
3. 保理融资——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 |
3.1 中小企业的界定 |
3.2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
3.2.1 信贷融资难度大 |
3.2.2 证券市场融资未能成为主要融资模式 |
3.2.3 民间借贷和私人关系 |
3.3 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 |
3.4 中小企业经营财务状况 |
3.5 保理业务的优势 |
3.6 保理业务的操作程序 |
4. 保理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 保理融资现状 |
4.1.1 业务主体不多 |
4.1.2 保理融资业务与银行业务混淆 |
4.1.3 大客户是主要服务对象 |
4.2 保理融资存在的问题 |
4.2.1 信用风险大、经营体制受限 |
4.2.2 起步较晚,中资银行缺乏相关业务经验 |
4.2.3 缺少配套机构“护航” |
4.2.4 只是暂时的“止痛药” |
4.2.5 相关法律规范不完善 |
5. 中小企业保理融资的风险控制 |
5.1 微观层面控制 |
5.1.1 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解除后顾之忧 |
5.1.2 加强应收帐款管理 |
5.2 宏观层面控制 |
5.2.1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 |
5.2.2 成立独立专业的保理金融机构 |
5.2.3 加强有关法律法规建设及对保理业务的监管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保理融资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2章 银行保理业务 |
2.1 保理概述 |
2.1.1 保理的涵义 |
2.1.2 保理发展的历史与演变 |
2.2 商业银行的保理业务概述 |
2.2.1 保理业务的服务内容 |
2.2.2 保理业务的运作模式 |
2.2.3 保理业务的应用优势及适用条件 |
2.3 保理业务在中国的发展 |
2.3.1 我国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历史回顾 |
2.3.2 我国保理业发展现状 |
第3章 我国中小企业保理融资应用的理论分析 |
3.1 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 |
3.1.1 中小企业融资的双缺口理论 |
3.1.2 国际贸易融资概述 |
3.1.3 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双缺口表现 |
3.2 保理融资概述 |
3.2.1 保理融资与其他债权融资的对比 |
3.2.2 保理融资的局限性 |
3.3 中国企业保理融资应用理论分析 |
3.3.1 保理融资应用于中小企业的优势分析 |
3.3.2 从中小企业角度看我国保理融资应用的可行性 |
第4章 我国企业保理融资实证研究 |
4.1 实证研究假说的提出 |
4.2 数据的搜集与分析 |
4.3 实证研究方法 |
4.4 模型设计 |
4.5 实证分析 |
4.5.1 模型总结 |
4.5.2 企业规模与保理融资 |
4.5.3 行业与保理融资 |
4.5.4 企业体制与保理融资 |
4.5.5 企业年龄与保理融资 |
4.6 实证结果成因讨论 |
4.6.1 中小企业自身缺陷制约了保理融资的应用 |
4.6.2 银行无法提供合适的中小企业保理服务 |
4.6.3 社会信用机制不健全强烈制约着保理融资的应用 |
4.6.4 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的不完善阻碍了保理融资的应用 |
4.7 小结 |
第5章 对我国中小企业保理融资应用的建议 |
5.1 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 |
5.2 努力健全我国法制信用体系 |
5.3 加快建设保理融资服务所需的软硬件环境 |
5.4 尽快转变观念推广保理融资服务,细分保理融资目标市场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新型贸易结算方式——国际保理业务(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际保理业务的类型和基本流程 |
二、国际保理业务的优势 |
三、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
1.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2.我国国际保理正在加快与世界接轨步伐 |
(9)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国际保理业务总论 |
2.1 国际保理的基本原理 |
2.1.1 国际保理概述 |
2.1.2 国际保理商的权利与义务 |
2.1.3 国际保理的功能与特点 |
2.2 国际保理业务的运作程序 |
2.2.1 单保理业务的运行程序 |
2.2.2 双保理业务的运行程序 |
2.3 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重要意义 |
2.3.1 国际保理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现实选择 |
2.3.2 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
2.3.3 国际保理是弥补我国企业客户信息管理不足的需要 |
2.3.4 我国商业银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需要 |
3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现状分析 |
3.1.1 世界保理业务的发展状况 |
3.1.2 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现状 |
3.2 我国保理业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1 交易观念的落后 |
3.2.2 信用机制不建全 |
3.2.3 国际保理业务的法律体系不完善,缺乏引导 |
3.2.4 缺乏专业人才 |
3.2.5 缺乏现代化的风险管理手段和工具 |
3.2.6 金融的分业经营束缚了国际保理业务的开展 |
4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国际保理业务的可行性及风险 |
4.1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国际保理业务的可行性 |
4.1.1 外部环境 |
4.1.2 内部环境 |
4.2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国际保理业务的风险 |
4.2.1 信用风险 |
4.2.2 法律风险 |
5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国际保理业务的对策 |
5.1 改善外部环境 |
5.1.1 国家应制定扶持政策,鼓励国际保理业务的开展 |
5.1.2 健全和完善国际保理业务的法律和法规 |
5.1.3 借鉴国外经验,促进本国银行及保险公司的合作 |
5.1.4 加强国际保理业务的国际合作 |
5.2 改善内部环境 |
5.2.1 加强从事国际保理业务人员的素质培养 |
5.2.2 改善实施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基础条件 |
5.2.3 银行应积极探索多种类型的保理方式 |
5.2.4 积极开展国内保理业务 |
5.2.5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
5.2.6 积极转变观念,加强保理业务的宣传力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10)浅论我国外贸信用风险的管理与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二、外贸信用风险的概述 |
(一) 外贸信用风险的定义 |
(二) 外贸信用风险是外贸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风险 |
三、外贸信用风险产生的根源 |
(一) 国际因素 |
(二) 国内因素 |
(三) 企业因素 |
四、借鉴国际经验,运用不同的风险防范手段防范信用风险 |
(一) 出口信用保险 |
(二) 国际保理 |
(三) 福费廷 |
(四) 应收帐款管理的跟踪管理 |
五、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外贸信用风险管理 |
(一) 设置专职机构,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
(二) 建立完善的外贸信用风险决策机制 |
(三) 加强客户资信管理 |
(四) 树立全程信用管理意识,应对国际贸易发展需求 |
(五) 全面提高信用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专业的信用管理人才 |
六、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详细摘要 |
英文详细摘要 |
四、透过国际保理业务看中外资银行的差距(论文参考文献)
- [1]农行天津分行国际保理业务发展对策研究[D]. 张熳. 兰州大学, 2010(11)
- [2]金融危机环境下我国国际保理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应对[D]. 张天姝. 吉林大学, 2009(09)
- [3]浅谈保理业务在H银行的应用[D]. 穆静芳. 复旦大学, 2008(08)
- [4]防范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的法律对策研究[D]. 马福燕. 大连海事大学, 2008(08)
- [5]工行XC分行国内保理业务现状及对策研究[D]. 楚保军. 西安理工大学, 2008(12)
- [6]中小企业的保理融资及其风险控制[D]. 曾南. 西南财经大学, 2008(02)
- [7]保理融资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 高洁.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5)
- [8]新型贸易结算方式——国际保理业务[J]. 谭昊丽.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6(12)
- [9]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研究[D]. 张力. 四川大学, 2006(03)
- [10]浅论我国外贸信用风险的管理与防范[D]. 刘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