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除草剂乙草胺对蝌蚪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杨嘉辉,王安,杨秀鸿[1](2021)在《除草剂对非靶标生物及人体的生殖毒性与遗传毒性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除草剂的应用已逐渐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除草剂潜在的毒性作用对生态系统及其中生存的动物和人类存在着威胁。因此,研究除草剂的生殖和遗传毒性并选用安全的品类对于生态系统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综述了多种除草剂对几种非靶标生物的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为新型除草剂的生殖和遗传毒性评价及实验动物的选择提供参考,并为除草剂的生态毒理研究提供思路。
黄涛[2](2020)在《农药类等典型有机污染物体内外毒性相关性及乙草胺毒性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工业产业的不断进步,促使世界各类化合物的生产数量日益剧增,目前在美国化学文摘社登记的化学品就超过一亿种。然而,这些化合物在促进各行业发展的同时,可通过多种途径释放到环境中,对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污染。它们也可以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和食物链进入生物体内,对动物和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害。农药类化合物作为经常在环境中检测到的典型有机污染物,是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来源之一。人类可通过多种途径接触到农药类污染物,这些物质可以通过生物富集作用进入人体内,也可通过食品中农药的残留,直接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因此,急需对这些污染物进行毒性评估以确定其对生物和人类的潜在不良影响。在众多农药类化合物中,除草剂虽然对动物表现出较低的毒性效应,但对细胞毒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其潜在风险可能被严重低估。研究农药类等有机污染物体内生物毒性与体外细胞毒性的关系,探讨其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可为有效的防治环境污染、降低其对人类健康风险性。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减少采用传统毒理学试验中动物的使用数量,对替代试验方法的验证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也可为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不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还有理论意义。有机污染物安全评价的传统方法是进行动物试验(即体内毒性试验),该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动物,并且试验过程残忍粗鲁,无论是从道德还是科学的角度,该方法都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因此急需寻找替代试验。在众多替代试验方法中,细胞毒性试验(即体外试验)因具有一系列优点脱颖而出。为了验证毒理学研究中是否可以采用体外毒性数据预测化合物体内毒性,本研究对大量的体内-体外毒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深入地探讨了细胞毒性和不同生物的体内毒性的相关性,并对体内-体外毒性相关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与此同时,探讨了农药类等有机污染物对体外细胞毒性作用模式与对小鼠的毒性作用模式的关系,深入探讨了体内-体外毒性作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采用了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对全球范围内使用量较高的典型农药乙草胺进行了细胞毒性评价,探究了乙草胺对细胞的潜在毒性作用机制。采用斑马鱼胚胎作为毒理学动物模型,探讨了乙草胺对斑马鱼的体内毒性机制,对乙草胺体内-体外毒性相关性进行了科学验证。本论文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建立了细胞毒性与人、鼠和鱼类毒性的体内-体外毒性相关性模型。并从生物摄取平衡、毒性代谢动力学和毒性作用模式三个理论,探讨了体内和体外毒性相关性关系和影响因素。从生物摄取平衡理论来看,化合物在细胞和鱼类的体内临界残余(CBR)主要与生物富集(BCF)有关,细胞和鱼类的生物富集过程比较相似,这可以解释为什么鱼类和细胞毒性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R2=0.70);BCF和疏水性具有密切关系,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疏水性化合物相比反应型化合物对人和鱼的毒性比对细胞的毒性更大。然而,化合物在鼠类的CBR值不仅和BCF有关,还与鼠类对化合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速率有关,因此代谢动力学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鼠类动物和细胞毒性之间关系很差(R2=0.44)。将代表疏水性、离子化、酸性和吸收的描述符引入相关方程可以显着改善细胞毒性与人类和鱼类毒性(R2由0.7提至0.8)的相关性,但与鼠类急性毒性(R2=0.49)的相关性提高不显着。这些描述符反映了细胞和生物体之间毒代动力学的差异。(2)本研究收集了大量有机污染物对小鼠成纤维细胞(3T3细胞)及小鼠体内毒性的毒性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3T3细胞毒性和小鼠毒性相关性并不强(R2=0.41)。为了提高这种弱相关关系,本研究将分子描述符(例如电离、pKa)加入到方程中后,回归系数提升到R2=0.56,表明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动力学参数都可以影响这种相关性关系。为了探究是否能够利用3T3细胞毒性数据来辨别化合物对小鼠的作用模式(MOAs),首先利用毒性比率方法将研究化合物对小鼠的毒性作用模式进行了辨别,随后利用3T3细胞毒性数据,采用序列分析、二项分析和递归分析三种方法预测了化合物对小鼠的MOA,结果显示这些方法都可以提供强有力的的预测能力,MOAs正确辨别率高达86%。几乎所有对3T3细胞表现为基线毒性的化合物同样对小鼠也为基线化合物。预测过程中,一些化合物的MOAs辨别出现错误,这可能是由于小鼠和3T3细胞毒性试验存在试验误差性造成的,此外,一些反应型化合物对小鼠具有不同于3T3细胞的MOAs,也可能导致预测错误。(3)本研究以HepG2细胞和斑马鱼胚胎作为毒理学模型,对乙草胺的毒性效应进行了评价。对HepG2细胞进行暴露时长为12-48小时、浓度为0-800μM乙草胺毒性试验的结果表明,乙草胺对HepG2细胞的增殖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其中,浓度为400μM的乙草胺诱导细胞内的活性氧(ROS)的生成超过了700%;暴露于浓度为400μM的乙草胺后,细胞的抗氧化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的活性和水平显着降低,丙二醛的水平显着升高。同时,乙草胺还通过凋亡信号通路诱导了HepG2细胞损伤,同时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显着升高(400μM乙草胺引起Ca2+浓度增加400%)。此外,乙草胺还可以造成HepG2细胞发生周期紊乱,使细胞G0/G1周期停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400μM乙草胺引起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约77%)、线粒体能量衰竭(400μM乙草胺引起ATP水平降低约65%)表明乙草胺可以造成细胞内线粒体功能障碍,这可能是乙草胺体外毒性效应的毒性机制。为了验证乙草胺对细胞和鱼类是否具有同样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测定了暴露处理后斑马鱼胚胎线粒体呼吸速率,结果表明,125μM乙草胺显着降低了斑马鱼胚胎的基础呼吸速率、ATP合成量和最高呼吸速率,揭示了乙草胺的毒性机制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
陈姣姣[3](2020)在《两种新烟碱农药对4种无尾两栖类蝌蚪的毒性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全球范围的两栖动物种群出现急剧下降趋势,研究表明这种下降是受到多种因素干扰而造成的;由于两栖类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因此包括农药在内的许多环境污染物对两栖动物均有显着的影响。本文以四种常见两栖动物(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黑眶蟾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大树蛙Rhacophorus dennysi和镇海林蛙Rana zhenhaiensis)的蝌蚪为研究对象,从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生理毒性和遗传毒性等实验,来研究和探讨两种新烟碱类药物(噻虫嗪Thiamethoxam和啶虫脒Acetamiprid)对这4种蝌蚪的毒性作用,了解这类药物对蝌蚪的毒性大小,为保护两栖动物和生态环境的健康以及应用两栖动物开展环境监测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急性毒性实验发现,噻虫嗪对4种蝌蚪的96 h半致死浓度(96h-LC50)分别为377.742 mg/L、274.912 mg/L、632.644 mg/L和215.745 mg/L;啶虫脒对4种蝌蚪的96 h-LC50分别为384.892 mg/L、332.903 mg/L、594.211 mg/L和227.545 mg/L。结果表明2种农药对4种蝌蚪的毒性强度为镇海林蛙蝌蚪>黑眶蟾蜍蝌蚪>中华蟾蜍蝌蚪>大树蛙蝌蚪,噻虫嗪和啶虫脒对4种蝌蚪的毒性均为微毒。通过亚慢性毒性试验观察2种蟾蜍蝌蚪的生长率,了解其生长发育受药物的影响情况。结果显示,噻虫嗪和啶虫脒对中华蟾蜍蝌蚪和黑眶蟾蜍蝌蚪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药物浓度越高,染毒时间越长,蝌蚪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越强。暴露于噻虫嗪溶液中28 d,中华蟾蜍蝌蚪的体长和体重在50 mg/L处分别下降了34.3%和49.4%;黑眶蟾蜍蝌蚪的体长和体重在60 mg/L处分别下降了29.2%和63.1%;暴露于啶虫脒高浓度溶液中28 d,中华蟾蜍蝌蚪的体长和体重在50 mg/L处分别下降了31.5%和55.1%;黑眶蟾蜍蝌蚪的体长和体重在60 mg/L处分别下降了28.9%和66.2%。生理毒性实验表明,噻虫嗪和啶虫脒对3种两栖动物(中华蟾蜍、黑眶蟾蜍和大树蛙)蝌蚪的抗氧化防御系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上表现为在短时间内产生激活作用后,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以及药物浓度的升高,对蝌蚪的抗氧化系统活性会产生抑制作用;而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蝌蚪体内的丙二醛(MDA)含量也越来越高。遗传毒理学方面,微核试验表明噻虫嗪和啶虫脒对大树蛙蝌蚪血红细胞的微核和核异常具有显着的诱导作用。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蝌蚪红细胞的微核率会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和农药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但过高的浓度则会抑制蝌蚪红细胞的分裂而出现微核率的下降;蝌蚪红细胞的核异常率则是随着浓度的升高会逐渐增加,二者间具有显着的剂量效应关系。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慧星试验)发现,噻虫嗪和啶虫脒会导致大树蛙红细胞DNA损伤,并表明2种农药浓度与大树蛙蝌蚪的红细胞DNA总体损伤程度存在显着的线性关系。实验表明噻虫嗪和啶虫脒对蝌蚪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因此,合理规范使用新烟碱类药物对保护外界环境和两栖动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王刚,蒋洁,常国亮,刘洋[4](2018)在《蝌蚪红细胞微核试验在水环境污染状况监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通过测定蝌蚪血红细胞微核率,对淮安市区及周边不同区域水质诱发蝌蚪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染毒1w后,淮安市里运河(淮海路段与黄河路交叉点)、淮安市开发区古淮河水(大同路和水渡口大道交叉点)、淮安市淮安区文渠组(大八字桥至北水关段)水质诱发蝌蚪红细胞微核率均大于对照组(P<0.01).提示淮安市里运河、开发区古淮河水、淮安区文渠水水质对蝌蚪红细胞具有显着的遗传毒性,水样中有致变物的存在.
项君露,南旭阳,沃冬冬,王静静,沈江[5](2015)在《除草剂施田补对沼水蛙血细胞和心肌收缩能力的影响》文中指出以沼水蛙(Hylarana guentheri)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剂量的施田补溶液对沼水蛙的急性毒性效应及其外周血红细胞数/白细胞数、红细胞微核率、红细胞核异常率和总核异常率等的影响,同时利用Power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研究了施田补对沼水蛙心肌收缩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施田补对沼水蛙的96 h半致死剂量、安全剂量分别为1.149 9 m L/L和0.115 0 m L/L。所有药物组(0.012 50.400 0 m L/L)沼水蛙的血红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总核异常率等均高于对照组,而且大部分药物组与清水对照组差异显着或极显着。在较高剂量(≥0.050 0 m L/L)中处理较长时间(192 h)时差异更加明显。所有药物组的外周血白细胞数/红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极显着。施田补对沼水蛙心肌收缩功能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综上,施田补对沼水蛙具有较大的毒害作用。
林小娜,南旭阳,施晶,孙宁宁,项君露[6](2015)在《除草剂精克草星胁迫对泽蛙血细胞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泽蛙为实验动物,分别以0.000 3、0.001 5、0.007 5、0.037 5 g/L不同浓度的除草剂精克草星溶液为实验药物,研究了泽蛙在精克草星溶液的胁迫下,外周血中血红细胞数、红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以及总核异常率的变化,同时,以蒸馏水为空白对照.实验结果表明:精克草星会使泽蛙的血红细胞数减少,而且当精克草星浓度高于0.007 5 g/L时,所有染毒组的血红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均达到了差异显着水平(p<0.05)或差异极显着水平(p<0.01或p<0.001).精克草星能使泽蛙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及总核异常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所有处理组的核异常率和总核异常率均达到了差异显着水平(p<0.05)或差异极显着水平(p<0.01或p<0.001).
叶圣涛[7](2013)在《几种农药对黑斑侧褶蛙和泽陆蛙的遗传毒理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近年来,两栖类种群数量在全球范围内急剧减少,已有研究证明两栖类种群衰退与农药污染有关。本研究针对浙江省部分地区稻田生态系统内无尾两栖类物种多样性和优势种以及农药施用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在实验室内尝试采用遗传毒理的手段来分析和推测农药对稻田两栖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程度及其在优势种筛选中的作用强度。调查结果表明所样地内泽陆蛙(Fejervarya multistriata)为优势种,而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a)、金线侧褶蛙(Pelophylax plancyi)、饰纹姬蛙(Microhyla ornate)、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为非优势种,但稻田无尾两栖类种群密度与农药施用量之间并未表现出相关性。通过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DNA损伤分析,也称彗星分析)和微核率实验来检测五种稻田内常用农药包括噻嗪酮、吡蚜酮、毗虫啉、乙草胺、丁草胺对泽陆蛙(优势种)和黑斑侧褶蛙(非优势种代表)红细胞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两种稻田蛙类红细胞DNA损伤程度与五种常用农药浓度间的关系多数呈现剂量效应。五种农药均能够显着增加两种稻田蛙类的红细胞DNA损伤。最低浓度的三种杀虫剂均能显着增加泽陆蛙的微核率,但是泽陆蛙微核率在不同浓度间无显着变化。两种除草剂中,丁草胺能刺激泽陆蛙红细胞微核率的显着增加,而乙草胺对泽陆蛙红细胞的微核率无显着作用。最低浓度的三种杀虫剂不能显着增加黑斑侧褶蛙的微核率,而在不同浓度间黑斑侧褶蛙微核率则有显着变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除草剂乙草胺和丁草胺能刺激黑斑侧褶蛙红细胞微核率的显着增加。总体来看,无论是否存在农药刺激,黑斑侧褶蛙红细胞微核率在数值上都普遍高于泽陆蛙,暗示其比优势种泽陆蛙染色体可能更加容易受损。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释稻田样地内泽陆蛙种群数量要大于黑斑侧褶蛙的现象。
江沄[8](2013)在《三种农药对四种无尾两栖类蝌蚪毒理学效应的研究》文中提出本实验采用本地常见的四种蝌蚪:沼水蛙(Hylarana guentheri)、斑腿树蛙(Polypedates megacephalus)、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和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蝌蚪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水生生物毒理学实验,如急性毒性实验、亚慢性毒性实验、生理毒理学和遗传毒理学实验技术研究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Emamectin benzoate)、高效氯氰菊酯(Beta cypermethrin)和百草枯(Paraquat)这三种农药对蝌蚪的毒害效应,以期了解这三种常用农药对农田无尾两栖类蝌蚪的毒性影响程度,为保护两栖动物资源、建立以两栖动物为指示生物的水生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于黑眶蟾蜍和中华蟾蜍蝌蚪属于高毒农药,其96h的LCso分别为124.3μg/L和546.5μg/L;高效氯氰菊酯对沼水蛙、斑腿树蛙和黑眶蟾蜍蝌蚪属于剧毒农药,对中华蟾蜍蝌蚪属于中毒农药,其96h的LCso依次为0.734μg/L、0.137μg/L、20.84μg/L和1079μg/L;百草枯对斑腿树蛙和黑眶蟾蜍蝌蚪属于中毒农药,其96h的LCso分别为1207μg/L和2035μg/L。亚慢性毒性实验显示:高效氯氰菊酯对斑腿树蛙和中华蟾蜍蝌蚪体重、体长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而随着染毒时间的增加,诱导体长体重出现显着差异所需的处理组浓度逐渐降低。在生理毒理学方面:高效氯氰菊酯染毒后,会使斑腿树蛙蝌蚪组织中的LDH同工酶酶活则呈现出先升高而后恢复的趋势,且部分酶带缺失;EST同工酶酶活降低,酶带的迁移率发生明显改变。对三种蝌蚪CAT、T-AOC和GSH活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低浓度对酶活性的显着促进,高浓度对酶活性的显着抑制。而随着染毒时间的增加,酶活性峰值期基本都提前出现,并有所下降。在遗传毒理学方面:微核实验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黑眶蟾蜍、中华蟾蜍蝌蚪和高效氯氰菊酯对斑腿树蛙蝌蚪血红细胞的微核及核异常有显着的诱导作用,随着染毒时间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质量浓度的增加,处理组的蝌蚪微核率、核异常率显着上升。而在高效氯氰菊酯染毒实验中,随着染毒时间的增加,斑腿树蛙蝌蚪血红细胞的微核率和核异常率则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了高效氯氰菊酯染毒后斑腿树蛙蝌蚪血红细胞所受DNA的损伤,在同一染毒时间内,农药浓度越高,则细胞DNA损伤越严重。此外斑腿树蛙蝌蚪血红细胞拖尾率、DNA损伤程度与高效氯氰菊酯浓度间均存在显着的线性关系。
王丹丹,赵尔宓[9](2013)在《阿维菌素对黑斑侧褶蛙毒理效应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选用生物农药阿维菌素作为染毒试剂,以农田中常见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生理毒性四个方面的实验综合探讨了阿维菌素对黑斑侧褶蛙的生态毒理学效应。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黑斑侧褶蛙24h、48h、72h、96h的LC50分别为:0.3227mg/L、0.0966mg/L、0.0623mg/L、0.0432mg/L,其对黑斑侧褶蛙的安全浓度(SC)为0.004316mg/L。亚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暴露期间,随着浓度的升高,毒害作用越大,其对黑斑侧褶蛙肝脏组织损害也越大,而经恢复期后,各实验组肝脏组织受损程度较暴露期都有降低。红细胞核异常及微核诱导实验结果表明,微核和核异常现象与阿维菌素浓度的相关性有一定的范围;随着时间的延长,红细胞核异常率及微核率先上升后下降。肝脏LDH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条件下,随浓度的升高,LDH1和LDH2酶带活性呈现降低趋势,LDH4酶带活性无明显变化,LDH5酶带活性先升高后再降低,在同一浓度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延长,肝脏LDH同工酶活性均呈升高的趋势。实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黑斑侧褶蛙能够造成不同程度的生理、病理及遗传性损伤。
南旭阳,戴灵鹏,贺超燕[10](2012)在《除草剂精克草星胁迫对牛蛙心脏功能和血红细胞的影响》文中认为以不同浓度除草剂精克草星溶液(0.0001、0.0005、0.001、0.005、0.01g·L-1和0.05g·L-1)为目标毒物,以牛蛙为研究对象,通过蛙心灌流和生物机能采集系统,研究了精克草星胁迫对牛蛙离体心脏收缩频率和收缩力、外周血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草剂精克草星对牛蛙离体心脏收缩力和收缩频率均有较大的影响,而且随着除草剂浓度的增加,其影响幅度也加大,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较低浓度(≤0.0005g·L-1)的精克草星对牛蛙外周血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微核率影响较小,而在较高浓度(≥0.001g·L-1)的精克草星胁迫下,牛蛙外周血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微核率均出现较大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达到了差异显着水平(P<0.05)或差异极显着水平(P<0.01)。
二、除草剂乙草胺对蝌蚪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除草剂乙草胺对蝌蚪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除草剂对非靶标生物及人体的生殖毒性与遗传毒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鱼类与鸟类(Fish and birds) |
1.1 鱼类 |
1.2 鸟类 |
2 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Amphibians and rep-tiles) |
2.1 两栖动物 |
2.2 爬行动物 |
3 节肢动物与软体动物(Arthropoda and mol-lusks) |
3.1 节肢动物 |
3.2 软体动物 |
4 环节动物与线虫(Annelida and nematoda) |
4.1 环节动物 |
4.2 线虫 |
5 人体(Human beings) |
6 展望(Prospects) |
(2)农药类等典型有机污染物体内外毒性相关性及乙草胺毒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有机污染物毒理学研究进展 |
1.1.1 毒理学中常用的评价方法 |
1.1.2 有机污染物的毒性作用模式 |
1.2 体内体外毒性相关性研究进展 |
1.2.1 相关性研究进展 |
1.2.2 相关组织机构和数据库 |
1.3 有机污染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
1.3.1 神经毒性作用 |
1.3.2 基因毒性作用 |
1.3.3 生殖毒性作用 |
1.4 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
1.4.1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 |
1.4.2 细胞凋亡与细胞自噬 |
1.4.3 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 |
1.5 农药类有机污染物毒理学研究进展 |
1.5.1 除草剂的毒理学效应 |
1.5.2 杀虫剂的毒理学效应 |
1.5.3 杀菌剂的毒理学效应 |
1.5.4 其他农药的毒理学效应 |
1.5.5 农药毒性分级 |
1.6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7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研究目标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体内体外毒性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哺乳类动物细胞毒性数据 |
2.2.2 哺乳类动物急性毒性数据 |
2.2.3 鱼类急性毒性数据 |
2.2.4 人类急性毒性数据 |
2.2.5 分子描述符 |
2.2.6 毒性作用模式的分类 |
2.2.7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所有研究化合物的体内体外毒性相关性 |
2.3.2 分类化合物体内体外毒性相关性 |
2.3.3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对体内体外毒性相关性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体内体外毒性相关性的理论背景 |
2.4.2 生物摄取平衡和相关性关系 |
2.4.3 生物摄取动力学与相关性 |
2.4.4 作用模式与体内体外相关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利用细胞毒性辨别化合物对小鼠的毒性作用模式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3T3细胞毒性数据 |
3.2.2 小鼠的急性毒性数据 |
3.2.3 剩余毒性 |
3.2.4 分子描述符 |
3.2.5 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建立化合物对小鼠静脉注射途径毒性的数据集 |
3.3.2 小鼠急性毒性与3T3细胞毒性之间的相关性 |
3.3.3 利用毒性比率辨别化合物对小鼠的毒性作用模式 |
3.3.4 采用细胞毒性数据预测化合物对小鼠的毒性作用模式 |
3.4 讨论 |
3.4.1 不同暴露途径下的小鼠急性毒性相关性 |
3.4.2 体内体外毒性相关性探讨 |
3.4.3 利用3T3细胞毒性数据预测化合物对小鼠的毒性作用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有机污染物乙草胺的毒性机理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化学药品和耗材 |
4.2.2 细胞培养 |
4.2.3 药物处理及分组 |
4.2.4 细胞活性试验 |
4.2.5 细胞膜完整性试验 |
4.2.6 细胞内ROS含量检测 |
4.2.7 氧化应激参数的检测 |
4.2.8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检测 |
4.2.9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
4.2.10 检测细胞凋亡 |
4.2.11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
4.2.12 细胞内ATP含量 |
4.2.13 斑马鱼胚胎线粒体耗氧速率 |
4.2.14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乙草胺对细胞活力和细胞毒性的影响 |
4.3.2 乙草胺对细胞内ROS生成和抗氧化参数的影响 |
4.3.3 乙草胺对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 |
4.3.4 乙草胺诱导HepG2细胞发生凋亡 |
4.3.5 乙草胺对HepG2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
4.3.6 细胞内Ca~(2+)参与了细胞凋亡过程 |
4.3.7 乙草胺对斑马鱼胚胎线粒体呼吸速率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乙草胺对HepG2细胞的毒性作用 |
4.4.2 乙草胺造成细胞内发生氧化应激 |
4.4.3 乙草胺造成细胞周期功能紊乱 |
4.4.4 乙草胺诱导细胞发生细胞凋亡 |
4.4.5 钙离子信号参与了乙草胺诱导HepG2细胞凋亡过程 |
4.4.6 乙草胺造成HepG2细胞线粒体功能紊乱 |
4.4.7 乙草胺改变斑马鱼胚胎线粒体呼吸耗氧速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两种新烟碱农药对4种无尾两栖类蝌蚪的毒性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1 新烟碱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
1.1 噻虫嗪的发现及发展 |
1.1.1 理化性质 |
1.1.2 作用方式和机理 |
1.1.3 农田中的应用 |
1.2 啶虫脒的发现及发展 |
1.2.1 理化性质 |
1.2.2 作用方式和代谢 |
1.2.3 农田中的应用 |
1.3 毒性研究 |
1.3.1 噻虫嗪的毒性研究 |
1.3.2 啶虫脒的毒性研究 |
2 农药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
3 农药对两栖动物的生态毒理学研究方法 |
3.1 农药对两栖动物的急性毒性 |
3.2 农药对两栖动物的亚慢性毒性 |
3.3 农药对两栖动物生理、生殖毒性 |
3.4 农药对两栖类的遗传毒性 |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一章 噻虫嗪和啶虫脒对4 种无尾两栖类蝌蚪的急性毒性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实验材料 |
1.1.2 实验方法 |
1.1.3 数据处理 |
1.2 实验结果 |
1.3 讨论 |
第二章 噻虫嗪和啶虫脒对2 种蟾蜍蝌蚪生长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动物 |
2.1.3 实验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实验结果 |
2.2.1 2种农药对中华蟾蜍蝌蚪生长的影响 |
2.2.2 2种农药对黑眶蜍蝌蚪生长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噻虫嗪和啶虫脒对3 种蝌蚪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生物 |
3.1.3 实验仪器 |
3.1.4 实验方法 |
3.1.5 数据分析 |
3.2 实验结果 |
3.2.1 噻虫嗪和啶虫脒对黑眶蟾蜍蝌蚪酶活力的影响 |
3.2.1.1 噻虫嗪的影响 |
3.2.1.2 啶虫脒的影响 |
3.2.2 噻虫嗪和啶虫脒对中华蟾蜍蝌蚪酶活力的影响 |
3.2.2.1 噻虫嗪的影响 |
3.2.2.2 啶虫脒的影响 |
3.2.3 噻虫嗪和啶虫脒对大树蛙蝌蚪酶活力的影响 |
3.2.3.1 噻虫嗪的影响 |
3.2.3.2 啶虫脒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噻虫嗪和啶虫脒对大树蛙蝌蚪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诱导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生物 |
4.1.3 实验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实验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噻虫嗪和啶虫脒对大树蛙蝌蚪红细胞DNA损伤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药物和实验仪器 |
5.1.2 实验动物 |
5.1.3 数据统计与处理 |
5.2 实验结果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蝌蚪红细胞微核试验在水环境污染状况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材料 |
1.2 仪器 |
1.3 方法 |
1.3.1 药品及其配制 |
1) 固定液 |
2) Giemsa染色液 |
3) 1/15mol/L磷酸缓冲液 (p H=6.81) |
1.3.2 采水及预处理 |
1.3.3 实验分组 |
1.3.4 染毒 |
1.3.5 血涂片的制备 |
1.3.6 数据记录及结果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5)除草剂施田补对沼水蛙血细胞和心肌收缩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驯养 |
1.2.2 急性毒性试验 |
1.2.3 血液指标的测定 |
1.2.4 心肌收缩能力的测定 |
1.2.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
2.1.1 施田补胁迫下沼水蛙的宏观中毒表现 |
2.1.2 施田补对沼水蛙的致死效应 |
2.1.3 施田补对沼水蛙的LD50及SD |
2.2 施田补对沼水蛙外周血细胞的影响 |
2.2.1 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 |
2.2.2 外周血红细胞核异常率 |
2.2.3 外周血红细胞总核异常率 |
2.2.4 外周血中白细胞数/红细胞数 |
2.3 施田补对沼水蛙心肌收缩能力的影响 |
2.3.1 染毒96 h后心肌收缩能力 |
2.3.2 染毒192 h后心肌收缩能力 |
3 讨论 |
3.1 施田补对沼水蛙的急性毒性作用 |
3.2 施田补对沼水蛙外周血液生理指标及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 |
(6)除草剂精克草星胁迫对泽蛙血细胞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精克草星对泽蛙外周血红细胞数的影响 |
2.2 精克草星对泽蛙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
2.3 精克草星对泽蛙外周血红细胞核异常的影响 |
2.4 精克草星对泽蛙外周血红细胞总核异常的影响 |
3 讨论 |
(7)几种农药对黑斑侧褶蛙和泽陆蛙的遗传毒理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生态毒理学及相关研究方法 |
2.2 农药污染物对无尾两栖类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现状 |
2.2.1 农药污染物对无尾两栖类的致死与致畸作用 |
2.2.3 农药污染物对无尾两栖类的神经内分泌毒性 |
2.2.4 农药污染物对无尾两栖类的遗传毒性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 田间调查 |
1.1 稻田样地选择 |
1.2 两栖类种群数量初步调查 |
1.3 农药施用情况调查 |
2 遗传毒理研究 |
2.1 实验动物的选择与驯化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试剂及其配置 |
2.4 彗星实验 |
2.4.1 染毒处理 |
2.4.2 载玻片和盖玻片清洗 |
2.4.3 镀膜 |
2.4.4 搭桥 |
2.4.5 制胶 |
2.4.6 裂解和水洗 |
2.4.7 解旋和电泳 |
2.4.8 中和、脱水和染色 |
2.4.9 观察装片 |
2.5 微核实验 |
2.5.1 染毒处理 |
2.5.2 血涂片制作 |
2.5.3 镜检 |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 浙江地区稻田常用农药及无尾两栖类生物多样性初步调查 |
2 常用农药对两种稻田无尾两栖类的遗传毒理效应研究 |
2.1 几种农药对泽陆蛙和黑斑侧褶蛙DNA损伤的影响 |
2.1.1 几种农药对泽陆蛙红细胞DNA损伤的影响 |
2.1.2 几种农药对黑斑侧褶蛙红细胞DNA损伤的影响 |
2.2 几种农药对泽陆蛙和黑斑侧褶蛙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
2.2.1 几种农药对泽陆蛙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
2.2.2 几种农药对黑斑侧褶蛙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
2.3 几种农药在最低浓度下对两种稻田蛙类的遗传毒性 |
第四章 讨论 |
1 稻田无尾两栖类种群数量与农药施用情况的相互关系 |
2 常用农药对两种蛙的遗传毒理效应 |
2.1 农药对两栖类DNA损伤的影响 |
2.2 农药对两栖类红细胞微核发生率的影响 |
3 泽陆蛙能成为浙江稻田无尾两栖类优势种的原因探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8)三种农药对四种无尾两栖类蝌蚪毒理学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1章 三种农药对4种蝌蚪的急性毒性实验 |
1.1 前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第2章 高效氯氰菊酯对斑腿树蛙和中华蟾蜍蝌蚪的亚慢性毒性实验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第3章 高效氯氰菊酯对斑腿树蛙、沼水蛙和中华蟾蜍蝌蚪的生理毒性实验 |
3.1 高效氯氰菊酯对斑腿树蛙组织同工酶的影响 |
3.2 高效氯氰菊酯对三种蝌蚪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影响 |
第4章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黑眶蟾蜍和中华蟾蜍蝌蚪以及高效氯氰菊酯对斑腿树蛙蝌蚪的遗传毒性作用 |
4.1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斑腿树蛙、黑眶蟾蜍和高效氯氰菊酯对中华蟾蜍蝌蚪血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影响 |
4.2 高效氯氰菊酯对斑腿树蛙蝌蚪血红细胞的DNA损伤的研究 |
第5章 结论 |
图版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阿维菌素对黑斑侧褶蛙毒理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染毒试剂与受试动物 |
1.1 染毒试剂 |
1. 2 受试动物的驯养及暴露环境 |
2 实验方法 |
2.1 毒性预实验方法 |
2.2 急性毒性实验方法 |
2.3 亚急性毒性实验方法 (周永欣, 章宗涉, 1989) |
2.3.1 暴露期 |
2.3.2 恢复期 |
2.3.3 组织采集与处理 |
2.3.4 肝脏病理组织光学显微结构的观察 |
2.4 遗传毒性——阿维菌素对黑斑侧褶蛙红细胞微核与核异常诱导的实验方法 |
2.4.1 暴露处理 |
2.4.2 血涂片制作方法 |
2.5 生理毒性——阿维菌素对肝脏中LDH同工酶变化影响的实验方法 |
3 结果 |
3.1 毒性预实验 |
3.2 急性毒性实验 |
3.3 亚急性毒性——阿维菌素影响的黑斑侧褶蛙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 |
3.4 遗传毒性——阿维菌素对黑斑侧褶蛙红细胞微核与核异常的诱导结果 |
3.5 生理毒性——阿维菌素对黑斑侧褶蛙肝脏LDH同工酶变化的影响结果 |
4 讨论 |
4.1 急性、亚急性及生理毒性实验 |
4.2 红细胞核异常及微核诱导实验 |
(10)除草剂精克草星胁迫对牛蛙心脏功能和血红细胞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驯养 |
1.2.2 离体蛙心心脏收缩功能测定 |
1.2.3 红细胞和红细胞微核计数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精克草星对牛蛙离体心脏收缩频率的影响 |
2.2 精克草星对牛蛙离体心脏收缩力的影响 |
2.3 精克草星对牛蛙外周血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
2.4 精克草星对牛蛙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精克草星对牛蛙离体心脏收缩力的影响 |
3.2 除草剂精克草星对牛蛙心脏频率的影响 |
3.3 除草剂精克草星对牛蛙外周血红细胞及微核率的影响 |
4 结论 |
四、除草剂乙草胺对蝌蚪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除草剂对非靶标生物及人体的生殖毒性与遗传毒性研究进展[J]. 杨嘉辉,王安,杨秀鸿. 生态毒理学报, 2021(04)
- [2]农药类等典型有机污染物体内外毒性相关性及乙草胺毒性机制研究[D]. 黄涛.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两种新烟碱农药对4种无尾两栖类蝌蚪的毒性影响[D]. 陈姣姣.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4]蝌蚪红细胞微核试验在水环境污染状况监测中的应用[J]. 王刚,蒋洁,常国亮,刘洋. 泰山学院学报, 2018(03)
- [5]除草剂施田补对沼水蛙血细胞和心肌收缩能力的影响[J]. 项君露,南旭阳,沃冬冬,王静静,沈江. 河南农业科学, 2015(04)
- [6]除草剂精克草星胁迫对泽蛙血细胞的影响[J]. 林小娜,南旭阳,施晶,孙宁宁,项君露. 河南科学, 2015(01)
- [7]几种农药对黑斑侧褶蛙和泽陆蛙的遗传毒理效应研究[D]. 叶圣涛. 浙江师范大学, 2013(04)
- [8]三种农药对四种无尾两栖类蝌蚪毒理学效应的研究[D]. 江沄.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1)
- [9]阿维菌素对黑斑侧褶蛙毒理效应的研究[J]. 王丹丹,赵尔宓. 四川动物, 2013(03)
- [10]除草剂精克草星胁迫对牛蛙心脏功能和血红细胞的影响[J]. 南旭阳,戴灵鹏,贺超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