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报刊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2003.7~2003.9)(论文文献综述)
赵盼超[1](2019)在《村民影像的文化书写研究》文中提出村民影像的起源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原住民影像”,“影像权利”发生转移,土着居民获得利用影像表达思想观念与在地文化的权利。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村民影像才正式以动态影像的方式在中国生根发芽,村民拿起摄像机记录在地文化,并凭借个人生活经验和文化情感编辑成一部完整影片。村民影像与主流纪录片相比,缺少的是华丽的包装,富余的是生活的质感,这得益于村民不受学院派所倡导的影像叙事原则的束缚,并根据村民自身的文化感受、认知方式形成一套专属村民影像的文化书写方式。本论文的绪论中详细阐释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与方法。主体部分共包括六章,第一章对村民影像进行界定、梳理村民影像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对文化和文化书写进行分析。村民影像是在地村民(文化持有者)通过单纯的在地视角,借助摄像机对展演的文化事项进行真实、全面的记录,以展示自身文化立场,实现文化反思、社区教育等目的的纪实影像;第二章从文化书写者的角度出发,分析文化书写者的主体——在地村民在影像创作中的角色和任务,探讨参与村民影像创作的外来学者,他们为村民影像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第三章从文化书写内容的角度出发,以分类的方式探析村民影像在不同文化层面的书写内容与文化深描技巧,包括生态、物质、社群和精神四个层面的文化书写;第四章从文化书写方式的角度出发,分析村民在拍摄和编辑上采用的具体方式;第五章从文化书写成果应用的角度出发,分别以影像传播方式的延伸、村民文化身份的构建、社区乡土文化的建设三个方面的应用为例,探究村民影像文化书写具体的应用领域;第六章依据对村民影像文化书写各方面的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出村民影像当下文化书写的主要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对策,本论文认为当下困境在于身份认知、文化深描、影像技术和赋权发声四个方面,因此要着重发展社区沟通、影像档案和书写利益分配三个方面。
王秀丽[2](2019)在《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文中认为器物文化,既是物质文化,又是生活方式或传统精神的物化形态。器物不能只被简单地看成是一种物质,每件器物的身上都蕴藏着与之相连的当时的政治制度、科技水平、文化心理、审美趣味等诸多内涵。陕西南部地区传统油纸伞的历史和文化研究,对于梳理二十世纪二十至八十年代陕南手工业的发展起落、工匠群体的身份演化以及所属社会环境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意义。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材料和工艺的可视化复原,能够留存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遗产,弥缝即将断裂的陕南地域文化记忆,重建历史、回忆与传承之间的联系,达成“传统”与“现代”的和解。整体来看,本研究以陕南传统油纸伞为研究本体,通过田野考察、档案追踪、伞匠访谈和工艺再造等多种研究路径,致力于三大层面,即理论层面、历史层面和工艺层面的探讨与分析。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理论层面的文化人类学、艺术社会学的理论指引;历史层面的陕南油纸伞的空间分布、匠人主体、行业组织、档案记忆、报纸记忆、商标记忆等纵向时间维度和横向地域维度的历史钩沉;工艺层面的材料再造、工艺复原、技术原理、工艺传承、文化记忆、工匠精神等形而下之“器”和形而上之“道”的复原与重建,旨在勾勒陕南地区传统油纸伞的生产和发展格局,复原并留存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最终形成以“理论纲领”为导引,以“历史和社会”为基础,以“工艺复原”为核心,以“传承发展”为旨归的研究脉络。具体内容按章节分述如下:第一章即绪论。此部分在呈现陕南油纸伞濒临失传、无人抢救、研究缺位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需要解决的三大难题:一是“史沉”,陕南油纸伞的发展历史碎片化,并趋于消亡化;二是“工陨”,陕南油纸伞的制作工匠陆续离世,文化记忆难以留存:三是“材逝技凋”,陕南油纸伞的制作材料与手作技艺失传,工艺复原困难重重。这三大难题同时也是本研究需要完成的核心任务。第二、第三和第四章是研究的主体,分别从陕南油纸伞的历史追踪、社会记忆和工艺复原三大部分展开论述。其中第二章在概述油纸伞历史流变和陕南油纸伞生产的空间分布的基础上,以有代表性的陕南地区安康市汉阴县油纸伞业为研究个案,重点从油纸伞在此地的源起、发展和雨伞社的兴衰历程展现特定历史条件下,以油纸伞为代表的陕南手工业匠人体系、行业组织等生产、传习方式变迁。第三章借助地方档案中油纸伞的生产、销售资料及其它历史文献,对其商贸景象进行区域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手工业的盛衰升降与区域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水平休戚相关的结论,反映了手工业生产的不平衡和多元特性。第四章以第二章和第三章为研究背景,重点从实践层面进行陕南传统油纸伞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的可视化复原。制伞材料因工艺生发环境的变迁和工匠的离世等诸多原因,在陕南地区已难以再觅,它地寻访、多点支撑成为解决困难的有效途径。在具体执行上,笔者跟随伞匠学习制作技术,以获得隐性经验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作白描图稿,通过可视化展现和解析制作工序、原理,将既往不易于流传的隐性经验知识“显性化”,为陕南传统油纸伞的制作工艺留存示范性图像“秘籍”,以挽救这项濒临失传的手工制作技艺。第五章是研究的结论部分,主要讨论陕南油纸伞文化及工艺复原的当代价值。陕南油纸伞所属的地方手工业文化体系已经出现“失忆症”,导致文化链条断裂,使我们正在越来越快地跌入一个不可逆转地“死去了的过去”之中。记忆危机伴随而来的文化危机和历史危机正发生于陕南油纸伞这个个案之中,但时间和历史性的强流卷走的远不止陕南油纸伞这一例。历史见证者的经验记忆需要转化成流传后世的文化记忆。文化记忆的续存与传承不能仅停留在“记录”层面上,也不能仅站在时间的某一历史刻度上去讨论其曾经的存在状态。探索如何使其成为植根于当代社会生活的文化形态,才是真正的薪火相传。通过研究,笔者认为:(1)社会变迁的身影并非仅在“大处”体现,器物再小,同样能够见证社会跳动的脉搏并与其同步兴衰。陕南油纸伞的发展历史亦是一部社会的变迁史。油纸伞作为一个微观媒介,能够镜像出我国手工业生产和工匠文化的诸多历史风貌。(2)器物的存在自有其存在的空间“适宜性”。但当此“适宜的”空间不再,器物亦将被迫下线。陕南传统油纸伞的源起是历史上移民文化“在地化”的产物,其当下濒临失传的困境亦是由不断前进的时代引发的新一轮文化变迁浪潮所致。(3)工匠是使“器”成“器”的创造者和赋“器”生命的源头。随着老工匠的离世,陕南活生生的油纸伞记忆面临消失的危险,现在和过去的脱节也将最终导致记忆的危机和文化的断层,为失去历史声音的人“树碑立传”成为当务之急。(4)现代社会迫切需要“工匠精神”。从严格的制伞规范和质量标准中体现出的精益求精、以用为上、恪守规范的工匠精神在现代浮躁的、“娱乐至死”的社会世相下显得如此珍贵,值得现代人学习。(5)传统手工技艺的断流与现代转型之痛并非陕南油纸伞这一例。“滑铁卢”境遇下更应冷静思考传统手工技艺和我国文化遗产的现实出路。
吴亮亮(Penpisut Sikakaew)[3](2018)在《中泰稻谷起源神话的文化记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记忆是90年代德国埃及学者扬·阿斯曼首次提出。其内容涉及到一个民族的神话传说或带有宗教性的仪式等方面。据本文所述,20世纪的中国和泰国的稻谷起源神话研究基本上是基于母题分析、原型和故事形态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仅限于文本的,是共时性的维度。然而,神话还有口头性的一面。当神话被重新讲述的同时,其内容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时代”的影响。这就表明了神话是富有历时性的维度,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维度。因考虑到神话的活态性,本文以文化记忆理论为研究的重要参考,试图把神话的历时维度也考虑在内。但是,文化记忆作为民俗学研究的理论尚有不完善之处,但这也是一个值得深究的研究问题,尤其是文化记忆对身份认同的作用。从民俗学和文化记忆的深层结构去探究发现,民俗既是整个文化意识形态的基石和支柱,而意识形态构成的前提乃是文化记忆。本文通过对神话文本的研究,分析其母题的核心内容,再次引用文化记忆理论分析其文本之经典化的趋向,加上对与神话文本相辅相成的仪式和信仰等进行思考,最终取得的成果包括神话文本之内和文本之外的解读,如80-90年代与当下搜集到的神话文本的母题之间所产生的微小变化、两国稻谷起源神话形成的推论、巴利语在泰国民间招稻谷魂仪式的使用、两国神话文本经典化的趋向、中国古文物中的鸟纹分析、泰国招稻谷魂仪式的意义、泰国素攀府农民改宗的个案分析及其对神话传承的影响,以及个体记忆造成神话或文化记忆失传的可能性。通过文化记忆,几千年的回忆得以展现。文化记忆通过各种仪式、规范、传统和教育等方式来构建和塑造个人的特征和文化身份。与此同时,个人也可以通过文化记忆的主要功能来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而他们对这些仪式的反应也有利于文化记忆的稳定性,并如此循环下去。神话已经回答了我们归属的问题。如同稻谷起源神话一样代表了我们国家的世界观。而既然我们在这个无常的世界里知道了自己是谁,就不会再迷失方向了。
胡晓[4](2016)在《学术转型视野下民国四大学术期刊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学术机制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期刊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学术相对封闭的治学方式,为学者提供了及时发表和了解研究成果的机会,亦建构了展开学术交流和学术争鸣的公共平台。因此,作为传播学术成果的重要载体,学术期刊对学术发展的意义至关重要。民国时期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现代学术体系创建的重要阶段。而促进这一时段学术迅速发展的关键就是学术期刊的创刊与出版传播。以“民国四大学术期刊”着称的《国学季刊》、《燕京学报》、《清华学报》以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因及时介绍国内外学术前沿动态,刊发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批学贯中西、融会古今的学术大师而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成为彼时学术期刊中的典范。它们在创造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对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的学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即以这四种学术期刊为考察对象,在史料爬梳的基础上,以1923-1949年为时间节点,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等方法,勾勒四种期刊的历史发展进程,比较其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编辑出版主体与客体方面的异同,并追寻这四种期刊作为体现民国最高学术水平的代表,在学术传播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怎样影响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藉此总结四种学术期刊在期刊史和学术史上产生的作用和意义,为现代学术期刊在新的社会转型时期能够积极主动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价值与实践借鉴。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察四种学术期刊各自的创刊过程与基本情况的介绍。包括北京大学国学门的创建及《国学季刊》的制度规定;燕京哈佛学社的建立及其与《燕京学报》的关系;《清华学报》的复刊过程,中央研究院及其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建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的创办。第二部分,论述四种学术期刊主编的学术思想及其与刊物宗旨的关系,同时,利用四种期刊作者发表文章的数量,分析比较四种期刊作者群体的分布情况、构建方式的异同,以探析围绕期刊展开的编、着学术共存之关系。论文认为,四种期刊的主编经历了从学术眼界一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上的区别于传统学术与文化的现代性的转变,这种转变引导了刊物的现代性学术方向。除了编辑群体之外,《国学季刊》比较重视以国内外在相关学术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作为作者对象,《燕京学报》倾向于发掘学术新人与培养少壮学者;《清华学报》主要以清华大学同人作为作者群体;《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在创刊前期以高校顶尖学者充实作者队伍,后期则主要以历史语言研究所人员担任作者群体。四种期刊学术共同体的不同组建方式对近代学术的转型均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三部分,围绕四种学术期刊的编辑宗旨,将刊物置于现代学术分科的背景下,以文本解读为主,比较分析四种期刊各自的学术内容、传播特色的异同及其对学术转型的影响。论文认为,历史学、语言学文章在四种刊物中占有较多分量,除此之外,《国学季刊》刊发了大量金石学、古器物学的文章;《燕京学报》注重在文学和艺术学,特别是戏曲方面的研究,刊载了许多该学科的奠基之作;而侧重于社会调查,一些对改善国计民生有实际借鉴意义的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文章是《清华学报》所关注的重点;《史语所集刊》则结合史语所内学术研究工作,在通过调查、实验获得新资料基础上,成为近代开展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主要阵地。尽管四种期刊在学科领域上各有侧重,但因其文本都重视新材料的运用、借鉴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拓展了新的视角和注重对国内外学术前沿的把握与推介,为中国学术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对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四部分,主要对四种期刊的编排版式和运营模式展开比较论述,剖析其编辑出版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历程。四种期刊在不拘文体格式、采用横行排版和新式标点的总体格局下,又在封面、页码、插图、索引等编排细节上显示出不同的特色。这种对期刊外部形式的变革,本身就代表了传统学术期刊的转型。同时,四种期刊在经费、印刷、发行、销售等出版各个流程中的组织与安排,也使得刊物具有了现代期刊出版市场化的雏形。第五部分,总结四种期刊在学术史和期刊史上的历史意义及对于当代学术期刊出版的启示与借鉴。
王伟[5](2014)在《政治精英培养与政党能力建设 ——中国共产党干部培训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政治精英培训的制度史。中共通过有计划的培养政治精英,提升了政党的整体素质,加强了政党的能力建设。在中共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也逐步探索、构建并完善了政治精英培训制度。制度的物质载体是进行政治精英培训的场域基地,主要是党校和干部院校;理论载体是培训的课程和内容体系;功能是塑造与政党要求相一致的新型政治精英,从而提升政党素质,推动政党发展。在中共发展的九十多年里,制度根据政党的目标和战略,主要培养了两类政治精英:革命精英和执政精英。这些精英也都成为了中共革命和执政的中坚力量,由此也证明了制度的有效性。政治精英培训制度的变迁与中共的发展呈现出同步性的特征,是中共发展的缩影。在建国之前,制度开始初步探索,并逐步建立完善,其目标指向于培养适应战争环境的优秀革命精英,制度的物质载体不断完善,理论载体在经历了教条主义的危害后实现了本土化的创新,即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从建国至“文革”结束,制度实现了演进发展,但最终走向分化和断裂,其目标指向于培养革命后执政精英,但是由于受内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制度的理论载体演变为新的教条主义,最终制度走向崩溃。改革开放以后,中共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制度得以恢复,并实现了变迁和发展。在这一时期,制度致力于培养符合改革需要的新型执政精英,并在制度的物质载体和理论载体上实现了创新。在物质载体上,构建了中国特色的政治精英培训基地体系,并将制度的边界延伸到了国外,派遣政治精英到海外受训或调研考察;在理论载体上,构建了意识形态导向和实用主义导向两个维度的培训内容体系,其中意识形态方面,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新意识形态思想,现实主义导向的课程内容则更加丰富。制度的功能在于再生产出符合政党要求的新型政治精英。一方面,提升政党的学习能力,使政党能够具备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实现对政治精英的整合,主要在意识形态教育和党性锻炼两个方面,强化政治精英对政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当然,制度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意识形态教育与高素质执政精英培养的张力、党性锻炼与个人利益的张力、政治逻辑与市场侵袭的张力。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政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让政党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本论文的结构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进行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思路,界定论文使用的关键概念、提出论文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讨论政治精英培训与现代政党建设。从现代政党的起源与发展谈起,论述政治精英培养对现代政党建设的重要意义。本章比较了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和社会民主党的政治精英培养模式,资产阶级政党主要是培养选举导向型的政治精英,而社会民主党的政治精英培养模式则经历了较大的变化。本章重点论述了共产主义政党的特征和政治精英培养模式。共产主义政党具有强调意识形态、组织结构严密和处于非竞争性政党体制之中的特点,因此政治精英的培养模式也显着区别与资产阶级政党和社会民主党。第三章,讨论建国前党的干部培训制度的探索。将建党至建国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分别讨论这几个时期政治精英培训制度所处的环境、制度的具体安排、制度的绩效和影响制度变迁的变量。第四章,讨论建国至改革开放前党的干部培训制度的演进。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领导人民恢复生产秩序,开展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开展,政治精英培训制度也实现了制度演进,构建了较为科学的物质载体和理论载体体系。但是在1957年之后,国内政治运动不断,制度缺乏继续演进和变迁的土壤,相继出现了分化和断裂。第五章,讨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干部培训制度变迁。在这一时期,中共实现了政治路线的转变,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因此也需要培养大量适应改革需要的新型执政精英。在这一阶段,中共实现了政治精英培训物质载体的完善和理论载体的持续更新,促进了制度的变迁。第六章,讨论制度的特征、功能和问题。制度呈现出与中共同步性变迁的特征,主要是由政党组织结构和意识形态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制度的功能主要是增强政党的学习能力和实现对政治精英的整合。制度存在的问题表现在意识形态教育与高素质执政精英培养的张力、党性锻炼与世俗利益的张力、政治属性与市场侵袭的张力。在本文的结论部分,总结了政治精英培训制度在提升中共政党能力建设方面的重要意义,认为制度是中共实现政治精英培养、加强政党能力建设的一项基本的政党内部制度安排。本文还认为,制度与中共具有同步性变迁的特征,其变迁受到内部冲突、外部压力、新观念输入、政治精英推动这些基本变量的影响。要解决制度存在的内在张力,就必须加强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实现意识形态的持续更新。
林宛莹(LIM WOAN YIN)[6](2014)在《传统的再生: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的伦理接受》文中研究指明根据2013年资料调查,马来西亚华人在国家人口的比例上约占21.9%①,这些海外华人,他们在国籍身份上虽是马来西亚国民,但是其文化背景却是中国。马来西亚华人族群至今保留着源自于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具有中国海外“文化遗产”的特性,这是不置可否的。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在马来西亚这片土地上源远流长?为什么马来西亚的华人要坚持保留这些传统?他们又是如何保留并发扬这些传统?同时,这些文化传统又是靠什么途径和媒介被传承下来?并对他们的生活以及伦理价值观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问题都是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人作为一个马来西亚华人,拟探讨以上问题以促进中马两国的文化交流。以“文学经典”作为探讨以上问题的切入点,主要的原因是文学在本质上是关于伦理的艺术,文学的价值通过文学的教诲功能体现,文学可以说是文化的载体,因此文学经典之所以会流传到马来西亚,其价值主要在于道德教诲功能。中国的文化传统曾经在中古时期辉煌一时,并在亚洲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除了马来西亚之外,对中国文化接受的国家还包括越南、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这些国家在传承以及接受上大多也是透过对“文学经典”的学习和解读,但是唯独马来西亚的华人却保留了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传统文化。文学经典透过“人”这个媒介流传到马来西亚,而这些文学的经典性恰恰正是其作为文化传统的载体。“文学经典”不但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在文化史上也是不可被忽略的重要内容,因此探讨文学经典的伦理价值可以为以上的问题找到原因和答案。这些文学经典的流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既是“伦理流传”,因为马来西亚华人对这些文学的接受主要是其伦理价值,这些价值不但深入血脉,代代流传,同时反映在他们日常的伦理价值观和思想行为上,代代相传,对他们的人生起了重要的影响。本论文拟对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的流传与影响做一个系统研究,结合分析文学经典的伦理价值来探讨流传与影响的状况。首先界定中国文学经典的范围以及书目,梳理中国与西方对“经典”的不同理解,进而探讨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国文学经典的概念。探讨其传播到马来西亚的背景渊源以及伦理环境,并结合客观环境做调查和资料收集,接着探讨其传播的媒介与途径以及影响。探讨马来西亚华人是如何推广这些经典以达到流传和教育作用,并说明他们是透过阅读这些作品来维系家族的情感、舒解原乡情怀、文化情结以及建立个人的伦理价值系统。马来西亚华人为什么选择这些中国文学经典,其对整个民族的意义是什么?本文关键是要解决中国文学经典在亚洲的复兴与回归的实质,最后从比较与借鉴的角度探讨中国文学经典具有伦理价值的显着特征,归纳其在马来西亚,甚至与整个亚洲的社会人文发展中的积极意义。本论文分六章来论述有关问题,另外还加上前后的导论和结语。导论主要论述本选题的现实意义,并简要回顾了中国境内与境外外对于东南亚华人、马来西亚华人以及中马关系与汉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特别就近年来国内对与东南亚华人以及马来西亚华人的研究作出梳理,并发现目前国内尚且没有文学经典与马来西亚的关系系统研究,有的只是一些零散的文本流传以及文化交流研究。另外,一些关于儒家思想对马来西亚的影响研究则多数集中在社会学、经济学和现代化方面,以文学作品为切入点的系统研究几近没有,此外,文献综述也对马来西亚在汉学研究方面的成果进行分析以及指出目前仍存在的部分问题。本文的研究特色以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提出文学的伦理本质观念,说明中国文学经典以“伦理”为本的特色被马来西亚华人传播与接受,并与实际的伦理环境结合产生出一套更适合当地华人生存所需以及遵从的伦理规范,使中国文化传统透过文学作为载体在马来西亚得以转化和再生。第一章旨在分析“文学经典化”的伦理过程。探讨“文学”如何在时间和空间的流动中变成“经典”,并在特定的伦理环境中被接受与传承,渐而转化成人们的伦理价值观与行为思想,本章旨在证明文学的伦理本质和教诲功能正是使其成为经典的主要条件。透过阐释“经典”与“文学”的关系,梳理出中西方对“经典”的不同理解,以及分析“文学经典”之定义。证明中国文学经典在漫长的岁月中流传到马来西亚,并成为马来西亚早期移民以及土生土长的马来西亚华裔终身学习的智慧来源,他们接受这些经典作品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伦理接受的过程,他们把文史哲不分家的中国文学经典作为立身处世的伦理典范,恰恰就是接受文学经典的伦理价值。第二章主要梳理中马文化交流的历史和伦理背景来探讨“文学经典”得以在马来西亚传播保留的具体条件。文章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一是中国与马来西亚的伦理纽带,从中马关系建交的历史渊源到近现代;二是从马来西亚华人身份的转变谈起,分析因环境和环境因素而不得不转变的“伦理身份”问题,其血脉中深沉的文化价值系统却依然是“中国”的,这些价值系统透过对中国文学经典的研读而被保留,从而起到“寻根”与“安身立命”的作用以及探讨“马华文化”的特殊性、;三是从马华社会的移民文化去分析马来西亚华人如何在“归化”与“同化”间作出伦理选择,并在“传承”“创新”“超越”的发展形态上,复兴出一套在地的与儒释道合一的道德价值系统。第三章主要从移民的文化交流、华夏家园意识和身份的伦理传统来分析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再生的条件与动力。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甚至是整个东南亚国家的传播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具备了传播的环境与土壤以及再生的条件与动力。华侨华人人口的分布成了传播的必备条件之一,换句话说,文学经典的传播与中国人民侨居国外的历史过程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文学经典透过“人”作为媒介,因着环境的需要而不断被接受与转化,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发展出另一套更适合当地的伦理价值。马来西亚境内流传的文学经典主要靠早期的移民,由于对于自我身份的眷恋以及家园意识的坚持,在华人社会和群体之间,透过阅读和推广中国文学经典来保留自己身份的特殊性,同时也透过这些经典来提升自己的文化积淀,作为自己行为的规范,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因此这些文学经典不但对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第四章在马来西亚所传播的文学经典很多,从儿童启蒙读物到学校课程设置,以及民间各类机构,人们对中国文学经典都不是陌生的,尤其是对于儒学的研究与应用,其影响层面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本章主要运用传播学和流传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梳理出文学经典流传的类型,探讨为什么马来西亚的华人认为有必要传播中国文化?他们又是透过哪些文学经典来吸收与学习的?这些文学作品为什么被认为是经典的?这些文学经典的核心价值对马来西亚华人而言是什么?他们从中吸收又转化成什么?并将之分类成:一、儒家文集;二、经典文选;三、古典小说;四、童蒙读物四大类进行分析与阐述这些经典在马来西亚流传的层面和现象。中国文学经典的沿袭作用就是帮助马来西亚华人解开身份的困惑,找到一种处世为人的伦理准则。对每一个马来西亚华人而言,阅读文学经典成为每一个人教养的一部分,是修身养性的途径之一,也是伦理道德教化的文本教材,马来西亚华人是通过对中国文学经典的阅读来进行自我的伦理教化,他们认为那些传统经典中好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灌溉和滋养着心灵,使人们有涵养与情趣,而且经典中的圣哲格言,在为人处事方面也给予指引,是一个人追求幸福的必备条件之一。第五章探讨文学经典的传播媒介,主要分成三个部分来探讨,包括学校、华人社团与报业、民间信仰团体以及同乡会馆组织等,主要是解决这些文学经典是靠什么途径和媒介被流传与接受转化的问题。首先是学校教育与课程设置,结合课程编辑的调查与统计,另外是社会组织和学术研究会,包括华人社团与报业、民间信仰团体以及同乡会馆组织等。从报章杂志以及一些社团如华人文化协会、华社资料中心、孔学研究会、朱熹学术研究会、孝恩园儒学研究所等不时举办各种有关中国文化和文学经典的国际研讨会等来归纳整理出文学经典在地的传播方式。第六章重点研究放在探讨中国文学经典所承载的伦理价值体现。结合传播学的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控制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同时也采用文化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法(field work)、实地参与考察法、全面考察法以及比较法。从马来西亚华人的衣、食、住、行等家庭教育到社会集体意识来说明影响的深远。这个部分将分为三个部分来说明各方面的影响,包括民间信仰、传统节庆和文化艺术。论文的结论在对前面各部分观点的总体归纳基础上,再次评价中国文学经典的价值。归纳出三种内涵:一、从中国传统到马华传统;二、中国文学经典的价值确认;三、中国文学传统的再生。主要证明只有回到中国文学经典,才能找到亚洲的文化特色,并立足于世界的舞台。透过中国文学经典的流传,马来西亚华人在解读以及吸收的过程在无形中保留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国文学经典的接受其实是“伦理接受”,并体现在他们生活中的伦理价值观。说明“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有着独特的生命历程的。“文学”之所以是“文学”,在其本质上的“伦理特性”和“道德教诲”功能。中国文学经典具有永恒性的经典价值和生命力,其伦理价值和道德教诲功能不但值得我们去挖掘,同时更要把这些“文学经典”推广传播到世界各国。以及说明文学对于社会发展以及人文发展的重要性,要走向复兴之路,唯有回到文学经典。笔者以为,研究与发扬中国文学经典作品的伦理价值,不仅能够提升人类的道德修养和美德,同时更能在世界文化的背景下来回望和找出中国文化的精髓,对促进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也会产生积极面。本文以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国文学经典的传播和接受为依据和考察,再一次证明文学的道德教诲功能,同时也希望借此让这些文学经典的精髓能够更被重视和推广。
范运祥[7](2013)在《中学体育教师生存境况的场域透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始于问题,问题始于疑难,疑难始于现实困境。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也是学校体育在实践层面取得成功的命脉所系。近年来关于中学体育教师的话语大多是围绕着“体育教师应当如何”和“如何培养体育教师”展开,较少考虑“体育教师怎样生存生活”,缺乏对一线体育教师真实生存境况的现实关切,这无疑忽视了中学体育教师群体职业感受及利益诉求。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体育艺术“2+1”工程等深入推进,中学体育教师的生存境况逐渐成为社会和学校不容忽视且必须关注的现实问题。问题提出并进行科学的研究设计是论文的根本,而具体的论文构思则是论文的生命力。本研究以布迪厄场域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以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为主要研究手段,在客观呈现中学一线体育教师在学校场域中的实然生存境况的前提下,借助场域、惯习、资本的分析框架剖析其生存境况弱势的问题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中学体育教师职业生存境况问题的的应然诉求。希望能唤起更多人来关注广大中学体育教师的生存与发展,为各级基础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改善中学体育教师生存境况提供建设性策略,为推进当前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建议。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作为本研究的缘起,主要从中学体育教师边缘化现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需要、个人研究旨趣等方面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从关乎体育教师职业生活质量和自我价值实现、促进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拓宽体育教师生存发展研究视角来追寻本论文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最后,介绍和呈现本研究的过程,包括研究视角和方法的选择、样本抽样、资料收集与分析、概念框架的构建以及研究效度和论文的创新之处等。第二部分主要是相关研究的回顾与梳理,主要聚焦于国内外关于布迪厄场域理论、教师群体生存状况、体育教师生存境况研究领域的有关论述,指出了本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重点选择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献加以梳理并参考利用,旨在为中学体育教师生存境况研究理清思路和提供有价值的材料,也使研究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三部分是场域理论的学理分析,主要理清场域、惯习、资本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场域思维范式的实践价值,介绍学校场域构建及现实意义,为我们理解和深入研究中学体育教师生存境况提供探索性的理论基石。借助布迪厄场域理论对于把握中学体育教师在学校场域中所处的位置、所拥有的资本以及潜沉的惯习又是如何影响其生存境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第四部分是中学体育教师生存境况的现实考察,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分别从生活质量、职业倦怠、专业发展、工作满意度四个方面考察中学一线体育教师的现实生存境况,了解中学体育教师生存状态的整体特征及生存困境,从而为后续的理论阐释和建构提供较为有力的基础。调查结果表明,中学体育教师普遍反映职业社会地位和工资收入水平偏低、工作强度大,职业倦怠程度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专业发展缺乏、培训体系不健全,工作生活环境满意度不高等。第五部分为中学体育教师生存境况的场域审视,在整体把握中学体育教师生存境况的基础上,主要从学校场域外部、内部以及场域主体三个维度层面来解读中学体育教师生存状况弱势的问题根源。中学体育教师身陷社会场域、学校场域、文化场域的影响以及自身的局限是其生存困境生成的缘由。对中学体育教师生存境况的研究不是为了简单粗暴的批判,而是基于一种关怀的精神和一种为其提供切实帮助的理想。第六部分是中学体育教师生存境况的资本考量,资本是影响个人行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重要资源,学校场域中的体育教师生存境况以及发展轨迹受制于资本的数量和结构。借助布迪厄的资本理论来对中学体育教师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符号资本)的内涵、作用、拥有状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和论证,从而提出促进中学体育教师资本积累的具体路径和策略,为改善中学体育教师生存境况发挥理论与实践指导作用。第七部分是重塑与中学体育教师生存发展相适应的惯习,惯习对中学体育教师生存境况的影响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场域中的惯习渗透到学校场域之中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是学校场域自身的惯习产生影响。引入布迪厄惯习理论可以更深层次地揭示学校体育文化、体育学科建设、教师角色定位、体育教学习性等惯习作用因素对中学体育教师生存境况的影响。结合自身多年来对惯习的感性体验与理性反思,提出调整学校体育文化惯习、体育学科惯习、体育教师角色惯习、体育教学惯习的若干具体举措。第八部分是中学体育教师生存改善的应然诉求,造成当下中学体育教师生存境况弱势是政府、社会、学校、个人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之前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结合中学体育教师职业的特点,提出改善其生存境况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与配套措施;构建中学体育教师社会支持网络体系;创建人性化的学校体育工作环境;创设中学体育教师自我调适与塑造策略。第九部分是对整个研究的观点、理论建构、研究结论进行系统的总结。归纳分析研究存在的疏漏与不足,并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反思,提出一些思考和在后续研究中可能涉及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该论题明确方向。
子志月[8](2013)在《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研究》文中提出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特有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的边疆省份,其中仅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就有25个,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有15个,16个民族跨国境而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生产生活实践中,云南各少数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民间文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医药以及人文掌故等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多样性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但是,由于受到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云南各少数民族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及其传统文化的巨大变迁,使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特别是一些依靠口传心授进行传承的文化遗产面临不断消失或处于濒危境地的严峻挑战,这给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带来诸多挑战和困难。若不及时抢救保护,许多珍贵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将濒临消亡。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是为了抢救保护、开发利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或记录、核实重大历史事件等的需要,对掌握或熟悉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当事人、重大历史事件参与者或见闻者、重要历史人物等进行有计划的采访,并经采集者以标准方法采集形成的各种文字、录音、录像以及数字化等形式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口述史料。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是国家档案全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少数民族历史的重要信息资源,是研究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历史源流、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第一手材料,是制定民族政策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从少数民族文化“群体记忆,口传心授”的特点出发,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无疑成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与作用,但档案的价值是潜在的,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只有通过开发利用,档案的潜在价值才能转化为现实价值。因此,要想促进档案信息资源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实现档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研究,用以指导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但遗憾的是,目前学术界鲜有涉及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系统性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实践工作。因此,本文以“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研究”为题,在系统梳理学术界关于口述档案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回顾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历史,全面总结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发掘利用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开发利用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应遵循的原则、模式及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本论文分为以下七个部分。第一,对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等进行了论述。第二,从口述史料、口述历史、口述档案、少数民族档案的概念入手,对本文研究对象——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做了界定,并对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种类及特点进行分析。第三,探讨了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价值和作用。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教育价值等重要价值。同时还具有弥补历史记载的不足、抢救和传承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为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提供原始材料、为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教育提供教材、为民间文艺创作提供生动素材和丰富馆藏等多方面的作用。第四,对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抢救保护的历史进行了回顾。主要回顾了规模较大的、涉及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收集抢救工作的四次调查或普查。这些调查或普查中所收集到的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对于我们开展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五,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含义和意义。从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开发利用主体和客体、开发利用的任务和目的等方面对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含义进行分析。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对实现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价值、保护和传播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推动云南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第六,总结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开发利用在收集整理、编研成果的出版、推动云南民族文化旅游业、文化产业和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等几个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面临思想意识淡薄、理论研究不足、编研成果形式单一、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缺乏综合型人才等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做好抢救保护、开发利用等工作。第七,针对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特点,结合当前关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原则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应遵循统筹原则、本真和创新均衡的原则、需求原则、慎重原则、效益原则、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提出了开发利用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三结合模式,即传统方式与现代化方式相结合、公益性开发与商业开发相结合、独立开发与联合开发相结合。在对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云南省民族文化旅游及民族文化产业的形势,提出了开发利用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一些措施:提高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和档案开发利用意识,建立开发利用的长效机制,加强档案资源、人才队伍及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云南民族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服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赵海燕[9](2012)在《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俗文化是“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是传承了千万年的、最古老的活态文化,是文化的活化石。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之根源,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起着陶冶和发展人类自身的重要作用。“人民生活在民俗当中,就像鱼类生活在水里一样”,儿童生活在具体的民俗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以儿童喜闻乐观的方式存在儿童生活之中,儿童生活世界里丰富而广泛的一切人、事、物,以及联结这些人、事、物的连续或非连续的过程与情境,都蕴涵和承载着民俗文化。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以文献法、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内涵与特征、价值、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进行了研究。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是根据学前儿童的需求,以学前儿童生活其中的优秀民俗文化为主,并兼顾其他民族或地区的优秀民俗文化,遵循学前儿童生活世界和健康成长的要求,在合理、适当地选择下,进行有机融合和组织的、有益的教育性经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具有自身的内部特征与外部特征,内部特征主要表现为生活性、传承性、融合性、共生性、开放性;外部特征表现为民族性、地方性、情境性、动态性、多样性。其中,生活性与传承性是内部本质特征,民族性与地方性是外部显着特征。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儿童、社会、文化的发展方面:在儿童个体发展价值方面发挥着培养文化包容意识、发展多样性思维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文化认同、实现国家认同、促进儿童智力和社会性发展、获取生存智慧、体验生活与生命的乐趣与意义等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价值;在社会发展价值方面发挥着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保持文化的多样性、追求文化公平、向往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追求和谐共生、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等方面的价值。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秉持在现实的教育场域中,以儿童发展为旨归,以儿童文化背景为依托,在儿童生活中,通过儿童自身在教育现场中获得有益的教育性经验,促进儿童全面、整体发展的理念。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体现了对境遇性知识的尊重,将儿童从抽象的、普适的、价值无涉的知识中转向具体的、境遇的和关涉价值的知识,寻求人类共通和共享的经验,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中,有机结合普适性与境遇性知识,在科学世界与人文世界、生活世界与学科世界中自由翱翔,在不断动态发展的人类生活文化场域中体验生活、优化生活、享受生活,追求生命意义,实现人自身的不断发展和超越。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还把儿童作为积极主动的发展个体,尊重儿童在自身发展中积极作用的发挥与发展,把儿童作为主动的探索者和积极的建构者,在身心、情感、智力、意志、价值观等方面实现整体的和谐发展。同时,尊重教师的知识与智慧,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运行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良性循环机制的生成与发展。在教师成为主动、积极的建构者的过程中,教师也成为了儿童发展的积极促进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并实现了教师自身的发展与超越。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方面:探讨了制定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来源的依据,确立目标制定的原则,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层面阐释了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目标。在课程内容方面:探讨了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存在的形式,划分了衣食住行、人际关系、自然地理、口头语言、游戏体育、节日庆典、音乐美术等七个方面的内容,规定了内容选择和组织的原则,介绍了集合结构、网状结构、线性结构与树状结构等几种课程组织方式。在课程实施方面:确立了课程实施以我国传统优秀哲学思想“和而不同”、“生生不息”理念为指导的相互调适取向和创生取向,分析了课程实施在课程设计特征、人员因素和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确立了环境创设应遵循的安全实用原则、和谐一致原则、空白留用原则、共同参与原则和灵活丰富原则。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实施可采取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和生活活动的途径,并进而探讨了其特点、设计和指导策略。在课程评价方面:分析了课程评价的特征和明确了课程评价的理念,探讨课程评价的诊断鉴定功能、信息导向功能、教育发展功能和管理监督功能,确定了课程评价的内容,分析了几种对儿童和教师进行评价的方法。论文最后提出了应提升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理论研究水平、促进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建立健全课程评价体系、重视课程培训、进行课程运行环境研究、加强课程实施对策研究、注重幼小课程衔接研究、发挥行政的课程支持功能等方面的期望,致力于构建以政府为导向,以学前教育机构为中心,联合社区、家庭生成和促进儿童不断发展的共育机制。
张雪艳[10](2010)在《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当代汉族作家创作了一批具有少数民族风情的文学作品,形成了一种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文学现象。这种与少数民族生活、文化密切相关的文学创作,体现了当代中国汉族作家的某种文化自觉和跨族群、跨文化的文学特征。针对学术界较少涉及这一论域的研究现状,本文主要从“边缘写作”和“文化认同”的角度,选择三个边缘地区,即“华夏边缘”之西北边疆新疆、西南边疆西藏和东北边疆大兴安岭,同时择取进入某一少数族裔文化深处的汉族作家,深入考察这些“地缘”作家的边缘性写作的发生背景与创作动机,解析创作主体的文化认同过程与文化身份建构,解剖写作的自身的文化意义,探索民族文化嫁接后的作品表象形态,表现丰富多样的独特民族品格、风貌,揭示走进少数民族文化核心的可能和困境,彰显“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民族文化格局。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观不仅体现在作家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优势的认同上,还体现于作家对民族生存、民族命运和民族文化的高度关注和深入思考。作家们力图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新发现、认识和理解,表现出了认同、整理和再创造的文化愿景,从而获得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新观照,并力图通过文学和文化跨地域、跨族群的交流碰撞,重建民族传统文化之自我认同和民族集体性认同,以回应于全球一体化文化格局中的霸权话语,从而获得中华民族在世界格局中的独立地位。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突破了文学与地域文化研究中“循环互证”的研究现状,不仅在理论上探索了当代汉族作家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主体认同,还从个案角度分析了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民族性特质,凸现了当代汉族作家的双重族群体验和双重文化视野。显然,关于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深入研究,展现了中国当代文学包括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别一视域。具体章节如下:第一章:绪论:从当代文学现象出发,提出和论证“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这一概念的来历及其合理性;阐明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的性质定位;说明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以“边缘写作”和“文化认同”为视角的研究方式开创了地域文学、文化研究的新境界。第二章:首先,阐明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是跨地域、跨族群、跨文化、主体自觉的文学表意实践。其次,考察中国当代汉族作家“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这一文学现象发生的全球化、寻根文化以及边疆文化等多重背景,说明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对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积极建构和参与。再次,研究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发生的动机和方式。最后,阐明描写边地生活体验的文学意义,强调边缘写作作为一种文化汇通行为、一种独特的异域文学体验,它也是历史的和审美的。第三章:研究当代汉族作家主体与文化认同的关系问题。首先,从文化认同的性质定义出发,探索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密切关系,说明汉族作家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源自他们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体验和文化体验,他们往往是在普遍人性、生命、生存这些最有哲学意味,也是最普遍和普通的角度审视和建构边疆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与生活。其次,探讨写作主体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过程,在此过程中经历了认同的惊奇与喜悦,也显示了认同难度与误区,并在认同过程中发现文化与主体之间的微妙关系的嬗变,领略了文化碰撞的艰难与升华。第四章:研究汉族作家的文化身份认同和少数民族文化立场。当代汉族作家在描写少数民族题材作品时,首先要打通内心的屏蔽,认识和理解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生活文化,并在与少数民族交往过程中转变角色进入书写的情境。汉族作家往往在不经意间将自身的异域文化体验和文化身份认同投影到作品中,《乌尔禾》和《冈底斯的诱惑》就是典型个案。其次,说明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化立场不仅仅表现在对少数民族文化优势的极力张扬上,还表现在对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认同和坚守。典型个案为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作家对于渐逝的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的惋惜之情及其背后的少数民族文化立场。第五章:主要研究汉族作家的差异自觉意识和少数民族文学观。边缘写作以文化地理性的边缘空间为出发点,是一种对差异的寻找。差异使“自我”区别于“他者”,汉族作家在文化对照中寻找主流文化中缺乏的原始、神秘、刚性、开放的心灵、理想的人性等,同时也体验并诗意建构少数民族地区独异的民族生活,民俗事象和宗教文化等。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观不仅体现在作家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优势的认同上,还体现于作家对民族生存、民族命运和民族文化的高度关注和深入思考。第六章:主要从自然、生命、民俗、宗教等角度研究汉族作家笔下的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描述当代汉族作家笔下的民族文学世界。自然、生命、英雄是少数民族文化最突出的外在形态,而民俗宗教常常表现了民族文化的内在形态,汉族作家对这些领域的描写显示了一定的少数民族性。红柯对于自然、生命和英雄和原始之力的书写和颂扬展示了浓烈的新疆少数民族风情;马丽华、马原对民俗和宗教的理解和幻化为文展现了藏民族的风俗民情;红柯对于伊斯兰新疆伊斯兰文化和伊斯兰教的泛化理解表现为宗教观淡漠、生命意识强烈、人的神性等特点,这样的表述既体现了不愿为作家承认的被遮蔽的文化之间的隔膜,又体现了走进异族文化核心的艰难。第七章:研究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美学风格。在中国美学史上,审美的功利性、世俗性、诗性问题的探索构成了中国美学的主流,而对于生命与个体的审美观却处在美学的边缘。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因其对于自由的张扬、生命意识的赞颂而体现出非功利、非理性的边缘之美。其主导审美类型是绝域大美和神性大美。结语:边缘写作行为是一种汇通边缘与中心的文学实践。边缘与中心的文学互动、互补、互识、互证使文学史出现了新特征,中国文学内部的有机整合建构了新的整体文学,从而更新了民族文化形态。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为主体优化、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异质文化认同和国情互识提供了可贵的文化交流经验。当代汉族作家带有边缘性质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文化认同的范畴是话语性的,定位性的。在面对复杂的边疆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时,笔者尽量从文本角度加以比较、分析,并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努力克服对于少数民族意识、民族生活的隔膜。
二、全国报刊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2003.7~2003.9)(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报刊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2003.7~2003.9)(论文提纲范文)
(1)村民影像的文化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小结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村民影像与文化书写的界定 |
第一节 何为村民影像 |
第二节 村民影像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文化与文化书写的内涵 |
第四节 村民可书写的文化类型 |
第二章 村民影像的文化书写者 |
第一节 在地村民对文化的关注与表达 |
一、主位视角下的影像记录 |
二、文化自觉下的观点呈现 |
第二节 外来学者对村民的激发与指导 |
一、村民影像立意的启蒙者 |
二、村民影像创作的辅导者 |
三、文化书写理论的研究者 |
第三章 村民影像的文化书写内容 |
第一节 生态层面的文化书写 |
一、聚焦生态环境的点滴变化 |
二、书写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 |
第二节 物质层面的文化书写 |
一、手工技艺的完整再现 |
二、物质的情感传递与文化内涵 |
第三节 社群层面的文化书写 |
一、社区生活中的人文关怀 |
二、社群关系里的复杂网络 |
第四节 精神层面的文化书写 |
一、文化事项的过程记录 |
二、文化持有者的情感表达 |
第四章 村民影像的文化书写方式 |
第一节 村民对文化事项的捕捉方式 |
一、多元的深描视角 |
二、双重语境的融合 |
三、文化行为与物件细节的具体呈现 |
第二节 村民对影像的本土化编辑方式 |
一、运用当地民族特色音乐 |
二、借鉴专业化的创作手法 |
三、依靠生活经验的剪辑方式 |
第五章 村民影像文化书写成果的应用 |
第一节 影像传播方式的延伸 |
第二节 村民文化身份的构建 |
第三节 社区乡土文化的建设 |
第六章 村民影像文化书写的困境及发展对策 |
第一节 文化书写的四重困境 |
一、身份困境:自我身份的认知 |
二、内容困境:文化深描的程度 |
三、创作困境:影视语言的应用 |
四、效果困境:发声平台与赋权力度 |
第二节 村民影像的发展方向与展望 |
一、社区沟通:避免文化书写的偏差 |
二、影像档案:发扬与传承本土文化 |
三、书写利益:媒介、合法性、盈利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2)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与趋势 |
四、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体系 |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三大难题 |
六、研究的理论视角与创新之处 |
第1章 陕南油纸伞的历史空间分布、匠人主体与行业组织 |
1.1 陕南油纸伞的历史空间分布 |
1.1.1 伞的历史流变 |
1.1.2 油纸伞在陕南的历史空间分布 |
1.2 汉阴油纸伞的历史源起与匠人主体 |
1.2.1 源起于技艺移民 |
1.2.2 生发受自然条件护佑 |
1.2.3 孙氏伞匠家族记忆再现汉阴油纸伞历史 |
1.2.4 民国档案中的油纸伞匠铺历史残片 |
1.3 汉阴雨伞社的行业组织 |
1.3.1 印章更迭见证汉阴雨伞社组织变迁 |
1.3.2 汉阴雨伞社组织成员考略 |
1.3.3 汉阴雨伞社砍竹运输路线暗合古商道 |
1.3.4 伞社皮纸供应的地方性发展与退化 |
1.4 小结:传统手工业生产与传习方式变迁 |
第2章 基于文献的陕南油纸伞社会记忆 |
2.1 档案文献中的油纸伞记录 |
2.1.1 陕南地方档案: 油纸伞的生产规范与质量评定标准 |
2.1.2 陕南地方档案: 油纸伞的产销记录 |
2.2 民国广告文献中的伞业贸易及手工业变迁 |
2.2.1 民国报纸广告作为镜像媒介 |
2.2.2 民国报纸上的油纸伞广告样本分析 |
2.2.3 油纸伞广告镜像民国商贸盛况 |
2.2.4 油纸伞广告镜像民国商业设计 |
2.2.5 油纸伞商贸盛景中的手工业社会变迁 |
2.3 近代油纸伞商标图像文献中的社会记忆 |
2.3.1 油纸伞商标图像文献 |
2.3.2 近代油纸伞商标及其竞争记忆 |
2.3.3 油纸伞商标的图像语义与社会记忆 |
2.4 小结: 手工业生产的不平衡与多元特性 |
第3章 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复原 |
3.1 传统制伞材料再造 |
3.1.1 柿子油 |
3.1.2 桐油 |
3.1.3 头发绳 |
3.2 传统制伞工艺复原 |
3.2.1 备料 |
3.2.2 伞骨 |
3.2.3 伞键 |
3.2.4 伞托 |
3.2.5 组装 |
3.2.6 网伞 |
3.2.7 糊伞 |
3.2.8 晾伞 |
3.2.9 扣扎 |
3.2.10 伞杆 |
3.2.11 上油 |
3.2.12 渡伞,成器 |
3.3 传统制伞工艺原理分析 |
3.3.1 自然的立场: 油纸伞中的竹骨担当 |
3.3.2 科学的立场: 油纸伞结构设计 |
3.3.3 地域的立场: 油纸伞制作工艺差异 |
3.4 小结: 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的技术路径 |
第4章 陕南油纸伞文化及工艺复原的当代价值 |
4.1 文化符号: 器物的逝去与再生 |
4.2 记忆留存: 历史记忆的危机与转化 |
4.3 实验作品: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油纸伞记忆存储的媒介 |
4.4 工匠精神: “传统”与“现代”的和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陕南油纸伞工匠及家庭谱系调研表 |
附录二: 陕南油纸伞工匠照片 |
附录三: 2016-2018年田野调查进程 |
附录四: 工匠访谈手稿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中泰稻谷起源神话的文化记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稻谷起源神话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范围及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一章 稻谷起源神话及其分类 |
第一节 稻谷起源神话分类 |
第二节 中国“鸟盗”型稻谷起源神话 |
第三节 泰国稻谷起源神话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稻谷起源神话与文化记忆 |
第一节 神话与文化记忆 |
第二节 中西神话学之论述 |
第三节 神话与原型批评 |
第四节 神话与民间文学 |
第三章 稻谷起源神话文本之内的文化记忆 |
第一节 “母题”“互文性”和“经典化”:破解神话文本之内的文化密码 |
第二节 在道教宇宙观之内展翅高飞:中国“鸟盗”型稻谷起源神话 |
第三节 从“帕拍素”到“彭苏女神”:泰国稻谷起源神话的佛教宇宙观 |
第四节 两国稻谷起源神话文本之内的文化记忆 |
第四章 稻谷起源神话文本之外的文化记忆 |
第一节 中国“鸟盗”型稻谷起源神话和中国鸟信仰之流传及演变 |
第二节 泰国稻谷起源神话文本之外的文化记忆 |
第三节 两国文本之外的文化记忆 |
第五章 稻谷起源神话之民俗型的文化记忆 |
第一节 生活相:民俗深层结构的本真性 |
第二节 记忆链:文化记忆的运作模式 |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与民俗学:相互连接的概念 |
第四节 文化记忆与民俗学:新研究方法的可能性 |
第六章 文化记忆之外延:稻谷起源神话的传承与生存空间 |
第一节 何为文化发展和传承 |
第二节 变形的形态:中国鸟信仰的演变 |
第三节 导致文化记忆链发生改变的现象:泰国素攀府农民改宗的案例 |
第四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后记 |
(4)学术转型视野下民国四大学术期刊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民国学术期刊研究 |
(二) 关于学术转型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 历史文献法与归纳对比法相结合 |
(二) 定量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相结合 |
四、本文创新点 |
(一) 选题的创新 |
(二) 史料运用和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一章 四刊创刊始末 |
一、北京大学国学门与《国学季刊》 |
二、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社与《燕京学报》 |
三、《清华学报》的创刊及复刊 |
四、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与《史语所集刊》 |
小结 |
第二章 学术转型视野下四刊编着群体之比较 |
一、主编学术理路与期刊宗旨的契合 |
(一)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对传统学术体系的解构和现代学术体系的建构 |
(二) 《燕京学报》主编及刊物“辨伪”、“疑古”、“比较”的编辑旨趣 |
(三) 《清华学报》主编及刊物基于实地调查的社会科学编辑趋向 |
(四)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与《史语所集刊》对新材料、新工具的重视 |
二、编着群体的分布情况及建构方式 |
(一) 《国学季刊》以编者为主、以海内外顶尖学者为辅的组建方式 |
(二) 《燕京学报》注重培育新人作者群体的构建方式 |
(三) 《清华学报》内向性的作者群体构建方式 |
(四)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分阶段的作者群体构建方式 |
小结 |
第三章 学术转型视野下四刊文本特征的异同 |
一、四刊栏目设置的比较及其与学术转型的关系 |
(一) 有明显栏目区分的《燕京学报》与《清华学报》 |
(二) 无明显栏目设置的《国学季刊》与《史语所集刊》 |
二、四刊学科领域的侧重及其与学术转型的关系 |
(一) 《国学季刊》学科领域的分布及学术内容的特色 |
(二) 《燕京学报》学科领域的分布及学术内容的特色 |
(三) 《清华学报》学科领域的分布及学术内容的特色 |
(四) 《史语所集刊》学科领域的分布及学术内容的特色 |
小结 |
第四章 四刊编排版式与运营模式的异同 |
一、版式设计 |
(一) 外封设计 |
(二) 版芯设计 |
二、运营模式 |
(一) 经费管理 |
(二) 印刷与发行 |
小结 |
结语与启示 |
(一) 学术期刊出版应该重视并发挥主编的实质作用 |
(二) 学术期刊应该审慎设立符合实际的评价标准 |
(三) 学术期刊应该积极探索“编营分离”的出版模式 |
附表:《国学季刊》《燕京学报》《清华学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作者、文章总索引 (1923-1949)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经历 |
致谢 |
(5)政治精英培养与政党能力建设 ——中国共产党干部培训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索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关于中共政治精英培训制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
二、 国外关于中共政治精英培训制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三、 进一步开展对中共政治精英培训制度研究的学术空间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 历史制度主义方法 |
二、 实证研究方法 |
三、 比较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 政治精英与中共政治精英 |
二、 政党能力建设 |
第五节 本文的分析思路 |
第六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政治精英培训与现代政党建设 |
第一节 现代政党建设与政治精英培养 |
一、 现代政党的起源与发展 |
二、 现代政党发展与政治精英队伍建设 |
三、 现代政党政治录用与政治精英培养 |
第二节 西方主要政党政治精英培养机制 |
一、 资产阶级政党与选举导向型政治精英培养 |
二、 社会民主党与多向度政治精英培养 |
第三节 干部培训与共产主义政党政治精英培养 |
一、 强意识形态政党与纲领型政治精英培养 |
二、 组织严密的政党结构与政治精英培养的主客观需求 |
三、 非竞争性政党体制与职业革命家的政治精英培养目标 |
小结 |
第三章 制度的探索与创立:建国前党的干部培训制度的探索 |
第一节 制度的探索: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干部培训(1919—1927.7) |
一、 革命需要与意识形态引入:干部培训制度产生的早期环境 |
二、 制度载体的产生与革命精英培养 |
三、 制度的初步探索: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构建的制度分析 |
第二节 制度的创立:土地革命时期党的干部培训(1927.8—1937.7) |
一、 对抗中生存与意识形态中国化:冲突环境下制度的独立发展 |
二、 核心制度的创立与实干型精英培养 |
三、 制度的形成:关键节点与制度生成动因 |
第三节 制度的完善: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干部培训(1937.7—1945.8) |
一、 政党自主发展与意识形态整合:战争环境下制度的全面发展 |
二、 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政治精英主体地位的确立 |
三、 制度的完善:路径依赖与制度内在价值的重构 |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干部培训(1945.8—1949.10) |
一、 国家机器扩张与干部紧缺的矛盾:全面战争环境下对干部的需求 |
二、 阶级基础扩大与制度边界延伸:制度载体的拓展与全方位干部培训 |
三、 制度边际延伸与政党整合:大规模培训干部的现实需要 |
小结 |
第四章 制度演进与制度断裂:建国至改革开放前党的干部培训制度的演进 |
第一节 制度的演进: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干部培训(1949—1956) |
一、 主体角色转变与客体多样化:过渡时期制度演进的环境 |
二、 政治精英培训正规化:制度体系与内涵的建构 |
三、 制度的演进:倾向与影响变量分析 |
第二节 制度的分化: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党的干部培训(1956.9—1966.6) |
一、 制度环境变迁与制度分化 |
二、 制度的分化与调整 |
三、 制度规定与现实运行的分化 |
第三节 制度断裂:“文革”时期党的干部培训制度的扭曲(1966—1976) |
小结 |
第五章 制度变迁与制度化: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干部培训制度变迁 |
第一节 制度的变迁:改革开放初期党的干部培训(1976.10—1982.9) |
一、 政治路线回归与意识形态重构 |
二、 制度的变迁:载体恢复与内涵重建 |
三、 制度变迁的关键节点与影响变量 |
第二节 制度化与科学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干部培训(1982.10—2000) |
一、 意识形态发展与二元结构环境下对执政精英的要求 |
二、 制度化与科学化:任务与目标的转变 |
三、 推动制度化与科学化的综合动因 |
第三节 制度的完善:新时期围绕培养高素质执政精英的干部培训(2000—) |
一、 国情变化与政党能力提升 |
二、 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高素质执政精英培养 |
三、 制度完善的特征与影响变量 |
小结 |
第六章 对制度的特征、功能与问题的分析 |
第一节 制度同步性变迁及根源 |
一、 制度的同步性变迁 |
二、 制度同步性变迁的根源 |
第二节 制度的主要功能 |
一、 强化政党学习能力 |
二、 加大政党整合力度 |
第三节 制度发展的问题与应对之策 |
一、 意识形态标准与高素质执政精英培养的张力 |
二、 党性修养与世俗利益的冲突 |
三、 政治属性与市场侵袭的矛盾 |
四、 应对问题的策略选择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传统的再生: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的伦理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1. 问题的提出 |
2. 选题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 中国境内研究现状 |
2. 中国境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2.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文学经典化”的伦理过程 |
第一节 关于“经典” |
第二节 “文学经典”的定义 |
第三节 “文学经典”的马来西亚之旅 |
第二章 中马文化交流的伦理背景 |
第一节 中国与马来西亚的伦理纽带 |
1.1 中国与马来半岛的历史渊源 |
1.2 中马建交与文化交流 |
第二节 马来西亚华人的身份转变 |
2.1 从“华侨身份”到“华人身份” |
2.2 “马华文化”传统 |
2.3 从“传统文化”到“文化传统” |
第三节 马华社会的移民文化 |
3.1 归化与同化之间的伦理选择 |
3.2 文化传统与儒释道合一 |
第三章 中国文学经典再生的条件 |
第一节 移民与文化交流 |
第二节 华夏家园意识 |
第三节 移民身份与伦理传统 |
第四章 文学经典流传的形态 |
第一节 儒家文集 |
第二节 经典文选 |
第三节 古典小说 |
第四节 童蒙读物 |
第五章 文学经典的传播媒介 |
第一节 华文学校 |
1.1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诞生 |
1.2 马来西亚华文学校的课程 |
1.3 马来西亚华文学校的功能 |
第二节 华人社团与报业 |
2.1 马来西亚华人社团 |
2.2 马来西亚华文报业 |
第三节 华人宗祠与宗教团体 |
3.1 华人宗祠 |
3.2 宗教团体 |
第六章 文学经典再生的伦理土壤 |
第一节 民间信仰 |
第二节 传统节庆 |
第三节 文化艺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中学体育教师生存境况的场域透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中学一线体育教师生存境况亟待关注 |
1.1.2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师的生存困惑与挑战 |
1.1.3 来自中学体育教师自我生存发展的感悟与反思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1.3.1 生存 |
1.3.2 生存困境 |
1.3.3 中学体育教师 |
1.3.4 场域、惯习与资本 |
1.4 研究视角和路径设计 |
1.4.1 研究视角 |
1.4.2 研究路径设计 |
1.5 基本思路与内容架构 |
1.5.1 基本思路 |
1.5.2 内容架构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相关研究的回顾与梳理 |
2.1 布迪厄场域理论及应用的研究追溯 |
2.1.1 国外关于布迪厄场域理论及应用 |
2.1.2 国内关于布迪厄场域理论及应用 |
2.2 国内外关于教师生存境况的研究介绍 |
2.2.1 有关国外教师生存境况的文献简述 |
2.2.2 有关国内教师生存境况的场域研究 |
2.3 国内外体育教师生存境况研究综述 |
2.3.1 国外体育教师生存境况研究综述 |
2.3.2 国内体育教师生存境况研究综述 |
2.4 对以往研究的述评 |
3 理论追寻:场域思想的学理解读 |
3.1 布迪厄的生平及思想背景 |
3.2 场域理论核心概念的厘定 |
3.2.1 场域(Field) |
3.2.2 惯习(Habitu) |
3.2.3 资本(Capit) |
3.2.4 场域、惯习、资本的关联性 |
3.3 场域理论的实践运用价值 |
3.4 学校场域建构及现实意义 |
3.4.1 学校场域建构与释义 |
3.4.2 引入学校场域的现实意义 |
4 现实观照:中学体育教师生存境况之考察 |
4.1 中学体育教师生活质量现状 |
4.1.1 中学体育教师生活质量的总体特征 |
4.1.2 中学体育教师生活质量的人口学特征分析 |
4.1.3 小结 |
4.2 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状态 |
4.2.1 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整体状况 |
4.2.2 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人口统计学比较 |
4.2.3 小结 |
4.3 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状态 |
4.3.1 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总体水平 |
4.3.2 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差异分析 |
4.3.3 小结 |
4.4 中学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 |
4.4.1 中学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总体状况 |
4.4.2 中学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人口变量差异 |
4.4.3 小结 |
5 场域审视:中学体育教师生存困境之溯源 |
5.1 社会场域对中学体育教师生存境况的影响 |
5.1.1 现实社会场域结构的价值冲突 |
5.1.2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挑战 |
5.1.3 社会公众对学校体育认同危机 |
5.1.4 体育学科理论建设的思维模式障碍 |
5.2 文化场域对中学体育教师生存境况的影响 |
5.2.1 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和束缚 |
5.2.2 学校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的负面影响 |
5.2.3 教师文化惯性和惰性的负迁移作用 |
5.2.4 媒介文化中的从众行为和心态渗透 |
5.3 学校场域对中学体育教师生存境况的影响 |
5.3.1 应试教育对学校体育的冲击 |
5.3.2 学校体育工作环境的制约 |
5.3.3 学校组织气氛的隐形作用 |
5.3.4 学校科层化管理的负面影响 |
5.4 中学体育教师生存境况的主体性因素影响 |
5.4.1 体育教师职业自豪感受限 |
5.4.2 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相对单一 |
5.4.3 体育教师自身人文素养贫乏 |
5.4.4 体育教师角色认知模糊 |
6 资本累积:中学体育教师生存困境之考量 |
6.1 社会资本维度的考量 |
6.1.1 体育教师社会资本及其作用 |
6.1.2 中学体育教师的社会资本现状 |
6.1.3 中学体育教师社会资本贫乏原因分析 |
6.1.4 中学体育教师社会资本的积累与转化 |
6.2 文化资本维度的考量 |
6.2.1 体育教师文化资本的内涵和形式 |
6.2.2 中学体育教师文化资本的影响作用 |
6.2.3 中学体育教师文化资本占有现状及问题 |
6.2.4 中学体育教师文化资本的生成与提高 |
6.3 经济资本维度的考量 |
6.3.1 体育教师经济资本的内涵简析 |
6.3.2 中学体育教师经济资本的纵横向比较 |
6.3.3 制约中学体育教师经济资本的因素分析 |
6.3.4 中学体育教师经济资本的配置与管理 |
6.4 符号资本维度的考量 |
6.4.1 体育教师符号资本的理论释义 |
6.4.2 中学体育教师符号资本的现状与问题 |
6.4.3 中学体育教师符号资本受限因素探析 |
6.4.4 中学体育教师符号资本的优化与重构 |
7 惯习形塑:中学体育教师生存境况之调整 |
7.1 学校体育文化惯习的矫正 |
7.1.1 学校体育教育观念的革新 |
7.1.2 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修正 |
7.1.3 体育教师群体文化的重构 |
7.1.4 学校体育文化惯习的塑造 |
7.2 体育学科惯习的更迭 |
7.2.1 摒弃重旧的体育学科习性 |
7.2.2 把握体育学科的教育本源 |
7.2.3 凸显学校体育的文化属性 |
7.2.4 关注体育课程的生命意义 |
7.3 体育教师角色惯习的转变 |
7.3.1 体育教师角色的历史演变历程 |
7.3.2 技术型向文化型体育教师转变 |
7.3.3 教练型向教师型体育教师转变 |
7.3.4 专项型向全能型体育教师转变 |
7.4 体育教学惯习的变革 |
7.4.1 体育教学认识惯习的强化 |
7.4.2 体育教学方法惯习的变更 |
7.4.3 体育教学过程惯习的重塑 |
7.4.4 体育教学评价惯习的构建 |
8 愿景展望:中学体育教师生存改善之诉求 |
8.1 政府作为:制定政策法规与配套措施 |
8.1.1 推行义务教育教师国家教育公务员制度 |
8.1.2 完善学校体育经费保障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 |
8.1.3 促进学校体育相关法规细则的制定 |
8.1.4 健全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 |
8.1.5 建立公正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 |
8.2 社会关注:构建社会支持网络体系 |
8.2.1 加强体育教师职业舆论宣传和引导 |
8.2.2 彰显对体育教师合理的社会期望 |
8.2.3 创造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 |
8.2.4 搭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
8.3 学校支持:优化学校体育工作环境 |
8.3.1 推行人性化的学校体育管理 |
8.3.2 建立与体育教师业绩挂钩的薪酬制度 |
8.3.3 改革创新体育教学管理制度 |
8.3.4 形塑关爱型的体育教师管理文化 |
8.4 个体应对:体育教师自我调适与更新 |
8.4.1 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和意象 |
8.4.2 合理定位职业心态与期望 |
8.4.3 构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
8.4.4 倡导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
9 结语 |
9.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9.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9.3 本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录一 中学体育教师生活境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中学体育教师生活境况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8)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概述 |
第一节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概念的界定 |
一、口述史料与口述历史 |
二、口述档案 |
三、少数民族档案 |
四、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 |
第二节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种类 |
一、按载体划分 |
二、按民族划分 |
三、按内容划分 |
第三节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特点 |
一、内容丰富性 |
二、载体多样性 |
三、形成特殊性 |
四、保管分散性 |
第二章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价值与作用 |
第一节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价值 |
一、历史价值 |
二、文化价值 |
三、科学价值 |
四、经济价值 |
五、教育价值 |
第二节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作用 |
一、弥补历史文献记载的不足 |
二、充实丰富档案馆馆藏文献 |
三、抢救保护民族历史文化遗产 |
四、提供有价值的科学研究资料 |
五、发挥制定民族政策的参考作用 |
六、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
七、为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教育提供教材 |
八、提供丰富生动的民间文艺创作素材 |
第三章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抢救保护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20世纪50-60年代对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调查 |
一、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概况 |
二、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简况 |
第二节 中国民族民间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的编写 |
一、编写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的意义 |
二、云南编写十部文艺集成志书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三节 口头文学遗产抢救的“三大战役” |
一、以“大跃进”民歌为高潮的各民族民间文艺运动 |
二、以“三套民间文学集成”为标志的各民族民间文学的全面普查 |
三、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为龙头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运动 |
第四节 二十一世纪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的实践 |
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探索 |
第四章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概念和意义 |
第一节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概念 |
一、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定义 |
二、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内涵 |
第二节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意义 |
一、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是实现其价值的重要途径 |
二、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有利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
三、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有利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共享 |
四、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 |
五、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
第五章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现状 |
第一节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取得的成绩 |
一、收集保存了大量弥足珍贵的文献资料 |
二、出版发行了一批有价值的编研成果 |
三、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一些成绩 |
四、云南少数民族医药口述档案的开发利用成绩显着 |
第二节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一、思想观念较为淡薄 |
二、统筹规划不尽合理 |
三、编研成果形式单一 |
四、开发利用力度不够 |
五、人才队伍亟待加强 |
六、理论研究相对薄弱 |
第六章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对策探析 |
第一节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原则 |
一、统筹规划原则 |
二、按需开发原则 |
三、慎重原则 |
四、效益优先原则 |
五、本真和创新均衡原则 |
六、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 |
第二节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模式 |
一、传统方式与现代化方式相结合 |
二、公益性开发与商业开发相结合 |
三、独立开发与联合开发相结合 |
第三节 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措施 |
一、提高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和档案开发利用意识 |
二、建立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长效机制 |
三、加强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资源建设 |
四、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 |
五、注重编研成果的多样化 |
六、大力开发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和民族旅游业服务 |
七、重视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 |
八、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
九、开发利用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内涵及特征 |
一、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内涵 |
(一) 民俗文化的内涵 |
(二)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内涵 |
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特征 |
(一)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内部特征 |
(二)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外部特征 |
第二章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 |
一、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
(一) 明确文化归属,促进文化认同 |
(二) 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
(三) 培养文化包容意识,发展多样性思维能力 |
(四) 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
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对社会发展的价值 |
(一) 追求文化公平,向往社会公正 |
(二) 保持文化多样性,促进社会和谐 |
(三)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 |
(四) 追求和谐共生,维护人类生存环境 |
第三章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理论基础 |
一、人类学基础 |
(一) 文化生态学理念 |
(二) “文化自觉”理念 |
二、民俗学基础 |
(一) 民俗的产生 |
(二) 民俗的模式 |
(三) 民俗的特征 |
(四) 民俗的功能 |
三、心理学基础 |
(一) 两种工具观 |
(二) 两种心理机能 |
(三) 智力活动的“内化说” |
四、教育学基础 |
(一) 多元文化教育的产生 |
(二) 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 |
(三) 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理念 |
第四章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 |
一、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的理论依据 |
(一) 对儿童的研究 |
(二) 对社会生活的研究 |
(三) 对知识的研究 |
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 |
(一) 适宜性与超越性相统一 |
(二) 生活性与整体性相统一 |
(三) 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统一 |
(四) 差异性和多元性相统一 |
(五) 灵活性和操作性相统一 |
三、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目标体系 |
(一)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总体目标 |
(二)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分类目标 |
(三)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内容目标 |
第五章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内容 |
一、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内容的选择 |
(一)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资源的存在状态及范围 |
(二)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
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内容的组织 |
(一) 课程组织原则 |
(二) 课程内容组织方式 |
第六章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实施 |
一、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 |
(一) 以“和而不同”理念实现相互调适 |
(二) 以“生生不息”理念实现交互缔造 |
二、影响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实施的因素 |
(一)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特征 |
(二) 参与人员 |
(三) 环境 |
三、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实施途径 |
(一) 教学活动 |
(二) 游戏活动 |
(三) 生活活动 |
第七章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评价 |
一、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
(一)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评价的内涵 |
(二)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评价的特征 |
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评价功能 |
(一) 诊断鉴定功能 |
(二) 信息导向功能 |
(三) 教育发展功能 |
(四) 管理监督功能 |
三、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评价理念 |
(一) 致力于人性的适应与改善的教育过程 |
(二) 关注协商与建构的积极活动过程 |
(三) 集复杂性与整体性于一体的生命发展历程 |
(四) 强调自然与真实的价值判断过程 |
(五) 注重儿童整体发展的教育功能 |
四、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
(一)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评价的内容 |
(二)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评价方法 |
第八章 研究结论、问题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问题与展望 |
(一) 提升课程理论研究水平 |
(二) 促进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三) 建立健全课程评价体系 |
(四) 重视课程培训 |
(五) 进行课程运行环境研究 |
(六) 加强课程实施对策研究 |
(七) 注重幼小课程衔接研究 |
(八) 发挥行政的课程支持功能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10)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现象的发生与概念的界定 |
1.1.1 现象的发生 |
1.1.2 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
1.2 研究对象、现状与意义 |
1.3 研究视角 |
1.3.1 边缘视角 |
1.3.2 文化认同视角 |
1.4 方法策略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策略 |
1.4.2 主要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2章 当代汉族作家"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背景与发生方式 |
2.1 跨地域、跨族群、跨文化,主体自觉的文学表意实践 |
2.1.1 跨地域行走 |
2.1.2 跨族书写 |
2.1.3 跨文化体验 |
2.1.4 主体自觉的文化表征 |
2.1.5 话语与建构的表意实践 |
2.2 当代汉族作家"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背景考察 |
2.2.1 全球化影响 |
2.2.2 寻根文化背景 |
2.2.3 "华夏边缘"的文学生态与"边缘活力" |
2.3 动机与方式:远方的追寻 |
2.3.1 困境中的突围:红柯之于新疆 |
2.3.2 差异与激情追寻:马丽华、马原、范稳之于西藏 |
2.3.3 特殊年代的自我放逐:王蒙之于新疆 |
2.4 小结 |
第3章 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化认同过程 |
3.1 认同与文化认同 |
3.1.1 认同与文化认同的概念 |
3.1.2 同一与差异:文化认同的两面 |
3.1.3 霍尔的策略性定义:"认同的未完成"与"表意实践"建构 |
3.1.4 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文化认同 |
3.2 边缘写作与认同建构 |
3.2.1 边缘写作者的文化认同过程 |
3.2.2 寻求身份认同 |
3.3 认同的难度、误区和反思 |
3.3.1 认同难度释因 |
3.3.2 认同误区:认同即把握与单向认同 |
3.3.3 民族身份建构与认同超越 |
3.4 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文化自觉 |
3.4.1 文学、文化、精神汇通之桥梁 |
3.4.2 人性优化 |
3.4.3 国情互识与异质文化认同 |
第4章 当代汉族作家的身份定位和少数民族文化立场 |
4.1 异域体验与文化身份投影 |
4.1.1 红柯与海力布 |
4.1.2 马原之于陆高、姚亮 |
4.2 文化认同与少数民族文化立场 |
4.2.1 边地挽歌:《额尔古纳河右岸》 |
4.2.2 作家身份与少数民族文化言说 |
4.2.3 作家立场与读者影响 |
4.3 小结 |
第5章 当代汉族作家的差异自觉意识与少数民族文学观 |
5.1 差异追寻与体认差异 |
5.1.1 作家的文化差异体认 |
5.1.2 生命感悟的差异 |
5.1.3 自然生态的差异 |
5.1.4 英雄情结的差异 |
5.1.5 宗教人生与民俗娱乐的差异 |
5.2 认同建构 |
5.2.1 小说的诗意化建构 |
5.2.2 纪实散文的诗意化建构 |
5.3 民族性与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观 |
5.3.1 本土批评引发的民族性思考 |
5.3.2 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观 |
5.4 小结 |
第6章 当代汉族作家笔下的少数民族文学世界 |
6.1 自然、生命和英雄的抒情赞歌 |
6.1.1 自然与生命的赞歌 |
6.1.2 英雄颂歌 |
6.2 伊斯兰教的泛化理解和建构 |
6.2.1 文化的皈依 |
6.2.2 尚武的伊斯兰文化与野性剽悍的小说精神 |
6.2.3 神秘主义与神秘主义文学 |
6.2.4 生命意志与诗意主题 |
第7章 当代汉族作家"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美学风格 |
7.1 边缘美学 |
7.1.1 边缘之境与自由之美 |
7.1.2 自然生命与生命之美 |
7.1.3 主体自觉与审美个体性 |
7.2 多元的美学风格 |
7.2.1 绝域大美 |
7.2.2 力之大美 |
7.2.3 神性大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代表作品年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全国报刊民族学、文化(社会)人类学研究论文索引(2003.7~2003.9)(论文参考文献)
- [1]村民影像的文化书写研究[D]. 赵盼超. 曲阜师范大学, 2019(12)
- [2]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D]. 王秀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3]中泰稻谷起源神话的文化记忆研究[D]. 吴亮亮(Penpisut Sikakaew).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4)
- [4]学术转型视野下民国四大学术期刊的比较研究[D]. 胡晓.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5]政治精英培养与政党能力建设 ——中国共产党干部培训制度研究[D]. 王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
- [6]传统的再生:中国文学经典在马来西亚的伦理接受[D]. 林宛莹(LIM WOAN YIN).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7]中学体育教师生存境况的场域透析[D]. 范运祥. 湖南师范大学, 2013(03)
- [8]云南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研究[D]. 子志月. 云南大学, 2013(11)
- [9]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D]. 赵海燕. 西南大学, 2012(12)
- [10]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 张雪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