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电针治疗中风及其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

头皮电针治疗中风及其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

一、STUDY ON SCALP ELECTRO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APOPLEXY AND ITS INFLUENCE ON HEMORHEOLOGY IN ISCHEMIC APOPLEXY PATIENTS(论文文献综述)

袁伟渠[1](2021)在《针刺对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评价“调任通督”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特点和“调任通督”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第一部分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深圳市中医院缺血性中风患者作为研究队列,以“调任通督”针刺法作为暴露因素,按照是否使用针刺治疗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康复训练联合基础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调任通督”针刺法,疗程共为6周,留存治疗前后粪便标本。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改良Rankin量表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采用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对患者进行安全性评价。第二部分肠道菌群研究,在前期临床研究基础之上,招募非中风志愿者,采集肠道粪便标本,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样本库中抽取30份粪便样本,分析缺血性中风患者与非中风人群的肠道菌群差异;在前期临床研究基础之上,抽取中医证型所占比重最高的两种,分析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差异;分析治疗前后针刺组和对照组肠道菌群变化特点,探讨“调任通督”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第一部分临床研究,治疗前针刺组(n=127)与对照组(n=56)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SS-QOL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级组间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NIHSS评分较前均有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NIHSS评分比较及治疗前后组间差值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较前均有明显提高,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针刺组Barthel指数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差值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SS-QOL评分较前均有明显提高,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针刺组SS-QOL评分、SS-QOL评分差值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针刺组、对照组改良Rankin量表评级较前均有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针刺组平均秩和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安全性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第二部分肠道菌群研究,缺血性中风患者(n=30)与非中风人群(n=30)肠道菌群优势菌门构成一致,但优势菌门相对丰度存在显着性差异。缺血性中风患者与非中风人群肠道菌群优势菌属构成不一致,相对丰度比较有显着性差异的菌属共有52种。应用LEfSe分析挖掘出缺血性中风患者53个潜在生物标记物。气虚血瘀证与痰瘀阻络证肠道菌群优势菌门、优势菌属构成一致,优势菌门、优势菌属相对丰度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黏胶球形菌门、蓝藻菌门两个罕见菌门是气虚血瘀证特征性菌门。相对丰度比较有显着差异的菌属共有12种。应用LEfSe分析挖掘出气虚血瘀证7个潜在生物标记物,痰瘀阻络证20个潜在生物标记物。治疗前后针刺组肠道菌群相对丰度组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的菌门共有2种、菌属共有18种。应用DESeq2差异表达分析,针刺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显着下调厚壁菌门、放线菌门等4个菌门;显着上调氨基酸球菌属、巨球型菌属、巨单胞菌属等17个菌属,显着下调放线菌属、魏斯氏菌属、不动杆菌属等20个菌属。治疗后针刺组(n=18)与对照组(n=18)组间比较,显着上调疣微菌门、艾克曼菌属、未分类的拟杆菌门,显着下调霍尔德曼氏菌。应用肠道菌群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治疗后针刺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共有353个蛋白基因存在显着差异,聚糖生物合成与代谢、溶酶体、糖胺聚糖降解、糖鞘脂的生物合成-神经节系列、细胞抗原、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存在显着差异。结论:1、“调任通督”针刺法联合常规治疗在改善Barthel指数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方面优于单纯常规疗法,更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更能显着降低中风患者的残障残疾水平,且安全性良好。2、缺血性中风患者与非中风人群存在显着肠道菌群结构差异,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有益菌属相对丰度显着低于非中风人群,如Blautia菌属、罗斯拜瑞氏菌属、粪杆菌属等,存在区别缺血性中风患者和非中风人群的潜在生物标记物。3、缺血性中风患者气虚血瘀证与痰瘀阻络证存在显着肠道菌群结构差异,黏胶球形菌门、蓝藻菌门是气虚血瘀证特征性菌门,存在区别不同中医证型的潜在生物标记物。4、“调任通督”针刺法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上调疣微菌门、艾克曼菌属和抑制溶酶体代谢可能是“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

胡冠宇[2](2021)在《“治神调形”下头针对缺血性中风痉挛大鼠BDNF/TrkB/CREB及PI3K/Akt/GSK-3β通路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基于“治神调形”中医理论,探讨头针疗法通过对BDNF/TrkB/CREB信号通路和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促进对缺血性PSS大鼠受损脑组织细胞修复和细胞保护作用,进而改善缺血性PSS症状的生物学机制。方法:1.实验一:缺血性PSS大鼠模型的确立和验证采用文献检索和文献计量学统计的方式,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以及Pubmed等主要中英文数据库进行检索,统计中风后肢体痉挛及相关疾病研究的动物实验中造模方法出现的频数,并根据实验中头针干预条件的情况确定恰当的缺血性PSS模型的造模方法。将60只Sprague Dawley大鼠(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20只,假手术组20只,模型组20只。对模型组大鼠进行已确立的造模方案造模。造模后于1d、3d、7d、14d记录各组大鼠的死亡只数、痉挛发生只数、改良Ashworth(MAS)评分。2.实验二:缺血性PSS动物研究头针行针频率及时间验证将12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实验组100只,对实验组大鼠进行PSS模型建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平均分到模型组、头针A组(200r/min,3min)、头针B组(200r/min,1min)、头针C组(100r/min,3min)、头针D组(100r/min,1min),给予相应的治疗7天,并于第7d观察记录Zealonga评分、改良Ashworth评分。3.实验三: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行为学改变的影响以缺血性PSS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20只,实验组40只。对实验组大鼠进行缺血性PSS模型建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到模型组和头针组,给予相应的治疗7天,并每2日观察记录Zealonga评分、改良Ashworth评分、平衡木行走实验评分等动物行为学数据。4.实验四: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脑组织恢复的影响7d后对大鼠脑皮质组织进行取材,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的方法观察缺血性PSS大鼠脑梗死灶体积变化,采用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缺血损伤病变部位的病理改变及神经元细胞和尼氏小体的变化,采用FITC-葡聚糖脑血管灌注的方法观察脑组织血管状态变化。5.实验五: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对缺血性PSS大鼠损伤的脑皮质运动区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PCR检测脑皮质中的BDNF、TrkB、CREB、p-CREB的蛋白表达及其mRNA的表达。6.实验六: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对缺血性PSS大鼠损伤的脑皮质运动区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PCR检测脑皮质中的PI3K、Akt、p-Akt、GSK-3β、p-GSK-3β的蛋白表达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1.实验一:缺血性PSS大鼠模型验证文献检索结果显示,相关动物实验研究论文发表数量为25例,其中中文18篇、英文7篇。所出现的造模方法主要包括:线栓法MCAO(包括再灌注)、线栓MCAO+内囊注射NMDA法、光栓法三种。其中线栓法MCAO在卒中后肢体痉挛动物研究中应用概率最大(60%),其次为线栓MCAO+内囊注射NMDA法(32%),最后为光栓法(8%)。并且考虑后两者均会造成颅损,因此初步确定线栓法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为造模方法。对模型组大鼠进行线栓法MCAO造模,造模后,模型组存活15只,造模过程中死亡5只。空白组与假手术组大鼠14d内均无死亡、痉挛状态出现,且MAS评级为0级。与空白对照组,1d时模型组大鼠死亡1例,痉挛状态出现3例,MAS评分平均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3d时模型组大鼠死亡3例,痉挛状态出现8例,MAS评分平均水平有显着性差异(P<0.05);7d时模型组大鼠死亡4例,痉挛状态出现10例,MAS评分平均水平有显着性差异(P<0.05);14d时模型组大鼠死亡7例,痉挛状态出现6例,MAS评分平均水平无显着性差异(P>0.05)。因此线栓法MCAO可以作为本研究中的动物造模方法。2.实验二:缺血性PSS动物研究中头针行针频率及时间验证头针干预7d时,头针B组相较头针A、C、D组Zealonga评分与改良Ashworth评分均有显着性降低(P<0.05),与1d组相比,头针B组7d后Zealonga评分与改良Ashworth评分显着性(P>0.05)。因此最终选择200r/min,1min为头针的行针方案。3.实验三: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行为学影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Zealonga评分上升,平衡木行走评分下降,说明运动神经功能下降,改良Ashworth评分上升,说明肢体痉挛程度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Zealonga评分下降,平衡木行走评分上升,说明经头针治疗后运动神经功能提升,改良Ashworth评分下降,说明肢体痉挛程度减小(P<0.05)。4.实验四: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脑组织形态学影响对比假手术组,模型组缺血性PSS模型大鼠脑组织缺血性梗死灶占比显着性增高(P<0.05),有明显液化性坏死区域,细胞数量减少,神经元细胞数量减少且排列不规整。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缺血性PSS模型大鼠脑组织缺血性梗死灶占比显着性减小(P<0.05),无明显病理改变,细胞数量增多,神经元数量及形态正常。5.实验五: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模型组相较假手术组大鼠患侧脑皮质运动区组织中BDNF、TrkB、CREB、p-CREB蛋白表达下降(P<0.05),BDNF、TrkB、CREB mRNA的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BDNF、TrkB、CREB、p-CREB蛋白表达及BDNF、TrkB、CREB相关mRNA的表达上升(P<0.05)。6.实验六: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模型组相较于假手术组大鼠患侧脑皮质运动区组织中PI3K、Akt、p-Akt、p-GSK-3β表达降低(P<0.05),GSK-3β表达增高(P<0.05),PI3K、Akt mRNA的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头针组大鼠PI3K、Akt、p-Akt、p-GSK-3β表达升高(P<0.05),GSK-3β表达降低(P<0.05),PI3K、Akt mRNA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基于“BDNF/TrkB/CREB信号通路及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对脑组织中神经、血管等组织细胞的修复与保护作用,促进损伤的神经与血管网络的改善,进而改善缺血性PSS大鼠的痉挛状态,起到所提出中医康复理论中的‘治神调形’作用”的科学假说,从动物行为学观察、组织病理学、分子生物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到结论如下:1.从动物行为学的角度说明了头针具有改善PSS模型大鼠神经功能、肌痉挛程度、运动功能的效用,证明了头针疗法通过调节头部治疗区具有“调形”的治疗作用。2.从组织学层面说明了头针能有效减小缺血性PSS模型大鼠缺血梗死灶的体积,改善脑组织病理状态,促进上运动神经元细胞形态和数量上的恢复,以及脑血管状态的恢复。结合行为学研究结果证明了头针能通过对病机中提出的“脑损”的治疗,能起到“调形”,也就是促进行为学改善的功效。3.从分子生物学层面证明了头针能有效提高BDNF、TrkB、CREB等蛋白的表达,上调BDNF/TrkB/CREB信号通路,从而促进BNDF自分泌的良性循环,进而促进BDNF对脑组织细胞的修复作用和细胞保护作用,结合行为学和病理组织学的结论,头针对这一信号通路的影响证明了头针“治神”能改善“髓虚”,进而起到“调形”的功效。4.证明了头针能激活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并可能通过激活该信号通路促进GSK-3β的磷酸化,抑制GSK-3β的促凋亡作用,从而对脑组织细胞起到保护作用,结合上述实验结论,头针可能通过上调BDNF与TrkB的表达,进一步激活的下游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起到了对“脑损”组织的治疗作用,即“治神”,进而促进了行为学的恢复,即“调形”,从这一角度阐释了“治神”与“调形”的关系。

马颖超[3](2019)在《醒脑通督针法对缺血性脑卒中(LAA型)患者脑血流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醒脑通督针法干预缺血性脑卒中(LAA型)患者脑血流的变化,为醒脑通督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临床支撑。方法:以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山西中医药大学第三中医院脑病一科的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脑病科基础治疗的前提下,治疗组采取醒脑通督针法,对照组采取传统针刺法,两组治疗时间均为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3周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进行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血液流变学检测,评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脑血流动力学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病灶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较治疗前均增高,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相比,Vm、Vs、V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PI、RI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2)血液流变学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全血粘度:切变率(1/S)、全血粘度:切变率(5/S)、全血粘度:切变率(30/S)、全血粘度:切变率(200/S)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NIHSS评分及疗效评定: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NIHSS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着(P<0.01);治疗后两组间相比,差异显着(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醒脑通督针法与传统针刺法均可以改善缺血性脑卒中(LAA型)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在增高病灶侧大脑中动脉Vm、Vs、Vd方面,醒脑通督针法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法;在降低PI、RI方面,两组降低程度相当。(2)醒脑通督针法与传统针刺法均可以改善缺血性脑卒中(LAA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在降低全血粘度方面,醒脑通督针法优于传统针刺法;在降低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方面,二者无明显差异。(3)醒脑通督针法和传统针刺法均可以降低缺血性脑卒中(LAA型)患者的NIHSS评分,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相比传统针刺,醒脑通督针法疗效更显着。

萧宇淞[4](2018)在《肾脑复元汤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肾脑复元汤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缺血性中风提供治疗思路。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住院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为肾脑复元汤治疗组,B组为针灸治疗组,C组为肾脑复元汤联合针灸治疗组,每组各30例。A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肾脑复元汤。B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C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肾脑复元汤联合针刺治疗。三组患者连续治疗并观察2周。记录患者的基础资料,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检验血液流变学指标,评估临床疗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心电图,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治疗的安全性。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三组的实际有效例数各为30例,治疗前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病史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三组具有可比性。2.临床疗效:治疗2周后,C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A、B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神经功能评分:治疗2周后,三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低于A组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治疗2周后,三组患者治疗后的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后的ADL评分高于A组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医证候积分:治疗2周后,三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A组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血液流变学参数:治疗2周后,C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高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与A、B两组治疗后相比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比黏度高切、纤维蛋白原,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高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安全性评价: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查其血常规、大便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心电图,均无明显异常改变。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患者治疗后的ALT、AST、Cr、BUN,A、B、C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脑复元汤联合针刺治疗,能够改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肾虚血瘀证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血液流变学参数,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有利于临床推广。

张淼,张小卿[5](2017)在《针刺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方法众多,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有着很显着的效果,为总结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方法及效果,该文总结了毫针治疗、电针治疗、磁极针、温针灸、穴位注射及三棱针放血等疗法及疗效。

冯喜莲[6](2016)在《不同时间间隔电针对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比观察每日一次与每日两次两种不同时间间隔对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差异,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血液流变学等的变化,研究不同针刺间隔时间对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针灸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将确诊为风痰瘀阻型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每日一次组与每日两次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每日一次组每日电针一次,每日两次组每日电针两次,每次30分钟,6日为一疗程,中间休息一天,再继续下一疗程的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计14日。两组病人均在治疗前、治疗1疗程后、治疗2疗程后分别进行评定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利用尼莫地平法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专业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1.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结果显示,治疗2疗程后,两组患者组内前后有疗效差异(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总体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总体评分组间比较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各项指标中,两组患者的面肌、双眼凝视、行走能力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语言、上肢肌力、手肌力及下肢肌力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日常生活能力各项指标中,两组患者的进食、修饰、转移、上厕所等的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洗澡、行走、上下楼梯、穿脱衣服等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4.在总有效率方面,每日电针治疗2次总有效率为86.66%,每日电针治疗1次为46.67%,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液流变学方面,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每日一次组对血浆粘度值、红细胞刚性指数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两次组对红细胞血浆粘度值、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2疗程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每口电针一次与两次两种治疗方法都可以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总体神经功能的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和血液流变学的异常,且无不良反应,表明两种时间间隔电针均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且安全有效;2.与每口电针一次相比,每日电针两次治疗有效率更高,能更好地促进肢体肌力、语言的恢复,促进部分日常生活能力,如进食、转移、修饰、上厕所等方而的改善;但是存在局限性,也表明针刺效应需要刺激量的积累,如果继续延长治疗疗程,中风患者其他缺损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可能会更完善;3.每日电针两次对中风后血液流变学的异常的改善更明显,可改善异常的血液粘滞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等,改善粘稠凝聚的血液状态,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血供,促进缺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总之,每日一次与每日两次的电针治疗可以改善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亦能调节其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虽然两种治疗方法对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总体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总体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每日两次的电针时间间隔在临床疗效、语言、肢体肌力、进食、修饰、上厕所、转移等方面效果优于每日一次治疗方法。

马彬[7](2013)在《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国家对中医药领域研究的资助力度逐年递增,其科技论文数量亦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不断深入,科研人员逐渐认识到,科技成果的质量才是重点。临床研究是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导致其研究成果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设计、实施与报告等各环节可能会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各因素以及与国外研究存在的具体差异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调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以促进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目的1.通过文献计量学和质量评价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包括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研究现状、与国外同类研究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环节、要点和问题及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回顾分析并进行对比分析,全面掌握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方法与报告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2.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以确定在论文发表阶段影响其报告质量的因素,为临床研究报告规范今后在我国的推广和实施提供针对性的参考依据。3.基于以上研究的结果,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中医药研究的特性,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提高和改善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促进其成果的利用和转化。方法1.基于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回顾性分析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的研究现状、方法和报告质量。2.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等重点环节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3.基于CONSORT清单和STRICTA清单被引入国内的不同时间段,回顾性分析国内针灸RCTs的方法和报告质量是否随着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改善和提高。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采用频数、中位数和四分位距进行统计描述,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共纳入369篇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研究,突出表现的问题包括:45%的研究文献检索方法不全面甚至不正确(203篇/369篇);97.3%(359篇/369篇)的研究未检索不同发表类型的研究;96.5%(356篇/369篇)的研究未提供排除文献的清单;42%(155篇/369篇)的研究纳入标准宽泛不具体、甚至存在错误;58.8%(217篇/369篇)的研究未采用双人独立机制对文献和数据进行筛选和提取:55%(203篇/369篇)的研究未详细描述文献筛选纳入全过程及排除原因;70.7%(261篇/369篇)的研究数据合并方法不恰当,其方法与报告质量普遍较低。另外,其总体引用率较低,引用率为零的研究占到46.1%(170篇/369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亦较低(49.9%,184篇/369篇)。2.共纳入366篇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其中Chinese SRs共88篇,Other SRs共226篇,Ccohrane SRs共52篇。3种不同类型SRs研究在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中符合率大于8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Chinses SRs).vs73%(Other SRs).vs91%(Ccohrane SRs)和59%(Chinses SRs).vs74%(Other SRs).vs78%(Ccohrane SRs),其中Chinses SRs在两个清单中的符合率均最低。Chinese SRs与Other SRs和Cochrane SRs存在较大差距的方面主要包括:不同发表类型文献的纳入(2%.vs91%.vs100%)、广泛而全面的检索(40%.vs87%.vs100%)、相关利益冲突的说明(0%.vs61%.vs100%)、证据综合结果(23%.vs99%.vs96%)和计划书和注册信息(0%.vs4%.vs100%)等方面。此外,Chinese SRs, Other SRs和Cochrane SRs中被引次数为零的研究所占比例分别为53%.vs26%.vs40%,由临床医生完成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27%.vs63%.vs54%,进行更新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0%.vs3%.vs92%,可见Chinese SRs的被引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方面亦最低。3.共纳入1978篇国内针灸RCTs研究,1996年之前发表的为144篇其中针刺RCTs为122篇;1997年-2003年间发表为353篇,其中针刺RCTs为312篇;2004年-2012年间发表为1481篇,其中针刺RCTs为1301篇。虽然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刺RCTs在STRICTA清单各条目上的符合率均略有提高,但其实际比例依然很低,包括①针刺治疗的具体类型(6.6%.vs9.9%.vs12.7%);②针刺治疗的理由和依据(0%.vs0.3%.vs1.0%);③每位受试对象每个治疗单元所用针的数目(0%.vs0.3%.vs0.2%);④对针刺组施加的其他干预措施描述(19.7%.vs30.1%.vs33.7%);⑤对针灸师资质报告(0%.vs0%.vs0.4%);⑥无研究报告有关对治疗师的操作指导及其给患者的信息和解释等。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灸RCTs在CONSORT清单中符合率大于5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1996年).vs8%(1997年-2003年).vs26%(2004年-2012年)。主要问题主要包括:①研究方法阐述过于简单,包括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12.5%.vs24.6%.vs69.7%)、样本量确定依据(0%.vs0%.vs1.2%)等;②随机方法不消楚,包括对产生随机序列的方法报告(1.4%.vs15%.vs26.3%)、隐蔽分组机制(0%.vs1.4%.vs4.9%)和盲法实施(0%.vs5.7%.vs9.1%)等;③结果部分内容描述不清甚至缺少,包括受试者流程(0%.vs11.6%.vs20.6%)、招募受试者时期和随访时间(0%.vs2.1%.vs2.8%)、基线资料的提供(9.0%.vs17.8%.vs34.8%)和结局效应估计值及95%CI的报告(18.1%.vs36%.vs50.7%)等。此外,无任何研究注册及阐明可能的利益冲突。4.共纳入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杂志,其中SCl收录2种,Medline/Embase收录8种,CSCD收录7种,统计源收录46种。仅3种杂志在其“稿约”中提及并要求作者按照CONSORT声明各条目来规范报告RCTs,且给出了具体的版本和网址。此外,仅1种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CONSORT扩展版。无任何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PRISMA、MOOSE、TREND、STARD和STROBE等其他类型研究的报告清单。通过电话和E-mail方式,对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编审人员进行问卷调晒,54种期刊杂志给予回复,反馈率为85.7%,其中编辑为39人(占72.2%)、主编为3人(占5.6%)、编辑部主任为9人(16.7%)、其他人员为3名(占5.6%)。对于CONSORT声明,有8位编辑知道并子解,3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其中仅3位编辑表示对投稿的RCTs,该期刊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要求和遵循了CONSORT声明的要求,46%的编辑(2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CONSORT声明。对于PRISMA清单,仅2位编辑知道并了解,7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表示对投稿的SRs/Meta-分析,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未要求和遵循PRISMA清单的要求,65%的编辑(3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PRISMA清单。而对于其他类型临床研究报告清单,无任何人知晓并了解。结论临床研究质量是影响其转化和利用的关键因素,只有高质量的研究才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的研究显示:尽管国内中医药,特别是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在研究的题目、摘要、纳入研究的特征和文献质量评价方法阐述等方面的符合率较好,但在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文献检索方法不同发表情况的文献的纳入、对发表偏倚的评估、利益冲突的说明、文献筛选流程图的呈现、数据合并的合理性、研究间异质性或偏倚的分析以及对证据综合结果分析的的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同类研究存在较大差距。而对于国内针灸RCTs,尽管2003年之后发表的针刺RCTs的数量是之前所发表总数的3倍多,且各条目的符合率在不同的3个发表年代略有提高,但在多个条目上的实际符合比例上依然非常低,如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隐蔽分组的机制和实施、盲法细则、样本量计算依据和资料收集场所和地点等方面,其质量并未随着STRICTA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此外,国内中医药领域期刊“稿约”中对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情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期刊的编审人员对研究报告的规范、临床研究注册制度等信息的知晓率较低。而且,尽管大部分期刊有意愿在今后进入此类相关报告规范,以提高不同类型的临床研究报告质量,但均无任何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则和时间规划。因此,我们强烈建议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方法和报告质量:①国内医学期刊尽早在“稿约”中引入这些国际临床研究报告标准,以规范和提高国内临床研究的报告质量,提升临床研究水平;②从期刊协会层面制定相关制度,由鼓励和建议投稿作者、期刊编辑在文章投稿、编审和专家评审阶段遵循相关的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过渡到强制执行;③对期刊编审人员开展和加强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培训,并建立考核机制,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更新;④将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加入到医学继续教育课程中,由国家授权各地区具备资质的科研单位,对其服务地区的临床医生、科研人员进行全面的SRs/Meta-分析方法学的培训:⑤在医学在校教育中引入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

孙琳琳[8](2013)在《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炎性反应相关信号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仅中国每年便新增150-200万病例,其中,缺血性脑中风为最常见中风类型,占全部中风的60-80%。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炎症过程参与中风后损伤级联反应,可能是造成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主要原因。早期溶栓、抗凝治疗为循证医学确认的有效治疗方法,但存在严格的时间窗限制,在长期恢复过程中效果不显着。大量临床资料和实验研究表明,针刺为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有效手段,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及康复期均有显着效果。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针刺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后,中枢损伤局部、对侧脑组织和外周血中应激-损伤-修复信号链中关键信号的动态变化,从信号传导链、病程发展过程、机体功能整体调控的综合角度,探讨针刺治疗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损伤的机制,用现代生物医学研究手段,阐明针灸对损伤-应激与损伤-修复相关疾病过程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确切的实验室依据。研究方法:1、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成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动物。对造模后动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TTC染色观察大脑梗死情况,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2、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成空白对照组(10只动物)、假手术组(10只动物)和造模组,造模成功(根据神经功能评分)的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又分为模型对照组、尼莫地平组、针刺治疗组(百会透刺印堂配伍人中穴),共4组,每组又分为12h、24h、48h.72h.96h.144h6个时程,每个时程10只动物。取外周血清,ELISA(?)去检测炎性反应相关应激信号-ACTH,内源性危险信号-Hsp70,启动和调节信号-IL-6,IL-1β,损伤效应信号-TNFα的含量;取脑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检测患侧与健侧脑组织中炎性反应相关信号:启动和调节信号-IL-6、IL-1β,损伤效应信号-TNFα,MMP-9,局部炎症损伤相关粘附、趋化因子-ICAM-1,MCP-1,以及修复信号-TGFβ的表达。3、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成空白对照组(10只动物)和造模组,造模成功(根据神经功能评分)的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又分为模型对照组、针刺治疗1组(百会透刺印堂配伍人中穴)、针刺治疗2组(百会配伍患侧足三里穴),共4组,每组又分为12h、24h、48h、72h、96h、144h6个时程,每个时程10只动物。取取脑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检测患侧组织中IL-6,TNFα,MCP-1,TGFβ的表达。研究结果:1、模型评价:TTC染色发现缺血局部脑组织出现典型染色缺失,呈现白色,与大脑中动脉支配区域相符,视交叉前后梗死灶比较稳定。HE染色镜下观察发现,梗死中心区染色变浅,细胞数目减少,细胞核固缩,核仁变小,形态不规则;问质水肿;内皮细胞肿胀;可以见到大量网格状空泡。2、针刺对血清中炎性反应相关信号的影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清中炎性反应相关信号ACTH,IL-1β,IL=6,TNF α,Hsp70,在损伤发展过程中呈现典型双峰曲线模式,且各信号变化趋势相似。ACTH在12h到达第一峰峰值,在48h达第二.峰峰值;IL-1β, IL-6, TNFα, Hsp70均在24h到达第一峰峰值,在72-96h达第二峰峰值。假手术组ACTH,IL-6,TNFα,Hsp70呈现相似双峰表达趋势,IL-1β仅72h高于生理水平。给予百会透刺印堂配伍人中电针治疗后,可显着下调外周血请中炎性反应信号ACTH,IL-1β,IL-6,TNF α, Hsp70的第一峰表达水平;显着下调ACTH,IL-1β,TNFα的第二峰表达水平;上调1L-6的第二峰表达水平。3、针刺对脑组织中炎性反应相关信号的影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患侧脑组织中炎性反应相关信号IL-6,IL-1β,MMP-9, ICAM-1,MCP-1,TGFβ,在损伤发展过程中呈现典型双峰曲线模式;均在12-24h到达第一峰峰值;IL-6在96h时到达第二峰峰值;IL-1β,MMP-9在48h即到达第二峰峰值;ICAM-1,MCP-1,TGFβ在72h到达第二峰峰值;TNFα第一峰于第二峰融合,12h开始持续增高,24h到达峰值,保持较高水平至72h。假手术组呈现相似表达趋势。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健侧脑组织中炎性反应相关信号均呈现典型双峰信号IL-6,IL-1β,TNFα,ICAM-1,MCP-1,TGFβ在12-24h到达第一峰峰值;IL-6在96h时到达第二峰峰值;IL-1β自48h持续增高,144h时到达最高值;TNFα在48h到达第一峰峰值;ICAM-1,MCP-1,TGFβ在72h到达第二峰峰值;MMP-9在48h达到第一峰峰值,自72h持续增高,144h到达最高值。假手术组呈现相似表达趋势。模型大鼠给予百会透刺印堂配伍人中电针治疗后,对双侧脑组织中炎性反应相关信号的影响是:对患侧脑组织中IL-6,IL-1β,TNFα,MMP-9,MCP-1,TGFβ的表达水平均有全程下调作用;对健侧脑组织中IL-6,MMP-9,MCP-1,TGFβ的表达水平均有全程下调作用;对健侧脑组织中IL-6,MMP-9损伤急性期(48h)的表达水平有上调作用;而针刺治疗组ICAM-1的表达在患侧脑组织中72h前呈增高趋势,在健侧脑组织中48h前呈增高趋势。针刺治疗后,患侧脑组织中IL-6,ICAM-1第二峰的表达提前出现;健侧脑组织中,IL-6,IL-1β,MMP-9,ICAM-1,MCP-1,TGFβ第二峰的表达提前出现。4、针刺不同穴组对患侧脑组织中炎性反应相关信号的影响:百会穴配伍足三里穴电针治疗,对比选取百会透刺印堂配伍人中穴,能够显着下调模型大鼠患侧脑组织中炎性反应相关信号:IL-6,TNFα,MCP-1,TGFβ的全程表达水平和第一峰、第二峰的峰值;IL-6,TGFβ第二峰的表达提前。研究结论:1、血管内栓阻断线法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造成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的梗塞并产生功能障碍,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启动了机体局部与整体,包括外周血清、双侧脑组织中炎性/免疫相关的应激-损伤-修复信号链;模型复制成功。2、电针百会透刺印堂配伍人中穴对机体应激-损伤-修复信号链发挥网络调节作用,整体影响了外周血清、双侧脑组织中炎性反应相关应激信号、内源性危险信号、启动和调节信号、损伤效应信号、联络信号、修复信号的表达;电针可能通过抑制机体过度应激、减轻炎性损伤过程、促进细胞间联系、提前启动修复功能、调动健侧脑组织进行调节代偿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3、百会配伍足三里穴对比百会透刺印堂配伍人中穴,能够更好调节机体对炎症应激、损伤的反应,减轻炎性反应及炎症损伤,更早启动修复功能;提示头部穴位、肢体穴位联合运用干预炎症损伤的效应优于单纯头部取穴。

朱玲玲,俞年塘,韩为[9](2012)在《针灸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液高黏状态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缺血性中风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为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每年新发的脑卒中患者接近150万例,其中缺血性中风占总发病率的75%[1]。人体血液中存在一系列的导致血液高黏的因素,如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红细胞刚性增强使得红细胞变形性减低而聚集性增高,血小板数量显着增多和它的黏附性、聚集性及释放等功能亢进,红细胞或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等。血液黏度升高使脑血流量下降,最终导致脑血栓形成,所以高血黏度无

王洁钰[10](2012)在《电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脑血管疾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很高,它与恶性肿瘤、心脏病是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三大疾病.且各个年龄组均有发病。其中脑梗塞约占75%,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为150—200/10万人,我国近年统计表明,脑血管病在死因顺序中居第二位,而且脑血管病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并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给家庭、社会、国家带来沉重负担。脑缺血后神经元的损伤一旦达到了不可逆的阶段,将无法修复,因此,如何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治疗,尽快恢复缺损的,运动功能,降低其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全民特别是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一直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的重要内容。本实验在导师李家康的指导下通过电针治疗缺血性中风与传统针刺治疗的疗效对比,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症状量化及分级标准进行评定。研究方法:1.病例来源115例中风患者均来自2010年5月—2011年10月在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住院部或门诊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人,对照组57人,治疗组采用头电针、体电针、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单纯头针、体针和穴位注射;两组资料经t检验或、x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ti分析,性别、年龄、病性、病程、病情轻重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治疗组:头针、体针加电针配合穴位注射。取穴:①头针:选用《中国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中的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均取患肢对侧)及顶中线、双侧顶旁一线,操作时,患者呈坐立位,常规消毒后,选用环球牌0.35mm×40mm的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的毫针,针尖与皮肤呈15。角快速刺入,于帽状腱膜下层后与头皮之间刺入0.8~1寸;②体针:取患肢侧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双)、髀关、伏兔、血海、梁丘、足三里(双)、丰隆、三阴交(双)、太冲(双)等穴③电针:待针刺得气后,将电针分为三组,第一组接在患肢对侧的顶颞前斜线及顶颞后斜线上,第二组接患肢肩髃和曲池;第三组接患肢髀关和足三里,选用断续波,频率60HZ·m-1强度大小以患者忍受为度,留针30分。④穴位注射:用维生素B121ml,取患者颈5夹脊穴,局部常规消毒,垂直进针待患者感到酸麻胀痛且回抽无血时,缓慢注入0.5ml药液。对照组:头针配合体针和穴位注射。选取以上穴位仅不加用电针。3.观察指标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以及治疗组临床疗效与患者病情轻重、病程之间的关系,并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研究结果:1.通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内神经功能的缺损评分,说明电针治疗与传统针刺均有改善中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两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治疗组对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恢复及预后有更好的效果;2.通过15次的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组内比较说明电针治疗与传统针刺均可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脂指标,特别是对甘油三酯的调节更为明显,两组间的比较说明治疗组在调节患者血脂方面优于对照组;3.通过15次的治疗,两组内的比较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均能改善中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指标,且全血粘度的改变更为明显,两组间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着差异,说明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4.治疗组通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其疗效与病程长短有关,经过统计学分析,有显着性差异,病程越短,其治疗效果越明显,预后越佳,反之不明显,预后差;5.通过一个疗程的治疗,两组在治疗后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有显着性的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课题通过观察头体电针配合穴位注射对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以期待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帮助,并且探讨了电针对于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理。本课题的主要观察结果表明:1.电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是肯定;2.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改善作用,并且可调节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3.电针治疗缺血性中风与患者病程、病情的轻重等相关因素均有关系;4.电针治疗缺血性中风操作简单,疗效好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二、STUDY ON SCALP ELECTRO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APOPLEXY AND ITS INFLUENCE ON HEMORHEOLOGY IN ISCHEMIC APOPLEXY PATIENT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UDY ON SCALP ELECTRO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APOPLEXY AND ITS INFLUENCE ON HEMORHEOLOGY IN ISCHEMIC APOPLEXY PATIENTS(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对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1.1.1 中医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
        1.1.2 中医药对中风的治疗概况
        1.1.3 小结
    1.2 中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2.1 中风的流行病学研究
        1.2.2 中风发病的危险因素
        1.2.3 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与康复
        1.2.4 小结
    1.3 肠道菌群与缺血性中风危险因素的联系
        1.3.1 肠道菌群与高血压
        1.3.2 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
        1.3.3 肠道菌群与高脂血症
        1.3.4 肠道菌群与吸烟
        1.3.5 肠道菌群与酒精摄入
        1.3.6 肠道菌群与不合理膳食
        1.3.7 小结
    1.4 针灸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1.4.1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的中医基础理论
        1.4.2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1.4.3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1.4.4 针灸调控肠道菌群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
        1.4.5 小结
第二章 “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案
        2.2.1 研究设计
        2.2.2 受试者选择及分组
        2.2.3 样本量计算
        2.2.4 偏倚控制
        2.2.5 病例选择
        2.2.6 干预措施
        2.2.7 观察指标
    2.3 统计分析
    2.4 伦理学要求
    2.5 结果
        2.5.1 研究入组、脱落及研究完成情况
        2.5.2 基线情况
        2.5.3 疗效评价
        2.5.4 安全性指标及基础治疗情况
    2.6 讨论
        2.6.1 队列研究在中风临床疗效评价中的意义
        2.6.2 中风中医病因病机
        2.6.3 “调任通督”针刺法在中风的运用
        2.6.4 “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分析
第三章 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特点及针刺对肠道菌群影响
    3.1 病例选择
        3.1.1 研究对象
        3.1.2 纳入标准
        3.1.3 排除标准
        3.1.4 样本要求及采集
        3.1.5 技术路线图
        3.1.6 实验步骤
        3.1.7 生物信息学分析
        3.1.8 统计学处理
    3.2 结果
        3.2.1 一般信息
        3.2.2 菌群物种注释、菌群分类学分析及组别注释
        3.2.3 缺血性中风组与非中风组肠道菌群差异
        3.2.4 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中风肠道菌群差异
        3.2.5 治疗前针刺组与对照组肠道菌群差异
        3.2.6 治疗前后针刺组肠道菌群差异
        3.2.7 治疗前后对照组肠道菌群差异
        3.2.8 针刺组、对照组肠道菌群DESeq2差异表达分析
    3.3 讨论
        3.3.1 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肠道菌群特点
        3.3.2 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中风患者肠道菌群特点
        3.3.3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2)“治神调形”下头针对缺血性中风痉挛大鼠BDNF/TrkB/CREB及PI3K/Akt/GSK-3β通路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 中风后肢体痉挛临床研究进展
        1 PSS的流行病学研究
        2 中风的主要致病因素
        3 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评价现状
        4 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康复治疗现状
    文献综述二 头针疗法的源流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头针理论的中医内涵
        2 头针的主要流派
        3 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的建立
        4 头针在PSS治疗机制研究中的进展
实验研究
    实验一 缺血性PSS大鼠模型的确立和验证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讨论
        5 小结
    实验二 缺血性PSS动物研究头针行针频率及时间验证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讨论
        5 小结
    实验三 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行为学改变的影响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讨论
        5 小结
    实验四 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脑组织恢复的影响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讨论
        5 小结
    实验五 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BDNF/TrkB/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讨论
        5 小结
    实验六 头针对缺血性PSS大鼠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讨论
        5 小结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3)醒脑通督针法对缺血性脑卒中(LAA型)患者脑血流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资料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B
    附录 C
致谢
作者简介

(4)肾脑复元汤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2.3 中医辨证标准
        1.2.4 疾病分期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终止、脱落与剔除标准
        1.5.1 终止病例标准
        1.5.2 脱落病例标准
        1.5.3 剔除病例标准
    1.6 研究方法
        1.6.1 实验设计
        1.6.2 使用药物
        1.6.3 治疗方法
    1.7 观察指标
        1.7.1 一般资料
        1.7.2 疗效指标
        1.7.3 安全性监测
    1.8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临床疗效
    2.3 神经功能评分
    2.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
    2.5 中医证候积分
    2.6 血液流变学参数
    2.7 安全性评价
3 讨论
    3.1 西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
    3.2 中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
    3.3 “肾虚血瘀”与缺血性中风
    3.4 肾脑复元汤组方原理
    3.5 补肾活血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选穴及依据
    3.6 针刺与中药复方的协同疗效分析
4 结论
5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临床观察表
附录3 既往史评分
附录4 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附录5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
附录6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文献综述 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针刺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毫针治疗
    1.1 头针治疗
        1.1.1 单纯性头针治疗
        1.1.2 头针配合背俞穴治疗
        1.1.3 头针梅花针叩刺结合语言训练治疗
    1.2 体针治疗
    1.3 眼针治疗
    1.4 耳针治疗
    1.5 舌针治疗
    1.6 项针治疗
    1.7 腹针治疗
    1.8 腕踝针治疗
2 电针治疗
    2.1 电针为主治疗
    2.2 电针配合康复运动治疗
3 温针灸治疗
    3.1 单纯使用温针灸治疗
    3.2 温针灸配合刮痧疗法治疗
4 其他疗法
    4.1 磁极针治疗
    4.2 穴位注射治疗
    4.3 三棱针治疗
5 结语

(6)不同时间间隔电针对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中风的认识
        1.1 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病位
    2. 中医对中风病的治疗
        2.1 中药治疗
        2.2 针灸治疗
    3. 针灸治疗中风的时间因素研究
        3.1 介入时间
        3.2 留针时间
        3.3 间隔时间
        3.4 疗程
        3.5 时辰
        3.6 腧穴针刺时间
    4. 针灸对中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影响
    5. 西医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5.1 临床分类
        5.2 影响因素
        5.3 病理机制
        5.4 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1.2 中医诊断标准
        1.3 西医诊断标准
        1.4 病例纳入标准
        1.5 病例排除标准
        1.6 剔除、脱落和中止试验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3. 观察项目
        3.1 疗效观察及评定指标
        3.2 研究时点
    4. 统计学处理
    5. 结果
        5.1 基线比较
        5.2 治疗结果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急性期证候的认识
    2. 中风选穴规律认识
    3. 中风针刺时间效应
    4. 结果分析
第四部分 结论
第五部分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医药在我国卫生保健体系中作用
        1.1.2 中医药现代化是促进其发展和被广泛认可的唯一途径
        1.1.3 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材料与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回顾性调查
    2.1 研究背景
        2.1.1 系统评价的发展沿革及概念特点
        2.1.2 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与步骤
        2.1.3 系统评价方法质量与报告质量的评估工具
        2.1.4 系统评价在我国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2.2 研究内容
    2.3 材料与方法
        2.3.1 技术路线图
        2.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2.3.3 文献筛选流程
        2.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2.3.5 质量控制措施
    2.4 结果
        2.4.1 文献检索结果
        2.4.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2.4.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方法质量
        2.4.4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报告质量
    2.5 讨论
        2.5.1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2.5.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质量存在的问题
        2.5.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报告质量存在的问题
        2.5.4 研究的局限性
    2.6 结论
第三章 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对比研究
    3.1 研究背景
        3.1.1 针灸在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3.1.2 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针灸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3.2 研究内容
    3.3 材料与方法
        3.3.1 技术路线图
        3.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3.3.3 文献筛选流程
        3.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3.3.5 质量控制措施
    3.4 结果
        3.4.1 文献检索结果
        3.4.2 国内外针灸统评价/Meta-分析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3.4.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质量
        3.4.4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
    3.5 讨论
        3.5.1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基本特征和特点方面的差异
        3.5.2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方法质量方面的差异
        3.5.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报告质量方面的差异
        3.5.4 研究的局限性
    3.6 结论
第四章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与报告质量回顾性分析
    4.1 研究背景
        4.1.1 随机对照试验定义
        4.1.2 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工具简介
        4.1.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4.2 研究内容
    4.3 材料与方法
        4.3.1 技术路线图
        4.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4.3.3 文献筛选流程
        4.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4.3.5 质量控制措施
    4.4 结果
        4.4.1 文献检索结果
        4.4.2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4.4.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
    4.5 讨论
        4.5.1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存在的问题
        4.5.2 STRICTA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4.5.3 CONSORT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4.5.4 研究的局限性
    4.6 结论
第五章 中医药期刊编辑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认知率及“稿约”中规定和引入需求调查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内容
    5.3 对象与方法
        5.3.1 研究对象
        5.3.2 调查方法
        5.3.3 技术路线
        5.3.4 统计分析
        5.3.5 质量控制措施
    5.4 结果
        5.4.1 纳入期刊数量和种类
        5.4.2 临床研究报告规范在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的规定
        5.4.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认知和应用现状调查结果
    5.5 讨论
        5.5.1 “稿约”中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引入率较低
        5.5.2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知晓和认知程度普遍较低
        5.5.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率较差
        5.5.4 研究的局限性
    5.6 结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提高国内中医药研究质量的建议
    6.4 促进国内中医药研究成果转化的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8)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炎性反应相关信号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缺血性脑中风的现代研究进展
        1 引言
        2 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3 缺血性脑中风的分型及临床表现
        4 缺血性脑中风病理损伤机制研究
        5 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风的中医学认识
        1 引言
        2 中医对中风病名的认识
        3 中医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
        4 中医对中风的治疗
        5 相关流行病学研究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缺血性脑中风的针灸治疗研究进展
        1 引言
        2 针灸治疗中风的古代文献描述
        3 针灸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研究
        4 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相关规律研究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实验研究
    实验一 线栓法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的建立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二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清中炎症反应相关信号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实验三 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组织中炎症反应相关信号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实验四 针刺不同穴组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炎症反应相关信号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小结
讨论
    1 动物和模型的选择
    2 造模评价染色组织学方法的选择
    3 阳性对照药物的选择
    4 针刺穴位的选择
    5 电针对缺血性中风炎性反应的影响
    6 针刺不同穴组对中风炎性反应的影响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个人简历

(10)电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脱落、剔除及中止观察标准
    2 观察指标
        2.1 疗效指标
        2.2 常规指标
    3 治疗方法
        3.1 治疗组
        3.2 对照组
        3.3 针刺的疗程和间隔时间
        3.4 辅助治疗
    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5 统计分析
    6 观察结果
        6.1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见表3
        6.2 两组的血脂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见表4
        6.3 两组在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比较见表5
        6.4 治疗组在病情轻重与疗效间的比较见表6
        6.5 治疗组的疗效与其病程的比较见表7
        6.6 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比较见表8
    7 小结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四、STUDY ON SCALP ELECTRO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APOPLEXY AND ITS INFLUENCE ON HEMORHEOLOGY IN ISCHEMIC APOPLEXY PATIENTS(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对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D]. 袁伟渠.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治神调形”下头针对缺血性中风痉挛大鼠BDNF/TrkB/CREB及PI3K/Akt/GSK-3β通路影响的研究[D]. 胡冠宇.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醒脑通督针法对缺血性脑卒中(LAA型)患者脑血流影响的临床研究[D]. 马颖超.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4]肾脑复元汤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研究[D]. 萧宇淞.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8(06)
  • [5]针刺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现状[J]. 张淼,张小卿.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11)
  • [6]不同时间间隔电针对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D]. 冯喜莲.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2)
  • [7]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D]. 马彬. 兰州大学, 2013(05)
  • [8]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炎性反应相关信号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孙琳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08)
  • [9]针灸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液高黏状态的研究进展[J]. 朱玲玲,俞年塘,韩为.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06)
  • [10]电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临床研究[D]. 王洁钰.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头皮电针治疗中风及其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