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天然裂缝形成机制初探——以靖北潜山储层为例

储层天然裂缝形成机制初探——以靖北潜山储层为例

一、储层天然裂缝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以静北潜山油藏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黄建红[1](2018)在《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储层评价与成藏条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柴达木盆地勘探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其油气勘探经历了50多年的历史,先后共发现了25个中小型常规油气田。近年来,勘探家们加大对柴达木盆地基岩的勘探力度,同时,在多个油气田的基岩层系见不同程度的工业油气流。2011年在阿尔金山前东段钻探的东坪1井,在基岩3159-3182m试气层段,6mm油嘴日产气11×104m3。继东坪1井之后,甩开部署了东坪3井,在E31、E32、E1+2、基岩层系试气均发现工业气流,其中基岩1856-1870m试气层段,5mm油嘴日产气3.6×104m3,东坪1井、东坪3井高产气流的发现,证实东坪地区基岩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也是未来柴达木盆地勘探的重要区带。基岩油气藏具有产量高、储量大、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在多个地质时代均有分布,因此,对基岩油气藏的勘探必将是今后勘探家们努力的主要方向。国内外已在全球很多地方发现基岩油气藏,我国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至今并未发现整装油气藏,尤其是基岩气藏。东坪气藏的发现填补了国内无基岩整装气藏的历史,更为今后勘探开发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对于我国提高非常规油气资源增长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于常规油气藏,基岩油气藏是指油气储集于沉积岩的基底结晶。东坪地区的基岩储层岩性复杂、既有岩浆岩、又有变质岩;孔隙结构多样,具有裂缝溶蚀孔的双重孔隙结构特征。虽然我国对基岩油气藏有发现,但却未做过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钻井资料、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分析化验等资料的分析,对研究区的岩性、储层特征、基岩纵向内部结构、成藏条件及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东坪地区基岩岩性主要包括两大类:第一类为侵入岩浆岩类,主要为发育在东坪3井区的花岗岩,块状结构,岩石的颜色多为杂色和浅肉红色,其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等;第二类为变质岩,主要为发育在东坪1井区的片麻岩,为明显的片麻状构造,岩石的颜色多为深灰色和杂色,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和各种暗色矿物(角闪石、黑云母、辉石等)组成。(2)基岩风化壳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可以很好的识别和划分基岩风化壳纵向结构层,东坪地区基岩风化壳由上至下可分为古土壤层、残积层、半风化层和未风化层四个结构层。其中,半风化层是主要的储层发育段,也是油气聚集的主要位置;影响风化壳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基岩遭受风化剥蚀的时间、古气候、上覆沉积环境、岩性、断裂构造及古地貌的控制。(3)基岩储层具有双重孔隙特征,既有基质孔隙,也有裂缝孔隙;既有溶蚀孔隙,也有溶蚀裂缝;既有溶蚀孔洞,也有溶蚀缝洞等多种类型,东坪地区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为裂缝和溶蚀孔。基岩风化壳裂缝分为溶蚀裂缝、风化裂缝、片理裂缝和节理裂缝。基岩溶蚀孔隙主要有晶内溶孔和晶间溶孔,东坪1井区的片麻岩暗色矿物含量高,易发生溶蚀,发育大量的晶肉溶孔,溶蚀孔隙主要发育在半风化层溶蚀带顶部。根据毛管压力曲线特征,东坪1井区基岩储层孔隙结构可分为三类,Ⅰ类孔隙结构储层的储渗性能好,溶孔和裂缝发育,占34.8%,Ⅱ类孔隙结构储层的储渗性中等,溶孔和裂缝较发育,占56.5%,Ⅲ类孔隙结构储层的储渗性较差,溶孔和裂缝不发育,分布相对较少,占8.7%。(4)提出了基岩气藏评价标准,东坪1井区基岩储层可划分s为I、II、III类,I类储层为好储层,裂缝-孔洞发育,岩性为片麻岩,基质孔隙度大于4%,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上,产量大于10×104m3;II类储层储层为中等储层,裂缝-孔洞较发育,岩性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基质孔隙度2-4%,主要分布在构造腰部,产量小于10×104m3;III类储层储层为较差储层,裂缝溶孔不发育,岩性为花岗岩,基质孔隙度1-2%,主要分布在构造边部有油气显示。研究区以II类为主,I类较少,主要分布于基岩上部,下部多为III类。(5)东坪气田为构造控制的裂缝型气藏,具有良好的成藏地质条件。一是东坪地区主要发育坪东和牛东侏罗系两大凹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为优质气源岩;二是储层发育,半风化层是基岩最主要的储集层段,储层厚度较大,内部微孔、裂缝发育,渗透性较好,可形成高产气层;三是有良好的盖层,半风化层顶部的土壤层和残积层是直接盖层,路乐河组底砾岩之上沉积的近百米的含膏质泥岩层是区域性盖层;四是运移条件好,基岩气藏的输导体系主要有断裂和不整合,坪东断层是东坪气藏最重要的输导体系,是沟通油源的桥梁,第三系地层底界的区域不整合面对油气向东坪构造运移聚集至关重要。(6)结合油源特征、圈闭类型、输导体系等研究成果,认为东坪地区油气的运移特点是侏罗系烃源岩所生高成熟油气沿源岩断裂作垂向运移,然后沿不整合面作横向运移,首先在东坪1井区的基岩和古近系储层聚集成藏,然后再沿不整合面向东坪3井区调整运移,并在该井区的基岩和古近系储层聚集成藏。

黄生旺[2](2018)在《鄂尔多斯盆地姬塬—白豹地区延长组长4+5~长8油层组储层构造裂缝识别与建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鄂尔多斯盆地作为一个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叠加改造的多旋回叠合盆地,其沉积盖层内大量发育构造裂缝,姬塬-白豹地区延长组作为该区域油气勘探开发的主力目的层之一,其中必然发育有大量的构造裂缝,且裂缝系统十分复杂。由于构造裂缝本身所特有的复杂性,使得对于裂缝的研究成为一项世界性难题。本论文以姬塬-白豹地区延长组长4+5长8油层组为例,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岩心观测、成像测井等多种资料对发育于其中的裂缝系统展开研究,基本搞清了研究区内长4+5长8油层组内构造裂缝各项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姬塬-白豹地区延长组长4+5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NEE向-NW向、NNW向-NE向两套(四组)X型共轭裂缝系统,其中NEE向和NNW向裂缝最为发育;研究区内发育裂缝多为高角度裂缝,斜交裂缝次发育,低角度-近水平裂缝较少发育,发育裂缝多为开启高导缝,较少见有闭合缝和充填缝,充填物质多为沥青、方解石和泥质;裂缝平面延伸长度介于2.5m30m范围内,纵向切深介于0.6m2.8m之间,裂缝宽度介于0400μm内,峰值介于0100μm内,裂缝孔隙度介于00.59%之间;构造运动、岩性、层厚是控制裂缝发育程度的最关键因素,裂缝多发育于岩层内部,终止于岩层边界,明显受层控制,且裂缝在纵向上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质性。采用目前最新的DFN离散裂缝网络建模技术对G29井区展开建模研究,探索建立能够定量表征和描述研究区内井旁乃至井间构造裂缝系统的三维地质模型及等效裂缝属性模型,这对于进一步认识裂缝在地下的真实发育状态、预测裂缝发育有利区带,探索裂缝发育规律,揭示裂缝对于改善储层储集空间以及渗流能力的贡献作用,提高油藏勘探开发效果以及采收率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米杰[3](2015)在《沈阳油田潜山裂缝性高凝油油藏注空气开采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沈阳油田潜山裂缝性高凝油油藏其储层特点为基质岩性致密、渗透率低,裂缝和基质交互渗流困难,储层非均质性较强,该区块经过近30年的注水开发,现面临油藏温度下降、裂缝发育、剩余油难以动用,注水开发中控制含水与稳定地层压力的矛盾突出,急需寻找到解决该类油藏提高产能的可行方法。本文以实验为基础,考虑高凝油的特有物理化学性质,依据研究区块地质特征建立了潜山裂缝性高凝油油藏注空气物理模型,利用相似原理确定模型运行参数。通过研究气水渗流特征、注气压力、原始含水饱和度及注气方式对该类型油藏注空气开发效果的影响,系统的研究了利用注空气低温氧化技术开采潜山裂缝性高凝油油藏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地层温度下高凝油与空气接触后发生低温氧化反应,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产生CO2和CO并释放出热量,高凝油组分中的石蜡含量降低、轻烃含量增加,其粘度下降、析蜡点温度升高,能够缓解注水开发带来的冷伤害,提高原油在地层中的流动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其产能的目的。对于潜山裂缝性油藏注空气开采,延缓气窜是提高采收率的关键,模拟实验研究表明:注气压力的增加能够提高低温氧化反应速率,有效降低原油粘度、改善流度比,提高空气在地层中的波及体积;注水后的油藏注气时,由于其含水饱和度增加,增大了气相在地层多孔介质中的渗流阻力,利于延长气体在地层中的滞留时间;气水交替注入方式综合了气驱和水驱的优点,实验结果表明,与单一注气条件相比其最终采收率较高。通过上述研究认为辽河油田潜山裂缝性高凝油油藏注空气开采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可行。现场实践证明,本研究成果具有推广价值。

李忠平[4](2014)在《深层致密砂岩气藏裂缝特征描述、识别及分布评价 ——以新场气田须二气藏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天然裂缝是致密砂岩储层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构造,特别是在构造变形强烈、断裂系统发育的区域。致密砂岩储层常表现为低孔、低渗的物性特征,但天然裂缝系统的发育能极大的改善储层的储集和渗流能力。本论文研究的新场气田须二气藏属于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埋深在45005200m,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实践已经证实了裂缝系统和断裂系统是气藏富集和高产的关键地质因素。本论文针对新场气田须二气藏天然裂缝系统及断层伴生裂缝系统开展了裂缝特征描述、识别、成因分析及分布预测评价,建立了一套适合于新场气田须二深层致密砂岩气藏的裂缝综合识别标准和裂缝综合预测体系,确保了深埋藏背景下井剖面裂缝识别和裂缝系统综合预测的精度。根据大量的岩心观察、薄片、成像测井分析,总结了须二气藏裂缝发育特征,认为研究区裂缝主要为高角度斜交裂缝,裂缝有效程度较高,且砂岩中裂缝有效性高于泥岩,裂缝纵向延伸长度从0.1m到5m不等,最大可到10m;所见裂缝穿层现象较普遍,其中东西向裂缝最为发育,正好与现今水平最大主应力方位一致;其次为北东向和近东西向,而北西向裂缝相对发育程度最弱。主要目的层砂岩中发育大量张性破裂缝,而剪切破裂缝主要在泥岩中可见。运用常规测井资料对裂缝宽度、孔隙度进行了解释,裂缝宽度和孔隙度越大,岩心和成像上观察的裂缝越发育。根据岩心及岩心刻度的14口井成像测井资料裂缝识别结果,交会图分析表明,基于BP和PNN神经网络裂缝识别、K邻近结点、支持向量机法、逐步判别分析等多方法(线性与非线性)、多参数的有效裂缝常规测井综合识别,与岩心裂缝观察结果吻合率为92.86%,与成像测井裂缝吻合率为76.11%,识别效果较好,可靠性较高,并由此建立了新场气田须二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多参数的裂缝综合识别标准。综合声发射测试资料、裂缝充填物稳定碳氧同位素测试、裂缝充填物包裹体测试等资料,认为新场气田须二气藏裂缝发育的期次至少存在4期,即印支期构造破裂作用(相对较弱,形成的裂缝少)、燕山期构造破裂作用(也相对较弱,有一定的裂缝形成)和喜山期二幕、四幕构造破裂作用(断层、构造缝和区域裂缝均主要在这一时期形成),其中喜山期形成的裂缝有效性高。综合岩心、测井识别、测试等资料分析,认为裂缝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有断裂、层厚及构造变形,岩性影响作用相对较弱。基于断层控制裂缝发育机理,评价了断层控制裂缝分布密度,其评价结果与岩心、常规测井及成像测井识别裂缝吻合情况较好。地震资料对裂缝的评价主要有常规属性、P波方位属性及3D3C资料,其中以横波分裂+相干对裂缝的预测效果较好。利用声发射测试资料,考虑纵向分层及平面岩性变化,利用FlAC3D进行了古应力场模拟,结果表明古应力场分布受断层控制明显,对破裂的影响很大。在综合考虑岩性、层厚、断层及构造变形的基础上,结合测井和地震裂缝预测成果,对新场气田须二气藏进行了裂缝综合预测评价,其结果与现场生产资料具有较好的一致性。TX22小层裂缝较为发育,与生产资料符合率为90.91%;TX24小层裂缝也较为发育,与生产资料符合率为83.33%;TX27小层裂缝相对不发育,与生产资料符合率为75.00%。论文研究中建立的新场气田须二深层致密砂岩气藏裂缝综合识别标准和裂缝预测评价方法体系,针对性强,与现场实际生产和钻井实践吻合程度高,裂缝识别和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对气藏勘探开发部署、测试选层、储层改造和有利区优选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地质依据,对国内外同类型地质背景的气藏研究具有可借鉴性。

冯进来[5](2013)在《陆相混积岩储层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 ——以柴达木盆地西北区古近系—新近系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混积岩作为处于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之间,具有一定独特性的沉积岩类型,目前多侧重于描述、分类命名和基本沉积特征的研究,也有一些工作初步揭示了其石油地质学意义,但研究薄弱,混积岩的石油地质意义是沉积岩石学和石油地质学研究的交叉学科前沿。由于形成于过渡沉积环境,所以混积岩的石油地质意义实际上主要是储层研究。据此,针对“混积岩的油气储层地质意义”该科学问题,本文选择我国西部典型的多旋回叠合柴达木盆地,结合当前油气勘探的热点中深层,开展了盆地西北区中深层古近系—新近系陆相混积岩储层特征与形成机制的研究,一方面丰富基础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还可供区域油气勘探部署应用。揭示了识别混积岩的基本岩石学标志,这是研究混积岩储层的首要基础,为混积岩判识建立了直观标志。认为研究区的混积岩发育宏观有沉积背景,微观有岩石学特征,沉积相控制了混积岩的发育。研究区发育适宜于混合沉积和混积岩发育的多种沉积相类型,包括河流、三角洲、深湖、半深湖和滨浅湖等。在岩石学特征上,采用岩心手标本精细观测和系统的岩石普通薄片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内32 口探井的286块岩心样品展开了全面研究,认为研究区发育了典型的陆相混积岩系,既发现了广义上的混积岩,即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呈互层共生,也发现了狭义上的混积岩,即显微尺度上碎屑组分和碳酸盐组分的混合共生。这种岩石学特征受控于沉积相,其中,河流、三角洲相有利于碎屑岩发育,深湖、半深湖及滨浅湖相适合于碳酸盐岩发育,而河流与湖相环境的横向过渡或叠置部位有利于混积岩发育。总体而言,具体到研究区不同构造带,碎屑岩均较发育,而碳酸盐岩则相对不甚发育,至于混积岩,其发育程度则差别较大,其中,南翼山—大风山、油泉子—开特米里克构造带的岩性以混积岩为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混积岩的储层基本静态特征,明确了混积岩能够形成储层。其岩石学组成以混积岩为特征,储集空间表现为3端元、2组合特征,物性有两个相对高孔隙度段。储集空间3端元是指基本消失殆尽的原生孔隙、溶蚀型次生孔隙、多种成因的裂缝;2组合是指残余原生孔隙+次生孔隙+裂缝、次生孔隙+裂缝。物性的两个相对高孔隙度段大致在2500 m和4200 m附近,其储集空间以溶蚀孔隙和裂缝为特征。在以上全面系统刻划混积岩储层静态特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储层的动态演化特征,主要是成岩作用。分析表明,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属于破坏性成岩作用,不利于储层发育,是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但部分胶结作用形成的钙质和膏质胶结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储层的抗压性和脆性,且受到含油气酸性流体溶蚀后可形成有利储层,可归属于保持性成岩作用。相比而言,溶蚀和裂缝作用明显有利于储层发育,特别是泥灰(云)岩、灰(泥)质粉砂岩等混积岩,具有刚性特质,有利于裂缝发育,同时这些混积岩中的灰质和膏质组分还有利于溶蚀作用的产生,显示了岩性对裂缝和溶蚀作用具有基础控制效应。此外,裂缝作为流体运动的通道,为溶蚀作用的广泛发生创造了条件,而经溶蚀改造后的裂缝其储渗能力进一步增强,所以裂缝和溶蚀作用分别是形成储层的条件和关键。综上,可将柴西北研究区中深层陆相混积岩的储层成因归纳为“三元控储:岩性是基础、裂缝是条件、溶蚀是关键”,即混积岩的独特岩石学组成为溶蚀和裂缝的发生提供了基础,其产生的溶蚀孔隙和裂缝是优质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混积岩岩石组成复杂,普遍含脆性矿物,表现出刚性特征,因此有利于裂缝作用,而大量钙质和膏质组分则为溶蚀提供了物质基础。以南翼山构造的中深层混积岩油气藏为典型实例,建立了可能具有普适意义的陆(湖)相混积岩优质储层形成模式。进一步深化研究了储层形成的关键控制要素,即溶蚀作用的特征,认为研究区中深层的溶蚀作用属于埋藏溶蚀,由断层引起的裂缝是溶蚀流体运移的主要通道。对成岩方解石的微量元素分析表明,Fe、Mg、Mn可以作为示踪元素来判断溶蚀流体来源,成岩方解石中Mn元素的含量是富含机质流体的良好示踪剂。综合成岩矿物的微量元素组成特点,以及烃源岩的埋藏—热演化史和生烃史,提出含油气酸性流体(有机酸)是储层溶蚀流体的主体。最后,综合上述研究结果,结合地质背景,提出了区域有利储层和勘探层系,垂向上层位是E3-N1,重点深度在2500 m和4200 m附近,平面上重点地区包括三个:咸水泉—红沟子—油泉子—开特米里克地区(N1)、咸水泉—油泉子—南翼山地区(E3)、尖顶山地区(E3-Ni)。

张艳芳[6](2013)在《川中龙女寺地区须家河组储层预测及流体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川盆地中部龙女寺构造经历了50多年的勘探,虽然在须家河组见到好的油气显示但未取得勘探成效,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高精度的三维地震资料,导致了不能对构造圈闭形态的准确认识,基于地震的储层预测工作无法进行。本论文首先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准确标定各层地质层位,搞清须二段顶、须四段顶断层位置;查明须家河组各反射层的构造形态细节、规模、高点位置,利用小断层解释技术、相干体技术、最大熵谱分析技术以及曲率属性技术对断裂发育带进行检测,认识断层展布,特别是小断层的分布情况;其次,利用叠后地震反演技术(包括宽带约束反演和地质统计学反演)和叠前地震反演技术(基于Knott-Zoeppritz方程的反演技术)对研究区须二段、须四段进行了储层预测研究,利用子波重构技术对研究区须二段、须四段流体进行检测;最后,在考虑构造、裂缝发育程度、储层预测、流体检测等因素的基础上,对研究区须二段、须四段圈定了有利勘探区域。为研究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勘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依据。本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龙女寺构造整体为一发育于川中古隆起之上受压扭应力控制的宽缓背斜,构造轴向从西往东由北西西转向北东;构造高部位上发育有多个局部圈闭,大多数圈闭受断裂控制明显,具有左旋斜裂展布特征,且从须二段到须六段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构造北侧和西侧受断裂影响形成裙边式分异,南侧相对简单;2.通过对研究区叠前时间偏移数据体开展精细构造解释,须家河组须二段顶界共发现和落实各类构造圈闭共18个,圈闭总面积约41Km2;须家河组须四段顶界发现和落实各类构造圈闭共17个,圈闭总面积约44Km2;3.利用曲率等小断层解释技术落实小断层发育区4个,小断层发育区主要分布在较大断层或两组断层交汇处;研究区须二段小断层较须四段发育;4.岩心物性统计分析表明:龙女寺地区须二段、须四段属低孔、低渗储层;须四段以孔隙型为主,须二段则分为孔隙型和裂缝-孔隙型。须四段物性相对好于须二段;5.研究区须二段、须四段主要为三角洲相;须二段下亚段沉积时期,研究区中部的主河道发育规模最大,须二段上亚段沉积时期,主河道发育规模明显变小;须四段主河道与须二段具有继承性,也主要在研究区中部发育且发育规模要比须二段大;6.须二段孔隙型储层发育区主要位于女88-1井区、女深1井区以及女110井区,预测含气砂岩主要分布于女深1井区、女深002-1井区、女88-1~女深002-4井区以及女110井区;须四段有利储层和含气砂岩主要发育在研究区中部;通过解释的构造特征、小断层发育程度、沉积相展布特征、储层反演结果、生储盖层组合、成藏分析以及流体检测等因素综合分析研究,优选出女深002-4至女深002-1井构造带、女深1井至女深2井构造带以及女110井南构造带等为本研究区须二段、须四段三个有利勘探区带。在有利勘探区带划分的基础上,对重点圈闭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结合储层发育与成藏分析,提出10个重点勘探目标。

申园[7](2012)在《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兴隆台潜山油藏精细地质研究》文中认为兴古7潜山油藏岩性分布复杂,裂缝发育的非均质性强,本文利用现代地质分析技术、测井技术和地震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对该油藏进行精细化、定量化、预测化的精细地质研究,并充分利用现有取心、试油、分析化验资料及吸收掌握前人的各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系统研究工作。1.利用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在钻井、测井及岩心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全三维构造解释的技术思想进行精细构造解释,确定潜山顶面,为研究潜山内幕特征奠定基础;2.研究工作中,对于岩性识别主要采用了定性以及定量的研究方法。在对岩性进行定性识别过程中,本文首次应用ECS测井资料与岩石化学分析资料结合、参考常规测井曲线的相应特征、按暗色矿物含量多少,对变质岩潜山中的岩性进行了划分。岩性的定量划分过程中,利用岩心观察与薄片定名确定该区存在的岩性种类;根据观察结果或定名结果总结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再通过交会图技术进行岩性的定量划分;3.首先利用压汞、电镜、铸体资料确定潜山的储集空间类型;对于裂缝型储层裂缝发育段的识别,本次研究利用成像测井资料对裂缝的发育段以及空间展布特征进行刻画;对于储集层的划分:采用投产、试油井段的测井曲线特征建立的交会图版进行储集层的识别;在储集层识别的基础上,根据储层的岩性不同以及有无宏观裂缝发育带来区分不同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4.在构造模型以及非均质性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储层测井参数解释结果,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并把兴古7块主体纵向上四个油层集中段划分为4个计算单元,进行储量计算。

孙卉[8](2010)在《大民屯凹陷潜山油气藏油气富集主控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研究过程中,以构造地质学、储层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变质岩潜山内幕成藏等新理论和新方法作指导,辅以潜山顶面识别、构造样式判别、潜山岩性测井识别及有效储层评价预测等手段,系统总结了大民屯凹陷潜山油气成藏的地质条件和油气分布规律,强化了储层评价技术的攻关和潜山成藏特征的研究,着重探讨了裂陷期构造演化、烃源岩、多样性储层与裂缝发育条件、多套封盖体系及区域供油窗口与潜山油气富集的关系。创新了断裂系统形成机制及潜山成藏主控因素的认识,丰富了潜山成藏模式和潜山成藏理论。研究认为大民屯凹陷潜山油气富集主要受裂陷阶段的构造发育、沉积特点以及基底岩性多样性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一是裂陷阶段的构造发育决定了潜山整体分布格局和规模,不同的应力机制控制了两套独立断裂系统,使潜山油气更加丰富;二是充足的油源条件是潜山成藏的物质基础;三是大面积分布的优质、多样性储层为油气提供了良好储集空间;四是全区分布的两套区域盖层是潜山形成高凝油含油气系统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沙四段区域盖层不仅厚度大、分布广泛,而且具有良好的超压封盖,抑制了油气向上运移,使潜山具有独立的“自封闭”成藏特征;五是区域供油窗口的存在是潜山大面积成藏的主控因素。这些条件的有机配合,促成了大民屯凹陷潜山油藏具有“整体含油,局部富集”的特点。论文在潜山油气藏分布规律和主控因素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对重新评价大民屯凹陷潜山整体勘探潜力,指导目标区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王国强[9](2010)在《塔南凹陷基岩潜山储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塔南凹陷是位于海拉尔-塔姆察格盆地中央断陷带南部的一个次级负向构造单元。近年来在基岩中发现了较好油气显示,由于基岩潜山地质条件和油气成藏条件非常复杂,对基岩潜山油藏的地质认识如储层孔―洞-缝的形成机理和分布规律等问题还不清楚,限制了该区的勘探、开发步伐。本文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录井、岩芯、生产测试等地质信息,对塔南凹陷基岩储集特征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基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类型、标志、成岩序列及成岩阶段划分、基岩储层的物性特征及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特征,并通过多种方法预测基岩裂缝的发育及分布情况,同时结合古地貌特征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指出有利勘探区块。塔南凹陷基岩潜山储层主要包括火山碎屑岩储层和碎屑岩储层。碎屑岩储层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成熟度较低,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包括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解作用、破裂作用、充填作用等,其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填充作用对于储层的储集性能起到破坏作用,而交代作用、溶解作用及破裂作用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形成。火山碎屑岩储层主要岩性为凝灰岩、沉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凝灰质砂砾岩等,其重要的成岩作用包括机械压结作用、机械渗滤、脱玻化作用、蚀变作用、胶结作用、粘土矿物、溶蚀溶解作用等。塔南凹陷基岩潜山储层的主要成岩阶段为中成岩A期,次为中成岩B期。塔南凹陷基岩潜山储层为低孔低渗-低孔特低渗特征。裂缝类型以构造成因型裂缝为主,是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本文应用测井解释、MVE及岩芯参数统计等方法对储层裂缝进行了预测。通过单井埋藏史研究,对该区古地貌特征进行了探讨,古地貌高差小可能是次生孔隙不太发育的主要原因。储层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塔南凹陷基岩储层整体储集性能较差,好储层仅占12%。优质储层主要分部在中部断陷带。

赵一民[10](2009)在《岩性地层油气藏储层地球物理响应与勘探原理》文中指出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油气聚集主要受储层岩性、物性等多种因素的控制。查明岩性地层油气藏储层的岩性、几何形态、物性参数及含油气性,为地质综合评价、井位部署、储量估算等提供重要依据,是储层地震预测的主要任务。本文的研究侧重于将地质和地球物理结合起来,没有特别强调地震技术的“新颖”,而是重视地震技术的适用性。认为能否用好地震技术,并最大限度发挥所用技术的作用,首先取决于地球物理人员对研究区地质问题的认识程度,对存在的关键问题是否能看准、抓住。第二步,要充分做到地质分析与地球物理技术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形成针对性强的研究思路,建立起应用效果好的地球物理技术系列。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包括:1.研究中根据不同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地震反射特征,将其分为河道类、(扇)三角洲类,湖底扇,潜山类,碳酸盐岩生物礁、岩溶类、火成岩类6种类型,并分别阐述了它们的地质特征、地震相特征,以及储层预测的技术和方法。2.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地震勘探的角度分别介绍了东、西部不同含油气盆地的勘探难点,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手段。3.提出基于模型的拟声波储层特征反演技术是预测东部油区薄储层的最有效技术之一,并在实践中总结出:在储层表现为“泥包砂”的特殊地质条件下,灵活调整储层预测的参数,可以使砂体预测的纵向的分辨率大大提高。4.在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气藏的研究过程中,建立了气层预测技术系列和无井目标刻画技术系列,为油田储量计算和井位部署提供合适的地震研究技术方法。5.在预测火山岩气藏的分布过程中,采用方法简单、结果可靠、但分辨率较低的相对速度反演方法,准确地预测出了小于地震数据分辨率的储层空间分布范围,为油田部署水平井轨迹提供了数据体。6.成功利用谱率属性和地震频谱衰减属性预测松辽南部某研究区深层火山岩目标的含气性,有效地改善了该地区含气检测难的局面,大大提高了井位部署的确定性。上述地震储层预测与目标优选方法技术应用于一些地区,取得了显着地成效。

二、储层天然裂缝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以静北潜山油藏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储层天然裂缝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以静北潜山油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储层评价与成藏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岩油气藏定义及其类型
        1.2.2 基岩油气藏的分布特征
        1.2.3 基岩油气藏的成藏条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工作量
    1.6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断裂特征
        2.1.2 构造特征
    2.2 构造发育史
    2.3 地层岩性特征
第3章 东坪地区基岩岩性特征及识别模式
    3.1 基岩岩石学特征
        3.1.1 岩浆岩特征
        3.1.2 变质岩特征
    3.2 东坪地区及邻井岩浆活动时期
    3.3 基于测井资料的岩性识别
        3.3.1 常规测井资料识别
        3.3.2 电成像识别
        3.3.3 自然伽玛能谱识别
        3.3.4 ECS测井识别
        3.3.5 识别模式建立
        3.3.6 基岩岩性分布特征
第4章 基岩风化壳储层结构特征
    4.1 基岩风化壳纵向结构特征
        4.1.1 基岩风化壳纵向结构模式建立
        4.1.2 测井响应特征
        4.1.3 地震响应特征
        4.1.4 地球化学特征
    4.2 基岩风化壳厚度与影响因素
        4.2.1 风化壳厚度
        4.2.2 风化壳厚度影响因素
    4.3 风化壳发育模式
第5章 基岩风化壳储层特征及其评价
    5.1 储集空间类型
        5.1.1 裂缝特征
        5.1.2 孔隙特征
    5.2 孔隙结构特征
    5.3 物性特征
        5.3.1 孔渗特征
        5.3.2 基岩风化壳与孔隙度纵向分布
    5.4 风化壳的再成岩作用
    5.5 基岩储层流体特征
    5.6 储层分类评价
        5.6.1 基岩储层评价标准研究现状
        5.6.2 储集层评价
第6章 基岩油气藏成藏条件
    6.1 基岩油气藏特征
        6.1.1 基岩气藏特征
        6.1.2 油气分布特征
    6.2 基岩油气藏成藏规律
        6.2.1 生、储、盖的良好配置成藏基础
        6.2.2 构造、圈闭是油气聚集成藏保障
        6.2.3 优越的油气输导体系是油气成藏的根本
    6.3 油气成藏模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2)鄂尔多斯盆地姬塬—白豹地区延长组长4+5~长8油层组储层构造裂缝识别与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储层裂缝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 地层发育概况
        2.2.1 研究区地层发育概况
        2.2.2 研究区延长组特征
    2.3 构造特征
第3章 野外露头及岩心裂缝描述与特征分析
    3.1 裂缝概念及分类
        3.1.1 裂缝概念
        3.1.2 裂缝分类
    3.2 野外露头裂缝观测描述
        3.2.1 裂缝发育优势方位与产状特征
        3.2.2 裂缝尺寸特征
        3.2.3 裂缝密度与间距特征
        3.2.4 裂缝发育程度与岩性关系
        3.2.5 裂缝发育程度与层厚关系
    3.3 岩心裂缝特征分析
        3.3.1 岩心裂缝力学性质
        3.3.2 岩心裂缝视倾角
        3.3.3 岩心裂缝充填信息及有效性
        3.3.4 岩心裂缝规模
第4章 井壁声电成像测井裂缝识别与评价
    4.1 声电成像测井裂缝识别原理
        4.1.1 CBIL井周声波成像测井裂缝识别原理
        4.1.2 FMI及STAR-Ⅱ井壁电成像测井裂缝识别原理
    4.2 声电成像测井裂缝响应特征
        4.2.1 FMI/STAR-Ⅱ裂缝电成像测井响应特征
        4.2.2 CBIL井壁声波成像测井裂缝响应特征
    4.3 研究区成像测井裂缝识别
        4.3.1 构造裂缝成像测井识别及其特征
        4.3.2 诱导缝成像测井识别及其特征
    4.4 裂缝参数计算
        4.4.1 裂缝密度
        4.4.2 裂缝高度和长度
        4.4.3 裂缝宽度
        4.4.4 裂缝孔隙度
    4.5 裂缝空间分布特征探讨
第5章 研究区延长组裂缝网络模型建立及应用
    5.1 裂缝建模原理及流程
        5.1.1 裂缝建模原理
        5.1.2 离散裂缝网络(DFN)模型
        5.1.3 裂缝建模流程
    5.2 构造建模
        5.2.1 工区范围及层位选择
        5.2.2 构造模型建立
    5.3 DFN离散裂缝随机建模
        5.3.1 裂缝强度模型
        5.3.2 DFN离散裂缝网络模型
        5.3.3 裂缝属性模型
    5.4 裂缝模型验证
主要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沈阳油田潜山裂缝性高凝油油藏注空气开采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原油低温氧化机理研究进展
        1.2.2 溶气原油流变性研究进展
        1.2.3 裂缝性油藏注空气研究方法
        1.2.4 裂缝性油藏物理模拟方法研究进展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沈阳油田静北潜山储层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
    2.1 区块基本地质概况
    2.2 潜山裂缝性高凝油油藏构造特征
    2.3 潜山裂缝性高凝油油藏储层特征
        2.3.1 储层划分
        2.3.2 储集空间
        2.3.3 储集类型
        2.3.4 储层发育的地质因素
        2.3.5 孔隙度分布特征
        2.3.6 渗透率分布特征
    2.4 储层流体性质
        2.4.1 地面原油性质
        2.4.2 天然气及地层水性质
    2.5 压力和温度系统
    2.6 开发历程及开采现状
        2.6.1 开发历程
        2.6.2 开采现状
    2.7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8 开展注空气开采技术的有利因素
第三章 高凝油注空气低温氧化机理实验研究
    3.1 实验原理及方法
        3.1.1 实验油样的预处理
        3.1.2 高凝油注空气低温氧化实验
        3.1.3 高凝油注空气低温氧化流变性实验
    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2.1 高凝油注空气低温氧化过程中族组分变化规律研究
        3.2.2 高凝油注空气低温氧化过程中气体组分变化规律研究
        3.2.3 高凝油注空气低温氧化过程中的流变特性研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潜山裂缝性高凝油油藏注空气物理模型的建立
    4.1 基质—裂缝双重多孔介质的物理模拟方法
        4.1.1 基质的物理模拟
        4.1.2 裂缝的物理模拟
        4.1.3 裂缝与基质的接触关系
    4.2 模型相似性分析及实验参数的确定
        4.2.1 几何尺寸相似
        4.2.2 动力相似
        4.2.3 运动相似
    4.3 潜山裂缝性油藏物理模型的制作
        4.3.1 模型制作及实验所需设备
        4.3.2 实验流体的制备
        4.3.3 模型渗透率的测定
        4.3.4 模型孔隙度的测定
        4.3.5 模型基本参数平均值计算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潜山裂缝性高凝油油藏注空气开采实验研究
    5.1 实验仪器
    5.2 实验流程及方案
    5.3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5.3.1 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处理
        5.3.2 注空气低温氧化过程中气体含量计算方法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注空气过程中气体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5.4.2 注空气过程中油气水三相渗流规律研究
        5.4.3 不同注气压力下注空气开采实验效果对比
        5.4.4 不同含水饱和度下注空气开采实验效果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潜山裂缝性高凝油油藏水气交注实验研究
    6.1 实验条件
    6.2 不同注入方式下的驱替效率对比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沈阳油田潜山裂缝油藏注空气开发实例
    7.1 沈625-12-26井组简介
    7.2 沈625-12-26井空气注入情况
    7.3 沈625-12-26井组生产情况及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4)深层致密砂岩气藏裂缝特征描述、识别及分布评价 ——以新场气田须二气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深层致密储层研究现状
        1.2.2 天然裂缝描述及参数估算的研究现状
        1.2.3 裂缝识别和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1.3 技术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气田地理及构造位置
    2.2 构造特征
        2.2.1 区域构造背景
        2.2.2 局部构造特征
    2.3 储层特征
        2.3.1 沉积特征
        2.3.2 岩石类型
        2.3.3 物性特征
第3章 裂缝特征描述及测井识别
    3.1 裂缝特征
        3.1.1 岩心裂缝特征
        3.1.2 微观裂缝特征
    3.2 成像测井裂缝识别
        3.2.1 裂缝识别机理及流程
        3.2.2 裂缝响应特征
        3.2.3 裂缝识别结果
        3.2.4 成像测井裂缝参数校正
        3.2.5 成像测井裂缝参数校正结果评价
    3.3 常规测井裂缝参数评价
        3.3.1 裂缝参数评价原理
        3.3.3 参数计算结果及特征
    3.4 裂缝测井识别模型建立
        3.4.1 交会图分析
        3.4.2 BP 神经网络法
        3.4.3 PNN 神经网络法
        3.4.4 K 最邻近结点法
        3.4.5 支持向量机法
        3.4.6 逐步判别法
        3.4.7 裂缝综合识别预测
第4章 裂缝成因分析及发育主控因素
    4.1 裂缝形成期次
        4.1.1 裂缝发育特征综述
        4.1.2 裂缝形成期次研究
    4.2 裂缝发育控制因素分析
        4.2.1 岩性对破裂的影响
        4.2.2 岩石物性对破裂的影响
        4.2.3 岩层厚度对破裂的影响
        4.2.4 构造变形强度对岩石破裂的影响
        4.2.5 断裂对裂缝发育的控制
    4.3 裂缝形成机制
第5章 裂缝分布综合评价
    5.1 断层共生裂缝评价
        5.1.1 评价思路
        5.1.2 断层伴生裂缝密度计算
        5.1.3 断层共生裂缝分布评价
    5.2 地震裂缝分布评价
    5.3 地应力场模拟
        5.3.1 现今地应力场模拟
        5.3.2 古地应力场模拟
    5.4 裂缝分布综合预测评价
        5.4.1 常规分析方法
        5.4.2 综合评价
        5.4.3 裂缝评价预测结果与生产动态吻合性分析
        5.4.4 研究成果在气田开发中应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陆相混积岩储层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 ——以柴达木盆地西北区古近系—新近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科学问题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基础工作量
    1.5 主要新认识及其科学(应用)意义
2 地质背景
    2.1 构造演化
    2.2 地层与生储盖组合
3 混积岩基本特征及其判识
    3.1 宏观沉积背景特征
    3.2 微观岩石学特征
    3.3 沉积相对岩石学的控制及混积岩宏观-微观判识
4 混积岩储层基本特征
    4.1 岩石学
    4.2 储集空间
    4.3 物性
5 混积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形成的影响
    5.1 压实和胶结作用—储层致密化的原因
    5.2 裂缝作用—储层形成的条件
    5.3 溶蚀作用—储层形成的关键
    5.4 成岩演化特征
6 混积岩储层形成机制研究
    6.1 中深层储层成因机制研究进展
    6.2 混积岩“三元控储”储层成因机制
    6.3 储层关键成岩作用—溶蚀作用深化研究
    6.4 储层有利目标分析预测
主要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6)川中龙女寺地区须家河组储层预测及流体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国外地震勘探技术现状
        1.2.2 国内地震勘探技术现状
        1.2.3 川中龙女寺地区勘探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工作思路及流程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2 研究区地层特征
    2.2 基本石油地质条件
        2.2.1 石油地质条件
        2.2.2 主要含油气构造
        2.2.3 成藏条件认识
第3章 龙女寺地区须家河组构造特征
    3.1 区域构造特征及演化
        3.1.1 区域构造位置
        3.1.2 区域构造特征
        3.1.3 区域构造演化
    3.2 地震层位标定及解释
        3.2.1 层位标定
        3.2.2 主要目的层反射特征
        3.2.3 地震资料解释
    3.3 须家河组断裂特征
    3.4 须家河组构造特征
        3.4.1 地面构造特征
        3.4.2 须家河组构造特征
    3.5 须家河组小断层精细解释
        3.5.1 小断层解释技术应用及效果
        3.5.2 裂缝发育带展布预测
第4章 研究区须二段、须四段沉积相及沉积微相研究
    4.1 沉积相标志和划分方案
        4.1.1 沉积相标志
        4.1.2 沉积相划分
    4.2 沉积相基本特征
        4.2.1 辫状河三角洲相
        4.2.2 湖泊相
    4.3 物源分析
        4.3.1 轻矿物证据
        4.3.2 重矿物及特殊岩屑证据
    4.4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4.4.1 须二段沉积相平面展布
        4.4.2 须四段平面沉积相展布
    4.5 沉积模式
第5章 研究区须二段、须四段储层预测
    5.1 储层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5.1.1 储层物性分析
        5.1.2 测井资料标准化校正
        5.1.3 储层的测井响应分析
        5.1.4 储层地震相特征
    5.2 叠后反演与有利储层分析
        5.2.1 叠后反演主要步骤
        5.2.2 反演效果分析及砂体预测
    5.3 叠前反演与含气砂岩分析
        5.3.1 叠前反演方法原理
        5.3.2 弹性阻抗分析
        5.3.3 含气砂岩储层电性及弹性曲线响应特征
        5.3.4 叠前反演处理
        5.3.5 反演效果分析及砂体预测
    5.4 流体检测
        5.4.1 流体检测原理
        5.4.2 流体检测主要流程
        5.4.3 基于多子波分解数据的频谱及频谱衰减分析
        5.4.4 流体检测结果分析
第6章 龙女寺地区有利目标优选
    6.1 区带优选原则
        6.1.1 生储盖条件
        6.1.2 构造圈闭条件
        6.1.3 天然气聚集主控因素
        6.1.4 区带优选原则
    6.2 有利构造带评价
        6.2.1 女深 002-4 井至女深 002-1 井构造带
        6.2.2 女深 1 井至女深 2 井构造带
        6.2.3 女 110 井南构造带
    6.3 圈闭优选
第7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兴隆台潜山油藏精细地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内容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区域地质情况
        1.1.1 构造位置
        1.1.2 基底构造演化史
        1.1.3 地层层序及沉积环境分析
    1.2 勘探历程及开发准备情况
    1.3 油藏评价历程及进展
第二章 油藏地质特征
    2.1 太古界地层演化特征及层组划分
        2.1.1 辽河太古界地层演化
        2.1.2 层组划分
    2.2 构造特征
        2.2.1 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及构造编制
        2.2.2 构造特征及演化
    2.3 储层特征研究
        2.3.1 储层岩性、物性
        2.3.2 储层岩性电性及含油性特征
        2.3.3 储集空间描述及测井识别
        2.3.4 储集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2.3.5 构造裂缝的预测
    2.4 油藏类型
第三章 三维地质建模及储量计算
    3.1 三维地质建模
        3.1.1 基础数据输入
        3.1.2 构造模型的建立
        3.1.3 岩性分布模型
    3.2 储量计算
        3.2.1 储量参数的确定
        3.2.2 计算方法
        3.2.3 储量计算结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详细摘要

(8)大民屯凹陷潜山油气藏油气富集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潜山油气藏的概念
        1.2.2 潜山油气藏勘探研究现状
        1.2.3 辽河坳陷潜山油气藏勘探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2 区域地质特征
    2.1 工区概况
    2.2 勘探历程
    2.3 地层特征
        2.3.1 太古界
        2.3.2 中上元古界
        2.3.3 中新生代
        2.3.4 地层分布特征
3 潜山油气藏石油地质特征
    3.1 烃源岩特征
        3.1.1 烃源岩分布
        3.1.2 烃源岩有机质特征
        3.1.3 潜山原油性质与来源
    3.2 构造特征及演化
        3.2.1 构造背景
        3.2.2 大民屯凹陷区域构造
        3.2.3 断裂特征
        3.2.4 基底构造特征
        3.2.5 构造应力场演化
        3.2.6 构造演化特征
        3.2.7 断裂系统成因分析
    3.3 潜山储层条件
        3.3.1 岩石学特征
        3.3.2 潜山岩性测井定量识别
        3.3.3 潜山地层岩性分布综合预测
        3.3.4 潜山储层储集性能
        3.3.5 潜山储层综合评价
    3.4 封盖条件分析
        3.4.1 区域盖层
        3.4.2 地层流体超压封盖
        3.4.3 盖层及油气保存
4 潜山油藏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分析
    4.1 裂陷阶段构造演化控制潜山油气富集
        4.1.1 裂陷阶段构造演化决定潜山分布格局和成藏模式
        4.1.2 裂陷期构造演化控制相对独立的潜山成藏系统
        4.1.3 构造演化控制基岩潜山裂缝发育
    4.2 优越的油源条件控制潜山油气富集
        4.2.1 烃源岩条件优越
        4.2.2 沙四段油页岩控制潜山高蜡油的形成
    4.3 多样性潜山储层控制潜山油气富集
        4.3.1 在应力作用相同的条件下,潜山储集性能受优势岩性序列控制
        4.3.2 在岩性相同条件下,裂缝发育程度受构造应力的大小控制
        4.3.3 可溶性矿物含量控制了不同潜山溶孔和溶洞的发育程度
    4.4 多套优质封盖控制潜山油气富集
        4.4.1 区域盖层控制潜山成藏规模
        4.4.2 内幕隔层局部封盖控制潜山内幕油藏的形成
    4.5 区域供油窗口控制潜山油气富集
5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9)塔南凹陷基岩潜山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区域构造特征
    1.1 区域概况
    1.2 勘探开发现状
    1.3 区域地层特征
    1.4 区域构造发育史及沉积特征
第二章 基岩岩石学特征及成岩作用
    2.1 基岩岩石学特征
        2.1.1 碎屑岩岩石学特征
        2.1.2 火山碎屑岩岩石学特征
        2.1.3 基岩岩性平面分布特征
    2.2 基岩成岩作用
        2.2.1 碎屑岩成岩作用类型及其标志
        2.2.2 火山碎屑岩成岩作用类型及其标志
        2.2.3 成岩阶段划分
第三章 基岩储层物性特征
    3.1 基岩储层物性的平面分布特征
    3.2 基岩储层物性纵向特征
    3.3 物性与岩性关系
    3.4 基岩有效储集空间特征
        3.4.1 储集空间体系类型
        3.4.2 有效孔隙几何特征及识别
第四章 基岩裂缝预测
    4.1 测井资料综合预测裂缝
        4.1.1 确定裂缝存在的条件
        4.1.2 裂缝发育综合指数法
        4.1.3 实际处理
        4.1.4 裂缝开启程度划分
    4.2 应用MVE 软件预测裂缝
        4.2.1 曲率法预测裂缝
        4.2.2 应变法预测裂缝
    4.3 裂缝分布规律综合预测
第五章 塔南地区地层埋藏过程及对基岩储集层的影响
    5.1 埋藏过程地质信息分析
        5.1.1 地震反射特征
        5.1.2 孔隙度
        5.1.3 镜质体反射率
        5.1.4 声波时差
    5.2 单井埋藏历史恢复
    5.3 盆地埋藏史及古潜山地貌
        5.3.1 基底现今构造形态
        5.3.2 伊敏组一段沉积末期基底构造形态
        5.3.3 大磨拐河组沉积末期(T2 前)基底构造形态
        5.3.4 南屯组沉积末期(T22 前)基底构造形态
        5.3.5 铜钵庙组沉积末期基底古潜山形态
    5.4 古地貌对基岩潜山储集性的影响
第六章 碎屑岩储层综合评价及有利区预测
    6.1 评价方法的选取
    6.2 各项参数标准划分
    6.3 确定综合得分
    6.4 储层级别分类
    6.5 有利储层发育区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10)岩性地层油气藏储层地球物理响应与勘探原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
        1.4.1 研究内容
        1.4.2 关键技术
    1.5 主要进展及认识
    1.6 创新点
2 油气藏类型及地球物理响应
    2.1 岩性地层构造-层序成藏组合主要类型
    2.2 地震相分析
        2.2.1 内部反射结构
        2.2.2 外部几何形态
    2.3 各类型油藏储层沉积特点及地震响应
        2.3.1 河道类型
        2.3.2 (扇)三角洲类型
        2.3.3 水下扇类
        2.3.4 潜山类
        2.3.5 生物礁与岩溶类
        2.3.6 火成岩类
    2.4 小结
3 岩性地层油气藏地震勘探技术与方法
    3.1 地震勘探面临的问题与技术对策
        3.1.1 东部地区
        3.1.2 西部地区
    3.2 常规储层预测技术
        3.2.1 叠后地震反演技术
        3.2.2 叠后地震属性分析技术
        3.2.3 频谱分解技术
        3.2.4 古地貌恢复技术
        3.2.5 AVO 分析技术
    3.3 前沿储层预测技术
        3.3.1 叠前岩性参数属性和弹性参数反演技术
        3.3.2 薄层分析技术
        3.3.3 基于虚拟现实的储层预测技术
        3.3.4 地震频谱衰减含气检测技术
    3.4 层序地层学分析技术
        3.4.1 不同类型陆相盆地层序发育模式
        3.4.2 层序地层学工业化应用
4 松辽盆地南部扶新隆起带三角洲前缘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实例
    4.1 扶新隆起带北坡地质概况
        4.1.1 勘探概况
        4.1.2 构造特征
        4.1.3 沉积特征
    4.2 技术难点
    4.3 研究思路和技术对策
        4.3.1 研究思路
        4.3.2 主要技术方法及应用效果
    4.4 地质效果及启示
        4.4.1 确定了砂组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
        4.4.2 确定了储层的平面展布特征
        4.4.3 储层物性复杂多样
        4.4.4 油层分布特征
        4.4.5 勘探成效
    4.5 小结
5 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湖底扇储层预测实例
    5.1 地质概况
        5.1.1 勘探概况
        5.1.2 构造特征
        5.1.3 层序特征
        5.1.4 沉积特征
        5.1.5 储层特征
    5.2 技术难点
    5.3 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5.3.1 研究思路
        5.3.2 主要技术方法
    5.4 地质效果与启示
        5.4.1 开展扇体精细刻画研究,南洼槽腾一段发现规模储量
        5.4.2 强化侵蚀带研究,阿尔善组勘探取得突破
        5.4.3 甩开预探乌中洼槽斜坡内带,勘探发现好苗头
    5.5 小结
6 塔里木轮南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壳储层预测实例
    6.1 地质概况
        6.1.1 构造特征
        6.1.2 岩性特征
    6.2 勘探难题
    6.3 研究思路及技术对策
    6.4 储层预测的地球物理技术及应用效果
        6.4.1 复杂岩溶界面识别技术系列
        6.4.2 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系列
        6.4.3 碳酸盐岩储层综合评价技术
    6.5 地质效果与启示
        6.5.1 明确了轮古潜山顶面的形态特征
        6.5.2 恢复了轮古潜山的古地貌
        6.5.3 搞清了轮古潜山岩溶储层的发育规律及其机理
    6.6 小结
7 松辽南部长岭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气藏预测
    7.1 地质概况
    7.2 技术难题
    7.3 技术对策
    7.4 技术应用效果
        7.4.1 火山岩的磁异常
        7.4.2 测井研究方法
        7.4.3 火山岩地震研究技术
    7.5 地质效果与启示
    7.6 小结
8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储层天然裂缝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以静北潜山油藏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基岩储层评价与成藏条件分析[D]. 黄建红.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2)
  • [2]鄂尔多斯盆地姬塬—白豹地区延长组长4+5~长8油层组储层构造裂缝识别与建模研究[D]. 黄生旺. 西北大学, 2018(01)
  • [3]沈阳油田潜山裂缝性高凝油油藏注空气开采实验研究[D]. 米杰. 西安石油大学, 2015(06)
  • [4]深层致密砂岩气藏裂缝特征描述、识别及分布评价 ——以新场气田须二气藏为例[D]. 李忠平.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5]陆相混积岩储层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 ——以柴达木盆地西北区古近系—新近系为例[D]. 冯进来. 南京大学, 2013(05)
  • [6]川中龙女寺地区须家河组储层预测及流体检测技术研究[D]. 张艳芳. 成都理工大学, 2013(10)
  • [7]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兴隆台潜山油藏精细地质研究[D]. 申园. 东北石油大学, 2012(12)
  • [8]大民屯凹陷潜山油气藏油气富集主控因素研究[D]. 孙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1)
  • [9]塔南凹陷基岩潜山储层特征研究[D]. 王国强. 大庆石油学院, 2010(06)
  • [10]岩性地层油气藏储层地球物理响应与勘探原理[D]. 赵一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

标签:;  ;  ;  ;  ;  

储层天然裂缝形成机制初探——以靖北潜山储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