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握调整农业结构的主动权(论文文献综述)
钟玲玲[1](2021)在《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论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关心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多次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他针对新时代出现的各种变化,提出了许多经典论述。2020年,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再次指出,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三农”工作依旧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论述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下,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中共历届领导人的“三农”思想以及中国传统“重农”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当前“三农”问题的新变化以及自身实践经历而形成的一整套科学完整的体系。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论述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农业强则基础强”,要稳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美则中国美”,中国的美丽离不开改善乡村环境、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民富则国家盛”,培育新型农民队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培育基层优秀头雁都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渠道。研究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论述,发现其基本特征包括人民主体性、理论时代性、方法战略性、作风务实性四个方面;理论价值包括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三农”思想,成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实践价值包括成为了新时代指导“三农”工作的理论武器,推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进步伐,推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三个方面。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论述在新时代下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性,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前进步伐,保障了乡村社会的平稳发展。
张晨[2](2020)在《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围绕农业及粮食问题而开展的农业政策制定可以说是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政府行为。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当下,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开始逐步向全球化农业生产模式的方向发展,国际农产品贸易市场的活跃度逐步升高,相关领域内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因此,为维护其自身利益,作为世界主要粮食进口国的日本开始稳步推进农业政策的转向工作。战后的日本农业政策在《农业基本法》的指导下,共经历了60年代的“基本法农政”,70年代的“综合农政”以及之后的“地域农政”共三个主要阶段。进入到本世纪之后,日本的农业政策自小泉纯一郎内阁时期的“攻势型农政”,历经积极推进FTA/EPA谈判的民主党时期的农业政策,直至安倍晋三的“攻势型农林水产业”政策为止,以实现对既有的农业生产结构革新为目的,通过推动本国农产品出口,发展形成了极具“外向型”特征的“攻势型农业”。“攻势型农业”得以成型的重要基础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食粮法》与《食料·农业·农村基本法》的出台为标志,构建出的战后日本第二个农业政策制定框架。其与旧《农业基本法》的农业政策制定框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以新世纪日本农业政策转向为切入点,通过“国际粮食体制”理论所构建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跳出传统分析日本农业问题只限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史的束缚,实践性地打通农业政策分析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阻隔,探讨农业领域内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是如何影响战后日本农业政策的制定,分析并总结战后日本农业政策制定的特点。战后日本农业政策能够发生转向的前提实际上是基于日本政府不断地对早已不适应国际农业政治经济局势的既有农业政策进行的修正。因此,国际环境的变化对于日本农业政策的制定,已发展到起决定作用的程度。日本农业政策转向的经验在于其对国际环境变化的积极快速感知,而其教训也在于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消极迟滞应对。换句话讲,政府行为取向的形成就在于其自身与外界进行何种的互动之上。
崔春燕[3](2020)在《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地位确立与保障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确立和保障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近年来,农民主体地位在乡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受到党和国家重视,国内很多学者对农民主体地位这一主题展开广泛研究,并形成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对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地位的确立与保障研究比较少,且多偏重于理论探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何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如何落实农民主体地位、农民主体地位的确立又受到哪些因素制约,以及如何进一步保障农民主体地位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949年后我国农民主体地位的情况进行历时性分析。此外,运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Z村、Y村乡村振兴实践中农民主体地位以及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保障问题。研究发现,农民主体地位的确立对于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促进乡村振兴有关键性作用。但是,农民主体地位确立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在宏观层面,农民主体地位确立受到国家政策、地方政府的影响,并且,现代化过程中城市和市场对农村的冲击也影响农民主体地位确立;在中观层面,农民主体地位确立受到基层政府治理能力不足和农村治理主体缺乏的影响;在微观层面,传统农村“熟人社会”向现代农村“半熟人社会”转变、农民群体分化,以及兼具传统保守思想和现代化思想观念的农民群体自身因素等也影响了农民主体地位。鉴于制约农民主体地位确立和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诸因素,本文提出保障农民主体地位和作用的三种途径,即合理配置资源,满足农民基本需要;深化体制改革,提高乡村治理能力;振兴农村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袁绍光[4](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农业始终处于基础地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把对待和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战略重点。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关于农业发展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中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走过40年,但是“三农”问题仍是具有全局性的重要问题,仍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强烈的时代意识和战略意识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不仅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实践问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不断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紧密跟踪亿万农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发展的思想。“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回顾农村改革的历程,科学凝练农业发展的思想,系统总结农村改革的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加快补齐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短板,对于汇聚起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对于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振兴之路,都很有必要。论文力求历史和逻辑、结构和内容的统一,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释了选题意义、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研究对象和主要概念的界定以及研究思路。正文分为六章,主要探讨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农业大国,怎样建设这个农业大国的重大主题,并辅之以背景—理论—方略—意义的思路展开论述。第一章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重点论述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和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问题。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主线,提出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农业战略思想核心、推行农村改革是农业发展的动力、乡镇企业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两个飞跃”是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强力支撑、多种经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举措。同时分析这一时期战略思想的鲜明特点和时代意义。三是,继承发展中的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一方面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另一方面,从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内涵、基本方略、重大意义三个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思想的问题。第二章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是以实现乡村振兴为总目标,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核心,通过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战略任务,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思想体系,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来源、思想实践基础和习近平早期的农业发展思想及实践三个方面论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基础。同时还阐述了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第三章重点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总目标。这一章包括五部分。一是,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的积累、农业发展的新历史方位。二是,基本原则: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三是,总体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四是,从科学内涵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方略两个方面论述了美丽乡村思想。五是,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体现新使命新要求、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第四章阐释了新时代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主题。不仅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性、紧迫性,而且重点阐释了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战略方向以及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举措:继续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治理、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五章阐述了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任务。本章从历史必然性、战略目标、基本方略、主要特点以及重大意义加以全面分析。其中重点论述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的基本内容:解决“扶持谁”的问题、解决“谁来扶”的问题、解决“怎么扶”以及解决“如何退”的问题。还分析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体现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全球减贫作出贡献、为世界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第六章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特征、贡献及其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具有全局性、实践性、人民性、协调性、时代性以及世界性的特征。突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贡献:实现了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巨变、开辟了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贡献中国智慧和展现世界担当、发展世界文明和促进人类进步。总结了八条基本经验:在总揽全局中坚持党的领导、在时代同步中把握中国特色、在循序渐进中坚持发展理念、在解放思想中坚定改革方向、在战略布局中突出人民伟力、在开拓创新中坚持统筹兼顾、在成果共享中牢记三农初心、在全球视野中坚持因地制宜。
普蓂喆,吕新业,钟钰[5](2019)在《产需张弛视角下粮食政策演进逻辑及未来取向》文中提出我国粮食产需关系经历了从产不足需到产需稳定、丰年略有余的转变。从产需张弛视角来看,我国粮食政策演进可分为五个阶段,其变迁逻辑表现为:在产不足需背景下,注重数量安全和经济安全;随着产需矛盾逐渐弥合,消费升级强调"质""量"并重,注重经济与市场安全。在每个阶段,市场反应与政府决策相互交织、动态适应、共同推进。为促进未来粮食产业提质增效,应坚持粮食生产主动权、强化科技支撑、深化市场化改革、推动结构调整。
王奕霖[6](2016)在《盐城市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耕地资源不断减少,农业种植业发展的经济压力、环境压力不断增加,农民对于农作物种植生产的积极性也不高。为了应对种种问题和挑战,就更需要关注农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稳定粮食生产,另一方面积极从市场出发,分析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迁,更好的实现有针对性的产业结构区域规划,以质量赢得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尤其是种植业的稳定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种植业结构是否合理对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整个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怎样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关隘。本论文在研究了中国种植业的特征和发展情况基础上,结合盐城市的具体实际情况,对其农业种植业生产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进行分析评测,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相关结论,提出问题解决的策略,以期对盐城市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也对中国区域农业战略转型提供借鉴和参考。
万多[7](2008)在《我国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竞争从国内竞争转向国内国际双重竞争,农产品市场将进一步国际化。中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加入“世贸”对农业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从长期看,利大于弊,既带来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挑战,必须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采取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战略,一方面积极进取,一方面谨慎求实,把握主动权。在国内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紧紧依靠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农民,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及农产品品质,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本文通过对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环境分析,通过对历史的原因、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原因,以及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和国民经济之间,农村经济内部各行业之间存在的矛盾,从制约着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的眼光出发。充分认识到机遇和挑战,抓住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通过对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特点、难点、重点问题研究,提出新时期调整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的可操作性思路。
张鹏程[8](2008)在《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及对策》文中指出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问题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提出来进行探讨的。我国的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西部地区是全国最落后的地区,西部地区农村、农民、农业居于全国最底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来说,不解决西部地区“三农”问题,始终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调整西部地区农业结构是当前解决西部“三农”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调整西部地区农业结构,使之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布局,培养具有现代农业意识的农民,采用先进科学技术进行生产经营的现代化农业,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也为解决区域差距问题提供重要基础和途径。本文采用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个别走访以及查阅资料等研究方法来探讨西部地区农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所在、解决方案和途径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问题,尽量获得全面的资料,对西部地区农业有比较系统和深入的了解,使解决问题的对策尽量科学、合理,对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有所借鉴。通过对资料的总结分析,得出西部地区农业结构的调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两者不可分割,要想取得发展,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自身条件以及农业结构调整所取得的成果,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原则、发展方向,针对这几个问题,地方政府、农民和企业应当采取不同的措施,以便更好的调整农业结构。从全文来看,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尽管有很多困难,但是只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完全可以实现产业升级的,从而促进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也为西部崛起创造条件,从而有力的提升我国经济的整体实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王慧青[9](2007)在《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众所周知,“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关键。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又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现和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对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其调查对策进行研究,加快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现状及其调查对策进行专门研究,以期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所裨益。全文分为七章。第一章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并概述了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第二章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内涵和调整的必要性进行概述,较全面地总结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第三章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四章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条件进行分析,其内容主要包括:有利条件和限制条件。第五章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原则和调整方向进行探讨,主要指出利用循环型农业模式来发展湖南省的农业产业经济,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形成农村产业新格局。第’六章主要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进行探讨,主要从思路、科技、农业经营体制、资金投入、信息服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职能等方面对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第七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创新点和今后的研究方向。结论是当前湖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是战略性的结构调整,调整的范围包含:农产品的品种、品质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及其延伸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创新点是结合湖南省的现状与条件指出了调整的具体方向和对湖南农业区域布局做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雷映波[10](2007)在《湖南省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党和政府及时做出了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决策。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机化重点是在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进而成为农业机械化的优势领域。现在农业结构调整要求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面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开展一次农机化与农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研究既是一个理论课题,更是一个急需解答的现实课题。本文运用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法,从分析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历程、特点入手,以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与要求分析,来识别目前农机化结构调整的机会与挑战。然后通过对湖南农机化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找出农业机械化发展滞后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因,识别现阶段农机化结构调整的优势与劣势。进而提出农机化发展围绕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想、目标、模式及所需采取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机化围绕种植业发展已成历史,目前已跟不上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为此,必须实施农机化发展适应性战略,通过把农机化发展定位在“高、新、精”水平上,以逐步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发展协调、功能完备、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农机化新框架来实现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步发展。
二、把握调整农业结构的主动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握调整农业结构的主动权(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6 相关概念界定 |
2 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的形成条件 |
2.1 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形成的理论依据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的“三农”思想 |
2.1.2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三农”思想 |
2.1.3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农思想 |
2.2 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形成的现实依据 |
2.2.1 党解决“三农”问题的经验总结 |
2.2.2 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新变化 |
2.3 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形成的主体依据 |
2.3.1 知青岁月培育了“三农”情怀 |
2.3.2 施政实践积累了“三农”经验 |
3 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的主要内容 |
3.1 农业强则基础强 |
3.1.1 稳固农业“基本盘”,发展之基更牢靠 |
3.1.2 努力念好“两藏经”,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
3.1.3 给农业插上“科技翅膀”,推动农业现代化 |
3.1.4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走好质量兴农之路 |
3.2 农村美则中国美 |
3.2.1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
3.2.2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
3.2.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
3.2.4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3.3 农民富则国家盛 |
3.3.1 实施惠农政策,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
3.3.2 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队伍 |
3.3.3 落实帮扶政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
3.3.4 夯实基层党建,培育基层优秀头雁 |
4 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的基本特征与时代价值 |
4.1 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的基本特征 |
4.1.1 人民的主体性 |
4.1.2 理论的时代性 |
4.1.3 方法的战略性 |
4.1.4 作风的务实性 |
4.2 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的时代价值 |
4.2.1 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的理论价值 |
4.2.2 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的实践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以及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及文献的回顾及综述 |
第二节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的农业发展—“国际粮食体制”理论 |
第一节 第一粮食体制 |
(一)“第一粮食体制”的形成及特征 |
(二)“第一粮食体制”的终结与之后的调整 |
第二节 第二粮食体制 |
(一)“第二粮食体制”的形成及特征 |
(二)“第二粮食体制”的终结及遗产 |
第二节 对于“第三粮食体制”的展望 |
(一)哈里特?弗里德曼的积极乐观论调 |
(二)菲利普·麦克迈克尔的消极悲观论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第二粮食体制”中的日本农业政策 |
第一节 国际政治经济博弈下的“农地改革”和“粮食援助” |
第二节 国际市场冲击下的“基本法农政” |
第三节 “第二粮食体制”末期的“综合农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三粮食体制”特征背景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 |
第一节 美日贸易摩擦升级下的农产品市场深度开放与“地域农政” |
第二节 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农业政策调整 |
第三节 GATT乌拉圭回合农业谈判与日本农业政策转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向后的新世纪日本农业政策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WTO多哈回合农业谈判与小泉纯一郎的“攻势型农政” |
第二节 FTA/EPA谈判的推动和民主党的农业政策 |
第三节 美日、欧日FTA/EPA谈判与安倍晋三的“攻势型农林水产业”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地位确立与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三、相关研究理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中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1949年后中国农民主体地位 |
第一节 农民主体地位的内涵 |
一、农民主体地位的含义 |
二、农民主体地位的表现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民主体地位 |
一、农业合作化时期 |
二、人民公社时期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农民主体地位 |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民主体地位 |
二、城镇化发展中的农民主体地位 |
第三章 乡村振兴实践与农民主体地位 |
第一节 乡村振兴与农民的关系 |
一、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 |
二、乡村振兴要维护农民利益 |
三、乡村振兴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
第二节 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地位 |
一、Z村振兴中的农民主体地位 |
二、Y村振兴中的农民主体地位 |
三、Z村Y村对比分析 |
第三节 确立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地位 |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
二、坚持农民当家作主 |
三、消除农民主体地位的认识误区 |
第四章 乡村振兴中保障农民主体地位途径 |
第一节 满足农民基本需要:保障农民主体地位主要方面 |
一、优良教育资源需要的满足 |
二、优质医疗条件需要的满足 |
三、完备养老服务需要的满足 |
四、宜居生活环境需要的满足 |
第二节 深化体制改革:保障农民主体地位的制度支持 |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 |
二、提高乡村治理能力 |
第三节 振兴农村产业发展:保障农民主体地位的关键所在 |
一、促进三产融合,提高农业竞争力 |
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挥其主体作用 |
三、协调政府、农民、市场三者之间关系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目标重点和难点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六、有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演进(1949—2012) |
第一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1949—1978) |
一、推进农业合作化 |
二、大办人民公社 |
三、发展农业基础 |
四、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 |
五、探索中的经验教训及其历史启示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1978—1992) |
一、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主题: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
三、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鲜明特点 |
四、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 |
第三节 继承发展中的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1992—2012) |
一、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 |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思想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基础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来源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思想实践基础 |
三、中共十八大之前习近平的农业发展思想及其实践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 |
三、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总目标:乡村振兴 |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二、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的积累 |
三、农业发展的新历史方位 |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党管农村工作 |
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
三、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四、坚持乡村全面振兴 |
五、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
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七、坚持因地制宜 |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总体要求 |
一、产业兴旺 |
二、生态宜居 |
三、乡风文明 |
四、治理有效 |
五、生活富裕 |
第四节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美丽乡村 |
一、美丽乡村思想的发展历程 |
二、美丽乡村思想的科学内涵 |
三、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方略 |
第五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 |
一、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 |
二、体现新使命新要求 |
三、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 |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主题: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
一、加快农业发展 |
二、建设现代农业 |
三、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二节 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紧迫性 |
一、从“四化同步”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二、从经济发展新常态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三、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四、从农业绿色持续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第三节 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及战略方向 |
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
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方向 |
第四节 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
一、继续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
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
三、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
四、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五、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增长机制 |
六、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治理 |
七、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任务: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扶贫战略思想的逐步发展 |
一、救济式扶贫阶段 |
二、开发式扶贫时期 |
三、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新时期 |
第二节 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历史必然性 |
一、“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的时代使命 |
二、补齐新时代农村发展短板的需要 |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必然要求 |
四、完善扶贫脱贫方式的需要 |
第三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目标与基本内容 |
一、战略目标 |
二、基本内容 |
第四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基本方略 |
一、健全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机制 |
二、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 |
三、实施就业扶贫脱贫工程 |
四、实施教育扶贫脱贫工程 |
五、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
六、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
第五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主要特点 |
一、政治统领 |
二、精准发力 |
三、持续作战 |
四、凝聚合力 |
五、激发内力 |
六、务求实效 |
第六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 |
一、丰富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 |
二、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
三、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四、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贡献 |
五、为世界贫困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特征、贡献及其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显着特征 |
一、全局性 |
二、实践性 |
三、人民性 |
四、协调性 |
五、时代性 |
六、世界性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贡献 |
一、实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
二、开辟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 |
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
四、贡献中国智慧,展现世界担当 |
五、发展世界文明,促进人类进步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一、在总揽全局中加强党的领导 |
二、在时代同步中把握中国特色 |
三、在循序渐进中坚持发展理念 |
四、在解放思想中坚定改革方向 |
五、在战略布局中突出人民伟力 |
六、在开拓创新中坚持统筹兼顾 |
七、在成果共享中牢记三农初心 |
八、在全球视野中坚持因地制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后记 |
(5)产需张弛视角下粮食政策演进逻辑及未来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粮食产需关系演变及政策演进 |
(一) 从粮食短缺到解决温饱 (1978~1984年) |
(二) 从波动中增长到供过于求 (1985~1998年) |
(三) 从购销市场化改革、农业结构调整到总量下滑、供求紧张 (1999~2003年) |
(四) 从强农重粮到总量紧平衡、丰年有余 (2004~2015年) |
(五) 从供需基本平衡到结构性失衡、高质量发展 (2016年至今) |
二、我国粮食发展政策的演进逻辑 |
(一) 保障一定规模的粮食数量是满足国内升级需求的安全底限 |
(二) 提高种粮农民的经济收益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持续动力 |
(三) 顺应市场化改革趋势是破解粮食产业发展困局的长久之计 |
(四) 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促进粮食提质增效的内在需求 |
三、我国粮食发展政策的未来取向 |
(一) 牢牢抓住粮食生产主动权不放松, 贯彻落实中央相关部署 |
(二) 着力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给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 |
(三) 加快实施粮食市场化改革, 构筑补贴、保险与贷款的联动机制 |
(四) 构筑新型粮食进出口安全保障机制, 统筹利用国内外粮食市场 |
(五) 科学合理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满足新时代粮食消费需求 |
(6)盐城市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2 中国区域种植业结构调整概述 |
2.1 中国区域种植业的结构调整的含义 |
2.2 中国区域种植业结构调整与生态农业发展 |
3 盐城市种植业产业结构的沿革 |
3.1 盐城市的自然与社会经济资源状况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经济资源条件 |
3.2 盐城市种植业发展现状 |
3.3 改革开放后盐城种植业结构的变化 |
3.4 21世纪以来盐城市种植业结构的发展变化 |
3.4.1 优化作物品种品质,种植业实现现代化发展 |
3.4.2 特色经济作物发展迅速,区域优势逐渐凸显 |
4 盐城市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因 |
4.1 市场的变化 |
4.2 体制变革和政策导向 |
4.3 城乡关系深刻变化 |
4.4 农业技术的不断成熟 |
4.5 农村劳动力结构的改变 |
5 盐城市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
5.1 区域结构不合理,结构调整存在盲目性 |
5.2 资源利用率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 |
5.3 环境承载压力大,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
5.4 科技含量不高,专业人才缺失 |
5.5 区域市场局限,产业化发展不足 |
6 盐城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策略 |
6.1 优化盐城种植业的投入结构 |
6.1.1 立足区县优势,完善调整策略 |
6.1.2 加强政策扶持和落实,构建完善支持和保障机制 |
6.1.3 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盐碱地开发 |
6.2 优化盐城种植业的产出结构 |
6.2.1 提升集群发展能力,促进产业化发展 |
6.2.2 抓好高效名优作物培养和推广 |
6.2.3 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 |
6.2.4 着力提升农民收入,增加农民积极性 |
6.3 发展现代种植业,加快推动农业绿色转型 |
6.3.1 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
6.3.2 培育专业人才 |
6.3.3 强化市场意识 |
6.3.4 与国际接轨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我国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 |
1.3.1 国际上关于国家竞争力的研究 |
1.3.2 国内关于农业和农产品竞争力研究 |
1.3.3 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
1.3.3.1 总体目标:建设现代农业 |
1.3.3.2 基础目标:保证有效率的粮食安全 |
1.3.3.3 核心目标:提高农业竞争力 |
1.3.3.4 战略目标:发展持续农业与能源农业 |
1.4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2 我国农业结构现状 |
2.1 农业结构调整的内涵与特点 |
2.1.1 农业结构调整的内涵 |
2.1.2 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
2.2 农业结构变化存在阶段性 |
2.2.1 改革初期,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农业结构得到适度调整(1978-1983 年) |
2.2.2 粮棉等主要农产品出现“卖难”问题,结构调整势在必行(1984-1989年) |
2.2.3 粮食生产实行省长负责制,加强省区间的供求平衡(1990-1994年) |
2.2.4 农产品价格全面下降,农业面临新的结构升级(1995年以来) |
2.3 可能引发的问题 |
2.3.1 对国内农产品市场和价格的冲击将进一步加大 |
2.3.2 国外各种贸易和技术壁垒对我农产品出口的制约将进一步加强 |
2.3.3 宏观调控的复杂性与难度增大 |
2.3.4 新一轮农业多边贸易谈判尚存在许多分歧 |
2.4 对地区政策的影响 |
2.5 对地区农村经济体制的影响 |
2.6 对地区农业生产和管理的影响 |
3 农业结构调整的机制和表现 |
3.1 农业结构调整的机制 |
3.1.1 产需平衡机制 |
3.1.2 利益均衡机制 |
3.1.3 产业协调均衡机制 |
3.1.4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
3.1.5 社会利益协调及可持续发展机制 |
3.1.6 农业功能拓展机制 |
3.2 农业结构调整的表现 |
4 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定位 |
4.1 从供给性结构调整向效益性结构调整转变 |
4.2 由传统粮食观念向现代食物观念转变 |
4.3 由传统的二元种植结构向三元种植结构转变 |
4.4 由依靠耕地向整个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转变 |
4.5 实施优质、高效、安全、精品战略,优化农业结构 |
4.6 面向国际、国内市场调整农业区域结构 |
4.7 农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 |
4.8 政府职能转变与农业结构调整 |
5 国际上农业调整的相关经验 |
5.1 欧洲 |
5.2 美国 |
5.3 日本 |
5.4 其他国家 |
6 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竞争力的措施 |
6.1 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
6.1.1 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
6.1.2 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
6.2 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
6.2.1 正确处理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之间关系 |
6.2.2 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 |
6.2.3 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 |
6.2.4 调整渔业生产结构 |
6.2.5 调整林业结构 |
6.2.6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
6.2.7 调整非农业结构 |
6.2.8 调整农业经营结构 |
6.2.9 调整农村就业结构 |
6.2.10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
6.3 农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布局与对策措施 |
6.3.1 农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布局 |
6.3.2 粮棉主产区 |
6.3.3 大城市郊区 |
6.3.4 生态脆弱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方向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方向 |
1.2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2.3 现实意义 |
第2章 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及实践 |
2.1 区域农业结构的涵义及我国三大区域的划分 |
2.1.1 区域农业结构的涵义 |
2.1.2 我国三大区域的划分及农业布局 |
2.2 国外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与实践 |
2.2.1 国外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理论 |
2.2.2 国外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 |
2.2.3 国外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经验教训及发展趋势 |
2.3 国内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与实践 |
2.3.1 国内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理论 |
2.3.2 我国区域农业结构调整概况 |
2.3.3 我国区域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结构现状分析 |
3.1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状况 |
3.1.1 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变迁 |
3.1.2 建国以来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及实践的变迁 |
3.2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与实践成果 |
3.2.1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研究成果 |
3.2.2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成果 |
3.3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现状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及对策 |
4.1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 |
4.1.1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国内因素 |
4.1.2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国际因素 |
4.1.3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自身因素 |
4.2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
4.2.1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及目标 |
4.2.2 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
4.2.3 政府在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地位与作用 |
4.2.4 政府在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中所采取的对策 |
4.2.5 西部地区农民调整农业结构采取的对策 |
4.2.6 企业在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中采取的对策 |
4.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背景 |
1.2.1 湖南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
1.2.2 "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增收困难 |
1.2.3 加入WTO后,湖南省农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的主要方法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 |
2.1.1 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 |
2.1.2 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 |
2.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 |
2.2.1 配弟—克拉克定理 |
2.2.2 斯密顺序 |
2.2.3 库兹涅茨 |
2.2.4 钱纳里标准结构 |
2.2.5 "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
2.2.6 主导产业理论 |
2.2.7 资源禀赋理论 |
2.3 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
2.3.1 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
2.3.2 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3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调整的必要 |
3.1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
3.1.1 粮食继续增产,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较高水平 |
3.1.2 农业结构有新的调整,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 |
3.1.3 农村基础设施继续改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 |
3.2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3.2.1 传统农业结构效率低 |
3.2.2 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缺乏 |
3.2.3 农产品出口份额少 |
3.2.4 调整步伐缓慢 |
3.2.5 农业服务体系不完善 |
3.2.6 支持保护政策落实难 |
3.2.7 调整的主体错位与缺位 |
3.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3.3.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由湖南省的省情决定的 |
3.3.2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 |
3.3.3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
3.3.4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 |
3.3.5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 4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条件分析 |
4.1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条件 |
4.1.1 自然生态环境良好 |
4.1.2 社会经济条件相对有利 |
4.1.3 农业技术力量较强 |
4.1.4 农业发展已有一定基础 |
4.1.5 农业耕地基本稳定 |
4.2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限制条件 |
4.2.1 资源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4.2.2 气候变化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4.2.3 农业规模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4.2.4 农业投入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5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和调整方向 |
5.1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
5.1.1 坚持粮食安全原则 |
5.1.2 坚持农民主体性原则 |
5.1.3 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
5.1.4 坚持增强竞争优势的原则 |
5.1.5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
5.1.6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
5.2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
5.2.1 利用循环型农业模式来发展农业经济 |
5.2.2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5.2.3 调整农产品产品结构 |
5.2.4 调整农业区域布局 |
5.2.5 调整农业技术结构 6 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 |
6.1 拓宽思路,提高起点 |
6.1.1 解放思想,冲破束缚 |
6.1.2 更新观念,促进发展 |
6.2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结构调整 |
6.2.1 要加快现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速度 |
6.2.2 要着力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
6.3 不断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积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 |
6.3.1 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双层经营进行有机整合 |
6.3.2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 |
6.4 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6.4.1 加大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投入力度 |
6.4.2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搞好"龙头"建设 |
6.5 加强信息服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6.5.1 政府公共服务部门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6.5.2 有效地进行信息加工 |
6.5.3 大力拓宽获取信息的途径 |
6.5.4 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利用农业信息的能力 |
6.6 转变政府职能,从体制和机制上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制度保证 |
6.6.1 政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中的职能 |
6.6.2 从体制和机制上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制度保证 7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
(10)湖南省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特点 |
1.2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
2 问题的提出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意义 |
3.2.1 有利于提高对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结构调整适应性战略的认识 |
3.2.2 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管理的科学性 |
3.2.3 有利于增强农业机械化工作的主动性 |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农业结构调整历程与现状及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与要求 |
1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
2 农业结构调整的历程 |
3 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
3.1 考虑了农业结构的复杂展性和多层次性 |
3.2 兼顾"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
3.3 跳出传统农业圈子来进行调整 |
3.4 与生态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相结合 |
3.5 将农副产品深加工放在突出位置 |
3.6 重视区域结构调整 |
3.7 顺应我国加入WTO的形势需要 |
4 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及要求 |
4.1 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 |
4.2 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新要求 |
5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
5.1 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需要农业机械化 |
5.2 加快畜牧业和水产养殖机械的发展需要农业机械化 |
5.3 确保农副产品加工增值需要农业机械化 |
5.4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需要农业机械化 |
5.5 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需要农业机械化 |
5.6 发展特色农业需要农业机械化 |
5.7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农业机械化 |
6 小结 |
第三章 湖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与农业结构调整的矛盾 |
1 湖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
2 湖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与现状 |
2.1 湖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
2.2 湖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
3 湖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的不适应性矛盾 |
3.1 结构性矛盾突出,有效供给不足 |
3.2 种植业与林、牧、渔各业之间拥有农业机械量不合理 |
3.3 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落后于先进地区,各地区间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 |
3.4 农业机械化配套基础设施薄弱影响农业机械效能发挥 |
4 小节 |
第四章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结构调整适应性内涵、特征和影响因素 |
1 适应性内涵 |
2 适应性特征 |
2.1 合理性 |
2.2 全面性 |
2.3 多样性 |
2.4 优化性 |
3 影响因素 |
3.1 农业机械的装备结构 |
3.2 农业机械的技术储备 |
3.3 农业机械的比较替代效应 |
3.4 农业机械的宏观管理政策 |
4 小节 |
第五章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结构调整适应性战略模式 |
1 适应性战略内涵 |
2 适应性战略目标 |
3 适应性战略思路 |
3.1 农业机械化是为农、林、牧、副、渔业服务的 |
3.2 农业机械应从数量型逐渐向质量、高效型转化 |
3.3 抓紧知识更新和人才培养 |
3.4 把农业机械服务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 |
3.5 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 |
3.6 实现突破式的可持续发展 |
4 遵循的基本原则 |
4.1 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 |
4.2 发展伴调整、调整促发展原则 |
4.3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 |
4.4 整体效益原则 |
5 适应性战略基本内容 |
5.1 调整农业机械化结构,使农机装备向现代化方向突破 |
5.2 调整农业机械化作业范围,使作业向深层次方向延伸 |
5.3 调整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形式,使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
5.4 调整农业机械化区域布局,使其向优化方向推进 |
5.5 调整农机管理与发展理念,使管理法治化、规范化 |
6 基本措施 |
6.1 加强农机科研、狠抓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含量是关键 |
6.2 以购机补贴为契机、全面推进农机结构调整 |
6.3 农机管理部门转轨变型与加强宏观管理是内因 |
6.4 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根本 |
6.5 加强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建设是基础 |
7 小节 |
第六章 农业机械装备结构适应性战略模式的灰色评价 |
1 基本理论框架 |
1.1 确定评价指标集 |
1.2 确定加权子集 |
1.3 确定评价量样本矩阵 |
1.4 确定评价等级 |
1.5 确定评估灰类 |
1.6 计算灰色评价系数 |
1.7 计算灰色评估权位及模糊权矩阵 |
1.8 算出模糊综台评判矩阵 |
1.9 计算评价结果 |
2 实例 |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
2.2 确定指标权重 |
2.3 确定评价等级 |
2.4 确定评价样本矩阵 |
2.5 确定评价灰类 |
2.6 计算灰色评价权向量和权矩阵 |
2.7 计算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优化A综合评价值 |
3 结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把握调整农业结构的主动权(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论述研究[D]. 钟玲玲.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国际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日本农业政策转向问题研究[D]. 张晨. 外交学院, 2020(08)
- [3]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地位确立与保障研究[D]. 崔春燕.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D]. 袁绍光.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7)
- [5]产需张弛视角下粮食政策演进逻辑及未来取向[J]. 普蓂喆,吕新业,钟钰. 改革, 2019(04)
- [6]盐城市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发展对策研究[D]. 王奕霖.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7]我国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 万多.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9)
- [8]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及对策[D]. 张鹏程.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8(04)
- [9]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对策研究[D]. 王慧青.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7(02)
- [10]湖南省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研究[D]. 雷映波. 湖南农业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