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杨慈虎的“五一”道德修养理论

论杨慈虎的“五一”道德修养理论

一、杨慈湖之“毋意”道德修养论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陈碧强[1](2017)在《杨慈湖的道德修养论——以“改过”说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慈湖的道德修养论除了"不起意"之外,"改过"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过"有过度之义,也指不合理的行为,慈湖从心学角度出发,对"过"的根源作了进一步的追问,认为"过"的产生乃是由于人心起意,这就从理论上阻断了从外物的角度寻找"过"之缘由的可能,对人挺立道德主体性极为有益,也实现了本体和工夫的统一。在慈湖的道德修养论中,"改过"不仅是对行为方式的纠正,还有在一念发动之初将其克除的涵义,后者为"不起意"的另一种表达,乃"即本体便是工夫"的上乘心法。"改过"和"不起意"互为表里,彼此补充,是我们考察慈湖道德修养论时不可忽略的维度。

范立舟[2](2014)在《论“甬上四先生”的存养工夫》文中认为"甬上四先生"除杨简外,都表现出"尊德性"与"道问学"的融汇主张。舒璘的存养工夫表现出"平实"的色彩,他不太注重通过自身的冥神苦想达到对"本心"的领悟和融通,而是更多地依靠自身的渐次努力淬炼道德品质。舒璘很少讲象山倡导的"易简功夫",倒是有一些去欲存理的渐进工夫。沈焕的精神气质与思想风貌与舒璘比较接近,在尊崇德性自觉,发明本心之善的前提下,还是着眼于躬行实践的踏实工夫。杨简讲"绝四"工夫,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他将重点放置在"毋意"上,让本心保持一种无思无为、寂然不动的"明鉴"的状态。通过"毋意"的修养工夫便可维护本心之善,使"心"恢复到寂然不动和无尘无垢的本来状态。袁燮认识到"先立乎其大"是引领人们从事存养工夫的先决条件,"心"与事物相接时要做到"以道理观之",道理准则的运行依赖本心的知觉功能,强调本心是人的先天固有的,也承认后天环境对人的铸造,在修养论上呈现出调和的色彩,注重精思与兢业的并进工夫。

张书功[3](2013)在《杨简生平与社会改革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杨简(1141—1126),字敬仲,谥“文元”,南宋慈溪(今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人。晚年因筑室于德润湖(今慈湖),世称“慈湖先生”。杨简幼承庭训,受父亲杨庭显影响深远,这为其以后的为学、为政等奠定了基础。乾道五年(1169),杨简中进士,授富阳主簿,开始步入仕途,官至宝谟阁学士,其历官治绩,多有可纪。作为陆学传人,杨简继承并发展了陆九渊(1139—1193)的心学思想,开创了以其为代表的“慈湖学派”,成为四明心学乃至中国心学发展史上的关键性人物。杨简师从陆九渊,与舒璘、沈焕、袁燮为同门;杨简与永嘉学派成员、金华学派成员、朱熹及弟子等亦有交游;杨简曾与吕祖俭共事明州,与朱熹共事绍兴,并先后得到史浩、朱熹、叶适、楼钥等人的举荐。杨简的交游对其为学、为政以及性格重塑等方面影响极大。杨简的政治思想带有浓厚的心学色彩,他在秉承儒家传统德政思想的基础上,以“心”贯之,从而开创了其独特的“心政”思想。这一思想的主旨是“发明本心”,方法是先正君心,以君王所自有之本心感天下自有之善心,最终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杨简针对当时宋廷内忧外患的严重局势,提出了“治务最急着五事”、“次急者八事”的改革主张,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与教育等各个方面。杨简的社会改革主张虽被后人认为“迂阔不达时势”,但亦有务实的成分。这种政论迂腐与为官务实的矛盾与杨简的为官经历、性格及其心学思想有着内在的关联。

陈睿瑜[4](2013)在《刘宗周慎独伦理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刘宗周(1578-1645),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刘宗周的伦理思想是对宋明理学的继承和发展。他的伦理思想以“慎独”为其学术宗旨,在他的思想体系中,“独”被赋予了本体的含义,名之曰“独体”,成为宇宙人生之本体、道德之本体,是人生终极的价值根源与依据。刘宗周以本体论“独”,其理论意义是反对析“性”与“心”为二,既然“性即理”、“心即理”,心性均为理,故性心不二而为一,是独一无二之“一”,也就是“即心即性”的“独体”。刘宗周的学说建立在《大学》的基础之上,以“诚意”为本。他视“独体”为道德的本体,把“意”作为心性之体,认为“意”是心之所存而非所发,是作为本体发生的道德意识,是一种超越的潜存,是“至静”。刘宗周学宗“慎独”,强调对本体的自我把握、自我觉悟、自我回归,其伦理思想即由此展开。他把“慎独”说成是最重要的修养方法,言诚意也必归言慎独。刘宗周把“慎独”解释为“本吾独而戒惧之”,简单的说,慎独是时刻把握住本心的独体。刘宗周以“慎独”功夫统领圣门一切功夫,说“慎独之外别无学”。在他看来,《大学》明德至善的本体要凭借慎独的功夫来落实,“独体”即在慎独功夫中呈现。在此基础之上,刘宗周对“王门四句教”和王畿的“四无说”都进行了批判,提出了自己的“四句教”,称为“蕺山四句教”:“有善有恶者心之动,好善恶恶者意之静,知善知恶者是良知,为善去恶者是物则”。刘宗周反对无善无恶的空疏的道德本体,所谓道德意识就必然具有善恶的观念。刘宗周不喜欢空谈德性,认为一切道德活动和道德修养都要落实到“为善去恶”。道德修养的目的是成就完善的人格,在传统伦理思想中就是成圣成贤。在这方面,刘宗周继承了传统的观念,提出了内圣外王的君子人格。他最重视的着作《人谱》,就是为回答这一问题而作。总而言之,刘宗周希望通过对内在超越的道德本体的探求,找到一个现实道德实践的理论基础,然后再向外展开,去寻求这种超验本体的实现方式,以达到本体与功夫的合一,由诚意而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刘宗周看来,人人可以为圣人,通过对圣人理想的追求也可以实现道德救国的道德理想目标,这种理想的追求不应为外界所动,它是可以超越生死的。刘宗周身体力行,明亡之际,绝食23天以身殉国更证明了他贵义弘毅、超越生死的“大身子”高峻人格。他的思想和品格,对后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张小明[5](2011)在《黔中王学研究》文中认为王阳明龙场悟道和贵州传道是“黔中王门”形成的契机。阳明居黔时开创和初步构建了心学思想体系,同时,影响了贵州阳明学派以后的思想、组织进程。黔中弟子们传承、发展了阳明学说,形成了“黔中王学”学术思想。其中,孙应鳌、李渭取得的成就最大,代表了黔中王学的学术水平与面貌,本文的研究主要围绕二人展开论述黔中王学的学术内容与特性。心性学说是阳明学的根基、核心。应鳌首先阐明了心与性、心体与性体这一对阳明学首要的范畴;他接着大力论说了“乐为心性本体”的命题,体现了强烈的主体性品格;他对历史上诸家人性学说做了考察与梳理,对之重新做了心学的诠释,对性善论做了再一次的确认。李渭固然对阳明心性思想也有所认识,但更重“仁”的讨论,直接以仁为体,这既表现了某种对孔孟儒学之根本精神的复归,更有对现实社会中阳明后学流弊的不满。从而,他提出“心无法”反对马廷锡的“心有法”。应鳌全面地阐释了阳明学最核心的“心即理”、“致良知”命题。相对而言,李渭虽然也遵奉阳明的基本理念,但其论说比较零散,使得其说看起来不如孙氏的理论广度与厚度。“意”话题的讨论是阳明学的重要特色。应鳌提出“诚意慎独”说,而李渭倡导“毋意”。应鳌此论非常完整,基本上承接了阳明“诚意”学旨,与同样以“诚意慎独”闻名的刘宗周值得分析比较。孙、刘极力批评阳明后学的流弊,使得都以“诚意慎独”作为主旨,且都具有本体意味,只不过应鳌未成体系而已。李渭与应鳌走的理路相异,其“毋意”功夫建立在心性本体上,是承接杨简、王畿而来,也学习了耿定向、罗近溪等人的相关思想。但“毋意”对阳明“诚意”发生了不小的偏离。同时,李渭与刘宗周之师许孚远之间的论战,对刘宗周产生了一种“反动”的影响。“知行合一”在阳明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孙、李在此问题上,既承接了阳明的基本理念,也有着独到的发挥。应鳌不断从《论语》《中庸》等经典解读、论证他的“知行合一”说。阳明所言的知行本体主要体现在知行合一与“心即理”、“致良知”的关系上,知行功夫则表现为与诚意慎独的关联。应鳌从本体——功夫维度承接、发展了阳明此路径。相对而言,李渭却剑走偏锋,他没有像应鳌那样作系统的梳理,是直接以“先行”说取代“知行合一”。这是因为随着对心性本体思想理解、体悟的深化,相应在功夫论上从“毋意”调整为“先行”。同时,“先行”说正是晚明学界针对“良知现成论”流弊的补偏救弊努力之一,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与理论价值。黔中学者在易学上成就较大。孙、李都明确赞赏杨简《已易》,他们的易学思想遵奉、渊源于慈湖的心学易理路;从阳明“玩易”到黔中学者“谈易”,在运思理路上有许多相通点,孙氏易学是对阳明零散的易学的系统建构;王畿是阳明学派易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应鳌与之非常接近,是同属阳明后学“以心解易”模式产生的暗合。李渭与王畿对杨简《己易》彻底化的心易思想都非常推崇,其易学也是相暗合的。相对李渭,应鳌的易学成果丰硕,他数理兼取、归于心易,以心释《易》、以《易》证心,还以“良知即易”作为重要内容。纵横两方面的有机结合,能更好说明黔中的学说特性与价值。在纵向方面分析了二人对阳明思想基本范畴、命题的传承和发展情形之后,还需从横向比较上梳理其与同时代其他阳明后学的理论“对话”情况。其中,黔中与泰州王学渊源最深,孙、李在心性论上吸收了王艮、天台、近溪等人的观点,而在功夫问题上差别较大;他们与江右关系非常复杂,整体性格接近于邹守益、邹元标的修证派,而反对聂豹、罗洪先的“归寂”说;他们与浙中交流相对较少,孙、李在心性论上与王畿有相通之处,但应鳌“诚意慎独”、李渭“先行”与王畿“无工夫为工夫”的差异较大。钱德洪“后天诚意”与应鳌“诚意慎独”相近,与李渭“毋意”不同。整体上孙、李接近钱氏的重功夫品格,都对“现成”派提出了批评。

黄石明[6](2011)在《论“中”:泰州学派美学范畴研究》文中提出绪论从宏观的角度,对“中”这一概念的内涵做历时性考察,并在此基础上阐释这一概念所体现的哲学、伦理、宗教、心理、美学等文化意义以及它成为泰州学派哲学美学思想核心概念的原因。正文从综合比较的角度,历时性地梳理了哲学美学范畴“中”在泰州学派思想家王艮、王栋、王襞、颜均、何心隐、罗汝芳等人思想中的具体嬗变如“道”、“诚”、“和”、“庸”、“时中”等。第一章论述了王艮、王栋、王襞作为本体论的“中”的内涵:“中”即“性”,“中”即“道”;作为工夫论的“中”的审美实践:修身立“中”与修身立“本”,以及作为审美范畴的“中”的蕴涵:“全美”与“质美”。第二章辨析了既作为本体论又作为工夫论的“诚”之内涵;考察了王栋既作为本体论又作为工夫论的“诚”、“乐”之内涵以及“修身慎德”之审美人生修养工夫。第三章阐述了作为本体论的“中”的内涵:“中”即“和”,“中”即“仁”;颜钧、何心隐作为工夫论的“中”的审美实践:“体仁”、“静坐”与“聚和”,作为审美范畴之“和”的内涵与意义:“萃和”、“节而和”、“莫不亲莫不尊”。第四章梳理了既作为本体论又作为工夫论的“中”、“庸”与“中庸”之涵义,论析了罗汝芳作为本体论的“中”之内涵:“中”即“仁”、“仁”即“心”、“仁”即“生”、“仁”之审美人生境界;以及其作为工夫论的“庸”之特点:“放下”、“戒慎”与“反求”。结语认为,历代哲学家、美学家孜孜以求的就是这种具有“中”之道的人生境界或审美境界,从而使“中”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美学观的集中体现,影响和决定中国古代哲学美学的发展,形成积淀在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的思维定势。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就是这种生生不息的“中”之道。中华民族生生不已,绵绵不绝,博厚广大,物物化育的强大生命力正根植于“中”之精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源于与时俱进的创新,而与时俱进的创新就是建基于中国古代哲学美学的“时中”精神。并且认为,泰州学派哲学美学范畴“中”对构建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具有现实启迪意义。

马慧[7](2009)在《杨简对“内圣外王”思想的心学阐释》文中提出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儒家思想起到了支柱性作用。《大学》是儒家经典着作之一,它提出的内圣外王“八目”,得到后世儒者,尤其是二程与朱熹的阐释与推崇,成为儒家知识分子修养内圣德业、成就外王事功的共由之路。作为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它的权威性几乎不容置疑。然而,杨简却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心学视野下,对《大学》倡导的“八目”提出了直接而彻底的批评。本文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正是理学与心学迥然相异的本体之说。因此,笔者在第一章即简要介绍了杨简的心本论思想,这是杨简一切理论与观点得以形成的根据所在。然后,笔者按照内圣外王“八目”的顺序,在较为系统的整理相关素材的基础上,对杨简提出的新主张做出了细致的分析与阐发,并将其与其他学派,尤其是程朱理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对比,力求在这种对比过程中,彰显心学本旨。杨简以“心”解经,将心学贯彻到对于经典的诠释阐发中,也贯彻到他的生活与生命的所有细节之中。这种全新的解释、彻底地贯彻,折射出中国古代儒士的创新精神与思想活力,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儒家思想内在的包容性、创新性以及因此而生的可持续性。随着历史的发展,思想也在不断完善与更新,儒家的经典着作在后人的重新阐释与发扬中活力四射。事实上,正因为儒家思想体系涵具着非凡的的包容力、创新力与自我完善能力,才能与时偕行,在时光永不止息的流转变迁中,没有随其他思想一同老去甚至消逝,反而青春永驻。

李红[8](2007)在《刘宗周“诚意”道德论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宗周是明末大儒,“学在绝续之交,行在常变并涉之境”,他统汇诸流,自创体系,提清诚意,确立起道德学说之根基。他的学说仍然也是远承近接的结果。从诚意的历史渊源上看,从原始崇拜开始具有诚德的观念,经由孔孟的发展到《中庸》《大学》使之进一步系统完善,从周敦颐“以诚为本”到程朱的“至诚感通”,无不体现着对“诚”的继承与丰富;从孔子带有主观意见的“毋意”到魏晋“得意忘象”、“得意忘言”的“本意”,从朱熹、阳明的“意者,心之所发”到王栋、王时槐的“意为心之主宰之谓”,亦无不透显着“意”的多义与分化,而这正是诚意思想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化和变迁之后,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刘宗周的诚意道德观便是在这一基础上继续研究和探讨的。刘宗周通过对“意根”的阐发:意为心之所存,非所发;意为心之所向;意为心之主宰,赋予其形上的、至高的道德本体地位。它具有至善的道德品格,它体现了儒家最高理想的中道观,它包含了人们普遍追求的道德境界。那么能将好善恶恶之道德本真至善之意还原的,能够实现儒家中道理想和达到最高境界的只能是诚,诚其意。意是诚意学说的根本范畴,诚意是意的实现工夫。这便是意与诚意的关联。达到至善清明的“意”的圣人境界是古人成圣成贤的至上追求,内圣外王便成为这一追求的必由之路。内圣成德是刘宗周极为重视的修养方法。自律成德,宗周对意的道德本体义的提升,对意的主宰义的赋予,对意的至善本性的说明,都证明了他将人之为人的自律本性发挥到了极致;意志是方,宗周以“诚意”去唤醒人心,要求人们坚定不移、自主专一地确立起践履忠孝节义的意志;诚信为本,宗周在对意体性善之超验性的叙述中对接诚与意,逻辑的把人之心理交往与社会交往的基础回归到诚信上来。同时,宗周没有忽视以内向外的道德实践工夫,通过对有真妄、有起灭的念的克治,通过对人的过错的真切的改过践行,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教化,都可以将德内化于心,从而成圣成贤。宗周又将诚意与慎独打并为一,凸现其心性合一,本体与工夫合一的识度。刘宗周之学,从师承渊源上,出自陈白沙、湛若水一系。其思想推本于程朱而与程朱又皆有不同;源于阳明,而其为说又另立系统;受教于许孚远,而其学又非许氏所能范围,所以宗周思想熔铸百家、统汇诸流,在扬弃修正诸先儒的学问宗旨中,创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在这一理论体系中亦流露出诸多合理因素和不足。他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即工夫见本体的入道方法,高扬主体意识,“生死只是寻常事”的生死观等具有流转承继的价值。而他的听命于道德对政治的拯救,执着于内圣外王的羁绊,坚持于对阳明良知的蛮缠又使其学暗淡下来。面对朱明政权和理学价值的危机,宗周却仍然流连于将现实世界的人心重新收束于冰清玉洁的理性圣殿中,坚信道德可以救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纵使他将意体提缀得如何精炼、紧密,将“诚意”挥洒得如何圆实而完满,都将显得不合时宜。但无论怎样,宗周之学还是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自我修养与人生价值的实现,自主意识与自信,诚信与和谐社会等,我们都可从宗周之学中获得些许的支持。

於剑山[9](2007)在《南宋“甬上四先生”研究》文中认为“甬上四先生”是南宋时期四位宁波学者的合称,又称“四明四先生”,他们分别是舒磷、沈焕、杨简、袁燮。四位学者既是同乡又是同学,共同求学于陆九渊,并成为南宋心学的主要人物,在南宋思想学术界占有显着的地位。南宋四明人才辈出,学术繁荣。四先生既有家学渊源,又与当时多位着名学者如朱熹、吕祖谦等相互交流,将陆九渊之后的南宋心学思想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同时,四人在实践层面上均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们的伦理思想、治国思想、教育思想及在个人修养和政治活动中的成就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

曾凡朝[10](2006)在《杨简易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与程朱理学相鼎立的学派,陆王心学无疑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之一。陆王心学易的出现,伴随着一定的时代特点,可谓是易哲学史上继王弼义理易之后的一次深刻嬗变。杨简作为“象山弟子之冠”,但又被认为是坏陆学之魁首。不管怎样,杨简在陆王心学的弘扬和传承中举足轻重。而且,心学创始人陆象山和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均无专门解易着作,杨简易学是宋时陆氏心学易学思想最根本和最集中的体现。 本文首先对杨简的心路历程和思想形成予以简要解说和大致追溯,进而再展开对其易学哲学的分析。因为思想的形成与人生的历程以及性格因素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杨简好学善思重悟,他从体认宇宙人生开始,通过反观自省,体验到物我无二。如果说陆氏之心一开始便具有伦理道德内涵的话,杨简则强调心之宇宙本体意义及澄然清明之心的自然发用。杨简通过本心之悟,接受了陆氏关于本心的思想,认识到“见得孰是孰非”即是本心,即认识到心所具有的道德内涵,实现了主观精神境界和道德境界的合一。经过屡次悟觉,其心学思想由浅入深,由微而着,逐渐确立、丰富发展和深化完善,最终把一切收摄于本心之中,确立了彻底心学体系。 《周易》思想是杨简心学的思想渊源之一。杨简以心解《易》,以此为其心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展开寻找到经典根据。其心学的本体论、工夫论与其对《周易》的解释关系密切。他的心学智慧也反过来丰富了《易》学的文化宝藏。杨简认为三易皆有其书,今《周易》之书具存。关于《周易》古经以及《易传》的作者,杨简在心学视野下结合相关典籍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关于《周易》一书的性质,在易学史上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杨简认为,易本占筮之书。从《周易》古经自身结构、新近几年出土的王家台《归藏》、古经成书后的应用看,古经确是一部卜筮之书。但是古经并非仅仅是卜筮之书,它已经涵蕴了上古先民的某些哲学思想。《易传》通过对古经进行高度原创性解读,空前升华了孕育于古经中的哲学思想。杨简视《周易》为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境界的典籍,阐述了易之启导人心、“易以设教”的心学理论旨归。 心学的主要和核心特征在于以“心”为本。以孟子心之学说为基,杨简接续和光大陆氏心学,以“心”立本,将“心”之范畴彻底化、圆融化,从而建立了完全意义上的心本体学说。杨简认为,此心是人人先天自有而又超越时空和人类个体的宇宙本根,它包含宇宙之间的一切,涵概宇宙的一切特质。他否定了心体作为具体

二、杨慈湖之“毋意”道德修养论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杨慈湖之“毋意”道德修养论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杨慈湖的道德修养论——以“改过”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过”说小史
二、慈湖论“过”的内涵
    1. 作为过度之“过”
    2. 作为不合理的行为之“过”
三、慈湖论“过”的原因
四、余论

(2)论“甬上四先生”的存养工夫(论文提纲范文)

一、舒璘以诚悫为主的存养工夫论
二、沈焕以笃实为本的存养工夫论
三、杨简的“四毋”说和“不起意”
四、袁燮精思兢业的存养工夫
五、结语

(3)杨简生平与社会改革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动机
    1.2 研究回顾
        1.2.1 杨简研究现状检讨
        1.2.2 专着与相关着述
        1.2.3 相关论文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2 杨简的生平
    2.1 家世与家学
        2.1.1 为官之道
        2.1.2 为学之道
        2.1.3 为人之道
    2.2 为学与为官
        2.2.1 七次觉悟
        2.2.2 政治实践
        2.2.3 讲学活动
    2.3 小结
3 杨简的交游
    3.1 杨简与同门的交游
        3.1.1 杨简与陆九渊
        3.1.2 杨简与舒璘、沈焕、袁燮
    3.2 杨简与浙东学者、朱熹及弟子的交游
        3.2.1 杨简与永嘉学派成员
        3.2.2 杨简与金华学派成员
        3.2.3 杨简与朱熹及弟子
    3.3 杨简与四明士族的交游
        3.3.1 杨简与史氏家族
        3.3.2 杨简与楼钥
    3.4 小结
4 杨简的政治思想与社会改革主张
    4.1 “内忧”、“外患”的南宋社会
    4.2 杨简的政治思想
        4.2.1 论君心
        4.2.2 公心为政
        4.2.3 为政以德
    4.3 政治改革主张
        4.3.1 谨择左右大臣、近臣、小臣
        4.3.2 择贤久任中外之官
        4.3.3 罢科举而行乡举里选
    4.4 经济改革主张
        4.4.1 限民田以渐复井田
        4.4.2 渐罢和买、折帛暨诸续增之赋
    4.5 军事改革主张
        4.5.1 论战与和
        4.5.2 教习诸葛武侯之正兵,以备不虞
        4.5.3 募兵屯田,以省养兵之费
    4.6 文化教育改革主张
        4.6.1 罢设法、导淫
        4.6.2 行太学与邑里之教和修书以削邪说
    4.7 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杨简研究资料索引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4)刘宗周慎独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1 研究缘起
    2 海内外研究现状
    3 研究意义、目的
1 刘宗周和他的时代
    1.1 晚明社会剧变
        1.1.1 社会危机
        1.1.2 明清革鼎
        1.1.3 西学东渐
    1.2 刘宗周生平及其着作
        1.2.1 家世生平
        1.2.2 学术师承
        1.2.3 着作流传
    1.3 刘宗周与晚明儒学
        1.3.1 蕺山创派
        1.3.2 修正王学
        1.3.3 友交东林
2 “独体”的道德本体论
    2.1 独体与性体
        2.1.1 性之道德本体意义
        2.1.2 程朱性体的伦理论证
        2.1.3 刘宗周对性体的继承和改造
    2.2 独体与心体
        2.2.1 心之道德本体意义
        2.2.2 陆王心体的伦理论证
        2.2.3 刘宗周对心体的继承与改造
    2.3 心性合一为独体
        2.3.1 道德是吾心自然之天则
        2.3.2 性体在心体中看出
        2.3.3 天命之性为独体
3 “诚意”体独的道德论
    3.1 “诚意”说的历史溯源
        3.1.1 “意”的来源与内涵
        3.1.2 宋明儒对“诚意”的阐发
        3.1.3 “意”与“诚意”及其道德意义
    3.2 意者心之本
        3.2.1 心之主宰曰意
        3.2.2 意为心之定盘针
        3.2.3 有善有恶非意之动
    3.3 “八目”以“诚意”为本
        3.3.1 致知非明德之要
        3.3.2 正心非八目之本
        3.3.3 诚意即为体独
4 “慎独”的道德修养论
    4.1 “慎独”说的历史演进
        4.1.1 “慎独”的释义
        4.1.2 “慎独”的传承
        4.1.3 “慎独”的修养论意义
    4.2 刘宗周对“慎独”的特解
        4.2.1 慎独是格物第一义
        4.2.2 慎独归于知止
        4.2.3 慎独须转知为意
    4.3 “慎独”即“本吾独而戒惧之”
        4.3.1 慎独即尽性之学
        4.3.2 静存之外别无慎独
        4.3.3 慎独即本体即功夫
5 心意善恶论
    5.1 善恶论的历史考察
        5.1.1 传统儒学的善恶论
        5.1.2 道家的善恶论
        5.1.3 佛教的善恶论
    5.2 蕺山四句教
        5.2.1 有善有恶者心之动
        5.2.2 好善恶恶者意之静
        5.2.3 知善知恶者是良知
        5.2.4 为善去恶者是物则
    5.3 迁善去恶之法
        5.3.1 主静之本
        5.3.2 治念之方
        5.3.3 却妄之法
6 “君子”人生论
    6.1 人生理想
        6.1.1 圣人之修
        6.1.2 外王之为
        6.1.3 超越生死
    6.2 君子人格
        6.2.1 弘毅贵义
        6.2.2 操守甚严
        6.2.3 为民立命
    6.3 君子之学
        6.3.1 博学
        6.3.2 立志
7 刘宗周伦理思想的评价
    7.1 刘宗周伦理思想的历史地位
        7.1.1 宋明儒学之殿军
        7.1.2 《人谱》的理论贡献及其历史地位
        7.1.3 刘宗周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7.2 后世对刘宗周“慎独”之学的继承与发展
        7.2.1 张履祥对刘宗周“慎独”之学的继承与发展
        7.2.2 陈确对刘宗周“慎独”之学的继承与发展
        7.2.3 黄宗羲对刘宗周思想的承继与发展
    7.3 刘宗周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7.3.1 “慎独”修养论的现实意义
        7.3.2 “诚意”自律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5)黔中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一、论文选题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理论创新与研究难点
第一章 黔中王学的形成
    第一节 王阳明龙场悟道
        一、心学转向
        二、人生哲学
        三、方法论
    第二节 王阳明贵州传道时期思想
        一、心本论的巩固
        二、良知说的萌芽
        三、生死观的不断体悟
    第三节 黔中王学的形成
        一、黔中王学初创期—第一代
        二、黔中王学成熟期—第二、三代
        三、黔中王学衰落期—第四、五代
第二章 心性学说
    第一节 孙应鳌心性思想
        一、心与性,心体与性体
        (一) 心与性
        (二)、心体与性体
        二、乐为心性本体
        三、人性论
    第二节 李渭心性思想
        一、“仁体”说
        (一)、仁体的基本含义
        (二)、仁体与良知
        (三)、仁体是“万物一体”之仁
        二、心“有法”与“无法”之辩—黔中王学内部的一次论争
        (一)、马廷锡的心“有法”
        (二)、李渭的心“无法”
    第三节 心即理、致良知
        一、孙应鳌、李渭论“心即理”
        二、孙应鳌、李渭论“致良知”
第三章 “诚意”与“毋意”
    第一节 孙应鳌“诚意慎独”说
        一、诚意论
        二、慎独论
        三、与刘宗周“诚意慎独论”之比较
        (一)、二者的相同点
        (二)、二者的差异
    第二节 李渭“毋意”说
        一、“毋意”为宗
        (一)、“毋意”的基本内容
        (二)、“毋意”功夫与心性本体
        (三)、与杨简、王畿“毋意”理路一脉相传
        二、“毋意”说的定位与价值
        (一)、对阳明“意”论的偏离
        (二)、对刘宗周“反动”的影响
第四章 知行合一说
    第一节 孙应鳌“知行合一”说
        一、孙应鳌“知行合一”的主要内容
        (一)、知行的基本含义及关系
        (二)、知行合一与《论语》
        (三)、知行合一与《中庸》
        二、知行合一与心即理、致良知——本体论维度
        三、知行合一与诚意慎独——功夫论维度
    第二节 李渭“先行”说
        一、理论归宿于“先行”说
        (一)、“先行”说的主要内涵
        (二)、“毋意”说转向“先行”说
        (三)、“仁体”与“先行”的本体功夫关系
        二、“先行”说的时代意识与意义
        (一)、“先行”说心性与事功统一的实践品格
        (二)、对“良知现成论”的批评
第五章 易学思想
    第一节 心学派易学思想渊源
        一、孙应鳌、李渭遵奉杨简“己易”理路
        二、从王阳明“玩易”到黔中王学“谈易”
        三、暗合王畿良知易学
    第二节 《易》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数理兼取,归于心易
        二、以心解《易》与以《易》证心
        三、良知即易
第六章 黔中王学与其他王门后学
    第一节 黔中王学与泰州王学
        一、孙应鳌与王艮
        二、李渭与耿定向、罗汝芳
    第二节 黔中王门与江右王学
        一、孙应鳌、李渭与邹守益、邹元标
        二、孙应鳌、李渭与聂豹、罗洪先
    第二节 黔中王学与浙中王学
        一、孙应鳌、李渭与王畿
        二、孙应鳌、李渭与钱德洪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论“中”:泰州学派美学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选题意义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文献综述
        (一) “中”的字源学考察
        (二) 先秦时期对“中”的诠释
        (三) 宋明时期对“中”的阐释
        (四) 近三十年(1980-2010)对“中”的研究概况
第一章 “中”即“道”
    第一节 王艮论“中”
        一、作为本体论的“中”
        (一) “中”即“性”
        (二) “中”即“道”
        二、作为工夫论的“中”
        (一) 修身立“中”
        (二) 修身立“本”
        三、作为审美范畴的“中”
        (一) “中”即“全美”
        (二) “中”即“质美”
    第二节 王襞论“道”
        一、历史语境
        二、审美本体论:“自然之谓道”
        三、审美境界论
        (一) “率性之谓道”
        (二) “乐”即“道”
        四、审美理想论:“王道”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中”即“诚”
    第一节 “中”即“诚”
        一、作为本体论的“诚”
        二、作为工夫论的“诚”
        三、既为体又为用的“诚”
    第二节 王栋论“诚”
        一、历史语境
        二、作为本体论的“诚”
        三、作为工夫论的“修身慎德”
        四、既为本体又为工夫的“乐”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中”即“和”
    第一节 “中”即“和”
        一、关于“和”
        二、“中”即“和”
    第二节 颜钧论“大中”
        一、审美本体论:“大中”
        二、审美实践论
        (一) “体仁”
        (二) “静坐”
        三、审美理想论:“萃和”
        四、“大中”哲学美学思想的评价
    第三节 何心隐论“中”、“和”
        一、论“中”
        二、论“和”
        (一) 审美境界论:“节而和”
        (二) 审美人格论:“莫不亲莫不尊”
        (三) 审美实践论:“聚和”
        三、“和”的审美意义
第四章 “中”即“庸”
    第一节 “中”与“庸”
        一、关于“中”
        二、关于“庸”
        三、关于“中庸”
    第二节 罗汝芳论“中”即“庸”
        一、作为本体论的“中”
        (一) “中”即“仁”
        (二) “仁”即“心”
        (三) “仁”即“生”
        (四) “仁”之境:“万物一体”
        二、作为工夫论的“庸”
        (一) “放下”
        (二) “戒慎”
        (三) “反求”
        三、对罗汝芳哲学美学思想的评价
    第三节 小结
结语 “中”的审美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7)杨简对“内圣外王”思想的心学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心之本体
    第一节 天下归“一”
        一、心理直观体验得来之“一”
        二、宇宙建构层面佐证之“一”
    第二节 心之精神是谓圣
    第三节 性即心,心即道
第二章 格物致知
    第一节 缘起与演变
    第二节 格去其物
        一、物者“鉴中象”也
        二、“物格则吾心自莹”
    第三节 致其真知
        一、“人心即道,不假外求”——知之对象
        二、“时复反观”、“求其放心”——为学之方
第三章 正心诚意
    第一节 正心与直心
        一、“人心自灵,人心自明”
        二、“直心而往,自备万善”
    第二节 诚意与毋意
        一、“此心本无过,动于意斯有过”
        二、绝四论
第四章 修齐治平
    第一节 修身为本
        一、“圣贤与我同心”
        二、“脱落意弊”,“出心昭明”
        三、学者当“自明”、“自信”
        四、“道不外乎庸常”
        五、“直心直意”,“永永如此”
    第二节 心政之说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刘宗周“诚意”道德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诚意”道德观的历史渊源
    (一) 《中庸》“至诚”的道德境界与《大学》“诚意”的人生修养路径
    (二) 宋儒对“诚意”的阐发
    (三) 王阳明的“诚意”特色及王门后学的认识
二、刘宗周“意”之道德本体论的重建
    (一) “意”的内涵
    (二) “意”的道德论证
    (三) “意”与“诚意”
三、“诚意”的修养工夫
    (一) 内圣成德的道德修养方法
    (二) 以内向外的道德实践路径
    (三) 诚意与慎独
四、“诚意”道德论的总体评价
    (一“)诚意”论的得失分析
    (二) “诚意”论的现代启示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9)南宋“甬上四先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四先生的生平和思想轨迹
    第一节 舒璘的生平和思想轨迹
    第二节 沈焕的生平和思想轨迹
    第三节 杨简的生平和思想轨迹
    第四节 袁燮的生平和思想轨迹
第二章 “甬上四先生”的思想特色
    第一节 思想基础
    第二节 学习和修养
    第三节 批判与吸收
    第四节 思想异同和互动
第三章 四先生与学者间的互动
    第一节 四先生与同门之间的交往
    第二节 舒璘的交游
    第三节 沈焕的交游
    第四节 杨简的交游
    第五节 袁燮的交游
第四章 “甬上四先生”的理想和实践
    第一节 政治理想和实践
    第二节 经世致用的思想
    第三节 教育理论和贡献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10)杨简易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杨简的心路历程
    一、渊源家学养育厚实底蕴
    二、渐次悟觉成就心学理路
第二章 杨简的《周易》观
    一、关于“三易”
    二、关于《周易》作者
    三、关于《周易》性质
第三章 杨简的惟心思想
    一、心之源流简析
    二、心之丰赡内涵
    三、心之本体意蕴
第四章 杨简的易道思想
    一、易为大道
    二、易道为一
    三、道之异名
    四、道即器用
第五章 杨简的心即道思想
    一、天人万化皆一
    二、人心即道
    三、以易为己
第六章 杨简的工夫论思想
    一、学易求己 时复反观
    二、求其放心 自省本心
    三、毋意绝四 显心昭明
    四、去意除昏 人心听命道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杨慈湖之“毋意”道德修养论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杨慈湖的道德修养论——以“改过”说为中心[J]. 陈碧强.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2]论“甬上四先生”的存养工夫[J]. 范立舟.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3]杨简生平与社会改革思想研究[D]. 张书功. 宁波大学, 2013(04)
  • [4]刘宗周慎独伦理思想研究[D]. 陈睿瑜. 中南大学, 2013(04)
  • [5]黔中王学研究[D]. 张小明. 南京大学, 2011(12)
  • [6]论“中”:泰州学派美学范畴研究[D]. 黄石明. 扬州大学, 2011(04)
  • [7]杨简对“内圣外王”思想的心学阐释[D]. 马慧. 山东大学, 2009(05)
  • [8]刘宗周“诚意”道德论探析[D]. 李红. 河北师范大学, 2007(08)
  • [9]南宋“甬上四先生”研究[D]. 於剑山. 暨南大学, 2007(01)
  • [10]杨简易学思想研究[D]. 曾凡朝. 山东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论杨慈虎的“五一”道德修养理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