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下山相结合开采方式在龙湖煤矿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荟懿[1](2021)在《木家庄煤矿深部软岩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及支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煤炭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深部开采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开采模式。根据深部开采的条件,需要使用相应的支护手段,控制巷道围岩变形。在大量的深部矿井中,围岩主要由工程软岩构成,这对如何有效进行支护工作提出了挑战。在深部软岩条件下,巷道围岩变形大,底臌严重等问题十分严重,威胁着煤矿井下的生产安全与生命安全。针对这种巷道围岩变形问题,本论文以木家庄煤矿5号煤下山巷道支护作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工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煤矿深部软岩巷道变形机理;并在总结了各种影响因素后,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符合工程条件的合理的支护方式,进行了现场应用。主要得出了如下研究成果:(1)通过建立巷道围岩变形的理想力学模型,分析了巷道围岩变形规律与特征,得出了巷道围岩塑性区半径与塑性区位移的表达式;(2)研究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发现:随着巷道埋深增加,巷道围岩塑性区的分布范围也将扩大、位移量上升;而巷道围岩自身性质中,内摩擦角对巷道围岩塑性区变化影响不大,相对地,内聚力则可以正面影响围岩体的稳定;围岩附近分布的断层改变了巷道所处的应力环境,造成巷道失稳;地下水产生的压力也会促进围岩中裂隙的出现,引发变形破坏;(3)运用FLAC3D软件,建立木家庄煤矿5号煤下山巷道的三维模型,根据模型研究了巷道变形过程中的塑性位移、应力分布与塑性区分布的变化,并将新设计的通过增加锚索控制巷道围岩的新掘巷道支护方案结合巷道模型进行验证,发现新方案可以有效控制巷道围岩的变形,降低巷道围岩变形的位移量与变形速度;(4)在木家庄煤矿5号煤下山巷道的新掘巷道试验段对新支护方案进行了现场应用验证,在180天的观测后,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底臌量从500 mm左右下降到240 mm以下,顶底板移近量从接近1000 mm下降到450 mm左右,即巷道围岩变形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夏元平[2](2020)在《基于InSAR/GIS的矿区地下非法开采监测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的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家根据战略发展的需要,给有关单位或个人发放矿产资源开采许可证,通过进行合理有序的开采,更好地服务国家的经济发展。近年来,由于受到经济的利益驱动,部分非法开采分子在未取得矿产资源开采许可证的情况下,私自盗采国家的矿产资源,且开采手段又极具破坏性。有关部门为制止此类行为,采取了多种防范措施。但由于现有的非法采矿监督大多采用“逐级统计上报、群众举报、现场巡查”的“地毯式”方法进行,周期长、时效性差、人为因素影响大、准确度低,以致一些非法采矿监管困难,尽管采取了防范措施,但屡禁不止,影响矿山正常开采秩序,形成安全事故隐患并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因此,为了实现在人无需进入井下或井下实测空间的条件下确定地下开采区域,进而进行非法采矿识别成为可能,本文在总结地下非法采矿类型和识别途径的基础上,从解决“地表形变信息的获取、地表形变信息与地下开采位置的关联、合法与非法开采的甄别”三个关键技术问题入手,综合运用空间对地观测技术、GIS、采矿工程等技术的理论成果,解决矿区范围内In SAR获取地表形变信息的问题,以煤炭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为研究对象,在揭示地表形变信息与地下开采面的关联机理的基础上,构建能融合数据多源、反映多层次时空变化过程中地质空间与分布特征的GIS时空数据模型,建立地下合法开采和非法开采的甄别模型,并集成In SAR和GIS技术来实现矿区地下非法采矿的快速高效监测。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和取得的主要成果总结如下:(1)总结了当前利用In SAR技术进行矿区地表形变监测的研究发展现状,进一步梳理了SAR成像原理以及D-In SAR、PS-In SAR、SBAS-In SAR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分析了In SAR形变探测的主要误差来源,并从形变梯度、失相关等方面剖析了In SAR在矿区形变监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综述了当前国内外In SAR与GIS技术集成应用以及地下非法采矿监测研究现状。(2)提出了一种面向地下非法采矿识别的GIS时空数据模型。针对矿山地下开采诱发的地质现象和动态过程,结合地下非法采矿监测的实际需求,介绍了支持地质事件多因素驱动GIS时空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和框架结构,定义了各种地质对象及相关的地质事件。同时,通过对矿山开采沉陷时空变化过程进行模拟与描述,构建了支持地质时空过程动态表达的GIS数据模型,并对矿山开采沉陷各个类的详细结构和时空数据库表结构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集成In SAR与GIS技术进行地下非法采矿识别的方法,并搭建非法采矿识别平台体系结构,为不同类型非法采矿事件的识别和监测提供平台保障。(3)提出了一种基于D-In SAR开采沉陷特征的地下无证开采识别方法。针对引起地表较大量级形变的地下无证开采事件,构建了自动圈定地表开采沉陷区的算法模型,设计了一种“时序相邻式”的双轨D-In SAR监测方案。通过精化D-In SAR数据处理的流程、方法和相关参数,精准地获取了区域范围内的差分干涉图,再根据由地下开采引起地表沉陷区域独特的空间、几何、形变特征,构建了从分布范围较大的差分干涉图中快速、准确圈定地表开采沉陷区的算法模型,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从圈定的开采沉陷区中进行非法采矿事件的识别,并对识别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实地验证。通过资料对比和实地调查验证了地下非法开采的识别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且定位出的采矿点的位置较准确,与实际位置的差距一般都小于20m。(4)提出了一种融合PS-In SAR和光学遥感的地下无证开采识别方法。针对引起地表小量级形变且隐蔽在房屋下的无证开采事件,鉴于这些非法事件开采的都是浅层煤炭资源,且地面上的房屋在较长时间序列中能够保持较强且稳定的雷达散射特性,通过联合PS-In SAR技术和高分光学遥感,提取出地表建筑物(居民地)对应PS点集的沉陷信息,并对提取出的建筑物沉陷信息进行形变时空特征分析,提出了一种从覆盖范围较大的建筑物沉陷信息中快速、准确探测出疑似非法开采点的方法。以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山底村为研究对象,选用Quick Bird02和Worldview02高分辨率数据以及20景PALSAR影像数据来进行实验研究,探测出该村2006年12月29日至2011年1月9日间发生过的2个非法采煤点,并将探测出的非法采煤点与历史查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局部区域的准确率达到40%,探测率达到66.67%,且在开采时间上也基本吻合。表明了该方法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工程适用性和实际应用价值。(5)结合In SAR地表形变监测技术和开采沉陷预计方法,提出了一种面向越界开采识别的地下采空区位置反演方法。首先依据开采沉陷原理建立起地表沉陷和地下开采面的时空关系模型,然后利用In SAR技术精确获取地表形变信息,最后根据时空关系模型反演出地下倾斜煤层开采的具体位置参数。与其他同类方法相比,该方法由于不依赖复杂非线性模型,因此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使用FLAC3D软件进行了模拟实验和分析,选用峰峰矿区132610工作面和11景Radarsat-2影像数据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演出的采空区位置平均相对误差为6.35%,相比于同类基于复杂非线性模型的算法,平均相对误差缩小了1.75%,相比于忽略煤层倾角的算法,平均相对误差缩小了6.25%,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为进一步甄别和发现深藏在地下的越界开采事件提供一种新的监测方式与途径。该论文有图94幅,表12个,参考文献220篇。
金佳[3](2020)在《煤与瓦斯突出对局部通风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与瓦斯突出时伴有大量的高压、高浓度瓦斯气体喷出,瓦斯气体在涌出前积聚了大量的能量,瞬间涌出后会在巷道内形成高能瓦斯流,当高能瓦斯流与进风方向相反时就会发生瓦斯逆流。掌握灾后瓦斯运移扩散机理对于控制瓦斯灾害影响范围,合理安排灾后救援,降低瓦斯超限所致的瓦斯爆炸、窒息等次生灾害的发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通过分析多个煤与瓦斯突出案例,总结了瓦斯突出后的动力效应和瓦斯突出后沿通风系统运移的特点,并分别从力学条件和数据统计两个方面分析了瓦斯逆流的条件。模拟了双巷掘进条件下,煤与瓦斯突出规模、突出位置、防突风门状态、联络巷风门等对突出后瓦斯流动的影响,得出随着突出规模的增大,逆流的距离和速度急剧增加;进风巷掘进头发生突出时,对风门的破坏作用和逆流距离明显大于回风巷掘进头;特大规模突出时可在风门处产生2.11Mpa的压力,风门设计时应大于该压力,才能有效防止瓦斯逆流;同时,若联络巷处风门强度不足或无风门,也会导致突出瓦斯逆流。论文模拟了双翼采区布置时回采工作面及掘进工作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时的相互影响,得出回采工作面发生突出后主要通过进风逆流影响邻近掘进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突出通过回风影响采区中回采工作面;采区回风阻力的大小对逆流的发生影响明显,当回风阻力小于总阻力的30%时,突出后的大部分瓦斯都能够通过采区回风巷排出,对工作面进风巷影响较小,当回风阻力大于总阻力的70%时,突出后的瓦斯不能通过采区回风巷及时排出,造成工作面进风瓦斯逆流,并快速充满进风巷道。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提出瓦斯突出监测及控制等防瓦斯逆流措施,并对通风系统可靠性优化提出一些方法和技术措施。有助于突出瓦斯快速的排出矿井,减少或避免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后的瓦斯逆流,并快速恢复矿井正常通风。
刘贵[4](2020)在《宽条带全柱开采覆岩破坏机理及地表沉陷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宽条带全柱开采是在宽条带开采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全柱开采的特点,发展起来的一种解放“三下”压煤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本文在宽条带全柱开采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力学分析、地表水平变形的理论分析、3DEC数值模拟、相似材料试验模拟及实测研究,对宽条带全柱开采的理论依据、实现原理及适用条件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宽条带全柱开采的各阶段的覆岩破坏特征进行了理论和模拟研究,并对煤柱工作面回采顺序的优化进行研究。以上研究对促进宽条带全柱开采理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更好的解放“三下”压煤、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等方面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方面:(1)研究了采动影响覆岩的空间分布及对应的地表下沉、水平变形的变化规律,采动影响的时间规律,以及采动附加应力随时间释放特点等岩层移动时空理论,在以上基础上,对宽条带全柱开采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水平变形特征进行分析,为宽条带全柱开采的实现奠定了理论基础。(2)分析了一定地质采矿条件下宽条带全柱开采的适用条件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下沉和动态水平拉伸变形是两个关键因素,并推导出了近水平煤层和(缓)倾斜煤层宽条带全柱开采适用条件的关系表达式。(3)根据覆岩破坏特征,分析了煤柱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顶板结构演化规律,建立了条带煤柱工作面回采前顶板结构力学模型,并推导出其初次破断距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宽条带全柱开采由于垮落岩块大小不均匀,地表下沉量小于工作面顺序开采的观点,通过实测数据、数值模拟结果分析进行了验证,结果相吻合。(4)根据3DEC数值模拟,分析了在(缓)倾斜煤层下,宽条带全柱开采上下开采边界覆岩的破坏形式,开采下边界的岩层旋转弯曲下沉明显,以剪切破坏为主,岩层裂缝角随着煤层倾角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且减小的幅度逐渐增大;开采上边界岩层以拉伸破坏为主,断裂角则随着煤层倾角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并得出断裂角随煤层倾角的变化关系表达式。(5)通过理论分析,在全柱开采阶段不能同时回采所有的煤柱工作面时,为了更好的控制阶段性的静态变形对受护体的影响,提出了煤柱工作面开采顺序优化准则,为宽条带全柱开采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6)从实测及数值模拟、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结果可知,根据地表下沉量分析,在回采一个煤柱工作面后下沉系数依然较小,从侧边说明回采一个煤柱工作面后形成的阶段性的地表静态变形也不大,并在实测结果地表变形分析得以验证,此时的静态变形有部分发生在地表受护体范围内。根据宽条带全柱开采完成后地表变形呈现方式,再有效结合煤柱工作面开采顺序优化准则,可实现宽条带全柱开采的推广应用。
耿继业[5](2020)在《车集矿煤柱工作面开采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车集煤矿23采区下山煤柱工作面长度250 m,推进长度270m,两侧采空为孤岛工作面,为解决采掘接续紧张,准备安全回采煤柱工作面资源,而回采时将遇到工作面过空巷、合理停采线位置确定问题。因此煤柱工作面开采需对过空巷、合理停采线留设两大难题进行技术研究。论文以车集煤矿煤柱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在煤岩力学测试、围岩结构探测的基础上,发现了影响工作面开采主要技术难点;分析了工作面过空巷应力变化特征,构建了煤柱工作面过空巷力学模型,模拟分析了工作面过空巷时应力分布及塑性区破坏规律,提出了工作面过空巷支护方案;确定了合理确定停采线位置。得到了以下研究成果:1)针对煤柱工作面过空巷问题,分析了煤柱工作面过空巷煤柱应力变化特征,工作面逐步推进至空巷过程中,应力变化呈现“逐步增加-急剧增加-降低”变化趋势,应力分布曲线呈现“超前分布-马鞍形-拱形”分布,构建了煤柱工作面过空巷力学模型,分析了工作面过空巷顶板破断过程,力学平衡计算得出空巷需要的最低支护阻力为6.7MN。2)针对煤柱工作面不同空巷类型,提出了过空巷设计方案,对于顶板空巷,保证岩柱不能整体垮落使得支架处于支护空顶状态,计算得出了安全岩柱厚度为4m,模拟分析了不同岩柱厚度下工作面与空巷应力与塑性区发育规律,提出顶板空巷采用木垛填充进行加强支护,对于煤层空巷,提出锚索补强支护,并设计了调斜开采角度为5°,数值模拟分析了加固方案后应力与塑性区发育规律,现场应用后保障了工作面正常回采。3)针对煤柱工作面合理停采线确定问题,为保障工作面最右侧出煤巷道稳定性,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得出了工作面合理停采线位置为距离出煤巷道40m处,分析了出煤巷道围岩变形特征,提出了巷道补强支护优化方案,矿压监测得出顶板变形量49mm、左帮变形量158mm,稳定性良好。该论文有图69幅,表4个,参考文献80篇。
李缓[6](2019)在《煤矿废弃地环境修复及其再生研究 ——以徐州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徐州市煤炭开采历史悠久,在源源不断地输送煤炭、电力的同时,留下了大量的煤矿废弃地。废弃地生态环境恶劣,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通过文献收集与实地调研等方法,从生态恢复及景观重塑角度对煤矿废弃地再生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土地复垦、生态重建、自然再生等相关理论,总结各类型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的可行性方法。提出煤矿废弃地可以再生为生态产业用地、公园绿地、商服用地、住宅用地等功能置换,解决矿区生态安全问题,实现“精明性”转型。最后,以徐州市夏桥煤矿区为例,从空间结构重塑、遗址文脉传承和生态系统修复等角度构建矿区空间优化路径,从而给徐州市煤矿区环境修复及再生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徐胜平[7](2014)在《两淮煤田地温场分布规律及其控制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系统收集利用两淮煤田煤炭勘查和煤矿开采中积累的地温测量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矿区补勘工程,采用地面钻孔井温测试、井下巷道岩温测试、室内地热参数试验、数值模拟与理论综合分析等方法,重点研究了两淮煤田煤系岩石的热物理性质,阐明了两淮煤田地温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了地温场分布的控制模式,对煤田地热资源进行了预计和评价,为两淮煤田深部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以及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和结论:(1)对两淮煤田钻孔简易测温和瞬时测温曲线进行了近似稳态校正,建立了井底温度校正曲线公式和各水平温度的校正系数,确定了各测温孔井底的温度值和各水平的温度值,为绘制各矿区的地温梯度和各水平温度等值线图、认识两淮煤田地温分布特点和预测不同深度的温度提供更为可靠的基础数据,同时为今后两淮煤田简易测温的校正提供了依据。(2)两淮煤田地温场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整体上淮北煤田地温梯度小于淮南煤田,淮北煤田地温梯度平均地温梯度为2.42℃/hm,而淮南煤田平均地温梯度为2.9℃/hm;淮北煤田地温分布大体表现为北低南高、东低西高,而淮南煤田表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两淮煤田地温分布受构造控制,和区内地层的走向基本一致;地温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表现出以传导型为主的增温特点;地温梯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逐渐趋于一致,一般以400m深度为临界深度;各水平温度与埋藏深度呈很好的正相关关系。(3)两淮煤田煤系岩石热导率的范围为0.37-4.36W/mK,平均热导率值约为2.54W/mK;不同岩性岩石的热导率不同,细砂岩的热导率最高,中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灰岩其次,煤岩最低;第四系松散层细砂为0.98 W/m.K、砂质粘土为1.33 W/m.K;热导率和岩性、深度、密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4)两淮煤田岩石放射性生热率较低,平均值仅为1.68μW/m3本区煤系地层中放射性元素生热对地表热流的累计贡献为1.613mW/m2,占该区大地热流的3.6%左右,说明煤系岩石放射性生热对地表热流具有一定的贡献。(5)依据岩石热导率和地温梯度值,计算了两淮煤田大地热流值,结果显示:两淮煤田大地热流值平均值为58.16mW/m2,淮南和淮北煤田的大地热流差异较大,淮南煤田平均为63.69 mW/m2,而淮北煤田为54.96mW/m2;淮南与淮北煤田大地热流差异性主要受区域地质构造和深部地质背景的影响。(6)基于地质学和热力学理论,系统地分析了大地构造背景、地质构造特征、松散层厚度、岩石的热物理性质、岩浆作用和地下水活动等因素,对两淮煤田现今地温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区域地质背景下,地质构造和岩性特征(松散层厚度)对两淮煤田现今地温场起着主要控制作用,地下水的活动和岩浆作用等因素对地温场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7)基于两淮煤田地温场控制因素的分析,建立了区内较为典型的四种地温场控制模式:褶皱型控温模式、断裂型控温模式、褶断型控温模式和流固传热耦合型控温模式,并采用数值方法模拟了区内不同模式的地温场特征和大地热流的再分配,进一步揭示地温场分布的控制机理。(8)依据《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对两淮煤田地热资源进行了估算,估算结果表明两淮煤田地热分布广、储量大,大力开展地热开发利用应是研究区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分析了煤矿井下低温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评价了矿井地热的开发利用前景,并认为矿井水和矿井回风是一类稳定的较优质的余热资源,也是一种储量巨大的可再生低温热源。
梁立臣[8](2013)在《煤矿上、下山开采的应用》文中认为对倾角较小的缓(倾)斜煤层,为了扩大开采水平的垂高和服务范围,增加水平可采储量,要采用上、下山开采方式。本文主要阐述了煤矿上、下山开采的比较,下山开采应用,辅助水平的应用等问题。
张楚贤[9](2011)在《上、下山开采的合理顺序与开采方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两个煤矿为例,探讨了上下山开采的合理顺序与上下山相结合的开采方式。
杨平[10](2009)在《合理布置巷道 降低巷道掘进率》文中研究表明不断优化巷道布置方式,降低巷道掘进率,是矿井开采设计过程中的一项非常重要任务。合理布置巷道,降低巷道掘进率,可降低吨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龙湖煤矿的具体措施是:加大采区工作面的长度,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方法,实施上下山联合开采,推广沿空留巷方法,采用机轨合一巷和机轨合一上(下)山的布置方法。
二、上、下山相结合开采方式在龙湖煤矿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下山相结合开采方式在龙湖煤矿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木家庄煤矿深部软岩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及支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部软岩的定义 |
1.2.2 深部软岩巷道变形破坏机理研究现状 |
1.2.3 深部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理论应用现状 |
1.2.4 深部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工程概况及巷道变形现状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1.1 井田概况 |
2.1.2 巷道概况及围岩地质特征 |
2.2 巷道变形现状分析 |
2.2.1 测站布置 |
2.2.2 观测数据分析 |
3 深部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理论研究 |
3.1 深部软岩巷道围岩力学模型 |
3.2 巷道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埋深及地应力的影响 |
3.2.2 巷道围岩强度的影响 |
3.2.3 围岩区域地质构造的影响 |
3.2.4 孔隙水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深部软岩巷道支护效果数值模拟与支护方案优化 |
4.1 模拟方案设计 |
4.1.1 FLAC~(3D)简介 |
4.1.2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4.1.3 模拟方案设计 |
4.2 深部围岩支护效果数值模拟 |
4.2.1 巷道围岩位移量的变化 |
4.2.2 锚杆(索)应力 |
4.2.3 巷道围岩所受垂直应力 |
4.2.4 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 |
4.3 本章小结 |
5 针对木家庄煤矿的支护优化方案现场应用实测 |
5.1 现场应用方案 |
5.2 现场应用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InSAR/GIS的矿区地下非法开采监测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2 InSAR技术理论基础 |
2.1 SAR成像原理及影像特征 |
2.2 InSAR技术原理 |
2.3 D-InSAR技术原理 |
2.4 时序InSAR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面向地下非法采矿识别的GIS时空数据模型 |
3.1 矿山开采沉陷时空变化分析与表达 |
3.2 矿山开采沉陷动态过程模拟与描述 |
3.3 面向非法采矿识别GIS时空数据模型的逻辑组织 |
3.4 地下非法采矿识别平台体系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D-InSAR开采沉陷特征的地下无证开采识别 |
4.1 矿山地表与图层对象动态关系构建 |
4.2 矿山地表形变D-InSAR监测 |
4.3 开采沉陷特征提取和沉陷区圈定 |
4.4 实例分析与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融合PS-InSAR和光学遥感的地下无证开采识别 |
5.1 矿山地表与传感器对象动态关系构建 |
5.2 联合PS-InSAR和光学遥感提取地表建筑物的沉陷信息 |
5.3 基于建筑物沉陷时空特征的地下无证开采识别方法 |
5.4 实例分析与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面向越界开采识别的地下开采面位置反演 |
6.1 矿山地表与开采面对象动态关系构建 |
6.2 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规律 |
6.3 开采沉陷预计原理和模型 |
6.4 基于InSAR和沉陷预计理论的地下开采面反演 |
6.5 工程实例及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煤与瓦斯突出对局部通风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与瓦斯突出中瓦斯涌出规律研究现状 |
1.2.2 巷道瓦斯逆流运移研究现状 |
1.2.3 瓦斯突出气体运移数值模拟研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煤与瓦斯突出后瓦斯的运移传播规律 |
2.1 煤与瓦斯突出案例分析 |
2.1.1 曲靖“11.10”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
2.1.2 鹤岗“11.21”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和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
2.1.3 毕节“11.8”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
2.2 突出瓦斯运移规律分析 |
2.2.1 突出瓦斯动力效应分析 |
2.2.2 突出瓦斯沿通风网络运移特点分析 |
2.3 煤与瓦斯突出后瓦斯逆流规律分析 |
2.3.1 瓦斯逆流的形成 |
2.3.2 瓦斯逆流的危害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双巷掘进中瓦斯突出传播运移数值模拟 |
3.1 双巷掘进特点分析 |
3.1.1 双巷掘进应用及特点 |
3.1.2 双巷掘进中突出灾害影响分析 |
3.2 双巷掘进模型的建立 |
3.2.1 Fluent软件简介 |
3.2.2 物理几何模型的建立 |
3.2.3 瓦斯突出源与模型参数设置 |
3.3 双巷掘进中发生瓦斯突出模拟 |
3.3.1 突出后瓦斯流分析 |
3.3.2 防突风门的影响分析 |
3.3.3 联络风门的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双翼采区条件下瓦斯突出传播运移数值模拟 |
4.1 双翼采区布置特点分析 |
4.1.1 双翼采区特点及应用 |
4.1.2 双翼采区中突出灾害影响分析 |
4.2 双翼采区模型建立与参数设置 |
4.3 双翼采区发生瓦斯突出模拟 |
4.3.1 突出后瓦斯流分析 |
4.3.2 回风段阻力对瓦斯逆流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防治突出后瓦斯逆流的技术措施研究 |
5.1 煤与瓦斯突出监测及控制技术 |
5.1.1 煤与瓦斯突出监测技术 |
5.1.2 煤与瓦斯突出控制技术 |
5.2 矿井通风系统抗灾性优化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宽条带全柱开采覆岩破坏机理及地表沉陷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覆岩破坏机理及地表移动沉陷理论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建筑物下压煤开采技术研究 |
1.3.1 井下采矿措施 |
1.3.2 地面建筑物保护措施 |
1.3.3 覆岩离层注浆措施 |
1.4 条带开采及全柱开采研究现状 |
1.4.1 条带开采研究现状 |
1.4.2 全柱开采研究现状 |
1.4.3 宽条带全柱开采研究现状 |
1.5 问题的提出及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1 问题的提出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宽条带全柱开采理论基础及实现原理 |
2.1 采动影响的空间-时间规律分析 |
2.1.1 采动影响的空间分布特征 |
2.1.2 采动影响的时间分析 |
2.2 宽条带全柱开采实现原理 |
2.2.1 宽条带全柱开采的理论依据 |
2.2.2 宽条带全柱开采的实现原理 |
2.3 宽条带全柱开采的适用条件 |
2.3.1 适用条件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2.3.2 适用条件的关系表达式 |
2.4 本章小结 |
3 宽条带全柱开采工作面基本顶破断规律 |
3.1 关键层(基本顶)的判别 |
3.2 工作面布置方向结构演化规律 |
3.2.1 工作面常规(顺序)正常开采顶板演化规律 |
3.2.2 宽条带全柱开采时工作面顶板结构演化规律 |
3.3 宽条带工作面和煤柱工作面破断距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4 宽条带全柱开采地表移动规律实测研究 |
4.1 矿井概况 |
4.1.1 坪湖煤矿地质采矿条件 |
4.1.2 地面村庄概况及房屋抗变形能力分析 |
4.1.3 井下开采区工作面布置情况 |
4.1.4 工作面开采过程 |
4.2 宽条带全柱开采地表移动变形实测分析 |
4.2.1 地表移动观测站布置与观测 |
4.2.2 观测取得的资料 |
4.2.3 地表移动参数的求取 |
4.2.4 地表变形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宽条带全柱开采3DEC数值模拟研究 |
5.1 3DEC程序简介 |
5.2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5.2.1 模型尺寸及块体大小 |
5.2.2 数值模拟实验参数 |
5.2.3 数值计算方法 |
5.2.4 数值模拟方案 |
5.3 覆岩破坏特征研究 |
5.3.1 顺序开采顶板覆岩的破坏特征分析 |
5.3.2 宽条带全柱开采覆岩破坏特征分析 |
5.3.3 煤层倾角对宽条带全柱开采覆岩破坏特征影响分析 |
5.4 地表沉陷规律研究 |
5.4.1 地表沉陷量值分析 |
5.4.2 地表沉陷范围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研究 |
6.1 相似模拟试验原理 |
6.2 相似模拟试验设计 |
6.2.1 试验目的 |
6.2.2 模型参数确定 |
6.2.3 模型位移监测点布设 |
6.2.4 试验设备 |
6.2.5 试验步骤 |
6.3 模型开挖方案及观测内容 |
6.3.1 开挖方案 |
6.3.2 覆岩破坏特征分析 |
6.3.3 岩层地表移动规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煤柱工作面回采顺序优化研究及应用 |
7.1 煤柱工作面回采顺序优化理论分析 |
7.1.1 近水平煤层煤柱工作面回采顺序优化 |
7.1.2 (缓)倾斜煤层煤柱工作面回采顺序优化 |
7.2 工业试验应用 |
7.2.1 概况 |
7.2.2 前徐大坡村庄煤柱宽条带全柱开采设计 |
7.2.3 煤柱工作面开采顺序优化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车集矿煤柱工作面开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煤柱工作面地质生产特征 |
2.1 矿井工作面地质条件 |
2.2 煤柱工作面开采所遇问题 |
2.3 工作面煤岩体力学参数测试 |
2.4 围岩结构裂隙发育特征探测 |
2.5 本章小结 |
3 煤柱工作面过空巷围岩变形机理 |
3.1 空巷处巷道围岩裂隙探测 |
3.2 煤柱工作面过空巷应力分布特征 |
3.3 煤柱工作面过空巷基本顶破断特征 |
3.4 煤柱工作面过空巷数值模拟 |
3.5 本章小结 |
4 煤柱工作面过空巷支护技术 |
4.1 工作面过顶板空巷方案设计 |
4.2 工作面过煤层空巷支护方案设计 |
4.3 工作面过空巷支护方案数值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5 煤柱工作面合理停采线位置设计 |
5.1 停采线设计理论分析 |
5.2 不同停采线位置数值模拟 |
5.3 巷道稳定性支护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6 煤柱工作面矿压规律监测 |
6.1 回采巷道矿压监测 |
6.2 工作面矿压监测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煤矿废弃地环境修复及其再生研究 ——以徐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四、国内外研究进展 |
五、研究方法与框架 |
1 煤矿废弃地的形成及其环境危害 |
1.1 煤矿废弃地的成因及类型 |
1.1.1 煤矿废弃地的成因 |
1.1.2 典型煤矿废弃地的类型 |
1.2 煤矿废弃地的环境危害 |
1.2.1 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
1.2.2 对水域系统的破坏 |
1.2.3 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
1.2.4 对生态植被的破坏 |
1.3 本章小结 |
2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塑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
2.1 基本概念分析 |
2.1.1 土地复垦 |
2.1.2 生态重建 |
2.1.3 自然再生 |
2.2 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启示 |
2.2.1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 |
2.2.2 景观审美的构成 |
2.2.3 大地艺术的启示 |
2.3 本章小结 |
3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塑的原则策略与措施 |
3.1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塑原则 |
3.1.1 保护性原则 |
3.1.2 持续性原则 |
3.1.3 整体性原则 |
3.2 煤矿废弃地景观重塑策略 |
3.2.1 矿城乡一体,多中心组团发展 |
3.2.2 修复构筑物,传承矿业文化风貌 |
3.2.3 重塑地形地貌,再造景观生态格局 |
3.3 景观重塑运行保障措施 |
3.3.1 采用BARCI监管设计 |
3.3.2 科研与技术保障 |
3.3.3 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矿废弃地景观及生态修复方法 |
4.1 不同类型废弃地生态修复方法 |
4.1.1 塌陷地:湿地生态修复 |
4.1.2 排土场:生态林地修复 |
4.1.3 煤矸石山的综合利用 |
4.1.4 土壤:多措并举的治理与修复 |
4.2 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的作用 |
4.2.1 “回归自然”的环境效益 |
4.2.2 “生态宜居”的社会效益 |
4.2.3 “协同发展”的经济效益 |
4.3 本章小结 |
5 徐州市矿区废弃地景观重塑样本 |
5.1 调查区域概况 |
5.1.1 徐州市自然环境概况 |
5.1.2 徐州市煤矿发展概况 |
5.2 采煤塌陷区湿地重建 |
5.2.1 九里湖湿地公园 |
5.2.2 潘安湖湿地公园 |
5.3 露采宕口遗迹再生 |
5.3.1 金龙湖宕口公园 |
5.3.2 龟山公园 |
5.4 煤矿废弃地其他用途再生模式 |
5.5 煤矿废弃地再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
5.6 本章小结 |
6 徐州市煤矿废弃地再生的针对性策略研究 |
6.1 废弃地再生的基本功能构想 |
6.1.1 以生态产业为主的废弃地再生 |
6.1.2 以公园绿地为主的废弃地再生 |
6.1.3 以商服用地为主的废弃地再生 |
6.1.4 以住宅用地为主的废弃地再生 |
6.2 徐州市夏桥煤矿区多用途再生的核心要素 |
6.2.1 空间结构的重塑 |
6.2.2 遗址文脉的传承 |
6.2.3 生态系统的修复 |
6.3 徐州市煤矿区转型模式与再生效益分析 |
6.3.1 徐州市煤矿区转型模式 |
6.3.2 徐州市煤矿区再生效益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7)两淮煤田地温场分布规律及其控制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地热能研究方面 |
1.2.2 矿井地温研究方面 |
1.2.3 两淮煤田地温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工作量 |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地层 |
2.1.1 区域地层 |
2.1.2 煤系地层及沉积特征 |
2.2 地质构造 |
2.2.1 区域地质构造 |
2.2.2 研究区构造特征 |
2.2.3 岩浆活动 |
2.3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
2.3.1 淮南煤田水文地质特征 |
2.3.2 淮北煤田水文地质特征 |
3 地温参数测试和获取 |
3.1 钻孔温度测量(井温测井) |
3.1.1 钻孔测温分类 |
3.1.2 钻孔测温资料收集 |
3.1.3 钻孔温度现场测试 |
3.1.4 简易测温曲线校正 |
3.1.5 两淮煤田井温曲线形态类型 |
3.2 煤矿井下巷道岩温测量 |
3.2.1 测温方法 |
3.2.2 井下岩温测试过程与结果分析 |
3.3 地热温标参数测试与地温估算——水化学方法 |
3.3.1 地球化学温标类型 |
3.3.2 两淮煤田地球化学温标的利用 |
4 两淮煤田地温分布规律 |
4.1 淮南煤田地温分布特征 |
4.1.1 地温梯度分布特征 |
4.1.2 分水平地温分布特征 |
4.1.3 地温垂向分布特征 |
4.2 淮北煤田地温分布特征 |
4.2.1 地温梯度分布特征 |
4.2.2 分水平地温分布特征 |
4.2.3 地温垂向分布特征 |
4.3 小结 |
5 两淮煤田岩石热物理性质测试与评价 |
5.1 两淮煤田岩石热导率测定与评价 |
5.1.1 概述 |
5.1.2 样品采集与测试结果 |
5.1.3 测试数据分析 |
5.2 两淮煤田岩石放射性生热率测定与评价 |
5.2.1 概述 |
5.2.2 样品采集与测试结果 |
5.2.3 测试数据分析 |
5.3 大地热流分布特征 |
5.3.1 研究现状 |
5.3.2 大地热流计算 |
5.3.3 热流值和地温梯度的关系 |
5.3.4 热流值和生热率的关系 |
5.4 小结 |
6 两淮煤田现今温度场控制因素 |
6.1 区域地质背景对两淮煤田地温的控制作用 |
6.1.1 华北板块地温特征 |
6.1.2 区域地质背景对两淮煤田地温的控制 |
6.2 地质构造对现今地温场的影响 |
6.2.1 基底起伏和褶皱构造对现今地温场的影响 |
6.2.2 断层构造对现今地温场的影响 |
6.3 岩性对现今地温场的影响 |
6.3.1 热导率对现今地温场的影响 |
6.3.2 松散层厚度对现今地温场的影响 |
6.3.3 煤层对现今地温场的影响 |
6.4 地下水对现今地温场的影响 |
6.4.1 地下水流动对地温场的影响 |
6.4.2 地热水化学特征与地温场的关系 |
6.5 岩浆岩对现今地温场的影响 |
6.6 小结 |
7 地温场控制模式及其数值模拟研究 |
7.1 地温场控制模式 |
7.2 控温模式的数值模拟研究 |
7.2.1 数值模拟理论 |
7.2.2 褶皱型控温模式数值模拟 |
7.2.3 断裂型控温模式数值模拟 |
7.2.4 褶断型控温模式数值模拟 |
7.2.5 流固传热耦合型控温模式数值模拟 |
7.3 小结 |
8 两淮煤田地热资源评价与利用前景分析 |
8.1 地热资源储量计算 |
8.1.1 储量计算级别的确定 |
8.1.2 热储法地热资源储量计算 |
8.1.3 储存量法地热资源储量计算 |
8.2 地热流体可采量计算与评价 |
8.2.1 地热流体可采量计算 |
8.2.2 地热资源量评价 |
8.3 两淮煤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前景 |
8.3.1 地热资源直接利用 |
8.3.2 煤矿井下低温地热资源(废热)的开发利用 |
9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 |
(8)煤矿上、下山开采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上、下山开采的比较 |
(1) 运输和提升方面 |
(2) 在排水方面上山开采时, 采区的涌水直接流入井底水仓, 一次排到地面, 排水系统比较简单 |
(3) 在掘进方面 |
(4) 在通风方面 |
2、下山开采应用 |
3、辅助水平的应用 |
(9)上、下山开采的合理顺序与开采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 上、下山开采的合理开采顺序 |
1.1 采区合理开采顺序应满足的要求 |
1.2 上、下山采区开采顺序类型及典型分析 |
1.3 采区开采顺序现状及其效果 |
2 上、下山相结合开采方式 |
3 上、下山相结合开采方式的应用 |
4 下山开采的影响因素及采取的措施 |
(10)合理布置巷道 降低巷道掘进率(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加大采区工作面的长度 |
2 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方法 |
3 实施上下山联合开采 |
4 推广沿空留巷方法 |
5 采用机轨合一巷和机轨合一上 (下) 山的布置方法 |
6 结束语 |
四、上、下山相结合开采方式在龙湖煤矿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木家庄煤矿深部软岩巷道变形破坏机理及支护研究[D]. 张荟懿.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InSAR/GIS的矿区地下非法开采监测关键技术研究[D]. 夏元平.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3]煤与瓦斯突出对局部通风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 金佳.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4]宽条带全柱开采覆岩破坏机理及地表沉陷规律研究[D]. 刘贵.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0(08)
- [5]车集矿煤柱工作面开采技术研究[D]. 耿继业.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6]煤矿废弃地环境修复及其再生研究 ——以徐州为例[D]. 李缓. 苏州大学, 2019(04)
- [7]两淮煤田地温场分布规律及其控制模式研究[D]. 徐胜平. 安徽理工大学, 2014(01)
- [8]煤矿上、下山开采的应用[J]. 梁立臣. 科技与企业, 2013(01)
- [9]上、下山开采的合理顺序与开采方式[J]. 张楚贤. 价值工程, 2011(12)
- [10]合理布置巷道 降低巷道掘进率[J]. 杨平. 煤炭技术,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