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世纪卫生改革与发展应重视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陈伟[1](2021)在《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双一流”建设作为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项国家战略,是近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工作。“双一流”建设战略的实施,是提升国家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是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必然选择。为更好对接国家层面的“双一流”建设方案,辽宁省政府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出台《辽宁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分类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将一流学科建设作为重要抓手,通过提升一流学科建设水平,提高辽宁省高等教育竞争力与区域整体实力,为实现辽宁省成为高等教育强省提供坚实保障。本研究基于服务辽宁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理念,运用文献分析、统计分析、比较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建设一批对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起支撑、引领作用的一流学科,大幅提升辽宁省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首先,本研究阐释了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历程与发展基础,对一流学科数量、层次结构、第四轮学科评估以及学科建设成果等,代表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总体现状的指标进行分析。其次,在分析现状基础上,提出当前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此提出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对策建议:一是科学定位学科方向,服务经济发展需求。学科方向的定位要聚焦于辽宁产业发展需求,将一流学科建设方向凝练到服务辽宁全面振兴、促进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上;二是营造学科发展环境,提升学科影响力。一流学科建设实力的增强不仅要在硬件设施上加大投入,而且也要在软实力文化上加大投入力度;三是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打造一流学科队伍。组建一流学科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在通过多渠道引入人才后,要重视人才后期培养,提升科研人才的创新能力;四是多元筹措经费,拓宽资金投入渠道。高校资金的来源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支持,而是要积极吸引企业、社会资本的多方支持,不断拓宽学科建设经费筹资渠道,确保学科建设有充足的经费支撑。
邹群霞[2](2020)在《中美《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语言领域》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际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背景下《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研究已成为早期儿童教育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语言领域是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其中一个领域,对中美《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语言领域》(以下简称《标准·语言领域》)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为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语言领域的修订确立相应的参照,也为我国早期儿童的语言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与思考。本文以中美《标准·语言领域》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法、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比较法对中美《标准》制定背景、价值取向、目标和《标准·语言领域》的内容、实施及效果等进行比较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对中美《标准》制定背景的比较,在国际背景方面,全球化时代背景是影响中美两国《标准》制定及其推进极其重要的元素;国内外学前教育相关研究成果交流直接或间接对中美《标准》制定起推进作用。同时,中美两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背景的不同,进而对《标准》制定产生影响;(2)从课程政策视角探析中美《标准》的价值取向与目标,研究发现我国《指南》价值取向以幼儿为中心和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美国《标准》则呈现自由主义取向、保守主义取向和社会效率取向等多元价值取向态势。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实施教学范式改革、实施评价改革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中美《标准》制定的目标,但中美目标方向并不一致;(3)通过对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的形式结构、内容结构和结构性质的比较分析,发现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同为指导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学前教育课程政策文件,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不仅表现在编排体例、语言表述等形式结构方面,在基本框架设计上也呈现各自的特点,美国《标准·语言领域》结构框架所反映的框架性质和一体化衔接值得我们学习;(4)在借助于NVivo12软件对《标准·语言领域》相关内容进行编码与分析,结果表明: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在子领域分类、内容标准与表现标准、策略与建议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反映了两国语言领域的教育理念与理论取向。两国在早期儿童语言教育上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关注语言发展的全面性。美国《标准·语言领域》关注语言与文化的相互渗透,为特殊需要儿童的语言发展提供支持,语言发展强调向早期读写偏移等理念。中美《标准·语言领域》也分别体现了“全语言教育”取向和“平衡化教育”取向;(5)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状况、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现状总体没有美国的实施现状乐观;我国受访教师对《标准·语言领域》实施评价感知与认同度较低;在样本数据下,美国受访教师的实施效果测度值总均值高于我国受访教师的实施效果测度值总均值。通过对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的研究得出主要的启示:一方面,对我国《标准·语言领域》修订的启示是标准修订需兼顾稳定性与发展性;标准修订需考虑连续性与阶段性;标准修订需考虑综合性与个别化;标准修订需注重指引性与操作性的统一;标准修订需平衡统一性与适宜性。另一方面,对《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的启示是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构建《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的支持系统;发展我国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项目与评估体系。
刁瑜[3](2018)在《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何优化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重大命题,亦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该核心问题产生的逻辑如下:课程是人才陪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专业课程设计简约化是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优化的核心。基于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困境的反思和国际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VLIM)进程的探究,本研究选取高职专业课程设计比较研究这一主题,尝试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这一研究领域做出一定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以“以简驭繁”(LIM)作为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构建基于专业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课程设计完备形态,探讨课程设计外在形式简约化与内在实质简约化的融合,尝试借鉴比利时高职课程设计经验,探寻具有我国鲜明职教特色的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新路径。本研究在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两大研究问题:一是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形态是什么,是如何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此为对“应然”课程设计命题的追问;二是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经验及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经验借鉴与有益启示是什么?此为对“实然”课程设计命题的探究。在对相关文献的检索、梳理的基础上,本研究从以简驭繁、高职课程设计、高职课程设计的比较三个方面对国内外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呈现、解析。对比利时高职专业课程设计进行比较分析,聚焦于外在形式简约化和内在实质简约化的两个维度。其中,形式简约化主要关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制度结构;实质简约化则关注高职课程设计自身的优化发展。基于这样的分析逻辑,在第二章中构建了本研究的比较分析框架。首先,依据高职教育课程的发展模式和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模式的两条标准,选取了比利时作为本研究的比较对象;其次,根据贝雷迪(G.Z.Bereday,1964)比较教育研究四阶段模型,明确了本研究的两条研究主线:历史分析和切面分析;最后,根据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从结构和功能两大维度选取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模式三大基本要素以及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VLIM),作为本研究比较分析的参照项,并最终构建了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比较分析框架。基于比较分析框架,本研究尝试构建一个高度抽象的高职专业课程设计分析模型。在分析模型中,外圈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外部环境,是指影响高职课程设计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如政府、雇主、专业组织、培训机构、教师/培训者、学习者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中圈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是指整个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制度架构;内圈则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核心圈,是指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三大基本要素。可以说,只有建立了这样一个高度抽象的分析模型,才能保证对比利时高职课程设计的探讨上升至系统层面,且保证其结论使用在同一话语平台,结论也就有了可通性,这样才能在我国高职专业课程设计模型构建这一层面提出有效结论。
汪艳涛[4](2015)在《农户分化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因此要确保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变,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农户分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农民兼业化严重,出现了农村生产的老龄化和空心化问题,造成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这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相矛盾;再加上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农业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呈恶化趋势,而我国农业经营主体仍以经营规模小、自给半自给的家庭经营为主,这种经营模式很难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因此,必须创新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具有一定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从而改变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鉴于以上原因,本文按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时间顺序,对本文进行了结构安排。第一,培育前准备阶段研究内容: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进行界定,并且分析其主要的特征,从而找出研究需要的相关理论;通过对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的历程进行梳理,从其演变轨迹中找出其产生的动因和趋势;并从生产要素视角探寻培育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第二,培育过程阶段研究内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机理模型,并对机理模型进行流程分解,从而加强每一流程的控制性;在过程模型和流程分解的基础上,对政府、农户、社会组织等的权责进行社会分工,构建他们之间协调合作机制。第三,培育后运行反馈阶段研究内容: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后的运行模式进行了探讨,比较了各种运行模式的优劣;构建了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绩效评价体系;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路径选择。论文主要结论包括:(1)要清晰界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相关概念。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虽然学者们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概念、特点进行了相关说明和研究,但是目前学术界仍没有达成一个权威或一致的定义。定义的模糊很容易造成对政策的错误解读,尤其是地方政府在实际执行时,很容易由于概念错误解读而产生不当的行为。因此,需要完善概念的制定、修订工作,从而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是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历程的梳理,我们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经历了解放前的原子化经营、计划经济的合作经营和市场经济的社会化经营等几个阶段,从其发展趋势来看,农业经营主体逐渐走向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和社会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是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需要生产要素的支持,但是要素配置中要根据经营主体的差异性提供差异化的要素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需要农村金融、人力、土地、技术和制度等各种要素的支持。利用山东省调研数据,采用多元Logit模型各要素支持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各个生产要素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的效果不同,并且相同要素对不同类型的主体支持效果也不同,这就决定了在培育过程中,要发挥各要素的不同作用,同时要好注意针对不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差异化的要素支持政策。(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对其培育过程进行流程分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过程是一个融汇了人力、资金、土地、技术、信息、管理等要素的综合配置,以及在要素配置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农户、金融机构、农业协会、信息部门、物流部门等多种社会组织共同协调配合,其培育过程是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与一体的系统工程。要完成这样的一个复杂系统,需要对其进行流程分解,从而将复杂系统分解成有序地、简单的流程进行管理,有利于加强对每一流程的控制和考评。(5)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想长效发展,必须创新其运作模式,建立运作过程中各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不是简单的促使其产生,更要注重其产生后的长效运作模式。长效运作模式必须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础,建立各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传统的“农户+企业”运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要求,必须创新运作模式。在坚持实用、有效和可持续原则的基础上,推行“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和股份合作制运作模式,同时加强买断式、合同式、合作式、企业化和股份式利益联结机制。(6)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效果的好坏,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绩效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后,为了实行反馈控制,需要对其培育效果进行合理评价,所以,必须构建有效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要考虑到财务指标,也要重视培育过程中的流程、市场、成员、技术和社会等非财务指标的设计,从而更全面地考察每一指标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效果,从而更能加强其培育流程的管理,通过指标评价反馈,找出控制的重点。(7)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路径选择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的较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为我所用,但考虑到国外政策、文化、经济、地理等要素的差异性,我国要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有选择性地进行借鉴,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提出加强农业经营主体自身管理水平、生产技术,加快土地要素流转体制创新、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机制、改革农业补贴和税收制度等措施,构建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
宋华忠[5](2013)在《新社会阶层的兴起与中国共产党领导权实现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不断深入、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中持续发展壮大的社会群体,经历了缓慢起步、快速成长阶段,新的社会阶层进入稳定发展时期。这一群体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培育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具有重要的促发展、促和谐功能;同时,新社会阶层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也具有多元多样的特点。新社会阶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工人阶级重要而可靠的同盟军。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除了发挥工人阶级、广大农民的主力军作用外,还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凸显新的社会阶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生力军作用。发挥新社会阶层的生力军作用,使其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能量,就必须加强党对新社会阶层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来源于无产阶级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权,但要实现对新社会阶层的有效领导,必须构建团结联系的体制机制,在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中,引导新社会阶层认同和接受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对新社会阶层领导权的实现,取决于构建团结引导体制机制的有效性和团结引导工作的有效性。对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担负着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重任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加强对新社会阶层的团结引导,需要在加强自身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同时,着力在三个方面付出努力:首先,发挥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政治包容性强的特点和优势,将团结引导新社会阶层纳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框架。积极稳妥地在新社会阶层人士中发展民主党派成员,使参政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引导新社会阶层的组织依托;同时要加强人民政协自身建设,适应社会结构的变化,积极稳妥地调整政协界别政策,把新社会阶层中的优秀代表人士吸纳进人民政协,加强界别建设,在引导他们有序政治参与中实现党对新阶层的领导。其次,充分挖掘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资源优势,依托党的组织网络,把团结凝聚新社会阶层工作纳入党的群众工作体系。基层党组织在团结凝聚新社会阶层中,要注重发挥模范堡垒作用,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给予这一社会群体特别关注,创新思路载体,建立健全机制,以真情服务为先导,以社会实践为平台,以典型示范为引领,以“两新”组织党建为机遇,以社区和社会组织为重要阵地,做好团结引导工作。再次,把社会组织和城市社区作为团结引导新社会阶层的基础阵地。在国家与社会相对分离、公民社会初露雏形的条件下,社会组织是境外势力、异己力量与中国共产党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点领域,社区也成为有关社会力量争相施加影响的空间和舞台。因此,中国共产党要坚守社会组织和社区这一基础阵地,加强对新社会阶层的团结引领,潜移默化地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工作,增加新阶层人士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在他们的“同意”和“意见一致”基础之上实现党对新社会阶层的领导。为此,在社会组织层面,要构建党与社会组织的联系机制,依托枢纽型社会组织和枢纽式管理联系机制,加强对众多社会组织的联系,使社会组织在助推新社会阶层事业发展的同时,成为党团结联系新社会阶层的桥梁和纽带。在社区层面,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要把团结引导新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纳入群众工作体系,整合社区资源,共同做好工作。
么红杰[6](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研究指明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郭艳[7](2011)在《周恩来民族团结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在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期间,他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提出了许多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问题理论和观点,为实现国内各民族的空前大团结,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社会主义民族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周恩来在长期的民族工作实践中,对促进民族团结进行了有益探索,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其民族团结思想内容丰富而广泛,深入研究老一辈无产阶级理论家的民族团结思想及开展民族团结工作的方法和实践,对于我们今天的民族理论发展和民族工作实践,仍有现实指导意义。本着较为全面,客观和科学的态度,本论文从民族团结的基础理论、继承发展、特点以及意义等方面,对周恩来的民族团结思想和实践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地研究,旨在凸显周恩来民族团结思想在加强当前我国各民族大团结、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中的现实指导意义。
王炳[8](2011)在《新型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建国之后,出于发展的需要,我国许多城市因煤而建、因煤而兴,一直以来,煤炭资源型城市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都作出着巨大的贡献。但随着资源的枯竭、资源开采成本的提升、下岗人员的增多、环境污染的加重,煤炭资源型城市和地区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和困境。近些年,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深入贯彻,加之壮大县域经济战略的提出、新的煤炭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使得现阶段我国的煤炭资源开发出现了诸如开发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产品附加值高、行业国有化程度提高、产业集群化发展等许多有别于传统的发展特点。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通过对传统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所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新型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的概念,并对概念的内涵,即对其资源开采、加工,以及城市的建设发展等诸方面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特点加以总结论述。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县级市)为例,试图在与以往煤炭资源开发模式的对比中,对灵武市经济发展、煤炭资源开发等方面呈现出的新特点、新举措以及仍然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总结,为灵武市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政策依据,并为与之类似的地区提供一定的借鉴。最后,本文更进一步针对我国新型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增强其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政策建议。
刘明生[9](2010)在《公共服务背景下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模式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提出公共服务背景下,为了解决我国体育公共服务总量供给、体育公共服务主体单一等问题,必须重视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在城市体育服务建设中作用和功能的发挥。因此,加强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模式的研究,将对加快体育行政部门职能转移进程、构建一个公平普惠、完备、高效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逻辑分析法等,对公共服务背景下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模式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初步构建了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理论架构,结合上海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现状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模式、策略及路径。研究发现,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状况薄弱,组织功能定位不够清晰。主要存在组织功能定位与体育公共服务对接不协调,组织服务的专业化不够,组织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等方面不强,难以满足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需要。在公共服务背景下,体育领域政府职能转移滞后,与体育领域外政府职能转移相比明显缓慢。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模式、政府转移职能的不够明确,政府促进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路径选择不够清晰,对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核心类组织扶持力度不够等方面不足,影响了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在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作用的发挥。我国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主要经历四个阶段:政府主导型的依附政府发展阶段(建国初——文革前);社会体育组织停滞阶段(文革中):政府主导型恢复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选择与社会选择模式并存下的多元化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社会转型对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以下方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给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政府职能转变给城市社会体育组织作用的发挥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要求是: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由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功能由普化到专门化、管理理念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组织结构由同质向异质转变。体育公共服务建设对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要求是:以参与体育公共服务为主要目标;有效承接公共体育服务职能,成为政府帮手;有效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效能。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在体育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以下方面:是体育公共服务主体之一,实现供给主体多元化;是实现体育公共服务社会化的有效途径;是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组织基础。上海市基本形成有利于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法制环境、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迅速、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建立了四级健身设施网络体系、市民对体育健身多元化需求、体育行政部门启动对社会体育组织规范化评估、初步构建政府主导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对体育健身组织员的调查发现:组织成员对活动组织、健身指导、设施状况等方面满意程度不高问题。体育公共服务建设中,政府职能转移难以有效实施,社会体育组织分类发展方面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其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功能发挥。按照体育公共服务分类,将社会体育组织有效分成组织服务、活动服务、指导服务、信息服务、设施服务、体质监测等六类服务组织,以更好的实现参与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功能对接,为城市居民提供高质量的体育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建设中,政府通过重点扶持六类服务核心组织,以六类核心组织为主要载体,以更好的实现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与社会体育组织的功能对接。建立政府引导下的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模式,构建惠及城市居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应明确自身角色定位,通过提供合理政策、制度供给来促进社会体育组织发展。建立分类承接、分层实施的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其在体育公共服务中作用。
刘锐[10](2004)在《从土地利用变化看北京旧城的保护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个有着3000年建成历史800多年建都历史的北京旧城,它的保护与发展一直是举世瞩目的话题。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整个城市建设逐步以旧城为中心较大规模地展开来了,保护与发展直接在北京旧城里面交锋,带来前所未有的种种问题,各种角度对北京旧城的保护与发展的论述莫衷一是。论文首先通过检索收集建国以来的几种国内重要期刊所有关于北京的文章,通过分类、整理、分析、总结获得北京旧城保护与发展的工程实践、规划研究等的客观认识。在这种客观认识基础上探究了北京旧城发展与变化的本质。几十年来,在北京旧城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背后,是城市土地性质和功能要求的演变。作为首都的城市中心,北京旧城的性质和功能要求自1949年以来经历了多次变化,这些变化直接体现在承载城市功能的土地上。本论文对北京旧城不同时期三张地图(1949、1981、1996)进行统一标准处理以后,利用GIS技术获得这三个时段的旧城土地性质、面积、空间分布一体化数据,进而两两叠加获得解放以来的北京旧城城市土地性质、面积、比例、空间分布等变化的现实状况。通过这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从总体规划布局层面上了解北京旧城50年的性质和功能要求的实际变化,也在土地利用层面上了解了北京旧城保护与发展的真实状况。客观全面了解北京旧城几十年来保护与发展的状况之后,论文对北京旧城保护和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对新世纪北京旧城的保护与发展做了一定的展望。论文运用实证的方法努力从土地利用角度剖析北京旧城建国来的保护发展真实的本质。论文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论述了这一问题提出的缘起和研究意义,简单介绍了土地利用基础理论,阐述了从土地利用角度研究北京旧城的意义和必要。论文第二部分(第三章、第四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从756篇关于北京的期刊论文的整理分析入手,研究了北京旧城保护与发展的各种客观现实与问题,同时利用1949、1981、1996三个年代GIS属性、数据、空间、过程一体化信息剖析了几十年北京旧城土地利用的变化现实概况。论文第三部分(第五章、第六章)在第二部分获得旧城保护与发展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的客观现实基础<WP=4>上,进而分析和判断其中的动力机制和问题根源。论文最后一章对北京旧城保护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并作展望。本文是一种利用GIS建立切片叠加分析旧城土地利用现实的一种方法,概略分析完北京旧城土地利用现状后,更希望为今后建立一种研究方法框架和提供北京旧城GIS基础模型。
二、新世纪卫生改革与发展应重视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卫生改革与发展应重视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建设一流学科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要求 |
(二)建设一流学科是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关于学科建设的研究 |
(二)关于一流学科建设的研究 |
(三)文献述评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理论分析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学科 |
(二)一流学科 |
(三)一流学科建设 |
二、一流学科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 |
(一)政策因素 |
(二)人才因素 |
(三)资金因素 |
(四)文化因素 |
三、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 |
(一)服务社会发展需要原则 |
(二)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原则 |
(三)前瞻性原则 |
第三章 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现状分析 |
一、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历程 |
二、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发展基础 |
三、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
(一)一流学科数量 |
(二)一流学科层次结构 |
(三)第四轮学科评估 |
(四)学科建设成果 |
四、辽宁省一流学科服务全省重大发展需求 |
五、辽宁省与部分省域一流学科建设比较分析 |
第四章 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面临的困境 |
一、顶尖学科相对缺乏 |
二、理工类与人文社科类学科比例失衡 |
三、学科文化建设欠缺 |
四、人才引进困难及人才流失问题 |
五、高校财政经费差异较大 |
第五章 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科学定位学科方向,服务经济发展需求 |
(一)凝练学科方向,加强顶层设计 |
(二)提升一流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力 |
二、营造学科发展环境,提升学科影响力 |
(一)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
(二)重视学科声誉培育 |
三、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打造一流学科队伍 |
(一)引进高层次学科人才 |
(二)重视高层次人才培养 |
四、多元筹措经费,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中美《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语言领域》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内容 |
二、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美《标准》制定背景的比较 |
第一节 中美《标准》制定的国际背景 |
一、全球化趋势时代的发展 |
二、国际学前教育质量提升项目的推广 |
三、早期儿童理论研究成果的产出 |
第二节 中美《标准》制定的国内背景 |
一、政党的教育政策主张 |
二、政府财政的支持 |
三、教育立法的推进 |
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五、学前教育的改革 |
第二章 中美《标准》价值取向与目标的比较 |
第一节 中美《标准》价值取向的比较 |
一、中美课程政策的决策模式 |
二、中美《标准》的价值取向 |
第二节 中美《标准》目标的比较 |
一、促进教育公平 |
二、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
三、实施教学范式改革 |
四、促进教育质量评价方式改革 |
五、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 |
六、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
第三章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结构的比较 |
第一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形式结构的比较 |
一、文本呈现形式 |
二、文本编排体例 |
三、文字表述形式 |
第二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内容结构的比较 |
一、组成要素 |
二、基本框架 |
第三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结构性质的比较 |
一、框架的性质 |
二、一体化的衔接 |
第四章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内容的比较 |
第一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内容概况 |
一、中美语言领域“语言”的内涵 |
二、语言领域内容的分析框架 |
三、语言领域指标统计概况 |
第二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引言的比较 |
一、引言的内容 |
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念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子领域的比较 |
一、子领域的内容划分 |
二、子领域的比较分析 |
第四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内容标准与表现标准的比较 |
一、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的内容 |
二、内容标准与表现标准的比较分析 |
第五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策略与建议的比较 |
一、策略与建议的内容 |
二、策略与建议的比较分析 |
第五章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实施与效果的比较 |
第一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现状的比较 |
一、调查问卷设计及数据处理 |
二、现状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实施过程的比较 |
一、《标准·语言领域》实施推进的层级 |
二、课程实施计划制订 |
三、教师的语言教育实践活动 |
第三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实施效果的比较 |
一、实施效果测度指标体系 |
二、实施效果测度统计分析 |
三、教师对《标准·语言领域》及实施效果评价 |
第六章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研究结论、启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
一、中美《标准·语言领域》之共性 |
二、中美《标准·语言领域》之差异 |
第二节 研究的启示 |
一、对我国《标准·语言领域》修订的启示 |
二、对我国《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的启示 |
第三节 研究的反思 |
一、研究的不足 |
二、研究的展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题目解读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题目解读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以简驭繁(Less is More,LIM)”极简主义的研究 |
二、关于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 |
三、关于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比较的研究 |
四、研究文献简评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理论依据 |
二、研究假设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框架 |
五、研究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必然取向:简约化 |
一、简约化与专业课程设计优化 |
二、高职课程设计的中心议题:专业课程的简约化 |
三、专业课程优化要求课程设计简约化 |
第二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简约化的知识观照 |
一、课程设计简约化对实践知识的关注 |
二、课程设计简约化的新视角:LIM |
三、课程设计简约化的核心:VLIM |
第三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分析框架的构建 |
一、比较对象的选择 |
二、分析框架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梗概 |
第一节 比利时教育体系概览 |
一、比利时国家简介 |
二、比利时教育体系简况 |
三、比利时高等教育体系概况 |
第二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概要 |
一、比利时高职教育的基本制度与政策框架 |
二、比利时高职教育的资助政策与经费来源 |
三、比利时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质量监控 |
四、比利时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 |
第三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 |
一、中职教育课程的延续 |
二、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 |
三、分层级资格证书体系 |
四、开放的职后培训途径 |
五、以简驭繁的课程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概述 |
第一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 |
一、萌芽自发阶段(1830独立前) |
二、制度规范阶段(1830~1914-1918) |
三、质量提升阶段(1945~1970) |
四、标准规范阶段(1960~1988) |
五、未来发展展望(1989~至今) |
第二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 |
一、技术回归:方法论 |
二、目标驱动:以人为本 |
三、设计导向:以简驭繁 |
第三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构成要素 |
一、高职课程设计中的注册制课程 |
二、高职课程设计中的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分类 |
第四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实证研究 |
一、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专业标准 |
二、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
三、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质量保障 |
四、典型案例解析:三所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比较 |
一、高职课程设计比较分析框架的应用 |
二、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差异 |
三、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共性 |
第二节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经验 |
一、协调各方利益相关者 |
二、构建制度化设计框架 |
三、关注课程设计简约化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借鉴 |
第一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梗概 |
一、历史演变 |
二、设计模式 |
三、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主要问题 |
一、课程目标的职业性不够 |
二、课程内容的操作性不强 |
三、课程模式的同质化严重 |
第三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改进对策——基于LIM视角 |
一、建立“政府一市场”的课程管理机制 |
二、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 |
三、完善高等职业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标准 |
四、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
五、借鉴比利时经验中坚守中国文化自信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缩略词列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APPENDIX) |
附录1 比利时高职院校专家访谈函 |
附录2 比利时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学与纺织品模块课程计划课程 |
附录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妆品科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医疗保健)护理模式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医疗保健)老年保健模块课程表 |
附录9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工商管理高职模块化培训指南(适用至2017年8月31日) |
附录10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酒店与餐饮管理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11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旅游管理模块课程计划(适用至2017年8月31日) |
附录12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银行、证券金融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1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机电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1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电子模块课程表 |
附录1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工业IT模块课程表 |
附录1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冷却与加热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1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航空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1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机械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19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电信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20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骨科缓急药物模块课程表 |
附录21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图书馆与纪录片信息科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22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特殊教育模块课程表 |
附录2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人事管理模块课程表 |
附录2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高级咨询模块课程表 |
附录2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社会文化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企业联合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聋人口译员模块课程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
后记(EPILOGUE) |
致谢(ACKNOWLEDGEMENT) |
(4)农户分化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动态 |
1.2.2 国内文献动态 |
1.2.3 研究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1.4.3 创新之处 |
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特征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 |
2.1.1 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 |
2.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内涵 |
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类型 |
2.2.1 专业种养大户 |
2.2.2 家庭农场 |
2.2.3 农民合作社 |
2.2.4 农业龙头企业 |
2.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征 |
2.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总体特征 |
2.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各类型特征 |
2.4 论文相关理论基础 |
2.4.1 分工与协作理论 |
2.4.2 规模经济理论 |
2.4.3 产业组织理论 |
2.4.4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历程、动因与发展趋势 |
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历程 |
3.1.1 解放前的原子化小农经营 |
3.1.2 计划经济下的合作化经营 |
3.1.3 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化经营 |
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的动力机制 |
3.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的内部动力 |
3.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生的外部动力 |
3.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趋势 |
3.3.1 农业生产逐渐转向多元化经营 |
3.3.2 农业生产逐渐转向产业化经营 |
3.3.3 农业生产逐渐转向专业化经营 |
3.3.4 农业生产逐渐转向集约化经营 |
3.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必要性和可行性 |
3.4.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必要性 |
3.4.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可行性 |
3.5 本章小结 |
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影响要素分析 |
4.1 我国农村生产要素发展状况分析 |
4.1.1 农村人力要素发展状况分析 |
4.1.2 农村金融要素发展状况分析 |
4.1.3 农村土地要素发展状况分析 |
4.1.4 农村技术要素发展状况分析 |
4.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要素影响 |
4.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要素影响理论模型 |
4.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要素影响实证检验 |
4.2.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要素影响检验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机理与流程管理机制 |
5.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原则与目标 |
5.1.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原则 |
5.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目标 |
5.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机理模型 |
5.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机理中的要素配置 |
5.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机理空间扩散模型 |
5.2.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机理的差异化分析 |
5.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管理设计 |
5.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设计目标 |
5.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设计原则 |
5.3.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设计思路 |
5.3.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管理构建 |
5.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参与主体角色分工 |
5.4.1 培育流程中参与主体角色分工存在的问题 |
5.4.2 培育流程中参与主体角色分工遵守的原则 |
5.4.3 培育流程中参与主体角色构成与职责分工 |
5.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参与主体合作机制 |
5.5.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参与主体合作必要性 |
5.5.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合作博弈模型 |
5.5.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参与者博弈策略选择 |
5.5.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流程参与主体利益协调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化运作模式与利益联结机制 |
6.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作模式选择的原则 |
6.1.1 适用性原则 |
6.1.2 有效性原则 |
6.1.3 可持续原则 |
6.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作模式的类型及特点 |
6.2.1 “公司十农户”型运作模式 |
6.2.2 “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型组织模式 |
6.2.3 股份合作制组织模式 |
6.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化运行机制 |
6.3.1 “公司+农户”模式的运行机制 |
6.3.2 “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的运行机制 |
6.3.3 股份合作制的运行机制 |
6.3.4 运行机制需要重视几个问题 |
6.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作过程中的利益联结机制 |
6.4.1 利益联结机制存在的模式 |
6.4.2 利益联结机制存在的问题 |
6.4.3 利益联结机制的路径选择 |
6.5 本章小结 |
7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7.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绩效评价必要性、原则和思路 |
7.1.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
7.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绩效指标构建原则 |
7.1.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绩效指标构建思路 |
7.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绩效评价体系框架设计 |
7.2.1 财务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
7.2.2 流程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
7.2.3 市场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
7.2.4 成员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
7.2.5 技术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
7.2.6 社会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
7.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 |
7.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绩效评价指标选取 |
7.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绩效评价指标说明 |
7.3.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绩效评价指标验证 |
7.4 本章小结 |
8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路径选择 |
8.1 国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经验与启示 |
8.1.1 国外家庭农场发展经验与启示 |
8.1.2 国外合作社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8.1.3 国外农业企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
8.2 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路径选择 |
8.2.1 宏观层面培育路径选择 |
8.2.2 微观层面培育路径选择 |
8.3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新社会阶层的兴起与中国共产党领导权实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一手文献资料情况 |
三、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 主要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之处 |
四、 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新社会阶层 |
(二) 党的领导权 |
第一章 应运而生:新社会阶层的历史发展与基本状况 |
一、 新社会阶层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 国家现代化的整体转型 |
(二) 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推进 |
二、 新社会阶层的萌动、产生与成长 |
(一) 缓慢起步阶段(1978—1992) |
(二) 快速成长阶段(1992—2002) |
(三) 稳定发展阶段(2002—2012) |
三、 新社会阶层的现状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
(一) 上海新社会阶层六类群体的数量与行业分布 |
(二) 上海新社会阶层的行为与思想特征分析 |
(三) 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
四、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党对新阶层的领导权:理论渊源、基本条件与实现路径 |
一、 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基本论述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 |
(二) 列宁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 |
(三) 毛泽东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 |
二、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启示 |
三、 党领导新社会阶层的基本条件和主要路径 |
(一) 党实现对新社会阶层领导权的基本条件 |
(二) 党对新社会阶层领导权的实现路径 |
四、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党领导新社会阶层的制度保证 |
一、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社会整合功能 |
二、 参政党:团结凝聚新社会阶层的组织依托 |
(一) 民主党派社会基础的嬗变 |
(二) 依托参政党团结凝聚新社会阶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三、 人民政协界别:党领导与整合新社会阶层的战略路径 |
(一) 社会结构变化要求人民政协界别设置相应调整 |
(二) 扩大新社会阶层有序政治参与需要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政协界别政策 |
(三) 积极稳妥调整人民政协界别政策 |
四、 余论: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团结引领新社会阶层人士中的作用 |
五、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层党组织:团结凝聚新社会阶层的模范堡垒 |
一、 基层党组织: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 |
(一) 基本概念与功能定位 |
(二) 基层党组织与群众工作 |
二、 基层党组织团结凝聚新社会阶层的方式与路径 |
(一) 以真情服务为先导 |
(二) 以社会资源为依托 |
(三) 以社会实践为平台 |
(四) 以“两新”组织党建为机遇 |
(五) 以典型示范来引领 |
(六) 以社区和社会组织为主要阵地 |
三、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会组织:党团结凝聚新社会阶层的桥梁纽带 |
一、 社会组织:概念、概况与功能 |
(一) 基本概念 |
(二) 发展概况 |
(三) 基本功能 |
二、 社会组织:团结凝聚新社会阶层人士的组织依托 |
(一) 从“社会人”到“组织人” |
(二) 依托枢纽式社会组织联系机制团结凝聚新社会阶层 |
(三) 现实困境与努力方向 |
三、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社区:党团结领导新社会阶层的基础阵地 |
一、 城市社区的前世今生:上海实践 |
二、 依托社区团结领导新社会阶层的可行性分析 |
(一) 社区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 |
(二) 各类社区人在不断成长 |
(三) 社区民间组织快速发展 |
(四) 基层民主建设稳步推进 |
(五) 社区党建取得积极成效 |
三、 依托社区团结凝聚新社会阶层的实践路径 |
(一) 在社区党组织功能重塑中团结新阶层 |
(二) 在凸显社区的服务功能中团结新阶层 |
(三) 在社区民间组织和社区精英的成长中团结新阶层 |
(四) 在社区公共精神的培育中团结新阶层 |
(五) 在有序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中团结新阶层 |
四、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6)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理论层面 |
1.1.2 现实层面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4.3.3 攻关计划 |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
5.4.5 科技投资结构 |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
7.1 科技评价综述 |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
7.3.2 样本归集 |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周恩来民族团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周恩来是我国杰出的民族理论家 |
1.2 周恩来民族理论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关于民族团结的基本理论 |
2.1 马、恩、列、斯对民族团结的经典论述 |
2.2 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我国民族政策的总原则 |
2.3 民族团结是民族关系的主线 |
2.4 民族团结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程中不断向前发展 |
第三章 周恩来民族团结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3.1 周恩来民族团结思想形成的基础 |
3.2 周恩来民族团结思想的主要内容 |
3.3 周恩来民族团结思想的特点 |
第四章 周恩来民族团结思想的意义与当代启示 |
4.1 学习研究周恩来民族团结思想的意义 |
4.2 学习研究周恩来的民族团结思想对当前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新型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实践意义 |
(三) 理论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的研究成果 |
(二) 国内的研究成果 |
(三) 资源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评价 |
三、研究方法 |
(一) 唯物辩证法是方法论的基础 |
(二)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三)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及技术路线图 |
(一) 主要创新点 |
(二) 技术路线图 |
五、研究目标 |
第一章 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基础理论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发展阶段理论 |
二、增长级理论 |
三、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
四、大推进理论 |
第二节 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 |
一、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 |
二、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负效应 |
三、理论的困惑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孕育、诞生和发展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我国资源型经济中应用的现实基础 |
第二章 我国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对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的一般认识 |
一、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的概念界定 |
二、我国煤炭资源型县域概况 |
三、我国煤炭资源型县域的形成 |
第二节 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
一、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般性问题 |
二、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特殊问题 |
第三节 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自然条件的制约 |
二、发展理念约束 |
三、相关制度限制 |
第三章 新型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内涵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新型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内涵 |
一、新型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 |
二、新型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的特征 |
三、新型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视角 |
第二节 新型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特征形成的原因分析 |
一、提升国家煤炭产业等级的发展需求 |
二、自然资源禀赋优势 |
三、后发优势作用明显 |
第三节 灵武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特点 |
一、灵武市概况 |
二、产业发展状况 |
三、灵武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发展状况 |
第四节 灵武可持续发展总体环境的SWOT分析 |
一、优势 |
二、劣势 |
三、机会 |
四、挑战 |
第四章 新型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促进新型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应重视的几个关系 |
一、县级政府和上级各级政府的关系 |
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三、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关系 |
第二节 促进新型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进一步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一、强化政府作用,构筑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支撑体系 |
二、加快省直管县改革,扩大县域财权事权 |
三、加强煤炭工业基地或园区建设 |
四、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完成比较优势向品牌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转化 |
五、注重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公共服务背景下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模式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1.5.1 研究假设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内容结构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3 城市社会体育组织模式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
3.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3.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3.3 政府失灵论 |
3.4 社区治理理论 |
3.5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模式理论 |
4. 我国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沿革 |
4.1 政府主导型的依附政府发展阶段(建国初——文革前) |
4.2 社会体育组织停滞阶段(文革中) |
4.3 政府主导型恢复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中期) |
4.4 政府选择与社会选择模式并存下的多元化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
5 社会转型与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关系 |
5.1 社会转型对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影响 |
5.1.1 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社会背景 |
5.1.2 社会转型对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影响 |
5.1.3 社会转型对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要求 |
5.2 城市社区治理与城市社会体育组织 |
5.2.1 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性 |
5.2.2 城市社区治理需要城市社会体育组织积极参与 |
5.3 关于社会转型中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讨论 |
6 体育公共服务建设与社会体育组织发展 |
6.1 公共服务型政府对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影响 |
6.1.1 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 |
6.1.2 体育公共服务建设对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要求 |
6.2 体育公共服务社会化与社会体育组织发展 |
6.2.1 体育公共服务社会化涵义 |
6.2.2 体育公共服务分类是体育公共服务社会化发展的要求 |
6.2.3 体育公共服务分类 |
6.2.4 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在体育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
6.3 构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与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关系 |
6.3.1 构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政府职能定位 |
6.3.2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中的社会体育组织发展定位 |
6.3.3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城市社会体育组织与政府关系处理 |
7. 上海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现状 |
7.1 上海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外部环境 |
7.1.1 基本形成有利于社会组织发展的法制环境 |
7.1.2 社会组织发展迅速 |
7.1.3 政府实施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 |
7.1.4 初步搭建政社合作平台 |
7.1.5 社区民间组织参与社区公共服务 |
7.2 上海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概况 |
7.2.1 上海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迅速 |
7.2.2 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初步建立四级健身设施体系 |
7.2.3 市民对体育健身多元化需求 |
7.2.4 体育行政部门启动对社会体育组织规范化评估工作 |
7.2.5 初步构建政府主导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
7.3 上海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基本状况 |
7.3.1 城市社会体育组织类型 |
7.3.2 城市社会体育组织特征 |
7.4 上海城市社会体育组织管理体制 |
7.5 健身组织活动基本状况 |
7.6 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方面存在主要问题 |
8. 公共服务背景下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模式 |
8.1 政府促进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策略 |
8.1.1 树立服务理念、加快体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8.1.2 完善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体制环境 |
8.1.2.1 建立城市社会体育组织枢纽式管理体制 |
8.1.2.2 政府对促进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制度设计 |
8.1.3 建立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支持体系 |
8.1.3.1 政府优先向核心类组织购买体育公共服务 |
8.1.3.2 落实核心类组织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
8.1.3.3 加强核心类服务组织发展的信息化平台建设 |
8.2 社会体育组织与体育公共服务功能对接的发展模式 |
8.2.1 社会体育组织承接体育公共服务的功能定位 |
8.2.2 社会体育组织承接体育公共服务职能的培育原则 |
8.2.3 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并承接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路径 |
8.2.3.1 构建三级组织服务运行网络 |
8.2.3.2 完善公共体育设施服务网络 |
8.2.3.3 完善健身指导服务体系 |
8.2.3.4 以体育项目协会为主导,提高健身活动服务成效 |
8.2.3.5 构建体育信息咨询服务体系 |
8.2.3.6 完善体质监测服务网络 |
8.3 强化核心类社会体育组织发展保障措施 |
9、主要结论 |
10、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10)从土地利用变化看北京旧城的保护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新世纪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过程中北京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新矛盾 |
1.2 选题意义 |
1.2.1 研究北京旧城保护与发展的意义 |
1.2.2 研究北京旧城城市土地利用的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方法 |
1.5.1 现代技术应用方法 |
1.5.2 系统分析方法 |
1.6 相关研究状况 |
1.6.1 国内期刊 |
1.6.2 国内学位论文 |
1.6.3 中外书籍 |
1.6.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城市土地利用的相关理论研究简介 |
2.1 土地地租理论 |
2.2 土地区位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旧城保护与发展的历史回顾 |
3.1 北京旧城保护与发展的概况 |
3.2 北京旧城保护与发展的几个时段 |
3.3 北京旧城保护与发展的概况 |
3.4 北京旧城保护与发展问题的焦点 |
3.5 北京旧城保护与发展的展望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旧城土地利用变化现实状况 |
4.1 北京旧城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背景 |
4.2 北京旧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方法 |
4.3 北京旧城三张地图统一标准的过程、方法及相应说明 |
4.3.1 三张地图统一标准的过程及方法 |
4.3.2 三张地图统一标准的补充说明 |
4.41949 、1981、1996三个年代土地利用状况统计 |
4.4.11949 年北京旧城城市土地使用状况统计分析 |
4.4.21981 年北京旧城城市土地使用状况统计分析 |
4.4.31996 年北京旧城城市土地使用状况统计分析 |
4.51949-1981-199 6三个年代土地利用变化数理统计比较分析 |
4.5.1 三个年代数理统计比较 |
4.61949-1981-199 6三个年代土地利用变化GIS叠加比较分析 |
4.6.11949 年到1981年北京旧城土地利用变化GIS叠加分析 |
4.6.21981 年到1996年北京旧城土地利用变化GIS叠加分析 |
4.6.31949 年到1996年北京旧城土地利用变化GIS叠加分析 |
4.6.41949-1981-1 996三个年代北京旧城土地利用变化GIS叠加分析 |
4.7 1996年以后北京旧城的土地利用变化简述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变化的动力机制及问题产生原因 |
5.1 社会体制和社会形态的变化 |
5.2 城市规划思想的变化 |
5.3 经济发展及经济体制转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北京旧城城市土地利用的展望 |
6.1 北京旧城在今天仍然值得保护和必须受到保护 |
6.2 旧城的保护与发展的中心应当分离 |
6.3 解决好旧城中占比例最大的居住用地的保护与更新 |
6.4 对今后北京旧城土地利用研究工作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声明 |
附录 |
附录1 对国内重要期刊检索分类一览表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新世纪卫生改革与发展应重视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研究[D]. 陈伟.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2]中美《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语言领域》比较研究[D]. 邹群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 刁瑜. 厦门大学, 2018(06)
- [4]农户分化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研究[D]. 汪艳涛.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0)
- [5]新社会阶层的兴起与中国共产党领导权实现路径[D]. 宋华忠.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12)
- [6]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7]周恩来民族团结思想研究[D]. 郭艳. 西北民族大学, 2011(06)
- [8]新型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炳.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2)
- [9]公共服务背景下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模式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刘明生. 上海体育学院, 2010(05)
- [10]从土地利用变化看北京旧城的保护与发展[D]. 刘锐. 清华大学, 2004(03)
标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论文; 北京体育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工作标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