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传方药结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46例(论文文献综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1](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研究指明
乌兰格日乐,孙飞,王刚[2](2004)在《针灸治疗带状疱疹概况》文中研究说明
贾苑凝[3](2010)在《带状疱疹的中医临床研究及导师经验总结》文中研究说明带状疱疹是皮肤科门诊的常见病,具有簇集水疱,急性期疼痛较重,后遗神经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西医治疗多采用抗病毒、止痛、免疫调节剂为主,目的在于缓解症状,缩短疗程,减少后遗神经痛,但目前的治疗方案并不十分满意,很多患者的疗效依然不明显。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近年来名家辈出,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方法丰富、辨证细致、用药灵活,具有比较显着的疗效,且副作用小,复发率较低,中医药在治疗带状疱疹方面前景广阔。中医对本病发病机理的认识已日趋统一,临床多从肝、脾论治,本病多因情志不遂,肝郁气滞或因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或气滞血瘀,经脉不通。较公认的辨证分型有肝胆湿热型、脾虚湿蕴型、气滞血瘀型,治疗从整体出发,清热解毒、利湿导滞、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值得注意的是中医药可以加速皮疹愈合和神经恢复的进程,尤其是对于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治疗效果确切,远期疗效好,在这方面充分显示了中医药的优势。本论文主要包括文献综述、临床研究及导师经验三部分。文献综述共两篇:第一篇为中医药对带状疱疹的认识、治疗和研究概况。包括古代文献对带状疱疹病因病机的探讨,从古到今名老中医对带状疱疹病因病机的认识、治疗用药的特点,以及近十年来中医学对带状疱疹的研究概况。第二篇为近年来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临床研究主要通过对122例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调查,掌握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本研究表明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中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受累神经以肋间神经为着,疼痛先于皮损出现占临床资料的较大比例,以及情志因素为主要诱发因素。并从中选取急性期带状疱疹68例,分为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为97.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在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及痊愈时间治疗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止痛=3.725,P<0.01,t止疱=2.139,t止痂=2.040,t痊愈=2.404,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7、14天红斑、水疱、渗出、疼痛四项统计指标中,两组神经痛评分始终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疼痛未消退的患者进行28天的跟踪随访,治疗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2.63%;对照组发生率为10%。两组比较P=0.03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三部分总结段行武老师的辨证论治经验,进一步通过临床疗效的总结,研究段老师的学术观点和遣方用药特色,为临床辨证论治和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周睿[4](2010)在《岭南灸法古籍《采艾编》与《采艾编翼》整理及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研究目的:《采艾编》为清代岭南着名医学家叶广祚所撰,是清早期岭南地区灸法学专着,《采艾编翼》着者佚名,辑校者署名叶茶山刊行。两书现存版本极少,一度鲜为人知,在书着引录中甚至出现两书张冠李戴、作者姓名、书名混乱的现象。相关研究少,至今仅见杂志上关于《采艾编翼》的4篇相关性论文,未见有对两书全面系统的整理研究,有待进一步的发掘和整理。为此,本研究主要做了二方面的工作:一者,在基本收集到两书现存版本的基础上,对《采艾编》与《采艾编翼》两书进行全面的古籍整理点校注研究,以形成忠实于原貌的最佳读本,发掘出反映清代岭南地区灸法学、中药学以及方剂应用情况的珍贵资料;二者,对两书学术特色进行了归纳总结,探讨了《采艾编》灸法上的用穴特色,疏理了《采艾编翼》方剂内容各方来源情况,对书中热证用灸等问题作了论述等相关研究,以为现代临床医学研究、灸法运用提供借鉴。二、研究方法:运用古籍整理研究方法,按照《中医古籍校注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对版本、校勘、注释的要求进行两书的点校注整理研究:运用传统文献研究中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研究。(一)《采艾编》、《采艾编翼》的古籍整理研究1.总结叶氏生平,考证《采艾编》与《采艾编翼》相关疑点据图书馆、地方志、相关书着的收集情况显示,论及叶广祚生平的资料较少,呈零碎状况,未见有较全面反映叶氏生平经历者。笔者通过收集散在的资料,加以整理归纳,疏理出较完整、有据可凭的叶氏生平简介。并在此基础上考证《采艾编》与《采艾编翼》因署名、篇名相似而引起的相关疑点,提出自己的见解。2.《采艾编》、《采艾编翼》版本梳理及点校注整理(1)《采艾编》、《采艾编翼》的版本梳理及选择对收集到的《采艾编》三个版本,《采艾编翼》一个版本进行版本关系疏理及比较分析,并确定校本。认为,《采艾编》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藏清刻本为该书现存最早版本,刻工精细,字体清晰,作为校勘底本;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藏嘉庆年间旧钞本之缩影本,虽年限较晚,但内容较全,可补底本之缺,以之为主校本;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七年刻本为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所藏刻本之翻刻本,作为参校本。《采艾编翼》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嘉庆十年六艺堂刊本,1985年中国古籍出版社据此版本影印出版的单行本,为该书现存可见的唯一版本,以此作为底本;因《采艾编翼》灸法部分以《采艾编》为蓝本,故以《采艾编》三版本为《采艾编翼》的参校本。两书引用的其他书籍分别作为两书的旁校本。(2)《采艾编》、《采艾编翼》的点校注整理确定版本后,按《通则》的指导,对《采艾编》与《采艾编翼》全书进行整理研究,分校勘、标点、注释三方面进行。A.校勘在《通则》的原则上,根据两书的整理特点,确定凡例,规范校语。原文校勘采用对校、本校、他校、理校的方法,找出异文,判定是非,择善而从,版归一式,以突现疑点,提出假设,收集证据,分层论证,慎用理校。B.标点《采艾编》在弄清原文含意的基础上,原句读换新标点,并纠正底本误读处。《采艾编翼》原书残本仅有极少量句读,需弄清原文含意的基础上进行全文标点。C.注释注释亦按《通则》的范围要求进行,包括对生僻字标字音,解词义,释通假,详出处,辩歧义等方面,有理有据,务使文理与医理统一,使之能为具有中等古医籍阅读能力的读者所接受。相关研究的方法见上文(略)。三、研究成果(一)初步完成《采艾编》与《采艾编翼》的点校本(二)《采艾编》与《采艾编翼》的相关研究1.《采艾编》、《采艾编翼》的学术特色研究(1)《采艾编》学术特色可归纳为:学尊内经,崇尚灸法:博采众家,尤重明堂;四诊合参,重望闻问;擅长内科,精于热证;儿科诸证,调护为要;妇人多虚,病多情志;痈疮肿毒,及早用灸。(2)《采艾编翼》学术特色可归纳为:内容简明,重视食疗;灸药并用,相得益彰:博采众家,方药创新;炮制独特,剂型多样。2.《采艾编》灸法用穴特色的探讨全书收载经穴358个,未载“中枢、督俞、急脉”,经外奇穴5个,论述禁灸穴42个,慎灸穴8个,他书载禁灸而是书可灸穴6个;并且经穴起止行经及灸穴证治亦与他书有所不同。3.《采艾编翼·方剂》各方来源情况疏理全书共收验方315首,其中大人科252首,幼科20首,妇科9首,外科24首,救急方10首。经初步考证,所录验方出自宋以前医着7部,宋金元时期医着16部,明代医着32部,清代医着2部,而在所录验方中,经笔者初步筛查,有100首方暂未见阅于他书。4.关于热证用灸的探讨作为成书于清早期的灸法古籍,《采艾编》与《采艾编翼》并没有明显受到明清之际主流医学界重针轻灸以及“热证禁灸”思潮的影响,在主张使用灸法为主要方法对病症进行治疗的同时,更大力提倡“热证用灸”。两书所述热证用灸的病症就包括内科、儿科、妇科与外科的数十种病症。通过以上整理研究,将《采艾编》与《采艾编翼》两书及其所涉前贤医书进行纵向比较,以及两书间的横向比较,对两书书承关系,学术渊源、学术特点、用灸与用药经验等进行探讨,以期使读者加深对灸法的整体认识,拓宽治疗思路,临证有所借鉴。四、研究结论:(一)叶氏出身官宦之家,先儒后医,平生治学严谨,至晚年而志不衰,笔耕不辍,勤于着书。其所编着《采艾编》一书,论述崇尚灸法,几乎所有病症均单纯以灸法治疗,以极力提倡热证用灸为特色;学术上能知源识流,知常达变,上溯《内》、《难》、《伤寒》、《脉经》、《外台》等医经典籍,下及明代诸家;重视前贤治病求本,审症求因,审因论治的思想;临症尤重望闻问三诊而不偏倚切诊;临床善于治外感热病,对岭南常见病、多发病如伤寒、热病、暑病、火症尤有心得;长于内科杂症,对热证用灸颇为专擅;对于儿科证治强调先天禀赋与后天调护,诸般热证,亦主用灸;外科痈疮肿毒提倡及早用灸,以散热毒。(二)《采艾编翼》着者佚名,其所载灸法以《采艾编》为参考,仿照其体例,节录其论述,并在灸治法基础上辑录了大量单方验方,灸治选穴与《采艾编》多有不同,所辑单方验方,药味切当精要,朴实无华,方便易寻,炮制方法独特,治法多种多样,亦是本书原作者治学严谨,博采众家,自有创见的体现。(三)文中附《采艾编》首卷与《采艾编翼》上卷校注本,文末附笔者目前查阅暂未见于他书之《采艾编翼》验方。
黄健琳[5](2009)在《近十年来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进展》文中指出整理近十年有关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部分文献,从病因病机、临床症状特点、针灸治疗方法等方面论述,说明针灸治疗本病手段的多样化,这些方法可以使毒出邪尽、疏通淤滞、调理气血、畅通经脉、缓解疼痛,发挥出针灸治疗本病的优势,疗效显着,副作用小,后遗症少,值得推广。
杨瑾[6](2007)在《蛇串疮中西医治疗现状》文中指出蛇串疮,西医又名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疱疹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西医治疗常用抗病毒药、免疫调节剂,神经营养剂,糖皮质激素和镇静止痛药等;激光,窄谱紫外线局部照射,神经阻滞,微波,脉冲短波加脉冲电磁场与高电位疗法联合等物理治疗对后遗神经痛有一定疗效。但价格相对昂贵,而且糖皮质激素有较严重的副作用,对于一些合并有其他病症的特殊患者(如合并糖尿病)不宜使用。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蛇串疮总有效率均在80%以上,尤其在缩短病程、缓解疼痛及减少后遗神经痛等方面明显优于纯西医治疗,且费用较为便宜,易于被患者接受。对头面部重症带状疱疹和坏疽性带状疱疹的治疗具有显着优势。中医治疗本病有很大优势,疗法各具特色又相得益彰,突出了祖国医学的特色;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蛇串疮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但蛇串疮中医内治法的规范化及标准化,中药高效复方的筛选以及益气法和补气药在该病治疗中的运用均需要进一步研究。通过近10年相关治疗文献的回顾和复习,以及对中医基础理论和本病临床治疗的学习,作者对于中医内治法治疗本病提出以下两点设想:一是在辨证治疗中引入三焦辨证的方法;二是有明显归经走向的古方如川芎茶调散,瓜蒌散,柴胡疏肝散和二妙散等用于不同神经节段的蛇串疮,这些思路均有待进一步探讨及完善。
朱青霞[7](2003)在《家传方药结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46例》文中指出运用家传验方 ,配以针灸 ,随症加减 ,治疗带状疱疹 4 6例 ,2个疗程后痊愈 32例占69 6% ,显效 9例占 19 6% ,有效 3例占 6 5 % ,无效 2例占 4 3% ,总有效率为 95 7%。
韩秀丽,王秀娟[8](2021)在《王秀娟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文中指出介绍王秀娟主任医师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王师认为,本病病位在大肠,病因为痰、湿、瘀、毒,病机为湿困大肠,气滞络瘀,郁而化毒,早期治疗以荡积为主,通因通用,强调及早祛除痰、湿、瘀、毒,切勿见下利甚而妄用补涩之剂,以致关门留邪。王师运用调肺通肠、祛痰瘀毒之法,通过补肺、降肺、宣肺以调理肺气,恢复肺主治节之功,达通肠降浊祛邪之效。王师不拘经方时方,采众家之言,合多年临床经验,创补肺通肠汤、降肺通肠汤、宣肺通肠汤,疗效颇佳。
于丽伟[9](2021)在《中药内服联合针灸序贯疗法治疗蛇串疮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运用除湿胃苓汤为主方中药内服联合针灸序贯疗法治疗脾虚湿蕴型蛇串疮临床疗效,以寻找一种可以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案,且该方案安全、可靠、显效的运用于临床,为带状疱疹病人的临床诊疗提供一种可作为参考的思路。方法:选取从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于武汉市中医院皮肤科汉口汉阳两个院区门诊就诊的脾虚湿蕴型蛇串疮患者,纳入符合本研究设定的临床病证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病例70例,随机地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脱落6例最终收集64例。对照组(n=32)采用中药内服治疗,以除湿胃苓汤为主方随症加减,每日一剂,早晚饭后半个小时各200ml口服;治疗组(n=32)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针灸序贯疗法(疱疹期火针治疗每天一次,止疱后毫针围刺治疗每周两次);两组均予盐酸泛昔洛韦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0.25g,连服7天)、阿昔洛韦乳膏(外涂于皮损处,每日4次,用至皮损痂皮完全脱落为止)抗病毒基础治疗。两组均以四周为一个治疗周期。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脾虚湿蕴型蛇串疮患者有关性别、年龄大小、病程长短以及疱疹部位等基线数据表现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期间随访患者,观察记录并统计出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以评估安全性。随访观察记录治疗四周的临床效果,统计治疗前后疼痛强度、疱疹情况、睡眠质量积分、疱疹恢复时间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中药内服的对照组与中药内服配合针灸序贯疗法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疗效是否存在显着差异。结果:1.经过了四周治疗,中药内服联合针灸序贯疗法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6.875%,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是90.625%,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p值(p<0.05)说明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后联合针灸序贯疗法在缩短疱疹恢复(止疱、结痂、止痛)时间的效果更明显,两组疱疹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四周随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治疗组发生2例(6.25%)、对照组发生8例(25.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治疗后两组三项(疼痛强度、疱疹情况、睡眠质量)积分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针灸序贯疗法有助于减轻疼痛强度、改善疱疹情况及睡眠质量。治疗两周两组疼痛强度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四周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两周、四周两组疱疹情况积分均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睡眠质量积分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治疗全过程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组1例患者火针治疗后搔抓致皮肤感染、对照组1例患者冷天未加热口服中药感胃脘部不适,对症处理后均缓解,两组各轻微不良反应1例(3.1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后两组患者三项积分(疼痛强度、疱疹情况、睡眠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缩短疱疹恢复时间、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经统计治疗组总有效率更高,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内服联合针灸序贯疗法对带状疱疹临床疗效的提高有确切且明显的效果。
王鑫栋[10](2021)在《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回顾性分析和cAMP/PKA通路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火针作为中医特色疗法在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种,临床中多采用综合疗法,我院针灸科形成了以火针为主治疗PHN的临床特色。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临床病例中火针为主疗法治疗PHN的临床疗效,结合患者的基线资料分析PHN的发病特点和影响因素。并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火针对PHN模型大鼠的疼痛行为学、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中cAMP、PKA、TRPV1蛋白的影响,验证火针治疗PHN的疗效,初步探讨火针的镇痛机制;基于cAMP/PKA通路使用其抑制剂H-89和激动剂8-Br-cAMP明确火针是否通过该通路发挥镇痛作用,分析PKA抑制剂和激动剂对痛觉过敏的影响,探讨火针疗法可能存在的优势。方法:本研究分为临床回顾性研究和动物实验两部分。在临床回顾性研究中,筛选并收集整理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房的PHN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发病节气、现病史、既往病史、受累神经、中医证型、疼痛分级、VAS评分等数据信息,将病例随机分为火针为主治疗组和药物综合治疗组,采用EXCEL表格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归纳,用SPSS21.0软件统计,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析PHN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通过Ma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季节、疼痛程度、疼痛区域等因素在不同年龄段的差异,由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HN发病的影响因素。动物实验分为两部分:(1)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造模组(RTX)、溶剂组(Solvent)、火针组(FA)、加巴喷丁组(GBP,n=8)。采用树脂毒素(RTX)诱导PHN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数据,大鼠出现热、痛分离现象标志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相应各组进行火针、药物干预,造模前3天及造模后每隔1日检测大鼠机械刺激阈值(Mechanical Pain Threshold,PWT)和热刺激阈值(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中环腺苷酸(cAMP)、蛋白激酶A(PKA)、香草酸瞬时受体亚型(TRPV1)蛋白表达情况,观察火针治疗PHN大鼠的疗效,初步探讨火针的镇痛机制。使用Grapad prism 8.0软件画图,SPSS21.0软件统计,行为学数据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Sidak’s检验,WB蛋白灰度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One-way ANOVA)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造模组、溶剂组、抑制剂组(RTX+H-89)、抑制剂+火针组(RTX+H-89+FA)、激动剂+火针组(RTX+8-Br+FA,n=8),造模前3天开展行为学检测以确保RTX造模成功,造模后每隔1日对大鼠PWT和TWL进行行为学检测。使用cAMP/PKA通路的抑制剂(H-89)、激动剂(8-Br)分别联合火针进行干预,抑制剂和激动剂分别在实验早期(第5d、7d、9d)和实验晚期(第19d、21d、23d)使用,中间为单纯火针干预期。干预疗程结束后,大鼠DRG取材,结合大鼠行为学数据观察DRG中cAMP、PKA、TRPV1蛋白表达变化。基于cAMP/PKA通路使用其抑制剂H-89和激动剂8-Br明确火针是否通过该通路发挥镇痛作用,同时通过不同时间点的干预因素,分析PKA抑制剂和激动剂对PHN疼痛的影响;结合实验一,分析火针疗法的治疗优势。结果:1.回顾性研究(1)80例研究对象中,PHN住院患者多是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占总人数的72.5%,且PHN患病人数随年龄增长呈现逐步升高趋势,这与既往文献资料相一致;PHN患者男女比例1:1,各年龄段中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N秋冬季节发病人数明显多于春夏季节,占59%;按照传统节气划分,夏至1人,冬至最多7人,不同季节PHN发病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型分析,湿热证、肝经实证分别有39例(48.75%),21例(26.25%),不同证型PHN发病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N住院患者入院时中度疼痛23例(28.75%)、重度疼痛54例(67.5%);疼痛性质划分,疼痛为刺痛的患者20例,占比25%;灼痛19例,占比23.75%;疼痛分布区域最多为肋间神经区,三叉神经区、颈神经区次之;不同年龄段疼痛性质、疼痛程度及疼痛区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火针为主和药物综合疗法在治疗前后VA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火针为主的治疗方案在降低VAS评分上优势更明显,两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入院时VAS疼痛评分、疼痛区域、季节、节气、中医证型、是否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血脂异常、肿瘤、高尿酸、手术病史等情况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入院时VAS疼痛评分、疼痛区域、季节、节气、证型、是否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血脂异常、肿瘤、高尿酸、手术等病史对主要观察指标VAS无显着影响;年龄因素是PHN发病的的危险因素(P<0.05,OR>1)。2.实验一结果如下:(1)RTX造模实验第6d,RTX组PWT值(10.41±0.76),下降超过基线均值(22.00±2.20)的50%(P<0.01);TWL值(16.73±1.46)明显高于基线水平(11.87±1.0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鼠出现热、痛分离趋势,提示RTX成功诱发PHN模型。(2)不同干预措施对大鼠PWT的影响实验第6d,FA、GBP组PWT值开始呈现上升趋势,实验第23d达到最大值。实验第8d,FA组干预PWT值为(11.51±0.70),显着高于RTX组(9.86±0.7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8d,GBP组PWT值为(12.03±1.34),显着高于RTX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A、GBP组两组PWT值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不同干预措施对大鼠TWL的影响实验第8 d,FA、GBP组TWL值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实验第12 d,FA组干预TWL值为(15.64±0.70),显着低于RTX组(18.19±1.6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第10 d,GBP组干预TWL值为(15.04±0.70),显着低于RTX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BP组与FA组TWL值(16.77±0.72)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23 d开始,FA组TWL值(13.93±1.61)明显低于GBP组(14.56±0.42),与Control组(12.57±1.46)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各组大鼠DRG中cAMP、PKA、TRPV1蛋白表达RTX组与Control、Solvent组相比,DRG中cAMP、PKA、TRPV1蛋白表达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FA、GBP组与RTX组相比,DRG中cAMP、PKA、TRPV1蛋白表达均显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组与GBP组相比,FA组TRPV1蛋白明显高于GBP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cAMP、PKA蛋白表达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二结果如下:(1)进一步验证了实验一的造模结果,证明了RTX能够成功诱发PHN大鼠模型。(2)PKA抑制剂H-89改善了PHN大鼠的机械痛敏状态,降低了TWL阈值水平,同时抑制了DRG中cAMP、PKA、TRPV1的蛋白表达;H-89+FA组抑制剂使用期间(实验早期、晚期),与火针协同发挥镇痛作用,加快了机械刺激阈值回归基线水平,提高了cAMP、PKA、TRPV1的蛋白表达水平。(3)cAMP激动剂8-Br降低了PHN大鼠的PWT值,升高了TWL阈值,扩大了PHN大鼠的热痛分离趋势,加重了PHN症状,8-Br+FA组与H-89+FA组相比,cAMP、PKA、TRPV1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Br+FA组在实验中期(单纯火针干预期间),火针发挥了有效的治疗作用,改善了机械痛敏,降低了TWL阈值水平;与实验一中火针对TWL作用相吻合。(4)实验第21d,H-89+FA组TWL值与Slovent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89组与Slovent组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23d,H-89+FA组与Control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89组与Slovent组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上所述,回顾性分析显示火针为主疗法在改善中重度PHN患者VAS评分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PHN患者的发病人数随年龄升高而增加;PHN发病可能与季节、节气因素相关。性别、入院时VAS疼痛评分、疼痛区域、中医证型、是否有高血压、冠心病、手术病史等因素与PHN发病的相关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因素是PHN发病的的危险因素(P<0.05,OR>1)。动物实验表明RTX造模后PWT和TWL分别呈下降和上升趋势,出现热痛分离现象,这与PHN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证明RTX能成功诱发PHN模型。火针干预后,PHN大鼠DRG中cAMP、PKA、TRPV1蛋白表达均明显上升,PWT阈值上升,改善了机械痛敏的状态;TWL值下降,恢复了位于C类神经纤维上TRPV1(温度感受器和热伤害感受器)的蛋白表达,热痛分离趋势得到改善。cAMP/PKA通路抑制剂和激动剂的使用验证了该信号通路参与了PHN疼痛发生发展过程,是火针发挥镇痛作用的重要通路之一。同时发现PKA抑制剂H-89对机械痛敏和热阈值的上升均有抑制作用,H-89的这一作用,可能成为治疗PHN药物研究的新方向。火针、H-89、加巴喷丁在改善机械痛方面的镇痛效果接近,但在PHN发展后期,火针对热痛调控作用明显优于加巴喷丁和H-89,火针组的TRPV1蛋白表达也明显高于药物组。火针具有“以热引热、火郁发之”的作用,其对热痛的调控优势可能与其高温作用有关。
二、家传方药结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4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传方药结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46例(论文提纲范文)
(2)针灸治疗带状疱疹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体针 |
2 灸法 |
3 梅花针 |
4 三棱针 |
5 电针 |
6 针罐并用 |
7 针药并用 |
8 其它 |
9 讨论 |
(3)带状疱疹的中医临床研究及导师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上篇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带状疱疹的中医学研究概况 |
1 传统医学文献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2 近十年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
3 关于带状疱疹的实验研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带状疱疹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历史回顾 |
2 流行病学研究 |
3 现代医学发病机理研究 |
4 带状疱疹的神经表现研究进展 |
5 临床用药研究进展 |
6 小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篇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研究一 带状疱疹的临床分析 |
临床资料与诊疗标准 |
调查结果 |
讨论 |
临床研究二 带状疱疹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 |
临床资料与诊断标准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下篇导师经验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岭南灸法古籍《采艾编》与《采艾编翼》整理及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采艾编》与《采艾编翼》的研究现状 |
第一部分 《采艾编》校注记 |
一、《采艾编》版本 |
二、《采艾编》的校勘、注释 |
(一) 版本选择 |
(二) 校注处理原则与方法 |
第二部分 《采艾编翼》校注记 |
一、《采艾编翼》版本 |
二、《采艾编》的校勘、注释 |
(一) 版本选择 |
(二) 校注处理原则与方法 |
第三部分 《采艾编》相关整理研究 |
一、叶氏生平简介 |
二、对《采艾编》一些疑点的探讨 |
三、《采艾编》学术特点探讨 |
(一) 学尊内经,崇尚灸法 |
(二) 博采众家,尤重明堂 |
(三) 四诊合参,重望闻问 |
(四) 擅长内科,精于热证 |
(五) 儿科诸证,调护为要 |
(六) 妇人多虚,病多情志 |
(七) 痈疮肿毒,及早用灸 |
四、《采艾编》灸穴研究 |
(一) 《采艾编》腧穴 |
(二) 《采艾编》禁灸穴 |
(三) 《采艾编》灸穴治症 |
五、《采艾编》首卷校注本 |
第四部分 《采艾编翼》相关整理研究 |
一、《采艾编翼》考证 |
(一) 《采艾编翼》作者已知线索梳理 |
(二) 《采艾编翼》辑校情况考证 |
二、《采艾编翼》学术特点探讨 |
(一) 内容简明,重视食疗 |
(二) 灸药并用,相得益彰 |
(三) 博采众家,方药创新 |
(四) 炮制独特,剂型多样 |
三、《采艾编翼》上卷校注本 |
第五部分 《采艾编》与《采艾编翼》比较研究 |
一、《采艾编翼》并非《采艾编》之姐妹篇 |
二、《采艾编翼》并非《采艾编》之辑校本 |
三、《采艾编翼》与《采艾编》是两部相对独立的医着 |
第六部分 "热证用灸"研究 |
一、"热证用灸"的理论文献研究 |
二、"热证用灸"的临床应用研究 |
三、"热证用灸"的现代实验研究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创新性 |
三、不足与缺憾 |
四、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笔者目前查阅暂未见诸于他书之《采艾编》验方 |
附录二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致谢 |
(6)蛇串疮中西医治疗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综述一 蛇串疮中医治疗现状 |
1、中医文献论述 |
2、病因病机 |
3、中医诊断依据 |
4、中医内治法 |
5、中医外治法 |
6、针灸治疗 |
7、穴位注射 |
8、综合治疗 |
综述二 蛇串疮西医治疗现状 |
1化学药物治疗 |
2物理治疗 |
3局部治疗 |
4心理治疗 |
综述三 蛇串疮中西医结合治疗 |
1中药口服联合西药治疗 |
2中药口服联合物理治疗 |
3中西药联合物理治疗 |
病案举例 |
病例一 |
病例二 |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王秀娟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肺与大肠相表里 |
1.1经脉络属 |
1.2生理配合 |
1.3病理相关 |
2 法——调肺通肠,祛痰瘀毒 |
2.1补肺通肠 |
2.2降肺通肠 |
2.3宣肺通肠 |
3 方药 |
3.1补肺通肠汤 |
3.2降肺通肠汤 |
3.3宣肺通肠汤 |
4 典型病案 |
(9)中药内服联合针灸序贯疗法治疗蛇串疮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3 临床资料 |
3.1 病例来源 |
3.2 诊断标准 |
3.3 纳入标准 |
3.4 排除标准 |
3.5 脱离或终止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治疗方案 |
4.1.1 抗病毒基础治疗 |
4.1.2 对照组 |
4.1.3 治疗组 |
4.2 观察内容 |
4.2.1 疼痛强度(详见附录 1) |
4.2.2 疱疹情况(详见附录 2) |
4.2.3 疱疹恢复时间 |
4.2.4 睡眠质量(详见附录 5) |
4.2.5 后遗神经痛发生率(PHN%) |
4.2.6 综合疗效观察 |
4.3 统计学分析 |
5 研究结果 |
5.1 基线情况 |
5.2 两组疼痛积分比较 |
5.3 两组疱疹积分比较 |
5.4 两组疱疹恢复时间比较 |
5.5 两组睡眠质量积分比较 |
5.6 两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 |
5.7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
5.8 不良反应情况及安全性评估 |
讨论 |
1.立题依据 |
2.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2.1 祖国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2.2 现代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3 处方依据与原则 |
3.1 中药处方 |
3.1.1 处方依据 |
3.1.2 处方原则 |
3.2 针灸序贯疗法 |
3.2.1 火针选择依据 |
3.2.2 毫针围刺选择依据 |
4 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疼痛强度积分量化表(VAS评分法) |
附录2 .带状疱疹皮损评分量化表 |
附录3 .疱疹恢复时间记录表 |
附录4 .后遗神经痛及不良反应情况记录表 |
附录5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r)表 |
附录6 .PSQI评分标准 |
综述 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回顾性分析和cAMP/PKA通路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名单及评定意见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西方医学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认识 |
1.1.1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机制 |
1.2 PHN的治疗现状 |
1.2.1 HZ疫苗的预防 |
1.2.2 常规药物治疗 |
1.2.3 神经介入和神经调控治疗 |
1.2.4 PHN的疼痛评估 |
1.3 传统医学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认识 |
1.3.1 中草药治疗 |
1.3.2 中医外治法治疗 |
1.3.3 联合疗法治疗PHN |
1.4 火针夹脊穴治疗PHN |
1.4.1 穴位的选择 |
1.4.2 火针的渊源与发展 |
1.4.3 火针应用与PHN患者体质之间的关系 |
1.5 cAMP/PKA通路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联 |
1.5.1 cAMP、PKA通路及因子 |
1.5.2 cAMP/PKA通路在痛症领域的研究现状 |
1.6 RTX诱导PHN模型的建立 |
第二章 火针治疗带状疱后神经痛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类型 |
2.1.3 研究对象 |
2.1.4 分组方法 |
2.1.5 治疗方法及观察指标 |
2.1.6 随访及不良反应 |
2.1.7 统计学方法 |
2.1.8 回顾性研究流程图 |
2.2 结果及分析 |
2.2.1 基线资料结果 |
2.2.2 中医证型分析 |
2.2.3 疼痛分析 |
2.2.4 基线资料分析 |
2.2.5 结局指标分析 |
2.2.6 不良反应 |
2.2.7 多因素回归分析PHN发生的影响因素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cAMP/PKA信号通路探讨火针治疗RTX诱导的PHN大鼠的实验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
3.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造模方法与模型评估 |
3.2.2 疼痛行为学检测 |
3.2.3 火针干预PHN模型大鼠 |
3.2.4 药物加巴喷丁腹腔注射 |
3.2.5 主要观察指标与检测 |
3.2.6 统计学方法 |
3.3 实验一 |
3.3.1 大鼠分组 |
3.3.2 实验进度 |
3.3.3 大鼠行为学变化趋势 |
3.3.4 各组大鼠DRG中 cAMP、TRPV1、PKA的表达 |
3.4 实验一结果分析 |
3.4.1 实验结果分析 |
3.4.2 火针对cAMP/PKA/TRPV1分子通路的调控作用 |
3.4.3 火针的镇痛效应探讨 |
3.4.4 阳性对照药的选取物和模型的建立 |
3.5 实验二 |
3.5.1 大鼠分组 |
3.5.2 实验进度安排 |
3.5.3 大鼠行为学变化趋势 |
3.5.4 各组大鼠DRG中 PKA、TRPV1、cAMP的表达 |
3.6 实验二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名词中文、英文、简写对照表 |
附录2 实验一大鼠随机分组情况 |
附录3 实验二大鼠随机分组情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四、家传方药结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4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2]针灸治疗带状疱疹概况[J]. 乌兰格日乐,孙飞,王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4(12)
- [3]带状疱疹的中医临床研究及导师经验总结[D]. 贾苑凝.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1)
- [4]岭南灸法古籍《采艾编》与《采艾编翼》整理及相关研究[D]. 周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10)
- [5]近十年来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进展[A]. 黄健琳. 针灸治疗痛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2009
- [6]蛇串疮中西医治疗现状[D]. 杨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7]家传方药结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46例[J]. 朱青霞. 四川中医, 2003(01)
- [8]王秀娟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J]. 韩秀丽,王秀娟. 湖南中医杂志, 2021(12)
- [9]中药内服联合针灸序贯疗法治疗蛇串疮疗效观察[D]. 于丽伟.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10]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回顾性分析和cAMP/PKA通路机制研究[D]. 王鑫栋.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标签:带状疱疹论文; 中医论文; 带状疱疹中医疗法论文; 火针疗法论文; 疱疹后遗神经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