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用——粤港合作的支点(论文文献综述)
房淑慧[1](2020)在《粤港跨境电商海关协同监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
彭雄亮[2](2020)在《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群是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产物,也是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空间载体。“湾区”自1990年代成为学术界区域研究对象以来,经历了由区域规划实践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发展历程。因此,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国土空间整体治理的背景下,通过对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演进的实证研究,提炼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对湾区城市群未来空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本文将研究对象环珠江口湾区界定为广东省内珠江出海口两岸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五座城市,再加上佛山。以六座城市为基础,本文从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历程出发,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论述:一是经过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发展,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有哪些形态特征,其相互关系发生了怎样的演变?二是推动湾区空间发展动力机制是什么,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在空间演进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三是在湾区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湾区空间结构和模式?论文总共分为八个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前两部分为文章概述与研究进展综述。第三部分为湾区形成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基础,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GIS和RS数据对湾区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演进特征进行了实证。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视角,对推动城市群空间演进的动力机制、空间模式和治理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第七部分提炼创新发展趋势下湾区空间发展模式和空间结构。最后一部分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第一部分是导论。“湾区”概念经历了学术讨论、规划实践和国家战略三个发展阶段,“环珠江口湾区”规划实践阶段的重要概念,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厘清空间发展的演变和规律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部分对“城市群”、“空间模式”等论文关键概念进行界定,以此提出论文的研究目标、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对城市形态演进和空间模式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提出文本研究框架。首先,从空间认识的本源出发,梳理从空间形态到空间模式研究的演变;其次,从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进展来看,“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构成了我国有关空间动力研究的基本框架;最后,本文认为,空间客体包含了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本底关系,空间治理的实质是推动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与空间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此,本文建立从城市群空间本底关系到空间模式的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从环珠江口湾区自然地理、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历史人文条件两个方面梳理了湾区形成的空间基础。珠江河口湾的自然地理条件演变影响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方向,以广府文化为主体,形成了开放兼容的湾区文化。第四部分利用湾区1992-2013年多时相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紧凑度指数、分维指数、等扇分析等,揭示湾区城市空间扩展的总体特征、组织差异和方向演变。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强度总体上呈高速增长,在珠江口喇叭型地形的制约下,建设用地持续向广深、广珠两个方向高速拓展,形成A字型总体空间格局。但珠江口东西两岸扇面规模和紧凑程度上差异较大,两岸发展并不平衡。随着建设空间的拓展,水体、农田等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用地类型斑块密度变低,建设空间的“不充分”和高价值生态空间的“破碎化”同步。加上持续台风影响最大的河口湾区域大规模近岸填海造陆,珠江口生态安全面临极大压力。第五部分基于“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理论框架,进一步分析湾区空间发展的动力演变。“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作用力的交织推动了城市建设空间的拓展,但不同发展阶段主体的合力差异明显。在早期发展阶段,政府力和社会力以迁就市场力的方式吸引投资,造成空间利用的低效和“不充分”;到了中后期,市场力量通过与政府形成各种伙伴关系,主导了城市与区域空间的变革,加速东西两岸发展的“不平衡”。在生态空间的管治上,由于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生态空间面临碎化和安全压力。第六部分论述在国土空间整体治理趋势下,湾区未来空间逻辑转变和治理趋势。对比纽约的洲际合作治理、旧金山湾区的网络化联合治理和东京湾区的集中型治理模式,环珠江口湾区有充足的平原腹地实现东西岸均衡治理。因此,湾区未来空间治理重点转向对建设空间的柔性引导和生态空间的韧性管治,并建立以政府主体为主导,融合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三元协商机制。第七部分探讨创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和结构。以政府力量为主导的国家科学平台建设形成新的创新城市节点,在基础科学研究的引导下,有能力改变传统“核心-边缘”城市体系下“中心城区研发与服务——城市节点产业服务——高新园区技术转化”的单向关系,朝着以“科学创新节点基础科学研究”为原点的新型节点簇群空间模式转变。因此,本文认为,未来创新湾区将逐渐形成“两脊三湾链”的空间结构。以广州-东莞-深圳形成的创新发展主轴和以广州-中山-珠海为次轴成为政府推动空间均衡发展的的关键。另一方面,内湾地区应实行更为严格的生态空间的管治与修复,科学创新城市节点应合理控制组团规模,并通过并通过快速交通设施走廊进行连接,在空间上形成“珠链”式布局;内湾增强发展韧性,主湾强化协同机制,外湾培育增长中心,构建生态与经济交织的网络化格局。第八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指出论文主要的结论、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展望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努力方向。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了创新:(1)从环珠江口湾区空间的自然环境特征出发,分析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与城市群建设空间的本底关系和影响特征,改进了以往空间模式研究中“重城市轻生态”的局限。空间形态研究源于对城市建设空间分析与规律总结,因此有关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多用于描述单个城市的建设空间特征。考虑到环珠江口湾区城市建设空间占总用地面积的32%以上,本文运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和遥感技术RS,通过定量分析分析河口湾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特征,探讨湾区城市建设空间与生态空间形态的本底关系。一是建设空间的不充分与水面、农田等高生态价值的斑块破碎化同步。二是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了东西岸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东岸地质条件更为稳定,更适宜市场力的投资建设行为。三是通过近岸填海的演变和台风灾害的核密度分析,揭示湾区开发的生态安全压力。最后,基于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关系,本文提出“珠链”式空间布局模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湾区。(2)以往有关空间发展的动力主体研究对象多为政府和市场,本文尝试引入社群概念,对社会主体在湾区城市空间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分析视角是学术界较为公认的动力机制分析方法,但在以往的研究中,社会主体往往并不直接作用于城市空间建设,因此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关系。本文引入社群理念,对改革开放以来湾区空间发展的分阶段进行合力模型分析,认为早期湾区在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血缘型和地缘型社群在空间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在中期以后,则形成了路径依赖的“锚定”作用,成为湾区经济转型的主要障碍之一;在创新经济发展中,则为创新和创业提供了低成本的“容错”空间。社会主体对湾区城市建设空间的影响经历了直接影响,逐渐后退到间接影响,再到半直接影响的过程。社会主体的影响力随着时代演变表明,建立在血源和地缘基础上的乡村社群随着城市空间发展被进一步强化,外来人口融入湾区并逐渐形成业缘型和友缘型社群,逐渐成为创新的源泉,日益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为湾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因此,本文对于社会主体作用的实证分析,弥补了以往湾区研究中对社会力作用机制的不足,并为未来建立政府引导下的三元协商治理机制提供理论基础。(3)在创新发展的时代趋势下,基于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的空间模式的转变趋势,提出建立以“两脊”+“三道湾链”的湾区空间结构。本文通过梳理环珠江口湾区空间模式演变历程发现,环珠江口湾区经历了点状生长、点轴发展、双核轴带到多元网络的演变过程,在空间表征上与国内外城市群有很大共性。但通过分析空间模式背后的动力机制,本文认为,其他城市群雏形阶段的点状生长大多是由政府或市场力量推动,而在湾区,由分散化的社会主体影响下的生长“点”,并没有成长成为城镇。在长期激烈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广深双核轴带结构,孕育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政府权力空间在珠江口两岸的均衡布局,有能力在未来西岸地区发展中起到更为关键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以珠江口为中心,创新性提出构建三道“湾链”的圈层式空间结构。内湾地区打造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基础的功能区,通过“珠链”式开发,避免对珠江口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主湾则强化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能力;外湾地区着眼于区域均衡发展。
程翔,杨宜,张峰[3](2019)在《中国自贸区金融改革与创新的实践研究——基于四大自贸区的金融创新案例》文中提出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点,发挥了试验区、桥头堡和排头兵的重要作用。金融领域的改革创新是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系统整理了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四大自贸区近年来发布的330项金融创新案例,发现其具有数量多、涉及范围广、区域特色鲜明、复制性不强等特点和问题。未来建设自由贸易港,金融创新必须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提供多元化国际化金融工具与服务以及做好顶层设计对金融业开放进行合理、适度、有效监管两个中心展开。
戴了[4](2018)在《香港金融中心影响力分析 ——基于经济促进和金融辐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香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具有优质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国际化的市场,但其经济存在着极大的不稳定性,尤其在九七亚洲金融危机后愈加明显。文章旨在分析香港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对经济促进的影响,并对目前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香港的区域经济发展与内地的政治、经济历来息息相关。香港从贸易港起家,包括金融在内的服务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后由于地缘政治原因发展了轻工业,但随着政治环境的宽松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制造业向外转移,再次成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小型经济体。目前,香港在国际金融中心的排名中有着稳定的位置。金融中心对于经济促进的影响既包括对内自身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包括对外整个区域乃至国家的金融辐射作用,单纯地分析内部影响或者外部影响,皆难以全面地对其进行分析评估。有鉴于此,本文在分析中遵循了较为全面的思路:内部影响方面,通过产业耦合度以及产业对经济影响的路径,分析香港金融产业的高度集聚对于其经济的影响;外部影响方面,分析了金融辐射对于区域乃至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切合以上分析思路,针对内部影响的分析主要围绕制造业和金融业之间的耦合关系和协调关系。当金融业和制造业耦合度高,资源能够达到高效配置,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相反,资源禀赋较低的配置则会降低经济的增长率乃至抑制经济的增长。分析香港金融产业和制造业的耦合关系,发现香港经济在80年代的高速增长得益于金融产业和制造业的高度耦合度,而伴随着内地的改革开放和资本缺口扩大,香港金融产业在九十年代高速发展。同时,香港制造业在高端化进程中受到内地低廉成本的冲击使得制造业迁移至内地,此消彼涨中金融产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开始失衡。伴随着几次金融危机的冲击,香港经济增速相较于内地放缓,没能很好地分享改革开放的红利。在外部影响的分析方面,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通过金融辐射刺激内地经济增长,并通过金融辐射形成的关联以及进行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以下简称OFDI)等手段补足内地资金短板。但是,伴随着我国国家性金融中心的崛起,当下香港的金融辐射能力明显受到影响,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力有所下降。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家有不同的需求都表明,香港作为金融中心作用的转变不是偶然的。伴随着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香港迎来了新的机遇。在空心化的产业结构下,香港应更好地服务内地经济。虽然从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金融业务的开展中,香港均在做出深度合作的努力。然而,香港与内地经济却存在脱钩的问题。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中,在“一带一路”倡议、《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下简称CEPA)、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内外合作机制下,香港仍应探索加强服务内地经济的途径。
李政道[5](2019)在《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人类绝大部分生产活动和行为都是在陆域上开展的,但随着陆域资源日渐枯竭,人口不断向沿海地区密集,人们开始将发展的目光转向了海洋。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与陆域之间的互动关联,海陆统筹才能发挥出二者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海陆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但由于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概念提出较晚,学术界对其研究一直都不够深入,目前的研究着重分析了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内涵和研究范畴等,对于建立完整的理论框架和测度体系等方面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成果。许多沿海地方政府从自身海洋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发,提出了一些海陆产业联动发展的具体措施,但是主要局限于强调发展的理念,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案。因此,研究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内涵以及测度体系,对于海陆经济一体化理论发展、海洋政策的制定和海陆经济的实践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粤港澳三地政府首次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粤港澳大湾区是由珠江三角洲及两个特别行政区构成,地处我国的南大门,在提高我国对外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研究的主题为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因此如何顺利、有效地推进该地区海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成为了问题的核心。本文主要按照六个方面内容展开:第一,对世界三大湾区的发展历程及经验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研究进展与评述,理清了研究的思路、内容和方法。第二,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分别是海陆产业的基本概念、海陆经济一体化内涵和相关理论。首先,文章分别分析了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定义,接着列举了海陆产业的具体分类。其次,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以及内涵,并给定了研究的空间边界;最后,基于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基础,构建起海陆经济一体化系统,它包含两个子系统,分别是海洋经济系统和陆域经济系统,并根据产业关联理论、耗散结构理论以及协同论对其进行分析。第三,阐述了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本节首先分析海陆产业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接着阐述了由海向陆和由陆向海的能量梯度,研究了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动力,并基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构建了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模型,是对上一章中理论基础研究的加深。第四,通过广泛调研、阅读文献,详细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建设中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对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建设进行现状分析,并基于模糊QSPM矩阵模型的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必要性分析。利用定量战略计划矩阵(QSPM矩阵)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策略、粤港澳大湾区陆域经济发展策略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等三个策略进行评价,从而得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第五,建立起基于系统耦合和全要素耦合的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模型,从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时序变化分析,从海陆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建立起测度体系,实证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发展速度缓慢,海陆产业间的相互作用微弱,海陆经济一体化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第六,对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首先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从空间布局、产业体系、创新驱动、生态文明和公共服务五个方面阐释政策建议,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实施措施。
李媛媛[6](2018)在《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与国际间合作的不断发展与增强,我国政府为营造良好的对外贸易环境,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了自贸区发展战略。在2017年底召开的十九大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到自贸区建设这一议题,显示了政府对自贸区建设的重视程度。深圳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在总结国内外自贸区经验的基础上,以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的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金融业的开放以及贸易管理体制的改革。通过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型、金融领域的改革与监管服务的创新,预备将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建设成为粤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和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经之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一次伟大实践,在社会主义国家设立自由贸易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重大创新。因此,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设立自贸区具有战略性意义。基于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的发展现状,笔者选择将前海蛇口自贸区建设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关键领域的发展状况,根据自贸区在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思考对策,以此为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的平稳发展提供自己的见解。本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创新之处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阐述了前海蛇口自贸区是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可行性选择,详细分析了前海蛇口自贸区建设的背景、建设的优势以及建设的意义。第三部分:侧重介绍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在投资领域、贸易领域及金融领域的建设现状。第四部分:叙述前海蛇口自贸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宏观调控与行政监管的不当、贸易投资领域面临的困境、自贸区建设与金融改革的不同步,深入剖析了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危害。第五部分:基于前四部分的分析,从当前的实际出发,借鉴国内外自贸区,特别是上海自贸区建设的经验,提出相对应的思考与对策,以此促进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的快速发展。
范霄文,马美莲[7](2017)在《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China Pilot Free Trade Zone,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将由4个增加到11个。自贸试验区从沿海地区到内陆地区,从最初的上海的"一枝独秀",到上海与广东、天津、福建"1+3"联动。2016年随着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中国自贸试验区已经形成"1+3+7"的改革布局。
杨镈宇[8](2016)在《京津冀区域金融协同发展水平评价及政策建议 ——兼论国内外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经验借鉴》文中认为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常态,尤其是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国家的战略重点开始转为协同发展战略,继长三角和珠三角之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成为我国第三大区域发展战略。金融要素是区域协调互动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区域金融的协同发展也是区域协同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必然要求。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已经引起了政府和金融实务部门的高度重视,三地政府已经在积极研究、抓紧制定相关政策和签订相关合作协议;金融实务部门也已经开展合作项目、支持产业转移等带来的新的金融需求。但三地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仍不容乐观,受制于行政区划壁垒、发展不平衡和缺少协调机制,面临着金融资源分布和配置失衡、金融发展梯度差距大、金融竞争大于合作、金融多中心化倾向等问题,难以实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支撑作用。放眼国内外的金融协同发展,欧盟的金融一体化可以说是金融协同发展最为典型、最为成功的案例,其单一货币的启动、支持一体化法案的颁布、超主权的金融监管及各金融市场的统一等都为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提供了借鉴。国内的长三角和珠三角也是金融协同发展较早、协同程度较高的典范,两区域的金融协同模式、运行机制、制度规范、金融机构合作等都值得京津冀区域学习和借鉴。同时,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问题也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学者们就金融协同发展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但京津冀金融发展的协同程度到底如何,三地金融协同发展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为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构建京津冀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的系统性测评体系,并通过实证检验了解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深度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在借鉴国内外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京津冀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将有利于指导京津冀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的实践,同时,在理论上,将系统论、协同论与金融发展理论相结合,为区域金融发展提供了实证支持,并进一步完善了区域金融相关理论。本论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为绪论,从研究背景入手,提出了金融协同发展问题研究及其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框架,最后提出了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主要对金融协同发展和京津冀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并就现有文献的研究不足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三章为理论基础,通过对系统论、协同论、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及金融发展理论的梳理,为后续的评价指标选取、体系构建、实证检验、对策建议等部分提供理论指导。第四章为京津冀区域金融协同发展测评体系的构建,从系统论、协同论和金融发展理论出发,采用灰色关联-多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测评指标及各级指标的权重,最终构建了金融协同发展的测评指标体系模型。第五章为京津冀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程度的实证检验,对京津、京冀、津冀两两之间的金融发展协同性以及京津冀区域金融发展的总体协同性进行了检验。第六章为国外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的经验借鉴,分析了欧盟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欧盟金融一体化成功的经验。第七章为国内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的经验借鉴,以我国经济金融协同发展较早的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为例,系统介绍了两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的现状、具体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两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的经验和不足。第八章为京津冀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的对策研究,从系统论、协同论和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出发,从整体发展和协同发展两个层面上提出了京津冀进一步促进金融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九章为总结和展望,首先对论文进行了全面概括性的总结,其次提出了本论文在方法和内容上的研究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加以展望。本论文利用2002-2014年的统计数据对京津冀金融发展协同度评价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三地两两之间的协同检验结果发现:(1)京津的灰色关联度系数最大,津冀次之,京冀最小;(2)金融总量指标京津的协同程度最高,京冀的协同程度最低;(3)金融结构指标津冀的协同程度最高,京冀的协同程度最低;(4)金融效率指标京津的协同程度最高,京冀的协同程度最低。而三地与区域整体的协同检验结果发现:(1)河北省与区域的金融协同程度最高,北京最低;(2)河北省金融总量指标与区域的金融协同程度最高,天津最低;(3)北京金融结构指标与区域的金融协同程度最高,河北省最低;(4)河北省金融效率指标与区域的金融协同程度最高,北京最低。京津冀区域金融的协同发展可以借鉴国外欧盟和国内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在金融机构合作、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监管一体化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从系统论和协同论出发,首先京津冀区域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要坚持整体发展原则,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其次京津冀区域三省市个体之间要坚持协同发展原则,促进资源优势互补。
李鸿阶,林心淦,林在明[9](2016)在《相关省市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经验做法及对福建的借鉴作用》文中认为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相关省市推进区域合作,加快建设支点城市等做法尤其值得借鉴。要着力做好统筹陆海发展,构建一体化协作机制,落实"台湾优先",建设国际化城市,完善国际营商环境等工作。
谢筠[10](2012)在《广东软件产业发展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而软件产业作为一种“无污染、微能耗、高就业”的产业,凭借其强大的渗透性,在现代产业体系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软件产业不但能大幅度提高国家整体经济运行效率,并且能进一步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2011年,广东省委、省政府结合实际,在落实中央关于“十二五”发展主题主线的根本要求上提出了“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要求。围绕此心任务,我省将进一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高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本文将以广东软件产业政策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本人在软件行业工作的基础及数据,通过国内外软件产业政策发展的环境、现状、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认清当前广东软件产业及相关政策落实的存在问题。在全球软件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结合软件发达国家、地区的成功经验,找到适合我省软件产业发展的战略,从而为政府提供政策建议。全文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简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立足广东省软件产业政策,微观的分析了我省广东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与绩效,从不同维度对软件产业政策的发展目标到政策评价进行阐述;第三部选取了四个具代表性的软件发达国家,对其产业政策、成功经验进行分析,为发展我省软件产业政策带来启示及借鉴;第四部分针对第二部分提出的问题的,结合第三部分的国内外发达国家成功经验,提出了我省软件产业政策发展及完善产业服务体系、扩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强市场管理、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专业管理水平、支持新兴业态发展等的政策建议。
二、信用——粤港合作的支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用——粤港合作的支点(论文提纲范文)
(2)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1 全球化和信息化推动下的城市群发展 |
1.2.2 城市群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空间载体 |
1.2.3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空间治理变革 |
1.2 湾区的概念提出与研究进展 |
2.1.1 有关湾区研究的三个阶段与概念内涵的转变 |
2.1.2 湾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的进展 |
2.1.3 本次研究问题的提出 |
2.1.4 本文研究的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范围 |
1.3 概念辨析与界定 |
1.3.1 城市群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
1.3.2 城市空间形态与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 |
1.3.3 城市空间模式的概念内涵 |
1.4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1.5.3 主要内容 |
2 城市群空间研究进展与研究框架 |
2.1 城市群空间研究的要素组成与模式演变 |
2.1.1 对空间认识的转变 |
2.1.2 城市空间研究的构成要素 |
2.1.3 由单一城市到城市群的空间模式研究 |
2.1.4 城市群空间模式的动态演变 |
2.2 城市群空间演变的动力机制 |
2.2.1 全球化和市场化作用下的发展动力 |
2.2.2 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研究 |
2.2.3 “政府-市场-社会”三元主体的作用机制 |
2.2.4 主体作用下的空间表征 |
2.3 空间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基于动力主体的引导 |
2.3.2 基于对空间客体的协调 |
2.3.3 主体与客体研究的融合:空间治理 |
2.4 建立湾区空间模式研究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湾区形成的自然人文基础 |
3.1 湾区自然地理基础 |
3.1.1 自然地理条件与“湾区” |
3.1.2 环珠江口湾区总体地理特征 |
3.1.3 河口湾形态演变和经济活动 |
3.2 湾区历史人文基础 |
3.2.1 岭南三大民系与湾区空间分布 |
3.2.2 岭南文化来源特征 |
3.2.3 以广府文化为主体的湾区文化 |
3.3 本章小结 |
4 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的演进研究 |
4.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1.1 数据的选取与发展阶段划分 |
4.1.2 影像数据的处理 |
4.2 湾区城市群建设空间形态的扩展特征 |
4.2.1 建设空间演变的总体特征 |
4.2.2 建设用地规模的快速拓展 |
4.2.3 建设空间扩展的轴向集聚 |
4.2.4 空间形态的分维与紧凑度 |
4.3 湾区城市群自然生态空间形态的演变 |
4.3.1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的演变历程 |
4.3.2 湾区自然生态空间形态指数特征 |
4.3.3 环珠江口生态空间与岸线演变 |
4.3.4 台风气候影响下的空间安全风险 |
4.4 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空间形态关系的总体判断 |
4.4.1 向湾演进与珠江口A字形空间结构的形成 |
4.4.2 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开发的不平衡 |
4.4.3 城市群建设空间拓展的不充分 |
4.4.4 珠江口区域的生态碎化与安全压力 |
4.5 本章小结 |
5 湾区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空间模式演变 |
5.1 政府行为推动湾区空间结构演变 |
5.1.1 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推动核心城市的形成 |
5.1.2 省级政府协同与调控促进城市群区域一体化 |
5.1.3 地方政府的空间竞争促使城市群向多中心转变 |
5.1.4 政府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对称型等级化 |
5.2 市场发展引起城市建设空间扩展 |
5.2.1 从村镇工业化到创新发展的产业集聚与动力转变 |
5.2.2 典型产业模式与经济的梯队型格局 |
5.2.3 市场机制下不同产业类型企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
5.2.4 市场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多中心网络化 |
5.3 社会需求促使空间内涵发生转变 |
5.3.1 人口快速增长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 |
5.3.2 人口密度的双核圈层空间分布 |
5.3.3 社会阶层结构由纺锤型向橄榄型转变 |
5.3.4 社会行为影响下的湾区空间特征:社群多元化 |
5.4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交织推进的动力机制 |
5.5.1 “政府-市场-社会”交织推进的建设空间拓展 |
5.5.2 主体的合力差异导致空间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
5.5.3 以政府治理为主导的生态空间管控 |
5.5.4 主体的利益博弈导致生态碎化困境 |
5.5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推动下的湾区空间模式与结构演变 |
5.5.1 1978-1992年,村镇工业化推动湾区点状生长模式 |
5.5.2 1992-2002年,工业转型促进城镇空间点轴发展 |
5.5.3 2002-2012年,现代服务驱动中心城市崛起 |
5.5.4 2013年至今,科技创新成为湾区发展源泉 |
5.6 本章小结 |
6 湾区城市群空间作用逻辑转变与治理趋势 |
6.1 世界湾区的空间模式特征 |
6.1.1 纽约湾区:州际合作模式 |
6.1.2 旧金山湾区:网络化联合模式 |
6.1.3 东京湾区:单核集中型模式 |
6.1.4 与三大国际湾区的比较与借鉴 |
6.2 从对空间发展的引导走向空间底线管控 |
6.2.1 国土空间的整体治理:自然资源管理框架下的体系重构 |
6.2.2 建设空间的柔性治理:以功能区引导发展转型 |
6.2.3 生态空间的底线治理:从刚性管控走向韧性适应 |
6.3 从政府治理走向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 |
6.3.1 政府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2 市场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3 社会主体的治理趋势 |
6.3.4 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协商”治理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7 环珠江口湾区的空间模式 |
7.1 湾区发展的目标与责任 |
7.1.1 服务于国家开放和转型发展战略 |
7.1.2 打造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
7.1.3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
7.2 创新发展趋势下的湾区空间发展模式转变 |
7.2.1 以国家科学平台为引擎的节点簇群空间模式 |
7.2.2 以企业技术转化为主导的双核轴带空间模式 |
7.2.3 以社群创新创业为重点的多元网络空间模式 |
7.3 构建以环湾为核心的区域空间结构 |
7.3.1 历年空间规划的结构演变 |
7.3.2 立脊:推动更为均衡的空间发展 |
7.3.3 铸链:创新湾链空间的无地界协作 |
7.4 加强空间发展的核心要素管控 |
7.4.1 重塑区域:协调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 |
7.4.2 打破边界:推动无地界的协同发展 |
7.4.3 培育节点:创新功能区协同体系 |
7.4.4 打通路径:优化东西岸通道体系 |
7.5 创新主体协同治理模式 |
7.5.1 培育空间治理的制度厚实 |
7.5.2 强化生态空间的韧性治理 |
7.5.3 促进湾区治理的文化认同 |
7.6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启示 |
8.1 主要结论 |
8.1.1 珠江口东西两岸空间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程度增大 |
8.1.2 “政府-市场-社会”主体合力在环珠江口湾区空间形态与模式演变中具有阶段性、复合性特征 |
8.1.3 创新经济趋势下的湾区空间模式和两脊三湾链空间结构 |
8.2 论文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8.2.1 论文的创新 |
8.2.2 存在的不足 |
8.3 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中国自贸区金融改革与创新的实践研究——基于四大自贸区的金融创新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自贸区金融创新案例的总体情况 |
1.金融创新案例数量多 |
2.金融创新案例范围广 |
三、自贸区金融创新案例的区域性特征 |
1.上海自贸区:制度闯关, 服务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2.天津自贸区:领跑融资租赁产业, 服务京津冀 |
3.广东自贸区:发力金融科技创新, 服务粤港澳 |
4.福建自贸区:立足两岸, 开展对台金融合作 |
四、现有自贸区金融创新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1.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创新有限 |
2.金融创新的激励与约束不匹配 |
(1) 各自贸区金融创新相关立法碎片化 |
(2) 金融创新的地方政策力度不强 |
五、从自贸区到自贸港的金融创新演进思路 |
1.自由贸易港的定位 |
2.自贸港金融创新设计思路 |
3.金融创新设计要点 |
(1) 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互为补充, 提升其配置海内外金融资源的能力 |
(2) 优化金融跨境服务, 为转口贸易、离岸贸易和投资提供创新金融服务 |
(3) 突出中国特色和海南优势, 为旅游业等高端现代服务业提供金融创新支持 |
(4) 重塑审慎监管模式, 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 |
(4)香港金融中心影响力分析 ——基于经济促进和金融辐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论 |
2.1.2 金融中心评判标准 |
2.1.3 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 |
2.1.4 金融外溢的理论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金融中心成长的理论 |
2.2.2 金融中心评估指标体系 |
2.2.3 金融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 |
2.2.4 金融发展和金融辐射效应的理论 第3章 金融中心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 |
3.1 金融中心发展 |
3.1.1 金融中心形成及发展 |
3.1.2 金融聚集和金融辐射的关系 |
3.1.3 金融发展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 |
3.2 金融中心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
3.2.1 金融中心发展与经济的关系 |
3.2.2 金融与产业“耦合”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 |
3.2.3 金融体系对产业水平、经济增长的传导路径 第4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对其经济的影响 |
4.1 香港及其他各大金融中心演变路径 |
4.1.1 香港 |
4.1.2 其他各大金融中心 |
4.1.3 各大金融中心发展路径比较的启示 |
4.2 香港金融体系与产业协调度的影响 |
4.2.1 模型设计 |
4.2.2 实证分析 |
4.2.3 金融体系与产业协调度的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 |
4.3 香港体系结构对产业水平、经济增长的影响 |
4.3.1 模型设计 |
4.3.2 实证分析 |
4.3.3 体系结构对产业水平、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 第5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对内地经济增长的影响 |
5.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对内地金融辐射效应的分析框架 |
5.1.1 香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内地经济的影响机制 |
5.1.2 香港通过金融辐射对内地经济的影响机制 |
5.1.3 香港金融辐射效应的影响因素 |
5.2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对内地金融辐射效应测算 |
5.2.1 模型设计 |
5.2.2 测算分析 |
5.2.3 金融中心的金融辐射效应测算 |
5.3 香港对外直接投资、金融辐射效应对内地经济增长的影响 |
5.3.1 模型设计 |
5.3.2 香港对外直接投资、金融辐射效应对内地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3 国家性金融中心崛起影响的分析 |
5.3.4 结论及启示 第6章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政策建议 |
6.1 香港金融中心面临的挑战 |
6.1.1 香港转口贸易职能弱化 |
6.1.2 资本中介角色的弱化 |
6.1.3 面对我国内地经济崛起被边缘化 |
6.2 香港金融中心的机遇 |
6.2.1 服务人民币国际化,构建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 |
6.2.2 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一带一路”国家金融服务广度 |
6.2.3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利用金融科技优势促进区域协同创新 |
6.3 香港金融中心发展建议 |
6.3.1 利用政策过渡区域,构建新型互补关系 |
6.3.2 重新定位香港国际金融中心,扮演新角色 |
6.3.3 特区政府主动作为,加强与内地的合作机制创新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拓展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1.1 国外海陆经济一体化研究 |
2.1.2 国外相关研究评述 |
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国内海陆经济一体化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
第3章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
3.1 海陆产业的基本概念 |
3.1.1 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定义 |
3.1.2 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定义 |
3.1.3 海陆产业的分类 |
3.2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
3.2.1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内涵 |
3.2.2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空间边界 |
3.3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 |
3.3.1 系统论 |
3.3.2 产业关联理论 |
3.3.3 耗散结构理论 |
3.3.4 协同论 |
3.4 海陆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机制 |
3.4.1 海陆产业系统生产要素的流动性 |
3.4.2 海陆产业系统的相互依存性 |
3.4.3 海陆产业的相互关联性 |
3.4.4 由海向陆的能量梯度 |
3.4.5 由陆向海的能量梯度 |
第4章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4.1 世界三大湾区发展历程及启示 |
4.1.1 三大湾区基本情况 |
4.1.2 三大湾区产业发展路径分析 |
4.1.3 三大湾区的特色优势 |
4.1.4 三大湾区综合比较及启示 |
4.2 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简述 |
4.2.1 广东9市海洋经济发展 |
4.2.2 香港海洋经济发展 |
4.2.3 澳门海洋经济发展 |
4.3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4.3.1 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
4.3.2 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劣势分析 |
4.3.3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
4.3.4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威胁 |
第5章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 |
5.1 基于qspm矩阵的海陆一体化策略选择 |
5.1.1 qspm矩阵的简介 |
5.1.2 建立qspm矩阵的步骤 |
5.1.3 权重的确定 |
5.1.4 基于qspm矩阵的海陆一体化策略选择体系的构造 |
5.2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
第6章 基于系统耦合的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 |
6.1 模型方法的选择 |
6.2 海陆产业系统耦合模型构建 |
6.2.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6.2.2 确定指标权重 |
6.2.3 耦合度模型 |
6.2.4 耦合协调度模型 |
6.3 海陆产业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 |
6.4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产业系统耦合实证研究 |
6.4.1 数据来源及获取 |
6.4.2 时序变化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全要素耦合的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 |
7.1 海陆产业系统中生产要素的流动 |
7.1.1 自然资源 |
7.1.2 资金 |
7.1.3 技术 |
7.1.4 劳动力 |
7.2 海陆产业全要素耦合评价指标体系 |
7.2.1 海洋资源生产要素 |
7.2.2 陆域资本要素 |
7.2.3 陆域技术要素 |
7.2.4 陆域劳动力要素 |
7.3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产业要素耦合的实证研究 |
7.3.1 数据来源及获取 |
7.3.2 时序变化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 |
8.1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8.1.1 指导思想 |
8.1.2 基本原则 |
8.2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的构成 |
8.2.1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空间布局策略 |
8.2.2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产业体系策略 |
8.2.3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创新驱动策略 |
8.2.4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生态文明策略 |
8.2.5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公共服务策略 |
8.3 粤港澳大湾区海陆一体化经济发展的实施措施 |
8.3.1 加快体制改革和创新 |
8.3.2 促进生产要素海陆自由流动 |
8.3.3 加强海陆资源开发的统一规划 |
第9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9.2.1 研究存在的不足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自贸区建设是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可行性选择 |
第一节 前海蛇口自贸区建设的背景 |
第二节 前海蛇口自贸区建设的优势 |
一、政治优势 |
二、区位优势 |
三、创新优势 |
四、法律优势 |
第三节 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建设的意义 |
一、推进粤港澳地区深度合作 |
二、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
三、引领制度创新的先行先试 |
第二章 前海蛇口自贸区主要领域的建设 |
第一节 投资领域 |
一、投资便利化的推进 |
二、负面清单模式的探索 |
三、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 |
第二节 贸易领域 |
一、香港企业的参与 |
二、专项贸易资金的扶持 |
三、贸易监管制度的创新 |
第三节 金融领域 |
一、金融环境的营造 |
二、金融领域的开放 |
三、相关金融配套改革的配合 |
第三章 前海蛇口自贸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宏观调控与行政监管的不当 |
一、法制环境建设滞后 |
二、负面清单模式面临挑战 |
三、金融犯罪的存在 |
第二节 投资贸易面临困境 |
一、对外贸易便利化存在风险 |
二、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受限制 |
三、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与法律人才的欠缺 |
第三节 自贸区建设与金融改革不同步 |
一、非公有资产难以引入金融行业 |
二、金融创新功能未得到充分发展 |
第四章 关于进一步完善前海蛇口自贸区建设的思考 |
第一节 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与改变行政监管的方式 |
一、建立健全自贸区配套法律与法规 |
二、改进负面清单模式 |
三、依法严厉打击金融犯罪 |
第二节 依据市场需求,发展投资与贸易 |
一、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进行全方位多元化贸易改革 |
二、拓宽自贸区企业的融资渠道 |
三、优化工作环境,吸引专业人才参与建设 |
第三节 协同自贸区建设与金融改革的发展 |
一、引导非公有资产进入金融行业 |
二、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京津冀区域金融协同发展水平评价及政策建议 ——兼论国内外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经验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金融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
1.1.2 国内外金融协同发展的案例 |
1.1.3 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成为研究热点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京津冀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的研究综述 |
2.1 金融协同发展的相关研究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相关研究 |
2.2.1 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
2.2.2 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2.3 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对策的相关研究 |
2.3 现有文献述评 |
2.3.1 理论基础有待夯实,研究视角还需聚焦 |
2.3.2 研究的系统性有待增强,研究问题还需深度挖掘 |
2.3.3 量化研究方法有待引入,实证支持还需补充 |
第3章 京津冀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 |
3.1 系统论 |
3.1.1 系统论的形成与初步发展 |
3.1.2 系统论的定义、特征及研究方法 |
3.1.3 系统论的发展 |
3.1.4 系统论的衍生——协同论 |
3.1.5 区域金融发展系统论观点的述评 |
3.2 区域经济理论 |
3.2.1 均衡发展理论 |
3.2.2 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
3.3 金融发展理论 |
3.3.1 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初步发展 |
3.3.2 金融发展理论的三大主要内容 |
3.3.3 金融发展理论的新突破 |
3.3.4 金融发展理论的述评 |
第4章 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
4.1 京津冀金融发展协同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京津冀金融发展协同程度的评价目的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4 评价指标选取的依据与说明 |
4.2 京津冀金融发展协同程度研究方法的选择 |
4.2.1 层次分析法 |
4.2.2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4.2.3 灰色关联-多层次分析法 |
第5章 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测度实证研究 |
5.1 京、津、冀两两之间协同发展的实证检验 |
5.1.1 数据来源 |
5.1.2 实证检验 |
5.1.3 实证结果分析 |
5.2 京、津、冀与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的实证检验 |
5.2.1 京、津、冀与区域金融协同性的实证检验 |
5.2.2 实证结果分析 |
5.3 京津冀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程度不一的原因分析 |
5.3.1 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 |
5.3.2 金融发展机制不协调 |
第6章 欧盟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的经验借鉴 |
6.1 欧盟一体化的历程 |
6.1.1 欧共体的成立和发展 |
6.1.2 欧盟的诞生和发展 |
6.2 欧盟金融一体化的背景 |
6.2.1 欧洲货币危机中暴露的问题 |
6.2.2 欧盟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 |
6.3 欧盟金融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
6.3.1 启动单一货币 |
6.3.2 证券市场一体化 |
6.3.3 银行保险市场一体化 |
6.3.4 风险投资市场一体化 |
6.3.5 金融监管一体化 |
6.4 欧盟金融一体化的经验 |
6.4.1 以消除金融市场分割为目标,启动了单一货币制度 |
6.4.2 以资源自由流动为目标,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良好 |
6.4.3 以统一监管为目标,一体化监管措施明确 |
第7章 国内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的经验借鉴 |
7.1 长三角地区的金融协同发展 |
7.1.1 长三角经济圈的发展历程 |
7.1.2 长三角金融协同发展的现状 |
7.1.3 长三角金融协同发展的经验和不足 |
7.2 珠三角地区的金融协同发展 |
7.2.1 珠三角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历程 |
7.2.2 珠三角金融协同发展现状 |
7.2.3 珠三角金融协同发展的经验和不足 |
第8章 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
8.1 坚持整体发展原则,完善顶层制度设计 |
8.1.1 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做到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
8.1.2 明确金融发展定位,坚持优势互补发展 |
8.1.3 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
8.2 坚持协同发展原则,促进资源优势互补 |
8.2.1 北京市:强化金融管理功能,促进金融资源合理转移 |
8.2.2 天津市:优化产业布局,建设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 |
8.2.3 河北省:提高金融整体实力,建设金融后台服务基地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9.1 研究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9.2.1 研究不足 |
9.2.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相关省市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经验做法及对福建的借鉴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合作,完善区域合作模式 |
(一)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协作体系 |
1、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物流枢纽 |
2、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
3、创新跨境金融合作 |
4、构建高端人才交流合作机制 |
5、营造有序高效的营商环境 |
(二)创新体制机制,引导开放合作区先行先试 |
1、打造广州南沙(国际)创业基地 |
2、构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示范区 |
3、横琴落实“澳门优先”原则 |
二、加快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支点城市 |
(一)强化区域经济圈和港口群建设 |
1、引导港口群错位发展 |
2、实施“互联网+”产业生态圈 |
(二)构建海陆统筹协作体系 |
1、舟山群岛新区实施“海陆统筹”战略 |
2、青岛建设“一带一路”双向开放桥头堡 |
3、加快构建“多式联运”+“无水港” |
4、大连的“跨境电子商务”+“国际海铁联运” |
5、建立国际港口联盟 |
(三)构建载体平台,扩大对外开放力度 |
1、构建公共外交平台载体 |
2、创立国际交流平台 |
3、建立友好城市圈 |
4、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 |
(四)强化支点城市能力建设,提升融合发展水平 |
1、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
2、以“平台+服务”带动区域创新 |
三、相关省市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借鉴意义 |
(10)广东软件产业发展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思路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拟解决的问题和可能的创新点 |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广东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成效 |
2.1 广东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目标 |
2.1.1 到 2015 年的发展目标 |
2.1.2 到 2020 年的发展目标 |
2.2 广东软件产业发展的主要政策 |
2.2.1 深入贯彻国家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相关政策 |
2.2.2 因地制宜制定广东省软件产业发展战略 |
2.2.3 全方位专项政策引导软件产业做大做强 |
2.2.4 CEPA 协议奠定粤港软件产业合作基础 |
2.3 广东软件产业发展政策的执行情况 |
2.3.1 总体目标达到率 |
2.3.2 双软认定、重点软件企业认定政策的执行情况 |
2.3.3 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情况 |
2.3.4 财政支持政策的执行情况 |
2.3.5 投融资政策的执行情况 |
2.3.6 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执行情况 |
2.3.7 出口政策的执行情况 |
2.3.8 人才政策的执行情况 |
2.4 广东软件产业发展政策执行的效果评估 |
2.4.1 经济效益评估 |
2.4.2 社会效益评估 |
2.5 广东软件产业发展政策成功推动的原因 |
2.5.1 领导的高度重视 |
2.5.2 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 |
2.5.3 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
2.5.4 完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和产业链 |
2.5.5 找准产业关键环节重点突破 |
2.6 广东软件产业发展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
2.6.1 财税政策执行仍有盲点及滞后现象 |
2.6.2 投融资政策辐射区域仅限产业局部 |
2.6.3 政策落实需要加强,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
2.6.4 市场管理政策需要进一步规范 |
2.6.5 研究开发政策的引导作用仍需要进一步提升 |
2.6.6 人才培养政策初见成效但人才吸引情况不理想 |
2.6.7 政策鼓励的新兴业态发展迅猛但暂未能解决产业制约因素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典型国家软件产业发展政策的特点与经验 |
3.1 世界软件产业发展情况 |
3.2 软件产业发达国家政策路线 |
3.2.1 美国:确定“市场主导”的发展道路 |
3.2.2 印度:大力发展软件外包服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完善广东软件产业发展政策的建议 |
4.1 产业引导方面 |
4.1.1 营建良好的产业发展政策环境 |
4.1.2 争取国家在宏观布局上的政策支持 |
4.1.3 政策引导企业向服务型战略转型 |
4.1.4 加强政府采购法,保障产业发展 |
4.1.5 政策引导产业聚集并优化产业区域布局 |
4.1.6 各地市政府配套出台强有力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
4.1.7 建立落实监督检查长效机制 |
4.2 双软认定方面 |
4.2.1 出台统一、明晰的指引及实施细则 |
4.2.2 尽快开展软件服务企业认定 |
4.2.3 简化营业税免征程序 |
4.3 财税政策方面 |
4.3.1 制定统一的税务优惠政策实施办法 |
4.3.2 先行先试,创新增值税退税方法 |
4.3.3 适度放松发票开具要求 |
4.4 投融资方面 |
4.4.1 采取多种方式拓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融资渠道 |
4.4.2 建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创业企业投融资保障体系 |
4.4.3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政策倾斜 |
4.4.4 设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专项风险投资基金 |
4.5 进出口方面 |
4.5.1 加强对外宣传 |
4.5.2 加强粤港合作 |
4.5.3 成立保税区 |
4.5.4 奖励外包企业 |
4.5.5 简化出口手续 |
4.6 人才方面 |
4.6.1 建立人才激励政策 |
4.6.2 加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相关专业设立范围 |
4.6.3 创新多元化实效培训机制 |
4.6.4 行业内的人才职称由行业部门评定 |
4.7 知识产权方面 |
4.7.1 推进正版软件的使用 |
4.7.2 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示范企业 |
4.7.3 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打击各类侵权行为 |
4.8 市场管理方面 |
4.8.1 积极引导信息技术业务外包 |
4.8.2 鼓励大中型企业将其信息技术研发机构剥离 |
4.8.3 吸引跨国公司和发展骨干企业 |
4.8.4 同步产业发展趋势,支持产业新兴业态发展 |
4.9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四、信用——粤港合作的支点(论文参考文献)
- [1]粤港跨境电商海关协同监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房淑慧. 暨南大学, 2020
- [2]环珠江口湾区城市群形态演进与空间模式研究[D]. 彭雄亮.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3]中国自贸区金融改革与创新的实践研究——基于四大自贸区的金融创新案例[J]. 程翔,杨宜,张峰. 经济体制改革, 2019(03)
- [4]香港金融中心影响力分析 ——基于经济促进和金融辐射视角[D]. 戴了. 辽宁大学, 2018(05)
- [5]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 李政道. 辽宁大学, 2019(05)
- [6]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建设研究[D]. 李媛媛. 深圳大学, 2018(07)
- [7]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A]. 范霄文,马美莲. 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报告(2016), 2017
- [8]京津冀区域金融协同发展水平评价及政策建议 ——兼论国内外区域金融协同发展经验借鉴[D]. 杨镈宇. 河北大学, 2016(01)
- [9]相关省市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经验做法及对福建的借鉴作用[J]. 李鸿阶,林心淦,林在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4)
- [10]广东软件产业发展政策研究[D]. 谢筠.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