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以人为本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毛泽东以人为本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的民本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闫文娟[1](2020)在《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指出恩格斯说:“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作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1)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各种民生问题的突出迫切要求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相关的民本资源,重新评价并结合时代特点发掘新的价值。孟子作为继孔子之后着名的思想家,他的民本思想不仅把儒家民本思想的发展推向了高峰,而且把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推向了高峰,对后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深入分析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和发展,探究其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对于当代更好地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积极而深刻的意义。本文从唯物史观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和新时代民生问题的突出出发,在寻找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和孟子民本思想之间关联的基础上探索重评和发扬孟子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一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思想资源,整合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因素。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需要与现代化建设的理念相结合,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论文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在分析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政治变迁和意识形态领域百家争鸣文化现象的出现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孟子之前民本思想的发展和孟子的性善论分析了他的民本思想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群众观的角度分析了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民贵君轻思想的积极意义在于认识到了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民贵君轻思想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影响,认识到其中蕴含的朴素民本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的思想有契合之处。接着,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论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深刻分析了仁政对于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孟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了君权神授的观念,提出治民者的权利表面上来自于天,实质上则来源于人民的寄托。井田制和制民之产的提出,体现了孟子对土地重要性的肯定和认识。推恩在仁政中的应运表达了孟子对统治者的期望和要求。省刑罚和薄税敛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深耕易耨和重教化体现了在保障人民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对民生的改善和对人民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视。本质上,仁政思想看到了生产发展之于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意义,而且意识到阶级斗争和国家权利的争夺都是通过人民来实现。也就是,仁政思想认识到了改善民生之于社会发展和安定的重要性,但却受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而未能全面实行。然后,论文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孟子在区分王霸之辩的过程中表达了对王道思想的认同,王道也成为他对当时理想治国模式的探讨。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道路具有三种社会形态理论,孟子所处的时代显然属于社会发展的第二形态。在这一阶段,王道思想能够就治国模式进行有关社会发展和治国理论的探讨,体现出了他对社会发展的独特洞察。同时,他的王道思想试图构建君民和谐向前发展的理想政治模式。马克思主义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社会批判精神。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对孟子的民本思想进行批判和继承中,我们发现他的民贵君轻思想肯定了民众在国家存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对民意的表达中表现出了原初的民权观念,蕴含着民主思想的萌芽。但本质上,民贵君轻思想并没有摆脱君本位的封建阶级基础。仁政思想不仅为当时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方案,而且也从社会道德方面提出了教育设想,力图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发展社会生产的基础上,通过提升人民素质来巩固社会稳定。这一思想虽然表现出了朴素的民生观念,却只把民生的改善寄希望于君王自身的觉醒上,并没有认识到人民才是国家权利的真正主体。王道思想一方面提倡君主要向圣王先贤学习以仁义行仁政,通过得民心来治理国家。另一方面,也认识到君与民之间存在的阶级矛盾,主张在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教民来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防止社会危机的产生。然而,王道思想在具体的实施中并没有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也没有相应的制度、法律的保障,因而表现出了空想的重民主张。近现代以来,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对孟子民本思想的汲取,再到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主人翁地位的深刻体现、群众路线的深入以及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践,这些思想中对孟子民本思想的关注部分都体现了这一思想随社会发展而产生的能动作用。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应当积极探索其中的正面因素,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其消极因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而弃之。通过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的分析,我们发现孟子民本思想中的民贵君轻思想认识到了人民的重要性,体现出了民主思想的萌芽,对于我国当下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有着积极的意义。仁政思想中对民生改善的具体措施对于当下我国提倡的精准扶贫、科教兴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孟子对王道思想的肯定对于尊贤使能、廉政爱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以及国际关系的处理有着启发作用。同时,在重评孟子民本思想的过程中,我们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重要性和其中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魏东[2](2020)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探源》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初,就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并且不断通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党性与人民性是相统一的。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作为新时代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特征。首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主体思想是其理论基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为其提供了理论滋养,中国共产党人的群众路线思想精华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些都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的思想渊源。其次,改革开放的不断纵深推进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面临风险;党在长期执政的过程中,部分党员干部脱离人民群众,党面临执政风险考验;社会建设中影响和谐的因素依旧存在;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矛盾交织导致全球治理体系面临考验,以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人民共同面对的时代之问,也是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的社会根源。最后,理论来源于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的形成、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习近平个人成长从政经历的实践构成了其实践来源。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的理论渊源、社会根源、实践来源的细致爬梳和深入分析,有助于更好地领会、认识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进而为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提供一个思路。

冯培雯[3](2020)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群众工作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群众工作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重温和研究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对于新时代开展群众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四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思路以及论文创新之处。第二章,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形成的理论渊源;中国的特殊国情、土地革命时期的群众工作实践是这一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毛泽东的成长经历及对民众大联合的认识彰显了毛泽东伟大的群众情怀。第三章,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主要内容与实践。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主要内容涵盖了平等思想是群众工作的重要条件、改善群众生活是群众工作的基础、密切党群关系是群众工作的重要方式、革命胜利是群众工作的根本目的四个方面,并从开展经济工作、建设民主政权、加强思想教育、密切党群联系等方面加以具体实践,具有创新性、实践性和革命性的基本特征。第四章,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为工农武装割据奠定了群众基础,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群众工作具有借鉴意义。新时代,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好群众利益,依靠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强党员干部教育以密切党群关系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熊宇焕[4](2020)在《方志敏群众观研究》文中指出方志敏是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创建人。他心怀国家,情系群众,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其中,方志敏的群众观更是为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做出了重要指导作用。走进新时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正大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全面地、充分地研究分析学习方志敏的群众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包括了文章的选题缘由、研究方志敏群众观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方志敏群众观的现状,同时还总结了文章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并对文章中的“群众”、“群众观”两个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主要探讨的是方志敏群众观形成的背景。主要包含了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两个板块,时代背景分为了国内背景和国外背景。国内背景主要有三:一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下,农民起义频发;二是辛亥革命的失;三是五四运动的爆发。国外背景则主要是俄国十月革命后掀起社会主义热潮。方志敏群众观形成的理论来源则包括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西方民主政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分析了方志敏群众观的主要内容。分别从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两个不同角度进行了具体阐述。第四部分总结和把握了方志敏群众观的主要特性。方志敏群众观的主要特性主要有三个:创新性、实践性、理想性。第五部分探究和梳理了方志敏群众观的几个主要践行路径。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地方党团组织,宣传马克思主义;二是研究“农民问题”,组织开展农民运动;三是十分注重改善民生,领导创建人民公园。第六部分总结和归纳了方志敏群众观的当代启示。主要概括了三个方面的启示,一是要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三则是要进一步推进解决“三农”问题。

李天赐[5](2020)在《毛泽东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古至今,民生问题与人民生活幸福息息相关,历来是执政者所关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十分关心民生建设。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核心领导人,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致力于解决民生问题。毛泽东民生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核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支撑,在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民生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在中国长期革命建设中的实践,不断孕育而生,形成了完整的民生思想体系。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形成与他个人的成长经历和湖湘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而革命实践则直接推动了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形成。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成立,毛泽东对民生问题的思考与认识逐步深化,其民生思想发展也日趋成熟。毛泽东民生思想具有时代性、人民性、创新性三大特征,而毛泽东民生建设思想的最大特点是没有脱离时代与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核心问题,片面空谈民生。毛泽东民生思想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改善保障民生,保障弱势群体权益,经济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维护社会公平方面,毛泽东致力于反对一切官僚特权,惩治贪污腐败,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毛泽东民生思想实践取得的效果显着,首先是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其次,巩固了新中国政权,维护了社会稳定。再次,毛泽东着眼于新中国民生建设的基础性和根基性工作,为中国当前民生事业取得重要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可否认,毛泽东在经济建设上忽视了生产力发展规律,在举国之力发展重工业的背景下偏重于积累,未能及时充分地改善人民生活,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很多方面对今天中国社会发展和民生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维护公平正义的民生价值标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地全面改善民生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不断拓展民生的新境界等。毛泽东主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强化人民监督、舆论监督的方法对当今社会党风廉政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长达[6](2020)在《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研究(1949-195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生问题是关乎人民群众基本生存与基本发展的根本利益问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和为民造福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1949-1956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立足我国民生困境的严峻形势,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民生观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民生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民生观(1949-1956),其理论来源就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民生观以及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其现实依据就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及1949-1956年这一时期我国民生困境的现实。中国共产党民生观(1949-1956)的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对民生问题的基本认识,即解决民生问题首要是解决人民群众的生存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国家政权稳定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理念原则和战略方针,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改善民生的基本理念,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是改善民生的价值取向,坚持统筹兼顾是改善民生的战略方针;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基本路径,即大力发展经济为改善民生奠定物质基础,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改善民生的政治保证,促进社会就业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工程,重视社会保障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发展科教文卫是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和净化社会环境是改善民生的关键环节等三个方面。中国共产党民生观(1949-1956)既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又有重要的现实启示。从理论意义上来说,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理论基础;从现实启示上来说,为党充分认识解决民生问题的规律、依靠、主体、动力、方法、原则、保障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借鉴,有利于指导中国共产党做好新时代的民生建设。

刘成喆[7](2020)在《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认同与历史性尊崇,并指出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领路人,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文化观对新时代创新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纵观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认识和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党的传统文化观的变迁深刻影响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命运。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变迁,总结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经验及启示,是极具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要研究课题,对新时代创新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的历史进程分置于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不同历史阶段中进行考察和分析,对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百年来的变迁历程进行了较为具体的研究,从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传统文化的相关政策、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关系的认识等维度分析和阐释了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变迁的表现及其深层动因,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进行了客观的评述,阐明了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意义及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的经验启示,揭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由之路。本文除引言外,主体部分共分六章。第一章,对中国共产党建党早期传统文化观进行研究。这一历史阶段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为起始点,以1937年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为阶段节点。选取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作为阶段节点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抗战开始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国内阶级矛盾转变为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民族矛盾,从而极大的影响了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在建党后经历了惨痛的大革命失败和艰难的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在这两个时期虽然略有差异,但并未出现大幅度变化,因此将1921-1937年作为第一个考察阶段是比较科学的。第二章,对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传统文化观进行研究。这一历史阶段起始于1937年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直至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十分艰苦的生活条件下深入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尤其是抗日战争的新经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历史命题,是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的重要历史节点。第三章,对建国以后的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进行研究。这一历史阶段以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起点,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拨乱反正为节点。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在这一历史阶段中经历了十分曲折的变迁过程,也正是这一曲折过程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变化必然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重大影响,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研究的重要性。第四章,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进行深入研究。这一历史阶段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以2012年党的十八大作为节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重新步入科学、理性的轨道,并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为新时代创新承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重要基础。第五章,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进行深入研究。这一历史阶段以2012年党的十八大为起点,对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尊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推进新时代创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文化观予以深入解析,阐明其科学性、先进性和重大的历史意义。第六章,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研究,梳理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的历史经验及启示。本章所总结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秉持“去粗取精”方针、坚持文化自信和与时俱进等经验启示,能够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理性、客观的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李想想[8](2020)在《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央苏区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伟大初心和使命的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理论与实践、分析与归纳、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对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为践行初心和使命所进行的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诸方面的伟大历史实践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揭示了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伟大意义及其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当代启示。本文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叙说本文的研究依据和意义,国内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阐述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理论渊源。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理论渊源来自于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初心和使命的论述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第三部分:阐述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为践行初心和使命所进行的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诸多方面的伟大历史实践。第四部分:阐述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历史意义。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历史实践,孕育了伟大的苏区精神;使党成为了为苏区人民谋利益的主心骨;实现了苏区人民当家作主;改善了苏区人民的生活;满足了苏区人民的文化需求;提高了苏区人民的社会地位。第五部分:揭示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当代启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为了实现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大力弘扬苏区精神,为实现“伟大梦想”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加强政权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勇于担当文化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于民生建设。最后是论文的结语: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我们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牢记党在中央苏区时期为实现初心和使命的奋斗历程,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接续奋斗。

王一铮[9](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研究》文中指出政党政治是当代世界的普遍现象和有效政治运作模式,政党执政有其自身的基本经验和客观规律。深入探索、准确把握、自觉实践党的执政经验是一个政党不断降低执政成本、增强执政能力和提升执政水平的必然选择,也是一个政党巩固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一个革命党转变为掌握国家政权和领导国家建设的执政党,开始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国的建设与发展始终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效果如何,也与党的建设息息相关。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其目的就是要将其上升为理性认识,探索党的执政规律,形成科学的执政理论,从而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总结经验,是人类进步的重要阶梯,是理论生成的基本前提。善于总结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在长期的执政历史中曾经历过曲折坎坷的中国共产党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执政地位,也更加深刻地总结了自己的执政经验。中国共产党九十九年的奋斗历史,是一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实践史,也是一部不断总结概括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走上科学执政轨道的历史。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研究是一个既具理论性又具现实性的重大战略课题,直接关系执政党的前途和命运,深入研究党的执政经验对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论文的论证过程中,首先厘清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相关概述。随后,进一步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理论渊源,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实践探索。紧接着,深刻剖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演进逻辑与内蕴规律。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对新时代党执政的启示。本文主要从绪论、党执政经验的相关概述、党执政经验的理论渊源、党执政经验的实践探索、党执政经验的演进逻辑与内蕴规律、党执政经验对新时代党执政的启示、结论等七个部分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进行系统研究。具体而言:第一章为绪论。这一部分对论文的选题缘由、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研究难点进行总体概括。论文的选题缘由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了研究此篇论文的原因;选题意义详细论述了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综述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从不同的侧面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研究的现状,并对此加以细化从不同侧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研究上存在的不足和遗憾;研究思路主要对本文的构思、轮廓进行梳理概括;研究方法主要体现本文运用辩证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展开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创新之处主要包括本文在哪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第二章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相关概述。这一章首先对执政的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本质进行了阐述,基于对执政及党执政本质的理解,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内涵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与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实践的相关关系分别作了论述,对执政经验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下文的展开提供了逻辑、理论上的准备。第三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理论渊源。这一章内容深入挖掘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于经典马克思主义执政思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的理论指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的理论滋养;其他国家执政思想的理论冲突、反思与借鉴。此章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理论渊源,使得对党的执政经验有了清晰的认识。第四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实践探索。本章以时间轴为主线,结合执政实践和探索,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实践轨迹,分为三个阶段:执政经验的起步探索阶段;执政经验的改革发展阶段;执政经验的全面创新阶段。此章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阶段性的执政经验,使得对党的执政经验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第五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演进逻辑与内蕴规律。此章深入剖析了执政经验发展演进的逻辑规律,开门见山的指出遵循原理规律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发展演进的基本原则,其中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事物发展客观规律、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党义。之后,指出坚持建党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不变本色的根本保障,并对此进行了细化分析:初心和使命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特质;初心和使命确保铸牢中国共产党人原始理想信念;初心和使命开启中国共产党青春永驻的基因密码。最后,详细论述了坚持发展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生成积累的主要动力,这一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执政理论的丰富发展、执政思想的与时俱进、执政逻辑的时代接轨。通过对党执政经验的演进逻辑与内蕴规律的详细剖析与阐释,对党的执政经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第六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对新时代党执政的启示。通过前几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研究,总结出党的执政经验对新时代党执政的四点大方向的启示:新时代党的执政要坚定执政理念、优化执政环境、完善执政主体、改进执政方式。此章重点对这四个方面进行细化分析,对于坚定执政理念,通过靠谁执政、靠什么执政、为谁执政的思路,将此部分细化为三点: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于优化执政环境,也细化为三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经济稳中向好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即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的方面对如何优化执政环境的问题进行阐述;对于完善执政主体即党要在自身上下功夫,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坚持加强基层党组织与党员队伍建设;对于改进执政方式即要实现党执政方式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结论。这部分主要是对本文做了简短的补充、总结,同时也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更加科学的积累完善寄予展望。总之,本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展开了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帮助党在执政实践的过程中更加客观、全面、科学地总结我们党执政的主要经验,在理论上,有利于加深对党的执政本质、党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规律等重大问题上的真理性认识;在实践中,有利于党增强正确的执政意识,努力从规律层面把握和解决执政问题,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保证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决不动摇。这对于促进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李浩龙[10](2020)在《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为人民服务,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伦理的核心,体现着党的执政理念、根本宗旨和价值取向,也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标志着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方向。虽然现阶段我国已步入新时代,但是一些组织和个人为人民服务的伦理思想、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行为存在“淡化”的现象。在此背景下,深入而系统地研究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形成逻辑及其主要内容。研究表明,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形成,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即是在毛泽东批判性吸收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和创造性继承马列主义政治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中国现代政治伦理和社会伦理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毛泽东为人民服务这一伦理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既明确了服务的主体与客体,而且建构了组织载体、政治载体和社会载体,提出了具体的实践路径,即了解和帮助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接受群众的监督。这一伦理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说,升华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道德发展方向。在实践上,它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国革命时期,为人民服务思想,不仅明确了党及其领导的革命的道德理想、奋斗目标,而且凝聚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从而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赢得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彻底解放;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人民服务思想,不仅促进了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的建设与繁荣,而且巩固和发展了人民民主政权,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基于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研究与启示,应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党员干部乃至全体公民的终身课题,着力加强以为人民服务思想为核心的政治伦理和社会道德建设,使为人民服务思想成为广大党员干部乃至全体社会成员的最高伦理准则和道德追求,并在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实践中,创造社会价值,实现人生价值,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动力。

二、毛泽东的民本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泽东的民本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一)选题缘起
        1.唯物史观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2.民生问题的突出要求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民本资源
        3.发扬并重评孟子民本思想的特殊意义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唯物史观的研究现状述评
        (二)孟子的民本思想研究现状述评
        (三)学界主要观点分歧和评析
        (四)进一步研究空间及待深化的问题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唯物史观
        (二)孟子的民本思想
    四、研究的核心问题和思路方法
        (一)研究的核心问题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
    一、孟子民本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社会经济方面的变革与发展
        (二)社会政治方面阶级结构的变迁
        (三)意识形态方面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
    二、孟子民本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一)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尚书》“民为邦本”的记载
        (二)周代的民本思想——敬天保民
        (三)儒家民本思想的开端——孔子的仁者爱人
        (四)墨家的爱民、利民思想
        (五)道家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以老子为代表
    三、孟子民本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一)孟子的性善论是其民本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二)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性善论在社会中的实践
    本章小结: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分析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
第二章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一、民贵君轻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民贵”的出发点——“重民本”
        (二)民贵君轻思想对君民关系的新认识
    二、对民贵君轻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新对君权起源的解释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向现代民主的转化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民与人民主人翁地位的实现
    三、对民贵君轻思想的分析
        (一)民贵君轻与民意的表达
        (二)民贵君轻与原初民权观念的体现
        (三)民贵君轻与民主萌芽的出现
        (四)民贵君轻与君本位封建阶级基础的关联
    本章小结:从群众观的角度分析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第三章 孟子的仁政思想
    一、仁政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仁政的政治基础——以民为重
        (二)仁政的经济基础——井田制
        (三)仁政的人性论基础——推恩
        (四)仁政的最高原则——仁义
        (五)实施仁政的方法——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重教化
    二、对仁政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仁义到修身治国的思想转化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仁政与社会制度的革新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仁政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
    三、对仁政思想的分析
        (一)仁政在改善民生中对朴素民生观念的表达
        (二)仁政与人民在国家中享有真正权利的区别
        (三)仁政的实现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联
    本章小结: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分析孟子的仁政思想
第四章 孟子的王道思想
    一、王道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王道和霸道区别的源起
        (二)王道的前提——民贵君轻
        (三)王道的具体措施——施仁政以保民
        (四)王道与民本的关系
    二、对王道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王道到王道文化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王道与人民的自由结合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保民而王到以人民为中心
    三、对王道思想的分析
        (一)王道对中国儒家理想治国模式的探讨
        (二)王道理想与空想重民的现实困境
        (三)王道的实践与相应制度和法律保障的缺乏
    本章小结: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孟子的王道思想
第五章 孟子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的分析
        (一)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分析的必要性
        (二)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分析的可能性
        (三)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分析的边界条件
    二、民贵君轻思想与党的执政理念
        (一)对民贵君轻中的“民”和“人民”的区分
        (二)汲取民贵君轻中的重民思想,坚持以人为本
        (三)民贵君轻思想对新时代执政为民的借鉴意义
    三、仁政思想与新时代民生改善的实践
        (一)制民之产与精准扶贫
        (二)谨庠序之教与科教兴国
        (三)推恩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四)仁民爱物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王道思想与国家治理方略
        (一)尊贤使能与廉政爱民
        (二)教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三)王霸之辩对国际关系处理的启发
    本章小结:从意识能动性的角度分析孟子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
    2.1 基本内涵
    2.2 基本表现
    2.3 本章小结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的思想渊源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民主体思想
    3.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3.3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3.4 本章小结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的社会根源
    4.1 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面临考验
    4.2 党的长期执政地位面临考验
    4.3 中国社会和谐稳定面临考验
    4.4 全球治理体系面临考验
    4.5 本章小结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的实践来源
    5.1 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与建设实践
    5.2 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实践
    5.3 习近平个人成长从政的经历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四、创新之处
第二章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二、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形成的现实基础
        (一)中国的特殊国情
        (二)土地革命时期的群众工作实践
    三、毛泽东的群众情怀
        (一)成长经历
        (二)对民众大联合的认识
第三章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基本内容与实践
    一、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基本内容
        (一)贯彻平等思想:群众工作的重要条件
        (二)改善群众生活:群众工作的基础
        (三)密切党群联系:群众工作的重要方式
        (四)取得革命胜利:群众工作的根本目的
    二、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的具体实践
        (一)开展经济工作,满足群众生活需要
        (二)建设民主政权,保障群众权利
        (三)加强思想教育,提高群众觉悟
        (四)密切党群联系,获得群众支持
    三、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的基本特征
        (一)创新性
        (二)实践性
        (三)革命性
第四章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的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
    一、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的历史贡献
        (一)为“工农武装割据”顺利进行奠定了群众基础
        (二)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群众工作提供了借鉴经验
    二、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的当代启示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群众利益
        (二)依靠人民群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密切联系群众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4)方志敏群众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 选题缘由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3. 研究现状述评
    (三) 核心概念解析
    (四)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3. 创新之处
二、方志敏群众观形成的背景
    (一) 时代背景
        1. 国内背景
        2. 国外背景
    (二) 理论渊源
        1.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2. 西方民主政治思想
        3.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三、方志敏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一) 方志敏群众观的理论探索
        1. 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2. 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3. 坚持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
    (二) 方志敏群众观的实践探索
        1. 革命实践中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 工作业绩上追求一流革命工作业绩
        3. 思想情操上塑造爱国爱民的强烈情感
        4. 平凡生活中倡导廉洁清贫、勤俭为民的生活理念
四、方志敏群众观的主要特点
    (一) 创新性
    (二) 实践性
    (三) 理想性
五、方志敏群众观的主要践行路径
    (一) 建立地方党团组织,宣传马克思主义
    (二) 研究“农民问题”,组织开展农民运动
    (三) 十分注重改善民生,领导创建人民公园
六、方志敏群众观的当代启示
    (一) 要进一步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
        1. 加强学习,树公仆意识
        2. 信赖群众,走群众路线
        3. 艰苦奋斗,办利民实事
    (二) 要进一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1. 思想建设要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2. 组织建设要坚持不断加强支部建设以及干部培养
        3. 作风建设要牢牢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
    (三) 要进一步推进解决“三农”问题
        1. 高度重视“三农”,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
        2. 推进城乡一体化,保障务工农民合法权益
        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业生产
        4. 亲近群众,增强政府政策执行的关怀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毛泽东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与评析
        (一)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 对现有成果的总结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可行性分析
第二章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一、 关于民生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 民生的内涵
        (二) 民生与民本、民主的区别
    二、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 传统民本思想和大同思想是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历史渊源
        (二)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民生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石
        (三) 中国近代改革和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民生思想形成的理论前提
    三、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形成及特征
        (一)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萌芽和形成
        (二)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三)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主要特征
第三章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主要内涵
    一、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主要内涵
        (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民生理念
        (二) 改善民生必须以制度建设为根基
        (三) 保障群众利益维护社会公平
    二、 毛泽东民生思想与实践的成就与局限
        (一) 毛泽东民生思想与实践的巨大成就
        (二) 毛泽东民生建设的局限性
第四章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执政党的神圣职责和终极目标
        (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二) 坚持维护公平正义的民生价值标准
    二、 民生建设既要全面推进也要与时俱进
        (一) 全方位地推进新时代的民生建设事业
        (二) 与时俱进地拓展民生工作的外延和内涵
    三、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民生建设的动力和基石
        (一)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二) 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不断拓展民生的新境界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6)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1.关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云等主要领导人的民生观研究
        2.关于中国共产党民生观(1949-1956)形成条件的研究
        3.关于中国共产党民生观(1949-1956)内容的研究
        4.关于中国共产党民生观(1949-1956)理论意义和现实启示的研究
        5.整体性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五)相关概念的概述
        1.民生
        2.民生问题
        3.民生观
一、中国共产党民生观(1949-1956)的形成条件
    (一)理论来源
        1.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民生观
        3.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4.孙中山的民生思想
    (二)现实依据
        1.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
        2.1949 -1956 年这一时期我国的民生困境现实
二、中国共产党民生观(1949-1956)的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对民生问题的基本认识
        1.解决民生问题首要是解决人民群众的生存问题
        2.解决民生问题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国家政权稳定的必然要求
    (二)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理念原则和战略方针
        1.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改善民生的基本理念
        2.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是改善民生的价值取向
        3.坚持统筹兼顾是改善民生的战略方针
    (三)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基本路径
        1.大力发展经济为改善民生奠定物质基础
        2.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改善民生的政治保证
        3.促进社会就业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工程
        4.重视社会保障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
        5.发展科教文卫是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
        6.净化社会环境是改善民生的关键环节
三、中国共产党民生观(1949-1956)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启示
    (一)中国共产党民生观(1949-1956)的理论意义
        1.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理论
        2.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民生观(1949-1956)的现实启示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2.坚持发展是改善民生的根本动力,不断厚植改善民生的动力基础
        3.坚持统筹兼顾的战略方针和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构建改善民生的新格局
        4.坚持加强民生法治化和制度化建设,不断推动民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7)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1. 以专着形式所进行的相关研究
        2. 以期刊论文及学位论文形式进行的相关研究
        3. 以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为线索的专题研究
        4. 相关纵向历史研究
        5.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的相关研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1. 对中国革命实践的研究
        2. 对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研究
        3. 对中华文化及其当代意义的研究
    三、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四、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 主要创新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早期认识(1921-1937)
    一、 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的批判
        (一) 对传统文化持激烈批判的态度
        1. 陈独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
        2. 李大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
        3. 瞿秋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
        (二) 文化政策对传统文化中封建糟粕的摒弃
        (三) 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初步认识
    二、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的原因分析
        (一)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思潮的影响
        (二) 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三) 国内复杂斗争形势的影响
        (四) 传统文化自身的保守性不适合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 中国共产党早期传统文化观评价
        (一)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早期认识的进步性
        (二)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早期认识的局限性
        (三)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早期认识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批判与运用(1937-1949)
    一、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一) 对传统文化采取批判性继承的态度
        (二) 对传统文化政策上的转变
        (三) 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进一步认识
    二、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认识转变的原因分析
        (一) 土地革命经验的总结
        (二) 抗战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需要
        (三) 国共两党思想文化领域斗争的需要
        (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评述
        (一)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先进性
        (二)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局限性
        (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波折(1949-1978)
    一、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一) 对传统文化态度上的徘徊
        1.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2.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探索时期
        3. 文化大革命时期
        4. 拨乱反正时期
        (二) 传统文化政策效果的反复
        1.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政策收效显着
        2. 文革期间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政策的严重波折
        (三) 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认识的波折
    二、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出现波折的原因分析
        (一) 对国内外形势评估不当
        (二) 早期反传统思想的影响
        (三) 对传统文化与中国革命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
    三、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评述
        (一)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积极作用
        (二)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局限性
        (三)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历史意义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与发掘(1978-2012)
    一、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一) 对传统文化态度上的正视和明确化
        1.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传统文化观
        2.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传统文化观
        3.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传统文化观
        (二) 对传统文化在政策上的重视与扶持
        (三) 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认识的发展
    二、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视传统文化的原因分析
        (一) 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需要
        (二) 文化政策重新调整的需要
        (三)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需要
        (四) 应对改革开放后外来思想文化冲击的需要
    三、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评述
        (一)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创新发展
        (二)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发展的制约因素
        (三)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历史意义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科学传承与创新(2012-至今)
    一、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新认识
        (一)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肯定与时代性推崇
        1.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地位的高度评价
        2.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御外来文化冲击作用的高度评价
        3. 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
        (二) 政策层面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上升到治国理政高度
        1. “中国梦”执政理念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
        2.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要求
        (三) 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认识的深化
    二、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创新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 实现民族复兴的应有之意
        (二) 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需要
        (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需要
    三、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评述
        (一)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二)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重大意义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的经验启示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 秉持“去粗取精”方针理性认识和运用传统文化
    三、 划清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之间的界限
    四、 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
    五、 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资源
    六、 坚持与时俱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依据和意义
    1.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理论渊源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论述
    2.2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初心和使命的论述
    2.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初心和使命的文化基因
第3章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历史实践
    3.1 开展党的自身建设,使党成为为苏区人民谋利益的“主心骨”
        3.1.1 重视党的思想建设
        3.1.2 注重党的政治建设
        3.1.3 着力党的组织建设
        3.1.4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3.1.5 开展反腐倡廉建设
    3.2 开展苏维埃政权建设,为苏区人民当家作主谋解放
        3.2.1 建立各级苏维埃政府
        3.2.2 实行各级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
        3.2.3 确立各级苏维埃政权的选举和法制制度
    3.3 开展经济建设,为苏区人民生活谋改善
        3.3.1 开展土地革命
        3.3.2 毛泽东的经济建设思想
        3.3.3 苏维埃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实践
    3.4 开展文化建设,为苏区人民文化需求谋满足
        3.4.1 发展教育事业
        3.4.2 发展文化事业
        3.4.3 发展卫生体育事业
    3.5 开展社会建设,为苏区人民社会地位谋提高
        3.5.1 移风易俗
        3.5.2 解放妇女
        3.5.3 群团建设
第4章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历史意义
    4.1 中央苏区的革命斗争孕育了伟大的苏区精神
        4.1.1 山势险峻的地理环境滋养了坚定信念和求真务实的苏区精神
        4.1.2 土地革命和政治建设催生了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的苏区精神
        4.1.3 严酷的战争环境锻造了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
    4.2 党的自身建设确保了党成为为苏区人民谋利益的主心骨
        4.2.1 党的思想建设克服了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确保了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
        4.2.2 党的组织建设孕育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4.2.3 党的作风建设确保了党成为苏区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4.2.4 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净化了苏区党内政治生态
    4.3 中央苏区的政权建设实现了苏区人民当家作主
        4.3.1 确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为实现苏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政治保障
        4.3.2 建立民主选举制度,为实现苏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制度保障
        4.3.3 加强政权法制建设,为实现苏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法律保障
    4.4 中央苏区的经济建设,支援了革命战争,改善了苏区人民生活
        4.4.1 为反“围剿”战争提供了物资保障,支援了革命战争
        4.4.2 保障了苏区人民的生活需要,改善了苏区人民生活
        4.4.3 培养了大批经济建设人才,为苏区以及建国后的经济建设储备了人才
    4.5 中央苏区的文化建设,满足了苏区人民的文化需求
        4.5.1 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了苏区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4.5.2 发展文化事业,丰富了苏区人民的精神生活
        4.5.3 发展卫生体育事业,增强了苏区人民的身体素质
    4.6 中央苏区的社会建设,提高了苏区人民的社会地位
        4.6.1 革除社会落后思想和习俗,改变了苏区人民的精神面貌
        4.6.2 开展妇女运动,解放了苏区妇女群众
        4.6.3 开展群团建设,拓展了党的群众基础
第5章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当代启示
    5.1 大力弘扬苏区精神,为实现“伟大梦想”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5.1.1 坚定信念,求真务实,建设伟大工程
        5.1.2 一心为民,清正廉洁,无私奉献,进行伟大斗争
        5.1.3 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推进伟大事业
    5.2 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
        5.2.1 从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定党员理想信念
        5.2.2 从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增强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5.2.3 从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增强党的战斗力
        5.2.4 从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5.2.5 从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5.3 加强政权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5.3.1 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5.3.2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5.3.3 坚持和完善选举制度,更加充分保障人民政治参与
    5.4 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5.4.1 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4.2 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5.4.3 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5.5 勇于担当文化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5.5.1 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5.5.2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定文化自信
        5.5.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5.6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于民生建设
        5.6.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5.6.2 着力解决好当前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5.6.3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
第6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课题

(9)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1.4.1 创新之处
        1.4.2 研究难点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相关概述
    2.1 前提概念厘清
        2.1.1 执政的基本内涵
        2.1.2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本质
        2.1.3 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内涵特点
    2.2 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相关关系阐明
        2.2.1 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与执政实践
        2.2.2 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与执政规律
        2.2.3 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与执政能力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理论渊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执政思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的理论指引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执政思想
        3.1.2 列宁执政思想
    3.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的理论滋养
        3.2.1 民本思想与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
        3.2.2 德治思想与以德治国的执政方略
        3.2.3 贵和思想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执政方针
        3.2.4 尚贤思想与选贤任能的干部路线与标准
    3.3 其他国家执政思想的理论冲突、反思与借鉴
        3.3.1 汲取世界上一些政党衰败的经验教训
        3.3.2 借鉴国外主流政党执政的成功经验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产生的实践轨迹
    4.1 起步探索阶段:从建国初期的过渡探索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曲折发展
        4.1.1 社会变革中的实践
        4.1.2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中的探索和挫折
        4.1.3 “文革”时期的实践
    4.2 改革发展阶段:从改革开放后的科学发展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与时俱进
        4.2.1 改革开放起步与全面展开时期的实践阶段
        4.2.2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21世纪的实践阶段
        4.2.3 与时俱进的实践阶段
    4.3 全面创新阶段:从深化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执政创新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的稳步推进
        4.3.1 深化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执政面貌
        4.3.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的执政面貌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演进逻辑与内蕴规律
    5.1 遵循原理规律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发展演进的基本原则
        5.1.1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5.1.2 坚持事物发展客观规律
        5.1.3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党义
    5.2 坚持建党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不变本色的根本保障
        5.2.1 初心和使命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特质
        5.2.2 初心和使命确保铸牢中国共产党人原始理想信念
        5.2.3 初心和使命开启中国共产党青春永驻的基因密码
    5.3 坚持发展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生成积累的主要动力
        5.3.1 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的丰富发展
        5.3.2 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的与时俱进
        5.3.3 中国共产党执政逻辑的时代接轨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对新时代党执政的启示
    6.1 坚定执政理念
        6.1.1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6.1.2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6.1.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6.2 优化执政环境
        6.2.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6.2.2 促进经济稳中向好健康发展
        6.2.3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6.3 完善执政主体
        6.3.1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6.3.2 坚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6.3.3 坚持加强基层党组织与党员队伍建设
    6.4 改进执政方式
        6.4.1 实现执政方式科学化
        6.4.2 实现执政方式民主化
        6.4.3 实现执政方式法治化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科研成果
后记

(10)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生成逻辑
    (一)时代背景
        1.经济背景
        2.政治背景
        3.文化背景
    (二)思想渊源
        1.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吸收西方先进思想
        3.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三)演进过程
        1.萌芽阶段(1921-1935)
        2.形成阶段(1936-1944)
        3.成熟阶段(1945-1949)
        4.发展阶段(1950-1976)
二、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主客体定位
        1.谁来服务
        2.为谁服务
    (二)载体建构
        1.组织载体:党的建设
        2.政治载体:政权建立
        3.社会载体:保障体系
    (三)路径选择
        1.了解和帮助群众
        2.相信和依靠群众
        3.接受群众的监督
三、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历史价值
    (一)理论贡献
        1.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说
        2.升华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3.确立了社会主义道德发展方向
    (二)历史作用
        1.党的发展壮大之维
        2.中国革命和建设之维
        3.先进道德文化发展之维
    (三)当代启示
        1.强化政治伦理建设
        2.深化公民道德建设
        3.注重制度伦理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毛泽东的民本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闫文娟.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探源[D]. 魏东.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2)
  • [3]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工作理论研究[D]. 冯培雯. 安庆师范大学, 2020(12)
  • [4]方志敏群众观研究[D]. 熊宇焕.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毛泽东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D]. 李天赐.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6]中国共产党民生观研究(1949-1956)[D]. 李长达. 渤海大学, 2020(05)
  • [7]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变迁研究[D]. 刘成喆.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8]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研究[D]. 李想想. 南昌大学, 2020(01)
  • [9]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研究[D]. 王一铮. 吉林大学, 2020(08)
  • [10]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研究[D]. 李浩龙.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毛泽东以人为本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