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筋混凝土T型梁裂缝成因分析与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刘奥[1](2021)在《CTRM加固二次受力钢筋混凝土T型梁抗剪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纤维织物网辅以水泥砂浆加固(Textile Reinforced Mortar,简称TRM)是一种新型加固方式。TRM加固是将纤维增强材料编织成网格形状,再采用水泥砂浆作基相涂抹至混凝土表面,所采用的纤维复合材料主要有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AFRP)等,加固层基体可以是高性能复合砂浆、其他水泥砂浆或者是比较细小的混凝土。碳纤维网增强的高性能复合砂浆(CFRP-TRM,简称CTRM)加固受力构件的优势在于CFRP网格作为加固层增强相,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作为加固层基相,基相和界面剂中的硅酸钙水合物会生长进CFRP网格纤维和被加固部位的原混凝土中,这样就使得三者之间有足够的握裹力和锚固力及整体性,形成了类似抗剪的锁扣和锚固关系。因高性能复合砂浆内部有碳纤维网格的存在,使得加固层的抗拉性能得到显着增强,而高性能复合砂浆是一种无机胶凝水泥砂浆,与混凝土的材性相差不大,可以和原构件的混凝土更好的结合在一起,防止出现剥离破坏。本文主要针对在二次受力不卸荷载的情况下,研究CTRM加固后钢筋混凝土T型梁的抗剪性能。试验共设计浇筑4根相同的钢筋混凝土T型梁,其中一个为对比试件TL0,另外三个是在不同预损程度下的试件TL1、TL2、TL3,采用CTRM结合机械钢板锚固的方式对试验梁的剪跨区进行U型包裹加固。全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CTRM加固的钢筋混凝土T型梁与对比梁相比抗剪承载能力有着明显提高,改善了钢筋混凝土T型梁的最终破坏形态。(2)随着预加载程度越低,CTRM加固钢筋混凝土T型梁的极限抗剪承载力提升幅度就越大。(3)基于试验研究和数值分析,利用ANSYS软件对4根钢筋混凝土T型梁进行有限元模拟,然后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模拟了截面形状不同,对钢筋混凝土梁力学性能的影响。(4)对CTRM加固钢筋混凝土T型梁施工流程的初步探索,归纳总结了一套CTRM加固施工工艺,为实际工程的加固提供一些经验参考。
陈伟[2](2021)在《预制装配式半刚性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和恢复力模型研究》文中认为建筑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使得装配式结构在国内的应用越来越多,和传统意义上的现浇结构相比较,装配式建筑结构展现出更快的施工速度、更好的结构构件质量以及节约资源消耗和促进环保绿色生态等优点,代表着未来基准建筑物的方向。在装配式建筑中有关节点连接的研究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梁柱节点既是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关键传力区域,又是结构抗震的单薄部分。因此,为防止节点在地震作用下产生重大破坏,设计出抗震性能优良、连接形式可靠的装配式梁柱节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两个由8.8级和5.6级螺栓连接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试件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展开试验研究。新型装配式梁柱节点由T型梁、牛腿柱构件通过螺栓干式连接,按节点的变形能力划分为半刚性节点,通过施加低周往复荷载对节点进行拟静力试验。试验结果分析了节点的破坏模式和相关抗震性能指标,并由拟静力试验数据提出一种针对螺栓连接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半刚性梁柱节点的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为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和结构动力试验提供参考。同时,本文应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依据拟静力试验的现场布置、现场边界条件和实际加载制度对试验节点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模型分析的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吻合度比对验证数值模拟的正确性。根据相关文献研究、试验研究、恢复力模型研究和有限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梳理了国内外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的研究进展,从节点连接形式和构造方式、试验研究方法、恢复力模型研究和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等角度,分析了近五年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的发展进程。(2)提出了一种新型装配式梁柱节点,由螺栓连接此类半刚性干式节点的T型梁和牛腿柱。对新型节点施加低周往复荷载进行拟静力试验,介绍了试验构件的材料性能试验、具体设计、约束条件、测量方案以及加载制度等详细试验内容。(3)通过分析主要试验现象和破坏模式,观察并且记录8.8级和5.6级螺栓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的裂缝开展、屈服、破坏过程。分析全过程试验数据:以不同螺栓等级为变化参数得到两个试件的滞回曲线、整体承载力退化曲线、延性系数、刚度退化曲线、等效黏滞阻尼系数曲线和耗能能力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预制装配式半刚性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优良,滞回曲线饱满、有明显的捏缩段;承载力、刚度退化缓慢,抗侧移能力较强;5.6级螺栓连接节点延性性能、耗能能力略微高于8.8级螺栓连接节点。(4)通过对荷载-位移试验散点数据拟合,提出一种针对此类节点的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建立的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与试验值吻合度高,可以作为螺栓连接节点的弹塑性反应计算模型。(5)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验证了低周往复荷载下8.8级和5.6级螺栓连接的预制装配式半刚性梁柱节点的可靠性,并对两试件数值模型的等效塑性应变云图、螺栓钢板Mises应力云图、核心区剪应力云图、节点的应力状态比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的结果与试验研究的结果较为吻合,数值模型可以为预制装配式半刚性螺栓连接梁柱节点的工程实践提供合理的计算模型。(6)综合足尺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节点工作阶段连接螺栓和节点核心区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的承载部分,当预制梁柱构件强度满足要求时,可通过更换螺栓来完成地震灾害后预制节点的修复工作。本文所提出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拟静力试验相关结论和计算模型可以为工程抗震分析提供参考,同样希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对此类螺栓连接节点的拟动力试验和振动台试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图54表7参74
郭文龙[3](2021)在《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钢束应力状态确定及加固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裂缝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常见病害,带裂缝截面的受拉区混凝土一般无法承担拉应变增量。本文针对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主梁现存应力状态难以准确掌握,带闭合裂缝截面在临界消压状态前受力机理不明确,以及由于截面现存应变估算误差带来的后加固材料应变增量推算结果的误差传递等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室内外试验等方法,对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典型钢束应力状态和总预加力的评定方法,闭合裂缝和预加力对截面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及基于钢束应力测试结果的加固设计方法等方面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提出主梁典型钢束应力状态测定的“跨丝同丝”法。结合加固过程中受拉区钢束数量本身需要增加的特点,根据预应力钢绞线芯丝和缠绕丝的构造特点,提出“跨丝同丝”的应力释放法,推导出由钢绞线缠绕丝偏轴测试应变推求其轴向拉力的计算公式,并结合钢绞线保护层混凝土凿除时的有限元细部分析结果,最终形成主梁典型钢束应力状态的局部有损评定方法。该方法可对任意结构型式桥梁控制截面钢束的应力状态进行测试,现场裸钢绞线的总测试误差不超过2.8%,简便易行、测试成本低。(2)提出带闭合裂缝截面临界消压状态和受拉区钢束总有效预加力的无损测定方法。根据分段线性函数突变点导数奇异的数学原理,通过建立中间变量—截面抗弯模量Wzi与曲线斜率K的相关性,提出基于试验荷载—受拉区钢筋应力变化速率曲线的预应力混凝土截面临界开裂状态,以及带闭合裂缝预应力混凝土截面临界消压状态的高灵敏度判定方法。并基于带闭合裂缝截面消压弯矩试验分析结果,推导出受拉区钢绞线有效预加力的计算公式,形成在役桥梁带闭合裂缝截面临界消压状态判定和有效预加力的无损评定方法。实现了静定结构带闭合裂缝截面消压弯矩和钢束预加力的无损测试评定。(3)探索了闭合裂缝对截面受力性能的影响机制。根据断裂力学中I型裂纹应力场分析原理,通过引入考虑应变弱不连续问题的扩展有限元方法,对带闭合裂缝截面临界消压状态的判定结果,以及消压前后截面纤维的应变变化规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带闭合裂缝截面的临界消压弯矩分析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以及室内模型梁试验结果基本吻合,但受拉区跨裂缝处钢筋和钢绞线的应力增量,比相同荷载作用下的未开裂构件明显增加。并给出典型截面公路桥梁,带闭合裂缝截面消压前受拉区力筋应力增量的损伤影响系数,为桥梁荷载试验或健康监测时,带闭合裂缝截面跨裂缝力筋应力增量理论值的确定提供依据。(4)揭示了预加力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截面受力性能影响的规律。对于未开裂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分别推导出考虑和不考虑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绞线无应力长度差异影响的、换算截面抗弯刚度的解析解方程。分析结果表明:当考虑二者无应力长度差异时,有效预应力的增加对主梁抗弯刚度略有提高,但量值有限。对于带裂缝截面,当截面内力未达到临界消压状态前,钢绞线有效预应力的变化对受拉区力筋的应力增量无显着影响;当闭合裂缝截面内力超过临界消压状态后,有效预加力对截面受力性能有显着影响,受拉区力筋的应力增量和控制截面挠度均随有效预加力的提高而显着降低。(5)深化了主梁预应力损失和抗弯承载力的加固设计方法。针对旧桥加固时,预应力混凝土截面现存应变估算和预应力损失补强加固无明确规定的问题,根据钢束应力状态评定结果,提出预应力损失补强加固的等效消压弯矩法和等效法向应力法。同时,根据旧桥加固中新旧材料分阶段受力的特征,提出按照有效预加力评定结果,计算控制截面最外缘纤维的实际现存应变大小,进而推算后加固材料的应变增量,以及考虑新旧材料协同受力的被加固构件的抗弯承载力,形成基于主梁力筋有效预加力评定结果的加固设计方法,为旧桥加固时,后加固钢束位置、面积和张拉控制应力的确定提供了依据。本文从钢束应力状态评定方法、预应力和裂缝损伤对截面受力性能的影响机理,以及基于现场评定结果的加固设计方法等方面,对在役预应力混凝土带裂缝桥梁的检测、评定和加固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主梁钢绞线应力状态评定结果的在役桥梁技术状态评定和加固设计方法。
王赛[4](2020)在《破片与冲击波复合作用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型梁的损伤分析及防护研究》文中提出当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各地发生的爆炸袭击事件和意外爆炸事故仍然历历在目,倘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型梁因此损毁,将对人民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带来重大损害。由于预应力T型梁相关抗爆实验的费用高昂,对于试件损伤的观察不连续,且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特别受到重视。本文基于ANSYS/LS-DYNA软件对近距起爆时冲击波-破片群复合作用下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型梁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本文有限元模型由铵油(ANFO)炸药、破片群、空气、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型梁和端部支撑组成。通过对冲击波作用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试验、预应力混凝土梁落锤冲击试验及破片群对混凝土板侵蚀试验进行的数值模拟,验证了流固耦合算法及材料本构模型的有效性,检验了用多段折线模拟曲线形预应力筋处理方法的可靠性,验证了破片飞散速度及侵彻深度的数值模拟参数的合理性。(2)对比分析了冲击波单独作用、破片群单独作用及二者复合作用对T型梁损伤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冲击波-破片群对T型梁的复合作用效果大于单一荷载作用效果,但小于两种荷载单独作用效果的线性叠加。(3)探究了T型梁自身参数对其抗爆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张拉控制应力、纵筋配筋率及非加密区箍筋配箍率的增加,T型梁的抗爆性能呈现非线性增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对T型梁抗爆性能增强效果不明显。(4)研究了荷载参数对T型梁抗爆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炸药位于梁顶部:比例距离相同时,炸药质量对梁的毁伤起主导作用;爆心沿梁宽方向移动时,爆心偏离中心点距离越小,梁底面位移动态响应越大;爆心沿梁长方向移动时,梁底面纵桥向上各点位移峰值出现位置与爆心位置相吻合。炸药位于梁侧面:腹板产生严重的局部毁伤现象,混凝土贯穿剥落面积较大。炸药位于梁底部:爆心偏离中心点距离越大,翼缘板和腹板的损伤程度越严重。(5)进行了T型梁防护加固研究。研究表明:CFRP板保证了构件一定的延性,使得梁的质量损失较少,但位移动态响应降低有限;钢板减少构件质量损失的能力略微弱于CFRP板,但降低位移动态响应的效果强于CFRP板;先粘贴CFRP板后增设钢板的加固方法综合防护效果最佳。
陆飘萍[5](2020)在《连续T梁的剪力滞效应及非线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T型梁桥受力明确、结构简单、节约材料,这些优势使得T梁桥在现代铁路桥、公路桥、城市立交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T型梁桥的分析计算与一般梁存在显着差别,其中剪力滞效应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于沿着翼缘板宽度方向的剪力滞效应研究较少。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主要做出以下研究:(1)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做了系统的学习与总结,得到了剪力滞效应的主要研究方法,并阐述国内外对梁的非线性分析的研究现状。(2)阐述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理论知识,例如有限元分析模型、本构模型、裂缝模型等;介绍本次模拟中性轴位于翼缘板的连续T梁所需要的计算模型。选取典型算例进行分析,证实了分析程序的模型选取是有效的,为后续对宽翼缘连续T梁进行非线性分析奠定基础。(3)详细介绍本文所依托的对比试验,主要分析了其荷载-位移曲线、裂缝分布情况,并选取了包括受弯剪作用和纯剪作用的典型截面,分析其在弹性阶段沿翼缘板宽度方向的应变分布规律和剪力滞系数分布规律,证实了连续T梁在全梁段均存在剪力滞效应,并且弯矩是产生剪力滞效应的重要因素,而剪力对剪力滞效应影响不大。(4)利用Fortran语言编写非线性分析程序,对连续T梁进行全过程数值分析,得到荷载-位移曲线以及弹性阶段典型截面的剪力滞系数,与试验对比,结果拟合良好,验证了本文的程序是有效的;进而继续对进入非线性状态的T梁展开剪力滞分析,并探究了腹板宽度、翼缘板宽厚比对剪力滞系数的影响。
刘通[6](2020)在《两种方法加固辽宁省某混凝土简支T梁桥模拟分析》文中提出我国许多桥梁都存在结构后期老化的问题,在长期使用荷载及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下,结构损伤不断加重,结构功能不断退化,其表现为结构存在不同程度混凝土开裂,钢筋锈蚀,车道凹折等现象,一定程度下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因此,定期对梁桥进行外观检测和对梁桥存在的病害进行维修养护是必不可少的。本文首先对国内外T型梁桥工程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的概述,同时介绍了加铺桥面铺装层和粘贴钢板加固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辽宁省某高速公路梁桥的上部结构和桥面系的主要部位进行外观检查,针对该桥存在的病害以及损伤程度进行相关鉴定并对分析病害状况产生的原因。采用Midas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该桥梁分析模型,按桥梁设计规范进行桥梁设计内力组合计算,对桥梁正截面强度和斜截面强度进行验算,了解该桥梁设计的安全储备;结合混凝土简支T梁桥常用的加固方案及该桥存在的病害,确定此T梁桥采用的加固维修方案,即综合运用粘贴钢板和加铺桥面铺装层加固。采用有限元的方法,通过MIDAS计算分析软件,针对简支T梁桥粘贴钢板和加铺桥面铺装层两个加固方法的加固前和加固后的静力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比较分析加固前后T梁桥的挠度,应变,固有自振频率及横向分布的变化,得出了相关加固方法对梁桥承载力的影响。为了验证其加固效果及模拟分析的准确性,本文依托一座位于辽宁省的某高速公路桥梁,对文中所分析的加固方法进行加固后挠度和应变变化分析;利用加固前后两次的荷载试验实测值,并与有限元模型分析的数据进行比较,定性分析该梁桥结构的刚度、强度、横向分布的变化,得出较单一加固方法相比,粘贴钢板法和加铺桥面铺装层加固的综合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改善原结构承载能力以及内力的横向分布。
高晨[7](2019)在《预制混凝土T梁梁端早期竖向裂缝开裂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预制混凝土 T梁因其自身刚度大、结构简单和施工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桥梁上部结构中。然而由于在前期设计、施工与后期养护过程等方面的不合理选择,外加对环境等因素的考虑不周全,部分桥梁在施工预制阶段或运营阶段出现了形式各异的裂缝,对桥梁整体结构的安全运营以及耐久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的某一预制混凝土 T梁桥为依托,对其在预制阶段所出现的梁端早期竖向裂缝为基本出发点,采用实地调研、有限元仿真模拟与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合理地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相应地预防措施。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某一在建的预制混凝土 T梁桥进行调研,发现在梁体的预制过程中有一部分在其梁端出现了竖向裂缝,通过查阅众多关于混凝土水化热的专业文献及书籍,从理论的角度对裂缝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剖析,认为梁端处属于腹板变化段,此处的混凝土用量相较于其他部位较多且尺寸较大,由此引发的水化热问题可能是导致裂缝出现的根本原因。(2)采用Midas FE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相应的三维仿真模拟分析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梁端确为整个结构温度最大的位置。结合理论分析与有限元仿真模拟结果认定混凝土结构内部水泥进行水化热反应释放热量以及实际环境温度影响是造成本次依托工程中预制混凝土 T梁开裂的根本原因。(3)在有限元仿真模拟分析基础上,利用Midas FEA分别进行了不同的环境温度和不同风速对预制混凝土 T梁结构温度场影响的分析,研究了各参数对T型混凝土结构温度场分布的影响规律,并就此提出了施工时需要重点关注的不利条件。(4)在依托工程的同一混凝土预制场,设计并进行了有关于预制混凝土 T梁的温度场测试的现场实验,通过有限元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的对比发现结果与理论分析及有限元模拟的情况吻合度较好。最后结合以上分析研究成果,对预制混凝土 T梁的设计及施工提出了预防措施。
刘理[8](2019)在《桥梁特种作业机器人规划控制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桥梁底部结构检测的特种作业任务,是路政管理和桥梁养护部门的工作重点和技术难题。目前,我国桥梁养护单位主要采用传统桥梁检测车将检测工程师装载并运送到桥梁底部,进行现场人工检测,工作环境危险恶劣,有危及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风险,其次人工检测作业效率低,检测结果主观性强,容易漏检。因此,针对桥梁检测的特种作业技术需求,设计研制了桥梁特种作业机器人,可以实现桥梁底面、侧面结构的快速、高效和少人参与的检测拍摄作业,降低现场人工作业工作劳动强度和工作危险性。本文在桥梁特种作业机器人的研究背景意义、机器人本体机构设计、末端作业机构位姿估计方法、作业规划和位姿优化方法以及末端机器手运动控制方法等方面均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进行了指标测试和试验验证相关工作,并将桥梁特种作业机器人应用在检测示范工程中,进行了大量的性能改进和功能优化的研究工作。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介绍了桥梁特种作业机器人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分析我国桥梁结构病害主要形成的原因;研究桥梁病害检测特种作业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且详细介绍传统桥梁管理养护和病害检测的手段和方法,以及目前国内外采用自动化机器人检测的研究成果,指出采用人工检测桥梁病害的不足和目前自动化检测设备工程化应用难题;同时结合桥梁检测的工程应用环境,分析了国内外的发展趋势。2、针对桥梁检测的市场需求,制定总体设计指标。以设计指标为目标,本论文详细阐述桥梁病害视觉检测特种作业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总体设计方案和研究开发思路,设计具有多自由度的长柔性机械臂和末端灵巧机器手的桥梁特种检测作业机器人,实现桥底面结构的图像采集分析工作。论文详细的介绍了检测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和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并且对设备选型、安装等参数计算过程和设备之间的标定方法进行了介绍;同时,阐述了桥梁特种作业机器人的工作流程,介绍了多语言、多模块、多任务的检测机器人软件框架和软件界面功能。3、论文从末端位姿估计的角度介绍了桥梁特种作业机器人系统结构和工作流程,详细介绍了采集末端位姿估计系统的软硬件设计。首先,根据桥梁的结构化线特征和线轮廓模型,研究基于Hough变换和基于LSD的结构化线特征的检测方法,接着在最小二乘框架下实现了连续位姿估计,并提出了基于鲁棒估计的加权最小二乘算法的连续位姿估计。最后设计了仿真实验对本文的算法进行了验证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桥梁采集末端位姿估计的方案和算法具有很好的效果,精度和时效都能很好的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通过现场桥梁测试,本文设计的采集末端位姿估计系统能够达到很好的位姿估计效果,并且在实际工程上进行了应用。4、本论文针对桥梁检测数据拍摄要求,建立桥梁规划参数模型,设计了最优拍摄参数约束的桥底面视觉拍摄位姿规划方法,并推导了算法公式。本论文提出采用安全保护策略的位姿优化方法,建立约束优化模型,介绍了代数求解方法并给出数值法求解步骤,解决了小箱梁和T型梁特殊结构导致规划的位姿结果不符合工程应用的问题。针对T型梁横隔板的拍摄要求,本文介绍了拍摄位姿规划方法;最后分别选用空心板和小箱梁对桥底面拍摄位姿规划和安全位姿优化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测试,实验结果效果良好,符合工程应用。5、本论文以设计制造的桥梁特种作业机器人为对象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分别阐述了液压机械臂和末端机械手的运动学建模过程和工程简化模型,并给出了逆运动学求解过程和算法。然后重点介绍最优检测位姿的末端机器臂控制方法,针对桥梁偏角结构情况,提出初始姿态搜索对准控制方法,实现了机器手初始定位检测位置对准的工程要求;设计了基于位置动力学模型的滑模控制方法,实现了机器手末端轨迹跟踪控制;针对柔性机械臂的挠度和转角问题,设计液压柔性机械臂挠度补偿方法,修正了机械臂伸长过程中挠度导致末端机器手位置偏差的问题;针对桥梁外侧面和横隔板拍摄要求,设计了对应拍摄位姿控制策略。最后通过现场大量实验测试,证明研究的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6、本论文在桥梁特种作业机器人本体设计、末端定位方法、作业规划优化方法和机器人控制方法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桥梁检测应用研究和运输管理平台建设相关工作。本文采用基于形态的方法进行病害的提取,并依据图像像素与实际的映射关系估算裂缝长度宽度等数据,经算法集成,开发了具备三维可视化显示功能桥梁病害检测分析系统。然后,本论文重点介绍了桥梁特种作业机器人承担的应用示范工程任务,列举了待检桥梁参数信息和特种作业检测分析结果。介绍了在高速公路管理局应用的超限车运输管理系统,依据桥梁检测数据和超限车辆数据,计算通行规则,辅助交通管理部门完成对桥梁的管理保护等研究工作。经过示范应用实践验证,研究的桥梁特种作业机器人本体设计、定位估计方法、作业规划优化方法和运动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满足应用推广需求。本论文通过理论分析研究和实验证明了提出的桥梁特种作业机器人机械、机电液一体化控制系统和软件设计的合理性,设计的定位、规划和控制等算法的正确性,解决了实际工程应用中遇到的不少问题。
尹娟[9](2019)在《钢筋混凝土T梁粘贴钢板转换箱梁加固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T型桥梁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等特点,大量此桥型的桥梁在我国各地分布着。早年修建的T梁设计标准较低,随着交通运输量和车辆荷载的不断增加,而且桥梁养护、缺陷处理不及时,大量旧T梁桥需要加固甚至提高荷载等级。针对钢筋混凝土T型梁桥的病因及缺陷,通过T梁粘贴钢板转换箱梁的加固方法对钢筋混凝土T梁进行加固。在已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力计算方法和粘贴钢板法的基础上,对此加固技术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加固优化设计。本文从箱室划分优化、卸载加固以及加固钢板加肋几方面来对T梁桥进行加固效能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并进一步研究加固钢板厚度、长度对加固结构承载力的影响。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通过对加固结构的抗弯极限承载能力、变形、混凝土应变、钢筋应力以及钢板应力等参数的详细对比分析,证明了T梁粘贴钢板转换成箱梁加固结构的抗弯承载能力提高的显着的优势。(2)借助有限元软件对T梁粘贴钢板转换成箱梁加固结构抗扭能力进行了分析,论证了此加固方式能明显提高结构的抗扭能力。并对T梁粘贴钢板转换箱梁加固中加固钢板有效宽度进行了分析,与规范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给出加固钢板有效宽度系数取值建议,对T梁粘贴钢板转换箱梁加固后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公式进行修正。(3)借助有限元软件对加固前后梁体进行了非线性仿真分析,分析表明在构造合理范围内,T梁粘贴钢板转换箱梁的加固方式采用的钢板厚度越大结构的极限承载力越大,同荷载下结构跨中挠度越小、裂缝分布区域越小。(4)通过有限元计算加固钢板到支座的距离越近,限制斜裂缝开展作用越明显,因此要在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靠近支座位置,能有效提高结构抗剪承载能力。(5)通过有限元分析证明卸载加固在T梁粘贴钢板转换箱梁加固方式中的运用是有效的;对T梁粘贴钢板转换箱梁箱室划分优化后加固形式的结构挠度、弯矩以及结构整体性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了分箱式加固的优越性。(6)针对实际工程给出了T梁粘贴钢板转换箱梁的加固方式的施工步骤、注意事项和构造要求。
黄梓恒[10](2019)在《小半径新型桥梁的设计及受力行为分析》文中认为由于山区地势陡峭,道路曲线复杂,常以小半径曲线桥连接,尤其是高速公路匝道立交桥。小半径曲线桥常以支架现浇箱型梁为主,但受地势及高墩施工的限制,支架现浇箱梁的施工条件无法满足。在曲线桥中,T型梁常通过以直代曲的形式组成连续梁,它仅能满足于较大半径的曲线桥。在小半径曲线桥中,由于内外弧度差以及架设过程翼缘板干涉等问题,T型梁不适用于小半径曲线桥。为了更好地解决高墩施工中小半径曲线桥的问题,本文引入了一种新型的组合I型梁结构。针对该新型桥梁的设计构造、施工方法及力学性能等问题,以云阳县东互通立交桥为工程背景,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针对该新型组合I型梁,详细给出了其工作原理、设计要点;研究了其施工方法,给出了施工临时措施设计;针对施工过程中波纹钢折板的受力性能问题,进行了相关的荷载静力试验。2)针对该新型组合I型梁结构,采用三维空间有限元软件及梁格法研究了结构的横向分布问题,并与常规T型梁桥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其整体空间受力性能。3)针对组合I型梁桥梁体不连续、桥面板连续的特点,运用三维实体有限元分析技术,研究了该新型结构桥面板连续的力学性能,并与常规桥面连续T型梁进行了对比研究。4)组合I型梁的桥面板为波纹钢—砼组合结构,采用非线性极限承载能力分析方法,研究了组合桥面板的开裂性能以及承载能力性能。
二、钢筋混凝土T型梁裂缝成因分析与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钢筋混凝土T型梁裂缝成因分析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CTRM加固二次受力钢筋混凝土T型梁抗剪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发展现状 |
1.3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作与种类 |
1.4 加固法优缺点分析 |
1.5 碳纤维织物网增强的高性能复合砂浆(CTRM)加固 |
1.6 国内外加固研究现状 |
1.6.1 国内加固研究现状 |
1.6.2 国外加固研究现状 |
1.6.3 国内二次受力加固研究现状 |
1.6.4 国外二次受力加固研究现状 |
1.7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CTRM加固二次受力T型RC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
2.1 试验研究内容 |
2.2 试验材料性能 |
2.2.1 混凝土材料性能测试 |
2.2.2 钢筋材料性能测试 |
2.2.3 CFRP网格材料性能测试 |
2.2.4 高性能复合砂浆材料性能测试 |
2.3 试件设计和制作 |
2.3.1 试件设计 |
2.3.2 试件制作 |
2.4 CTRM抗剪加固施工工艺 |
2.5 试验仪器 |
2.5.1 试验仪器 |
2.5.2 试验装置、加载制度及数据测量内容 |
2.6 预损加载 |
2.7 钢筋混凝土T型梁试验 |
2.7.1 各试验梁试验现象 |
2.7.2 各试验梁最终破坏对比 |
2.8 试验结果分析 |
2.8.1 CTRM在抗剪加固过程中的贡献 |
2.8.2 裂缝开展及分布简图 |
2.8.3 荷载-位移的变化规律及分析 |
2.8.4 荷载-钢筋应变变化规律及分析 |
2.8.5 碳纤维网格应变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TRM加固二次受力T型RC梁的ANSYS数值模拟分析 |
3.1 简介 |
3.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3.2.1 各材料单元及参数的选取 |
3.2.2 材料的本构模型 |
3.2.3 建立模型及网格划分 |
3.3 边界条件与加载求解 |
3.3.1 模型边界条件与加载 |
3.3.2 模型的求解及收敛控制 |
3.4 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3.4.1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 |
3.4.2 对比梁与CTRM加固梁的应力云图 |
3.4.3 对比梁与CTRM加固梁最终破坏裂缝分布 |
3.5 钢筋混凝土T型梁与钢筋混凝土矩形梁对比 |
3.5.1 钢筋混凝土T型梁与钢筋混凝土矩形梁应力云图 |
3.5.2 未加固矩形梁与CTRM加固矩形梁的钢筋应力对比 |
3.6 未加固钢筋混凝土T型梁和矩形梁的钢筋应力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TRM加固二次受力T型RC梁抗剪理论计算 |
4.1 基本理论与假设 |
4.1.1 斜截面受力及破坏分析 |
4.1.2 钢筋混凝土梁受力及破坏分析 |
4.1.3 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力性能影响的主要因素 |
4.1.4 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 |
4.1.5 钢筋混凝土T型梁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
4.2 CTRM加固梁抗剪承载力计算 |
4.2.1 CTRM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剪力传递机理 |
4.2.2 CTRM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分析 |
4.2.3 CTRM加固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模型 |
4.2.4 CTRM加固钢筋混凝土梁二次受力影响系数δ |
4.2.5 CTRM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
4.2.6 试验值、模拟值及理论值的极限抗剪承载力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2)预制装配式半刚性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和恢复力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说明清单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近五年国内外预制装配式梁柱节点研究 |
1.2.1 国际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装配式梁柱节点恢复力模型研究进展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设计和试验设计 |
2.1 新型梁柱节点设计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布置 |
2.2.2 材料性能试验 |
2.2.3 测量方案 |
2.2.4 加载方案 |
第三章 预制装配式梁柱节点拟静力试验结果分析 |
3.1 主要试验现象与破坏模式 |
3.1.1 高强螺栓连接节点JD1 试验现象 |
3.1.2 普通螺栓连接节点JD2 试验现象 |
3.1.3 破坏模式 |
3.2 滞回性能分析 |
3.3 承载能力退化 |
3.4 刚度退化分析 |
3.5 延性性能分析 |
3.6 耗能能力分析 |
3.6.1 滞回耗能-位移曲线 |
3.6.2 等效黏滞阻尼系数-位移曲线 |
第四章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 |
4.1 现有恢复力模型 |
4.1.1 材料恢复力模型 |
4.1.2 构件恢复力模型 |
4.2 恢复力模型的确定方法 |
4.3 本文建立的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 |
第五章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节点有限元分析 |
5.1 ABAQUS简介 |
5.2 材料的本构关系 |
5.3 节点有限元建模 |
5.4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分析 |
5.5 ANSYS有限元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ANSYS命令流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钢束应力状态确定及加固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在役桥梁现存(实际)应力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2 预应力混凝土截面受力性能研究现状 |
1.2.3 桥梁加固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主梁受拉区典型钢束应力状态评定的局部释放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力筋保护层混凝土凿除仿真分析 |
2.2.1 计算参数与单元划分 |
2.2.2 不同开槽长度对钢绞线应力影响分析 |
2.3 钢绞线跨丝同丝机械切割时温度及扰动误差影响试验 |
2.3.1 试验目的 |
2.3.2 测点布置与控制参数 |
2.3.3 温度及扰动误差影响 |
2.4 缠绕丝偏轴效应及不同方法的拉力试验机对比验证分析 |
2.4.1 钢绞线缠绕丝偏轴效应分析的解析解 |
2.4.2 试验验证 |
2.4.3 试验结果分析 |
2.5 在役桥梁钢绞线现存应力评定方法研究 |
2.5.1 不同测试方法裸钢绞线拉力值的对比验证分析 |
2.5.2 钢绞线实际拉力值计算方法 |
2.6 钢束应力状态评定方法的工程检验 |
2.6.1 钢绞线现存应力评定方法操作步骤 |
2.6.2 实桥钢绞线现存应力评定结果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临界消压状态试验的钢束预加力无损评定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应力变化速率的临界开裂(消压)状态判定的数学原理 |
3.2.1 临界开裂(消压)状态试验判定曲线的物理意义及特征 |
3.2.2 分段线性函数突变点高效判定的数学方法 |
3.3 传统开裂弯矩试验方法的优点及其适用性 |
3.3.1 传统未损伤构件开裂弯矩试验方法 |
3.3.2 传统方法对判定带裂缝截面临界消压状态的适用性试验 |
3.4 基于受拉区钢筋应力变化速率的开裂(消压)弯矩试验研究 |
3.4.1 试验目的及控制参数 |
3.4.2 测点布置与传感器型号 |
3.4.3 未损伤受弯构件开裂弯矩对比试验分析 |
3.4.4 相同预加力条件下带闭合裂缝截面消压弯矩试验分析 |
3.4.5 不同预加力条件下带闭合裂缝截面消压弯矩试验分析 |
3.5 基于消压弯矩试验结果的钢束有效预加力评定方法 |
3.5.1 带闭合裂缝预应力混凝土梁消压弯矩计算方法 |
3.5.2 受拉区钢束有效预加力的确定 |
3.6 有效预加力及消压弯矩的验证和工程应用 |
3.6.1 有效预加力的室内模型梁验证试验 |
3.6.2 消压弯矩试验法的工程应用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断裂力学的临界消压状态判定及跨缝力筋应力分析 |
4.1 引言 |
4.2 扩展有限元法分析原理 |
4.2.1 扩展有限元方法的控制方程 |
4.2.2 断裂问题的离散方程 |
4.2.3 裂缝的水平集表示 |
4.3 带I型闭合裂缝截面仿真分析计算参数 |
4.3.1 单元划分与材料物理参数 |
4.3.2 起裂参数 |
4.4 I型裂缝对混凝土截面临界消压状态评定结果影响分析 |
4.4.1 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仿真分析 |
4.4.2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仿真分析 |
4.4.3 XFEM法与梁理论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4.4.4 临界消压试验荷载对比分析 |
4.5 I型裂纹对截面力筋应力场增量影响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 |
4.5.1 I型裂缝对临界消压状态前截面钢筋测点应变变化影响分析 |
4.5.2 I型裂缝对受拉区钢绞线与混凝土应变相关性的影响分析 |
4.5.3 I型裂缝对主梁受拉区钢筋应力增量影响对比分析与试验验证 |
4.5.4 I型闭合裂缝对常用公路桥梁结构力筋应力增量影响仿真分析 |
4.6 带I型闭合裂缝截面现存应力(变)实用修正计算方法 |
4.6.1 消压前正截面混凝土(或钢筋) |
4.6.2 消压前正截面钢绞线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钢束预加力对截面受力性能影响分析与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预加力对未开裂截面抗弯刚度影响的解析解 |
5.2.1 不考虑无应力长度差异的截面抗弯刚度的解析解 |
5.2.2 考虑无应力长度差异的截面抗弯刚度修正的解析解 |
5.2.3 预加力对未损伤构件抗弯刚度影响试验研究 |
5.3 预加力对带裂缝截面受力性能影响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 |
5.3.1 预加力对带裂缝截面应力变化影响仿真分析 |
5.3.2 预加力对带闭合裂缝梁应力及挠度变化影响试验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钢束应力状态评定结果的桥梁加固设计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桥梁预应力损失补强加固设计方法研究 |
6.2.1 基于截面消压弯矩评定结果的等效消压弯矩法 |
6.2.2 基于钢束应力测试结果的等效法向应力法 |
6.2.3 预应力损失补强加固试验验证 |
6.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截面抗弯承载力加固设计方法研究 |
6.3.1 旧桥加固中的通用计算方法和一般规定 |
6.3.2 粘贴钢板加固设计方法 |
6.3.3 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设计方法 |
6.3.4 有粘结主动加固设计方法 |
6.3.5 无粘结主动加固设计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破片与冲击波复合作用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型梁的损伤分析及防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爆炸冲击波、破片及LS-DYNA有限元分析相关理论 |
2.1 爆炸冲击波的相关理论 |
2.1.1 爆炸冲击波的产生 |
2.1.2 爆炸冲击波的作用机理 |
2.1.3 爆炸荷载的分类及破坏效应 |
2.1.4 衡量冲击波作用的基本参数 |
2.2 破片的相关理论 |
2.2.1 破片的产生 |
2.2.2 破片数量及质量分布 |
2.2.3 破片初始速度及衰减规律 |
2.2.4 破片侵彻混凝土 |
2.3 ANSYS/LS-DYNA相关理论 |
2.3.1 ANSYS/LS-DYNA数值计算方法 |
2.3.2 接触类型及算法 |
2.3.3 流体-结构耦合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有限元模型和数值仿真方法验证 |
3.1 有限元模型及数值分析方法 |
3.1.1 有限元数值模型介绍 |
3.1.2 数值分析方法 |
3.1.3 材料本构模型 |
3.2 数值模拟有效性验证 |
3.2.1 冲击波作用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试验验证 |
3.2.2 预应力混凝土梁落锤冲击试验验证 |
3.2.3 破片群对混凝土板侵蚀试验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冲击波-破片群复合作用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型梁的损伤效应及参数化分析 |
4.1 冲击波作用、破片群作用及二者复合作用对预应力T型梁的损伤分析 |
4.1.1 变形与损伤对比分析 |
4.1.2 质量损失对比分析 |
4.1.3 位移动态响应对比分析 |
4.2 冲击波-破片群复合作用下预应力T型梁的参数化分析 |
4.2.1 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 |
4.2.2 纵向钢筋配筋率 |
4.2.3 箍筋面积配箍率 |
4.2.4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荷载因素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型梁的损伤效应参数化分析 |
5.1 炸药位于预应力T型梁顶部 |
5.1.1 炸药比例距离相同 |
5.1.2 爆心到构件表面距离相同 |
5.1.3 炸药质量相同 |
5.1.4 爆心沿梁宽方向移动 |
5.1.5 爆心沿梁长方向移动 |
5.2 炸药位于预应力T型梁侧面 |
5.2.1 炸药比例距离相同 |
5.2.2 爆心到构件表面距离相同 |
5.2.3 炸药质量相同 |
5.3 炸药位于预应力T型梁底部 |
5.3.1 爆心沿梁宽方向移动 |
5.3.2 炸药比例距离相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型梁的防护加固研究 |
6.1 炸药位于T型梁顶部 |
6.1.1 防护加固材料的参数及有限元模型 |
6.1.2 防护加固效果对比分析 |
6.2 炸药位于T型梁侧面 |
6.2.1 防护加固方式及有限元模型 |
6.2.2 防护加固效果对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连续T梁的剪力滞效应及非线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剪力滞效应简介 |
1.3.1 剪力滞系数 |
1.3.2 有效翼缘宽度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剪力滞效应研究方法 |
1.4.2 非线性分析研究现状 |
1.5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非线性分析基本原理及计算模型 |
2.1 引言 |
2.2 有限元分析模型 |
2.2.1 分离式模型 |
2.2.2 组合式模型 |
2.2.3 整体式模型 |
2.3 裂缝模型 |
2.3.1 分离式裂缝模型 |
2.3.2 弥散式裂缝模型 |
2.4 T梁单元计算模型 |
2.4.1 翼板单元选取 |
2.4.2 腹板单元选取 |
2.4.3 本构模型及收敛准则 |
2.4.4 裂缝模型选取 |
2.4.5 荷载布置 |
2.4.6 模型开裂单元的处理 |
2.4.7 单元受压破坏后的处理 |
2.4.8 分析步骤 |
2.5 模型验证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T梁剪力滞效应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模型概况 |
3.2.2 典型截面与测点布置 |
3.2.3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
3.3 主要试验结果分析 |
3.3.1 荷载-位移关系 |
3.3.2 T梁裂缝开展情况 |
3.3.3 典型弯剪截面的剪力滞系数分析 |
3.3.4 典型纯弯截面的剪力滞系数分析 |
3.3.5 不同内力状态对剪力滞效应的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连续T梁数值分析 |
4.1 引言 |
4.2 分析程序概述 |
4.3 荷载-位移关系对比分析 |
4.4 翼缘板剪力滞对比分析 |
4.4.1 典型弯剪截面对比分析 |
4.4.2 典型纯弯截面对比分析 |
4.5 不同参数对T梁剪力滞效应的影响分析 |
4.5.1 弯矩和剪力对剪力滞的影响总结分析 |
4.5.2 腹板宽度对剪力滞效应的影响 |
4.5.3 翼缘板宽厚比对剪力滞效应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6)两种方法加固辽宁省某混凝土简支T梁桥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国内外桥梁工程研究现状 |
1.1.2 梁桥加固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粘贴钢板加固法的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粘贴钢板加固法发展情况概述 |
1.2.2 国外粘贴钢板加固法发展情况概述 |
1.3 国内外的加铺桥面铺装层加固法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内加铺桥面铺装层加固发展情况概述 |
1.3.2 国外加铺桥面铺装层加固发展情况概述 |
1.4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损伤类型及常规检查 |
2.1 工程概况 |
2.2 钢筋混凝土简支T梁桥的损伤类型 |
2.2.1 由环境引起的混凝土结构损伤 |
2.2.2 由裂缝引起的混凝土结构损伤 |
2.3 简支T梁桥存在的病害种类及位置 |
2.4 原桥检测试验与评定 |
2.4.1 回弹法测试混凝土构件的强度 |
2.4.2 混凝土碳化作用机理及检测评定 |
2.4.3 钢筋保护层情况测定 |
2.4.4 动力特性试验检测 |
2.4.5 检测试验结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加固前承载能力计算 |
3.1 MIADS/CIVIL软件的特点及功能 |
3.2 空间结构梁格法简述 |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4 T梁内力计算 |
3.4.1 恒载内力 |
3.4.2 活载内力 |
3.4.3 内力组合 |
3.5 T梁设计承载能力验算 |
3.5.1 加固前T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验算 |
3.5.2 加固前T梁斜截面抗剪弯承载力验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简支T梁桥加固设计方案模拟分析 |
4.1 混凝土简支T梁桥常用的加固方法 |
4.2 加固方案的选取 |
4.3 理论分析模型的建立 |
4.3.1 几何尺寸 |
4.3.2 计算原则 |
4.4 粘贴钢板法与加固前简支T梁桥承载力对比分析 |
4.4.1 粘贴钢板法对其挠度的影响分析 |
4.4.2 粘贴钢板法对其应力的影响分析 |
4.4.3 粘贴钢板法对其模态的影响分析 |
4.5 加铺桥面铺装层法与加固前简支T梁桥承载力对比分析 |
4.5.1 加铺桥面铺装层法模型的刚度分析 |
4.5.2 加铺桥面铺装层法模型的应力分析 |
4.5.3 加铺桥面铺装层对其横向分布系数影响 |
4.6 组合加固法与加固前T梁桥承载力对比分析 |
4.6.1 加固法模型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 |
4.6.2 组合加固法模型刚度对比分析 |
4.6.3 组合加固法模型应变对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简支T梁桥加固后模拟分析及检测 |
5.1 加固后结构模型的建立与验算 |
5.2 依托工程加固前后对比静力特性对比分析 |
5.2.1 静载试验方案及目的 |
5.2.2 试验内容 |
5.2.3 加固前后挠度对比分析 |
5.2.4 加固前后应变对比 |
5.2.5 加固前后横向分布系数对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预制混凝土T梁梁端早期竖向裂缝开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依托工程概况及开裂原因理论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1.1 依托黄河大桥基本概况 |
2.1.2 预制T梁基本情况描述 |
2.2 依托工程所在地区气候特征 |
2.3 T梁早期竖向裂缝开裂背景及特征描述 |
2.4 预制T梁裂缝种类判别、开裂原因及位置理论分析 |
2.4.1 预制T梁裂缝种类及判别 |
2.4.2 竖向裂缝发生位置构造特点分析 |
2.4.3 预制T梁开裂原因理论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凝土结构热分析理论 |
3.1 热传导理论 |
3.1.1 导热方程 |
3.1.2 边值条件 |
3.2 混凝土热学性能与水泥水化热 |
3.2.1 混凝土的热学性能 |
3.2.2 水泥水化热 |
3.3 温度场求解方法概述 |
3.4 有限元法在温度场求解中的应用 |
3.4.1 变分原理 |
3.4.2 不稳定温度场有限元解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制混凝土T梁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
4.1 Midas/FEA介绍 |
4.2 预制T梁早期温度场模拟基本思路 |
4.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1 基本假设 |
4.3.2 水化热分析相关参数的确定 |
4.3.3 水化热分析有限元模型 |
4.4 预制T梁温度场有限元模拟结果及分析 |
4.5 温度场影响因素对模型水化热分析的影响 |
4.5.1 环境温度对预制混凝土T梁水化热的影响 |
4.5.2 风速对预制混凝土T梁模型水化热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40米预制T梁温度场分布现场试验研究 |
5.1 试验仪器 |
5.2 测点布置 |
5.2.1 仪器布置原则 |
5.2.2 试验梁截面测点布置 |
5.3 试验过程 |
5.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1 梁端的温度变化规律 |
5.4.2 梁端截面竖向温度分布 |
5.4.3 跨中的温度变化规律 |
5.4.4 跨中截面竖向温度分布 |
5.5 与仿真结果对比 |
5.6 早期竖向裂缝防裂措施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6.2.1 存在问题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论文发表情况 |
获奖情况 |
(8)桥梁特种作业机器人规划控制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桥梁建设和发展现状 |
1.1.2 桥梁病害形成原因 |
1.2 桥梁病害检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桥梁智能无损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车载桥梁检测特种作业平台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发展趋势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工作 |
1.3.2 本文内容结构安排 |
第2章 桥梁特种作业机器人系统设计 |
2.1 引言 |
2.2 总体需求设计指标 |
2.3 桥梁特种作业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
2.4 桥梁特种作业机器人总体方案设计 |
2.5 桥梁特种作业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 |
2.5.1 机械负载平台 |
2.5.2 臂架系统 |
2.5.3 回转机构 |
2.5.4 伸缩机构 |
2.6 桥梁特种作业机器人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
2.6.1 硬件组成与数据通讯 |
2.6.2 末端检测控制系统 |
2.6.3 坐标系定义和系统标定 |
2.7 桥梁特种作业机器人的工作流程及软件构架 |
2.7.1 系统工作全流程 |
2.7.2 一键展收臂技术和实现流程 |
2.7.3 系统软件构架和操作界面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机器人作业末端位姿估计方法 |
3.1 引言 |
3.2 机器人位姿估计系统设计 |
3.2.1 桥梁特种作业机器人的机构设计 |
3.2.2 桥梁特种作业机器人的采集末端结构设计 |
3.2.3 桥梁特种作业机器人采集末端位姿估计系统 |
3.3 桥梁底面结构线特征提取算法研究 |
3.3.1 桥梁的2D结构化线轮廓建模 |
3.3.2 基于HOUGH和LSD的直线段检测与提取算法 |
3.3.3 序列2D结构化线特征采集末端位姿估计算法 |
3.3.4 桥梁特种作业机器人采集末端连续位姿跟踪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器人作业规划与安全优化方法 |
4.0 引言 |
4.1 桥面重载车辆运动规划方法 |
4.2 规划坐标系和参数定义 |
4.3 桥底面视觉拍摄位姿规划与优化方法 |
4.3.1 视觉采集规划参数定义 |
4.3.2 基于最优拍摄参数约束的作业位姿规划方法 |
4.3.3 基于安全保护策略的作业位姿优化方法 |
4.3.4 横隔板视觉采集位置规划方法 |
4.4 仿真实验及结论 |
4.4.1 最优拍摄参数约束位姿规划方法的仿真结果 |
4.4.2 安全保护位姿规划优化方法的仿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桥梁特种作业机器人运动控制方法 |
5.1 引言 |
5.2 桥梁特种作业机器人运动学分析 |
5.2.1 机器人空间描述和变换定义 |
5.2.2 液压机械臂的运动学建模和工程简化 |
5.2.3 末端机器手的运动学建模和工程简化 |
5.2.4 桥梁特种作业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 |
5.3 基于最优检测位姿的末端机器臂控制方法 |
5.3.1 初始姿态搜索对准控制方法 |
5.3.2 基于位置动力学模型的机器手末端轨迹跟踪滑模控制 |
5.3.3 液压柔性机械臂挠度补偿方法 |
5.3.4 桥梁外侧面和横隔板检测拍摄位姿控制策略 |
5.4 实验结果 |
5.4.1 小箱梁底面拍摄控制测试实验结果 |
5.4.2 桥梁侧面拍摄控制测试实验结果 |
5.4.3 横隔板拍摄控制测试实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桥梁特种作业机器人示范应用 |
6.1 引言 |
6.2 桥梁病害检测分析系统开发 |
6.2.1 基于形态的裂纹病害提取与测量方法及应用 |
6.2.2 桥梁病害检测分析系统界面介绍 |
6.3 桥梁特种检测作业实施与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B 参与的科研课题与获得的奖励 |
致谢 |
(9)钢筋混凝土T梁粘贴钢板转换箱梁加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我国T梁桥现状及改造意义 |
1.1.2 研究现状 |
1.1.3 我国T梁桥主要病害及缺陷 |
1.2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T梁粘贴钢板转换箱梁加固理论分析 |
2.1 T梁粘贴钢板转换箱梁加固机理 |
2.2 破坏模式 |
2.2.1 基本假定 |
2.2.2 完全卸载加固后结构破坏模式 |
2.2.3 考虑钢板应力滞后加固后结构破坏模式 |
2.3 梁粘贴钢板转换箱梁承载能力计算 |
2.4 梁粘贴钢板转换箱梁加固适用条件 |
2.5 T梁粘贴钢板转换箱梁加固方法优缺点 |
2.5.1 T梁粘贴钢板转换箱梁加固方法优点 |
2.5.2 T梁粘贴钢板转换箱梁加固方法缺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梁粘贴钢板转换箱梁加固优化方法 |
3.1 T梁粘贴钢板转换箱梁加固优化方向 |
3.2 卸载法在T梁粘贴钢板转换箱梁加固中的运用 |
3.2.1 利用卸载法法粘贴钢板加固理由 |
3.2.2 利用卸载法粘贴钢板加固原理 |
3.2.3 利用卸载法粘贴钢板加固具体方式 |
3.3 T梁粘贴钢板转换箱梁钢板有效宽度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加固方式仿真分析及对比研究 |
4.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1.1 有限元软件介绍 |
4.1.2 材料本构选取 |
4.2 钢筋混凝土T型梁桥概况与基本数据 |
4.3 T梁粘贴钢板转换箱梁加固抗弯承载能力 |
4.3.1 未加固结构有限元计算结果 |
4.3.2 加固方式一结构有限元计算结果 |
4.3.3 加固方式二结构有限元计算结果 |
4.3.4 加固方式三梁体的有限元计算结果 |
4.3.5 四种结构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4.3.6 结合增加铺装层厚度加固效果分析 |
4.4 T梁粘贴钢板转换箱梁加固抗扭研究 |
4.5 T梁粘贴钢板转换箱梁结构的剪力滞效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加固优化设计工程案例研究 |
5.1 工程概况 |
5.2 有限元计算对比 |
5.2.1 加固形式对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 |
5.2.2 加固钢板厚度对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 |
5.2.3 加固钢板长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
5.2.4 卸载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
5.2.5 箱室划分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
5.2.6 对结构整体性的影响 |
5.2.7 加固方案选取 |
5.3 T型梁桥加固前后承载计算 |
5.4 施工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
5.4.1 现场调查及方案的确定 |
5.4.2 T梁粘贴钢板转换箱梁施工注意事项 |
5.4.3 T梁粘贴钢板转换箱梁构造规定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小半径新型桥梁的设计及受力行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小半径曲线桥在国内外的研究发展 |
1.3 组合I型梁在国内外的研究发展 |
1.3.1 I型梁国内外研究发展 |
1.3.2 桥面连续在国内外研究发展 |
1.3.3 钢-混组合桥面板国内外研究发展 |
1.4 依托工程背景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新型小半径曲线桥—组合I型梁的设计 |
2.1 小半径曲线桥存在的问题 |
2.1.1 支架现浇箱梁存在的问题 |
2.1.2 T梁存在的问题 |
2.2 组合I型梁的设计要点 |
2.2.1 I型梁的设计 |
2.2.2 波纹钢折板的设计 |
2.2.3 钢混组合桥面板的设计 |
2.2.4 工作原理 |
2.3 组合I型梁桥相关设计计算理论 |
2.3.1 组合I型梁空间受力分析理论 |
2.3.2 桥面连续结构的受力分析理论 |
2.3.3 组合I型梁横向钢混组合桥面板受力分析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组合I型梁桥施工方法研究 |
3.1 I型梁施工技术研究 |
3.2 架梁施工过程中安全性研究 |
3.2.1 设计荷载计算方法及建模方法 |
3.2.2 验算结果分析 |
3.3 波纹钢折板的施工技术研究 |
3.3.1 测点布置 |
3.3.2 理论分析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组合I型梁桥整体受力行为分析研究 |
4.1 组合I型梁与T型梁受力性能对比 |
4.1.1 截面参数选取 |
4.1.2 截面特性 |
4.1.3 受力性能 |
4.2 组合I型梁桥面板连续段对整体受力性能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组合I型梁桥面板连续力学性能研究 |
5.1 组合I型梁桥面连续段为波峰结构的研究分析 |
5.1.1 组合I型梁桥面连续段为波峰结构有限元模拟的方法 |
5.1.2 结果分析 |
5.2 T型梁桥面连续结构研究分析 |
5.2.1 T型梁桥面连续结构有限元模拟的方法 |
5.2.2 结果分析 |
5.3 组合I型梁桥面连续为段波谷结构的研究分析 |
5.3.1 组合I型梁桥面连续为波谷结构的有限元模拟方法 |
5.3.2 结果分析 |
5.4 组合I型梁桥面连续段无波纹钢折板研究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波纹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承载性能研究 |
6.1 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方法理论 |
6.1.1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6.1.2 波纹钢的本构关系 |
6.1.3 材料非线性问题的求解方法 |
6.2 组合I型梁局部有限元计算模型 |
6.2.1 模型的建立 |
6.2.2 边界条件约束 |
6.3 受力性能分析 |
6.3.1 波纹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受力分析 |
6.3.2 波折钢板对桥面板受力影响 |
6.3.3 波折钢板对混凝土桥面板的接触力及相对滑移 |
6.4 波形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参数分析 |
6.4.1 波纹钢折板强度对桥面板的影响 |
6.4.2 波纹钢折板厚度对桥面板的影响 |
6.4.3 混凝土强度对桥面板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钢筋混凝土T型梁裂缝成因分析与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CTRM加固二次受力钢筋混凝土T型梁抗剪性能研究[D]. 刘奥. 湖南工业大学, 2021(02)
- [2]预制装配式半刚性混凝土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和恢复力模型研究[D]. 陈伟. 安徽建筑大学, 2021
- [3]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钢束应力状态确定及加固设计方法研究[D]. 郭文龙. 长安大学, 2021
- [4]破片与冲击波复合作用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型梁的损伤分析及防护研究[D]. 王赛. 天津大学, 2020(02)
- [5]连续T梁的剪力滞效应及非线性分析[D]. 陆飘萍. 华侨大学, 2020(01)
- [6]两种方法加固辽宁省某混凝土简支T梁桥模拟分析[D]. 刘通. 沈阳大学, 2020(08)
- [7]预制混凝土T梁梁端早期竖向裂缝开裂机理研究[D]. 高晨. 宁夏大学, 2019(02)
- [8]桥梁特种作业机器人规划控制及应用研究[D]. 刘理. 湖南大学, 2019
- [9]钢筋混凝土T梁粘贴钢板转换箱梁加固技术研究[D]. 尹娟.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10]小半径新型桥梁的设计及受力行为分析[D]. 黄梓恒.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