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玉米清单2号选育报告

杂交玉米清单2号选育报告

一、玉米杂交种庆单2号选育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王富贵[1](2018)在《高产春玉米耐密性生理机制和深松调控效应》文中认为增加种植密度,选用耐密性品种是当代玉米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深松耕作完全打破犁底层来改变耕层土壤结构,并进一步增加种植密度来提高玉米产量,也是玉米生产中寻求产量突破的关键措施之一。因此,探讨玉米品种耐密性生理机制和深松调控效应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株型-根系-冠层-产量作为整体研究对象,选用不同耐密性春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不同密度、耕作措施条件下,对玉米耐密性评价指标进行了筛选,系统的研究了根冠特征、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对密度变化的响应,以及深松耕作对耐密性的调控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指标的相对值(高密度胁迫和低密度水平下比值)在28个杂交种间变异系数的大小(CV≥15%),筛选出相对茎粗、相对SPAD值、相对Pn、相对干物质量、相对秃尖长、相对行粒数和相对单株产量共7个指标作为耐密性强弱的评价指标,同时建立了以上述指标归一化的变异系数作为权重的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方法,并采用模糊隶属函数综合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将28个玉米杂交种分成强耐密型9个(0.719-0.965)、中间型9个(0.457-0.592)和弱耐密型10个(0.038-0.342)。(2)增密后植株之间的簇拥效应更明显,且植株能主动调节叶片和茎秆的着生状态。深松耕作能有效缓解增密产生的簇拥效应,提高植株叶片的自我调节能力,使穗上叶夹角适度变小,穗下部叶夹角适度变大来适应增密带来的遮光效应,使其处于最佳的受光位置,高密度下耐密性强的玉米品种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耐密性弱的玉米品种;表现出能缓解增密后茎粗变小的趋势,能增加不同耐密性玉米品种的穗上茎节长度,穗上茎节越长,植株中上层叶片的受光条件就越好。(3)深松耕作能明显缓解增密后生育后期LAI以及冠层透光率的下降,更有利于提高生育后期玉米穗位层及以上LAI及透光率;能有效缓解生育后期增密带来的穗位层叶片衰老程度,改善底部和穗位层叶片的光照条件,能长时间维持较高的LAI,保证充足的光合面积,对玉米后期籽粒灌浆有利,为深松耕作提高玉米产量奠定基础。(4)不同耐密性玉米品种的根系形态指标差异显着,总体呈现耐密性强的品种在高密度条件下仍能拥有较大的根系,并且随着密度的增加有向下延伸的趋势,这种变化有助于其适应更高的种植密度,耐密性强的品种后期根系衰老慢,且深层根系所占比重较大,满足对水肥的需求,进而在较高密度条件下仍能获得较高产量。(5)增密降低玉米穗位叶SPAD值、Pn和Fv/Fm,且加快生育后期的下降速率。在高密度条件下,耐密性强的品种能够在生育后期,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仍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和Fv/Fm,缓解由增密造成的光合抑制现象,光合能力下降慢是其高产的生理基础。深松耕作能显着提高玉米穗位叶片SPAD值和Pn,并且能有效缓解增密后生育后期SPAD值和Pn下降的速度,延缓玉米叶片衰老的程度和Pn的下降,为保持较高的光合效率提供基础,有利于后期物质生产和积累。(6)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显着降低,且不同耐密性玉米品种下降幅度不同,成熟期耐密性强的品种降低25.9%,耐密性弱的品种降低42.0%。深松耕作能显着提高不同生育时期的玉米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且能缓解增密后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的下降幅度,使其保持较高的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为籽粒生产提供充足的物质供应,并且能提高增密后耐密性强的玉米品种籽粒干物质重比例。(7)玉米品种产量对密度变化的响应差异显着,耐密性强的品种增密增产潜力大于耐密性弱的品种,且适宜密度显着高于耐密性弱的品种,增密后玉米品种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降低,且耐密性强的品种降幅低于耐密性弱的品种。深松耕作通过增加有效穗数,减缓穗粒数和粒重的下降幅度来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增产率达到7.8%-11.0%。(8)在深松耕作条件下,选用耐密性强的玉米品种,通过进一步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来提高玉米产量,是增密增产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芦连勇[2](2012)在《优良玉米杂交种安玉13号的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在充分分析研究我国东华北和黄淮海地区玉米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育种目标。通过采用高起点的基础材料和创新育种方法,选育出了玉米新杂交种安玉13号。本文就安玉13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和繁育、制种技术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并就外来玉米种质资源在玉米育种中的利用进行了探讨。1.安玉13号的种质创新利用安玉13号的母本自交系“A28”是选用国内与国外血缘种质材料,导入热带玉米种质,应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具有极强的抗逆性。父本自交系A3566是采用系谱法把温带玉米种质的丰产性和热带玉米种质的抗逆性相结合选育而成.杂交种安玉13的选育是根据“瑞德×SWAN×旅大红骨”的杂交优势利用模式,以A28为母本自交系,A3566为父本自交系组配而成。2.安玉13号的优良性状表现该杂交种具有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的突出优点,在2003-2004年国家玉米区域试验中,平均单产分别为10209和11136kg/hm2,较对照品种农大108分别增产12.1%和14.37%。另外,高抗大斑病,茎腐病,瘤黑粉病和玉米螟,中抗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矮花叶病,综合性状表现优良。3.安玉13配套栽培和繁育、制种技术安玉13号的适宜种植密度范围为52500—60000株/hm2。种植方式宜采用宽窄行种植。在黄淮海地区夏播和西北地区春播繁殖制种时,母本自交系适宜繁殖密度分别为75000和90000株/hm2,父本自交系分别为82500和105000株/hm2,母本与父本自交系制种适宜行比为5:1。为确保父本与母本花期相遇良好,一期父本提前母本两天播种,二期父本与母本同期播种。

杨虎[3](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丰光[4](2009)在《我国不同年代玉米单交种杂种优势比较及茎秆穿刺遗传研究》文中指出玉米是禾本科玉蜀黍族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粮食作物,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作物之一,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仅次于美国。研究我国玉米单交种的发展变化规律,对指导玉米育种的发展十分必要。本文研究了我国不同时期玉米单交种产量和杂种优势变化趋势、杂种优势与产量变化的关系、主要农艺性状、穗部性状变化规律及与产量的相关性、茎秆拉力和耐穿刺力与倒伏性的关系、茎秆耐穿刺力的遗传研究。得出以下结果:1、试验以我国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20个玉米单交种及其32份亲本自交系为材料,采用3点3种密度3次重复的裂区试验设计,分析我国玉米发展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品种产量和中亲产量随品种更新逐渐提高;早期品种高密条件下产量下降,当前品种随密度增加产量逐渐提高;低密条件下不同时期品种杂种优势逐渐增加,高密条件下杂种优势逐渐降低,中密和均值条件下杂种优势没有变化;随年代变化,雄穗分枝和穗上叶与主茎夹角逐渐减少,行数、子粒长和百粒重逐渐增加,行粒数、出籽率和容重没有变化;产量的增加与杂种优势无显着相关性,与穗行数、穗粗、子粒长、百粒重和中亲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雄穗分枝数和穗上叶与主茎夹角呈极显着负相关。杂种优势效应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不大,亲本产量的提高、种植密度的增加、株型的改善、雄穗分枝的减少及果穗性状的优化是当前我国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2、利用自行设计的茎秆穿刺仪和拉力仪,在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41个不同玉米杂交种进行茎秆穿刺和拉力试验,研究茎秆穿刺力和拉力与倒伏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地上部第3茎节穿刺力能较好反映出穿刺与倒伏的关系;主茎与地面呈45°夹角的拉力能较好反映出拉力与倒伏的关系;茎秆穿刺力和拉力与倒伏性呈极显着负相关;密度、茎秆穿刺力和茎粗是影响茎秆倒伏的主要直接因素,茎秆穿刺和拉力可以作为衡量玉米倒伏的指标。3、试验以沈单16和郑单958玉米单交种构成的六世代群体为材料,以玉米茎秆穿刺阻力为性状,通过P1、P2、F1、F2、BC1和BC2六个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控制玉米茎秆耐穿刺性的基因遗传分离规律。结果表明:该性状在两个单交种的F2分离世代群体均呈双峰分布,BC1和BC2群体分离世代呈多峰分布,说明玉米茎秆耐穿刺性遗传为多基因数量性状控制,且符合一对加-显主基因+加-显-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即D模型);主基因遗传力为34.5%~45.7%,多基因遗传力41.6%~56.3%,两者在控制玉米茎秆耐穿刺遗传特性上都具重要作用。这一研究结果为玉米抗倒伏性状的有效选择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

李晓君[5](2007)在《玉米杂交种扩散模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良种是作物增产的内因,是先进技术的物化载体。作物新品种育成后一般要经过区域化试验、生产示范、审定、推广发展到最大面积、然后逐渐衰退直至被淘汰。深入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哪些因素决定了品种的扩散速度、最大种植面积和经济寿命,对于新品种选育、扩散的预测与人为控制及种植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我国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育成、并年推广面积曾上100万亩的玉米杂交种为实证,探索玉米杂交种创新扩散的客观规律、特征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如下:不同玉米杂交种的推广具有相同的趋势,Gaussian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玉米杂交种年种植面积随推广年份的变化过程。玉米杂交种在Gaussian曲线总体趋势下呈多种变化,有4种表现形式,一是“上升快下降缓慢”类型;二是“上升缓慢下降快”的类型;三是“多峰”类型;四是“均匀”类型。玉米杂交种的平均经济寿命为14.2年;最大种植面积因杂交种的不同而变化较大;玉米杂交种经济寿命和年最大种植面积影响累计推广面积,年最大种植面积对杂交种累计推广面积的贡献是经济寿命对其贡献的4倍;品种数与品种最大种植面积、经济寿命间呈负相关关系,但与最大种植面积的关系更密切;玉米骨干杂交种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6.57%~63.84%,骨干自交系占全国种植面积的6.42%~56.60%,存在种质基础狭窄的问题。玉米杂交种品种数逐年增加,目前增长幅度有所减少;其产量逐年增加,每个年代平均增加100kg;其生育期从中早熟到的中晚熟,因区域的不同而变化较大;其株高从中矮秆到中高秆;玉米的株型由平展型为主转为收敛型为主;其籽粒类型是马齿型为主,籽粒颜色是以黄色为主;籽粒品质中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变化较大。玉米杂交种最大种植面积主要取决于品种的丰产潜力与总品种数的影响;玉米杂交种经济寿命取决于生育期与抗逆性。

王坚强,李占录,田森林,李金梅,吕英忠[6](2006)在《玉米杂交种咏丰1号的选育技术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咏丰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以自选系R9703为父本,以外引系早48为母本组配成的玉米杂交种。经过5年的各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山西省两年区域试验中该品种比对照屯玉8号平均增产15.7%。咏丰1号幼苗顶土能力较强,出苗快,苗势壮,植株生长健壮,抗各种病害,抗倒伏,活秆成熟,平均产量为10500kg/hm2。

杨伟光[7](2006)在《吉林省玉米高产育种模式与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根据吉林省中西部生态特性,提出适于该地区的高产育种计划,综合中、美及亚热带(PN)种质优良性状,创制了新的优势群体,并对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中部地区应以Reid群×塘四平头群、Reid群×旅大红骨群为杂种优势模式,西部地区以Lancaster群×塘四平头群为杂种优势模式,进行高产稳产育种;新创制的PN群与旅大红骨群和塘四平头群,Lancaster群与塘四平头群,Reid群与旅大红骨和塘四平头群优势明显;所配制的优良组合J1285×吉853适于西部地区,J1782×丹8415适于中部地区。穗行数、穗位高、株高遗传力高,而子粒长,单株产量遗传力低;这些性状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式。其主要结果如下:1.本文从国家粮食安全性及玉米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出发,并根据吉林省玉米主产区生态特性,提出中部地区以Reid群×塘四平头群、Reid群×旅大红骨群为杂种优势模式,西部地区以Lancaster群×塘四平头群为杂种优势模式,实施高产育种计划。2.纵观近现代玉米育种历程,本文认为对中国玉米生产和育种具有深远影响的三个历史阶段,即为以Mo17引入、黄早4育成的单交种普及阶段,以掖107、掖478为代表的半耐密型品种阶段,以郑单958为代表的耐密型品种推广阶段。PN78599的引入和改良对中国玉米生产和育种做出了一定贡献。3.本文综合东北地区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种质,提出以Reid群×塘四平头群、Reid群×旅大红骨群以及Lancaster群×塘四平头群三大优势模式为主体的杂种优势模式,由此构成国外×国内优势模式的主要框架。4.综合中国、美国和亚热带种质(PN)的优良特性,整合有利基因,创制了新的Lan.群,Reid群、PN群和旅塘混合群。其主要代表自交系有J1285、J1782、J210、J376、J385、J5918。5.新创制的PN群×旅大红骨群,PN群×塘四平头群,Reid群×旅大红骨群和Lancaster群×塘四平头群杂种优势明显。前三种模式适用于吉林省中部地区,后一种模式适用于西部地区。6.从创制的优势群体中培育的自交系所配制的J1285×吉853、J1782×丹8415、J5918×丹8415,在4套双列杂交组合中优势明显,这些组合已应用于玉米大田生产。7.从遗传力分析结果可知,不同双列杂交组合其遗传力估计值不同,但它们具有相同趋势,穗粒行数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最高,其次是穗位高、株高,而单株产量和子粒长的两种遗传力均低。因此,在进行性状遗传改良时,穗粒行数,穗位高可在S0—S1代进行选择;单株产量,子粒长可在S4—S5代,根据株行的综合表现进行选择。8.用4组增广NCⅡ资料对穗部性状进行遗传模型测验结果表明,穗粒重、百粒重、子粒长、穗长、穗粗、穗行粒数均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存在上位性效应。利用2套6个世代分析资料进行遗传模型测验,其结果与前面相一致。即这些性状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其中单株产量显性效应最重要,穗长与百粒重加性、上位性更为重要。对生育性状遗传模型测验表明,株高以显性效应为主。9.对自选系和5大骨干自交系及其所配制的杂交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RAPD测试结果表明,J1285与Mo17、吉1037、改良Suwanl归为一类,属Lancaster种质;J5918与599-20归为一类,属亚热带PN种质。杂交种吉玉85(J1285×吉853)与吉单180、吉单342归为一类;它们遗传基础基本相同。ISSR标记测试结果与RAPD结果相一致。10.用18个引物对13个玉米自交系和9个杂交种进行的聚类分析的结果与生产实际相符合,表明RAPD方法对于独立的自交系或杂交种进行聚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ISSR对玉米遗传多样性分析具有一定作用,但也有一定局限性。

冯宜梅[8](2006)在《高产高淀粉玉米新品种金玉1号选育报告》文中提出玉米杂交种金玉1号是甘肃省武威市农科所用自选玉米自交系409作父本、自选自交系858作母本育成的紧凑型中早熟玉米杂交种。在2002年和2003年的甘肃省中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中,分别较对照品种临单211、中单2号增产12.3%、9.5%。该品种生育期适中,抗病性好,品质优良,籽粒含粗淀粉74.22%、赖氨酸0.27%、粗脂肪4.89%、粗蛋白9.37%(干基),适宜在我省河西及因积温不足而中单2号成熟不好的地区推广种植。

刘忠双,张志发,张子宽,张伟,张洪文,石静,潘向东[9](2002)在《玉米杂交种庆单2号选育报告》文中提出庆单 2号 (庆发 1817)由黑龙江省大庆市庆农西瓜研究所 1994年育成 ,组合为庆系 2 1×庆系 2 8。该品种属中熟种 ,出苗至成熟 12 3d ,需≥ 10℃活动积温 2 6 0 0℃·d。在各级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 ,比对照品种四单 19平均增产 10 %以上。庆单 2号性状优良 ,根系发达 ,抗旱、抗倒伏、抗病性强 ,适合我省第一积温带下限、第二积温带上限种植。种植密度 4 5万株 /hm2 ,制种时 ,父母本同期播种 ,行比 1∶4为宜

张颖珍[10](2005)在《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丰产稳定性及其穗部性状通径研究》文中指出2003年引入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16个为供试种,以中单2号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甘肃省平凉市的崆峒区、泾川县、庄浪县等地进行丰产性、稳定性试验。在平凉农业学校试验场进行栽培技术。用不同的方法对这16个玉米新品种在平凉市的丰产性、稳定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同时对其穗部9个主要农艺性状相关与通径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其丰产性分析,筛选出了高产的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5个,将它们的单产、比对照增产率、主效应值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为:①C9904(V9)、12695.1Kg/hm2、20.6%、2.88>②沈单16(V8)、12160.1Kg/hm2、15.53%、1.82>③沈单10号(V1)、12t45.1Kg/hm2、15.39%、1.78>④金穗2001(V16)、12060.0Kg/hm2、14.58%、1.61>⑤协单969(V4)、11600.1Kg/hm2、10.21%、0.7。采用四种不同的方法对它们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量稳定性有较大差异。在高产的5个品种中,沈单10号(V1)高产稳产(其变异系数、适定性参数、高稳系数、回归系数等相对比较小),是个较理想的杂交品种。可在本区大面积种植。其它的几个品种稳定性比较差。其中金穗2001(V16)稳定性最差(其变异系数、适定性参数、高稳系数、回归系数等相对比较大)。它们对环境条件特别敏感,具有特殊适应性,一旦有适应其生长的优越环境条件,它们就能获得高产,一旦遇到不良的环境条件,减产严重。将它们的稳产性排列如下:沈单10号(V1)>协单969(V4)>C9904(V9)>沈单16(V8)>金穗2001(V16)。C9821(V14)是这16个品种中稳定性最好的品种,但产量较低(11325.0 Kg/hm2),比对照增产达到7.60%,主效值为0.15,环境好坏对其影响不大,其不仅可以在山区大面积种植,在育种时,还可以作为一个好的基本材料。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应按不同的生产水平和栽培条件,选择种植不同丰产性、稳定性的品种,以发挥其增产潜力。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穗长等9个性状与籽粒产量呈正相关,其中玉米穗长与籽粒产量达到0.01的极显着正相关(r=0.6816**)。果穗粗、秃顶长与秃顶率与籽粒产量之间呈负相关,但不显着。通径研究结果表明,穗部各主要性状与籽粒产量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其中玉米果穗行粒数对子粒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P=0.4981),其次是出籽率(P=0.4797)、穗轴粗P=0.4590、穗长(P=0.4040)、百粒重(P=0.2792)等。所以,在粮饲兼用型玉米高产育种中,要高度重视果穗行粒数、出籽率、穗轴粗、穗长、百粒重等好的类型。对果穗粗、秃顶长与秃顶率等性状的选择可适当放宽标准。同时,也要注意到各性状间的相关性,把杂交种的各农艺性状协调到最佳程度。通过栽培技术研究确定,豫玉22号,长城9904、沈单10号在本市最适宜种植密度为45000~52500株/hm2,金穗2001适宜种植密度为52500~60000株/hm2,且以地膜覆盖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二、玉米杂交种庆单2号选育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杂交种庆单2号选育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高产春玉米耐密性生理机制和深松调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近年来中国玉米种植密度的现状与变化
        1.2.2 玉米耐密性
        1.2.3 玉米耐密性与冠层结构特性
        1.2.4 玉米耐密性与根系特性
        1.2.5 玉米耐密性与光合特性
        1.2.6 玉米耐密性与干物质积累及分配
        1.2.7 玉米耐密性与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1.2.8 深松耕作对玉米耐密性的调控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高种植密度条件下玉米杂交种耐密性鉴选指标及评价方法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点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处理玉米杂交种籽粒产量的方差分析
        2.2.2 玉米耐密性相关指标方差分析
        2.2.3 玉米耐密性指标筛选
        2.2.4 玉米杂交种耐密性评价
        2.2.5 不同耐密性玉米杂交种聚类分析
        2.2.6 高密度胁迫对不同耐密性玉米杂交种主要指标的影响
    2.3 小结
3 不同耐密性春玉米品种耐密生理机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材料
        3.1.3 试验设计
        3.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春玉米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对密度变化的响应
        3.2.2 春玉米冠层结构特征对密度变化的响应
        3.2.3 春玉米冠层光合特性对密度变化的响应
        3.2.4 不同耐密性春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对密度变化的响应
        3.2.5 春玉米根系形态特征对密度变化的响应
    3.3 小结
        3.3.1 不同耐密性春玉米品种籽粒产量及干物质积累对密度变化的响应
        3.3.2 不同耐密性春玉米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对密度变化的响应
        3.3.3 不同耐密性春玉米品种冠层结构特征对密度变化的响应
        3.3.4 不同耐密性春玉米品种光合特性对密度变化的响应
        3.3.5 不同耐密性春玉米品种根系形态特征对密度变化的响应
4 不同玉米品种的耐密性对深松增密的响应机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材料
        4.1.3 试验设计
        4.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4.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耕作方式和密度对不同耐密性玉米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4.2.2 耕作方式和密度对不同耐密性玉米品种植株形态特征的影响
        4.2.3 耕作方式和密度对不同耐密性玉米品种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4.2.4 耕作方式和密度对不同耐密性玉米品种冠层透光率的影响
        4.2.5 耕作方式和密度对不同耐密性玉米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
        4.2.6 耕作方式和密度对不同耐密性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4.2.7 冠层结构指标、光合性能指标和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4.3 小结
        4.3.1 不同耐密性玉米品种植株形态特征对深松增密的响应
        4.3.2 不同耐密性玉米品种叶面积指数及透光率对深松增密的响应
        4.3.3 不同耐密性玉米品种光合特性对深松增密的响应
        4.3.4 不同耐密性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对深松增密的响应
        4.3.5 不同耐密性玉米品种籽粒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对深松增密的响应
5 深松增密对不同耐密性春玉米产量提升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概况
        5.1.2 试验材料
        5.1.3 试验设计
        5.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5.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耐密性玉米杂交种产量对深松增密的响应
        5.2.2 不同耐密性玉米杂交种产量构成因素对深松增密的响应
        5.2.3 深松增密对提升玉米产量的影响
    5.3 小结
6 讨论
    6.1 高种植密度条件下玉米杂交种耐密性鉴选指标及评价方法
        6.1.1 玉米耐密性评价指标
        6.1.2 玉米耐密性评价方法
        6.1.3 供试玉米杂交种耐密性强弱的评价
    6.2 不同耐密性玉米品种的耐密性生理机制和深松调控效应
        6.2.1 深松及密度对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6.2.2 深松及密度对春玉米冠层结构的影响
        6.2.3 密度对春玉米根系结构的影响
        6.2.4 深松及密度对春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6.2.5 深松及密度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6.3 深松增密对不同耐密性春玉米产量提升的影响
7 结论
    7.1 不同高产春玉米品种耐密性生理机制
    7.2 深松对不同春玉米品种耐密性的调控效应
8 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8.1 创新点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优良玉米杂交种安玉13号的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的起源与进化
    1.2 玉米生产的重要意义
    1.3 玉米生产概述
        1.3.1 世界玉米生产概述
        1.3.2 中国玉米生产概述
        1.3.3 河南省玉米生产概述
    1.4 国外玉米优势群体及其杂交优势模式的研究进展
    1.5 我国玉米优势群体及其杂交优势模式研究进展
    1.6 现代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1.6.1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应用
        1.6.2 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1.6.3 转基因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1.7 确立杂交种安玉 13 号的选育技术路线与育种目标
    1.8 开展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杂交种选育的试验方法
        2.2.1 杂交种安玉 13 号的双亲自交系选育
        2.2.2 杂交种安玉 13 号的选育
        2.2.3 杂交种安玉 13 号的评价体系试验
    2.3 安玉 13 的生产应用技术研究
        2.3.1 安玉 13 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对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
        2.3.2 安玉 13 号繁育制种技术研究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杂交种安玉 13 号母本自交系的选育
        3.1.1 母本自交系“A28”的选育过程
        3.1.2 母本自交系“A28”的主要特征及优点
    3.2 杂交种安玉 13 号父本自交系的选育
        3.2.1 父本自交系“A3566”的选育过程
        3.2.2 父本自交系“A3566”的主要特征及优点
    3.3 杂交种安玉 13 号的选育过程及系谱
    3.4 杂交种安玉 13 号的评价体系试验
        3.4.1 杂交组合鉴定比较试验
        3.4.2 安玉 13 号在 2002-2003 年河南省区域试验中的产量表现
        3.4.3 安玉 13 在 2003 年河南省夏玉米生产试验中的产量表现
        3.4.4 安玉 13 号参加 2003 年国家玉米区试黄淮海夏玉米(一组)品种区域试验产量结果分析
        3.4.5 “安玉 13”参加 2003-2004 年国家玉米区试东北华北春玉米组(一组)品种区域试验产量结果分析
    3.5 安玉 13 号的主要特征与特性
        3.5.1 安玉 13 号的植物学特征
        3.5.2 安玉 13 号的抗病性鉴定分析
        3.5.3 安玉 13 号的品质分析结果
    3.6 安玉 13 号的配套技术研究
        3.6.1 安玉 13 号的配套栽培技术
        3.6.2 亲本自交系繁殖及杂交制种技术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安玉 13 号的种质创新利用
        4.1.2 安玉 13 号的优良性状表现
        4.1.3 安玉 13 号的配套栽培及繁育、制种技术
    4.2 讨论
        4.2.1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安玉 13 号选育中的利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二、玉米种子工程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我国不同年代玉米单交种杂种优势比较及茎秆穿刺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的发展
        1.1.1 美国玉米发展
        1.1.2 我国玉米发展
    1.2 玉米育种的发展趋势
        1.2.1 高产育种
        1.2.2 抗逆育种
    1.3 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
    1.4 玉米倒伏研究
        1.4.1 自然条件
        1.4.2 病虫害
        1.4.3 植株形态
        1.4.4 茎秆性状
    1.5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我国不同年代玉米单交种杂种优势的比较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自交系来源
        2.1.3 试验设计
        2.1.4 调查项目
        2.1.5 调查方法
        2.1.6 数据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我国不同年代单交种产量比较
        2.2.2 我国不同年代自交系产量比较
        2.2.3 单交种及亲本产量变化趋势
        2.2.4 单交种杂种优势变化趋势
        2.2.5 单交种及自交系农艺性状变化趋势
        2.2.6 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玉米抗倒性与茎秆穿刺力和拉力关系的初步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仪器
        3.1.3 统计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茎秆穿刺部位和拉力角度的选择
        3.2.2 玉米根茎主要性状与倒伏性的相关分析
        3.2.3 玉米根茎主要性状与倒伏性的通径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玉米茎秆耐穿刺阻力性状的遗传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仪器
        4.1.3 统计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P_1、P_2 及F_1 群体穿刺数值级别的平均值
        4.2.2 BC_1、BC_2 及F_2 群体穿刺数值级别的次数分布
        4.2.3 最优遗传模型的选择与检验
        4.2.4 最优遗传模型的遗传参数估计
    4.3 讨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5.1 我国玉米单产逐渐提高
    5.2 利用茎秆耐穿刺性和拉力作为反映玉米抗倒性的指标
    5.3 控制玉米茎秆耐穿刺性的遗传规律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玉米杂交种扩散模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玉米品种改良历程
    1.2 品种扩散
        1.2.1 品种扩散的理论基础——农业技术创新扩散
        1.2.2 品种扩散的影响因素
        1.2.3 品种扩散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扩散的数学模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数据来源
        2.1.2 数据处理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我国主要玉米杂交种扩散的总体理论曲线及其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年种植面积上千万亩玉米杂交种扩散特征
        3.2.2 年种植面积达百万亩玉米杂交种扩散特征
        3.2.3 种植面积处于上升阶段玉米杂交种扩散特征
        3.2.4 杂交种经济寿命和年最大种植面积对累计推广面积的贡献
        3.2.5 品种数与各杂交种最大种植面积及经济寿命的关系
        3.2.6 骨干杂交种与自交系对玉米种植面积的贡献
    3.3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年代育成玉米杂交种的特征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图片制作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玉米杂交种的产量及主要生物学性状
        4.2.2 玉米杂交种株型变化状况
        4.2.3 玉米杂交种品种类型与籽粒品质状况
    4.3 小结
第五章 玉米杂交种扩散影响因素模型的估计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180 个玉米杂交种年最大种植面积模型的估计
        5.2.2 180 个玉米杂交种经济寿命模型的估计结果
        5.2.3 不同生态区对玉米杂交种扩散影响因素模型的估计
    5.3 讨论
        5.3.1 产量项的影响
        5.3.2 总品种数的影响
        5.3.3 常数项的影响
第六章 杂交种选育与扩散成功的典型
    6.1 中单2 号
    6.2 郑单958
第七章 讨论及建议
    7.1 种质遗传基础狭窄
    7.2 高产仍然是玉米育种的主题
    7.3 品质育种成为玉米育种的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吉林省玉米高产育种模式与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中国粮食安全性及玉米的战略位
        1.1 粮食安全性
        1.2 玉米的战略地位
        1.3 吉林省农业生产条件和玉米生产状况
        1.3.1 吉林省生产概况
        1.3.2 吉林省玉米生产
    2. 玉米育种历史与现状
        2.1 国外玉米育种简史
        2.2 国内玉米育种简史
        2.2.1 国内玉米育种启蒙和创建阶段
        2.2.2 品种间杂交种和双交种兼用阶段
        2.2.3 单交种创制和普及阶段
        2.2.4 半耐密型玉米普及推广和PN78599时代
        2.2.5 超高产耐密型玉米时代的到来
        2.3 吉林省玉米育种简史及品种演变
        2.3.1 双交种和单交种兼用阶段
        2.3.2 完成了单交种对双交种、三交种的更替
        2.3.3 四大种质形成发展阶段
        2.3.4 高产大穗耐密型玉米并用阶段
    3. 杂种优势遗传机理
        3.1 杂种F_1代遗传机理
        3.2 两种配合力的作用
        3.3 杂种优势群及杂种优势模式研究
        3.3.1 杂种优势类群及杂优模式研究进展
        3.3.2 划分杂种优势群和构建杂种优势模式的方法
        3.4 杂种优势预测研究
        3.4.1 玉米杂种优势预测研究进展
        3.4.2 杂种优势预测的方法
        3.5 玉米产量构成
        3.5.1 玉米群体和个体关系
        3.5.2 个体形态结构
        3.5.3 冠层结构
        3.5.4 源与库的关系
        3.5.5 产量因素
    4. 本项研究目的意义
第二章 吉林省玉米高产育种基础理论模式的研究
    1. 玉米产量构成及其生产所需环境条件
        1.1 玉米产量因素的形成
        1.2 玉米生产所需环境条件
        1.3 吉林省主要农业生态区及生态条件
        1.3.1 西部半干旱农业生态条件
        1.3.2 中部半湿润农业生态条件
        1.3.3 东部湿润农业生态条件
        1.4 吉林省玉米生态区育种目标
        1.4.1 西部半干旱农业生态区育种目标
        1.4.2 半湿润农业生态区育种目标
    2 吉林省玉米高产育种模式
        2.1 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及产量表现
        2.2 我国玉米产量水平低下的原因
        2.2.1 农田基础设施落后
        2.2.2 我国育种技术手段还落后,没有过硬的品种
        2.3 几个高产稳产品种及重点自交系的表现
        2.3.1 美国先玉335的表现
        2.3.2 几个高产稳产品种
        2.3.3 重点自交系
        2.4 玉米亚热带(PN种质)材料的表现
        2.5 高产杂交种的培育
        2.5.1 高产育种目标
        2.5.2 稳产育种与高产育种的育种方向
        2.6 创制新的优势类群(群体),构建杂优模式
        2.7 自交系的选育
        2.7.1 美国的选系方法
        2.7.2 选系标准和方法
    3. 吉林省玉米高产育种之结论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内容
    1. 数量性状遗传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供试材料及其所属优势类群
        1.1.2 试验设计
        1.2 统计分析
        1.2.1 杂种优势分析
        1.2.2 配合力分析
        1.2.3 遗传参数分析
        1.2.4 遗传模型分析
        1.2.5 世代平均值的遗传分析
        1.3 结果与分析
        1.3.1 杂种优势分析
        1.3.2 配合力分析
        1.3.3 群体遗传参数分析
        1.3.4 穗部性状遗传模型测验
        1.3.5 玉米PN改良系各性状的遗传分析
    2. 玉米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标记技术研究
        2.1 前言
        2.1.1 DNA分子标记技术
        2.1.2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2.1 玉米自交系及其杂交种的RAPD分析
        2.2.2 玉米自交系的ISSR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玉米亲本自交系及杂交种的RAPD分析
        2.3.2 不同玉米自交系ISSR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以三大模式为主体的杂种优势模式初见规模
        1.2 关于稳产育种和超高产育种
        1.3 关于玉米种质资源扩增、改良和利用
        1.3.1 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1.3.2 整合优良基因、创制新的优良群体和新的自交系
        1.3.3 自选系的归类,高产稳产组合的选择
        1.4 关于生物技术在玉米高产育种中的应用
        1.4.1 RAPD分类结果与系谱关系
        1.4.2 有关RAPD方法
        1.4.3 ISSR标记方法对玉米自交系进行聚类分析
        1.4.4 有关采用DNA分子标记技术分析玉米的亲缘关系的正确利用
        1.5 有关其它问题
        1.5.1 含亚热带血缘改良材料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1.5.2 含亚热带血缘改良系重要性状的遗传特点
        1.5.3 高产育种性状间的协调
    2. 结论
        2.1 提出了适合吉林省不同生态区域的高产稳产育种计划
        2.2 总结玉米育种史,提出中国玉米育种有影响的3个重要时期
        2.3 总结玉米生产上种质构成,提出以三大模式为主体的优势模式
        2.4 整合有利基因,创制新的优势群,确定优势模式和优势组合
        2.5 遗传性研究
        2.6 利用RAPD、ISSR技术对自选系进行类群划分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10)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丰产稳定性及其穗部性状通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玉米生产及应用状况
    1.2 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的必要性
    1.3 对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丰产、稳产性的研究
    1.4 对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相关与通径效应研究
    1.5 对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栽培技术研究
第二章 试验区自然生态概况及试验材料
    2.1 试验区自然生态概况
    2.2 试验材料
        2.2.1 试验地点
        2.2.2 供试材料来源
        2.2.3 供试材料特性
第三章 试验方案
    3.1 丰产性、稳定性和主要农艺性状相关与通径研究试验
        3.1.1 试验设计
        3.1.2 试验记录与测定项目
    3.2 密度试验
        3.2.1 试验设计
        3.2.2 试验记录与测定项目
    3.3 统计分析与方法
        3.3.1 丰产性分析方法
        3.3.2 作物品种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3.3.3 各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方法
        3.3.4 密度试验分析方法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产量结果的丰产性分析
    4.2 各品种产量稳定性分析
        4.2.1 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分析
        4.2.2 用适定性参数分析
        4.2.3 用回归系数法分析
        4.2.4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
        4.2.5 小结
    4.3 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效应分析
        4.3.1 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4.3.2 玉米穗部性状与籽粒产量通径分析
        4.3.3 小结
    4.4 密度试验结果分析
        4.4.1 直观分析
        4.4.2 方差分析
        4.3.3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丰产性稳定性讨论
    5.2 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效应讨论
    5.3 密度试验讨论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主要结果
        6.1.1 筛选出了既高产又稳定的粮饲兼用型品种
        6.1.2 进行了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相关与通径分析
        6.1.3 进行栽培技术研究,确定出了最适宜种植密度
    6.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张颖珍简介

四、玉米杂交种庆单2号选育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产春玉米耐密性生理机制和深松调控效应[D]. 王富贵.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2)
  • [2]优良玉米杂交种安玉13号的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D]. 芦连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6)
  • [3]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4]我国不同年代玉米单交种杂种优势比较及茎秆穿刺遗传研究[D]. 丰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10)
  • [5]玉米杂交种扩散模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 李晓君. 新疆农业大学, 2007(02)
  • [6]玉米杂交种咏丰1号的选育技术报告[J]. 王坚强,李占录,田森林,李金梅,吕英忠. 玉米科学, 2006(S1)
  • [7]吉林省玉米高产育种模式与技术的研究[D]. 杨伟光. 吉林农业大学, 2006(06)
  • [8]高产高淀粉玉米新品种金玉1号选育报告[J]. 冯宜梅. 甘肃农业科技, 2006(01)
  • [9]玉米杂交种庆单2号选育报告[J]. 刘忠双,张志发,张子宽,张伟,张洪文,石静,潘向东. 玉米科学, 2002(S1)
  • [10]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丰产稳定性及其穗部性状通径研究[D]. 张颖珍. 甘肃农业大学, 2005(09)

标签:;  ;  ;  ;  ;  

杂交玉米清单2号选育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