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Q波型与非Q波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预后(论文文献综述)
仇杰[1](2020)在《QRS终末变形联合早期病理性Q波对STEMI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QRS终末变形联合早期病理性Q波对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首次诊断为STEMI,并在发病12h内经急诊绿色通道于心导管室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患者39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心电图是否存在病理性Q波,分为病理性Q波(-)组和病理性Q波(+)组;根据患者入院时心电图是否存在QRS终末变形,分为QRS终末变形(-)组和QRS终末变形(+)组;将病理性Q波(-)或QRS终末变形(-)记为0分,病理性Q波(+)或QRS终末变形(+)记为1分,两两组合后得到0分组、1分组、2分组。收集所有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等结果,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s)的情况,包括死亡、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对存活出院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出院用药以及院外发生MACEs的情况,包括死亡、急性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对各亚组的资料进行对比和统计学分析。结果:392例患者均成功行PCI治疗,其中男性277例,女性115例,平均年龄(63.62±10.07)岁,病理性Q波的发生率为45.91%,QRS终末变形的发生率为30.10%,两者同时存在的发生率为16.07%。院内死亡10例,对382例存活出院的患者行6-18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1.06±3.44)个月。1.临床资料分析:(1)与病理性Q波(-)组患者相比,病理性Q波(+)组患者年龄较大,症状发作至入院时间(symptom onset to door,STOD)较长,梗死相关血管(infarction-related artery,IRA)为前降支、IRA完全闭塞、ST段回落(ST-segmentresolution,STR)<70%的比例更高,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in I,cTnI)峰值的数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QRS终末变形(-)组患者相比,QRS终末变形(+)组患者存在梗死前心绞痛、侧支循环c的T比n例I较低,IRA为前降支、IRA完全闭塞、IRA近端闭塞、STR<70%的比例更高,cTnI峰值的数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0分组及1分组患者相比,2分组患者IRA为前降支、IRA完全闭塞、IRA为近端闭塞、术后STR<70%的比例更高,cTnI峰值的数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院内MACEs结果分析:(1)病理性Q波(+)组患者院内MACEs的发生率显着高于病理性Q波(-)组(17.22%vs7.07%,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理性Q波是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院内发生MACEs的独立预测因素(OR=2.188,95%CI 1.067-4.489,p=0.033);(2)QRS终末变形(+)组患者院内MACEs的发生率显着高于QRS终末变形(-)组患者(20.33%vs 8.0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QRS终末变形是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院内发生MACEs的独立预测因素(OR=2.127,95%CI 1.037-4.361,p=0.039);(3)随着积分的增加,院内MACEs的发生率逐步升高(25.39%vs13.37%vs4.45%,p=0.001)。以0分组为参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分组vs0分组(OR=4.557,95%CI 1.580-13.143,p=0.005),1 分组vs0分组(OR=2.908,95%CI 1.138-7.432,p=0.026)。QRS终末变形联合病理性Q波是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院内发生MACEs的独立预测因素。3.院外MACEs结果分析:(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病理性Q波(+)组患者院外MACEs的累积发生率高于病理性Q波(-)组患者(log-ranktest p=0.01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病理性Q波是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院外发生MACEs的独立预测因素(OR=2.045,95%CI 1.016-4.118,p=0.045);(2)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QRS终末变形(+)组患者院外MACEs的累积发生率高于QRS终末变形(-)组患者(log-rank test 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QRS终末变形是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院外发生MACEs的独立预测因素(OR=2.287,95%CI 1.136-4.603,p=0.020);(3)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随着积分的增加,院外MACEs的累积发生率逐步升高(log-ranktestp=0.001)。以0分组为参照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分组vs.0分组(OR=4.643,95%CI 1.646-13.094,p=0.004),1 分组vs.0分组(OR=2.783,95%CI 1.083-7.153,p=0.034)。QRS终末变形联合病理性Q波是接受急诊PCI冶疗的STEMI患者院外发生MACEs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1.存在QRS终末变形或病理性Q波的STEMI患者心肌梗死面积较大、微循环灌注能力较差。同时合并QRS终末变形及病理性Q波两种心电图指标的STEMI患者较不存在或仅存在一种指标的患者心肌梗死面积更大、微循环灌注能力更差。2.存在QRS终末变形或病理性Q波的STEMI患者院内及院外发生MACEs的风险更高。同时合并有QRS终末变形及病理性Q波两种心电图指标的患者院内及院外发生MACEs的风险较不存在或仅存在一种指标的患者显着升高。3.QRS终末变形、病理性Q波以及两者联合均可作为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发生MACEs的独立预测因素。
杨晓丽[2](2019)在《心电图破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心电图破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患者242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8例,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4例,均采取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电图破裂QRS波、病理性Q波检查结果,并比较心电图破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及单独检查诊断价值。结果:心电图破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诊断准确度、敏感度较两者单一检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破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特异度与两者单一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破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诊断敏感度、准确度较高,为临床判断病情程度、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信息支持,还有助于评估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张卫青[3](2019)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与冠脉病变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心血管疾病是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其中冠状动脉疾病为最常见类型。近年来,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加,在急性冠脉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中所占比例呈升高趋势,其病情凶险,心电图改变不典型,预后较差,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已成为心血管疾病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心电图与冠脉病变(coronal lesions,CL)的关系,及时、准确的评估冠脉血管情况,对于合理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对比分析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与冠脉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结果的关系,明确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ECG)与冠脉病变(CL)情况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64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18导联心电图、血液生化检查,于发病12h内或1012d内行冠脉造影。记录其性别、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吸烟史、血脂异常病史等一般情况,根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记录单支、双支或三支及以上血管数目及梗死相关动脉情况。测量心电图QRS时限、分析心电图ST段下移程度、统计心电图ST段下移的导联数及心电图T波倒置程度及导联,比对与冠脉造影结果的关系。根据冠脉造影病变血管部位分布、罪犯血管狭窄程度、心电图ST段下移程度及导联数与冠脉造影结果的关系、心电图QRS时限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的关系、心电图T波与冠脉造影结果的关系5个方面进行观察。结果左回旋支(LCX)62例,占23.50%;前降支(LAD)118例,占44.70%;右冠状动脉(RCA)76例,占28.80%;左主干(LM)8例,占3.0%。NSTEMI患者中轻度狭窄6例,中度狭窄80例,重度狭窄106例,完全闭塞72例。QRS≥100ms组患者其三支及以上病变数目多于QRS<100ms组(P<0.05)。ST段下移≥1mm组冠脉造影三支及以上的病变数目多于ST段下移<1mm组(P<0.05),导联数<6个组冠脉造影三支及以上的病变数目少于导联数≥6个组(P<0.05)。无T波倒置组、T波倒置<2mm组和T波倒置≥2mm三组间冠脉血管病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TEMI患者心电图QRS≥100ms、ST段下移≥1mm、导联数≥6个提示存在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以三支及以上血管病变较多见;NSTEMI罪犯血管闭塞以LAD多见,重度狭窄多见;心电图T波倒置对患者的冠脉病变评价无统计学意义。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4](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指出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杨虹[5](2018)在《碎裂QRS波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心电图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fQRS)与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收集110例住院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是否存在fQRS将其分为fQRS组(A组)、无fQRS组(B组)、fQRS出现于2个导联组(A1组)和fQRS出现于2个以上导联组(A2组)四组,探究fQRS与梗死部位及心脏事件的关系,心脏事件包括严重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死亡、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随访对比四组患者生存时间,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之间生存率的差别。[结果](1)A组与B组、A1组与A2组间fQRS发生部位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住院期间A组与B组相比,A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室性心律失常、C-反应蛋白(CRP)异常以及脑钠肽(BNP)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年龄、性别、家族史、高脂血症、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吸烟史、多支血管病变、心源性死亡、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以及心房颤动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A1组和A2组相比,A2组多支血管病变、高度房室传导阻滞、BNP异常以及CRP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年龄、性别、家族史、高脂血症、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吸烟史、NSTEMI、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源性死亡、室性心律失常以及心房颤动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A组与B组相比,A组生存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1组与A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出现fQRS与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脏事件密切相关,对于多支病变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尤其是fQRS出现在2个导联以上者。出现fQRS的AMI患者可作为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以降低病死率。
王城超,谈剑诚[6](2017)在《碎裂QRS波在冠状动脉病变方面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fQRS)是近年来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无创心电学指标。fQRS波最常见于冠心病患者,fQRS波的出现和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心肌灌注情况的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风险的评估和预后判断等都有比较大的参考价值,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当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程度较轻时,却较早出现fQRS波,这对于早期诊断冠心病有很大的提示作用。本文就碎裂QRS波在冠状动脉病变方面的研究进展作系统阐述。
曾振宇,周文霞[7](2016)在《不同再灌注时间对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以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不同再灌注时间对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以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94例,根据再灌注时间的不同分A、B、C三组,其中A组170例灌注时间t<12h;B组118例灌注时间12h<t≤24h;C组106例灌注时间24h<t≤72h。对患者治疗前、住院期间心功能以及心脏形态情况进行记录。结果:治疗后三组间截断灌注异常改善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越早采取再灌注患者截断灌注异常改善程度越明显。各组间治疗后短轴缩短率、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以及LVEF存在统计学差异,越早采取再灌注的患者短轴缩短率、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以及LVEF改善程度较治疗前越明显。结论:尽早进行再灌注治疗可明显改善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且对患者心室重构具有调节作用。
谢福生,莫新玲,陈健中,夏中华,李全忠[8](2016)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病理性Q波与碎裂QRS波的诊断预测价值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病理性Q波与碎裂QRS波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整群选取2013年7月—2015年9月之间该院收治的74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根据入院3 d内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将其分为碎裂QRS波32例,病理性Q波12例,以及单纯ST段改变者30例,对NSTEMI患者的碎裂QRS波和病理性Q波的发生率、敏感性、特异性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该组患者中碎裂QRS波发生率为43.2%,显着高于病理性Q波的1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碎裂QRS波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43.2%和94.2%,与病理性Q波的16.2%和89.5%相比,碎裂QRS波的敏感性更高(P<0.05),但两者的特异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中,碎裂QRS波可作为心电图诊断的一个新指标,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陈利华,郝应禄,王锐[9](2014)在《碎裂QRS波与心肌梗死研究现状和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心电图QRS波代表了心室的除极,QRS波时限及形态的变化受心室除极顺序及心肌除极电位变化影响,QRS波在多个相邻导联出现碎裂,反映了心室除极电位不均一性及传导延迟,揭示了心室肌病理性改变如心肌病、心肌梗塞等,是心电图领域又一等位性Q波样改变,对心肌梗塞诊断、预后评估是一新的有效指标.就fQRS波在心肌梗死中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刘宁[10](2014)在《碎裂QRS波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当心脏病患者心肌组织出现一定范围的损伤,如心肌缺血、心肌坏死或心肌瘢痕组织形成时,心肌组织激活顺序改变或因部分心肌除极速率下降而导致的电活动延迟,使心肌组织生物电活动的异质性增加,从而有不同形态的碎裂QRS波出现在体表心电图上。碎裂QRS波是指心脏病患者体表心电图上出现的三相波或多相波的QRS波,并且排除了束支传导阻滞及室内传导阻滞。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研究患者心电图中碎裂QRS波的出现情况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之间的关系,以探讨碎裂QRS波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意义和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急性心肌梗死(AMI)及其他冠心病患者经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患者缺血心肌组织供血随之改善,体表心电图中碎裂QRS波也可能因此随之发生变化,所以,比较患者心电图中术后与术前的碎裂QRS波的出现比率的变化情况,可以判别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对缺血心肌组织的供血的改善是否有着非常显着的作用。方法本研究收集了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一年来收入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255例患者,并且所有患者均进行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PCI术、十二导联体表静息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生化等有关检查,而且排除了房颤、束支传导阻滞、及其他可能造成干扰的病例。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55例患者(男性171例,女性84例)。按照患者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所见进行分组,右冠状动脉病变组的患者包括右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狭窄程度大于50%)及多支病变(合并右冠状动脉病变的多支病变)的患者,非右冠状动脉病变组的患者包括存在前降支病变、回旋支病变及前降支病变+回旋支病变的患者;依据冠脉三支主支血管(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中最严重的狭窄部位狭窄程度是否大于70%,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多支病变组;据三支主支冠脉血管中最严重部位的狭窄水平分为50%75%组、75%99%组及完全闭塞组。据体表心电图上有无碎裂QRS波出现,将患者分为碎裂QRS波组及无碎裂QRS波组。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75%99%组及完全闭塞组,各组患者行PCI术前与术后体表心电图中碎裂QRS波出现比率的情况进行比较。综合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碎裂QRS波的出现情况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狭窄范围,狭窄部位)之间的关系,及患者经过PCI手术后,碎裂QRS波出现比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本研究中共255例患者,体表心电图上出现碎裂QRS波的患者共61例(23.92%),无碎裂QRS波的患者194例(76.08%)。1.病变部位本研究中255例患者共有共61例患者体表心电图上存在碎裂QRS波,碎裂QRS波出现于下壁者共54例,碎裂QRS波出现于侧壁者3例,碎裂QRS波出现于前壁者4例。侧壁及前壁与下壁比较P值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前壁与侧壁比较,f QRS波出现率无统计学意义。右冠状动脉组的Ⅱ、Ⅲ、a VF导联的f QRS波的发生率与非右冠状动脉组比较,P值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2.冠状动脉病变范围本研究中255例患者中,发生三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共有51例,其中体表心电图出现碎裂QRS波的患者共有18例,多支病变组碎裂QRS波的出现比率为35.29%;所有患者中发生2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共有89例,其中体表心电图出现碎裂QRS波的患者共有20例,双支病变组碎裂QRS波的出现比率为22.47%;所有患者中发生1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共有112例,其中体表心电图出现碎裂QRS波的患者共有23例,单支病变组碎裂QRS波的出现比率为20.54%,患者体表心电图中出现碎裂QRS波的比率方面,多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患者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冠脉病变狭窄程度三支主要冠状动脉(冠状动脉前降支LCD,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共有71例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为5075%,其中共9例患者体表心电图出现碎了QRS波,碎裂QRS波的出现比率为12.68%;所有患者中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至少有1支冠脉病变狭窄为7599%的患者共有135例,其中体表心电图中出现碎裂QRS波的患者为40例,碎裂QRS波的出现比率为29.63%;所有患者中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共有44例,其中体表心电图出现碎了QRS波的患者为12例,碎裂QRS波的出现比率为27.27%。体表心电图碎裂QRS波的出现率,狭窄程度为75%99%的患者组及有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组,分别与狭窄程度为50%75%患者组进行比较,P值均小于0.05,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4.患者行PCI手术前后碎裂QRS波情况比较本研究中255例患者中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至少有一支冠脉病变狭窄程度为7599%的患者共有135例,其中体表心电图出现碎裂QRS波患者为40例,碎裂QRS波的出现比率为29.63%,患者经PCI术后体表心电图上仍有碎裂QRS波患者为26例,碎裂QRS波的出现比率为19.26%;其中共有44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完全闭塞,12例患者体表心电图中出现了碎裂QRS波,碎裂QRS波的出现比率27.27%,经PCI术后体表心电图仍存在碎裂QRS波的患者为4例,碎裂QRS的出现比率为9.09%。两组患者体表心电图上碎裂QRS波的出现率,在PCI术前与术后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结论1.碎裂QRS波在下壁导联出现,对冠心病的诊断方面有预测意义,但是不能以此断定右冠状动脉是罪犯血管。2.体表心电图上碎裂QRS的出现可以反应冠脉病变的范围和狭窄程度,可帮助临床工作者诊断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3.PCI手术后冠状动脉狭窄部位所供应部位心肌缺血明显改善,碎裂QRS波出现比率明显下降,所以PCI手术对心肌缺血的改善有着显着的效果。
二、Q波型与非Q波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预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Q波型与非Q波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预后(论文提纲范文)
(1)QRS终末变形联合早期病理性Q波对STEMI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资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分组标准 |
2.1.5 资料收集 |
2.1.6 冠状动脉造影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2.1.7 常规心电图 |
2.1.8 随访 |
2.1.9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QRS终末变形(-)组与QRS终末变形(+)组间临床资料比较 |
3.1.1 基线资料的比较 |
3.1.2 临床检查的比较 |
3.1.3 院内MACEs的比较 |
3.1.4 出院用药情况的比较 |
3.2 病理性Q波(-)组与病理性Q波(+)组患者间临床资料比较 |
3.2.1 基线资料的比较 |
3.2.2 临床检查的比较 |
3.2.3 院内MACEs的比较 |
3.2.4 出院用药情况的比较 |
3.3 不同积分组间临床资料比较 |
3.3.1 基线资料的比较 |
3.3.2 临床检查的比较 |
3.3.3 院内MACEs的比较 |
3.3.4 出院用药及院外MACEs的比较 |
3.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院内MACE的相关因素 |
3.4.1 模型1(危险因素联合病理性Q波)分析 |
3.4.2 模型2(危险因素联合QRS终末变形)分析 |
3.4.3 模型3(危险因素联合不同积分组)分析 |
3.5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外MACEs的K-M生存曲线 |
3.5.1 病理性Q波(-)组与病理性Q波(+)组K-M生存曲线比较 |
3.5.2 QRS终末变形(-)组与QRS终末变形(+)组K-M生存曲线比较 |
3.5.3 不同积分组间K-M生存曲线比较 |
3.6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院外MACEs的相关因素 |
3.6.1 模型1(上述危险因素联合病理性Q波)分析 |
3.6.2 模型2(上述危险因素联合QRS终末变形)分析 |
3.6.3 模型3(上述危险因素与不同积分组)分析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参考文献 |
综述 心电图相关参数在急性心肌梗死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心电图破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选取标准 |
1.3 方法 |
1.4 诊断标准 |
1.4.1 病理性Q波诊断标准。 |
1.4.2 破裂QRS波心电图诊断标准。 |
1.4.3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 |
1.5 观察指标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诊断结果 |
2.2 心电图破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诊断价值 |
3 讨论 |
(3)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与冠脉病变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与冠脉病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
1 冠心病概述 |
1.1 冠心病的定义 |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
1.3.1.1隐匿型冠心病 |
1.3.1.2稳定型心绞痛 |
1.3.1.3缺血性心肌病 |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钙通道阻滞剂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 替格瑞洛 |
2.2.4抗凝药物 |
2.2.5 β受体阻滞剂 |
2.2.6 他汀类药物 |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3.2.1 诊断 |
3.2.2 鉴别诊断 |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
3.3.1 低危患者 |
3.3.2 中危患者 |
3.3.3 高危患者 |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 2 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5 调脂治疗 |
3.6 其他治疗 (表3-5) |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
3.7.1 一般治疗 |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
4.1 概述 |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
4.3.1 临床评估 |
4.3.2 负荷试验 |
4.3.3 左心室功能 |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4.3.6 冠状动脉造影 |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4.2 循证药物治疗 |
4.4.3 血运重建 |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5.2.2 炎性因子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硝酸酯类药物 |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5.5.4他汀类药物 |
5.5.5 尼可地尔 |
5.5.6 钙通道阻滞剂 |
5.5.7 其他药物 |
5.5.8 中成药 |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降压治疗原则 |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4 血压目标管理 |
7.1.5 药物推荐 |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 4 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7.5.3 具体治疗方案 |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
7.5.3. 4 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
7.1 0. 1 概述 |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
7.1 0.2.1 定义 |
7.1 0.2.2 分期 |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
7.1 0.3.1. 2 抗凝治疗 |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
7.1 0.3.2 他汀类药物 |
7.1 0.3.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1.5.1 一般治疗 |
7.1 1.5.2 抗缺血治疗 |
7.1 1.5.3 调脂治疗 |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
7.1 2.2.2 诊断 |
7.1 2.2.3 治疗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
7.1 2.3.2 诊断 |
7.1 2.3.3 治疗 |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
7.1 5. 1 概述 |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
8.1.3. 1 阿司匹林 |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筛查 |
8.2.3 诊断 |
8.2.4 调脂药物治疗 |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
8.2.4. 5 联合治疗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 |
8.3.1. 1 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
9.1.1 心血瘀阻 |
9.1.2 痰浊内阻 |
9.1.3 气滞血瘀 |
9.1.4 气虚血瘀 |
9.1.5 寒凝血瘀 |
9.1.6 瘀热互结 |
9.1.7 气阴两虚 |
9.1.8 心肾阳虚 |
9.1.9 心肾阴虚 |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9.2.1 抗血小板作用 |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5)碎裂QRS波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fQRS的类型和诊断标准 |
1.4 分组方法 |
1.5 随访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AMI患者梗死部位与fQRS的关系(如表一所示) |
2.2 AMI患者发生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梗(NSTEMI)与fQRS的关系(如表二所示) |
2.3 AMI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与fQRS的关系(如表三、表四所示) |
2.4 AMI患者冠脉病变血管数量与fQRS的关系(如表五所示) |
2.5 AMI 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情况与 f QRS 的关系(如表六、表七所示) |
2.6 Kaplan-Meier生存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碎裂QRS波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致谢 |
(6)碎裂QRS波在冠状动脉病变方面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f QRS波的定义 |
2 f QRS波的形成 |
3 f QRS波对冠脉病变的提示意义 |
3.1 f QRS波与冠脉病变位置的关系 |
3.2 f QRS波与冠脉病变的数量及Gensini积分的关系 |
3.3 f QRS波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
4 f QRS波在冠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及预后的探索 |
4.1 f QRS波在诊断NSTEMI患者中的价值 |
4.2 f QRS波与Q波联合诊断冠脉病变的价值 |
4.3 f QRS波与冠脉病变预后的探索 |
5 f QRS波的展望 |
(7)不同再灌注时间对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以及左心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
2 研究方法 |
2 各组治疗前后灌注异常情况比较 |
3 各组住院期间心室重构以及左心功能差异比较 |
(8)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病理性Q波与碎裂QRS波的诊断预测价值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观察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碎裂QRS波、病理性Q波的发生率 |
2.2 碎裂QRS波、病理性Q波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
3 讨论 |
(9)碎裂QRS波与心肌梗死研究现状和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f QRS波的概念 |
1.1 f QRS波的诊断标准[2] |
1.2 f QRS波的发生机制 |
2 f QRS波与心肌梗死 |
2.1 f QRS波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
2.2 f QRS波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
2.3 f QRS波在PCI或溶栓治疗后的变化 |
2.4 f QRS波与病变血管的关系 |
2.5 f QRS波对心肌梗死预后的评估价值 |
3 f QRS与肺栓塞 |
4 小结及展望 |
(10)碎裂QRS波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Q波型与非Q波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预后(论文参考文献)
- [1]QRS终末变形联合早期病理性Q波对STEMI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D]. 仇杰. 扬州大学, 2020(04)
- [2]心电图破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杨晓丽.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18)
- [3]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与冠脉病变关系的研究[D]. 张卫青. 新乡医学院, 2019(02)
- [4]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5]碎裂QRS波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关系研究[D]. 杨虹. 苏州大学, 2018(01)
- [6]碎裂QRS波在冠状动脉病变方面的研究进展[J]. 王城超,谈剑诚.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7(02)
- [7]不同再灌注时间对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以及左心功能的影响[J]. 曾振宇,周文霞. 陕西医学杂志, 2016(07)
- [8]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病理性Q波与碎裂QRS波的诊断预测价值对比分析[J]. 谢福生,莫新玲,陈健中,夏中华,李全忠. 中外医疗, 2016(14)
- [9]碎裂QRS波与心肌梗死研究现状和进展[J]. 陈利华,郝应禄,王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4(09)
- [10]碎裂QRS波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研究[D]. 刘宁. 泰山医学院, 2014(01)
标签:心电图论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论文; 冠状动脉狭窄论文; 冠状动脉痉挛论文; 冠状动脉硬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