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分子量聚四氟乙烯的开发与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利春[1](2021)在《含双键苯并恶嗪共聚物及其固化物的合成与性能》文中认为5G通讯要求覆铜板具有高频、高速、大容量存储和小型化的功能。信号的传输速率与材料的介电常数的平方根成反比,信号的损耗与材料的介电常数的平方根、介电损耗成正比。为了满足5G通讯的要求,我们必须采用1GHz下,介电常数小于2.5、介电损耗小于0.005的高分子材料作为高频高速覆铜板的基体树脂,以提高传输速率、降低信号损耗。聚烯烃又称碳氢树脂,是由含有乙烯基或二烯基的不饱和烃为单体合成的聚合物。因其结构中只含有碳、氢元素,所以具有优异的低介电性能(在1GHZ下,Dk<2.0,Df<0.003)。马来酰亚胺树脂具有优异的耐热性与尺寸稳定性,同时马来酰亚胺基团中的双键只能与其他单体发生共聚,不能均聚。当马来酰亚胺单体与苯乙烯单体发生共聚时,共聚物虽具有优异的低介电性能(在100MHz下,Dk<2.0,Df<0.004),但其耐热性不能满足覆铜板后续高温焊接工艺的要求。同时,共聚物与金属的粘接性能也较差,导致共聚物的加工性能变差。因此需提高树脂体系的耐热性与粘结性能。苯并恶嗪是酚类化合物、甲醛和伯胺类化合物经曼尼希反应合成的含氮、氧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苯并恶嗪单体在加热或催化作用下会发生开环聚合,生成的具有交联网状结构的聚合物,被称为苯并恶嗪树脂或聚苯并恶嗪。苯并恶嗪树脂具有耐热性好、尺寸稳定性好、吸湿率低、分子设计灵活等优势。同时,其具有良好的低介电性能,尤其介电损耗在宽频范围内能够保持稳定。基于以上优点,苯并恶嗪树脂在高频高速覆铜板领域的应用受到了人们广泛的重视。本文基于苯并恶嗪分子设计的灵活性,合成了含不同双键的苯并恶嗪单体,然后将合成的苯并恶嗪单体与苯乙烯单体、马来酰亚胺单体发生共聚反应,合成了用于高频高速覆铜板的苯乙烯-马来酰亚胺基苯并恶嗪、苯乙烯-烯丙基苯并恶嗪、苯乙烯-苯乙烯基苯并恶嗪二元共聚物,以及苯乙烯-马来酰亚胺-马来酰亚胺基苯并恶嗪、苯乙烯-马来酰亚胺-苯乙烯基苯并恶嗪三元共聚物。随后,共聚物经加热开环合成了固化物。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烯丙基胺、多聚甲醛、苯酚为原料合成了烯丙基单环苯并恶嗪;以4-马来酰亚胺基苯酚、4-乙烯基苯酚为酚源分别与多聚甲醛、苯胺反应合成了马来酰亚胺基单环苯并恶嗪、苯乙烯基单环苯并恶嗪;然后,三种含不同双键的苯并恶嗪分别与苯乙烯经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发生共聚反应,合成了苯乙烯-苯并恶嗪二元共聚物;最后共聚物经加热开环,合成了苯乙烯-苯并恶嗪固化物。利用GPC、1H-NMR、FTIR测试对三种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进一步利用介电常数测试仪、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热重分析仪(TGA)研究了对应三种固化物的低介电性能、耐热性与热稳定性。数据表明:三种固化物具有优良的低介电性能,其中苯乙烯-苯乙烯基苯并恶嗪固化物介电性能最佳,在1GHz下,介电常数为2.45,介电损耗为0.0053;同时,三种固化物具有优异的耐热性与热稳定性,其中,苯乙烯-苯乙烯基苯并恶嗪固化物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00℃,失重5%的温度(Td5)为296℃。2.马来酰亚胺基苯并恶嗪与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经AIBN引发发生共聚反应,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酰亚胺-马来酰亚胺基苯并恶嗪三元共聚物;共聚物经加热开环,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酰亚胺-马来酰亚胺基苯并恶嗪固化物。利用GPC、1H-NMR、FTIR等方法对共聚物的分子量与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进一步利用介电常数测试仪、DMA、TGA研究了固化物的低介电性能、耐热性与热稳定性。数据表明:合成的固化物具有优良的低介电性能,在1GHz下,介电常数为2.15,介电损耗为0.0057;同时,固化物的耐热性与热稳定性优异,Tg为215℃,Td5 为390℃。3.苯乙烯基苯并恶嗪与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经AIBN引发发生共聚反应,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酰亚胺-苯乙烯基苯并恶嗪三元共聚物;共聚物经加热开环,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酰亚胺-苯乙烯基苯并恶嗪固化物。利用GPC、1H-NMR、FTIR等方法对共聚物的分子量与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进一步利用介电常数测试仪、DMA、TGA研究了固化物的低介电性能、耐热性与热稳定性。数据表明:固化物具有优良的低介电性能,在1GHz下,介电常数为2.01,介电损耗低至0.0053;固化物具有优异的耐热性与热稳定性,Tg为190℃,Td5为375℃。
牛文文[2](2020)在《具有自修复性能的透明超滑液自清洁涂层》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自清洁涂层由于其优异的抗污、防雾、防冰、耐腐蚀、抗粘附和减阻等性能,在日常生活、工业、农业、军事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研究和关注。在本文中,我们基于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了具有超低表面能的高分子材料,围绕具有自修复性能的超滑液自清洁涂层开展了如下两个方面的工作:1.基于2-(全氟辛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PFDA)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低表面能的p-PFDA-C均聚物,并通过无溶剂热刮涂的方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透明的超滑液自清洁涂层。聚合物p-PFDA-C侧链悬挂的具有柔性间隔基团的全氟碳链一方面赋予涂层低的表面能,另一方面赋予涂层“类液体”的表面性质。因此,10μL不同表面张力和高粘度的液体如正己烷(18.2 mN/m、0.31mPa*s)、硅油(20.9 mN/m,100 mPa*s)、甘油(62.7 mN/m,704 mPa*s)等都可以在该涂层的表面以较低的倾斜角度(<25°)滑落且没有任何残留,从而赋予了玻璃基底自清洁的性能。在加热条件下(100℃),p-PFDA-C聚合物链的运动能力增加,使得p-PFDA-C涂层可以多次修复其化学和物理损伤,大大增加了涂层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降低了涂层的维护成本。2.基于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MA)与PFDA共聚,丙烯酸甲酯(MA)与PFDA共聚并引入交联剂,分别制备了具有较低模量的p-(PFDA-BMA)以及具有较高模量的p-(PFDA-MA)共聚物。进而,基于p-(PFDA-BMA)和p-(PFDA-MA)共聚物及无溶剂热刮涂法,发展了分别适用于柔性基底(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刚性基底(如玻璃、金属)的透明超滑液自清洁涂层。上述涂层在柔性基底和刚性基底表面都表现出极高的基底附着力,并赋予基底材料极低的表面能和“类液体”的表面性质。10μL不同表面张力和高粘度的液体(如正己烷、硅油、甘油)都可以在上述涂层的表面以较低的倾斜角度(<26°)滑落且没有任何残留,从而赋予了不同的柔性和刚性基底自清洁性能。基于p-(PFDA-BMA)和p-(PFDA-MA)聚合物加热条件下(>85.9℃)链段的迁移性,所制备的自清洁涂层可以在加热的条件下多次修复其化学和物理损伤,从而恢复涂层的自清洁性能。相对于基于pPFDA-C均聚物制备的自清洁涂层,基于p-(PFDA-MA)和p-(PFDA-BMA)共聚物制备的自清洁涂层具有基底普适性,同时其与基底材料的附着力大大提升,更具实用价值。
胡婉霞[3](2020)在《热固改性聚苯醚高频复合介质材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苯醚(PPO)由于介电性能优异、玻璃化转变温度高、尺寸稳定性好,是目前最具潜力的高频覆铜板基材。通过将低分子量的PPO与低介电的热固性聚丁二烯(PB)树脂进行共混,不但可以改善PPO的加工流动性、耐有机溶剂性,还能保留其优异的介电性能。但PPO与PB树脂共混后形成的是半互穿网络结构,树脂体系的相容性差、耐溶剂性不够。覆铜板行业无铅化焊接的发展对基材的耐高温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采用4-氯甲基苯乙烯以及聚丁二烯共同作用于聚苯醚,通过结构官能化与共混改性并用,形成了互穿聚合物交联网络结构,引入丙烯酰氯改性的Si O2作为无机填料,制备的复合介质材料具有较好的体系相容性、耐溶剂性及热稳定性。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4-氯甲基苯乙烯对低分子量PPO进行官能化改性,制备苯乙烯封端聚苯醚(SPPO),研究聚苯醚官能化改性机理及其对共混树脂固化反应和性能的影响。PPO在碱性条件下可形成酚负离子,它能够取代4-氯甲基苯乙烯中的Cl原子,在分子链两端引入活性的双键而得到SPPO。官能化改性后提高了PPO树脂的苯环密度,SPPO的Tg比常见的烷烯类官能团封端PPO的Tg高出10~20℃,有效增强了PPO的耐热性。SPPO可以通过化学作用与PB共同形成交联网络,不仅使体系的固化反应温度降低、固化焓增大,还显着改善了共混树脂的相容性和结构稳定性,克服了聚苯醚耐有机溶剂性差的缺陷。(2)通过测试表征SPPO/PB固化前后的结构变化和热行为,并结合固化反应动力学分析研究共混树脂的固化机理。在SPPO中引入PB后,提高了固化反应的活性,共混体系的活化能比纯SPPO树脂降低了36.15%。SPPO/PB采用过氧化物进行固化,遵循的是自由基交联机理,在反应过程中,固化剂分解产生的自由基一方面会夺取PB分子链中反应活性更高的烯丙基氢,另一方面还会与SPPO两端的苯乙烯基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链自由基进行共价结合,最终形成互穿交联网络,耐热性进一步增强,介电性能得到了保留。当PB质量分数为50%时,SPPO/PB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相对较高的Tg(226.5℃)和优异的高频介电性能(Dk=2.46、Df=0.0022@10GHz)。(3)填充改性Si O2,研究无机填料对复合材料固化反应及性能的影响。丙烯酰氯改性Si O2能与SPPO/PB进行化学交联,不仅使体系的活化能降低,还提高了填料与树脂基体的界面相容性,复合材料的界面缺陷少,介电损耗小于3.0×10-3。Si O2的加入可以有效限制分子链的运动、提高体系的交联密度,随着Si O2用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Td和Tg逐渐升高,Z轴热膨胀系数明显降低,拉伸、弯曲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Si O2的质量分数为5%时,Si O2/SPPO/PB的Dk=2.73,Df=0.0024,保持了原有的介电性能,此时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增强、力学性能最佳,Td和Tg分别为430.6℃和235.9℃,Z轴CTE为52.7ppm/℃,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为91.4MPa和131.8MPa,比SPPO/PB分别提高了7.15%和8.66%。当Si O2填充量增加至15%时,热性能显着增强,复合材料的Td和Tg最大,分别为453.6℃和250.3℃,Z轴CTE最低,为23.4ppm/℃,此时由于无机填料用量过大,体系中大颗粒聚集体增多,导致材料中的界面缺陷增多,介电性能变差,力学性能没有明显提高,但仍然可达到未填充时候的水平。
陈明森[4](2019)在《介孔限域ARGET ATRP及偶氮苯聚合物的可控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在介孔限域环境下进行的高分子聚合反应受到了广泛关注,聚合反应过程在介孔尺度效应的影响下,通常比常规的聚合反应具有更高的立体选择性和反应效率,生成具有量子纳米效应或特殊结构与性能的聚合物。然而,在介孔限域内进行的聚合反应机理,特别是活性聚合的机理尚不明确,介孔模板材料的结构、尺寸与限域聚合所得的产物性能之间的联系有待更深入的研究。在全新的人工智能时代中,光响应型智能材料在人工肌肉、柔性机器人、微流体操控等领域呈现出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的光致形变液晶弹性体或含可交换动态共价键的液晶聚合物驱动器都是交联网络结构,存在液晶取向方法复杂、难修复或重复加工性差等问题。在聚合物科学的研究工作中,最基本的科学问题是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从分子水平上设计合成序列结构可控、分子量可控的聚合物,实现精准聚合、高分子材料的定制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以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为中心,从介孔限域聚合性能研究及光响应智能材料可控合成与应用等方面展开,具体研究成果与结论如下:(1)在进行限域聚合之前,首先进行了常规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 ATRP)溶液聚合的优化。发现2-溴代丙酸乙酯(EBrP)是一种高引发效率的引发剂。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和扩链反应证明了聚合过程具有典型的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的特征。通过改变还原剂类型及其用量、配体类型、催化剂浓度、温度等因素可进一步优化聚合物的可控制备。聚合过程中,增加还原剂用量或催化剂浓度,反应速率变快,分子量分布有所变窄;提高温度,聚合表观速率常数增大,反应速率变快。单体转化率随着聚合温度、还原剂和催化剂的量增加而增加。聚合物分子量随着转化率增大而增大,且与理论分子量较为吻合。例如,当催化剂用量为单体的200 ppm,glucose/CuCl2=15:1时,聚合4小时后单体转化率可达97%,得到PMMA的实测数均分子量为Mn,GPC=48 700 g·mol-1,理论分子量为Mn,theo=48 500g·mol-1,分子量分布为1.27。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表明所得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以间规立构为主。选用不同种类的配体对聚合物立构规整性的影响不大。(2)在不同硅烷偶联剂改性SBA-15的介孔限域MMA的ARGET ATRP溶液聚合时,发现聚合后,介孔材料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均有所减小。SBA-15的介孔通道可以作为纳米反应器,对MMA的ARGET ATRP聚合具有很强的限域作用。在介孔孔道中获得的PMMA的形态反相复制了SBA-15的本征形态。与未改性的SBA-15相比,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SBA-15可以吸附更多的单体混合物溶液。与常规ARGET ATRP聚合所得的C-PMMA相比,介孔限域聚合所得的PMMA的热稳定性、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等规立构比例均明显提高,而间规立构比例有所减少。硅烷偶联剂改性的SBA-15孔道中聚合所得的PMM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未改性的SBA-15孔道中聚合及常规聚合所得的C-PMMA。(3)在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埃洛石纳米管(HNTs)中进行MMA的ARGET ATRP溶液聚合时发现:改性后及聚合后的HNTs骨架结构没有被破坏,仍能保持其晶型结构,但比表面积、孔容、孔径依次下降,表明HNTs改性成功且在限域空间内进行了聚合反应。与常规聚合所得的PMMA相比,在HNTs限域空间内聚合所得的PMMA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分子量明显增大且分子量分布仍然保持较窄,等规立构含量明显提高而间规立构含量有所降低。这与以上改性介孔材料限域聚合中的结论相一致。(4)在不同类型的介孔材料限域苯乙烯(St)的ARGET ATRP本体聚合时,与常规苯乙烯的ARGET ATRP本体聚合相比,在三维立方连续结构MCM-48孔道中进行苯乙烯的ARGET ATRP本体聚合反应时显示出高效的等规立构定向立体选择性聚合。在棒状SBA 15(2D),球形SBA-15和MCM-41(1D)限域孔道中聚合所得的聚苯乙烯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和玻璃化转变温度,但分子量分布变宽。在球形MCM-48限域孔道中聚合所得的聚苯乙烯不仅提高了分子量,同时分子量分布变得更窄。氮气吸附-脱附结果表明在聚合反应之后,介孔材料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大小均有所下降。例如:MCM-41/PS的比表面积从原来的1236.0 m2·g-1降低到601.9 m2·g-1,总体积从0.804cm3·g-1降低到0.231 cm3·g-1。FT-IR结果表明,苯环的伸缩振动在介孔材料孔道内受到限制。此外,刻蚀介孔二氧化硅模板后得到的聚合物复制了相应的介孔二氧化硅模板的形态。以上结果表明不同介孔材料的结构与形貌对苯乙烯的ARGET ATRP本体聚合具有特殊的限域作用。(5)在介孔材料表面引发ARGET ATRP接枝法中,利用“grafting from”策略,先将引发剂2-溴异丁酰溴锚定到介孔材料SBA-15的孔壁上,然后通过表面引发ARGET ATRP方法,在混合溶剂(环己酮/DMF=1:2)下,实现了功能单体GMA的可控接枝聚合,得到了SBA-15-PGMA复合材料,接枝聚合物的厚度(10-40 nm)和分子量(13100-74 500 g·mol-1)可以简单地通过调节聚合反应时间进行调控。并且所得复合材料仍具有链末端活性功能,加入第二单体可制备出结构更复杂的杂化材料。此外,由于SBA-15-PGMA复合材料含有大量的高反应活性环氧基,还有望对其进一步改性或后功能化。这为在高比表面积的介孔材料中接枝具有预定结构、分子量可控的聚合物刷,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提供了一个高效、简便的方法。(6)采用ATRP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分子量的线性光响应偶氮苯聚合物,高分子量(Mn=80-100 kg·mol-1)的偶氮苯聚合物因链缠结较多,比低分子量(Mn=5-53kg·mol-1)的偶氮苯聚合物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结合分子链缠结的线性偶氮苯聚合物及其光致可逆固液转变性质,构建了可重复修复和可重复加工的光驱动器。缠结的偶氮苯聚合物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柔韧性,可以制备得到自支撑薄膜,并用作光驱动器。通过在其液晶区(90℃)拉伸实现光驱动器中偶氮苯液晶基元的取向排列。取向和未取向的偶氮苯聚合物膜均显示出光致可逆形变性质,取向后的薄膜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大的弯曲形变,取向的薄膜在紫外光照射10分钟后朝光源的方向弯曲62°,而未拉伸取向的薄膜在紫外光照射10分钟后朝光源的方向弯曲26°。偶氮苯聚合物的光致可逆固-液转变导致未取向的偶氮苯聚合物薄膜也能发生光致形变。与传统的交联型液晶弹性体(LCEs)不同,线性的偶氮苯聚合物制备的光驱动器可以通过传统的溶液加工或熔融加工工艺对其进行反复加工和重塑。另一方面,基于该驱动器的光诱导可逆固-液转变性能,使其能够在无溶剂的条件下或者室温环境下实现修复裂纹或高时空分辨率再加工(光刻微结构)。将偶氮苯聚合物分子链缠结和光致可逆固体到液体转变相结合的策略,为设计具有良好重复加工性和重复修复性能的光控柔性驱动器提供了新思路。
武嘉[5](2019)在《聚丙烯酸基复合弹性体的制备及结构生色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结构色是光与周期性排列纳/微尺寸物理结构相互作用而反射出的颜色,在显示材料、光学器件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高机械强度、柔韧性、耐机械疲劳、耐溶剂的配位弹性结构色材料能较大幅度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应用范围。然而,目前在配位弹性结构色材料研究中仍存在以下问题:弹性结构色材料强度低,柔韧性和机械疲劳性差,耐溶剂蒸气性不明确。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利用分子相容性原理、原位复合法制备了含不同金属离子的聚丙烯酸基配位复合弹性体及弹性结构色材料。基于分子相容性原理,以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为基质,实现了与低分子量聚丙烯酸和无色金属离子原位复合,其中,低分子量聚丙烯酸主链易舒展、配位构型多样;通过尿素分解控制金属离子与聚丙烯酸的配位交联反应,形成配位网络与共聚物的紧密缠绕结构;通过调节聚丙烯酸中羧基与金属离子摩尔比制备了高强度、耐机械疲劳、优异自恢复性和耐溶剂性的聚丙烯酸基配位复合弹性体。聚丙烯酸中羧基与Zn2+、Cd2+、Mg2+摩尔比分别为1:0.5、1:0.5、1:0.4时,制备的配位复合弹性体机械性能优异。含Zn2+的复合弹性体在拉伸应变181%时,拉伸强度为4.08 MPa,破裂应变能为5.33 MJ/m3。在压缩应变80%时,压缩强度为7.0 MPa。含Cd2+的复合弹性体在拉伸应变420%时,拉伸强度为4.36 MPa,破裂应变能为11.38 MJ/m3。在压缩应变74%时,压缩强度为8.0 MPa。含Mg2+的复合弹性体在拉伸应变585%时,拉伸强度为3.07 MPa。在压缩应变78%时,压缩强度为6.9 MPa。利用高强度、柔韧性、耐疲劳的聚丙烯酸基配位复合弹性体引入到胶体晶体构筑微球缝隙中,锁定胶体晶体,制备的Zn2+配位弹性结构色膜拉伸强度达3.26 MPa。弹性结构色膜经拉伸、弯曲、压缩疲劳后颜色保持不变。弹性结构色膜对水、甲醇、乙醇、乙腈和氯仿蒸气具有耐溶剂性。Cd2+配位弹性结构色膜在拉伸循环600次、连续弯曲300次、连续压缩300次后反射峰保持不变。两种弹性结构色膜都展现出优异的机械稳定性。高分子量聚乙烯醇主链含有大量羟基,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和低分子量聚丙烯酸相容性好且具有弱相互作用,引入到配位复合弹性体中形成多组分紧密缠绕结构。聚丙烯酸中羧基与Zn2+摩尔比为1:0.5时,复合弹性体在拉伸应变501%时,拉伸强度为4.46 MPa,破裂应变能为12.88 MJ/m3。制备的弹性结构色膜分别连续拉伸600次、弯曲600次、压缩400次后反射峰不变。弹性结构色膜展现出优异的机械稳定性。
严彦[6](2019)在《改性氰酸酯树脂基覆铜箔板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氰酸酯树脂(CE)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热固性树脂,其固化后形成独特的三嗪环网状结构,使固化产物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目前CE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已经在电子电气和航天航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覆铜箔板就是CE树脂在电子电气领域的一项应用。但纯的氰酸酯树脂也存在韧性低、固化温度高、固化时间长、成本高等缺点,限制了其在各项领域的应用,因此需要对氰酸酯树脂进行改性来改善其缺点。本文首先用介电性能非常优异的低分量聚苯醚SA90对CE树脂进行增韧改性,制得CE/SA90改性树脂体系,并研究了SA90含量对改性树脂性能的影响。另外,以上述CE/SA90改性树脂体系、玻璃纤维布和铜箔制备出一种复合材料覆铜箔板,并对覆铜箔板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SA90能降低凝胶化时间,促进CE树脂固化。适量的SA90能提升改性树脂的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和耐湿性能。综合树脂的各项性能,当改性树脂中SA90含量为20%时,改性树脂的性能最为优异。同样的,适量的SA90也能改善覆铜箔板的弯曲强度,降低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和吸水率。此外,本实验范围内,SA90含量对覆铜箔板的剥离强度和耐浸焊性能影响不大。综合覆铜箔板的各项性能,SA90含量为40%的改性树脂制备的覆铜箔板的介电性能最为优异,其它性能也达到标准水平,所以SA90含量为40%的改性树脂最适合应用于高性能覆铜箔板的制备。接着,用结构特殊的双环戊二烯酚型环氧树脂(DCPDEP)对CE树脂进行增韧改性,制得CE/DCPDEP改性树脂体系,并以该改性树脂体系制备了覆铜箔板。通过研究改性树脂和覆铜箔板的性能,可知DCPDEP能促进CE树脂固化,提升改性树脂和覆铜箔板的力学性能和耐湿性能,降低改性树脂和覆铜箔板的介电损耗。综合改性树脂和覆铜箔板的各项性能,当改性树脂中DCPDEP含量为20%时,改性树脂的性能最为优异,同时覆铜箔板的介电性能也最为优异。此外,本实验范围内,DCPDEP含量对覆铜箔板的剥离强度和耐浸焊性能影响不大。最后,通过双马来酰亚胺(BMI)、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TAIC)和CE三元共聚对CE进行改性,制得CE/BMI/TAIC共聚树脂体系和覆铜箔板,并对共聚树脂和覆铜箔板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适量TAIC能促进共聚体系固化,过量则延长固化时间;适量的TAIC能提高共聚树脂的各项性能,使改性树脂有更好的变温拉伸剪切强度和韧性,更低的介电常数。综合树脂的各项性能,当共聚树脂中TAIC含量为10%时,共聚树脂的性能最为优异。同样的,在覆铜箔板中加入适量的TAIC也能改善其各项性能,使覆铜箔板具有更好的弯曲强度,更低的介电损耗和吸水率。此外,本实验范围内,TAIC含量对覆铜箔板的剥离强度和耐浸焊性能影响不大。综合覆铜箔板的各项性能,TAIC含量为20%的共聚树脂制备的覆铜箔板的介电性能最为优异,其它性能也较好,所以该共聚树脂适合应用于高性能覆铜箔板的制备。
高凌锋[7](2019)在《环状聚苯乙烯的合成与提纯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拓扑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科研工作者们的关注。环状聚合物作为一种特殊的拓扑结构,由于末端基团的消失,因此与其线性前体相比表现出明显的性能差异,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但其合成较为困难。近年来,得益于可控活性聚合与高效点击化学的发展,许多复杂拓扑结构以及功能性环状聚合物被相继报道。其中,以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与叠氮和炔基之间的点击化学(CuAAC)相结合的方法最为常见。然而,并非所有的线性前体均能转化为环状聚合物,研究表明线性杂质会对环状样品的性质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限制了对环状拓扑结构与性能间构效关系的研究。因此,如何高效提纯环状聚合物成为了继其合成之后的另一大难题。基于以上问题,本论文采用ATRP和CuAAC相结合的方法合成环状聚苯乙烯,主要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1)研究该合成手段中反应条件对成环效率的影响,寻找出制备环状聚苯乙烯的最优条件:2)通过临界液相色谱分析法(LCCC)对制备的环状聚苯乙烯进行分离提纯,获得具有极高纯度的环状样品;3)研究高纯度环状聚苯乙烯与一系列不同末端基团线性样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进一步理解环状拓扑结构对聚合物性质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低转化率的ATRP聚合制备了具有高末端官能团化程度(>94%)的线性聚苯乙烯,进行末端改性后得到用以制备环状聚苯乙烯的线性前体,并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对样品的末端官能团化程度进行定量计算。通过使用CuAAC反应进行分子内闭合制备环状聚苯乙烯,验证了末端官能团化程度对定量合成环状聚合物的重要性。随后,系统研究了聚合物分子量,线性前体的反应浓度以及反应所用溶剂对单环产率的影响,优化了环状聚苯乙烯的定量制备条件,并且利用SEC、1H NMR和FTIR等一系列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精确的结构解析。最后,通过线性样品临界吸附条件下的LCCC色谱研究发现,制备的环状聚苯乙烯具有很高的拓扑纯度(>98%)。(2)结合ATRP和CuAAC的方法,制备了分子量范围为3400~13400 g/mol的环状聚苯乙烯样品。通过在线性和环状样品临界吸附条件下的LCCC色谱研究发现产物中仍然残留有部分线性杂质。大分子质谱结果表明线性杂质的存在是很难避免的。系统研究了线性和环状聚苯乙烯在各自临界吸附条件下的流出行为,并对两者的分离度进行了计算和比较。结果显示环状聚合物在环状样品的临界吸附条件下具有更高的分离程度,适合低分子量环状聚合物的分离提纯。首次将环状样品的临界吸附条件应用于环状聚合物的分离提纯,采用两步LCCC色谱提纯法依次在线性和环状样品的临界吸附条件下对样品进行了分离提纯,最终得到具有极高纯度(>99.6%)的环状聚苯乙烯。(3)通过ATRP与CuAAC反应,设计合成了不同末端基团的线性聚苯乙烯。通过控制聚合转化率,使其具有较高程度的末端官能团化。系统比较不同末端基团线性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分子量依赖性,揭示了末端基团对其影响。对样品的极限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经验参数通过Fox-Flory方程进行了拟合计算,比较了不同末端基团的自由体积。系统研究了高纯度环状聚苯乙烯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分子量依赖性。与其线性前体对比,发现环状样品表现出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更弱的分子量依赖性,并具有相近的极限玻璃化转变温度。将线性杂质混入环状聚苯乙烯,系统研究了线性杂质的引入对环状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发现其对环状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与Fox方程的理论计算相吻合。
仇凯[8](2016)在《水溶性高分子为载体的聚四氟乙烯纤维的制备》文中提出聚四氟乙烯纤维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耐化学腐蚀、耐候等优良特性,因而在环保过滤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常规载体纺丝法制备聚四氟乙烯纤维通常以PVA为载体,凝固浴为饱和硫酸钠溶液,纤维极易粘附大量硫酸钠晶体,多次洗涤会产生大量废水,而且制得纤维粘连的现象严重,烧结后的纤维极易出现并丝现象。在本课题中,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制备聚四氟乙烯纤维,所用的凝固浴为氯化钙水溶液,在纤维洗涤过程中,采用工业酒精作为洗浴。探索了该纺丝方法较优的工艺参数,并采用红外光谱仪、偏光显微镜、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x-ray粉末衍射仪、综合热分析仪、动态接触角测量仪、扫描电镜等来测试并表征纤维。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直接制备不同干重比的原液、纤维会浪费大量的原料,可行性较低。所以制备并测试了不同干重比的海藻酸钠/PTFE薄膜,找出了最佳干重比、烧结温度以及烧结时间。对海藻酸钠/PTFE、海藻酸钠、PTFE的热失重分析,可以得出海藻酸钠/PTFE较优的烧结温度为340420℃。考虑到能耗方面的因素,本课题选取的聚四氟乙烯膜的烧结温度为380℃。对PTFE膜以及未烧结共混膜的断裂力—烧结时间曲线进行分析,得出海藻酸钠/PTFE共混膜的最优烧结时间约为15min。海藻酸钠/聚四氟乙烯最优干重比为1:12。2.在海藻酸钠/PTFE共混膜的SEM照片中,可以看出PTFE分散均匀,但结构较为松散。烧结后的PTFE膜,PTFE颗粒烧结粘连到一起,这使得膜变得致密,膜力学强度提高。3.以海藻酸钠/PTFE干重比为1:12配制纺丝原液,以喷丝板孔径、凝固浴浓度、热牵伸温度和牵伸倍数为因素设计设计并进行正交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凝固浴浓度在1%的时候效果最好,可连续纺丝;较优的喷丝板孔径应为100um、80um;较优的牵伸温度为室温;较低的牵伸倍数并不能使纤维拉伸均匀,较优的牵伸倍数为3.0倍。纤维拉伸强度随牵伸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牵伸倍数的增加而增加。4.海藻酸钠/PTFE干重比为1:12时,海藻酸钠质量分数约为7.69%,共混纤维平均失重率为7.67%,海藻酸钠几乎完全被烧除。5.扫描电镜中可以看出,海藻酸钠/PTFE共混纤维和PTFE纤维表面均表现为沟壑纵横。烧结后并牵伸过的PTFE纤维中,PTFE颗粒的取向度较高,排列更加致密紧凑。6.PTFE纤维直径可达18.90um,可以通过调整纺丝工艺来制备不同直径的聚四氟乙烯纤维;纤维的拉伸强度最高可达153.90MPa。在PTFE纤维的拉伸曲线—应力应变曲线中,有虎克区、屈服区、强化区三个变化区间,屈服点、断裂点两个节点。7.所测纤维结晶度在70%75%之间;随着纤维牵伸温度的升高,PTFE大分子链排列规整性增加,纤维结晶度也随之提高。
李栋,谢学民,段连群,李智伟[9](2015)在《聚四氟乙烯微粉的制备及研究应用》文中认为介绍了聚四氟乙烯(PTFE)和聚四氟乙烯微粉特点和用途,综述了聚四氟乙烯微粉的制备方法和研究应用,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张国平[10](2014)在《四氟乙烯等的水相沉淀调聚反应的聚合度方程及其模拟》文中研究说明对于非衰减或弱衰减的"理想链转移体系",考虑生成的聚合物对气相空间的压缩作用,导出了采用稀水溶液沉淀聚合工艺(俗称的分散聚合和悬浮聚合)制备低分子质量聚四氟乙烯等一类调聚反应中的瞬时和累积数(质)均聚合度随聚合转化率变化的方程,并进行了讨论和模拟。结果显示:在恒压聚合期,聚合度可以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但也可以维持恒定或逐渐降低,链转移剂浓度则呈与此相反的变化;阐明了此类反应的链转移剂或聚合压力的选择原则为:CS/[M]g=Mr,M/ρp,一般CS1;降压聚合期间,因CS1,链转移剂相对含量大幅度提高,聚合度急剧下降。贯穿整个聚合周期生成的聚合物粒子呈一种内外分子质量有别的核壳结构。结果有望对此类低分子质量聚合物的合成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但对强衰减链转移体系可能误差较大。
二、低分子量聚四氟乙烯的开发与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分子量聚四氟乙烯的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含双键苯并恶嗪共聚物及其固化物的合成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高频高速覆铜板简介 |
1.1 高频高速覆铜板的定义 |
1.2 5G通讯对高频高速覆铜板的性能要求 |
2 高频高速覆铜板基体树脂 |
2.1 聚四氟乙烯树脂 |
2.2 聚烯烃树脂 |
2.3 聚苯醚树脂 |
2.4 聚酰亚胺树脂 |
2.5 苯并恶嗪树脂 |
3 低介电性能优异的苯并恶嗪树脂 |
3.1 将低极性基团引入苯并恶嗪树脂 |
3.2 将大体积基团引入苯并恶嗪树脂 |
3.3 将氟原子引入苯并恶嗪树脂 |
3.4 合成基于苯并恶嗪的多元共聚物 |
3.5 将纳米多孔材料引入苯并恶嗪树脂 |
4 本文设计思路 |
5 本文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苯乙烯-含双键苯并恶嗪二元共聚物及其固化物的合成与性能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 |
2.2 苯乙烯-含双键苯并恶嗪共聚物(L-P (St-co-BZ)的合成 |
2.3 苯乙烯-含双键苯并恶嗪固化物(C-P (St-co-BZ)的合成 |
2.4 表征与测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L-P (St-co-BZ)及C-P (St-co-BZ)的合成与表征 |
3.2 C-P (St-co-BZ)的低介电性能 |
3.3 C-P (St-co-BZ)的热性能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苯乙烯-马来酰亚胺-马来酰亚胺基苯并恶嗪三元共聚物及其固化物的合成与性能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 |
2.2 苯乙烯-马来酰亚胺-马来酰亚胺基苯并恶嗪三元共聚物(P(St-co-MA-co-MBZ)的合成 |
2.3 苯乙烯-马来酰亚胺-马来酰亚胺基苯并恶嗪固化物(P(St-co-MA-co-PMBZ))的合成 |
2.4 表征与测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P(St-co-MA-co-MBZ)及P(St-co-MA-co-PMBZ)的合成与表征 |
3.2 P(St-co-MA-co-PMBZ)的低介电性能 |
3.3 P(St-co-MA-co-PMBZ)的热性能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苯乙烯-马来酰亚胺-苯乙烯基苯并恶嗪三元共聚物及其固化物的合成与性能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 |
2.2 苯乙烯-马来酰亚胺-苯乙烯基苯并恶嗪三元共聚物(P(St-co-MA-co-SBZ)的合成 |
2.3 苯乙烯-马来酰亚胺-苯乙烯基苯并恶嗪固化物(P(St-co-MA-co-SBZ))的合成 |
2.4 表征与测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P(St-co-MA-co-SBZ)及P(St-co-MA-co-PSBZ)的合成与表征 |
3.2 P(St-co-MA-co-PSBZ)的低介电性能 |
3.3 P(St-co-MA-co-PSBZ)的热性能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图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具有自修复性能的透明超滑液自清洁涂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固体表面润湿性概述 |
1.1.1 表征固体表面润湿性的物理参数 |
1.1.2 固体表面润湿性的调控 |
1.2 自清洁表面概述 |
1.2.1 基于超亲水性质的自清洁表面 |
1.2.2 基于超疏水或超疏油性质的自清洁表面 |
1.2.3 基于超滑液性质的自清洁表面 |
1.3 本论文的选题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PFDA聚合物的自修复超滑液自清洁涂层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聚合物的制备 |
2.2.3 涂层的制备方法 |
2.2.4 仪器与表征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聚合物的合成和涂层的制备 |
2.3.2 p-PFDA-C涂层的透明性 |
2.3.3 交联剂对超滑液涂层的机械性能的影响 |
2.3.4 p-PFDA-C涂层的润湿性和自清洁性 |
2.3.5 p-PFDA-C涂层的自修复性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具有基底普适性的自修复超滑液自清洁涂层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共聚物p-(PFDA-MA)、p-(PFDA-BMA)的制备方法 |
3.2.3 涂层的制备方法 |
3.2.4 仪器与表征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共聚物p-(PFDA-MA)、p-(PFDA-BMA)的合成与表征 |
3.3.2 自清洁涂层的基底普适性和透明性 |
3.3.3 涂层的润湿性和自清洁性 |
3.3.4 涂层的自修复性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3)热固改性聚苯醚高频复合介质材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覆铜板概况 |
1.2 高频覆铜板用基体树脂 |
1.2.1 改性环氧树脂 |
1.2.2 聚四氟乙烯树脂 |
1.2.3 热固性碳氢化合物 |
1.2.4 聚苯醚树脂 |
1.3 聚苯醚的改性方法 |
1.3.1 聚苯醚的低分子量化 |
1.3.2 聚苯醚的热固改性 |
1.3.3 无机填料改性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章 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SPPO/PB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1 苯乙烯封端聚苯醚SPPO的制备 |
2.2.2 SPPO/PB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 SiO_2/SPPO/PB热固性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1 丙烯酰氯改性SiO_2的制备 |
2.3.2 SiO_2/SPPO/PB热固性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 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3章 SPPO/PB共混体系的固化行为和性能研究 |
3.1 官能化改性聚苯醚SPPO的结构分析 |
3.1.1 SPPO的红外分析 |
3.1.2 SPPO的核磁分析 |
3.1.3 SPPO的分子量及其分布测定 |
3.2 SPPO/PB共混体系的固化工艺研究 |
3.2.1 SPPO/PB共混体系的固化温度分析 |
3.2.2 SPPO/PB共混体系的固化时间分析 |
3.2.3 SPPO/PB共混体系的固化剂用量分析 |
3.3 SPPO/PB共混体系的固化机理研究 |
3.3.1 固化动力学分析 |
3.3.2 固化机理研究 |
3.4 官能化改性对共混物固化反应和性能的影响 |
3.4.1 官能化改性对共混物固化反应的影响 |
3.4.2 官能化改性对共混物相形态的影响 |
3.4.3 官能化改性对共混物耐溶剂性能的影响 |
3.4.4 SPPO/PB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SiO_2/SPPO/PB复合材料固化行为与性能研究 |
4.1 丙烯酰氯改性SiO_2的结构分析 |
4.1.1 丙烯酰氯改性SiO_2的红外分析 |
4.1.2 丙烯酰氯改性SiO_2的核磁分析 |
4.1.3 丙烯酰氯改性SiO_2的微观形貌分析 |
4.2 SiO_2/SPPO/PB复合浆料稳定性研究 |
4.3 SiO_2/SPPO/PB复合材料固化行为分析 |
4.3.1 SiO_2对SPPO/PB复合材料固化反应的影响 |
4.3.2 SiO_2/SPPO/PB共混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分析 |
4.4 SiO_2/SPPO/PB复合材料的性能分析 |
4.4.1 不同SiO_2填充量的复合材料介电性能分析 |
4.4.2 不同SiO_2填充量的复合材料热性能分析 |
4.4.3 不同SiO_2填充量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介孔限域ARGET ATRP及偶氮苯聚合物的可控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自由基聚合 |
1.2 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 |
1.2.1 氮氧稳定自由基调控的“活性”自由基聚合法(NMP) |
1.2.2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 |
1.2.3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
1.2.4 ATRP聚合机理 |
1.2.5 电子转移活化生成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GET ATRP) |
1.2.6 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 ATRP) |
1.3 限域空间及限域聚合的发展 |
1.3.1 介孔材料 |
1.3.2 介孔材料在限域聚合中的应用 |
1.3.2.1 介孔限域的传统自由基聚合 |
1.3.2.2 介孔限域的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 |
1.3.3 限域空间内的聚合反应动力学 |
1.3.4 埃洛石纳米管的成分与结构特点 |
1.3.5 埃洛石纳米管的改性与应用 |
1.4 光响应偶氮苯聚合物 |
1.4.1 偶氮苯的分子结构与光学特性 |
1.4.2 偶氮苯化合物的光致异构化机理 |
1.4.3 光响应偶氮苯聚合物的合成 |
1.4.4 偶氮苯聚合物的光诱导可逆固液转变及光控玻璃化转变温度 |
1.4.5 光响应偶氮苯聚合物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ARGET ATRP聚合优化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MMA的 ARGET ATRP溶液聚合一般步骤 |
2.1.4 以PMMA-Br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MMA的扩链反应 |
2.1.5 性能测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不同引发剂EBi B与EBr P调控MMA的ARGET ATRP聚合 |
2.2.2 MMA的ARGET ATRP溶液聚合的动力学研究 |
2.2.3 还原剂类型对MMA的ARGET ATRP聚合的影响 |
2.2.4 还原剂用量对MMA的ARGET ATRP聚合的影响 |
2.2.5 配体类型对MMA的ARGET ATRP聚合的影响 |
2.2.6 催化剂浓度对MMA的ARGET ATRP聚合的影响 |
2.2.7 温度对MMA的 ARGET ATRP聚合的影响 |
2.2.8 扩链反应 |
2.2.9 端基及立构规整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性SBA-15限域空间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ARGET ATRP溶液聚合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 |
3.1.2 SBA-15的制备 |
3.1.3 SBA-15的硅烷化改性 |
3.1.4 硅烷化SBA-15(M-SBA-15)孔道中MMA的 ARGET ATRP溶液聚合 |
3.1.5 SBA-15 孔道内部所得PMMA |
3.1.6 性能测试 |
3.1.6.1 分子量及其分布 |
3.1.6.2 红外光谱分析 |
3.1.6.3 热重分析 |
3.1.6.4 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定 |
3.1.6.5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参数测定 |
3.1.6.6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3.1.6.7 电镜分析 |
3.1.6.8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3.2.2 电镜分析 |
3.2.3 比表面积(BET)分析 |
3.2.4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2.5 热重(TGA)分析 |
3.2.6 分子量及其分布 |
3.2.7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3.2.8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性埃洛石纳米管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ARGET ATRP聚合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 |
4.1.2 仪器及表征 |
4.1.2.1 分子量及其分布 |
4.1.2.2 红外光谱分析 |
4.1.2.3 热重分析 |
4.1.2.4 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定 |
4.1.2.5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参数测定 |
4.1.2.6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4.1.2.7 电镜分析 |
4.1.2.8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4.1.3 实验过程 |
4.1.3.1 HNTs的硅烷化改性 |
4.1.3.2 HNTs-M中MMA的 ARGET ATRP |
4.1.3.3 HNTs-M内部聚合所得PMMA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改性HNTs-M内部合成聚合物PMMA |
4.2.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4.2.3 形貌分析 |
4.2.4 红外(FT-IR)分析 |
4.2.5 热重(TGA)分析 |
4.2.6 氮气吸附-脱附分析 |
4.2.7 分子量及其分布分析 |
4.2.8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介孔材料限域空间中苯乙烯的ARGET ATRP本体聚合 |
5.1 实验部分 |
5.1.1 试剂 |
5.1.2 介孔材料的制备 |
5.1.2.1 棒状SBA-15的制备 |
5.1.2.2 球状MCM-48的制备 |
5.1.2.3 3D立方双连续孔结构MCM-48的制备 |
5.1.2.4 MCM-41的制备 |
5.1.2.5 球状SBA-15的制备 |
5.1.3 不同介孔材料中St的 ARGET ATRP本体聚合 |
5.1.4 介孔材料硬模板(MS)的脱除 |
5.1.5 分析表征 |
5.1.5.1 分子量及其分布 |
5.1.5.2 红外光谱分析 |
5.1.5.3 热重分析 |
5.1.5.4 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定 |
5.1.5.5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参数测定 |
5.1.5.6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5.1.5.7 电镜分析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介孔材料形貌 |
5.2.2 比表面积、孔径分析 |
5.2.3 红外分析 |
5.2.4 热重分析 |
5.2.5 分子量及其分布 |
5.2.6 立构规整性分析 |
5.2.7 玻璃化转变温度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表面引发ARGET ATRP法从介孔SBA-15可控生长聚合物刷 |
6.1 实验部分 |
6.1.1 试剂与仪器 |
6.1.2 性能表征 |
6.1.2.1 分子量及其分布 |
6.1.2.2 红外光谱分析 |
6.1.2.3 热重分析 |
6.1.2.4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参数测定 |
6.1.2.5 电镜分析 |
6.1.2.6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6.1.3 SBA-15的制备 |
6.1.4 SBA-15-Br的制备 |
6.1.5 常规GMA的ARGET ATRP聚合 |
6.1.6 SBA-15-PGMA的制备 |
6.1.7 SBA-15-PGMA-PMMA的制备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FT-IR分析 |
6.2.2 SEM及 TEM分析 |
6.2.3 XRD分析 |
6.2.4 热重分析 |
6.2.5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 |
6.2.6 分子量及其分布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偶氮苯聚合物的ATRP聚合与应用 |
7.1 实验部分 |
7.1.1 试剂 |
7.1.2 仪器及表征 |
7.1.3 单体及偶氮苯聚合物的合成 |
7.1.3.1 合成4-(对甲苯基二氮烯基)苯酚 |
7.1.3.2 合成6-(4-(对甲苯基二氮烯基)苯氧基)己-1-醇 |
7.1.3.3 合成6-(4-(对甲苯基)苯氧基)己基丙烯酸酯(Azo单体) |
7.1.3.4 ATRP法合成不同分子量的偶氮苯聚合物P1 |
7.1.3.5 循环制备GPC系统制备高分子量(53,80和100kg·mol~(-1))偶氮苯聚合物P1 |
7.1.4 临界缠结分子量的计算 |
7.1.5 偶氮苯聚合物膜的制备 |
7.1.6 光驱动器的制备及光驱动过程 |
7.1.7 光驱动器的光修复 |
7.1.8 光驱动器的光刻微结构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Azo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
7.2.2 偶氮苯聚合物P1的合成与表征 |
7.2.3 光控柔性驱动器的制备 |
7.2.4 偶氮苯聚合物薄膜的光致异构化 |
7.2.5 偶氮苯聚合物驱动器的光致形变 |
7.2.6 偶氮苯聚合物驱动器的光致形变机理 |
7.2.7 偶氮苯聚合物驱动器的光修复 |
7.2.8 偶氮苯聚合物驱动器的光刻微结构及光控形变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聚丙烯酸基复合弹性体的制备及结构生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结构色 |
1.3 光子晶体 |
1.3.1 光子晶体种类 |
1.3.2 胶体微球的构筑材料 |
1.3.3 胶体晶体的自组装方法 |
1.3.4 胶体光子晶体的填充材料 |
1.4 弹性体 |
1.4.1 含氢键弹性体 |
1.4.2 含配位键弹性体 |
1.5 弹性体在结构生色材料中的应用 |
1.5.1 弹性体对结构色膜的机械增强作用 |
1.5.2 超分子弹性体在结构生色中自愈合作用 |
1.5.3 液晶弹性体在结构生色中的应用 |
1.6 聚丙烯酸在配位交联反应和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1.7 论文的设计思想 |
2 聚丙烯酸基配位复合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2.2.2 Zn~(2+)与聚丙烯酸配位交联产物的制备 |
2.2.3 三单体共价交联聚合物的制备 |
2.2.4 Zn~(2+)配位复合弹性体的制备 |
2.2.5 Cd~(2+)配位复合弹性体的制备 |
2.2.6 Mg~(2+)配位复合弹性体的制备 |
2.2.7 表征及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配位交联产物中Zn~(2+)含量的测定 |
2.3.2 三单体共价交联聚合物的制备 |
2.3.3 配位复合弹性体的制备过程 |
2.3.4 配位复合弹性体的表征 |
2.3.5 配位复合弹性体的机械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3 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3.2.2 Zn~(2+)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制备 |
3.2.3 Cd~(2+)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制备 |
3.2.4 表征及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制备过程 |
3.3.2 Zn~(2+)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光学性能 |
3.3.3 Zn~(2+)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纳米结构 |
3.3.4 Zn~(2+)配位弹性结构色的角度依存性及反射峰的理论计算 |
3.3.5 Zn~(2+)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机械性能 |
3.3.6 Zn~(2+)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耐溶剂蒸气性 |
3.3.7 Cd~(2+)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光学性能 |
3.3.8 Cd~(2+)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纳米结构 |
3.3.9 Cd~(2+)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角度依存性 |
3.3.10 Cd~(2+)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机械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聚乙烯醇掺杂配位复合弹性体的制备及其结构生色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
4.2.2 聚乙烯醇掺杂锌离子配位复合弹性体的制备 |
4.2.3 聚乙烯醇掺杂锌离子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制备 |
4.2.4 表征及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聚乙烯醇掺杂锌离子配位复合弹性体的制备 |
4.3.2 聚乙烯醇掺杂锌离子配位复合弹性体的表征 |
4.3.3 聚乙烯醇掺杂锌离子配位复合弹性体的机械性能 |
4.3.4 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光学性能 |
4.3.5 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纳米结构 |
4.3.6 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角度依存性 |
4.3.7 配位弹性结构色膜的机械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与创新点 |
5.2 创新点摘要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改性氰酸酯树脂基覆铜箔板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覆铜箔板的结构 |
1.2.1 铜箔 |
1.2.1.1 标准铜箔 |
1.2.1.2 高温延伸性铜箔 |
1.2.1.3 高延展性铜箔 |
1.2.1.4 耐转移铜箔 |
1.2.1.5 低轮廓铜箔 |
1.2.1.6 超低轮廓铜箔 |
1.2.2 覆铜箔板用基体树脂 |
1.2.2.1 环氧树脂 |
1.2.2.2 聚苯醚 |
1.2.2.3 双马来酰亚胺 |
1.2.2.4 聚四氟乙烯 |
1.2.2.5 氰酸酯树脂 |
1.2.3 增强材料 |
1.2.3.1 开纤玻纤布 |
1.2.3.2 薄型玻纤布 |
1.2.3.3 低介电玻纤布 |
1.2.3.4 紫外线屏蔽玻纤布 |
1.3 氰酸酯(CE)改性的研究进展 |
1.3.1 橡胶改性 |
1.3.2 无机粒子改性 |
1.3.3 热固性树脂改性 |
1.3.4 热塑性树脂改性 |
1.3.5 其它改性方法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二章 低分子量聚苯醚改性氰酸酯树脂及其覆铜箔板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2.2.1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2.2.2 主要实验原料 |
2.3 SA90 改性CE树脂体系及其覆铜箔板的制备 |
2.3.1 SA90 改性CE树脂实验原理 |
2.3.2 SA90 改性CE树脂体系的制备及其固化工艺 |
2.3.3 SA90 改性CE树脂覆铜箔板的制备及其固化工艺 |
2.3.3.1 胶液的配制 |
2.3.3.2 半固化片的制备 |
2.3.3.3 覆铜箔板的压合 |
2.4 性能表征 |
2.4.1 凝胶化时间测试 |
2.4.2 变温拉伸剪切强度测试 |
2.4.3 断裂韧性测试 |
2.4.4 介电性能测试 |
2.4.5 吸水率测试 |
2.4.6 弯曲强度测试 |
2.4.7 剥离强度测试 |
2.4.8 耐浸焊性能测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改性树脂的性能研究 |
2.5.1.1 凝胶化时间 |
2.5.1.2 变温拉伸剪切强度 |
2.5.1.3 断裂韧性 |
2.5.1.4 介电性能 |
2.5.1.5 吸水率 |
2.5.2 覆铜箔板的性能研究 |
2.5.2.1 弯曲强度 |
2.5.2.2 剥离强度 |
2.5.2.3 介电性能 |
2.5.2.4 耐浸焊性能 |
2.5.2.5 吸水率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环戊二烯酚型环氧树脂改性氰酸酯树脂及其覆铜箔板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3.2.1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3.2.2 主要实验原料 |
3.3 DCPDEP改性CE树脂体系及其覆铜箔板的制备 |
3.3.1 DCPDEP改性CE树脂实验原理 |
3.3.2 DCPDEP改性CE树脂体系的制备及其固化工艺 |
3.3.3 DCPDEP改性CE树脂体系覆铜箔板的制备及其固化工艺 |
3.3.3.1 胶液的配制 |
3.3.3.2 半固化片的制备 |
3.3.3.3 覆铜箔板的压合 |
3.4 性能表征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改性树脂的性能研究 |
3.5.1.1 凝胶化时间 |
3.5.1.2 变温拉伸剪切强度 |
3.5.1.3 断裂韧性 |
3.5.1.4 介电性能 |
3.5.1.5 吸水率 |
3.5.2 覆铜箔板的性能研究 |
3.5.2.1 弯曲强度 |
3.5.2.2 剥离强度 |
3.5.2.3 介电性能 |
3.5.2.4 耐浸焊性能 |
3.5.2.5 吸水率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氰酸酯/双马来酰亚胺/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共聚改性及其覆铜箔板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4.2.1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4.2.2 主要实验原料 |
4.3 CE/BMI/TAIC共聚树脂体系及其覆铜箔板的制备 |
4.3.1 CE/BMI/TAIC共聚实验原理 |
4.3.2 CE/BMI/TAIC共聚树脂体系的制备及其固化工艺 |
4.3.3 CE/BMI/TAIC共聚树脂覆铜箔板的制备及其固化工艺 |
4.3.3.1 胶液的配制 |
4.3.3.2 半固化片的制备 |
4.3.3.3 覆铜箔板的压合 |
4.4 性能表征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共聚树脂的性能研究 |
4.5.1.1 凝胶化时间 |
4.5.1.2 变温拉伸剪切强度 |
4.5.1.3 断裂韧性 |
4.5.1.4 介电性能 |
4.5.1.5 吸水率 |
4.5.2 覆铜箔板的性能研究 |
4.5.2.1 弯曲强度 |
4.5.2.2 剥离强度 |
4.5.2.3 介电性能 |
4.5.2.4 耐浸焊性能 |
4.5.2.5 吸水率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
致谢 |
(7)环状聚苯乙烯的合成与提纯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环状拓扑结构 |
1.1.1 单环聚合物 |
1.1.2 多环聚合物 |
1.1.3 复杂环状聚合物 |
1.2 环状聚合物的合成策略与方法 |
1.2.1 环扩链法 |
1.2.2 环闭合法 |
1.2.3 其他成环方法 |
1.3 环状聚合物的提纯方法 |
1.3.1 物理方法 |
1.3.2 化学方法 |
1.3.3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4 环状聚合物的构效关系 |
1.4.1 溶液性质 |
1.4.2 本体性质 |
1.5 本课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 |
第二章 基于ATRP与CuAAC制备环状聚苯乙烯的条件探索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原料 |
2.2.2 分析测试仪器 |
2.2.3 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线性聚苯乙烯的合成与表征 |
2.3.2 分子内成环的理论计算及环状聚苯乙烯的定量制备 |
2.3.3 外界条件对成环反应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临界液相色谱(LCCC)技术分离提纯环状聚苯乙烯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原料 |
3.2.2 分析测试仪器 |
3.2.3 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线性聚苯乙烯的合成与表征 |
3.3.2 环状聚苯乙烯的合成与表征 |
3.3.3 线性和环状聚合物在各自临界吸附条件下的流出行为及其分辨率探究 |
3.3.4 两步法分离提纯环状聚苯乙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链末端基团及环状拓扑结构对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原料 |
4.2.2 分析测试仪器 |
4.2.3 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末端基团线性聚苯乙烯的合成 |
4.3.2 环状聚苯乙烯的合成及其与线性样品的共混 |
4.3.3 环状以及不同末端基团线性聚苯乙烯玻璃化转变温度研究 |
4.3.4 线性杂质对环状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5.1 全文总结 |
5.2 论文的创新点 |
5.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水溶性高分子为载体的聚四氟乙烯纤维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四氟乙烯 |
1.1.1 聚四氟乙烯的分子结构 |
1.1.2 聚四氟乙烯的性能 |
1.1.3 聚四氟乙烯原材料 |
1.2 聚四氟乙烯纤维制造工艺 |
1.2.1 熔体纺丝法 |
1.2.2 糊料挤出法 |
1.2.3 膜裂纺丝法 |
1.2.4 载体纺丝法 |
1.3 水溶性高分子 |
1.3.1 海藻酸钠 |
1.3.2 海藻纤维 |
1.4 聚四氟乙烯纤维的应用 |
1.4.1 医疗卫生领域 |
1.4.2 高温除尘领域 |
1.4.3 航空国防领域 |
1.4.4 其他领域 |
1.5 本文创新点和研究内容 |
1.5.1 创新点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海藻酸钠/PTFE干重比及烧结温度、烧结时间的选取 |
2.1 主要原材料 |
2.1.1 PTFE浓缩液 |
2.1.2 化学药品及试剂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PTFE膜的制备 |
2.3.1 纺丝原液的配制 |
2.3.2 氯化钙水溶液的配制 |
2.3.3 海藻酸钠膜的制备 |
2.3.4 海藻酸钠/PTFE共混膜的制备 |
2.3.5 PTFE粉的制备 |
2.3.6 PTFE膜的制备 |
2.4 PTFE膜的测试 |
2.4.1 热失重测试 |
2.4.2 PTFE膜力学性能的测试 |
2.4.3 PTFE膜表面性能的测试 |
2.4.4 PTFE膜表面形貌的测试 |
2.5 PTFE膜的测试结果及分析 |
2.5.1 热失重测试结果及分析 |
2.5.2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
2.5.3 表面性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
2.5.4 表面形貌测试结果及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TFE纤维的制备及表征 |
3.1 主要原材料 |
3.1.1 PTFE浓缩液 |
3.1.2 化学药品及试剂 |
3.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3 PTFE纤维的制备流程 |
3.4 海藻酸钠/PTFE干重比为 1:12的纺丝实验设计 |
3.5 海藻酸钠/PTFE干重比为 1:12的纺丝实验 |
3.5.1 纺丝原液的配制 |
3.5.2 凝固浴、洗浴的配制 |
3.5.3 共混纤维的制备 |
3.5.4 聚四氟乙烯纤维的制备 |
3.6 海藻酸钠/PTFE干重比为 1:12的纺丝实验结果及讨论 |
3.6.1 凝固浴浓度、喷丝板孔径对纺丝进程的影响 |
3.6.2 烧结失重率 |
3.6.3 显微镜下的PTFE纤维 |
3.6.4 共混纤维、PTFE纤维的表面形貌 |
3.6.5 PTFE纤维的力学性能 |
3.6.6 PTFE纤维结晶度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聚四氟乙烯微粉的制备及研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聚四氟乙烯微粉的制备 |
1.1聚合法 |
1.2降解法 |
1.2.1高温降解 |
1.2.2辐照降解 |
2聚四氟乙烯微粉的研究应用 |
2.1工程塑料改性 |
2.1.1聚酰胺 |
2.1.2聚甲醛 |
2.1.3聚碳酸酯 |
2.1.4聚醚醚酮 |
2.1.5聚酰亚胺 |
2.2橡胶改性 |
2.3油墨改性 |
2.4涂料改性 |
2.5润滑油脂改性 |
2.6抗滴落剂 |
2.7其他 |
3结语及展望 |
(10)四氟乙烯等的水相沉淀调聚反应的聚合度方程及其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理论分析 |
1. 1 恒压期[8] |
1. 2 降压期 |
2 讨论、应用 |
2. 1 指导合成分子质量均一或特定分子质量分布的聚合物 |
2. 1. 1恒压期 |
2. 1. 2降压期 |
2. 2 四氟乙烯调聚反应全程模拟 |
2. 3 测定表观链转移常数 |
3 结论 |
四、低分子量聚四氟乙烯的开发与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含双键苯并恶嗪共聚物及其固化物的合成与性能[D]. 徐利春. 山东大学, 2021
- [2]具有自修复性能的透明超滑液自清洁涂层[D]. 牛文文. 吉林大学, 2020(08)
- [3]热固改性聚苯醚高频复合介质材料研究[D]. 胡婉霞.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4]介孔限域ARGET ATRP及偶氮苯聚合物的可控合成与性能研究[D]. 陈明森.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1)
- [5]聚丙烯酸基复合弹性体的制备及结构生色性能研究[D]. 武嘉. 大连理工大学, 2019
- [6]改性氰酸酯树脂基覆铜箔板的研制[D]. 严彦. 东华大学, 2019(01)
- [7]环状聚苯乙烯的合成与提纯及其性能研究[D]. 高凌锋. 苏州大学, 2019(06)
- [8]水溶性高分子为载体的聚四氟乙烯纤维的制备[D]. 仇凯. 济南大学, 2016(03)
- [9]聚四氟乙烯微粉的制备及研究应用[J]. 李栋,谢学民,段连群,李智伟. 浙江化工, 2015(09)
- [10]四氟乙烯等的水相沉淀调聚反应的聚合度方程及其模拟[J]. 张国平. 有机氟工业,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