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析邓小平思考社会主义本质的三个着眼点(论文文献综述)
陈妍[1](2021)在《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传家宝,也是我党的政治优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党以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各个历史时期中心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把思想政治工作上升到“生命线”的高度加以重视。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十分重视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红”与“专”的关系、政治立场的极端重要性等高度来认识和开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历史定位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历史使命和目标任务,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高度重视培养一大批政治信仰坚定、政治素质过硬、政治智慧水平高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门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为推动新时期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朝着学科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方向引领和政策支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能否把青年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靠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取决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受制于多种因素,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衔接是否合理与科学是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环节。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使命,也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中还存在的各种各样与新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实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科学衔接,己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实际上就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构建问题,包括大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组织实施等各个方面。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无论是2005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还是2019年《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都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以及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示精神,2020年教育部专门成立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对整体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专业指导。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衔接是否无缝,是否有机,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构建,学界对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未曾中断。总体看来,以往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的研究尚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联系新时代发展要求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索尚未开启。随着新时代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势在必行。本研究适应了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基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衔接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原则进行探讨,最后落脚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的实现路径。全文分六部分展开,具体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论题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本研究遵循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逻辑展开。研究设计从历史与现实两大维度出发,遵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将理论透视、历史梳理与实证调研结合起来,力求揭示我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应新时代场发展的创新性改进方案。第二部分是概念阐释。首先对“新时代”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进行了梳理,特别对“新时代”这一概念提出的重大意义进行了阐释,这是本论题立论的时代境遇和前提条件。对“思想政治教育衔接”这一概念的内涵和特征进行梳理之外,主要对这一概念的本质要求进行探讨,这是开展本论题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三部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理论来源与现实依据”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时空理论、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四大理论,并运用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理论来检视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工作的当代境遇和创新之路。第四部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当代境遇”首先对以往相关实践经验进行了回顾总结,然后梳理当前学校思政政治教育衔接所存在脱节、断层的具体表现,再深挖其所引发的消极影响,并剖析造成这一困境的深层次原因。第五部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衔接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原则”尝试勾勒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原则。重申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必须统筹规划、协同制定好目标衔接、课程衔接、教材衔接、内容衔接、方法衔接、管理衔接、队伍衔接七大核心要素。并提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应该遵循整体性原则、协同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四大基本原则。第六部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针对当前学校思政政治教育衔接所存在的断层和脱节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四大建议:科学做好顶层设计、发挥各级学校之间的协同作用、创新思政教育沟通机制和牢固夯实“娃娃教育”的基础。新时代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在教育效果上追求高质量,那就是满足青少年知识、能力、情感等各个方面的更高需要,培养服务于新时代发展的合格人才。针对有的地方和学校对思政课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教材内容还不够鲜活,教师选配和培养工作仍存在短板、体制机制不够完善、评价和支持体系有待健全等客观问题,高质量地实施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势在必行。因此,批判性地检视新时代背景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理论与实践的不足,并剖析其根本原因,是本论题研究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将各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作为一个高度统一、有机延续的整体进行研究,从核心要素界定、遵循原则廓清,到顶层设计调控、学段层次协同、承载形式创新、沟通机制创新和幼儿教育等多个角度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力争破除传统研究的视野和方法局限,力求最大程度地完善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体系建构,最大限度地实现衔接的有序与高效。本论文力求在研究结论、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就研究结论来说,联系新时代发展给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在以往主要对纵行衔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索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各要素、全过程、全方位等系统衔接,试图构建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行之有效的运行模式。在要素衔接上,把教育内容、方法、队伍等各要素囊括其中;在过程衔接上,注重“从娃娃抓起”的家庭教育,夯实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在方位衔接上,把组织领导、课程思政、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建设等纳入其中,充分拓展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有效空间,实现其服务于新时代发展的目的。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为理论基础和学科基础,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时空理论、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四大理论,通篇贯穿系统科学方法,从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两大维度展开,以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为研究主体,来检视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工作的当代境遇和创新之路。
朗叶莹[2](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育人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铸魂育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思想建设、意识形态建设、宣传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军队工作和文艺工作等重要思想的论述,科学回答了“铸什么魂”“育什么人”和“怎样铸魂育人”这个问题,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方法论思想。铸魂育人是坚持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贯彻落实铸魂育人,应牢牢把握住信仰、信念、信心三个关键点位和必要环节。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对实现中国梦的信心为新时代铸魂育人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时代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我国高校承担着培养符合中国国情的合格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当前高校育人环境开放且复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愈加丰富,如何落实好铸魂育人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工作,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精神,铸造属于新时代大学生的“中国魂”,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解决的的共性问题之一。本文利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将“魂”融入到各个环节,试图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和氛围,形成高校铸魂育人的合力,最终达到“1+1≧2”的育人效果。
江仔馨[3](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就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鼓励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影视精品,以高质量的红色影视作品供给增强人们对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改革开放以来的红色影视作品以革命话语为创作主题,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为内核,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四个自信”。但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导致网络视频资源泛滥,线上红色影视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受众对红色影视作品的兴趣不足等问题。因此,探讨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红色影视作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的红色影视作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研究对象,从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功能出发,以红色影视的概念、特征以及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之间的关联性分析为基点,在收集整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分析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导向、凝聚、激励和宣传教育功能。另外,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创新红色影视作品的网络传播渠道,扩大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影响力。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具体功能表现和现实境遇的对照,总结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面临的诸多困境: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红色影视作品数量有限,红色影视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受市场化和商业化影响,红色影视创作倾向于“庸俗化”;由于红色影视作品特定的题材和特殊的表现内容,受众对红色影视作品的兴趣不高等。以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为导向,分析导致以上困境的原因,最后对症下药,探寻提升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路径。
周祎[4](2019)在《习近平关于学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光辉历程中,重视理论武装和理论指导始终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党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提升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推手,也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然而,以怎样的态度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即学风如何,直接关乎到理论学习的效果和事业的发展。因此,党在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保证理论上先进的同时,也不断形成和发展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学风思想,从而为正确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切实保证。自从毛泽东创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风思想以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风思想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向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实践背景和实践发展对党的学风建设提出新要求,复杂多变的世情、步入新历史方位的国情、任务繁重的党情使习近平关于学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的提出具有紧迫性和必然性。习近平关于学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并进行理论创新,指引着党的学风建设实践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在新时代,习近平关于学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具有不可替代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绪论,主要阐述研究意义与重点难点,评述国内外研究动态,概述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以及界定了相关概念,对论文的写作背景和重点概念进行介绍和明晰,奠定正文的基础。第二部分正文分为四章。第2章从马克思主义学风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学风思想方面探讨习近平关于学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渊源。第3章阐述习近平关于学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从世情、国情、党情三方面详细梳理习近平关于学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形成的社会条件。第4章是论文的重点部分,概括习近平关于学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的理论贡献,包括其主要内容与重要创新,如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不断完善党内学习制度,更加注重调查研究与坚持问题导向,强调意识形态问题严重性等。第5章从实践活动与时代价值维度介绍新时代党的学风建设,阐述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学风建设重要活动,概述新时代坚持和贯彻习近平关于学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指出其不仅是党完成的历史使命的内驱动力,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客观要求,而且为改进党的作风与改善社会风气作出重大贡献。
李亚莉[5](2019)在《我国改革思想的历史演进和经验总结(1978-2018)》文中指出改革在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旨在梳理我国改革思想的历史进程,进而总结经验,为新时代的改革提供借鉴。本文主要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国改革思想的历史演进。主要分析了我国改革思想的理论渊源,即马恩经典作家的改革观点,同时重点阐明了我国改革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几代领导人围绕改革提出的重要论述。第二部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面临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变化,全面深化改革理念应运而出。它扩展了我国改革的理论内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正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质内涵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第三部分,我国改革的基本经验。我国改革已经走过40年的时间,在改革实践中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形成了一系列改革思想,为新时代的改革提供了良好借鉴。
郭璐恒[6](2018)在《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哲学批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因“石油危机”的爆发而被迫卷入经济衰退的历史漩涡,并逐步进入了西方资本主义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滞胀”期、风险期,而曾经风靡一时的凯恩斯主义却因舆论而束手无策,这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上台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影响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为其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新自由主义理论随着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已经达到极致,尤其是科斯定理的提出为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提供了理论基础,此时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力量是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时期,也是最为膨胀的时期,在世界范围内不断的进行传播,影响一个又一个的转轨国家,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情况下,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影响力达到历史极值。由于其本身固有的结构矛盾,使得原本受到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在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的爆发之后相继引发经济动荡和社会问题,使世界经济发展和政治局势面临着巨大挑战,但是其思潮的影响依旧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中国也不例外。较之于西方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取得了成功,尤其是中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旨在通过深化改革、促进开放,为“新”全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面临着西方社会思潮的腐蚀影响,尤其是以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为主的社会思潮,其“三大主张”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核心观点。因此,我们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通过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批判达到梳理、明确、认识、扬弃、吸收的目的,为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扫清发展的思想障碍。本文分为六章进行论述,分别是:第一章: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哲学批判的理论背景。本章将主要通过梳理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理论历史起源,明确其三大主张,进而认识到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本质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哲学批判的迫切性进行现实分析。第二章: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彻底私有化”主张的批判。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先从马克思与新自由主义者关于对“产权”问题的比较进行分析,加上马克思对私有财产的批判为基础开始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第一个主张进行批判。第三章: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绝对自由化”主张的批判。本章通过分析马克思与新自由主义者关于对“自由”内涵的不同理解以及马克思对“绝对自由”的批判这两部分进行论述,开始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第二个主张进行批判。第四章: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完全市场化”主张的批判。这一章通过对马克思与新自由主义者关于对“市场”的不同理解,马克思对“完全市场化”的批判,正确认识市场与政府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动态关系这三个部分开始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第三个主张进行批判。第五章: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哲学批判的当代启示。从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三大具体主张进行批判得出正确认识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哲学批判的正当性、加强对错误思潮的理论研究、以及强化践行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三部分的启示,并以此作为我国党和政府以及理论界未来对西方错误思潮进行批判提供方向。第六章:结论。通过以上五章的理论梳理与批判,进而得出本论文的结论,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哲学批判,不是反对改革,也不是变相的支持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主张,而是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如何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角度更加合理的完善改革,促进开放;在未来“新”全球化的条件下,在面对一切未知思潮的情况下如何批判的吸收和借鉴国外思潮的有益部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高晓微[7](2016)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理论成果、历史经验都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并提出了坚持整体性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在不同历史阶段形成了具有各自鲜明特征的理论成果。这些各自独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彼此之间紧密相连又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共十七大把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地整合在一起,也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和毛泽东思想也被学术界称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两大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如何看待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成为十七大以来学术界探讨的重大理论问题。从目前学术研究的情况来看,相关研究的学术着作,论文和课题研究成果颇丰。笔者拟作试图从一个更加系统和全面的视角来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整体性特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问题的产生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定义中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的内涵和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在结构体系和表现形态中的整体性问题以及发展阶段中的整体性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为起点,以坚持和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落脚点,为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坚持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服务。总的说来本文坚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动态和静态相结合、行动指南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研究”在总体上设计了六个基本问题,它们分别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的相关定义入手,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史进程;以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特征为学理基础,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把握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关系研究入手,阐述两者之间无法割断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入手,进行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阶段成果的历时态研究,主要是结合过程的顺序性、各成果之间前后承继方面的研究。同时在微观具体的层面对各阶段成果是如何围绕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以怎样的相互联系的创新性新观点构成了一个严整的理论体系;从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线,也就是它们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内在精神和思维方法进行内在的、本质的整体性研究;最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研究意义及其当代价值进行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研究是我们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原则,是我们发展与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法,也是推动当前我国和世界实际问题解决的主题。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固有的本质特征,也是它求真的方式和必要条件。这种求真的存在方式要求理论的发展是永不停歇的,我们也要在实践的发展中始终坚持理论的创新。
闫春江[8](2014)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学风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代领导人,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充分结合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理论。近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上还存在着了很多问题。在我党领导干部中,还存在一些不科学、不合实际的学风思想,如:形式主义、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等;学生群体则表现为学习动机不端正、积极性不高、不遵守纪律、方法不科学等问题。上述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建设,阻碍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针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上的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在深入研究学习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我国的新变化、新形势,努力理论创新,加快我国马克思主义学风理论建设。具体措施有:做好教育宣传,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领导干部带头,以身示范,成为建设优秀学风的楷模;从制度入手,完善规章,加强监督,明确责任,保障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顺利进行。
张英民[9](2014)在《行政检察:一种中国特色的权力监督》文中认为一、问题的提出中国检察制度诞生较晚,截至目前,不过百余年(19062014)。清末司法制度改革,赋予检察机关行政审判监督权与行政诉讼参与权,可以说是中国行政检察制度最早的"蛛丝马迹"。此后,伴随20世纪中国政治形势的复杂多变,中国行政检察制度也经历了曲折变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社会矛盾日趋多发,阶层群体冲突增加。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社会结构比较简单,大体上属于两个阶级和一个阶层,即工人阶级、
肖新国[10](2011)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发展党内民主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任务,是推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进而引导整个社会民主建设的内在要求。本文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密结合世情、国情、党情,通过从理论与实践、历史和现实、国际和国内、党内和党外多个角度对政党党内民主建设路径进行考察,系统分析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面临的环境,深入阐述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目标原则、路径构想和具体实践,勾画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路线图。全文包括绪论、正文五章和结束语。绪论主要阐明了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分析了选题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评述,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思路、重点、难点以及创新点,最后对研究中运用的主要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一章为“党内民主建设路径的理论溯源”。扼要地从理论上简述了党内民主的涵义、实质和特征。梳理分析了无产阶级政党自诞生以来有关党内民主建设路径的理论论述、创新实践和演进轨迹,从重视党内民主教育、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依靠制度发展党内民主、实行党代表大会制度和代表任期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对党的领导人进行民主监督、构建完备的监督体制、拥有选举权和撤换权、维护中央权威、加强党的纪律、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解决思想矛盾、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等方面,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党内民主建设路径的重要思想和重要论述。第二章为“国外主要政党党内民主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启示”。系统分析了国外一些主要政党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变化,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有效路径,总结不同类型国家政党党内民主建设路径的经验和启示。第三章为“党内民主建设的环境分析”。正确认识党内民主建设面临的形势和所处的环境,是推进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探索党内民主建设路径的重要依据和重要条件。论述了党内民主建设环境的概念、结构和特点。党内民主建设环境就是对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起着影响和制约作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它具有时代性、多样性、可创造性的特点。系统地分析了党内民主建设的政治生态环境、市场经济环境、体制机制环境、历史文化环境和信息技术环境。第四章为“党内民主建设的路径构想”。主要阐述了党内民主建设的目标原则、路径考量及突破口选择。党内民主建设要达到的目标:党内民主理论不断得到加强,广大党员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养有新的提高;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实践创新取得新突破;党内权力结构体系更加科学,党委领导体制、领导方式、执政方式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民主作风不断改进,呈现群众普遍满意的新气象;党的基层民主蓬勃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党内民主建设必须做到“四个坚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党内民主理论为指导,坚持密切联系党的政治任务、政治路线来展开,坚持制度建设与思想建设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具体要坚持以人为本、党员主体地位,民主集中、制度建设为基,改革创新、科学特色发展,循序渐进、积极稳妥推进,示范引领、带动人民民主等工作原则。党内民主建设路径是党内民主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符合党内民主发展规律的、在党内民主实践得到推广的一种整体状态。它是党内民主长期实践形成的,是我们党逐渐走向成熟的一种标志。第一种是靠领袖、精英来发动、推动、带动的自上而下的民主发展路径。这条路径在某些领域的党内民主建设起着主导性地位,是党内民主建设的一种重要路径;第二种是自下而上发展的党内民主路径。这条路径要求必须眼睛向下看,去观察草根民主的丰富实践,吸取广大人民群众的基层民主实践经验。通过这种民主路径虽不能解决我国目前政治体制中所有的弊病,但它却是一条收益最大,能够稳中求进,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之路;第三种就是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即上下结合的党内民主发展路径,也称之为混合型民主建设路径。这是本文推崇的一种路径。即既要注重从上头改革,适时加大推进高层民主改革力度和速度,示范带动基层党内民主建设,也要在上级党组织的有效领导下大力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并逐步向高端延伸,充分发挥其倒逼效应。把基层民主选举作为党内民主建设的科学突破口,是由民主选举的自身特点决定的,是由党内基层民主发展的条件较好、效用较大、风险较小的属性决定的。必须正确处理好充分发扬基层民主与加强党的领导、严格依法依纪办事的关系,真正把广大基层党员的政治热情和创新精神引导到法制与纪律的轨道上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和谐、心情舒畅、稳妥有序的选举氛围。第五章为“党内民主建设的具体实践”。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是党内民主建设的逻辑起点和基础工程。要切实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表达权、监督权,扎实推进党务公开,确保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不受伤害和侵犯。要紧跟形势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克服缺陷和弊端,使广大党员最直接地行使民主权利,使其职能和作用得到更加有效地发挥。要改善代表结构,提高基层代表比例;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扩大代表和党员对提名推荐候选人的参与;建立代表提案制度;实行党代表任期制;逐步推广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党内选举是党内民主的重要形式和关键环节,是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也是党的代表大会和党委会得以产生、存在和行使权力的合法性基础。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是发展党内民主,保证党员民主权利的重要措施。要完善选举办法,规范选举程序;逐步扩大“公推直选”;严格控制选任制领导任期内职务变动。健全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是确保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保障,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途径。当前要从提高党代表大会的权威、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完善决策机构成员的产生方式等方面,不断优化决策机构。通过建立健全信息收集机制、决策咨询论证机制、决策讨论决定机制,不断完善决策程序。着力建立健全决策快速执行推进机制、决策失误纠错改正和责任追究机制,强化决策的执行落实。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是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是正确执行党的干部政策、做好选贤任能工作的现实需要,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必须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透明度,严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程序。党内监督,是依据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监察、督促、保障党组织行使职权、完成任务,党员干部履行义务职责、行使权利的活动,是党内民主的重要环节和保证,是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加强党内监督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度、重要情况通报报告制度、述职述廉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信访处理制度、巡视制度、谈话和诫勉制度、舆论监督制度、询问和质询制度、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制度,实现党内监督制度化、规范化。全面把握监督重点对象、重点领域、重点时间段。改革现行的纪检领导体制,确保纪检领导体制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逐步完善巡视制度,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结束语:创新党内民主建设路径必须始终把握三个着眼点。着眼于坚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着眼于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安全;着眼于带动人民民主,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
二、试析邓小平思考社会主义本质的三个着眼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邓小平思考社会主义本质的三个着眼点(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1. 问题的缘起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 本论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研究思路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思路 |
(四) 本文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创新点 |
1. 本文的基本结构 |
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一、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概念阐释 |
(一) 新时代呼唤教育新气象 |
1. 确立了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 |
2. 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
(二)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概念阐释 |
1. 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概念内涵 |
2.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本质要求 |
3.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特性 |
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理论来源与现实依据 |
(一)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直接理论基础 |
1. 马克思主义时空理论 |
2. 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 |
3.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 |
4.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二)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学科理论基础 |
1. 心理学科域: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理论 |
2. 伦理学科域: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3. 思政学科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及链式教育规律 |
(三)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现实依据 |
1. 各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要求 |
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长期性要求 |
3. 新时代的应然要求 |
三、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当代境遇 |
(一)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基本经验 |
1. 党和政府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纵向衔接 |
2. 基本构成了相互衔接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网络 |
3.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理论研究 |
4.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交流逐步加强 |
(二) 当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突出表现 |
1. 目标衔接缺乏一体化的宏观规划 |
2. 课程衔接缺乏差异性的统筹设计 |
3. 教材衔接缺乏整体性的内容安排 |
4. 内容衔接缺乏层次性的教学要求 |
5. 方法衔接缺乏感染性的有效手段 |
6. 管理衔接缺乏统一化的沟通机制 |
7. 队伍衔接缺乏有序性的工作格局 |
(三)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消极影响 |
1. 政策政出多门,政策效力逐层递减 |
2. 评价体系人为断裂,评价结果部分失真 |
3. 信息传递不畅,有效信息逐级缩水 |
4. 成效收效甚微,终极目标的实现大打折扣 |
(四)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原因 |
1. 管理机构庞大,管理压力过大 |
2. 学段层次硬性分隔,沟通交流片面应付 |
3. 衔接意识不到位,“堵点”“盲区”阻滞 |
四、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衔接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原则 |
(一)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衔接的核心要素 |
1. 目标衔接:整体规划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体系 |
2. 课程衔接:调整创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 |
3. 教材衔接: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建设 |
4. 内容衔接: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设 |
5. 方法衔接:分类实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
6. 管理衔接:统一制定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体系 |
7. 队伍衔接:一体化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队伍 |
(二)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应遵循的原则 |
1. 整体性原则 |
2. 协同性原则 |
3. 系统性原则 |
4. 创新性原则 |
五、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的实现路径 |
(一) 更加科学地做好顶层设计 |
1. 健全和完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统一领导体制 |
2. 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 |
3. 创新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
4. 加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建设 |
5. 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 |
(二) 更加有效地发挥各级学校间的协同作用 |
1. 强化不同学段协同育人理念 |
2. 搭建信息化的协同育人平台 |
3. 创新实践性的协同育人载体 |
4. 优化层次性的协同育人过程 |
(三) 更加积极地创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 |
1. 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衔接意识 |
2. 加强大中小学间的合作与交流 |
3. 健全和完善学生成长建档制度 |
4. 创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评价体系 |
(四) 更加牢固地夯实“娃娃教育”的基础 |
1. 提升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
2. 增强家庭教育参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
3. 优化家庭教育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互补性 |
4. 加强家庭教育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育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与难点 |
(五)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铸魂育人思想概述 |
(一)概念界定 |
1.“魂”的内涵 |
2.铸魂 |
3.铸魂育人 |
(二)铸魂育人的主要目标 |
1.铸马克思主义信仰之魂 |
2.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魂 |
3.铸中国精神之魂 |
(三)铸魂育人的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论 |
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育人的意义 |
1.有利于强化和深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
2.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效果 |
3.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完善和丰富 |
4.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正确的信念信仰的形成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育人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当代大学生“魂”存在的主要问题 |
1.马克思主义信仰意识有待加强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不足 |
3.中国精神践行能力有待提高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育人存在的问题 |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铸魂育人的意识有待提升 |
2.思想政治理论课对铸魂育人的内容转化不够理想 |
3.铸魂育人的方法有待改进和提高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育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改革不到位 |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
3.高校铸魂育人的合力有待形成 |
4.社会思潮对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冲击 |
5.社会环境的不利因素影响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育人的优化对策 |
(一)加强铸魂育人理论教育 |
1.铸牢科学信仰 |
2.铸塑价值共识 |
3.铸就精神家园 |
(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育人方式方法 |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 |
2.全程全员全方位铸魂育人 |
3.合理使用并创新铸魂育人的方式方法 |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
1.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铸魂育人意识 |
2.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 |
3.践行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育人新要求 |
(四)增强实践育人成效 |
1.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协同 |
2.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 |
(五)优化铸魂育人环境 |
1.优化高校铸魂育人文化氛围 |
2.净化社会铸魂育人环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育人情况调查表 |
致谢 |
(3)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红色 |
(二)红色影视作品 |
(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四)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
六、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阐释 |
一、红色影视作品的特征 |
(一)政治性 |
(二)思想性 |
(三)历史性 |
(四)先进性 |
二、红色影视作品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在关联性 |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红色影视作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 |
(二)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发展 |
三、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基础理论 |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艺理论 |
(二)毛泽东的文艺思想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 |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接受理论 |
(五)大众传媒及其功能理论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具体表现 |
一、导向功能 |
(一)国家意识形态导向 |
(二)社会共同理想导向 |
(三)个人价值目标导向 |
二、凝聚功能 |
(一)党内外凝聚力 |
(二)军民凝聚力 |
(三)民族凝聚力 |
三、激励功能 |
(一)情感激励 |
(二)榜样激励 |
(三)精神激励 |
四、宣传教育功能 |
(一)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 |
(二)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一、红色影视作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面临的困境 |
(一)改革开放以来优秀的红色影视作品数量有限质量参差不齐 |
(二)红色影视作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 |
(三)受众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红色影视作品兴趣不足 |
(四)部分红色影视作品缺乏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针对性 |
二、红色影视作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优秀的红色影视作品数量有限质量参差不齐的原因 |
(二)外部环境复杂的原因 |
(三)受众对红色影视作品兴趣不足的原因 |
(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缺乏针对性的原因 |
第四章 提升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政教育功能的有效路径 |
一、提高优秀红色影视作品的数量和质量 |
(一)加强对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精品的创作 |
(二)深入挖掘改革开放以来红影作品的精神内涵 |
(三)遵循红色影视创作内容真实性与形式艺术性的原则 |
二、优化红色影视作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外部环境 |
(一)加强政府部门对影视行业的监督和引导 |
(二)提高学校运用红色影视作品教学的能力 |
(三)营造浓郁的红色影视作品家庭观影氛围 |
三、培育受众对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兴趣 |
(一)坚持思想至上创新艺术表现形式 |
(二)重视同辈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拓宽受众兴趣面 |
(三)培育受众的红色影视作品鉴赏能力 |
四、加强红色影视作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针对性 |
(一)明确红色影视作品主题精确功能定位 |
(二)推进红色影视作品的差异化分众化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习近平关于学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重点难点 |
1.1.1 研究意义 |
1.1.2 研究的重点难点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述评 |
1.2.2 国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学习与学风 |
1.4.2 马克思主义学风 |
第2章 习近平关于学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渊源 |
2.1 马克思主义关于学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学风思想 |
2.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学风思想 |
2.2 中华优秀传统学风思想的传承 |
第3章 习近平关于学风建设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 |
3.1 新时代党的学风建设面对的世情 |
3.1.1 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 |
3.1.2 意识形态斗争形势风云莫测 |
3.1.3 社会主义焕发新的生机 |
3.2 新时代党的学风建设面对的国情 |
3.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
3.2.2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 |
3.2.3 发展仍是现阶段的第一要务 |
3.3 新时代党的学风建设面对的党情 |
3.3.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
3.3.2 四大考验与四种危险复杂严峻 |
3.3.3 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刻不容缓 |
第4章 习近平关于学风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贡献 |
4.1 习近平关于学风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4.1.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 |
4.1.2 继承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
4.1.3 善于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 |
4.1.4 纠正党内存在的不良学风 |
4.2 习近平关于学风建设重要论述的重要创新 |
4.2.1 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 |
4.2.2 建立自上而下的党内学习制度 |
4.2.3 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 |
4.2.4 注重调查研究和坚持问题导向 |
4.2.5 紧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 |
第5章 习近平关于学风建设重要论述的成功实践与时代价值 |
5.1 新时代党的学风建设的成功实践 |
5.1.1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
5.1.2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
5.2 习近平关于学风建设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 |
5.2.1 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内驱动力 |
5.2.2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客观要求 |
5.2.3 改进党的作风与改善社会风气的重要保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我国改革思想的历史演进和经验总结(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重难点 |
一、我国改革思想的历史演进 |
(一)改革思想的理论渊源 |
(二)改革思想的历史演进 |
二、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意蕴 |
(一)根本在“改革” |
(二)重点在“全面” |
(三)关键在“深化” |
(四)难点在“斗硬” |
三、改革思想40年创新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一)改革需要理论创新 |
(二)改革必须进行到底 |
(三)改革要有目标 |
(四)改革要有标准 |
(五)改革要讲方法性 |
(六)改革需具全面性 |
(七)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 |
(八)改革要坚持党的领导 |
(九)改革要以人民为中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哲学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Ⅰ 论文选题的立论依据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一)论文选题的立论依据 |
(二)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Ⅱ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Ⅲ 论文选题的创新性、可行性及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
(一)选题的创新性 |
(二)选题的可行性 |
(三)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哲学批判的背景 |
1.1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理论起源 |
1.1.1 继承于英国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
1.1.2 对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经济自由思想的吸收 |
1.1.3“自由”、“正义”、“理性”的“美国逻辑”的影响 |
1.2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三大主张 |
1.2.1“彻底私有化” |
1.2.2“绝对自由化” |
1.2.3“完全市场化” |
1.3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本质 |
1.4 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哲学批判的迫切性 |
1.4.1 干扰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和进程 |
1.4.2 威胁我国政体和党的执政地位 |
1.4.3 阻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 |
第二章 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彻底私有化”主张的批判 |
2.1 马克思与新自由主义者关于“产权”问题的比较 |
2.1.1 新自由主义的产权理论 |
2.1.2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 |
2.2 以马克思的立场对“彻底私有化”的批判 |
2.2.1 从私人占有与社会的矛盾为起点对私有财产的批判 |
2.2.2 从人的本质占有层面对私有财产的批判 |
2.2.3 从共产主义的层面对私有财产的批判 |
第三章 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绝对自由化”主张的批判 |
3.1 马克思与新自由主义者关于对“自由”内涵的不同理解 |
3.1.1 新自由主义者对“自由”的追崇 |
3.1.2 马克思的自由观 |
3.2 以马克思的立场对“绝对自由化”的批判 |
3.2.1 以马克思的立场对资本主义“绝对自由”的批判 |
3.2.2 从个人与集体、国家之间的辩证关系去批判“绝对自由” |
第四章 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完全市场化”主张的批判 |
4.1 马克思与新自由主义者关于对“市场”的不同理解 |
4.1.1 新自由主义者对“市场”观 |
4.1.2 马克思对“市场”的理解 |
4.2 以马克思的立场对“完全市场化”的批判 |
4.3 正确认识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动态关系 |
第五章 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哲学批判的当代启示 |
5.1 正确认识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哲学批判的正当性 |
5.1.1 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哲学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与反思的本质要求 |
5.1.2 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哲学批判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要求 |
5.2 加强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理论研究 |
5.2.1 深刻认识到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存在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产生的根源 |
5.2.2 加强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意识形态本质与危害的研究 |
5.2.3 加强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传播规律与途径的研究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期刊论文及科研情况 |
参考文献 |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 |
(一)研究的难点 |
(二)可能的创新 |
注释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内涵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
(二)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延伸与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准备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科学内涵及本质特征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科学内涵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本质特征 |
注释 |
第二章 普遍性与特殊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整体性 |
一、从整体性角度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的整体性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在的整体性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特征 |
(一)马克思主义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
(二)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三)马克思主义是开放与发展的统一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统一 |
(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指导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特殊性体现 |
注释 |
第三章 基础与创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 |
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的内在统一性 |
(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思想基础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性发展 |
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理论形态 |
(一)两大理论成果形成的时代主题不同 |
(二)两大理论成果各自完成的历史任务不同 |
(三)两大理论成果的主体框架不同 |
注释 |
第四章 原创与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发展与逻辑结构的整体性 |
一、三大理论成果历史逻辑的整体性 |
(一)邓小平理论的奠基之作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
(三)科学发展观的充实与创新 |
二、四个基本问题共时性的逻辑整体性 |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
(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
(四)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
三、三大理论成果和四个基本问题的相互贯通 |
(一)理论框架形成历史逻辑的整体性 |
(二)理论体系本身内在结构的整体性 |
四、十八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整体性新发展 |
(一)“五位一体”社会主义新布局体现党的社会建设的发展与创新 |
(二)中国梦的提出推进小康社会战略思想的发展 |
(三)“四个全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新布局 |
(四)五大发展理念将科学发展观提升到新的高度 |
注释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整体性特征 |
一、一以贯之的理论精髓:实事求是 |
(一)毛泽东思想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
(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是实事求是 |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思想路线的新发展 |
(四)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思想路线的新推进 |
(五)治国理政新思想体现求真务实的理论品格 |
二、共同的政治立场和价值追求: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
(一)毛泽东思想的群众史观 |
(二)邓小平理论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
(五)治国理政新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为人民担当 |
三、共同肩负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一)毛泽东思想的目标追求是实现民族复兴 |
(二)邓小平理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复兴之路 |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民族复兴历史使命与党的建设紧密相连 |
(四)科学发展观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方法 |
(五)治国理政新思想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提到新高度 |
注释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研究的几点启示 |
一、整体性研究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
(一)整体性研究有助于理论的科学把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二)整体性研究有助于坚定理论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
二、整体性研究有助于推动创新理论对当代中国实践的引领 |
(一)整体性研究有助于推动立足实践与时代发展的理论创新 |
(二)整体性研究有助于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 论题的研究现状 |
三、 论题研究的方法 |
四、 本文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涵义及形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涵义及要义 |
一、 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涵义 |
二、 马克思主义学风的要义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对学风理论的贡献 |
一、 马克思对学风理论的贡献 |
二、 恩格斯对学风理论的贡献 |
三、 列宁对学风理论的贡献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学风理论的发展 |
一、 毛泽东的学风理论 |
二、 邓小平的学风理论 |
三、 江泽民的学风理论 |
四、 胡锦涛的学风理论 |
五、 习近平的学风理论 |
第二章 新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新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领导干部中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
二、 学生群体中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新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社会因素冲击 |
二、 制度体制建设不完善 |
三、 错误的思想方法 |
第三章 新时期加强我国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的对策 |
第一节 掌握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理论 |
一、 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学风理论 |
二、 创新马克思主义学风理论 |
三、 改造主观世界增强理论自觉自信 |
四、 改进文风会风促学风改变 |
第二节 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动作用 |
一、 领导干部有着重要地位 |
二、 领导干部要成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模范 |
三、 正确的世界观是领导干部良好学风的前提 |
第三节 健全学风制度 |
一、 建立健全学风教育制度 |
二、 积极探索学风教育新形式 |
三、 强化激励监督机制落实学习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行政检察:一种中国特色的权力监督(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行政检察的历史追溯 |
(一) 古代中国:御史制度蕴含的行政检察基因 |
(二) 清末时期:行政审判监督权和行政诉讼参与权的“蛛丝马迹” |
(三) 民国时期:中共实际管辖区域的行政检察制度获得较快发展 |
(四) 新中国成立初期:行政检察职权从“空前扩张”到“一无所有” |
三、行政检察的转型特征 |
(一) 借鉴与创新:行政检察的转型技术 |
(二) 调整之中:行政检察的转型状态 |
(三) 将设计嵌入传统之中:行政检察的转型原则 |
(四) 回归中国语境:行政检察的转型路径 |
四、行政检察的理论基石 |
(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形成背景 |
(二)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 |
(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时代课题及其在行政检察领域的实现 |
五、行政检察的价值选择 |
(一) 行政检察的法治价值:法律至上 |
(二) 行政检察的宪政价值:分权制约 |
(三) 行政检察的伦理价值:实质正义 |
(四) 行政检察的社会价值:纠纷化解 |
六、行政检察的功能定位 |
(一) 居中监督抑或倾斜救济 |
1. 居中监督的根据及其质疑 |
2. 倾斜救济的意义及其正当基础 |
3. 倾斜救济视角下的制度调整 |
(二) 监督审判抑或制约行政 |
1. 监督审判的根据与前景 |
2. 制约行政的意义与挑战 |
3. 从监督审判到制约行政 |
(三) 检察独立与接受监督 |
1. 党的领导与行政检察独立 |
2. 人大监督与行政检察独立 |
3. 公民监督与行政检察独立 |
(四) 服务大局与约束地方 |
1. 作为政治目标的“服务大局”与“约束地方” |
2.“大局”的判断主体以及“虚假大局”的潜在风险 |
3. 恪守法治语境中的“服务大局”与“约束地方” |
七、行政抗诉的法治化 |
(一) 行政抗诉的启动方式:依申请抑或依职权? |
(二) 行政抗诉的事由:如何理解判决、裁定违反法律、法规规定? |
(三) 行政抗诉的范围:哪些种类的行政判决、裁定属于行政抗诉的对象 |
(四) 行政抗诉的证据规则:调查取证为原则抑或例外? |
(五) 检察机关在行政抗诉中的法律地位:是否具有诉讼利益 |
八、行政检察建议的规范化 |
(一) 行政检察建议的历史轨迹及其思考 |
1. 行政检察理应成为检察建议的核心功能区域 |
2. 行政检察建议尚未获得正式的法律地位 |
(二) 行政检察建议的现时实践效果 |
(三) 行政检察建议是否适宜法制化? |
1. 行政检察建议法制化的意义 |
2. 行政检察建议法制化的模式 (途径) 及其反思 |
(四) 如何恰当设计行政检察建议范围与地位? |
1. 一般行政检察建议的范围勾画 |
2. 行政再审检察建议的地位设计 |
九、行政检察协议的完善 |
(一) 实践中的行政检察协议 |
(二) 行政检察协议的适用范围与约束力度 |
1. 行政检察协议的适用范围 |
2. 行政检察协议的约束力度 |
(三) 行政检察协议的效力保障措施 |
1. 争取人大机关的支持 |
2. 诉诸公众参与 |
3. 设置有效期限 |
十、结论 |
(10)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二、当前党内民主建设路径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
第一章 党内民主建设路径理论溯源 |
第一节 党内民主的内涵、实质和特征 |
一、党内民主的内涵 |
二、党内民主的实质 |
三、党内民主的特征 |
第二节 党内民主建设路径理论的演进轨迹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内民主建设路径的思想 |
二、列宁关于党内民主建设路径的思想 |
三、毛泽东关于党内民主建设路径的思想 |
四、邓小平关于党内民主建设路径的思想 |
五、江泽民关于党内民主建设路径的思想 |
六、胡锦涛关于党内民主建设路径的思想 |
第二章 国外主要政党党内民主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外主要政党党内民主建设路径的政策主张和做法 |
一、提高党员民主意识,尊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
二、健全党内选举制度,充分体现和反映广大党员的愿望 |
三、完善党内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
四、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和相关制度,加强集体领导,扩大党内民主的范畴 |
五、构建党内监督体系,防止和克服党内可能出现的腐败现象 |
六、严肃党的组织纪律,维护党的团结与统一 |
七、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发挥基层组织联系民众的作用 |
八、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探索党内民主建设的新模式 |
第二节 国外主要政党党内民主建设路径提供的启示和借鉴 |
一、坚持正确方向,保持有序可控稳步推进 |
二、创新发展理念,切实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
三、探索扩大基层党内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逐步完善党内基层民主制度 |
四、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拓展党内民主发展的新领域 |
五、坚持民主集中制,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
六、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第三章 党内民主建设的环境分析 |
第一节 党内民主建设环境概述 |
一、党内民主建设环境的界定 |
二、党内民主建设环境的结构 |
三、党内民主建设环境的特点 |
第二节 党内民主建设的政治生态环境 |
一、新时期党面临的执政风险对党内民主建设的挑战 |
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是党内民主建设的重大机遇 |
三、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和诉求强化对党内民主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
四、国际政治民主化趋势助推党内民主建设进程 |
第三节 党内民主建设的市场经济环境 |
一、市场经济体制对党内民主的推动作用 |
二、市场经济体制对党内民主建设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
第四节 党内民主建设的体制机制环境 |
一、党员权利保障制度不够健全 |
二、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功能发挥不够充分 |
三、党内民主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
第五节 党内民主建设的历史文化环境 |
一、传统的封建专制思想观念不利于党内民主意识的培育 |
二、长期的革命战争环境是影响党内民主建设的历史因素 |
三、共产国际及苏联模式对党内民主发展模式的不良影响 |
第六节 党内民主建设的信息技术环境 |
一、现代信息技术革命为党内民主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
二、信息技术的特殊属性给党内民主建设带来的挑战 |
三、目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困难 |
第四章 党内民主建设的路径构想 |
第一节 党内民主建设的目标构想 |
一、党内民主建设理论不断得到加强,广大党员的民主意识和素养有较大提高 |
二、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实践创新取得新突破 |
三、党内权力结构体系更加科学,党委领导体制、领导方式、执政方式进一步完善 |
四、党的领导机关、领导干部民主作风不断改进,呈现群众普遍满意的新气象 |
五、党的基层民主蓬勃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 |
第二节 党内民主建设的原则确立 |
一、以人为本、党员主体地位原则 |
二、民主集中、制度建设为基原则 |
三、改革创新、科学特色发展原则 |
四、循序渐进、积极稳妥推进原则 |
五、示范引领、带动人民民主原则 |
第三节 党内民主建设的宏观路径考量 |
一、自上而下发展党内民主 |
二、自下而上发展党内民主 |
三、上下结合发展党内民主 |
第四节 党内民主建设的突破口 |
第五章 党内民主建设的具体实践 |
第一节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 |
一、强化党员主体地位 |
二、认真落实"五权" |
三、推进党务公开 |
第二节 改革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 |
一、改善代表结构,提高基层代表比例 |
二、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扩大代表和党员对提名推荐候选人的参与 |
三、建立代表提案制度 |
四、实行党代表任期制 |
五、逐步推广党代表大会常任制 |
第三节 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 |
一、目前党内选举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的措施 |
第四节 健全党内民主决策机制 |
一、优化决策机构 |
二、完善决策程序 |
三、强化决策实施 |
第五节 扩大干部选任工作民主 |
一、拓宽选人用人视野 |
二、增强干部选任工作透明度 |
三、严格干部选任工作的程序 |
第六节 强化党内监督 |
一、完善监督制度 |
二、全面把握监督重点 |
三、探索有效的监督途径 |
结束语:创新党内民主建设路径必须牢牢把握着眼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试析邓小平思考社会主义本质的三个着眼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研究[D]. 陈妍.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育人问题研究[D]. 朗叶莹.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改革开放以来红色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江仔馨.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4]习近平关于学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D]. 周祎.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5]我国改革思想的历史演进和经验总结(1978-2018)[D]. 李亚莉.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6]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哲学批判[D]. 郭璐恒.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整体性研究[D]. 高晓微.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5)
- [8]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风建设研究[D]. 闫春江.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9]行政检察:一种中国特色的权力监督[J]. 张英民. 政治法学研究, 2014(01)
- [10]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路径研究[D]. 肖新国.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