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渤海湾盆地区燕山期构造特征与原型盆地(论文文献综述)
张耀[1](2019)在《黄骅坳陷燕山期构造特征及其控盆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骅坳陷是在华北克拉通基础上发育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前古近系已成为其重要的勘探领域。燕山期作为华北东部重要的变革期,其构造发育特征对燕山期地层展布与沉积格局、古生界和三叠系的剥蚀与改造以及新生代的盆地格局具有重要影响。本论文以黄骅坳陷燕山期构造发育特征为研究内容,系统研究燕山期的构造特征,揭示研究区燕山期古构造格局及盆地发育特征,旨在为黄骅坳陷前古近系油气勘探提供借鉴。黄骅坳陷中生界可划分为下-中三叠统、下-中侏罗统及下白垩统三个构造亚层,整体缺失上三叠统、上侏罗统及上白垩统。黄骅坳陷下-中三叠统原始地层全区分布,呈NWW向展布,沉积厚度在1400m以上,印支、燕山、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导致盆地中、北部剥蚀严重,残余地层具有NE向、近EW向两种展布趋势,主要分布在盆地南部,中、北部仅埕海地区及涧南凹陷残余;下-中侏罗统原始地层主要分布在盆地中、南部,呈NE向、近SN向、近EW向展布,最大沉积厚度在徐黑地区(1300m左右),受后期构造运动影响,残余地层在南部分布广泛,中、北部歧口、北大港、茶淀等地区地层缺失;下白垩统原始地层在盆地中、北部沉积厚,南部沉积薄,呈NE向、近EW向展布,最大沉积厚度在1100m以上,受燕山晚期挤压及新生代断块掀斜作用影响,中、北部剥蚀较强烈,残余地层主要分布在孔店-盐山地区以北区域。黄骅坳陷现今中生界发育的主干断裂呈NNE(NE)向、NWW向展布,主要表现为兼具走滑性质的拉张断裂、反转断裂等,依据其活动性类型可划分为早期消亡型、持续活动型、晚期切割型;黄骅坳陷中生界挤压、走滑、伸展、反转构造样式发育;基于中生界残余地层发育特征、断裂体系特征及构造样式等分析,以黄骅坳陷NWW向断层(海河-新港断层、羊二庄-羊三木断层)、近SN向走滑带(齐家务走滑带、沿岸走滑带)为界,将其中生界划分为五个构造分区:Ⅰ区NNE(NE)向断层发育,下白垩统分布广泛、下-中侏罗统东部残余,挤压构造样式表现为单一逆冲断层;Ⅱ区断裂以NNE(NE)、NWW向为主,下白垩统分布广泛,下-中侏罗统局部残余,该区挤压构造样式以发育挤压双重构造、逆冲叠瓦扇、逆冲三角带等为特征,伸展构造样式主要为翘倾断块、堑垒式组合等;Ⅲ区以发育NWW向断层为特征,下-中三叠统、下-中侏罗统、下白垩统局部残余,挤压构造样式主要为逆冲叠瓦扇,伸展构造样式主要发育滑动断阶、堑垒式组合等;Ⅳ区发育NNE(NE)向断层,下-中三叠统及下-中侏罗统广泛分布,下白垩统仅局部残余,挤压构造样式主要表现为古背斜、逆冲叠瓦扇、逆冲三角带等,伸展构造样式以发育堑垒式组合为特征;Ⅴ区发育NNE(NE)向主干断层及近EW向、NNE(NE)向次级断层,下-中三叠统分布广泛,下-中侏罗统和下白垩统局部残余,挤压构造样式主要表现为逆冲叠瓦扇,伸展构造发育;此外,走滑构造除Ⅰ区外,其余分区均有发育,反转构造全区发育。依据构造层划分及古构造格局恢复,将黄骅坳陷燕山期划分为三个构造演化阶段:燕山早期(J1+2),研究区处于近SN向、NW-SE向等多向挤压区域应力场,在继承印支期NWW向构造格局基础上,NNE(NE)向沧东、徐西等断层开始活动逆冲,沧县隆起等挤压褶皱开始发育,表现为山间坳陷,呈―北高南低‖构造格局,在NNE(NE)、NWW向逆冲断层-褶皱控制下,地层分布在歧口地区古隆起南部及盆地北部东侧,呈NE向、近SN向、近EW向展布;燕山中期(J3+K1),在区域伸展及左旋走滑应力场控制下,盆地进入断陷阶段,早期活动逆冲断层此时主要表现为伸展性质,茶淀断层、大神堂断层等开始活动,呈―南高北低‖构造格局,受NNE(NE)向、NWW向张性伸展断层控制,地层主要沉积在盆地中、北部,呈NE向、近EW向展布;燕山晚期(K2),研究区在NW-SE向挤压为主的区域应力背景下整体抬升。
孟涛[2](2019)在《济阳坳陷义和庄—渤南地区孔店组—沙四下亚段构造演化及对沉积控制作用》文中认为济阳坳陷义和庄-渤南地区孔店组-沙四下亚段由于资料缺乏、地质情况复杂,长期以来未能获得勘探的足够重视,研究程度较低,是胜利油田油气勘探的“三新领域”,是“十三五”期间实现储量增长最为现实的层系之一。但这一地区缺乏系统的地质研究,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尚不明确、物源体系及沉积体系认识不清、构造活动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研究薄弱,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进一步的油气勘探进程。本论文以义和庄-渤南地区孔店组-沙四下亚段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地震、钻井、测录井及相关分析测试资料,运用构造地质学、沉积学与储层地质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开展了地层划分工作,总结并重现了不同层系沉积期的构造样式及构造演化过程,恢复了原型盆地格局,厘定了物源体系及沉积体系类型,建立了不同时期的沉积体系发育模式,阐明了构造活动对沉积体系的控制机理,以期解决上述阻碍勘探进展的基础性问题,带动济阳坳陷“三新领域”的油气勘探。研究区孔店组-沙四下亚段红层地层发育。通过地震反射界面识别宏观地层界面、应用古生物资料反映的气候变化界面对地层界面进行检验、利用声波时差法和测井资料小波变换分析在宏观地层内部识别小尺度的地层界面,从宏观到微观、从大尺度到小尺度逐级划分,识别了义和庄-渤南地区孔二段、孔一段和沙四下亚段的地层界面,并将沙四下亚段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砂组。孔二段至沙四下亚段残余地层呈北西向展布,其分布范围呈逐渐扩大趋势。整体上残余地层厚度中心分布于北西向断层的下降盘,但受中、新生代构造运动的影响,在沙四下亚段沉积时期残余地层厚度中心表现出一定的北东向展布的趋势。研究区孔店组-沙四下亚段时期主要存在北西、北东及近东西向三组断裂,平面上组成平行、斜交和网格等多种构造样式,剖面上以“Y”字形、翘倾断块、滑动断阶和堑垒断块等伸展构造样式为主;主干断裂的发育及演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北西向断裂活动时间最早,北东向断裂后期开始活动;北西向断层在晚三叠世挤压逆冲,早白垩世发生负反转,孤西、埕南断层在红层沉积期活动强烈,除埕南断层外,其余北西向断层在古近纪逐渐消亡。盆地经历了红层沉积前北东向挤压—北东向伸展应力场转换、红层沉积期北东向伸展—北西向伸展应力场转换、红层沉积后北西向伸展逐渐消亡并往坳陷沉降阶段转换的三期构造演化过程。孔店组-沙四下亚段时期义和庄-渤南地区红层原型盆地遭受了强烈的后期改造,剥蚀作用主要受控于断块翘倾作用和断阶的差异升降作用,总体展现出北断南超、北厚南薄的特征。原型盆地格局由孔店组沉积期的北西向断层单一控制逐渐转变沙四下亚段沉积期的北西、北东向断层联合控制,后期北东向断层活动性逐渐加强,沉积中心由北西向断层下降盘向北东向断层下降盘迁移。研究区孔店组-沙四下亚段主干断裂的发育及演化控制了研究区整体的沉积格局,孔店组-沙四下亚段红层沉积期,盆地四周凸起皆提供物源,其中南部陈家庄凸起为主,孤岛凸起、埕东凸起次之,义和庄凸起为次要物源区。凸起中古冲沟广泛发育,其和扇体之间关系可概括为“沟扇对应”和“大沟对大扇、小沟对小扇”。孢粉分析表明研究区红层沉积期具有干旱的古气候环境特征,综合古地貌、古物源、古气候特征,恢复了研究区红层沉积期的沉积背景。义和庄-渤南地区孔店组-沙四下亚段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湖泊等五种沉积相类型,具有典型的水上暴露环境下的红色沉积物特征。构造活动对沉积具有决定性的控制作用,表现在不同时期断裂活动的差异改变了古地貌形态,在断裂和古地貌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六种不同的物质输送通道类型,控制了红层沉积边界的分布及沉积地层的展布,也导致了后期红层的差异剥蚀。
张飞鹏,吴智平,李伟,朱吉昌,付立新,李宏军,楼达,赵勇刚[3](2019)在《黄骅坳陷印支-燕山期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过程》文中指出基于印支-燕山期复杂构造及其叠合过程对深层油气勘探和华北克拉通破坏研究的重要性,以黄骅坳陷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三维地震、岩心、薄片和火山岩测年资料,明确了黄骅坳陷印支-燕山期盆地构造、演化过程及其伴生的火山岩特征,认为印支-燕山期黄骅坳陷经历了多方向挤压向伸展转换的叠合演化过程,提出深层油气勘探2个优势区带.研究结果表明:1)挤压构造样式发育于印支期晚期、燕山早期及燕山晚期;走滑构造样式形成于燕山期;伸展构造样式及伴生火山活动(133 Ma到114.8±2.8 Ma)集中于燕山中期.2)盆地演化经历了印支期(T3)近SN向挤压逆冲,逆冲断裂平均活动速率为-24.4 m/Ma;燕山早期(J1+2)中北区近SN向、南区NW向多向挤压逆冲,近EW向和NE向逆冲断层平均活动速率分别为-7.6 m/Ma和-11 m/Ma;燕山中期(K1)NW-SE向张扭性负反转,断层平均活动速率为22.8 m/Ma;和燕山晚期(K2)区域挤压抬升4个演化阶段.3)与周边地区对比,印支期黄骅坳陷发育近EW向大型背斜,济阳坳陷发育NW向逆断层;燕山早期黄骅坳陷发育NE向逆冲断层,与燕山褶皱带类似;燕山中期,黄骅坳陷发育NE伸展断层,济阳坳陷发育NW向伸展断层.中、北区"新生-古储型"油气区和南区"古生-古储型"油气区为深层油气勘探的2个优势区带.
张岱秀[4](2018)在《东营凹陷中生界构造特征及演化》文中研究说明东营凹陷作为济阳坳陷中的次级构造单元,是我国油气资源丰度最大、勘探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已发现的油气在层系上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绝大多数分布于中部层系的沙河街组,深部层系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对构造发育演化特征认识的不清晰是制约深部勘探的主要原因。中生代是东营凹陷乃至整个渤海湾盆地的重要转型阶段,构造发育、演化、成因机制复杂,通过对东营凹陷中生代构造特征的研究,明确其演化过程、建立演化模式,恢复各阶段的的盆地原型。本论文的研究可以为深层油气勘探提供借鉴,也可以进一步丰富我国东部中生代构造演化研究。东营凹陷中生界构造层划分为下-中侏罗统和下白垩统两个构造亚层,中生界各层系的残留展布受石村-平南-滨西断层影响分为东西两大区域,西部区域远离断层中生界地层厚度逐渐增大;东部区域在陈南断层上盘厚度最大,残余厚度特征整体表现为北西向展布。东营凹陷中、古生界现今断裂体系主要分为NW向、NE向及近EW向三组优势方向断层,其中NW向断层遭受后期NE向和近EW向断裂叠加改造,中、古生界断裂相对浅层较少,构造样式相对简单,表现为伸展和负反转构造样式。东营凹陷中生代主要活动断层均为北西向,与济阳坳陷断层构成整体东南端收敛、北西端撒开的NW(W)向格局,主要发育负反转构造样式,局部发育逆冲断层及褶皱。东营凹陷中生代并不为独立发育的统一凹陷,而是被石村-平南-滨西断层分隔为两大构造单元,属于济阳坳陷区北西向断堑系的一部分。东营凹陷中生代时期早-中三叠世全区接受稳定地层沉积,属于大型内陆沉积;晚三叠世为挤压剥蚀期,北西向逆冲断层开始活动形成地势高差,从而导致剥蚀的差异性,在北西向断层上盘逆冲形成高部位,遭受剥蚀;侏罗纪为压-张转换期,构造作用较弱,受晚三叠世北西向挤压逆冲断层和褶皱控制,地层呈充填-披覆,北西成带分布;早白垩世东营凹陷处于拉张裂陷阶段,受到北西向活动断层负反转形成的张性伸展断层控制,形成北西向半地堑,在断层上盘形成沉降中心,地层由近断层向远处超覆,与下-中侏罗统在剖面上构成两个反向楔形。
张剑,李三忠,李玺瑶,赵淑娟,付旭红,李少俊,兰浩圆,孙文军[5](2017)在《鲁西地区燕山期构造变形: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构造响应》文中研究指明根据近几年对鲁西地区的区域地质调查,本文阐述了燕山期构造变形特征,厘定出NE或NNE向宽缓褶皱和后期的同向逆冲断裂,揭示出一系列NW向张性断裂是由印支期形成的逆冲断裂发生构造反转所致并控制中生代盆地。这些燕山期的构造变形可能是Izanagi板块于中侏罗世—早白垩世向华北地区NWW向俯冲的构造响应。随后,太平洋板块在早白垩世取代Izanagi板块,导致鲁西地区下地壳拆沉,能很好地解释鲁西地区大量130125 Ma多源区的岩浆事件,是华北克拉通破坏的产物。
刘礼洁[6](2016)在《渤海海域潜山结构解析及成因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渤海海域潜山经历了前中生界的建造作用和中生界以来的破坏作用两大阶段,地层发育分布规律不清楚,岩石分类命名多样化,潜山结构和成因机制不明确,制约了对渤海海域潜山构造演化及其动力学机制的深入认识。本论文依托钻井岩心、测井、地震、生物化石、周缘野外露头剖面等资料,以地层学、沉积学和构造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对渤海海域潜山地层进行了系统的划分,详细的研究了地层特征及分布规律,潜山成因类型,并探讨了不同潜山成因类型的主控因素。论文主要成果认识如下:渤海海域古潜山的物质基础是前占近纪地层。通过编制前古近纪地质图认为潜山地层具有受断层控制、环带分布、中部完整、南老北新、东西分带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下盘成山,为凸起区,上盘为凹陷区,前寒武系和古生界主要分布在凸起区,而中生界分布在凸起区之间或凹陷区,尤以渤中凹陷地层分布最厚;凸起区主要分布在海域四周,使其地层表现为“前寒武系”单层结构或“前寒武系-古生界”双层结构,而凸起区之间或凹陷区因有中生界的分布,地层垂向结构分别表现为“前寒武系-中生界”双层结构或“前寒武系-古生界-中生界”三层结构;以南堡凹陷-渤中凹陷为界,南部多分布前寒武系和古生代,北部中生代多;以渤中凹陷-莱州湾凹陷为界,东部主要分布中生界、前寒武系,而西部主要发育前寒武系、古生界、中生界。依据褶皱的轴向,渤海海域主要发育有两组,分别是轴向为近EW向和NE-NNE向,且近EW向褶皱受到NE-NNE向褶皱横跨叠加改造,EW向褶皱枢纽改造后分段性明显。依据断层的几何形态特征和运动方式,渤海海域发育有伸展构造、斜滑构造及反转构造。以花岗岩侵位机制中的底劈上涌对潜山构造有重要的塑造作用。综上结论,将渤海海域潜山划分为侵蚀型、挤压型、伸展型、斜滑型、反转型和底辟型六类。另外,从类别上划分为地貌潜山和构造潜山,从潜山位置上把潜山划分为凸起潜山带、陡坡潜山带、洼槽潜山带、缓坡潜山带和中央走滑潜山带六类,从构造形态上划分为残山、断背山、背斜潜山、断阶潜山、双断山、单断山、负花状、负反转和岩浆作用九小类。渤海潜山成因主要是古生代末至中生代早期定型的近东西向“古亚洲-特提斯构造域”,中生代中、晚期发育的北东向“太平洋构造域”,新生代古近纪断陷定型作用。其中,对潜山内幕起到关键塑造作用的是中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运动,该构造运动主要体现为:早期断裂对潜山内幕塑造作用明显。渤海海域新生代盆地内显着发育有北北东向(或北东向)、近东西向和北西向三组断裂,它们大多数是继承性断裂,继承或部分继承并改造了前古近纪断裂系统。其中,近东西向断裂最早发育,主要于印支期和燕山早期在南北向强烈挤压作用下形成,主要表现为与滑脱有关的堑垒组合构造样式,后期被燕山中、晚期北北东向(或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改造,构造样式变得复杂多样化,因此,喜山再活动时则表现为短而不连续的特征,形成叠置堑垒。北北东向(或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则主要是燕山中、晚期形成发展的,因而,对新生代的断陷作用控制表现的更加突出,体现为:一是受中生代北东向郯-庐断裂控制,渤海海域东部以北北东向(或北东向)断裂控盆,主要表现为堑垒组合、翘倾断块、负花状构造样式;二是受先存北西向断裂控制,渤海海域中、西部相对于东部,北西向断裂的控盆作用明显加强,构造样式更加多样化。
杨庆道[7](2014)在《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条件研究》文中认为楚雄盆地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同时也位于川滇菱形块体南部的滇中次级块体和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大型南北向构造带,是中―新生代特提斯构造动力体系和滨太平洋构造动力体系的联合部位,具有多重大地构造属性。盆地边界由红河断裂、小金河―龙门山断裂和小江断裂等大型岩石圈或地壳断裂所围限,内部由绿汁江断裂等多条基底深大断裂分割。特殊的构造位置决定了楚雄盆地受到周缘多个块体多期推挤作用。在古亚洲洋、特提斯洋及滨太平洋构造动力体系多期联合、复合作用过程中,由盆地边界及盆地内先存基底断裂所夹持的不同构造单元在构造发育及后期改造中彼此间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表现为一定的独立性,经历了层块分异的复杂构造演化过程。针对楚雄残留盆地现今构造极其复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的问题,提出了能量屏蔽作用的类型、形成机制及应对方法、弯线地震勘探技术应用中的若干问题、基于Kirchhoff偏移/反偏移的随机噪声压制方法,以及无井、少井复杂构造区的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活动论和阶段论历史大地构造观为指导,详细分析地震资料所反映的地质信息,对楚雄盆地地震资料进行综合解释。通过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的研究方法,提高了地震资料品质和地震解释的合理性。针对楚雄盆地边界及盆地内部被多条岩石圈或地壳深断裂分割引起不同构造单元表现为各自独立构造演化过程的特点,建立了基底先存断裂在“斜向挤压”作用下的复合(或多因)裂陷作用与裂陷盆地成因模型。应用该模型能较好地解释晚三叠世区域挤压构造背景下楚雄裂陷盆地成因,以及古生代以来层块分异的构造演化过程。结合周缘构造演化背景及盆地内沉积特征,详细分析了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不同构造期盆地原型。在此基础上,对关于楚雄盆地构造演化的一些长期争议的地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解答。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条件具有重要控制作用:三大伸展期在盆地内形成寒武系筇竹寺组、上三叠统云南驿组和普家村组―舍资组三套优质烃源岩,多期升降运动形成上三叠统和侏罗系多套储层,寒武系―奥陶系及上三叠统多套直接盖层和侏罗系―下白垩统、上白垩统―古近系两套区域盖层。燕山期盆地内形成大量平缓褶皱,并开始大规模油气运移,喜山运动对燕山期油气藏强烈改造、破坏和调整。层块分异的构造演化特点也决定了后期改造变形,在盆地内形成多个由基底断裂分割、构造变形强度明显差异的油气保存单元。在油气成藏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东山凹陷中部、平川、双柏、牟定和渡口五个有利油气勘探远景区。
王明健,张训华,张运波,何登发,孙衍鹏,李文涛[8](2012)在《渤海湾盆地临清坳陷东部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剥蚀量恢复与原型盆地》文中研究指明渤海湾盆地临清坳陷东部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不同构造时期盆地性质也不相同。本次研究对临清坳陷东部自晚侏罗世以来的构造演化历史进行了分析,恢复了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的地层剥蚀量和原始地层厚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同一时期的断裂系统图,对盆地发育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临清坳陷东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处于断陷盆地发育阶段;地层剥蚀程度的强弱主要受燕山晚期运动所形成的各种构造的控制,剥蚀厚度呈NE向大小相间分布;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盆地展布方向为NNE向,地层展布主要受断层控制,厚度中心均位于断层上盘。
李伟,吴智平,赵文栋[9](2010)在《渤海湾盆地区燕山期构造特征与盆地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各种地震资料的分析解释、构造解析为基础,对燕山期渤海湾盆地区构造特征与盆地转型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燕山早期渤海湾盆地区以挤压褶皱及逆冲断裂发育为主,在太行山以东、盐山—歧口—兰聊断裂以西地区主要展布方向为NE和NNE向,整体具有西强东弱的特征,在盐山—歧口—兰聊断裂以东的济阳坳陷区,以NW(W)向的逆冲断层发育为主;燕山中期研究区以伸展构造发育为主,在太行山以东、盐山—歧口—兰聊断裂带以西地区断层展布方向主要为N(N)E向,盐山—歧口—兰聊断裂带以东、郯庐断裂带以西、张家口—蓬莱断裂带以南地区主要发育NW(W)向负反转断层,张家口—蓬莱断裂带以北地区以N(N)E向断裂发育为主;燕山晚期以正反转断层及新生逆冲断层发育为主.燕山期渤海湾盆地区发生了三次重要的盆地转型,燕山早期由印支期的挤压隆升剥蚀转型为山间坳陷盆地,燕山中期由山间坳陷转型为强烈的陆内断陷盆地,燕山晚期由陆内断陷盆地转为隆起区遭受剥蚀.区域构造背景的转变是燕山期渤海湾盆地区转型的主控因素,不同构造期盆地的叠加改造造成了研究区前第三系油气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曹珂[10](2010)在《中国陆相白垩系沉积特征与古地理面貌》文中指出陆地是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在陆地上也得到良好的响应。科学界已经认识到:缺乏来自陆地沉积记录的研究,将很难完整而准确地探索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变化的性质和机制。东亚大陆是白垩纪时期最大的陆地,而中国处于东亚大陆东部边缘,白垩纪地层发育,对研究白垩纪构造体制的转变及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白垩纪地层格架的建立是本文的工作基础。本文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补充了大量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地层学数据、生物地层学数据及磁性地层学数据,建立了中国陆相白垩纪地层格架。早白垩世早期地层只在西部地区发育,而早白垩世晚期地层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发育;晚白垩世早期,西北地区地层缺失,东北地区除松辽盆地外地层缺失,华北及东南地区地层分布局限,西南及中南地区地层发育;晚白垩世晚期,东南地区及华北地区地层缺失,西北及东北地区零星分布,西南及中南地区地层发育。对不同地区典型剖面进行了岩相、充填序列及沉积相研究,结合白垩纪沉积盆地的性质讨论了不同地区盆地沉积特征在不同盆地演化阶段沉积特征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将中国陆相白垩纪地层划分为东北地层区、西北地层区、华北地层区、西南地层区、中南地层区及东南地层区。认为西南地层区及西北地层区盆地具有挠曲盆地的性质,在干旱-半干旱气候环境下形成了以红色碎屑岩系为主的河湖相沉积;而东北地层区、华北地层区、中南地层区及华南地层区形成了巨大的裂谷盆地系统,这些裂谷盆地在不同地层区充填序列的差异受构造活动和气候状况共同控制。中国白垩纪古地理面貌的重建是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在白垩纪地层数据库的支撑下,本文限定了白垩纪中国的海陆边界,统计了白垩纪恐龙和“特殊沉积”的分布,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中国白垩纪古地理面貌资料底图》并最终重建了中国白垩纪古地理面貌。早白垩世早期,沉积盆地主要在西部地区发育,中国的古地理面貌为“东高西低”;早白垩世晚期,沉积盆地遍布全国,大兴安岭-太行山-华蓥山一线及祁连山-秦岭-大别山一线分别构成了中国东、西与南、北的分界线,中国东部进入大规模伸展时期。晚白垩世早期,沉积盆地主要发育在中南及西南地层区,古地理面貌特征为“西高东低”,古亚洲高原形成,华北地层区及东北地层区(除松辽盆地外)隆起剥蚀。晚白垩世晚期,西北地层区及东北地层区局部凹陷接受沉积,沉积盆地主要发育在中南及西南地层区,华北高原及东部山脉扩张。
二、渤海湾盆地区燕山期构造特征与原型盆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渤海湾盆地区燕山期构造特征与原型盆地(论文提纲范文)
(1)黄骅坳陷燕山期构造特征及其控盆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燕山运动及期次划分 |
1.2.2 华北东部燕山运动的区域地质背景 |
1.2.3 燕山运动对黄骅坳陷的影响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黄骅坳陷中生代地层发育特征 |
2.1 地层垂向格架 |
2.2 构造层划分 |
2.2.1 构造层划分方法 |
2.2.2 黄骅坳陷构造层划分 |
2.3 中生代地层残余展布 |
2.3.1 下-中三叠统 |
2.3.2 下-中侏罗统 |
2.3.3 下白垩统 |
2.4 中生代原始地层恢复 |
2.4.1 地层剥蚀量的估算方法 |
2.4.2 中生界各构造亚层的地层剥蚀量估算 |
2.4.3 中生界各构造亚层原始地层展布 |
第三章 黄骅坳陷中生界构造特征 |
3.1 断裂发育特征 |
3.1.1 主干断裂发育特征 |
3.1.2 中生界关键界面的断裂平面展布 |
3.2 构造样式 |
3.2.1 挤压构造样式 |
3.2.2 走滑构造样式 |
3.2.3 伸展构造样式 |
3.2.4 反转构造样式 |
3.3 中生界构造特征的分区性 |
第四章 黄骅坳陷燕山期构造格局及其控盆作用 |
4.1 断层活动性分析 |
4.1.1 主干断层的活动速率 |
4.1.2 断层活动性的类型划分 |
4.2 平衡剖面分析 |
4.2.1 北区平衡剖面分析(Ⅰ区) |
4.2.2 中区平衡剖面分析(Ⅱ区、Ⅲ区) |
4.2.3 南区平衡剖面分析(Ⅳ区、Ⅴ区) |
4.2.4 不同方向剖面的伸展率 |
4.3 燕山期古构造格局 |
4.3.1 燕山早期(J_(1+2)) |
4.3.2 燕山中期(J_3+K_1) |
4.3.3 燕山晚期(K_2) |
4.4 构造发育对盆地演化的控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济阳坳陷义和庄—渤南地区孔店组—沙四下亚段构造演化及对沉积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工区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关键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完成的工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2.1 前古近系 |
2.2.2 古近系 |
2.2.3 新近系 |
2.3 区域构造特征 |
第三章 红色层系地层发育特征 |
3.1 红层地层划分 |
3.1.1 红层地层划分思路 |
3.1.2 地层界面识别标志 |
3.2 残留地层发育及展布特征 |
3.2.1 地层格架建立 |
3.2.2 残留地层展布特征 |
第四章 构造发育特征及演化过程 |
4.1 断裂发育特征 |
4.1.1 断裂几何学特征 |
4.1.2 断裂时空差异性分析 |
4.2 构造样式发育特征 |
4.2.1 伸展构造样式 |
4.2.2 伸展-走滑构造样式 |
4.2.3 构造样式差异性分析 |
4.3 断层活动性分析 |
4.4 构造演化特征 |
4.4.1 平衡剖面恢复 |
4.4.2 构造演化分析 |
第五章 古地貌与古物源分析 |
5.1 古地貌背景 |
5.1.1 地层剥蚀量恢复 |
5.1.2 地层原始厚度的恢复 |
5.1.3 古地貌背景恢复 |
5.2 古物源背景 |
5.2.1 物源方向 |
5.2.2 物源通道 |
第六章 沉积特征及构造-沉积耦合关系 |
6.1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6.1.1 相标志特征 |
6.1.2 单井相特征 |
6.1.3 沉积相类型 |
6.1.4 沉积相特征 |
6.2 沉积相空间展布特征 |
6.2.1 沉积相剖面展布特征 |
6.2.2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6.3 构造控沉积作用及沉积模式 |
6.3.1 构造格局控制古地貌形态 |
6.3.2 构造活动控制物质输送通道 |
6.3.3 构造活动控制沉积相展布 |
6.3.4 构造活动控制后期剥蚀 |
6.3.5 沉积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黄骅坳陷印支-燕山期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印支-燕山期构造特征 |
2.1 断裂发育特征 |
2.2 中生代构造样式分析 |
2.2.1 挤压构造 |
1) 印支晚期 (晚三叠世) 挤压构造 |
2) 燕山早期 (早-中侏罗世) 挤压构造 |
3) 燕山晚期 (晚白垩世) 挤压构造 |
2.2.2 走滑构造样式 |
2.2.3 伸展构造样式 |
2.3 中生代火山岩特征 |
3 盆地演化过程分析 |
3.1 印支期古背斜发育阶段 |
3.2 燕山早期挤压逆冲阶段 |
3.3 燕山中期张扭性负反转阶段 |
3.4 燕山晚期区域挤压抬升剥蚀 |
4 印支-燕山期构造演化对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启示作用 |
5 深层油气勘探优势区带 |
6 结 论 |
(4)东营凹陷中生界构造特征及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中生界地层发育特征 |
1.2.2 中生界构造特征 |
1.2.3 中生代构造演化 |
1.2.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东营凹陷中生代构造层发育特征 |
2.1 构造层划分 |
2.1.1 测井泥岩声波时差法划分构造层 |
2.1.2 TOC法划分构造层 |
2.1.3 地震资料划分构造层 |
2.2 东西部构造层(亚层)对比 |
2.3 残留地层展布 |
2.4 构造单元划分 |
第三章 东营凹陷中生代构造特征 |
3.1 中生界断裂体系静态特征 |
3.1.1 中生界主要断裂静态特征 |
3.1.2 中生界断裂平面特征分析 |
3.1.3 中生界构造样式 |
3.2 断裂动态演化特征 |
3.2.1 主要断裂垂向活动性分析 |
3.2.2 切割到中生界断裂的沿承关系 |
3.2.3 平衡剖面和伸展率分析 |
3.2.4 中生代各演化阶段的古构造格局 |
3.2.5 中生代活动断裂的延伸关系 |
第四章 东营凹陷中生代原型盆地格局及演化 |
4.1 区域地质背景分析 |
4.2 中生代地层剥蚀量的计算 |
4.2.1 地层剥蚀量的计算方法 |
4.2.2 中生代地层剥蚀厚度 |
4.3 中生代原型盆地恢复 |
4.4 中生代盆地成因演化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鲁西地区燕山期构造变形: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构造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鲁西地区燕山期构造特征与分期 |
2.1 构造变形分期 |
2.2 NE或NNE向宽缓褶皱 |
2.3 NE或NNE向逆冲断裂体系 |
2.4 NW向张性断裂 |
3 鲁西地区燕山期构造-岩浆递变规律 |
3.1 岩浆岩的源区时空分布 |
3.2 岩浆岩分布的受控因素 |
4 华北东部燕山期构造转换和岩浆事件的动力学机制 |
4.1 华北东部燕山期构造转换动力学机制 |
4.2 华北东部燕山期岩浆动力学机制 |
5 结论 |
(6)渤海海域潜山结构解析及成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选题来源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沉积盆地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
1.3.2 潜山研究现状 |
1.3.3 渤海海域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论文完成主要工作量 |
1.6 论文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1.6.1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1.6.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潜山地层特征 |
2.1 区域地层特征 |
2.1.1 太古界 |
2.1.2 元古界 |
2.1.3 古生界 |
2.1.4 中生界 |
2.1.5 新生界 |
2.2 构造单元划分 |
2.3 构造层的划分 |
2.4 地层特征 |
2.4.1 岩石地层研究 |
2.4.2 年代地层研究 |
2.4.3 生物地层研究 |
2.4.4 地震相研究 |
2.4.5 电性特征研究 |
2.4.6 单井地层划分 |
2.4.7 地层展布特征 |
第3章 潜山构造特征及其类型 |
3.1 褶皱构造 |
3.1.1 近EW向褶皱 |
3.1.2 NNE-NE向褶皱 |
3.2 断裂构造 |
3.2.1 断层基本特征 |
3.2.2 构造样式 |
3.3 岩浆活动 |
3.4 潜山类型 |
第4章 渤海海域潜山动力学机制 |
4.1 平衡剖面原理 |
4.1.1 假设条件及几何模型 |
4.1.2 平衡剖面恢复步骤 |
4.1.3 伸展率概念 |
4.2 平衡剖面分析 |
4.3 潜山发育演化的动力学背景 |
4.3.1 深大断裂和陆内周边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 |
4.3.2 深部动力学机制 |
4.4 潜山发育的动力学机制 |
4.4.1 晚元古代-晚古生代海盆建造阶段 |
4.4.2 中生代三叠纪印支运动发育阶段 |
4.4.3 中生代早、中侏罗世内陆盆地发育阶段 |
4.4.4 中生代晚侏罗-白垩世走滑裂陷盆地发育阶段 |
4.4.5 前古近纪构造对新生代盆地的控制和影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裂陷盆地研究现状 |
1.2.2 原型盆地及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楚雄盆地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研究 |
1.4.1 地震资料采集处理 |
1.4.2 提高信噪比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 |
1.4.3 地震资料构造―岩性解释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1.1 楚雄盆地大地构造位置 |
2.1.2 楚雄盆地区域地层及沉积概况 |
2.1.3 楚雄盆地周缘区域构造带演化 |
2.2 楚雄盆地地壳结构与基底性质 |
2.3 楚雄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
2.4 盆地深部地质特征 |
2.5 楚雄盆地油气勘探现状 |
第三章 楚雄盆地构造特征及构造单元划分 |
3.1 楚雄盆地构造格局 |
3.1.1 楚雄盆地周缘地区断裂特征 |
3.1.2 楚雄盆地内主要断裂特征 |
3.1.3 楚雄盆地构造样式 |
3.1.4 楚雄盆地内主要断裂控盆作用 |
3.2 区域地质事件分析及构造层划分 |
3.3 构造单元划分 |
第四章 楚雄盆地形成与演化 |
4.1 成盆期前变质基底形成与演化 |
4.2 楚雄盆地形成演化及原型盆地 |
4.2.1 震旦纪―早二叠世被动大陆边缘稳定地台发展阶段 |
4.2.2 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地幔柱活动及古特提斯洋板块俯冲升隆阶段 |
4.2.3 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早期大陆边缘断陷―坳陷盆地形成与演化 |
4.2.4 早白垩世中期―古新世克拉通坳陷盆地萎缩阶段 |
4.2.5 始新世以来抬升改造及残留盆地形成阶段 |
4.3 原型盆地叠加复合过程 |
4.3.1 多期构造动力体系的联合与复合 |
4.3.2 多期原型盆地叠合与复合 |
4.3.3 多期构造―沉积迁移 |
4.3.4 层块分异构造演化过程 |
4.3.5 断坳叠合的演化过程 |
4.4 关于楚雄盆地构造演化问题的探讨 |
4.4.1 先存基底断裂多期挤压―裂陷作用及控盆特征 |
4.4.2 晚三叠世楚雄裂陷盆地成因 |
第五章 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5.1 构造演化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 |
5.2 构造演化对储盖组合的控制作用 |
5.3 构造演化对圈闭发育的控制作用 |
5.4 构造演化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 |
5.5 油气勘探有利远景区 |
5.5.1 东山有利油气远景区 |
5.5.2 牟定有利油气远景区 |
5.5.3 平川有利油气远景区 |
5.5.4 双柏有利油气远景区 |
5.5.5 渡口有利油气远景区 |
第六章 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
(8)渤海湾盆地临清坳陷东部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剥蚀量恢复与原型盆地(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区域地质概况 |
3 晚侏罗世以来的构造演化 |
4 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地层剥蚀量恢复 |
5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原型盆地 |
6 结论 |
(10)中国陆相白垩系沉积特征与古地理面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
1.1 白垩纪世界 |
1.1.1 岩石圈——高速大洋扩张和大型火成岩省 |
1.1.2 水圈——海平面变化和OAEs |
1.1.3 大气圈——"温室气候" |
1.1.4 生物圈——快速生物演替 |
1.1.5 白垩纪陆相沉积 |
1.2 中国白垩纪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白垩纪地层 |
1.2.1.1 生物地层学 |
1.2.1.2 同位素年代地层学 |
1.2.1.3 磁性地层学 |
1.2.2 白垩纪古地理 |
1.3 资料基础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实际工作量 2 中国白垩纪地质背景 |
2.1 东亚白垩纪构造格局 |
2.2 白垩纪太平洋构造域演化 |
2.3 燕山运动 |
2.4 郯庐断裂 3 中国陆相白垩纪地层 |
3.1 东北地区 |
3.1.1 东北东部盆地白垩系 |
3.1.2 松辽盆地 |
3.1.3 延吉盆地 |
3.1.4 嘉荫盆地 |
3.1.5 冀北-辽西盆地群 |
3.1.6 东北西部盆地群 |
3.1.7 东北地区白垩纪地层对比 |
3.1.7.1 岩石地层对比 |
3.1.7.2 年代地层对比 |
3.1.7.3 生物地层对比 |
3.1.7.4 磁性地层对比 |
3.2 西北地区 |
3.2.1 鄂尔多斯盆地 |
3.2.2 六盘山盆地 |
3.2.3 民和盆地 |
3.2.4 走廊盆地群 |
3.2.5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与二连盆地 |
3.2.6 塔里木盆地 |
3.2.7 柴达木盆地 |
3.2.8 准噶尔盆地 |
3.2.9 吐鲁番-哈密盆地 |
3.2.10 小结 |
3.3 华北地区 |
3.3.1 胶莱盆地及邻区 |
3.3.2 合肥盆地及邻区 |
3.3.3 苏北-南黄海盆地 |
3.4 西南地区 |
3.4.1 四川盆地 |
3.4.2 楚雄盆地 |
3.4.3 兰坪-思茅盆地 |
3.4.4 小结 |
3.5 中南地区 |
3.5.1 湖南 |
3.5.2 湖北 |
3.5.3 广西 |
3.5.4 小结 |
3.6 东南地区 |
3.6.1 浙江的白垩系 |
3.6.2 江西的白垩系 |
3.6.3 福建的白垩系 |
3.6.4 广东的白垩系 |
3.6.4.1 粤东地区 |
3.6.4.2 粤中、粤北地区 |
3.6.5 海南的白垩系 |
3.6.6 小结 |
3.7 中国陆相白垩纪地层分区 4 中国陆相白垩系沉积特征 |
4.1 理论方法 |
4.2 东北地层区 |
4.2.1 东北东部盆地群 |
4.2.2 松辽盆地 |
4.2.3 东北西部盆地 |
4.2.4 冀北-辽西盆地群 |
4.3 西北地层区 |
4.3.1 鄂尔多斯盆地 |
4.3.2 塔里木盆地 |
4.4 西南地层区 |
4.5 东南及中南地层区 |
4.6 华北地层区 |
4.7 盆地性质及充填序列 |
4.7.1 盆地性质 |
4.7.2 充填序列及其主控因素 |
4.7.2.1 早白垩世早期(Berriasian-Hauterivian) |
4.7.2.2 早白垩世晚期(Barremian-Albian) |
4.7.2.3 晚白垩世早期(Cenomanian-Santonian) |
4.7.2.4 晚白垩世晚期(Campanian-Maastrichtian) |
4.7.3 讨论 5 边界条件确定 |
5.1 海陆分布 |
5.2 白垩纪"特殊沉积" |
5.3 恐龙分布 |
5.4 资料底图及编图原则 6 中国白垩纪古地理面貌演化 |
6.1 早白垩世早期(Berriasian-Hauterivian) |
6.2 早白垩世晚期(Barremian-Albian) |
6.3 晚白垩世早期(Cenomanian-Santinian) |
6.4 晚白垩世晚期(Campanian-Maastrichtian) |
6.5 讨论 7 结论及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孢粉古生物地层学研究成果 附录2 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地层学研究成果 附录3 中国白垩纪恐龙化石统计表 附录4 海相地层证据分布 附录5 论文发表 附录6 个人简历 |
四、渤海湾盆地区燕山期构造特征与原型盆地(论文参考文献)
- [1]黄骅坳陷燕山期构造特征及其控盆作用[D]. 张耀.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2]济阳坳陷义和庄—渤南地区孔店组—沙四下亚段构造演化及对沉积控制作用[D]. 孟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3]黄骅坳陷印支-燕山期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过程[J]. 张飞鹏,吴智平,李伟,朱吉昌,付立新,李宏军,楼达,赵勇刚.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9(04)
- [4]东营凹陷中生界构造特征及演化[D]. 张岱秀.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5]鲁西地区燕山期构造变形: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构造响应[J]. 张剑,李三忠,李玺瑶,赵淑娟,付旭红,李少俊,兰浩圆,孙文军. 地学前缘, 2017(04)
- [6]渤海海域潜山结构解析及成因机制研究[D]. 刘礼洁.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2)
- [7]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条件研究[D]. 杨庆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01)
- [8]渤海湾盆地临清坳陷东部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剥蚀量恢复与原型盆地[J]. 王明健,张训华,张运波,何登发,孙衍鹏,李文涛. 古地理学报, 2012(04)
- [9]渤海湾盆地区燕山期构造特征与盆地转型[J]. 李伟,吴智平,赵文栋.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0(06)
- [10]中国陆相白垩系沉积特征与古地理面貌[D]. 曹珂.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