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现代林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无锡市现代林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关于无锡市现代林业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刘欢[1](2020)在《我国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文中认为水利风景区作为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建设与管理,除了满足地方修复水工程、维系水资源、美化水环境等多层级多方面的需求外,也给当地的生态保护、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明显改善。早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一些基层水管单位就曾经尝试发展水利风景资源从而推进水利旅游。水利部在1997年颁发了《水利旅游区管理办法(试行)》,从2001年至今,水利部分17批次共批准设立了832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但随着时代的推进以及生态文明要求的不断提高,其涌现出的开发不当、管理不善等问题也日益明显。本研究主要包括梳理水利风景区相关政策、法律规定以及发展轨迹,研究分析国内外水利发展的相关法律、政策和管理模式。通过总结我国水利风景区过去在行政管理上成效及优势、问题及不足,探析在机构改革及三定方案出台后水利风景区在机构改革上将会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形势,从而提出良好运行水利风景区管理机制的具体办法以及更好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围绕上述研究内容,采用实地调研、对比研究等研究方法。提出了在管理体制方面完善水利部的水利风景区管理职能、与有关部委建立部际协调机制、明确“条块”关系与职责、加强法规和部门规章保障、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的建议,在管理机制方面加强激励机制、加强激励机制、构建信息基础平台和推动数据开放共享、完善动态监管与退出机制及加强政策研究和第三方评估方面的建议。

于杰[2](2020)在《盐城市不动产统一登记整合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正大力实施机构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将原来分散的登记机构、登记职能等加以整合,以保障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顺利实施,是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的重点、难点。本文以当前盐城市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整合为研究对象,探讨研究盐城市在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整合过程中的现实困境,并加以分析,提出应对这些困境的对策,以期为盐城市更好更快的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提供一些可行的参考。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前期通过查阅不动产登记相关文献资料,详细了解不动产登记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概念,然后,从盐城市不动产统一登记的现实情况出发,进行调查研究,详细阐述了盐城市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的相关情况,并分析了盐城市不动产统一登记在职责整合、机构设立、流程再造、数据现状、系统建设等方面的整合现状,总结分析出盐城市在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整合过程中遇到的四个方面的困境,即登记机构管理运行不顺畅、不动产登记交易一体化难以落实、历史数据整合进展缓慢、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困难,并详细分析了这些困境存在的原因,主要为职能分工不明确和人员不足,部门间利益阻力和缺少资金配套,数据整合不规范和缺乏应对方案,认识不足和缺乏沟通协调机制。最后,本文选取了国内不动产统一登记做的比较好的苏州市、无锡市和宁波市,总结其在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过程中的经验做法,结合盐城市实际情况,提出应对盐城市不动产统一登记整合困境的对策,一是明确登记机构定位和分工;二是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三是规范有序整合历史数据;四是完善经费和人员保障。这些对策的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了当前盐城市不动产统一登记整合困境,为更好更快的推进盐城市不动产统一登记进程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参考。

陈进[3](2020)在《福建省莆田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乡镇政府行为研究》文中认为十九大报告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乡镇政府作为落实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的关键执行者,要坚持发挥主导作用,从思路上、规划上把好方向。①首先,本文的研究从对乡镇政府、乡村振兴战略、政府行为等概念明确定义,以政府职能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等公共管理学理论作为理论支撑,从政策制定与落实、提供公共产品、监督评价三方面对莆田市乡镇政府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政府行为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其次,走访村居乡镇一线开展访谈调查,探讨分析乡镇政府行为存在问题及原因,针对乡镇政府行为从政策制定和落实、提供公共产品、监督评价三个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乡镇政府政策制定与落实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政策制定落实存在机械性、政策制定落实与群众需求不对等;乡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供给不平衡、供给效率低下;乡镇政府在监督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完成上级的考评外,没有立足本镇的具体情况,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增设考评选项,缺乏群众参与评价机制、政策执行和政策监督均由政府同一主体开展实施等问题。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乡镇政府职能界定不清、乡镇政府人才队伍素质有待提升、农民群众思想观念滞后性、财政投入不足、监督评价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的。最后,在总结借鉴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两个国内的先进经验基础上,提出完善莆田市乡镇政府行为的建议对策:一是完善政府运行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来强化政策制定与落实的保障,二是从完善财政供给保障机制、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等方面优化乡镇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质量,从优化政府决策机制、优化考核指标体系两方面来优化乡镇政府监督考核机制。

张欣[4](2020)在《我国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环境资源纠纷案件数量也呈直线增长趋势。因为环境纠纷本身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传统司法机制已经不能完全涵摄环境资源纠纷案件本身的特性,加上绿色理念的提出与倡导,所以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逐渐成为环境司法发展的必然选择。虽然目前我国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已呈现出规范化的雏形,但是随着审判实践的推进,其在制度设计、程序规则指引、机构建制、人员配置、裁判文书构成等方面,陷入了“瓶颈期”。故此,本文对我国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的法律依据、诉讼模式、机构设置、裁判文书构成等现状进行分析,检视其中的问题,对我国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提出完善建议,使其能够更加有效地运行。本文共包括以下六章:第一章对我国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现状进行论述。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总结出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对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的概念、特征、理论基础进行论述。通过对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的概念及三个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要基于界权理论、环境公平理论、权利救济理论为专门化的人员配置、专门化的机构建制、专门化的程序规则指引、专门化的制度设计、专门化的裁判文书等各个要素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只有构成要素的完善才能使其机制正常的运行。第三章对我国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图表列明的方式更直观地显示出我国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的现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总结:第一,我国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的法律依据;第二,我国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的诉讼模式;第三,环保法庭的设置情况;第四,环境裁判文书的形式与内容。第四章对我国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在对我国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现状进行深层次分析的基础之上,从审理过程的视阈下总结出专门化审判机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法律体系不够系统化;第二,审理程序规则支撑不足;第三,审判机构设置合理化程度欠缺;第四,裁判文书实体层面规范化程度不够,以此来说明我国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实则处于“遇冷”的状态。第五章对域外典型国家的环境审判机制进行论述。分别从受案范围、诉讼规则、审判人员、审判机构、调解制度等几个维度进行展开,总结出了各个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在审判实践中我国可以借鉴其精华,有选择地予以适用。第六章对完善我国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的建议进行归纳,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针对目前我国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构建统一法律体系、建立专门化的审判程序规则、规范专门化的环境审判机构、优化裁判文书的规范化要求等四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

杜俊奇[5](2020)在《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外公职人员中一直存在着腐败现象,而且党外公职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其腐败问题也开始空前凸显,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中,腐败问题还表现的相当严重。党外公职人员分布在各领域、各层级,在各级政府、各个岗位充当重要角色,有职有权,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如何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而必须直面和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相关部门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由于监督机制与现实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监督问题仍然处于薄弱状态。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总体上说,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全面系统的研究尚不充分,对这一群体的腐败程度、形式、原因等实证研究非常不足,具有建设性和应用性的对策建议更是不多。从我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这一时代的宏伟大业来看,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问题的研究,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共产党(即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即参政党)互相监督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将全面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的迫切需要。本文主体内容分为逻辑紧密关联的五章。逻辑起点首先在理论层面阐发了关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必须厘清的几个基础性问题,介绍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体内容、制度基础、法理依据和监督的必要性;然后运用历史和比较的方法追溯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发展历程,分析目前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继而用实证研究、尤其是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现状、成因和特征;论证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强化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和显着成效;最后,就如何强化、细化、实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特别是政治敏感度和政策性比较强的宗教界、工商联、村委会三个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从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维度提出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的意义在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这一事关我国反腐败成效而迄今很少受到关注的问题做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内调外研获得了翔实的一手数据;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尤其是对特殊群体的监督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从而对国家监察机制改革和推进反腐败事业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张红伟[6](2019)在《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但是也人口众多,在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几十年中,始终要求在各行各业落实集约化发展的理念。就土地资源管理而言,凭借着我国国家制度的优势,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地集约利用制度体系经历了从建立到相对比较完善的过程,对于提升我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背景下,还是出现了建设用地无序扩张、耕地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撂荒现象严重等问题,虽然现阶段的土地集约利用制度较大程度上遏制了以上问题的发展,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根除以上现象。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国家经济发展路径已经从单纯追求经济总量转变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的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强调以生态环境为刚性约束的绿色发展。而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自然资源管理体系也正在重塑。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有必要重新梳理土地集约利用理念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两方面的演化路径,进而构建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从而科学刻画土地集约利用特征,在考虑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的基础上,制定差异化的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及体系,这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等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内外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较为丰富,主要集中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理念内涵、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或者测度方法。国外较少从地类的角度出发,较多考虑的是农业发展和城市发展,侧重于从时间尺度探讨影响因素与集约利用的关系及规律。国外研究的系统性思维较为明显,根据发展规律指导管理政策制定的思路值得借鉴,但是不利于具体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的制定,而国内研究侧重于数量的管控,有利于具体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新的时代背景下,资源节约集约、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优先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本文以区域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地关系理论、新型城镇化理论、生态文明理论为理论指导,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开展其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现实必要性和科学研究价值;进而分析了现阶段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对土地集约利用管理的新要求,从针对对象、理念内涵、技术体系和预期目标上界定了本文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以新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为基础,构建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评价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并分析了其描述性统计特变量特征;通过空间自相关度量模型、时空跃迁分析、空间耦合协调模型等探索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其次,分析了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引入相关模型对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分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估及分区、经济结构差异测度及分区结果为基础,结合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分别从经济发展优先视角和资源环境保护及利用优先视角下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揭示了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分异特征。基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分别测算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指数、耕地集约利用指数和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指数。从描述性统计规律上来看,长江经济带同一指数不同评价单元的水平均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态,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的单元居多,且多分布在长江的中游和上游,而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的单元则均主要分布在长江的下游。在时间上看,建设用地高值区和低值区的分布越来越分散,而耕地与其相反。而从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指数可以发现,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较于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分布较为集中,指数较小的单元和较大的单元均居多且分别集中于长江的中游和下游,高值区和低值区分布的集中程度变化较小。进一步从空间自相关性和耦合协调性角度来看,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耕地和土地综合集约利用水平均呈现出较高的空间自相关性,从明显性上来看,依次为综合土地、耕地和建设用地,从时间尺度上看,建设用地的空间自相关性波动最大,从时空跃迁分析结果来看,发生空间相关性跃迁的较少,但是在空间自相关的显着性跃迁上较明显;而基于Getis-Ord Gi*的空间耦合协调度模型和传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计算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耦合度整体上处于极高的水平,耦合度是极好的状态,但是协调性较差,基本没有形成互相促进的协调发展格局,无论是空间的耦合度还是协调度随时间的变化均呈现出较小的变化,且整体上长江经济带建设用地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协同性较差,集约利用水平较低的地区的协同性则呈现出较好的局面。(2)全面阐释了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通过对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内涵进行分析,论证了其定义的理论依据;而通过其影响机制分析,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是同时发生且存在的;同时,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又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促进或者抑制的作用;基于构建的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测度指标体系,结合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发现长江经济带环境压力水平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明显的正向的作用关系和资源消耗水平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明显的负向的作用关系。另一方面,从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来看,经济结构的空间关联、地理集中程度等经济结构特征均影响着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而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效应分解来看,整体上,三产业无论是对建设用地还是耕地的影响均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从建设用地角度来看,第一产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第二产业的直接效应为负,但是间接效应为正;然而第三产业的直接效应为正,但是间接效应为负。从耕地角度而言,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但是第三产业的直接效应为正,间接效应为负。以上研究结果为实现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经济转型和土地集约利用协同发展的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构建提供了重要依据。(3)构建了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协同下的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体系。首先,从理论上构建了以土地集约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区为基础,考虑经济发展优先和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最终实现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土地集约利用和经济转型发展相协同的差异化管控路径,以路径指导差异化管控政策的制定,最终形成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影响下的差异化管控思路。其次,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为依据,基于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别进行分区,分别分为一级区、二级区、三级区、四级区;以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的平均值作为基础,基于Kmeans聚类方法分别将长江经济带不同的评价单元按照资源消耗-环境压力强度进行分区,分别分为最高环境压力区、较高环境压力区、较低环境压力区、最低环境压力区和最高资源消耗区、较高资源消耗区、较低资源消耗区和最低资源消耗区;基于构建的长江经济带经济结构差异测算方法,从长江经济带地理集中程度的特征来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和经济总量区域并不一定是重叠的,只有第二产业与经济总量的地理分布是重叠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均呈现出较强的区域集中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而基于专业化程度对长江经济带主导产业进行分区,分区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不同评价单元可以分为第一产业主导区、第二产业主导区、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主导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二产业主导区和第三产业主导区;第三,以以上三者的分区结果为基础,依据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思路,从经济发展优先视角、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下分析了土地集约利用提升和方向调整的差异化管控思路。有助于充分发挥区域协同效应,为最终实现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刘晓永[7](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冯志峰[8](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蒲向军[9](2017)在《基于生态效益的城乡耦合特征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动力不足、资源约束收紧、城乡差距拉大、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城乡剪刀差从经济领域蔓延到社会领域,继而到环境领域,出现城乡关系失衡。在城乡发展领域,迫切需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内涵,以追求转型、绿色、健康为核心目标,深入研究城乡关系,探索城乡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的转变。城乡耦合侧重从“自下而上”角度进行城乡互动研究,客观揭示城乡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和特征,反映城乡统筹等工作的实效,以利于科学认识城乡发展规律和开展城乡统筹工作。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空间载体,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根本性的作用。生态文明强调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倡导人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协同进化。近年来我国也提出了“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要求。本文提出进行生态视角下城乡耦合特征研究的命题,以系统揭示生态视角下城乡互动的客观规律,为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的我国城乡发展提供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城乡生态效益是从生态与城乡居民活动两个维度入手,综合考虑城乡居民各种经济社会活动的效能及其环境影响,城乡生态效益兼顾了城乡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子系统。为了从生态视角下揭示我国城乡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科学客观的反映城乡统筹工作的实效,为我国未来城乡统筹发展模式提供科学基础,本文提出以城乡生态效益作为城乡耦合研究的重要手段,运用城乡经济生态效益、社会生态效益、环境生态效益进行城乡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环境系统耦合的研究思路,从两个层面构建基于生态效益的城乡耦合特征研究的框架和路径:(1)系统层面,以城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切入点,进行基于生态效益的城乡耦合特征研究。通过确定城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内容和指标体系,分析比较城乡整体、城镇、乡村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指标的变化,经济社会效能与环境影响的耦合状况和变化,城镇、乡村的综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以及基于综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城镇-乡村耦状况和变化,揭示城乡不同系统间的耦合特征;(2)空间层面,以城乡环境生态效益为切入点,以生态用地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基于生态用地的城乡耦合特征研究。通过将研究范围划分为城市地区、乡村地区和城乡交错区,比较分析以上区域不同时期的生态用地、生态用地效能的变化,以及城市地区-城乡交错区、城乡交错区-乡村地区、城乡整体的生态用地效能耦合状况,揭示城乡不同空间的耦合特征。本文提出了综合应用多种量化分析技术,对城乡系统和空间耦合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的方法,包括应用RS/GIS技术获取城乡耦合的表征指标和基础数据,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生态效益指标体系和生态用地效能指标体系构建,应用RS/GIS技术进行城乡生态用地变化分析,应用熵值法进行指标权重确定,应用功效函数分析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和生态用地效能,应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不同层级、不同系统和不同空间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多层面、多系统、多尺度的城乡耦合特征研究。基于生态效益的武汉市城乡耦合特征显示:产业发展方面,武汉市城乡在产业领域联系日益紧密。然而在产业的生态化转型和升级方面,城镇和乡村呈现不同的趋势,城镇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排放逐步脱钩,城镇经济增长对环境的依赖不断降低,而乡村经济增长仍然依赖于化肥农药薄膜等农业物资大量的投入,农村产业生态化提升滞后于城镇。居民生活环境方面,武汉市城乡居民的能源消耗和生活垃圾是改善武汉市城乡人居自然环境的重点,但乡村的社会生态效益低于城镇的社会生态效益,反映出武汉市城乡发展中的城乡居民生活环境二元化特征。自然生态环境方面,武汉市城乡生态用地变化及相互作用呈现出鲜明的时空特征。基于生态效益的武汉市城乡耦合问题显示,在产业方面,武汉市城乡产业生态化发展差距加大,农业升级转型滞后;居民生活环境方面,武汉市城乡质量改善差异明显,乡村环境建设有待加强;生态环境方面,武汉市城乡变化分异,乡村生态用地效能下降。武汉市城乡耦合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为城乡经济统筹中,关注经济增长,对产业生态化同步提升重视不够;城乡社会统筹中,关注生活物质条件改善,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城乡环境统筹中,关注城市地区和都市发展区生态用地保护和建设,对乡村地区的生态用地保护重视不够。本文最后提出了武汉市城乡耦合发展的建议,包括加强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复合系统综合统筹和城市地区-城乡交错区-乡村地区生态用地的空间统筹。

霍艳虹[10](2017)在《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和贯通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先人在工业化到来之前通过与自然不断斗争最终与其和谐相处的产物,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且珍贵的物质与文化遗产汇集廊道。她一方面历经着2500多年的朝代更迭依然保持生命力,另一方面她贯穿我国南北五大水系、三大平原、四省两市,哺育了沿线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她是名副其实的“活着的”、与众不同的超大型线性文化景观遗产,她同时具有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京杭大运河申遗的成功标志着世界对这个独有的大型线性水利遗产、运河流域文化和巨型活态文化景观的认可和肯定,也是对我国古今水利成就以及中华文化的体悟与尊重。本研究正是在大运河后申遗时代的背景下,以及前人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展开的,试图以“文化基因”的视角深入挖掘京杭大运河自身存在的文化价值以及文化演进、传承的特点,通过对她的整体性研究,寻找不同地域文化下京杭大运河水文化传承的共性,以期更好地对大运河水文化遗产做出整体性、完整性、连续性的保护措施。研究借鉴了现代分子生物学中关于基因、基因表达、系统发生学等相关概念,从系统进化理论入手,探讨“文化基因”的传承方式和进化路径,结合生物学系统发生分析的方法构建京杭大运河水文化系统发生树模型,直观描述水文化之间的演进关系。在风景园林学科研究范围内,选择具有代表性“文化基因”的淮安传统民居和扬州园林作为个案展开研究,挖掘共性中的个性,突出表现水文化遗产保护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同时也彰显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特色魅力。希望通过从整体到个案再到整体的研究,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开拓新思路、提供新方法,为城市文化基因的挖掘、历史演进规律再现、历史记忆恢复以及地方情感的建立提供素材,为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设计提供可靠的设计依据。在风景园林学领域引入现代分子生物学中的相关概念、方法和理论,其目的在于厘清庞大且繁杂的京杭大运河水文化系统,构建完整科学的系统发生树模型,以一种动态进步的眼光去审视文化的演进和发展,有利于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快速抓住自己领域的研究内容和重点,找到与其他领域之间内在的关系进行交叉研究。这是一个全新且不成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采用开放的结构形态,所研究的内容相互之间关系密切又各成体系,需要大量的实例和实践进行验证。因此,论文结尾处并没有急于归纳最终论断,以期为今后研究留下扩充和调整的余地。

二、关于无锡市现代林业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无锡市现代林业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水利风景区存在的功能价值
        1.3.2 水利生态开发管理体制上的问题研究
        1.3.3 水利评价体系管理上的问题研究
        1.3.4 水利风景区日常管理上的问题研究
        1.3.5 水利政策法律管理上的问题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5 理论基础
        1.5.1 公共产品理论
        1.5.2 府际关系理论
        1.5.3 多中心治理理论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归纳对比法
        1.6.3 实地调查法
第二章 水利风景区发展历史与现状
    2.1 我国水利风景区发展的基本概况
        2.1.1 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历程
        2.1.2 类型的划分与功能
    2.2 水利风景区的发展现状
第三章 我国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特征与困境分析
    3.1 我国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特征—宏观层面
        3.1.1 .水利风景区建设的主管机构及领导体制
        3.1.2 .水利风景区作为管理对象的运行特点
    3.2 我国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特征—微观层面
        3.2.1 水管单位直接管理模式
        3.2.2 管委会管理模式
        3.2.3 独立公司管理模式
    3.3 水利风景区存在的主要矛盾与突出问题
        3.3.1 水利风景区管理方面的主要矛盾
        3.3.2 水利风景区在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
第四章 水利风景区管理改进和提升的相关建议
    4.1 管理体制方面的建议
        4.1.1 完善水利部的水利风景区管理职能
        4.1.2 与有关部委建立部际协调机制
        4.1.3 明确“条块”关系与职责
        4.1.4 加强法规和部门规章保障
        4.1.5 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
    4.2 管理机制方面的建议
        4.2.1 加强激励机制
        4.2.2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
        4.2.3 构建信息基础平台和推动数据开放共享
        4.2.4 完善动态监管与退出机制
        4.2.5 加强政策研究和第三方评估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2)盐城市不动产统一登记整合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技术路线图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不动产登记
        2.不动产统一登记
    (二)理论基础
        1.交易成本理论
        2.新公共服务理论
二、盐城市不动产统一登记整合现状
    (一)盐城市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基本情况
        1.分散登记时期
        2.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
        3.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成效
    (二)盐城市不动产统一登记整合现状
        1.职责整合
        2.机构设立
        3.流程再造
        4.数据现状
        5.系统建设
三、盐城市不动产统一登记整合困境和形成原因分析
    (一)盐城市不动产统一登记整合困境
        1.登记机构管理运行不顺畅
        2.登记交易一体化难以落实
        3.历史数据整合进展缓慢
        4.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困难
    (二)盐城市不动产统一登记整合困境形成原因分析
        1.职能分工不明确和人员不足
        2.部门间利益阻力和缺少资金配套
        3.数据整合不规范和缺乏应对方案
        4.认识不足和缺乏沟通协调机制
四、其它城市不动产统一登记整合经验借鉴和启示
    (一)其他城市不动产统一登记整合经验介绍
        1.因地制宜,统筹协调打造“苏州模式”
        2.创新服务,无锡构建“四全”新体系
        3.敢为先行,宁波搭建“一三四”平台
    (二)经验启示
        1.政府主导的工作推进机制
        2.因地制宜的职能分工定位
        3.合理有序的历史数据整合
        4.协调统一的信息共享机制
五、应对盐城市不动产统一登记整合困境的对策
    (一)明确登记机构定位和分工
        1.明确职能定位
        2.理清职责分工
    (二)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1.建立政府统筹的工作推进机制
        2.健全信息共享机制
    (三)规范有序整合历史数据
        1.数据规范化处理
        2.建立会商制度
    (四)完善经费和人员保障
        1.完善经费保障
        2.加强人员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福建省莆田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乡镇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外文献综述
        (一) 乡村建设内涵界定及影响因素
        (二) 乡村建设模式研究
        (三) 乡村建设乡镇政府行为实践研究
        二、 国内文献综述
        (一) “美丽乡村”建设内涵界定
        (二) “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
        (三) “美丽乡村”建设乡镇政府行为实践研究
        (四)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建设研究
        (五) 乡村振兴战略与政府行为研究
        (六) 乡村振兴战略中政府作用的研究
        三、 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之处
        一、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一) 研究方法
        三、 论文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之处
        (一) 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 乡镇政府相关概念
        二、 乡村振兴战略
        三、 政府行为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 政府职能理论
        二、 公共产品理论
第三章 莆田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乡镇政府行为发展历程及现状
    第一节 莆田市乡村发展战略演变历程
        一、 新农村建设
        二、 美丽乡村建设
        三、 乡村振兴战略
    第二节 莆田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乡镇政府行为现状
        一、 乡镇政府组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导小组
        二、 莆田市乡镇政府的政策制定落实行为现状
        (一) 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二) 打造宜居乡村
        (三) 加强村级精神文明建设
        (四) 多措并举确保农村有效治理
        (五) 全面提升农民保障
        三、 莆田市乡镇政府的提供公共产品行为现状
        (一) 产业兴旺方面乡镇政府的提供公共产品行为
        (二) 生态宜居方面乡镇政府的提供公共产品行为
        (三) 乡风文明方面乡镇政府的提供公共产品行为
        (四) 治理有效方面乡镇政府的提供公共产品行为
        (五) 生活富裕方面乡镇政府的提供公共产品行为
        四、 莆田市乡镇政府的评价监督行为现状
        (一) 产业兴旺方面乡镇政府的评价监督行为
        (二) 生态宜居方面乡镇政府的评价监督行为
        (三) 乡风文明方面乡镇政府的评价监督行为
        (四) 治理有效方面乡镇政府的评价监督行为
        (五) 生活富裕方面乡镇政府的评价监督行为
第四章 莆田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乡镇政府行为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莆田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乡镇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
        一、 乡镇政府政策制定与落实存在的问题
        (一) 政策制定落实存在机械性
        (二) 政策制定落实与群众需求不对等
        二、 乡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 乡镇政府在监督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莆田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乡镇政府行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乡镇政府职能界定不清
        二、 乡镇政府人才队伍素质有待提升
        三、 政府宣传引导力度不够
        四、 财政投入不足
        五、 监督评价体制机制不健全
第五章 国内参考经验及借鉴
    第一节 国内案例做法
        一、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
        二、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
    第二节 经验借鉴
第六章 莆田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乡镇政府行为的完善建议
    第一节 强化政策制定和落实保障
        一、 完善政府运行机制
        二、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第二节 优化乡镇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质量
        一、 完善财政供给保障机制
        二、 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公共产品的供给
    第三节 优化监督考核机制
        一、 优化政府决策机制
        二、 优化考核指标体系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我国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2 我国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的概述
    2.1 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的含义及特征
        2.1.1 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的含义
        2.1.2 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的特征
    2.2 我国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的理论基础
        2.2.1 界权理论
        2.2.2 环境公平理论
        2.2.3 权利救济理论
3 我国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的现状
    3.1 我国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的法律依据
        3.1.1 相关法律规定
        3.1.2 相关法律制度
    3.2 我国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的诉讼模式
        3.2.1 环保法庭呈现不同的审判模式
        3.2.2 环境审判过程中的相关程序规则
    3.3 环保法庭设置情况
        3.3.1 环保法庭呈现的组织形式
        3.3.2 环境审判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3.4 裁判文书的形式与内容
        3.4.1 形式上的裁判文书
        3.4.2 内容上的裁判文书
4 我国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之运行困境
    4.1 法律体系不够系统化
        4.1.1 上位法缺失
        4.1.2 法律对司法制度的供给不够
    4.2 审判程序规则支撑不足
        4.2.1 受案范围过窄且不够统一
        4.2.2 原告资格范围局限
        4.2.3 原被告的举证范围模糊
        4.2.4 费用较高致使原告怠于诉讼
    4.3 审判机构设置合理化程度欠缺
        4.3.1 组织形式的规范化程度不够
        4.3.2 审判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欠缺
    4.4 裁判文书实体层面规范化程度不够
        4.4.1 事实认定-证据综合分析不到位
        4.4.2 裁判理由-说理论证不充分
5 域外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的考察及启示
    5.1 域外典型国家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
        5.1.1 美国环境审判机制
        5.1.2 瑞典环境审判机制
        5.1.3 澳大利亚环境审判机制
        5.1.4 印度环境审判机制
        5.1.5 日本环境审判机制
    5.2 域外典型国家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5.2.1 对于确定受案范围的启示
        5.2.2 对于构建诉讼规则的启示
        5.2.3 对于规范机构设置的启示
        5.2.4 对于完善庭前会议制度的启示
6 我国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的完善
    6.1 构建统一法律体系
        6.1.1 制定上位法
        6.1.2 相关制度法定化
    6.2 建立专门化的审判程序规则
        6.2.1 扩大并统一受案范围
        6.2.2 适当扩大原告主体资格
        6.2.3 细化举证责任范围
        6.2.4 降低或免除诉讼费用
    6.3 规范专门化的环境审判机构
        6.3.1 规范并整合审判组织形式
        6.3.2 建立环境专业化审判团队
    6.4 优化裁判文书的规范化要求
        6.4.1 事实认定-综合分析全部证据
        6.4.2 裁判理由-具体阐述说理论证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一)实践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国内学界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三)对决策层关于统一战线相关文献的解读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实证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五、内容与框架
    六、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创新之处
        (二)研究难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若干基本问题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与构成
        一、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阐释
        (一)“公职人员”的概念
        (二)“党外”的概念
        二、党外公职人员来源与构成
        (一)我国政治体制中“党外公职人员”的来源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分类构成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培养选拔、任用与管理
        一、党外公职人员培养选拔政策
        二、党外公职人员任用政策的历史沿革
        (一)建国初期的任用政策
        (二)改革开放后的任用政策
        (三)进入21世纪后的任用政策
        (四)新时代选拔任用的政策
        三、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管理
        (一)对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引导
        (二)优化党外干部管理结构。
        (三)选好配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
        (四)选好选准主委。
        四、党外公职人员从政优势
        (一)政治优势
        (二)智力资源优势
        (三)利益表达优势
        (四)社会活动优势
        五、党外公职人员不同时期在体制内的作用
        (一)建国初期
        (二)改革开放初期
        (三)新时期
        六、党外公职人员使用现状
        (一)中央越来越重视,阵营越来越壮大
        (二)实职正职比例增大,切实保障有职有权
        七、制约党外公职人员培养使用的因素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二、社会公众与媒体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三、民主党派对担任公职的党内成员内部监督
        四、各级监察委员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第四节 民主党派党内监督概述与成效分析
        一、内部监督内容
        二、内部监督实践
        三、内部监督成效
        四、在内部监督中对腐败问题的处置
        五、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制度基础和法理依据
        一、制度基础
        (一)人民代表大会政体制度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党制度
        二、法理依据
        (一)根本法依据
        (二)专门法依据
        (三)行业法依据
        (四)有关法规依据
    第六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重要意义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
        二、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我国民主监督的重要补充
        三、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要求
        四、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要求
        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国家监察法的内在要求
第二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与主要问题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
        一、民主革命时期,监督雏形显现
        二、建国初期,监督方针确立
        三、整风反右时期,监督出现挫折
        四、“文革”时期,监督遭受破坏
        五、改革开放时期,监督恢复完善
        六、“十八大”后,监督成熟定型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成效
        一、思想认识不断深化
        二、监督机制逐步完善
        三、监督效果初步显现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问题
        (一)监督意识不够清晰,监督观念亟待提高
        (二)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监督体系亟待完善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特殊性给监督带来的难点
        (一)党外公职人员界别分布具有特殊性
        (二)党外公职人员管理体制具有特殊性
        (三)党外公职人员任职情况具有特殊性
        (四)党外公职人员廉政意识具有特殊性
        (五)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倾向具有特殊性
        (六)政治参与呈现多元化、差异性
        三、特殊领域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难点
        (一)宗教界
        (二)工商联
        (三)村委会
第三章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与特点分析
        一、不同层级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特点的异同分析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共同点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不同点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异同分析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共同点
        (一)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二)公共权力发生异化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不同点
        (一)内外监督不力
        (二)外部环境影响
第四章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意义与成效
    第一节 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意义
        一、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反腐败斗争的现实意义
        (一)为反腐彻底性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二)为反腐高效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机制保证
        (三)为反腐持续性提供了有力的法理机制保证
        二、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
        (一)强化了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领导
        (二)实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全面覆盖
        (三)法定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权力来源
        (四)创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方法路径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尚需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
        (一)提升政治站位,以大作为彰显监督的权威性
        (二)遵循五条原则,以科学性增强监督的实效性
    第二节 监察法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和惩治的效用
        一、监察法对全面深入开展反腐败的积极意义
        (一)保证了监察机关的独立性
        (二)实现了监察范围的全覆盖
        (三)界定了监察职能和监察权限
        (四)创新了以“留置”措施取代“两规”、“两指”措施
        (五)强化了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二、监察法对于预防和惩治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特殊作用
        (一)统领推进作用
        (二)警示威慑作用
        (三)法治保障作用
        三、监察法尚需进一步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与惩处的操作性
第五章 加强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性思考
    第一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二、坚持问题导向
        三、坚持立体监督
        四、坚持务实管用
        五、坚持理论创新
        六、坚持用权公开
    第二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路径
        一、加强民主党派队伍建设
        二、加强廉政宣传教育
        三、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四、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五、加强党派本体内部监督
        六、加强反腐统筹协调
        七、加强社会舆论制约
    第三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工作机制
        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机制
        二、专项巡察监督机制
        三、谈心谈话机制
        四、失察责任追究机制
        五、廉政诫勉机制
        六、重要情况报告与通报机制
        七、法治制约权力机制
        八、自律约束权力机制
    第四节 对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对村委会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学习宣传监察法力度,形成“不敢腐”的强大法律震慑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关紧“不能腐”的权力制约制度笼子
        (三)注重思想政治建设,营造“不想腐”的廉政勤政氛围
        二、对宗教界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依法进行政治监督,精准贯彻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
        (二)依法进行财务监督,对宗教界财务实行规范化管理
        (三)依法进行组织监督,确保各宗教团体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高素质宗教界代表人士手中
        (四)依法进行思想监督,增进宗教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三、对工商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私企腐败监督,填补党和国家反腐综治体系空白点
        (二)精准做好考察评价,把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入口关节点
        (三)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聚焦严控政商交往活动廉政风险点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正文数据表格
附录二 关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情况的访谈提纲
附录三 关于对民主党派内部监督专题调研提纲
附录四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后记

(6)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相关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
        2.1.2 土地集约利用
        2.1.3 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
        2.1.4 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区域经济学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人地关系理论
        2.2.4 新型城镇化理论
        2.2.5 生态文明理论
    注释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范围界定
        3.1.1 “长江经济带”概念的来源
        3.1.2 长江经济带范围及研究单元
    3.2 研究区概况
        3.2.1 区位条件
        3.2.2 自然地理条件
        3.2.3 自然资源概况
        3.2.4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处理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时空分异特征
    4.1 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
        4.1.1 土地集约利用实践历程
        4.1.2 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新要求
        4.1.3 自然资源管理体系重塑背景下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框架
    4.2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2 评价方法选择
        4.2.3 结果初步分析方法
        4.2.4 评价结果分析
    4.3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分异特征
        4.3.1 空间自相关度量模型构建
        4.3.2 空间自相关性测度结果与分析
        4.3.3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4.3.4 耦合协调性测度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
    5.1 影响机制分析
        5.1.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
        5.1.2 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
    5.2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
        5.2.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测度指标选取
        5.2.2 影响机制检验模型选择
        5.2.3 回归结果及影响效应分析
    5.3 经济结构差异对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机制的实证检验
        5.3.1 经济结构差异的表征
        5.3.2 影响机制检验模型构建
        5.3.3 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5.3.4 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差异化管控
    6.1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经济结构差异影响下的分区管控思路
    6.2 土地集约利用、资源环境承载状态和经济结构差异分区
        6.2.1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区
        6.2.2 资源环境承载状态评估及分区
        6.2.3 经济结构差异测度及分区
    6.3 基于分区结果的不同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6.3.1 经济发展优先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6.3.2 资源环境利用及保护优先视角下的差异化管控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1.3.1 研究方法
        1.3.2 参数选择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1.5 研究契机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估算方法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2.2.2 秸秆还田
    2.3 讨论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2.3.4 对策和建议
    2.4 小结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估算方法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3.3 讨论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3.3 问题及建议
    3.4 小结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估算方法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4.3 讨论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4.3.2 问题及建议
    4.4 小结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估算方法
        5.1.2 数据来源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3 小结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估算方法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6.1.3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6.3 讨论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4 小结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估算方法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7.1.3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7.3 讨论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7.3.2 对策建议
    7.4 小结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8.1 材料与方法
        8.1.1 估算方法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8.1.3 数据处理
    8.2 结果与分析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8.3 讨论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8.3.3 对策建议
    8.4 小结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9.1 材料与方法
        9.1.1 估算方法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9.1.3 数据处理
    9.2 结果与分析
        9.2.1 养分需求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9.3 讨论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9.4 小结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致谢
作者简历

(8)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一)现实问题聚焦
        (二)问题研究意义
        (三)问题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9)基于生态效益的城乡耦合特征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乡互动规律研究的重要性
        1.1.2 生态文明理念的时代要求
        1.1.3 学科交叉研究城乡关系的必要性
        1.1.4 武汉市的代表性和示范性
    1.2 研究目标及选题来源
        1.2.1 研究目标
        1.2.2 选题来源
    1.3 研究内容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和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1.5.1 研究对象
        1.5.2 数据来源
    1.6 研究意义
        1.6.1 理论意义
        1.6.2 方法意义
        1.6.3 实践意义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城乡关系研究综述
        2.1.1 城乡关系研究溯源
        2.1.2 城乡关系研究内容综述
        2.1.3 小结
    2.2 生态视角下城乡关系研究综述
        2.2.1 生态视角下城乡关系研究溯源
        2.2.2 生态视角下城乡关系研究内容综述
        2.2.3 小结
    2.3 生态效益研究综述
        2.3.1 生态效益及其内涵
        2.3.2 生态效益应用研究综述
        2.3.3 小结
    2.4 系统耦合分析方法研究综述
        2.4.1 系统耦合定性分析方法及应用综述
        2.4.2 系统耦合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综述
        2.4.3 小结
    2.5 本章小结
3. 生态视角下城乡耦合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城乡耦合理论基础
        3.1.1 城乡耦合的提出
        3.1.2 城乡耦合基础理论
    3.2 生态视角下的城乡耦合
        3.2.1 生态视角下城乡耦合解读
        3.2.2 生态视角下城乡耦合研究的关注点
    3.3 生态视角下城乡耦合研究的相关理论
        3.3.1 生态经济学理论
        3.3.2 产业生态学理论
        3.3.3 城乡生态规划理论
        3.3.4 景观生态学理论
    3.4 生态视角下城乡耦合研究思路
        3.4.1 城乡生态效益的提出
        3.4.2 城乡生态效益应用于城乡耦合研究的适宜性
        3.4.3 生态视角下的城乡耦合研究思路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生态效益城乡耦合特征研究框架和研究路径
    4.1 基于生态效益的城乡耦合特征研究框架构建
        4.1.1 生态视角下城乡耦合特征的多维性
        4.1.2 基于生态效益的城乡耦合特征研究框架
    4.2 基于生态效益的城乡耦合特征研究路径
        4.2.1 基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城乡系统耦合特征研究内容
        4.2.2 基于生态用地的城乡空间耦合特征研究内容
        4.2.3 基于生态效益的城乡耦合特征研究方法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生态效益的城乡耦合特征的实证研究
    5.1 武汉市城乡发展概况
    5.2 基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武汉市城乡系统耦合特征
        5.2.1 基于经济生态效益的武汉市城乡系统耦合特征
        5.2.2 基于社会生态效益的武汉市城乡系统耦合特征
        5.2.3 小结
    5.3 基于生态用地的武汉市城乡空间耦合特征
        5.3.1 武汉市城乡生态用地变化分析
        5.3.2 基于生态用地效能的武汉市城乡空间耦合特征
        5.3.3 小结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生态效益的武汉市城乡耦合发展思考
    6.1 基于生态效益的武汉市城乡耦合问题
        6.1.1 城乡产业生态化发展差距加大,农业升级转型滞后
        6.1.2 城乡生活环境改善差异明显,乡村环境建设有待加强
        6.1.3 城乡生态环境变化分异,乡村生态用地效能下降
    6.2 武汉市城乡耦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6.2.1 城乡经济统筹关注经济增长,忽视产业生态化同步提升
        6.2.2 城乡社会统筹关注生活物质条件改善,忽视环境保护
        6.2.3 城乡环境统筹忽视乡村地区生态用地保护
    6.3 武汉市城乡耦合发展建议
        6.3.1 经济-社会-环境复合系统综合统筹
        6.3.2 城市地区-城乡交错区-乡村地区生态系统空间统筹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理论部分
        7.1.2 实证部分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中外文参考文献
致谢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附录

(10)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背景与述评
    1.1 研究缘起
        1.1.1 大运河后申遗时代对中华文化危机的再思考
        1.1.2 运河沿线城市形象趋同化
        1.1.3 遗产运河:为发掘中华文化带来了新的机遇
        1.1.4 南水北调带来机遇与挑战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模因(Meme)与文化基因
        1.2.2 线性文化遗产
        1.2.3 运河文化
        1.2.4 水文化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文化基因”(Cene)的研究
        1.3.2 线性遗产的研究
        1.3.3 水文化遗产的研究
        1.3.4 京杭大运河研究内容及趋势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价值
    2.1 研究内容与理论支撑
        2.1.1 研究主要内容
        2.1.2 理论支撑
    2.2 研究框架
    2.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3.1 研究方法
        2.3.2 技术路线
    2.4 研究目标和意义
        2.4.1 研究目标
        2.4.2 研究意义
    2.5 特色和创新价值
        2.5.1 选题特色
        2.5.2 主要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第3章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资源与价值
    3.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及构成
        3.1.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的定义
        3.1.2 文化遗产资源的分类方法
        3.1.3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资源的分类
    3.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资源的构成
        3.2.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等级构成
        3.2.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资源结构组成
        3.2.3 构建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
        3.2.4 京杭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水文化遗产资源
    3.3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的价值
        3.3.1 文化遗产六条价值标准的解读
        3.3.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价值综述
        3.3.3 京杭大运河自身价值评析
    本章小结
第4章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的地域性流变及地域划分
    4.1 京杭大运河地域性文化交流形成的大背景
        4.1.1 自然背景
        4.1.2 人文背景
        4.1.3 京杭大运河作为地域性文化交流载体的独特性
    4.2 京杭大运河“文化基因”的地域性流变
        4.2.1 地域文化介质与地域文化流变性
        4.2.2 京杭大运河“文化基因”的地域性流变特点
    4.3 “元——链——域——层”地域文化划分法
    4.4 京杭大运河多元文化格局与地域性划分
        4.4.1 京杭大运河多元文化格局的产生
        4.4.2 京杭大运河地域性文化圈层的划分
        4.4.3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地域性划分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5章“文化基因”的进化理论与传承路径研究
    5.1 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借鉴
        5.1.1 生物学进化论(Theory of Evolution)
        5.1.2 文化进化论假说
    5.2 分子生物学相关概念解析
        5.2.1 基因(Gene)
        5.2.2 基因家族(Gene Family)
        5.2.3 基因表达与调控(Gene Expression & Regulation)
    5.3 分子系统发生与系统发生树
        5.3.1 系统发生学(Phylogenetics)
        5.3.2 系统发生树(Phylogenetic Tree)
    5.4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系统发生分析
        5.4.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系统
        5.4.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系统发生树模型
        5.4.3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基因家族解析
        5.4.4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5.5 “文化基因”的类型与传承路径
        5.5.1 主体基因及其传承路径
        5.5.2 附着基因及其传承路径
        5.5.3 混合基因及其传承路径
        5.5.4 变异基因及其传承路径
    本章小结
第6章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嬗变
    6.1 淮安段运河水文化遗产资源概述
        6.1.1 淮安段运河系统发生分析
        6.1.2 淮安段运河水文化遗产类型及构成
    6.2 淮安传统民居“文化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
        6.2.1 京杭大运河流域建筑“文化基因”的地域性
        6.2.2 影响淮安传统民居系统发生的重要因素
        6.2.3 时间维度上的系统发生分析——从明到清
        6.2.4 空间维度上的系统发生分析——与徽州、扬州传统民居之比较
        6.2.5 淮安传统民居“文化基因”价值的传承
    6.3 扬州园林“文化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
        6.3.1 京杭大运河与扬州的发展
        6.3.2 扬州园林的系统发生过程
        6.3.3 扬州园林的地域文化特征
        6.3.4 影响扬州园林风格的其他“文化基因”
    6.4 扬州园林“文化基因”表达分析
        6.4.1 园林建筑基因表达
        6.4.2 园林理水基因表达
        6.4.3 园林叠石基因表达
        6.4.4 园林植物基因表达
        6.4.5 园林建筑装饰基因表达
    6.5 扬州园林“文化基因”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6.5.1 扬州园林“文化基因”保护的必要性
        6.5.2 卷石洞天景点现状及保护分析
        6.5.3 个园现状及保护分析
        6.5.4 扬州园林“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创新
    本章小结
第7章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7.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特点与现存问题
        7.1.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特点
        7.1.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7.1.3 国外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案例分析及启示
    7.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原则及措施
        7.2.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的保护原则
        7.2.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的传承模式
        7.2.3 构建“线性运河博物馆”
    7.3 “后申遗时代”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的利用
        7.3.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利用现存问题
        7.3.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数字化利用
        7.3.3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生态化利用
        7.3.4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科技再利用
        7.3.5 京杭大运河“线性旅游廊道”构想
    7.4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保障措施
        7.4.1 摸清水文化遗产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家底
        7.4.2 准确定位水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
        7.4.3 充分挖掘水文化遗产价值的可展示性“文化基因”
        7.4.4 科学评估水文化遗产既有“文化基因”的完整性
        7.4.5 构建完整的“文化基因”体系
        7.4.6 加强配套措施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四、关于无锡市现代林业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 刘欢.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2]盐城市不动产统一登记整合困境与对策研究[D]. 于杰. 长安大学, 2020(06)
  • [3]福建省莆田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乡镇政府行为研究[D]. 陈进. 华侨大学, 2020(01)
  • [4]我国环境专门化审判机制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欣. 河北经贸大学, 2020(07)
  • [5]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D]. 杜俊奇.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6]长江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及差异化管控研究[D]. 张红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7]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8]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9]基于生态效益的城乡耦合特征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蒲向军. 武汉大学, 2017(06)
  • [10]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 霍艳虹. 天津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无锡市现代林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