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呼伦贝尔盟饲用玉米带及产业化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杜成福[1](2014)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羊肉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羊肉产业是内蒙古锡林郭勒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在振兴内蒙古锡林郭勒经济,改善人们生活问题中曾起了重大的作用,因此羊肉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锡林郭勒地区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畜牧业比重在近年来不断增加,锡林郭勒肉类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内蒙古锡林郭勒具有优良的地域优势,羊肉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羊肉生产逐步形成规模,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肉羊养殖逐步成为内蒙古锡林郭勒农牧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但管理粗放、基础设施薄弱、产业链不完整等因素制约着产业的发展。因此研究这一问题,提出进一步的发展建议,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经济计量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系统的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羊肉产业发展进行了分析。在综合国内外羊肉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运用产业融合理论、产业理论、战略管理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提出了对锡林郭勒盟羊肉产业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1、加强生态基地建设,着重解决农村牧区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坚持走“建设养畜、设施牧业”,通过完善龙头羊肉食品企业与肉羊基地利益联结机制的方式,开发应用高新技术、设备和工艺,不断培育和提高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加强为养而种的力度,实施提纯复壮工程,提高锡林郭勒肉羊个体产量和群体质量。2、扶持发展数量和质量型规模羊肉产品龙头企业,提高这些企业在锡林郭勒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打造出全国性羊肉行业领军企业。建立完善的绿色羊肉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和质量安全体系,保证锡林郭勒的羊肉产品的优质、安全、无公害。以“中国好羊在内蒙,内蒙好羊在锡盟”为地区产品的品牌定位,进行全方位的打造锡林郭勒羊肉品牌。根据消费者调研情况,结合南北方不同区域销售饮食情况,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优质优价。3、根据市场的调研和反馈情况,积极组建多元化、专业化、高效率的营销团队,优化区域布局,创新渠道模式,从原来比较粗放单一的销售渠道,向多元化、立体式的营销渠道转变。在全国布局建设锡盟羊肉精品专卖店,实现锡盟羊肉优质优价。并积极开展与全国有影响电商平台的合作,创建新的销售渠道积极开展网上销售及产品推广。4、坚持“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方针,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兽医行政管理和执法监督和技术支持体系。完善动物疫病监测网络、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中心和应急物资储备库;完善肉羊规模养殖场和羊肉产品加工企业的动物防疫和卫生条件。5、引导和支持企业实施国家生产标准,不断深入推进锡林郭勒地区的羊肉类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起企业的诚信制度。制定行业标准,组建产业联盟,促进上下游产业整合,全产业链发展,促进同类行业兼并重组,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马强[2](2012)在《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和战略重点。内蒙古自治区既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少数民族聚集区,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经济欠发达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推动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实现增产、增收、增绿的重大战略选择。本文探讨了现代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认为现代特色农业相对于传统特色农业: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背景不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逐步加大。二是功能不同,更加关注农业多功能融合。三是特色的内容不同,创造特色的环节和途径更加广泛。四是发展方式不同,发展主要依靠现代集约型方式。五是在区域发展中的任务与地位不同,作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地位更加突出。本文认为区域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打破大宗粮食作物与特色农产品的传统界限,将优质、专用粮食作物按照比较优势就是特色、差异化就是特色的理念,作为特色农产品发展,可以从根本上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巩固粮食安全。本文基于对新时代农业基本特性的新认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现代特色农业基本内涵的分析研究,构建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内容包括: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分析、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以及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创新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方法:以城乡统筹理论为指导,综合内蒙古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农业功能区布局、基于比较优势的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以及内蒙古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分析研究结果,从点、区、带多层次相结合,优化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所处的各种影响因素,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提出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实施“收缩集中,集约发展”战略:促进农业发展战略重点向农业主体功能区集中,特色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农业开发重心向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潜力大的地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主要以综合应用科技投入和机械化、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创新为支撑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经营产业化、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区域化、特色产品产业化、发展可持续化;协调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组织企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技术标准化;协调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化、从业人员知识化、服务信息化。
孙占祥,郑家明,白伟,冯良山[3](2010)在《东北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策略》文中指出东北地区是我国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现代农业发展程度在我国农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在探讨了东北地区自然条件、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现代农业结构及主要格局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东北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东北地区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重点。
黄云[4](2010)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跨国运输通道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关键因素。因为中国石油海上运输存在的“马六甲困局”,使得从中国的陆地边境地区进口能源成为一种必要选择。在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0%的今天,我国东北、西北及西南民族地区的跨国运输通道日益彰显其重要性。民族经济学更注重从民族劳动者这一主体出发来研究跨国运输通道,而不单纯着眼于区域经济。有时区域经济繁荣和当地民族经济落后可以同时存在,因此,从民族经济的视角来探究跨国运输通道的地位和作用,找出民族经济落后的原因,是十分必要的。中国的现代化不应是消除民族地区差异的简单拉平。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要摸清后进民族的现实困难,要弥补落后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要实现中国东、中、西部区域的协调、均衡发展,就必须认真研究经济的民族性,关注民族地区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大力发展包括交通运输业在内的民族地区的经济。因此,本文从研究民族地区的运输通道入手,目的是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探索发展之道。跨国运输通道的本质是交通运输业,马克思认为,交通运输业是物质生产部门。交通运输业也创造价值,这个价值追加到运输对象(货物)的价值当中去。跨国运输通道的物质生产性质,要求我们在发展民族经济时优先发展交通运输,并协调好各产业比例、强化管理以确保运输时空的准确性。跨国运输通道具有运输的国际性与复杂性、运输线路的不可分割性、规模效益和投资乘数效应和社会公益性等四个特征。从民族地区的角度和历史的角度,探究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云南与东南亚的通道这三条着名的跨国运输通道及其历史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当代的跨国运输通道及其作用。边境地区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边境口岸与腹地联系的紧密度、地缘经济趋势增强和通道的安全性是跨国运输通道形成的一般条件。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二十一世纪初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同时期国家民委的兴边富民行动以及边境地区众多跨界民族的存在是我国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形成的特殊条件。通过对我国东北、西北和西南跨国运输通道的现状分析,我们对民族地区利用跨国运输通道发展经济有了总体的认识。并按运输对象、交通方式和物流形态给跨国运输通道作了类型的分别。封闭半封闭发展模式是导致民族经济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要改变民族经济的落后局面必须主动向外拓展。而大多地处我国边境的民族地区有着外向拓展的区位优势。因此,发展跨国运输通道是民族经济外向拓展的必然要求。跨国运输通道对民族经济的外向拓展具有桥梁的作用。因为它不仅是民族经济的产业导向,利于民族经济利用外资开拓国际市场、开发利用邻国资源,而且利于引进外国人才与先进技术。从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发展跨国运输通道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阐述十四个邻国的交通运输现状及其与我国发展跨国运输通道的关联度,使我们能够发现影响跨国运输通道发展的四个问题:过境运输的局限性,跨国运输通道对区域经济的促进大于对民族经济的促进,部分跨国运输通道存在安全隐患,口岸功能的弱化影响跨国运输通道的发展等。只有理解内生与外拓的辩证关系,才能明确少数民族劳动者是民族经济的主体,从而得出要发展民族经济必须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的结论。本文提出以强化民族经济内生力量,加大外向拓展力度为指导思想;制定了以提升口岸功能和以发展成经济带为目标的全面发展跨国经济通道的策略。强调了少数民族劳动者参与跨国运输通道建设的重要性以及跨国经济通道对发展民族经济的意义。本文还以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为例阐述了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向跨国经济通道发展的方向,并指出跨国经济通道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杜联合[5](2009)在《扎兰屯市生态宜居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扎兰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大兴安岭东南麓余脉森林、草原结合地带,呼伦贝尔市南端,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自治区加快东部盟市发展的一系列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扎兰屯市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本文在深入研究扎兰屯市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研究了扎兰屯面临的市场机遇和条件。在综合分析面临的机遇、挑战、优势、劣势的情况下,建立了扎兰屯市的生态宜居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同时,对扎兰屯市实施生态宜居城市发展战略的保障机制提出建议。本文的详细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引言,提出问题,并对开展生态宜居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和目的进行阐述。第二章研究了生态宜居城市发展战略相关理论,包括宜居城市的概念与内涵、判别标准、发展规律,这是研究扎兰屯市生态宜居城市发展战略的主攻方向。第三章研究了扎兰屯市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包括区位优势、自然资源、基础设施、产业结构、人文历史等,这是研究扎兰屯市生态宜居城市发展战略的基础。第四章对扎兰屯市城市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具体从政策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进行了分析,查找扎兰屯市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第五章研究了扎兰屯市生态宜居城市发展战略定位,通过扎兰屯市城市发展的SWOT分析,准确定位扎兰屯市生态宜居城市发展战略。第六章明确扎兰屯市生态宜居城市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提出了扎兰屯市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及其实现途径,对于推动扎兰屯市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李俊岭[6](2009)在《东北农业功能分区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农业多功能性作为一种农业发展理念,反映了当代农业发展的客观实际,成为世界各国制定农业政策的依据。东北地区是我国粮食、畜产品的重要产地,关系到国家粮食、畜产品的有效供给。从农业多功能性的角度,研究东北地区农业区域发展,有助于我们制定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新政策和措施,确保东北地区农业健康持续发展,为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本研究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相关理论和方法,以东北地区农业为研究对象,从农业多功能的角度研究东北区域农业发展,分析东北农业现状,对东北农业多功能价值进行分析,运用聚类分区方法,将其划分为4个农业功能区,并根据东北的自然条件、优势比较、功能价值,提出东北农业各功能区的多功能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本论文共分8个章节,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通过综合分析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多功能的角度研究区域农业发展战略这一课题及对其进行探讨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并阐明了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农业多功能的特征、理论基础。对农业多功能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区域发展理论基础进行梳理,阐述了我国农业功能的重点选择和理论要点。第三章东北农业的现状评析。对东北地区农业自然资源、农业生产基本特征、社会经济因素及农业比较优势进行分析,研究东北的资源、经济优劣态势,找出东北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研究东北农业发展战略作好铺垫。第四章东北农业多功能性分析。东北发展多功能农业的必要性,定量分析东北农业多功能价值和发展的有利条件,对东北多功能农业进行区域统筹,提出发展东北多功能农的总体思路。第五章东北农业功能区划分。运用统计学,对东北农业的功能进行聚类分区,量化东北经济功能、就业保障功能、生态功能的指标,把东北地区划分成4个农业功能区,即东北平原国家农产品生产基地区、辽中南城乡一体化发展区、长白山老爷岭林区、大小兴安岭林区,并对各功能区的农业资源情况、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作了阐述。第六章东北农业各功能区发展战略。提出各区域农业多功能的发展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从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出发,针对各功能区的具体特征,提出了各区域多功能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东北平原区以粮食生产为主转变为国家食品安全为主的经济目标;以东北大兴安岭、长白山为主构建东北大生态屏障;辽中南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以农业休闲观光农业、设施农业为主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实施产业带动就业实现农民增收的战略。第七章东北农业各功能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从农业的经济功能、农民就业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对各功能区政策措施研究,提出各功能区的多功能发展政策措施。第八章结论。对东北区域农业发展战略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提炼东北各功能区农业发展的四大战略重点,提出东北分区发展战略对我国其他区域农业发展的借鉴作用: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借鉴辽东城乡一体化区发展战略;经济欠发达的粮食主产区可以借鉴东北三大平原粮食产区发展战略;经济贫困山区可以借鉴东北林区发展战略。建议把农业多功能性纳入农业区域发展战略,建议出台扶持农业多功能的政策和建立多功能农业发展的农业综合体系。
闫晓波[7](2009)在《马铃薯渣和秸秆混合青贮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将马铃薯渣和秸秆混合青贮并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将24头年龄、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基本一致的奶牛随机分成4组,其中三个试验组分别用25%、50%、100%的混合青贮料代替全株青贮玉米饲喂奶牛,对照组饲喂全株青贮玉米,测定其产奶量、乳成分,在饲养试验最后10天进行消化试验,从而为马铃薯渣饲料化利用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混合青贮料的干物质、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比全株青贮玉米分别低2.64%、1.92%和4.14%,而粗蛋白和磷含量比全株青贮玉米高6.6%和7.6%,钙含量相同。在整个试验期内,各处理组总产奶量差异不显着(P>0.05),日均产奶量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比对照组产奶量略有上升,而试验三组略有下降。试验二组和试验三组与对照组乳脂率差异显着(P<0.05),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8%和5.8%,其余各组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二组与试验一组乳蛋白差异显着(P<0.05),其余各组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三组与对照组乳糖差异显着(P<0.05),比对照组提高0.89%,其余各组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二组与试验三组的乳密度和非脂固形物差异显着(P<0.05),其余各组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三组DM消化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比对照组提高了2.24%,其余各组差异不显着(P>0.05),三个试验组CP消化率极显着的高于对照组(P<0.01),分别提高4.45%、2.94%和4.71%,试验三组显着高于试验二组(P<0.05),其余各组差异不显着(P>0.05)。三个试验组ADF消化率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分别提高8.32%、11.29%和9.16%,其余各组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三组NDF消化率极显着的高于对照组和试验一组(P<0.01),试验三组NDF消化率显着高于试验二组(P<0.05),试验二组NDF消化率显着高于试验一组(P<0.05)。
周金海[8](2008)在《河套灌区紫花苜蓿产业化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产业化发展对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论文分析研究了内蒙古河套灌区紫花苜蓿产业化发展的状况、优势因素和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提出了推动河套灌区紫花苜蓿产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结果如下:1.河套灌区紫花苜蓿产业化发展刚刚起步,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紫花苜蓿种植面积小、分散分布,加工企业规模小、数量少、生产技术落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政府引导和扶持不够等。造成现状的主要因素有:市场开拓不够,深加工投资不足,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经营风险大,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各环节联系松散。2.河套灌区发展紫花苜蓿产业化的区域、国内和国际市场潜力很大。紫花苜蓿种植、加工、销售和服务等的经济效益明显,促进养殖业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扩大社会就业等的社会效益显着,但也面临市场、自然灾害和投资等经营风险。3.河套灌区发展紫花苜蓿产业化具有明显的地理和政策优势及重大的生态意义。河套灌区发展紫花苜蓿产业化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其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紫花苜蓿生长,并具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以及便利的灌溉、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同时科研技术力量和政府优惠政策可为苜蓿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通过种植紫花苜蓿利用和改造河套灌区大面积的盐碱和沙化地可以取得经济、生态和社会综合效益。4.河套灌区苜蓿产业化发展应着眼于国内外大市场,发挥优势、规避风险、保持健康的发展方向。开发、利用盐碱和沙化地扩大苜蓿种植规模,落实草田轮作制度,扩大产业化规模;吸引强势企业投资开发苜蓿产业,深化草产品加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加苜蓿产业利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带动力;注重苜蓿产业科研开发和技术培训,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健全苜蓿产业合作社和中介组织,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服务作用,大力推进苜蓿产业化发展。
肖超苏[9](2008)在《中国农业集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农业的发展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农业发展必须走集聚发展的道路。农业集聚发展途径包括规模集聚、项目集聚、区域集聚和产业集聚四种类型。农业生产在规模上要从分散经营形式向种植大户、土地经营联合体、村组集体农场、农业公司、家庭农场和公司+农户的产业组织集聚,取得规模效益;在项目上要向重点项目、优势项目和生活必需品项目集聚,尽量减少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生产、搞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加强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项目建设,提高农产品竞争实力,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发挥竞争优势;在区域上要向适宜区集聚,使适宜区良好的生产条件得到充分发挥;在产业化方面要形成资源的整合和集聚,催生集聚效应,实现1+1>2的效果。在集聚中存在着很多障碍和问题,我们要学习发达国家的做法和成熟经验,采取正确的集聚策略。通过建立一定的模型,我们可以实现集聚的优化。集聚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制度风险和经营风险,必须采取加强市场调研、运用法律手段、投保、利用期货市场、采取股份制、股田制等多种措施降低和化解。优势区建设是实现农业集聚的重要形式,在优势区建设中要实行分层管理,中央要抓好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茶叶、中药材等全国性的重点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抓好本地的重要优势项目;各县、区也要结合当地实际,抓好本地的重要优势项目。中央不宜管得过细,以致力所不及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中央和地方要合理分工各司其责,紧抓重点,力争达到最好的成效。为了实现农业集聚发展,需要进行土地制度、户籍制度、金融制度和行政制度的改革。通过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规模经营;通过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有序流动;通过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为集聚发展提供更好的资金支持;通过行政制度改革,使农业集聚发展得到更好的管理和服务。为了达到更好的集聚效果,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为集聚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各种专业组织要不断走向完善,为农户和企业与市场的对接,发挥良好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作为经营户和农民企业家,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推动农业集聚发展的顺利进行。总之,农业集聚发展是实现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为了实现农业的集聚发展,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就一定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汪娟娟[10](2008)在《吉林省玉米施肥技术指标体系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吉林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近年来肥料的施用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在主要农作物玉米、水稻、大豆的种植上。在作物的种植过程中,施肥量大多是根据当地实际经验总结得出,而缺乏试验验证。目前,根据吉林省不同生态区,建立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的施肥技术指标体系,明确目前吉林省不同玉米种植区的土壤养分状况和氮磷钾养分等级状况,并且确定在不同养分等级的土壤上不同的养分投入量,为生产实际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是改善吉林省玉米生产状况、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课题。更重要的是要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有据可依,施肥和生产逐步走向标准化。本论文通过在吉林省粮食主产区的26个市县、262个试验点的田间试验,采用室内分析和数学统计方法分析了2年(2006和2007年)中“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结果,对玉米种植区土壤速效养分(氮、磷、钾)变化和产量状况进行研究,初步建立了吉林省不同生态区玉米施肥技术指标体系,明确了目前吉林省不同玉米种植生态区的土壤养分状况,并加以比较与讨论。结果表明,吉林省东部和中部地区土壤氮素养分等级分布状况基本一致,东部地区(95%)和中部地区(85%)土壤氮素养分等级基本上处于低等到中等水平,土壤氮素养分含量在60 mg/kg~160 mg/kg之间。西部地区的土壤碱解氮含量相对较低,80%地区处于低等的氮素养分等级,土壤氮素养分含量在50 mg/kg~100 mg/kg之间,10%左右的地区土壤氮素养分等级为极低。从不同生态区的土壤氮素养分状况分析,吉林省东、中、西部地区玉米的氮肥最大施肥量分别是180kg/hm2、175kg/hm2和180kg/hm2,最佳氮肥施用量分别是165kg/hm2、155kg/hm2和165kg/hm2。吉林省土壤有效磷养分等级大部分属于低等(54%)到中等(32%)水平。从等级分布来看,中部地区的养分等级分布较均匀,各个等级所占的区域比例相差不大。西部地区的土壤有效磷比其它两个生态区的有效磷含量稍低,中部地区的有效磷养分含量较高。分析吉林省土壤有效磷的等级和施肥量,当土壤有效磷养分为低等时,东部玉米种植区的最大磷肥施用量为70 kg/hm2,最佳磷肥施用量为65 kg/hm2,西部玉米种植区的最大施磷量为95 kg/hm2,最佳施磷量为85 kg/hm2,中部玉米种植区的最大施磷量为90 kg/hm2,最佳施磷量为80 kg/hm2。当土壤有效磷养分中等时,东部玉米种植区的最大磷肥施用量为65kg/hm2,最佳磷肥施用量为55 kg/hm2,西部玉米种植区的最大施磷量为80 kg/hm2,最佳施磷量为70 kg/hm2,中部玉米种植区的最大施磷量为85 kg/hm2,最佳施磷量为70 kg/hm2。中部生态区磷肥投入量与东、西部有所不同,中部地区有效磷含量差距较大,应根据不同的养分等级施用磷肥。吉林省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90%的区域土壤速效钾含量在中等或高等水平。当土壤速效钾养分为中等时,三个生态区施肥量差异不大,最大钾肥施用量85 kg/hm2,最佳钾肥施用量为75 kg/hm2。当土壤速效钾养分为高等时,东部种植区最大施钾量为80 kg/hm2,最佳施钾量为70 kg/hm2,西部种植区最大施钾量为75 kg/hm2,最佳施钾量65 kg/hm2,中部最大施钾量为70 kg/hm2,最佳施钾量为60 kg/hm2。
二、试论呼伦贝尔盟饲用玉米带及产业化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呼伦贝尔盟饲用玉米带及产业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锡林郭勒羊肉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羊肉发展战略规划分析研究的意义 |
1.2.1 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
1.2.2 提高内蒙古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
1.2.3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
1.2.4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内蒙古羊肉产业现状分析 |
2.1 国内外肉羊产业发展趋势 |
2.2 中国羊肉消费分析 |
2.2.1 居民肉类消费趋势正处在稳步增长阶段 |
2.2.2 羊肉的消费结构及其发展趋势 |
2.2.3 羊肉的家庭消费前景 |
2.3 中国羊肉价格分析 |
2.3.1 2000-2013年羊肉价格变化趋势 |
2.3.2 羊肉价格上涨原因分析 |
2.4 内蒙古肉羊产业发展趋势 |
2.5 内蒙古羊肉产业概况 |
2.6 内蒙古肉羊养殖形势分析 |
2.7 内蒙古羊肉产量分析 |
2.7.1 2002-2010年内蒙古羊肉产量 |
2.7.2 2009-2011年内蒙古羊肉产量的地区分布 |
2.8 内蒙古肉羊屠宰加工业分析 |
第三章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羊肉产业现状分析 |
3.1 内蒙古锡林郭勒羊肉产业发展概况 |
3.2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羊肉产业发展的优势 |
3.2.1 羊肉产品品质优良 |
3.2.2 草原羊肉品牌优势明显 |
3.2.3 养殖方式正由传统向集约和现代化发展 |
3.3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政府对羊肉产业的扶持政策 |
3.4 内蒙古锡林郭勒羊肉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
3.4.1 产业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有限 |
3.4.2 发展定位不明晰,发展重点不突出 |
3.4.3 品牌宣传不够,产品核心竞争力有待凝练 |
3.4.4 肉羊产业发展的创新性科技成果及配套技术供给不足 |
3.4.5 锡盟羊肉销售模式陈旧,渠道简单 |
第四章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羊肉产业发展的战略环境分析 |
4.1 中国羊肉产业需求分析 |
4.2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羊肉产业的生产要素分析 |
4.3 其他地区竞争对手的表现 |
4.4 政府政策支持 |
第五章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羊肉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分析 |
5.1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羊肉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
5.2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羊肉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
第六章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羊肉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 |
6.1 生态基地建设 |
6.1.1 牧区建设现状分析 |
6.1.2 生产加工基地建设 |
6.1.3 饲料饲草基地建设 |
6.1.4 肉羊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
6.2 扶持龙头企业,强化品牌建设 |
6.2.1 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完善绿色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
6.2.2 锡林郭勒肉羊品牌建设 |
6.2.3 组建营销团队,拓展渠道空间 |
6.3 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
6.4 加强羊肉行业诚信体系的建设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
1.1.2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
1.1.3 发展特色产业是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
1.1.4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和战略重点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为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
1.2.2 丰富区域现代特色农业研究理论与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特色农业研究 |
1.3.2 现代农业及农业现代化研究 |
1.4 理论方法和研究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内容与框架 |
1.5 特色与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的构建 |
2.1 对农业基本特性的新认识 |
2.1.1 新时代农业的基本特性 |
2.1.2 从农业基本特性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 |
2.2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
2.3 现代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 |
2.3.1 共同特征 |
2.3.2 主要区别 |
2.4 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基本内容 |
2.4.1 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 |
2.4.2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 |
2.4.3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
2.4.4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优化研究 |
2.4.5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战略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特色农业的理论基础 |
3.1 特色农业理论基础 |
3.1.1 比较优势理论 |
3.1.2 “钻石”模型 |
3.1.3 创新理论 |
3.1.4 垄断、竞争理论 |
3.1.5 产品差别化理论 |
3.2 现代农业的理论基础 |
3.2.1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3.2.2 制度创新理论 |
3.2.3 农业产业化理论 |
3.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5 城乡一体化理论 |
3.2.6 中国传统农业改造与转型理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 |
4.1 内蒙古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分析 |
4.1.1 内蒙古农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趋向下降 |
4.1.2 内蒙古农业产值份额下降与劳动力份额下降不对称 |
4.2 对新时代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新认识 |
4.2.1 内蒙古农业在确保国家食物安全中的作用 |
4.2.2 内蒙古农业在确保国家生态安全中的作用 |
4.2.3 内蒙古农业在确保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
4.3 内蒙古多功能农业价值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 |
5.1 内蒙古农业发展成就 |
5.2 内蒙古农业发展阶段分析 |
5.2.1 数量发展阶段 |
5.2.2 优化农业阶段 |
5.2.3 现代农业阶段 |
5.3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综合评价 |
5.3.1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测算 |
5.3.2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测算 |
5.4 内蒙古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特征 |
5.4.1 城乡一体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 |
5.4.2 较长时期稳定增长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态势 |
5.4.3 多功能性成为农业功能拓展的主要特征 |
5.4.4 制度创新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
5.4.5 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生产成为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趋势 |
5.4.6 现代要素投入成为农业增长的主要依靠 |
5.4.7 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 |
5.4.8 惠农政策体系成为政府支农的主要形态 |
5.4.9 非农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
6.1 内蒙古区域农产品产量构成 |
6.1.1 内蒙古农作物产量构成 |
6.1.2 内蒙古畜产品产量构成 |
6.2 内蒙古农产品比较优势测算 |
6.2.1 分析思路与方法 |
6.2.2 农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
6.2.3 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
6.3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的选定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 |
7.1 内蒙古国土资源和生产力布局特征 |
7.1.1 区位独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
7.1.2 地域辽阔,适宜开发面积少,空间结构不合理 |
7.1.3 资源富集,开发利用效率低,环境压力日益加大 |
7.1.4 生态类型多样,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 |
7.1.5 生产力快速发展,区域发展不均衡,人口与经济集聚不协调 |
7.2 内蒙古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农业功能区布局 |
7.2.1 农业主体功能区 |
7.2.2 农业辅助功能区 |
7.3 内蒙古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分析 |
7.3.1 内蒙古水土资源分布特点 |
7.3.2 内蒙古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研究 |
7.4 基于比较优势的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 |
7.4.1 特色农作物区域布局 |
7.4.2 特色畜产品区域布局 |
7.5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重点发展区域及区域重点产业 |
7.5.1 现代特色农业战略重点区 |
7.5.2 现代特色农业一般区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战略选择 |
8.1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
8.1.1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 SWOT 分析的技术路线 |
8.1.2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8.1.3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组合分析 |
8.2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选择 |
8.2.1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
8.2.2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经营产业化、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化 |
8.2.3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区域化、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可持续化 |
8.2.4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 |
8.2.5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组织企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技术标准化 |
8.2.6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化、从业人员知识化、服务信息化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全文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与特色 |
9.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4)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意义 |
二、基本概念与论文结构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跨国运输通道 |
第一节 跨国运输通道的性质 |
一、跨国运输通道的内涵与外延 |
二、交通运输业是物质生产部门 |
三、明确交通运输业的物质生产性质的意义 |
第二节 跨国运输通道的特征 |
一、运输的国际性与复杂性 |
二、运输线路的不可分割性 |
三、具有规模效益和投资乘数效应 |
四、具有社会公益性 |
第三节 我国历史上形成的跨国运输通道 |
一、丝绸之路 |
二、茶马古道 |
三、云南与东南亚的国际通道 |
第二章 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形成的条件与现状 |
第一节 跨国运输通道形成的一般条件 |
一、边境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水平 |
二、边境口岸与腹地联系的紧密度 |
三、地缘政治经济化与地缘经济趋势增强 |
四、通道的安全性 |
第二节 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形成的特殊条件 |
一、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
三、国家民委的兴边富民行动 |
四、边境地区存在众多的跨界民族 |
第三节 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的现状分析 |
一、东北民族地区的跨国运输通道 |
二、西北民族地区的跨国运输通道 |
三、西南民族地区的跨国运输通道 |
第四节 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的类型 |
一、按运输对象可分为资源能源型、工业产品型和劳务型 |
二、按运输方式可分为公路、铁路和管道运输 |
三、按物流形态可分为输入型、输出型和双向型 |
第三章 跨国运输通道在民族经济外向拓展中的作用 |
第一节 发展跨国运输通道是民族经济外向拓展的必然要求 |
一、民族经济落后的原因分析 |
二、改变民族经济的落后局面必须主动向外拓展 |
三、民族经济外向拓展的区位优势 |
四、周边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民族经济外向拓展 |
五、充分利用跨国运输通道向外拓展民族经济 |
第二节 跨国运输通道是民族经济外向拓展的桥梁 |
一、引导民族经济外向拓展 |
二、边境贸易的重要纽带 |
三、民族经济利用外资的平台 |
四、民族经济开拓国际市场的媒介 |
五、促进民族经济对邻国资源的开发利用 |
六、利于民族地区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 |
第四章 民族地区发展跨国运输通道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
第一节 我国边境地区交界地带的类型 |
一、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 |
二、按自然地理条件划分 |
第二节 邻国交通运输状况与发展跨国运输通道的关联度 |
一、东北地区三个邻国的交通运输概况 |
二、西北地区五个邻国的交通运输概况 |
三、西南地区六个邻国的交通运输概况 |
第三节 边境口岸建设对发展跨国运输通道的影响 |
一、民族地区边境口岸的带状分布利于发展跨国运输通道 |
二、口岸的对应性特征利于发展跨国运输通道 |
第四节 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存在的问题 |
一、过境运输的局限性 |
二、对区域经济的促进大于对民族经济的促进 |
三、部分跨国运输通道存在安全隐患 |
四、口岸功能的弱化影响跨国运输通道的发展 |
第五章 发展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的思路 |
第一节 强化民族经济内生力量加大外向拓展力度 |
一、内生与外拓的辩证关系 |
二、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参与跨国运输通道建设的比例 |
三、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发展跨国运输通道 |
四、使跨国运输通道建设的成果更多惠及少数民族劳动者 |
五、跨国运输通道的养护需要民族地区劳动者的积极参与 |
第二节 发挥口岸优势并提升口岸功能 |
一、发挥重点口岸的地域优势构建边境交通的枢纽 |
二、拓展口岸城市的外向性 |
三、提升口岸城市的物流功能 |
第三节 向跨国经济通道的方向发展 |
一、相关理论 |
二、跨国运输通道向经济带发展 |
三、跨国经济通道的典型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 |
四、跨国经济通道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服务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扎兰屯市生态宜居城市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意义和目的 |
1.3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性 |
2 理论综述 |
2.1 宜居城市相关理论 |
2.1.1 宜居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
2.1.2 宜居城市的判别标准 |
2.1.3 宜居城市的发展规律 |
2.2 SWOT分析方法 |
3 扎兰屯市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 |
3.1 区位优势 |
3.2 自然资源 |
3.3 产业结构 |
3.3.1 绿色农畜林产品生产加工体系 |
3.3.2 特色服务业体系 |
3.4 基础设施 |
3.5 人文历史 |
4 扎兰屯市城市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
4.1 政策法律环境 |
4.2 经济发展环境 |
4.3 社会文化环境 |
5 扎兰屯市生态宜居城市发展战略定位 |
5.1 扎兰屯市生态宜居城市发展的SWOT分析 |
5.1.1 优势 |
5.1.2 劣势 |
5.1.3 机遇 |
5.1.4 威胁 |
5.2 战略定位 |
6 扎兰屯市生态宜居城市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 |
6.1 绿色生态农牧业的发展策略 |
6.1.1 加快建设绿色生态农畜林产品生产基地 |
6.1.2 夯实绿色生态农畜林产业发展基础 |
6.1.3 完善绿色生态农畜林产业服务体系 |
6.1.4 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 |
6.1.5 积极推进生产标准化 |
6.2 构建绿色生态农牧业生产加工体系的策略 |
6.2.1 为工业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
6.2.2 加快构建绿色特色加工业集群 |
6.3 城市规划的原则和城市发展的经营策略 |
6.4 构建以旅游商贸为核心的绿色特色服务业体系 |
6.4.1 发展绿色特色旅游业 |
6.4.2 加快交通建设 |
6.4.3 推进服务业建设 |
6.5 生态建设产业化和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策略 |
6.6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保障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东北农业功能分区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问题说明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问题说明 |
第二章 农业多功能的特征、理论基础 |
2.1 农业多功能概念界定 |
2.1.1 农业多功能概念的由来 |
2.1.2 农业多功能的概念及特征 |
2.1.3 农业功能类型及发展阶段 |
2.1.4 我国农业的主要功能 |
2.1.5 我国农业功能的重点选择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农业区域比较优势理论 |
2.2.4 农业区域分工理论 |
2.2.5 农业区域演变理论 |
第三章 东北农业的现状评析 |
3.1 自然环境因素分析 |
3.2 东北农业生产基本特征及生产组织形式 |
3.3 东北农业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分析 |
3.4 东北农业比较优势分析 |
3.5 东北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四章 东北农业多功能性分析 |
4.1 发展东北多功能农业的必要性 |
4.2 东北农业功能价值分析 |
4.3 东北多功能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
4.4 东北农业多功能发展方向 |
第五章 东北农业功能区划分 |
5.1 农业功能区划分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
5.1.1 指导思想 |
5.1.2 分区目标 |
5.1.3 分区原则 |
5.2 农业功能区划分指标系统 |
5.2.1 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2 建立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理论基础 |
5.2.3 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分类标准与指标构建 |
5.3 农业功能区划分方案 |
5.3.1 农业功能区划分方法选择 |
5.3.2 数据选取与划分方法 |
5.3.3 功能区划分研究 |
5.3.4 功能区划分结果分析 |
5.4 东北地区各农业功能区特征分析 |
5.4.1 东北平原国家农产品生产基地区 |
5.4.2 东北辽中南城乡一体化发展区 |
5.4.3 长白山老爷岭林地区 |
5.4.4 大小兴安岭林地区 |
第六章 东北农业功能区发展战略 |
6.1 东北平原国家农产品生产基地区 |
6.1.1 发展思路 |
6.1.2 发展目标 |
6.1.3 多功能农业战略重点 |
6.2 东北辽中南城乡一体化发展区 |
6.2.1 发展思路 |
6.2.2 发展目标 |
6.2.3 多功能农业战略重点 |
6.3 长白山老爷岭林区 |
6.3.1 发展思路 |
6.3.2 发展目标 |
6.3.3 多功能农业战略重点 |
6.4 大小兴安岭林地区 |
6.4.1 发展思路 |
6.4.2 发展目标 |
6.4.3 多功能农业战略重点 |
第七章 东北农业各功能区政策措施 |
7.1 东北平原国家农产品生产基地区 |
7.1.1 经济功能政策措施 |
7.1.2 社会功能政策措施 |
7.1.3 生态保护功能政策措施 |
7.1.4 强化平原区农畜产业发展的支撑保障措施 |
7.2 辽中南城乡一体化发展区 |
7.2.1 经济功能政策措施 |
7.2.2 社会功能政策措施 |
7.2.3 生态保护功能政策措施 |
7.2.4 加快发展辽中南城乡一体化区的保障措施 |
7.3 长白山老爷岭林区 |
7.3.1 经济功能政策措施 |
7.3.2 社会功能政策措施 |
7.3.3 生态功能政策措施 |
7.4 大小兴安岭林区 |
7.4.1 经济功能政策措施 |
7.4.2 社会功能政策措施 |
7.4.3 生态功能政策措施 |
7.4.4 东北林区发展的保障措施 |
第八章 结论 |
8.1 研究成果 |
8.2 主要贡献 |
8.3 研究体会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马铃薯渣和秸秆混合青贮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Summary |
目录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中国奶牛业现状 |
1.1 奶牛生产分布不平衡 |
1.2 生产水平差异较大 |
1.3 我国奶牛业起点低、基础薄弱,饲养管理条件较差 |
2 中国奶牛业发展趋势 |
2.1 我国奶牛业发展目标 |
2.2 发展优势区域 |
2.3 以产业为纽带,做大龙头企业,提高奶业基地规模生产水平 |
2.4 规模牛场和股份合作制养殖公司将是未来我国奶牛养殖业的主体 |
2.5 我国奶业发展具有巨大潜力 |
2.6 科技带动奶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
3 中国粗饲料资源与奶牛业发展 |
3.1 奶牛粗饲料搭配不合理 |
3.2 优质牧草和饲料作物缺乏 |
3.3 种植结构不合理 |
3.4 充分利用粗饲料资源,降低饲养成本 |
3.5 采取多种措施,满足粗饲料供应 |
3.6 完善奶牛粗饲料加工体系,提高奶牛粗饲料产业化经营水平 |
3.7 奶牛基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4 国内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状况 |
4.1 马铃薯生产、加工及市场需求现状 |
4.2 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趋势 |
4.3 我国在马铃薯产业上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
4.4 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潜力 |
4.5 国内外对马铃薯及其加工品需求的趋势 |
5 马铃薯淀粉渣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 |
5.1 马铃薯淀粉渣的利用 |
5.2 马铃薯淀粉渣开发利用的前景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处理与试验奶牛分组 |
1.4 试验日粮和营养水平 |
1.5 试验奶牛的饲养与管理 |
1.6 试验方法及测试指标 |
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 全株青贮玉米和混合青贮料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
2.2 马铃薯渣和秸秆混合青贮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
2.3 马铃薯渣和秸秆混合青贮对奶牛乳成分的影响 |
2.4 马铃薯渣和秸秆混合青贮对奶牛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
2.5 马铃薯渣和秸秆混合青贮饲喂奶牛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马铃薯渣和秸秆混合青贮试验 |
3.2 饲养试验 |
3.3 消化试验 |
3.4 经济效益 |
4 结论 |
5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8)河套灌区紫花苜蓿产业化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紫花苜蓿产业化现状 |
1.1.1 国外紫花苜蓿产业化发展现状 |
1.1.2 我国紫花苜蓿产业化现状 |
1.1.3 我国紫花苜蓿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2 紫花苜蓿产业化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1 自然概况 |
2.2 供试材料 |
2.3 观察内容及方法 |
2.3.1 鲜干草产量测定 |
2.3.2 经济效益评价 |
2.3.3 生态效益评价 |
2.3.4 社会效益评价 |
2.3.5 调查方法 |
2.3.6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河套灌区发展紫花苜蓿产业化的优势分析 |
3.1 区域优势 |
3.2 资源优势 |
3.2.1 气候条件 |
3.2.2 土地资源 |
3.2.3 水资源 |
3.2.4 劳动力资源 |
3.3 基础设施优势 |
3.4 技术优势 |
3.5 农牧业产业基础优势 |
3.6 农牧业政策优势 |
第四章 河套灌区紫花苜蓿产业化发展现状及问题 |
4.1 河套灌区紫花苜蓿产业化发展现状 |
4.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苜蓿在种植结构中的比重偏低 |
4.2.2 苜蓿种植面积分散,难以形成产业规模 |
4.2.3 开发利用盐碱和沙化地种植牧草的措施不够有力 |
4.2.4 苜蓿加工和销售量小,草产品没有形成规模商品 |
4.2.5 龙头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市场开拓不够,带动农户的能力较弱 |
4.2.6 中介组织不健全,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产业链的联结不顺畅 |
4.2.7 农民满足于自产自用,对苜蓿的经济效益认识不高 |
4.2.8 政府引导和服务不够到位 |
4.3 主要原因 |
第五章 河套灌区苜蓿产业化发展前景分析 |
5.1 市场前景分析 |
5.1.1 区域市场 |
5.1.2 国内市场 |
5.1.3 国际市场 |
5.2 经济效益分析 |
5.2.1 种植效益 |
5.2.2 生产加工效益 |
5.2.3 服务效益 |
5.2.4 销售效益 |
5.2.5 对养殖业的促进效益 |
5.3 经营风险分析 |
5.3.1 市场风险 |
5.3.2 自然灾害风险 |
5.3.3 投资风险 |
第六章 河套灌区苜蓿产业化发展策略建议 |
6.1 苜蓿产业化发展的目标和基本思路 |
6.2 开发利用盐碱和沙化地扩大苜蓿种植规模,落实草田轮作制度 |
6.3 吸引强势企业投资开发苜蓿产业,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带动 |
6.4 注重苜蓿产业科研开发和技术培训,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
6.5 健全苜蓿产业合作社和中介组织,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 |
6.6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服务作用,大力推进苜蓿产业化发展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1.1 河套灌区紫花苜蓿产业化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
7.1.2 河套灌区紫花苜蓿产业化的发展意义 |
7.2 结论 |
7.2.1 河套灌区发展苜蓿产业具有显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
7.2.2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挖掘苜蓿产业化发展潜力 |
7.2.3 河套灌区具有紫花苜蓿产业化发展的优势,但也面临制约因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中国农业集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农业和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
1.2 集聚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
1.3 国内外对农业集聚问题的研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对国内外研究工作的简评 |
1.4 对农业集聚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1.5 农业集聚发展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1.6 论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农业集聚类型与集聚策略 |
2.1 规模集聚 |
2.1.1 规模集聚效果 |
2.1.2 规模集聚的形式 |
2.1.3 规模集聚的障碍 |
2.1.4 发达国家规模集聚的做法 |
2.1.5 中国规模集聚策略 |
2.2 农产品项目的集聚 |
2.2.1 项目集聚效果 |
2.2.2 农产品项目类型 |
2.2.3 农产品项目集聚方向 |
2.2.4 我国在项目集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5 发达国家在项目集聚方面的做法 |
2.2.6 中国农产品项目集聚策略 |
2.3 农产品区域集聚 |
2.3.1 影响农产品生产的因素 |
2.3.2 农产品生产的适宜度划分 |
2.3.3 区域集聚中存在的问题 |
2.3.4 发达国家实现区域集聚的做法 |
2.3.5 中国区域集聚策略 |
2.4 农业的产业集聚 |
2.4.1 产业集聚特点 |
2.4.2 产业集聚效果 |
2.4.3 产业集聚障碍 |
2.4.4 发达国家成功的农业产业集群 |
2.4.5 中国产业集聚策略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业集聚的优化模型 |
3.1 集聚的规模优化模型 |
3.2 项目集聚优化模型 |
3.3 区域集聚优化模型 |
3.4 产业集聚优化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聚风险及其预防措施 |
4.1 集聚风险 |
4.1.1 自然风险 |
4.1.2 制度风险 |
4.1.3 经营风险 |
4.2 风险的预防措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优势区的分层管理 |
5.1 国家级优势区 |
5.1.1 水稻国家级优势区 |
5.1.2 小麦国家级优势区 |
5.1.3 玉米国家级优势区 |
5.1.4 棉花国家级优势区 |
5.1.5 茶叶国家级优势区 |
5.1.6 中药材国家级优势区 |
5.1.7 对农业部所制定区域规划的探讨 |
5.2 省级优势区 |
5.2.1 以甘肃马铃薯优势区为例 |
5.2.2 以广西荔枝优势区为例 |
5.3 县级优势区 |
5.3.1 以湘阴县优势蕌头项目为例 |
5.3.2 以祁东县优势黄花菜项目为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促进农业集聚发展的制度改革 |
6.1 土地制度的改革 |
6.1.1 承包制发挥良好作用的历史条件 |
6.1.2 土地承包制已经不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 |
6.1.3 土地承包制改革的可行性 |
6.1.4 阻碍土地承包制改革的症结 |
6.1.5 对土地承包制改革正确的态度 |
6.1.6 土地流转模式 |
6.2 户籍制度的改革 |
6.2.1 现行户籍制度的弊端 |
6.2.2 户籍改革的障碍 |
6.2.3 户籍制度改革方案 |
6.3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
6.3.1 农村金融短缺的原因 |
6.3.2 农业集聚对农村金融的要求 |
6.3.3 解决金融困难的对策 |
6.4 乡镇体制改革 |
6.4.1 弱化乡镇功能观点的误区 |
6.4.2 农业集聚发展对乡镇体制的新要求 |
6.4.3 乡镇体制改革的途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业集聚的高效组织 |
7.1 政府促进农业集聚的措施 |
7.1.1 中央政府的促进措施 |
7.1.2 地方政府的促进措施 |
7.2 发挥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 |
7.3 不断提高农民企业家和经营户的自身素质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1 农业生产情况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吉林省玉米施肥技术指标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 研究方案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2.5 试验方案 |
2.6 土壤肥力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东部生态区玉米施肥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 西部生态区玉米施肥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 中部生态区玉米施肥指标体系的建立 |
4 讨论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试论呼伦贝尔盟饲用玉米带及产业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锡林郭勒羊肉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杜成福. 内蒙古大学, 2014(05)
- [2]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马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3]东北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策略[A]. 孙占祥,郑家明,白伟,冯良山. 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10, 2010
- [4]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跨国运输通道研究[D]. 黄云.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 [5]扎兰屯市生态宜居城市发展战略研究[D]. 杜联合. 大连理工大学, 2009(07)
- [6]东北农业功能分区与发展战略研究[D]. 李俊岭.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10)
- [7]马铃薯渣和秸秆混合青贮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D]. 闫晓波. 甘肃农业大学, 2009(06)
- [8]河套灌区紫花苜蓿产业化发展策略研究[D]. 周金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9]中国农业集聚发展研究[D]. 肖超苏.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8)
- [10]吉林省玉米施肥技术指标体系的建立[D]. 汪娟娟. 吉林农业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