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国有企业年度财务报表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国有企业年度财务报表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一、关于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管淑慧[1](2021)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包含内部审计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是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下,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面临着升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当改善内部审计形象、细化职能定位、注重内外部风险的管控、建立新型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以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仉立文[2](2020)在《内部控制审计功能与质量研究》文中提出内部控制审计是各国监管层继美国SOX法案以后要求参照实施的一项上市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内部控制审计是通过审计师对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测试和内部控制缺陷识别来保障公司财务报告系统的可靠性,通过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价和缺陷的披露来抑制管理层的舞弊行为,并最终为公司财务信息质量提供重要保障。内部控制审计通过鉴证、出具审计意见的方式来发挥监督功能和信号传递作用,从微观层面来保障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转。然而,首先,对于外部投资者和监管者来说,内部控制审计属于行为过程审计,其审计过程难以观测,审计意见结果的形式和内容也相对简单。其次,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审计市场需求较弱,审计师出于经济利益和审计市场竞争的考虑都会保留相应的审计投入,甚至对审计独立性做出妥协,从而伤害了审计质量。因此,内部控制审计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手段是否可以发挥相应的审计功能实现它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的目标?对提高审计质量是否具有积极的作用?是否可以帮助公司纠正内部控制缺陷?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是否具有相应的信息含量?这些问题都都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挖掘。目前我国金融开放与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一方面,为了引进外资不断扩大开放市场,放宽各类资本的市场准入条件。另一方面,证券市场的不断扩容与即将实施的注册制使得当前的监管压力不断扩大和深化。如何有效利用市场力量引入外部有效的治理和监督机制是监管层和投资者公共关注的话题。在此背景下,我们通过对内部控制审计功能与质量进行研究,基于审计理论通过对是否实施内控审计和内控审计意见两个层面,对内控审计监督功能、信息功能和保险功能发挥和内控审计质量进行了检验,具体包括:第一,代理理论视角下,内控审计具有一定的监督功能。研究发现:与未实施内控审计的公司相比,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可以减少公司财务重述的发生,并能抑制应计项盈余管理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但对公司违规违法行为和真实盈余管理并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内控审计意见可以揭示公司未来可能发生财务重述、违规处罚和应计项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重述和应计盈余质量的作用在不同内控水平的公司中存在差异。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会降低内部控制审计对减少财务重述和应计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当前内控审计体现出的监督功能说明,实施内控审计可以帮助公司识别内控内控缺陷并督促公司改进内控和财务报告系统,从而减少了公司财务重述并抑制了管理层应计盈余管理行为。非标准内控审计意见可以提示公司未来发生舞弊和违规行为发生的可能。然而,内控审计难以改变公司内部控制实质性缺陷的存在,并不能抑制被出具非标内控意见公司的重述、违规和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公司内控水平的差异导致内控审计监督功能发挥存在异质性,存在实质内控缺陷的公司抑制了内控审计监督功能的发挥。公司由于业绩压力和公司固有内控缺陷的存在让公司违规违法行为和盈余操纵仍存在机会。第二,信息理论视角下,内控审计具有信息功能。研究发现:首先,在实施内控审计的公司中,非标内控审计意见伴随着较低的财务报告可靠性及财务报表舞弊的可能,市场投资者会做出负向的市场反应。公司同时收到非标内控和非标财报审计意见引起的公司股价下跌幅度超过了单独收到非标内控或非标财报审计意见带来的影响。并且非标内控审计意见可以向市场传达显着的负向信息,并引起公司股票价格下跌。以上证据证实当前内控审计已经具备了一般审计的信号功能,可以向市场投资者传递公司内控相关的信息并在股价中得到反映。其次,基于现有的信息披露规则,公司在季报和半年报中可以向市场传递公司的财务信息,投资者可以根据季报、半年报以及公司披露的业绩预告提前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的判断和预测,而投资者无法对公司的内部控制状况进行事前的判断和了解。随着内控审计实施年份的增长,投资者对公司内部控制与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联系的认知更加深入。当公司被单独出具内控审计意见或是同时出具非标内控和财报审计意见时就会产生显着的负向市场反应。最后,市场投资者对公司风险的规避超过了对公司盈利的关注。与公司盈利相比,投资者显现出对公司经营和资金压力的关注。说明现有市场投资者对内控缺陷可能引起的舞弊及欺诈更倾向于“风险厌恶”。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很难在短期得到纠正,意味着未来发生舞弊和欺诈的可能,非标内控审计意见向市场传递公司发生舞弊行为的信号作用被投资者所关注。第三,保险理论视角下,内部控制审计具有保险功能。研究发现,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增加了公司的审计费用,公司存在内控缺陷带来更高的审计费用溢价;法律风险在对内控缺陷与审计费用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实施内控审计增强了审计师和公司对内控缺陷带来法律风险的认知。一方面审计师通过提高审计费用来增强内控审计的保险价值,另一方面公司希望通过内控审计来缓解自身的法律风险,并接受审计费用的溢价。从法律风险与内控审计意见的关系来看,审计师会对高法律风险的公司出具非标内控意见,通过非标内控意见来为公司释放法律风险,同时也缓解了自身的法律责任。同时,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和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会对内部控制审计的保险价值产生影响。审计师提高了对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公司会产生诉讼风险的认知,从而显着增长了公司审计费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对审计保险价值的影响在不同法律环境下存在差异,在高法律环境地区,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可以提高审计师对公司内控缺陷产生诉讼风险的认知,显着提高审计费用,但这种关系在低法律环境地区并不显着。此外,公司被出具非标内控审计意见后并没有积极改进内部控制消除可能的法律风险。第四,内控审计质量与内控审计功能发挥。研究发现,首先,内部控制审计质量越高,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低,且这种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的公司中存在差异。其次,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影响了审计监督功能的发挥,检验结果说明内控审计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审计意见购买活动。上市公司会通过审计师变更来实现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相比国有控股企业,非国有控股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进一步分析发现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并不受审计行业专长的影响,高审计行业专长不能帮助上市公司减少并整改内部控制缺陷,从而说明审计师难以抑制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再次,内控审计中存在意见购买的成因是对于外部投资者和监管者来说由于内部控制审计属于行为过程审计,其审计过程和审计意见的形成都难以观测。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比财务报告审计意见更具不可预测性。内控审计质量的高低难以进行直接量化和评价,给公司带来了意见购买的机会。目前在内控审计功能发挥中,审计信息功能体现相对显着,监督功能和保险功能发挥并不充分。因此,提高内控审计质量和加强监管力度是充分发挥内控审计监督功能和保险功能的必然条件。因此,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中内控审计发挥了一定程度的审计功能,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内控审计的监督功能抑制了公司财务会计差错的发生和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但并未充分抑制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和监管违规等机会主义行为。内控审计的信息功能促使公司对自身的内部控制进行修正和优化,向市场传递积极的信息,相应的提高了市场经济效率,同时非标准内控审计意见的具有负向市场反应,促使公司在监管和融资压力下寻求对自身有利的内控审计意见;内控审计的保险功能促使公司和审计师之间产生了更多的经济依赖,建立了内控缺陷和法律风险之间的联系,非标内控审计意见降低了公司和审计师的法律责任,体现出相应的保险价值。研究创新和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将内部控制审计作为一项独立的第三方审计进行研究,通过对内部控制审计监督、信息和保险功能的检验,揭示了投资者、监管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关注的内部控制审计治理作用及实施效果的问题。第二,有效区分了两类非标审计意见,并对其市场反应的进行研究。检验了当前市场投资者对内控审计意见的认知和反应,及内控审计信息功能的表现。让市场投资者和监管者对非标内控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第三,从制度设计最终目标上探究了当前市场中内控审计治理的效果情况,进一步通过检验发现存在审计意见购买这个结果,并以此来分析影响内部控制审计质量及审计功能发挥的原因。尝试打开由于内控审计的不可预测性导致的执业“黑箱”。第四,采用了学术和实务界共同认可的多种变量作为衡量内控审计监督、信息及质量的替代变量,避免了单一变量检验结果不稳定的情形,保证了结论的稳健性。第五,采用了机器学习中交叉检验的方法来对内控审计质量进行评估,尝试了突破现有延续财务报告审计质量衡量方式的局限性。由于内部控制审计的边界不局限于财务和会计活动,且公司内部控制的发展是领先于审计和会计职业及其理论发展的,因此必须采用新的评价方法来对内部控制审计质量进行评价。

张涛[3](2020)在《M会计事务所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流程设计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地深入和发展,离任审计应运而生。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与稳步推进,这项制度在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维护财经法纪、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推动依法行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离任审计流程的完善与优化,将更好地促进离任审计工作,切实发挥离任审计在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中的“免疫系统”功能。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正可以完善离任审计流程,使离任审计工作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这种新的审计模式不仅指引了如何分析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也降低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并且评估了审计的重大错报风险,将风险评估程序贯通了整个审计程序,这种将审计程序和审计风险相结合的审计模式提高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效率,并能有效的检查出财务报表的舞弊和错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可以更合理的分配审计项目组有限的资源、揭露舞弊及错报、控制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本文以M会计师事务所承接的离任审计项目A单位,详细的说明了M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离任审计业务的主要现状,并分析了M会计师事务所离任审计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存在问题的原因。本文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为基础对M会计师事务所的离任审计业务的审计流程和方法进行改进,并为M会计师事务所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提出保障措施。不仅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研的理论思想实践到M会计师事务所离任审计业务中,也为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改进离任审计业务提出指导思想。

彭雯[4](2020)在《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的经济后果研究 ——来自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在PCAOB注册的经验证据》文中指出随着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市场对信息中介国际化能力的需求亦随之增强。审计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信息中介之一,对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维护市场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企业国际化以及资本市场对外开放高速发展时期,打造拥有优质声誉、专业技能的国际化会计师事务所,塑造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国际知名度与核心竞争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高质量发展,是促进中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计师事务所是《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之一。在政策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国际化的审计产品,多家中国境内证券从业会计师事务所在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简称PCAOB)注册,拥有在美国资本市场中提供审计服务的资格,这是在审计市场集中度较高的美国市场承接审计业务的首要资质;是向客户体量较大,市场机制完善的国家学习国际执业标准,积累国际经验的入场券;是在发达国家市场建立国际声誉,进行高质量国际化建设,加强审计供给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主动在PCAOB注册这一背景,系统探究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对中国境内A股主板上市公司的审计定价、审计质量以及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机理。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提供审计产品的供给方,其要素特征关系到事务所定价决策等微观行为,从而决定会计师事务所能否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产品,进一步对资本市场中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探究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这一审计供给方特征如何影响审计行为、审计结果以及审计作用,以期揭示会计师事务所“走出去”如何发挥积极作用,为提高资本市场信息质量,保障市场机制有效运行提供理论借鉴。首先,本文通过分析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对中国境内业务审计定价决策行为的影响,发现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在PCAOB注册促使审计收费显着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声誉较高的事务所中效应更为显着,并且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促使审计投入增加,说明事务所提高定价的动机是对声誉成本与审计投入成本的考虑;结合审计师能力的分析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促使审计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在PCAOB注册之后提高审计收费反映为国际化能力的提升。此外排除了客户规模、产权差异、境外投资者持股、低价竞争、审计收费粘性、内生性等因素的潜在干扰。第二,在探究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对审计定价决策行为影响渠道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结合审计结果,分析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如何影响中国境内业务的审计质量。研究发现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在PCAOB注册之后,境内业务审计质量显着提高。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审计风险较高、事务所规模较大的样本中,国际化对审计质量的提高作用更加明显,一定程度上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促使审计师提高审计质量的动机是在声誉机制下,事务所为了发送国际化这一积极信号,出于对潜在风险,国际声誉成本的考虑,因而有动机提高审计质量。此外审计师能力方面,结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人数、学历素质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事务所在PCAOB注册之后注册会计师人数显着增加,学历水平显着提高,表明事务所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会吸收更多高学历的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师的素质能力,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事务所国际化促使审计师提高审计质量的能力渠道。最后,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影响审计质量,进而对会计信息产生作用。基于会计信息可比性视角的分析表明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在PCAOB注册有助于提升会计信息可比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也具有声誉效应和学习效应,能够增强审计师对国际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的理解能力,从而有助于审计师更高效的判断会计信息是否合乎准则,提供更加可比的会计信息。上述研究表明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这一审计供给特征通过审计师动机和能力渠道,促使审计师学习国际经验方法,增加审计投入,与国际标准体系接轨,提高专业能力,从而调整审计定价决策,提高审计质量,增强会计信息可比性,并且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检验克服了客户选择审计师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基于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自愿在PCAOB注册,并且禁止PCAOB强制检查这一独特的制度背景,能够将声誉效应与监管效应进行有效区分,研究发现即使在没有PCAOB强制检查的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通过主动在PCAOB注册这一自愿性的国际化方式具有积极效应,为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如何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亦说明PCAOB对于非美国企业的审计存在积极的外部性。同时,本文研究结论对于资本市场其他中介机构国际化建设也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蒋亚含[5](2020)在《国家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协调路径及经济后果》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国家审计出现两个重大趋势:其一,国家审计的职权范围日益扩大,执业力度不断加强,成为我国公共机关和国有企业的主导监督力量。其二,我国国家审计力量尚不能支撑“审计全覆盖”的监督目标,需进一步完善审计监督体系,统筹整合审计资源。总结来说,审计署职责和权力的日益扩大,与审计监督体系和资源的不足,成为“审计全覆盖”推行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而构建高效统一的审计监督体系,是解决矛盾、推行“审计全覆盖”、提高我国审计监督整体效能的关键。要构建统一的审计监督体系,需要厘清体系内各部分的现状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体系内各种审计形式分别如何发挥作用;体系内各种审计形式如何相互影响作用,这种影响是否能够构成体系运行机制的一部分;体系内各种审计形式的相互影响,会带来怎样的经济后果。本文的研究围绕国家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相互影响关系展开。已有文献较少系统研究该话题,多集中于其中一种关系的探索。而本文试图梳理出两种审计的相互影响关系及其后果,并建立该领域完整的研究体系。国家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具备双重关系:一方面,二者均是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审计监督活动中相互协作。协作的主要运用场景是二者在完成共同审计、或审计对象重合时,相互利用审计资源和审计力量。另一方面,国家审计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一定的监管职能。国家审计会在审计过程中,复核注册会计师审计结果,发现问题后会进行公告或移交相关部门惩处。因此,尽管国家审计并无直接惩处注册会计师的职权,但事实上却形成了威慑。国家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双重关系,既促进了二者相互影响的多层次性,又为二者在审计监督体系中的协作提供了空间和可能性。基于此,首先,本文从国家监督体系入手,对审计制度背景进行阐述。从制度背景角度,找到了国家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可能存在的协作方式,为全文的研究提供制度基础。制度背景研究突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下的国家监督体系中,国家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关系的地位和重要性。国家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关系阐述中,不拘泥于教科书式的概念罗列,而是针对本文研究问题,对重点内容进行了详细解释。包括但不限于:(1)详细介绍了审计频率、审计权限、审计报告三个方面的区别,凸显了国家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协作的机会。(2)强调了国家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双重关系,从制度设置的角度,指出了二者相互影响、以及相互利用的形式与范围。(3)统计了针对共同审计对象时,国家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结果的区别,并分析了可能存在的原因。其次,基于国家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双重关系,探索了国家审计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是其行为的集中表现。研究以每年被国家审计抽中的被审计单位为样本,因为这部分企业同时经历了国家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直接反映了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否受到影响。发现:(1)国家审计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这种审计质量的提高是通过“顺风车”和“威慑力”作用来实现的。其中“顺风车”作用是指国家审计的知识溢出效应,即注册会计师在年报审计中,利用了国家审计揭示问题以及企业整改成果来提高年报审计质量。“威慑力”作用是指注册会计师忌惮年报审计报告与未来国家审计结果存在差异引起的一系列风险,会在国家审计后提高谨慎性,从而提高审计质量。(2)为了测试国家审计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影响范围,研究还延伸至其他类似企业。发现“威慑力”作用会“传染”至其他类似企业,注册会计师因受到“威慑力”的影响,而更加谨慎地对待其他可能被国家审计抽中的客户。进一步,文章检验了国家审计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影响的经济后果,即检验了国家审计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影响不同时,会产生怎样的经济后果。由于国家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会共同监督国有企业的行为规范和廉洁程度,因此,经济后果从这两方面分别检验。发现:(1)国家审计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影响程度越高,被审企业越不可能发生违规行为;国家审计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影响程度越高,被审企业的廉洁程度越好,主要表现为在职消费增加更少(降低更多);(2)上述经济后果,仅限于被审企业自身,而并没有传染至其他类似企业。最后,文章另一个重要的研究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对国家审计的影响。按国家审计执业过程,将注册会计师审计对国家审计影响的方式和路径分为了三个阶段,包括事前影响、事中影响和事后影响。事前影响指审计机关在审计前,利用注册会计师审计已完成的工作及结果,影响了国家审计方案中的审计重点和审计方向;事中影响指审计机关利用政府购买服务,使用注册会计师审计力量,影响了国家审计的人力资源安排,保障了“审计监督全覆盖”;事后影响指注册会计师在日常内控审计中,督促企业整改内部控制,影响了国家审计结果的落实效果,保障了国家审计功能的实现。研究内容包括:(1)剖析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对国家审计影响的制度基础;(2)列举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对国家审计影响的实践基础;(3)基于探讨,构建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对国家审计的影响体系,为国家审计如何利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力量,提供了系统性思路。同时,也指出了体系完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文章对其中的事后影响,即注册会计师审计在国家审计结果落实中的作用,进行了检验。由于目前注册会计师审计对国家审计结果的落实并非制度性安排,而依靠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的自发行为。因此,文章试图检验这种非制度性的安排,在目前阶段,通过何种机制影响了国家审计结果的落实。发现:(1)“四大”内控审计师,更能有效落实国家审计后企业内部控制的整改;(2)具备行业专长的内控审计师,在有效落实国家审计后企业内部控制的整改中无明显优势。这表明注册会计师审计促进国家审计结果落实主要通过声誉机制,而是否具备行业专长,在内部控制整改中并没有发挥明显的作用。综上,本文的主要贡献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已有研究仅关注了国家审计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单向影响,而本文对国家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关系,进行双向研究,完善了该研究领域的系统性。第二,已有研究停留在国家审计对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了何种影响,而本文进一步考虑了国家审计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影响所造成的经济后果,拓宽了该领域研究的深度。第三,本文研究了国家审计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这一特殊监管形式的作用,丰富了国家监管对注册会计师行为影响的文献。第四,本文系统地探讨注册会计师审计对国家审计的影响,并将国家审计结果的落实纳入影响体系中,拓宽了研究审计监督体系协作的边界。本文还可能有如下现实意义:第一,针对国家审计机关,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国家审计机关更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安排监督工作。第二,本文对审计形式协作的探讨,为搭建和完善审计监督体系提供了思路和方向。第三,本文对审计机关切实落实审计事后的监督,起到了提示性作用。第四,本文从审计监管体系发展的角度,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执业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成畅[6](2020)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演进与经济后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持续经营假设是关于会计主体状态的基本假设,它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假定其经营活动是持续的,并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经营下去,不拟也不必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持续经营假设是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倘若企业的经营难以为继,则以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不再合理。此时若仍错误地以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整体会因存在广泛而严重的错报而不再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因此,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的适当性以及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发表审计意见至关重要。近年来,世界经济普遍面临下行压力,经济运行过程中不确定性风险增加,企业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作为反映经济的“晴雨表”,资本市场中潜藏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有效防范风险日益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不仅时刻牵动着投资者、债权人、企业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心,更与资本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休戚相关,与社会财富和资源的保值增值息息相关。身为资本市场“看门人”的注册会计师,通过发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及时地向市场各方传递关于企业持续经营能力风险的预警信号,以提醒投资者充分地关注风险,则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即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明确指出企业运用持续经营假设不适当或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一种“非标”意见。确保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具有充分的信息含量和质量,以及能够在资本市场上发挥应有的警示作用,对维护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及保障我国经济长久稳定健康发展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9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新证券法)正式审议通过。新证券法全面推行证券发行注册制,将企业发行股票应当“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规定改为“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并改革退市制度,取消暂停上市的规定,大幅提高持续经营能力受限企业的退市效率,推进退市常态化。新证券法的这些举措进一步凸显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在资本市场准入及退出机制中的地位与作用。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研究也更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提高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质量,不断加强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预警功能和决策价值,世界主要的审计准则制定机构都在为制定更高质量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而不懈努力,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形式、信息含量、审计师与持续经营相关的责任等都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推动着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制度的演进。美国审计准则(Statements on Auditing Standards,SAS)中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先后历经了SAS No.34、SAS No.59、SAS No.126和SAS No.132等多个时期,在持续经营相关责任的界定、审计师责任的强化、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出具等方面作出诸多改进,并推动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制度的建立。在美国之后,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开始致力于制定高质量的、利于国际趋同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并通过“明晰项目”和国际审计报告改革等诸多重大举措持续地推进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制度的变革。我国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从首次发布至今历经4次修订。从最初参照美国的SAS No.59,到2006年基本实现与国际审计准则ISA 570实质性趋同,再到2016年汲取国际审计报告改革的成果、继续保持与国际审计准则全面趋同,我国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朝着弥合社会公众的审计期望差距的目标不断迈进。尤其是2016年12月发布的最新持续经营审计准则,标志着我国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发展历程中最重大的制度变革,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预警功能和决策价值等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制度不断演进与变革的历史背景下,本文首先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制度演进的主要过程进行了梳理,厘清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相关制度的发展脉络及最新发展动向,并对制度演进的内在逻辑、产生的影响及存在的症结等进行了总结与评述;其次,本文对我国近年来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实施情况及审计意见的出具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整理与分析,评述了我国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实施的总体成效以及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总体面貌;最后,本文实证检验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机制及路径,分别从市场反应、债务融资和企业盈余管理的角度研究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投资者、债权人和企业管理层的风险传导效应,全面地考察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预警作用及决策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最新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实施效果,为我国新审计报告准则全面实施背景下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实施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提供经验证据。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首先检验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1)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公布日前后1天、前后2天以及前后5天的时间窗口内,以累计超额收益(CAR)衡量的市场反应显着为负,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具有显着的负反应。(2)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市场反应显着为负的结论存在短期效应。在上市公司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后的第4天,超额收益(AR)的均值即开始显示为正,且累计超额收益(CAR)在前后10天的时间窗口内并不显着。这意味着在我国证券市场,部分投资者“炒壳”动机强烈。在投机的驱动下,一些本该由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出具而可能导致股价持续下跌直至退市的公司却并未得到应有的看低。(3)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具有异质性。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几种不同类型中,市场对于持续经营无法表示意见的负反应最为强烈,表明我国投资者能够识别持续经营无法表示意见是风险警示程度最强、预警价值最高的一类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然而,未有证据表明市场能够显着区分持续经营无保留意见和持续经营保留意见的差别,反映出我国投资者对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认知水平仍有待提升。(4)最新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全面实施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市场负反应显着增强,表明我国审计报告改革对持续经营审计准则作出重大变革的举措显着地提升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之于投资者的风险警示作用,起到了应有的实施效果。本文接着实证检验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非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相比,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债权人具有额外的预警作用及决策价值。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企业,其次年债务规模比被出具非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的企业多减少17.62%,次年债务成本比被出具非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的企业多增加9.47%,表明债权人能够识别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和非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在风险警示程度上的差异。(2)不同类型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程度存在显着差异,持续经营无法表示意见的负面影响最为强烈。(3)最新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全面实施显着地加强了持续经营无保留意见之于债权人的风险警示作用,进一步表明我国审计报告改革对持续经营审计准则作出重大变革达到了应有的实施效果。本文最后从盈余管理的角度检验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企业管理层的风险传导效应。研究发现:(1)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出具后,企业管理层会迫于市场压力和保全职位的压力,加大后期盈余管理的程度。(2)企业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后,盈余管理隐性化程度显着提升,表明相较于应计盈余管理,管理层更加倾向于实施真实盈余管理。(3)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机制会因企业性质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效应。作为一种“非标”审计意见,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发挥了一定的监督机制,而对民营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却具有显着的强化与促进作用,反映出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具有的内在监督效能与其之于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风险传导机制之间存在力量的博弈。(4)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后,管理层花费大量时间及精力进行盈余操纵,而非在改善真实的经营绩效上下苦工,这会进一步损害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降低企业的生存几率。因此,除市场反应和债务融资外,从盈余管理的角度也能够建立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与企业破产之间的内在联系。文本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演进与最新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全面揭示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机理及预警价值,证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能够通过对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自身的风险传导机制实现资本市场治理功能,帮助市场加速淘汰落后的产能和生产方式,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不断完善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环境、持续地加强并最大限度地释放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在风险防范和资本市场退出机制中的作用是我国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的现实需求,也是保障我国经济平稳、健康、高效发展的内在要求。

张龙平,李淼[7](2014)在《国有企业境外审计的制度瓶颈及其修正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境外资产由于监督不力出现了大额损失,导致国家经济安全受到了重大威胁。为此,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了必要的境外国资监管措施但效果尚不明显,如何保护境外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成为社会各界聚焦的热点。本文以国有企业的制度环境为基础,分析其对境外审计的制约作用,并提出改进国有企业制度环境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境外国有资产审计顺利开展。

王恩山[8](2011)在《我国企业对CPA审计的需求 ——理论归纳、经验证据与制度解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供给方面的推动与需求方面的牵引。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通过做大做强等战略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审计市场的供给。但在需求方面,多年来高质量审计需求不足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改善,这无疑不利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乃至整个资本市场的进一步高质量地发展。本文将研究视线定位为审计需求,力求准确把握我国审计需求的现状,探究背后的制度成因,为改善我国审计需求现状、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和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本文利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的有关原理为指导,在描述审计需求现状、探究制度成因的过程中,主要取得了以下三点创新:1.构建了更一般化的企业审计需求决定模型。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将企业的审计需求看做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审计需求的有机合成,认为企业的审计需求取决于两个因素:(1)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偏好;(2)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表达能力。其中,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偏好取决于利益相关者自身利益与该审计类型的一致性;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表达能力主要是指其对企业审计需求决策的影响力,这受到制度环境的制约,如股权表决制度、国家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区域市场化程度等。2.提出了通过实际控制人与控股股东股权回避的方式来完善审计委托制度的制度改革设想。现行审计委托制度下,股东大会对审计委托事项进行表决时,所有股东的股权都不回避,结果委托权实质性地落在了同时是大股东的经营者手中,经营者提供会计报表,并请人来审计自己,出现审计悖论。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流通股股东单独表决的成功实践以及上市公司对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信息披露制度的逐步完善为我国审计委托制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了充分条件,于是本文大胆提出了实际控制人与控股股东所持股权在表决审计事项时回避的制度改革建议。同时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了外部股东监督权与经营股东经营权的制衡,建议独立董事选举时,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对应股权也应回避的制度建议。3.发现并分析了证监会的“审计需求表达困境”。我国当前的IPO制度是核准制,证监会对上市申请不但要进行形式审查还要进行实质性审查,面对千差万别数以百计的待上市公司,证监会确需高质量审计的帮助以鉴别申请资料的可信度,证监会因此成为现实中最大的审计服务消费者。自由表达自己的消费偏好是消费者的基本权利,但作为“审计服务消费者”的证监会却没有这一权利,原因就是它同时是审计市场的监管者。作为审计市场的监管者理应遵循公平原则,对待被监管对象一视同仁,证监会若表现出一定的“消费偏好”,将形成权力经商,严重危害审计市场的公平竞争。所以,证监会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对待自己的审计需求偏好,经常是遮遮掩掩、欲言又止,本文将这种现象称为证监会的审计需求表达困境。全文共分七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是“导言”。介绍本文的选题动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路径与结构安排。第2章是“文献综述”。从审计需求理论假说、审计需求现状和影响审计需求的制度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文献回顾,为本文的研究确定理论坐标。第3章是“审计需求的决定:理论归纳”。本章包括历史回顾、概念界定与需求影响因素分析、企业审计需求决定模型、企业利益相关者及其需求偏好、以及我国审计需求制度背景初步分析等共5节,构建了企业审计需求的决定模型,为后文的分析奠定理论基础。本章的主要结论是企业的审计需求取决于各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偏好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表达能力两个方面,而外部股东在各类利益相关者中是最需要高质量审计需求的。第4章是“审计需求的现状:经验证据”。研究我国审计需求的现状,先用历史梳理和文献归纳的方法对我国的审计需求现状给出一个总体判断,然后用实证的方法分角度为这一判断提供经验证据。该章分为四节,主要内容包括:(1)我国审计需求现状的总体特征是高质量审计需求不足,有三种表现:企业的低质量审计审计需求偏好、外部股东对审计质量的理性冷漠、审计需求的行政依赖。(2)利用近三年的年报审计数据研究审计师变更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为企业的低质量审计需求偏好提供经验证据。(3)利用2005年1月至2010年4月我国A股IPO数据实证检验审计师声誉对IPO定价的影响,为人们理解投资者对审计质量的冷漠态度提供经验证据。(4)利用政府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战略逐步明确的支持态度,为审计需求的行政依赖提供新证据。第5章是“审计需求现状的成因:微观制度解析”。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公司治理的一个环节,而产权性质、股权结构则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在行政权力对市场利益分配具有重大而直接的影响时,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都会有审计需求上的行政依赖,只是目的不同而已。国企在审计需求上的行政依赖是一种路径依赖的表现,因为政府是其“大老板”,国企官员的升迁决定权在政府手中。而私企在审计需求上的行政依赖主要是功用性的。一股独大仍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重要特征,其他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能力越强,高质量审计需求越大。当前高质量审计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就是其他股东缺乏对第一大股东的制约能力。而更直接的制度原因是现行审计委托制度存在缺陷。谁掌握审计委托权,企业的审计需求就更多地表现出谁的意愿。现行审计委托制度下,股东大会对审计委托事项进行表决时,所有股东的股权都不回避,结果委托权实质性地落在了同时是大股东的经营者手中,出现审计悖论。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流通股股东单独表决的成功实践以及上市公司对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信息披露制度的逐步完善为我国审计委托制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了充分条件,于是本文大胆提出了实际控制人与控股股东所持股权在表决审计事项时回避的制度改革建议。在分析这一制度建议的必要性时,本文将思路稍作扩展,提出“外部股东监督权”的概念,审计委托权只是外部股东监督权的一项内容。为了公司治理的完善,建议在所有外部股东监督权事项表决中都实行实际控制人与控股股东的股权回避。第6章是“审计需求现状的成因:宏观制度解析”。该章探讨宏观制度与审计需求的关系,包括五节:概述、市场化改革进程与审计需求的关系、资本市场行政监管与审计需求的关系、资本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诉讼与审计需求的关系,以及宏观制度改革建议。主要结论有:审计需求与市场化程度显着正相关;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制度整体表现出“前紧后松”的特点,这是导致投资者对审计质量保持冷漠态度的重要原因;证监会面对审计服务,存在角色冲突,正深陷“审计需求表达困境”,即证监会既是应一视同仁的管理者又是可以偏好明显的审计服务消费者,两者存在明显的冲突。第7是“结语”。归纳全文的主要结论、政策建议和创新点,明确本文研究的局限,并对后续的研究进行展望。

张艳[9](2003)在《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博弈与监管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证券市场信息是交易者据以正确预期基础资产价值变动有关的信息,从广义上讲,应该定义为一切能够在不同强度上直接或间接影响证券价格的因素与事件的信息。信息博弈是参与证券市场博弈的各个主体在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和信息接受与反馈在内的证券市场信息运行体系中,围绕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有效性进行的博弈。 证券市场的运行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个信息的处理过程。发行者根据宏观经济及自身信息确定发行证券,并按法律披露一定的信息,投资者收集宏观及微观信息并加以分析和处理形成投资决策及投资行为,投资行为产生的结果又形成新的信息,从而进入新一轮的信息处理过程。 证券市场有分散风险、收集信息、企业监控、直接融资、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几大经济功能,本质却在于证券市场的信息功能。首先,直接融资的效率取决于证券市场信息功能的完善与否。其次,证券市场对分散风险、企业评价与监控的有效性取决于证券价格的有效性。价格发现和证券市场的监控功能取决于证券价格的信息含量,从根本上讲,监控功能即信息功能。最后,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也有赖于证券市场信息的有效性。这一点实质上是以上两点的综合,如果证券价格的信息含量较高,投资者根据证券价格信息所作出的投资决策就会引导资金及资源向需要融资且效率较高的公司流动,而且,投资者也能对融资的公司实行有效监控,以保证所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这实质上就是资源的有效配置。 随着我国加入WTO,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国内市场都将渐次开放,迎接国标同行更为激烈的竞争和冲击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带来更大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博弈与监管的研究的风险和挑战,如何规避风险,迎接挑战,提高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是现阶段的重大任务。这就使加强证券市场信息监管,完善信息监管制度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证券市场信息运行体系由信息源、信息通道和信息反馈三部分有机构成。信息源是整个证券市场信息产生的源头和运行的起点。信息源中的博弈包括: 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层次的信息博弈,其博弈行为有:上市公司经理层与所有者之间以及股东之间围绕提供真实信息进行的博弈。股东对经营者形成监督的基本条件就是要获取真实的信息,而出于对信息搜寻成本和效益比较的考虑,小股东出现“搭便车”的行为,放弃了对经营者的有效监督,客观上就为经营者(经理层)在信息源提供不完全、甚至虚假信息创造了条件。 上市公司上市过程中的信息博弈。其具体的信息博弈行为有: 第一,上市选择过程中绩差和绩优企业的“劣驱良”博弈。不论是在审批制下还是在核准制下,公司上市仍然实行额度控制。由于公司上市不是采取市场选择机制,造成了绩差企业、绩优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信息博弈。当监督成本较高而监督所获收益相对较小时,政府选择不监督的策略,这就给绩差企业进行业绩包装提供了可能。当绩差企业进行业绩包装的造假成本远远小于其造假所获收益时,绩差企业会选择进行业绩伪装。这样,绩差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驱逐绩优企业的同时,信息源头的虚假业绩信息披露就产生了。 第二,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定价的信息博弈。在信息严重不对称情况下,以筹资和收益最大化为目的定价机制决定了上市公司在财务状况业绩公布中的捏造信息和盈利预测信息严重脱离实际的博弈行为。包含综合信息的新股发行价,如果定位不合理,实际上在信息源就造成了对投资者的信息误导。 第三,公司上市后财务状况与业绩公布中的信息博弈以及投资信息公布违背承诺的博弈行为。 此外,还包括在信息源头利用信息占有和垄断优势进行的内幕消息获取与利用中的信息博弈行为。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通道中的信息博弈包括证券市场信息搜寻中大小股东之间的博弈,信息传递中代理者与信息提供者串谋的信息博弈,证券交易中信息加工的博弈,这里面又包含信息欺诈博弈、“散户跟风”信息博弈、机构监管者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博弈与监管的研究与违规者之间的信息博弈,上市公司配股中的信息一博弈,预期行为的博弈以及中介机构的信息博弈行为等。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反馈中的博弈包括股市变动中投资者如何对股价变动作出反应而在彼此之间进行博弈;机构投资者对股市变动作出的反应,通过传播真真假假的股价信息、行为信息、和政策信息引诱中小投资者,散户对上述信息做出反应,采取跟风博弈:政府对市场变动信息做出反应、调整政策,投资者对政府政策做出反应、调整交易行为的博弈;以及证券监管机构对交易主体的行为和市场交易状态做出反应,采取监管措施,交易主体对监管举措做出反应,采取违规或不违规的抉择等。 证券市场上信息提供、信息传递与加工以及信息反馈构成信息运行的全过程,这一过程反复进行、周而复始,成为一个循环过程:信息博弈也在这一循环过程中反复地不断地进行。 信息运行及运行中博弈的每一次循环,都不是上一循环的简

易佩富,秦伟宏[10](2002)在《提高国有企业年报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保证——解读《关于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文中研究表明2001年11月26日,财政部向全国下发了《关于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以下简称《补充通知》),这个《补充通知》对于健全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规范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行为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是提高国有企业年度

二、关于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1.1 职能定位模糊,业务层级较低
    1.2 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不够,没有形成一致的认同度
    1.3 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和升级将面临文化与认知的挑战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分析
    2.1 细化审计职能定位,构建增值型审计业务体系
    2.2 塑造内部审计形象,使增值型审计身份得到认同
    2.3 扩大风险控制范围,提高增值型审计的风险管控能力
3 结束语

(2)内部控制审计功能与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分析
        1.2.1 内部控制
        1.2.2 内部控制审计
        1.2.3 审计监督、信息与保险功能
        1.2.4 内部控制审计质量
    1.3 概念框架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章节安排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意义
2 文献回顾
    2.1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
        2.1.1 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区别与联系
        2.1.2 整合审计的研究综述
    2.2 内部控制审计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
        2.2.1 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的影响因素
        2.2.2 内部控制审计的经济后果
        2.2.3 内部控制审计市场反应
    2.3 内部控制审计质量
        2.3.1 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行业监管
        2.3.2 审计师与客户关系
        2.3.3 审计意见购买
    2.4 现有研究文献评价
3 制度背景与理论基础
    3.1 公司外部审计的职能
    3.2 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发展
        3.2.1 国外内部控制审计发展历程
        3.2.2 国内内部控制审计发展
    3.3 监管环境的发展与变革
        3.3.1 金融监管发展与需求
        3.3.2 法律环境建设
    3.4 理论基础
        3.4.1 审计需求理论
        3.4.2 政府监管理论
        3.4.3 不完全契约理论
        3.4.4 有效市场理论
    3.5 理论分析框架
4 内部控制审计与审计监督功能
    4.1 研究背景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4.3 研究设计
        4.3.1 实证模型
        4.3.2 变量定义
        4.3.3 数据来源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多元回归分析
    4.5 拓展性检验
    4.6 小结与结论
5 内部控制审计与审计信息功能
    5.1 研究背景
    5.2 理论分析与文献回顾
    5.3 研究假设
    5.4 研究设计
        5.4.1 实证模型
        5.4.2 变量定义
        5.4.3 数据来源
    5.5 检验结果
        5.5.1 描述性统计
        5.5.2 单变量分析
        5.5.3 多元回归结果
    5.6 稳健性检验
    5.7 本章小结
6 内部控制审计与审计保险功能
    6.1 研究背景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6.2.1 内部控制审计与审计费用
        6.2.2 内控缺陷对法律风险中介效应的影响
    6.3 模型设定与实证方案
        6.3.1 样本选择
        6.3.2 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1 描述性统计
        6.4.2 回归结果分析
        6.4.3 进一步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6.5 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法律风险
        6.5.1 研究假设与模型
        6.5.2 检验结果
    6.6 本章结论与启示
7 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审计功能实现
    7.1 本章背景与预期贡献
        7.1.1 研究背景
        7.1.2 预期贡献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7.3 研究设计
        7.3.1 实证模型与变量定义
        7.3.2 样本选择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7.4.1 描述性统计
        7.4.2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7.4.3 进一步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7.5 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购买
        7.5.1 研究假设与模型
        7.5.2 检验结果
        7.5.3 进一步分析
        7.5.4 稳健性检验
    7.6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M会计事务所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流程设计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相关概念、理论依据
    2.1 中共中央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相关规定
    2.2 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理论依据
        2.2.1 受托责任理论
        2.2.2 国家治理理论
        2.2.3 领导干部离任审计中的责任界定
第三章 M会计师事务所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流程分析
    3.1 M会计事务所主要情况
    3.2 A单位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案例介绍
        3.2.1 审计准备阶段流程
        3.2.2 审计实施阶段流程
        3.2.3 审计报告阶段流程
    3.3 M会计师事务所离任审计流程存在问题分析
        3.3.1 运用的审计模式落后
        3.3.2 业务承接制度不足
        3.3.3 风险评估程序不完善
        3.3.4 实质性程序不充分
    3.4 会计事务所现行离任审计流程出现问题的原因
        3.4.1 内部原因分析
        3.4.2 外部原因分析
第四章 M会计事务所风险导向下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流程设计
    4.1 M会计事务所风险导向下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流程设计图
    4.2 完善业务承接制度
        4.2.1 对被审计对象及其环境的了解
        4.2.2 事务所及项目组自身的了解
    4.3 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4.3.1 指标选取的依据
        4.3.2 具体指标的设置
    4.4 构建领导干部离任审计责任评级体系
        4.4.1 评价方法的选择
        4.4.2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流程
        4.4.3 模糊综合评价法评分
    4.5 强化审计业务复核
第五章 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流程在A单位中的应用
    5.1 A单位领导干部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的应用
        5.1.1 建立指标层次结构
        5.1.2 构造判断矩阵
        5.1.3 得出权重总表
        5.1.4 计算综合评分结果
        5.1.5 出具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5.2 A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综合评价
第六章 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流程的效果与建议
    6.1 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流程的效果
    6.2 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流程的建议
        6.2.1 会计师事务所层面
        6.2.2 审计从业人员层面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4)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的经济后果研究 ——来自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在PCAOB注册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相关概念界定与分析
        1.2.1 企业国际化
        1.2.2 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意义
2.相关研究的文献述评
    2.1 企业国际化与事务所国际化的文献述评
        2.1.1 企业国际化
        2.1.2 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
    2.2 审计师特征与审计定价的文献述评
        2.2.1 审计师能力与审计定价
        2.2.2 审计师动机与审计定价
    2.3 审计师特征与审计质量的文献述评
        2.3.1 审计师能力与审计质量
        2.3.2 审计师动机与审计质量
    2.4 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文献述评
        2.4.1 会计信息可比性经济后果
        2.4.2 会计信息可比性影响因素
    2.5 研究现状评价
3.制度背景与理论基础
    3.1 制度背景: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历程
        3.1.1 萌芽期(2005年以前)
        3.1.2 成长期(2005-2011年)
        3.1.3 发展期(2011年以来)
        3.1.4 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在PCAOB注册情况
    3.2 审计供给相关理论基础
        3.2.1 学习效应理论
        3.2.2 声誉理论
        3.2.3 代理理论
    3.3 国际化相关理论基础
        3.3.1 企业国际化与竞争优势理论
        3.3.2 规模经济与知识管理理论
        3.3.3 外部性与溢出效应理论
4.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对审计定价的影响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4.2 研究设计
        4.2.1 变量与模型
        4.2.2 数据来源
    4.3 基本实证结果
        4.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4.3.2 基本回归结果
    4.4 进一步检验
        4.4.1 审计师动机
        4.4.2 审计师能力
        4.4.3 审计需求
    4.5 稳健性检验
        4.5.1 审计收费粘性
        4.5.2 审计定价签约时间差异
        4.5.3 剔除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样本
        4.5.4 克服内生性问题
    4.6 本章小结
5.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5.2 研究设计
        5.2.1 变量与模型
        5.2.2 数据来源
    5.3 基本实证结果
        5.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5.3.2 基本回归结果
    5.4 进一步检验
        5.4.1 审计风险
        5.4.2 审计师声誉
        5.4.3 境外业务收入
        5.4.4 注册会计师人数
        5.4.5 注册会计师学历素质
    5.5 稳健性检验
        5.5.1 境外投资者持股
        5.5.2 发行H股或B股
        5.5.3 剔除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样本
        5.5.4 克服内生性问题
    5.6 本章小结
6.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6.2 研究设计
        6.2.1 变量与模型
        6.2.2 数据来源
    6.3 基本实证结果
        6.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6.3.2 基本回归结果
    6.4 进一步检验
        6.4.1 声誉机制
        6.4.2 学习机制
    6.5 稳健性检验
        6.5.1 境外投资者持股
        6.5.2 产权差异
        6.5.3 客户规模
        6.5.4 克服内生性问题
        6.5.5 变更样本范围
        6.5.6 替换可比性测度指标
    6.6 本章小结
7.研究结论
    7.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7.2 本文主要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国家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协调路径及经济后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问题提出与研究目的
    1.2 核心概念界定
    1.3 研究框架、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及贡献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
    2.1 理论基础
    2.2 文献回顾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下的审计制度背景
    3.1 国家治理现代化下的国家监督体系
    3.2 国家审计监督制度
    3.3 国家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家审计对CPA审计的影响:方式和路径
    4.1 研究问题
    4.2 国家审计结果公告
    4.3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4.4 研究设计
    4.5 实证检验结果
    4.6 稳健性检验
    4.7 进一步研究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家审计对CPA审计的影响:经济后果
    5.1 研究问题
    5.2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5.3 研究设计
    5.4 实证检验结果
    5.5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CPA审计对国家审计的影响:方式和路径
    6.1 研究问题
    6.2 CPA审计对国家审计影响的制度基础
    6.3 CPA审计对国家审计影响的实践基础
    6.4 CPA审计对国家审计影响体系构建
    6.5 讨论与进一步思考
第7章 CPA审计对国家审计的影响:审计结果落实
    7.1 研究问题
    7.2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7.3 研究设计
    7.4 实证检验结果
    7.5 进一步研究与稳健性检验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及未来研究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结论的现实意义
    8.3 研究展望及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6)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演进与经济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五、论文可能的创新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会计持续经营假设
        二、企业持续经营能力
        三、企业持续经营危机
        四、持续经营审计意见
    第二节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产权理论
        二、委托代理理论
        三、受托责任理论
        四、信息不对称理论
        五、财务报告理论
        六、破产理论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发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动因
        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经济后果
        三、文献评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背景
    第一节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演进:美国审计准则的视角
        一、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雏形:“受限于”审计意见
        二、SAS No.34 时期:增设“中间段”的“受限于”审计意见
        三、SAS No.59 时期:审计师责任与管理层责任日渐明晰
        四、后SAS No.59 时期:持续经营审计意见遭受信任危机
        五、从SAS No.126到SAS No.132:审计期望差距不断弥合
    第二节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变更:国际审计准则的视角
        一、国际审计报告改革:ISA570 作出重大修订
        二、改革背后的逻辑:回应持续经营问题,强化审计投入
    第三节 我国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历史沿革和最新发展
        一、持续经营审计准则首次发布:与SAS No.59 原则一致
        二、持续经营审计准则首次修订:明确管理当局的责任
        三、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第二次修订:与国际审计准则全面趋同
        四、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第三次修订:强化审计师责任与管理层责任
        五、持续经营审计准则重大变革: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单设段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实施现状及审计意见的描述性分析
    第一节 我国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实施的总体情况
        一、2010-2016 年情况分析
        二、2017-2018 年新准则实施后的情况分析
    第二节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描述性分析
        一、持续经营无保留意见
        二、持续经营保留意见
        三、持续经营无法表示意见
    第三节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预警价值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
    第一节 问题引出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第四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主回归分析
        三、进一步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来自债务融资的证据
    第一节 问题引出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第四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主回归分析
        三、进一步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风险传导效应——基于企业盈余管理的视角
    第一节 问题引出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第四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主回归分析
        三、进一步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国有企业境外审计的制度瓶颈及其修正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要政府机关的国有企业审计职能配置
二、其他政府机关的审计职能安排
三、国有企业境外审计制度安排
四、改进国有企业境外审计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政府境外国有资产审计的法律制度
    (二)建立境外离岸区域的审计合作制度

(8)我国企业对CPA审计的需求 ——理论归纳、经验证据与制度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动机
    1.2 研究对象
        1.2.1 企业审计需求的决定因素
        1.2.2 企业审计需求的现状
        1.2.3 企业审计需求现状的制度成因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路径与结构安排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审计需求理论假说的研究
        2.1.1 监督假说
        2.1.2 信息假说
        2.1.3 保险假说
        2.1.4 简要评述
    2.2 关于审计需求现状的研究
        2.2.1 审计需求的表现
        2.2.2 审计需求的检验
        2.2.3 简要评述
    2.3 关于审计需求制度环境的研究
        2.3.1 行政管制与审计需求
        2.3.2 国有产权与审计需求
        2.3.3 股权结构与审计需求
        2.3.4 公司治理与审计需求
        2.3.5 简要评述
    本章小结
第3章 审计需求的决定:理论归纳
    3.1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审计需求发展进程
        3.1.1 产权的多元化与审计需求的产生(13世纪至20世纪初)
        3.1.2 股东的大众化与审计需求的发展(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
        3.1.3 股东的外部化与审计需求的扭曲(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
        3.1.4 股东保护制度的强化与审计需求的规范(21世纪初至今)
        3.1.5 启示:企业的审计需求是企业利益相关者需求博弈的结果
    3.2 审计需求的相关概念界定与影响因素分析
        3.2.1 审计需求的相关概念界定
        3.2.2 审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3.3 企业审计需求决定模型
        3.3.1 企业的审计需求
        3.3.2 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偏好
        3.3.3 利益相关者的审计需求表达能力
    3.4 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偏好
        3.4.1 股东、经营股东与外部股东
        3.4.2 证监会
        3.4.3 债权人等其他相关者
        3.4.4 小结:外部股东最需要高质量审计
    3.5 对我国审计需求制度背景的初步分析
        3.5.1 我国经济制度总体特色
        3.5.2 审计需求现状的制度成因分析思路
    本章小结
第4章 审计需求的现状:经验证据
    4.1 我国审计需求现状的形成:历史回顾与总体判断
        4.1.1 我国审计需求的变革与发展
        4.1.2 对我国审计需求现状的总体判断
    4.2 审计师变更与审计质量:企业的低质量审计偏好
        4.2.1 研究假设
        4.2.2 研究设计
        4.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4.2.4 结论
    4.3 审计师声誉与IPO抑价:投资者的理性冷漠
        4.3.1 研究假设
        4.3.2 研究设计
        4.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4.3.4 结论
    4.4 政府支持与大所优势:审计需求的行政依赖
        4.4.1 研究假设
        4.4.2 研究设计
        4.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4.4.4 结论
    本章小结
第5章 审计需求现状的成因:微观制度解析
    5.1 影响审计需求的微观制度概述
    5.2 企业的产权性质与审计需求
        5.2.1 一般分析
        5.2.2 经验证据
        5.2.3 私有产权性质对审计需求的影响
    5.3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审计需求
        5.3.1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现状及对策
        5.3.2 股权结构对审计需求的影响
    5.4 企业的股权表决制度与审计需求
        5.4.1 审计的起源与审计铁三角
        5.4.2 资本多数决原则的滥用与审计悖论
        5.4.3 国外对审计悖论的应对
        5.4.4 我国对审计悖论的应对
    5.5 微观制度改革建议
        5.5.1 通过股权回避完善审计委托制度的必要性
        5.5.2 通过股权回避完善审计委托制度的可行性
        5.5.3 通过股权回避完善审计委托制度的具体设想
    本章小结
第6章 审计需求现状的成因:宏观制度解析
    6.1 影响审计需求的宏观制度概述
    6.2 市场化改革进程与审计需求
        6.2.1 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历程
        6.2.2 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地区差异
        6.2.3 市场化程度影响审计需求的经验证据
    6.3 资本市场行政监管与审计需求
        6.3.1 新股发行(IPO)的监管与审计需求
        6.3.2 上市公司退市制度与审计需求
        6.3.3 上市公司股票流通制度与审计需求
    6.4 资本市场虚假陈述的民事诉讼与审计需求
        6.4.1 现行虚假陈述民事诉讼制度的形成与特点
        6.4.2 虚假陈述民事诉讼制度对审计需求的影响
    6.5 宏观制度改革建议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语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本文创新点
    7.4 本文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附录
    附录1:取得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的会计师事务所名单
    附录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博弈与监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0.1 选题意义
    0.2 既有研究综述
    0.3 研究方法
    0.4 论文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0.5 可能的创新点
上篇 中国证券市场的信息博弈行为和过程
    第一章 证券市场的信息基础与证券信息的有效性
        1.1 证券市场有效性及其信息基础
        1.1.1 有效证券市场涵义及分类
        1.1.2 有效证券市场的信息基础
        1.2 证券产品、证券市场的特殊性与证券市场信息的有效性
        1.2.1 普通产品、普通产品市场的特点与市场效率
        1.2.2 证券产品、证券市场的特殊性与证券市场信息的有效性
        1.2.2.1 证券产品及其特性
        1.2.2.2 证券市场的特殊性
        1.2.2.3 证券产品及市场的特殊性对证券市场信息有效性的影响
        1.2.3 中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与证券市场信息的有效性
        1.2.3.1 中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
        1.2.3.2 中国证券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功能缺陷
        1.2.3.3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有效性问题
    第二章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源中的博弈
        2.1 中国证券市场主体及其信息博弈的典型表现
        2.1.1 中国证券市场主体结构与信息通道
        2.1.2 中国证券市场各参与主体效用函数的初步分析
        2.1.3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证券市场参与方博弈对证券市场走势的影响
        2.1.4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博弈过程几种典型表现
        2.2 上市公司经理层与所有者之间以及股东之间的信息博弈
        2.2.1 股东之间搭便车现象的博弈
        2.2.2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大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博弈
        2.3 上市公司上市过程中的信息博弈
        2.3.1 上市公司上市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
        2.3.2 上市公司上市过程中的信息博弈
        2.3.2.1 中国证券发行体制概况
        2.3.2.2 审批制时期我国证券发行市场信息博弈
        2.3.2.3 核准制下我国证券发行市场信息博弈现状
        2.4 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定价的信息博弈
        2.4.1 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定价的信息博弈
        2.4.2 我国新股发行定价中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信息严重脱离实际
        2.5 公司上市后财务状况与业绩公布中的信息博弈
        2.5.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博弈的产生
        2.5.1.1 上市公司隐瞒或伪造财务状况和业绩的信息博弈动机
        2.5.1.2 上市公司隐瞒或伪造财务状况和业绩的信息博弈条件
        2.5.2 上市公司业绩公布中的信息博弈
        2.5.2.1 企业与企业之间博弈分析
        2.5.2.2 信息提供方与审计方之间博弈
        2.5.2.3 信息提供方与监管方混合战略博弈
        2.5.2.4 信息提供方与投资者博弈
        2.5.2.5 对财务总监制和会计委派制的博弈分析与理性思考
        2.6 上市公司投资信息公布中的博弈
        2.7 内幕消息获取与利用中的信息博弈
        2.7.1 证券市场内幕交易
        2.7.1.1 内幕信息存在的必然性
        2.7.1.2 内幕信息的基本性质
        2.7.2 内幕消息获取与利用中的信息博弈
        2.7.3 我国证券市场的内幕交易问题
        2.7.4 内幕交易行为的危害
    第三章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通道中的博弈
        3.1 证券市场信息搜寻中大小股东之间的博弈
        3.1.1 证券市场信息搜寻博弈
        3.1.1.1 证券市场信息搜寻成本与信息不对称的图形分析
        3.1.1.2 证券市场信息搜寻博弈
        3.2 证券市场信息传递中代理者与信息提供者串谋的信息博弈
        3.2.1 证券市场上串谋的信息特征
        3.2.2 信息论中申农的信息传递模型防止串谋思路的借鉴
        3.2.3 防止集体背离纳什均衡的博弈机制设计的借鉴
        3.2.3.1 防止集体背离纳什均衡的博弈的介绍
        3.2.3.2 我国证券市场防止集体背离纳什均衡的实现状况分析
        3.3 证券交易中加工信息的博弈
        3.3.1 证券交易中信息欺诈博弈
        3.3.2 上市公司配股中的信息加工博弈
        3.4 中介机构与新闻媒体信息加工行为
        3.4.1 中介机构信息加工行为
        3.4.2 股市“黑嘴”
        3.4.3 新闻媒体的信息行为
    第四章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反馈中的博弈
        4.1 股市变动中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反馈博弈
        4.2 机构投资者操纵股价与散户跟风中的信息博弈
        4.2.1 完全信息条件下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合作博弈与散户跟庄
        4.2.2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机构投资者与中小投资者之间进出货的博弈
        4.2.3 中国股票市场“庄家”操纵股价与中小投资者间的博弈分析
        4.3 政府部门政策调整与投资者政策反映之间的博弈
        4.4 证券交易中机构监管者与交易主体之间的信息博弈
    第五章 证券市场信息运行循环过程中的博弈
        5.1 噪音信息的自我强化机制与博弈
        5.1.1 噪音信息及噪声交易理论
        5.1.2 我国证券市场信息噪声的来源和分类
        5.1.3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运行循环过程中噪音累积和噪声交易过度的描述
        5.2 证券泡沫形成和膨胀过程中的博弈
        5.2.1 证券市场泡沫的分类与生成机理
        5.2.2 我国证券市场泡沫的类型和成因分析
        5.3 证券泡沫破裂的博弈结果
        5.3.1 复杂科学对证券市场信息虚拟特性与危机关系揭示的借鉴
        5.3.2 资本市场危机的经济学分析
        5.3.3 股市泡沫破裂的影响与我国资本市场的潜在危机
        5.3.3.1 历史上各国及地区股市泡沫崩溃的数据
        5.3.3.2 股市泡沫破裂过程的三个阶段
        5.3.3.3 股灾与危机
        5.3.3.4 我国股市泡沫破裂的影响和潜在危机
下篇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博弈过程的调整与信息监管的完善
    第六章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博弈条件的改善
        6.1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博弈行为扭曲产生的条件
        6.1.1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博弈的扭曲行为
        6.1.2 信息博弈行为扭曲产生的条件
        6.2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博弈条件的形成机制
        6.2.1 国有上市公司的“所有者缺位”
        6.2.2 国有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
        6.2.3 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
        6.2.4 证券市场的体制性缺陷
        6.2.5 证券市场的制度缺陷
        6.3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博弈条件形成机制的改造
        6.3.1 进一步明晰国有企业产权
        6.3.2 健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6.3.3 证券市场制度的完善
    第七章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完善
        7.1 国外关于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争论与实践
        7.1.1 国外关于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争论
        7.1.2 各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演变的轨迹
        7.1.3 美、英、日、法上市公司会计报告规范体系模式比较和借鉴
        7.1.4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监管性竞争规则”与“一体化规则”--证券市场国际化条件下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一体化
        7.2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7.2.1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7.2.2 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构架的改进
        7.2.3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与会计准则的改进
        7.2.4 证券发行信息披露的完善
        7.2.5 建立上市公司筹资结构信息披露制度
        7.2.6 建立上市公司资金运用合理性信息披露制度
        7.2.7 上市公司市场风险披露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7.2.8 完善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
        7.2.9 建立信息披露效果评价模型
    第八章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行为的监管
        8.1 我国证券市场信息行为监管存在的缺陷
        8.1.1 监管目标的多元化
        8.1.2 多个监管主体之间的不协调以及监管部门与其它政府部门的不协调
        8.1.3 我国证券市场信息行为监管制度的缺陷
        8.2 健全我国证券市场信息监管的组织结构
        8.2.1 证券市场监管组织的完善及其功能定位的校正
        8.2.2 监管机构的再监管
        8.3 完善我国证券市场信息行为监管的制度与措施
        8.3.1 证券发行与上市的信息监管制度的完善
        8.3.2 证券交易中的信息监管制度
        8.3.3 监管机构信息公开制度与责任追究制度
        8.3.4 加强证券市场信息监管的基本措施--及时发现上市公司操纵利润行为
        8.4 健全证券市场信息行为监管的法律制度
        8.4.1 证券市场信息监管法律制度及其进一步完善
        8.4.2 健全民事赔偿制度
        8.4.3 建立证券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机制--仲裁制
    第九章 中国证券市场独立审计的完善
        9.1 审计独立性的经济学思考
        9.2 中国证券市场审计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9.3 中国证券市场独立审计的完善
        9.3.1 美国完善独立审计经验的借鉴
        9.3.2 中国证券市场独立审计的完善
参考文献
作者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简介
后记

四、关于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J]. 管淑慧. 当代会计, 2021(09)
  • [2]内部控制审计功能与质量研究[D]. 仉立文.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3]M会计事务所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流程设计及应用研究[D]. 张涛. 西安石油大学, 2020(04)
  • [4]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的经济后果研究 ——来自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在PCAOB注册的经验证据[D]. 彭雯.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5]国家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协调路径及经济后果[D]. 蒋亚含. 中央财经大学, 2020
  • [6]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演进与经济后果研究[D]. 成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7]国有企业境外审计的制度瓶颈及其修正创新[J]. 张龙平,李淼. 商业会计, 2014(13)
  • [8]我国企业对CPA审计的需求 ——理论归纳、经验证据与制度解析[D]. 王恩山.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6)
  • [9]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博弈与监管的研究[D]. 张艳. 四川大学, 2003(02)
  • [10]提高国有企业年报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保证——解读《关于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J]. 易佩富,秦伟宏. 财税与会计, 2002(04)

标签:;  ;  ;  ;  ;  

关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国有企业年度财务报表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