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盟决策机制与东盟一体化(论文文献综述)
贾鑫鑫[1](2020)在《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背景下的东盟灾害治理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东盟国家地处三大板块的交界处,对自然环境的变化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与此同时东盟成员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加剧了该组织应对灾害时的脆弱性,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使得东盟成为世界上最易受灾害破坏的地区之一,灾害威胁成为东盟成员国发展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之一,关系着东盟区域一体化和共同体建设。减轻区域内灾害风险,加强以东盟为中心的应对灾害的集体反应,保障人民生存与发展的环境需要成为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研究发现在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的背景下,东盟灾害治理正处于从消极的灾害救援向以防灾备灾为重点的转变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题。通过2004年印度洋海啸、2008年纳尔吉斯风暴以及2013年海燕台风等案例的分析发现,以东盟为中心的多边灾害治理合作尚未成熟,主要表现为区域救灾资源系统的乏力,缺乏权威性的决策机制以及意识层面的脆弱等问题,形成一种制度先进与执行力落后并存的矛盾性局面,并没有达到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关于“一个东盟、一种反应”的灾害治理要求,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还处于理论高于实践阶段。
陈子恒[2](2020)在《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 ——路径依赖与制度功能》文中提出东盟国防部长会议及扩大会议是东盟主导下的地区防务协调机制,旨在通过防务和安全领域的对话与合作,推动地区稳定与和平。历史制度主义为我们认识其发展变化以及功能发挥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从2006年从立至今,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经历了从初始、完善再到扩容三个阶段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进,其在组织架构、涉及议题等方面都有很大进展。但是,作为制度叠加下的产物,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虽然有其创新之处,但在机制安排、议题设置和成员分配等方面,都承袭了包括东盟地区论坛、东亚峰会等在内的区域组织的传统,显示出了一定的“路径依赖”。此外,主导区域一体化二十年的经验累积,东盟以制度为抓手,塑造区域政治局势的技巧愈发炉火纯青,通过发挥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的“制度功能”,从“机会创造”、“行为限制”和“规范重塑”三个方面影响着亚太地区的各个行为体。总而言之,本文探讨的问题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的机制功能是如何完善且持续发挥,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在东南亚区域安全合作体系以及东盟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扮演了何种角色。
李富林[3](2019)在《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关系研究(1966—2003)》文中研究表明印尼和马来西亚有着密切的族群关系,又是东盟重要的成员国。然而从印尼和马来西亚的外交关系史上看,冲突与合作并存,两国关系十分复杂。本文主要以印尼和马来西亚之间的外交政策和重大外交事件为主线,研究1966—2003两国关系所呈现的具体状态,总结得出两国关系发展表现为四个时期:1966—1969年为两国关系缓慢恢复期;1970—1980年为两国关系友好发展期;1981—1991年为两国关系矛盾与合作共存期;1991—2003年为两国关系冲突与合作共存期,并尝试分析两国关系变化的原因。1949年印度尼西亚联邦共和国宣告独立,1957马来亚独立,由于两国有着密切的族群关系,并且在反抗外国侵略中,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地区的人民相互支持,因此在两国独立之后,1957—1963期间,印尼与马来亚关系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1963年马来西亚联邦成立,印尼领导人苏加诺把马来西亚联邦视为新殖民主义的产物,不承认马来西亚联邦,并且提出“粉碎马来西亚”的口号,发动对马来西亚的对抗。马来西亚方面也做出针锋相对的回应,两国随之进入激烈的对抗时期。1966年苏哈托登上印尼总统宝座,宣布结束与马来西亚的对抗。1967年《曼谷宣言》的签订,印尼和马来西亚关系在东盟的框架内逐渐从对抗的阴影中走出。1969年两国签订《大陆架协定》,缓和了长期以来的边界争端。这一时期,虽然两国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相互不信任的情况仍然存在,因此1966—1969为两国关系恢复时期。1970年9月,拉扎克就任马来西亚总理,在重大的外交政策上与印尼保持密切磋商,遵从印尼的首要地位。拉扎克下台之后,奥恩继任马来西亚总理,他继续执行对印尼友好的政策,奠定了两国关系快速发展的基础。1970年,印尼和马来西亚签订《马六甲海峡安全协定》,1980年两国联合发表关丹原则,密切了两国之间的关系。因而1969—1980年两国关系进入友好发展时期。1981年7月,马哈蒂尔就任马来西亚总理之后,马来西亚对印尼的外交政策出现了明显改变,不再以“小兄弟”的风格与印尼交往,之前在外交上与印尼共同协商的政策被抛弃了。另外,马哈蒂尔和苏哈托都积极充当东南亚地区领导人,外交风格由低调转为积极,马来西亚和印尼成为了竞争对手,双方在外交上逐渐生出了诸多矛盾和分歧,但是在冷战大背景下,印尼和马来西亚经常妥协彼此之间的矛盾来对抗“共产主义南下”。因此这一时期两国之间的矛盾是较为缓和的,更多的矛盾是口头上的,两国之间依然有着一些政治、军事方面的合作。1981—1991年,两国关系进入一个矛盾与合作共存时期。进入90年代,随着美苏冷战的结束,柬埔寨问题的解决,东南亚地区紧张的局势得到了实质性的缓解。并且,随着东盟与中国关系的改善,印尼和马来西亚不必再用“委屈求全”的合作方式来防范和对抗中国。从两国的外交表现看,这一时期,两国均显示出强势和自信的特征。因此,两国之间一些由来已久的矛盾在这一时期爆发。并且比上一时期更为激烈。虽然冷战结束之后,两国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较为明显,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两国仍然在一些领域开展合作,如南“增长三角”合作计划,“北三角”合作计划,两国合作打击海盗等。因此,1991—2003年两国关系进入一个冲突与合作共存时期。
黄萍[4](2019)在《试析欧盟与东盟的地区性国际组织间关系》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两个互不相邻又极具代表性的地区性国际组织,欧盟与东盟均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更加突出的角色。自1972年双方非正式关系开启以来,在逐渐靠近的大趋向中,欧盟与东盟双方的合作态度、相对关系地位、合作内容与方式已然发生了显着的变化。面对现阶段如此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以及同样在不断变化的组织内部情况,欧盟和东盟一方面致力于发展更加牢固的双边关系,另一方面也面临着众多合作问题与分歧。本文意在探讨欧盟与东盟在组织层面所建立并发展起来的相互间关系的原因、性质、特点与效力,即欧洲与东南亚地区的国家为何愿意通过欧盟与东盟的地区性国际组织形式进行互动,这两个组织在现实中相互间关系主要内容的界定,以及双方互动目标的实现程度。为此,在基本阐述地区性国际组织及其关系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本文从地区间主义出发,结合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研究视角,提出一种研究地区性国际组织间关系的复合分析框架,从组织需求导向、组织行动能力、组织交往机制和组织外部因素等四个不同的分析层面深入探究国际组织间的相互关系。随后文章依托最新数据与文件,将欧盟与东盟大致自1972年起始的关系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中不同的政策协调及具体行为体现出欧盟与东盟之间不同的关系程度,最终汇总成为二者关系的发展趋势。基于以上事实基础,本文通过上述四个分析层面及其各自细化的角度,较为全面、深入地分析与阐述欧盟与东盟互动的意向、行为与结果,进而获得对欧盟与东盟相互间关系的整体性把握。最后,文章以欧盟与东盟的自贸协定谈判作为案例,具体分析了欧盟与东盟在自贸协定谈判中的相互关系,以探究双方谈判进展情况的深层原因。分析欧盟与东盟在地区性国际组织层面的相互间关系,明确双方共同利益与发展方向,有利于促进双方更有效、更科学、更全面的互动,进而推动双方组织的进一步完善、各自地区一体化的进展,并为其他国际组织间关系的维护与发展,以及全球问题的治理,提供一个综合性的分析视角。
杨静林,夏会儒[5](2018)在《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群体决策的困境》文中研究表明1967年至今,东盟不断以区域一体化为目标,实现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联合。但东盟区域一体化的速度缓慢仍受到质疑,各方对东盟能否在2025年之前达成区域一体化的目标仍存疑虑。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了东盟一体化进程的速度和效率呢?是否可以通过分析东盟经济一体化决策过程的方式来了解东盟一体化进程缓慢的原因?本文旨在通过东盟成员国在群体决策中的表现、过程和方式来分析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缓慢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运用模拟东盟决策模式的方式,解释东盟群体决策进程中易被忽视又重要的影响因素,为下一阶段东盟一体化的顺利进行及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提供思路。
刘军[6](2017)在《东盟认同过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全球化和地区主义的发展,东盟一体化发展迅速,而成员国地区认同的强化成为了东盟一体化能否真正实现的关键因素。本文以东南亚国家对东盟的认同为考察对象,主要从历史理论视角来探讨东盟认同的起源、传承、强化、前景等问题。尽管现实和未来要求东盟成为命运共同体,但其情感却来源于过去,所以探讨东盟认同的历史发展辩证关系十分必要。东南亚历史意识的客体存在与主体认知密切相关,而现实认同所体现的历史意识的文化价值传承值得人们去反思和再构。故而东盟成立前漫长的历史时期,文化的认同观念传承是东南亚地区意识变迁的重要方面,尤其是东南亚国家体系的出现以及殖民入侵增强了地区意识的复杂性,民族认同、宗主国认同和次区域意识相互交织,对现实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东盟成立后,东盟一体化与东盟认同相互促进,东盟关于“地区认同”的表述大致出现在1976年,此后东盟意识更加成为东盟一体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推动一体化的重要方式,但国家利益和主权是地区认同强化过程中的“禁地”。东盟认同的建构包括内在和外在两个层面。现阶段东盟认同的内在建构主要集中在文化认同层面,而国际认同和身份认同水平较低。东盟在与“他者”的互动中,自我认同不断发展和强化,以寻求与他者相区别的自身特点和价值观。历史形成的国家认同和地区认同的辩证关系影响着东盟认同的建构,在解决外部问题过程中东盟有较强的凝聚力,但在处理地区内部事务时,东盟认同感较弱。东盟民众当前接受的认同模式是一种“民族认同+东盟认同”的模式,东盟认同未来的发展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共同命运、安全感、归属感、凝聚力、不同层面的共有价值观等是东盟认同的核心因素,这些文化价值观在东盟认同建构中起着导向性和基础性作用,但国家认同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仍然是东盟认同发展的基础。
李进峰[7](2016)在《上合组织扩员与东盟扩员比较借鉴》文中提出扩员是上合组织当前的重要任务,也是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抉择,尽管印巴加入已启动法律程序,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上合组织扩员涉及组织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问题,应循序渐进,严格程序,不能急功近利,否则,扩员可能使组织发展陷入困境。东盟经过40多年发展,已成为区域组织和发展中国家团结的典范。东盟4次扩员也曾面临许多挑战,但通过积极应对内外部环境,推动机制改革,不断化挑战为机遇,扩员获得成功。分析比较东盟扩员与上合组织扩员的条件环境,借鉴东盟扩员的经验与教训,对上合组织扩员及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苏海婵[8](2016)在《1995-2014年东盟经济一体化水平测度》文中认为本文在梳理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评估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指标综合评估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方法对东盟1995年至2014年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贸易、FDI、旅游人数及占比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测度,发现其一体化程度在2004至2006年期间开始加速,此后一体化水平趋于稳定状态。说明东盟自贸区和共同体的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但一体化效果的潜力有限,尤其在推进贸易一体化方面更显得乏力。
袁群华[9](2015)在《1993~2014年东盟经济一体化水平测度》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梳理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评估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指标综合评估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方法对东盟19932014年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贸易、投资、旅游人数及占比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测度,发现其一体化程度在20042006年开始加速,此后一体化水平趋于稳定状态。说明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东盟共同体的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但一体化效果的潜力有限,尤其在推进贸易一体化方面更显得乏力。
闫星宇[10](2014)在《东盟共同体的建设及其与中国关系的发展趋势研究 ——法律与政策视角》文中提出2003年东盟各成员国同意并颁布了《东南亚协商一致宣言Ⅱ》,在宣言中东盟首次提出了构建东盟共同体的战略目标。东盟共同体由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东盟经济共同体以及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三大支柱构成。至今,建设东盟共同体战略的实施已历经十年。在过去十年里,东盟在原有的12个基本文件的基础上,陆续地颁布了一系列推动其共同体建设的法律与政策,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立的法律体系——东盟法。其中《东盟宪章》的颁布为东盟共同体组织性质的确立及其决策原则等提供了“宪法性”的法律保障,并进一步完善了东盟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蓝图》、《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蓝图》以及《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计划》等法律文件为其每个支柱的建设指明了总体发展方向,并为其实施制定了具体的战略计划与行动方针。此外,东盟还定期举行会议(如东盟峰会、东盟部长会议等)不断地调整或制定其对内对外的法律与政策,确保东盟共同体每个行动方针的实施。当前,东盟共同体的每个支柱的建设状况总体发展良好,尤其是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的现状令人乐观,但对于能否在2015年年底实现东盟共同体的目标还有待观察,因为东盟共同体建设还面临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解决,例如历史遗留问题、民族复杂性与宗教文化多元化引起的阶级分化等。东盟共同体建设的提出与实施都以国际法和国际组织法为基础,其内部各项活动的举行与发展需要通过国际法和国际组织法来调整与保证。东盟共同体建设的实践证明,东盟能够运用好国际法解决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东盟共同体建设中颁布的法律法规促进了现代国际法的完善与发展,《东盟人权宣言》的颁布与实施就是一个例证。同时,东盟共同体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其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尤其是与中国的关系。首先,东盟共同体建设加快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进程,双方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投资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就,例如双方在农业、信息产业、能源、投资、文化、旅游、公共卫生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进行的合作,至今状况良好;其次,中国与东盟的政治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双方在“中国-东盟10+1”,“东盟10+3”以及“东盟峰会”等合作机制的基础上,发展政治互信、促进睦邻友好,进一步巩固了中国与东盟的关系。然而,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深入以及东盟共同体建设的推进,中国与东盟关系呈现出三种发展趋势,即实施“2+7”合作框架设想、加强中国与东盟的边境贸易合作以及拓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领域。中国须把握好这三种发展趋势去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升级,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二、东盟决策机制与东盟一体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盟决策机制与东盟一体化(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背景下的东盟灾害治理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三、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东盟灾害治理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东盟灾害治理与社会文化共同体概述 |
一、灾害与灾害治理 |
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概述 |
第二节 东盟灾害治理的历史 |
一、东盟成立之初:开始关注灾害治理问题 |
二、后冷战时期:建立起灾害治理合作的体制基础 |
第三节 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时期的灾害治理新进展 |
一、灾害治理合作的新内容 |
二、东盟灾害治理行动概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考验中的东盟灾害治理合作 |
第一节 2004年印度洋海啸——被动的灾后救援 |
一、印度洋海啸的爆发 |
二、灾害救援行动 |
三、主要特点——灾害治理的外部依赖性 |
四、主要困境——防灾减灾意识薄弱 |
第二节 2008年纳尔吉斯风暴——一次非常规性的行动 |
一、纳尔吉斯风暴的侵袭 |
二、灾害救援行动 |
三、主要特点——被动性与双边方式倾向 |
四、主要困境——权威性救灾机构的缺失 |
第三节 2013年菲律宾海燕台风——社会文化共同体下救灾合作新发展 |
一、菲律宾海燕台风的肆虐 |
二、灾害救援行动 |
三、主要特点——“三位一体”的转变与“东盟意识”的强调 |
四、主要困境——灾害援助资源系统的缺失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盟灾害治理合作之未来展望 |
第一节 东盟灾害治理合作困境的归因分析 |
一、灾害治理合作契合度低 |
二、“东盟方式”的限制 |
三、公民社会对灾害治理问题的忽视 |
第二节 新时期灾害治理合作调整的必要性分析 |
一、外部环境压力 |
二、自身发展的驱动 |
第三节 新时期东盟灾害治理合作调整建议 |
一、完善灾害治理体制建设 |
二、加强资源层面的保障 |
三、提升意识层面的保障 |
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 ——路径依赖与制度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拟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的背景 |
第一节 国际环境:中美战略竞争下的东南亚地区 |
第二节 制度堆叠:东盟防长会议之前的东南亚防务一体化趋势 |
第三节 行动者:东盟的考量与个别国家的盘算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从东盟防长会议到东盟防长扩大会议 |
第一节 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的机制特点 |
第三节 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面临的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的运作模式 |
第一节 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分析框架 |
第二节 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的“路径依赖” |
第三节 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路径依赖”机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一节 机会创造:东盟内部与外部双重受益 |
第二节 行为限制:反哺东盟“中心地位” |
第三节 重塑规范:影响行动者的偏好和目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中的南海问题 |
第一节 东盟在南海问题中的角色 |
第二节 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中的南海议题 |
第三节 东盟调整南海策略的战略风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历届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联合声明中关于南海问题的表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关系研究(1966—200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1959—1966 年两国关系简要回顾 |
第一节 1959 年印度尼西亚与马来亚友好条约的签订 |
一、印度尼西亚与马来亚密切的族群关系 |
二、印尼和马来亚的独立以及两国之间友好条约的签订 |
第二节 1963—1966 年两国间的三年对抗 |
一、两国对抗的方式和表现 |
二、导致两国对抗的主要因素 |
第二章 1966—1969 年两国关系的缓慢恢复 |
第一节 1966 年两国外交关系的建立 |
一、9·30事件与苏哈托上台 |
二、印尼对内对外政策以及意识形态的转变 |
第二节 1967 年东盟的成立及其对印尼与马来西亚关系的影响 |
一、在印尼与马来西亚关系的背景下看东盟的成立 |
二、防止共产主义的扩张 |
三、东盟成立对印尼和马来西亚关系的影响 |
第三节 1969 两国大陆架协议的签订 |
第四节 相互支持的排华反华共识 |
一、印尼根深蒂固的排华反华意识 |
二、马来西亚五一三事件后排华反华意识增强 |
三、印尼与马来西亚在排华反华方面的共识 |
第三章 1970—1980 年两国关系的友好发展 |
第一节 70年代马来西亚领导人对印尼的政策转变 |
一、东古·拉赫曼时期的外交政策及马来(西)亚与印尼的关系回顾 |
二、拉扎克与奥恩时期的外交政策及马来西亚与印尼的关系 |
第二节 两国的合作与友好关系不断加强 |
一、印尼支持马来西亚的地区中立化主张 |
二、东盟首脑会议与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 |
三、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签署《马六甲海峡航行安全协议》 |
四、关丹原则体现了两国的合作关系 |
五、印尼与马来西亚军事合作的加强 |
六、印尼文字改革方面加强与马来西亚的合作 |
第四章 1981—1991 年两国的矛盾与合作共存 |
第一节 印尼与马来西亚外交政策的调整及影响 |
一、马哈蒂尔对印尼外交政策的调整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
二、印尼外交政策调整和苏哈托外交风格转变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
三、马来西亚疏美政策与印尼亲美政策的区别 |
四、对抗时期的阴影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
第二节 两国之间的矛盾与分歧 |
一、对东盟领导权的争夺 |
二、印尼反对马来西亚提出的东亚经济集团建议 |
第三节 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与合作表现 |
一、两国外长签署《马来西亚承认印度尼西亚“群岛原则”协议》 |
二、两国签订《马来西亚雇佣印尼劳工协定》和《过境协定》 |
三、两国在经济上的合作 |
四、两国在军事上的合作 |
第五章 1991—2003 年两国的冲突与合作共存 |
第一节 冷战结束与“中国威胁论”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
一、冷战结束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
二、“中国威胁论”变化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
第二节 两国之间的冲突 |
一、西巴丹和利吉丹岛屿的归属纠纷 |
二、马来西亚不断增多的印尼非法劳工 |
三、自由亚齐运动 |
四、1997 年印尼烟霾污染问题 |
五、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
第三节 两国之间的重要合作 |
一、南“增长三角”合作计划 |
二、“北三角”的合作计划 |
三、加强合作打击海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试析欧盟与东盟的地区性国际组织间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际组织间关系相关理论的研究综述 |
二 欧盟与东盟组织间关系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研究目的及问题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地区性国际组织间关系的概念、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地区性国际组织及其关系的相关概念 |
一 国际组织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概念界定 |
二 地区性国际组织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概念及特点 |
三 欧盟与东盟概述及其关系的界定 |
第二节 地区性国际组织间关系复合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 |
一 地区间主义理论:地区性国际组织间关系的研究出发点 |
二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制度理论视角 |
第三节 地区性国际组织间关系的复合分析框架 |
一 组织需求导向:互动的动因及领域 |
二 组织行动能力:互动的程度与特点 |
三 组织交往机制:互动的方式和效力 |
四 组织外部环境:互动的域外因素 |
第三章 曲折中前进:欧盟与东盟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演变 |
第一节 开端(1972-1989):初始接触与有限对话合作 |
一 初始对话接触与制度化关系的建立 |
二 不对称的经贸合作与政治效力有限的共同宣言 |
第二节 曲折(1990-1999):争议凸显后的疏远与靠近 |
一 价值观冲突凸显与初步缓解 |
二 成效不显着的新进展与重新疏远 |
第三节 回缓(2000-2009):关系恢复与伙伴关系的建立 |
一 全球化背景下关系的回缓 |
二 伙伴关系的确立与自贸谈判的启动 |
第四节 进展(2010至今):复杂环境中更加灵活的伙伴关系 |
一 战略伙伴关系的提出与行动计划的更新 |
二 国际新问题的产生与新行动计划的推行 |
第四章 欧盟与东盟地区性组织间关系的复合分析 |
第一节 欧盟与东盟需求导向:合作的动因与主要领域 |
一 发展地区经济的需求表现 |
二 政治安全的各自考量 |
三 地区一体化建设的单向度合作 |
第二节 欧盟与东盟的合作行动力:主导成员国与组织机制 |
一 核心主导国的推动作用 |
二 组织决策机制与协商方式的异同 |
第三节 欧盟与东盟的交往机制:多重互动方式 |
一 组织层面双边对话机制 |
二 不同层面的多边合作形式 |
第四节 欧盟与东盟关系的外部环境:域外因素的干预 |
一 国际体系变化与全球问题的应对 |
二 地区外大国的影响 |
第五章 案例分析:欧盟与东盟在自贸协定谈判中的关系 |
第一节 欧盟与东盟达成自贸协定的需求导向 |
一 欧盟与东盟的贸易关系密不可分 |
二 东盟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
第二节 自贸协定谈判的组织内分歧 |
一 欧盟与东盟的复杂态度 |
二 欧盟与东盟的政策分歧 |
第三节 有效性不足的多层面对话机制 |
一 欧盟与东盟组织层面的谈判机制仍有局限 |
二 准地区间主义合作的间接推动 |
第四节 新外部因素的干扰与促进 |
一 其他自由贸易协定的部分替代 |
二 新问题的推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群体决策的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
二、东盟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
三、东盟成员国、群体决策与区域一体化关系的分析框架 |
(一) 东盟成员国 |
(二) 群体决策 |
(三) 东盟区域一体化 |
四、东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群体决策困境 |
(一) 1975~1990年特惠贸易安排 (PTA) 协定 |
(二) 1992~200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 (AFTA) 计划 |
(三) 2003~2020年东盟经济共同体 |
五、结论 |
(6)东盟认同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来源和意义 |
二 研究现状述评 |
三 研究方法 |
四 难点与创新点 |
五 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一章 认同相关理论 |
第一节 认同相关概念 |
一 英文“Identity”与中文“认同” |
二 个人认同与集体认同 |
三 地区主义与地区认同 |
第二节 地区认同的理论与逻辑 |
一 地区认同的理论 |
二 地区认同的逻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东南亚区域意识的缘起与发展 |
第一节 东南亚早期历史进程中模糊的认同意识 |
一 东南亚认同观念的思想渊源 |
二 文化认同及早期东南亚意识的形成 |
第二节 殖民统治时期的“地区观念” |
一 宗教变迁与东南亚意识 |
二 外部世界刺激与东南亚共同命运意识的增强 |
三 民族主义者的民族认同和地区观念 |
第三节 战后东南亚认同的重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区一体化与东盟认同的交互作用 |
第一节 东盟一体化进程 |
一 东盟一体化动力分析 |
二 东盟一体化进程及其特点 |
第二节 东盟认同与地区一体化的发展 |
一 东盟认同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 |
二 一体化进程中的东盟认同概念及地区价值观念的转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盟认同的建构 |
第一节 东南亚化与东盟认同的内在建构 |
一 集体认同的东南亚化 |
二 东盟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冲突和共存 |
三 关于东盟认同与民族认同的社会调查研究 |
四 新成员国的地区认同问题 |
五 东盟认同内在建构的措施及特点 |
第二节 交往实践与东盟认同的外在建构 |
一 “他者”对东南亚地区身份塑造的作用 |
二 东帝汶加入东盟的认同问题 |
三 移民与东盟认同的建构 |
四 大国关系对东盟认同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盟认同发展的动因与前景 |
第一节 东盟认同发展的动因 |
一 民族国家在东盟认同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
二 文化认同在东盟合作中的导向作用 |
第二节 东盟命运共同体发展的挑战与前景 |
一 东盟认同发展现状与挑战 |
二 东盟认同发展前景展望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一 《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蓝图》之“东盟认同建构” |
二 《2015年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积分卡》之“东盟认同建构”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上合组织扩员与东盟扩员比较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一、上合组织扩员条件与东盟的扩员比较 |
(一) 扩员条件与国际环境比较 |
1. 上合组织的扩员条件与内外部环境 |
2. 东盟首次扩员的条件与内外部环境 |
(二) 扩员坚持的原则与标准 |
1. 上合组织扩员坚持的原则和标准 |
2. 东盟扩员坚持的原则和标准 |
二、东盟扩员的经验和教训 |
(一) 东盟扩员的复杂过程及典型案例分析 |
1. 越南入盟最为复杂 |
2. 老挝入盟受外部环境影响明显 |
3. 缅甸入盟矛盾较多 |
(二) 东盟扩员与发展的主要经验 |
1. 创立了富有特色的“东盟方式” |
2. 扩员以后持续推进“大东盟”和“共同体”建设 |
(三) 东盟扩员的主要教训 |
1. 东盟扩员带来一些新问题、新矛盾 |
2. 扩员以后“东盟方式”面临困境, 迫使东盟进行改革调整 |
三、上合组织扩员与东盟扩员比较借鉴 |
(一) 东盟扩员对上合组织扩员的启示与借鉴 |
(二) 上合组织扩员后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
(8)1995-2014年东盟经济一体化水平测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盟经济一体化研究文献综述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评估方法回顾 |
( 一) 东盟经济一体化研究文献综述 |
( 二)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评估方法回顾 |
二、东盟一体化现状分析 |
( 一) 东盟贸易、FDI和旅游人数等指标的一体化分析 |
1. 东盟贸易一体化情况分析 |
2. 东盟FDI一体化情况分析 |
3. 东盟旅游人数一体化情况分析 |
( 二) 东盟一体化综合指数测算 |
三、结论 |
(9)1993~2014年东盟经济一体化水平测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盟经济一体化研究文献综述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评估方法回顾 |
(一)东盟经济一体化研究文献综述 |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评估方法回顾 |
二、东盟一体化现状分析 |
(一)东盟贸易、FDI和旅游人数等指标的一体化分析 |
1. 东盟贸易一体化情况分析 |
2. 东盟FDI一体化情况分析 |
3. 东盟旅游人数一体化情况分析 |
(二)东盟一体化综合指数测算 |
三、结论 |
(10)东盟共同体的建设及其与中国关系的发展趋势研究 ——法律与政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
(二) 国内与国外的研究现状 |
1. 国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 |
2. 国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 |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框架 |
(四) 本文的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 |
一、东盟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 “共同体”与“一体化”理论的简析 |
1. “共同体”与“东盟共同体”的概念 |
2. “一体化”与“共同体”的关系 |
(二) 东盟共同体的基本性质及其法律地位 |
1. 东盟共同体的组织性质 |
2. 东盟共同体的法律地位 |
(三) 东盟法及其法律渊源与法律体系 |
1. 东盟法的概念及其特点分析 |
2. 东盟法的渊源与体系 |
二、东盟共同体的法律基础和组织结构 |
(一) 东盟共同体的法律基础 |
1. 东盟共同体相关法律文件阐述 |
2. 《东盟宪章》及其产生的意义 |
(二) 东盟共同体的组织结构及其组织决策 |
1. 东盟共同体的组织结构及其职能简析 |
2. 东盟共同体的决策方式及其决策程序 |
三、以法律与政策视角分析东盟共同体建设的现状 |
(一) 东盟共同体对内建设的法律与政策 |
1. 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建设现状及其机制简析 |
2. 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的法律安排及进程 |
3. 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的法律与政策及其进程 |
(二) 东盟共同体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 |
1. 东盟共同体对外关系的演变 |
2. 《东盟宪章》关于对外关系的规定 |
3. 东盟共同体对外关系的运行机制 |
四、东盟共同体建设的未来及其对现代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的影响 |
(一) 东盟共同体建设的问题与展望 |
1. 政治安全共同体建设的问题简析 |
2. 经济共同体建设的问题简析 |
3. 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的问题简析 |
4. 东盟共同体建设的展望 |
(二) 东盟共同体建设对现代国际法与国际关系的影响 |
1. 东盟共同体建设对现代国际法的影响 |
2. 东盟共同体建设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
五、东盟共同体建设对中国与东盟关系现状影响分析 |
(一) 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历程概述 |
(二) 中国与东盟的关系现状分析 |
1. 经济合作现状 |
2. 政治安全合作现状 |
3. 社会文化合作现状 |
六、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趋势探析 |
(一) 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三种趋势 |
1. 实施“2+7”合作框架设想 |
2. 创新边贸合作机制 |
3. 拓展CAFTA合作领域 |
(二) 深化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 |
1. 必要性分析 |
2. 可能性分析 |
(三) 深化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法律路径与政策选择 |
1. 法律路径 |
2. 政策选择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东盟决策机制与东盟一体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背景下的东盟灾害治理合作研究[D]. 贾鑫鑫. 暨南大学, 2020(04)
- [2]东盟防长会议及扩大会议 ——路径依赖与制度功能[D]. 陈子恒. 暨南大学, 2020(06)
- [3]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关系研究(1966—2003)[D]. 李富林.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试析欧盟与东盟的地区性国际组织间关系[D]. 黄萍. 山东大学, 2019(09)
- [5]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群体决策的困境[J]. 杨静林,夏会儒. 东南亚纵横, 2018(01)
- [6]东盟认同过程研究[D]. 刘军. 云南大学, 2017(12)
- [7]上合组织扩员与东盟扩员比较借鉴[J]. 李进峰. 俄罗斯学刊, 2016(03)
- [8]1995-2014年东盟经济一体化水平测度[J]. 苏海婵. 法制博览, 2016(04)
- [9]1993~2014年东盟经济一体化水平测度[J]. 袁群华. 东南亚纵横, 2015(12)
- [10]东盟共同体的建设及其与中国关系的发展趋势研究 ——法律与政策视角[D]. 闫星宇.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