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进食 适度运动

大量进食 适度运动

一、广泛摄食 适量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陈震雷[1](2021)在《循环水养殖中水流速度对大口黑鲈幼鱼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具有高产高效、节水节地、养殖环境可控、产品质量安全等优势,已成为水产养殖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流速对循环水养殖鱼类的生长和水质有着很大影响,合适的流速也是实现鱼类福利化养殖的必要条件。本文以大口黑鲈幼鱼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流速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养殖水质以及排氨规律的影响,旨在为循环水养殖大口黑鲈幼鱼流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与支撑。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实际养殖流速作为实验组流速设置的参考依据,研究了高流速(18 cm/s,4.00 bl/s)、中流速(11 cm/s,2.45 bl/s,实际养殖平均流速)和低流速(4 cm/s,0.90bl/s),三种流速对体质量1.92±0.38 g、体长4.5±0.36 cm的大口黑鲈幼鱼的养殖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流速对大口黑鲈幼鱼的生长、消化酶活性以及抗氧化和免疫能力有着显着影响。相较于其他两种流速,高流速可显着提高大口黑鲈幼鱼的累计摄食量、肝体指数、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以及肥满度(P<0.05)。虽然流速对饲料系数无显着影响(P>0.05),但高流速组的饲料系数平均值最低。在消化酶活性方面,高流速组的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显着提高(P<0.05)。虽然三种流速下的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显着(P>0.05),但随着流速增大,脂肪酶活性也增大。在抗氧化和免疫能力方面,高流速组的丙二醛含量显着降低(P<0.05),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着提高(P<0.05)。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的循环水系统中,大口黑鲈幼鱼在高流速(18 cm/s)下,生长、抗氧化能力、免疫能力和消化能力均得到了提高。2.探究了高流速(18 cm/s)、中流速(11 cm/s)和低流速(4 cm/s)三种流速对大口黑鲈幼鱼(8.13±0.54 g)养殖水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流速下,大口黑鲈幼鱼摄食后的氨氮含量波动范围显着降低(P<0.05),虽然亚硝态氮含量无显着变化(P>0.05),但随着流速的增加,亚硝态氮含量的波动范围减小。因此提高流速,可以降低大口黑鲈幼鱼摄食后12 h内氨氮、亚硝态氮含量的波动范围,以防止氨氮、亚硝态氮含量在高峰期超过安全限额,从而危害鱼类生长。此外,提高流速可以使更多的大颗粒悬浮在水中,有利于悬浮颗粒物的过滤去除。综上,在鱼类摄食后的排氨高峰期提高养殖水体流速,可以在节约能耗的基础上,达到快速降解氨氮,去除颗粒物,净化水质的目的。3.研究了高流速(18 cm/s)、中流速(11 cm/s)和低流速(4 cm/s)下大口黑鲈幼鱼(6.25±0.68 g)在摄食后12 h内的排氨规律。结果表明,在高流速下大口黑鲈幼鱼的排氨高峰期为摄食后的第4-8 h,中流速和低流速下大口黑鲈幼鱼的排氨高峰期均为摄食后的第4-9 h。在4-18 cm/s的范围内,流速对大口黑鲈幼鱼的排氨量并无显着影响(P>0.05),但低流速下,排氨量最少。因此,可在大口黑鲈幼鱼摄食后4-8 h进行流速调控,以获得更好的水质。

刘庭君[2](2021)在《视前区Oprk1神经元在调节体液稳态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解析大鼠下丘脑视前区Oprk1神经元的主要功能及其调控代谢的具体机制内容:通过化学遗传学的方法,利用脑立体定位方法在Oprk1-Cre转基因品系大鼠视前区注射表达化学遗传受体的腺相关病毒,腹腔注射特定的药物激活相应的神经元,从而解析出视前区某一类神经元的具体功能及其相关环路的调控机制。方法:首先,通过公司制备并繁育Oprk1-cre雄性大鼠,生长到7周龄大时进行代谢笼筛选实验,记录生理代谢指标(如饮水量、排尿量、尿液中的离子浓度等)。根据实验结果除去基础代谢异常的大鼠,将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次,对筛选出的两组大鼠进行脑立体定位病毒注射,分别注射激活性病毒和仅含荧光蛋白病毒,放回原笼子饲养。等待病毒完全表达后,进行代谢笼实验,记录两组大鼠的生理代谢指标以及进行血糖的检测。结束相关行为学实验后进行多聚甲醛灌注取材(如血浆、大脑、肝脏,肾脏,胰腺),对大脑进行冰冻切片观察病毒注射的位置及进行抗体染色;对脏器组织进行石蜡切片及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最后,为了确认起作用的神经元类型及下游核团,通过顺行病毒示踪标记法和特异性抗体染色的方法,找到下游核团和特定功能的细胞。结果:在病毒表达完全后,腹腔注射对应的药物激活被病毒成功转染上的神经元,即发现实验组大鼠出现了饮水增多,排尿增多,摄食减少以及体重减轻,同时尿液中钠钾氯离子浓度有所降低而排出的总离子量却没有改变,血浆中钠离子和氯离子浓度降低,尿液及血浆的渗透压均下降。血糖升高,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变化不明显。肾脏肾小球,胰腺胰岛细胞形态上有明显异常,对照组大鼠在饮水量、排尿量等指标上没有明显的变化。进一步深入研究产生的机制,通过顺行病毒示踪标记法和特异性抗体染色,找到了下游核团为视上核和室旁核及发挥作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为催产素和血管加压素。结论:通过化学遗传学技术激活下丘脑视前区Oprk1神经元,出现多饮多尿少食体重减轻,血液尿液中的离子浓度渗透压也发生改变,同时视上核和室旁核的催产素和血管加压素分泌增加,说明下丘脑视前区Oprk1神经元的激活可以通过调节催产素和血管加压素的合成和释放调控大鼠内环境稳态。

张晓冉[3](2021)在《不同淀粉水平对花鲈和施氏鲟糖脂代谢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碳水化合物是一种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能源物质,在全球鱼粉资源十分有限进而导致鱼粉价格持续攀升的背景下,使用碳水化合物替代部分饲料蛋白一直是水产养殖业所探索的方向之一。花鲈和施氏鲟均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二者均属于高营养级肉食性鱼类,但分类学地位却相差甚远,目前关于花鲈和施氏鲟对较高水平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研究较少。本文对比研究了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和施氏鲟在长期摄食和短期饥饿阶段生长性能和糖脂代谢的影响。设计两种等氮等能的花鲈试验饲料,基础饲料包含13.0%的淀粉,作为低淀粉对照组,命名为LS;实验饲料包含20.2%的淀粉,作为高淀粉实验组,命名为HS。设计两种等氮能比的施氏鲟试验饲料,基础饲料包含43.0%的粗蛋白和11.5%的淀粉,作为高蛋白低淀粉对照组,命名为HPLC;实验饲料包含38.9%的粗蛋白和23.6%的淀粉,作为低蛋白高淀粉实验组,命名为LPHC。花鲈初始体重为10.43±0.01 g,施氏鲟初始体重为69.99±0.01 g,两种鱼类每个处理组各设5个生物学重复,进行8 w的长期生长试验及1 w的饥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实验1: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生长性能及糖脂代谢的影响20.2%淀粉水平饲料(HS)对花鲈长期生长性能没有负面影响。在8 w餐后3 h(8 w P3 h),HS组花鲈糖异生(g6p)在转录水平显着下调,糖酵解(pk)在转录水平显着上调,在8 w餐后24 h(8 w P24 h)HS组花鲈糖酵解(gk和pfk-1)在转录水平显着下调,表现出良好的糖代谢反应;然而HS组糖异生(G6P)和糖酵解(PK)在酶活水平的高表达诱导花鲈在餐后24 h(8 w P24h)仍表现为持续高血糖现象,表明花鲈在空腹状态下不能有效调控糖酵解。过量淀粉摄入显着提高能量代谢(c AMP)以缓解高血糖,避免糖原蓄积。花鲈摄入20.2%淀粉水平饲料后有效抑制脂肪合成(acc1和fasn),避免脂肪肝现象,同时β氧化(cpt1α和pparα)下调,在饥饿初期主要分解肝糖原(pygl)供能,在饥饿1 w后肝脏脂解(atgl)上调,加速分解肝脏脂肪以维持机体能量需求,从而保护机体蛋白质和脂肪在饥饿期间免受过度分解。实验2:不同蛋白和淀粉水平饲料对施氏鲟生长性能及糖脂代谢影响38.9%蛋白23.6%淀粉水平饲料(LPHC)对施氏鲟生长性能没有负面影响。摄入LP HC饲料后在8 w餐后24 h(8 w P24 h)显着上调糖酵解(GK和PK),加速葡萄糖分解代谢以维持血糖稳态,避免出现糖原蓄积。在饥饿阶段有效上调糖异生(PEPCK和G6P)以维持正常血糖水平。此外,LPHC饲料的摄入上调chrebp诱导过量葡萄糖转化为甘油三酯,并通过抑制脂肪合成(acc1和fasn),加速脂解和β氧化(HSL,cpt1α和pparα)以防止脂肪过度蓄积。在饥饿阶段鲟鱼有效分解肝糖原和肝脏脂肪(HSL和PPARα)供能以维持机体能量需求,从而防止体蛋白过度分解。实验3: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和施氏鲟影响比较研究对花鲈和施氏鲟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花鲈和施氏鲟摄食两种不同淀粉水平(13.0-20.2%)(11.5%-23.6%)饲料未对其生长性能产生显着影响。在饥饿阶段,花鲈和施氏鲟体内肝糖原含量均显着降低,体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没有显着变化,在饥饿期间两种鱼均有效分解肝糖原供能以防止机体脂肪和蛋白质过度分解,从而更有助于应对长期饥饿。此外,施氏鲟对高碳水化合物的耐受性优于花鲈,施氏鲟摄食高淀粉饲料后加速糖酵解(GK和PK),并在饥饿阶段上调糖异生(PEPCK和G6P)以维持血糖稳态。花鲈摄食20.2%淀粉水平饲料在空腹状态下仍表现持续高血糖,不能有效调控糖酵解。花鲈和施氏鲟分别摄食20.2%和23.6%淀粉水平饲料均有效抑制肝脏脂肪合成(acc1和fasn)防止脂肪过度蓄积。在饥饿初期,HS组花鲈上调肝糖原分解(pygl)途径并下调肝脏脂肪β氧化(cpt1α和pparα)途径优先分解肝糖原供能,在饥饿后期,加速肝脏脂肪分解(atgl)供能;施氏鲟在饥饿初期主要以肝糖原和肝脏脂肪(cpt1α和pparα)作为主要供能物质,在饥饿后期加速肝脏脂解(hsl)途径分解肝脏脂肪以维持机体能量需求。

孔昊存[4](2021)在《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及其产物对小鼠糖脂代谢的调控作用》文中提出淀粉是人类膳食的重要组成,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延缓淀粉消化有助于维持血糖稳态和机体正常运转,已成为近年碳水化合物营养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淀粉分支酶(1,4-α-glucan branching enzyme,GBE,EC 2.4.1.18)能够催化淀粉分子中α-1,4糖苷键的水解,产生线性短链,并将其通过α-1,6糖苷键连接于受体链,引起淀粉分子发生糖苷键重构。这种生物改性淀粉的方法具有副产物少、产物得率高、不引入新的化学基团和其他类型糖苷键等独特优势,因而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目前没有研究直接证明GBE催化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的产物能够为机体带来健康益处,更不清楚其影响机体糖脂代谢的分子机制。因此,本论文利用来源于Geobacillus thermoglucosidans STB02的GBE(Gt-GBE)催化玉米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并结合体外和体内方法系统分析了糖苷键重构产物的消化特性,最终基于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深入探究了糖苷键重构产物作为膳食碳水化合物对机体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以期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一种全新的控糖思路和有效的饮食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利用Gt-GBE催化玉米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并对产物精细结构进行全面表征。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发现,糖苷键重构产物α-1,6糖苷键比例达到7.51%,相比于玉米原淀粉增加了135.4%,且未产生其他类型的糖苷键;体积排阻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在糖苷键重构过程中,淀粉分子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降解,所得产物具有还原性(葡萄糖当量值为2.08),符合麦芽糊精的定义。综合分析糖苷键重构产物的分支模式,发现其比玉米原淀粉包含了更多由2~8个葡萄糖单元聚合而成的短分支,且外链比例降低约14.8%;利用β-淀粉酶切除外链,进一步分析发现,糖苷键重构产物具有紧密的内链骨架,由3~6个葡萄糖单元聚合而成的短内链明显增多,平均内链长降低约16.6%。可见,基于GtGBE的玉米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产物呈一种短簇状的分子结构,因此被命名为“短簇状麦芽糊精(short-clustered maltodextrin,SCMD)”。为了探究Gt-GBE催化的糖苷键重构对延缓淀粉消化、改善餐后血糖稳态的贡献,分别建立体外和体内评价方法,系统比较SCMD和一种与其水解程度相似的DE 2麦芽糊精(DE 2 maltodextrin,MD)的消化特性。Englyst体外消化试验表明,MD的体外消化性与玉米原淀粉接近,而SCMD的快消化组分含量较玉米原淀粉降低了20.7%,慢消化组分含量增加了158.5%。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于MD,SCMD由于具有紧密、高度分支的内链骨架,能够阻碍胰腺α-淀粉酶的结合和对内链的连续进攻,导致较多高聚合度、多分支α-极限糊精的残留。构建Caco-2单层细胞模型模拟小肠粘膜的消化和吸收过程,发现这些α-极限糊精难以与小肠α-葡萄糖苷酶结合,造成SCMD在小肠粘膜阶段的消化和吸收减缓。在ICR小鼠模型中,摄入SCMD引起的餐后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波动均较等量MD显着减弱,说明餐后血糖稳态调节对胰岛素的需求程度降低。此外,摄入SCMD能够促进回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和酪酪肽(peptide tyrosine-tyrosine,PYY)的持续释放,血浆GLP-1和PYY浓度在餐后4 h仍保持较高水平,较对照组(MD)分别高出27.4%和33.8%。GLP-1和PYY的持续释放能够调控ICR小鼠下一餐的餐后血糖应答水平,第一餐摄入SCMD的小鼠,即使摄入与对照组完全相同的第二餐,峰值血糖也较对照组降低了28.4%。为了进一步挖掘SCMD潜在的健康益处,以SCMD作为小鼠日粮的主要膳食碳水化合物,在充分验证饲料变更未对C57BL/6J正常小鼠的采食行为和生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的前提下,探究SCMD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糖脂代谢、肝肾功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玉米淀粉,SCMD作为膳食碳水化合物显着降低了db/db小鼠的空腹血糖,有效修复了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功能,并最终改善了机体血糖稳态。此外,SCMD能够降低db/db小鼠血脂水平和机体炎症反应,充分缓解db/db小鼠的肝脏脂肪沉积,改善肝脏功能,激活棕色脂肪组织,增强机体能量消耗。进一步分析发现,SCMD有效遏制了db/db小鼠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减轻了肾脏病理损伤和纤维化程度,进而修复了肾小球功能。SCMD对db/db小鼠的肠道健康也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丁酸含量相比对照组增加了26倍,Akkermansia(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一种益生菌属)的相对丰度提升了232倍。为了深入探究SCMD平衡db/db小鼠血糖稳态的分子机制,将麦芽糊精(MD)和抗性糊精(resistant dextrin,RD)以特定比例混合得到一种快消化组分含量与SCMD相当的复配糊精(MD+RD),剖析了膳食碳水化合物在小肠末端的消化吸收程度对机体血糖稳态的影响。结果表明,MD+RD作为膳食碳水化合物对db/db小鼠血糖稳态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空腹血糖高达21.4 mmol/L,推测可能是由于MD+RD抵达小肠末端的组分难以被继续消化吸收,诱导回肠释放GLP-1的能力有限。相比之下,SCMD抵达小肠末端的组分,尽管含量与MD+RD接近,仍可继续被消化吸收,加速了回肠GLP-1的释放。进一步分析发现,大量释放的GLP-1显着增强了db/db小鼠的胰岛素合成与分泌功能,修复了胰岛组织形态,并通过缓解胰岛素抵抗,促进了胰岛素介导的肝脏葡萄糖摄取和糖原合成,最终有效改善了机体糖代谢紊乱,空腹血糖降至9.3 mmol/L。根据这些结果推测,SCMD对小鼠血糖稳态的改善作用主要由GLP-1介导。最后,为了明确SCMD作为膳食碳水化合物摄入的必要性,以无碳水化合物的生酮饮食作为对照,着重比较两种饮食模式对db/db小鼠脂质代谢紊乱和肝脏功能异常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SCMD作为膳食碳水化合物显着改善了db/db小鼠的血脂异常和肝脏脂肪变性,并通过减轻肝脏胰岛素抵抗,促进了肝脏糖原合成,抑制了糖原分解和糖异生。进一步分析发现,SCMD主要通过诱导回肠分泌GLP-1,缓解肝脏代谢功能的紊乱,不依赖于瘦素信号。相比之下,生酮饮食对GLP-1的分泌无明显影响,但能够促进瘦素的释放。由于db/db小鼠缺乏瘦素受体,大量释放的瘦素无法发挥生物学作用,反而加速了肝脏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并阻断了三羧酸循环;膳食脂肪代谢产生的大量乙酰辅酶A导致酮体合成异常增强,加剧了肝脏代谢功能紊乱,造成db/db小鼠出现了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高血糖和酮症酸中毒。

王春玲[5](2021)在《T-2毒素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毒性效应及其改善策略》文中研究指明T-2毒素属于单端孢霉烯族类毒素,是由镰刀菌在代谢中产生的具有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T-2毒素普遍存在于霉变的饲料及其原料中,会造成养殖动物生长缓慢,免疫功能抑制等不良影响,导致动物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降低,同时T-2毒素残留也会对食品安全造成潜在威胁。中华绒螯蟹因风味独特和营养价值高而备受消费者的欢迎,年产量从1990年的4800吨增加到2019年的75万吨,其配合饲料中的玉米、小麦等原料极易受T-2毒素等霉菌毒素污染,但目前仍无T-2毒素对中华绒螯蟹幼蟹毒性的相关报道。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和营养学手段,探究了T-2毒素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根据其毒性特点探讨了缓解T-2毒素毒性的方法。从以往研究来看,物理吸附法是去除霉菌毒素最质优价廉的一种方法,本研究首先选用酵母细胞壁作为饲料添加剂,探究其对T-2毒素引起中华绒螯蟹幼蟹毒性的缓解作用,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结合体外实验发现,T-2毒素的毒性与氧化还原稳态的紊乱有关,因此选用功能性饲料添加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姜黄素,评价了其对T-2毒素引起的中华绒螯蟹幼蟹毒性的缓解作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T-2毒素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毒性效应本实验为探究T-2毒素对幼蟹的生长、免疫功能的影响,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对照)、0.6(T1)、2.5(T2)和5.0(T3)mg/kg的T-2毒素,配制成4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养殖8周。结果显示:T-2毒素显着降低中华绒螯蟹幼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着饲料中T-2毒素含量的升高,幼蟹的存活率随剂量升高而降低,其中T3组幼蟹的存活率显着低于对照组。T-2毒素显着提高了中华绒螯蟹肝胰腺丙二醛(MDA)的含量,降低肝胰腺抗氧化酶总抗氧化力(T-AOC)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性,且T3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显着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T-2毒素降低幼蟹血淋巴参数总血细胞数(THC)、呼吸爆发、酚氧化酶(PO)以及肝胰腺中酸性磷酸酶(ACP)、PO、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肝胰腺中抗脂多糖因子(ALF1和ALF2)的表达随着饲料中T-2毒素含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T-2组中表达量最高;4.6 mg/kg的T-2毒素显着提高肝胰腺中脂多糖诱导的TNF-α转录因子(LITAF)和Relish基因的表达。T-2毒素显着上调凋亡基因caspase-3,caspase-8,Bax基因的表达以及Bax/Bcl-2的比值,且下调Bcl-2基因的表达。低剂量的T-2毒素诱导脱毒基因细胞色素P450(CYP2、CYP3、CYP4)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表达,随着T-2毒素剂量的增加,脱毒基因的表达量呈现下降趋势。此外慢性暴露T-2毒素造成中华绒螯蟹幼蟹肝胰腺小管基膜脱落,引发肝胰腺损伤。以上结果表明慢性暴露T-2毒素引发肝胰腺组织氧化应激、凋亡的发生,造成肝胰腺损伤,抑制肝胰腺的解毒功能,最终导致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和免疫力的抑制。甲壳动物的肠道不仅仅具有消化吸收的功能,同时也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维持甲壳动物的肠道健康有助于提高其生长,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肠道也是T-2毒素一个重要的靶器官,而且动物摄食含有T-2毒素污染的日粮后,肠道是首先遭受T-2毒素损伤的器官,本研究旨在探究T-2毒素中华绒螯蟹幼蟹肠道健康以及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随着饲料中T-2毒素含量的增加,肠道组织中MDA的含量呈上升趋势,且T2和T3组幼蟹肠道组织中的MDA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而抗氧化酶GSH-Px和T-AOC的活性则随着T-2毒素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T2组抗氧化酶的活性最高。T-2毒素显着降低肠道组织抗菌肽(ALF1、ALF3、crustin-1和crustin-2)以及围食膜因子(PM1和PM2)基因的表达,增加炎症相关基因TLR、Myd88、LITAF和Relish的表达。MAPKs(p38、JNK和ERK)基因的表达随着T-2毒素含量的增加,呈显着上升趋势。T-2毒素显着增加肠道caspase-3、caspase-8、Bax基因的表达以及Bax/Bcl-2的比值,同时降低Bcl-2基因的表达。此外,4.6 mg/kg T-2毒素处理组改变了肠道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在门水平,Bacteroidete,Firmicutes,Tenericutes和Proteobacteria是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的优势菌,T-2毒素显着降低肠道Bacteroidetes丰度,增加Firmicutes,Tenericutes和Proteobacteria的丰度。在属水平,T-2毒素降低了肠道有益菌Dysgonomonas和Romboutsia的丰度,增加了病原菌Candidatus Bacilloplasma,Chryseobacterium和Streptococcus的丰度。综上,饲料中T-2毒素造成中华绒螯蟹幼蟹肠道组织氧化损伤、免疫功能抑制,同时增加肠道组织细胞凋亡以及肠道微生物的紊乱,从而不同程度的影响了肠道的完整性和健康。2.酵母细胞壁(YCW)对T-2毒素所致的中华绒螯蟹幼蟹毒性的改善作用以鱼粉、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在饲料中添加T-2毒素和YCW配制成4种不同的饲料:0(对照组,不含T-2毒素和YCW)、2.5mg/kg T-2毒素(T-2组,不含YCW)、2.5mg/kg T-2毒素+1%YCW(YCW-1组)和2.5mg/kg T-2毒素+2%YCW(YCW-2组)。试验选取中华绒螯蟹幼蟹(0.74±0.01g)8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平行,分别投喂以上4种不同的饲料进行8周的养殖试验,探究酵母细胞壁对T-2毒素引起的中华绒螯蟹幼蟹毒性的缓解作用。结果发现:T-2毒素显着降低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生长和存活。与T-2组相比,饲料中补充酵母细胞壁虽能提高幼蟹的生长率,但差异不显着;当饲料中补充2%的酵母细胞壁时,幼蟹的存活率显着高于T-2组。T-2毒素导致幼蟹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显着提高,但饲料中添加酵母细胞壁不能逆转血清中ALT的含量,而2%的酵母细胞壁能显着降低血清中AST含量。与对照组相比,T-2组幼蟹血清和肝胰腺中MDA的含量显着升高,血清中GSH-Px、肝胰腺中GSHPx和T-AOC的活性显着降低。饲料中补充1%的酵母细胞壁能显着提高肝胰腺中GSH-Px和T-AOC的活性,2%的酵母细胞壁能显着降低肝胰腺中MDA的含量,并且显着增加血清以及肝胰腺中GSH-Px的活性。试验同时表明,T-2毒素会抑制幼蟹肝胰腺的免疫功能,增加炎症调控因子的表达,而与T-2组相比,饲料中补充酵母细胞壁显着降低炎症因子TLR和Myd88基因的表达,1%的酵母细胞壁增强了肝胰腺中ACP和AKP的活性。从试验结果来看,T-2毒素导致幼蟹肝胰腺的凋亡,饲料中补充酵母细胞壁并没有改善机体肝胰腺的凋亡。综上,T-2毒素会抑制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生长和免疫功能,而补充酵母细胞壁不能消除T-2毒素对动物生长的抑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抗氧化能力以及免疫功能,因此,饲料中补充酵母细胞壁并不能完全消除T-2毒素带来的负面影响。3.T-2毒素对原代血淋巴细胞的毒性作用已有研究表明,氧化应激是霉菌毒素产生毒性的关键机制,其中,Cnc C/keap1通路能够提高动物体的抗氧化能力,维持氧化还原稳态,对霉菌毒素等诱导的毒性具有改善作用。而至今还没有关于中华绒螯蟹的Cnc C和keap1基因结构及表达特征的相关报道。为了探究T-2毒素对中华绒螯蟹的毒性作用和可能机理,首先基于中华绒螯蟹转录组的数据,采用RT-PCR和RACE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别克隆了中华绒螯蟹Cnc C和keap1基因的c DNA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Cnc C基因的c DNA序列全长为6993 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2604 bp,编码867个氨基酸,该蛋白质的分子质量约为95.18k Da,理论等电点为5.23。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Cnc C蛋白氨基酸序列与凡纳滨对虾Cnc家族的序列相似性最高,为80-86.48%,其次是赤拟谷盗Cnc家族的序列,相似度为40.68%。对不同组织中Cnc C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发现Cnc C在肝胰腺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血淋巴细胞和肠道。中华绒螯蟹keap1基因的c DNA序列的全长为4609 bp,其中开放阅读框为1860 bp,编码619个氨基酸,该蛋白质的分子质量约为69.23 k Da,理论等电点为6.42。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keap1蛋白氨基酸序列与雪蟹的相似性最高,为92.15%,其次是斑节对虾和凡纳滨对虾,相似性分别为85.62%和85.46%。对不同组织中keap1基因的表达分析表明,keap1在肝胰腺中表达量较高,其次是脑。基于本研究获得的Cnc C的编码区序列,设计合成了Cnc C基因的si RNA序列,通过RNA干扰技术,探究T-2毒素对中华绒螯蟹原代血淋巴细胞的毒性机理,研究发现,不同浓度的T-2毒素显着降低原代血淋巴的细胞活力和线粒体膜电位,诱导了细胞的活性氧的水平,T-2毒素对原代血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具有剂量依赖性。100 ng/m L的T-2毒素抑制了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此外,原代血淋巴细胞中Cnc C的干扰增强了T-2毒素对抗氧化能力的抑制,加强了免疫毒性;综上,T-2毒素诱导的氧化应激与Cnc C/keap1的抗氧化通路有关,利用抗氧化剂增强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可成为干预T-2毒素毒性的一个潜在措施。4.饲料中添加抗氧化剂对T-2毒素引起的中华绒螯蟹幼蟹毒性的改善作用基于以上研究,发现T-2毒素的毒性与氧化应激的发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本研究选取两种不同的抗氧化剂,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抗氧化剂对T-2毒素导致的中华绒螯蟹幼蟹毒性的改善作用。NAC是乙酰化的半胱氨酸衍生物,能够合成非酶抗氧化物谷胱甘肽,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与氧化应激相关的疾病。本试验选取中华绒螯蟹幼蟹(0.27±0.00 g)8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平行,分别投喂4种不同的饲料: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不含T-2毒素和NAC)、2.5 mg/kg T-2毒素(T-2组,不含NAC)、2.5 mg/kg T-2毒素+0.05%NAC(0.05N组)、2.5 mg/kg T-2毒素+0.1%NAC(0.1N组),进行8周的养殖试验,探究NAC对T-2毒素造成的中华绒螯蟹幼蟹毒性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添加T-2毒素显着抑制幼蟹的生长和免疫功能,引起肝胰腺氧化应激和凋亡。与T-2组相比,饲料中补充NAC显着提高幼蟹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肝体比,且饲料中补充0.1%的NAC可显着提高幼蟹的存活率。相比于T-2组,饲料中添加0.1%的NAC显着降低了中华绒螯蟹幼蟹血清中AST和ALT的含量,同时能显着提高幼蟹的耗氧率。饲料中添加NAC显着降低幼蟹血淋巴细胞的ROS以及血清和肝胰腺中MDA的含量,同时显着增加了幼蟹肝胰腺GSH-Px,T-AOC,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的活性以及谷胱甘肽(GSH)的含量。NAC的补充增强了呼吸爆发、总蛋白的含量以及肝胰腺中ACP的活性。0.1N组的血细胞数、血清ACP以及肝胰腺AKP的活性显着高于T-2组;与T-2组相比,0.1%的NAC显着增加肝胰腺抗菌肽(ALF1,ALF2,crustin-1和crustin-2)和peroxinectin基因的表达,同时降低肝胰腺Relish和LITAF基因的表达。此外,caspase-3,caspase-8,Bax和p53基因的表达以及Bax/Bcl-2的比值随着饲料中NAC的补充显着下降。中华绒螯蟹幼蟹摄食含2.5 mg/kg T-2毒素日粮可导致其生长缓慢和健康受损,而饲料中补充0.1%NAC可以通过提高幼蟹GSH的含量,显着增强幼蟹的抗氧化能力,改善T-2毒素引起的生长和免疫抑制,缓解氧化应激和凋亡。CncC/Keap1是调控动物体内解毒酶和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关键核转录因子,被认为是阻止氧化还原失衡的关键靶点,而姜黄素能够诱导Cnc C的活化,增强抗氧化酶的活性,提高抗氧化能力,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凋亡的功能。本试验以鱼粉、酪蛋白和明胶为主要的蛋白源,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T-2毒素和姜黄素配制成4种等氮等能的饲料:C(对照组,不含T-2毒素和姜黄素)、T-2(2.5 mg/kg T-2毒素)、0.5C(2.5 mg/kg T-2毒素+0.5%姜黄素)和1C(2.5 mg/kg T-2毒素+1%姜黄素),养殖期8周,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姜黄素对T-2毒素引起的中华绒螯蟹幼蟹毒性的改善作用。结果显示:T-2毒素显着降低了中华绒螯蟹幼蟹增重、特定生长率和肝体比,饲料中补充0.5%的姜黄素能显着提高其生长和存活。与对照组相比,T-2组幼蟹的运动能力以及耗氧率显着降低,而添加姜黄素可显着逆转该不良影响。T-2毒素诱导血清和肝胰腺组织中的氧化应激,与T-2毒素组相比,0.5%的姜黄素显着降低了血淋巴中活性氧的含量以及组织中MDA的含量,同时显着增加GSH-Px和T-AOC的活性以及Cnc C基因的表达。T-2毒素抑制了中华绒螯蟹幼蟹的免疫功能,增强了炎症基因的表达,而0.5C组的抗菌肽(ALF1、ALF2、ALF3、crustin-1)和peroxinectin基因的表达显着升高,炎症相关基因Relish和LITAF基因的表达显着下调。此外,T-2毒素促进了肝胰腺组织的凋亡,而饲料中补充姜黄素能显着降低p53、Bax、caspase-8和caspase-3基因的表达以及Bax/Bcl-2的比值,升高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饲料中补充0.5%的姜黄素激活了肝胰腺Cnc C/keap1基因的表达,提高幼蟹的抗氧化能力,缓解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改善T-2毒素引起的生长抑制、免疫功能损伤。综上饲料中补充适量的抗氧化剂能够通过提高幼蟹的抗氧化能力,改善T-2毒素引起的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生长抑制和健康受损。

杨山[6](2021)在《中枢p62在能量相关神经元通过leptin-STAT3-POMC途径对外周代谢平衡的调节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中枢ObRb神经元特异性敲除p62后对外周能量代谢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目的:利用下丘脑ObRb神经元特异性敲除p62小鼠模型,研究中枢p62是否通过ObRb神经元影响外周能量代谢及其机制。方法:8周龄ObRb-p62+/+和ObRb-p62KO小鼠各12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普食(n=6)和高脂(n=6)喂养12周。检测小鼠体重、摄食、肛温、呼吸商和运动耐量等代谢指标。利用胰岛素耐量和葡萄糖耐量实验,检测小鼠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抵抗。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滴变化,HE染色观察白色脂肪、棕色脂肪和肝脏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观察棕色脂肪解偶联蛋白1的表达水平,组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下丘脑ARC区POMC、p-STAT3等因子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bRb-p62KO小鼠无论是普食还是高脂喂养情况下,小鼠摄食无明显差异,体重增长加快,机体氧耗降低,运动耐量减少,胰岛素耐量和敏感性均降低,脂肪空泡化明显,脂肪变大,肝脏脂滴变大,脂肪沉积明显,棕色脂肪产热减少。POMC神经元数量减少,p-STAT3表达降低。结论:下丘脑ObRb神经元特异性敲除p62抑制了小鼠外周的能量代谢和平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中枢leptin-STAT3-POMC途径。第二部分中枢POMC神经元特异性敲除p62后对能量代谢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目的:利用下丘脑POMC神经元特异性敲除p62小鼠模型,研究中枢p62是否通过POMC神经元影响外周能量代谢及其机制。方法:8周龄POMC-p62+/+和POMC-p62KO小鼠各12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普食(n=6)和高脂(n=6)喂养12周。测定小鼠体重、摄食、肛温、呼吸商和运动耐量等指标。利用胰岛素耐量和葡萄糖耐量实验,检测小鼠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抵抗。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滴变化,HE染色观察白色脂肪、棕色脂肪和肝脏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观察棕色脂肪解偶联蛋白1的表达水平,组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下丘脑ARC区POMC、p-STAT3等因子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OMC-p62KO小鼠无论是普食还是高脂喂养情况下,小鼠摄食无明显差异,体重增长加快,机体氧耗降低,运动耐量减少,胰岛素耐量和敏感性均降低,脂肪空泡化明显,脂肪变大,肝脏脂滴变大,脂肪沉积明显,棕色脂肪产热减少。POMC神经元数量减少,p-STAT3表达降低。结论:下丘脑POMC神经元特异性敲除p62抑制了小鼠外周的能量代谢和平衡,其机制可能是主要通过调节中枢leptin-STAT3-POMC途径。第三部分中枢p62通过leptin-STAT3-POMC途径调节能量代谢的验证目的:利用ob/ob小鼠下丘脑MBH区特异性过表达p62,并进行瘦素侧脑室输注,验证中枢p62是否通过leptin-STAT3-POMC调节外周能量代谢和平衡方法:8周龄ob/ob小鼠数字法随机分为2组,于下丘脑MBH区分别进行核团定点注射腺相关病毒AAV-GFP或AAV-p62。恢复15天后,分别进行侧脑室急性和慢性输注瘦素,测定小鼠体重、摄食、肛温、呼吸商、运动耐量等指标。利用胰岛素耐量和葡萄糖耐量实验,检测小鼠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抵抗。组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下丘脑ARC区POMC、p-STAT3等因子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ob/ob小鼠下丘脑MBH区过表达p62后,能抑制摄食和体重增长,增加能量消耗;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耐量。并且与AAV-p62/a CSF组相比,AAV-p62/leptin组摄食和体重明显减少,能量消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耐量增加。与AAV-GFP组比,AAV-p62组POMC,p-STAT3均表达增高;并且AAV-p62/leptin组POMC和p-STAT3表达水平均高于AAV-p62/a CSF组。结论:中枢MBH特异性过表达p62促进了小鼠外周能量代谢,其具体机制是通过调控中枢leptin-STAT3-POMC途径。第四部分中枢p62调控能量代谢和平衡的体外研究及其机制探索目的:利用小鼠神经瘤细胞,在体外研究层面探讨中枢p62对能量代谢的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构建p62过表达和对照组质粒,转染N2A细胞,观察在有无瘦素刺激情况下,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STAT3、STAT3、p-FOXO1、FOXO1、POMC、p62的表达水平;并利用葡萄糖胺诱导胰岛素抵抗模型,经STAT3抑制剂处理后,检测POMC表达水平。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探究p62基因对POMC启动子的调控作用。结果: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p62质粒后,POMC表达水平均增高,p-STAT3/STAT3水平增加,FOXO1和p-FOXO1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并且经瘦素处理组P-STAT3水平和POM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经瘦素处理组。经过stattic处理后,POMC表达水平降低。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显示,与空载质粒相比,加入p62过表达质粒后,POMC启动子活性明显增加(p<0.01)。而经过stattic处理后,POMC启动子活性下降(p<0.01)。结论:中枢p62可能主要通过促进STAT3磷酸化进而提高POMC表达来调控能量代谢和平衡。

钱绍文[7](2020)在《极端温度环境下摄食行为及注意功能异常的神经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适宜的环境温度是生命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而极端的环境温度对神经系统具有重要影响,从本能行为到高级认知行为均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神经系统通过感知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性调整机体行为状态,以更好的适应极端环境。结合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本文以小鼠和人为实验对象,从本能的摄食行为到高级注意功能对不同环境温度下神经系统的适应性调整能力进行解析。第一部分 腹内侧视前区调控温度依赖性摄食行为的神经环路机制从啮齿类动物到人类均拥有完善的体温调控系统。核心体温的稳定是机体细胞、组织与器官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通过调控食物摄入与能量消耗达到产热与散热平衡是体温恒定的决定因素。当环境温度改变时,机体产热需求与散热负荷随之改变,相应的,机体会适应性的调整食物摄入与能量消耗,然而目前这种适应性调整的神经机制并不完全清楚。视前区(preoptic area,POA)作为温度感知与调控的中枢,接受脊髓、臂旁核等外周传入的温度信号,对冷热信号做出不同响应后作用到下丘脑背内侧核(dorsomedialhypothalamus,DMH)调控褐色脂肪组织产热与能量代谢速率,是体温调控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在面临不同环境温度后,机体会依据能量需求与散热负荷对食物摄入做出温度依赖性的调整,例如高温与低温环境下摄食量会相应的增加和减少,然而其底层的神经机制并不清楚。由于这一机制不明,我们目前仍然未能全面认识体温调控的神经机制,也对临床发热性摄食异常等疾病,如炎症性厌食、癌症与艾滋病晚期发热性厌食缺乏深入的认识与应对策略。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旨在解析腹内侧视前区(ventromedial preoptic area,VMPO)感受环境温度信息后调控摄食行为的神经环路机制,并揭示VMPO调控温度依赖性摄食行为的温度感受特性及功能意义。VMPO位于第三脑室边缘,血脑屏障薄弱,拥有大量感受脑脊液渗透压感受器、性激素、甘丙肽、瘦素等激素受体,在调控机体体温平衡、水盐平衡、交配行为、母性行为等多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VMPO内第三脑室前腹侧室周结构损伤后,动物表现出食物与水分的摄入平衡障碍。在VMPO区域注射生长激素释放因子或甘丙肽会增加动物摄食量,激活或阻断VMPO部位的食欲素Orexin A受体也会对动物摄食行为产生影响。然而VMPO是否具有调控摄食行为的作用及具体神经环路机制,目前并不清楚。为此,我们主要开展如下实验:1、首先,我们采用形态学染色技术,在POA多个具有温度敏感功能的亚区中发现VMPO表达与禁食相关的C-FOS,并通过免疫荧光共标、光纤记录与光遗传技术,明确VMPO部位可能参与摄食相关的神经元类型;2、然后,我们采用神经顺行示踪技术,对VMPO顺行投射脑区进行示踪,结合光遗传、化学遗传与神经诱导凋亡技术,对VMPO神经投射通路的功能意义进行逐个解析,筛查出参与调控摄食行为的VMPO通路;3、紧接着,我们采用形态学逆行示踪技术,明确VMPO投射通路的形态学基础,结合C-FOS染色与光遗传技术,探究VMPO投射通路的温度感受特性与功能意义;4、最后我们采用在体光纤记录结合逆行示踪技术,对VMPO投射通路的温度感受特性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建立温度感知与摄食行为的功能学联系。主要研究结果为:1、小鼠在不同温度环境(高温:33.5±2℃、常温:25±2℃、低温10±2℃)进行短时(2h)与长时(12h)暴露下摄食行为均表现出一定的温度依赖性。相对于常温,低温下摄食量显着升高,高温下摄食量显着降低。进一步我们对12h内不同温度环境暴露下小鼠血液内主要食欲相关激素水平,包括胃饥饿素、瘦素以及神经肽Y进行测定,发现血液激素水平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温度依赖性。随后我们对禁食状态下POA区域神经元活动标志物C-FOS的表达进行研究,发现在POA多个温度敏感性亚区中仅有VMPO区域在禁食状态下表达大量C-FOS。随后在Ai9::Vglut2-cre和Ai9::Gad2-cre两种双转基因小鼠上,对禁食诱发的C-FOS进行染色,发现VMPO部位禁食诱发的C-FOS与兴奋性的Vglut2阳性神经元具有较高的共标率,而与Gad2阳性神经元共标率较低。为此我们进一步采用钙信号光纤记录技术发现在Vglut2-cre小鼠VMPO部位注射钙活动指示剂Gcamp6s,小鼠禁食12h后在摄食过程中钙信号活动逐渐下降,而在Gad2-cre小鼠VMPO部位注射的Gcamp6s,在禁食12h后的摄食过程中无显着变化。这些结果表明VMPO部位Vglut2阳性神经元在饥饿状态下呈兴奋状态,在摄食状态下饥饿得以缓解后,其活动逐渐降低,意味着VMPO部位Vglut2阳性神经元活动与小鼠饥饿状态有关,可能参与摄食行为的调节。最后我们在Vglut2-cre与Gad2-cre小鼠VMPO部位注射光敏感病毒CHR2,采用光遗传技术激活VMPO部位Vglut2阳性神经元与Gad2阳性神经元,发现激活Vglut2阳性神经元可引起小鼠体温下降,同时摄食行为也下降,而激活Gad2阳性神经元体温与摄食行为无明显变化,初步排除了 VMPO部位Gad2阳性神经元可能参与摄食行为的调控;2、在前文研究基础上,我们对VMPO部位谷氨酸能神经元顺行投射通路进行示踪与功能解析,旨在寻找VMPO能够特异性调控摄食行为,而不引起其他非特异性行为指标变化的投射通路。我们在Vglut2-cre小鼠VMPO部位注射顺行示踪病毒AAV-DIO-CHR2-EYFP,我们发现VMPO部位谷氨酸能神经元从头端向尾端经下丘脑、丘脑多个核团存在广泛性投射,主要包括体温感受与调控核团,如视前区正中核(median preoptic nucleus,MnPO)、下丘脑背内侧核(dorsomedial hypothalamic nucleus,DMH),摄食行为调控核团如外侧下丘脑(lateral hypothalamic area,LH)、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f hypothalamus,PVH)、弓状核(arcuate hypothalamic nucleus,ARC)、结节核(tuberal nucleus,TN)等,也包括动机奖赏类脑区如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PAG)、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以及应激与情绪调控相关脑区如终纹床核(bed nucleus of the stria terminalis,BNST)、丘脑室旁核前部(anterior paraventricular thalamic nucleus,PVA)、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thalamic nucleus,PVT)、杏仁核海马联合区(amygdalohippocampal area,AHiPM)。采用光遗传技术对VMPO下行通路的纤维末梢上的CHR2进行激活,记录小鼠禁食12h后2小时内的摄食量,我们发现激活VMPO→ARC通路末梢可以显着增加小鼠摄食量,而激活VMPO→PVH通路末梢会明显抑制小鼠摄食,激活VMPO→ARC与VMPO→PVH两条通路末梢小鼠仅表现出特异性的摄食变化,未表现出核心体温以及其他行为异常。而激活VMPO→DMH通路小鼠表现出摄食行为抑制,但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冷防御—筑巢行为。进一步我们采用顺行跨突触病毒结合与细胞凋亡技术,在VMPO部位注射顺行跨突触的重组酶AAVl-cre,在下游ARC、PVH以及DMH部位注射cre依赖的表达细胞内切酶的AAV-flex-tacasp3病毒,诱导VMPO→ARC、VMPO→PVH与VMPO→DMH通路突触后神经元凋亡。结果进一步确证了 VMPO→ARC、VMPO→PVH可以特异性的调控摄食行为,而不引起核心体温等其他指标与行为的变化,VMPO→DMH通路凋亡后,摄食行为无特异性影响,而是引起了小鼠体重增加,并且小鼠面临高温与低温环境时体温调控能力的出现部分缺失。最后我们采用化学遗传技术,在VMPO部位注射顺行跨突触的重组酶AAVl-cre,在下游ARC、PVH部位注射cre依赖的表达抑制性人工受体hM4D的AAV-DIO-hM4Di-mcherry病毒,抑制VMPO→ARC、VMPO→PVH通路突触后神经元,发现VMPO→ARC通路抑制后,小鼠在不同温度环境下摄食量均出现下降,VMPO→PVH通路抑制后,小鼠在不同温度环境下摄食量均出现上升,且小鼠无明显体重及体温调控的异常。由此我们进一步明确了 VMPO主要通过VMPO→ARC、VMPO→PVH两条通路对摄食行为进行调控,从调控后小鼠的摄食量上看,VMPO→ARC、VMPO→PVH两条通路并没有引起小鼠的严重厌食及过量摄食的现象,因此这两条通路主要是对摄食进行适量性调控;3、通过逆行形态学示踪技术与光遗传调控技术对VMPO→ARC与VMPO→PVH这两条通路进行反向的形态学与功能学解析。利用AAVretro-cre重组酶与Ai9工具鼠相结合,我们发现VMPO部位有大量逆行性胞体投射至ARC与PVH部位,并且均与禁食诱发的C-FOS存在共标,为VMPO→ARC与VMPO→PVH两条通路参与摄食行为调控奠定了形态学基础。进一步通过形态染色,我们发现VMPO投射至ARC的部位的胞体仅与冷刺激(10±2℃,2h)诱发的C-FOS共标,而与热刺激(33.5±2℃,2h)诱发的C-FOS无共标;而从VMPO投射至PVH部位的胞体与冷热两种刺激诱发的C-FOS均存在共标。进一步我们采用光遗传技术与逆行示踪技术相结合,在ARC与PVH部位注射逆行性重组酶AAVretro-DIO-flp,在VMPO部位注射AAV-fDIO-CHR2光遗传病毒,刺激从ARC与PVH逆行转染至VMPO部位的胞体,我们发现VMPO部位对两条通路的投射胞体激活后,小鼠表现出一致的体温自主调节模式,均表现出大幅度的核心体温下降,全身散热速度加快,褐色脂肪产热被抑制。但是两条通路激活后小鼠表现出不一致的热行为调节模式,在两箱位置偏好测试中(冷箱12℃,热箱38℃),光刺激两条通路前小鼠均偏好在热箱端停留,停留时间占80%左右。采用光遗传激活VMPO→ARC后小鼠位置偏好未发生明显变化,仍然偏好停留在热箱端,而激活VMPO→PVH后小鼠在冷箱停留时间明显增长,热箱停留时间明显减少,各占50%左右。上述结果表明VMPO→ARC与VMPO→PVH两条通路具有完全不同的温度感受特性。VMPO→ARC可能反映的是一种VMPO感受冷信息后,对ARC做出一种促进摄食行为的神经通路;而VMPO→PVH具有更为复杂的温度特性,可能反映的是VMPO对冷热信息的一种双向反应后,对PVH做出一种摄食行为的平衡调节。4、在前面环路逆行示踪的技术上,我们进一步结合钙离子活动指示剂Gcamp6m对自由活动小鼠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记录VMPO→ARC与VMPO→PVH两条通路的钙信号响应,更为精细的解析VMPO部位特异性投射至ARC与PVH的胞体的温度感受特性。我们在ARC与PVH部位注射逆行性重组酶AAVretro-cre,在VMPO部位注射cre依赖的AAV-DIO-Gcamp6m,通过光纤记录VMPO部位逆行性转染胞体上Gcamp6m的信号响应。我们分别在温度可控的金属板上(高温:40℃,常温:25℃,低温:10℃),以及恒温控制舱室内(高温:35℃,常温:25℃,低温:10℃)记录小鼠面临局部和全身性温度刺激下,VMPO部位钙信号活动。结果显示,VMPO→ARC与VMPO→PVH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温度感受特性。VMPO→ARC在面临全身性冷刺激时会表现出明显的钙信号上升,而VMPO→PVH具有显着温度感受双向性,在面临全身性的热刺激时表现出明显的钙信号上升,在面临全身与局部冷刺激时表现出明显的钙信号下降。两条通路在面临局部温度刺激表现出较弱或者无明显的钙信号响应(VMPO→PVH通路对局部冷刺激除外),而仅在全身性环境温度刺激时才表现出大幅度的钙信号变化。VMPO→ARC与VMPO→PVH通路不同的温度感受特性可能是它们调控温度依赖性摄食行为的功能基础。总结上述结果,VMPO部位谷氨酸能神经元及其投射通路与温度依赖性摄食行为密切相关。VMPO作为温度感受与调控的重要区域,在感受全身性环境温度刺激后,通过谷氨酸能VMPO→ARC与VMPO→PVH投射通路对摄食行为进行适量调控。VMPO在温度依赖性摄食行为中的作用及其神经环路机制的解析,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摄食与体温调控的关系认知,也有助于为临床发热性厌食的治疗提供新的切入点与理论依据。第二部分 高温环境下选择性注意障碍的静息态脑功能机制研究注意是一种重要的认知能力,良好的注意能力使大脑能够对客观信息和主观意识能够做出快速选择与反应。大脑通过知觉信息输入相关的视听信号,对外界繁杂冗余的信息进行快速的选择,将与自身关注密切相关的信息进行选择性的保留与加工,从而做出快速反应。注意网络时刻负责对外部环境事件进行高度警觉、监测与处理,并作出选择,但实际上,外部环境也会重塑我们大脑的注意活动。前人研究表明,注意网络的活动可以随时间、任务和认知状态而不断发生变化。然而,目前还不清楚人们的注意能力如何随着我们的生活环境的特性而变化,例如环境的温度。高温环境是很多职业场合中重要的危险因素和限制因素。在高热环境下,大脑对周围目标的警觉能力会降低。高温会增加大脑注意资源的耗竭速度,从而影响人类的行为表现。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环境高温暴露下,大脑在执行持续性注意任务中,中枢疲劳程度增强,同时前额叶皮层补偿性的局部血流灌注被抑制。高温环境下,大脑注意功能的障碍,无疑会大大增加高温职业事故发生率。然而,高温环境下注意功能障碍的底层神经机制目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阐释。在前期的研究中,我们采用视空间注意网络测试范式揭示了高温环境下,人脑表现出选择性注意障碍,主要为对冲突性目标的执行控制能力下降,而对凸显性的、无预见性的刺激信息的警觉能力和朝向能力并无明显改变。然而,执行控制能力的下降可能并不是完全是由于任务过程中异常的脑激活所导致。在前人的报道中,即使在不执行任何认知任务时,大脑静息活动的基线状态即已发生改变,例如中枢疲劳程度的增加,这种大脑基线活动的变化,有可能造成在随后的任务执行中,行为能力的下降。然而,对于高温环境下注意网络内部静息态基线活动是否与我们前期研究发现的选择性注意障碍有关目前并不清楚。基于上述背景,在这一部分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1、采用组独立成分分析(group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研究高温环境下注意网络内部静息态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的变化。我们采用3D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rterial spin labelling,ASL),对高温环境暴露下,大脑血流灌注(cerebral blood flow,CBF)图像进行采集,并与功能连接图像进行耦合分析,计算CBF-FC相关性、CBF/FC 比率等指标,进一步探究神经活动与血管反应的相关性。同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像学指标与注意行为指标进行回归分析,进一步揭示静息态神经活动对注意行为的预测性。2、进一步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提取高温暴露下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与背侧注意网络(dorsal attention network,DAN)成分。对比分析 DMN与DAN在高温与常温下网络内功能连接变化情况。然后利用功能网络连接(functional network connectivity,FNC)技术计算DMN与DAN网络内与网络间成分功能连接变化情况,从而揭示同一种模态数据下DMN-DAN网络反相关系数的变化。并再次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究DMN-DAN反相关系数与注意功能异常的相关性。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通过多个神经影像指标(FC,CBF,CBF-FC相关性以及CBF/FC 比率)的联合分析,确证了高温环境下注意网络内静息态活动模式发生重构,主要表现为DAN功能活动显着降低,而腹侧注意网络(ventral attention network,VAN)活动显着增强。主要表现为:(1)CBF:高温环境下DAN网络内CBF表现出降低的区域,主要位于双侧顶内沟(intraparietal sulcus,IPS)与额叶视区(frontal eye field,FEF)区域。与之相反,高温环境下VAN网络内CBF表现出升高的趋势,尤其是在右侧腹部额叶皮层(ventral frontal cortex,VFC)区域;(2)CBF-FC相关性:发现高温环境下DAN网络内双侧FEF区域内CBF-FC相关性显着降低,而IPS区域内相关性保持不变。而VAN网络内,高温环境下VFC区域内CBF-FC相关性则表现为显着上升,颞顶联合区(temporal-parietal junction,TPJ)区域相关性保持不变;(3)CBF/FC 比率:DAN网络内,在左侧IPS区域内顶下叶附近,CBF/FC 比率显着上升,而在中央前回,中央后回等区域显着降低。而在VAN网络内,高温并未引起VAN网络内CBF/FC 比率显着变化。2、我们发现DMN网络前部区域内侧前额叶/扣带回前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MPFC/ACC)网络内部功能连接降低与高温下执行控制能力障碍有关;网络间FNC分析揭示了DMN网络内独立成分20(independent component 20,IC20)成分(主要为MPFC/ACC区域)与DAN网络内IC14成分(主要为IPS区域)网络间功能连接降低与执行控制能力障碍有关,表明高温暴露下DMN与DAN之间固有的负相关关系变弱。上述结果意味着执行控制障碍与DMN网络内部功能连接的降低以及与DAN网络负相关关系变弱有关。而警觉能力在高温暴露下能够不受明显影响可能是由于DAN网络内部功能连接的代偿,尤其是FEF与IPS区域功能连接代偿性增强,造成行为学无明显异常。总结上述结果,本文揭示了高温环境下注意网络内静息态活动发生重构,主要表现为DAN区域内活动降低,而VAN区域内活动升高。而DAN与VAN内CBF、FC以及CBF-FC相关性的变化与注意行为的选择性障碍有关,表明注意行为的变化可能与高热环境下大脑静息态基线活动异常有关。在高温暴露下,DMN与DAN网络内与网络间功能连接的变化表明大脑对注意资源进行适应性重构以应对高温环境下注意资源的加速耗竭,优先满足对认知资源要求较低的刺激驱动型任务,例如警觉能力,从而造成对认知资源要求较高的任务出现障碍,例如执行控制能力。本文为高温环境下大脑功能障碍的神经机制提供了神经影像学证据,也为高温职业环境下作业任务的科学规划提供策略依据。

周云丰[8](2020)在《远志提取物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以心境低落、快感缺失、睡眠和认知障碍为主要特点,严重威胁人类的身心健康。虽然已有大量的抗抑郁药物上市,然而,目前抑郁症患者对治疗的响应率较低。另外,较多的不良反应也限制了抗抑郁药物的临床应用,因此研发更加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成为当今的迫切需求。远志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抑郁症的病因复杂,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新近发展起来的代谢组学技术为抑郁症发病机理和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嗅球切除(olfactory bulbectomy,OBX)诱导的大鼠是较早应用于抑郁症研究的动物模型,然而OBX大鼠体内的代谢物改变并不清楚。现有的研究初步证明远志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然而,对远志抗抑郁活性的评价并不全面,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不够深入。本研究首次采用代谢组学技术探究OBX模型大鼠尿液和海马代谢物特征的变化,并揭示OBX大鼠脑内调节能量的信号通路及自噬的改变;同时,采用小鼠行为绝望模型、大鼠OBX模型和大鼠慢性束缚(chronic restraint stress,CRS)模型研究远志提取物的抗抑郁药效及作用机制。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嗅球切除大鼠代谢组学及自噬状态研究Sprague-Dawley大鼠麻醉后,采用吸除嗅球的方式建立OBX大鼠模型。术后恢复2周,灌胃给予大鼠氟西汀(10 mg/kg),14天后收集大鼠24 h尿液,并进行行为学评价,包括空场检测、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强迫游泳检测(forced swimming test,FST)、高情绪行为评价和Morris水迷宫检测。行为学检测结束后处死动物,收集大鼠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PFC)和海马组织,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大鼠PFC中色氨酸相关代谢物和神经递质的水平;同时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收集的大鼠尿液和海马进行代谢组学分析;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海马和PFC中AMPK-mTOR信号通路蛋白和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OBX大鼠表现出显着的高活性和高情绪反应,在FST中的不动时间显着增加,在水迷宫检测中表现出学习记忆能力降低,氟西汀能逆转OBX大鼠的抑郁样行为,但不能改善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缺失。OBX大鼠PFC中色氨酸、5-羟吲哚乙酸和多巴胺水平升高,而犬尿氨酸和5-羟色胺水平显着降低,氟西汀能逆转OBX大鼠PFC中犬尿氨酸、5-羟色胺和5-羟吲哚乙酸的含量变化。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显示,OBX大鼠尿液和海马代谢物轮廓与假手术组相比发生明显的分离。通过多元数据分析,在大鼠尿液和海马中分别鉴定到26个和16个差异代谢物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这些差异代谢物的改变主要涉及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肠道菌群代谢、嘌呤代谢和抗坏血酸和醛糖二酸代谢等通路的紊乱,氟西汀能部分逆转这些代谢物的异常。另外,OBX大鼠海马和PFC中感受能量状态的AMPK-mTOR信号通路异常,自噬受到抑制,氟西汀可恢复AMPK-mTOR通路的正常功能,提高自噬水平。2远志提取物抗抑郁药效研究采用小鼠行为绝望模型、大鼠OBX模型和大鼠CRS模型,通过多种行为学检测评价远志提取物的抗抑郁药效。结果显示,远志提取物(0.5和1g/kg)灌胃给药14天,可显着减少ICR小鼠在FST中的不动时间;远志提取物(0.5和1g/kg)灌胃给药28天能明显缓解OBX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减少OBX大鼠在高架十字迷宫中的开臂停留时间和运动总路程,降低OBX大鼠的高情绪评分和空场运动活性,缩短OBX大鼠在FST中的不动时间;远志提取物(0.5和1 g/kg)灌胃给药28天能提高CRS大鼠的糖水偏爱指数,缩短CRS大鼠在新奇抑制摄食检测中的摄食潜伏期和在FST中的不动时间,增加CRS大鼠的空场运动路程,但对CRS大鼠的体重降低和在高架十字迷宫中的焦虑样行为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3远志提取物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采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染色、透射电镜和RT-qPCR技术研究远志提取物的抗抑郁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远志提取物可提高行为绝望模型小鼠大脑皮层、OBX大鼠和CRS大鼠PFC中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和beclin1的表达,减少p62的水平,从而促进自噬的发生。远志提取物能使OBX大鼠和CRS大鼠PFC中紊乱的AMPK-mTOR信号通路恢复正常,抑制Akt、mTOR和ULK1的过度磷酸化,并提高p-AMPK的水平。OBX和CRS导致大鼠PFC中小胶质细胞激活,活化NLRP3炎性小体,提高炎症相关因子NLRP3、IL-1β、IL-6、IL-18和TNF-α mRNA的相对水平;远志提取物可抑制OBX大鼠和CRS大鼠PFC中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减少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降低炎症相关因子的mRNA水平。此外,远志提取物还能改善抑郁模型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损伤,提高GFAP、NeuN和PSD 95的蛋白表达水平。综上,代谢组学研究表明OBX导致大鼠尿液和海马代谢物发生显着改变,主要涉及氨基酸代谢和能量代谢等通路的紊乱,鉴定的生物标志物可有助于了解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并为抑郁症的诊断提供参考;远志提取物能够通过纠正AMPK-mTOR信号的异常、提高自噬水平、抑制过度的神经炎症反应和提高神经可塑性,逆转行为绝望模型、OBX模型和CRS模型动物的抑郁样行为,发挥显着的抗抑郁作用。

宋杨[9](2020)在《白玉蜗牛与土壤(微)塑料的相互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与回收管理不善已经导致全球性塑料污染问题,土壤则是大量塑料垃圾的蓄积地。土壤中的塑料会破碎或降解成更小的塑料碎片,尺寸小于5 mm的塑料残片称为微塑料,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新型污染物。以往较多的研究关注于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而对陆地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的环境归趋和生态风险还知之甚少。土壤动物有很多机会接触土壤中的塑料碎片,是否会通过摄食和消化来影响微塑料在土壤中的归趋,并诱发动物的毒性效应,还鲜有研究报道。此外,尚不清楚土壤动物是否具备降解土壤中残留塑料的能力。本文选择常见的土壤无脊椎动物白玉蜗牛(Achatina fulica)作为实验对象,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微塑料纤维(MFs,平均长度和平均直径分别为1257.8μm,76.3μm)和聚苯乙烯(PS)泡沫为实验材料,观察动物对(微)塑料的摄食、代谢和排出,分析(微)塑料对蜗牛生长发育、组织病理和氧化应激相关酶活的影响;通过体视显微镜镜检、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凝胶色谱分析(G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质子核磁共振(1H NMR)对比分析排出粪便中残留的和原(微)塑料的表面形态、粒径分布、分子量、基团结构变化,从而分析土壤动物和(微)塑料的相互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尼罗红染色的PET微塑料纤维喂食白玉蜗牛5小时,在5、10、12、24小时后分别在食道、胃、前肠和后肠观察到微纤维的大量积聚,它们在48小时后完全排出体外。扫描电镜显示,微塑料纤维经消化排出后表面出现明显裂纹和腐蚀痕迹,且被排出体外的微塑料纤维的直径较摄食前显着性地减小了10.81±6.26%(p<0.001)。(2)蜗牛在浓度分别为0.01、0.14、0.71 g kg-1的微塑料纤维模拟土壤暴露28天后,均未观察到蜗牛死亡。与对照组比较,中高浓度的微塑料纤维暴露使蜗牛摄食量平均减少24.7-34.9%,排泄量显着减少46.6-69.7%,但未观察体重、壳长和壳口直径与对照组的明显差异。通过主要器官的组织病理学切片分析,发现高浓度组40%的蜗牛的胃肠道组织受到损伤,表现为胃肠壁绒毛缩短或破裂,但对肝组织和肾脏没有明显的损伤效应。另外,高浓度组蜗牛肝组织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下降了59.3±13.8%,总抗氧化能力(T-AOC)下降36.7±8.5%,脂质过氧化指数(MDA)上升58.0±6.4%,均与对照组具有显着性差异,表明微纤维引起机体氧化应激。(3)经过为期4周的PS泡沫板和油麦菜联合喂食实验后,每只蜗牛平均摄食18.5±2.9 mg的PS,对所有粪便经30%H2O2消解和过滤提取PS,其中PS残留量为每只蜗牛12.8±1.1 mg,通过质量核算后测定摄入的30.7%的PS被消化。对粪便中PS进行形态尺寸统计,粒径分布在0.146-3.1 mm之间。摄食PS的蜗牛体重、壳长和壳口直径与对照组相比没有异常变化。GPC分析表明粪便残留的Mw值从摄食前的234,500 Da增长到250,300 Da,Mn值从92,000 Da增长到106,000 Da,这说明PS在蜗牛体内发生有限的解聚。FTIR和1H NMR的分析结果显示,蜗牛体内形成了氧化中间体和化学修饰官能团,如碳碳双键(-CH=CH-)、羰基(H2C=O)和羟基(-OH)等新基团出现。(4)预先对蜗牛进行五天的土霉素喂食后,其肠道菌群数量下降两个数量级,然后进行同前的泡沫板喂食4周,残留粪便的PS分子量也发生了一定变化,Mw值增长到245,900 Da,Mn值增长到100,860 Da,与未进行抗生素干扰的正常蜗牛实验结果基本一致。通过高通量测序详细分析了PS泡沫喂食0、2、4周时蜗牛肠道菌落的种群变化,结果显示PS摄食和消化导致肠杆菌科、鞘脂杆菌科相对丰度明显增加,反映这些肠道菌群与PS的生物降解有关。以上结果表明:(1)白玉蜗牛能主动摄食并消化排出PET微塑料纤维,5小时的暴露不会引起微纤维在蜗牛体内的累积;蜗牛的消化能够加速微塑料表面磨损,肠道是影响微塑料的主要消化器官。(2)微塑料纤维影响蜗牛的摄食和排泄,诱导胃肠道发生病理学变化,氧化应激参与了微纤维的毒性机制。(3)蜗牛能被诱导摄食PS泡沫,通过咀嚼和消化破碎成微塑料。蜗牛的消化能解聚部分低分子量PS,导致PS的限制生物降解作用。(4)摄食和消化PS能够影响蜗牛肠道菌群的结构和丰度,表明肠道菌群可能间接参与了蜗牛的生物降作用。本论文首次探究了PET和PS(微)塑料与土壤动物蜗牛的相互作用,揭示了(微)塑料对土壤动物多方面的毒性和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土壤动物能反过来对(微)塑料造成磨损、破碎化和降解等产生一系列生物作用。这些新颖的研究结果为陆地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的源剖析和归趋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土壤(微)塑料污染的生态环境风险提供了新证据。

梁威[10](2020)在《瘤背石磺Ca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对感知潮汐节律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栖息于潮间带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具有多种生物节律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如:昼夜节律、潮汐节律和月节律等,这些生物节律都与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调节密不可分。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的结构比高等脊椎动物相比较简单,是研究神经系统相关功能的良好材料。栖息于潮间带的海洋无脊椎动物瘤背石磺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易于获得且神经系统结构非常简单,是研究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调节的良好材料,可发展成为一种优良的海洋软体动物模型。本实验室前期已经鉴定出我国沿海地区主要有4种石磺,其中瘤背石磺神经系统结构简单,为研究其如何感知潮汐节律的机制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是研究潮间带海洋动物生物节律的良好材料。本实验主要通过瘤背石磺神经节部位Ca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Western blot对Or Ca MKII蛋白的定位分析和低频声波频率模拟潮汐对瘤背石磺神经可塑性调节初步的探索。1.Or Ca M,Or Ca MKII和Or Ca MKIV基因的克隆和组织表达分析Ca2+信号通路是节律性调节的重要通路之一,具有神经可塑性调节的功能。当机体受到环境胁迫、病毒入侵和机械损伤等外界因素的刺激时,内流的Ca2+与Ca M结合形成Ca2+/Ca M复合物后被激活,从而激活下游基因Ca MK发生磷酸化,接着CREB被激活,引起相应的生理行为的改变。为了探究瘤背石磺由海洋向陆地进化过程中Ca2+信号通路机制调节的作用,进一步理解该信号通路在瘤背石磺神经调节中发挥的生理功能奠定基础。本实验以瘤背石磺神经节为实验材料,利用RACE-PCR技术克隆到Ca M、Ca MKII和Ca MKIV基因的c 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q RT-PCR实验。结果显示,Or Ca M基因的c DNA全长2 123 bp,开放阅读框为465 bp,共编码155个氨基酸,具有4个Eh-hand结构域。预测该基因编码的多肽链的原子数量是2 387,分子量约为17 421 k Da,理论等电点4.03,分子式为C742H1170N200O267S8。Or Ca MKII基因的c DNA全长1 656 bp,开放阅读框为1 347 bp,共编码449个氨基酸,具有S_TKc结构域;预测该基因编码的多肽链的原子数量是7 178,分子量约为50.853 k Da,理论等电点7.24,分子式为C2277H3593N629O666S13,N端信号肽由1~29个氨基酸组成。Or Ca MKIV基因的c DNA全长1 603 bp,开放阅读框为1 032 bp,共编码343个氨基酸,具有S_TKc结构域;预测该基因编码的多肽链的原子数量是5 490,分子量约为3.873 7 ku,理论等电点6.12,分子式为C1741H2768N452O514S15,N端信号肽由1~29个氨基酸组成。荧光定量PCR检测Or Ca M-Or Ca MKII-CREB1基因在不同的组织分布情况,结果显示,Or Ca M-Or Ca MKII-CREB1基因在各个组织均有表达,其中在神经节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在肠组织的相对表达量较高。而q RT-PCR检测Ca MKIV基因在组织中分布情况分析结果显示Ca MKIV基因在各个组织均有表达,其中在腹足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背部皮肤、口器,而在神经组织、蛋白腺、肠、肝胰腺等脏器组织的相对表达量较低,初步推测这些基因可能参与瘤背石磺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调节。2.潮汐节律和昼夜节律对瘤背石磺Ca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栖息于潮间带的海洋动物长期暴露于涨潮和退潮的环境中,其行为和生理状态很大程度上受到太阳和月亮所引起的潮汐周期的影响。瘤背石磺暴露于潮汐周期运动的环境中,根据2019年5月15-20日的潮汐表,选择潮汐最低潮的样品,涨潮和退潮的取样点是在潮水在300 cm和350 cm之间,因为当潮水位于最高潮时瘤背石磺被潮水所淹没,无法取样。当潮水在300 cm和350 cm之间时,海水正好接触样品。根据每天的取样时间往后延迟大约60 min,连续6天取样。q RT-PCR检测Or Ca M-Or Ca MKII-CREB1基因在连续6天潮汐和昼夜环境下在神经节中表达分析,结果显示Or Ca M-Or Ca MKII-CREB1基因在夜晚最低潮时的表达量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Western blot检测第二天中Or Ca MKII蛋白在潮汐和昼夜环境下在神经节的定位分析,结果显示瘤背石磺暴露于最低潮时神经节Ca MKII蛋白的表达较高。我们猜测这些基因在潮汐和昼夜环境作用下的表达可能与受潮汐节律和昼夜节律的调节有关。3.潮汐低频声波频率对瘤背石磺Ca M-like、Ca MKII基因的表达及功能研究在实验室内模拟潮汐中低频声音刺激瘤背石磺,通过RACE-PCR技术克隆到Ca M-like基因的c 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q RT-PCR实验。结果显示,瘤背石磺Ca M-like基因的c DNA全长2 321bp,61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06氨基酸,具有一个Eh-hand结构域;预测该基因编码的多肽链的原子数量是3 165,分子量约为23 029.64 KDa,理论等电点4.64,分子式是C1018H1544N274O320S9。N端信号肽由29个氨基酸组成。氨基酸序列比对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瘤背石磺Ca M-like基因与静水椎实螺、光滑双脐螺的Ca M-like基因的亲缘关系最接近,这与传统形态学的分类相吻合。q RT-PCR检测Ca M-like基因在不同组织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Ca M-like m RNA在瘤背石磺不同组织均有表达,但神经节部位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其它组织(P<0.05),推测其可能参与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调节。荧光定量结果显示Ca M-like、Ca MKII基因分别在25 HZ和50 HZ低频声波频率12.4 h刺激下表达量较高,初步推测其能感知25 HZ-50 HZ声波频率。这可能与瘤背石磺栖息于潮间带中长期感知12.4 h潮汐周期节律,与潮汐节律有关。4.致病细菌对瘤背石磺新型C-型凝集素、血淋巴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海洋环境中的细菌感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沿海生态系统中病原细菌的生物学影响的报道甚少。因此,我们研究了无壳贝类瘤背石磺抵抗病原性细菌感染的反应。这里的数据分析可以用作评估瘤背石磺固有免疫反应的基础信息。克隆了Or CTL c DNA的全长,其编码共192个氨基酸的1849个碱基对(bp)组成。构建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表明Or CTL具有保守的CTL碳水化合物识别结构域(CRD),其中包含EPS(Glu-Pro-Ser)基序,可能揭示了其与他无脊椎动物一样对碳水化合物的有识别功能。Or CTL m RNAs主要表达于在神经节和肝胰腺等组织中;Or CTL m RNAs表达量在哈维氏弧菌感染后2 h后开始表达上调,在4 h迅速下降,在12 h明显增加。此外,用副溶血弧菌感染后,Or CTL基因表达从2 h开始略微上调,在12 h达到峰值。另外,我们研究了酶活性(在肝胰腺中)和细胞免疫(在血淋巴中)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细胞周期。哈维氏弧菌和副溶血弧菌感染后,SOD活性分别显着高于对照组。相反,用细菌感染后,ALP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明显受到抑制。肝胰腺中的酶活性波动明显,并且细菌对ALP活性更敏感。血淋巴细胞周期结果显示,在细菌感染后,血淋巴中S和G2/M期的细胞百分比明显较高。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可以激活瘤背石磺的免疫反应,这将为研究水生动物在疾病预防中提供参考依据。

二、广泛摄食 适量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泛摄食 适量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1)循环水养殖中水流速度对大口黑鲈幼鱼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项目资助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流速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
        1.2.1 流速对养殖对象的影响
        1.2.2 流速对养殖水质的影响
    1.3 课题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水流速度对循环水养殖大口黑鲈幼鱼生理生长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用鱼
        2.1.2 循环水养殖试验系统
        2.1.3 试验设计
        2.1.4 鱼的采样
        2.1.5 样品测量方法
    2.2 结果
        2.2.1 流速对摄食量与生长指标的影响
        2.2.2 流速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2.3 流速对抗氧化能力和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
        2.2.4 流速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3 讨论
        2.3.1 流速对生长的影响
        2.3.2 流速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3.3 流速对抗氧化能力和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
        2.3.4 流速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4 小结
3 水流速度对循环水养殖大口黑鲈幼鱼系统水质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用鱼
        3.1.2 养殖试验系统
        3.1.3 试验设计
    3.2 试验结果与讨论
        3.2.1 氨氮与亚硝态氮变化
        3.2.2 颗粒物分布变化
    3.3 小结
4 不同流速下大口黑鲈幼鱼的排氨规律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用鱼
        4.1.2 养殖试验系统
        4.1.3 试验设计
        4.1.4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流速对氨氮排放时间的影响
        4.2.2 流速对氨氮排放量的影响
    4.3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所获成果

(2)视前区Oprk1神经元在调节体液稳态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下丘脑概述
        1.1.2 视前区的研究进展
        1.1.3 阿片肽及其受体
        1.1.4 kappa阿片受体与其编码基因Oprk1
        1.1.5 kappa受体激动剂和阻断剂
        1.1.6 阿片受体与血管加压素及催产素
        1.1.7 内环境稳态研究进展
        1.1.8 调控内环境稳态的中枢神经环路
        1.1.9 内环境稳态失调
    1.2 研究目的与假设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2 研究假设与内容
    1.3 论文贡献和创新点
        1.3.1 论文贡献
        1.3.2 创新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药品
        2.1.2 主要病毒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1.4 试剂配制
        2.1.4.1 0.3 mg/mL CNO
        2.1.4.2 1L4%PFA
        2.1.4.3 灭菌1L PBS
        2.1.5 实验动物及环境
        2.1.5.1 制备动物
        2.1.5.2 繁育动物
        2.1.5.3 饲养环境
    2.2 实验方法
        2.2.1 基因型鉴定
        2.2.2 代谢筛选
        2.2.3 病毒注射
        2.2.4 代谢笼实验
        2.2.5 血糖检测
        2.2.6 灌注与冰冻切片
        2.2.7 血浆样品处理及渗透压、离子浓度检测
        2.2.8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检测
        2.2.9 尿液样品检测
        2.2.10 石蜡切片
        2.2.11 苏木素-伊红(htoxylin eosin,HE)染色
        2.2.12 荧光免疫组化染色
        2.2.13 AP碱性磷酸酶染色
    2.3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1 内环境稳态失调大鼠模型的建立
        3.1.1 激活视前区Oprk1 神经元对内环境稳态的影响
        3.1.1.1 激活视前区Oprk1 神经元,导致大鼠多饮多尿
        3.1.1.2 激活视前区Oprk1 神经元,导致大鼠摄食量减少
        3.1.1.3 激活视前区Oprk1 神经元,导致大鼠体重减轻
    3.2 内环境稳态失调大鼠模型的基本表型
        3.2.1 激活视前区Oprk1 神经元对糖代谢的影响
        3.2.1.1 激活视前区Oprk1 神经元,导致大鼠血糖升高
        3.2.2 激活视前区Oprk1 神经元对尿液血液的影响
        3.2.2.1 激活视前区Oprk1 神经元,降低大鼠尿液渗透压
        3.2.2.2 激活视前区Oprk1 神经元,降低大鼠血浆渗透压
        3.2.2.3 激活视前区 Oprk1 神经元,降低大鼠尿液离子浓度而离子总排出量不变
        3.2.3 激活视前区Oprk1 神经元对重大器官的影响
        3.2.3.1 激活视前区Oprk1 神经元,导致大鼠肾脏结构异常
        3.2.3.2 激活视前区Oprk1 神经元,导致大鼠胰腺结构异常
        3.2.3.3 激活视前区Oprk1 神经元,导致大鼠大脑皱缩
    3.3 内环境稳态失调大鼠模型产生机制的研究
        3.3.1 限制饮水时激活视前区Oprk1 神经元,导致大鼠体内缺水
        3.3.2 限制饮水时特异性激活视前区Oprk1 神经元,导致大鼠摄食排泄减少
        3.3.3 限制饮水时激活视前区Oprk1 神经元,导致大鼠体重降低
        3.3.4 限制饮水时激活视前区Oprk1 神经元,导致大鼠尿液中离子浓度变化
        3.3.5 激活视前区Oprk1 神经元,激活SON和 PVH的 c-Fos、AVP和 OXT表达
        3.3.6 视前区Oprk1 神经元投射于SON和 PVN神经内分泌细胞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不同淀粉水平对花鲈和施氏鲟糖脂代谢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碳水化合物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背景及意义
    1.2 碳水化合物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2.1 碳水化合物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1.2.2 碳水化合物对鱼体代谢的影响
    1.3 饥饿研究在水产养殖中的意义及应用
    1.4 花鲈和施氏鲟的生物学特性及碳水化合物营养与饲料研究进展
        1.4.1 花鲈生物学特性及营养与饲料研究进展
        1.4.2 施氏鲟生物学特性及营养与饲料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生长性能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饲料制备
        2.1.2 养殖管理
        2.1.3 样品采集
        2.1.4 饲料样品及体成分分析
        2.1.5 生化指标测定
        2.1.6 RNA提取,反转录和表达量分析
        2.1.7 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测
        2.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生长性能的影响
        2.2.2 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形体指标和全鱼体成分的影响
        2.2.3 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2.2.4 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肝匀浆代谢指标的影响
        2.2.5 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糖原代谢的影响
        2.2.6 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糖代谢的影响
        2.2.7 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脂代谢的影响
        2.2.8 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肝组织病理的影响
    2.3 讨论
        2.3.1 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生长没有负面影响
        2.3.2 花鲈通过有效调控能量代谢缓解空腹高血糖
        2.3.3 饥饿条件下花鲈优先分解糖原而后利用肝脏脂质供能
    2.4 结论
第三章 不同蛋白和淀粉水平饲料对施氏鲟生长性能及糖脂代谢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饲料制备
        3.1.2 养殖管理
        3.1.3 样品采集
        3.1.4 饲料样品及体成分分析
        3.1.5 生化指标测定
        3.1.6 RNA提取,反转录和表达量分析
        3.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蛋白和淀粉水平饲料对施氏鲟生长性能的影响
        3.2.2 不同蛋白和淀粉水平饲料对施氏鲟形体指标和全鱼体成分的影响
        3.2.3 不同蛋白和淀粉水平饲料对施氏鲟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3.2.4 不同蛋白和淀粉水平饲料对施氏鲟肝匀浆代谢指标的影响
        3.2.5 不同蛋白和淀粉水平饲料对施氏鲟糖原代谢的影响
        3.2.6 不同蛋白和淀粉水平饲料对施氏鲟糖代谢的影响
        3.2.7 不同蛋白和淀粉水平饲料对施氏鲟脂代谢的影响
    3.3 讨论
        3.3.1 低蛋白高淀粉饲料对施氏鲟生长没有负面影响
        3.3.2 施氏鲟摄食低蛋白高淀粉饲料观察到良好的葡萄糖代谢反应
        3.3.3 在饥饿阶段施氏鲟有效分解糖原和脂肪供能以节约蛋白质
    3.4 结论
第四章 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和施氏鲟影响比较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饲料制备
        4.1.2 养殖管理
        4.1.3 样品采集
        4.1.4 生化指标测定
        4.1.5 RNA提取,反转录和表达量分析
        4.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花鲈和施氏鲟在饥饿阶段对能源物质的利用
        4.2.2 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和施氏鲟糖代谢的影响
        4.2.3 不同淀粉水平饲料对花鲈和施氏鲟脂代谢的影响
    4.3 讨论
        4.3.1 花鲈和施氏鲟均能有效应对短期饥饿
        4.3.2 施氏鲟对高碳水化合物的耐受性优于花鲈
        4.3.3 花鲈和施氏鲟均能有效调控脂代谢
    4.4 结论
第五章 全文结论
第六章 创新点及后续研究展望
    6.1 创新点
    6.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及其产物对小鼠糖脂代谢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淀粉与人类膳食
    1.2 淀粉消化与血糖稳态
        1.2.1 淀粉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1.2.2 淀粉消化与餐后血糖波动
        1.2.3 血糖稳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2.4 淀粉消化性能在2 型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性
    1.3 淀粉消化性能的调控手段
        1.3.1 影响淀粉消化性能的内在因素
        1.3.2 延缓淀粉消化的方法
    1.4 基于淀粉分支酶的淀粉生物改性
        1.4.1 淀粉分支酶概述
        1.4.2 淀粉分支酶催化的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
        1.4.3 糖苷键重构对淀粉消化性能的影响
    1.5 立题依据及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Gt-GBE的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及其产物精细结构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玉米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工艺
        2.3.2 Englyst体外消化试验
        2.3.3 DE值的测定
        2.3.4 体积排阻色谱分析
        2.3.5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2.3.6 异淀粉酶脱支率的测定
        2.3.7 β-淀粉酶水解率的测定
        2.3.8 β-极限糊精的制备
        2.3.9 链长分布的测定
        2.3.10 碘结合能力分析
        2.3.11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玉米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工艺的确定
        2.4.2 糖苷键重构产物的水解程度分析
        2.4.3 糖苷键重构产物的α-1,6 糖苷键比例分析
        2.4.4 糖苷键重构产物的分支模式分析
        2.4.5 糖苷键重构产物的内链结构特征分析
        2.4.6 Gt-GBE催化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的途径探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短簇状麦芽糊精的消化特性及餐后血糖应答水平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短簇状麦芽糊精的制备
        3.3.2 Englyst体外消化试验
        3.3.3 猪胰腺α-淀粉酶催化的水解过程监测与产物结构分析
        3.3.4 Caco-2 细胞模型模拟消化与转运试验
        3.3.5 ICR小鼠餐后血糖的测定
        3.3.6 ICR小鼠餐后血浆胰岛素和肠道激素的测定
        3.3.7 ICR小鼠餐后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的测定
        3.3.8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体外消化性
        3.4.2 胰腺α-淀粉酶的催化效率
        3.4.3 小肠粘膜葡萄糖释放和转运过程
        3.4.4 ICR小鼠餐后血糖应答水平
        3.4.5 ICR小鼠餐后血浆胰岛素含量
        3.4.6 ICR小鼠餐后肠道激素释放情况
        3.4.7 ICR小鼠第二餐消化过程和血糖应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短簇状麦芽糊精对db/db小鼠生命健康的改善作用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主要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样品制备与结晶结构分析
        4.3.2 动物饲养与分组
        4.3.3 口服糖耐量试验
        4.3.4 胰岛素耐量实验
        4.3.5 代谢速率和活动行为监测
        4.3.6 尿液收集与生化指标分析
        4.3.7 粪便收集与短链脂肪酸含量测定
        4.3.8 16S rRNA基因测序
        4.3.9 血清生化指标分析
        4.3.10 肝脏与脂肪组织生化指标分析
        4.3.11 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分析
        4.3.12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糖苷键重构工艺对淀粉结晶结构的破坏
        4.4.2 SCMD对 C57BL/6J正常小鼠健康状况的影响
        4.4.3 SCMD对 db/db小鼠体重、摄食量、饮水量和存活率的影响
        4.4.4 SCMD对 db/db小鼠血糖稳态的影响
        4.4.5 SCMD对 db/db小鼠脂代谢和肝脏功能的影响
        4.4.6 SCMD对 db/db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
        4.4.7 SCMD对 db/db小鼠肾脏病变的影响
        4.4.8 SCMD对 db/db小鼠肠道健康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短簇状麦芽糊精平衡db/db小鼠血糖稳态的机制
    5.1 引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主要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四种糊精样品的制备
        5.3.2 动物饲养与分组
        5.3.3 ICR小鼠餐后血糖和GLP-1 释放的分析
        5.3.4 db/db小鼠餐后血糖应答水平的测定
        5.3.5 db/db小鼠自由采食下随机血糖的测定
        5.3.6 口服糖耐量试验
        5.3.7 胰岛素耐量实验
        5.3.8 组织生化指标分析
        5.3.9 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荧光分析
        5.3.10 组织胞浆蛋白与膜蛋白提取
        5.3.11 蛋白免疫印迹分析
        5.3.12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5.3.13 组织总RNA提取与评价
        5.3.14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5.3.15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麦芽糊精与抗性糊精复配比例的选择及性质分析
        5.4.2 四种糊精在ICR小鼠体内的餐后血糖应答水平和GLP-1 释放情况
        5.4.3 四种糊精在db/db小鼠体内的餐后血糖应答水平和回肠GLP-1 释放情况
        5.4.4 回肠GLP-1 释放对db/db小鼠摄食行为和食欲的影响
        5.4.5 回肠GLP-1 释放对db/db小鼠胰岛形态与功能的影响
        5.4.6 回肠GLP-1 释放对db/db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5.4.7 胰岛素敏感性增强对db/db小鼠血糖稳态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短簇状麦芽糊精缓解db/db小鼠脂质代谢和肝脏功能异常的机制
    6.1 引言
    6.2 材料与仪器
        6.2.1 实验材料
        6.2.2 主要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短簇状麦芽糊精的制备
        6.3.2 动物饲养与分组
        6.3.3 口服糖耐量试验
        6.3.4 胰岛素耐量实验
        6.3.5 丙酮酸耐量实验
        6.3.6 能量代谢速率监测
        6.3.7 血清与组织生化指标分析
        6.3.8 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荧光分析
        6.3.9 组织胞浆蛋白与膜蛋白提取
        6.3.10 蛋白免疫印迹分析
        6.3.11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6.3.12 组织总RNA提取与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6.3.13 数据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饮食模式对db/db小鼠体重的影响
        6.4.2 饮食模式对db/db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
        6.4.3 饮食模式对db/db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6.4.4 饮食模式对肝脏酮体生成的影响
        6.4.5 饮食模式对GLP-1 及瘦素释放的影响
        6.4.6 GLP-1 及瘦素释放对胰岛形态与功能的影响
        6.4.7 GLP-1 及瘦素释放对db/db小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6.4.8 胰岛素敏感性增强对肝脏代谢功能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论文主要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T-2毒素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毒性效应及其改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T-2毒素的概述
    2.T-2毒素的毒性
    3.氧化还原稳态
    4.凋亡途径
    5.T-2毒素毒性的缓解策略
    6.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T-2毒素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毒性效应
    第一节 T-2毒素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第二节 T-2毒素对中华绒螯蟹幼蟹肠道健康以及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第三章 酵母细胞壁对T-2毒素引起的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免疫抑制的改善作用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第四章 T-2毒素对体外培养血淋巴细胞毒性作用的探究
    第一节 CncC和keap1基因的克隆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第二节 T-2毒素对体外培养血淋巴细胞氧化损伤的研究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第五章 饲料中添加抗氧化剂对T-2毒素引起的中华绒螯蟹幼蟹毒性的改善作用
    第一节 NAC对T-2毒素引起的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和免疫抑制的改善作用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第二节 姜黄素对T-2毒素引起的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和免疫抑制的改善作用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中枢p62在能量相关神经元通过leptin-STAT3-POMC途径对外周代谢平衡的调节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中枢ObRb神经元特异性敲除p62 后对外周能量代谢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中枢POMC神经元特异性敲除p62 后对外周能量代谢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中枢p62 通过leptin-STAT3-POMC途径调节能量代谢的验证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四部分:中枢p62 调控能量代谢和平衡的体外研究及其机制探索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P62与代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极端温度环境下摄食行为及注意功能异常的神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部分 腹内侧视前区调控温度依赖性摄食行为的神经环路机制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VMPO调控温度依赖性摄食行为及神经元类型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VMPO调控温度依赖性摄食行为的神经环路机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VMPO→PVH与VMPO→ARC通路温度感受特性与功能意义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结论
    第五章 VMPO→PVH和VMPO→ARC通路对温度信息的钙响应特性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5.4 结论
第二部分 高温环境下选择性注意障碍的静息态脑功能机制研究
    第六章 前言
    第七章 高温环境下选择性注意障碍的神经机制:网络内功能连接异常
        7.1 方法与材料
        7.2 结果
        7.3 讨论
    第八章 高温环境下选择性注意障碍的神经机制:背侧注意网络与默认网络负相关性异常
        8.1 方法与材料
        8.2 结果
        8.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摄食行为在能量稳态调控中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远志提取物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代谢组学在抑郁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代谢组学在基于动物模型的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2 代谢组学在临床抑郁症诊断中的应用
        3 代谢组学在抗抑郁治疗中的应用
        4 总结与展望
    第二节 自噬与抑郁症的关系研究进展
        1 自噬与抑郁症
        2 自噬与抗抑郁治疗
        3 总结与展望
    第三节 远志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1 远志对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
        2 远志的抗抑郁作用
        3 远志对神经系统的其他药理作用
        4 远志活性部位和单体的体外神经保护作用
        5 总结与展望
    第四节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嗅球切除大鼠代谢组学及自噬状态研究
    第一节 嗅球切除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行为学评价
        1 实验材料
        1.1 试剂耗材
        1.2 仪器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嗅球切除手术
        2.2 分组及给药
        2.3 行为学检测
        2.4 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OBX对大鼠空场活性的影响及氟西汀的干预作用
        3.2 OBX对大鼠在EPM检测中行为的影响及氟西汀的干预作用
        3.3 OBX对大鼠在FST和HET中行为的影响及氟西汀的干预作用
        3.4 OBX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氟西汀的干预作用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节 嗅球切除对大鼠前额叶皮层色氨酸相关代谢物及神经递质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试剂耗材
        1.2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取材
        2.2 样品分析与LC-MS检测
        2.3 蛋白提取和定量
        2.4 Western blot实验步骤
        2.5 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OBX对大鼠PFC TRP相关代谢物和神经递质的影响及氟西汀的干预作用
        3.2 OBX对大鼠血清TRP和PFC中TRP代谢酶的影响及氟西汀的干预作用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节 嗅球切除大鼠尿液和海马代谢组学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试剂耗材
        1.2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大鼠尿液收集和海马取材
        2.2 尿液的肌酐测定
        2.3 尿液和海马样品的制备
        2.4 UPLC-Q-TOF-MS分析方法
        2.5 方法学考察
        2.6 数据预处理和多元数据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尿液的肌酐校正与相关性分析
        3.2 UPLC-Q-TOF-MS方法学考察结果
        3.3 大鼠尿液和海马的代谢轮廓分析结果
        3.4 潜在生物标志物的鉴定
        3.5 代谢通路分析
        4 讨论
        4.1 氨基酸代谢
        4.2 能量代谢
        4.3 肠道菌群代谢
        4.4 嘌呤代谢
        4.5 抗坏血酸和醛糖二酸代谢
        5 小结
    第四节 嗅球切除大鼠海马和前额叶皮层AMPK-mTOR通路和自噬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试剂耗材
        1.2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蛋白提取及Western blot实验步骤
        2.2 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OBX对大鼠海马AMPK-mTOR信号通路和自噬的影响及氟西汀的干预作用
        3.2 OBX对大鼠PFC AMPK-mTOR信号通路和自噬的影响及氟西汀的干预作用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远志提取物抗抑郁药效研究
    第一节 远志提取物对行为绝望模型小鼠的抗抑郁药效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试剂与耗材
        1.2 仪器设备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远志提取物的制备
        2.2 远志提取物中3,6'-二芥子酰基蔗糖的含量测定
        2.3 分组及给药
        2.4 小鼠强迫游泳检测
        2.5 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远志提取物的HPLC分析
        3.2 远志提取物对小鼠FST不动时间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节 远志提取物对嗅球切除模型大鼠的抗抑郁药效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与试剂
        1.2 仪器设备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OBX手术
        2.2 分组及给药
        2.3 行为学检测
        2.4 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远志提取物对OBX大鼠在EPM检测中行为的影响
        3.2 远志提取物对OBX大鼠高情绪行为、空场活性及FST不动时间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节 远志提取物对慢性束缚应激模型大鼠的抗抑郁药效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与试剂
        1.2 仪器设备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分组、造模及给药
        2.2 糖水偏爱检测
        2.3 新奇抑制摄食检测
        2.4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远志提取物对CRS大鼠体重和糖水偏爱的影响
        3.2 远志提取物对CRS大鼠在EPM中行为的影响
        3.3 远志提取物对CRS大鼠在新奇抑制摄食检测、OFT和FST中行为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远志提取物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
    第一节 远志提取物对抑郁模型动物自噬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试剂耗材
        1.2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实验
        2.2 取材方法
        2.3 Western blot实验
        2.4 透射电镜检测实验步骤
        2.5 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远志提取物对行为绝望模型小鼠大脑皮层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
        3.2 远志提取物对OBX大鼠PFC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
        3.3 远志提取物对CRS大鼠PFC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
        3.4 远志提取物对CRS大鼠PFC中自噬体生成的影响
        3.5 远志提取物对OBX大鼠PFC AMPK-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3.6 远志提取物对CRS大鼠PFC AMPK-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节 远志提取物对抑郁模型动物神经炎症和可塑性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试剂耗材
        1.2 仪器设备
        1.3 引物序列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实验
        2.2 取材方法
        2.3 Western blot实验
        2.4 免疫荧光染色步骤
        2.5 RT-qPCR实验流程
        2.6 统计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远志提取物对OBX大鼠PFC小胶质细胞的影响
        3.2 远志提取物对CRS大鼠PFC中小胶质细胞的影响
        3.3 远志提取物对CRS大鼠PFC中NLRP3炎性小体的影响
        3.4 远志提取物对OBX大鼠PFC炎症相关因子mRNA的影响
        3.5 远志提取物对CRS大鼠PFC中炎症相关因子mRNA水平的影响
        3.6 远志提取物对OBX大鼠PFC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3.7 远志提取物对CRS大鼠PFC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3.8 远志提取物对OBX大鼠PFC中NeuN和PSD 95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创新点
致谢
个人简介

(9)白玉蜗牛与土壤(微)塑料的相互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微塑料污染概况
        1.1.1 塑料污染
        1.1.2 微塑料污染概况
    1.2 土壤微塑料污染研究进展
    1.3 土壤微塑料的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
    1.4 陆地动物影响微塑料的归趋
        1.4.1 生物运输
        1.4.2 生物破碎
        1.4.3 生物降解
    1.5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和聚苯乙烯(PS)概况
        1.5.1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1.5.2 聚苯乙烯
    1.6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二章 微塑料纤维在白玉蜗牛体内分布及其变化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蜗牛的培养方法
        2.2.2 PET微纤维的染色方法
        2.2.3 PET微纤维在白玉蜗牛体内的消化过程研究
        2.2.4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ET微纤维在消化系统的分布情况
        2.3.2 PET微纤维经蜗牛消化后表面形态的物理变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塑料纤维对白玉蜗牛的毒性效应
    3.1 实验材料及设备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蜗牛的培养
        3.2.2 暴露方法
        3.2.3 对蜗牛摄食和排泄行为的测定
        3.2.4 对蜗牛生长发育的测定
        3.2.5 对蜗牛组织损伤效应测定
        3.2.6 对蜗牛肝组织氧化环境的测定
        3.2.7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微塑料纤维对蜗牛摄食和排泄的影响
        3.3.2 微塑料纤维对蜗牛壳口直径和壳长的影响
        3.3.3 微塑料纤维对蜗牛的组织损伤效应
        3.3.4 微塑料纤维对蜗牛组织细胞氧化应激效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白玉蜗牛对PS泡沫的破碎化和降解效应
    4.1 实验材料及设备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蜗牛的培养
        4.2.2 PS泡沫对蜗牛的毒性效应测定方法
        4.2.3 蜗牛排泄物的收集方法
        4.2.4 蜗牛排泄物里PS聚合物的提取方法
        4.2.5 蜗牛对PS作用的分析方法
        4.2.6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S泡沫暴露对蜗牛的生长发育的影响
        4.3.2 蜗牛对PS的破碎作用
        4.3.3 蜗牛对PS的消耗量分析
        4.3.4 蜗牛对PS生物降解作用的分析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蜗牛摄食PS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5.1 实验材料及设备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抗生素对蜗牛肠道菌群的抑制作用
        5.2.2 蜗牛肠道菌群的DNA提取和测序方法
        5.2.3 肠道菌群的分析方法
        5.2.4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肠道菌群对PS分子量的影响
        5.3.2 PS泡沫摄入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后记

(10)瘤背石磺Ca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对感知潮汐节律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石磺简介
        1.1.1 瘤背石磺
        1.1.2 瘤背石磺的神经节
    1.2 海洋动物的节律性
        1.2.1 昼夜节律
        1.2.2 摄食节律
        1.2.3 潮汐节律
    1.3 神经可塑性调节相关基因的研究
    1.4 潮汐低频声波的研究
第二章 瘤背石磺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和 Ⅳ(Ca MKⅡ、Ca MKⅣ)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1.1 实验动物
        2.1.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RNA的提取和c DNA克隆
        2.2.2 序列分析
        2.2.3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a MKⅡ、Ca MKⅣ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分布
    2.3 实验结果
        2.3.1 神经节中总RNA的提取
        2.3.2 Ca MKⅡ和 Ca MKⅣ c DNA的全长序列
        2.3.3 Ca MKⅡ和 Ca MKⅣ的结构特征
        2.3.4 Ca MKⅡ和 Ca MKⅣ基因同源性分析
        2.3.5 瘤背石磺不同组织间Ca MKⅡ和 Ca MKⅣ m RNA的分布
    2.4 讨论
第三章 潮汐节律和昼夜节律对瘤背石磺Ca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Ca MKⅡ ORF基因扩增
        3.2.2 目的片段的构建与表达
        3.2.3 重组蛋白纯化和浓度测定
        3.2.4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3.2.5 q RT-PCR检测瘤背石磺在潮汐和昼夜节律刺激下神经节中Or Ca M、Or Ca MKⅡ、Or CREB1 m RNA表达
        3.2.6 瘤背石磺在潮汐刺激下神经节中的总蛋白提取
        3.2.7 抗体的特异性检测
    3.3 实验结果
        3.3.1 扩增Ca MKⅡ基因
        3.3.2 瘤背石磺神经节中Or Ca M、Or Ca MKⅡ、Or CREB1 m RNA在潮汐和昼夜刺激的表达
        3.3.3 重组蛋白p ET-28a~+-Or Ca MKⅡ的诱导表达
        3.3.4 多克隆抗体的提取和特异性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低频声波频率对瘤背石磺Ca M-like、Ca MKⅡ基因的表达及功能研究
    4.1 材料
        4.1.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总RNA的提取和c DNA克隆
        4.2.2 Ca M-like基因c DNA全长的克隆
        4.2.3 序列信息分析
        4.2.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a M-like基因在瘤背石磺不同组织的分布
        4.2.5 瘤背石磺在不同频率的声波刺激下,不同时间点Ca M-like基因在神经节的相对表达量
        4.2.6 瘤背石磺在不同声波频率刺激下,Ca MKⅡ基因在神经节的相对表达量
        4.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Ca M-like c DNA的全长序列
        4.3.2 Ca M-like m RNA在不同组织的相对表达量分析
        4.3.3 q RT-PCR检测Ca M-like基因在神经节中不同声波频率刺激下不同时间点的表达量
        4.3.4 q RT-PCR检测Ca MKⅡ基因在神经节中不同声波频率刺激下12.4 h的表达量
    4.4 讨论
总结论
第五章 致病细菌对瘤背石磺新C-型凝集素、血细胞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5.1 材料
        5.1.1 实验材料
    5.2 实验方法
        5.2.1 Or CTL基因c DNA全长的克隆
        5.2.2 序列信息分析
        5.2.3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Or CTL基因在瘤背石磺不同组织的分布
        5.2.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菌感染后Or CTL m RNA基因在瘤背石磺肝胰腺中的表达
        5.2.5 细菌感染瘤背石磺后,肝胰腺中酶活性的检测
        5.2.6 细菌感染瘤背石磺后,血淋巴细胞周期的检测
    5.3 结果与分析
        5.3.1 OrCTL的序列分析和特征
        5.3.2 CTL的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
        5.3.3 Or CTL m RNA在不同组织中分布
        5.3.4 细菌感染后,肝胰腺中Or CTL m RNA的表达水平
        5.3.5 细菌感染对肝胰腺中酶活性的影响
        5.3.6 细菌感染对血淋巴细胞周期的影响
    5.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硕士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致谢

四、广泛摄食 适量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 [1]循环水养殖中水流速度对大口黑鲈幼鱼的影响研究[D]. 陈震雷. 浙江大学, 2021
  • [2]视前区Oprk1神经元在调节体液稳态中的作用[D]. 刘庭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21(08)
  • [3]不同淀粉水平对花鲈和施氏鲟糖脂代谢影响的研究[D]. 张晓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4]淀粉分子糖苷键重构及其产物对小鼠糖脂代谢的调控作用[D]. 孔昊存. 江南大学, 2021
  • [5]T-2毒素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毒性效应及其改善策略[D]. 王春玲.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6]中枢p62在能量相关神经元通过leptin-STAT3-POMC途径对外周代谢平衡的调节及其机制研究[D]. 杨山.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7]极端温度环境下摄食行为及注意功能异常的神经机制研究[D]. 钱绍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8]远志提取物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D]. 周云丰.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
  • [9]白玉蜗牛与土壤(微)塑料的相互影响[D]. 宋杨.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 [10]瘤背石磺Ca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对感知潮汐节律的初步研究[D]. 梁威.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大量进食 适度运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