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城体系规划的思考

对县城体系规划的思考

一、对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叶倩[1](2020)在《徐州市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丰县是江苏省典型的农业大县,在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被定位为限制性开发区域,主要保障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供给。丰县湖西片区位于丰县中心城区以北,微山湖以西,历史文化深厚,由于自然环境、地理区位等因素限制,村庄面貌相对落后,区域经济载体功能较弱,是江苏省“十三五”农村六大规划扶贫片区之一。本文将村镇空间结构的理论知识作为理论支撑,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影响因素和现状特征。旨在通过统筹城乡空间,优化空间发展布局,对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指导。(1)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通过追溯丰县历史、历版总体规划和镇村布局规划提取丰县湖西片区“节点”、“线网”、“域面”三要素,梳理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同时通过定性的研究方法归纳出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演变受到自然环境、政策规划、交通条件、社会发展四个因素的共同作用。(2)村镇空间结构特征研究:从城镇角度出发,在“点”的维度,运用熵值法对各城镇的中心性进行分析;在“线”的维度,通过综合引力模型对镇与镇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在“面”的维度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各镇形成的凝聚子群进行分析。从村域角度出发,对村庄的分布形态、空间集聚特征和规模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村庄建设用地的理论整理潜力和现实整理潜力研究,对丰县湖西片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必要性进行说明。最后从城镇、村域两个角度总结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现状特征:中心镇不突出、城镇职能定位趋同、空间联系不均衡、行政村数量偏多、土地利用率低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3)村镇空间结构优化策略研究:在遵循城乡统筹、区域协调、集约紧凑及生态维护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的理论支撑、提出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培育“点”、完善“线”、重构“面”的优化思路,并通过村镇空间结构特征研究的理论依据,提出调整空间结构、发展副级中心、细化城镇职能、村庄布局整合等策略指导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健康可持续发展。该论文有图43副,表41个,参考文献88篇。

吴慧梓[2](2020)在《安徽省县域城镇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增长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飞速发展,中国的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了2019年的60.6%,但是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进一步强调要以发展县城为基础,促进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从而推进农村城镇化,但是不同规模城市在空间上的组织方式并没有被提及。县域作为城镇与乡村人地关系交互中最明显的地域空间,是城镇空间构成的基础单位,合理的县域空间结构够加快城镇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使各级城镇统筹协调,进而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那么,到底怎样的县域空间结构能够促进县域经济增长?本文以安徽省县域城镇为研究区域,以县域城镇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县域城镇空间结构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使用单中心和多中心、紧凑和分散两个维度对安徽省县域城镇空间结构进行测度和描述,并且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检验了县域城镇空间结构对县域经济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时间上看,安徽省县域城镇空间结构逐渐向单中心、紧凑方向发展,其单中心度和紧凑度逐年增强,单中心、紧凑是安徽省县域城镇空间结构的主要表现形式,省内大部分县域的空间结构以单中心、紧凑为主。从空间分布上看,皖南地区的单中心度和紧凑度整体大于皖中地区和皖北地区,由于皖南地区县域整体发展水平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单中心、紧凑能够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第二,在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力度上,单中心的空间结构能促进县域经济增长,但是作用并不十分显着。相反,紧凑型的空间结构能够显着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第三,县域城镇空间结构能够改善县域产业结构。相较于单中心度,县域城镇空间结构的紧凑与分散对优化县域产业结构的作用更加显着。依照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县域城镇空间结构对县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存在差异。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县域,多中心、分散式的空间结构能够提高县域第二产业比重,单中心、紧凑的空间结构更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经济水平较低的县域,单中心、分散式的空间结构有助于县域的第二产业发展,单中心、紧凑的空间结构更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第四,县域城镇规模能够调节县域空间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当县域城镇规模较小,单中心、紧凑的空间结构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当县域城镇规模较大,多中心、紧凑的空间结构更有利于县域经济的增长。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优化县域城镇规模分布、完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合理促进人口转移实现县域空间集聚、加强县域基础设施配套和完善、加强县域城镇的空间分类指导等政策建议。

吕思琦[3](2020)在《人口流动视角下丹凤县城乡空间重构研究》文中认为人口迁移驱动的城镇化及农村人口空心化始终伴随在城乡空间演变历程之中,随着户籍政策的放宽及地区经济产业的发展,城乡人口流动规模逐步增大,流动路径逐渐多元化,也使得城乡体系结构以及不同地域空间呈现出差异性的演变特征。未来城乡空间仍处在人口流动和城乡格局的动态变化中,前瞻性地预判城乡人口的流动规模及路径,对厘清城乡空间发展的态势及针对性地对不同地域空间进行重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本文综合城乡规划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系统地分析国内外关于人口流动与城乡空间演变互动相关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态势,以丹凤县域城乡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乡村建设基本情况问卷的发放、乡村居民及政府有关部门的访谈,结合人口普查及历年城乡建设用地数据梳理丹凤县人口流动的时空演化及城乡空间的演变历程,总结城乡人口演化与空间演变的耦合关系。通过对丹凤县人口演化历程的梳理可以看出,人口流动经历了四个典型时期,人口于交通沿线分布相对集中,且随时间推演人口进一步向中心城区、镇区及中心村集聚,县域整体及乡村范围呈现出不同的人口流动特征。城乡空间体系、形态结构及不同地域空间均发生演变,乡村人口演化与空间演变形成多种不同类型,高度耦合、中度耦合及低度耦合三种程度的耦合关系。城乡人口流动受自然生态环境、产业经济模式、城乡政策变化及城乡规划调控的影响,通过推动城乡体系转变、引导居住空间分异、加速社会空间重构和实现土地利用重组四种作用途径,在政策调节、交通引导及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外部作用与经济产业调整及城镇化的内部驱动之下,城乡空间经历雏形阶段、成长阶段及转型阶段的演变过程,且不同地域在城乡空间演变的不同阶段所受作用力大小不同,使其人口及用地的耦合程度产生差异化的特征。最后,通过对丹凤县未来城乡人口流动趋势的预判,提出城乡空间重构构想,对城乡体系、乡村居民点及乡村内部空间进行重构,以适应乡村振兴新背景下人口流动格局的动态变化,实现城乡空间的融合发展。

肖哲[4](2020)在《湖北平原农业地区县域城镇化“自极化”空间范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已进入新型城镇化时期,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是该阶段的重要目标,县域连接城市和乡村,县域城镇化是实现以上目标的重要手段。湖北平原农业地区县域作为中部地区一种典型县域类型,其城镇化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但该地区长期以来发展较为滞后,相关的研究也比较欠缺。观察发现,湖北平原农业地区县域城镇化在人口、产业、空间等方面都表现出显着的“自极化”特征,其背后原因和发展趋势亟待研究。本文基于城镇化自组织理论,研究其发展特征、动力机制、空间结构,提出湖北平原农业地区县域城镇化空间范型,以丰富中国特色城镇化地域空间理论,为当地规划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文章主体内容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采用综合社会经济数据统计的定量分析方法及GIS空间分析方法,从人口、产业、空间三个方面,探讨平原农业地区县域城镇化“自极化”总体特征;第二部分主要运用了归纳与演绎结合分析的方法,从外部作用(动力输入)、边界作用(激励抑制)和内部作用(竞争协同)三个方面来分析了平原农业地区县域城镇化“自极化”动力机制,发现在外部动力输入作用薄弱、边界作用抑制下,其县域内部出现消极的极化作用;第三部分主要采用城镇体系分形测度的方法,从城镇等级结构、空间结构、职能结构三个方面,测算城镇体系空间分形维数,分析了平原农业地区县域城镇化“自极化”结构特征;第四部分主要运用了归纳与演绎结合分析的方法,在趋势判研下,归纳总结平原农业地区县域城镇化“自极化”在城镇等级结构、职能结构、交通结构、空间布局四个方面的表现,从而构建县域城镇化“自极化”空间范型。

高莉[5](2019)在《富平县“多规合一”编制思路探索与协调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GDP增速逐步放缓,社会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与此同时,城镇体系规划逐渐上升、内化成为一种强调统筹协调、整体系统的规划思想,城乡规划学科也面临着转型与发展,在经济新常态、新形势及规划方法转型的背景下,我国中小城市在各层级、各类型规划的统筹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多规”融合作为城乡规划编制新的实践方法,逐渐成为我国规划发展的新方向。通过分析中小城市“多规”之间的矛盾,探索“多规合一”的编制思路,研究“多规”矛盾协调策略,为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实践基础和技术支撑。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多规合一”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总结,结合富平县现有规划编制和实施情况,梳理富平县各个规划之间存在主要冲突与矛盾,包括技术标准不统一的共性问题,城市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土地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林业规划在用地布局和用地指标方面不统一的问题,以及城市规划与镇、村庄纵向规划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从而提出富平县“多规”冲突与矛盾解决的必要性。结合各地案例分析,围绕富平县“多规合一”编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多规合一”的诉求以及特有诉求对“多规合一”编制的要求。在梳理各类规划冲突与矛盾的基础上,以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研究为基础,提出富平县“多规合一”的编制思路,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限制性指标和用地分类标准为依据,以城乡用地布局为抓手,在县域层面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区、有条件建设区、一般农地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其他类型用地等“五区”用地布局,实现县域“多规”差异协调;划定城镇村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线、城镇开发边界、产业园区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控制线、文物古迹保护控制线、重大基础设施廊道控制线七条控制线,构建县域空间管控体系,协调“多规”矛盾;在一个空间体系内建立逻辑完整、标准统一、实际操作性强的一套新规划技术成果,即县域规划“一张蓝图”;在规划落实层面,建立一个多部门联动共享的“多规合一”规划空间信息管理平台,为规划实施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最后从多方面研究“多规”冲突与矛盾的协调策略,主要包括覆盖“城-镇-村”三级层面的人口规模分布与引导、以明确地块唯一用途为目标的全域用地统筹、结合地方特征的控制线体系优化与完善、“一张图”导向下的规划信息平台构建、规划实施管理保障机制的技术路径探讨,进一步对现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内容提出建议,并分析富平县“多规合一”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关联性。

张建霞[6](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城镇体系的发展是从形成到成熟层级不断演进的过程,传统城镇体系为“三结构一网络”的城镇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已进入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阶段,十九大提出继续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对于农村现代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做出重要战略部署。传统的城镇体系由于其发展历史局限性,对小城镇和广大乡村区域的重视不够,存在城乡二元发展问题,区域内城镇发展不平衡。本文从城镇发展新时代背景出发研究县域城镇体系发展的规划策略,不仅有利于完善县域层面城镇体系演化研究和规划编制的理论与方法,还可以为县域城镇和乡村发展提供区域性的借鉴指导作用。本文以合阳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策略的研究,试图体现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不同地区的农村特征和城乡关系,对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等级规模结构、空间结构的发展策略作出回应,注重在城镇发展过程中,体现人的发展需求。因此,在理论方面,着重分析了县域城镇体系发展演化的因素,并解析了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演化的动力机制。在实证研究中,采用重要发展条件阐释法,分析合阳县城镇体系的发展演变历程、发展基础概况及面临挑战,采用城市首位度、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分形模型等分析方法,解析合阳县城镇体系结构现状,分析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的特征和问题。并对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中各城镇潜力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合阳县的县域中心城市、重点镇、一般镇和特色产业村。在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战略中突出城镇体系职能结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的发展策略,对不同等级规模和职能的城镇进行分类指导,制定县城发展区划,促进合阳县城镇体系的协调发展,同时注重小城镇的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将“三生”空间的发展融合到城镇体系的建设中,不断优化合阳县城镇体系的发展规划策略。

宋永永[7](2019)在《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全球城镇化发展引起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普遍将城镇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之中。从全球可持续发展出发,研究城镇化与全球变化及区域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不同空间尺度城镇化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提升城镇应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我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发展阶段,城市群地区尤其是东部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胁迫关系已经引起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和重视,而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依然薄弱。县域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层级和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是支撑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载体。因此,通过研究县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识别城镇化对生态环境作用的时空规律,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破解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现实需要。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农牧交错带生态安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城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国家稳步建设的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和引导培育的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但与高速的城镇化进程相伴的高强度的城乡建设对黄土高原地区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如何在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良好生态环境需求,实现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是黄土高原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本研究从地理学综合性视角出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等为指导,构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集成地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研究1990-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341个县(区)的城镇化时空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提出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结果表明:(1)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多维特征,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揭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的重要基础理论。城镇化过程是对特定时期、特定地域范围内城镇化的刻画,是城镇社会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投影的变化过程。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空间扩张、社会经济发展等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耗竭等问题,是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的具体表现形式。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等多个理论的集成、深化和总结。在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系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产品,支撑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通过人口增加、产业集聚和空间扩展等对区域生态产品提出需求,二者之间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2)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显着,地域差异明显,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基础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990-2015年县域城镇化由缓慢增长阶段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空间格局由低水平不均衡发展转变为较高水平的相对均衡发展,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地域分布呈现出低增长(高增长)县区转变为高增长(低增长)县区的特征。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东中部高而西部低的宏观格局。影响城镇化地域分异的因素依次是: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密度>到中心城市的最短行车时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到国省干线的平均距离>地形起伏度>平均海拔高度>年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15个因素中任意两个因素交互后对城镇化水平的解释力均会显着提升,具体表现为非线性增强或双线性增强,其中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处于较高水平。(3)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强度变化显着,对区域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固碳释氧等生态环境要素影响深刻。1992-2015年,黄土高原城镇化强度逐渐增强,城镇化空间拓展明显,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核心-外围”空间扩展模式显着、内部填充与外部扩张并存的空间特征。城镇化核心区地表温度总体高于核心区以外区域,核心区与边缘区地表温差、核心区与核心区外地表温差均呈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全区城镇热岛与非热岛整体呈现相对稳定的分布格局,热岛区主要分布在建设用地和裸地区域,非热岛区主要分布在林地、草地和水域等地区。城镇灯光强度与植被覆盖度和生态价值总体均呈同步上升趋势,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趋势。但灯光强度显着上升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地区,以及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区的县域NDVI和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明显。(4)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规律显着,城镇化强度是影响县域生态环境供需状态的关键因子,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具有多样性。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S”型变化趋势,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25年间,全区城镇化过程中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高位供应状态,在现阶段可供挖掘的潜力较小。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全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率呈现下降趋势,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盈余状态,但供需状况呈现恶化趋势。城镇化强度越大的县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矛盾越突出。全区341个县(区)分属于19种不同的供需类型。其中,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中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多,占县域总数的22.29%;其次是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低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低需求类型,均占县域总数13.20%;城镇化初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后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低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少,均仅占0.29%。(5)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是县域生态环境供给侧、城镇化需求侧和外部环境变化调控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城镇化过程中资源环境集约利用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生态环境供给侧调控侧重于优化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镇生态系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城镇化需求侧调控侧重于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外部环境变化调控主要是应对全球变化对县域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为了保证县域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有效供给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合理适度,可通过实施适度型城镇化模式、集约型城镇化模式、绿色型城镇化模式、共享型城镇化模式和开放型城镇化模式,积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等方式,建设健康城镇、集约城镇、绿色城镇、共享城镇和开放城镇,实现新时代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1)构建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用于指导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状态响应研究,发展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基础理论;(2)构建由城镇化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需求组成的三维立体判别模型(Urbanization-Supply-Demand,USD),创新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与类型判定识别方法;(3)发现了黄土高原城镇化呈现“核心-外围”的空间格局,高原风沙区和干旱荒漠区的城镇建成区周围区域的植被绿度和生态价值较高,认为从辩证的和系统的角度理解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是认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阶段性和地域差异性的科学途径;(4)设计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明确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调控目标、重点和方向,提出了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

张四朋[8](2019)在《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及空间格局研究 ——以巫山、万州、长寿为例》文中提出人口流动联系和空间格局的研究对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城镇间频繁的人口流动将各流入地、流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人口流动网络,对人口流动网络特征的刻画有利于更深入地研究人口流动联系和空间格局。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在区域上从东南沿海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尺度上从省际尺度向省内、县域尺度转移。重庆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城镇化速度快、人口流动频繁,市内各县域人口流动空间格局差异较大。为此,从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现状出发,凝练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及空间格局研究的基本科学问题,构建县域人口流动的复杂网络模型,建立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评价的技术路线,分析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的整体、局部、节点特征,提出基于人口流动网络特征的空间格局规划策略。1)选择研究样本,构建县域人口流动网络模型。对重庆29个县域人口流动的现状格局进行分析,选择人口现状分布和人口流动程度处于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的万州、长寿、巫山作为研究样本。总结出研究样本人口流动在县域整体、局部地区、乡镇个体层面存在不同的特征。其中县域整体,县域人口流动规模差异明显、人口大量向城区集聚;局部地区,人口净流入乡镇在空间上被人口净流出乡镇所环绕;乡镇个体,部分乡镇人口规模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定位不匹配。基于上述特征以研究样本县域内乡镇(中心城区)为网络“节点”,乡镇(中心城区)间人口流动的方向和大小为网络“连线”,构建有向加权型县域人口流动复杂网络模型。2)建立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评价指标体系。从整体、局部和节点三个层面对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进行刻画。主要结论有:整体层面万州、长寿人口流动网络呈现小世界特性、整体联系态势较强,三个县域人口流动网络均具有择优连接性、人口向城区集聚趋势强;局部层面各县域人口流动网络内部均形成了大小不一的联系紧密组团;节点层面乡镇(中心城区)对人口流动影响力差距大、等级化特征明显,多部分乡镇人口向区域内极少一部分乡镇(中心城区)流动,乡镇对人口流动影响力存在全域和局部的差异。3)基于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总结县域人口流动空间格局,提出县域人口流动空间格局的趋势判断和规划指引。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模型进行空间可视化处理,总结县域人口流动空间格局特征:在整体特征上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空间疏密差异明显;在社团特征上人口流动联系呈现明显的近域特征;在节点特征上人口流动影响力较强节点呈现少量空间集聚。基于此对县域人口流动空间格局作出几点趋势判断:不同县域的人口流动网络会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强在网络整体上联系更加紧密、社团规模逐渐变大、节点差距开始缩小;人口流动网络空间格局在不同阶段会呈现“单核心集聚—点轴式流动—多等级联动”的模式特征。基于人口流动网络的空间格局规划指引主要有:寻求合理的乡镇点轴发展模式,缓解人口向中心城区过度集聚;培育人口流动社团内特色城镇,作为就近城镇化的重要支撑;促进人口流动网络化发展,支撑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本文对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及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理论层面将人口流动、空间格局相关理论与复杂网络理论相结合用于县域尺度人口流动的研究;方法层面探索了复杂网络原理和方法在县域人口流动研究中的交叉应用,建立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评价的技术路线;实践层面,以重庆三个县域为例实现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评价及空间格局的可视化表达,并提出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与空间格局规划指引,希望为县域城镇体系、就近城镇化等提供决策思路。

唐琪琪[9](2019)在《县域城镇体系下的基本公共教育设施“规模及千人指标”研究 ——以桐城市为例》文中指出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一直都是规划工作者与教育事业发展相联系的一项重要的规划工作,教育是民生之根本,在进行教育设施布局规划调整的过程中,如何切实的解决教育布局的问题,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是规划工作者思考的重点。多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城乡之间发展差异大,县恰恰是将城乡紧密联系的规划和行政单元。教育设施的布局规划主要由县级政府进行编制和实施,此类设施在城乡之间的差距在这一个规划单元之间也体现较为明显。本文研究在编制县域的教育设施的布局专项规划中,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使相关指标预测的工作趋于更加合理和科学,使规划布局工作更切合实际的开展和实施。本文从研究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基本定义入手,对教育设施的类型及其特征进行梳理,界定本次研究的教育设施类型。在对县域这一规划单元的研究过程中,引入城镇体系的相关概念和内容,并总结全国-省-市及县域的城镇体系的特征。将与城镇体系相关的部分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对现行国家及各省市地区标准规范进行梳理,为后文研究打下理论基础。提出将单元划分与城镇体系分类相联系的方法,将整个县域按照城镇体系划分的城镇类型进行分层级分类型赋予指标,以构建适宜于县域的指标体系。将以上分析作为研究基础,首先利用各县城市总体规划中城镇体系的划分方式进行层级划分,其次验证按照城镇体系划分规划单元的适宜性。将该县教育数据与城镇体系的相关数据进行拟合度分析。若显示拟合度高,认为基于城镇体系的划分规划单元的方法在该县是适用的;反之,则认为是该分级方法不适用的该县的基本公共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工作。最后,构建基于城镇体系的层级划分的“规模及千人指标”体系构成。本文的最后以安徽省桐城市(县级市)为例,进行案例实证研究。首先进行县域教育设施概况进行分析,其次进行规划单元划分和适宜性检验,将桐城市划分为中心城区、南部新城、中心镇、一般镇、特色镇等五个层次,最后经过现状分析总结、规范对比、合理预测、提出适宜于桐城市的分为中心城区、南部新城、中心镇、一般镇、特色镇五个层级的基本公共教育设施布局“规模及千人指标”体系。

尹倩倩[10](2019)在《低碳导向下的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和温室效应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寻求更加低碳生态环保的发展模式成为全球亟需探索的课题。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中国,以低碳为导向的规划研究尤为重要。而现有的低碳县域建设与规划理论体系尚未健全,低碳导向下对贫困山区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的研究更为缺乏。盐津县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地形条件,该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较其他平原地区更加需要加大生态低碳的规划建设引导。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整理分析,以及对盐津县域碳排放和碳吸收分析测评,从低碳的角度对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进行研究,并试图探索具有实用性的低碳县域镇村居民点发展路径与策略。本研究在盐津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与工业园区规划的分析评价基础上,并通过交通等时线的测算,确立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低碳布局空间模式,然后通过低碳生态区的划定与县域镇村居民点中心体系的低碳发展研究,划定低碳空间职能与低碳分区,将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的低碳发展划分为县域低碳城镇建设区、近郊新型低碳发展中心区、中郊创新低碳农业发展区与远郊优化低碳生态保护区四级分区,并分别从职能定位、空间划定、空间结构、低碳布局模式、规划管理等多个角度确定各分区内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的低碳发展路径。

二、对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徐州市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丰县湖西片区概况
    3.1 研究区域划定
    3.2 自然地理特征及社会经济条件
    3.3 人文历史特色及村庄建设风貌
    3.4 本章小结
4 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4.1 丰县湖西片区节点要素分析
    4.2 丰县湖西片区线网要素分析
    4.3 丰县湖西片区面域要素分析
    4.4 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影响因素
    4.5 本章小结
5 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5.1 丰县湖西片区城镇空间结构分析
    5.2 丰县湖西片区村域空间结构分析
    5.3 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现状特征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优化策略研究
    6.1 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优化原则与思路
    6.2 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安徽省县域城镇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增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空间结构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二、空间结构与经济增长相关研究
        三、简要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县域城镇空间结构对县域经济影响理论分析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空间结构相关理论
        二、县域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第二节 县域城镇空间结构影响县域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一、县域空间结构通过集聚效应影响经济增长
        二、县域空间结构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影响经济增长
第三章 安徽省县域城镇空间结构特征
    第一节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一、行政等级体系演化
        二、人口规模等级演化
    第二节 安徽省县域空间结构特征演变
        一、安徽省县域空间结构指标选取
        二、安徽省县域空间结构指标测度结果
        三、安徽省县域空间结构特征演变
第四章 县域城镇空间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一、模型构建
        二、变量与数据描述
    第二节 实证分析
        一、简单相关分析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三、机制检验
        四、稳健性检验
第五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优化县域城镇规模分布,完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二、通过合理促进人口转移实现县域空间集聚
        三、加强县域基础设施配套和完善
        四、加强县域城镇的空间分类指导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3)人口流动视角下丹凤县城乡空间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城乡关系需重新考虑城乡空间的协调发展
        1.1.2 人口流动是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
        1.1.3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山地城乡空间发展问题日益突出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区域
    1.6 本章小结
2 研究综述及分析框架建构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2 人口流动与城乡空间重构的分析框架建构
        2.2.1 人口流动与城镇化
        2.2.2 人口流动与城乡空间演变的互动关系
        2.2.3 人口流动与城乡空间重构的发展推论
    2.3 本章小结
3 丹凤县人口流动的时空演化历程
    3.1 丹凤县概况及人口流动历程
        3.1.1 自然条件
        3.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1.3 人口流动历程
    3.2 人口分布特征
        3.2.1 人口空间区位分布特征
        3.2.2 人口分布的空间关系演化
    3.3 县域人口流动的时空演化及特征
        3.3.1 县域人口流动变动情况
        3.3.2 人口流动路径
        3.3.3 人口流动成因分析
        3.3.3.1 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属性
        3.3.3.2 劳动力就业结构转变,农民就业方式多元化
        3.3.3.3 文化教育设施高质量导向下的人口规模集中
        3.3.3.4 医疗设施高质量导向下的人口向心集中
        3.3.4 县域人口流动特征
    3.4 乡村人口流动的时空演化及特征
        3.4.1 乡村人口流动变动情况
        3.4.2 乡村人口流动方向
        3.4.3 乡村人口流动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丹凤县城乡空间演变研究
    4.1 丹凤县城乡发展现状
    4.2 城乡空间体系演变特征
        4.2.1 等级规模特征
        4.2.2 空间结构特征
        4.2.3 城乡空间体系的演化路径
    4.3 城乡空间形态结构演变特征
        4.3.1 总体特征
        4.3.2 局部特征
    4.4 不同地域空间演变特征
        4.4.1 人口集聚区空间演变特征
        4.4.2 人口外流区空间演变特征
    4.5 城乡人口流动与空间演变的耦合关系
        4.5.1 县域整体耦合协调性增强
        4.5.2 乡村耦合度呈现区域性差异
    4.6 本章小结
5 人口流动对城乡空间演变的作用机制研究
    5.1 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
        5.1.1 自然生态环境——人口流动的基础
        5.1.2 产业经济模式——人口流动的推力
        5.1.3 城乡政策变化——人口流动的调节
        5.1.4 城乡规划调控——人口流动的导向
    5.2 人口流动对城乡空间集聚与扩散的作用途径
        5.2.1 推动城乡体系转变
        5.2.2 引导居住空间分异
        5.2.3 加速社会空间重构
        5.2.4 实现土地利用重组
    5.3 人口流动视角下城乡空间演变的作用机制
        5.3.1 人口流动对城乡空间演变的内外部作用机制
        5.3.2 人口流动时空演化对城乡空间演变的作用机理
        5.3.3 不同地域人口演化与空间演变的耦合协同过程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丹凤县城乡空间重构研究
    6.1 未来城乡人口流动趋势
        6.1.1 各机制变化
        6.1.1.1 政策变化
        6.1.1.2 规划调控
        6.1.1.3 产业发展
        6.1.1.4 交通引导
        6.1.2 城乡居民未来流动意愿分析
        6.1.3 人口流动总体趋势
    6.2 城乡空间重构构想
        6.2.1 城乡空间体系重构
        6.2.2 乡村居民点重构
        6.2.3 乡村内部空间重构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不足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图表目录
附录
致谢

(4)湖北平原农业地区县域城镇化“自极化”空间范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解析
        1.2.1 平原、农业区和平原农业区
        1.2.2 平原县域
        1.2.3 自组织系统与自极化
        1.2.4 空间范型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城镇化自组织研究
        1.3.2 城镇化发展特征研究
        1.3.3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1.3.4 城镇化空间组织研究
        1.3.5 已有研究成果评述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湖北平原农业地区县域城镇化“自极化”总体特征
    2.1 城镇人口“自极化”
        2.1.1 县域人口密度整体较高,但城乡差异大
        2.1.2 城镇化率县域高、乡镇低,异地城镇化显着
        2.1.3 人口等级规模呈“大县城+小城镇”非均衡极化结构
    2.2 城镇产业“自极化”
        2.2.1 整体产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出口持续增长
        2.2.2 产业结构呈现:“二产强势、三产缓慢、一产滞后”
        2.2.3 工业型城镇地位突出,产业集群化发展
    2.3 城镇空间“自极化”
        2.3.1 城镇分布相对密集、非均衡
        2.3.2 城镇沿交通干道、沿河拓展,呈“点—轴”状形态
        2.3.3 城镇空间布局向县城及优势城镇集聚
    2.4 小结
第三章 湖北平原农业地区县域城镇化“自极化”动力机制
    3.1 城镇化“自极化”动力机制
    3.2 外部作用:财政力度缺乏,市场引力不足
        3.2.1 政府财政投入力度不够,县域经济缺乏基础保障
        3.2.2 县域市场引力不足,劳动力资源净流出
    3.3 边界作用:交通轴线依赖,土地制度限制
        3.3.1 县域发展依赖大交通轴线,交通网络密度不足
        3.3.2 土地管理制度对农村城镇化的影响
    3.4 内部作用:等级、职能、空间极化
        3.4.1 县城吸取资源能力增强,城乡差距拉大
        3.4.2 工业城镇快速扩张,农业城镇逐渐衰退
        3.4.3 城镇空间向优势城镇极化
    3.5 小结
第四章 湖北平原农业地区县域城镇化“自极化”结构分析——以潜江、沙洋、洪湖等为例
    4.1 典型县域与分形测度
        4.1.1 典型县域的选取
        4.1.2 城镇化分形测度
    4.2 等级结构:首位分布,极化加剧
        4.2.1 首位度:整体较高
        4.2.2 Zipf维数:呈变大趋势
    4.3 空间结构:中心强集聚、非均衡性较强、高度关联
        4.3.1 空间向心性:中心强集聚
        4.3.2 空间均衡性:非均衡性较强
        4.3.3 空间关联性:高度关联
    4.4 职能结构:职能分化,“特化”显着
    4.5 小结
第五章 湖北平原农业地区县域城镇化“自极化”趋势判研与空间范型
    5.1 趋势判研
        5.1.1 趋势一:人口向中心城区及优势镇强集聚,城乡差距拉大
        5.1.2 趋势二:产业集群化、现代化、高端化,城镇职能更分化
        5.1.3 趋势三:大交通带动下城镇线性分布态势凸显,城镇集聚发展
    5.2 空间范型
        5.2.1 城镇等级结构:中心城市+副中心城镇+重点镇+一般镇
        5.2.2 城镇职能结构:职能再分化,“特化”明显
        5.2.3 道路交通结构:中心放射+主交通轴带+网络状
        5.2.4 城镇空间布局:城-乡两极分化,形成城镇密集区和乡村协调区
        5.2.5 空间范型的构建
    5.3 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创新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图片目录
附录 B:表格目录
附录 C: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富平县“多规合一”编制思路探索与协调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常态、新形势下的城乡规划转型的时代背景
        1.1.2 新理念、新方法下的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背景
        1.1.3 多层次、同空间下多种规划矛盾并存的现实背景
        1.1.4 快速城镇化阶段富平县研究“多规合一”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多规合一”的概念
        1.3.2 “多规合一”的本质
        1.3.3 “多规”矛盾的理解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4.3 小结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6 研究对象的代表性与典型性
        1.6.1 富平县优势特征在关中地区的代表性
        1.6.2 富平县制约因素在关中地区的典型性
2.富平县综合条件研究
    2.1 富平县综合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交通概况
        2.1.3 产业经济概况
        2.1.4 城乡人口及村庄概况
        2.1.5 城乡建设情况
    2.2 富平县现行规划解析
        2.2.1 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2.2 城乡规划
        2.2.3 国土资源规划
        2.2.4 生态环境规划
    2.3 “多规”冲突与矛盾
        2.3.1 技术标准不统一
        2.3.2 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不统一
        2.3.3 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用地布局存在冲突与矛盾
        2.3.4 产业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规划存在冲突与矛盾
        2.3.5 土地规划与林业规划用地指标存在冲突与矛盾
        2.3.6 经济发展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规划存在冲突与矛盾
        2.3.7 交通、文物等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规划存在冲突与矛盾
        2.3.8 小结
    2.4 “多规”冲突与矛盾解决必要性分析
        2.4.1 现实必要性
        2.4.2 实践必要性
3.富平县“多规合一”编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各地方“多规合一”案例评析
    3.2 富平县“多规合一”重点需解决的问题
        3.2.1 “多规合一”试点提出的总体要求
        3.2.2 富平县“多规合一”的诉求
        3.2.3 特有诉求对“多规合一”编制的要求
4.富平县“多规合一”编制思路探索
    4.1 技术路线
    4.2 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分析
        4.2.1 县域人口规模分析
        4.2.2 县域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分析
        4.2.3 小结
    4.3 统筹“五区”用地,实现县域“多规”差异协调
        4.3.1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
        4.3.2 有条件建设区用地统筹
        4.3.3 一般农地区统筹(不含有条件建设区)
        4.3.4 基本农田保护区统筹
        4.3.5 其他类型用地区统筹
        4.3.6 小结
    4.4 划定七条控制线,建立国土空间管控体系
        4.4.1 城镇村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线
        4.4.2 城镇开发边界线
        4.4.3 产业园区控制线
        4.4.4 生态保护红线
        4.4.5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控制线
        4.4.6 文物古迹保护控制线
        4.4.7 重大基础设施廊道控制线
    4.5 统一国土空间布局,形成“一张蓝图”
    4.6 搭建信息管理平台,提高空间资源管理效率
5.富平县“多规”冲突与矛盾协调策略思考
    5.1 覆盖“城-镇-村”三级层面的人口规模分布与引导
        5.1.1 “自上而下”人口总量预测
        5.1.2 “自下而上”人口分量调控
    5.2 以明确地块唯一用途为目标的全域用地统筹策略
        5.2.1 城乡建设用地区统筹策略
        5.2.2 有条件建设区统筹策略
        5.2.3 一般农用地统筹(不含有条件建设区)策略
        5.2.4 基本农田保护区统筹策略
    5.3 结合地方特征的控制线体系优化与完善
        5.3.1 城镇村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线划定思考
        5.3.2 产业园区控制线划定思考
        5.3.3 文物古迹保护控制线划定思考
        5.3.4 重大基础设施廊道控制线划定思考
    5.4 “一张图”导向下的规划信息平台构建
        5.4.1 数据整合处理
        5.4.2 信息查询检测系统应用
    5.5 规划实施管理保障机制的技术路径探讨
        5.5.1 规划协调机构职能的强化
        5.5.2 建设统一化的标准规范体系
        5.5.3 规划实施管理的多元路径思考
    5.6 将城市设计三维空间纳入国土空间管控范畴
    5.7 “多规合一”与国土空间规划关联性分析
6.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1.图录
    2.表录

(6)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时代背景
        1.1.2 新时代背景下城镇体系发展趋势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相关理论基础及经验借鉴
    2.1 城镇体系相关概念
        2.1.1 城镇体系内涵
        2.1.2 城镇体系相关概念内涵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
        2.2.2 核心—边缘理论
        2.2.3 增长极理论
        2.2.4 “三生”空间优化组合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国外城镇体系研究进展
        2.3.2 国内城镇体系研究进展
        2.3.3 国内城镇体系研究的特点和问题
    2.4 实践经验借鉴
        2.4.1 国外城镇体系
        2.4.2 国内城镇体系
    2.5 发展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历史演变及现状分析
    3.1 发展历史演变
        3.1.1 早期城镇发展时期
        3.1.2 城镇体系孕育时期
        3.1.3 城镇体系形成时期
    3.2 基础概况及分析
        3.2.1 基础概况
        3.2.2 基础现状分析
        3.2.3 优势及挑战
    3.3 县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分析
        3.3.1 城镇职能结构现状
        3.3.2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存在问题
    3.4 县域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析
        3.4.1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现状
        3.4.2 城镇等级规模分形及首位度分析
        3.4.3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存在问题
    3.5 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析
        3.5.1 城镇空间布局现状
        3.5.2 城镇空间结构相关性分形和引力模型分析
        3.5.3 城镇体系空间构现状存在问题
    3.6 本章小结
4 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发展目标
    4.1 动力因子选取
    4.2 动力因子
        4.2.1 人口要素
        4.2.2 土地要素
        4.2.3 产业要素
        4.2.4 设施网络
        4.2.5 科学技术
        4.2.6 发展理念
    4.3 动力机制
        4.3.1 主要动力
        4.3.2 基础动力
        4.3.3 间接动力
        4.3.4 潜在动力
    4.4 目标构建
        4.4.1 职能结构目标
        4.4.2 等级规模结构目标
        4.4.3 空间结构目标
    4.5 本章小结
5 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策略
    5.1 城镇职能结构
        5.1.1 确定城镇职能范围,分类分等级进行发展引导
        5.1.2 注重产城融合,形成城镇发展动力
        5.1.3 发展特色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5.1.4 确定各层级公共服务设施职能,构建网络化公共服务设施
    5.2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5.2.1 合理规划城镇等级结构,从规划层面引导城镇发展
        5.2.2 完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发挥首位城市和重点镇辐射带动作用
        5.2.3 发展小城镇,推动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有序发展
        5.2.4 构建县域公共服务设施等级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5.3 城镇空间结构
        5.3.1 明确县域空间功能分区,制定县域发展区划
        5.3.2 优化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推进空间集聚和城镇化
        5.3.3 优化“三生”空间,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
    5.4 规划管理实施
        5.4.1 规划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构进行整合
        5.4.2 完善城镇建设资金供给体系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与不足
        6.2.1 创新
        6.2.2 不足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7)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动态
    2.1 城镇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2.1.1 城镇化概念与内涵研究
        2.1.2 城镇化格局与过程研究
        2.1.3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2.1.4 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2.1.5 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2.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2.2.1 城镇化的景观格局响应
        2.2.2 城镇化的热环境响应
        2.2.3 城镇化的污染环境响应
    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2.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2.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过程
        2.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调控模式
    2.4 研究进展评述与启示
        2.4.1 研究评述
        2.4.2 主要启示
第三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的基础理论
    3.1 概念辨析与界定
        3.1.1 城镇化与城镇化过程
        3.1.2 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响应
    3.2 城镇化演进过程理论基础
        3.2.1 城镇化阶段理论
        3.2.2 人口迁移理论
        3.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理论基础
        3.3.1 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理论
        3.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
        3.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3.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调控理论基础
        3.4.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3.4.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3.5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构建
        3.5.1 理论渊源
        3.5.2 理论基础
        3.5.3 理论涵义
        3.5.4 供需规律
        3.5.5 数学表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经济基础
    4.1 黄土高原区域范围
    4.2 自然地理基础
        4.2.1 地形地貌
        4.2.2 气候特征
        4.2.3 土壤植被
    4.3 自然资源基础
        4.3.1 水资源
        4.3.2 土地资源
        4.3.3 矿产资源
        4.3.4 农产品资源
    4.4 生态环境状况
        4.4.1 生态环境特征
        4.4.2 生态环境问题
    4.5 社会经济基础
        4.5.1 人口分布特征
        4.5.2 经济发展水平
        4.5.3 社会事业概况
    4.6 城镇化现状特征
        4.6.1 城镇化总体特征
        4.6.2 城镇化空间格局
        4.6.3 城市群建设现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时空过程与影响因素
    5.1 城镇化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5.1.1 城镇化时空变化测算方法
        5.1.2 城镇化地域分异影响因子识别方法
    5.2 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特征
        5.2.1 城镇化水平变化过程
        5.2.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
        5.2.3 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
    5.3 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识别
        5.3.1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析
        5.3.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交互探测
        5.3.3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区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响应
    6.1 城镇化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量方法
        6.1.1 城镇化空间格局识别方法
        6.1.2 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算方法
    6.2 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6.2.1 城镇化空间时序变化过程
        6.2.2 城镇化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6.2.3 城镇化空间结构变化特征
    6.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格局响应
        6.3.1 城镇化与地表温度变化格局
        6.3.2 城镇化与植被绿度变化格局
        6.3.3 城镇化与生态价值变化格局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7.1 城镇化生态环境状态响应计量方法
        7.1.1 生态系统服务评分矩阵构建
        7.1.2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测算模型
    7.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格局
        7.2.1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总体特征
        7.2.2 生态系统服务潜在供给格局
        7.2.3 生态系统服务实际供给格局
        7.2.4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现状格局
    7.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7.3.1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格局
        7.3.2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响应
        7.3.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模式
    8.1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机制
    8.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框架
        8.2.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标
        8.2.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
        8.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机制
    8.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发展模式
        8.3.1 适度型城镇化模式
        8.3.2 集约型城镇化模式
        8.3.3 绿色型城镇化模式
        8.3.4 共享型城镇化模式
        8.3.5 开放型城镇化模式
    8.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策略
        8.4.1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8.4.2 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
        8.4.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8.4.4 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8.4.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及空间格局研究 ——以巫山、万州、长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1.1 人口流动研究在城乡规划领域的重要性
        1.1.2 近年来人口流动出现区域和尺度的转移
        1.1.3 重庆地区城镇化速度快、人口流动频繁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空间格局研究现状
        1.2.2 人口流动研究现状
        1.2.3 人口流动空间格局研究现状
        1.2.4 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研究现状评述
    1.3 科学问题凝练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从人口流动角度探索空间规划理论
        1.5.2 为县域城镇化、城镇体系提供参考
2 重庆县域人口流动整体研究方案
    2.1 研究样本选择及基本概况
        2.1.1 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现状格局
        2.1.2 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研究样本选择
        2.1.3 研究样本基本概况
    2.2 研究样本县域人口流动现状统计特征
        2.2.1 县域人口流动规模差异明显、人口大量向城区集聚
        2.2.2 人口净流入乡镇在空间上被人口净流出乡镇所环绕
        2.2.3 部分乡镇人口规模与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定位不匹配
    2.3 研究方案设计
        2.3.1 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及空间格局研究的理论认识
        2.3.2 整体研究思路
        2.3.3 具体研究方案
    2.4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模型构建原理
        2.4.1 网络要素解析
        2.4.2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节点
        2.4.3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连线
        2.4.4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面域
    2.5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模型构建
        2.5.1 数据收集
        2.5.2 节点数据处理
        2.5.3 连线数据处理
        2.5.4 网络模型构建
    2.6 本章小结
3 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刻画
    3.1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评价思路
    3.2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整体特征
        3.2.1 测度指标与现实含义
        3.2.2 计算结果
    3.3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局部特征
        3.3.1 测度指标与现实含义
        3.3.2 计算结果
    3.4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节点特征
        3.4.1 测度指标与现实含义
        3.4.2 计算结果
    3.5 县域人口流动网络基本特征总结
        3.5.1 网络整体特征
        3.5.2 网络局部特征
        3.5.3 网络节点特征
4 基于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规划策略
    4.1 人口流动网络的空间格局特征
        4.1.1 整体特征: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的整体空间疏密差异显着
        4.1.2 社团特征:人口流动紧密联系社团呈现明显的近域特征
        4.1.3 节点特征:人口流动影响力较强节点呈现少量空间集聚
    4.2 基于人口流动网络的空间格局趋势判断
        4.2.1 人口流动趋势预判
        4.2.2 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发展
        4.2.3 人口流动空间格局模式总结
    4.3 基于人口流动网络的空间格局规划指引
        4.3.1 寻求合理的乡镇点轴发展模式,缓解人口向中心城区过度集聚
        4.3.2 培育人口流动社团内特色城镇,形成对就近城镇化的重要支撑
        4.3.3 促进人口流动网络化发展,支撑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
    4.4 本章小结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点
    5.3 存在的不足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主要课题研究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主要工程实践项
    D.学位论文数据集
附表
    A.重庆各区县近五年常住人口与人口流动情况
    B.巫山各乡镇(中心城区)基本信息汇总
    C.万州各乡镇(中心城区)基本信息汇总
    D.长寿各乡镇(中心城区)基本信息汇总
致谢

(9)县域城镇体系下的基本公共教育设施“规模及千人指标”研究 ——以桐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综述
    1.1 研究对象及基本概念
        1.1.1 公共教育设施
        1.1.2 城镇体系
        1.1.3 教育设施布局相关指标
    1.2 相关理论基础
        1.2.1 公共服务理论
        1.2.2 城镇体系相关理论
        1.2.3 核心-边缘理论
        1.2.4 规模经济理论
    1.3 教育设施建设指标标准及规范
        1.3.1 城乡规划部门编制规范
        1.3.2 教育部门编制标准
        1.3.3 标准及规范研究总结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5 本章小结
2 引言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3.1 研究内容
        2.3.2 研究方法
    2.4 研究技术路线与内容框架
        2.4.1 研究技术路线
        2.4.2 主要内容框架
3 县域基本公共教育设施基础研究
    3.1 基本原则
    3.2 现状问题
    3.3 成因分析
        3.3.1 规划层面
        3.3.2 实施层面
    3.4 解决思路概述
4 县域城镇体系下的基本公共教育设施“规模及千人指标”研究方法
    4.1 基于县域城镇体系的规划单元划分
    4.2 规划单元划分适宜性的检验
    4.3 “规模及千人指标”的选取
        4.3.1 常见教育设施布局规划指标构成
        4.3.2 本次研究的千人及规模控制指标
    4.4 基于县域城镇体系的基本公共教育设施指标预测方法
        4.4.1 千人学生指标
        4.4.2 规模控制指标
        4.4.3 指标体系确立
    4.5 布局规划相关内容
5 县域城镇体系下的基本公共教育设施“规模及千人指标”确立案例应用
    5.1 应用对象概况
        5.1.1 桐城市(县级市)市域概况
        5.1.2 桐城市基本公共教育现状
    5.2 基于桐城市县域城镇体系的规划单元划分
    5.3 规划单元划分适宜性的检验
    5.4 指标预测方法实践
        5.4.1 千人学生指标
        5.4.2 规模控制指标
        5.4.3 指标体系确立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不足之处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10)低碳导向下的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政策背景
        1.1.2 低碳发展现实
        1.1.3 县域研究欠缺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径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径
    1.5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研究
        1.5.1 相关概念辨析
        1.5.2 国外研究综述
        1.5.3 国内研究综述
        1.5.4 碳排放测算方法研究
        1.5.5 已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盐津县域低碳发展现状分析
    2.1 盐津县域总体发展分析
        2.1.1 区位交通条件
        2.1.2 自然资源条件
        2.1.3 社会经济条件
    2.2 盐津镇村居民点发展分析
        2.2.1 镇村用地基本情况
        2.2.2 镇村土地利用特征
    2.3 盐津镇村居民点空间分布
        2.3.1 镇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概况
        2.3.2 镇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
        2.3.3 镇村居民点空间发展困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盐津县域碳系统分析测评
    3.1 盐津县碳系统组成分析
        3.1.1 碳系统组成
        3.1.2 盐津县碳系统概况
    3.2 盐津县域碳系统定性分析
        3.2.1 碳源定性分析
        3.2.2 碳汇定性分析
    3.3 盐津县域碳系统定量测算
        3.3.1 县域总碳源定量测算
        3.3.2 县域建设用地碳源定量测算
        3.3.3 县域碳汇空间格局定量测算
    3.4 盐津县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3.4.1 自然灾害造成的资源浪费与再建设引发的碳排放增大
        3.4.2 居民点布局集约性不足
        3.4.3 县域建设用地结构的不合理
        3.4.4 交通用地布局不合理
        3.4.5 工业用地碳排放量较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碳县域布局规划策略研究
    4.1 居民点布局与低碳融合的思考
        4.1.1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反思
        4.1.2 传统县域镇村体系与低碳规划的反思
        4.1.3 传统居民点布局的反思
        4.1.4 道路交通规划的低碳思考
        4.1.5 土地利用的低碳融合思考
    4.2 低碳镇村居民点布局与空间重构模式研究
        4.2.1 研究思路
        4.2.2 分类引导
        4.2.3 管理措施
        4.2.4 空间重构内容
    4.3 县域镇村居民点低碳搬迁撤并可行性研究
        4.3.1 镇村居民搬迁撤并意义
        4.3.2 镇村居民搬迁撤并模式
        4.3.3 镇村居民搬迁撤并动力
        4.3.4 镇村居民搬迁撤并方式
    4.4 盐津县域低碳规划策略延伸与补充
        4.4.1 防震减灾保护策略
        4.4.2 再生资源回收策略
        4.4.3 土地利用低碳策略
        4.4.4 建筑布局低碳策略
        4.4.5 滨河整治低碳策略延伸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低碳实践探索
    5.1 盐津县镇村居民点低碳布局方式
        5.1.1 镇村居民点低碳布局思路
        5.1.2 镇村居民点低碳布局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5.1.3 镇村居民点低碳布局与工业园区规划
        5.1.4 镇村居民点低碳布局与道路交通规划
    5.2
        5.2.1 中心村设置
        5.2.2 低碳中心功能定位
        5.2.3 中心村的评价指标
        5.2.4 低碳中心村的确定
    5.3 盐津县镇村居民点低碳分区与低碳布局模式研究
        5.3.1 县域低碳分区的划定
        5.3.2 低碳城镇建设区
        5.3.3 “近郊”新型低碳发展中心区
        5.3.4 “中郊”创新低碳农业发展区
        5.3.5 “远郊”优化低碳生态保护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迈向低碳的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
    6.1 低碳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原则与方法
    6.2 宏观战略的低碳转型
    6.3 中观层面的分析测评
        6.3.1 生态系统的低碳模式
        6.3.2 县域碳系统的测评方式
    6.4 微观策略的优化布局
        6.4.1 低碳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与空间模式策略
        6.4.2 低碳对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的引导方式
    6.5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附录C:表格索引
附录D:盐津县各乡镇基本信息统计表
附录E:盐津县域低碳城镇建设区镇村居民点布局明细表
附录F:盐津县近郊新型低碳发展中心镇村居民点布局明细表
附录G:盐津中郊创新低碳农业发展区镇村居民点布局明细表
附录H:盐津远郊优化低碳生态保护区镇村居民点布局明细表
附录I:盐津县地质灾害分布图
附录J:盐津县转型升级前煤矿分布图
附录K:盐津县镇村居民点低碳中心村划定图

四、对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徐州市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 叶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2]安徽省县域城镇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增长效应研究[D]. 吴慧梓. 安徽财经大学, 2020(08)
  • [3]人口流动视角下丹凤县城乡空间重构研究[D]. 吕思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湖北平原农业地区县域城镇化“自极化”空间范型研究[D]. 肖哲.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5]富平县“多规合一”编制思路探索与协调策略研究[D]. 高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新时代背景下合阳县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张建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7]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D]. 宋永永.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 [8]重庆县域人口流动网络特征及空间格局研究 ——以巫山、万州、长寿为例[D]. 张四朋. 重庆大学, 2019(01)
  • [9]县域城镇体系下的基本公共教育设施“规模及千人指标”研究 ——以桐城市为例[D]. 唐琪琪.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10]低碳导向下的盐津县域镇村居民点布局规划研究[D]. 尹倩倩.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对县城体系规划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